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范文

时间:2024-02-05 17:4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化工工艺概论;真实场景;项目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6-0045-04

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项目化方面已形成三种模式:一是全项目化,大量压缩学科知识,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二是附属式项目化,即在学习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单一课程项目化。专业课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化设计属于第三种模式。本文以《化工工艺概论》课程为例进行项目化设计探究。

一、基于真实场景的课程项目设计原则

项目化设计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的一种方法。高职专业课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化设计是将工作世界中既定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载体,根据工作过程分解成工作项目,再按工作项目设定学习项目,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学习项目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课程知识和生产技能。为此,课程项目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化工工艺概论》作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主要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必需的知识,以工艺过程原理、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的分析与组织为重点,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化工生产过程基本技能与方法,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学习《化工工艺概论》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化工生产的完整工艺过程,并把学习目标指向工作目标。因此,必须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项目。

以典型产品为载体。《化工工艺概论》为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化工生产过程基本知识、化工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分析、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选介、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化工安全及“三废”处理[1]。由于课程内容是基于技术的,教材由不同的专家编写,各章节自成体系。要以典型产品为项目载体,将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与课程目标相结合,使所学知识与当地化工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基于真实场景的课程项目设计步骤

基于真实场景的课程项目设计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旨在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2]。《化工工艺概论》课程的内容序化,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其课程内容的序化线索需要在项目载体的工作关系中去寻找。

第一步,确定项目载体。根据《化工工艺概论》课程特点,选择 “年产1000吨酯交换法合成氰乙酸乙酯”为项目载体。

第二步,采用工作分析技术,对“年产1000吨酯交换法合成氰乙酸乙酯”的工作体系进行分解,获得三个形式化的工作项目,即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过程控制,产物的分离及精制。

第三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知识分析。根据工作项目重新优化组合教材,将《化工工艺概论》课程分解成15个项目,每个项目指向数个达成目标,见表1、2、3。

这些项目的达成目标既涵盖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又涵盖传统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下进行学习,他们在完成每个课程项目之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三、基于真实场景的课程项目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载体的选择坚持实用、就近和方便的原则

“实用”是指选择与课程相关度大的生产工艺。《化工工艺概论》课程选择“年产1000吨酯交换法合成氰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一是该生产工艺规模较小,日产氰乙酸乙酯3吨左右,便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如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等的计算。二是工艺相对简单,如原料预处理项目,涉及反应物输送、混合、预热等相关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项目,涉及化学反应条件,如常压,80℃~85℃,水滑石作为催化剂,釜式反应器;产品精制处理项目,涉及过滤、精馏和储存等相关操作。三是涉及的设备相对较多。“就近”是指在学校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生产工艺,必须考虑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物理距离,目的是确保学生能随时去企业接触企业生产。“方便”是指方便学生进企业参观、见习和实习,要求企业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作,且生产工艺必须公开化,不存在工艺保密因素。

(二)课程项目的内容组织尽可能保留原课程知识

基于真实场景的课程项目设计实际上也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课程项目的内容组织:一要根据工作项目合理确定课程项目,每个工作项目包含的课程项目数量不宜太多,控制在3~6个,尽可能将课程知识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去;二要彻底地以课程项目为单位分解原来的知识体系,打破思维定势,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课程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在课程项目逐个完成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些知识。

(三)项目课程的组织实施要围绕生产过程展开

第一,做到理实一体。将“年产1000吨酯交换法合成氰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引入《化工工艺概论》课程,该项目在组织实施时必须做到理实一体。学生可以去现场参观整个生产过程,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领;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目标产品的性质及用途,查阅所用原料的性质及获取途径;通过现场观察,绘制该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图、管路图;通过生产能力对目标产品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经济效益估算;通过互联网了解该工艺的最新发展状况与动态。同时,促进学生对项目以外的相关知识的探究。

第二,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每个课程项目都有数个达成目标,如工艺条件的分析与选择,达成目标有热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温度选择、压力选择、原料配比选择、停留时间选择等。对于这些达成目标,课本只从理论上进行一般的介绍,与实际脱节。如上述达成目标的“原料配比选择”,课本上并没有作详细的介绍,原料配比在实际生产中要求是很严格的:当碳酸钠或氰化钠配料比不足时,过量的氯乙酸不能转化为氯乙酸钠,会使乙酸乙酯含量降低。当碳酸纳配料比过量时,易产生羟基乙酸钠,也会降低氰乙酸乙酯的含量。当氰化钠配料比过剩时,会产生羟基乙酸钠,同时,还产生丙二酸钠,严重影响收率和质量。当盐酸配料比不足时,一部分氰乙酸钠不能转化为氰乙酸,会导致氰乙酸乙酯的收率降低。只有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才有意义。

第三,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项目课程的组织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必须对课本知识体系有全面了解;二是教师对选择的项目生产工艺相对熟悉;三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根据生产工艺将课程知识进行项目化处理,将原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变成项目化教材;四是与企业形成默契,能根据课程项目教学进展安排学生去企业观察、调查、探究等。

(四)项目课程的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传统的课程评价以理论考核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分析方法、原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课程评价需要制定新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师和企业;评价方式包括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融合于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过程及能力的形成过程中。

从表1可以看出,每个生产项目都有一个或数个与课程项目相关的达成目标,学生每完成一个课程项目,都需要完成一个与生产项目相关的达成目标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相互评价,如工艺条件选择、原料选择等。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课堂交流方式进行;教师评价,如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选择等,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教师根据实际生产工艺情况进行评价;企业评价,如化工生产过程的常用指标与经济评价,包括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生产能力与生产强度、工艺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等,让企业管理人员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了解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对生产工艺过程的理解。

《化工工艺概论》课程采用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化设计并用于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效果,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明显增强。实践表明,高职专业课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化设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学校自身条件、课程标准来选择项目,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化教材。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课程设计的水平和实施效果,应给予教师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包括岗位调研、生产项目选择、课程项目设计等,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卞进发,彭德厚.化工工艺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7-54.

Study on Project Design of Specialty Courses Based on Real Scen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ase of Project Design of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Chemical Process”

ZHANG Song-bin

(Jiangs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Rudong Jiangsu 226400, China)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篇3

推动经济全球化主要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篇4

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职责的基本领域,是在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满足通过市场机制满足不了或满足不好的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包括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

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求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重大转变是艰难的,但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啃掉的“硬骨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迫使政府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也将使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有一定改变。但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与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缺位”并存,政府规模的膨胀加剧,影响了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事实证明,把经济决策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同时提供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分散决策并独立承担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政府专注于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维护的有限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通过规制市场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成本,增进市场效率。但政府规制不应成为维持政府部门利益的手段。政府设置过多过繁的审批或检查项目,有的甚至是乱收费、乱罚款,大大增加微观主体的市场运行成本和制度成本,同深化市场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传统体制下的行政审批还通过设置所有制门槛,对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领域进行限制。这与新的条件下国家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相左,与“非禁即入”的自由竞争理念也格格不入。因此,应当进一步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干预中的随意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优化组合。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是: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动作。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对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我国“审批”过多过滥、冗长复杂的现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政府只有切实把行政审批的范围减下来,实现审批行为的规范化,才谈得上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变。

从高成本政府转向高效率政府

逐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是建设服务政府的前提。政府运作的高成本与政府服务的低效率是如影随行的。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明确中央和地方对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也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减少政府规制范围,也有利于减低行政成本。

在逐步降低政府成本的基础上,增强政府的回应性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又一重要环节。政府的回应性是衡量政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公共管理人员和机构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企业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及时作出处置和负责的反应。具有充分回应性的服务型政府模式,导致政府在权力结构中角色的变化:政府由原来的公共权力统治者,变为市场秩序的监管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导向;运行框架

中图分类号:F304.7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技术推广者转变角色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不断推广,推广者、运用者处于特定环境中,按照农业生产、互动过程,有机平衡农业需求、技术。随着农业技术不断推广,不同主体、客体的关系也不同,主要分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系两种推广模式。

1.1 处于计划经济体系下,推广者作为技术推广主体

技术运用者是农民,处于一种客体地位,推广者承担主导角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形式。而按照这种形式,政府为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会增加土地生产力,为消除农村贫困,确保粮食安全,政府承担所有推广成本,然而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本投入较少,对农业技术推广造成严重阻碍。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激励机制,而农业技术作为农村稀缺资源,政府推广部门选择效率优先方法,将有限资源推广给农民技术员、示范户、社区领导等技术能人。

1.2 随着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系,主体与客体需转换角色 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属于农业技术最终用户,农民应处于主体地位,农民掌握了农业技术,获取预期效益,方可真正发挥农业技术价值。在我国诸多农村地区,受到计划经济体系影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系,随着农业技术推广逐渐改革,却未涉及机制、体制等问题,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若我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推广者转变为客体地位,在推广过程中,以农民技术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发展为核心,使农业技术商品化,推广者作为技术销售者,采取各种方式,使农民成为技术用户,构建新型共同利益体系,促进技术推广有偿化,与市场运行模式、运行机制相适应。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农民主体地位

目前,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市场化,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化作为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广体系改革的既定方向。

2.1 推广体系发展、运行整体框架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可采取“研究、推广、应用”模式。处于市场经济体系下,农业技术应用作为农业技术研究的决定性因素,推广作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的纽带,推广、消费与应用三者是一种三角关系,属于一种互动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不再是单纯产量追求,更加注重质量、效率、产量与效果的综合目标,而该种生产目标呈整体性、多元性特点,需依靠生产利益机制,实现三者有机结合。

2.2 提升农民技术应用水平

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农民作为技术应用者,随着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技术需求随之增加,却缺乏技术应用、技术提升途径,对技术有效需求不足。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推广互动过程中,农民仍然是一种弱势地位,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农民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农民的技术需求,进而提升农民农业技术应用水平。

2.3 提升推广者推广能力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因机制、体制原因,推广者缺乏市场推广能力,无法实现农业技术市场化与商品化,缺乏市场竞争、市场服务意识,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推广者能力不高。所以,随着计划经济体系不断改革,在新型市场推广体系中,需保证推广者自由度,不断提升推广者推广能力。

3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环境整体性

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技术体系运行呈现开放性、多元化特点,主要有农业市场导向,与消费者食物需求行管。所以,建立农业生产目标,需综合产量、质量与效益。农业技术应用、农业生产是一种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存在整体性,主要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

3.1 自然环境

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需依靠自然环境,且受到自然环境制约。所以,处于不同自然环境内,适应性开发农业技术,加强推广者、技术研究者的合作。在资金投入、物资投入前提下,农业技术应用具有一定自然风险,特别是旱涝、风雪等自然灾害,必然影响农业技术应用。因此,在自然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区域,方可大范围推广农业技术。

3.2 社会环境

立足社会环境角度,农业技术应用需依靠人与人的关系,我国诸多农村地区,农民社区地位高低,决定了农业技术应用能力。所以,技术能力获取技术资源,也获得相应资源,扩大了技术应用两极化,进而扩大了农村贫富差距。因此,立足社会环境角度,需确保农户技术应用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复杂、激励的农业市场,需协调农村人与人的关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经费不足、推广者素质不高,技术研究不合理,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体系下,需立足整体框架角度,平衡推广者、研究者、应用者的关系,使其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不断提升推广者推广能力,使农民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03):79-82.

篇6

关键词:行政垄断;经济;影响;规制

一、行政垄断概述

(一)行政垄断的含义和外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主要受到市场规律的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成为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从这一点来看,是与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显著区别的地方。行政垄断现象的产生不仅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权力关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因素的原因,还有我国经济制度的历史原因。这主要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关。并且,行政垄断概念的把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权力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又有不利的一方面。其中不利的一方面则构成了行政垄断对经济秩序以及经济规律的破坏,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主要是集中在行政垄断这经济干涉不当的情况下。

(二)行政垄断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及表现形式

对行政垄断问题的关注,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而进行的。行政垄断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转型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地方为追求本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本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了行政垄断的新形式,即地方保护。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六种行政垄断行为,具体如下:1、强制买卖: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中者提供的商品。2、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封锁: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3、排斥或者限制招标、投标: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4、限制市场准入: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5、行政强迫垄断: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法律规定的垄断行为。6、抽象行政行为垄断:即指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二、行政垄断的理论分析

(一)行政垄断出现的一般原因

政府以及国家的形成其共同点,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在标准经济学中,有两个术语,一个是“政府垄断”,另一个是“政府授予垄断”。前者是政府直接行使垄断权力(比如酒类专卖、烟草专卖),后者是政府将垄断经营权授予某一个企业。中国所说的“行政垄断”实际上就是包括了经济学的“政府垄断”和“政府授予垄断”。政府在市场活动中,不仅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和维护竞争,也会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某些领域禁止或限制竞争。与此相关的是转型国家行政垄断的发展,由于在历史上没有自由对抗封建垄断的过程,转型国家行政垄断的普遍性主要由其政治特性和权利性共同决定的。转型国家的政治特性是从全局性的国家垄断到局部性行政垄断。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行政权力和经济力量紧密结合,成为严格制约企业的力量。从经济以及社会转型的国家行政垄断的根源的共性,就在于固有的权力理念深陷在社会经济干预中。

(二)我国行政论断的特征及特有原因

我国行政垄断的产生以及发展不仅有市场经济中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的影响,还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有关。我国行政垄断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行政垄断的体制渊源。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被赋予了强大的经济职能,从物资分配,到劳动力的配置,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由政府以计划的方式进行。市场的作用几乎完全被排除。长期的计划经济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经济的萎缩,更重要的是这种体制在社会生活中的惯性,尤其使我们的政府职能迟迟不能实现转变,不能使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化。经过不断改革,我国最终也选择了市场经济这一实践证明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体制。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许多行政机关仍然屡屡违背市场规律,凭借自身拥有的权力进入市场。行政垄断就是计划经济之后政府部门仍然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统治市场的表现,是计划经济的一种残留形式。

三、当前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正面的影响

行政垄断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对这一点的认识主要是在任何的社会中,总会存在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法制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为社会共同体所普遍认可的行为习惯或者法律规范。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近30年的事情。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进一步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并没有彻底的否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政府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国家宏观调控呼之欲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也都在证明这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行政垄断与现时语境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二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即促使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行政垄断在集中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负面的影响

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本质上来讲,行政垄断就是利用行政权力压制自由竞争,颠覆了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与公平竞争理念相悖,其危害性远大于经济垄断。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的统一、开放,而行政垄断总是以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利益为出发点,将该地区或该部门隔绝开来,形成地区封锁和部门经济封锁,从而直接阻碍和破坏全国性统一和开放市场的形成。受到保护的部门和地区,为了争取一个“正当的合法竞争”,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学管理来提高竞争能力,而是将大量费用用于行贿,以取得相关部门的庇护,这也导致了、权钱交易等严重的社会腐败问题。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法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不断完善。在看到我国法治以及《反垄断法》取得的可喜进步的同时。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制度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行,不仅是制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不得不进行的结果。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制度背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集团或者利益阶层。推进行政垄断的监管所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不仅要在立法层面上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行政垄断制度,还要适时的引入社会力量对行政垄断行为进行监管。

四、完善我国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限定豁免范围

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适当的行政干预发挥着代替转型过程中的市场缺位的作用,避免市场机制的失控及经济波动,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作用。《反垄断法》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这就是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豁免制度。豁免制度,又称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指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法律制度。我国《反垄断法》之所以认可反垄断豁免是因为“‘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对我国行政垄断的规制,应该限缩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豁免制度。

(二)建立反垄断的私人执行制度

“破除行政垄断、消除市场的人为分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垄断行为的规制不能单单靠政府的公共执行,因为在某些垄断事件中,政府行政部门本身就是利益关系者。在这样的一种利益关系中,就很难保证公共执行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由此可知,此时的私人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私人执行不仅是一种权利救济的途径,也是反垄断法的实施方式之一,有助于弥补和矫正公共执行的不足”,更有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这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显著区别的地方,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能够保持充足的动力、活力的原因所在。市场经济的规制需要不断完备的法制进行指引,同样,也只有完备、良好的法制才能真正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才能表现的相得益彰。“在市场经济中,法律平等地保护一切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要求一切主体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一切主体的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予以校正和制裁,不给任何市场主体以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规范就是这样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行政垄断,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监管,并且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士兵,《反垄断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陈佳贵,《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

[3]关保英,《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蒋悟真,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阐释,《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5]孔祥俊主编,《中国现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6]李昌麒,《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李国海,《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8]李俊峰,《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9]迈克尔・考斯泰基著(英),刘平、洪晓东译,《世界贸易组织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篇7

一、市场化进程中的体制约束

1.过多的行政审批是体制约束的集中表现。建国之后历经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我国政府是大政府、强势政府、万能型政府,政府职能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特别是由官员行政审批来配置资源,严重背离了市场化法则,导致效率低下,损失浪费严重,形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项目。由于政府机构太大,部门太多,职能太宽,对经济干预太深,行政审批色彩太重,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自由度不高,市场化率低。因此,我们必须在市场化进程中重塑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大企业的格局。政府应该从微观经济中撤出来,致力于宏观调控、制定法则、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公共安全、公共产品、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致力于建设精干型、高效型、廉洁型、服务型的政府。只有政府退出微观经济,减少对经济的深度干预,才能让市场这只手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主副换位,建立新的体制,营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中国的市场化程度。

2.产权制度改革久突不破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最后障碍。国企改革自1984年起步,经历了两权分离、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两轮经营大承包和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等四步改革。通过其历史轨迹可以看出改革是由浅入深的过程,现在进入深水区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现在,国企难以搞活,就是因为体制,特别是政府不放松对国企的管制,即使对股份制改革后的新企业仍然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干部,使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法人治理结构,不是选举制、招聘制,却沿袭垂直任命制,这样就导致法人治理结构是假的,造成了新股份制企业的大面积假改制。现在,国企名义上改制面已达到80%~90%,但是搞活面不足40%,两者不匹配,反映出大面积假改制的严重后遗症。

3.我国的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各项改革缺乏互动效应,也障碍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国有商业银行大面积呆死账,产权不清,机制不活,监管不严,导致出现携款外逃和挪用公款参与赌博等重大案件;二是我国的财政体制离市场甚远,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吃饭型、建设型财政的旧机制,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建设仍然在探索和徘徊之中,实际上没有大的突破;三是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也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的主税基仍然以国企为主,一方面加大了国企负担,另一方面造成了税基萎缩。今后,要把主税基以国企为主转到以大量民营企业为主上来;税种仍然是沿袭发展中国家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流转税种为主,今后,应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转移到以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为主上来,发挥税收和财政政策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调节中的作用,遏制两极分化,构建和谐社会;四是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深度不足,密度也不强。由于缺乏社保机制为企业兜底,为社会构筑安全网,使得国企改革成本太大,市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五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不快,进展不大,严重制约了经济体制的深层改革。

回顾我国改革的多年实践,我们清醒地看到: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体制,必须抓住这些关节点的问题,寻求新的突破,打好最后的攻坚战。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约束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按13亿人口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上的贫国。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经济快发展高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这样越发凸显了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不难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是靠生产要素总量的扩张,靠对资源能源的高度依赖和消耗而换来的高增长。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其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而我国的人均资源并不富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我国的可耕地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水资源是1/4,森林是1/7,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15%和42%。用这么高的能源消耗支撑GDP增长,有喜也有忧,若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从长远看,社会总供给的缺口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瓶颈和硬约束。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能源和资源供给保障存在很大困难。我们必须认识到,将来中国最大的危机是能源危机,中国最大的进口是资源和能源的进口,如果现在不能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将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严重危机。其出路对策是: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针对资源短缺的现状,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由过去的粗放型、外延式转为集约型和节约型,把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使用变成全社会的主流意识。这样才能解决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约束和能源短缺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深度的利用,走出一条低污染、低能耗的集约型和可持续增长的新路子,我国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有希望有前途。

2.打科技牌,加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深度。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必须从国情出发,加大科技研发,采用新技术加大资源开采和利用深度,相对增加能源的供给量,缓解资源上的供求矛盾。

篇8

关键词:产权制度;信息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02

一、概述

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是不断探索不断变革。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中国的经济才放开了脚链,大步前行。从纯粹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的转变使得中国的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重头戏就是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因而可以说,正确且成功的体制和制度改革促成了改革开放的成功。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同时也是制度变迁引起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制度创新或体质转变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到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从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入手,探寻改革开放的成功原因,并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推进提供借鉴。

那么改革开放是如何通过体制转型取得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结果的呢?如果能够找到相关措施的作用机理,那么我们就可以相应的从这些作用机理入手,寻找到促进新一轮成功的措施。

二、改革开放的成功

70年代末期,中国步入了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于是不可避免的,改革将体制问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实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作用,于是把体制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中。

改革开放的突出特点是如何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即如何让一个利益趋动的自主经济替代命令趋动的统治经济,让经济性的市场信号引导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代替行政性计划指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为什么这种改变可以使得原来效率低下的生产变得充满活力并促进了中国的巨大发展呢?首先,是产权制度的变更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这一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至今建立和实施了以农村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这一项改革的实施,改变了农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各项权能集于一身的状况,农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分离,从而使得集体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劝、责、利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明晰。农户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因而自动建立起了“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极大地克服了农地集体产权制度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重的外部性问题以及生产缺乏积极性的问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到了空前的释放,从而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们看到,产权制度的变更激发了农地的发展潜能,原因在于产权制度的变更方向是将产权的组成进行了分离,将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给农户,使得农业生产者在生产中的各项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及其分配直接挂钩,从而对农业劳动者起到了最大的激励作用,努力工作,“交够了国家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劳动越多,劳动成果越多,农户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可,生产积极性便会提高。

因此,我们看到了产权制度的明晰化对于生产力的激发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考察一下激励机制、信息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就是考察市场的作用。

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方面,来考察市场的优越性。前文提到,改革开放所推行的市场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以市场代替计划,而是一个用利益驱动的自主经济替代命令趋动的统制经济、用经济型市场信号引导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替代行政性计划指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过程。

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下的典型部门,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处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地位,我们通过企业改革来研究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过程历经20多个年头,通过国家向企业放权让利,增强了企业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市场信号的诱导之下,他们可以自主的决定投资,从而推动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有效的发展。

国家的放权让利,使得企业自增加,使得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从而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努力经营增加经济效益的动力,并且,在市场的价格及其他信息机制的引导下,自主决定资金投向,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使得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改革的又一着手点在于双轨制使得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激发,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励和促进。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明晰农地的产权制度,激发了农村的生产效率提高,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非国有企业的广泛发展)使得企业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到存在于一个有激励机制激发动力、信息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引发高效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可以从农地和企业这两个改革开放的缩影中看到产权制度明晰化和市场机制(包括激励机制、信息机制、竞争机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而可以设想,新一轮的,可以从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着手。

三、新一轮的推进

经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一方面要完善产权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土地使用是否经济而合理,除了土地的占有制度外,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符合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制度,即所有者、经营者乃至使用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确化程度。我国的土地公有制的建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从我国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来看,土地生产力不高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土地公有制本身,而是产权制度不合理。是中国缺少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土地产权制度导致了土地公有制未能充分发挥优越性。因此,关键任务在于,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并且严格界定各财产利益主体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的和法律的关系及利益约束关系。随之在确立新型产权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流动及转让制度和土地收益分配及土地投入制度。产权明晰、制度完善之后,可以使责任与利益细化分摊到个人或家庭,不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种植等外部性问题,明晰的产权为土地要素的合理高效使用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在明确了产权制度的基础之上,让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逐步进入市场,即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配置土地资源。首先,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土地所有权主体享有土地收益,使全体公民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其所有权得到经济上的实现;第二,明晰的产权制度使得让土地要素在市场上流转成为可能。土地流转的市场化可以使土地要素的资源配置合理化和最优化,市场是掌握信息最完善的一方,它可以使要素的流动最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调节土地的供求矛盾,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第三,产权制度明晰后,可以放开土地抵押限制,从而可以是土地作为资本融通的工具和途径,从而促进非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然,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到什么程度才是效率高于政府的究竟该如何判断,这个过程也就是以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的限度应该如何把握才能推动土地的正确转向也是问题的关键。

市场化的限度实际上是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在改革的推进中,要注意市场交易与政府交易,交易费用的比较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如果市场交易替代政府交易进行同样的活动,可以带来交易费用的下降和资源配置的改进,即收益大于成本,则市场化是有效的。这就是市场化的限度。以市场化的限度为标准并且加之政府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往最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2013年5月,短短一月内国务院三次提及简政放权。总理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一自我革命,不仅对于政府自身来说是提高职能效率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发挥市场各项机制,运用市场的力量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时机。相信在“简政放权”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新一轮将会面临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杜威漩.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的建立和变迁为例.2009.

[2]高尚全.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新型的产权制度.1991.

[3]李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度的重要性.2001.

篇9

经过三周的实习练习,我们的“会计专业实习”活动已接近尾声。先前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不了解,经过这几周的努力,渐渐的从不知到知之,再从知之到甚之。我很感谢老师们这样的安排,它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所学会计学专业的知识。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就有收获。的确如此,我们以小组自由结合为单位开展活动,每15—16人为一组,探讨实习内容不同模块的实习,最后作演讲。在实习当中,慢慢了解了自己不懂的那一部分,为大学的学习计划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计实习报告的内容

1.会计学内容与我院会计专业相比较

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会计专业,曾经幼稚地认为它就像古代账房先生算算账那么简单,可真正接触到这个专业却感觉并非所想。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一般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不需要现在这么多的会计人员,这些多余的会计人员,应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在这种条件下,会计更重要。我国原来的会计模式是建国初期为克服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局面,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企业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拟定、实施和决算的编审为主要内容。1978年党的的以后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推进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工作更艰苦。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习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等三种主要不同观点。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就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按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应当视为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按照“经济信息系统沦”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应当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我们学校的会计学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是税务,把税务作为第一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和学校等从事会计师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跟随社会的发展潮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在就业方面是永远也不会垮下去的好专业。

篇10

【关键词】中国经济 消费 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一直在谈经济转型问题,现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完成从政府命令性经济(计划经济)到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转型,但是从转型的目标和结果来看,转型远没有结束。从目前来看,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向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当然,在实现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同时,实现从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型到集约式经济增长道路也会成为转型后期令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利用市场来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实现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一个方式是通过增加国民需求量,刺激消费从而提高生产,拉到经济增长。下面我将围绕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市场经济下,消费需求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对经济的约束作用和拉动作用都非常明显,并且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需求,其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增长速度的变动,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条件。具体来讲,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体现在实际购买力的变动和消费者预期的变动上。由于实际购买力的变动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的总量变化和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上。消费总量的变化可以引起企业的投资变动,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即经济增长的变动,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变动,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最后促使经济增长。对于消费者预期的变动,主要是引起现期消费需求的变动,进而引发市场供需矛盾的变动,间接影响厂商产出的变动,最后促进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消费需求的确是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看看中国经济情况,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三大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对投资和出口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而消费需求却严重不足,这进一步缩小了国内的发展空间。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外部需求,受国际市场需求的制衡,而国内消费需求以及发展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经济发展动力长期不足。20世纪的中国,国内居民消费率偏低,由于社会保障等的不完善使居民过分倾向于储蓄,这既不利于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同分享,这与经济发展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消费内需不足就成为我国启动内需的一大障碍。

现今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转型下,国内的消费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消费需求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首先,新增人口及人口结构变化将产生刚性的消费需求,将继续推动消费增长。人口数量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发生巨大变动,人口增长模式明显转变。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等等。人口结构的这些变化,有力地推动着内需的增长。

其次,城镇化进程加快直接提升我国的消费水平提高。有研究标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再次,社会集团消费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快速增长,对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影响显著。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各种公务性、商务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增加,由这些活动引发的各类消费也日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