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范文

时间:2023-03-20 02: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疾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疾病

篇1

这件事情搅得我心烦意乱,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觉得或许是儿子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我知道,这种病必须及早治疗,否则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这天,我领着儿子来看心理医生,把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详细地告诉医生。医生也觉得非常奇怪,便为约翰做了各种心理测试,并耐心地与约翰交谈了很长时间,但这些都显示约翰的心理非常正常。医生也无法解释孩子在绘画上的这一奇特现象,便给我推荐了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学教授,让我领着孩子到教授那里看看。教授听完我介绍的情况,也感觉颇为棘手,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教授嘱咐我们先回去,让他仔细思考一周。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这一周里,约翰依然每天将学校的画作拿回家来,画上还是只有黑色和棕色两种颜色,我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

周六一早,我和约翰赶到教授家里,只见教授一脸歉意,充满愧疚地对我说:“我搞心理研究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棘手问题,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件事,但始终找不到病源所在。”

我听后,心中焦虑万分。教授颇感过意不去,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我。

这时候,教授的孙子回来了,教授灵机一动,让孙子把他的蜡笔盒拿过来,嘱咐约翰当着他的面画一幅画。

约翰打开教授孙子的蜡笔盒,惊讶地叫道:“哇!你的蜡笔什么颜色都有啊。我的蜡笔都让我的同桌给抢走了,他只给我留下了黑色和棕色两种颜色的笔,还不许我告诉任何人!”

篇2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人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放松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极端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随着社会思潮及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婚姻质量的重视和要求,离婚率在我国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这种变故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上网人群的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对正常生活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一些下岗职工产生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而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一些贫困生,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抗争,这种反差现象会加剧矛盾心理。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急功近利,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值很高,又不想耗费太多的精力,总想以小搏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生活却并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因而就容易产生失落感。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追求完美,结果事与愿违,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考上名牌学校。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存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者不在少数。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七、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从小以自我为中心,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溺爱造成的孩子们潜在的心理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八、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随着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地增强,当高风险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金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亏本,很容易压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九、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篇3

关键词 污名,心理疾病,污名的发展模型,身份威胁模型。

分类号 B849;C91

1 引言

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大增加了人们罹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心理疾病又称精神疾病,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行为及个性等方面出现失调。它有轻重之分:轻性心理疾病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等;重性心理疾病又称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偏执性及情感性精神病等。根据WHO的报告,现今全球每4人中就有1个人会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本可获治的患者却不愿接受治疗,已治愈的患者在重归社会时也会面临巨大阻碍。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污名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让患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上遭到歧视、排斥。WHO(2001)指出“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康复的最大阻碍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污名和与之相连的歧视”。

要想有效地消除心理疾病污名,我们首先要对它的形成原因和作用机理有深入的了解,这也成为国外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将对相关理论研究加以回顾与评价。

2 污名概述

2.1污名的概念

“污名”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某人身体上的一种符号或标记,表明此人具有道德或行为缺陷,人们会因此拒绝、回避他们。20世纪初,Goffman将其定义为“让个体深受贬抑的一种属性”,使其在我们脑海中由“完整、正常的人”变为“有污点的、缺乏价值的人”,让其无法充分获得社会接纳。Jones等认为污名是代表所有被知觉为或推断为偏离社会规范的情形的标记(mark),“带上标记……,他或她将被界定为异常的、犯了错误的、有缺陷的、坏的或通常不为人所需要的”。Crocker等提出,“一些属性或特征代表了在特定社会背景中受贬抑的社会身份,当一个人拥有(或被认为拥有)这些属性或特征时,污名化就会发生”。

Link和Phelan(2001)从社会学角度对污名进行了概念化,“当贴标签、刻板印象化、认知区分、身份丧失和歧视这些要素,在让这些过程得以展现的权力背景中同时发生时,污名才会存在”。他们认为污名过程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使用。

综上所述,污名是一种标志或标签,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污名是社会建构的,污名的形成有时离不开权力的作用。心理疾病自古就是蒙受污名的属性,心理疾病污名是指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嘲。

2.2污名的维度

污名可能是一种越轨行为、身体特征、群体成员身份或道德过失;它或许是可见的(面部畸形)、也可以是可隐藏的(如同性恋);可能是天生的(如肤色),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如监狱制服)。研究者试图对污名进行有意义的分类,以把握各种污名情形之间的区别。

Goffman(1986)第一个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污名情形:“身体的厌恶”(abominations of the body),指代表受贬抑社会身份的身体特征,如各种生理缺陷、残疾、面部毁容、肥胖等;“个人特征的污点”(blemishes of individual character),是与人格或行为有关的被贬抑的社会身份,如心理障碍、监禁、吸毒、酗酒、同性恋、失业等等;“部族污名”(tribal stigma),包括种族、民族、宗教,这些污名是代代相传的,会涉及家族中所有成员。

其他一些研究者并不区分污名的类型,而是试图找出污名情形相互区分的维度。Jones等对应用不同维度区分污名群体的研究进行归纳,得出6种污名维度。分别是①隐藏性(eoncealability),污名化特征可隐藏的程度(如面部畸形和同性恋);②标记的变化过程(coursc of the mark),污名情形随时间变化的方式及最终的结果;③破坏性(disruptiveness),污名特征(如口吃)干扰人际关系互动的程度;④美感(aesthetics qualities),污名特征在多大程度上使个体变得丑陋,让他人厌烦或不安;⑤污名的“起源”(origin),污名情形是怎样获得的,谁负有责任,如天生的、意外的或故意的;⑥危险度(peril),污名会给他人带来危险的程度,如具有高传染性、致命性的疾病或单纯的肥胖。

2.3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

2.3.1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的社会认知模型

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致使心理疾病患者不得不面对疾病与污名的双重问题。一方面,他们要应对疾病本身的症状,如反复出现的幻觉、错觉、焦虑和情绪波动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对各种心理障碍的污名。研究者将污名产生的影响分为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

公众污名是一般公众根据污名对受污名群体成员做出的反应。自我污名是受污名群体成员将污名化态度指向自己而产生的反应。研究者用社会认知模型揭示了污名的形成和影响。

公众污名由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三要素组成。有关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通常包括:危险、没有能力、个性软弱。了解刻板印象的人不一定赞同它们,但有偏见的人会同意这些刻板印象(“对!所有患心理疾病的人都很暴力!”),并由此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他们都让我害怕。”)。偏见导致歧视的行为反应。

自我污名同样也由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组成。首先,内化了污名的人会将偏见转向自己,赞同有关其群体的刻板印象:“对!我很弱,不能照顾自己。”其次,自我偏见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反应,特别是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最后,自我偏见还会导致自我歧视行为,让心理疾病患者主动放弃寻求工作和独立生活的机会。

2.3.2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影响

Swindle等2000年的公众调查显示,尽管人们对心理疾病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但大多数人对心理疾病患者仍持有刻板化信念。研究者在美国、挪威、希腊、德国等西方国家所做的研究证实,心理疾病普遍蒙受污名,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这使得心理疾病患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公众污名的负面影响。污名毁坏了患者的社会身份、社会网络和自尊,使其失去了很多重要的生活机会。

众多调查一致显示超过60%的心理障碍患者失业,租赁房子时也存在困难。Schulze和Angermeyer(2003)用焦点组讨论法调查了精神分

裂症患者遭受污名的概率和具体经历。得出了公众污名的4个维度:人际交往、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印象、结构化歧视和社会角色的接近。Dinos等(2004)通过叙事访谈调查了伦敦东部的46名病人,发现精神病或药物依赖患者最容易报告污名感觉和体验;而抑郁、焦虑和人格障碍患者也会受人们同情态度和自身的污名感影响。公众污名的存在还阻碍了患者的求助行为。为免受歧视,患者会通过隐瞒病情或不接受治疗来回避公众污名。

此外,公众污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亲朋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这被称为连带污名(courtesy stigma)或联结污名(associative stigma)。Phelan等(1998,2000)对156名病人的父母及配偶的研究发现,1/3的人主动隐瞒其家人患有心理疾病的情况,1/4的人曾因其与心理疾病患者的关系而被人回避。还有研究表明由于污名的存在,医学院学生很少愿意涉足精神病学和其他心理健康领域;该领域的见习医生和毕业生会体验到作为专业人员的污名,从业者则感到他们并不受病人和社会的尊重。

另一方面,当心理疾病患者将公众的污名化观点视作与自我相关,认为自己像他人描述的那样因患病而没有价值时,就会遭遇自我污名,导致其自尊丧失、自我效能受损、治疗依从性变差并逃避社会交往,使得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公众污名造成的损害。

3 污名的成因

社会污名无处不在。人们为什么会对他人施加污名?心理疾病自古就蒙受污名,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被污名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此做出了解释。

3.1功能理论取向

持功能主义观点的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污名产生的原因,其基本假设是污名对施加污名者具有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提升个体自尊,增强社会认同,合理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缓解焦虑等。

(1)自我提升

人们可通过污名化或贬低他人来提升个人自尊。根据向下比较理论,将自己与不幸的他人比较,可以增加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而提升自尊。因此,施加污名者会因受污名者的存在而获益,因为后者不如他们,可让其获得心理平衡。

除下行比较外,人们还会通过防御性投射来保护自尊,这也可以解释污名的形成。Newman和Duff等(1997)认为人们通常会很快从他人人格中看到自己不喜欢的特质,因为人们都有关于“不受欢迎的自我”的认知表征,会运用很多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免让自己看上去有这些特征。最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压抑有关想法。但压抑会导致不受欢迎的想法在认知上更容易获取,进而很容易被知觉者用来解释他人的行为,实际就是将自己的内心冲突投射到了他人身上。在心理疾病污名的情形中,心理疾病的标签让患者的行为变得不好理解、不确定、难以预测,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成为投射的目标,让人们用各种不受欢迎的特征来标记心理疾病患者,导致其更容易被污名化且程度较深。

自我提升观点的确可以解释一些污名现象,但也存在很大局限:首先,它无法解释社会污名的一致性,即在同一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些群体被贬抑达成共识。此外,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受污名者本人会认可他人对他们社会身份的贬抑。

(2)内群体提升 个体不仅具有个人身份,还有社会身份。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不仅有动机维持高水平的自尊,还有动机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感。贬抑外群体或提升内群体可促成向下比较,使个体感到自己的群体正处于优势地位。这种内群体优势感进而可以合理化对外群体的歧视。就心理疾病而言,对于非临床人群来说,被标记为有心理疾病的人是外群体成员。为了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感,非临床人群就有动机把心理疾病患者评价为比“正常人”差,而这种群体间偏见又会进一步引发认知偏差,促进关于心理疾病刻板印象的形成,使其蒙受污名。

社会认同理论能解释内群体成员为什么会一致同意污名化某个外群体,比如,对那些和内群体有竞争关系的外群体施加污名。但是,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群体会共同贬抑某种社会身份。同样,它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受污名个体有时会接受人们对其的贬损。

(3)系统合理化

污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污名可以合理化社会中不平等的群体地位。根据这种观点,所有社会都存在群体间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因此,地位高的人会污名化地位低的人,为的是合理化他们具有的优势,让人感到他所拥有的是理所应当的,而使他获益的社会体系也是公正公平的。sidanius和Pratto的社会优势理论(social dominance theory)主张,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不平等必须被合理化,这样才能最小化群体间冲突。因而,偏见和歧视会直接指向社会地位低的少数人群体,心理疾病患者所组成的群体因此成为受污名的群体。

系统合理化观点解释了为何在一种文化内,人们会对哪个群体应受贬抑达成广泛共识。此外,它还能解释为何受污名群体会认为他们的劣势地位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处于优势和劣势的个体都需要相信系统是公正的,以最小化群体间的冲突。

(4)恐怖管理理论

社会污名对受污名者的另一个功能是提供一种世界观和意义系统,缓解人们的存在焦虑。Solomon等的恐怖管理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可避免会死”。这种对自己不免一死命运的意识,以及悲惨、痛苦事件随时会发生的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强大的、无力应对的焦虑。为了缓解焦虑,人们需要一种文化世界观来给世界赋予秩序和意义,肯定他们作为人的价值。社会污名的根源是拒绝那些偏离文化规范的人的倾向。因为这样的人“会凸现我们价值观社会一致性的缺乏,由此威胁了我们对自己世界观绝对有效的信心”。因此,个人特征有污点的人,如心理障碍患者、罪犯、吸毒者,或持有不同的人会被污名化,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是对个体世界观正确性的质疑,挑战文化准则。而有身体缺陷的人之所以被污名化,是因为他们让人们想起了痛苦、悲剧和死亡的可能。

功能取向主要从对个体的功能方面解释污名的产生。学者多把污名看作是一种社会建构,是社会贴上的标签,并且被污名化的属性、行为或群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它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首先,这些解释往往不能预测人们依据哪些特性来对他人实施污名。第二,不能解释污名内容跨文化、历史、甚至是物种的相似性。比如,心理疾病在许多社会和历史时期都蒙受污名,黑猩猩也会拒绝那些违背互惠原则的个体。第三,这些功能性解释不能说明人们对待受污名个体的方式的差异,为什么有些受污名个体被回避;有些被讥笑;而另一些则被隔离、监禁或被处死。最后,这样的解释没有考虑到污名不仅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还是一个具有传递性质的社会过程。比如,古希腊人在

犯人身上打烙印的行为,美国清教徒用鲜红的“A”来标记通奸者,纳粹让犹太人戴黄色的“戴维星”来标记他们的宗教地位,不同社会采用的污名化方式具有很大相似性。

3.2生物文化观点

Neuberg等(2000)从生物文化角度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会施加污名,强调生物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这种观点认为什么属性被污名化存在跨文化的共性。人类对其他个体施加污名是为了满足一种基本的生物文化需要――使人能在有效的群体中生活。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要想使群体生活适应人类生存和基因遗传,就必须将群体内部的威胁减到最小。于是,人们需要有机制来辨别出那些危害群体或妨碍群体功能发挥的个体,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鼓励其他群体成员阻止这些人从群体中获利,必要时将这些人从群体中分离出去。污名正是这样一种机制。因此,在进化论学者眼中,污名化是一种生存和繁衍的策略,是由基因推动而导致的“歧视”倾向。

从这一观点出发,那些因心理疾病而可能有暴力倾向的人,那些可能有心理疾病基因的人(如重度抑郁)和那些因病而不能控制资源的人会因施加污名者的遗传偏好而被污名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污名是生物决定的,而是生物先天倾向和文化力量相互影响的产物,虽然人们通过进化演变出对某些类型的人实施污名,但是哪些个体会成为这些类型中的成员至少部分是由文化决定的。

生物文化观点从生物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施加污名,对谁施加污名。可以说功能主义视角关注的是施加污名者心理上所得的利益,而生物文化观点则围绕污名所带来的具有生物基础的社会功能进行解释。不过,生物文化理论还缺乏有力的资料支持,有待继续发展。

综合两种理论取向,笔者认为污名是为满足个体的心理功能或生物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这主要回答了污名“为什么”产生的问题,但对污名“如何”形成解释不足。此外,对于污名跨文化的相似性和变异性,上述各观点所做出的解释也都有欠缺。

3.3污名的发展模型

Stanger和Crandall(2000)在功能观点和生物文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污名发展理论,对污名形成问题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社会污名的形成是一个社会互动与社会建构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功能、知觉和社会共享。社会污名最初由于其对个人或社会具有基本的功能而发展起来,随后,经由知觉过程而被人习得和强化,最后,因人们的社会共享而在文化上得以巩固,在此基础上,Crandall等构建了污名的发展模型。

根据该模型,当一种特性在个人或社会层面上被知觉为具有威胁时,它就会被污名化。威胁包括有形的现实威胁和无形的、象征性的威胁。有形的威胁是“工具性的”,它们威胁的是具体或有形的利益,如健康、安全、财富或社会地位。另一种污名来源是象征性威胁,威胁的是信仰、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有关道德与政治的世界观。大多数情况下,污名是有形和象征性威胁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艾滋病、心理疾病、极端政治信仰等。

社会知觉存在偏差。因而当人们感知到威胁时,这种知觉到的群体行为或特性的差异(可能是真实的或错误的)会由于认知偏见而被夸大。有关污名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会因有偏向的信息搜寻和归因而被夸大。关于污名的社会信念通过群体成员的相互沟通而形成了一致共享的社会表征,影响个体的行为。这种信念的传递可同时以主动沟通和被动的方式进行。某些情形中,个体可能被动地同化那些呈现于他们面前的有文化效力的信念,大众媒体对心理疾病患者形象一贯的负面描绘是造成心理疾病污名的重要原因。

污名发展模型回答了污名“为什么”和“如何”形成的问题。同时,它也能很好解释污名的文化相似性与变异。一些污名跨文化存在,是因为人们共同的防御威胁的目的,而不同的知觉和共享方式则造成了污名跨文化的差异。该理论还强调污名的形成既离不开个体的歪曲与强化,又需要社会的沟通与共享,强调对个体所处背景的重视。这种同时考虑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观点对任何污名形成的理论都有借鉴意义。

4 心理疾病污名的认知行为模型

无论形成机制如何,心理疾病都是最容易受贬抑的属性之一,是一种社会污名。如果把污名理解为引发他人消极、敌对反应的一种标记,那么哪些标记会让人蒙受心理疾病污名?心理学家用社会认知行为模型对此做出了解释。

蒙受心理疾病污名的人往往伴有一些特点,这些特质就像信号一样,让公众认为他们患有心理疾病;由此激活了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导致行为反应或歧视。

研究者认为一般公众主要根据4种信号推断某人患有心理疾病,它们是精神病性症状、社会技能缺陷、外表和标签。研究显示,重性心理疾病的很多症状,如不适宜的情感的反应、疯癫行为、语言无逻辑、大声同自己讲话等,容易导致污名化反应。此外,因心理疾病导致的社会技能缺陷,如在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上的缺陷是个体可能患有心理疾病的标记,会导致他人污名化的态度。最后,还有研究显示个人的外表会引发污名化态度反应,如“公园里那个脏兮兮的人一定是精神病”。 但是,根据这3种信号就将某人归为心理疾病患者很可能会产生错误,如不善沟通交流可能只是因为个体害羞而不是因为有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外显症状,能够隐瞒其患病经历而不被他人知晓。那么,究竟是什么标记会引发污名反应?一些研究者认为标签是一个关键变量。人们一旦被贴上了标签,就可能成为污名的受害者。

5 污名的作用机制――身份威胁模型的解释

如前说述,心理疾病污名对其对象会产生广泛影响,Major和Brient(2005)对污名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做出了解释,认为污名通过歧视、期望证实过程和刻板印象自动激活直接影响受污名者;通过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的威胁间接影响受污名者。

首先,污名通过歧视而限制心理疾病患者接近重要生活领域的机会,直接影响其社会地位,地位的低下相应又会导致进一步的歧视。其次,污名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人们对心理疾病消极的刻板印象和预期会使其以特定方式对患者做出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患者的行为可能会证实他人原本错误的预期,甚至会导致其自我知觉发生与预期一致的改变。再次,主流文化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被人广泛知晓,在没有歧视表现、甚至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境中,它们都会影响个体行为。刻板印象的激活会自动导致行为与刻板印象接近,在受污名群体中尤其如此。

最后,当前污名研究的主导理论之一就是身份威胁理论。强调污名的影响受如下因素调节:污名对象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理解、他们对社会背景的解释、他们的动机和目标等,这是“自上而下”的。同时,这些理论也是“自下而上”的,Steele

等(2002)假设那些会表明个人所属群体被贬抑、被边缘化的文化知识或情境线索将导致社会身份威胁,即因属于受贬抑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对自我相关方面造成的威胁。

Major和Brient在回顾、总结近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污名的身份威胁模型。。模型假定拥有人们一致认可的受贬抑的社会身份(污名)会让个体面对可能产生压力的情形(身份威胁)。人们对这些情形对其自身幸福重要性的评价受如下因素影响:集体表征、当时的情境线索及个人特征。首先,受污名群体成员对自己在社会中受污名的地位形成了共同的理解,这些集体表征影响其对污名相关情形的知觉和评价。其次,情境引发身份威胁的能力不同,这取决于它会在多大程度上让某人感觉自己将会因其社会身份而被贬抑、被消极刻板印象化或被歧视。最后,一些个人特征也会影响人们对情境的知觉和评价,包括对污名的敏感性、群体认同、领域认同、目标和动机。

压力和应对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人们会根据事件对自身幸福的重要性而对其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前者评价压力源提出的要求,如其与自我相关的程度、危险性、需要做出的努力、造成不确定性的程度等;后者评价自身应对这些要求所具有的资源。评价结果受个体带入情境中的集体表征、情境线索和个人特征交互作用的影响。当个体把污名相关压力源提出的要求评价为对其社会身份有害,但并未超出他的应对资源时,污名会引发身份挑战。相反,当个体认为压力源所提的要求超出其应对资源时,就会产生污名引发的身份威胁。

人们对身份威胁的反应可能是不随意的,如焦虑、工作记忆能力下降等;还可能是随意的,如采取应对策略减少威胁。两种反应都会对自尊、学业成就和健康等产生影响。这一模型是可逆的,对身份威胁的随意或不随意反应会形成一种反馈,影响客观环境及对这些环境的主观解释和评价,进而减弱或加剧污名的影响。

综上所述,Major和Brient的身份威胁模阐释了社会污名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也可以解释不同人、群体和情境对污名反应的巨大差异。

6 污名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污名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的研究,人们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大致可分为三类:抗议、教育和接触。

抗议策略强调各种污名的不公正,让人们出于道德考虑而放弃污名化观点,通常用于反对污名化的公共言论、媒体报道和广告。但抗议可能引发人们的心理抗拒,因此对改变公众态度作用不大,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教育方法试图挑战有关心理疾病的不准确的刻板印象。通过广告、书籍、传单、电影电视和其他声像工具来提供关于心理疾病的基本知识或事实信息,以此来消除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种种误解。但教育干预往往不能引发行为的改变,且影响范围有限、持续时间短。减少污名策略还包括与受污名群体成员进行人际接触。Corrigan发现,与抗议、教育和不采取干预相比,与心理病患接触更能改善态度。接触似乎是改变心理疾病污名最有效的策略,但它比教育更难普及、推广,需要谨慎的安排和实施。可以说,将教育与接触相结合是减少公众污名的有效策略,这是由于普及科学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心理疾病持有的刻板印象,接触则是消除偏见和歧视的有效手段。

还有一些方法可用来减少患者的自我污名,帮其应对公众污名。认知疗法是帮助人们改变那些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我污名的认知图式的有效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增强个人权力感,从而增强自我效能和自尊。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患者的个人权力感:让患者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增进其在社会活动中的自我决定权等。

7 小结与研究展望

本文回顾了国外有关心理疾病污名形成和作用机制的理论,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我国,有关心理疾病污名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研究较少,亦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事实上,由于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刚刚兴起,人们的相关知识少,求助渠道也少;再加上受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失常的病理观影响,人们习惯把心理疾病与个人不良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或将心理疾病视为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一旦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轻则被人嘲笑和轻视,重则完全被否定存在价值,致使我国污名问题比国外更为严重,造成国人在受心理疾病困扰时,更容易为避免自己和家人遭受歧视而回避求助。

已有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Tsang等(2003)的研究发现,1007名香港公众中,约有50%的人将心理疾病患者描述为“易怒的”,很大一部分人同意这一群体“无论如何都是危险的”。Lee等(2005,2006)研究发现70%的患精神分裂的门诊病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升迁受到影响,59.7%的人认为,如果自己的病情暴露,他们的伴侣会离开他。Phillips等(2002)调查显示,1491名中国内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绝大多数人(60%)报告说感受到污名对病人造成了“中度”或“严重”的影响。高士元等(2005)对精神分裂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和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工作、婚姻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篇4

类似节目中的女儿这种“一整再整”的例子并不少见,美国一46岁妈妈整形36次、台湾39岁女主持整形60次……她们为什么热衷于不停地在身体上“动刀子”呢?这些整形上瘾的爱美者通常又有哪些心理问题呢?

心理问题一 理想自我过高

有些人对自我评价非常在意,比如对自己的外貌要求过高的人,会觉得容貌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她们在潜意识里,常会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完美,因此会试图通过整容来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专家建议:降低理想自我

要降低理想自我,使其尽量与现实自我一致,这样可以减少自卑感,降低整容冲动。实际上,大多数女性去整容,与其实际相貌的美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主要因为她们对自己的外貌的要求与期望很高。如果一名女性能够增强内心的自我,就会很独立,依赖性与不安全感会较低,这样的人去整容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心理问题二 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有时候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也会让一些人感到自卑与受伤,如果一个人没有愿望、或者愿望得到满足后,也就不再自卑了。因此,没有被满足的愿望会无意识地、不断地去寻求满足感,以缓解内心的焦虑。所以,如果当一个人的愿望是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她就会去整容,以达到这个愿望,这时整容成为缓解焦虑和自卑感的一个手段。

专家建议:通过其他方式补偿

面对自卑主要有两个方式,接受或回避,一个人接受、接纳了对自身的不满意,才可能得到成长;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满意,也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而希望通过整容的方式获得补偿,其实是回避了问题。专家认为,“补偿”是克服自卑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得到补偿的,比如事业的成功,这时,对容貌的自卑就演变成追求事业成功的重要动力。

心理问题三 整容成瘾欲罢不能

一个人的行为有无成瘾,要看其后果如何,通常当愿望被满足时,之前积累的紧张等心理能量就会得到释放,从而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如果一个人整容后产生的愉、满意感,大于手术带来的痛苦感,以及对整容失败的恐惧时,这种满足感反过来又强化了整容的行为,于是一整再整。

专家建议:增强“失败恐惧感”

因为成瘾来自整容后的愉大于对手术的恐惧与痛苦感,所以建议,要让整容上瘾者反复了解整容手术失败的后果,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反复了解整容后当时的效果与长期的效果不一样,当时效果会很好,但十几二十年过去后,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不像人脸”。了解到这些后,就可能对整容手术产生恐惧感,当整容时手术的痛苦及对手术失败的恐惧大于整容后的满意感时,就会觉得整容是一件恐惧的事情,整容行为即会消减。

心理问题四 心理疾病反复折腾

导致反复整容的常见心理疾病有两大类。一是“身体变形障碍”,这一类人的外表、相貌并不存在任何缺陷,但主观上常觉得自己的每个部位都很丑陋、甚至变形,因而痛苦与焦虑,他们往往不会去找精神科医生,而是去找整容医生,要求纠正自己的“容貌缺陷”。赵女士和这位模特就是属于此类。

另一类是神经症性厌食症中的“美丽怀疑症状”,精神医学上称之为“体象障碍”,这类患者明明已经很瘦了,却偏执地认为自己很胖,固执地要求通过腹部吸脂术等整容手术保持身材和减轻体重。

专家建议:积极接受心理治疗

篇5

“匹诺曹综合征”是社交焦虑症?

随着《匹诺曹》这部韩剧的热播,“匹诺曹综合征”受关注后,有些媒体认为匹诺曹综合征又称被笑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一旦感到自己被嘲笑,像遇到危险而不能逃跑的动物,恐惧得肌肉紧张、全身木僵。而剧中女主角害怕社交,害怕被笑话的表现就是打嗝。

也有些媒体认为匹诺曹恐惧症比较接近心理学范围上的社交恐惧症。即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焦虑,然后对社交性场景出现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社交恐惧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家庭因素是发病的部分原因。

解读:只是心理躯体化的表现

其实“匹诺曹综合征”还谈不上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是一些心理活动反应到躯体上,在躯体上出现的一些表现。如果说“匹诺曹综合征”是一种社交焦虑症的话,就未免有点严重了,它只是有些焦虑的症状,但是还没有发展到疾病这么严重。所以一般也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不用过度在意。

剧中人物一说谎就打嗝,这可能是之前受到过刺激,当时受到刺激的时候,就出现打嗝的情况。然后慢慢演变成一种条件反射,一说谎就跟打嗝联系起来。说谎的时候,可能肾上腺激素出现异常,有的人就会出现心慌、脸红、说话结巴等情况。但是李英辉介绍说,一说谎就打嗝的情况却几乎没有见过。

为什么有些人说谎可以淡定处之“脸不红,心不跳”,而有些人就“面红耳赤”呢?医生认为,这可能是自我克制能力不同。自我克制能力强的人,在说谎的时候,可能就会表现的比较淡定平静。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人,可能就把心里的紧张情绪表现出来。越在意的时候,躯体症状就会表现的越明显。

现实:一受刺激就会不停打嗝

篇6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照顾他们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由此事件而得名。研究者发现这种综合征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德国女郎妮古拉25岁,是斯图加特南部莫西根的儿科医生。当她与自己的瑞士女向导一起去哥斯达黎加度假时,被一伙手持冲锋枪的劫匪绑架了。然而75天后,正当德国人准备庆祝她的获释时,报纸却公布了妮古拉与绑匪维加双双坠入爱河的故事。对此,妮古拉承认了全部事实。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初看起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和出现,与环境、社会、政治、文化各种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人的生物学特性和心理因素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女人的所想所为,偏离了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变态心理,一般“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女人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心理变态。

首先是“变态人格”,又称为人格异常或人格障碍。一般是从儿童时期的人格缺陷发展而来,在青少年时逐渐形成,表现类型繁多。其中一种“悖德型人格障碍”近年备受人们关注,特点是其行为与整个社会规范相违背,忽视社会道德规范,甚至有情绪。这种人对自己的行为从不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也无内疚感,不知汲取教训,总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另外可能有性心理障碍,也是变态心理的一种类型。绑匪的粗野、、蹂躏或是其他特点也许正好满足了那些具有特殊好者的苛求。

此外可能还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多种类型和表现,所以才把这种现象称为“综合征”。

还有心理学家分析则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如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第1,切实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只是让人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

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人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人面临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水喝。

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人得到,完全隔离了。

第4,让人感到无路可逃。

人质为什么在最后的性命关头帮匪徒逃命呢?心理学家认为: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托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治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仅限于心理治疗,更要依靠社会环境、法制、道德文化教育等综合力量,才会获得实效。

多重人格

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他们在表现自己不同的人格时连写字的笔迹,甚至脑电波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两种或多种人格就等于是两个或多个具有各自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独立的人。这种现象叫多重人格,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

国外曾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而“丽莲”则表现得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但在“凯蒂”人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平均来说,患者的转换身份数量接近15个。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女性与男性的患病比例约是9:1。但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个案研究,而非大样本的调查研究。障碍大多数情况下始于童年,一般在4岁左右。通常,障碍的形成是在7岁之前。一旦形成,如果未经治疗,障碍会持续终生。

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大多数调查报告指出,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个案中,童年创伤的比例非常高。有心理专家调查了100个个案,结果发现97%的病人有过明显的创伤经历,通常是性或身体的虐待。68%的病人报告说有过。还有人分析了97个个案,95%的病人报告说有过身体和性的虐待。这些虐待包括被活埋,被火柴、冒着热气的铁器、剃刀片或者玻璃所折磨。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伤都是由待导致的。虐待期间或过后的社会支持缺乏也和障碍的形成有关。最后一项有关428名青少年的研究证实,高达33%~50%的分离障碍可归于杂乱、无支持感的家庭环境,其余则与个人经历和人格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

选择性缄默症

六岁的洋洋自从开始上学就慢慢不说话了,特别是在学校里。爸爸妈妈为此非常着急,经过多方打听,来到儿童心理咨询门诊部。

经了解,孩子在有这个现象之前,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正常。他在学校不说话而在家中说话,一般不与大人说话,而是与同龄儿童或熟悉的人讲话。在学校,有时用手势、点头、摇手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孩子从小就有害羞、退缩等表现,在家中很顺从。听完家长的描述,心理专家认为洋洋很可能患有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语言障碍。这类患儿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都无器质性损害,智力发育也无异常。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少见疾病,1994年美国心理学会推测的临床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足儿童总数的1%,他们对选择性缄默症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在0.2%到2.0%之间,绝大多数患儿持续一年以上,一些研究显示女孩选择性缄默症患者稍多于男孩,比例为2: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性缄默症虽比较少见,但患儿绝对数也很大。且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流动性加大、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增多,引发选择性缄默症的因素增多,国内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但存在,还有增多趋势。

选择性缄默症一般无脑器质性原因。目前认为,是因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儿童而产生的,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病前具有性格特征

患儿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患儿的父母常有人格异常和精神障碍。

2.发育成熟延迟

患儿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还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等其他发育,其中部分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及其他异常变化。

3.心理社会因素

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

对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准确诊断相当困难,需要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心理检查、听力检查、社会交流能力检查、学习能力检查、语言和言语检查以及各种相关的客观检查。目前,美国有关专家认为有5个临床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

1.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

2.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3.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

4.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

5.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等发育或心理疾病。

由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会影响患儿的人际关系、合作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一经发现就应及早进行治疗――

1. 避免给予精神刺激

要尽量避免给患儿各种精神刺激,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2.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或家人不要关系紧张,给患儿提供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减少对患儿的粗暴呵斥,经常鼓励患儿主动与别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但不强迫患儿说话。

3.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

解除患儿的心理矛盾,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以逐渐消除对陌生人和新环境的紧张情绪。搞一些家庭游戏,邀请小朋友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患儿一起做游戏,让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来访的小朋友由陌生到熟悉,由少到多,最终使患儿在幼儿园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4.转移紧张情绪

当患儿沉默不语时,不要过分注意,要避免采取强迫使患儿开口的方式,以免使紧张情绪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反抗心理”。可以采取转移的方法,如陪伴患儿一起做亲子游戏,一起外出游玩,从而分散患儿的紧张情绪。

5.采取行为矫正治疗

以阳性强化疗法效果最好。即在情绪松弛的情况下,当患儿刚张开口讲话时,及时给予鼓励;也可以用患儿最喜欢、最需要的东西作为奖励,让患儿继续说话。

6. 采取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如百忧解、左洛复等。同时服用小剂量安定类药物。大部分患儿可在门诊治疗,但对一些因家庭环境不良而发病的患儿,最好住院治疗,改变患儿的生活环境疗效会更好。

本症预后较好,经过治疗大多数可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过程,可持续到青少年时期,但很少持续到成人时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患儿预后较差。

躯体变形障碍症

英国纽卡斯尔市25岁女孩谢丽尔・戴维森有一头秀丽的长发、大大的眼睛和漂亮的酒窝,任何人见了谢丽尔都会将她归结为“美女”的类型,可是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在谢丽尔本人的眼中,她却总认为自己是个“丑八怪”,她认为自己鼻子太大、颊骨太高,由于害怕别人讥笑她的“丑陋容貌”,她经常躲在家中,害怕出门。尽管她长得如花似玉、相貌秀美,可她却总以为自己是个“丑八怪”。原来,谢丽尔患有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躯体变形障碍症,在心理专家的治疗下,她终于渐渐克服了这一“心理癌症”,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是个美丽的女孩。

躯体变形障碍症是指身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仅仅是轻微缺陷,而患者想像自己有缺陷,或是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的心理病症。研究表明,躯体变形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1.9%,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常发生于青春期,有的甚至发生于儿童期。该疾患可能表现为慢性过程,自发病到患者去看医生,症状会持续10~20年。

躯体变形障碍症的临床特征:

1、抱怨“缺陷”。大多数躯体变形障碍病人抱怨面部的瑕疵,如皱纹、斑点、疤痕、面型不对称或比例失调、面部毛发生长过度等。其中牙齿、头发和皮肤是青春期患者主要的关注点。此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成为该症病人的关注点。病人的主诉通常是特殊的,而且往往是非常含糊或很难让人理解。如“我的牙齿是扭曲的”或“我的鼻子是滑稽和卷曲的”等。

2、频繁观察自己。该症病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频繁对镜观察自己,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观察,而且很难控制这种行为。有些病人因无法减轻痛苦而尽量回避照镜子。

3、关注别人的评价。病人常会将自己身体“丑陋”的部分与他人比较,或是不断地询问他人关于自身某个部位是否正常的问题,以期得到“这些部位是正常的”保证。

4、掩饰自身“缺陷”。因担心别人对自己“缺陷”部位的议论,病人会使用一切手段伪装他们的“缺陷”,如利用化妆品或手、头发、服饰或其他东西来掩饰“缺陷”。有些病人强迫性地用手指或器械挖自己的皮肤,试图去除微小的瑕疵,或是让皮肤变得更完美。

5、社会功能受影响。该症可导致病人多方面的痛苦和损害。病人会在重复行为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避免社会交往。严重的病人会丧失能力,从而导致失业、退学、闭锁家中,甚至由于痛苦不堪而出现自杀或伤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求美之心日益增强,在众多的求美者中不乏精神心理障碍者。作为一种较普遍的精神疾患,大多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病症所在,也很少去看精神科医生,往往求助于整形外科、口腔科、皮肤科的医生。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医生对此症知之甚少,病人很少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更得不到合理的治疗。错误的治疗会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促使精神病、自杀行为的发生,甚至引起法律诉讼或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治疗躯体变形障碍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有许多病例证明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有研究提示,该症可能为强迫症的躯体表达,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很有希望的心理治疗方法。

有些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想方设法地想排除应激而让自己尽量正常。然而,有些人却受到了症状的严重影响,变得与社会隔离,不去上学或工作,甚至有些极端的病人不愿意离开家,因为他们惧怕因为自己的外形而让自己尴尬难堪。让患者去某些地方如海滩、美容院、商场或是让他们为自己的容貌而感到焦虑的地方则尤为困难。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通常会为他们的问题而感到郁闷不已,这种消极影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社会交往问题非常普遍,许多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缺朋少友,回避约会或其他的社会活动,甚至因为他们的症状而导致离婚。

当前躯体变形障碍症的病因未明,存在诸多假说,但是若要解释症状尚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极有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多重作用导致躯体变形障碍症发生。也有可能心理因素比如童年遭受过多的讥讽嘲笑,或是家庭成员和同龄人过于注重外表,或是创伤,比如待,会是症状表现的风险因素。不恰当的媒体信息会加重原本就易受伤害的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的病情。

很多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一生中的某段时间会伴发抑郁,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的家族成员也呈抑郁高发。躯体变形障碍症和抑郁的特征是低自尊,感觉受排斥,过于敏感,有时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在不伴有抑郁的情况下,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也考虑过自杀。躯体变形障碍症也和其他疾病呈共病现象。强迫症、进食障碍、焦虑症是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常见的伴发疾病。一些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还有药物或酒精滥用。

躯体变形障碍症患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试图掩盖自己意识到的“缺陷”,比如化妆,整饬发型,或是向皮肤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或其他的卫生保健机构寻求价格高昂的治疗。如果医生认为“缺陷”尚没有到需要改变的程度,躯体变形障碍症患者会转而求助其他的医生以便及时地能为他们施行手术或治疗。他们经常会对手术的效果表示不满,或对身体的另一部位变得“有兴趣”起来,甚至认为手术简直是糟糕透顶,使“缺陷”更加严重,从而产生新的外表体验观念。有些患者,在绝望之余,甚至试图自施手术。好像大多数患者都不能达到治疗满意,越发的厌恶自己的容貌而结束生命。

由于病人不愿意暴露症状,所以病情可能被长期忽视。本病和一般的人们注重外表是有区别的,它耗费大量时间,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造成功能障碍。

对躯体变形障碍症有关疗效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如氯丙咪嗪,氟西汀可能会有效。

篇7

摘要:本文对某高校近五年来59例心理疾病个案发生的诱因、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干预的对策。从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来看,学业压力等15个因素是心理疾病出现的高风险因素;此外,个体原因、家庭成长、经历原因和社会原因是心理疾病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心理疾病的应对策略上,应使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加强宣传和鼓励求助,加强互动和建立联动,使得对心理疾病个体能够更好识别和干预。

关键词:心理疾病;大学生;诱因;深层次原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58-03

心理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精神)功能紊乱,并达到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或使自我感到痛苦的心理异常状态。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干扰了个体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些甚至会引发自杀、自残或伤人等悲剧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幸福和高校的整体稳定。因此,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心理疾病,哪些因素会诱发心理疾病等问题的探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构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氛围,现对近5年来59例心理疾病个案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心理疾病个案基本情况分析

59例大学生心理疾病案例中,从性别上看,男18例,女41例;从心理疾病发生时间来看,5月、9月和10月是高发月份;从心理疾病的诊断类型来看,出现的心理疾病数量排序依次为抑郁症33例、焦虑症12例、强迫症2例、神经官能症3例、双相情感障碍4例、精神分裂症5例;心理疾病个体中,有自杀意念或伤人意念者为9例;59例心理疾病个案的发现途径为个体主动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的35例,在院系、医务室或其他同学的带领或建议下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的19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心理普查的筛查结果进行的心理约谈中发现的5例。

二、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分析:包括15因素和5个维度

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心理疾病为什么在那个时刻发生?这与诱发因素有关,这个诱发因素叫做“诱因”。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取了“个案编码”总结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具体方法如下:在心理咨询记录或事后相关人员访谈中,每涉及1个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就记录和编码为1个影响因素。

根据对59例个案的编码结果,共总结出家庭成员关系不良、家庭期待过高、家庭贫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人际关系不良、敏感、追求完美、内向、情绪冲动、创伤应激、童年创伤、新生适应、身体疾病等15个诱因,出现频次排序如表1所示。

以上15个诱因可以进一步进行维度划分,将15个诱因总结为5个维度。如下页表2所示。

三、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诱因分析及平时心理咨询中的结果,可以认为,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个体原因。大学阶段的个体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状态的过渡时期,很多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自身价值和自身角色确立等各种问题上极易发生各种心理上的冲突。

从上文的诱因分析来看,学业压力、恋爱困扰、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同为心理疾病产生的最常见的诱因。从学业上来看,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缺乏适当的学习时间管理方法;从恋爱心理上来看,存在各种不成熟的恋爱观,恋爱失败时,缺乏有效的疏导和成熟的抗压方式;从性格特征上看,有很多可能会导致自身心理冲突的不良个性等;从就业上来看,缺乏积极地就业准备工作和就业心理调适策略;从人际关系上来看,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平等交流的意识等。这些心理冲突,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指导,缺少调适的方法,则会日积月累,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从而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爆发。此外,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创伤性事件,虽然事件本身已经淡忘,但是负面情绪一直积压在内心,在特定情况下会以心理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2.家庭和成长经历原因。从上文的诱因分析可以发现,“家庭关系不良”为心理疾病发生的排名第3的诱因;在心理咨询中也可以发现,如果家庭成员曾经出现过心理疾病或心理危机,甚至有过自杀的倾向,那么个体出现相同问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此外,和睦的家庭关系、平等的交流方式、客观的期待,都有助于产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当孩子出现心理冲突时,良好社会支持系统会给予积极的作用来化解这些心理冲突,反之,则会进一步激化心理冲突,从而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

此外,有些同学在上大学前,就出现过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状况,家长对其心理、情绪情况也有一定了解。但是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家长、学校双方缺乏沟通,导致院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的服药、治疗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和实施干预,家长对其定期复诊和服药情况也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长时间不能好转或痊愈,甚至进一步加重。

3.社会原因。大学生在现实中面临的各种生存和发展压力。如学业排名、升学就业等各种压力。如,各大重点高校的学生原来在高中时期都是学习成绩上的佼佼者,进入大学之后,在学习成绩上依然对自己高要求,此时,横向比较带来的客观压力,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此外,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就业等客观压力也会让部分同学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四、心理疾病干预思考

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而言,除了常规的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普查和约谈、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之外,结合上文的诱因及深层次原因分析,在心理疾病应对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从上文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心理问题的诱因和深层次原因却具有一定程度的个性。针对这些共性和个性,进行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尤为重要。针对共性,在美术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笔者会依托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定期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绘画心理分析”心理工作坊,参与者通过现场作画和分析的方式探索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潜力发展点;在平时个体咨询中,也会对部分来访同学通过绘画这一学生熟悉的方式打开心扉,并进一步发现问题和主动疗愈。针对个性,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开设有关学习方法、恋爱、人际关系、就业压力调适等相关方面的选修课和讲座,让有相关需要的同学能够自主选择和学习对自己有所帮助的课程和讲座。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求助。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心理疾病发现过程中,“主动来访”寻求帮助的个体占全体危机状况的59.3%。因此,来访者是否具有主观的求助意识,对于心理疾病的排查工作至关重要。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也研究发现,“微笑抑郁(隐匿性抑郁)”越碓匠晌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一个明显趋势,即:很多心理危机严重的个体,往往表面阳光,为人随和,没有明显的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但心理危机突然性爆发,甚至产生了自杀等严重后果。

在这种形势下,创造积极的心理疾病求助氛围,加强宣传,鼓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的个体主动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对于心理疾病个体的发现和帮助非常重要。

3.加强和医院、学生家长、学校其他部门的互动,建立心理疾病预防和干预的联动机制。除了现有的存在于高校的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三级预防体系”之中的学校各相关部门、班级干部等朋辈互助资源之外,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同专业医院、学生家长、学校其他部门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心理疾病应对联动机制。

对于专业医院,积极运用现有的医校合作资源,为高校的心理疾病个体积极争取更优质的医疗条件,促进他们更好地恢复健康,回归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有的学生的心理疾病的直接诱是家庭贫困或学业不良,所以和教务处、学校勤工助学部门建立联动,可更详尽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且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角度予以帮助。此外,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从上文的诱因分析和深层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家长的行为和观念对于心理疾病个体的恢复至关重要。对于学生家长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传播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观念,并鼓励家长将掌握的学生情况积极主动和学校沟通,积极运用学校的各项相关资源为心理疾病个体的恢复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竞.浅议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与诊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3,(19).

[2]孟玮.心理疾病对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疗,2011,(28).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铜川矿务局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的7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名,女47名,年龄13~19岁,平均(16.7±1.25),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的有22例,高中以下的有56例,他们的心理障碍分布如下:精神分裂症的有15例,强迫症的有5例,焦虑性神经症的有22例,抑郁症的有17例,恐惧症的有5例,社交恐怖症的有14例。所有诊断均由精神科医师做出。为了便于分析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选取了78例健康被试组成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13~19岁,平均(15.8±1.34)岁,两组均自幼与父母共同生活。

1.2  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正常人群和心理障碍患者进行统一施测。SCL-90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每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4];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由岳冬梅等人修订,其中有反映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58个项目),反映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因子(57个项目)[5]。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录入和分析。

篇9

吮手指头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2~3岁以下的婴幼儿吮手指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若孩子一直保留这个行为,就不单是个坏习惯的问题,而是可能隐含着心理异常的因素。

在身体健康方面,孩子常吮手指头将导致被吮吸的局部组织增生,指头外观异样,引起局部感染和肠道寄生虫及消化道感染。如果持续到6岁以上,还可出现下颌发育畸形、上下牙不齐、下颌前突等。

造成孩子吮手指头毛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与孩子的精神压力有关,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缺少同龄伙伴、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会使孩子心理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并试图以吮手指这一异常的行为来宣泄和缓解内心的紧张焦虑。此外,父母经常争吵、管教方式不一致,使孩子无所适从;适应新环境遇到困难;不良的卫生习惯,不注意定期修剪指甲等,也是造成孩子吮手指头的原因。

还有些孩子是由于模仿或偶然为之时得到一种满足,家长没有及时制止,从而逐渐形成一种顽固的不良习惯。个别的孩子则是某些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症等引起的一种刻板重复的动作。

专家支招:

矫正孩子吃手指头的方法:

正确对待

切忌简单粗暴的方法,不要嘲笑、打骂、强行制止,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孩子紧张情绪加重,甚至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

消除诱因

弄清楚造成这个毛病的原因,消除诱因。比如,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给孩子科学的引导和鼓励,恰当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交友的条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

厌恶疗法

在儿童常吮吸的手指上,涂些胡椒粉等有异味的东西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吮吸时不能获得满足感,而产生一种厌恶感,可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习惯。

逆转意图疗法

改变孩子在吮手指行为中的态度,从相反的意图来让孩子重复这一行为。具体是规定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手指,不想吮了也不能停,直到感到不舒服不愉快,在孩子对这一行为的态度的改变中,慢慢改掉这一行为。

行为对抗疗法

这是一种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它把一个坏刺激与吮手指的行为反复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条件反射相对抗,以消除吮手指行为。具体做法是:①在手腕上套一橡皮圈;②行为刚一出现,就开始拉弹橡皮圈;③拉弹时必须注意计数,直到吃手指行为消失为止;④记录每次拉弹次数,以便比较;⑤开始弹拉次数要多,一般从十数次开始,时间要长,以后会逐渐减少;⑥到只需三五次时,就可以去掉橡皮圈,靠想像回忆拉弹橡皮圈的情形,来对抗吮手指的行为。

篇10

文/星云大师

佛陀教我们安住在禅定上,所谓“以定安住,一切皆定”。禅的世界,充满洒脱、自在、活泼;禅的风光,可以与宇宙天地永恒并存。

修好这颗心,我开列了下面这些途径:

1.要有惭愧心,惭愧、知耻才能庄严身心。

2.要有慈悲心,慈悲就没有敌人。

3.要有欢喜心,有了欢喜,人间才没有缺陷。

4.要有孝顺心,有了孝顺,世间才有纲常纪律。

5.要有信仰心,有了信仰,为人才有目标、才有力量。

6.要有般若心,有了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7.要有柔软心,柔软才会包容,才能克刚。

8.要有精进心,精进才能立志向前、向上。

9.要有平等心,才能与真理相处。

10.要有谦虚心,傲慢的人,永远敌不过谦虚的人。

11.要有自尊心,尊严是心中的财富,是心中的宝典。

12.要有和谐心,和谐才能团结人心。

13.要有忍辱心,忍辱不自卑,才是至刚至大的力量。

14.要有道德心,道德是做人的品牌。

15.要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是一个富贵的人。

16.要有尊敬心,尊敬是学佛、做人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独居老人浑身疼可能是抑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教授 崔健君

季节交替是三叉神经痛、骨关节痛等疼痛类疾病的高发期。但对有些患者来说,他们身上的疼痛则可能是“心因性”的,即心理因素也会给人造成持久的疼痛感。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没有明确原因,却感觉浑身疼痛的老人。经过检查,他们的身体并无大碍。不过,若问及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些老人则唉声叹气:“孩子们都走了,就剩下我一个孤老婆子……”显然,这些老人的疼痛与独居有关,长期的孤独导致老人产生了抑郁情绪。

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会导致“心因性疼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这类情况。如果一个人产生了不明原因的疼痛,且时间超过4个月,就可到疼痛科进行这方面的检查治疗。另外,由于疼痛产生的原因复杂,老年朋友最好别自己给自己开药吃,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好心情,以较强的免疫力来避免疼痛的产生。

五种老人易患心理疾病

文/余伟

经常走极端

主要表现为非此即彼,不是白就是黑。他们一遇到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进而觉得自身已无任何价值,失去自信。

容易公式化

这些老人认为事情只要发生1次,就会不断重现。生活中遇到困难与不幸,便认为困难、不幸会重复出现。

爱戴“变色镜”

有的老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大部分光线,整个世界看起来灰蒙蒙的。

喜欢荒谬推断

这些老人把一般性过失、欠缺、挫折和困难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做了不可逆转的错事。生活中总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和过低估计自身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