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篇1

论文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福利生产也处于这种变化之中,只有以变应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福利生产管理必须适应福利生产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的转变、权力模式的转变以及从行政收费到市场服务收费的转变。

引言

国家在2007年对福利生产优惠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是把福利生产企业彻底地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了市场经济模式,这完全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福利企业是在国家计划经济发展的模式下,由各级政府出资组建的。

20世纪80年代,为了保障****促进社会稳定,扩大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员的安置面,国家决定除了个体、私营、外资企业外,其他的街道、乡镇、村委、企事业单位均可申办福利生产企业,并允许一部分街道办的原有企业转办成福利工厂。

20世纪90年代,个体、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公有制企业陆续退出了市场,企业整体在结构性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非常不利于福利生产的发展。按当时的福利企业优惠政策,不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的要求,福利生产将无法发展下去。为了保障福利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戴着红帽子的私营企业进入了福利企业范围。公有制政策没有完全改变而私有企业又事实存在的情况,给政策代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福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上,各级执行政策人员始终存在争议,各地执行政策也不统一,也在不断的变化、讨论、调整。

21世纪初,多数公有制企业全面地进行了改制脱钩,实质上企业与政府机关的关系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福利企业的经济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是否还适用,就成了重点问题。在经过几年的争论、调研、试点后,2007年7月1日,调整后的福利企业管理和优惠政策终于出台。这一政策虽然还有不尽善尽美之处,但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随着这种变化的到来,我们也必须调整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并把我们的工作完全融入到变化之中。因此,福利生产管理必须适应福利生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二是权力模式的转变,三是从行政收费到市场服务收费的转变。

1管理模式的转变

1.1 改制后,我们机构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在所有权上发生了变化,从所有到没有,从持股到不持股,从有经济关系到没经济关系。以前我们机构和企业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因此指挥和干涉过多的事时有发生。由于企业脱钩改制后市场化,现在我们必须在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化,不再对企业指手划脚的进行指挥和干预了。

1.2 过去我们习惯于对企业管理实行计划、调度、统计、总结、调整,再计划、调度、统计、总结、调整,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而现在完全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只要向企业提供有关信息,对其进行相关政策的指导,在经济工作中做好统计工作就行了。

1.3 过去由于我们和企业经济利益有同一性,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和企业共同应对其他部门的各种检查,顺拐现象比较严重,使政府赋予我们的监督管理权力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现在由于没有经济利益的同一性,我们在政策执行上更加客观了。

2权力模式的转变 1 政企分离使所有权向管理权转化。由于过去企业是公有的,存在有错误也舍不得打骂、处理的现象,很不利于企业管理。现在由于双方没有经济利益挂钩,我们能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使福利企业更加规范了,基本或完全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 2 通过几年管理权限的下放,我们实现了从直接管理到工作指导的转化。下放权力不等于放弃管理,为使工作不受影响,在权力下放后,我们没有放弃对县区的指导,和各县区仍保持较好的协调指导关系,所以全市在行政、工作、指标统计上仍具有较高的统一性。 3 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化。过去,我们对各县区的部分企业管得过多,既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又不利于调动县区的积极性。现在权力下放了,我们只做好服务工作就行了,个别需要我们办理的事务,随来随办。此外,需政策上统一行动时,由于各县区企业所需的文件、表报较少,自己印制有问题,我们就统一服务了。我们把企业从主要的管理对象转变成为主要是服务对象,完成了从使企业敬怕我们到和我们亲近的转化。

3从行政收费到市场服务收费的转变 1 生产发展基金。从开始的20%收缴,到10%收缴,再到不收缴,资金所有权的放弃是市场变化的正常结局。我们完全按照政策要求执行,放弃了小集团利益,使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 2 管理费从企业管理机构成立后一直在收缴,在21世纪初改为减半收缴,到2004年完全停止收缴。这项政策有利有弊,它减轻了企业负担,却使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出现问题。 3 行政收费的停止,给管理机构的经费来源带来很大影响,这迫使我们从管理收费到服务收费进行转化。我们把除了财政进编的其他人员一律纳入到成立的协会中去,凭借管理机构的影响,加大了向企业服务的力度,从过去的逐项管理转变为向企业逐项服务。由于协调、服务到位,和企业关系融洽,企业每年向协会缴纳固定性的费用,基本解决了机构的经费和开支问题。

这表明,在这次社会发展变化中,福利企业管理机构只有至力于适应变化,以变应变,认真地发挥职能作用,吃透政策,加大指导和服务的力度,才能使福利生产稳定健康的发展。

[1]民情,2008,2.

吉林省民政厅民政工业办公室.福利企业政策法规文件材料汇编[G].2008.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经济管理 职能定位实现

0引言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要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因此,我们要明确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定位,才能进一步确定如何实现定位。

1政府经济职能的概念

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之一,政府职能有三个方面: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在经济的管理运行、组织、推动发展上的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且完善的,而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般而言,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以下内容: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微观调控、宏观调控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不仅是财产所有者、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兼具多重身份。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定位已经不能适应,这就要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的一种经济体制,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职能越位或错位。这是指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多管了不应该涉及的经济领域。

其次,经济管理职能执行力度不到位的或者缺失。这一问题是指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没有发挥,或者履行了职能,但是执行不到位。

第三,职能履行方法不健全。当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履行着重依靠行政手段,忽视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使用。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定位

3.1明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原则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也在逐步丰富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发挥其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区域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侧重点不同,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励志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必要性原则。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经济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在实际的应用中常会出现越位的行为,涉及到不应该触及的领域。因此,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范围界定,不能不合理的扩大化。(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放弃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3)胜任原则。政府应该考虑自身的实力,量力而行。

3.2从主体视角来定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政府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要能明确区分政府管理的范围和侧重点。在确定的管辖范围内,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因地制宜,松紧适宜。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范围,要放松管理,从微观和宏观上整体调控市场,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对于不良竞争行为,要严加制止和惩戒,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不能竭泽而渔。

3.3从职能视角来定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范围较广,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不是严格管理经济运行的各方面,而是要维护市场的有序,通过指导和导向、组织和规划的职能、调和和控制、协调补充、社会服务、管理监督等职能做好市场的调控。

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

4.1建立科学的管理手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在逐渐的改革和完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就是不受约束的。目前,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层出不穷。为改善这些不良的管理现象,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变管控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解决政府在职能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除此之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要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这就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的法治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以法律的制约和制裁来约束市场经济中的不良经济行为,维护市场运行的健康和有序。

4.2转变管理理念,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不仅仅对内,还要面向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政府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宏观调整,以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这就需要政府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我国经济从宏观上进行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朝着既定的目标平稳运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市场发展的良性运行。第二,善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防止市场出现大的变动。第三,为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市场经济仍面临较大的风险,政府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及时给予预警,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也要随之变革,政府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管理职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定位,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参考文献:

[1]王玉文.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J].中国外资,2011(21):202.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行政执法模式;

正文:

一、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社会中最太的所有者、经营者、投资者、管理者和社会产品各个层次的分配者。行政权力无所不及.行政管理的范围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要广泛。政府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对企业活动进行指挥和控制。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庸,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活力,从而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容。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造就了单一的行政命令——行政服从。市场经济具有企业经营自主化、经济关系市场化、竞争的平等、公平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活动的法制化、经济生活的开放化的特点。其本身的特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要求行政命令与行政服从转向多元化的关系。这正符合现代民主建设的要求,因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配置资源和引导经济运行的手段。也会在政治上有所表现,政治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要为其服务。市场经济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民主。市场经济促进了民主主体的发展和成熟。广大群众是民主的主体。主体得不到发展成熟,是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的。在民主主体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在谈到商品、市场关系高度发展条件下的生产对人发展的影响时指出:它“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市场经济同时还导致人的依赖关系的解体。造就出具有“独立性”的人,使人从狭隘的地域中走出来,成为具有开阔视野的人。使人告别了惰性心理。成为具有奋发进取精神的人。市场经济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自由、平等和独立。这与作为民主基本原则的平等、自由和法制是相统一的。市场经济要求尊重每个人自由、独立的发展。尊重每个人的意志权利。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的这一实质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又是相符的。所谓“以人为本”的本来意义就是以人为根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根本。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幸福。促进人的发展。要求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在任何场合中。都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从“尊重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做起。

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实质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已不再适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政府进行职能转变和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权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命令——服从模式,手段多为直接干预和管理。过程大多缺乏公衙棼羼l1缺民主参与机制,在整体上则缺乏有效的限制归责机制和保障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制度。市场经济要求箭敢权酌运行实现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不可否认,传统行敢体制(改革以前的行政体制)在我国的形成具有某种必然性。

也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回头来看,传统体制在形成时就孕育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全能政府,目标多元性与手段单一性麟盾镦府的角色冲突和角色错位,大一统要求和协调困难矛盾。从结果上看,传统行政体制的内在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常常在‘真理’的名义下捍卫谬误,用良好热忱的主观愿望代替冷静自处的客观规律。然而。悲剧正是孕育在从良好愿望出发的美妙构想之中。并不是逻辑和理论迫使我们相信市场经济。……而是现实迫使我们不能不相信市场经济。因为我们不能忍受贫穷和落后。’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被提上议事日程之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并为之羼务的行敢体制的转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从过去政府机关直接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身份.转变为间接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宏观调控的行政主体身份。在新形势下的政府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即统筹规殳I。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高服务和检查监督。采用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壤进行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轻济体制本质上的行政权本位主义,决定了行政权在这种体剽的夏个基本特征。第一,范围的广泛性;第二,作用的单方性;第三。权力行使的非规范性。市场经济的建立对行政权提出了与此完全不同的要求。即行政权与市场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承认并尊重市场主体权利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必须转变政府原有职能。行政权对市场的调控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列,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权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均褥发生报应的转变所谓的“全能政府”不可能在社会的各方蕊全部镞到拉。以达到与执法模式相匹配,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玻府职铂必须从强制性命令到非强制性命令、从刚性到非刚性的转变。这也是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应有之义。对此,我国已着手转变政府职能。使原来政府对经济活动全面、直接的管理转向服务。监督和宏观调控等职能转变。

行政权行使的方式、形式、手段上看,体制转轨要求行政权克服其行使过程中的片面性、任意性及非规范性,在尊重与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基于理性选择而行使。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我国的改革尤为如此。西方行政改革具有渐进韵性质,我国的改革则属于“转轨”性的根本变革;西方行政改革基本上是一个自然适应的过程,我国的改革则更多一些人为创新的成分;西方行政改革的动力源于社会.我国改革的动力则主要源于政府本身。政府在体制转攮程中扮演着制度设计者、资源调动者、变革推动者、利益协调煮等多重角色,因而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同时又是改革的客体;改革的目标是克服社会萎缩,但社会的强化却依赖政府的自我克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看不见的手”,而看不见的手却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簪羹去创造o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这样一种行政体制,它角色本分,行为规范,职能范围适度,职能结构合理,权力范围有限但权力效力很高,在完善的责任保障机制的基上保持权力的必要集中,精干、廉洁、高效并充满活力。为此政府必须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所谓政府角色,是指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身份、地位和行为模式。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是很大的,而且是高度集中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是依据于市场。而是服从于政府统一制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国民经济计划,人、财、物统一由政府分配。从计划的制定实施到财政投资、信贷规模的控制。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到收入政策的制定执行。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到对经济活动的引导,莫不纳入政府统一的行政管控之下。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政府插手,如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人事安排和内部管理。过多地参与直接生产经营活动,政府职能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机构“重复建设”带来政府管理行为的不合理交错、重叠:应由中央政府提供的邮政、铁路、水利、生态环境和其他区际性础设施,医疗、养老、失业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如公交、水电气供应、公共性文体卫生服务等。这些。‘公共物品”十分短缺不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这种政府角色定位的弊端已经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使得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政府不是万能的。所以政府不能充当万能者的角色。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取向已经明朗的今日中国,不承认这一点,最终是要吃苦头的。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审视中国各项改革的路径和由来。不难看出政府主导和主管始终是决定性力量这种决定力量在改革的初步阶段。曾发挥过巨大的积极效应放松了长期来束缚人们手脚的绳索。但并未从根本上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符合经济发展自然规律内在要求的游戏规则,同时.长期来形成的“婆婆”偏好使政府习惯于大包大揽,在包揽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冷静审视。“过程管理”还是“规则管理”一直是我国政府未能做好的选择题,传统的“过程管理”曾经低成本地解决了困扰全社会的一些难题,如成功地抵制了金融风暴.但这种靠政府、靠中央银行与市场进行博弈的做法是否会造成对市场法则的破坏,并由此产生政府随意干涉市场、干涉企业的制度空间,是值得深思的,并且。这种做法的长期制度成本如何,在我国的实践中已有明显的答案。

在以往的关于政府角色定位问题的争论中。往往限于运动员与裁判员之分,认为政府不能同时充当两种角色。政府的合理角色应定位于裁判员,或者说。是要充当“夜航灯塔的守护者”。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但进一步的问题是裁判员或守夜人是否就应该是规则的制定者?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家和政府官员对此是持肯定判断的。而这恰好是中国改革以来许多问题积年不能妥善解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政府的角色应该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是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政府执法模式上的一种体现。在中国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是以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为中心.企业或公众围绕着政府部门转,企业或公众要办一件事,就必须了解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杈限.处室分工,然后到多个邪门反复报批,结果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难以保证,与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是多样的,政府的角色是多样的,因此,在行政执法的模式上也是多样的。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当侧重于抓大事、要事,侧重于宏观调控。在政府角色定位时,应侧重抓人力资源培养。扶持教育与科技发展,尽可能地加强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为国有企业培养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政府在当前国企改革工作中最迫切是扶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该政府管的事坚决不管,需要政府管的事政府不能缺位,不当“运动员”、不当“裁判员”、只当好“场地维护员”、“监督员”,营造激励环境推动企业扮起自主创新的主角。

四、对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思考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要求建立相应的行政执法模式。近几年.全国各地进行了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尝试。比较典型的有行政综合执法模式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根据理论界的权威提法。“行政综合执法是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当行政事务所归属的行政主体不明或需要调整的管理关系具有职能交叉的状况时,由相关机关转让一定职权,并形成一个新的执法主体.对事态进行处理或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执法活动。”行政综合执法要求不仅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进一步综合起来,而且据此对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进行相应调整。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弊病,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站式服务就是通过部门精简和数据整合。将分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的业务受理网点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政务平台上.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包括咨询、申报交费、注册、审批、报关、投诉等在内的一整套服务项目的行为。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尝试改革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以公众为中心提供政府服务。常见的做法是,政府职能部门把与企业和公众密切相关的本部门的办事窗口设置在同一个场所,授予其一定的行政决定权和审批权。各办事窗口受理企业和公众的申请。解答咨询。依权限办理相关事项,以及送达批复结果。

不管是行政综合执法还是一站式服务,都是为了克服以下行政工作中的弊端,如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尤其是少数行政职能部门运用手中的权力,以履行行政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甚至形成“行政垄断”而进行的行政执法模式改革的尝试。行政综合执法和一站式服务执法模式的使用确实克服了以前存在的部门扯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降低了社会成本,可以极大地方便“顾客”,加快民主建设步伐,使整个行政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并未从根本上克服以往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行政综合执法和一站式服务仍是单一制的执法模式,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到政府角色职能转变的问题和政府体制改革的问题.只是行政体制改革中一种形式上的创新。

因此。只是执法模式形式上的创新对于行政体制改革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建立一种遵循现代行政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以公众利益”为本的行政执法模式。

1、保护公民的公众利益——行政法建立的前提。

2、控制行政权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法当前的任务。

篇4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 ;企业化 ;经营模式

一、地质勘查单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地质勘查单位要求以市场化运作,其中含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成分,实质上它是经营性的事业单位,是市场化的企业法人。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转变的过程,不是转化为企业,而是具有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指导和市场化的结合,以弥补过去单一计划的不足。

地质勘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先行性的地位,地区的发展,地质灾害的研究,各项经济建设,都不能离开它的指导。它属于服务行业,通过地质勘查,在水利建设,工程建设,环境监测,工厂选址,环境保护方面服务。因此,它具有公益性质。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勘查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矿产资源又不能保障目前的需求,资源的瓶颈问题较为突出。在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勘查体制对资源的勘查影响迫切要求采用一种新型的体制。计划经济下的勘查任务是由上级部门制定好任务,并层层下达到地方,由地方自主勘查。要使每一个地区的勘查工作能与地方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很难的突破每一个地区的区域限制,很好的融入当地的市场。总体来说,就是它的发展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第一,体制上的不适应。在运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地质勘查单位是国家的一个部门,它的生存和运行由国家的拨款,勘查的成果上交国家。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的利用国家资源,存在浪费资源的情况。但它的勘查内容除了小部分属于公共性质之外,其余的属于商业化的勘查。第二,结构上的不适应,在计划经济下人才勘查队伍由国家配置,而市场经济下是需要市场来配置的,它不能吸收更全的面的人才。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对勘查单位进行市场经济下的结构改革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第三,勘查单位职能不适应,我国的各种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缺少相应的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单位,市场环境不优。各个地方体制的不一,使勘查单位的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经营的社会环境不佳。

因此,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对传统的勘查单位进行改革十分必要,使之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勘查事业的发展,能满足我国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是促进勘查市场的规范化和勘查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勘查单位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分析

1.确立企业化勘查单位的经营目标

市场经济有自身的特点,勘查单位要有效运行,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营。勘查单位要成为市场的主体,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样,对自己的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制定发展方向、自我符合法律法规。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勘查行为是一种经济行为。第二,经济关系明确,在市场经济下自负盈亏,要实现企业的自我产值最大化,有主要的责任人。第三,勘查单位不再有政府和有关的经济组织的职能,只是一种企业法人。第四,勘查单位有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各种经济行为有专人负责运营,它必须制定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勘查单位企业化运行模式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原有的勘查单位在转变的过成中要有步骤的核算好原先的各种经济行为,对自身的资产进行评估,建立规范的制度。

2.调整原勘查单位的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

建立市场化化的勘查单位,是对勘查行业的一次革命性转变。它在调整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与相关的产业、队伍、资产、市场等特别明显。对于企业化的经营改革要全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以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为主,同时要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勘查单位和其他的经济实体,也要不断的调整和提高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整,可以利用公司制方式进行规范。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抓住重点,要培养公司的主要运行市场,对其他市场也要不断的扩展。

对于公司的队伍结构,不断改革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在公司内部,要打破原有的用人情况,不断吸收优秀的市场化的人才。打破原有职工身份职位,在市场经济下竞争。采用聘用制度,打破原有的沿袭制度。要利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实现按劳分配的制度,保护职工的各种合法收入。对原有职工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吸收不断增加的新的知识。

3.建立新的政绩考核办法

在计划经济下勘查单位,它所有的费用由国家支付,存在许多使用上的问题。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原有的考核办法,必须制定新的标准。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和“全额效益工资”,利用原有的档案工资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进。在这种情况下,“效益工资”则主要看中的是个体创造的价值量和实际的利润,而不是职工完成多大的工作量。单位的人员要有一个纵深比较,横向分类,才能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本。

一个合适的政绩考核标准对于勘查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我们结合西方的一些政绩评价方式,提出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第一,相对评价法,只对职工的工作内容的相对情况进行比较,按照事情的难易程度来排序。第二,绝对评价法,是对员工的工作政绩和预设的工作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这两种方法是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交叉的评定方式,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科学使用。

4.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权的关系

勘查单位的市场化化经营模式,不再是计划经济的运营模式。计划经济下是有由国家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勘查的内容和规模,一定程度上是由国家制定目标,再慢慢地的施行。在市场经济下则不能如此,要想在市场经济下有效的运行,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占领同类单位的市场高点,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注意本单位的权力分配,过于集中则不利于采用最优的方案,过于放权则公司没有活力。

因此。勘查单位采用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就十分的重要,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勘查的放权应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转变管理方式,转换为间接的,经济的,放权的为主,尽量减少非单位的经营活动。争取有利于勘查单位发展的政策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5.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

我国原有勘查单位向企事业单位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的许多问题,对于这种现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勘查单位企业化的成果,对自身进行改善。我们必须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制定一个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企业利润的提升,同时也是占据市场的需要。长远的发展目标十分必要,可以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对目标可以分成许多部分,有计划的分部执行。

三、地质勘查单位如何向企业化转变

1.改革单位模式,调整和重组地质勘查单位。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地质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的改革,可以以局为单位,也可以以地质勘查单位为基础向企业化转变。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目的都是向市场推进。如内蒙古的有色地质局共有11个县团级勘查单位,他们的做法是把原有的内蒙古中色建设工程总公司分成4个公司。在原有的公司基础上组建了临河市中色基础公司、上海中色工程公司、呼市中色市政工程公司,这几个公司的所在的地区不同,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内容不一样。此外将研究所与勘测工程公司合并,将呼市的华盛金茂建筑工程公司与服务中心合并,将呼市中色市政工程公司与五队的事业牌子合并。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扩展了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原是一个较小的单位,但是经过这样的企业化转变,各地的地勘单位可以调整不再有能力的生产和勘查的单位。内蒙古有色地质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重新组合,原来的勘查单位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事业牌子在过渡的时期内保存,直到转变完成,单位的内部管理实行事业单位的模式,撤销原综合地勘单位的机构设置。经过这样的转变,不仅使原来的地质勘查局有了活力,更使各地区的勘查单位有了一定的权力,向市场化的转变就少阻力。各地的勘查单位的企业化转变,要下方权力,给各地区权力解决他们遇到了实际问题。

2.改革人事,合理安排原有的人员。地质勘查单位有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的模式转变,在转变中会有大量人员的调整,是地质勘查单位的最大阻力,也是转变的难点。关于人员流向的问题,主要向面向市场,除留下来发展主导产业安置职工外,要大力的向其他企业安置,可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民营企业内安置职工。因为民营经济可以是个体户,有较大了就业空间。可以帮助职工联系其他的企业,给他们找到出路,还可以鼓励职工辞职,重新找一份工作。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向企业化的调整中,职工辞职自谋职业已分流人员500多人。如果工作力度加大,还可以在3到5年左右还可以再分流500~700人左右,这样原来的人员冗余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不过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受内蒙古地矿局的影响,过去已分流的人员重新复职,此项工作中断,堵住了分流人员的路子。对一些特殊的行业,过去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考虑放宽退休的年龄。内蒙古事业单位30年工龄的可以提前退休,地勘单位是否可以提前5年。同时也可以解决职工的分流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企业化化的模式过程中应特别的注意,不仅只是局限在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内,其他的地区也有可能面临这些问题。

3.把社会保障体系纳入企业化的转变过程中。社会保障有很多方面,一般主要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三项。这几个方面是职工关心的的大事,也是地质单位企业化经营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内蒙古有色勘查局仅有609人加入了养老保险,其他的没有参加,有些单位均处于空白。目前虽然单位可以支付职工的大部分各项费用,但是职工最终还是要纳入各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在内蒙古推出的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改革的办法,他们抓住了过渡时期的各项优惠条件,积极主动的与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这样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才有利于地质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快速展开。给其他地区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经营有重要的启示,抓住各地区的优惠条件,把企业化经营放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之下。

四、结语

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方向发展是经济不断进步下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实现事企单位的分离和企业化的经营,是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多年探索中,它的企业化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不断的深化改革,为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化的经营模式还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如政策性配套不足、历史遗留问题,产业基础薄弱,改革进展不平衡,或者在其他原因使之不能符合市场的要求。在企业化运行中出现的矛盾要及时的处理。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融入自己的勘查单位中,促进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成全.谈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J].地质勘探与改革经济的发展,2008.

[2]李伟,李明.试论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中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J].有色冶炼,2008.

[3]刘宗领.浅议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目标[J].地质经济改革于发展,2008.

[4]李国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步伐[J].地矿测绘,2007.

篇5

一、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政企不分,集权审批,市场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管理就是审批”、“重权力轻责任”的观念一直在很多部门单位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习惯、留恋于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出现问题,就要求加大审批力度,增加审批事项,甚至越俎代疱,把本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调节管理的事统统包揽过来。同时还存在着审批事项法律依据不充分,审批条件不公开,审批程序不健全,“暗箱操作”;审批责任不明确,审批监督机制不健全,审批与收费挂钩等问题。由于政府机构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滥,不仅造成部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干扰企业自主经营,有的已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2 市场取向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首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市场取向的改革任务远未完成。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必然快速开放,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各地市场带来短期的巨大冲击,因而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市场,F放过程中统筹规划,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顺利完成市场开放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地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精简机构和转变职能,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的职能仍然未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明显滞后于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进程。

3 执法不严,特权干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难以彻底根治。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行政管理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维护社会公正、保障经济秩序、实行公平竞争上。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能足当好社会、市场赛场上的“裁判员”。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直接插手经济事务过多过细,从市场准入到资源配置,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转轨,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不够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不够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出现种种明显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最终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职能转变未能适应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首先,政府职能问题即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虽然,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职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进展。但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至今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至今也未能真正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还没有很好理顺,中央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未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特殊的国情要求我国的各级政府必须适应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及时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这种职能转变,既要求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要求,又要兼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要求。

二、着力创新,逐步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新途径,

1 要建立责任型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变化都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影响,这就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维护经济安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加强对于金融风险和冲击的防范和抵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的扩大要求政府相关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要相应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传递效应也要求政府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因此,政府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准确运用其对公共权力的垄断地位,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扬弃,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政策,确定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促进本国发展战略的完成。

2 转变思想,从增长型理念向协调型理念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业绩,“以GDP为中心”,注重经济规模和效益,忽视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导致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贯彻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地方政府必须树立协调理念,必须从增长型理念向协调型理念转变,政府能否在经济的持续增长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看能否妥善解决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信用和社会秩序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好,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地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能得以实现,经济发展就有了可靠的社会环境;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增长就会有困难。因此,从增长型理念向协调型理念的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 政府的职能和企业的职权分开,并和业自主经营职能分开。首先,凡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企业行使的十四项职权,各级政府都不要干预。下放给企业的权利,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不得截留。在明确划定企业职权的基础上,政府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从而使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管理、调控政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调控模式

1.世界各国政府的经济调控模式

1.1美国的经济调控模式美国政府主要是以制定框架为主,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交税、质量必须达标。除贩毒之类不允许生产的,其他商品允许自由生产,消费者可以自由买卖。这样供给和需求自发达到一个平衡,美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制约企业生产中能够取得的贷款,通过贷款的限制来限制生产规模的扩大)、财政政策(国家财政投资,一个大工程,带动多少就业)来调节经济过冷或者过热。

1.2日本的经济调控模式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日本的宏观调控法别具特色,可以说日本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宏观调控法发挥作用较为彻底、成功的一个范例。

日本政府首先是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经济体制的重要特点是政府一直重视和强调对经济的管理、干预。当代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独树一帜,这种模式的形成既与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所逐步建立的具有东亚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历史的联系,又是战后日本学习欧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并将其同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正是这种历史导致日本的经济虽为市场经济,但有着远比欧美各国更广泛、更深入和更有成效的国家参与和干预。欧美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首先是市场制度自身的运动,政府干预只限于对市场制度自身运动的缺陷进行补充。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则不只限于此,这是由日本特殊的国情及其市场经济形成和建立时期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二战之后的日本经济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同时要尽快赶超欧美经济水平,世界经济发展的压力和日本自身的国情都不容许它走英美模式发展的漫长道路。为实现超常的发展速度,日本选择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将过去那种政府与垄断资本的密切关系来了个变种,演变为一种新型的政府强有力的指导经济活动的关系。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积极主动而强烈地干预经济。这种干预不等于直接管制和行政强制,政府的计划是导向性的,主要通过产业政策有目标、有步骤地引导资源配置过程,推动经济发展。其次,计划法和产业政策法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法,日本的计划法,历来计划与法律,看起来毫无缘分,但两者间尚潜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中,计划在法律上的意义也更加明显起来。经济计划被直接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被赋予法律意义,或者以法律规范计划,还是二次战后的事。西方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后,其计划与法律的关系就开始日益密切起来。它们往往根据国家计划制定经济政策,又根据经济政策制定有关法律。经济计划在日本的宏观调控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我国与其他国家总体调节经济的方式没有大的区别,区别只在于我国拥有很多国家控股的企业(尤其是命脉行业企业如电力、公路铁路等),虽然他们垄断效率低下,但是非常安全和听话,不用担心被别的国家收购做坏事,并且国家让他们提价就提价,让降价就降价。其他的和美国一样。我国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和健全的宏观调控法,必须选择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借鉴对象。现实的紧迫性决定了中国不能走欧美国家那种漫长的自然发展的道路;国家对经济干预性强的传统也与欧美国家的现实存在很大差异。比较而言,日本经验更为切实可行:一方面,日本具有在较短时期内建成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战后日本在恢复经济后的几年内就建立了系统的宏观调控法,经过十九年就使这一法律制度达到比较完备的程度,促进和保障了日本的市场经济得以按自身规律有序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较强,并且政府对市场机制的破坏作用也较小。两方面都与中国目前的现实接近,更富有借鉴意义。因此,研究日本如何使宏观调控法正确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宏观调控法又是如何正确科学地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情况,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建设不无裨益。

2.1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模式有效运行的条件之一就是解决它将对“什么”发挥作用,即宏观调控的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计划经济时以对微观经济为中心的调控转变为以对宏观经济为中心的调控。

2.1.1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恰当性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不是原来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完全抛弃市场的作用,政府垄断性的调控,而是市场和政府职责合理分工,二者职能互补。市场和政府都是配置社会资源的工具,凡是市场配置资源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如效率、竞争力、活力等市场都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凡是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应充分行使其职能。

2.1.2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科学性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人们遵循其规律就会成功。否则,就会遭到惩罚。掌握经济规律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对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点已为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们完全忽视市场的作用,一味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无所不包,其结果使我国国民经济几乎崩溃。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后,我们逐步突破计划经济的樊篱,实行市场经济,转换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二者协调作用,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世人瞩目。

2.2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转变所谓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就是宏观调控主体——政府为了实现其经济职能而实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强制,即政府依靠法定的强制力实现其经济职能的行为,如行政命令等;二是奖酬,即政府通过给予各种经济主体(公司、企业)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来使其自觉接受政府的调控,进而实现经济职能的行为,如产业政策和部分财政及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不是靠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而是政策本身所含有的经济利益,经济主体为了得到经济利益而自觉贯彻执行政府的这些政策,即接受奖酬;三是舆论,即政府通过舆论宣传作用把其意图施加于经济主体实现经济职能的行为,如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的各种精神奖励等。这些精神奖励(舆论)只是一种荣誉的称谓同样不具有强制性,它们的实施同样靠经济主体的自觉接受。由于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即由计划经济时期单一性的强制向以奖酬和舆论为主兼顾强制的转变。这种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转变具有以下特点:

2.2.1政府强制的弱化。就是指政府依靠强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程度弱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运用指令性计划这一行政命令调控经济活动的减少。据有关部门统计,农业生产在1985年就已全部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在农产品方面,1984年国家收购和调拨的商品只有粮食、棉花和某种中药材等10种;工业生产中,政府实行指令性管理的产品已由1980年的120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减少到1994年的33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仅占5%,在农业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占12%,在工业企业销售的生产资料总额中占18%.以上表明,政府的强制在数量、范围等方面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另外,政府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效力的强弱大大受市场的制约,因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市场规律为准绳,一切行为均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为了利益可以置政府强制——行政命令而不顾,最近一段时期,各种走私活动的猖獗以及其他各种“有禁不止”现象的存在都是政府强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失灵的佐证。

2.2.2利益是实施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三种宏观调控行为所含利益在多大程度上被经济主体吸收。如果利益所产生的诱因足以吸引经济主体自觉接受政府宏观调控行为,这表明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产生了效力。反之,其无效或效力弱化。就强制而言,虽然,可以凭借自己法定的强制力迫使经济主体服从,如企业接受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但是,如果强制——指令性计划不能使企业因认真贯彻执行指令性计划而得到满意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情况。强制因经济主体按市场规律,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效力减弱。就奖酬性和舆论而言,因自身没有强制力,经济主体是否接受这一行为完全取决是否有利可图,这就决定了利益是奖酬行为的重中之重。目前,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特点是投资大、效益低,一般经济主体不愿投资建设。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实施了诸如优惠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一系列奖酬,通过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使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得到保证,吸引它们投资建设,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突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另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活动,授予一些经济主体诸如“双文明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的称号。通过实施这些舆论,使经济主体意识到荣获这些荣誉称号对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开拓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积极参加政府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经济主体参与这一活动的过程就是贯彻执行舆论的过程,也就是舆论发生效力的过程。

2.2.3市场交换是实施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方式。如前所述,利益是经济主体是否接受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前提,而通过什么方式把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和经济主体之间连接起来,也就是说以什么为中介把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所含的利益被经济主体吸收进而实现其效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中介只能是市场交换。政府用宏观调控行为所含的利益与经济主体的服从相交换,进而达到交换双方的目的,即政府由于付出一定利益而换取了经济主体的服从,使宏观调控行为发生效力;经济主体则因服从宏观调控行为而换取了利益,达到了作为一个经济人的目的。由此可见,即便是强制,如果不把其实现效力的方式建立在与经济主体进行交换的基础上,那么这种强制的效力,在一定程度就会因经济主体无利可图而消极服从、弱化或化为乌有。如前所述,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有禁不止”现象就是政府强制失灵的突出表现。对于奖酬和舆论,其效力是否实现或效力的强弱则完全取决于它们所含利益与经济主体服从二者之间市场交换是否成功成交换效果的好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奖酬),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是由奖酬所含利益与外商之间成功进行交换的结果。也是政府奖酬成功案例之一。而最近一段时期,有些政府部门开展的乱评比活动(舆论),各种荣誉称号多于牛毛,遭到了企业的抵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评比活动仅仅是为了某些部门谋取利益,导致这种舆论行为不含经济主体所需利益因素,无法与企业进行交换。这也是政府舆论失败的案例之一。

2.3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的转变所谓政府宏观调控关系是指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关系一经形成便具有长期稳定性。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宏观调控行为的关系是二者互为前提,宏观调控行为必然导致一定的宏观调控关系;稳定的宏观调控关系又产生相应的宏观调控行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等强制行为实现其经济职能;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则采取以奖酬和舆论为主,强制为辅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相应也发生了明显转变:即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向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转变。这种宏观调控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2.3.1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公仆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工作人员凭借行政命令等强制推行政令,实现经济职能。同时,企业处于政府的从属地位,政府与经济主体(企业)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样,无论工作人员诸如办事拖拉、互相推诿、态度蛮横等官僚作风多么严重,经济主体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可以说,计划经济时的宏观调控行为和宏观调控关系是产生官僚作风的温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不再以强制为主,而是以奖酬性和舆论性为主,这就使政府工作人员失去象计划经济那样所凭借的法定强制力这一有效手段来推行政务。换言之,政府工作人员推行政务手段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弱化。另外,政府与经济主体的关系是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这表明经济主体与政府处于平等地位,它们不再是政府的从属物,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经济主体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拥有一定自,政府不能随意干涉其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克服官僚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2.3.2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是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的关键。目前,我国政府干涉企业的经济活动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表现尤其突出。因此,这就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改革,“国家按投入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则“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不能不受所有者的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这样,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与政府地位平等。因此,只有经济主体成为真正的享有充分自的市场主体,才能建立真正的服务和被服务的政府宏观调控关系。

3.对我国的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3.1行政手段强制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化”也将带来诸多问题首先,尽管避免了直接的财政风险,但风险并没有消失,只是分散到了商业银行和相关债务人的手中,未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有可能急剧上升。其次,由于货币政策在为财政政策服务,这将银行资金更多引向了有政府背景的大项目,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将更加严重。尽管今年以来,新增贷款已经达到了以往全年的5万多亿的水平,但据工信部部长李毅中透露,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只占不到5%。最后,由于商业银行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有可能会产生虚增贷款从而让货币供应量虚增的行为,这将误导宏观调控。比如票据贴现业务,就既可以让新增贷款虚增,又可以通过企业缴纳的保证金让存款虚增。而且,如果贷款过多流向了虚拟经济也将带来衰退下的资产泡沫,这将伤害实体经济的复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从衰退到复苏需要政府开源节流真正刺激经济,而不是把风险转嫁给银行、企业和公众。目前中国经济唯一值得欣喜的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可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同时也是债务人债务的增加,银行创造了货币并没有创造财富,而终究有人会为此付出代价。

3.2行政手段营造氛围和趋势导致股市、房市顾此失彼自年初起,股票市场一反2008年疲软的态势走出了一轮强劲的反弹行情。原本反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其力度与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苦难现状格格不入。此轮行情被称为“政治行情”,如果说宏观调控模式上来看,不但没改变以往立竿见影式的政策刺激,甚至用行政的力量去影响市场。例如地方政府的政策救房市,银行放贷款对股市注入强心针,这些对市场产生了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但是一定是深远的影响。导致市场平衡被打破,市场规律被违反等。

【参考文献】

1、张璐《开放导报》2008年第4期

2、《中国经济新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0-01

篇7

竞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树立竞争意识,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策略运用把本企业竞争能力大大提高一步。但社会主义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只是经营机制的改变,不改变自身的社会主义经济性质,还仍是社会主义之国有企业,仍需接受国家宏观调控,按社会主义市场规则营运,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必须树立和贯彻公平竟争的观念。公平竞争的核心是严格遵循市场法则和规范,靠自身科学管理经营。提高竞争能力,战胜对方,赢得竞争。摒弃一切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优胜劣汰、法律法规、格守信脊等市场法规和规范的行为。实行这种公平有序竟争,一方面某个商业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往竞争中,必须通过“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银行信誉、提高整体素质”。以期威得竞争,这样不仅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锤炼,增强实力,站得住脚,而且也给其它商业银行造成一定压力,迫使其改善经营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领域开拓中。创造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梢、人精我全、人全我优”的经营原则和方向,致力于不断创新的境界与实践中去。目前,个别银行或明或暗、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等不正当手段竞争既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又给自身和其它银行带来了现实及潜在的经营困难。你提找也提,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

争的原则根本相悖的,也只能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企业内外界竟争的延续,是获得外部竞争胜利的基础。因为企业的竟争能力,归根到底是从内部竟争机制中生长起来的,所以树立公平竞争观念不可忽视内部公平竞争机制问题。就目前的劳动机制管理来看还没有能够按照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要求,建立起其自身的公平竞争机制。但作为过渡,比较适宜的是继续落实岗位责任制。凭岗位水平在全员范围内实行竞争上岗或双向选择,具体岗位要明确职责、全面客观考核指标完成、质量等级、政策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实行量化考核管理。通过这种竟争形式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创造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商业银行特点的内部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是相对计划经济而言的。主要回答资源用什么方式来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进行,最后通过市场实现。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灵活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资源配置过程是否合理,只有通过市场去检验。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同样适应这一法则。专业银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为计划经济服务,受计划经济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资金的借贷完全凭上级计划,不存在市场机制对资金的借贷方向、借贷额等的影响。专业银行经营完全受命于政府,充当其总会计和总出纳。由此形成了作为经营者的非市场观念。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之一,它的经营环境和条件是市场。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自身的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变化。经营者只有把自己放到市场中去考虑问题,树立市场观念,才能从宏观上分析过去专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局限性,然后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理论上以国家金融法规政策为依据,客观上以国内外经济市场化为基础,发现、讨论和研究各种对商业银行发展有利的机遇,才能对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化以获得利润为主要目标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从而选准经营利润这一思维基础,为思考和解决新间题确定明确的方向,为树立全新的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8

概括地说,市场经济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是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取向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管理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的影响及其要求主要是:

第一,“环境”的影响及其要求。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必然是在竞争和双向选择中运行。置身于这一大环境下,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疑也面临着竟争和双向选择的挑战。鉴于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尽快将自己的思想从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模式束缚下解脱出来,树立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意识,自觉地将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在竞争中学会竟争,在双向选择中站稳脚根,以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的顽强生存和更大发展。

第二,“动力”的影响及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人们日益注重以经济杠杆、经济效益作为推进各项事业、工作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趋势日趋明显。自然,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也毫不例外地受到日益注重经济杠杆、经济效益这一重要驱动力的影响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一是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在继续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要注意运用经济杠杆打破大锅饭,破除平均主义,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以充分调动从事档案干部培训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事二是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在开展档案干部培训工作中,在继续注意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发挥经济效益。

第三,“系统”的影响及其要求。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从事档案干部培训,除了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影响外,还将受勤潞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教育这一大系统的影响。可以肯定,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运行的国家教育系统,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必将发生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必将对作为国家教育大系统的子系统的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从事档案干部培训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办学思想应当尽快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培训办学模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国家教育模式为指导:拓宽档案干部培训的办学、教学思路,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到培训师资、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以求得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从事档案干部培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教育这一大系统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地,赢得更好的生存和更大的发展。

第四,“产业”的影响及其要求。这里所说的“产业”影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第三产业的影响;二是指从第三产业分化、派生出来的第四产业的影响。前者是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包括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技、教育等在内的第三产业日益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这给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带来了挑战与机遇。要求我们自,觉地将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在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海的同时,尤其应当重点推向第三产业市场,借第三产业大发展的东风,推进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的更好发展。后者是指: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迅猛发展,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重要内容之一的第四产业即将崛起,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档案作为历来为人们颇为瞩目的珍贵文化财富,无疑也是社会的重要信息资源之一。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大有发展前途和潜力的第四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也面临着第四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的挑战与考验。鉴于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跟踪、瞄准第四产业崛起、发展的势头,以培养更多能够胜任开发、利用档案信意资源的档案专业人才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有的放矢地改革档案干部培训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培训、教材建设,以确保在新形势下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及其档案干部培训的稳步、健康发展。

进而言之,除了上述外,还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管理新体制、档案管理新模式的轨道上,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所遇到的挑战及其对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第一,领导体制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其领导体制是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单一式的垂直领导,体现在管理上也是采取基本上什么都管、都过问的“婆婆式”、“保姆式”的管理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导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逐步弱化。在这种新形势下,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的领导体制,应当逐步转变以其自身独立经营、管理为主,辅之以领导、挂靠的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具体地说,一是就领导关系而言,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仍受逐步弱化了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对领导职能的履行主要体现在对办学方向、贯彻教育方针以及执行国家法律等方面的把关掌舵和宏观控制上。二是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可以挂靠某一档案馆或其他企业、经济实体、实业集团。双方的基本义务是: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完成挂靠单位档案干部培训的任务;挂靠单位为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发展提供包括资助经费在内的某些物质、经济保证。三是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应当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地、自主地履行其独立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档案干部培训以及其他有益于档案事业发展、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活动。

第二,培训经费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附属物,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的培训经费的唯一来源就是国家财政拨款。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培训经费的来源必将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仍将是档案干部培训中心的培训经费的主要来源;二是上述挂靠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各界资助、赞助的经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三是档案干部培训中心通过开展档案干部培训以及创办经济实体创收收入中部分投入培训的经费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三,培训对象间题。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培训的对象都是在职档案干部。但是,如果从具体培训的重点对象上分析,则又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逐步弱化,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以往较多地培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干部的职能也将逐步弱化,比较明显地增强对各级各类档案馆一干部的培训。二是随着档案事业管理、档案管娜仁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态势、新格局的出现,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以往较多地培训党政机关档案干部的职能逐步弱化,增强对各级各类经济主管部门以及企业的档案干部的培训。三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攀,以往主要培训属于计划指令性范围的培训对象逐步弱化,转变为以计划指令性范围外的,亦即根据档案工作实际发展需要的培训对象为主。

篇9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政学;微观分析;宏观分析

前言:

职业院校是为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而存在的应用型人才摇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的财政学实用人才,填补国家、企业财政部门的职位空缺,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方法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采用宏观分析法对财政学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受到制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一、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

(一)古典时期

从古典时期开始,财政学就是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1776年亚达•私密在《富国论》中第一次以宏观分析法对国家经济职能进行解析,并规定了财政的具体范围。在密斯理论的影响下,大卫•李嘉图、J•S•穆勒等相继作出研究,将国家财政职能范围进一步缩小明确,主要以宏观分析法对税收问题进行研究。

(二)新古典时期

新古典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财政学的主要成就是微观分析法的应用。受“边际革命”影响,马佐拉、马克尔等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开创了公共产品研究,经过林达尔、维克赛尔将其与税收相结合,开始了对公共选择的研究。另一方面,微观分析法的应用使财政学研究更加科学化,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地位迅速提升。

(三)凯恩斯主义时期

凯恩斯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发表人,这篇通论发表于1936年,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运用宏观分析法,从宏观角度提出国家干预理念,是财政学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宏观经济学随之诞生,并在其基础上产生了宏观财政学。

(四)当代财政学

最优税制理论、公共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财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经济学家借鉴私人物品的研究思路,用微观分析法对公共品理论进行研究,解决公共品的提供方、提供过程、提供对象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开启了运用微观分析法研究财政学的高峰时代。

二、我国财政学的宏观分析传统与市场经济不相适用

我国从建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学研究使用以“国家分配论”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法,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财政学研究逐渐开始重视微观分析法的运用,但是这种转变是滞后的,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学研究的需要。宏观分析法的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个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不合理、不利于税收工作的公平和高效。所以,现阶段我国财政学的分析应向微观分析进行转变,首先,职业院校的财政学教学要向微观分析的进行变革。

三、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

(一)进行必要的课程调整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职业院校的财政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通常是同步进行。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改变,政治经济学更多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制度的体现,缺乏现实基础。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应从课程上开始做出调整,比如将政治经济学课程调整为财政学课程。另外,西方经济学是基础性科目,要注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先开设西方经济学,再开设财政学,而不是将两门课程同步进行。

(二)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财政学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财政支出和税收,而在宏观分析传统影响下,目前的财政学教学内容还包括财政政策。讲述财政收支时也是以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对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将财政政策部分分离出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解。讲授财政支出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政府资源配置智能,把分析税收的重点转移到税收归宿、税收效率等方面,以微观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财政解读。

(三)财政学教材的调整

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使用的国内教材都偏向于用宏观分析方法,短时间内这一情况难以得到改变。职业院校可以考虑选用一些国外教材和用作参考资料。在选用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财政理念和分析方法,选择适用于我国学生、有助于推行微观分析转变的教辅材料。

结束语:

通过对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财政学的分析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不同时期要选择适合时代的不同方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也要向适合当下经济体制的微观分析方法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审计 现状 问题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E2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当前,随着中央新增投资的持续投入,大量公共工程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由招投标环节引发的违规、违法现象也不断涌现,由招投标不规范导致的经济纠纷、社会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经济腐败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面,笔者通过长期的审计实践和思考,结合《招投标法》,谈谈当前如何加强公共工程项目招投。

二.审计的目的

通过评价审核,揭示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招标投标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研究和梳理关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重点,适当优化,提出制定具体、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标准的建设性建议,促进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基本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工程招投标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招投标审计现状:

(1)我国招投标制度的推行,发展于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政府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只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成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从行政指令转变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方式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之分。直接调控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活动,间接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利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政府通过参数调控市场,通过市场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宏观调控。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主要解决工程承发包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招投标政策调整实现对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与经济调控都属于间接调控手段,比起直接调控手段的行政干预更适合市场经济。它是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我调节的良性运行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协调发展起到及其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2)招投标制度,促进了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帮助企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 八十年代,我国招投标制度经历了试行、推广和兴起的发展过程,直到九十年代,招投标制度才逐渐规范发展,全国的招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当时,我国的众多企业都存在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的过程,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多多少少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营机构尚未完全形成,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招投标制度的全面推行,从根本上净化了企业的外部环境,给众多企业创造了发展良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招投标制度客观上要求企业转变观念,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改革,重新调整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变管理型为经营型,使得企业更主动更快速的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转变。

(3)招投标制度,有助于保障国有资金有效使用,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滋生,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招投标制度的全面实行,使得工程承发包交易行为公开、公平公正化。目前我们的市场还存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多,部门和地方保护,市场主体的守法意识较差等现象,特别是由于我国公有制的属性,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管理者不统一,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不占有企业资产但具备资产的支配权,部分人为了谋取部门和个人的私利,可能会采取一些违规的作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私自发包、私招乱雇的现象,还易滋生索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公开招标使得承发包行为透明化,有助于节约了国有资金,保护了国家和公共利益,提高公共采购效益和质量,保障了国有资金的有效使用,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滋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有序的发展。

2.我国招投标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招投标机制尚不完善,招投标法制建设尚不健全,因此,当前的招投标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陪标现象、承包单位转包问题、评标方法不够科学、招标机构的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等。

(1)陪标现象 由于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以“项目”为中心,一些部门滥用权力,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其他单位只是陪衬,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使招投标无法做到真正公开、公平和公正。

(2)承包单位转包问题 “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现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3)评标办法有待完善 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看着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专家评标的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4)招标机构有待进一步规范 由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方式,已由审批管理依法改变为过程监督,招投标工程的操作都由招标机构来完成。由于我国招标业务起步晚,招标市场发育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致使一些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律,帮助业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

四.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审计问题的应对策略

1.健全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等监管制度,严格贯彻执行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加快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等监管制度建设为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保护招标投标者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修订、完善招标公告、资格审查、筛选、评标办法、专家选择、合同签订、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真正建成一个高效、权威的统一招投标平台。

2.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招投标行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并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各国立法及国际惯例普遍确定,招投标活动必须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及“诚实守信”原则,以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3.实行招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部门限制的原则 招投标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充分的竞争,使生产要素能够在不同的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和组合,从而满足招标人获得质优价廉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要求。因此一个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限制、垄断或干涉,是招投标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和前提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已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投标活动的原则。

4.严格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的过程控制,不断优化招标、评标、定标规则,根据招标项目特点科学选择招标程序 一般来说,对于工程难度不大的一般性工程或通用类型的设备以及普通材料进行招标,应当优先采用“先技术方案,后经济报价”的“两阶段开标”的招标程序,在确定技术方案可行或基本技术指标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经济因素。而对于工程难度大、技术方案复杂的工程进行招标则应优先考虑采用“一次开标”的招标程序,即一次性开启投标人的商务、经济和技术等全部投标文件,并进行一次性的评审。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工程招投标审计还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时的,需要从法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完善,本文也对此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突破招投标审计难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招投标计价模式研究 胡沿 武汉理工大学 2001-11-01 硕士 1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