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篇1

[关键词]道德文化建设“文以载道”伦理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B82-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016-04

如果说哲学给人以智慧(真),伦理学给人以良知(善),文学给人以情趣(美),那么人类追求文明进步之旅就是不断追求智慧、情怀与良知相统一的过程。中华民族在这种文明之旅中最为看重的是良知(善)与美(情趣)的统一,由此而形成了“文以载道”的道德文化建设传统。今天,探讨这一传统的历史意义并观照当代中国的“文以载道”话题,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伦理学研究。

一、“文以载道”之“文”与“道”

“文以载道”的“文”大体上有文论和文学两种。文论以论述的逻辑演绎“载道”,文学以描述的形象演示“载道”。文学之“文”究竟应当包含哪些样式,文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涉论的文学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以及现代影视作品。

“文以载道”的“道”不是如同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亦即不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是俗世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动准则,如同孔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的“道”,荀子说的“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的“道”,等等。就是说,“文以载道”的“道”属于伦理学范畴,是儒家伦理学说主张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中国文学很早就注意“文”与“道”的逻辑关系,重视“文”之“载道”的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章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章的本源;古代圣人创作文章来表现道,用以治理国家,进行教化;圣人制作的各种经不但是后世各体文章的渊源,而且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梳理了标准。”钟嵘在《诗品》中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内容只有表现了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激发的思想感情,才能够产生‘可群可怨’的艺术感染力量”。

学界一般认为,“文以载道”是宋学创始人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正式提出来的,在此之前,韩愈已提出“文以明道”和“文以贯道”的学说主张,广涉文学与道德的关系。由于周敦颐的思想体系和倾向比较复杂,其“道”并非如同韩愈那样专指封建社会的主流伦理文化——儒学道德体系,所以学界凡涉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多采用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语型而采信韩愈的“文以明道”内涵。

魏晋之前,中国人尚没有清晰的文学观念,魏晋以后经过所谓“文学自觉时代”,文学开始觉醒,并一度繁荣,但其间又滋长了唯美主义的形式主义文风。韩愈提出“文以明道”就是为了批判这种“叛道”的不良倾向,力图恢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主张的“文”与“道”的关系,把“文”与“道”关联起来。韩愈的本意是从文学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言说“文以载道”的。他认为,“文”是“载道”的手段,“文”的优劣受制于能否“明道”及“明道”的程度,这样“文以载道”就必然使“文”在其间得到发展。这是合乎文学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学”,一个重要的内在根据就是其“载道”。

一言以蔽之,“文以载道”的道德文化建设功能在于建构了“文”与“道”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生态模型。一方面,赋予文学以伦理与道德的灵魂和价值核心,充盈和提升了文学之于社会与人生的功能;另一方面,赋予社会道德以形象美感和人格魅力,从而铺垫了道德文化建设的文学艺术之途。

二、“文以载道”之道德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回溯历史可以看出,“文以载道”是道德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普遍方法,对道德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传承和普及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一,开启和显现了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生成之先河。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初始阶段,文史哲思想多是通过浑然一体的文本来表达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那时,关涉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文化形式也并非为伦理文本,而多是文学作品。这在西方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在中国可以追溯到第一部诗歌总汇——周代诗歌集《诗经》及此后的《楚辞》、《山海经》(学界一般认为后两书成于战国时期,晚《诗经》一个历史时代)。这种历史文化现象是合乎逻辑的。不难推理,伦理与道德起源于人类“创造自身”的劳动过程——“人”在劳动中创造自身与创造自身必需的伦理和道德本是同一过程。在远古的渔猎“劳动”中,经验告诉“人”们,彼此之间需要“心心相印”、“同心同德”的配合,以获得行动一致的伦理意义上的“思想关系”(马克思、列宁语),哪怕这种关系极为简单粗俗,也是必需的。于是,在一些情况下有的“人”会偶然发出诸如“唉吆”、“邪许”之类后来被称为“道德意识”的呼唤或呼喊。这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它的“启蒙意义”往于:向肢体方向发展便有了后来的舞蹈,向声音方向发展便有了后来的音乐(故后人说:“乐者,通伦理者也”),而向文字的方向发展便有了诗歌。这使得舞蹈、音乐、诗歌成为人类承载和表达道德意识的最早形式。故而,西方人叙述西方伦理思想史多是从远古的《荷马史诗》发微。

麦金泰尔在解释西方伦理思想史这种研究和叙述范式时指出:提出道德问题和回答道德问题并不是一回事,提出道德问题通常发生在社会变化时期,而回答道德问题一般是在对道德问题有了哲学伦理学的思考以后。所以他认为,古希腊社会变化提出的道德问题是“反映在从荷马时期的作家经过神谱时期的文本(Theognid corpus)到智者派的过渡时期的希腊文学之中”的。中国人叙述自己的伦理思想史多没有上溯至《诗经》,更没有观照《楚辞》和《山海经》等古典文本。这使得中国道德文化在逻辑起点上缺损了《诗经》、《楚辞》和《山海经》所“载”之“道”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蕴,致使今人往叙述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文本中很难看到这些道德历史价值的影踪,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先天不足”。

中国学界叙述本土伦理思想史,多是从《论语》文本直接开始的,涉论此前的“孝”和“亲亲为仁”也多是为了佐证孔子的“仁学”伦理文化,而不是为了揭示麦金泰尔所说的“为哲学伦理学提供了最初的动因”,即《诗经》等真正的古典文学作品所“载”之“道”。不言而喻,这就在传播方式上合乎逻辑地为“上智”推行专制政治伦理和道德教化提供了最为简便的技术工具,因为“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列子》之《仲尼·康衢谣》语)的“下愚”在这种道德文化样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俯首恭听。

其二,开掘和铺垫了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文学以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和普及其所载的道德价值,赋予道德以“人民性”的特质,因而成为真正的大众道德文化,由此而赢得自己在道德文化建设中最可靠、最有益的史学地位,充当建构和提升民族道德素质之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

历史上,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及其衍生的评书等民俗形式的文学作品)和戏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样式,其所“载”之“道”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因而实际担当了普及和传承道德文化的主要职能。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统治阶级认可或默许乃至推崇、因而堂而皇之地活跃在民间的“文以载道”;另一种是被统治阶级列为“禁书”和“禁戏”,只在民间悄然传播的“文以载道”。前一种“文以载道”是封建统治者实行道德教化的主渠道,其盛势始于明末,此后连绵不绝,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连平生“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的文学巨匠鲁迅,在偶然涉足京城戏场时,也为那种“连插足也难”的盛况感到惊讶。

综观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发展史,中国古代文学实际上充当了传播和普及儒家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的教科书。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也就没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道德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或许多停留在注释伦理文本的书斋中。

其三,承载和普及了历史上的主流道德文化价值。这在西方主要是起于古希腊的“四主德”即智慧、公正、勇敢、节制,在中国则是被《中庸》誉为“天下之达德”的“智”、“仁”、“勇”。这三者的道德意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世佳作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传统中国人对儒学伦理思想和道德文化价值的认知、理解和把握,更多的不是来自文本教化,而是各种“载道”的文学样式的熏陶。这种历史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点。

一是承载和普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本来在任何一个民族“文”都是以该民族通俗的母语“载道”的,这种样式在潜移默化中必然会给人们以特定民族的尊严感、认同感和亲和力的熏陶。而“文”所“载”之“道”的内容则会直接给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最后的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成为传诵全球的爱国主义佳话。屈原的《离骚》和岳飞的《满江红》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小说《小英雄雨来》、《敌后武工队》和影视作品《亮剑》等,给人特别是新生代以爱国主义教育的道德文化价值,都是直叙式文本的道德教科书不可比拟的。

二是承载和普及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认知与情感。诸如五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文学作品,也是因为其富含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易于转化为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道德素质而被广为传诵,成为中国历史上传播主流道德文化的千古绝唱。

三、“文以载道”之道德文化建设的当代话题

当代“文以载道”与过去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文以载道”多是直觉、直观地告诉读者或观众“‘道’是什么”,那么现代社会的“文以载道”则不然,它承载的“道”多为“‘道,是什么、也不是什么”,凸显了生活世界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道德悖论”问题。换言之,如果说传统“文以载道”安排的艺术冲突多为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直接对立或对抗、表现为非此即彼的矛盾的话,那么,当代“文以载道”建构的艺术冲突则多为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难以分辨、相互纠缠的“自相矛盾”,带有“颠覆”传统道德文化价值的悖论特征,因而特别具有艺术震撼力。

文学是生活的集中反映。当代“文以载道”之所以具有这种“道德悖论”的特征,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从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

反映安乐死之“道德两难”的《深海长眠》、见义勇为之“困惑”的《求求你表扬我》以及《天下无贼》等“家族相似”的影视作品,所“载”之“道”都是体现当代“文以载道”特征的典型作品。

就是说,当代“文以载道”所承载的“道”多不是现成答案,而是尖锐的问题。它充分体现了如同格罗布曼(Grobman)所指出的那种特性:“文学形成的价值在于问题,而不是答案。”因此,它不再像以往的“文以载道”那样可以直接充当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不仅如此,在人们不能把握其艺术逻辑和道德主题的情况下,它甚至还会成为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这就提出了如何用“道德问题”的方式理解和把握道德文化建设活动的当代学术话题,同时也就把伦理学需要实行与时俱进创新的学科建设之当代话题提到了人们的面前。

现代西方一些伦理学人在这方面已有发人深思的学术见解。马丁·科恩在其《101个人生悖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伦理学关心的,是些重要的选择。而重要的选择,其实是两难问题。”他甚至认为,伦理学应当以解决“两难问题”为己任:“伦理学之所为,在于困难的选择——也就是两难。”

走出道德哲学的思维窠臼,转换研究范式,应是伦理学实行创新的学理前提。视伦理学为道德哲学的学理根据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必去深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研究范式因为不大关心道德文化建设而实际上使得伦理学被搁置在社会道德生活的边缘,成为制约当代中国伦理学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诚然,如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伦理学研究要借助哲学一般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但不应因此而将其归于道德哲学。

篇2

一、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1.坚持人的主体性。文化观区别于以往文化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从“人类生存的前提”即人的劳动实践出发来阐发自己的文化观的,真正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把现实的个人当作他们文化观的现实出发点,而且明确地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确定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并认为这是首先应当确立的前提。人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从人的生产实践出发才能够理解整个历史的基础。

2.贯穿意识形态性。明确指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认为:“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的这一分析洞穿了文化意识形态性的阶级本质。

3.倡导文化科学性。文化科学的作用是一种精神生产力和革命力量。我们在资本主义的工厂中发现“成千的定理带来的金色果实,这些定理在专科大学的高墙深院里是长期不结果实的”,这是马克思引用英国学者尤尔十分形象的话,这说明马克思把文化科学看作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精神生产力,它必须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物化的科学力量,因而认为文化科学的本质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如果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就会力大无穷。

二、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核心价值观整合多样文化的能力不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等,它融于民族性格,渗透在国家意志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分、分配方式、就业形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各种腐朽、低俗和落后的思想纷纷涌现。加上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西方带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社会思潮与意识也不断涌入。这对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使思想文化在社会中的基础被削弱。

2.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引领多样文化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方面的能力不强。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尊重、包容和引领多样文化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方面的能力不强,这是影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国际方面来说,全球化发展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深受其害。发达国家正在凭借其强有力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不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文化渗透等不平等的侵略,面对这些挑战,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引领文化思潮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3.文化市场潜力开发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当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忽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够,不仅表现在文化产业还未形成规模,还表现在文化产品缺乏创新,产品形式单调等。

三、坚持文化观,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国风格与品质,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风格。因此,要通过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发展教育和科学,通过生产新的文化产品等举措,来增强全体中国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

篇3

[关键词]实训基地 文化建设 职业能力 途径方法

[作者简介]蔡冬林(1973- ),男,江苏泰州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轮机工程技术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立项项目(A类)“轮机工程专业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模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A1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63-02

实训基地文化是指在实训基地环境中,高职院校师生长期进行实训教学而逐渐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以及为实现实训教学目标而配备的硬件设施等各种精神和物质因素的总和。实训基地文化通过塑造思想、陶冶情操、引导取向、养成观念、培养技能,打造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目前,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普遍存在着基地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硬件设施与软件建设不平衡、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等现象,影响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学生培养的质量。虽然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技能较高,但创新意识、环境适应、交流沟通及遵章守纪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较低,大大削弱了高职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大力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实训基地文化,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1.积极支持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但系统规划不够。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的实施以及全国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院校还专门成立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机构,研究和部署建设工作。一定程度上,广大高职师生能理解和认同实训基地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能够通过张贴标语、合理布局、统一着装等优化育人环境,通过技能比武、互帮互学和创新发明等创新育人载体,还通过纪律约束、安全教育、严格考核等加强育人管理,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由于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规划,造成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相脱离,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流于一般甚至处于低水平,且没有专业特色。在专业学科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方向不对、方法不多,极大地影响了其教育、激励、辐射等功能的发挥。

2.大力建设硬件设备设施,但软件投入明显不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达标率达到80%。中央和地方政府、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均制订有支持性资金投入的政策,因而,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发展迅速,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等因素,高职院校往往关注容易出成果、出政绩的硬件,如购买先进的设备仪器、建设宏大的实训楼和创造优美的环境等,反而弱化了在基地文化建设层面虽重要、但不易显露的软件建设,甚至造成了硬件和软件严重不平衡,使实训基地的教学受到了影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还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教学人员素质不高、企业氛围不浓等现象,这些软件因素直接造成了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维护修理保障不到位、学员素质不全面的问题。有的实训基地也在墙上悬挂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程序、工作安全规程,甚至还有一些与企业理念类似的口号,但这与实训基地文化软件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有的只是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没有从思想上认清、在行动上落实下来。

3.高度重视实践技能培养,但人文素养要求不高。基地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更多的是把培养学生成为“职业人”作为目标,如营造与企业工场相一致的仿真环境,推行与实际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制度等,取得了较好效果,强化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但是由于片面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忽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做到以人为本,而使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过于重科技轻人文、重技能轻素养。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仅被当成德育工作的一个小环节而未受重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没有与培养人文精神相结合,没有与培养科学精神相结合,也没有与教育科技服务相结合,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理想追求和奉献意识等。

二、现代职业能力的内涵、特征和要素

1.职业能力的内涵。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受教育的学生仅仅有承担岗位任务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应包括全球经济背景下,岗位所需的多元知识和综合技能,如协调沟通能力、地域人文知识等,以适应在不同种族、地域和国家的工作环境;还应包括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下,新理念、新技术所带来的岗位任务变化所需要的知识,如应具备信息、网络等基础知识;还应包括当岗位发生转换时,适应不同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共同知识和技能。因此,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应从就业观念、职业兴趣、职业技能和成功人物等方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生职业素养,塑造新形势下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高职生。

2.职业能力的特征。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和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许多专门技能如计算机操作等,早已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普通技能,岗位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即出现迁移。为了应对岗位需求的变化,仅有一种技能的员工很难在社会立足,而具备多种技能的员工普遍受到社会欢迎,即职业能力的综合,如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要求具有多个技能证书。同时,现代职业能力不再仅仅包括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是多种能力的整合,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职业能力更具广泛性。这就要求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并始终保持紧跟前沿技术的训练水平和服务水平,向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环境,让不同专业的人员可以协同合作或自主自发地学习,以使培养的学生拥有更全面的职业能力。

3.职业能力的要素。职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事岗位任务所必需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事岗位任务所必需的社会行为能力;专业能力指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能力。三种能力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加具体的能力要素,如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制订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专业能力包括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推广新技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职业能力要素描述了高职院校在高职生培养过程中所应坚持的标准,也要求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将职业能力要素贯穿全过程,融入每个环节。

三、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推动实训基地文化与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要从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专业学科建设要求出发,着眼于培养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优秀高职生,对校内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全面设计、合理安排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明确实训基地文化和职业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关系,从硬件设施、实训环境、活动组织、办学理念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重新塑造。要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协调各方,确保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系统、有序、稳步推进。要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队伍,总结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经验,把握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规律,提高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持续、稳定。

2.加大实训基地文化软件建设的力度。在高职院校持续投入实训基地硬件的同时,按照职业能力的标准,提高实训基地文化软件建设的投入。首先,要建立实训基地制度文化,加强对教学、学生、师资、设施等多种要素的管理,营造出严格有序、生动活泼的实训基地制度文化氛围。当制度被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学生的职业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其次,要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通过引进优秀的企业员工或选派实训教师到优秀企业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双师型队伍的水平。教师在实训基地育人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可以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氛围,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最后,要保障教学育人的质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检查、考核为措施,积极主动地建设好质量文化。应运用各种激励方式,提高师生的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通过全员参与维护育人质量、育人环境和学校声誉,塑造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高职生。

3.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注重高职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增强他们的社会能力,也是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大力倡导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融合时代精神,吸收一些国内外的先进职教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训基地人文精神。重视全体师生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做到教师引领和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基地内部文化交流和增强实训基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传播人文精神、推广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师生的素质能力,如在师生中开展实训基地校风学风建设活动,增强他们的奉献意识,发挥他们的技术才能,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现实训基地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移植到实训基地文化中,营造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环境,使高职生通过实训基地提前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理念,熟悉企业要求,适应企业管理,从而迅速且全面地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基地在厂房建筑、设备采购和质量安全等方面应模拟或接近企业环境,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配备与企业实际生产和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做到“真实任务真实操作”,切实提高高职生的专业能力。要将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与实训管理相融合,加强对工作过程和环节的控制,让高职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企业的管理文化,同时也增强了高职生的社会能力。基于校企合作的平台,在实训基地中开展合作教育、合作开发,高职生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的服务和开发,这种直接面向市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高职生的职业能力。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关系着现代企业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提高实训基地育人水平,培养符合岗位职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受到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关注。通过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全方位提高高职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职业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素养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发展,主要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四大方面入手。其中,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隶属于社会文化,它从社会文化中来,是整个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一个全面反映和折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同样隶属于校园文化,由于高等院校师生的文化水平总体较高,所以通常产生出来的校园文化较“高级”,具有高层次性。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一样,校园文化具有“高级”的特征,所不同的是,它还涵盖了“职业性”的特征,注重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及职业人文素质等方面养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职职业特色。物质建设层次上片面地认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大规模的基础实施建设,花费大量财力物力,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位置和作用;“克隆”模仿现象严重,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对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定位,标准不统一,发展方向也不十分明朗,一些高职院校索性生搬硬套,采用纯粹的“拿来主义”,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照搬过来,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成为普通高校的翻版或改良版,不能彰显高职职业特色。

2.忽视职业素养培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钩,高职院校人才培训的目标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它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必须有机地融合。不少高职院校重技能技术培训,轻职业素养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以及职业人文素质,沦为职业工具人,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职业素养形成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载体。这里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技能技术的圣地,更是职业素养形成的最佳场所。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和社会密切接触有很多种途径,可以包括社会实践、工学交替和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的作用主要是让大学生能对社会有一个更宏观、更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而工学交替和生产实习则让大学生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变得更具体和真实,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无疑能为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大学生自身活动的引导,是职业素养自觉形成的潜在动力。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搞好学校学生会、团委和各种学生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建设和引导,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从专业技能要求角度多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有力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的形成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它是一个人职业素质的全面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它具有普遍的高级性和引导性特征,但由于其培养的目标具有职业性特点,所以它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尽可能突出“职业”的特征,职业素质形成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定位中,要注意突出职业特征,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服务,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二)职业素养形成的具体做法

1.物质层次上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时时处处为职业素养形成的培养创造条件,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不一定需要雄伟气派的教学楼、开阔庞大的体育馆,但必须有专业的实验楼

实训室或者生产线,在学生校内实习、实训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甚至可以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2.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除了开展校园文化节、读书节、科技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体育竞赛、人文讲座、学术报告、摄影展等传统活动以外,学校、系部或二级学院应根据开设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积极开展各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参赛准备、比赛或者观摩过程中感受职业道德、升华职业理想,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职业素养。

3.制定和完善学生评价制度

篇5

深入贯彻省局“跨越年”的各项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教育工作流程。弥补过去浮在表层、侧重典型,而在带动全面改善方面做得很不够的缺欠,继续深入分解省局2009年各项考核指标,对各基层单位进行重点跟踪督导、检查并及时通报。努力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及时。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以点带面,辐射到全市国税系统的各个单位。在细化管理过程中发扬全系统“一盘棋”的精神,努力谋求市局机关各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

二、全面开展“一优三手”和“纳税服务明星”评比活动

要从政治业务学习、岗位技术能手、纳税服务明星等不同方面,选拔树立起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先进典型给予通报表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使税务干部职工赶有目标,学有榜样。

三、保持精神文明创建和“三杯”竞赛优势

密切联系和沟通,积极主动汇报工作,把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全面、如实地反映、宣传出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力争在各类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年初仍编发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严格对基层单位按月的日常考核通报,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意见”落到实处。推出一些创新举措,进一步规范12366服务热线,加强税务网站建设,拓展网上服务业务范围。完善“全程服务”制度,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推行“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监督。搭建通过新闻媒体沟通社会各界的平台,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税务干部个人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业务熟练、言行文明、服务规范方面上档次;在基层征收单位履约践诺、方便快捷、廉明公正、管理规范方面上档次。

四、打造区域特色的思想文化建设

每个县区局都有自己的发光点和优势项目,各有看点和主攻课题,争取省局的专项建设资金。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全系统的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书画摄影比赛。通过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书画摄影比赛,增强团队精神,丰富业余生活。此外,在现有基础上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网络园地认真开展税务文化建设,以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作为创新的催化剂。

五、健全学习制度,加强不同层次、类型的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智慧林业;发展;指导

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新四化”和“五位一体”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步入了“智慧林业”发展的新阶段。

1 《指导意见》的系统规划及发展模式

《意见》系统诠释了智慧林业的内涵意义、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策略。智慧林业将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林业实现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通过智慧林业建设,形成信息基础条件国际领先、生态管理与民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林业产业结构与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的模式,重塑林业系统管理机制,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智慧林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林业深度融合,助力林业生产和组织管理,对林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对森林、湿地、沙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动态变化进行有效监管;对生态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评价;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引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对林农群众提供全面及时的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市场动态等信息服务。智慧林业推动了林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林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 《指导意见》的内容诠释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引言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培养地方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依托领域科技实力较强的重点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组建的科研开发实体[1]。地方高校中诸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在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区域社会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注重了人才队伍建设和试验硬件设施建设,而对科研平台文化建设方面考虑较少。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建设是提升省级科研平台内涵、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建设是各类人员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与物质财富的积累。“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榆林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在榆林学院组建成立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笔者以该研究中心为例,探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建设内容与实践途径,以期为省级科研平台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1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学校应用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

当前,国务院颁布《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高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2]。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地方本科高校实现应用转型发展,以及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推动作用[3]。

1.2有利于加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学校科技创新与竞争能力

地方高校通常科研起步晚、高层次人才短缺、科研条件落后等各方面因素,出现科研核心竞争能力差、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4]。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可以增强学校对外展示宣传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有利于稳定已有研究队伍,还能吸引和汇集优秀人才,并通过省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实施将会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竞争力。

1.3有利于推动学校学科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应用型

人才培养水平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常依托特定的专业学科,研究中心成员承担科研与教学双重任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间存在内在的相互关联,也是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大学生科研实践的重要平台[5]。研究中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具有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激励与鼓舞的作用[6],这对不断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2文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笔者认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环境文化建设、人文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3个方面。

2.1环境文化建设

2.1.1文化走廊建设

在研究中心建设文化走廊,即在步入研究中心的醒目位置挂上研究中心的中英文名称及Logo,在往里走廊的墙壁上挂上带有灯光效果的展板,在合理的位置设立展示橱窗。在制作研究中心的中英文名称时,要确保英文名称准确无误,因为要么是打印疏忽要么是中国式英语翻译导致的公共场合错误的英文标识或名称屡见不鲜。Logo的设计也很重要,能够体现中心的文化特色,构思新颖创意,图案简洁,色彩鲜明大方,必要时要请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展板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主要介绍研究中心的整体情况,板块内容可包括:中心简介、中心定位、中心研发方向、中心主推技术、对外服务项目、主要科研项目、主要工作和成绩、主要科研成果、荣誉与奖励、领导关怀与重视、媒体关注、科研团队介绍、团队成员笑脸墙、最新重大成果介绍、关键核心技术图示、大型仪器设备展示等。通过橱窗将科研成果或开发的产品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比如做绒山羊相关研究的实验中心,橱窗里可以摆放活灵活现的绒山羊标本和穿戴羊绒服装的模特等,再配备壁挂式电视,在有参观人员时打开电视,播放实验中心简介及媒体采访等方面的视频,通过视听同时展示,提高宣传力度。

2.1.2实验室文化建设

在研究中心实验室门外挂门牌编号及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在实验室内的墙壁上挂一些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实验注意事项等展牌。实验室内应优化实验室布局,注意仪器的摆放,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并将做有毒害污染试验的域区标识出来,此区域所使用实验器材不能随意搬动或拿出区域,进行相关实验必须在此区域进行。此外,在某些实验室的窗台上可以摆放一些盆栽花卉,以净化和美化实验室环境,亦在试验闲暇之时陶冶情操。

2.2人文文化建设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学术交流,提升师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及科研能力,可尝试如下几种方式:2.2.1组织师生进行学习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和实地考察对新进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师生参加国内举办的一些与自己科研领域相关的专业研讨会或学术会议;组织教师去其他高校或科研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的实验设备,学习新的实验技术及实验管理经验。

2.2.2在自己实验室内举办

Seminar实验室每周举办一次Seminar(学术研讨会),一周进行Workreport(工作汇报),另一周进行Journalclub(文献报告),Workreport和Journalclub交替进行。进行Workreport时,每个人简要地汇报自己这两周的工作内容或试验进展,重点提出自己在工作或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其他人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主讲人(每次一位研究生)将自己的试验进展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其他人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发言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Journalclub时,每个人简要地汇报自己这两周看了哪些方面的文献,讲一些从文献中的收获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主讲人(每次一位研究生)选取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章或导师指定的paper,以PPT形式给大家进行讲解,供大家共同学习,要求所选取的文章为SCI期刊收录文章,并提前一天将所选文章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大家。

2.2.3网站建设及微信公众平台搭建

建设具特色文化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网站与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与技术交流,达到普及科学知识、报道研究资讯、提品展示平台、搭建研究与产业化桥梁的目的。

2.3制度文化建设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本制度应由地方高校的国资与实验室管理处统一提供,体现中心实验室特点的制度由本实验室制定。如笔者所在地方高校关于实验室方面的规章制度有:榆林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榆林学院学生实验守则、榆林学院实验室工作守则、榆林学院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管理办法、榆林学院危险化学品采购和使用管理办法等。中心各实验室根据实验室功能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试剂药品领用制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常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名录、常用技术操作流程、大型仪器使用操作规程等。将这些规章制度制成展牌挂在实验室内的墙壁上,便于师生学习与执行。此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必须对新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及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或建立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网站,在线进行安全知识答题,培训合格或答题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试验;中心还应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更新规章制度、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3结语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建设对加强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科研平台建设与学科内涵建设,以及提高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笔者以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为例,认为地方高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注重文化建设,包括环境文化建设、人文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国荣,施金良,许弟建,等.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学科建设引领作用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87-188.

[2]教育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2015-10-23.

[3]黄守星,李利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文化建设重要性分析[J].职业时空,2014,10(9):58-61.

[4]陈长喜.加速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12-13.

[5]张绍岩.利用工程中心平台资源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学周刊b版,2014(10):221.

篇8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优美的教室环境能陶冶师生情操,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调节师生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要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

(2)教室的绿化。在教室摆放一些盆栽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室的美化。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作为敦促自己进步的动力。教室黑板的上方可张贴国旗、像、班训和班徽,教室后墙上方可设立光荣榜,张贴学生参加竞赛、评比获得的各种奖状。教室两侧可悬挂名言警句和书画作品,可以由学生自己书写和绘制。精心设计板报,板报的设计应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明确体现教育性、时代性。还可以设立一个“报刊角”,让学生和书交朋友。使学生感到周围的墙壁都会“说话”,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班级典章文化建设

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学生与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严格监督检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制度的制定过程是教育的过程。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学校规范,同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探讨班级事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深入讨论、民主决策。使班级制度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彰显班级活力。

(2)制度实施要持之以恒,做到公平、公正。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注重落实,一定要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3.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集体活动能给每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欢乐,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做好活动的宣讲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活动方案。

(2)协调个体与整体,培养团队竞争力。要引导特长生和全体学生以集体荣誉为重,懂得团队需要领导和服从。让特长生在活动中扮演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不仅锻炼了特长生,而且将全班学生凝聚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

(3)积极参与引导活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重要成员,要积极参与活动,尽心尽力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亲和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在活动中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

(5)及时反馈评价,师生共同点评。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要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做得好的和取得进步的地方,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次的期望。这样,每次活动之后,学生的精神面貌、团队竞争力就会产生很大的飞跃。

4.班级个性文化建设

以班主任的教育追求和个人素质为基础,不断凝练富有特色的班级个性文化。

(1)培养“自学・议论・引导”文化。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科学习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合作、竞争,加强师生点拨引导,促进班级全体成员学习能力的提高。

(2)发展“讲台”文化。让学生体会坐着讲、站着讲,在讲台上讲是差异很大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讲台上讲演、在黑板上演练,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观点、对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鼓励学习困难生敢于展示自己。促进学生自主、自立、自律、自信,促进班级民主、和谐发展。

二、班主任绩效评价的转变必然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班主任应成为评价方案的建设者

班主任不应该只是被评价者,而更应当是一个建设者。一个好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如果没有得到理解和认同,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就会不自觉地对其进行消极地应对,甚至拒斥。要引导班主任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深入理解评价方案的内在含义,引领班级文化建设,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形成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修正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全身心地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节学生情绪,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塑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绩效评价必须增进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并改进实践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绩效评价,让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作出准确评定,明晰自身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目标,真正开发班主任的绩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关注学生进步的幅度,追求在各自起点上的不断进步,包括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睿,王健.中小学班主任绩效考评制度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人[2008]15号,2008.

[4]黄正平.构建科学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J].人民教育,2010(17).

[5]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在省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统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重点内容,以坚决遏制非煤矿山较大以上事故为主要目标,加强资源整合、整顿关闭,强化专项检查整治、打非治违,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法治秩序,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巩固政风行风评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转变作风,强化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协调有关部门在打击非法盗挖矿产资源、事故隐患专项整治、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尾矿库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确保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任务目标

(一)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国家总局下达的控制指标,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三)完成我省尾矿库安全度评价确定为危、险库和30%以上病库的隐患综合治理任务。

(四)70%以上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30%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力争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石油天然气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率达到100%;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率、机械铲装率分别达到80%以上;三等以上尾矿库50%实现在线监测。

三、重点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统领,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形势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局党组工作部署上来,充分认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落实各项措施。

2、推进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组织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和指标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24号《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开展监管工作,在安全检查督察、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隐患督办、督促矿山企业隐患整改、向有关政府反馈安全检查意见等要尽责到位。

4、加强对修订后的《矿山安全法》、《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监测检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规定》、《尾砂回采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规章、安全标准的学习宣贯工作。

5、认真落实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地级市为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调研,以优质服务凝聚力量提高效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开展争创服务型非煤矿山监管干部活动,用一流的服务推动工作落实。要创新服务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以资源整合、整顿关闭为重点,开展三个专项检查,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力度

1、认真落实1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41号)要求,配合抓好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工作,把事故多发、小矿山密集地区列入资源整合范围,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防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严防整合期间非法组织生产,严防整合后安全生产条件降低。

2、深入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安委办〔〕13号),继续严厉打击,依法取缔关闭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

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深化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打非治违行动。

3、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无证擅自从事开采活动和许可证有效期满不办理延期手续仍继续从事生产行为的矿山企业。

4、开展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对建设项目未履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程序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5、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以来各地非煤矿山较大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落实情况。

(三)以开展地下矿山安全大检查为重点,抓好三个专项整治,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1、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我省

开展的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排查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属地原则,组织专家对采掘、机电、运输、通风、防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切实把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罐、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等“七防”措施落实到位。

3、开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一面坡开采、掏采、不实行分台阶(分层)开采、边坡和排土场工艺参数不符合设计规定等安全隐患,以及未建立边坡和排土场监测系统等问题。

4、开展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专项整治,督促协调有关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整治长输石油天然气管线被占压存在事故隐患的问题。

(四)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六项建设,夯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督促各类矿山企业严格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80号),在各地试点企业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深入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hse管理体系。

2、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强基固本“五个一百”示范单位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44号),以点带面,促进中小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3、强化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建设,认真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工作理念、思路和措施,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班组建设目标和标准,推行班组安全风险预控,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把安全班组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4、加强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专家库、安全监管信息化、安全监管装备建设,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4号),完善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等数据库,层层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好非煤矿山安全网站和论坛,不断推进安全监管装备规范化建设。

5、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177号),推广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非煤矿山工艺、技术、装备、设施的改善。

6、配合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加强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矿山各救护队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演练工作,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特种应急装备、救援仪器的配备,不断提高救援队伍素质和应急救援整体能力水平。

(五)以制定完善规划制度为重点,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1、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规划〔〕22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19号)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完成《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要求》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六)积极探索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地质勘探、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监管的办法

篇10

【关键词】社区护理;绩效评价;城市社区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在社区卫生事业上投放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社区护理事业在此契机下迅速发展,如何对社区护理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如何科学合理地评定社区护理成为新的挑战。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对社区绩效考核工作进行深入指导。2002年卫生部下发《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工作任务、社区护士资格和社区护理的考核与监督等方面做出明确阐述,是首个针对社区护理的规范性文件。2006年卫生部下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社区卫生机构要建立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2009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提出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2011年卫生部和财政部《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对考核的原则、依据、对象、内容、方法和周期、管理等做出具体要求。针对国家的政策指导,本研究旨在建立适用于社区护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探寻适合我国的社区护理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效率,更有效地为居民服务。

1、研究方法

1.1 专家的选取 从不同角度选取专家,依据专业特点选择公共卫生的专家、社区护理教育专家和社区护理管理者。专家原则上应具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者应具备10年以上工作经验。

1.2 构建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联系。通过两轮函询专家对问卷的意见,经过归纳和完善,最后汇总成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2.1 确立评价维度及指标 本研究拟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去评价社区护理的绩效,采用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绩效衡量。生产率又称生产力,是指产出与所投入的比值。单投入、单产出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很多研究涉及的生产率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fivity),是总的生产产出与总的生产投入的比率。因此,本研究首先将社区护理评价指标分为投入部分和产出部分。

1.2.1.1 投入指标 从国民经济管理学角度,投入是指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劳务活动)过程中对各种生产资源的消耗和使用。本研究中的投入是指社区护理服务过程中对各种卫生资源的消耗和使用,包括社区护理劳动力的消耗和使用、卫生材料消耗及其他卫生资源的消耗和使用等。主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三个维度进行构建。指标的选取依据目前社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

1.2.1.2 产出指标 产出指社会生产的成果(包括物质产品和各种服务)被分配的去向,即物质产品的实物运动的方向或接受服务的对象。本研究的产出是指为居民提供的护理服务,参照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产出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满意度3个维度,并选取适当指标。

1.2.2 筛选评价指标 采用界值法筛选评价指标,即以每项指标的满分率、算术均数、变异系数3项为依据筛选指标。以所有满分率的均数与标准差的差值,作为满分率的判断界值,大于界值的指标入选;以所有算术均数的均数与标准差的差值为算数均数的判断界值,大于界值的指标入选;以变异系数的均值与标准差的和作为判断界值,小于界值的指标入选。对于有2~3项不符合的指标直接删除;对于仅有1项不符合的指标则根据政策导向性、研究的系统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经专家小组讨论后进行筛检。

2、结果

2.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选择专家共计14人,其中13人积极参与此项研究。专家来自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4省(直辖市);平均年龄46岁;学历:5位(占5/13)具有博士学位,4位(占4/13)具有硕士学位,4位(占4/13)具有本科学历;职称:12位(占12/13)具有高级职称,1位(占1/13)具有中级职称;平均具有24.6年工作经验,平均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或社区护理专业15.5年;11位(占11/13)对本研究较熟悉或非常熟悉,2位(占2/13)一般熟悉;6位(占6/13)来自社区护理教育领域,4位(占4/13)来自社区护理管理领域,3位(占3/13)来自卫生事业管理领域。

2.1.1 函询专家积极性 本研究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回收率为92.9%(13/14),第二轮回收率100.0%(13/13)。专家参与积极性比较高。此外,专家在指标的综合性、全面性等方面也给予了建议,从侧面反映出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

2.1.2 函询专家专业背景 在教育程度方面,研究生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咨询专家所占的比例为9/13;在技术职称方面,高级PlJ:职称的咨询专家为12/13;在研究领域方面,专家来自社区护理教育、社区护理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等方面,较为全面;在工作经历方面,平均具有24.6年工作经验,平均从事卫生事业管理或社区护理专业15.5年,专家的权威程度的平均值为0.818。

2.1.3 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本研究采用专家意见的离散程度指标表示专家意见的一致性,包括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变异系数主要反映专家对条目的波动程度,变异系数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条目评价的分歧一致程度,其值在0至1之间,协调系数越大说明协调程度越好。两轮专家咨询,各条目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3。使用Kendallw检验进行协调度的检测,第一轮的协调系数是0.113,P=0.052,第二轮的协调系数是0.268,P=0.000,第二轮各维度及总体的协调系数均较第一轮有所提高,见表1。

2.1.4 专家权威程度(cr) 专家权威程度通过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来反映,即cr=(Ca+Cs)/2。分别对专家做出判断的依据(非常熟悉=1,较熟悉=0.8,一般=0.6,不熟悉=0.4,很不熟悉=0.2)和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理论分析=0.3,实践经验=0.2,对国内、外同行的了解=0.3,直观感觉=0.2,按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行赋值,其中前三项系数按程度大小分别赋值为1、0.5、0.1,直观感觉系数按程度大小分别赋值为0.1、0.5、1),ca均数为0.877,Cs均数为0.758,得出本研究cr为0.818,具有较好的权威程度。

2.2 第一轮函询结果 对第一轮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采用赋值为1~5分的李克特评分法(Likert scale)对专家的评分进行统计(见表2)。各项得分均值都大于4.5分,平均满分率为82.48%。

2.2.1 投入指标 依据本研究的指标筛检方法,指标社区护士结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条件满分率和均值2项不符合要求,直接删除。条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产的满分率不符合要求,由于物力维度中的另一条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条件已经被删除,经讨论决定保留条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产。在增补方面,有专家提出增加文化建设、监督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在人力维度中,有专家指出对社区护士的培训还应涵盖信息技术。在财力维度中,有专家认为在社区护士工资基础上还应加入绩效补助及培训的支出。因此,拟增加管理维度,下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配套社区卫生政策落实和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4个条目。

2.2.2 产出指标 根据界值法,条目康复服务和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不符合要求,直接删除。条目家庭护理服务、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的变异系数项属于删除范围,经讨论决定尊重专家意见,予以删除。在增补方面,在公共卫生服务维度中,有专家提出卫生监管协管和流动人口管理的条目;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专家提出增加中医护理和住院护理,均予以采纳。

经过对专家意见的归纳,本轮征询后初步构建评价体系。包括投入方面4个维度,8个条目,及依据条目初步建立的12个指标;产出方面3个维度,14个条目,及依据条目初步建立的18个指标。

2.3 第二轮调查结果 同样采用李克特评分法对专家的评分进行统计(见表3)。平均满分率为66.66%,各项得分为(4.57±0.32)分。因为指标比较多,而且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满分率和得分与第一轮相比,有所下降。同时专家也提出了部分指标需要进一步细化等建议。

2.3.1 投入指标 根据界值法,指标其他福利支出、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不符合要求,直接删除。

2.3.2 产出指标 根据界值法,指标住院留观人数、社区护士参与协管次数和中医护理服务次数不符合要求,直接删除;流动人口服务人次数的均值不符合要求,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尊重专家意见将其删除。

经过此轮函询,正式建立以投入和产出为衡量社区护理绩效的指标体系。投入包括4个维度,7个条目,9个指标;产出包括3个维度,10个条目,14个指标。

3、讨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目前对社区护理的研究,多停留在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社区护理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已经得出生产率的研究在社区护理绩效评价领域具备可行性,本研究旨在以生产效率的视角建立指标体系,重在评价社区护理的产出效率,此指标体系不同于对社区护理质量的一般评价。从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角度进行测评,属于部门绩效的评价,有着较强的实用性。量化指标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体现,更有利于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社区护理领域。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新颖性 本研究是从生产率的角度去评价社区护理,提出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社区护理绩效。依据经济学劳动生产率所建立的体系,涵盖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投入指标中既包括政府从宏观层面上对社区卫生的资金投入、场所建设等,也包括微观上社区护士平均工资及绩效补助。产出指标中则体现了国家大力倡导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及满意度等,适合我国国情。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全新的视角且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城市社区护理绩效,是对社区护理绩效研究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