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篇2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一文件被行业内认为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培育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记者就此次调研的成果以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采访了负责组织调研的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专职副局长金勇章。
产业规划:政府主导、合理布局
国土资源导刊(以下简称导刊):根据调研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接近120亿元,企事业单位近1000家,从业人员约3万人。从绝对数字上来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具备了不小的规模,但与北京、广东、湖北等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缺少强势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的问题,同时在产业链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应用服务、软件开发及终端制造等环节,湖南也存在着明显的市场短板。从政府规划统筹层面来说,该如何去引导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
金勇章: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关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需要政府采取长期的战略安排和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个产业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统筹引导的原则应该是“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考虑到湖南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形势,应当围绕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应用、北斗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地理信息软件研发、硬件装备制造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等领域进行重点发展和顶层设计;应当围绕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普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成果,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教创新成果,基础地理信息与其他行业专题信息集成融合应用等重点方向去组织和开展示范应用工程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我们也在谋划形成地理信息产业联盟,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联合省内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产品使用者等力量建立一个“七位一体”的产业战略联盟,以期促进产业优势资源深度整合、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上下游企业深入交流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导刊: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目前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已经筹建了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和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基地,陆续建成了39个北斗产业相关的园区和基地。但湖南的企业分布还比较零散,如何进一步完善湖南的地理信息产业布局?
金勇章: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将直接限制地理信息企业的发展。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工作,加强产业聚集平台的建设。可以立足我省目前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的布局,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园区,建成几个相对集中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就目前情况,长沙高新技术区信息产业园已经聚集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100多家,主要的方向是北斗导航和军民融合、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金融电子和智慧银行等;长沙暮云经济开发区可以发挥省国土资源厅直属单位的优势,以地理信息大数据获取、处理和服务等为主要方向;此外还有岳阳的北斗导航制造基地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大规模产业园区开发的良好雏形。
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我们将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实施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常态化,定期采集更新地理空间数据,持续推进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工程,着力完善北斗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体系等,全方位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支撑平台和基础建设工作。
政策环境:加强扶持、有效监管
导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主体扶持、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但报告显示目前湖南对地理信息产业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发展的资金只能主要依靠国土、规划、房产、公安等强GIS部门投入;而从产业政策环境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关联的政策文件,但还缺少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尤其体现在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还缺乏直接性的操作性政策措施。应该如何从政策环境上寻求进一步优化?
金勇章: 我省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撑,需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好的扶持,帮助地理信息企业更好更快地做大做强。
财政方面,建议参照扶持新兴产业做法,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税收方面,建议税务管理部门针对产业特点,加快出台有利于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支持政策,尤其是针对产业园企业发展有利税收政策;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给予小微企业更多融资帮助。
另外重要的一点,可以适当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选择一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通过提供政策、资源和培育品牌的方式进行重点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或兼并重组,尽快发展成为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并扶持优秀企业加快“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
导刊:长期以来,政府各专业部门和有关单位采集保有了大量专业地理信息数据,但这些数据一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一方面又存在标准不统一、难以共享且渠道不通畅等问题。而企业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方面也受到了诸多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开拓和深化发展。相比之下,浙江、江苏、湖北等省份都已出台了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办法和监管法规,湖南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该如何开展?
金勇章:考虑到我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使用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社会化应用程度不高、涉密地理信息成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湖南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建议加紧出台省级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涉密地理信息使用管理等相关地方法规制度,梳理地理信息内容,划分安全级别,明确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以更好地统筹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更新,实现由多部门分散管理向单一部门集中管理转变,推动使用财政资金的地理信息建设项目的汇交、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使用效率,促使地理信息最大化地社会化应用。
同时,鉴于地理信息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应加大对地理信息安全、标准、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推进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建设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障涉密地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
提升竞争力:加快创新、培育人才
导刊:跟传统产业相比,地理信息产业被定位为“知本密集型”产业,对人才和创新的要求很高。但调查报告显示,湖南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一直处于跟踪和追赶状态,缺乏“湖南特点”,除北斗移动终端制造技术外,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配套产品 和增值服务都依赖省外供给。如何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金勇章:地理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远远快于普通产品,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而湖南的相关产业确实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有必要通过国家和湖南省有关科技计划和资金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引导性投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加大开展前沿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可以依托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平台外,还可扶持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批技术交易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网上技术市场等平台等机构,促进产业发展。
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科技协同创新和军民两用双向转移机制,建设转移平台,切实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复杂环境高性能地理计算平台、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两用双向转移。
同时,人才资源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应充分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创造条件,把地理信息人才纳入各级政府重点引进人才目录,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管理的人才来湖南创业,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篇3
1.1期刊选择与列表随着地理学中传统的地图学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以及实际应用对工具需求的驱动,RogerTomlison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即GIS,或称GISys)概念并开发了最初的应用系统。几十年来,通过对GISys的延伸和扩展,逐渐发展形成了地理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领域—GISci[19]。狭义的GISci以空间数据管理(包括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地图可视化为核心研究内容[19,20]。由于GIS先天的跨学科特点与工具特点,GIS与遥感、测绘等学科,以及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并在地理学乃至地学中的其他各种分支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广义的GISci同时包含了狭义的GISci在这些相关学科中的延展。本次调查问卷中所列出的国际学术期刊一共有55种,不仅包括以狭义的GISci研究内容为主的期刊(如《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Geoinformatica》、《TransactionsinGIS》等,参考了Caron等(2008)所调查报告[18]),同时还包括了经常发表GISci方法研究及典型应用文章的一些地理学综合期刊(如《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ProgressinPhysicalGeography》等),以及一些学科相关性强的期刊(如《EnvironmentalModelling&Software》、《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等)。此外,部分近年创刊、或是我国GISci研究人员可能更为熟悉的GISci相关期刊(如《GeoscientificModelDevelopment》、《AnnalsofGIS》等)也被列出。本次调查问卷中列出的期刊按刊名字母排序,在列表的末尾留出空间供被访者给出其认为是被遗漏的GISci领域国际学术期刊。调查问卷中,我们选取一份期刊(《JournalofGeographicalSystems》),将其在期刊列表中重复出现一次(不在同一页面),供被访者进行重复评判,以此方式来评估所回收问卷中被访者为期刊分级的重现性。1.2期刊等级本次问卷调查中,被访者可对每一期刊从下列5个等级中择一作为评判:1—位于GISci领域国际学术期刊中的前15%;2—位于16%~50%;3—位于51%~100%,该期刊中的文章经有正规的同行评议;4—该期刊中的文章常常给读者以未经过正规同行评议的感觉;N—被调查人因不熟悉该期刊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给出评价(该等级在Caron等的调查中没有,为本次调查增设)。
2被访者的选取
本次调查将被访者设定为中国(含港澳台地区)范围内,在高校或国立科研单位工作、职称为教授(研究员)或副教授(副研究员)的GISci领域科研人员。设定职称约束主要出于如下两点考虑:①总体而言,具有较高职称的科研人员具有相对较长期的科研经历,通常更了解本领域国际学术期刊的总体情况;②如果将被访者扩大到较低职称的科研人员或研究生,被调查的群体则可能过于庞大、且内部不同亚类间的群体规模相差过大,难以保证回收问卷的样本代表性。进一步假设科研人员如果近年来参加了GISci领域的一些国内外主要学术会议,则说明其科研活动较活跃,更可能对本领域国际学术期刊有较好的了解。据此,从2012年国内举办的GISci领域两次主要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Geoinformatics国际会议和西南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的参会人员列表中选取了问卷发放对象。之后,通过互联网搜索,增补了一部分未能被上述问卷发放对象覆盖到的主要科研单位的本领域学者,以保证问卷发放对象的单位在地域分布上尽量覆盖全国各省、直辖市和地区。最终确定了129位问卷发放对象(其中内地87位,港澳台共42份)。
3回收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3.1问卷回收的基本情况于2013年7月18日以电子邮件方式逐一向被调查人发放了问卷,2个月后共计回收了37份问卷(其中内地31份,港澳台共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28.7%。3.2调查结果逐一统计了调查问卷中所列出每一份期刊的非“N”级评判数,以此计算被访者返回的该期刊评级的均值,排序得到本次所调查的期刊在我国本领域科研人员心目中的排位(表1),结果显示《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简称《IJGIS》)在本领域无可争议地排名第一。将所得的期刊评级序列按照2.2节所述等级划分对应的期刊数比例进行了最终评级,结果显示(表1):等级1(前15%)期刊为《IJGIS》等8份期刊;等级2(位于16%~50%)期刊为《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等20份期刊;等级3(位于51%~100%)期刊为《ProfessionalGeographer》等27份期刊;由于返回问卷中期刊评级均值最低者为3.18,因此没有期刊被归于等级4。3.3讨论本次调查结果与Caron等(2008)问卷调查评级结果相比,对《IJGIS》期刊在本领域排名第一、《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RemoteSensing》属于本领域前15%期刊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同时也有不少的差异(表1):(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为前15%期刊的《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LandscapeEcology》、《Computers,EnvironmentsandUrbanSystems》等5种期刊在Caron等(2008)调查结果中属于等级2的期刊。《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期刊在Caron等(2008)调查中未予列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为前15%期刊。(2)在Caron等(2008)调查结果中显示为前15%期刊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Computers&Geosciences》、《TransactionsinGIS》、《Geoinformatica》、《Geomatica》等5种期刊中,前4种在本次调查结果则显示为等级2期刊,《Geomatica》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归属于等级3的期刊。将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与ISI的SCI/SSCI期刊影响因子相比照(表1),至少有如下几点发现:(1)总体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为越高等级的期刊,越普遍地属于SCI/SSCI期刊。前15%期刊均为SCI/SSCI期刊;等级2的20份期刊中仅有1份不是SCI/SSCI期刊;等级3的27份期刊中则有9份不是SCI/SSCI期刊。这说明目前SCI/SSCI期刊较好地覆盖GISci领域的国际期刊。(2)SCI/SSCI期刊影响因子尚不能较好体现GISci领域国际学术期刊的等级。据ISI的2013年度JCR中的期刊影响因子,本领域排名第一的期刊《IJGIS》,其最新影响因子(1.613)不但明显低于本领域其他7份前15%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低于本领域等级2中一半期刊的影响因子,甚至低于3种属于本领域等级3期刊的影响因子,以5年影响因子或2011年期刊影响因子(较2012年期刊影响因子有较大差异)来衡量,也有类似的现象。
4总结
篇4
待掘金矿
数字城市产业非常庞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数字政通公司是数字城管核心应用软件的开发商,总裁吴强华告诉记者说: “数字政通的发展并非坦途,2005年才迎来企业的转折,当年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的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依托平台被建设部在全国推广,企业从此获得长足发展。”吴强华说,截止到2007年年底两年时间内,这个170多人的公司在全国实施的数字城管系统已有32家。
数字政通成为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第一批摘到果子的企业,同样得到机会的,还有多普达、中国移动等数家产业链上的企业。
但是,数字城管是城市信息化中先行“落地”的一个典型,还有城市应急、数字国土、数字林业、数字流域、数字医疗等若干个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项目也正在投入建设, 数字城市一度被比喻成一座待开采的“金矿”。
然而,让记者感到困惑的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关于数字城市产业的全面的调查报告一份难求; 探访一些知名IT厂商,也鲜有将数字城市作为一种战略方向的公司,即便是走在数字城市探索前沿的清华同方,在成立了数字城市科技公司,继而试图以M2M理念破解数字城市难题后,现在仅仅将触点落于“楼宇自控”这一角。
“数字城市产业内容广泛,凡是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都可以往里装。” 超图公司董事长钟耳顺博士感言。同样的,接受采访的人中,90%的人都表示无法衡量数字城市产业有多大,还有10%,甚至认为这个产业还没有开始成型。已经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大潮中的公司,面对如此之大的产业,大家就好比“盲人摸象”,有的摸到了象腿,有的牵到了象尾,还有的仅仅碰了一下象背。因此,大家对数字城市的体会不尽相同,也都想在这个行业中或深或广地进一步探索。
庞大的市场空间,亟待开掘的金矿,一切却都还在蓄势阶段。
纵横两个维度
“数字城市发展是一个从虚到实、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目前多集中于政府领域,还有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应用也同样值得挖掘。”今年是钟耳顺创办公司、尝试产学研一体化的第“十一”个年头,他带领超图专注于GIS平台软件的研发,一直见证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变迁。
在数字城市产业发展初期,要衡量它的产业规模时,不妨按纵横两个维度进行抽样分析,便可窥一二。
纵向维度方面,可以将城市信息化按应用领域切割开,如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医疗、城市安全等,进行抽样分析。以东城区数字城管项目为例,项目总金额为1680万元,东城区信息中心副主任倪东告诉记者: “整个项目投入的软硬件比例大概是各占一半,包括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承担的数据采集工作(200万元左右)、数字政通公司的应用软件、多普达的手机终端以及无线网络、大屏幕、呼叫中心等。” 2005年7月以来,建设部先后确定三批51个城市(区)作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试点城市,如果以平均每个城市(区)投入1000万元的资金做保守估算,至少也能有5亿多规模的产值。按建设部的计划,将于2010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应的投入将以百亿为单位计算,而这仅仅是城市信息化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从横向切割,把城市信息化由下而上粗略分为地理空间数据、GIS平台软件、数据库及操作系统、硬件及网络平台、应用软件和业务数据等几个层级。GIS产业是狭义数字城市的基础,那么,横向抽样就来分析GIS的产业规模。中国GIS协会给出的数据表明: 我国内地地理信息业的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从事GIS产业的有1万家企事业单位、30万员工。
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城市产业到底有多大,显然是一个很难轻易下结论的问题。
谁当大任?
与数字城市相关的是一个涉及多种类型企业的绵长的产业链,其厂商类型分为数据加工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更新和维护)、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提供商、数据库及操作系统提供商、服务器及路由设备提供商、基础网络设施运营商、业务软件开发商、工程项目集成商、移动终端生产商等,它们都将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GIS企业和传统IT厂商作为产业链上最主要的两大部分,逐渐在随着应用整合。
GIS企业的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它们在城市信息化中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数字城市建设主力军。根据中国GIS协会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约400家企业主要业务从事GIS软件研究、开发和应用,若将从事数据采集和加工、硬件设备配套、系统集成、系统应用、关联软件开发、教育培训等与GIS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计算在内,数量则近万家。然而这些公司在体制和规模上仍然是小而散、各自为政、技术规范不一,画地为牢的现象仍很严重。
随着数字城市的相关技术发展得越来越成熟,近两年GIS专业领域中一些中小企业的规模也在迅速膨胀,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在变化,它们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成为第一批走到上市路程的GIS企业。比如高德软件在2006年获得红杉资本等约3000万美元的投资,灵图公司2006年也曾融到戈壁投资3000万美元的资金,这两家GIS行业内的公司上市时间都直指2008年。吸收外部资金的融资发展模式成为国内一些GIS企业迅速发展的捷径,但处于成长阶段的GIS企业如果要玩转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传统的IT厂商而言,它们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发展曲线则没有GIS企业那样突兀。这些IT厂商是因为一些传统的行业用户,比如金融、交通、医疗等的信息化建设而加入到数字城市大军中。它们大多仍然把注意力放在数字城市架构中的上层应用中。
如今,位于产业链前端的GIS企业开始向上延伸,要让GIS更好地融入到业务应用中,呼出“与IT融合的口号”,IT厂商也因地理信息带来的增值空间而眼前一亮,开始向下探索,与GIS厂商携手。
在另一个角度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医疗卫生、公众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应用开始由点、线连接成面。固守某个行业用户的企业,要将手伸到其他行业,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接受采访的用户中,很多都叹息“目前还没有一家旗舰型的能整合所有资源,提供符合数字城市共享特征策略的集成商” 。
篇5
关键词:首尔;历史文化遗址;数据库
Abstract: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s glorious, we tend to forget to tak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caused many ruins destroyed or disappeared. Korea implemented an investigation project with a theme of resurgence of historical cities. Taking as an example for protec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explo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the project will make plans for basic surface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s.
Key words:Soul ;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uins ;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74(5)
1 绪论
现代城市的面貌一般表现为高度的人口密度和高层密集的大厦。首尔的急剧城市化缩短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这也造成了忽略历史价值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在韩国的首都,在其他国家的各个城市中也不断地出现, 只不过是发生时间的不同而已。20世纪前后,韩国与中国在城市发展方面都经历了东亚近代化。作为历史城市首尔和北京,怎样面对与解决城市开发与历史文化保存方面的问题,对此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自从史前时期以来,首尔作为政治社会文化的中心,具有历史的场所性。百济的都城尉礼城,高丽时期的南京,朝鲜的汉阳,日本帝国主义时期的都城,现在的首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如今虽然城市的发展很辉煌,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历史文化保存方面的问题,急速的城市开发导致了许多遗址的损坏或消失。近期韩国开展了以复活历史城市为主题的调查项目,对于保护并保存历史文化赋予很高的价值,首尔市政府进行了许多有关文化遗址发掘调查方面的研究。
在历史城市内,开发、保存与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开发商在历史城市中心开发之前,首先应按照方案指标施行调查。调查时如发现遗址,必须采取保存处理方法。
2015年以来,在首尔全境内,不管政府还是私人机构,依据方案指标,调查和考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历史遗址。我们大量地累积这些考察结果,作为以后其他研究的基础资料。但很多项目只停留于调查的结果,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发掘的遗址应该怎么活用,与城市开发起着怎样的连接关系等根本性问题没有详细说明。笔者以为非常有必要查阅开发地区的相关资料,以调查与发掘结果为基础,制作基础图面及提供文化遗址分布图。这样可以给开发商提供事先进行调查的依据,还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2 与城市开发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问题
2.1 随着城市开发而引发的矛盾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调查的法律规定:“建设工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以上的情况”、“文化遗产存在的可能性大的建设工地”,必须实行义务指标调查。被认为存在文化遗产遗存地区,文化遗产厅厅长可以给建设工程的执行者命令,让他们依据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调查结果,采取保存文化遗产的措施。开发商受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约,文化遗址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在地区开发的建设工程中,发掘调查时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耗时折算费用,皆由发展商承担。①
城市规划初期,韩国钟路1街的lumiere②建设工程,是四大门内开发计划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发掘遗址价值的转折点。由此,首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关注。
这个地方是朝鲜时期的胡同,也是市廛行廊③。它被证实为构成朝鲜时期汉阳的城市组织之后,成了话题焦点。这就给大家提供了在首尔市中心能看到历史记录的可能性。迄今为止,我们虽然发现了很多重要的遗址,但因没有积极地形成把它保存下来的方案,所以很多遗址被开发后覆盖再开发,这种错误行为我们不能再犯。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地区开发之间始终存在矛盾,遗址被发掘后,主张开发的一方和保存遗址的一方之间还经常发生。由于出现这种情况,工程或是中断,或是无期限延长。这是由于执行公司要承担发掘调查所耗费的时间及所有费用,同时包括管理发掘遗址的费用所引起的。
最近,文化遗产厅通过Hanul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了首尔钟路孔坪洞的发掘调查,发现了朝鲜前期到日本帝国主义时期以胡同为中心的一个住宅的变化遗址。执行公司(citycore)和施工公司(posco)表示要在这里建设综合大楼,并且在大楼的1层维持古老胡同原有的路线,体现其历史性意义。这表明首尔市政府在开发首尔市中心的同时,也在文化遗址保存方面倾注了努力。
2.2 指标调查及发掘调查的现状与课题
已发掘调查的遗址提醒我们,祖先们的生活记录依然存在。但调查量的增加,提醒我们对以后的管理方案或行政处理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发掘调查过程按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调查的法律》,通过发掘调查及步骤规定细节事项。调查机关应向相应部门申请发掘许可证,提交承担委任书的行政处理文件。在发掘过程中,重要遗址及遗物出土后需要综合性检讨,举行专家检讨会议。通过前面所述的一连串过程,结束调查后做成报告书提交委托调查建设工程的执行者。并且明示“文化遗产厅厅长为了学术研究或公共目的,可以通过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把发掘调查报告书予以公开”。调查机关在发掘调查报告书的封面上写上“为了学术或者公共的目的,同意公开发掘调查报告”,作为标识。这也作为发掘调查的结果做成报告书提交。但对全部内容的调查是按照调查机关的意思,资料的共享是有选择性的。
首尔地区的发掘及遗址调查是由大学的研究所、博物馆、私人机构等多种机关实行的。现在相应的机关没有提供资料共享,因此,调查结果不得不偏向于某个地区。由于各机关保存的资料不同,因此不能科学有效地使用资料,以致已累积的调查记录有可能出现偏差。虽然有几个机关已经调查完了,但我们需要的是统一的管理体系。发掘调查其本身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调查结果,更需要的是提高保存文化遗产价值的资料,对使用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
3 制作历史文化遗址数据库的基础图面(案例)④
3.1 构建图面的方法
管理首尔市全境资料需要整理许多数据,但首先要考虑把资料数据化后,什么体系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升级方法。要考虑以什么为基准分类、组合、才能更好的将资料有效地活用。既要做到浏览资料容易,又要可读性好。
集团化的最基本单位简单分为办公楼和行政区。但本文认为,几个发掘调查的案例,应该由首尔市统合行政部门来管理。本文把首尔地区看作是一个对象做了新的基准。按网格方式分为横30间,竖31间,一间的大小为750m×1000m。x轴和y轴分别标号,并以同样的面积分区域。
制作图面的依据是现在的首尔市土地平面图和古地图、1912年的地籍原图、现场实测照片、调查内容、古文献资料等。重叠遗址图、过去和现在的地图来增加了视觉上的效果。
3.2 制作基础图面
3.2.1 制作文化遗址分布图
古地图大部分是朝鲜时期的,因此以汉阳为中心的地图比较多。
所以对于现在首尔行政范围的全体掌管和处理存在一定的限制,并且实现不了准确的测量,只能大概的掌握位置。准确的位置是由以实地测量制作成的1912年的地籍原图来界定的。通过18世纪都城大地图,可以掌握古路和水路,寻找衙门和其他主要设施。在与现在的土地平面图重叠后,突出遗址的位置和领域。这样可以预测以后将要开发的文化遗址的分布,对发掘调查具有更大的意义。
3.2.2 调查现状分布图
X26-Y15区域现在是景福宫前面的光化门广场。朝鲜时期相当于六曹街⑤。它在朝鲜时期也跟现在一样是个中心地带。它以宫殿为中心,连接社稷和宗庙,并且密集了中央最高的官府。因为这个地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对主要设施及寻找水路的痕迹进行了多次的指标调查及发掘调查。例如首尔清津地区指标及发掘调查⑥、首尔光化门广场指标调查⑦等。在现在的土地平面图上标识的古路、水路、衙门的位置,是根据18世纪都城大地图推断出来后,给合光化门外诸官衙实测平面图而推导出来的。光化门外诸官衙实测平面图描述了六曹街的主要设施。现有的土地平面图是通过世宗路画幅制成的,所以可以预测未开发的周边建筑的地底下所埋葬的历史遗物的痕迹。
为了掌握现状,本文结合现有资源制作了一个可视性图板,我们可以详细观察各个项目中被发掘的遗址,从而更多地了解文化遗址的连接性。
本研究不仅重叠了既存的不同年代的地图资料,并且通过图面中不同的面和线的色彩划分,从而标识出不同的调查方法和发掘遗迹的时期,为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帮助。因为首尔具有几个时代的不同历史层面,因此将发掘调查的多种层面仅仅只表现在一张图纸上是不够的。所以通过综合的方法,将指标调查、勘察调查和发掘调查中正在进行的项目标在现有的地籍图上,这样无需考虑遗迹是否存在,就可以明确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的调查现状,并且为以后确定调查顺序时,提供有用的资料。
4 结论
其实我们对历史文化留有一份关心的话,会发现城市开发与文化遗址保存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过去人们只注重城市的发展,不重视文化遗址的保护。但现在我们要为文化遗址制定最佳保存方案。本文是以文化遗产的保存方法为前提,根据历史文化遗址资料提供基础图面。文化遗址分布图可以为开发商和施工商提供最基础的信息。调查现状图虽然不是专业科研机构调查后得出的,但它是一个整体的视觉资料。城市的开发与发掘调查告诉我们,过去的历史应与现代的生活共存,也启发我们要对文化遗址进行保护。有效地积极管理并活用累积的历史资料及已出土的遗迹、遗址,是我们日后首要的研究课题。
注释:
①参见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于公私工程处于危险处境的文化遗产保存的相关规定》。日本、英国、法国等国,文化遗产发掘费用由开发商(机关)承担的,独立承担并且建筑总面积为264O以下的建筑工程(地基面积792O以下)或一些小规模工程,发掘费用由国家支援。
②在首尔钟路区中路19(钟路1街24)的写字楼大厦。
③市廛起到王室、官厅、汉阳都城百姓的粮食、棉布、绸缎、木材等生活日用品及向中国采购贡品的作用。
④根据首尔学研究所“首尔地区历史文化遗址中长期发掘调查的基础计划”中的部分内容构成。
⑤六曹街是1395年建成的。除了六曹以外,还聚集了议政府,司宪府等。六曹的构成是吏曹,户曹,礼曹,兵曹,刑曹,工曹。
进入朝鲜王朝后,太祖3年(1394年)汉阳定为首府,同年9月以郑道传为首的权仲和、沈德符、金溱、李稷等前往汉阳计划设置宗庙、社稷、宫殿、官府、市街等场所。估计当时六曹街也应该计划在内。???,《关于朝鲜时期汉阳的六曹街的研究》, 延世大学硕士论文;???, 《关于汉城府衙门的选址变化与构成空间的研究-从1865年到1910年为中心》, 汉阳大学硕士论文。
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 P634 文献标识码:A
一、一般方法勘察钻探技术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一些质量指标的核心通过努力实现自身恢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核心结构被破坏,并经常污染,虽然大部分已损坏的核心结构被抛弃了,但剩下的核心,并不能真正代表质量符合要求。准确地说,这个孔仍然是质量低劣。严重影响钻井技术质量标准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1)过大的孔底压力,造成钻井事故,插头可能会导致变形,同时,还会增加机械核心的损坏,从而造成井底压力不足,过大的压力可能会损坏中央时增加的作用的基础上,增加离心力时,很可能会导致核心阀杆震断易磨损的机会。
2)离心效应,钻孔大的冲击和振动,加快通关墙上的钻孔,以加快钻井速度的主要开挖方法。在上升的破坏性影响很大小,不利于提高钻井速度,引导差,增大了时间的破坏性影响的核心。
3)选择大小的液体量冲洗量落后,应根据保护孔壁,挖掘和如何保持地面的条件下,机械钻速低,排粉等选项酌情核心的需求和侵蚀。
4)设备问题导致周期延长。一是钻机配置问题,不能满足其设备要求;二是陈旧设备并不具有优良的性能,很容易造成一些意外事故。
5)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卡取不上或中途脱落,势必前功尽弃。在用干钻法或双动双层管取芯时,掌握不当,会使岩心严重挤压或烧灼变质。还有岩芯堵塞问题,除地质等因素引起外,操作方法不当,也是重要一环。
二、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实践
1)有机整合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CAD技术,计算机,软件,所有的项目信息,数字地面工程岩土工程,建立计算机支持的集成,所以,调查并完成变化现代CAD技术,信息数据收集,信息流是一个应用程序,用户手册和逐步自动化,测量数据处理,数字化,网络硬件,图形,过程数据库设计和形成数字化的数字化,在现场MF数字域的适应地面调查方法,网站,建立跨学科,形成了设计技术和多业务智能制造工程研究设计系统和岩土工程勘察,成为了主要解决的物理指标。
2)通过精密工程地质体的外表面电流,数字地面模型地面模拟技术,主要用于表面模型的方法来表示,而不是同质化主要地质建模。通过使用数据解释地质界面的数据重建的源和测量后测量点测量的特性的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的点序列离散得到。为了形成连接在一起的网状补丁,以确定地质整个身体的空间特性,根据一定的规则,相同点的集合的属性有许多方式来进行表达。将它分为表面一个区域。区域的数量是有限的,连接点的三角形网络,有可能是抽象的,则可以使用一个不规则的网格方法。如果顶点落在上面的三角形的边缘区域中的任何点的顶点的三角形是不是在任何时间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双方的俯视图和侧视图(点线性内插的属性值,则标准跨数字地区,不少于三维空间三角形的顶点标高),在锡分段线性模型,一个持续的基础上。
3)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技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和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空间,解决了传统的内容和数据的复杂性勘察中的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多样性无助的数据处理的情况和可视化功能强大的地面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平台,以实现地理岩石数字化数字化系统中场的土壤工程勘察,可以用来可视化。参与和设计研究领域岩土工程,需要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许多决策支持调查数据处理,制图,并自动计算,土壤的设计人员,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设计精度的调查结果可以被用来存储材料和资源。
三、岩溶区地面钻井质量控制措施
1)负责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要对相关技术测试准备钻探计划,并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实施方案。这些点包括钻探计划,一个明确的研究项目的目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了解详细的工程研究的难度石灰岩地区,以提高相关业务人员和队长钻机的规范和操作技能水平钻机操作人员的安全,业务培训和技术,正确挖掘的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已放置在发掘现场监督施工期间,为了确保安全距离合理的细节钻钻井过程中,应与进程相关的技术人员合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项目的成本,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2)对可能坍塌的地层应采取钻孔护壁措施.在浅部填土及其它松散土层中可采用套管护壁.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软粘性土层、粉土层和砂层中宜采用泥浆护壁. 在破碎岩层中可视需要采用优质泥浆、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护壁.冲洗液漏失严重时,应采取充填、封闭等堵漏措施。为了处理好现场钻井和挖掘的问题,需要调整钻井平台和加固地面,形成钻孔桩,钻机在钻井平台的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旧的钻机发生倾斜、开裂现象,纹对于石窟挖土及破坏缺口,要及时连接好。此外,泥浆可能发生泄漏,如果漏浆不严重的话,可以加入浆料壁剂、木屑解决。在严重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相对密度的泥浆,防止钻井泥浆泄漏,可以采用壳体安装多层套筒,有需要的话还可增加泥浆中循环水等措施,如遇泥浆快速泄漏,要马上沉降和撤离钻机。以防止造成钻机等安全事故。以上所使用的方法还需要继续保持再生水供应,增加旋转的金刚石钻探,以减缓事故的发生。钻井和裂纹,故障损坏或更多的情况下,如果质量无法满足所要求的地质和勘探的目的,应采取相应适当的措施,以防止发生意外被烧毁。开挖不稳定,在岩溶地区,建设机械振动,去除松散的土壤和表层土,挖掘时,对于形成糜烂面沟槽,可进行地面沉降,进一步沿着疏松表土进行开挖的运动。为了防止沉降的流体引起的糜烂面由松表土下来,井口套管是不错的选择。随后及时密封,并观察在施工现场的随时变化,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完整。
3)相关项目团队的培训和质量钻机操作员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按照规定钻探计划建设和勘探的难度,在开挖问题发生在完全相同的代价根据加工的监督和指导,项目团队的技术人员在相关报告的重要性。
4)深入现场清理升式钻井监督和密封最后一洞的运动之后,为了避免地面沉降,密封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可以采用挪威的机器的清洗等设计,以实现最终的钻孔技术。
四、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满足规范、规程要求的前提下,用最经济的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实现勘察目的和任务。同时达到相同的勘察目的和任务,在施工时,机械测试要根据建设计划适应实际情况,具体和有效的场所,进行详细的操作,钻井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等因素要控制好,不断创新,并加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的管理,以提高钻井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广辉.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11,27(2):75-77
篇7
关键词:开发;学生资源;创设活动;激发兴趣 学生本身就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
学生作为地理课程建设的主体,其表现为:首先,学生是地理课程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其次,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主体,他们创造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加工课程资源的过程。
每一个孩子踏入学校时,都带着他过去生活的经验、情感、兴趣。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有不同的经验,生活在高原、平原、山区、海边的孩子,其经验也各有不同。教师将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经验融合,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并且可以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开发身边地理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发兴趣,以引进要讲述的教材。
如讲“季风的形成”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冬天在屋里一开门就会感受到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这是因为屋内外气温差异造成气压高低差异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就类似于冬季风;
让学生课外调查本社区的人口增长状况,认识人口增长快这一问题;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电的开发等。
开发学习乡土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创设地理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地理课程应注重地理活动的设计安排,以其新颖独特、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帮助其解决一些课本上疑难问题,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具体做法有:
1.鼓励学生把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方式搜集地理信息,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的结果,编辑成地理小报、地理墙报、板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并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2.组织地理活动小组,对学校附近的自然地理状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如了解河流、气候、植被、动物、农作物、矿产、环境污染、人口、经济发展、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情况,并写出专门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3.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地理摄影、教具制作(如自制小地球仪、等高线模型、制作图例、天气符号、气候类型卡片、剪拼中国行政区划图等)等。
三、利用突发性事件,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在教育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性事件,这些事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内容,提供开发课程资源的契机。我们应善于利用事件本身蕴涵的教育因素,因势利导,让新课程中无法预见的、从未经历的教学情景,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学习“从世界地图上得到启示”内容时,突然学生提出图中南极洲所有位置都在南极附近,但为什么说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与南极洲曾位于较低纬度,气候较为暖湿,这不矛盾吗?……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上课时交流,结果使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许多有关南极洲以及板块运动的资料,充实了本单元的课堂教学内容。
四、尊重个体差异,保持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差异出发,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在备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提问、布置作业等方面都应面向全体学生,特别照顾那些中下层学生,应使他们听得懂、懂得学、能运用、有提高。
对优生多鼓励,对他们所提的“超纲”问题给予回应,适当拓展,不定期地让他们向全班同学介绍学习地理的经验,让他们主讲某课题等形式,保持他们对地理的兴趣。
对差生多关注,教师可利用课后或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有意识地与其中一两位学习地理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交流,将该堂课知识重点提前教授或课后及时检查,多启发、多鼓励,多让他们有抛头露面的机会,这样可以逐步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可采取“一帮一、一对优”的措施,既满足了优生的心理需要,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容易被差生所接受,使他们尽快提高,缩小差距。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成功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地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12-01
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体,是师生互相交流、互动以及相互学习的一个过程。对于初中地理而言,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外实践,合理有效的搞好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经验而做出的几点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工作和学习的最原始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会把事情做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非常厌恶,即使他把事情做好,那也不会给他的人生带来多少好处,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去学习,才能够真正掌握一门学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对地理有兴趣,那么他就会快乐地去学习地理,去接触相关的地理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在地理方面的知识积累。如果一个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在地理课堂中的气氛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我们就应该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也能起到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求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顺从新课改的意愿,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是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的,很多的理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例证,如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印证了地球的自主;一年四季的更替引证了地球的公转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体验来引导,如讲到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单纯讲应如何做,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黑水河的可怕、废气呛人的滋味,同时让他们写上一份调查报告,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又如讲述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的自然特征去理解。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在渐渐的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运用地图教学
地图是初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的关键。地图教学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合理的指导好学生学习地图,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只要学生对地图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地图相结合,改变原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就能更好的学好地理这门学科。
四、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实践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是补充。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注重课堂知识渗透的同时,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地理,学习地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开展一些环保跟踪调查、举办绿色环保图片展、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参加环保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扩大环保的普及面,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地方的地貌考察、测量当地的酸雨浓度、记录当地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考察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当地的水土保持情况等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渐渐掌握地理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使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体。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学习及今后发展为主,做到适当的变通。
参考文献:
[1] 邱子兴.初中地理的趣味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篇9
关键词:3S集成;物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一、 引言
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物流管理领域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1]。
在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上的滞后,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物流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置,不能为其提供正确指导,司机往往凭个人经验行驶,找不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将物流信息与空间位置结合起来,由此产生了现代空间物流技术[2]。
二、 水利工程建设实现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是电力需求大国,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大型水电建设项目众多,这些大型水电建设工程大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施工范围大、施工区多在偏远地而远离商品集散地、物资需求大等特点,这些要素表明水电工程建设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外购大量的机械、设备、水泥、建材、机电、汽油等各种辅助生产资料。例如,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总额为900.9亿元,动态投资约为2039亿元,巨大的投资表明数千亿元的物资要通过物流注入到工程建设中,对于这种巨大的物流产业,各工程建设单位一般均设置专门的物资部门,但这些部门大多采用传统的物资采购方法在厂商购置所需物资,而很少利用现代的物流方式去进行科学优化的管理与调度,故在物资流动过程中,企业领导几乎失去了对物流的掌控,以致经常出现司机为了逃避过桥费而绕远路延误时间,至于中途私自拉货,途中私自停留、油罐车司机途中私自将汽油卖给他人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形成了典型物流黑洞现象,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工程建设单位往往产生对业主过分的依赖,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技术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3S集成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工程建设单位在局部上能对物流的每一细节了如指掌,通过电脑对物流的过程进行跟踪,并在屏幕上进行任意的放大、缩小、切换、还原,从而达到对远程物流过程进行定位、跟踪、报警、通讯。在全局上能使物流在路程上最优、物流费用最小、物流时间最短,在运输中能尽可能降低空载率,使物流形成工程建设“第三利润增长点”将对企业的发展工程的建设发生极大的影响[3]。
三、 3S简介
“3S”技术是RS、GIS和GPS技术的统称,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支撑技术。综合利用3S技术,即产生了3S集成技术。物流作为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对地理空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物流信息是一种信息流,RS、GIS、GPS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侧重信息流的一个方面,不能准确、全面地描述物资信息流的要求。如何利用RS强大的信息采集、获取能力,GPS快速精确定位能力,以及GIS强大的存储、分析、处理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的能力,使3S技术成为一个整体,称为3S集成技术[4]。
四、 水利工程建设物流管理框架
基于3S集成技术的水利工程物流管理系统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后台以Arcgis SDE作为空间数据库引擎,以SQL sever作为结构化查询语言。第二部分:物流系统业务辖区所在地的基础地理数据。第三部分:基于水利工程物流特点的3S集成。
第二层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包括:物流配送系统;物流监控系统;物流分析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四部分。其中物流配送系统包括:配送中心选址系统,配送路径优化系统,配送网点管理系统,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物流监控系统包括:无线通讯联络系统,GPS定位系统,监控实时显示系统等。物流分析系统包括:工程需求分析,市场动态分析,厂商信息分析,其它相关分析。物流管理系统包括:模型子系统管理,物流调度管理,物流安全管理,应急预警管理等。
第三层为建模工具和二次开发层,利用这一层使用者可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各种类型情况下的应用[5][6]。
五、 结语
完整的3S集成物流管理系统除包括分析建模工具和二次开发工具外,还可集成若干物流分析模型,包括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等。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我们可以通过对物流系统业务辖区所在地的基础地理数据的收集、量化之后,形成可以利用的GIS基础数据模型。通过3S集成及目标控制的优化算法,可以获得工程物流采购、运输、管理的实际作业方案,有利于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做好、做大、作强,形成优势力量,并摆脱对主业的绝对依赖。对于一个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形成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建设一个辐射周边、覆盖区域的大型物流基地,为企业形成“第三利润源泉”,为工程的多、快、好省的建设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帅.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614-616.
[2]李群峰.物流价格与物流成本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1):35-36.
[3]张北平.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5):67-69.
[4]荆平.基于GIS的循环经济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3):697-702.
[5]黄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中心战略规划实证研究[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7,(2):83-86.
[6]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2-150.
3S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the hydraulic project construction
Wei mingguo
(College of scienc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443002)
篇10
【关键词】电子政务 扬州
一、扬州市电子政务现状
扬州市电子政务现状分析:扬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启动于2002年,以“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和空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三大工程”为先导,全面推动政务信息化建O。2016年,通过中国扬州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27万余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85件,同比增长34.35%。取得的成绩:国家级政务内网通过测评。扬州市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面起步较早,由扬州市委、市政府办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对扬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统一部署。目前,已有市委、市政府及各直管部门、各县市区、部分条块部门等百余家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各应用系统在平台上良好运行。电子政务专网保护手段多样化。政务专网是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级政府机关之间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协同办公的基础,是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信息安全保护手段,保障各应用系统的最优配置,主要运用到数字证书、CA认证中心和同一用户认证平台等信息安全保障手段。
二、扬州市电子政务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不高,重复投资现象严重
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不断加大,很大程度是因为重复投资。除全市统一建设的系统外,大部分系统仍以部门、应用为单位,这就导致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资、加大成本,同时也使管理、运维工作难以控制,信息化进程难以统一。
(二)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标准规范不统一
据调查,扬州市的数据资源收集与存储仍以部门、项目为主体,采取分散采集管理的模式,导致大量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一些独立应用系统,由于技术标准和管理协调机制等原因对于信息的服务大多是单向进行,数据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
三、扬州市电子政务存在问题成因
(一)缺少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安全体系支撑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出台几十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这些内容已初步构成了我国信息安全的法治体系。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还没有一部覆盖面广的信息安全法,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指导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方面,国家还需要站在宏观角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文。
(2)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不成熟。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整体战略郎署的顶层设计总体的总结,大多是各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实际工作首要而制定,存在大量的重复、交叉内容:二是主管部门做了大量信息安全标准研制工作,没有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
(二)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部门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忽视了信息安全贲任制度是电子政务安全实施的保证。规定电子政务系统中各种信息所允许的操作行为和不允许的操作行为,在允许的操作情况下发生的安全问题由谁负责,在不允许操作的情况下发生的安全问题由谁负责,这些问题在扬州市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中均为空白状态。
(2)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就扬州市而言,统筹管理信息安全检查的部门主要有五个,然而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上却没有牵头组织机构。政府网站群统一有效管理职能的缺位,导致政府安全管理只能过于分散,造成扬州市各政府网站各自为政的局面,很容易使信息安全管理上出现漏洞。
四、扬州市电子政务完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我国电子政务立法步伐的对策
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是电子政务能够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扬州市电子政务的发展,首先要树立“立法先行”的观念。政府和国家需通过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促进扬州市电子政务规范、健康发展。
(1)加快电子政务基本法的制定。电子政务法律的制定,是为了最终达到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的目标,本质上是为电子政务能够处于一个公正透明和谐的大环境提供法律保障。扬州市政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基础上考虑扬州市电子政务发展的特殊性,在国家全面立法的基础上加快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为扬州构筑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推动扬州市电子政务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
(2)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扬州市政府应遵循及时、真实、公正和方便的原则,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范围和程序,促进市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法制化。除市政府网站、新闻会和公众服务热线等渠道外,还应考虑到现代年轻人的交流平台,如开通微信公众号账号、微博官方账号并进行推广,让更多人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及时进行交流互动与意见反馈。
(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扬州市政府应从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系统设备操作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解决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标准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保障各部门各单位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在此框架下运行的安全性,切实解决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不高、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的问题。
(2)开展教育培训,加强目标考核。扬州市政府应按照全市统一布局的原则,提高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程度,进行有序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各部门单位作为扬州市电子政务的网络节点,需按照电子政务网络监管的要求,做好网站群接入、资源整合和分站点维护工作,还应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目标考核工作,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真正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中。
- 上一篇:小学生秋季校园安全教育
- 下一篇:乡镇年度旅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