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的管理法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土地的管理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使全市的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深入贯彻宣传《土地管理法》,进一步增强基本国策意识
从提高全民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国策意识出发,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一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据统计,自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市乡两级召开土地管理专题会议400多场次,共举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法规培训班34期。二是对群众进行宣传。结合去年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和全民普法教育,在各乡镇(街道)组织讲法团,到各村巡回宣传,形成了“村村宣传到墙,户户材料在手”的宣传局面。每年“6.25”土地日都在全市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在诸城市报上开辟专版;在市区设立法律法规咨询站,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解答关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三是对上进行宣传。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工作开展。《国土资源报》专版介绍了我市土地开发整理的做法及成功经验。仅去年一年,就在省以上国土资源报刊中发表了《整顿不影响发展》、《整顿规范土地市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等3篇工作研究,新闻报道12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报道14篇,提高了我市在国土资源系统中的知名度。
二、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牢固树立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积极推进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一)认真落实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土地管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市里每年两次对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市人大、市政协重视关心土地工作,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视察,专门听取情况汇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得到有效落实,连续2次被潍坊市政府授予“实施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
(二)从严保护耕地。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五个不准”,有效稳定了耕地面积。一是加强用地审批管理。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建设用地审批管理。能利用荒地的,不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占用好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认真落实“占补平衡”措施,实行“占一补一”。二是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建立了高标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107940.6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9.8。同时,制定了六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修编了《诸城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确保基本农田的保护面积与保护率不变。
(三)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把土地开发整理作为稳定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制定了《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复垦暂行规定》,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使用、谁复垦”的原则,提高全民参与土地开发的积极性;二是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完成了示范区开发整理任务。到目前,我市已申报国家级立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个,省级立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个,市、县级以上项目近30个,县级以下项目200多个,共新增耕地面积4.4万亩。仅去年一年就安排各类开发整理项目108个,新增耕地1.7万余亩,连续五年实现了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四)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一是对各类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对符合要求的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简化办事程序,及时向上级报批。仅20__年,我市就上报审批建设用地47个批次,面积9346亩,保障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二是提高办事效率。按照上级要求,把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3项精简到9项。向行政审批中心派驻了6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做到了“一门受理、一站批复、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特别是对市里调度的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提前介入,超前服务,为企业早日开工赢得了时间。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土地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土地管理执法年活动先进单位”、“潍坊市土地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仅去年一年,共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12面,表扬信30多封。
三、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土地市场建设
近年来,我们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为目标,努力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达到了“以地生财、以地聚财、以地兴城”。去年共实现土地收益2.6亿元,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
(一)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去年以来,对城区内的存量闲置土地、旧城改造土地、“退二进三”土地以及新增经营性用地,全部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对城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一律停止办理使用手续,统一纳入政府储备库,确保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去年,对14宗面积1827 亩集体土地进行了储备,到目前,土地储备已达4440亩。
(二)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对商业、金融、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对同一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纳入了“招拍挂”范围,给所有单位或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20__年拍卖、挂牌出让13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面积449.79亩,实现政府土地收益9000多万元。
(三)稳步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积极抓好存量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工作。对企业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采取出让、租赁等形式进行处置;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划拨土地改变用途的,全部纳入有偿使用范围。去年以来,共收缴有偿使用费2652万元,走在了潍坊市前列。
四、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
土地执法监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各类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对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有效地打击了扰乱土地市场秩序行为。对破坏耕地的重大违法案件,从严予以查处。如昌城镇孙二村砖瓦厂违法占用耕地取土烧砖,我们多次进行说服教育,并先后下达了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但对方拒不执行,继续破坏土地,市政府决定从严处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公安部门对责任人依法进行了刑事拘留,并在全市进行了通报。
(二)扎实开展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去年以来,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成了专门的清理队伍,制定出台了《实施办法》和《工作制度》,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全市所有土地进行拉网式清查。措施上,突出了五点,一是抓清查摸底,掌握全市违法用地的情况;二是抓协调调度,推动面上工作开展;三是抓处理,对违法用地,抓紧按规定完善手续,确保不留尾巴,不留后患;四是抓典型,对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过程中发现的大案、要案,进行公开曝光、公开处理;五是抓巡回检查,杜绝新的违法用地的发生。全市共清查出各类违法占地792宗,1888亩,已全部处结完毕,处结率100,罚款256.8万元,得到了省、潍坊市的肯定。
(三)积极落实征地补偿。在征用土地时,严格按《土地管理法》规定标准落实补偿安置费,并实行征地补偿公告、安置公告、补偿登记“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对群众关于土地补偿的来信来访,都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从速、从快进行了调查处理,确保了没有发生侵犯农民权利、引发群众集体到省进京上访问题的发生。
前段,我们通过严格实施《土地管理法》,在保护耕地、保障用地、经营土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依然不足,土地利用率不高,招拍挂的力度还不够大,违法用地现象仍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好《土地管理法》,把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步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究、开辟专栏、电视广播、发放宣传材料、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
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个不准”。同时,抓好国家、省重点项目的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是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宏观调控各类用地布局,优先保证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把好单位用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关,提高土地利用利用率。
四是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进一步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对市里的重点建设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列入国家、省级项目计划,尽量不占用现有指标。同时拓展实施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周转政策渠道,以挖掘增加用地指标的潜力,尽而满足建设用地需求。
篇2
[关键词]土地管理法;物权法;不动产土地
中图分类号:R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8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口急剧上升使人类生存环境不断缩小,农耕面积大幅度减少,中国的土地问题日益突出。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不论是从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重要的物权―土地物权的内容的规定来看,还是从对土地物权的行使方式来看,土地管理法都有非常多的规定。因此,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不仅对现实的土地物权制度发挥着准据法的作用,而且对物权法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土地物权从属于物权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二者吩目互依存又彼此制约。
1 《物权法》对《土地管理法》的积极作用
1.1 《物权法》对《土地管理法》的指导作用
《物权法》中的“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两种而不动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土地,因此《物权法》中的关于土地产权的一些规章和基本原则对《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又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土地管理法》中对于土地的产权变更登记,也就是不动产产权的变更登记及相关手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使土地登记仅仅成为了一种管理方式,而在土地产权变化中失效。特别在我的现实情况中,虽然不动产的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最为活跃的市场,但是在不动产的管理体制问题上,仍然保留着旧体制条件下建立的将不动产中的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定着物、生成物各自分割管理、各成体系的作法。因此,《物权法》将土地产权这一物权赋予所有集体成员的这一转变,保障了集体内每一名成员的权益,也规定了集体内的所有成员对集体产权具有维护的义务。
1.2 《物权法》对《土地管理法》的补充作用
《物权法》对《土地管理法》又有着补充完善的作用,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为例针对于土地征收这一项,《物权法》有了更完善和更全面的补充。《土地管理法》中指出,根据建设需要国家可以对农民的土地进行征用并给与和土地相等价值的补偿以保证公众利益。这一规定意味着只要对征收土地的农民有一定的补偿即可,而没有明确解释什么是公众利益,因此,造成实际生活中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建设及城市发展而征用农民土地。在这种体制下,土地失去了其财产性质,其物权即土地使用权不再是独立的典型的民事权利,而成为附属性权利;与此相反,地上建筑物的价值越来越显著,其物权成为非常重要的权利。这样,土地的物权不得不被地上物的价值吸收,并随同地上物转移。《物权法》中仍然没有对公共利益做出明确改革的原因是《物权法》属于民法。并且《物权法》中明确了补偿条件在《土地管理法》的基础上添加了安置费等以用于保障农民土地被征收后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同时,《物权法》对《土地管理法》中的土地登记制度有着补充的作用,比如,在不动产上设定一个抵押权时,依据物权公示的法律原则,该抵押权就必须进行登记;在登记之后,社会就有了知悉该不动产承受着一项抵押权这个法律上的负担的合法渠道,社会的他人就会在取得该不动产物权时作出合理的避免风险的举动。如果法律不建立登记制度,则就违背了交易的公平原则,并且给交易带来巨大的风险。故土地登记制度实际上是物权法上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它对科学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动产法至关重要。
2 《土地管理法》对《物权法》的积极作用
2.1 《土地管理法》对《物权法》的完善作用。
《物权法》修订颁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保障财产分配和财产流通的公平性及公正性,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财产法。因为任何交易实际上都是物权的交换。《物权法》则是用来保障这些交易可以公平公正完成的法律法规。而土地是不动产的一种,因为其珍贵性和重要性使他成为了目前最特殊的物权。《物权法》中也对于土地财产权的变更和交易进行了规定,但作为民法的一种《物权法》中关于土地物权的制定不是很完善。并且《物权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有关征收土地后的补偿政策,但我国目前多的情况是国家征用土地将土地的产权从农村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对于如何征用和征用方式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并且对于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产权变更和交易问题同样没有进行明确的解释,因此《物权法》在土地产权这一方面上仍然较为薄弱。而《土地管理法》在关于不动产财产权利的规定,对不动产物权体系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比如,土地管理法关于两种土地所有权的规定,关于土地使用权可以划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关于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的规定,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应该进行登记的规定等,都有既符合国情又符合不动产法原理的特点。在我国未来的不动产法律体系中,这些制度对于完善《物权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土地管理法》对《物权法》的发展作用
我国耕地总体面积虽然很大,但人口数量较大,导致人均较少,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脚步逐渐较加快,使耕地面积的逐渐缩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而《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与颁布对如何保护我国耕地面积进行了明确的规范,指出作为基本农田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等非耕地需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国务院等)进行审批,对耕地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后,我国开始建立了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但是我国不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市场,不动产实际工作部门也按照这一基本精神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和工作程序。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来立法将逐渐增加对个人产权的重视,因此《土地管理法》和《物喾ā繁匦胍达到精神上的高度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1 土地开发的概述
土地开发是指根据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内,采取行政、经济、法律以及工程技术等的手段,进行土地的开垦、复垦和平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的行为。当前正是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供求矛盾和资源利益冲突的凸显期。加强土地管理,严把土地“闸门”,坚守耕地红线,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手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2 充分认清形势
从当前耕地保护工作形势看,导致耕地减少的因素可概括为“占、毁、调、退”四个主要方面,而增加耕地面积的因素只有一个,即土地开发整理。其增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调整田块布局、归并零散地块以增加耕地;将废弃地恢复成耕地;将宜农未利用土地开垦成耕地。土地开发整理是从耕地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来落实耕地保护任务的,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清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努力提高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认识,将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从重视数量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既要多造地,更要造好地,真正发挥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功能。
3 突出工作重点
3.1 耕地保护目标。要紧紧围绕耕地保护目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3.2 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要紧紧围绕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坚持以建设促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3.3 现代农业和新农村。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完善县、乡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4 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要紧紧围绕重点地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倾斜。特别要全力组织实施好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认真做好项目安排、招投标和实施管理等各项工作,使其早日造福人民群众。
4 如何做好土地开发工作
4.1 按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统筹安排。土地开发要按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统筹安排,走计划开发的途径,避免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和劳力不足。其开发的目的与要求既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并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4.2 合理开发,防止土地资源的流失。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开发计划的编制与开发项目的选址。编制开发计划时应综合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及土地开发复垦实绩等方面,合理编制和下达开发计划,同时做到任务与资金相衔接、相配套,以鼓励和资助造地任务较重的地区。开发复垦项目选址时应科学分析,充分论证,坚持开发项目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以防止土地资源的破坏。
4.3 加大宣传力度。目前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对土地开发认识不够的问题,对此应从两方面加大宣传:一是在社会和广大群众中进行宣传。二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宣传和引导,增强其土地开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4 开拓土地开发筹资渠道。土地开发能否顺利进行,很大一部分原因要看资金能否顺利到位,这是土地开发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土地开发的资金保证体系。大量筹措资金,开拓土地开发筹资渠道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以按照“取之于地,用之于地”的原则,合理合法的进行筹资
4.5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标准是技术法规的重要内容,是投资决策的依据,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完善的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体系,既是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宏观监管等各项工作的技术支撑和依据,更是多造地、造好地的重要基础保障。应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统一的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体系,以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确保投资发挥应有的效益。
4.6 强化资金监管。随着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规模会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加强项目审核和稽查,重点对资金的分配使用、项目质量、任务完成和绩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挂钩;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防范暗箱操作等腐败问题的发生。
4.7 提高综合效益。进一步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地位,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的批示精神,探索建立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财政、规划等相关部门联动的组织方式,围绕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目标,形成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合力,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开发整理要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严格控制未利用土地开发,规划编制和项目确定都要经过科学论证,凡开发荒山、荒地、荒滩,都应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生态退耕地区,要加大平坝区、川地等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力度,只有搞好土地开发,才能缓解人口、资源及环境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李士成,《搞好土地开发的管见》,《宁夏农林科技》2002.6.
篇4
【关键词】土地管理;开发利用;对策
现阶段,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今后一段时期,上述矛盾还将继续存在,而且有加剧的趋势。因此,科学、合理、持续利用好土地资源,特别是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一般而言,国家把土地管理权授予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因此,土地管理也是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和运用法定职权,对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占有、使用、利用土地的过程或者行为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同时,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物质运动还是价值运动,土地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实行土地公有,国家有可能自觉运用土地,使之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独有的作用。
(1)土地利用状况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在分工发达条件下,各部类、部门、产业、行业、企业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决定着经济发展是否协调、顺利。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各类内部结构等等。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改变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
(2)保护耕地,实质是保护农业特别是保护粮食生产,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恰当的比例,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调整农业结构,就必须调整土地用途。粮食生产需要使用大量土地,发展蔬菜、瓜果、花卉、特种养殖等高附加值农业,也需要土地。在农用土地有限情况下,如何安排好两者的用地关系,是个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不允许调整土地用途,调整农业结构就是一句空话。但如果调整过多、过猛,又可能危及粮食生产。
2.土地片区发展策略
土地为政府一级垄断,因此土地成片开发也就不可避免地与政府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成片开发主体不是政府,则开发商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以此作为资金人区的条件:
(1)高起点的规划。政府应尽量在最大范围内招标,在选择规划公司和确定规划方案上采用科学的决策程序,既要追求务实的规划效果,也要追求广泛的宣传效应,充分利用“规划也是生产力”这一原理,以规划带动土地升值。
(2)对规划结果进行广泛的宣传,表达政府建设片区的信心和决心,将城市发展的战略方向深植民心,争取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3)控制1日区的开发面积,保证新片区有足够的建设指标,以行政手段控制总供应量,以保证最初进入的投资者有土地升值空间。
3.土地拓展的具体实施
(1)片区产业规划。投资者一般对新片区最看好的是土地增值概念,对物业开发概念的市场前景多持观望态度,一般对新片区居住和工作人群的形成有所怀疑。根据我们的判断,这一般也是新片区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单靠人口的空间位移而不是产业支撑将难以带动新片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新片区在完成规划之后,有必要进行一些产业规划的论证并组织实施,使投资者从新片区的发展中能够发现蕴藏的商机,而不仅仅是“置地获利”。
(2)保证先期投资者的利益。由于受滚动开发的压力,使得新片区在转让土地时会较多地考虑收益性,以保证后续开发的顺利进行。这就增加了先期进入的投资者的风险。如果先期开发商进入后未能获得预期利润甚至出现损失,则后续投资会产生较大萎缩,土地升值的想象空间也就消失殆尽。因此土地拓展商要采取地价折让、贴息等手段,保证投资大、风险高、影响面广一类项目的获利性,降低重大项目前期风险。
(3)严格控制旧城物业供应量,保证新片区切实发展。虽然政府为保证新片区建设往往会对旧区的物业供应量进行一定限制,但一般来说,投资者对这种控制能否切实落实往往持不信任态度,鉴于开发商与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各旧区对自己发展业绩的追求,这一问题往往成为影响新片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得到新片区所在城市政府的切实支持,使控制老城区发展的承诺能够兑现,同时也要控制新城区的物业开发量,以保证先期进行物业开发的投资者不受无序供应的伤害。
4.土地片区开发顺序
(1)保证核心区建设的优先权,争取在短期内出形象。成片开发一般涉及的面积比较大,一次性开发较为困难,因此要锁定重点,为此可先划出一片核心区优先开发,通过地价折让或其它优惠条件来换取近期内开工建设,以此塑造整个新片区的形象。
(2)部分地块近期不予转让或定以高价。对于受重点项目影响巨大而重点项目又没有开始建设的地块,可视情况不转让或将其定以高价从而将投资者吸引至其它地块,待重点项目开始建设或即将开始建设时再转让,以期获得较高价格,以保证滚动开发的顺利进行。
(3)土地出让的原则为成熟一片出让一片、由成熟地块到不成熟地块。一般来说,在新片区开发的初始阶段都要进行地价折让,即土地出让价格低于土地开发成本。这就对开发单位的资金造成极大的压力,尤其在建设初期招商引资难以获得大成就的情况下,较多的地价折让就成为后续开发能够成功的基本前提。而地价折让的程度又受投资者对地价判断的影响,因此土地拓展商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最好还是先出让成熟地块。一般来说,由建成路向两侧开发、由老城区向新片区开发是两种较好的开发路线,这样也有利于配套建设的实施与延伸。
篇5
[关键字]地籍测绘 管理信息系统 GIS
[中图分类号] 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9-1
0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地籍管理业务量迅速增加,权属变更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地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土地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适时推出以GIS为基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 地籍测绘的内容
地籍测绘就是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来测定土地以及其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及利用状况的专业测绘。地籍测绘的任务主要包含外业测绘、内业编制地籍号,绘制宗地图、面积计算、成果输出及归档。形成的资料有:地籍图、宗地图、宗地面积量算表、调查表格等。地籍测绘的目的很明确,主要为了地籍管理,开发管理,交易管理以及评估、征税、收费、仲裁、地籍面积鉴定等土地管理提供基础图、表、数字、资料和相关的信息。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如基础设施、地下管网、通信线路、环境保护等)等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地籍测绘分为地籍基础测绘和地籍项目测绘两种。地籍基础测绘是指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的建立平面控制网,来测绘形成的基础图纸—一分幅地籍图。地籍项目测绘,是指在地籍管理、开发管理以及其他土地管理过程中需要测绘土地平面图及相关的图、表、册、薄、数据等开展的测绘活动。地籍项目测绘贯穿于整个土地权属管理、交易、开发等土地业务全过程,工作量大。其中最大量、最具现时性、最重要的是土地权属证附图的测绘。
2 地籍管理中引入GIS的意义
将GIS引入地籍管理是对传统地籍管理方式的一个突破,它标志着地籍管理走向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管理模式。我们知道,地籍信息包含坐落信息、自然信息、产权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坐落信息对于土地确定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在传统的地籍管理中,土地坐落一般都以城市的街区名来定义,而街区名有模糊、易变、不精确的特点,难以从根本山杜绝重复发证等现象的发生。引入GIS后,将办证的地形图紧密关联,通过地形图的精确坐标来定义土地坐标,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图管证,保证土地确权办证的准确、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土地GIS可以进行任意地理范围内土地的各类统计分析,如产权发证状况分析、产权变更面积统计与分析、产权查封、抵押的统计与分析等,能方便了解城市土地的状况。
3 地籍基础测绘与GIS的关系
地籍基础测绘系统实现全数字化的基础测绘,通过使用各种测绘仪器,采集地籍测绘点坐标,绘制包括地籍分幅图、录入土地勘测属性数据、填写土地调查信息。另外采集的数据还有政区、居民地、交通与管网、水系及附属设施、地貌、地名等内容,这些数据全面反映了数据库覆盖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可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商业布局等方面、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报警等个专业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这些基础测绘采集的数据是GIS的源头,数据采集是GIS的运行和使用离不开通过测绘获得的数据。地籍基础测绘行业作为地籍GIS应用基础数据的主要生产部门,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其地位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更加彰明较著。
4 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发展前景
构建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将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为土地管理提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建设用地的征用,预审,供地,确权,建设用地批准下达等办理阶段的定位,定量和可视化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和高效的指标核算工具,有助于动态把握对土地实施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土地审批与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
(2)巩固技术优势,拓展城市测绘业务。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土地管理类提供全面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丰富了测绘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技术含量,在基础土建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供定位分析、定量分析、可视化分析的成果,有助于提高测绘工作的社会地位,变政策优势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
(3)促进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转变。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测绘行业已经在数据采集、辅助成图、数据建库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测绘行业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到现代化作业方式的转变,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基于土地管理的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丰富测绘成果内容与表现形式,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明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城市测绘工作50年论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64-67.
篇6
重庆市国在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促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地产市场,加强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更好地发挥土地资产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范围: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包括变更用地性质或建设规模补缴的出让金)。
(二)行政划拨土地补交、扣缴的出让金和收取的土地收益。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其它收入。
第三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权限划分:
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属国家预算收入,由财政部门委托各级国土部门按照土地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分级征收。市审批权限范围内的由市国土局征收;县、市审批权限范围内的,由县、市、国土部门征收。
第四条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
(一)城镇国有土地由政府负责拆迁整治后出让的,扣除拆迁安置整治成本后为出让金;未承担地上物拆迁出让的,以合同约定的出让金为准。
(二)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后出让的,出让总价金扣除经核业的实际征地成本后为土地出让金。
(三)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经整治后出让的,出让总价金扣除征地、整治开发成本后为土地出让金。
第五条 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的分配
(一)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包括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江北县龙溪镇、人和镇、巴县西彭镇、渔洞镇及市政府确定的其它地区)的城镇国有土地(包括统征后的全部土地,下同)出让金的分配比例为市级70%,区县级30%(市政府筹集大型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时另有规定除外)。
新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出让的,原则上按出让综合价金总额计算,市级30%,区县级70%(含征地成本和区县所得出让金)。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即前项未包括的区、市、县)的城镇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比例为:市级20%,区市县级80%。
新征农村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出让的,原则上按出让综合价金总额计算,市级10%,区市县级90%(含征地成本和区市县所得的出让金)。
(三)县、市审批权限范围内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均按本条第一、第二项的比例分配。
第六条 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的解缴:
在市和区市县国土局建立“土地收入”专户,除按规定提取业务费外,按昭第五条确定的分配比例分别于次月10日前解缴同级财政,具体解交办法由市财政局、国土局制定。
第七条 征地拆迁和土地整治费的审核与监督:(一)征地、拆迁费按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如实计算,并按征地审批经限报市或县、市国土局核定,包干使用。
(二)土地整治费由开发单位按实列报,同级财政局、国土局共同审定。
(三)征地拆迁和土地整治费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不准挪作它用。
第八条 土地使用权有偿收入的使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开发和发展农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土地使用权有偿收入使用比例为:70%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5%用于城市土地整治开发,15%用于发展农业。
第九条 城市规划区和区、市、县所在城镇规划以外的小城镇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管理,按《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试行)〉通知》(重办发〔1994〕68号文)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工作经费,由国土局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的2%提取,专款专用,并纳入同级财政瞀外资金专户管理。
第十一条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和支出报表。季度报表于季度终了后10日内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一式二份。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fect in consulting and archiving of traditional R&D base drawing archiving method and proposes a new archiving method-archiving by sheet order plus software program development to build a base draw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impor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The conclusio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n XGMA excavator research institute
关键词: VB;研发底图;管理
Key words: VB;R&D base drawing;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25-02
1 传统底图存档方式及其缺陷
1.1 存档方式 传动的底图存档方式,以机型为一级分类,以系统为二级分类,存档于档案室的图纸柜中。例如厦工股份的挖掘机研发部档案室的图纸存档情况,大致如图1所示。
图1为厦工股份挖掘机事业部档案室在2011年时的玻璃图存档情况,档案室的存放柜共45个,且已经全部饱和放置,玻璃底图占用存档柜空间为100%,已没有空间容纳新机型的图纸,须通过增加图纸柜的方式,对档案室进行扩容,解决档案室底图容量问题。
1.2 更新与维护 发生设计变更时,为避免图纸的版本错误,使用新图纸替换旧图纸,并将旧图纸销毁。而该方法也导致了图纸的旧版本信息丢失。因此,只能控制档案室玻璃底图最新版本,对旧版本无法进行管控和查询。
1.3 复制与印晒 由研发人员提供需印晒的图纸隶属的机型,及其隶属的系统。资料员查找档案室中的图纸,然后进行晒图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单张图纸的印晒较为简单,但对成套图纸的印晒难度显得较为困难,特别是遇到借用件、不出图编码等,资料员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手段十分有限。以下举例说明:
当需要印晒XG806平台系统的全套图纸时。需从XG806平台系统的对应存放柜中找出对应的系统总称图纸,如31E0001。然后根据图纸的明细表中,找出各对应图纸,若图纸为总成件,还需要继续根据它的明细表,找出图纸,直至找出所有图纸,然后开始印晒。当出现借用情况时,如XG806平台中某个零件借用XG808平台系统中的零件时,需要开启XG808平台系统的存放柜,寻找该图纸。而在制图规范中借用图纸,仅在备注栏中标明借用机型,并不标明借用系统,因此当XG806平台中某个零件借用XG808工作装置系统的零件时,需要查找的范围将扩大到XG808的所有图纸,而当借用的图纸,在其原本机型中属于“不另绘图”选项时,只有在其父项部件的图纸明细栏中才可得知其“不另绘图”属性。因此以该方式的查找效率极低。
1.4 传统图纸存档方式缺陷小结 ①空间利用率低;②版本管理问题严重;③查阅方式极其困难。
2 图幅顺序存档法
为解决传统图纸的存档方式所带来的缺陷,本项目首先对图纸存档方式进行大胆创新,即图幅顺序存档法。
2.1 按图幅分类 本项目规划过程中,对图纸的存档方法的研究发现,单纯对于图纸而言,撇开图纸的内容与隶属关系,图幅是它最基本的物理属性。传统的图纸存放方式,导致的空间利用率问题,最根本的方面就在于,各个系统中的图纸图幅不一,导致占用的空间大,图纸柜存放的紧凑性低。在此对档案室的图纸重新进行整理,将A4、A3、A2、A1、A0五种国标图幅分别统一放置,就可使图纸柜的空间以最紧凑的方式进行存放,图纸柜的空间利用率就可以得到极大地提升。
2.2 以时间为存放顺序 以图幅分类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设计变更时旧图不替换,只将新图放置在该图幅的最后位置。以此方式存放,就可以进行版本管控,查找时由后往前查找,首次查找的就是最新的图纸,需要旧版本的图纸可以继续往前查找。
2.3 创建存档编号(归档号),与图纸编码相对应 通过以上两步,解决了存档空间、版本管控的问题。接下去,需要解决即是查阅问题。
在图纸的右下角记录归档号(流水顺序生成),建立归档号编码规范,并用Excel表格进行记录。查阅图纸时可以通过Excel表格进行搜索查阅。其方法为搜索图纸编码,获得存档编号(归档号),在使用归档号到档案室查找,由于图纸已经按照图幅分类,归档号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因此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出玻璃底图的存放位置。
图2为使用顺序图幅法后档案室玻璃底图的存档情况。使用顺序存档法后,最大程度的利用存档空间,原有45个存放柜数量不变,现已饱和放置的存放柜16个,未饱和放置的存放柜5个,未放置存放柜21个。总计档案室玻璃底图已占用空间41.1%。相比原先的传统存档方式,释放了58.9%空间。
3 研发底图管理系统及其功能
根据图幅顺序存档法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构建研发底图管理系统,来完成录入、查阅、旧版本查阅以及批量查阅等查阅工作,进一步解决查阅困难的问题。
3.1 以数据库的方式来玻璃底图档案 以数据库的方式来对玻璃底图档案进行管理,为后续的录入、查阅工作奠定基础。以数据库来代替Excel,用于处理庞大的图纸信息量。在本次的系统开发中使用较为简单的Aceess作为数据库,后续将改进为SQL。
3.2 使用VB进行编程开发 友好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方便快捷的操作,使资料员、研发人员可以方便的对档案室的图纸信息进行查阅,同时也可使资料员对档案室的玻璃底图的维护管理更为简便、有序。
3.3 图纸信息的Excel批量导入 样机试制、小批量产的图纸下发过程中,资料员通过研发底图管理系统生成图纸录入模板,编辑Excel表格,将图纸编码与归档号对应填入,完成后利用系统进行批量导入。
3.4 利用图纸编码信息查找图纸在档案室的位置 研发人员或资料员等可以通过该系统,使用图纸编码查找图纸在档案室的归档号,便可以方便快捷的得知图纸在档案室的精确位置,缩短了查阅印晒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利用归档号来查阅编码,得知在档案室的某个位置中放置的是哪张图纸。
3.5 利用编码批量查找归档号 研发人员或资料员可以将编码号填写在Excel表格中的首列,导入系统后,将生成该列编码图纸所对应的归档号。同理以此方式的批量查找,查阅与印晒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3.6 获得历史版本信息 使用图纸编码查找图纸归档码的同时,将获得该编码各个历史版本信息,并以倒序的方式显现给用户。每个版本历史信息中,都将显示录入时间,可让研发人员或其他人员获取图纸的历史版本存放的位置,并可供进入档案室进行查阅。(一般情况下,历史版本仅可查阅、不提供印晒)
3.7 利用E-BOM查找图纸 研发人员或资料员,可以调取涉及系统的设计BOM,导入底图管理系统中,系统可对该BOM中所涉及的图纸进行查阅,并返回给用户图纸清单,使用户获取整套图纸的存档信息。这部分功能已完全解决了传统存档方式中,借用件、不出图件的查阅困难或无法查阅问题,成套图纸的查阅与印晒效率获得极大的提高。
3.8 利用E-BOM检查图纸的完整性 设计过程中,特别是样机试制、小批量产的图纸下发过程中,经常遇到设计者将图纸遗漏的情况。使用这个功能,可以检测E-BOM图纸的完整性,编码信息来源属性中的,“专用件”必须绘制图纸(除不另绘图),本系统将对E-BOM中的专用件进行核对,若出现在档案室中无存档信息的编码,将对用户弹出警告,要求用户完善图纸或完善E-BOM。
4 案例总结
本方法与系统,在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研发进行试验,期间共历时3个月,其中软件开发1个月,档案室整理2个月,系统测试1个月。空间上,据统计,目前档案室共存放图纸A0幅面125张,A1幅面850张,A2幅面968张,A3幅面2727张,A4幅面13086张,总计17756张,折合A4幅面31212张。按档案室目前规模存储容量为折合A4幅面144000张,使用率为21.7%,综合使用率如上文所述为41.1%,因此在空间上,节约了50%以上的存放空间。
时间上,据测算,目前单张图纸的查阅约为5秒,之前单张图纸的查阅时间为60秒。批量查阅时间,以20张图纸为例,目前的查阅时间为20秒,之前的查阅时间约为120秒(不计疑难问题消耗时间)。以上查阅时间代表资料员输入编码信息获得归档号,以及提取图纸的时间。由底图管理系统完成的归档号查阅,时间约为0秒。遇到疑难问题的查阅时间,目前无疑难问题,如借用、不另绘图件的问题已通过该系统解决,之前解决该问题的平均时长为25分钟,之前的疑难问题的遇见概率为30%,即每10次批量查阅中,有3次遇到疑难问题。其他方面,如E-BOM图纸完成性检查,对XG845\XG848两个小批量生产的E-BOM进行核对,共发现E-BOM错误及图纸缺失项目合计53次。避免了图纸遗漏或E-BOM错误带来的损失。
5 结语
该项目,极高程度的提高了档案室底图管理的效率、准确率,较高程度的解放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对档案室的有限空间进行了最合理的利用。通过软件自主开发,以最节能的方式,最低的成本,完成具有较高价值的管理概念,对于研发技术管理而言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参考文献:
[1]范士喜,何薇.VB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探讨[J].计算机教,2007,11.
篇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省辖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地开展的土地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地区乱占滥用耕地情况严重,特别是一些行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在群众中造成了很环的影响。最近,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必须坚决制止城乡建设中乱占滥用耕地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农民建房、烧砖瓦窑和城镇一条街建设占用的耕地,逐房、逐窑、逐街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处理。江西省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江西省的《通知》转
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一切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
附: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必须坚决制止城乡建设中乱占滥用耕地的通知
(1989年1月19日)
各行政公署、各省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自《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地加强城乡用地计划管理,严格用地审批制度,认真开展土地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全省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刹住,全省土地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依法、统一管理的轨道。但是,一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以言代法,多头审批和越权审批土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干部甚至带头违法抢占耕地建房。特别是入冬以来, 随意毁田烧砖瓦、突击抢占责任田盖房以及盲目挤占耕地建新街的现象又有抬头。据进贤、南昌两县和樟树、丰城两市调查,目前烧砖瓦毁田的窑场,多达2000多座,仅此一项,这四县(市)每年要毁掉耕地二千多亩地。有的城镇郊区几乎已无地可种,但仍在盲目规划用良田建新街和集贸市场。少数地方的村民竞相抢占公路两侧大片良田开店经商,有地甚至为未成年的子孙建房。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制止。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农民建房、烧砖瓦窑和城镇一条街建设占用地耕地,逐房、逐窑、逐街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处理。凡擅自占用耕地的,要限期拆除复耕;凡越权审批土地的,以及用领导班子集体决定代替法定程序征用土地的,一律无效;凡擅自下放审批土地权限和非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土地的,应立即纠正。对那些以权谋私、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自批自用土地的领导干部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公安司法部门要主动配合土地管理部门抓好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二、认真搞好乡、镇、村建设用地规划,严格控制在耕地上建私房。各地要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尽快制定和完善乡、镇、村建设用地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用地,鼓励农民建房向高层发展,拆旧建新,移房上山。严禁在承包责任田和自留地随意选址建房,严禁在公路两侧高产良田内建房,严禁在连片耕地上开“天窗”建房。农民开店,可选在荒坡旱地上,相对集中。因受自然条件限制,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按用地规划严格控制用地面积。
三、严格控制建房用地面积标准。原则上人均住房面积超过15至20平方米,或者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即使分户,也不应该批准占耕地建房。自然村户均住房面积已达到省实施土地管理法规定面积的,建房要从严控制。
篇9
关键词: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技术土地整理开发整理
引言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区域规划、开发整理后土地面积和权属重新划分等各个方面。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测绘数据是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是决策正确的基本保证。因为测绘工作贯穿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所有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概(预)算的准确性,在科学决策、节约投资、规范工程行为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地籍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做好统一规划开发,具有一定的规模性、统一性、整体性。对于那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避免要打破原有的土地权属界线,为了利于将来整理后土地重新确权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准备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同时,地籍测绘也是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调查补充。当前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在国家测绘部门所提供的测绘资料大、中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上,都是通过土地的利用现状调查,利用航片、调绘片编绘所来。在土地的开发整理所有过程中反映了更为详细又准确内容的专用地图和地籍图,是在土地的使用现状所做好调查成果基础,要再次调查与补测、修测后编绘的。为了能够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后重新划分权属界线和面积的需要必须进行一次准确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使用者甚至是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出现纠纷。
1.1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
在该阶段,对项目中的地形地貌,旧村的复垦以及旧城中的改造所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所有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各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都是有这相当高的要求。这些所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的工程方案优劣判断、工程详细设计和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工程的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土地的开发控制、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电力管理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设计、协调,作出最迅速、最准确的反应,监督实施情况,控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1.2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
在这一个阶段主要就是提供数据给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项目监督控制部门比如城管部门、规划监督部门、农田是设施监督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等。随着现代土地开发整理制度的日渐成熟,这项控制及协调工作可由统一的工程监理部门来代替完成。二就是该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专业测绘单位所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测控就可,对测量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除了施工过程中所牵扯到很复杂的如沉降、变形观测等有时要专业队伍施测外,一般的施工单位的自有力量均可完成。
2、工程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2.1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
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依据与支持条件就是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经济、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理想的测绘成果上还要附加这些要素,反映开发整理区域的地形、地物、交通、水系、境界、房屋、人口等各方面的现状信息,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2节约投资
土地开发整理是投资相当大,工程施工过程要严格根据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来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要为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要做到这点,必须有一套精确、详细的工程项目测绘成果,必须具有现势性,充分的反映开发区域内的一切现状,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投资的合理计算、准确的效益分析、概(预)算的精确计算等。
2.3规范工程行为
土地开发整理一定要遵守每种施工验收规范,而这些规范所执行的先决条件是有科学可行的工程设计施工也一定要严格根据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详实,能反映出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3、几点体会
(1)合理的明确好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和一些地势比较平坦地区的土地在开发整理项目一般要求就是1∶200就可以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
(2)合理的布设高程网点。平坦的地区一般都可以60m为网格施测,地貌破碎、地形变化复杂的地区施测高程点网格间距不能大于40m。
(3)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要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地窑等量注面积及比高。
(4)主要就是要充分详细。测绘的效果图上除了所反映居民地、林地、园地、沟、渠、水系和电等各方面的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外,还有一些旧村复垦、旧城的改造地方,也是要统计出各户的房屋面积、新旧的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园地、林地树木的种类、年龄、面积,坟穴的位置、数量等。
(5)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4、结束语
现在国土资源部所提出数字国土计划,利用先进的软件、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和机助成图系统等来进行实地数据采集以及必要的现场属性调查数据、更新测量、更新资料,基础信息的现势性和可用性就会大大的提高。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文军.双辽市农民集体所有权确权登记实践探讨[J].吉林农业,2011(3):60-61.
篇10
关键词:地理教师;课堂生机;教学策略;学习
怎样使高中地理课堂充满生机、焕发活力,提高实效,是摆在高中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让地理教师的“站位”焕发课堂生机
课堂上教师的站位是焕发课堂教学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始终站位在讲台是讲解,走到学生中间是交流;定点站位是说教,动态走位是合作。因此,课堂上教师站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师长时间站在某一固定位置,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式,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学习动机,使课堂失去活力。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因此,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要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研讨,通过不断地变换站位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得以加强,课堂便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让地理教师的语言和教态焕发课堂生机
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往往与教师语言呆板、缺乏活力有关。教师的语言在传授知识、开启心智、培养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想像则容易引发学习兴趣;语速快慢、语调高低变化容易给人以兴奋和关注,给课堂带来活力。课堂上教师的举止、神态、仪表、体态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亲切的教态和风趣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课堂上教师若能做到面带微笑、亲切大方、仪表端庄,并能通过手势、体态和神态感染学生,做到手势潇洒、体态恰当、表情灿烂,加上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的语言,学生便能积极回应,形成良好互动,从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地理知识做到讲解引人人胜,提问启发思维,答疑讲深讲透,难点通俗易懂,描述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字斟句酌,地理用语准确无误,结合语调的抑扬顿挫,整个地理课堂定能洋溢愉悦与活力。
三、让多媒体辅助教学焕发课堂生机
多媒体在辅助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重点内容滞空时间短、页面更新快、学习再现效果差等不足,但课件中的内容给学生提供的独特视角、清晰画面、动态过程往往给学生带来新的视听效果。如在讲述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时,呈现我国过去进藏物资经过茶马古道运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进藏物资运输的艰难和建设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一幅幅青藏铁路建设施工场景的画面,映射出青藏铁路建设的艰辛;呈现隧道、公路桥和生态桥等景观,让同学们认识到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对铁路建设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也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在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些课件内容的展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课堂活力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让教学策略焕发课堂活力
课堂气氛沉闷,往往与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和教学策略有关。课堂上老师们若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习欲望,就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从而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问题导学,以问激活课堂。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设计导学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问题设计要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内在机理上,学生才会产生在学习内驱力基础上的想学,如果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一个也不会,或者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全会,那么这些问题就是无效问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延缓问题的判断时间。
针对教师设计出的问题,教师不能马上把答案给予学生,而是留下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刻内省和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思维在较深层次上的涌动。这样,就能保证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在积极地活动着,让每一位学生都不能闲着。
3.教师主动示弱。
课堂上针对教师预设的问题或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教师在学生面前主动表现出茫然不知,主动表现出需要帮助和解决的“窘态”,以满足同学们好胜心,铸就学生的成就感的一种教学策略。
4.明示当堂检测和课前抽查。
课堂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比无压力、无任务驱使的学习效率高得多,只有明确当堂检测和课前抽测的任务,学生课堂上才能积极地学习、记忆和巩固,从而使课堂表现出勃勃生机。
5.即兴活动。
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主动创设学习情境,如小组竞赛、即兴演讲、黑板板演、动手制作等,目的是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小麦种植、牧羊和休耕的空间和季节农事表,让每位学生自己设计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内部机理图和澳大利亚小麦一绵羊农场的农事安排表,老师随机选出几个学生上黑板展示思维过程,并针对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有效地梳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标要求,激发了学生思维,给课堂带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