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基本准则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基本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会计基本准则

篇1

关键词:倾销 反倾销 会计准则 经济利益 可比 公允

一、倾销和反倾销涉及的最主要的会计理念———“可比”和“公允”

倾销,是指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国产品以低于该产品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市场,倾销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的一种可能扭曲竞争条件的不公平竞争。而在该协定第六条中也规定,“用倾销的手段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引入另一国的商业,如因此对一缔约方领土内已建立的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一国内产业的新建,则倾销应予以谴责。就本条而言,如自一国出口到另一国的产品的价格符合下列条件,则被视为以低于其正常价值进入一进口国的商业:(1)低于正常贸易过程中在出口国中供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2)如无此种国内价格,则低于正常贸易过程中同类产品出口至第三国的最高可比价格或该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销售成本和利润。”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从而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关键就在于产品的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之比。也就是说,在会计视野下倾销和反倾销的本质就在于产品价格与正常价值之比。如果单就这一点来看,“可比”是反倾销法的核心理念。一国在判断一种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时,进行出口价格和由相关依据确定的正常价值之比是一个根本的前提。一方面,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各个国家的企业都凭借本企业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中赚取其预定的目标利润,这其中不可避免的就是价格竞争。一般说来,价格的各个因素都会反映在企业的会计账本和相关的会计资料当中。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之间就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价格进行比较时必须依赖于企业的会计资料。另一方面,可比性本来就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是指能够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别其异同的质量特征。因为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会计政策、程序和,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就具有可比性,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其中的差异来做出决策。当企业走出国门时,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也从一国国内企业之间的比较扩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而基于倾销确定的特殊性,可比性在企业进行倾销和反倾销相关事项中尤显重要,只有根据企业的会计资料确定出正常价值,才可以进行价格间的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

企业的会计资料在倾销的确定问题上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反倾销不是普通的诉讼,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之下的会计专业纷争。同时,不同企业产品之间价格的对比必然是建立在会计资料真实公允地反映会计事项这一基础之上的。公允性可以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具有相关并充分的可计量属性上。一般认为,按照有权威支持的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其会计信息能体现“真实和公允”的精神,为反倾销当局确定产品成本提供高质量、透明且可比的信息。也就是说,只有会计信息是公允的,根据其所确定的价格和成本信息才是可比的,所确定的产品价格才可以为各方所接受,这样的会计信息才可以在进行价格比较时具有抗争性。因此,公允性也是倾销与反倾销涉及的重要会计理念。

必须指出的是,在整个倾销和反倾销的过程中,因为会计在倾销抗辩过程有的重要性,那么一个完善的会计系统所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都应该具备,并不仅仅涉及到“可比”和“公允”两个会计理念,只是这两点具有特别意义而已。进一步说,企业的会计系统完善,有公允可比真实的会计资料做基础,在反倾销应诉中胜诉的机会就会增大。

二、会计准则在反倾销应诉中显示的作用

会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提供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在反倾销过程中,在一国的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报表信息尤显重要。也就是说,能否提供可比和公允的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会计准则的质量。只有在相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提供的会计信息,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该信息对决策者是有用的,尤其是在进行不同企业的比较中。在反倾销过程中,尽管在确定可比价格的时候会就不同国家的准则差异进行各种调整,但是从更深一层讲,这是将基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的价格对比,转化为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质量之比。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资料容易被倾销管理机构接受并采纳,而低质量的会计准则很可能影响本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从而在应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准则质量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并要符合各国的实际情况,但是就来看,国际会计准则是大部分国家所接受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对国际会计准则都持有积极的态度,欧盟还宣布在2005年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实行国际会计准则。1998年的《欧盟反倾销条例修正案》中就明确提出了“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此外,欧盟在判定“特殊市场国家”是否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时,其会计标准是“企业有一套明晰的基础会计账簿,该账簿需按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进行过独立审计并具有通用性”。如果一个企业有一套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那么在反倾销的应诉中会增大其抗辩的能力。因此,随着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各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靠拢,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公允性在国际大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增强,这给反倾销应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会计环境,有助于各个企业在相同贸易条件下判定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而进行会计竞争。

三、反倾销法和会计准则背后的“经济利益之手”

在全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一个、条约的出台都有明显的经济利益分配后果,各国反倾销法和反倾销条例也不例外。反倾销申诉的发起是因为一出口国的产品的出口价明显低于其正常价值从而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损害威胁或新建该产业的阻碍,也就是损害了该国的经济利益。各个主权国家都是依据本国的利益来制订有利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经济法律的,因此,反倾销法的制定也反映出这一事实。依据该法律,进口国国内产业的企业就会依据法律来保护自身的短期和长期的利益。

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会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规则的目的就在于限制人们的行为,从而减少协调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同样以一国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它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服务的。制定准则是一国的主权,尤其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今天,发达国家通常都操纵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制定,这其中不可避免存在经济利益的寻租行为,就是利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为发达国家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国为实现其最大利益的化过程。如何在保护制定本国准则的自主权与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以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之间保持平衡,需要十分小心谨慎的协调处理,其中关键就是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利益进行权衡。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反倾销法和会计准则的制定背后都有“经济利益之手”在操纵,而在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相通的,可以结合在一起考虑。举个例子来说,目前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企业发起众多的反倾销诉讼,一方面是利用反倾销法对我国企业产品制造进入其市场的障碍,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使我国的准则体现这些国家的会计理念,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在会计上来控制我国企业的会计体系。总的来说,反倾销与会计准则通过价格和正常价值之比这一桥梁联系起来,而在两者的背后都有经济利益的冲突,各种不同的法律、准则都是经济利益在规则层面的表象,每一个法规是经济利益相互斗争的深刻反映。因此,反倾销和会计准则具有相同的根源,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实现一个最根本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大,我国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重,其中众多的反倾销诉讼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他国家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所发起的反倾销起诉,无疑是为了争取其经济利益,我们也应该据理力争,积极应诉,在这期间,会计资料的完备和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都有助于提高胜诉的砝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关的,倾销、会计准则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同源互动的关系,促使企业和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共同努力以提高准则的质量和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和公允性,进而有利于企业反倾销应诉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 颜延 法律背后的会计理念———从反倾销法涉及的会计问题看会计对法律的影响 会计,2004(2)

2.周友梅 欧美反倾销诉讼: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要求与突围 对外经贸财会,2004(2)

3.周友梅 欧美及倾销调查机构及会计参与 对外经贸财会 2004(3)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内控体系监督

一、职业道德及管理会计行业的道德要求

1、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种类

对职场人士而言,“职业道德”这个词并不陌生,无论是办公室前辈口口相传、秘而不宣的职场“金科玉律”,还是悬挂在公司墙壁上、昭示全员的明文规定,当然也是个人道德在职场的自我延伸和外化。总而言之,职业道德贯穿着人的职业生涯,无关乎其是否身处职场之中。对于职业道德,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同人们职业活动相联系的、符合职业需求和特点的道德范式和准则。职业道德是人在职业生活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它是道德在职场中的局部化和具体化。它既是一种公认的职场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也宣告了职场人所负有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就职业道德而言,按照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要求及职业责任等。如果从职业道德的作用对象而言,则可以从个体、工作和职业环境等方面加以区分。就所属行业而言,职业道德也可以依照不同的行业分为会计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医生职业道德等。从职业道德产生的效果而言,套用郝茨伯格的双因素驱动理论,也可以将职业道德分为激励型的职业道德和维护型的职业道德。

2、管理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

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各项制度规范还不成熟,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仅有的职业道德规范依据是《会计职业道德》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而在管理会计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则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并对管理会计师有比较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美国IMA协会对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从能力、机密性、正直性和可信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并对职业道德矛盾纠纷的解决给予了相关建议。未来,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先进的理论成果和管理经验,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基础,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会计行业特点和管理会计工作实际需求制定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二、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失德危害及成因分析

1、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1)责任意识缺乏。管理会计人员缺乏对工作负责的责任意识,任职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抱着一种敷衍了事的心态;在会计工作中不想着精益求精,频出差错、成本核算失误,导致管理决策失去准确信息支持;工作中从不主动,消极懒怠,推一步走一步,不去想着如何克服困难、创新方法,好逸恶劳、懒懒散散。对自己也缺乏必要的责任态度,缺乏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之余忙于其他娱乐活动、忽视对自我的继续教育,不注重职业能力的继续提升,荒废时间和精力。

(2)是非观念模糊。缺乏明确的道德信仰,在外来诱惑和利己主义的冲动下,容易为了个人私利而放弃应当坚守的底线和立场。不能正确对待大是大非,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会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违反执业准则,放弃自己的操守,利用职务之便泄漏敏感数据信息、伪造会计资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

(3)过度追求自我。盲目追求个性,忽视团队沟通与合作,在会计工作中对其他同事吹毛求疵、或是缺乏协作互助精神,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对自我的极端追求将自己摆在错误的位置,忽视了责任、法律、道德等并将自己凌驾于它们之上,张狂自大。尤其是一些受到西方独立人格思维熏陶的会计人员,更是错误地将自尊和自大混同起来。

2、管理会计师失德对企业及社会的危害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管理会计师就是为这一管理活动提职能服务的群体。管理会计师能够正确、恰当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关乎到企业的正常健康运营。如果管理会计师在履职过程中,没能够全面、正确地遵循应当的制度和操守,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企业带来损失。如因为管理会计师的成本核算失误给企业提供了错误的决策信息,导致企业盲目决策从而产生重大损失;又如管理会计师因为利益驱使向外部泄漏商业机密,给竞争对手提供帮助,使得企业遭遇危机和损失。有些管理会计师因为一时意气辞职,却不给企业缓冲交接的时间,导致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陷入停顿。凡此种种,都会给企业造成这样或那样的损失。企业是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的不健康经营对正常经济秩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某些管理会计师的失德行为如没有得到惩治,也会引来不良效仿,助长负面风气,这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体系的建立都是极大的损害。

3、对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现状的审视与剖析

(1)管理会计发展的滞后。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成本会计,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会计方法体系。管理会计理论、实务操作、会计师能力标准、执业准则等都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体系;反观国内,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管理会计才被引入国内,起步较晚。不仅如此,由于理论界和企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一直停滞不前,相应地会计准则和从业人员道德规范也迟迟没有制定,管理会计和会计师缺乏科学的指引。

篇3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理论的重要分支,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管理会计区别于财务会计的重要一点就是管理会计更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促进企业改进过程,提高效率,而非财务会计只对结果做出说明。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亟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管理会计作为一种辅助集约型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逐渐得到经济社会的认可。管理会计在西方社会得到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自中国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以来,管理会计的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必须指明的是国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面临着现实困境。

一、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

1.管理会计意识淡薄,运用管理会计的动力不足

在包括会计行业在内的中国经济社会中,人们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到位,历来重视财务会计的运用,而轻视管理会计的发展。首先,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企业生产和经营都在计划之列,人们根据计划完成任务即可,改进生产管理过程的意义不大。其次,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步入迅猛发展之路,中国经济沿着粗放型的发展之路大跨步前进。另外,企业利益相关者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而非效率,加之国内企业发展缺乏积极主动性,财务会计一直牢牢占据着主体地位。管理会计关注企业发展的质量,短期内不仅不能创造效益,甚至增加企业成本,非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管理会计自然不受速度爱好者的亲睐。

2.管理会计人才缺乏,践行管理会计的人力堪忧

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既需要人的支撑,也必须从人的角度去完善。由于企业领导层对于管理会计的漠视,企业管理理论对于管理会计的忽视,企业内部关于管理会计的岗位设置很不合理。很少甚至没有相关于管理会计的岗位,以就业为首要目标的学生或会计人员自然把学习提升的重心倾向财务会计。另外,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关于管理会计的教育或培训工作仅仅作为财务会计的补充,很容易给会计入门者造成管理会计不重要的暗示,最终造成管理会计人才的缺乏。

3.管理会计复杂性强,推行管理会计的压力很大

管理会计复杂性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内容。其中,管理会计在形式方面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统一模式。管理会计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的,对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比较高。由于企业生产或经营的领域不同,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会计的形式也就千差万别。加之当前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牢固的财务会计理念,管理会计转型困难重重。另外,相比于财务会计的数学核算,管理会计运用到比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这会使得相当部分的财务人员由于知识层面较浅,不适应管理会计而遭淘汰,增加了推行管理会计的压力。

二、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应对措施

1.加强管理会计意识培养工作,形成运用管理会计体系的社会氛围

加强管理会计意识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加大运用管理会计的舆论宣传。氛围的营造需要舆论的宣传,只有人们了解管理会计,才能对管理会计做出科学判断。政府、会计行业、企业和个人应当发动起来,推进管理会计的宣传。其次,运用由点及面的工作方法,逐步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当企业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优点时,才会主动参与,这是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必由之路。在上市公司或大中型企业内部推行管理会计,发挥其带头作用。其三,行业内部或科研院所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加大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在中国国情下构建的理论研究,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发展。

2.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为践行管理会计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充足的人力资源是一项理论成功推行的重要保障,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需要大批管理会计人才。首先需要从教育入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从源头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其次需要加大管理会计培训力度,政府、行业、企业和会计人员应当对管理会计培训提高重视,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实现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顺利过渡。最后,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推行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发挥认证考试在管理会计推进过程中的带动作用,培养中国管理会计人才。

篇4

在影响管理会计的各种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它不仅直接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还将通过法律、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管理会计产生影响。从企业的所有权形式看,现代企业的核心机制是机制,现代企业实质上是一系列关系的集合体,在责任会计制度中,上一级责任中心的管理者与下一级责任中心的管理者之间实质上就是一种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人)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运行,优化资源配置,追求最大收益,这种机制是经营者主动运用管理会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动力。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企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管理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产权关系尚未明晰,所形成的委托关系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而且由于产权关系不够明晰,所有者缺位,委托人和人所使用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一方,收益的归属权也不属于任何一方,当然双方也不承担任何风险,因此,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运用管理会计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降低了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

企业的组织形式对管理会计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形成和发展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以股份公司为主,股份公司的内部制约机制决定了企业能够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为满足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需求而运行的,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是由企业的经营机制所决定的、主动的过程。尽管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改变,致使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还没有主动的需求,只有被动地接受,这显然不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即使有些企业能自觉地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成熟,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又对市场经济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短期经营决策依赖于成熟的消费市场,长期投资决策、资本成本会计依赖于发达的资本市场,这些市场在我国还不够成熟,企业的经营决策不能完全面对市场,管理会计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制约了管理会计工作的效果和范围。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因此:

(1)我们要优化管理会计赖以生存的市场经济环境,尽快建立、健全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行,促使企业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

(2)在有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能适应我国企业的需要时,不能生搬硬套,要立足于本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并把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

二、文化环境

我国的下列文化特征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崇尚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在推行责任会计过程中,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

2.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

规避不确定性是指文化成员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状况的感知态度。如果一个社会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许多法律和规则来规范和维持人们的信仰和行为,而且社会成员也有这种需求据以减少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情况。在这一文化特点影响下,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遇到某些经济业务时,首先寻求有无相应的规范,若无相应规范也要求或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规范。我国目前尚无管理会计的相关规范,这就降低了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主动性。西方国家主要是由管理会计专业机构制定和管理会计公告或指南的形式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我国应引以为鉴。会计。

3.职业化水平低

西方管理会计形成以后,为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英、美等国家的会计界推进了管理会计的职业化,逐步形成管理会计师职业,并需经过严格考试,才能取得管理会计师的执业资格,形成了一个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团体。在我国多数企业中,只有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两大类,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部门分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来执行管理会计。我国目前也根本没有管理会计师这个职业,更谈不上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1982年就颁布了《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为管理会计师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另外,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应用需具有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4.偏好稳健

中国人具有偏好稳健而非乐观的文化特征,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在不确定性经营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中,倾向于选用审慎稳健的决策分析方法,长期投资也尽力规避风险,造成企业报酬的偏低。

针对以上文化特征,提出以下建议:(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像建立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那样,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和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并由其制定相应的管理会计规范,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的特点结合起来,据以建立我国的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篇5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教学 影响与对策 

一、2006年8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会计术语与国际的趋同,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新的理念 

1.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国际趋同的需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为目标,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除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计量属性外,新准则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不再强调以历史成本作为基础计量属,而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体现。 

2.资产负债观的引入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出。我国原会计准则强调配比原则的运用,计量收益倾向于收入费用观。新会计准则提出了资产负债观,更加强调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注重相关性原则的运用,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公共利益核心理念。新会计准则引入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将原基本准则中的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删去,不再作为衡量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继续保留了其余各项,并突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强调会计的目标为广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 

3.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 

4.明确了“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新准则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可以看出,会计目标由改革前的主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者、债权人服务变成主要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服务,增加了社会公众这一主体,隐含地提出了报表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实现了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 

5.重确认、计量、报告,轻记录。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中强调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第1至29号准则中都使用了“为了规范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的提法。由过去的会计制度“重记录与报告,轻确认与计量”向“重确认、计量、报告,轻记录”转变。 

二、新会计准则对现行会计教学内容的影响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38个会计准则涉及内容多,知识点多,而在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对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对《基础会计》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对《基础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原“一般原则”的修改及更名、对会计要素的规范及重新定义、对有些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修改等方面。 

2.新会计准则对《中级财务会计》的影响。《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与当前会计实务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导致《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比如,在我国新会计体系中,有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增加了教学难度。 

3.新会计准则对《高级财务会计》的影响。《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基本上是专题性质的,不能形成一个体系,前后内容没有更多的逻辑关系。就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教学的影响看,37项具体会计准则要影响到财务会计,而财务会计仅分成中级、高级财务会计两个层次,如果确定了中财级务会计的讲授内容,剩下的内容都应纳入高级财务会计范畴中。

三、新准则下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6

通过对影响管理会计的文化环境的剖析,笔者提出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道德规范的以下对策。

1.我们应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制订我国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尽管我国尚不具备美国等国那样的条件制定《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但我们可借鉴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国传统社会文化观,制定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体系,使管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及其塑造的会计人在文化价值观上具有集体主义突出、对不确定因素规避度较强、权距较大、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程度不高的特征,我国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应结合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突破口。

2.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不能全面接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

我国的责任会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存在一定的类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都是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指标分解,逐级落实计划。但我国的责任会计是在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评比和讨论制定考核指标;而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则是由会计专业人员划分责任中心,并根据相关会计资料指定考核指标,对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其次,尽管都使用一套标准进行日常控制,我国的责任会计是通过限额领料、劳动定员、工时定额等方式进行日常控制;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则是通过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进行日常控制。再次;尽管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核算和报告系统。我国的责任会计采用的是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结合的方式;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主要采用专业核算方式。所以,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我们应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

3.逐步营造一个不断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环境。

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必定会培养企业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尽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但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上,而管理会计必须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实现双重满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动趋势,以逐步营造一个不断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环境。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若一个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力,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当然,若一个企业领导想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4.继续强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运行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在市场条件下,在国有企业框架内所要求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但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尽快实现高效率的上下联动,分层把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的成熟的企业文化,而当前多数企业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运行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文化环境对管理会计的约束及影响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在各国的应用和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中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包括能力、保密、正直、客观、道德行为的冲突的解决等。我国目前尚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但随着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以及各中介服务机构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关利益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导致责任会计对于责任与激励处理方式的不同。一般而言,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较为注重强调个体的利益,管理会计责任中心将工资直接与效益挂钩,强调业绩与金钱的对等,但这种情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首先,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重于强调社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向钱看是与社会导向相矛盾的。其次,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在责任会计的推行过程中,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最后,责任的考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控制的目标也不能完全量比,一切按业绩控制也未必就能行得通。因此,责任的考核必须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的观念会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的观念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则会抑制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略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管理的观念助长了不思进取、不愿积极面向市场开拓的行为。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不同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不同。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就低,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必然要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入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将人看作是权利的工具的专制企业,责任会计就难以推行,也很难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相反,在较为民主及尊重人的个性的企业,则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被自觉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责任会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而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应用技术分析的方法,必须同时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具体现实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会计起到应有的作用,并使之向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健康发展。总之,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和实务界的广泛参与,我们应从我国文化环境背景的实际出发,研究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和道德规范,超越“就会计论会计”的局限,使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7

关键词: 管理会计文化环境约束影响对策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进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与实务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无论在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是实务的应用上,还不尽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没有与我国的国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应我国文化环境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探讨我国管理会计运作的文化环境对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道德规范体系,应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一、文化环境对管理会计的约束及影响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在各国的应用和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中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包括能力、保密、正直、客观、道德行为的冲突的解决等。我国目前尚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但随着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以及各中介服务机构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关利益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导致责任会计对于责任与激励处理方式的不同。一般而言,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较为注重强调个体的利益,管理会计责任中心将工资直接与效益挂钩,强调业绩与金钱的对等,但这种情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首先,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重于强调社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向钱看是与社会导向相矛盾的。其次,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在责任会计的推行过程中,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最后,责任的考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控制的目标也不能完全量比,一切按业绩控制也未必就能行得通。因此,责任的考核必须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的观念会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的观念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则会抑制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略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管理的观念助长了不思进取、不愿积极面向市场开拓的行为。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不同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不同。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就低,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必然要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入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将人看作是权利的工具的专制企业,责任会计就难以推行,也很难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相反,在较为民主及尊重人的个性的企业,则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被自觉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责任会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而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

 

二、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对影响管理会计的文化环境的剖析,笔者提出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道德规范的以下对策。 

1.我们应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制订我国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尽管我国尚不具备美国等国那样的条件制定《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但我们可借鉴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国传统社会文化观,制定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体系,使管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及其塑造的会计人在文化价值观上具有集体主义突出、对不确定因素规避度较强、权距较大、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程度不高的特征,我国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应结合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突破口。

篇8

摘 要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人直接参加的、按照预定目标,通过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讲求效果的一种社会实践和管理活动,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金活动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计更是日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人们越发重视的个人理财。当然它更多地运用还是表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因此对会计的研究与运用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只有对会计有全面、专业的掌握,才能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生活。

关键词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发展趋势

一、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组成及财务会计简析

1.现代企业会计系统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通过货币可以表现出价值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同时存在实物和货币形式,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同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如现金、原材料、产成品和固定资产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表现了一种价值。企业的生产经营运动从价值形式来看就是价值运动,也即货币的运动,当货币转换为资金时,资金运动成为价值运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资金运动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完整地描述着价值系统静态和动态的变化,从而更全面的反映着企业的价值运动。会计作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直接面向企业的资金运动,同时它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也是连结作为法人的企业和企业内部、外部的纽带。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同属于一个系统,是体现在不同层面的资金运动。

2.财务会计简析

财务会计,我们通常称传统的财务会计为对外会计,即主要通过记账、算账,并定期编制报表的专门方法,提供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具体的会计操作就是以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是对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情况进行处理,具有组织情报的机能,处理资金筹集、供应与运动,在必要时还要反映其结果,这就是说会计为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意向、决定提供情报,帮助企业达到最终的经营目标。

财务会计向企业管理当局传输财务信息,以便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但它的服务主要是外向的,侧重于对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报告,比如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企业所有者的财务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的主要财务关系,所有者作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理应就是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即是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所有者财务。

二、会计目前的基本现状

会计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刻契记事、绘图记事、结绳记事等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簿记的发展历程;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映射和打上了“记账”的烙印。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逐渐分离及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企业或业主靠自身的积累难以满足规模急剧扩张的要求,向外筹资已成必然。会计信息从而成为联系公司、企业与市场的纽带,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日益完善地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定期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具体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理论、记账方法及会计信息流,以及现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项目的核算。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下,必然也要求更加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财务会计从1993年7月1日起,进行全面转轨变型,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2006年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真正接轨,时至今日通过我国在会计方面一系列改革,在很多方面已经体现出国际趋同。财务会计是遵循会计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财务会计也经历着日益完善地过程。

2.日趋重要的电算化、网络会计

在我们认识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的同时,会计学科中的其它小的分支或者说是会计运用的其它存在方式也在随之朝前发展。如知识经济、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会计也展现在其中,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电算化会计”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电算化会计”的这个“化”字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是从非电算化逐步过渡到电算化;再从初级电算化过渡到高级电算化这样一个长期、渐进、动态的演变过程。会计电算化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流程及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而建立起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前期是解决简单的核算,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但完成过渡之后已经代替手工会计完成更多的会计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环境的更新下也发生了变化。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企业内部网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外部网使企业对外有选择地对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使信息共享。网络时代的来临已使会计由传统的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不仅包括处理传统会计经营业务,还可进行电子商务、处理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在全球发展国际化的要求下,这样的网络发展已经实现。会计软件由单机版发展成为网络版也是很好的证明。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发展

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二者都离不开资金运动。传统的会计管理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资金等物质资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从而对主宰和决定这些因素的人及其行为有所忽略。随着科学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主体认识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会计客体被作用的范围及深度便不断得以扩展,这就使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也要共同面对改革。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追求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利润,如果能做到对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尽可能的规划、控制、反馈,那么实现企业目标将不是难事。会计服务于企业,从理论和实践上也有人认为会计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毕竟做记录或是出报告不是企业的目的,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才是根本目的。这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共同协作,二者也将更好地融合成能进行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的,全面核算、全程管理的会计系统。

四、财务会计的展望

财务会计还将继续担任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财务会计的发展完善更多的表现在会计制度、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上,但由于较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而言财务会计信息具有滞后性等不利因素,企业应将财务会计提高为管理会计,或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两者更好地结合,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企业系统应当实现的功能或目的。企业长远来讲注重的是企业生命力,这就要求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要突破原有的环境界限,统一需求,关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以带动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提高。

篇9

战略管理会计,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去发现企业内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将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明显划分,注重强调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联系,并制定一系列战略计划和考核机制,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以便提高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的优势。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践目标

显而易见,战略管理会计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过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又可划分为不同的目标层次。以下从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基本目标指的是,战略管理会计有着完善的信息收集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性的信息提取,为当局规划和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持。具体目标的主要流程有:市场调查和战略决策因素的分析预测,参与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实施制定好的战略规划,战略管理业绩的反馈与评价。

三、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几种重要方法

1.价值链分析法。在《竞争优势》一书中,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中。价值链分析法主要从横向和纵向的亮度角度进行分析。横向角度,主要通过调查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包括行业价值链、内部价值链等,然后经过分析与计算,对竞争对手的水平有一个客观评价,找出在成本结构以及价值链体系中存在的差距,扬长避短,调整战略发展目标,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地位。纵向角度,从整个行业的大环境进行考虑,将价值活动分解为若干的相关战略活动,包括最初的原材料选取,产品的生产过程等,特别注重自身参与的价值链环节,不过一般都不会超越企业的经营范围。

2.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法。战略成本动因可谓是企业进行发展与创新的关键因素,识别和分析战略成本动因为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讲,执行性成本动因和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战略成本动因的最主要类型。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表现为如何合理分配企业的现有资源,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现有的经营策略是否完善。这些成本动因与企业文化、管理政策、领导风格是密不可分的。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全方位管理,高生产效率,促进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结构性成本动因与组织基础经济结构的成本有关,这种动因体现了在行业和市场中的定位,企业为实现长久目标需要慎重考虑。它主要涉及运营经验、制造技术、企业规模、经营范围、产品多样性的合理选择。

3.竞争对手分析。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的会计理念,通过调查与信息对比,更好地掌握行业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信息具备比较性的特点,快速缩短了与其他对手之间的距离。企业要想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闭门造车是永远不够的,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了解行业环境。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竞争对手分析对竞争者的经营策略、研发能力、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调查,来分析它们的财务信息,来挖掘自身管理与经营的不足之处,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保持企业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常见问题

1.理论研究偏多,实践性较差。相关的研究人员很多不是企业的在职人员,或者不是会计专业出身,导致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缺乏实践性,缺乏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意义。这种纯理论性探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其中不乏一些高深莫测的数学分析模型,实际工作者一方面不太注重这些书面的资料,认为其缺乏际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想去学习却经常力不从心。所以,战略管理会计方法虽然较多,却缺乏系统的规划与整理,缺乏实用性,难以解决实质问题。

2.缺乏高素质的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战略管理会计涉及的学科有: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逻辑学、心理学等,会计人员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对自身行业有着独特的认识,具备精准的决断力,敏锐的战略思维,敢于迎接挑战,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机遇,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是很多企业所缺乏的。不过现在的企业领导者还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注重相关人员的培训,战略管理会计人员无法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潜力无法得到激发,不能为企业战略发展方案的制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导致了我国整体的战略管理会计人员得不到发展和进步。

3.缺乏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会计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在每一个行业几乎都有这一职位,主要负责企业和单位的财务支出,为社会提供会计信息或鉴别服务,其服务态度和质量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市场经济秩序。会计的工作过程中,许多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很有可能破坏企业经营者和客户的利益。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就是要有职业道德,只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过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越向前发展。

五、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建议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入21世纪以后,战略管理会计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新的研究课题,其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对制度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西方企业中的管理会计理论在中国并不一定适用。因此,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研究,制定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战略管理会计理念,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努力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并应用到现实的企业中。

2.努力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由于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度还不够强,没有将过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会计人员的培训上,导致我国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是管理阶层人员,无法组织高质量的管理团队,会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阻碍。我认为要想改变目前的不良情况,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企业管理者要有进取心,通过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和总结成功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最终应用于实践中。②各个企业要加强培训,聘请管理会计学专家,开设知识讲座,强化企业的战略管理理念,提高会计人员的意识和业务素质。

篇10

关键词:医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

医药企业主要从事医疗药品的生产与经营业务,是我国医疗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与保障。近几年我国对医药的重视度越来越强烈,也由于医药企业的产品比较特殊,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有其行业专属性,而会计是企业基础管理活动,主要职能是反应与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对于医药企业管理基础、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的提升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医药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不断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一、提升医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夯实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管理

近几年随着医药体系的改革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税务对医药行业的稽查也越来越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升会计核算质量,要求会计核算信息能够客观反映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也是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要求医药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会计核算基础,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制度、会计管理等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核算基础管理的提升。

2.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要求医药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健全,对于医药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事项,有相关制度进行管理,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能够通过控制活动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促进医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如医药材料的采购过程,需要将采购、入库、库存管理等流程进行规范,规范的过程是对相关单据表单的管理,为会计核算质量提升创造较好的原始凭证条件。因此,提升医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将促进医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逐步健全与改进完善。

3.有利于提高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水平

医药企业作为专业公司,且其产品主要用于救治病患,在管理方面有很多特殊要求,在国家税收政策中亦有很多针对医药企业的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等,都将对医药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同时,医药企业作为企业,在市场化发展的今天,需要不断打造成本优势,这就需要医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而成本管控的基础正是医药企业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在会计核算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帮助医药企业不断提升医药企业成本管控水平,取得行业领先的成本优势。

4.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医药企业在行业发展方面,由于市场容量相对固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会计信息化的逐步发展,我国会计的职能逐步由繁琐的手工劳动,转向决策支持。国家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管理会计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较为专业系统的财务管理功能,特别在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决策方面给予支持。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通过管理会计建设与提升,逐步打造较为系统的医药企业决策支撑体系,为医药企业的投资活动、融资活动、营运互动管理提供相应决策依据,帮助企业提高决策效率,进而形成医药企业较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医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基础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有的医药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不足,如对于“其他”类项目的核算,往往其中纳入了很多内容,有些内容并非对医药企业的影响细微,但在会计核算中,没有对“其他”的内容进行细分,使得管理存在虚位。二是管理会计基础与质量仍需提升。近年来,国家对管理会计日益重视,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提升作用,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都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但在医药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对管理会计应用较少,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效果。

2.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医药企业同样需要通过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沟通、监督等模块建设与完善内部控制。会计核算质量提升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是必要环节,有助于通过流程加强会计核算的过程控制,但在内部控制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医药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分析评估,没有建立集体决策过程,使得固定资产决策缺乏数据支撑,没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或是之前的会计核算处理对固定资产决策事项的支持力度不够,核算不够健全,此时需要医药企业建立较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会计处理需要达到的细化程度,并将会计信息纳入决策分析体系,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

3.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有的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且有较多的财税优惠政策,使得医药企业在管理中弱化对成本的控制,容易造成成本增加,产生浪费的现象。二是有的医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方法,如在成本分摊过程中,只是单纯以产量分配固定成本,而对于产品在固定资产中实际占用的资源缺乏分析,使得成本分摊结果与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三是有的医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一味强调成本降低,而忽视了质量与成本的兼顾管理,使得医药企业的成本虽然降低了,但其市场份额亦有较大程度的削减,结果得不偿失,这些都是会计核算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4.医药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医药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仅是开发或购买了财务处理系统,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处理电算化,解放了计人员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工作量,但在凭证录入和报表分析方面则功能较弱。二是医药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与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不足,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会计信息化未来的延展性,使得会计系统无法与其他系统建立接口,导致形成信息孤岛。三是会计信息化的决策支持作用较弱,如会计信息系统与生产业务系统虽然建立了连接,但没有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没有将会计分析理论镶嵌入会计信息系统,在财务管理效率方面仍然较低,对于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产生制约作用。

三、提升医药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主要措施

1.不断加强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基础管理

一是进一步精细化会计核算管理,对于已有业务进行细分梳理,特别对于科目体系中的“其他”项目进行细分,对于其中影响较大的内容,另设科目或进行备查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细化水平。二是建立符合医药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对于会计准则要求的可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使得医药企业的业务事项均有规可依,会计核算清楚。三是加强管理会计提升,对国家管理会计推行方面的文件加强学习,并与医药企业实际相结合,发挥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管理及绩效管理的作用,帮助医药企业不断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2.不断完善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医药企业从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公司治理架构建设,以现代公司治理管理医药企业,促进医药企业过程管理制度健全,适应医药企业发展现状。二是加强业务流程风险点与关键控制点梳理,将会计管理嵌入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去,不断提高会计对医药企业业务的参与度,增强财务人员对企业业务的熟悉度,提高话语权,进而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三是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断改进与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使其适应企业发展。

3.不断提升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医药企业对成本管理的意识,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细化成本核算内容,提高精细化程度。二是应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与医药企业实际结合,贯穿入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去,不断优化医药企业成本结构。三是兼顾成本与质量管理的平衡,以医药质量为成本管理的第一考虑要素,不能以成本牺牲质量,不断打造具有优势的成本控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