心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4-06 06:5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问题

篇1

1、1965---罗马

2、四年一次国际会议

3、受到体育界的广泛关注

二、运动心理研究的主要工作领域

1、  运动中的动机

2、  运动中的情绪

3、  运动中的人格

4、  运动中的注意

5、  锻炼中的心理

6、  运动中的社会心理

三、运动心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简单的普通心理学翻版

2、  概念含混、方法不甚妥帖

3、  缺乏对自身问题的深入思考

4、  缺少自身建构的理论

四、改进方向

1、加强心理学基础训练

2、提高理论修养

3、提高方法论水平

五、改进措施及建议

1、  研究特定体育活动中的具体问题

2、  心理问题与技术问题相结合

篇2

关键词:心里因素;演唱者;影响

声乐演唱过程不只是生理技能的运动,其心理因素的表现最为复杂和广泛。著名声乐教育家邹长海曾说:“歌唱是生理学的,也是物理学的,但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①歌唱活动离不开歌唱者自身心理活动的影响与制约,对一个演唱者来说,心理因素在演唱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歌唱时我们看不到大部分器官的运动状态,大都是在心理调控下,通过自身的感觉、想象控制发音器官的运动。实践证明,歌唱与心理因素有着相互补充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演唱者在演唱时的身心达到平衡状态,确保歌唱取得成功。因此,研究歌唱中的心理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声乐演唱与心理因素的内在联系,认识演唱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对提高歌唱水平、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不良心理对演唱者的影响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人的声音及表演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是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基础。声乐学习中,特别是声乐初学者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本先天条件不错、唱歌技巧还行的学生,接受一定时间的正规化训练后,不仅没有提高声乐技巧,还丢失了原本的技能,好像越来越不会唱歌了。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声乐初学者没有把握好演唱所需的“感觉”,如气息、声音位置、腔体打开等,而这些都与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声乐学习中不仅要注重训练人体发声器官的作用,还要注重心理因素的作用。

(一)歌唱的基本原理

歌唱是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协调、科学的运动。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声带、会厌等。喉头即喉结,是重要的发声器官;会厌是长在舌根与喉咙之间的一块半圆形的叶状软骨,主要是保护气管和声带;声带是位于喉咙中间富有弹性的两片白色韧带,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当人们吸气时,声门打开,两声带分离;当呼气发声时,两声带自然靠拢闭合,气息通过两声带间的缝隙,使声带产生震动发出声音。声带发声要靠声带周围的肌肉群协助发声,因此,声乐训练中要注意这些肌肉群的重要作用。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膈肌、腹肌等,气息从鼻、口进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中,然后在经过相反的方向,形成一个气管,经过咽喉经鼻、口呼出。呼吸系统相关的肌肉群的运动也与呼吸能力有关,是歌唱的动力和能量保障。歌唱时呼吸运动加快,遇到较长的乐句,就必须坚持气息。共鸣器官包括胸腔、口腔、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歌唱时依靠人体的这些器官的共鸣作用来扩大、修饰、润色声音。当一个人歌唱时,必须调动声带、咽喉、呼吸系统等发声器官的运动,而心理活动又会直接支配着发声器官的运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正如加尔西亚教授所说:“人身上的一切都是密切相关连着的,任何内容活动都会影响到他的举止。”②因此,对于声乐学习者,不仅要训练歌唱技能、技巧,还要注重训练其心理状态。

(二)不良心理状态对歌唱者的影响

歌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演唱中有一些演唱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怯场,以致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甚至直接关系到演唱的成败,可见负面情绪对歌唱者影响很大。

1.紧张

歌唱者的紧张心理,对每一位声乐演唱者来说都不陌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鲁索曾说:“所有的大艺术家都会有舞台紧张。”面对众多观众,不管是声乐初学者还是已成名的演唱家,产生紧张心理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一些初学者,台下唱的很好,一到台上就大打折扣,出现身体僵硬、跑调忘词等现象,这都是因为紧张引发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从而造成表演的失败。歌唱者的紧张心理是从精神、生理上来的,精神上的紧张会使歌唱者丧失信心,生理上的紧张会使歌唱者的肌肉运动失衡、肌肉高度紧张,以致无法完成表演。

2.不自信

俗话说: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对声乐演唱来说,自信对成功的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声乐表演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表演者出现怯场、紧张等情况,大都是因为表演者缺乏自信心引起的。有些演唱者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缺乏自信心,有的演唱者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总担心自己唱不好、害怕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心中杂念多等原因而缺乏自信心。当人的杂念过多时,大脑会过度兴奋,周围出现负诱导现象,人的肌肉就会变得僵硬,无法控制自己,必会影响演唱者演唱的正常发挥。

3.急于求成

一些演唱者对声乐学习未形成正确的认识,总想找捷径,不想靠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盲目与别人攀比,有的演唱者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音高和音量,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取高音,这几乎成为演唱者的通病。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声乐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时,没有良好的气息基础的支撑,声带比较稚嫩,承受能力弱,过度加大音高音量,轻者会导致声带充血、水肿,严重者会造成发声困难、失声等损害发声器官的后果,甚至丧失歌唱能力。

4.不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歌唱者的喜、怒、哀、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歌唱者的表演,因此声乐艺术会受到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良的情绪会减少人的兴趣,降低人的活动能力,致使演唱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对演唱者的积极作用

歌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对演唱者有着积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歌唱者正常水平的发挥。

(一)良好的心理活动赋予歌曲以灵魂

威尔柯克指出:“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约瑟夫察里诺说:“人类的音乐是肉体与精神,理性与非理性的谐调关系。”这些论断都不同程度的揭示了心理活动对歌唱的重要影响。要从我们的喉咙里发出美妙的声音,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动,需要在演唱过程中始终观察复杂的心理活动如感觉、意志、联想等。歌唱者的内心活动如灵感、情绪、风格、想象等,赋予歌唱不属于简单形式的嗓音,这些心理活动是声乐艺术中最为宝贵的成分,也可以说是歌唱的感觉,从而唱出自己最好的音色,而发自内心的歌唱则是艺术的灵魂。

(二)良好的生理准备为歌唱心理作好准备

演唱者要唱出美妙的歌唱,就要在生理上做好准备,歌唱钱了解歌唱的原理,这就必须了解声乐器官的构造及原理。呼吸器官中肺是歌唱的原动力,通过吸满的方式增加它的容量。一般来说,呼吸的全过程要经过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腹部向外突出,胃下降,横膈膜下降;呼气时腹部向内收进,胃上升,横膈膜还原。这样的呼吸是腹式呼吸,歌唱者要唱出动听的歌曲,必须在唱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发声器官中的声带本身是不发声的,声音是靠气息震动声带引起的,在传到共鸣区,使声音扩大。声带发音变化是由气压控制的,因此,要控制声带就要先控制气压,这就必定要控制呼吸。歌唱需要共鸣增加它的音量,人共有胸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三个共鸣区,歌唱时不管用哪个共鸣区,都要求我们自如的控制呼吸。歌唱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会达到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从而为歌唱做好心理准备。

(三)歌唱者通过心理的感觉与知觉来调控自身歌唱生理状态

歌唱是一门以人身为乐器的感觉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歌唱者看不到、摸不着乐器。歌唱器官肌肉运动的支配,大都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感觉来调整的。因此,心理因素的调控对歌唱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感觉是认识歌唱的开端,知觉是得到歌唱能力的源泉。感觉与知觉不仅为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过程提供材料,而且也是歌唱的动机、个性、情绪等心理活动的来源。所以说,感觉歌唱意识的直接体现,没有感觉与知觉就没有人的心理与生理,如果一个歌唱者的感觉与知觉被剥夺或者缺损不能正常去感知时,歌唱者的心理与生理就会出现异常,难以歌唱下去。所以,歌唱者要提高自己的感觉与知觉,通过感知觉来调控发音体,从而发展歌唱者的声音、挖掘潜力、开扩音域等。

(四)歌唱心理与生理之间是辨证统一的

歌唱生理是人体在歌唱时与歌唱有关的器官如呼吸器官、感觉器官等发挥的功能。与歌唱相关的器官的健康及协调的生理功能是唱出美好歌唱的基础。而歌唱又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之一,歌唱中歌者把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体现在声的高低、音量强弱等中,清晰体现出人的情感色彩,所以,歌唱是歌唱生理与心理的协调统一。

歌唱离不开感觉、想象、记忆、情感、气质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始终支配着生理要素如呼吸、共鸣等的活动,可见,生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但良好的歌唱心态的建立要有良好的歌唱生理为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唱出美好的歌声。积极的歌唱心理能引导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呼吸、正确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由此可见与生理功能是歌唱者心理导向的艺术性发挥,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体现了歌唱中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心理状态对气息、喉咽、共鸣体以及情绪的调控

(一)心理状态对气息的保持、支持及流动等运动状态的调控

歌唱是通过气息振动声带发出声音,因此,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者遵循这样一句名言:“声音艺术就是气息的艺术。”即歌唱艺术是气息控制、保持的艺术。因此,歌唱中气息的正确运用是关键。歌唱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基础上的,注重扩充气息的控制支持能力,即符合歌唱时对气息的深度、力度、长度的要求,并作用于音域、音色、共鸣等。气息保持是在全部放松的基础上,自然、柔和的把气吸在下肋骨与横膈膜处,形成气带,要保持这个吸气状态为歌唱时的气息支持部位。气息运用是在保持部位的中心点上引出来的垂直向上的气流,沿着器官、喉管、咽管直接到口腔中上提着的软腭部分的中心点上用例,这是气息的运用部分。运用好气息的保持、运用,会使歌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气息正确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具体的、长期训练得到。而心理状态也会对气息的运动状态产生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使演唱者信心大增,自如的运用气息,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紧张、胆怯等,会使歌唱者全身紧张不能自如的控制气息,使得气、力同时上提,其上提力量超过腹肌的支持力量,形成肩、背等部位的肌肉僵硬,造成声音憋闷僵硬,进而影响歌唱。

(二)心理状态对喉咽器官运动状态、开合状态的调控

咽喉器官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器官,其打开或松开的状态对歌唱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喉咽器官的运动状态。喉咽器官是气息呼吸之处,歌唱发声时,打开喉咽器官使喉结处在吸气状态的位置,使呼吸器官腔体长开,呼吸通道畅通,为歌唱发生提供气息支持的通道。如果心理状态不佳,会使全身肌肉紧张,致使喉咽器官僵硬,紧紧闭合,难以调动肋肌、横膈膜、腹肌等呼吸肌的作用,会阻碍共鸣通道,气息不畅,从而使歌者的声音出现音色苍白无力等问题。

(三)心理状态对共鸣体——声带运动的重要调控作用.

歌唱者要发出美妙的声音,必须调控好声带与气息。可以说,歌唱中关于美妙嗓音的追求如吐字清晰、明净,音色有质感,气息均匀、平衡,高音的渐强渐弱控制等,都与声带运动和气息控制有着密切关系。而声带与气息运动的控制都是人的意识指导的,人的意识即人的心理,因此,心理状态对声带运动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四、心理活动对歌唱者建立良好生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歌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实验心理学与生理学研究证明,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大脑皮层控制各神经中枢来实现的。歌唱是通过大脑皮层对发声器官的控制实现的。大家都知道,歌唱器官的生理状态很不稳定,这是因为会受到歌唱者心理因素的影响,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对歌唱者建立良好的生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歌唱过程中,心理状态有着重要作用,会对生理状态的积极建构发生作用。首先,歌唱者不自信时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生理上出现心跳加速、声嘶力竭等情况,影响到演唱者水平的发挥。而演唱者技艺水平较高时,自信心十足,自然不会产生紧张心理,会使生理表现更加自然、协调,使歌唱生理与心理达到最佳的状态。其次,歌唱者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登台表演时思想上就会放松,压力就会减小,整个人都会轻松下来,自然的达到手势、姿态、声音的协调统一,通过肢体动作传神的表达出喜悦、激昂、兴奋等特殊的情感。歌唱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歌唱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构建良好的生理状态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声乐学习中要注重心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用好的心理状态带动好的生理状态,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以获得最佳的歌唱效果。(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

[2]徐行效.歌唱者心理状态初探[M].音乐研究,1988(3)

[3]姜文胜.歌唱的心理分析[M].音乐探索,2004(4)

[4]高艳平,张晓敏.浅论歌唱中的心理因素[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

[5]王世兰.歌唱中的心理调控及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3(5)

[6]张连葵.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J].歌海,2009(4)

注解

篇3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儿童;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092-02

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表现出的几种心理问题,及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0~2006年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46例,其中6~12岁学龄期患儿38例,他们在住院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害怕孤独、自卑依赖等心理问题。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儿心理障碍,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外,科学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这些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生活和学习,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每天接触病友和医护人员,加上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痛苦和身体上的变化,使他们逐渐变得冷漠、孤独、恐惧,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些患儿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使他们懂得疾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治疗,身体会很快康复,并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以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在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

2.1恐惧和悲观心理

本组肾病综合征患儿多数为学龄期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生病住进了医院这个具有特殊环境的地方,尤其是每天看到穿着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和痛苦而陌生的病友,一些胆小的患儿特别害怕打针吃药,见到医护人员就感到紧张,担心自己的病情严重,甚至会死亡,表现出急躁不安、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患儿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像慈母一样去关心和安慰他们,向他们说明本病是不可怕的,只要配合治疗是能够治愈的,使他们逐渐熟悉和习惯新的环境。对于胆怯的患儿给他们介绍一些痊愈病友的治疗好转经过,消除其恐惧心理。对心理承受压力较低的患儿,就患儿的某些异常检查结果和可能的不良后果,向家长解释时应注意回避患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1]。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关爱他们,使他们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关心他们,从而不再感到恐惧和悲观,增强信心、勇敢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了解造成患儿恐惧的心理因素,就可以施用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儿对医疗和疾病的恐惧。

2.2饮食习惯的改变

儿童时期对很多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必严格控制,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来说,饮食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不正确的饮食会加重病情。患病初期身体高度水肿,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体内发生蛋白质不足现象,故应从饮食中给以补充,同时控制盐的摄入量,因此要给予高蛋白低盐饮食,如肉、蛋、鱼、豆制品等,食盐量每日不能超过2 g[2]。有一些偏食或平时饮食习惯偏咸的患儿难以接受,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娇惯下特别任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向患儿和家长耐心解释,说明过量盐饮食的危害,如果继续大量食用有盐饮食会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病情难以好转,应等水肿消退后,再逐渐进有盐食物,同时鼓励患儿食用高蛋白饮食,让患儿知道蛋白质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要配合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调节食物的色香味和种类,尽量适合患儿的口味,增进患儿的食欲,使治疗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2.3自卑和孤独心理

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需长期服用,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一系列明显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满月面,水牛背等,由于体形出现了变化,加之其他同龄人的嘲笑,特别是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会远离人群,产生自卑和孤独心理,情绪低落,任何不当的语言和语气都可能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对患儿产生消极影响,不愿接受激素治疗,然而,激素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如中途停药,治疗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使病情不断反复。医护人员如果遇到自卑心理较强的肾病综合征患儿,要满腔热情地关爱他们,不能有丝毫的冷漠,语言亲切,要明确地告诉患儿激素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用药过程中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要看到经过治疗自己的病在一步一步地好转,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安慰,随着病情的好转,停药后,激素副作用引发的不良体征会慢慢消除,和健康儿童一样。从心理上解除患儿的自卑感和孤独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治疗方案。

2.4担心影响学习

由于本组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长期反复住院治疗,不能正常上学,非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影响今后学业和发展前程,这种担心加重了患儿的心理负担,表现出抑郁、沉默、焦虑、烦躁、发脾气,不安心住院治疗,产生急于出院的想法。为了避免和减轻患儿的忧虑,医护人员必须善于观察分析,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和要求,及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疏导,用细心的护理关爱影响他们的情绪,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与家长配合组织患儿学习,也可请老师和同学到医院为患儿补习功课、辅导作业,这样可以满足患儿学习的需要,使患儿安心住院治疗,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2.5恢复期心理指导

此期患儿的症状基本消失,部分患儿和家长以为疾病彻底治愈,可以尽情地玩耍,饮食不受约束,不再注意周围的环境,精神上完全放松,甚至把维持量的激素也忘记服用。然而恢复期患儿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是由于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和停用激素可使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做好恢复期和出院指导,讲清有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激素减量原则,懂得一般消毒方法及卫生知识,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定期进行尿液复查[3]。

3结果

对于产生不同心理问题的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所有患儿都能很好地克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乐观向上的心理,缩短了疗程,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4讨论

心理护理旨在对心身病症患儿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它能充分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患儿的疾病康复是医护人员心理护理工作的最好成果[4],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让患儿在最佳的心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尽快恢复健康,和健康儿童一样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晔华,阚积荣.2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心理护理[J].青海医药卫生,2005,37(5):370-371.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42-1643.

[3]廖红云,邓国群.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卫生指导[J].现代临床医学,2005,31(4):269-270.

篇4

【关键词】 心理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

The Mentation and Psycho-rectification of Prisoners. Li Lurong, Yan Jianxiong, Tan Qianb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tion of prisoners, then make some psycho-rectification. Methods 394 prisoners were measured by the questionnaire of Symptom Checklist 90. Results (1)Prisoners got higher scores of each factor than Chinese norms and the difference were Significant. (2)Problems of prisoners on the fact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on, anxiety, Depression are serious. (3)Prisoners who have jobs before arrested got lower scores of each factor than the prisoners have no, the different were significant on the fact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The work of psycho-education for prisoners should be highly emphasized.

【Key words】 Mentation; SCL-90; Prisoner; Psycho-rectification

服刑人员作为产生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5]。相应地,关于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也成了研究的重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是指监狱部门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6]。本研究采用SCL-90对394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心理矫治方法,旨在为监狱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湘南监狱3个监区共402名服刑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在各个监区各个中队按比例随机抽取,回收问卷394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386份。样本构成如下:按受教育程度分,文盲13人、小学98人、初中2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51人、大专以上8人;按家庭住址分,农村259人、城市127人;按入狱前职业分,干部26人、知识份子61人、工人31人、农民83人、军人8人、个体户28人、无业113人、其他36人。

1.2 工具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7],被试根据自己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按1~5评分,分析指标为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本次测试中,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0。

1.3 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在监狱各监区各中队按比例随机抽取被试。测试过程中统一指导语,对于部分阅读有困难的被试实行个别测试。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被试的顾虑,采用无记名测试。测试结果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各因子项比较 将服刑人员与全国常模做比较,结果显示服刑人员在SCL-90测试中9个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而且差异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见表1。

2.2 服刑人员总体各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 根据SCL-90分析方法,以因子均分≥2为阳性症状者,以因子均分≥3为症状痛苦水平达到中度和中度以上者,计算了在各个因子上阳性症状和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的检出率。结果显示:阳性症状检出率在29.33%~65.31%之间,症状达到中度以上者检

出率在8.80%~23.10%之间。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以及抑郁这4个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和症状中度以上检出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见表2。

2.3 入狱前服刑人员有无职业各因子比较 依据服刑人员入狱前是否有职业,将服刑人员分为“入狱前有职业”和“入狱前无职业”两组。两组结果比较显示:“入狱前无职业”组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显著高于“入狱前有职业”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入狱前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因没有工作而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进入到监狱后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不足,因而心理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些。而入狱前有职业的服刑人员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要多于入狱前无职业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经验要丰富一些。

3 讨 论

3.1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这与那龙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8]。服刑人员的服刑生活一般可以分为3个阶段: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9]。在服刑初期,服刑人员初进监狱,面对高墙电网,狭小的活动空间,威严的警察,严格的监狱纪律以及强制劳动,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怖情绪。同时,由于对监狱的相关情况不大了解,他们比较多的采用自我封闭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对于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当服刑人员进入到服刑中期后,他们的心理问题则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方面,由于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与入狱以前相比大为减少,对于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判断缺少了解,容易产生消极厌世,自暴自弃,抑郁的情绪。到了刑期满释放前的一段时间,服刑人员的监狱生活进入到了服刑后期。到了这个阶段,服刑人员心里容易产生新的焦虑,由于与社会分隔较长的时间,对于外界的变化缺乏了解,不知道其他人对于自己会怎样评价,对自己出去后是否能够适应新的生活也缺少信心。因此表现为对于自己的前途既向往又忧虑。同时有部分改造不彻底的服刑人员在这个阶段会感到如释重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逃避改造,导致与其他人相处困难,对于人际关系非常的敏感。

3.2 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 心理矫治的内容构成应该包括3个方面:心理评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评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则是针对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①心理评估。主要是针对初入监狱的服刑人员的入监评估和针对即将出狱的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性评估。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测验等手段收集评估对象的背景资料,包括来自于评估对象本人反映以及评估对象周围其他人反映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体的心理档案。②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服刑人员。通过向服刑人员宣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包括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其自我接受态度,克服对于心理矫治的偏见等。常用的方法有:利用传播媒介(如广播,黑板报,小报等)开展宣传活动。在服刑人员中培训宣传骨干,成立宣传小组,邀请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举行改造积极分子经验交流大会。③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和以上两种技术相比,心理咨询与治疗则是面向部分存在适应不良,患有神经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由于监狱特殊的生活环境,服刑人员普遍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反映,心理障碍,导致消极抑郁甚至采取自杀极端手段。而且由于监狱生活环境比较狭小,生活相对单调,不良情绪容易互相影响。这对于服刑人员的劳动改造是非常不利的。相对心理评估和教育来讲,心理咨询与治疗对于监狱管理人员来说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这项工作只适用于部分患有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服刑人员群体中的消极因素和个别人员存在的心理危机,起到预防突发性事件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朱素凡,张秀英,狄慧,等.198例狱内罪犯EPQ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3):325-326

[2]沙东想,吕成荣,狄小华,等.罪犯心理卫生状况研究.健康心理学,1996,4(1):19-20

[3]刘居祥,孙孟起.服刑人员不良心理及矫治.中国行政管理,2005,9:40-42

[4]李力.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临床康复,2006,10(6):168-170

[5]刘素珍,朱久伟,樊琪,等.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心理科学,2006,29(6):1452-1455

[6][9]章恩友.罪犯心理矫治技术.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3:21-26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篇5

[关键词] 脑卒中;心理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55.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133-02

脑卒中患者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由于病程长,恢复慢,有的患者丧失了工作能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长期的疾病折磨,患者易产生痛苦、情绪不稳定、抑郁、悲观甚至绝望等心理现象。我们在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脑卒中患者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56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住院1周以上,意识清楚。256例中,男188例,女68例,年龄42~85岁,脑出血42例,脑梗死214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估,生活自理者72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56例,需协助者128例。

1.2方法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25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家属对患者的态度、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性别等不同也有差异。

1.3访谈结果

1.3.1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表1)

1.3.2脑卒中患者个人状况文化程度:本科29例、大专52例、中专22例、高中20例、初中28例、文盲105例;家庭关系:和睦185例、紧张52例、丧偶16例、离异3例;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公费83例、部分自理162例、全部自理11例;职业状况:干部42例、工人86例、商人18例、农民110例。

由访谈结果可见,大部分患者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是情绪不稳定、痛苦、抑郁。部分患者恐惧,担心疾病的转归,对治疗失去信心,思念家庭,怕拖累家人。小部分人悲观绝望,失去生存的勇气。干部、商人、知识分子担心疾病的反复,心理负担重;工人、农民主要担心疾病康复情况,怕经济负担过重。另外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水平和对患者态度非常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属对患者的态度好,关心照顾多,心理问题少,反之,就多。家庭经济状况好者,能安心治疗,心理压力小,反之,经济状况差者,心理压力大,心理障碍严重。家庭关系和睦,应激事件少,心理问题相对也少。

2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脑卒中是伴随一系列神经症状的疾病,时刻会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而漫长的康复过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患者担心随着康复病程的延长怕获得家属关心的程度逐渐减少,从这次访谈中了解到家属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程度,而劣性的态度的存在则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直接损害身体健康,治疗初绝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忧心忡忡,就诊时,情绪不稳定,焦躁不安,但这阶段的患者常对治疗抱有希望,治疗开始后,患者较注意自己的病情变化,当躯体残疾的症状未得到很好改善或有关项目检查不理想时,如脑出血入院24 h后脑水肿明显反而出现症状加重。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面容呆板,少言寡语,心灰意冷,动作减少,食欲差,失眠等抑郁症状[1],甚至拒绝治疗护理。那些出现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症状患者,其心理常常处于绝望状态。

3心理护理措施

3.1身为护士应理解体贴患者

心理问题的产生涉及生理和社会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同情和理解患者,理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题和基础。疾病本身是一强应激原,患者肢体活动受限,大脑缺氧,另外再加无经济来源,还要承受大量的医药费用,常常表现情绪不稳定。相关研究提示,情绪不稳的人对各种刺激反应过于强烈,易产生焦虑、紧张、易怒,情绪抑郁,这种状况一旦被激发,很难平静下来[2]。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患者,主动和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3.2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取得患者信任

如帮助洗脸、洗手、擦背、洗头,协助排便,整理床单及房间卫生,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协助进水进食、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病痛,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鼓励主动训练,预防并发症。

3.3用适当的方法使患者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及治疗方法,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要求,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患者入院后,应该首先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求知。劝导其在住院进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向患者解释。在解释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关系、性格特征、性别、心理需求因人而异施教,让他们能全面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及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乐观积极的态度。

3.4调动社会支持系统

慢性疾病社会支持的研究者发现,患者从家人那里得到的表达感情的支持影响其生理功能,社会调节并维持身心的良好状态[3]。走近家属,嘱其家属利用电话、短信、书信等方式传递信息,慰藉患者,必要时亲自陪伴,使患者没有被家人遗弃和孤独的感觉,以良好的态度接受治疗。

4体会

心理活动会影响生理功能,强烈的心理问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对患者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可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17-423.

[2]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2.

篇6

【摘要】:目的探讨CCU病人心理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合适时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相应治疗护理。结果对CCU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的健康指导。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关键词】:CCU病人;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CCU是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英文缩写,也称加强治疗病房。主要目的是通过心电监护仪来检测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减少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性期死亡率。进入CCU的病人,早期意识大多处于清醒状态。因此,急性期持续胸痛、监护仪器、氧气等的使用及医护人员抢救时忙碌的身影,均可造成患者心理紧张,焦虑程度的增加,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严重者可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1CCU病人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1惊慌恐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因剧烈胸痛所致的濒死感以及医护人员抢救时忙碌的身影、CCU的环境均可使患者出现病态心理反应而产生恐惧、惊慌,患者这种精神状态可以使血压升高及血流加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和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1.2焦虑不安忧郁由于对疾病的认知缺乏认识,患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室颤域降低而诱发室颤。临床试验观察证实AMI早期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中,一部分是缺血心肌的心电不稳定因素,另一部分则是起源中枢传递感神经的刺激。

1.3孤独压抑心理进入CCU的病人几乎不可避免的出现焦虑不安及情绪低落,同时由于环境的改变及与家属的暂时分离,都可以使患者出现心理状态的改变,造成深深的孤独感,时间过长就会出现精神错乱等“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征。

1.4否认心理部分病人在进入CCU的第2~3天由于疾病的好转可能出现否认防御机制强化、否认心肌梗死。这部分患者以年龄较轻和平时身体素质好的人为主。

1.5CCU依赖心理有些患者在病情恢复期离开CCU时担心疾病再次发作,对CCU监护设备产生依赖,再次出现焦虑和恐惧。

2临床干预措施

面对CCU病人出现的心理问题,CCU的工作人员必须尽量消除患者的不安和恐惧心理,平衡患者出现的心理打击和情绪低落,促进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在临床上除进行吸氧、止痛、营养心肌、改善循环、溶栓、抗疑、对症治疗等干预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2.1尽可能创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由于环境对病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尽可能在CCU特殊的环境要求中尽量从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态度上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从而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

2.2CCU的工作人员对进入CCU的病人要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态度和蔼亲切,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自信和严肃的态度,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抢救时要通过熟练的操作、和蔼的态度、有秩序的安排等非语言往树立威信,取得患者的信任,降低不良心理反应产生的后果。

2.3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医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随时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家属陪伴,收听轻松的音乐、愉快的交谈或争论。及时向家属反应病情,既不掩饰潜在的危险又不夸大病情,同时指导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4安慰鼓励患者对即将离开CCU的病人,应以鼓励为主,并以一些检验结果、功能恢复状态作为实例证明疾病的好转,同时以鼓励和蔼亲切的言语安慰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篇7

【关键词】癌症;心理问题;变化;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01-01

癌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内科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躯体健康 ,内科癌症患者大多会有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 ,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1术后的康复,对病人的精神心理造成极大损害 ,同时影响着其生存质量。为了解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变化以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内科癌症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我们开展了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12年 3月至 2013年 5月在我院内科收治的癌症患者 86例 ,其中,肺癌35例、胃癌17、肝癌16、白血病12、胰腺癌2、甲状腺癌2例、脑垂体癌2例,均为早、中期癌症或外科手术后进行内科治疗的患者,年龄42-70岁,为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我们按住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肺癌17例、胃癌9、肝癌8、白血病6、胰腺癌1、甲状腺癌1例、脑垂体癌1例,年龄41-71岁 ,平均年龄 55岁 ,大专以上学历者8例 ,中专及高中学历者24例 ,初中及以下文化者11例。干预组患者肺癌18例、胃癌8、肝癌8、白血病6、胰腺癌1、甲状腺癌1例、脑垂体癌1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 56.5岁 ,大专以上学历者 9例 ,中专及高中学历者24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 10例。两组患者的癌症类型和临床分期、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方法

1.2.1 心理问题变化的调查 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所有患者入院即给予首次问卷调查,掌握其抑郁、焦虑不安、恐惧、自卑、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的有无情况。随后,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所有患者出院前,再由同一护士进行一次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 0 进行统计分析 , 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入院至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束出院前的差异。

2 结果

2.1 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变化

从对照组的观察结果可见,在不进行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患者从入院到进行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束出院前的这段时间里,各种心理问题普遍呈现加重的现象,患者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均普遍增加,其中,抑郁、自卑心理入院时与出院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 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效果

从干预组的观察结果可见,患者从入院到进行出院治疗前的这段时间里,各种心理问题普遍呈现减轻的现象,患有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均普遍减少,抑郁、焦虑不安、恐惧、自卑、悲观厌世心理入院时与出院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

3 讨论

3.1 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变化

现代医学模式近年已经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研究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对其治疗和护理、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关于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略有报道。现有研究认为,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减轻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但目前国内关于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均缺少对照干预的追踪观察。现阶段,对于部分癌症患者以及癌症术后患者来说,内科放疗和化疗治疗也是极重要的治疗手段,因此,研究从患者入院到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束出院前的心理问题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进行专门心理干预的情况下,患者从入院到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束出院前的各种心理问题呈现普遍加剧的现象,特别是恐惧、自卑、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其原因与患者对于癌症的恐惧和对放疗、化疗治疗的认识不足,心理上的冲突使其心理问题日益加剧,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并影响内分泌系统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加较为明显,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进而进一步导致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3.2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束出院前的这段时间里,各种心理问题普遍呈现减轻,说明在患者入院到出院前的这时期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其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这与国内陈海玲等报道的一致5,其原因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使患者对癌症的发生、发展、目前治疗、护理方案及预后等均有一个整体认识,使患者能够及时调整良好的应对情绪,消除其缺陷心理及烦恼,同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也积极调动了患者自身生理免疫机制,从而有效地降低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璇. 护理干预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5-61.

[2] 蒋连彩. 59例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5): 46- 47.

[3] 孙淑香,刘建华.内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 115.

篇8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和指导,在一系列政策法规的保障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到2005年,我国高等院校共有1792所,其中1091所为高等职业院校。当前,无论从院校数量上还是从在校生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而,细致、深入地研究高职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事关当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乃至全民素质的要务。

一、高职生生活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活明显有别于高中生活,而且高职生正处于青春中期到成人的转变阶段,高职学习生活是他们逐渐走向自觉、自主、独立、成熟的重要转折期。这就要求高职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实现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但是许多高职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生活自理能力差、未能及时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社会经验匮乏等原因,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而心理失衡,感到茫然、寂寞、甚至恐惧,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他们产生了较强的心理压力。

其次,现在的高职学生生活都比较幸福,很少遇到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正确地对待挫折的经验,因而一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对挫折的耐受力比较差,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碍。而当今学校充满了竞争,如选班团干部、三好学生,评奖学金、助学金等。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竞争,产生失落感,对获胜的同学产生嫉妒,双重心理相互交织,导致自卑和焦虑,造成心理矛盾、心理障碍,严重者造成精神失常。还有一些学生过分自傲和自卑:自傲的学生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盛气凌人;自卑的学生过分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以上种种都是不健康的心理,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帮助学生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

二、高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

1 学习动机不强。主要表现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专业不感兴趣、为学习而学习、厌学甚至逃学。其原因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毅力,自我学业期望不足和自我效能感低。要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一是加强学习动机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二是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困难,用自身的意志战胜惰性;三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四是培养广博、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等。

2 焦虑。主要体现为情绪上担忧、焦虑、烦躁不安;认知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看书效率低、思维僵化;行为上坐立不安、手足无措;身体上表现为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睡眠不好等。造成高职生出现焦虑的原因有:不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学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过分看重外在的荣誉等。要克服焦虑心理:一是要正确评价自我,确立恰当的学业期望,培养自信心;二是要正确对待考试结果,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三是学会放松,如听听音乐、散散步等;四是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3 厌学。主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认真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情绪消极,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经常上课迟到,甚至逃课。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是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喜欢所选专业,二是对一些课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又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三是学习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应对高职生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唤起其学习欲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改变其学习行为;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增强其学习动机;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三、高职生交往心理问题分析

有调查显示,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引起高职生心理障碍最多、最重要的因素。存在心理交往问题的学生,时常感到孤独、无助、郁闷、灰暗、自我心理压力大、生活态度不乐观、精神世界空虚等。这些高职生因缺乏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沟通交往的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常以自我为中心、处理问题简单,并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并由此可能形成自卑怯懦、嫉妒猜疑、自闭孤僻、偏执敌对、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与不良品质。

造成高职生出现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今天的学生生恬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形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二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在语言、风俗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相同,增加了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难度;三是高职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渴望获得更多尊重和独立,四是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经济窘迫,易引起自卑、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由于交往与和合作是一个人生活必备的能力,因此,帮学生克服交往心理问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学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高职生情感心理问题分析

有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恋爱阅历要比本科生丰富,很多学生甚至在中学阶段就有过情感恋爱方面的行为。高职学生生理发育已成熟,到了大学以后,因为学习压力相对轻松,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孤独寂寞的心情希望到异性那里得到慰籍。高职生产生恋爱的愿望和行为已成为正常而普遍的现象。

但由于高职生心理的不成熟及所接受的性教育贫乏,还没有形成稳固、正确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在恋爱与性的问题上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认识问题往往简单片面。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易冲动,自控力弱,行为盲目不计后果,容易出现性认识偏差、性焦虑、两往不适等心理障碍,甚至会引发学生心理变异或走向极端。如果在恋爱交友问题上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情感困惑与危机,使部分学生产生情感焦虑和困惑,由此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如冷漠、沮丧、烦躁、逃避或攻击等行为。特别是不能正确对待失恋问题,比较容易诱发为严重的精神疾病,甚至产生悲剧性后果。

五、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1 焦虑心理。高职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往往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的神情。造成焦虑心理的原因可能是高职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当,就业遭受挫折;也有的是不敢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勇气去面对所谓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高职毕业生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2 自负心理。自负是一种过高的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有些高职生就业时不从实际出发,择业期望值过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畅等作为选择标准,而实际眼高手低、浮躁虚夸,往往很难就业。

篇9

1.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河南省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SCL-90各个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全国高校教师常模,差异非常显著。所测584人中,高职教师心理异常人数比例达到52.3%,特别是焦虑、强迫、敌对、偏执、人际敏感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河南高职教师在各个因子上得分均偏高,这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发生严重心理疾患的可能性较大。高职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超半数的教师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2.低职称教师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

低职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调查表明,低职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高职称教师,主要表现在焦虑、强迫、敌对、偏执、恐惧等因子上。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低级教师。高、低职称的教师都有压力,但教师个体感受压力大小的差异却比较明显。低职称教师是高职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心理压力更大。特别是学校的津贴标准与职称挂钩,高级职称与中、低职称之间差异很大,职称低就意味着付出同样的劳动得到的报酬会少得多。低职称教师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同时也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低职称教师已成为高职教师中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二、高职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职业压力太大,社会支持度偏低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

近几年,广大考生要求享受优质高职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大,社会各界要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源荒”使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录取分数大幅下降使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常常还要自加压力,易形成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社会支持度相对偏低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教师缺乏与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等价交换”的资源与条件,社会支持度相对较低。教育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但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会在短时间内很快见效,导致高职教师投入产出不协调。与其他一些职业相比,社会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较高,但社会回报率偏低。社会对高职教师提出的要求往往高于对他们的社会支持,使高职教师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出现心理疾患或心理问题。

(二)职称晋升太难,忽视高职特征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职称晋升难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1)发核心期刊难。如今的核心期刊属于稀缺资源,即使你的论文质量完全达到发表要求,由于版面有限,合格稿件太多,不找关系很难发表。(2)申请课题难。高职教师申报省内课题很难,由于省内课题评审专家大多来自省内几所名气较大的高校,他们对高职院校申报的课题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靠思维定式评审,高职教师很难入围。(3)职称申报难。职称晋升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从学校推荐上报,到省里评审;从小评委,到大评委,都需要通融。职称晋升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最大压力。晋升职称忽视高职特征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教师晋升职称从属于普通高校评定,评定条件只看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不看工作经历和操作技能。例如正、副教授晋升条件,不仅高职教师与其他普通高校教师区别不大,而且从2010年开始,对论文刊发的核心期刊级别又有较大提升,高职教师职称晋升的通道变窄,优势难发挥。目前,职称晋升难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

(三)“生源荒”加剧,招生竞争白热化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

“生源荒”的压力越来越大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院校隶属于大专层次,在当前很多考生、家长的心目中,高职再怎么强势也不如本科层次。去年,河南专科二批录取结束时,计划空余6万左右。2012年,第一志愿投档后,文科86%的招生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理科96%的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其中文科193所、理科258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集中录取结束时,专科二批招生计划17.4万,录取11万,空余6万多。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河南专科二批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文理科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比例均不超过60%,2010年这个比例分别增加到70%和80%,去年达到80%和95%。招生竞争白热化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由于生源不足,征集志愿时很多高校备档线降为150分,但招生效果也不理想。不少学校录取数低于计划数的50%,几千人的招生计划只录取到一千多人或几百人。生源减少,竞争加剧,不少学校将招生任务分到教师头上,与岗位津贴、评奖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生源荒”已成为影响高职教师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

(四)生存环境较差,经济收入较低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在原因

内部竞争激烈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打破“铁饭碗”,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学生评教等举措逐步推开。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高职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后,不仅要挤出时间学习和提高自己,还要应对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困扰和压力。以70后和80后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群体,常常觉得在学校不被重视,充当的是“知识工人”或“工蜂”的角色。46%的高职教师认为生存环境较差,心理压力太大。经济收入少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第12名,小学教师排在第35名,工程师排在第4名。由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市管高校,按市属事业单位二类管理,岗位津贴很难足额到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不仅经济收入只相当于省管高校同级教师的一半左右,而且岗位津贴还低于市属中小学同级教师的岗位标准,实际社会经济地位在35名之后。经济收入少是长期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

(五)心理知识先天不足,心理调适技能欠缺是高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心理知识先天不足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大部分高职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高校,大学期间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心理知识和心理能力先天不足。有些教师自身心理修养水平偏低,看待问题的视野不够开阔,对工作、生活和交往中所遇到的挫折很难以豁达的态度去对待,因而易产生挫折感和倦怠感等心理不适。心理调适能力有限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当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出现时,部分教师既不会自己排解,也不会寻求心理咨询,结果导致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高职内部改革步伐加快的当今,如果教师不能较好地对待来自校内外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能理性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

三、提升高职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加快高职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应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提高办学质量,才能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减轻高职教师的社会压力。其次,应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当前高等教育招生已经从过去“学校挑学生”转向了“学生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报志愿,实际上就是在给学校的办学质量打分。当前的关键是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把学校办得吸引人,办得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出路,办得让家长满意、孩子愿意去读。学校有吸引力,才能有效缓解高职教师各种身心压力。再次,应坚持特色发展。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办学模式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此,高校有必要对自身历史、发展特色、服务面向、办学规模等进行分析梳理,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对教育分工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提升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优化教师生存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首先,应优化高职教师的社会生存环境。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从业者的传统观念,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职教从业人员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和工资待遇等。社会各界应关心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形成有利于高职教师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高职教师也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缓解职业压力。其次,优化高职教师的校内生存环境。高职院校应维护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和贡献,保障教师的各种合法权益。积极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丰富教师精神生活,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再次,应提升高职教师经济待遇。凡是上级文件规定的高职教师应该享受的待遇,应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高职院校领导应在上级文件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经济地位,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拓宽职称晋升通道

首先,应改革现有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应成立专门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专家组,出台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职称晋升条件和评审办法,使符合条件的高职教师能够正常晋升高一级职称,缓解教师职称晋升压力。其次,应扩大高职院校职称评聘自。在有关文件规定的高职专业技术人员设岗比例内,让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晋升条件和设岗比例,自主评审、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引导高职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上台阶,提高归属感,减轻职称晋升的心理负担。再次,应拓宽高职教师职称晋升通道。应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优势,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能力和专长,在职称晋升方面引导其合理分流。对于学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应允许其按照普通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晋升职称;对于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较强的高职教师,应允许其按照高职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晋升职称;对于在工程、技术领域优势明显的高职教师,应允许其按照工程师或技师职称晋升晋升条件难题。

(四)敞开高职教育大门,化解高职招生难题

首先,应加大高职招生改革力度。目前,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高职单考单招;二是高考+会考统招;三是高职自主招生。三种改革途径均取得不小成效,但仍需扩大试点范围,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形成实质性的高职招生“多元录取”制度。改善高职招生恶性竞争的现状,缓解“生源荒”对教师身心的冲击和压力。其次,应推广完善“注册入学”制度。注册入学能有效扩大高职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的压力。从2011年就开始在部分高职试行注册入学的江苏省来看,注册入学虽然在扩大生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认真完善注册入学配套措施,扩大注册入学范围,形成完善的注册入学制度并在全国推广,缓解高职生源竞争的压力。再次,应敞开高职教育的大门。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为社区居民、在岗职工、转业军人和失地农民等有学习需求的广大公众提供服务。这既是高职院校回馈社会的使命要求,更是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放低门槛,敞开大门,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高职教育,必然能够扩大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对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

(五)关心教师心理健康,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篇10

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有人对130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36.97%的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空间小,缺少玩耍同伴,家长凡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孩子,而抑制了儿童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儿童得不到身心锻炼的机会。加之家长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认识,且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纠正,久之就造成心理行为问题和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干预的措施是提高父母素质,创造家庭健康环境氛围和儿童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

厌学心理:有人认为家庭生活维度(主要评价亲子关系的好坏)、同伴交往维度(主要评价同伴关系的好坏)、学校生活维度(主要评价儿童在学校中的感受以及是否喜欢上学等问题)的好坏与厌学情绪的出现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讲,要让儿童建立自我同一性,即对自我形象、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主动与他们探讨相关话题,如“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等。帮助他们尽快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厌学是由于抑郁、焦虑或者其他心理障碍,就要对症处理。

儿童抑郁症:要注意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当孩子表现为不愉快、游戏的兴趣减少或缺乏、不与小朋友在一起而喜欢独处、哭泣多、睡眠过多或过少、进食量减少、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自觉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低、对生活和学习没有兴趣,严重者出现厌食和轻生的念头和行为,甚至头痛、腹痛、腹部不适、头晕、胸闷、无力、无欲望症状时,就要注意抑郁症的发生。儿童抑郁症可有药物治疗,当然也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儿童抑郁症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认知治疗和家庭治疗。儿保工作者如果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也可以在配合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要对患儿所表现的困惑、疑虑、恐惧不安、发脾气、冲动和痛苦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在此基础上劝导、鼓励患儿配合医生的治疗。

儿童焦虑症:从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焦虑症。儿童焦虑症的发生除有遗传因素作用外,与患儿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环境的效应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交活动发生作用。在所有这些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无疑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有遗传易感因素的儿童在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更易发病,在做好孩子心理治疗的同时,要教育家长帮助儿童克服焦虑情绪,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群体项目,可以帮助孤独、怪僻、不大合群、不习惯与他人交往的孩子摆脱焦虑,并可使其逐渐对集体产生兴趣;参加游泳、溜冰、滑雪等运动,有利于孩子克服腼腆、胆怯、自闭等弱点;参加下棋、钓鱼等活动,有利于孩子克服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和缺乏自制力等弱点。

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以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刻板为典型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则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我国按一般低患病率估算,孤独症儿童约10万,儿童孤独症是慢性病程,预后好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幼年语言的发育状况、智商的高低、训练教育及疾病干预时间的迟早有一定的关系。儿童保健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以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使其早日进行正规的训练和治疗。

讨 论

儿童心理问题要引起家长、学校、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儿童保健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遇到儿童心理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更新儿保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儿童保健工作更全面、更完善。对于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家长往往不能意识到孩子已经有了心理障碍或者早期表现,儿童保健工作者就要凭借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使其早日进行正规的心理辅导或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才去求助心理医生。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治疗。同时还要重视儿童情商的教育,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

儿童期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心理卫生工作应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贯穿始终,并伴随整个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不仅要重视体格发育,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