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篇1

论文关键词:意识培养,合作探究,环保习惯

 

一、农村地区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及重要性

(1)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更有甚者几乎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只对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稍有了解,但是对于环境为什么会污染,生态环境为什么会恶化,生态为什么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后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等问题缺乏根本认识,所以,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

(2)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都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且易受负面影响,大多小学生都喜欢效仿别人的不良行为,就会导致他们无法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如,看见别人乱丢垃圾,心理便会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即别人都可以乱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就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重视,或者他们明知那样的行为不可取,但在潜意识里没有形成乱丢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意识,最后,意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就会让他们形成不好的习惯,对于类似的不良环保习惯没有认识到,随意的乱扔垃圾,使环境受到了污染。

(3)农村小学生对于“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类似的专有名词不易理解,也很难体会,在内心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意识环保习惯,当他们看见父母习惯于把废弃的塑料垃圾当做燃料使用,而把燃烧释放出的浓浓黑烟看作是正常现象,却不了解燃烧产生的废气会给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农村地区生活用水随意排放、农药的任意使用、牲畜粪便的不合理处理等都会导致河水污染,进而引发一连串的水污染的不良反映,导致河中鱼、虾等一些水生生物和植物死亡,生态食物链受损等现象,可对于这类现象的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殊不知是因为他们缺乏环保意识,所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4)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生物资源都十分丰富。但是很多小动物、昆虫、鸟类都成了小学生的玩伴,如:去稻田里捉蝌蚪,掏鸟蛋,捕捉蝴蝶,用弹弓打鸟等成了很多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眼里那只是玩耍的一部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生态的一部分,没有意识到那样会破坏生态的平衡。所以,要纠正他们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在心里形成爱惜小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站。

二、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与非农村学生的差距较大,加上很多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家庭教育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不能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收到切实的效果。另外,与城市生活资源相比较,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一般不会产生严重性的缺水和水污染等现象,但近年来和城市相比较,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浪费,电的浪费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此外,农药、灭鼠药的随意使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排放,打猎、过度捕捞等一系列的行为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但这些行为的发出者大都是多成人或长辈,所以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导致农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原因

如今,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学主要把重点落实在书本教书上,而对环境教育还不够重视,根本没有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要求中,更是很少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情况只是向学生宣传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没有作深入了解,另外,农村小学的环境教育缺乏专职的教师,这主要归结于农村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生长在本地区,对环保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的环保教育的开展,小学的环保教育和学科教育之间还未能衔接起来,因此,学科渗透就相当缺乏,那么,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同样缺乏。

(3)社会原因

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大部分还存在与社会脱轨的现象,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接受的相关环保教育常识也较少,加之全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习惯,如:在学校考试要求学生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在校外,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随处乱扔也不会受到处罚,这就会让小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环境保护对于他们的约束力就会降低。所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保教育。

(4)自身原因

农村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因此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从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再到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他们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到深奥一些的环境问题,他们更是谈不上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在他们的意识里就会形成环境与自己没有关联,自然就不会关心环保。也就造成了他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1)学校教育应充分挖掘渗透在各科教材中有关环保意识教育的内容,把环保 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中,量体裁衣,有争对性的进行学科渗透教育。

保护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地区有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不同的栽种,教师可把这一先天优势开发成课程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带领学生到田间参观学习,让学生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作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一旦环境和生态遭到破换和破坏,农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2)结合农村特色,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展活动,师生共同探究环保知识。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的饲养场,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喂养小物,在喂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对小动物保护的本能。了解动物粪便的合理利用即可成为肥料,但如不经过处理就有可能污染水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课堂环保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站。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如通过故事、寓言等具体形象地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的结论,而是提出问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阅读资料去了解环境问题,学生们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此时的老师就该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所得的结论,老师可根据科学的原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合理性,并运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学习,此外,老师在环保教育中不能单纯的只做宣传,而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抓住教学重点的前提下环保习惯,巧妙地渗透环保内容,让学生逐渐领悟、体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

(4)多开展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

环保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形成环保观念,加强学生的环保决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转化强而有力的实际行动。环保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保护自然生态必备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发现学生随意丢垃圾,乱摘花、践踏草坪、随地吐痰等现象,教师就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让学生随即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便能增加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师生一起组织“爱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并能将垃圾进行分类,对废弃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废水的循环使用,这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还帮助学生领悟身边常用资源的可贵性,不应随手丢弃,而应珍惜爱护,进而加深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5)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激环境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每年有关保护环境的纪念日不少,那么教师可充分的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如每年的3月22日植树节、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可以这些节日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环境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巩固环保知识,如,植树节可带领学生参加植树,绿化身边的生活环境,这样学生即参加了活动,有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深化了课本上所学的有关知识,世界环境日也可开展“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助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家庭是孩子除学校外的一个重要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余以及假期时间,大部分都是帮助家人在田间干农活,在这段时间里环保习惯,他们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而此时家长的简答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重要的。如反常的气候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学生自然不明白气候反常的原因是因为生态的破坏,而很多家长也不明白这一点,鉴于这个原因,学校可向家长介绍一些相关的环保小知识,对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可以让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中利用教材,将直接知识和间接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观察、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成为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者,监督者,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结合农村现状,及时的对农村小学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下一代能过健康的成长,共同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李友梅,刘海燕.环境教育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丁兆雄.环境教育师范先行[J]. 环境教育,2000 (5):24-26

[3]许江映.小学环境教育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 环境教育,2003(6): 36

[4]田菁.中小学环境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2001.

[5]任耐安.环境教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白月桥.环境教育目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小学生;环保教育;现状调查;影响分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1 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我国有关领导曾强调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当前社会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少年儿童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环境的状况,甚至会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为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秉承“生态文明从小抓起,环境保护从小做起”的理念,全面提升孩子们作为“未来地球小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之切实加强环保教育,这对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2]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环境问题自然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2 化工园区环境污染现状及小学生环保教育情况调查

2.1 化工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不断引进大批化工企业,长期以来,空气、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突显起来,自然也就会给当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诸多隐患和影响。而对当地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体现如下:

2.1.1对园区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是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迁移、循环的重要介质,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很大一部分是以水溶液的形式进行排放的。一旦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地方化工厂污水经化验,含有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2.1.2对园区空气环境的影响

化工园区上方的空气对地方居民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有毒气体也同时被排放到空气中,使得空气质量变差,甚至在空气中迷漫着多种难闻的气味。每至秋收时节,雾霾也将严重影响化工园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2.1.3对园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央视《新闻1+1》曾报道过一条新闻:曾对某一线城市进行食品抽检,其中大米抽检的不合格率超过了40%,主要问题是因重金属超标。随着“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癌症村”等事件的曝光,引起广大群众对土地污染及粮食安全的担忧。因为,化工园区的土地一旦受到污染,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最终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2.2化工园区小学生环保教育情况调查

为全面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绿色文明意识,激发他们崇尚绿色文明的情感,作为宿迁市宿豫区化工园区唯一一所实验小学,宿豫区启明实验学校切实做好园区小学生环保教育情况的调查工作,并专门对该校200名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水平,课题组设计了两组问卷,第一组问卷针对低年级组(1- 3年级),第二组问卷针对高年级组(4- 6年级)。调查时间是在2014年3月- 4月,发出问卷200份(其中第一组问卷120份, 第二组问卷80份),最终收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答卷171份(第一组问卷108份,第二组问卷63份),完成率为85.5%。实际调查的样本组成与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组成与分布情况

分组情况

占有效样本总数比例(%)

有效问卷样本数

第一组(1- 3年级)

90%

108

第二组(4- 6年级)

78.8%

63

本次调查所设计的两组问卷,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生所具备的环保知识情况;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情况;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情况;小学生对环境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情况等方面,问卷调查结果大致反映了化工园区小学生环保教育的基本情况。

2.2.1环保知识水平较低

在两组问卷中,关于环保知识的题目各6题,每题2分,每卷共计12分。经过统计,两组问卷均没有得满分的。第一组问卷平均为3.5分,第二组问卷平均为4.2分。其中关于“温室效应”的调查,第一组在108份有效问卷中,“你听说过温室效应吗?”,有32人选择“听说过”,仅占29.62%;第二组在63份有效问卷中,“你知道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什么吗?”,有31人正确选择了二氧化碳,仅占49.2%。调查结果显示,化工园区小学生的环保知识还处于较低水平。

2.2.2对环保措施了解甚少

在对小学生关于对环保措施了解状况的调查中,课题组调研所涉及的主要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区、中国珍稀动植物”两个方面。

表2 对环保措施知晓状况

分组情况

所涉及的主要范围

问卷正确率

第一组(1- 3年级)

自然保护区

21.08%

中国珍稀动植物

3.60%

第二组(4- 6年级)

自然保护区

31.22%

中国珍稀动植物

3.91%

在对“噪音排放”、“ 防大气污染”、“ 生产污水排放”、“施工垃圾分类处理”等环保措施知晓状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对我国珍稀动植物保护措施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尤其是在“珍稀动植物”一项更是如此,这一结果反应出化工园区小学在生态教育及保护措施这些环节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3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结合生活实际,课题组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使用哪种洗衣粉、冰箱?是否应该食用野生动物?”等相关问题。经过统计,低年级组中具有环保意识的学生占39.81%,高年级组中占41.73%,说明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不容乐观。而且,随着小学生年龄及知识水平的不断增加,他们的环保意识并未随之增强,而环保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环保行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的环保教育刻不容缓。

2.2.4参加环保活动较少

调研中,6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每年的“爱鸟周”、“植树节”以及“世界环保日”的具体时间。这一事实说明,环保活动并未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而致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受教育以及参与环保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将会间接影响到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为今后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3 对小学生加强环保教育的实施对策

通过调研了解到,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还非常片面,因而,作为教育者来说,就需要对学生广泛进行环保教育,并将环保教育的内容不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及活动中,积极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爱环境,切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维护好环境卫生工作,培养学生明确的环保认知概念以及独立的环保行动能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现对小学生加强环保教育提出如下实施对策:

3.1 建设打造优美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环保育人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因此,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一环。为此,该校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区细分到每个班级,每班坚持早上和中午两次打扫,设立了周评比、月总结制度,对每个班级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查;在全校范围内禁止乱丢、乱扔、乱倒垃圾的不良行为发生,每一块清洁区都设有分类垃圾桶,可回收的垃圾定期回收,不可回收的进行填埋处理。此外,让全校师生谨记宿迁文明20条,切实养成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等好习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学校注重校园绿化,并将每一株绿化植物的维护责任到人。校园内,各色花朵争相竞放,绿柳成荫,荷花藕塘一片翠绿,实现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如此整洁、优雅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给师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愉悦,整洁而又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爱护校园环境之情,同时潜移默化地激起他们对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于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起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3.2 进行各门学科整合渗透,形成高效生态环保课程

目前我国在小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课程,不过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课堂进行环保知识渗透[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4]。可以将环保教育内容巧妙地渗透到各学科中去,使小学生在学习之余,获得相应的环保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环保技能,不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如在科学课《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这一课时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适时地渗透环保教育的知识,让小学生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许多物种消失了》、《可爱的地球》等内容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正确对待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在语文、数学以及外语等课堂上,也可以适时渗透、普及环保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班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增强环保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3 建立学校环保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特色活动

环保实践教育活动是切实推进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它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为此,该校设立了小学生环保实践活动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化工园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化工企业除污原理和流程,知晓做好除污工作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农作物生产的大棚内观察其生长情况,从而激发出对环境保护的深厚兴趣。学校利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等,广泛开展环境教育、主题环保教育等活动;定期举办以节约水电、变废为宝、爱护植物等环保主题才艺演出活动;举行“大手拉小手,共创文明家园”活动,通过上网查资料、画手抄报、文艺表演、特色黑板报以及小发明小制作等形式,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向他人介绍环保教育的成功体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切实提高其环保素养。

3.4 有效借助环保游戏形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游戏进行间接的环保教育最易被小学生接受,从而使他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中,借助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们有效地掌握一些环保知识,使之集自然教育与娱乐活动于一体,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如借助“玩环保棋”、“走环保迷宫图”、“玩青蛙捉害虫”等游戏,让学生在追逐活动中,懂得青蛙能够保护庄稼,是益虫,为此,真正树立起共同去保护它的责任意识。同样,通过“猫捉老鼠”游戏,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有关生物链的基础上,懂得关爱动物,并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此外,在主题班会实践课上,利用学生们事先收集的纸盒、纸筒、饮料罐等,制作“小吃店”、“烧烤店”、“娃娃家”等,使这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提高小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5 充分运用校园舆论媒体,广泛宣传环保基础知识

借助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等舆论媒介,对小学生广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让他们知晓更多的环保知识,从而养成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共建化工园区美好家园。通过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情景剧表演、举办环保宣传讲座、发放环保宣传资料、进行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唱响保护环境的“主旋律”,吹响人人争做环保卫士的号角,不断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切实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珍惜每一张纸、每一寸土地,爱护花草树木,真正做到让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通过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宣讲,旨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12369环保投诉热线的知晓率,激发学生参与创建国家模范城市、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爱护美好家园的舆论氛围,为创建生态宿迁、打造美丽宿豫作出积极贡献。

3.6 开展学校家庭共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环保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性人物[5] 。在开展环保教育之时,教师应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努力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让孩子的生存环境更加洁净,更有活力。家庭成员对环境保护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未来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生活中,家长应引导孩子节约水、电以及纸张等资源,杜绝浪费;讲究清洁卫生,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维护好家庭及周边环境。利用学习之余,积极收集废报纸、旧书以及牛奶瓶、盒子等,将之卖到废品收购站,或者巧妙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模型;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在教师及家长的共同教育与引导下,逐步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4结语

以学校为阵地,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使之具备良好的环保素养,对于改善未来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经过全方位的环保知识的教育熏陶,化工园区的小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清晰地认识,使得环保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强化训练,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以及校园环境建设的环保小卫士。环保教育,攻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努力,全面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缔造出化工园区绿色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忠锋.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3(2)

[2].李玲丹;王坤.小学生环保意识启蒙教育推进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12卷5期

[3].温志旺.小学生环保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环境教育,2011(10)

篇3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教学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在选取课文的时候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很多文章都涉及到了环境教学的内容,大大拓展了小学生的视野。十中提出要将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牺牲环境来谋取社会更大的进步。环境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小学生的环境思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适应,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和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环保意识,以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来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说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它可以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让人们对事物进行合理的理解、准确的计算、科学的认知等。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说是整个工作的引领者,肩负着知识传授者的重要职责。

(1)拓展教师的视野范围,深化环境教育。在经过大量的现状分析之后,我国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的视野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广阔的自然环境视野,无法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科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为了改善环境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深化环境教育,就应该努力拓展教师的自然视野。

(2)培养教师的环境意识,能够做到言传身教。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随着沙尘暴、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这一重任。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他们产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和家长。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前提就是教师能够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进行渗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尽可能多的在课堂上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有在潜移默化中才可以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为学生讲述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让学生们体会到阳光、绿草等客观环境的魅力所在,让学生们逐渐将环境保护观念当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

(2)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体验环境对人类的意义,并将那些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环境保护意识的作品拿出来让学生们品读,并适当的给予写作者一些表扬,提高学生在培养环境意识方面的积极性。

篇4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环保教育

严峻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数学是一门以传授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绿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数学源于生活,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环保知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环保知识,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巧妙渗透环保知识,抓住契机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例如 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创设了同学们进行环保活动的情境:学校每年节约用水16吨,半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吨?在练习题中也渗透绿色教育:如六年级同学收集废电池288节,一班35人,二班37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节?这些应用题的内容说的就是同学们自己的环保行为,所以做起题来大家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同时也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这种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环保意识。

二、发掘环保素材,发挥教材功能,加强环保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绿色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和倍应用题时:教室里有桌子和凳子共108张,桌子的张数是凳子的1/2,求桌子和凳子各有多少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桌子和凳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让学生计算出桌子和凳子有多少张后,我借助电脑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近十几年来人们由于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危害,这样,把环保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养成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教学,我再引申相关的材料,使学生既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又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加强动手能力,多种活动感受,深化环保教育

篇5

关键词:变废为宝 小学美术 教育资源

一、前言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变废为宝教育的教学理念还不够深入和广泛,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一定要分析变废为宝的方法和策略。[1]

二、开展有效教学,提升思想意识

翻开各类美术教材,不难发现处处是课改后留下的足迹,以苏教版美术教材为例,他所涵盖的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如第四册《花儿朵朵》它明确给出了使用色纸和废旧材料通过剪贴撕来表现花的学习建议。第三册《什物拼贴》《叶子片片》更是从课题直接引出了“变废为宝”。而一些篇目虽没有类似提示,但在教材中仍能寻找到由废旧材料创作而成的范画,如第一册《拼拼搭搭》第四册《各族朋友》等等。[2]

曾在一节《美丽的花》的教研课上,执教者在课堂导入时向同学们展示大量美丽的图片,突然出现一张美丽的花圃旁有一团垃圾的图片。学生顿时觉得这张图片的不协调,并迅速找到了罪愧祸首,这时执教者顺水推舟提问:生活中有的垃圾除了丢弃还能做些什么?废旧的易拉罐可以做笔筒……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留给师生的仍有很多思考。而过后的课堂教学中虽没有出现“变废为宝”的作品,但如此精彩的课堂导入已深入人心。

以“变废为宝”为目标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正确有效地将这项教育意义落实到每个学生,是现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只有在实际教育中,教师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教学原则,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变废为宝”的真正乐趣及意义。[3]

三、有选择地收集材料,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

1.叶贴画。在美术创作中,树叶是一种资源丰富,创作简单的可利用资源。学生在收集时,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误区:①为了美丽摘取仍在生长的树叶②面对满处的树叶,没有目标,随心所欲地收集,使得在创作时面对大量的树叶无从下手,最后还是沦为垃圾。

这些误区从根本上已经破坏了“变废为宝”的主旨。然而真正有效发挥材料的作用,体现“变废为宝”的意义,教师应在授课前指导学生对作品作一个简单的构想,基本确定作品中需要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树叶。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4]

2.布贴画。和叶贴画相比,布贴画的收集基本来自于家庭当中的废旧衣物,这样,使得收集范围小了,数量少了,但内容丰富了。而在收集时仍会出现许多误区:

①没有目标性,随意让父母剪裁些衣料,使得真正制作时发现所带的材料不充足。②未经剪裁,直接把废旧衣物带入课堂中,创作时浪费了许多时间等。

既是“变废为宝”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这需要回到材料自身的语言上来,各种布质材料蕴藏了可观的形式之美并提供了许多可开发的潜力,这需要大量尝试。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培养学生合理有效的选材能力,同时结合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引领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自己组队,集思广益,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四、开展以地区、学校、班级多层次小学生环保美术作品类比赛

宏扬客家文化,首先要认识客家文化。农村小学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美术书法展览、国画、剪纸作品展览,如小学生爱我家园美术作品展,赣州本地的客家文化资源丰富,赣县客家文化城、客家风情园、客家围屋、宋城墙和众多的宋代古迹、客家服饰、赣南自然风光等。来自赣南农村的小学生们对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有的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赣南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参观访问、户外写生、文娱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灵感。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多尝试参加美术比赛,如校优秀美术作品展、教育系统的美术比赛、各协会的美术大赛、各主要美术网站组织的大型活动、台湾地区或其他客家文化聚集区组织的区域性比赛,对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增长见识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都有帮助,尤其是环保为主题的作品大赛应多举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五、利用美术课后收拾整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

教师重时美术课结束前有一个收拾整理的环节,应当及时提醒学生把学具收拾好,不用的物品放到垃圾筒里,有些还可以利用的边角材料、废纸放到学具袋里,下次需要时还可以再利用。让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们懂得节约是一种美德,环保是一种责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知道一切来之不易,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又能让孩子们懂得生存之道,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通过这样的教育,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地提高了,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5]

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我们要让美术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六、设立展厅,激励创作

为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可设立“变废为宝”展览厅和图片宣传窗。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将更好的作品创作出来。学校还应不断地实行奖励办法,激励全校学生都投入到这项课题中来。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环保教育深入持久地展开。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举措,我校学生的美术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环保教育更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学生利用废品来进行手工美术品的创作,进而在细微之处渗透废品利用的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蔡艳静.低碳课堂从我们美术做起――在“变废为宝”中享受美的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8)

[2]高彦奂.小学美术教学中“低碳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3)

[3]黄郑君.美术课堂也低碳[J].新课程(中).2011(03)

篇6

>> 诗意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想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之浅见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在中小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教学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6-20

[3] 甄月玲.小学科学课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J].陕西教育,2007(3):35.

[4] 任文章.小学科学教育对学生环保教育意识的影响[J].教育革新,2009(8):20.

[5] 杨凤霄.把环保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J].现在阅读,2011(9):111.

[6] 梁毅.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J].教育科学,2011(10):57.

[7] 薛菊香,吴江洲.论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232.

[8] 闵艳林,龙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教育问题浅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76-77.

[9] 张勇.物理课堂中的环境保护教育[J].学科大众・科学教育,2011(12):8.

篇7

 

关键词:公民道德;培养;方法

公民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析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公民道德培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道德培养的最佳期。要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习惯,也要使他们能区分善与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如果错过教育培养的重要阶段,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篇8

1.1 社会意义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在环境中生活、在空气中呼吸。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把环保意识引入小学美术教材之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社会性提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造就丰富的美术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体,影响和改善社会环境。”美术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环境,所以将环保意识引入中小学美术教材具有社会的意义。

1.2 教育意义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学校教育是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小学进行环保教育。

1.3 现实意义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倡和发扬的精神,这种环保意识不是哪里有破坏、有损伤才有的意识,是我们应自觉做到的一种人格品质。所以对小学生来讲也特别重要,好的习惯要从小做起,不怕年龄小,我们也是大家的一份子。现在美术教育将环保意识运用到小学美术教材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任务。

2 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结构的改变

现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普遍存在这一些问题,例如:1)教材中设计的内容太过繁杂,课程与课程没有连接,涉及的内容有中外名人名画、雕塑艺术、历史建筑、手工制作、泥塑、广告设计等一系列的课程,知识量太大,学生不能有效的吸收,对上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2)教材之中涉及的地方特色的东西很少,所以建议在教学之中可以运用一些地方特色的图片或者例子给同学们举例。3)缺乏与实际相互运用,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美术课上的知识,课后还是不会运用到生活中,似乎它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多数时候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只停留在完成美术作业上,只是把学到的知识变成绘画作品呈现在美术作业当中,却不能体会美术独特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要提倡同学们观察生活,学以致用,不只停留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绘画的语言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在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些问题,还要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孩子们走进生活,把美术教育运用到生活中去。

3 美术教材如何引入环保概念

3.1 教材内容

(1)欣赏课。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在上课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将一些环保的图片、文字、影像等设计到课堂之中,让同学欣赏艺术时,也可以学到环保知识。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在上课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将一些环保的图片、文字、影像等设计到课堂之中,让同学欣赏艺术时,也可以学到环保知识。

(2)实践课。在课堂上绘画材质的采用上,提倡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如:废旧报纸、矿泉水瓶、包装盒、树叶、等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下课前要求同学们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清洁自己周围的垃圾,保持教室的整洁。如:《九年级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中第十三课《毕业纪念册设计》这堂课是专门为初三毕业的同学设计的,也是美术书的最后一课,本人觉得特别有意义。毕业纪念册外面买的有很多可爱的样式,但是唯有自己做的才是独一无二的,在制作上面可以反常态,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废弃的东西制作这个同学录或纪念册。可以搜集一些树叶,一些不要的衣服或者扣子,包装盒等之能东西。再将这些东西综合应用到制作自己的同学录或者纪念册。

3.2 教材实施

(1)使用具有环保概念的图像资料。小学美术课中与环境相关的题材是相当丰富的,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时,指导他们认识生存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同学欣赏一些自然景观和世界名胜古迹,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向学生渗透关爱环境、关爱世界、关爱生存、尊重自然、和谐是美的意识。

(2)引导学生使用环保的材料。在美术课堂上我们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到绘画中,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把废旧的物品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每个同学会觉得自己变成魔法师似的。提供同学们一些资源,看一些运用环保材料做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留意生活的点滴,发挥想象,把身边不用的东西变成精美的物品。

(3)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朋友的健康发展很好,做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那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我们家园的爱,也会越来越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家里,家长要做好行为规范。在学校,老师要起到带头作用,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成为未来有素质、有文化的好青年。

4 实际案例

重庆市国培课中,听外聘梁伟老师讲述说美国一个州的树,被一个设计师给它们都穿上了新衣,他利用多彩的毛线在树干上一圈一圈的缠绕,把树穿上一件件美丽的花衣,显得特别的精致美丽。到了新年我们人也要换新装,一方面保暖,一方面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树也需要美丽也需要保暖。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设计,又如:在高速路旁或街区处都有环境雕塑作品,环境雕塑是一种根据环境的场合和主题设计的一种有意义的作品。很多设计师采用了环保的材料。有个设计师用废弃的树藤做了几头动物的造型,在草坪上有奔跑的感觉,不仅融合了当时的环境而且又环保。环境保护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把环保概念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材中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发现身边的环保概念。

5 结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环保教育是一项长远而艰 辛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效的结合并引入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既容纳了环境教育和环保内容,又保证了现有课程的完整性。以学生本人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经过参与和美术课程的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在认同人与自然协调共存、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实现科学知识与态度情感、观念行为的统一,从而取得“从我做起”的共识,进而提高学生对生态美的欣赏能力并促进其环境行为的完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不懈地把环保知识渗透到美术教学之中,教育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雅干净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玛琳,加博,林德曼.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者李蒙丝,2009.

[2]钱初熹.美术课程与教学[M].2012.

篇9

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义务和责任。

学年度,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中心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将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C.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D.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二)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学校将根据校本教材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和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要求做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教育,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 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一、当前环境教育的基本情况

环境,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有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环境是提供各种精神和物质条件来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帮助的全体集合,据此,可以将人们的生存环境分为两种类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生活的乡村或者城镇,自然环境指的是包括水、空气、阳光和动植物在内的全体集合。环境对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有时会阻碍人类的正常发展,这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自从人类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到了近代,人们开始肆意地破坏生态系统,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土壤沙化、酸雨、动植物种群灭绝和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现象的发生,这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修正,让环境和人类更加和谐,所以,进行环境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环境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澄清概念和认识价值的过程,它的目的是让人们正确了解物理和生物环境同人类和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此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具体来说,环境教育涉及两种不同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说来也就是人类的整个环境与环保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关系。通过环境教育,人们会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更好的了解,有利于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已经将环境教育运用到了学校教育中,而且,国家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了一项规定: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必须将环境教育运用到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应当承担重任。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是国家的希望,万事都要从孩子做起,因此,将环境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成为必然。但是,当前环境教育在各个学校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单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环境教育的运用还有以下几个现象和问题亟待解决:首先,不能将环境教育全方位地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语文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其中与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很多;其次,部分老师没有将环境教育充实在自己的教学计划中,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是否实行,以及量的多少,大多是根据喜好和心情来决定的,学生接收到的内容也多是零碎的,这样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再次,教材的内容和思想意识缺乏与时俱进的战略性眼光。在教材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诸如“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之类的语言,很少体现出污染、缺水和土壤沙化等真实存在的环境现象。最后,部分老师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意识。总观上述四个现象和问题,将环境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已经刻不容缓。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环境教育的原因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语文教授的就是汉语的语言,因此,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将环境教育运用到社会和自然学科中,而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内容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环境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此,将环境教育运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所有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完成的任务。

社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对人们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中,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相比的,因此,要实现人格教育,首先就要抓好语文学科教育,为此,必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特点的影响,环境教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学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转化,最终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的文笔都是优美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环境教育渗透进来,可让学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在内心会自动产生一种要保护它的意识。最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体裁是多样化的,其内容也涉及很多方面,如社会、自然和人文等,其中也有部分科普类的文章是与环境相关的,这些文章所介绍的相关知识也有益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三、在环境教育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有着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要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整个教育活动都是经过老师的计划和组织完成的,所以说,老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放弃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运用环境教育。

当前,还有很多学校不能将环境教育全方位地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语文教育就要教语文,环境教育就要教环保,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当教材中出现有关环境的内容时,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只是将其作为单纯的语文知识。因此,现在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小学语文老师放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将环境教育运用到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2.注重自身环境意识的培养,身教重于言传。

伴随着生活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提高每个人的环保意识成为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环境教育是由老师主导的,为此,老师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与环境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这对环境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反之,则不会产生任何的效果。要让每一位老师都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还是要靠老师自己。为了增长与环境相关的知识,老师可以订阅各种与环境相关的主题杂志和报纸,也可以通过网络到网络上查询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并且具有了较高的环境素养,才有可能注重环境的保护,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自觉地保护自己周围的环境。

四、如何将环境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

1.将环境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帮助下完成的,其中,有很多文章是与环境相关的,这都是一些对环境教育有利的材料,老师要充分地利用起来,并以之为基础实现环境教育。首先,要注重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因为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和文章是与环境有直接关联的,能够体现出环境中的事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和谐。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如果自己能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多么的美好,如果有哪些没有达到,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环境恶化,自己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的不幸。其次,要注重对大自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与环境相关的文章,大多都是一些寓言类或者科普类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的与环境相关知识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往往能体现出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或者人类是如何治理环境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实现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再次,教材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比如一些借景抒情的散文和古体诗等。这些内容,并不是单纯为了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而是作为一种情感传播的媒介,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以便让读者更容易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文章时,先要让学生去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去体验文章中描写的环境,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同这样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感受某种意境,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周围的环境当中,逐渐让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的真挚感情。最后,教材中有些文章描写了部分人类的活动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自然灾害的产生,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联系,体会到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进而努力学习,用更有效的方法去保护环境。

2.将环境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写作训练中。

作文的写作是作者在对现实生活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了解之后,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训练中,要启发学生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人与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另外,由于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心里都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可以让他们用寓言的体裁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动物甚至植物的心理,以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

3.将环境教育运用到语文课外活动中。

在语文教育中,课外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名胜古迹,也可以让学生去参加各种环保的宣传活动,等等,让学生对环境产生情感共鸣,愿意主动保护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环境教育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岚.加强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J].环境教育,2000.

[2]周军海.环境教育中注重层次性教育[J].环境教育,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