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篇1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整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复杂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影响,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从思想上实现由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结构性根本转变,那么其原有的思想方式必将成为文化建设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正如美国学者英格尔斯(Inkels)所尖锐指出的:“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里变成废纸一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思想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现代化的首要内容,主要包括:(I)自主创新意识;(2)现代信息意识;(3)民主开放意识;(4)计划时效意识;(5)法律制度意识;(6)市场竞争意识。

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现代化

在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现代化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将发生冲突和变革。如果依据计划经济时代的既定价值观念出发来评断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新变化,是不可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必须走向现代化,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从变革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来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大致包括(1)充分肯定个人欲望的合理性,坚持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2)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培养自由竞争意识,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4)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追求现实利益与维护公平公正相结合;(5)关注生命个体存在,坚持关心自我与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相结合;(6)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义利兼顾与义高于利相结合;(7)形成知识的价值观念,坚持反对封建迷信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8)重视培养个人理想,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有机结合。

三、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要求打破传统以培训、岗位、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开放性的多维网络结构,这样,企业文化建设与家庭、社会就会有效连接起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进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建设教育合力。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出自我封闭状态,而成为真实社会的一部分,避免了企业文化培养的片面化、畸形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怎样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张扬人的个性,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成为文化建设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维护领导尊严,实施专制式的文化建设模式。它要求员工对领导的服从,轻视员工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定员工的个性发展,这种模式很显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而又迫切的需要。因此,建立“以员工为中心”的民主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方式,要求教育者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充分肯定员工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提倡人的个性张扬,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客观需要,重视每个员工个体潜能、思维创造、自主创新等各方面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五、企业文化建设手段的现代化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一、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并不是劳动力数量短缺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或脱胎于普通学校体系,或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体系,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比较发达,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要素发展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传承和社会基础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部分职业院校仍然存在自我封闭、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还需要大力推进。

二、构建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评价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要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具体来讲,要研究制订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论文、制作作品、设计项目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分等级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并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的薄弱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面向市场的教师管理机制。目前,公办职业院校基本上实行“定编到人”的教师管理办法,这与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设置调整专业、引进专业教师的要求极不适应,客观上造成了专业调整后,原有专业教师无法消化,新增专业教师无法引进的困难。因此,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全员聘任制,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管理机制。

(二)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院校需要加强的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上。职业院校专业不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分专业大类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明确政府财政的投入比重,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大类确定收费标准。从学校来讲,要科学规范,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达到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室(厂、场)。

(三)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观念是首要问题。第一,要树立牢固的市场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毕业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有三个规律,即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格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竞争规律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职业教育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反映要快,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对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畅通。从供求规律来讲,供求是根据市场来定的,比如说教师,就不能用行政手段规定哪个教师只能在哪里,而是哪里需要就会流向哪里,不是行政管理所能控制的。还有毕业生就业,再像过去那样统一分配和派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完全市场化了。再如经费的筹措,也应有市场运作的意识。现在教育的几个主要的要素已经市场化了,如果办学行为还跟不上市场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宏观管理,不会管理很细,但学校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强调质量、品牌、特色。第二,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要形成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第三,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学生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目前已具备的智力主要有七种,除了传统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以外,还有五种,分别是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职业院校学生虽然纸笔测试的分数不高,但不能由此断定他们智力低。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不是差生,他们可能某一方面的智力会特别优秀,完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3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理论界对政府经济职能的不同概括方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理论界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职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面临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的问题,理论界认为政府具有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分配职能是主要职能。

2.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职能。党的以后,我国进行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前一时期可以称为转轨经济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的本质还表现为计划经济,但市场经济的成分不断强化。这一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代表性观点是“三职能论”。即认为政府具有分配、调节、监督三大职能,其中分配职能是基本职能,调节和监督职能是派生职能。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九项:一是管理和监督国有资产运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二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方针和政策,并据此制定和实施资源开发、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等全局性方案,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其它必须由国家统一决策的重大事项;三是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调节手段,引导市场并通过市场调节,协调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及发展计划的实现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四是对垄断产业加以必要的管制,使市场价格体系能够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与收入分配的功能;五是对有成本溢出或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经济行为如环境污染加以必要的管制,对有效益溢出或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如教育、科学研究等予以必要的资助,以减少妨碍市场正常运转的外部性问题;六是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避免因公共产品短缺而引起市场运转失灵;七是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收入分配公平公正;八是制定市场交易规则,推动市场体系发育,发展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九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重点建设、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重大项目,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顺利进行。

三、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及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上述各项政府经济职能,概括起来就是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又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1.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实现途径

国有资产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首要经济职能,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即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限划分,运营状况评估,收益分配享有和资产的处分归属等行为所进行的控制和监督。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有五种实现途径:一是国有资产登记,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为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以及各种组织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权利,而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确认;二是国有资产投资,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部门依法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对经济组织进行参股、控股;三是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部门依法对国有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进行分配;四是国有资产稽核,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核实或评估经济组织占有国有资产的实际数额;五是国有资产处分,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依法对国有资产进行最终处分。

2.市场监管及其实现途径

市场监管是国家为控制市场失灵,而对市场进行的微观介入。就我国目前的市场监管而言,要实现有效监管需从两种路径人手:一是从不需要监管的领域退出;二是对需要监管的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有效竞争。要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人财物的权力模式,将这种职能切实交还给市场。对于政府在微观经济中的一些审批权、管理权、制约权也应取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监管的加强是指对市场应当介入的领域,政府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有效监管,弥补市场失灵。

3.宏观调控及其实现途径

由于目前我国要素市场的培育还不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工具还比较单一,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监控和预警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以确保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体途径可选择:一是制定经济计划。就长期经济计划而言,加强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任务和途径。就中期计划而言,主要是指项目规划,项目规划应依中期规划制定。二是调控的方式应转向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方式严重地挫伤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宏观调控方式进行了改革。整个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仍是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但是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三是调控手段应由实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地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4.公共产品的提供及其实现途径

提供公共物品组织和实施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应该按照物品本身的性质,合理确定政府供应公共物品的范围,恢复私人部门对纯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应。同时,按照效率原则,将相当部分的准公共物品交给私人部门生产和供应。

篇4

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殡葬改革步伐

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建、人员由政府选编、经费由政府划拨,殡仪服务也大部分由政府组织提供。向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转变,受政策保护,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殡葬业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区殡葬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殡葬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计划经济下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设施由政府修建、人员由政府选编、经费由政府划拨,殡仪服务也大部分由政府组织提供。向适应社会需求,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转变,受政策保护,垄断经营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殡葬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改革步伐应对新的挑战,成为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我区殡葬行业的现状

殡葬行业是由两上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构成,“殡”是指殡殓,它包括对遗体的运送、防腐、整容、化妆、换衣等一系列处置过程。基于此,我们首先对我区“火葬场”更名为“殡仪馆”,以还其与之服务对象相符的名称。“葬”就是遗体的最终处置形式,即安葬。它可分为土葬、水葬、天葬、火葬等多种形式,我区是全面推行火葬区。全区现有常住人口万人,除去少数民族及山区非火葬人口。按‰人口死亡率计应火化业务年总量是׉均具左右。而现在火化情况是××年约具,××年是具,只占年业务量不到。全馆现有工作人员人(含名临时工),业务用车辆,火化炉座,日均火化量具左右,人与设备的效能基本只能发挥,现已基本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型经营管理,保工资成为企业最艰巨的任务。我区现有经营性公墓个,即汉中公墓和宏钹陵园。汉中公墓是民政局直属自收自支服务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人,(含名临时工)年安葬量在座左右,不进行大的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下,基本能保工资发放,宏钹陵园是由个人全部投资经营的陵园,全员实行聘任制,民政局对其进行业务监督和政策指导。

二、我区殡葬事业单位的现有优势与不足

汉中殡仪馆建设于年代初,全面分析其优势表现在,硬件上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全馆占地近亩,绿化面积达,建设面积近,现有车辆台,运用一定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殡仪服务,固定资产达千万,软件上,有丰富经验,通晓民情、民俗,掌握政策的管理者;有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专业技术员。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业受社会歧视,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积极进取之心不足,对事物的认识落后,不能理解和满足顾客日益发展的多种精神消费需求,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缺乏进取心。

汉中公墓建于年,是汉中市殡仪馆的配套设施,开始是公益性公墓,从年后,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省民政厅的指示,而转成经营性公墓。从白手起家开始,近年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全面改善,墓区全面绿化,现有车辆一台,累计安放墓位近余座,固定资产达万元,具有位置优势离城区不到公里。

由于从开始建设时,仅仅从距殡仪馆近,属公益性考虑,没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一是面积小(只有亩面积),二是地理环境差与传统的陵园“前有川、后有山”思想相悖,属先天不足。

三、几点意见与建议

从我区殡葬行业优势上考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殡葬行业逐步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更要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充满人性化的殡仪服务体系

殡葬服务的处理对象是永远停止思维的人,但死者的人格尊严并不因死亡而自动消灭,它依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在全部服务过程中却是同逝者的亲友、同事等活生生的群体打交道,死亡现象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我们应当思考并应努力去做的事情。殡葬服务消费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消费,丧主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丧葬用品的喜欢程度和爱好程度是对殡葬服务业的要求标准。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是殡葬服务业的努力方向。

(二)建立一支过硬的殡葬事业队伍。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 成就一定的事业。殡葬事业同样如此,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形式和内容深入细致对行业人员进行转变观念教育,要彻底摒弃以前那种“增加利润靠提价,更新改造靠政府”的惰性思维,树立起“丧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以优质服务赢得良好的信誉,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并且加大对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教育的投入,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岗多证,推动职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结构,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正、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殡葬职工队伍,通过提高殡葬行业的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殡葬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以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阵地,加快发展。

(三)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机制

现行的殡葬管理模式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支配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推行以火化为重点的殡葬改革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既不利于殡葬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建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促进殡葬行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⒈管理形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殡葬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促使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殡葬单位的内部管理上,要以“热情、周到、准时、文明、礼貌、廉洁、高效”为准则,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殡葬服务,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切实做到人人有准则,处处有规范,从上到下实行指标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在工资待遇上,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大锅饭”、干不干都一样等弊病。实行竞争上岗、考评上岗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相结合的工资结构及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⒉在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上,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加大,包括殡葬行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殡葬行业社会化成为总的发展趋势,政府已不可能象以往那样从财政拿出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和设备改造更新,而我区殡葬设施(殡仪馆、公墓)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丧属的服务要求,必须要有大的投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增强自身能力和发展能力,要改变过去单一靠向上争取资金的做法,在发展资金来源上,即要争取上级支持,也可尝试采取银行贷款、单位职工集资的方法筹措资金,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加快其自身发展。

⒊在殡葬服务价格上,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殡葬行业由过去的政府确定价改成政府按一定幅度定指导价,放开价格管制,特别是放开大部分服务项目的价格,有利于刺激竞争,为社会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合理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篇5

关键词: 体育 经济 发展 

 

一、引言 

对于体育工作者来说,体育与经济结合早已经不是陌生的话题,体育经济的概念引入我国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我们的生活环境早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振兴中华”的口号早已变为现实,然而没有哪一个学科、观念可以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头。20多年前体育工作者辛勤研究的成果,很多不得不被放进历史的柜台。面对新世纪的春风,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使我们的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20多年来体育的发展史,重新阐释了体育与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国内外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旨在为我国的体育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20多年来国内外体育经济方面的专著、论文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推理,结合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对体育与经济相结合做出全新的叙述和阐释。 

三、结果与分析 

1.体育经济学说的由来 

(1)体育起源于劳动,自人类开始有目的的劳动就有了最原始的体育。萌芽时期的体育,严格地讲不能称之为体育,其根本目的是生存,将体育称为生活或是劳动更为贴切。体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出现在奴隶社会,如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中的射、御就是以体育为主的教学内容。在古希腊,无论是斯巴达教育体系还是雅典教育体系,体育都是其中的基本内容。 

(2)经济学所说的经济,指的是如何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经济一词源于古希腊语oikonomia,意思是“家务管理”。虽然管理家务和经营跨国公司相去甚远,但是两者的目的都是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在体育领域中,同样存在着这种与资源的分配效用等相关的问题。 

(3)将体育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现象早在27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已经出现。那时的人们在奥林匹克日,即休战日,停止一切政治和军事活动,很多人在奥林匹斯山上的竞技场外进行货物交易,开始最原始的体育经济活动,从此体育与经济便走到了一起,而且紧密地结合。 

(4)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等体育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体育经济”这个术语,并着手探讨其中规律。我国引进体育经济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源于西方的经济理念难以在我国找到合理的地位,以致我国的体育经济一直局限在的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之内,带有很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经济理论才得以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真正利用西方先进的文化理论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 

(5)任何理论没有实体的支撑,都无法得到抽象和上升。宏观经济离不开国民,微观经济离不开个体的行为,离开了载体,人们便无法对事物进行概括。体育经济也是如此,离开载体的支撑,经济就成了一句空话,不着边际。其实经济学的发展就是这个载体发展的见证,换句话说就是有什么样的马就要配什么样的鞍,反过来,经济学的发展也催化着这个载体发展的节奏。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这个载体究竟是什么呢?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是产业和人。 

2.体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有了载体再谈经济,便不会空泛。产业是社会的产业,社会是人的社会,其实所有问题围绕的中心都是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而发展体育则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人这个归属点上,体育和经济便联系在一起。 

(1)经济对体育的作用。首先,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生活条件,取决于人们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取决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社会需要,才使得体育有了发展的可能。至于个人和社会对体育的需要程度与所能达到的程度,则是受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制约的。例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不可能拥有当今任何一家体育场馆的现代设施、设备;远古时期的人也不会产生对现代某些体育运动的需要,如赛车、航空、射击等。 

其次,经济还制约着体育

的性质,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就有什么样性质的体育。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体育是政府包办的体育,体育缺乏自身发展的空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大力地吸收西方先进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对于体育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这一敏感的话题,在我国的学术界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论,虽然没有结论,但其结果是体育正朝着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例如:各学校的体育场馆开始实行收费制、会员制;体育赛事寻求合作商、赞助商、媒体招标等。 

最后,体育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体育发展史所证明了的一般原理。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不论是体育竞技的水平还是运动比赛的规模,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2)体育的经济功能从体育的角度来看,它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首先,体育可以促进社会再生产。人作为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要素。体育促进社会再生产其实就是通过促进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提高物质资料和物质产品的再生产,并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健康状况、体力精力、生命力和寿命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正好是体育功能最直接的体现。体育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次,体育也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体育运动的发展,不仅可以促使体育的本体产业迅速发展,而且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领域内的器材、设施、服装、食品、服务等产业的质量和数量均随着体育的发展不断提高;体育领域外的金融、旅游、建筑、交通等相关产业也随着体育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在当今世界,体育和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与体育相关的庞大的产业和工业体系。 

最后,体育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平衡。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往往会吸引大批的外地游客,促使货币的流通和区域经济繁荣。如第四届农运会在四川绵阳举办,有效地促进了绵阳的经济发展,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绵阳市委书记杨海清认为,农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发展盛会。它对于绵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世界体育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影响 

(1)目前国外体育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体育运动的普及,体育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和一些相关产业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支柱性产业,如意大利的足球及足球彩票业,法国的赛马业,美国的nba、棒球、拳击职业联赛等,其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正在迅速加大。另外,与之相关的媒体、旅游、交通、服装、食品、电子、保险、金融和建筑等产业,也因体育市场的扩大而呈现出繁荣景象。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正在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体育休闲娱乐已经成为欧美家庭和个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2)目前我国体育经济的状况。经过20多年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正在繁荣兴起,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为加速我国体育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我们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体育产业的规模小,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缺乏组织国际大型体育比赛的经验;群众的体育消费能力低;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管理的人才严重匮乏;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这些都是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已经出台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促进体育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其目的正是为了促进建立一套能够支撑体育产业管理和理论的框架体系。 

四、结语 

篇6

就我国情况而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与当初的改革原则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但由于政府转型相对滞后以及实践中存在对改革原则的扭曲或片面理解,致使人们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大幅度减少直接配置资源和控制市场运行的权力,同时也意味着不同层级政府及其部门原有利益的调整。

政府转型既是经济改革的深化,也是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起点。当前,推进政府转型,需要明确以下几大理念。

理念之一: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核心职能

政府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并成为核心职能。而政府转型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和市场能够有效克服自身的缺陷,发挥彼此不能或难以相互替代的功能,实现政府与市场功能的良性互动。这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赖以形成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转型的过程相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政府转型尽管在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表现出共性;但转型的起点和走向则呈现出不同的轨迹。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政府转型所面临的初始问题是“政府失灵”而不是“市场失灵”问题。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是由不干预市场运行,到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计划经济国家的政府转型则是通过缩小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在培育和发展市场的同时,向主要提供公共服务转变。这样,在政府转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矫枉过正”情形,市场经济国家更有可能发生政府“干预过度”的问题,计划经济国家可能产生“市场扭曲”的问题。

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从政府的公共支出结构看,经济建设仍然占有主导性地位,成为制约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从经济运行状况看,行政性垄断的广泛存在,既导致了不公平竞争,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增加了社会公共服务成本。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

理念之二: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根据改革进程的深化与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应该说,社会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问题,选择的侧重只是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才出现的,最终则是要实现二者的平衡,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反映了党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认识的深化。需要明确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是不同的。市场运行必然以效率为取向,这是市场机制的本质属性;市场运行也要求公平(竞争规则、秩序的公平),但市场本身并不能完全提供这种公平。政府虽然在促进社会经济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环境的改善而间接实现的,不是政府直接追求微观效率。政府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受托者的本质属性。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是源于政府坚持了“效率”原则,而是在于政府放弃了直接追求效率,把效率机制交给了市场,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提供效率,政府维护公平正义,应该是我国市场深化改革和政府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

理念之三: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利益是政府、社会公众和市场的共同需求,也是各类主体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来维护的;财产的公共所有不再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唯一选择,非公有产权在基本制度规范下同样可以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参与主体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在这个意义上,政府转型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公有产权和非公有产权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政府功能的科学定位问题。

政府功能的科学定位首先取决于政府转型的方向。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不同阶段,我们先后提出过,政府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社会管理型政府转变。这种情况表明,在政府转型的方向上,社会存在广泛的共识,并且这种共识在不断深化。问题在于,如何将这种共识贯彻到政府功能定位之中。例如,政府直接控制企业究竟是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还是以“保值、增值”为主?政府的公共投资是以政府“经营”为主还是以政府监控下社会经营为主?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什么,社会就消费什么”,还是应充分反映社会需求、接受社会评价与监督?等等。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政府转型就会停留在抽象的口号上,目前政府职能存在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的现象就难以消除。

理念之四: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是政府转型的关键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行政性分权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不仅使政府及其部门之间具有了相对独立利益,而且也使权力与市场“交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政府及其部门利用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为本地区、本部门谋利的动机日益增强,政府职能转变由原来主要受传统观念制约逐步演变为主要受利益得失的制约。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地方和部门利益基本通过与“上级”讨价还价方式实现,那么在走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的控制或“干预”程度则直接决定“获利”的程度。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大幅度减少直接配置资源和控制市场运行的权力,同时也意味着不同层级政府及其部门原有利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政府转型的关键是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 大学生 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必然引发社会道德的深刻演变。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和探讨当前社会状况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从而寻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之合乎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一、经济体制转轨对大学生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作用于社会道德,有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进步的因素,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和总体上讲,目前我国道德风气中最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逐步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的转变。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其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的一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会诱发如“钱权交易”、“红包现象”、“有偿救人”、“公款挥霍”等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积极主动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二、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

大学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这种教育应具有一种整体目标的可控性。因此,要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必须科学的构建道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体系。人类道德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嬗变的多层次的历史系统,因此,大学道德目标的构建也应毫不例外的在这其中寻求内涵和支撑。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全部历史,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决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当前对市场经济的单一适应,否则不仅违背人类对美好道德价值的追求,而且有悖于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使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失去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依托。道德教育目标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1.社会传统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的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提倡“公忠”爱国的道德原则(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强调“人伦”价值和“人伦关系”的准则(如孟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准则);向往理想人格的道德追求(如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的道德精神);重视修养践履的道德行为(如孔子的“修己”、“克己”的道德修养等)。

2.社会基础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现代化社会相呼应而又超出经济道德范围的一种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真诚、友爱、合作、助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履行遵守各种社会公德的道德义务等。

3.社会经济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的与市场经济有直接联系并可以能动地适应其发展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自尊的道德意识;造就学生竞争、务实、实效、创造的道德精神。

4.社会理想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一种高层次的、具有理想境界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精神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的道德取向教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的道德情怀教育。

三、实现大学道德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目标与层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如前所述,大学道德教育应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的教育行为,而不能成为一种简单零散、修缺补差的狭隘的短期教育行为,因此必须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和目标的整体性。其实现也应该是有层次、循序渐进的。首先应将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分学段、分步骤地对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做出科学的安排和合理选择。

(1)新生入学时应主要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础道德、社会传统道德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

(2)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对进入高年级学习的学生应主要向他们进行社会经济道德、社会理想道德中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道德情怀的理性教育。我们应该因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的差异而有不同层次的区分,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方法的教育,以达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道德灌输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原则

各种优秀道德观念的内化都不具有自发性,道德能力和觉悟也不能游离于道德灌输之外,而是系统的、科学的外部灌输教育的结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部灌输是自觉内化的前提,自觉内化是外部灌输的升华。通过外部灌输教育,将代表社会本位的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信念,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决不能轻视或舍弃道德的灌输教育,要随时帮助大学生校正人生方向,避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但这种灌输决不是指枯燥无味的、死搬教条的说教,而应该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以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优秀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

换言之,与学生接触的同时,要多一些人情味,甚至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积极回答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使他们能够对老师产生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并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思想道德得到质的提高。 同时,还应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生动活泼鲜明的形象能使学生受到激励和感染,因此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教师既要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志士仁人,也要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范例,如学校、班级中的先进模范,党员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为,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实践证明:言传重于身教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不但自身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理论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营造出道德效应的优质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道德完善的驱动力,而且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从而避免个别学生一听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排斥和厌恶的现象。 总之,将灌输教育与榜样示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娱乐于教育之中,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教育共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篇8

关键词:80、90后官兵 社会转型 经济转轨 多元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41-01

80、90后官兵在我国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成长,因此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环境,认清80、90后官兵社会化所经历的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分析社会因素对80、90后官兵影响的首要条件。所谓人的社会化过程,即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对社会成员思想上的引导、行为上的控制和整体的教化过程。80、90后官兵正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同各种思想和多元文化的不断互动中,逐渐被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同化,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军人。社会变革的现实表明,80、90后官兵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转型期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

有关“社会转型”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大致有三种分法:一是计划经济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二是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的过渡;三是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过程。该文指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整体系统从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表现为社会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调整与转化。”该文中社会转型期指的是1978年开始到现在,通常被人称为社会转型加速期,是由经济为主导引起社会结构的转化。而社会转型不仅仅是指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而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因此在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的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局面下,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而这些矛盾对成长于这一时期的80、90后官兵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新旧社会并存、交替、冲突,这种局面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过渡艰难缓慢,这种社会转型期无序,甚至错位现象,导致80、90后官兵在成长过程中忽略素质、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其次是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社会其他方面发生转型,也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也就是说80、90后官兵一出生便享受着国家的发展成果,优越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其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缺乏“先苦后甜”的观念;最后是开放性社会即社会流动性的加强,表现在商品等价交换和大众媒体的现代化。商品等价交换使得80、90后官兵更加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功利思想严重,大众媒体现代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出现了一批“电视儿童”、“网络达人”、“宅男”、“宅女”导致80、90后官兵性格孤僻、自我封闭。

2 经济转轨的环境对其的影响

用“市场化”来概括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轨,虽然紧扣实质问题,但是学术界用“过渡”、“经济改革”说明我国体制转型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制度变迁。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双重任务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通过制度安排的完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形态的过渡,这既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任务又是体制转轨的重要约束条件之一,也就意味着是整个制度结构的全面改造,带来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根本性变化。由过去行政化的“社会文化单一、意识形态单纯、社会价值观高度同质”的计划经济向社会化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密切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以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巨大变革,更是一场伦理文化的大变革。这一深刻的变革,使得部分80、90后官兵在等价交换、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相对稳定、单一的理想主义被更大限度的满足自身利益的功利主义所取代,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表现在工作学习中过分注重实际、见利行事、把“前途”当作“钱”“图”。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伦理文化被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利己主义、金钱万能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由于道德秩序紊乱,使得部分80、90后官兵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模糊,利己、牟利充斥其大脑、驾驭其行为。

3 “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对其的影响

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而思想文化“多元化”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必然产物。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社会精神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旧的经济体制没有完全破除,新的经济体制没有建立完善,形成一些空子,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成长中的80、90后官兵有关道德规范的正确认识,败坏了社会风气。其次是开放的现代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信息以各种手段和渠道广泛传播,使得80、90后官兵思想更加不稳定、更加多变。的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因此社会急速变化,80、90后官兵思想变化周期短、频率快,易造成心态浮躁、行为轻率。再次成长于以利益为杠杆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80、90后官兵,必然会受到其影响,部分人会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后是资产阶级腐朽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侵蚀着80、90后官兵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2] 刘允正.裂变与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 李培林.李培林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篇9

一、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㈠解放思想,逐步实现水利产业向市场经济转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兴修水利是治国安邦的百年大计。水利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灌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影响效益的发挥;防洪标准和抗旱能力逐年降低,干旱仍然是主要灾害;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水费征收越来越困难,不能足额征收;社会经济效益不显著,自身财务效益低,工资难以保证;受长期计划经济束缚,行业经营单一,缺乏活力。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解放思想,打破长期束缚水利产业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思想观念转移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上来,把水利产业纳入市场机制,建立具有活力和生机的水利经济新体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巩固与发展、兴利与除害结合,治理与开发、建设与管理、服务与经营并重,逐步壮大水利基础产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服务。㈡改革投资体系,拓宽筹资渠道改革投资体系,拓宽筹资渠道,是水利产业改革的关键。“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系。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目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要抓住国家投资开发大西北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投资,壮大灌区实力,同时多方筹措地方投资进行工程建设。水利产业有它的特殊性,要按照社会公益型、有偿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三种不同的水利产业类型,确定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于防洪和灌溉等公益型工程,应走国家无偿投资和社会受益对象集资相结合的路子,从单纯治理服务型向开发经营型发展,合股开发、合股经营、拍卖经营。中型灌溉工程、支渠以上以国家投资为主,田间配套工程和小型灌溉工程实行投资分摊,谁受益、谁负担。乡镇企业供水、水电等生产经营性工程,实行有偿贷款、自筹、股份制等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集资办法。㈢建立水利固定资产良性经营管理体制水利固定资产是水利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水利走向市场的物质条件,必须加强对水利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的目的是固定资产增值和保值,制止水利固定资产流失、损坏或被无偿转移。首先,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改造,使其达到应有的效益;其次,要转变思想观念,由过去单纯管理型转向管理、开发、经营型,由单纯为农业服务转向为全社会服务、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变确定性水费收取为适应市场变化的动态性水费收取,拓宽管理的内涵,把管理、服务、经营结合起来,努力建立建设、管理、开发、经营、服务融为一体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壮大水利产业,办成真正的水利经济实体。㈣改革价格体系,合理收取各项费用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水费是水管单位的经济来源,古浪河灌区水利工程基本上是为农业服务的,农业效益较低,影响灌区的水利建设。扭转这种现象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依法收费的法制管理体系。在搞好灌区续建配套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灌区水价改革力度。

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

㈠全面实行合同化管理,调整运行机制管理处根据下设单位性质和职能职责,按照现有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在实行定岗、定员、定责的基础上,推行全员聘用制,所有人员竞争上岗,建立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以合同为纽带的用人机制。单位、个人都签订相应的责任合同,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分配制度。㈡明确经费渠道,严格定岗定编,推行管养分离管养分离,就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招聘、竞争上岗,在定编定岗的情况下,减员分流,以改增效。将管理处从单一的服务型转变为管理经营型,积极推行“千分制”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以工资为突破口,每人每月拿出工资总额的10%,按“千分制”考核等级发放,若全年累积得到3个三等考核成绩者,不得享受年终奖金。这样,既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调动了积极性,明确了责任权利,又可以使干部职工的收入与实绩直接挂钩,扼制人浮于事的被动局面。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实行“四包一定”,即包工程管理、包水费计收、包供水管理、包维修养护,人人定岗,责任到人,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㈢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为分流富裕人员开辟新的岗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争创效益,增收节支,一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本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集体入股与个人入股相结合,个人集一点,单位补一点的办法,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为减员增效创造一定的条件。㈣提高用水透明度,吸收用水户参与灌区管理,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借鉴其他各县区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行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定期或不定期向用水户协会通报灌区上游来水量、灌区需水量、水量调配等情况;在灌溉供水和水费征收环节中实行水票制和“两卡一证”(灌溉用水明白卡、水费收缴明白卡、水权证)的管理方式,以提高灌溉用水透明度。灌区管理处将根据协会内各用水户水权证限定的用水控制指标和定额管理指标以及当年来水量预测,审核用水计划,并负责将水量分配到支渠分水口,下达用水户协会;斗渠水量由“用水户协会”负责协调分配;水费由“用水户协会”负责收取后上交管理处统一购买水票。斗渠管理及维修由“用水户协会”负责,实行工程维护“一事一议”的参与式管理机制,增强用水户在灌区管理上的“主人翁”责任感,使灌区的灌溉管理运行机制更为规范,以解决长期以来工程建设与后期维修养护脱节的问题。

作者:曾魁单位:甘肃省古浪县古浪河系水利管理处

篇10

关键词: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劳动要素;非劳动要素;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5―0002―06

全部要素收入合法化是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允许非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理论界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对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这两大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相对地位、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理论依据与理论基础等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时,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思想。这种将劳动要素的分配与资本、管理、技术等非劳动要素的分配置于相同层次的思想,是对原有分配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我党在理论上的更加务实和更趋成熟;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开始。

一、分配制度由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

多年来,我们的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社会实践。理论界一方面强调公有制条件下要实行按劳分配;但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真正含义、前提条件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实现的形式、程度,却缺乏科学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实际上,创始人所描述的按劳分配存在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生产资料为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个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外,没有任何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从而排除了按要素所有权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只能通过向社会提供劳动来换取相应的生活资料;二是不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关系,计划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有效手段。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这样,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便可以用时间衡量,价值已无存在的余地。然而,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生产资料的完全社会所有、尤其是消灭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等条件是难以具备的。

按劳分配前提条件的缺乏决定了在我国实施按劳分配面临众多困难。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严格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主要选择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仅对社会公正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更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真正具备实行创始人所描述的那种严格意义上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分配方式对经济发展所应有的激励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分配不公,引起了一些人对科学性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怀疑。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适时地从理论上对关于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在实践中切实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分配原则是按要素分配,作为财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和必要条件,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都具有稀缺性特点。要素的稀缺性一方面决定了生产者在要素使用过程中应该精打细算、注重节约,要努力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以实现最大的产出率;另一方面,要求社会和理论界要积极探讨并推动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组合和高效使用的生产、交换、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后,由要素资源的有用性和稀缺性特点所决定,要素资源的个人所有制便得以确立;从我国来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的经济制度建立后,决定了各经济主体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上是不可能处于完全相同的地位的;而且,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已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只拥有唯一的消费资料,他们已日益成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拥有者。作为要素的所有者,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必然要凭借要素的所有权、以其要素在社会财富中的贡献为依据索取相应的报酬。这种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的制度安排不仅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所有者实现其要素所有权的有效形式,它对于优化稀缺资源的配置、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合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按要素贡献分配收入的原则不仅适应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分配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公有制经济实行按要素贡献分配,同样是由我国取消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决定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公有制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和非公有制经济一样,从要素市场上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购得;而且,其内部的劳动用工制度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等契约式用工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公有制企业所青睐,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公有制企业内部也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行按要素贡献分配收入的制度。此外,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简单地以所有制形式来划分收入分配方式的做法,即那种认为“私有企业实行雇佣劳动制,就应该选择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因此应该采用按劳分配方式”的说法还隐含着一个悖论:按传统理论来解释,同一个劳动者,当他在公有制企业工作时,他就属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其劳动所得也属于以按劳分配方式取得的;但是当他因“下岗”而变成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后,他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也随之丧失,其劳动所得便是贯彻按要素分配原则的结果。在该劳动者的就业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都是聘用制)、劳动付出的形式没有变、劳动报酬的形式也没有变化(仍然是货币形式的收入)的情况下,仅仅根据他工作的“企业性质或生产资料归属”不同,劳动收入就分别归入两种截然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显然难以令人信服的。

之所以产生上述悖论,关键原因是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分配理论的运用上违背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虽然我们清楚地知道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存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前提条件,但是对于“计划经济”这一条件不具备时的公有制企业分配制度却研究不多。在实践中,我们实际上放弃了“计划经济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这一基本观点,单纯地将分配制度看成是由所有制一个因素决定的。其实,分配制度应该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和所有制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目前,既然商品交换规则已渗透到了每一个所有制经济内部,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又是与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就不应再简单地划分各自的应用领域与范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应成为全社会统一的分配原则。”

二、分配制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分配标准确立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

撇开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实施创始人所描述的那种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不谈,在操作实践中,标准的按劳分配方式还存在着分配标准难以确定等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分配的实质是交换劳动,然而“劳动”作为按劳分配中的唯一分配标准,该如何界定其量的大小呢?这一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诚然,马克思说过下列这段话:“他(指劳动者――引者注)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到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部分消费资料。”

我国一些学者从这段话中得出结论,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就是指劳动的时间长短(劳动时间标准可称为“流动形式的劳动”),实际上这一认识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第一,马克思在这里虽然提到了以劳动时间或“流动的劳动”为尺度来衡量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大小,但他在此只是将劳动时间作为一种例子来分析的,他运用了“例如”这一词汇。第二,马克思在随后的分析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形式的衡量劳动量大小的标准,这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标准(体力和智力标准,或称为潜在形式的劳动)和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标准(即凝固形式的劳动)。第三,最关键的是,劳动时间尺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劳动者在劳动投入质量上的差别,而且社会主义的分配实践也证明,单纯地以劳动时间为标准来衡量劳动付出会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样,社会主义究竟以哪一种形式的劳动来衡量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只是概要地描述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总原则或分配总纲领,至于具体的操作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回答。当然,今天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时,也不能苛求创始人,我们不能要求创始人在社会主义还没有建立时,就将未来社会的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全。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们应该按照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灵活地选择适合现实国情的分配制度。从理论上讲,在流动的劳动、潜在的劳动和凝固的劳动等标准中,比较科学的衡量劳动付出的标准是“凝固的劳动”。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选择的却是劳动时间标准,这不仅带来了低激励和低效率问题,而且造成了分配上的严重不公;而选择混合多元标准,或者说综合考虑三种形态的劳动计量,无疑增加了操作上的难度,最终也难免会陷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可见,按劳分配在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劳动尺度问题,促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国民收入分配新机制,这是时代赋予我国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各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状况进行分配。要素的贡献可以概括为要素的财富创造能力。较之于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制度,按要素分配虽然保证了收益分配过程中的公正性,但是,如何科学地测定各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或财富创造中的贡献与作用,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我们知道,现代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性的需求,现代社会生产是在众多生产要素的合作中进行的,产品是各要素联合使用的结果,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都无法完成产品生产的任务。作为分配理论,不仅要明确某一类要素(如劳动要素)对产品生产的实际贡献;而且还要确定该类要素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每个劳动者)在产品生产中的实际贡献大小。我们只有较为准确地将某一类要素及其具体组成部分对产品生产的贡献从整体产出中分解出来,才能最终地(或者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严格说来,这种对要素贡献的测定和对要素不同组成部分作用的分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传统的按劳分配实践中,因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最终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回避了矛盾。在按要素分配的制度框架下,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将“均衡价值原理”运用到要素市场中来,让竞争与供求机制决定要素的价值(价格)或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样,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也就转化为按生产要素价值(价格)分配的制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运用供求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来确定要素所有者收入的方法,从总体上讲是较为合理的和可行的。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决定要素需求的基础是企业使用要素的原则,这一原则(即要素市场均衡条件)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其中,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是产品价格与要素边际产品的乘积)。将该均衡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产品价格,则有“劳动的边际实物产品等于劳动的实际价格”的结论,或者说有“劳动的实际报酬等于劳动的实际贡献”。这表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选择“要素的价格由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或供求曲线决定”的机制是公平而有效率的。当然,上述分析的重要前提是市场的完全性或充分竞争假定。但是由于现实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形形的垄断与不完全竞争因素,如要素市场上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垄断、产品市场上企业对产品供给的垄断、要素市场上的人为分割和地区、行业封锁(要素自由流动受阻,特别是劳动要素不能自由地参与岗位竞争)等等,必然会导致产品分配(或要素价格决定)中的要素价格与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相偏离,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完全的落实,进而出现企业对劳动要素的利益侵占或所谓的分配领域中的“剥削”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主动介入,出面进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从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的有效干预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得以顺利贯彻的重要保障,是防止经济生活中产生剥削现象或分配领域出现不公现象的重要保证。此外,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丹尼森等人所提出

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也为我们测定各要素的贡献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其次,从实践操作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分配实践以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长期推行的分配实践表明,在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基础上,选择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要素报酬或要素价格的做法是能够为广大要素所有者所接受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竞争的充分性要得到有效的保障,要防止垄断情况下企业压低要素需求价格和提高产品供给价格等损害劳动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出现。当然,按要素贡献分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另一不利问题是,因为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与质量差异(初始产权配置不均),会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拉大,不过,这一问题同样是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再分配政策等)加以缓解的。由此可见,消除分配领域的剥削现象、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合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之一。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实践和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

毋庸讳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私有制要实行按要素分配”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这种思想认识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两大分配原则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有下列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如上所述,将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直接挂钩、将私有制与按要素分配直接挂钩的做法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要求;而且,按劳分配原则在公有制的分配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从公有制经济内部分配来看,企业内部分配更多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分配体制;从公有经济之间的分配来看,企业之间的现实分配也背离了按劳分配的要求,例如,在生产资料同为国有的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劳动者的相同劳动付出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额,这显然不能说我们已经严格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1)在假定国有非垄断企业职工的低收入为按劳分配所得的前提下,则必然有“国有垄断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所有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结论,企业收益更多地转化为该企业内部职工的劳动所得,而相应地国有资本的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本应属于资本的所得却被转化为劳动所得,这既表明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劳动剥削了资本),按资本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没有在国有垄断企业中得到贯彻;同时也等价地表明国有垄断企业中的按劳分配原则流于形式(劳动投入出现了超分配或过量分配)。(2)在假定国有垄断企业职工的高收入为按劳分配所得的前提下,则可推知,国有非垄断企业中的劳动者利益可能受到了侵犯,因为相同的劳动付出没有获得同一回报,按劳分配原则在国有非垄断企业中也流于形式(劳动投人分配不足)。总之,按劳分配原则在我国公有经济领域的分配实践中流于形式或停留在理论上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没有深入到公有制企业内部又导致公有资本(国有资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蚀。

第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没有严格地界定“劳动”与“生产要素”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劳动”作为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尽管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理论内含以及操作方式来说,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或差异,但是从逻辑上说或者从概念本身来看,按劳动分配范畴显然应该包含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范畴之列。可喜的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采取了将“按劳动要素分配”的范畴或分配原则归入“按全部生产要素分配”的范畴或分配原则之中的做法,且提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新提法和新要求中最重要的理论创新点是:在统一生产要素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各类要素分配方式的统一,或者说实现了全社会收入分配原则的统一。(1)从统一生产要素的内容来看,十六大报告一方面以“劳动要素”概念替代了过去的“劳动力要素”概念;另一方面,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多要素”替代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应该看到,要素内容表述上的变化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它适应了新形势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客观需要,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私营企业主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认识“剥削”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2)从统一各类要素的分配原则来看,十六大报告指出,无论是劳动要素还是非劳动要素都要按照其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劳动要素的分配原则和非劳动要素的分配原则被置于相同层次,这一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井科学建立公有制企业中的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

第三,按劳分配的最终理论基础和依据是劳动价值一元理论,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则是要素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价格)理论,依据不同的价值理论而创立的分配原则如何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又是一个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理论界有不少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并不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或者说,收入分配和价值创造是两个没有关系的问题。理由有二:(1)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但他并没有以此作为收入分配的根据。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用以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经济关系的,并不意味着只有参与价值的创造,才有参与消费品分配的权利。利润、利息、地租是资本、土地等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换言之,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根据是资本、土地等要素的产权,而非价值创造理论。(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主要是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者成为生产和产品的主人等等,同样不是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我们认为,上述认识是片面的和错误的,持上述观点的学者没有洞察到或者说有意回避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持有的强烈的阶级感情与思想倾向。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目的之一是在于表明以下基本观点: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尽管以资本主义产权制度所赋予的“要素所有权”为依据参与了现实的价值分配,并获得了利润、地租等收入,然而,这种参与分配的活动却是一种“剥削”和“不劳而获”的行为,是对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侵占”。在马克思那里,“剥削”、“不劳而获”和“无偿侵占”等显然都是贬义性质的概念,是值得谴责的行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土地等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对抗或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才决定了无产者必然要联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人人平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他所主张的收入分配理论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没有劳动价值论就不会有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理论,也就没有必要对资本主义

的现实分配制度进行谴责和批判,更没有必要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主张,自然地也就不存在社会主义实现按劳分配之说。可见,劳动价值论不仅与收入分配理论有着内在的、逻辑上的关联性,而且还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理论基础。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明确指出:“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么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与他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提出的商品的本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互换其劳动的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

第四,现有的“两大分配原则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将劳动要素独立出来,形式上看是强化了劳动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做法并不一定能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众所周知,报酬确定上的“时间差”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显著区别之一:按要素分配原则所确定的劳动报酬是在“事前”(即生产过程开始之前)通过要素市场上的竞争而形成的,它由要素的供求双方以合同或契约形式决定。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就有了法律效力,只要劳动供给者按照合同的约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劳动,劳动需求方(企业)是不能以任何借口拖欠或削减劳动报酬的,即便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了效率下降,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下,企业首先应该保证的是劳动者的收益,然后才是国家税收、债权人的利益和所有者的权益等。然而,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程序就不完全如此。他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事后”进行的,即在生产过程结束后,首先对劳动者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或社会产品)作必要的社会扣除(含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在内),然后才按照劳动者支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里所隐含的问题是,如果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而出现了亏损或低效率,则劳动所得自然下降,劳动者的权益必然会受到影响。可见,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设想中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因产品不对路等原因而造成的劳动无效性问题和企业亏损问题,按劳分配原则显然是建立在“计划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上述分析表明:(1)标准的按劳分配原则与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2)出于强化劳动者利益保护考虑而设置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很可能会难以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3)按市场规则运行的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上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本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操作中来看都存在着创新空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们应该对“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全部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思想,或者说确立“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价值(价格)进行分配”的市场经济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