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存在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合作社存在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民合作社存在的价值

篇1

[关键词]异质性;同一性;专业合作社;演进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6.03.013

1 组织同一性理论

1.1 组织同一性的内涵

组织同一性的核心性是指能够解释组织为什么存在的根本特征,比如组织信仰、成员价值观等;组织同一性的独特性是指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的独特的社会定位;组织同一性的一致性是指组织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要素。

组织同一性整合了组织内部不同成员对组织的性质和功能的回答,组织同一性与组织的战略、核心业务、技术、知识基础、组织管理以及控制结构等相联系,起着维持组织内部利益平衡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建立持久关系的重要作用。[1]同时,组织同一性也有利于解决成员冲突、取得竞争优势以及增强组织适应能力。[2]

1.2 组织同一性的内容

组织认同是一个由异质性到同一性的演进过程,需要通过成员差异和冲突来完成认同构建。这种组织认同构建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可以降低异质性成员组织认同的不确定性。

组织形象是组织同一性的外部情境。组织同一性是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相互作用的中介。组织同一性的演进要经历:与组织形象的一致性、同一性反思、组织文化形成过程。当这几个过程处于均衡时,会形成积极的组织同一性,有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Huff(1998)通过研究提出了管理组织同一性的六种策略:包容、消除、忍受、寻求元同一性、创造同一性、忽略同一性。一方面,组织内外的核心成员和关键要素的分布会对组织同一性数量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不同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成员的同质性程度会影响组织的协同程度。

1.3 组织同一性的功能

组织同一性的功能与其内涵有关。首先,组织同一性是组织成员寻求目标价值和采取行动的核心根源,也是组织能够以彼此关联和相互一致的方式向外部表述自己的基础;其次,组织同一性界定了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关系;最后,组织同一性也是组织演进的动力和约束机制。

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表现及其原因

2.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主要表现

(1)成员人口统计特征的异质性。合作社成员人口统计特征的异质性是农民参加合作社以前就具有的属性,包括成员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结构与规模、收入水平、受教育情况、、种族、籍贯等。合作社成员的人口统计特征提供了影响成员行为和动机的重要信息,中小社员普遍呈现出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参与式管理等特点,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决策能力影响着合作社的发展和走向。

(2)资源禀赋和角色的异质性。合作社参与成员的资源禀赋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方面。中小社员相对于核心成员,主要拥有流转缓慢、规模经营程度低、相对分散的土地资源,缺乏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技术、资金、管理等关键要素,在合作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充当惠顾者、参与者的角色。而拥有资本、技术、管理以及社会网络等关键要素的涉农企业、农村基层组织、生产运销大户等,出于各自的动机和需要,自然而然地成为合作社的创建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合作社的主要受益者。

(3)风险承担与期望的异质性。合作社的中小社员,对合作社承担的风险非常少,核心成员作为合作社的主要发起者和管理者,则需要承担合作社更多的风险。由于中小社员仅是合作社的惠顾者,合作社的存在与否对他们影响不大,除非合作社的利润返还额度非常有吸引力,而作为合作社的核心成员和管理者,他们为了实现成立合作社来获取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的初衷,对合作社的期望程度非常高,会更多地致力于改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绩效。

(4)成员能力的异质性。合作社不同的参与成员的个人能力有大小高低之别,这主要与成员个人的成长背景、经历和经验积累有关。在一个规范有效运行的合作社组织系统内部,成员的能力与其对合作社的贡献、获得的收益是正相关。如果成员认为个人能力与应得收益不符、管理者高估计个人能力或者社员间的能力相对同质时,合作社组织的基础就受到了威胁。[3]

2.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的原因分析

(1)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构成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结构的体制原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2条规定:“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普通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农业发展空间难以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拓展。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下,单个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采取联合中介组织来帮助农民进入市场,进而有效地保护农民自身的利益。[4]

(2)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合作社异质性成员结构形成的外部约束。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1998年国家将土地承包延长30年,2002年,国家又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把家庭经营权长期化、法律化,农业经济管理逐步由计划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联系愈加密切,农业产业化经营趋势明显。

随着1978年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改革,以逐步取消国家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农业市场化改革也同时启动,国家逐步放开少量小宗农副产品集市贸易。国家定价的农产品由1985年的38种减到1991年的9种,到1993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副产品交易90%实行了市场定价或者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到1998年,除了粮食、棉花、食油等主要大宗农产品外,其他农副产品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定价,1999年国家又放开了棉花的购销价格。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总量基本平衡,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

(3)农村阶层分化是合作社异质性成员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社会阶层持续分化,出现了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个体从业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等社会阶层。[5]在农村阶层分化的过程中,以职业为导向、以占有资源和取得利益为动力,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阶层关系演变成利益关系。

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与合作社组织同一性冲突

3.1 成员异质性价值观与合作社的组织认同冲突

成员异质性价值观与合作社组织认同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一是他人导向价值观与民主决策。是指在参与合作社民主决策时,可能会较多地依赖于他人,并认为成员个人的成功是更多地依赖于与他人特别是核心成员的合作。黄胜忠(2008)通过设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认同研究中认为在成员异质性条件下,核心成员更倾向于对合作社追求产品价格、成员控制和职业化管理为主的功利主义认同,而中小社员在组织认同上会屈从于少数核心成员,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利主义导向。[6]

二是环境导向价值观与风险承担。反映了成员对其与合作社的经济、技术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看法。强调问题解决、风险承担和以追求绩效为目标的合作社经营机制,显然有别于为一个以安全、地位和等级为导向的合作社经营机制。

三是自我导向价值观与主人翁意识。自我导向价值观反映了合作社成员认为应为之追求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方式。孙亚范(2011)对于江苏省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卷调查得出,由于农民专业合作主体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相当部分的中小社员利益关注停留在价格改进的层次,对于合作还缺乏稳定、长期的利益预期。[7]

3.2 成员异质性期望与合作社形象冲突

合作社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合作社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组织内部的制度结构、组织规模、组织绩效问题直接影响着合作社的组织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中小普通成员充当的是合作社的惠顾者,因此合作社形象的存在与否对他们影响不大。而合作社的核心成员对合作社的期望程度非常高,有较强动机致力于不断改善合作社内部治理问题,提升合作社的组织形象。

3.3 成员能力异质性与合作社管理冲突

社员能力异质性必然导致其在合作社中的角色差异,对于转型时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成员的异质性能力结构将深刻影响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和组织功能。能力不同的社员,借助合作社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成员异质性能力与合作社管理冲突表现在:

一是使用者所有的冲突。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者所有”原则强调使用者是主要的资本贡献者和风险承担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主要由社员出资、入社费和惠顾者留存等构成,随着合作社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合作社可能会吸纳非使用者成员,在合作社异质性成员结构下,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合作社成员如何分配出资额面临冲突。

二是使用者控制的冲突。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者控制”原则要求合作社使用者掌握合作社的管理决策权,也可以把决策权委托给理事会间接管理合作社。传统的合作社为确保成员对于合作社的实际控制权,坚持只有使用者才有投票权,并充分体现民主性原则。但在合作社成员异质性条件下,绝对的“一人一票”原则会出现“合谋”而产生少数成员侵占其他成员的利益现象,也会产生合作社在重大问题方面产生意见冲突和决策困难。

三是使用者受益的冲突。“使用者受益”原则意味着惠顾者是否是分配合作社剩余的主要主体。在成员异质性结构下,不同成员要素投入不同,对于盈余分配的动机也不同,而且,对于公共积累的任何分配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会增加度量的问题,加上合作社的控制权分配不平衡,不同成员获得未分配股份收益的可能性也不一样,还可以出现部分成员利用相对控制权进行合作社内部的寻租行为。

3.4 成员要素异质性与合作社功能异化

选择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受成员实际拥有的资源和要素所制约,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决定了拥有者所处的经济地位,该地位同时决定了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取向。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不发达,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基础仍较薄弱,客观上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自主地发育成长,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要素异质性,决定了合作社功能的多样性与变异性。与经典的合作社功能相比,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导致合作社的资本控制,由此产生合作社功能的弱化或者异化。

4 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同一性演进的机制

4.1 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增强对合作社的正面认知

一是要健全合作社内部的人、财、物等各项管理制度。对合作社的重大决策和关系到成员特别是中小社员的切身利益时,确保民主决策、有章可循,明确核心成员和中小社员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参与成员的行为;二是增强农民在合作社中的主人翁意识。要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会”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合作社核心成员和中小社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增强社员特别是中小社员在合作社中的主人翁意识;三是要加强成员异质性结构下的合作社的监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要对合作社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强化合作社的社员监督权,充分保障合作社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避免合作社沦为少数成员或组织牟利的工具。

4.2 拓展合作社功能,重塑合作社的组织形象

政府和合作社的管理者要不断拓展合作社的功能,在充分发挥合作社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的基本的经济功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利用合作社在实现农村社会、环境发展目标方面的潜力和贡献,特别在减少贫困,创造有效率的就业机会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功能。要通过合作社倡导团结互助、诚实、公开、社会责任和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的道德准则,通过成员联合的行动和相互担责,充分体现合作社的基本理念,重塑合作社的组织形象。

4.3 宣传合作知识和合作价值观,扩大合作社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入社农户收入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各级政府和专业合作社要广泛宣传合作社为农服务、诚实守信的合作价值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合作社发展的新成效、新经验,普及合作社知识,大力宣传合作社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断提升合作社的组织形象。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各级涉农部门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导,提供多种综合服务,增强农民对于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同一性认知。

4.4 增强合作社同一性认知空间,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和互信度

一是要构建合作社信息沟通的平台。成员与合作社、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会影响成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进而影响合作的绩效。因此,应构建合作社的信息沟通平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法规的宣传力度,把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收益分配以多种方式告知成员,增强成员对合作社组织管理的了解。

二是培育真正具有“公心”的合作社管理者。通过培育具有“公心”的合作社管理者,逐步实现依赖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情感信任转向依靠人格魅力、专业技术、知识水平、服务意识等为基础的信任,最终走出合作社的以“经济利益+情感联系”为纽带的封闭信任圈。

三是推进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农民以合作社组织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不仅突出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培育了农民的组织同一性认知和合作价值观,而合作精神正是新农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改变农民狭隘的社会交往和封闭意识,建立起适应工业文明的合作、开放的业缘关系,增进成员的幸福感和互信度。

四是通过社员大会密切社员和合作社的关系。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者应提供参与成员沟通的空间,增加成员交流的渠道,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社员大会、集体活动、专题讲座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社员间的交流和沟通,密切社员和合作社的关系,形成每个参与成员可以在合作社自由、健康、幸福地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郭金山,芮明杰.当代组织同一性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6):2-3.

[2]Corley K.G.,Gioia D.A..Identity Ambiguity and Change in the Wake of a Corporate Spin-off[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4,49(3):175-206.

[3]韩喜平,李恩.异质性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协同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6):166-167.

[4]袁铖.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统”与“分”结合问题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3):46-48.

[5]孔繁金.当前农村阶层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路径分析[J].农村经济,2011(8):99-101.

篇2

内容摘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可以将粮食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分为“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加工企业”模式和“农户+中介组织”模式。每一类组织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生成条件,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非粮食产业化的唯一出路。文章指出,为促进粮食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通过不同的政策来促进各种类型粮食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粮食产业化 供应链 组织模式

粮食产业化的各类组织模式

(一)“农户+批发商”模式

这一模式中的批发商即粮食购销企业。在很多研究中这一模式被称为“农户+公司”型,而不区分其中的公司在产业链中承担何种职能。但公司按其职能可以分为流通性公司和加工公司,甚至通过纵向一体化合二为一。我们的名称根据供应链的视角恰当反映了该组织模式各节点的职能,强调农户的下游节点是流通企业。该模式可以用图1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关键节点用箭头连接。

在图1所示的供应链中,农户直接面对流通渠道,粮食没有经过深加工就进入市场销售。在这一模式中,农户的职能是种植粮食,批发商的职能是收购粮食和进行初级的加工,二者通过收购合同形成粮食的买卖关系。

“农户+批发商”模式供应链最短,产业链各节点创造的附加价值较低,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率也较低。但这一组织模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条件。粮食的需求分为食用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其中食用粮占大部分。食用粮中高档成品粮的需求只占小部分,因此中、低档成品粮是市场需求的主要粮食产品,这类粮食只需要进行初级加工。因此市场需求决定了“农户+批发商”模式会在各类组织模式中占主流,大部分粮农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时都会进入这一模式。

(二)“农户+加工企业”模式

这一模式是通常所谓的“农户+公司”模式的一种。在我们的研究中“农户+公司”模式被分成“农户+批发商”模式和“农户+加工企业”模式。根据批发商和加工企业在粮食产业链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将二者区分开,有利于对产业链的功能和发展条件进行更准确的分析。该模式可以用图2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关键节点用箭头连接。

图2所示的供应链和“农户+批发商”模式相比更长,创造的附加价值也更高。在这一模式中,农户种植的粮食并不直接进入流通渠道,而是通过加工企业进行增值,转换成附加价值更高的粮食产品,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进入流通渠道。需要指出的是,农户种植的粮食或多或少总是要经过加工才能进入市场销售的,上文所分析的“农户+批发商”模式中的粮食也是经过加工的,但仅限于初级加工,加工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很低,对价格影响甚小,可以忽略。因此,“农户+加工企业”模式中的加工应特指深加工,其特点是通过加工产生了较高的附加价值,该附加价值在粮食产品的价格中占重要部分,从而为产业链的各节点带来了新的可供分配的利益。

“农户+加工企业”模式是除订单农业外备受推崇的粮食产业化组织模式,通常被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因为龙头企业有规模大的特点,所以单纯的批发商很少被看作龙头企业,因此上文分析的“农户+批发商”模式不被归入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实际上,很多研究都主张“农户+批发商”模式向“农户+加工企业”模式的转变,要求单纯的粮食购销企业扩展业务范围,从事粮食深加工。

但是,“农户+加工企业”模式的形成是要具备特定条件的。只有当农户种植的原粮达到特定的品质水平时,才可能进行深加工从而创造出较高的附加价值,进而提高产业链的利润率。经过深加工的粮食产品需求弹性远大于食用粮,市场容量则小得多,企业必须诉诸于产品质量来赢得市场,因此对原料的品质必定有特定的要求。土地和气候条件、农户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原粮的品质,竞争会使得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区域的农户才能通过加入“农户+加工企业”模式增加利益。

(三)“农户+中介组织”模式

这一模式中的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一般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其中一般中介组织的特点是其主体不是农户,其利益独立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是主要由农户参与组成,主要代表农户的利益。“农户+中介组织”模式可以用图3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关键节点用箭头连接。

图3所示的供应链是三大类别中最长的,其中中介组织和农户关系紧密,在供应链中同时出现在农户的上游和下游,类似于上文介绍的紧密型“农户+加工企业”模式中农户和加工企业间的关系。中介组织出现在上游时向农户提供要素投入品,中介组织出现在下游时向农户收购粮食。中介组织还会对农户的种植活动进行具体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中介组织在供应链中的作用,相当于紧密型“农户+加工企业”模式中加工企业对农户履行的职能。但中介组织在介入农户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活动时比加工企业更具成本优势,本地化的中介组织和大量小规模的农户属于同一社区,和农户联系紧密,这使得中介组织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对粮食生产的品质监控,促成粮食生产的标准化。根据中介组织的类型不同,“农户+中介组织”模式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

1.一般中介组织模式。一般中介组织的存在也要满足特定条件,即这类组织能够利用本地化的信息优势和大量分散的农民进行交易。相对于下游的加工企业,一般中介组织和农民进行交易的成本更低,对农民的种植活动进行品质监控的成本也更低。一般中介组织起到了减少供应链中农户和加工企业两个节点间的联系成本,为粮食产业链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由于一般中介组织的利益是独立于农户的,而其履行的又是紧密型“农户+加工企业”模式中加工企业对农户的职能,因此一般中介组织可以被恰当地看作加工企业的人。一般中介组织进入粮食产业链之后,在农户和加工企业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强化了农户和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共生关系。

2.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在上述所有的组织模式中,农户都是作为唯一的一个节点出现在供应链中,农户的利益也只能来自该节点。只有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中,由于合作社的主体就是广大农户,农户得以从供应链的三个单独的节点获得利益。可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般中介组织区分开,有利于从供应链的角度对农户从产业链上获得的利益进行明确的分析。这一模式可以用图4表示。

合作社出现在农户的上游时,其职能是为农户提供种子等要素投入品;合作社出现在农户下游时,其职能是收购农户生产的粮食;合作社还为农户的种植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对种植过程进行品质监控。因此,合作社的职能和上文中一般中介组织的职能是相同的。合作社的独特之处是其利益最终由农户分享。

在实践中还大量存在仅仅在粮农的产前或产中提供某一环节服务的合作社,例如制种专业合作社、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等。我们认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是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上述合作社都不涉及与粮农下游节点的合作,因此没有起到推动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我们把这类合作社作为“农民+中介组织”模式的例外,这类合作社与农户的连结不构成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这类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建设和发展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合作社具有盈利的潜力。农民参与合作社是要投入资金的,只有当合作社可以盈利时,农民的投资才会有回报,从而激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是否能够盈利,又取决于合作社在供应链中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只有粮食产品能够在下游的加工企业中通过深加工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因而加工企业要求对上游的粮食种植活动进行标准化时,合作社才能通过为农户提前、产中和产后的一系列服务创造价值。并且,合作社代表大量的农户,具备和加工企业议价的实力,从而可以更多地分享下游产业的利益,提高粮食种植的收益。二是,农户的企业家才能。有好的投资项目,没有好的企业家来实施,潜在的回报就不能变成现实的回报。办合作社其实也就是办企业,要有所谓的能人来带动,合作社才能办起来并办好。合作社是农村的企业组织,因此合作社的发起人必定来自农户当中。只有具备企业家才干的农户才能领导合作社走上持续盈利的轨道,使得合作社能够逐渐发展壮大。三是,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建立合作社的过程也就是创业的过程,而创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创办合作社的资金不外乎来自三个渠道:农户自有资金、信贷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靠政府资金办合作社,一是不够办天下所有的合作社,二是办不出好的合作社。农民自己投资办的合作社,农民必须自己承担风险,这样农民对合作社的前途会看得更清楚,成功的机会也大。办合作社的资金应当来源于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这又分别取决于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

促进各类粮食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的建议

(一)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户+批发商”模式发展

“农户+批发商”模式中的粮食产品附加价值低,农户要提高收入,唯一的出路是扩大经营规模。这是因为目前粮食生产的规模偏小,未达到有效率的生产规模,如果将目前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由种粮大户来种植,粮食单产和农户的收入自然会提高。我国农地权利的配置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要实现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权在不同农户间的流转,关键是建立正式的农地权利交易市场,并出台相关的政府条例保障交易者的权利以及明晰交易者的责任。

(二)增加对农户的培训资金投入,促进“农户+加工企业”模式发展

“农户+加工企业”模式中种植过程要实现标准化,粮农才能种植出高附加价值的优质原粮,也才能满足加工企业对原粮品质的要求。进而言之,加工企业只有获得了优质的原粮,才能通过深加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全国一窝蜂大办龙头企业的情形下,高附加值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产品品质是“农户+加工企业”模式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就对农户的种植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职业培训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实际上农户对培训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而供给却非常不足。政府投资于教育,不管是正规教育还是在职培训,长期的回报都是很高的。政府既可以通过其下属机构进行对农户的培训,也可以通过资助龙头企业对农户开展培训。

(三)发展小额信贷公司,促进“农民+中介组织”模式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介组织的主流,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最能提高农民收入的组织。合作社的发展就像企业的发展一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因为合作社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规模普遍偏小,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具有很多困难。合作社需要的多是小额的短期贷款,针对这类信贷需求,最好的方式是培育小额贷款公司以满足其需要。根据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各地应尽快出台配套的试点方案,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提供条件,进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曾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推进现在农业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1]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的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法律地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辅助支持政策,使得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0年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5多万家。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民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了解不深,导致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1、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历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相比其他产业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之初,地方政府不管在政策还是资金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有条件发展合作社,却因资金缺乏或者政府政策不支持而滞后。

2、经营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注重建立却轻视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不规范。很多合作社有规章制度,有办公场所,但是只是一种形式,形同虚设;还存在一部分只是为了实现政府的组建指标而仓促建立的。很多地方政府不同部门针对同一个方面的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制度混乱,使得农民不知该听从哪个。

3、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存在着人才的"三少",即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政府相关指导部门中懂法律、懂政策、会监管的指导人员少;理论深厚、善于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特殊国情融会贯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人员少。

4、合作内容层面低。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向着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向比较,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还很低,仍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主要起中介和联结作用,其本身并没有设计农产品的加工、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和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增加。[2]

5、金融机构服务滞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合作社资金主要来自合作社成员的资金。目前农村的金融现状如下:一是支持农村经济方面的金融力度不够。农业银行主要负责粮棉的收购贷款,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方面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徽;二是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大部分农民贷款金额较小,这就导致银行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还贷能力存在一定的质疑。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新时期的发展思路

虽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专业社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发展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因此,为了新时期合作社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结合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加强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农民充分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合作社实施的意义以及将会带来的好处,以此来增强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入社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出台,但这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是原则性的,与现有的法律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法律法规,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出了国家层面的立法,还要建立健全与合作社有关的组织章程、管理制度、风险调节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发展和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3]

3、加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给予合作社资金支持就是直接扶持农民、农业、农村。国家非常重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从2003年开始,中央就拨出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2003-2007年累计投入5.15亿元,2008年达到了3.3亿元。大多数的省(区、市)都在预算中安排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8年,各省的财政专项扶持资金达到了13亿元。接下来,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持续化、制度化,并对资金的数额加以明确规定,制定完善的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应该用的地方。

4、加强人才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各地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合作社有关的理论和相关政策,以便减少他们在经营管理决策方面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农民更好的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鼓励大中院校学生和农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社中任职,提高合作社的文化素质水平。

5、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合作社各主管部门的职责,使他们各司其职,确保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准确及时的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和市场供求信息等;积极举办和参与农产品展销会、会等活动,特别是参加农博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6、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开办讲座、办学习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使农民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三有"--有文化、有技术、有素质的新农民。

注释:

[1]资芯,龙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34期

篇4

(一)农业产业化举步维艰

由于个体农民势单力薄,在市场中谈判地位低,并往往仅从事生产领域的活动,这也进一步的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农业产业化的迫切需求与现实中的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乡镇企业离农问题,劳动力流转效果差

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发展,乡镇企业在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曾被视作是家庭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乡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了乡镇企业式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被我们解决。1997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放缓,现在乡镇企业逐渐离开农村,曾经被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再度被空缺,那么谁来扮演新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呢?另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相当庞大,这些劳动力的闲置对于城市化的进程和乡村发展来说是重大的浪费,合作社在劳动力流转问题上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农民负担过重

我国个体农户势单力薄,是典型的小生产,受市场谈判地位低,生产成本飞涨、相关服务不配套等影响,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不能总指望外部的援助和保护,那么应该靠什么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增强农户在市场上的力量、改善农民弱势地位呢?

(四)食品安全问题重重

在基本保证了粮食安全的今天,食品安全又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激励机制不足、监管不力、立法不到位……究竟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合作社的作用

(一)实现产业化和一体化

由于专业合作社的劣势存在着规模小、不具备品牌效应,产品价格低廉、缺少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时,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发展迅速,但规模普遍较小,导致专业合作社规模效率较低,难以真正提供好的专业的服务。而农业现代化就是从专业走向综合,这是大趋势,因而综合性才是合作社的方向。合作社应该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首先合作社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几种产品之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各个环节的利润都掌握在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民手中;其次社会化的服务不能指望外部提供,还得靠自己。

形式上,首先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附加价值,因为他实现了农业一体化。其次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农民加合作社的方式能让生产之外的附加价值归于农民,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纠纷。所以合作社+农户是理论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形式,这样的形式可以解决合作纠纷,使双方利益一致。合作社可以作为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化实现生产之外环节(生产、流通、服务等)的附加价值。

(二)解决乡镇企业离农与剩余劳动力问题

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发展,乡镇企业在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曾被视作是家庭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乡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了乡镇企业式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被我们解决。1997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放缓,现在乡镇企业逐渐离开农村,曾经被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再度被空缺,那么谁来扮演新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呢?合作社!

合作社能够提供就业保障,而且一个社区的劳动力可以为多个合作社工作,截留了收益,但产权明晰,合作社发展的历程中,蒙德拉贡只在社员缺少资金时返还资金,抵抗个人的经济风险,减少失业带来的风险。例如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可以有效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使农民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减轻,促进社会的分工与分业。农民可以依据市场价格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将主要的作业环节交由合作社,然后外出从事其他工作,使其劳务收入得到进一步的增加。

(三)增强农户在市场上的力量、改善农民弱势地位

作为弱势群体农民负担重,不能总指望外部的援助和保护,可以通过建立农民的经济组织来发挥其政治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提供公共品,有效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克服黄宗羲定律。

我国个体农户势单力薄,是典型的小生产,而合作社通过横向一体化建立了小生产大市场机制,其实即使是大的农场主仍然需要组建合作社,因为它仍然是小市场,根本是要组建大市场。农户规模太小,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加工营销者往往在市场上有垄断地位,市场力量的不平衡使农户有了组织起来的必要,来增强自己的谈判地位。

(四)保证食品安全

先来看一看历史上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做法,社员需保质保量的缴纳交货权约定的农产品,不论市场价多少,一来降低了合作社了内部风险,更重要的保证了产品质量,因为量不够或者质不足都需要赔偿。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食品要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农民合作社可以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农民合作社统一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控制和监督,还可以建立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意识,从而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

篇5

关键词:农民甲鱼专业合作社;甲鱼养殖;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1-0175-2

近年来,浙江省甲鱼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主要分布在嘉兴、湖州、绍兴、宁波、金华等地区,有甲鱼养殖户十万余家,其中知名品牌有“中华”鳖、“华神”鳖、“大溪江”鳖、“甘霖”甲鱼等。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甲鱼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品牌的发展也在其增加收入、抢占市场份额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品牌建设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品牌资产不够强大,品牌竞争力有待增强。

1 当前农民甲鱼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品牌化竞争时代,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有利于合作社有效破解自身发展难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嘉善县杨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旗下的“华神”鳖品牌的建立和推广给合作社带来了一定的利润,通过对其品牌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合作社甲鱼品牌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1 合作社没有形成生产集群,规模较小,带动的农户较少导致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杨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股东5人,现养殖规模180多亩,带动周围农户十几家。合作社主要以经营“华神”鳖为主,每年销售到市场上的生态鳖近百万只,但是农户以一家一户生产的形式,产地分散,产品没有统一的品牌标识,养殖的甲鱼主要以普通甲鱼为主,最后由合作社代为销售。调查中发现有能力的农户有5到6亩的规模,年利润在10多万左右,其他农户基本也只够维持生计。合作社要形成规模效应就必须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指导农户养殖有更多利润空间的品牌鳖(如“华神”鳖),进行统一的资金调配、养殖管理、技术指导、包装销售。农民合作社是个集合概念,只有得到当地大范围农民支持和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1.2 合作社的品牌宣传意识不强,市场推广力度和品牌维护力度不够

品牌建设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稳定商品销售的渠道。杨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虽然在CCTV2的理财在线和CCTV7的致富经都进行过报道,但是一个品牌如果不是经常性的被报道来唤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那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甲鱼养殖的成本和风险都较高,合作社一般都把资金投入到产品生产中,而在销售上投入少,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中往往缺乏资金支持,对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认识不足。由多人联合组建的合作社往往内部意见分歧大,尤其在品牌建设上很难达成共识,没有从传统的销售模式中转变出来,负责人对市场缺乏相应的敏感度,在开拓市场中会有很多顾虑,导致产品销售渠道狭窄,消费者不能树立品牌消费观。

在品牌维护方面往往缺少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得市场上出现假冒、仿冒品牌现象。当前甲鱼已经成为一道大众菜走上了普通家庭的餐桌,市场上也充斥着各种档次和种类的甲鱼,消费者在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商贩们蛊惑,所以合作社必须要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和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品牌的良性运营。

2 农民合作社品牌建设的有效对策、建议

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合作社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又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需要一整套相互配套的制度。通过对杨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建设调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篇6

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美好季节,__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了,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农业局副局长__x、副县长__x、县有关部门领导、各乡镇分管领导,以及全县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籍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农业局对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县有关部门、各乡镇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今天的会议上,市、县领导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各合作社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下面,我讲三方面内容。(一是回顾前阶段工作;二是正视存在的问题;三是部署下阶段工作)

一、回顾前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较快,质量逐步提高,形式趋向多样,增收作用明显。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快,势头猛。从20__年我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以来,现已发展到85家(今年新增24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性合作社4家,县级规范化合作社17家,注册商标8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的4家(__镇蔬菜合作社、____蔬菜专业合作社、__板栗专业合作社、__田鱼专业合作社)。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类型多,涉及面广。合作社组织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其中种植业31家,林特业25家,畜牧业21家,渔业4家,其他4家。在种植业中以蔬菜、水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产业居多,而粮食等比较效益不高的产业较少;在畜牧业中,以鸡、猪和兔业为主;渔业中,以水产养殖为主。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明显。目前,全县共有合作社社员5386个,带动周边农户14267户,联结基地5.2万亩;全县各类合作社共代销农产品总量2.52万吨,代购饲料、化肥、农药等农用资料总量1.43万吨,共培训农民0.96万人次,为推广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真正起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二)加强培训,提高合作社社员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农业主管部门主要是负责搞好辅导、培训和咨询工作。一是到乡镇实地指导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讲解合作社的成立条件、登记注册流程、组织优势和发展趋势,引导有关专业户创建合作社。二是开展培训。几年来,我们共举办合作社培训班10多次,培训500多人次。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我们分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政策法规汇编》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摘编》300多份,提供他们学习,提高骨干人员的政策水平。三是实行科技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每个合作社都确定专人挂钩联系,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四是组织合作社负责外出参观取经,学习外地合作社先进管理经验,开阔工作思路。如今年2次组织重点合作社负责人到温岭、乐清等地参观,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指导管理,提高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程度。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合作社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对于新成立的合作社,帮助和指导其建章立制,开展业务;对于不符合《条例》规范要求的合作社,引导其逐步走向规范;对于己规范的合作社,要重点引导其不断拓展业务和提升实力,做大做强。为此,今年我们以规范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为抓手,开展了“百社五化”创建和“5?10兴农示范工程”的合作社规范化创建活动,实行定点挂钩联系帮扶制度,组织本局工作人员对挂钩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本着“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要求,积极引导合作社规范化发展。通过规范和完善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了的合作社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优势,在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实施方面,丰富和完善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效地补充了集体统一服务的不足,成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今年7月份,我县成立了__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对今后我县合作社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发挥重要作用,促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营实力不断提升。

二、存在问题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从合作社内部环境来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合作社总体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广,品牌还不够响亮,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发展规模看,大多数成员只有十多个、几十个,超过一百个的较少,规模普遍较小;从区域布局看,大多数合作社社员的分布仅限于本乡(镇),跨区域发展的比较少。同时,大多数合作社自身实力弱,服务和业务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以及初级产品销售的层面上,合作意识不到位,产销联接不紧密。各社员单独生产,自行营销,合作社只起到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作用。很少能开展深加工、精加工业务;合作社普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另外,一些合作社没有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的机构,或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与监督机制,日常运作主要由少数人控制,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虽然服务收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但合作社盈余受益在总体上仍然不足,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对成员二次分配比例较小,有的甚至没有二次分配。 再如一些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设立帐册进行核算,同时在资金收支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从外部发展环境开看。

虽然这几年,我县出台了不少扶持专业合作社的政策与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但从我县合作社的发展环境来看,还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

一是扶持不大。虽然各地的财政

资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所扶持,但扶持的力度不够大,扶持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扶持重点主要放在少数示范合作社上。在扶持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发展与提高、发展与规范的关系。

二是负担过重。一些合作社年审收费较多,负担较重。此外,合作社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用电量比较大,在用电价格上,目前我县普遍是按工业用电价格核算,不能享受农业用电的优惠价格,合作社在用电方面支出较大,负担过重。

三是融资困难。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实力薄弱,但合作社兴办收贮服务设施需要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产品收购季节,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由于合作社缺乏可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造成目前不少合作社产品有销路,手头有订单,但没有能力组织生产。

四是用地困难。在合作社运营过程中,一般需要有加工或收购产品的场地以及办公场所等。但目前许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办法获得用地,从而无法顺利开展业务。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下阶段,我们要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在内部运作上,要规范合作社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到“八个规范”。 即规范章程和制度,健全自我发展机制;规范股金设置,壮大自身实力;规范组织和内部管理机构,完善治理机制;规范会员管理,健全退出机制;规范民主管理,推行民主决策;规范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形成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规范盈余分配,完善分配机制。各合作社要结合自身实际,规范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合作社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切实可行的制度。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独立建帐,规范会计核算,定期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

(二)在服务水平上,要强化统一服务和销售功能,做到“四个统一”。能否使农民增收,是合作社有没有凝聚力、生命力的关键。各合作社要积极组织社员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通过创建品牌、质量安全、加工包装、市场开拓等提升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促进社员增收,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

一要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引导合作社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的需要,统一组织采购、供应农业投入品,实行规模采购,努力减少社员的生产成本。合作社也可以统一开展运输、储藏等服务。

二要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服务。引导合作社按照质量安全要求,统一制订、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要积极向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等资料,统一技术辅导和培训。

三要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引导合作社注册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合作社要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提高统一销售社员产品的程度。

四要统一产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引导合作社统一认证认定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升产品品牌和档次。

(三)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桥梁作用。合作社联合会要及时收集、农产品产销方面的政策性、动态性、预测性、价格性及供求性信息,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设立营销窗口等形式,为会员提供销售服务;及时传达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会员的合理要求和愿望,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沟通合作社与政府、社会的联系,增进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建立一个上连政府,下连市场、基地,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纽带,从而有效弥补单个合作社生产规模小、服务领域窄、市场竞争弱的不足,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篇7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农业生产由于周期长,这种滞后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调控和引导,搞好产业规划布局,科学确定农业发展重点,更好地配置农业资源;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应对风险能力;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来,我县合作社发展增长尤为迅速,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基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多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同时涉及运输、储存、生活和生产资料销售等。农村专业大户、技术能手和农民经纪人领办;农业龙头组织与农民联办;供销、农技等涉农部门牵头兴办;农产品专业协会引导或直接转制而成。当选的理事长(理事)往往是具有带动作用的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组织家,也有来自涉农部门的代表。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资金主要来自社员股金,有的专业合作组织还设立了身份股和投资股,既确保了专业社的合作组织特征,又解决了资金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行政法规,在资金、信贷、税费等方面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农民合作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全县15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确实存在一批,但还有的极个别乡(镇)只有1个合作社,并且是有其名无其实。

二是行业发展相对单一。合作社从事的行业大多数还只停留在蔬菜、瓜果种植、种苗培育、肉牛羊、生猪饲养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而真正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

三是多数合作社规模较小。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注册资本金较少,可抵(质)押财产不多。大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而真正能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

四是运行机制不规范。在机构制度建设上,有的达不到农民成员占80%的要求,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在财务管理上还不规范,缺乏合格的财会人员,在凭证的取得、记账、报表编制等会计业务上,难以做到规范。

五是合作社人才匮乏。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爱奉献的优秀带头人很少;了解合作社知识,甘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民社员也很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因素。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重点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金融部门应加强业务创新,提供便利、多样的信贷服务。结合基层信用社改革,提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水平,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保险部门应拓展农业保险,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抗御风险能力。其次,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应落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具体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发新产品、更新加工设备、改善服务设施。利用财政扶持资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贷款担保机制,帮助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辐射带动效应。第三,加强人才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科技人才和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的素质,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第四,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有关政府部门应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变直接干预为市场引导,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各种支农建设项目。

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创办设立到正式运行,要真正体现“两在、两先、两自”,(即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先有专业生产后有专业合作、先有群众意愿后有组织建设。自主管理、自由进退。)就必须全面强化内部管理,促进规范运行,其着力点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强调“统”的功能,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以延深。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各地可在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等行业的合作社中,选择进行综合试点示范,对承担试点的合作社,政府在扶持资金上要重点倾斜,给予较大的投入,使之达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目的。重点抓好十个统一:

1.统一提供信息服务。要对产品动态信息、市场供给信息、消费需求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产业政策信息等建立市场预期和市场应急机制。

2.统一组织科技培训。科技是生产力,合作社就是带动力,他不仅要实现合作社成员大幅度地增产增收,更要带动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3.统一开展技术指导。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要针对本社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特色,广泛与相关科技部门对接,加强横向联系,利用科技部门的技术优势,解决广大成员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4.统一代购配送农资。合作社成员享有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服务,统一为本社成员代购配送农药、农膜、化肥以及优良品种,是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一种真正体现。

5.统一制定质量标准。

6.统一产品特色包装。产品包装是产品生产的延深,利用产品的特色包装不仅可以保证质量,也可以扩大销路提高价格。

7.统一实行市场营销。要实现合作社盈利二次返还,最大化地提高产品价值,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合作社成员生产的产品,应在章程约定内由合作社组织收集,并对初级产品进行分级、筛选、包装后统一推向市场,有些产品还可以通过精深加工后投放市场,这样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解决一家一户产品卖难问题,更能体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真正价值。

8.统一申报知名品牌。随着合作社产品的优化升级和知名度的提升,要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知名商标、巨名商标的申报工作,要在亮出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上进行升华。

篇8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并且产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虽然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有了较快的增加,但是与其他省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山东省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代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最高水平。截至到2011年,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累计达到5万家,位居全国首位,而甘肃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7559家,远少于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与入社农户的数量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入社的农户越多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越大,入社的农户越少则说明其规模越小。2011年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成员数量是25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480多万户,而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数为33.55万人、带动农户数量为101.51万户,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数及带动农户数分别是是甘肃省的7.5倍和4.7倍,说明甘肃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远远落后于山东省。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以及银行贷款数额总体呈递增的趋势,但2007年合作社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有所下降,这是由于2007年合作社法实施后,对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条件要求较高,使得一部分发展较好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一部分仍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存在。合作社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8.19%下降到2011年的16.06%,其中总资产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较低且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16.61%下降到2011年的8.42%(表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金融机构筹集资金的能力很弱。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投资农业的风险很高,贷款者不愿给合作社提供贷款。同时,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组织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信誉低等同样降低了合作社的贷款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数及带动的非成员数在近7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07年合作社的成员数及带动的农户数减少最多,同比分别减少72.12%和73.58%;2007—2009年间,合作社的成员数呈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起,合作社的成员数缓慢增加(表6)。合作社带动的非成员数在2007年有所下降,从2008年起逐年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合作社的成员数达到了335533人、同比增长39.05%,合作社带动的非成员数的绝对数超过了100万、比2009年带动的农户数量多0.6倍,表明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成员农户的带动能力在逐年增强,而对成员的带动能力较弱,总体带动能力较弱,这是由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承载主体和延伸产业链条的能力明显不足,其辐射功能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很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懂知识、善经营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主要是农民,一部分发起人在当地的威望较高、口碑较好,但是缺乏经营管理的知识和乐于为农民奉献的精神,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的发起者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为了当地农户的利益,而是借合作社之名为自己牟利。另外合作社还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极为不规范。技术人员的缺乏,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标准化程度,使得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难以形成品牌;缺少了必要的财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就无法得到合法、公允的反映,影响了管理者和农户的决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章程设置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且都规定了合作社的亏损处理方案、盈余分配方案和财务报告制度等,但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合作社的运作比较随意,合作社的事务主要由发起人来管理,社员对合作社的决策没有话语权,缺乏民主管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也较混乱,大多数合作社没有完整的账目,没有建立盈余的二次返还机制,社员一般只获得其农产品的销售收入,社长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源融资主要来自于社员入社的股金或会费以及发起人的股金,由于甘肃经济落后,农民收入较低,再加上农户怕风险、求稳的特性,使得农户缺乏投资意识,只能将一小部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内源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较少。合作社的外源融资主要寻求金融机构、政府以及民间借贷的帮助,由于合作社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金融机构并未将合作社作为合格的信贷主体,导致合作社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由于政府的扶助资金的不到位,合作社数量众多等原因,使得合作社所获得的政府扶持资金较小。民间借贷由于其高利率和缺乏相关的履约凭证,融资渠道不稳定等原因使合作社望而却步。由此可看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甘肃省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营业务是收购和销售初级农产品,深加工不足,产业链较短,产品的附加值较小,导致合作社的赢利能力较弱。对主要为农户提供农用物资、一些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农业种植信息等这类服务型的合作社,其盈利能力更低。

促进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应该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良好的经营与管理,是合作社发展的必要前提。的管理人员一般是农村中的能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农闲季节以培训班的形式开展培训,主要对合作社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发起人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培训。也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或对学习能力较强的社员进行培训。首先,由合作社方面的专家引导合作社的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及相关的内部制度的运行,使得合作社的各个职能部门充分地发挥作用,为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做好铺垫。其次,为了遵循合作社的服务宗旨,保障大多数社员的利益,要严格执行民主管理制度。第三,规范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严格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或对合作社的人员进行相关的财务培训,对合作社的财务工作加强监督,使合作社的盈余分配严格按照交易量分配,不断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首先,合作社应增强自身的营利能力,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靠外部来输血。其次,商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微型金融机构利用其自身的地域及信息的优势,应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政策性银行可以考虑将合作社纳入扶持的范围,鼓励合作社的良好发展。第三,应规范民间借贷,完善相关的立法,正确引导民间借贷,适当给予发展空间,使其更好地为合作社融资服务。第四,在经济不发达的甘肃省,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来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另外,政府应鼓励商业金融机构为合作社提供贷款,对于为合作社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政府应给予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合作社应发展深加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是合作社增加农户或社员收入的必然的发展方向。由于甘肃农业经济落后,要发展深加工,合作社的力量很弱小,因此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政府可以与厂商沟通协商,将深加工所需的机器设备给予一定的优惠,由政府提供担保,对机器设备进行融资租赁,并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半微笑曲线”,农产品的价值随着生产、储运、深加工、销售4个环节在不断增加,销售使得合作社农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得到实现,因此,要努力加强合作社的销售渠道建设,从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合作社要改变被动的销售模式,不要等货主上门收购,而是要采取积极主动的销售模式,同时要努力开拓销售市场,联系当地的或外地的龙头企业、超市以及农产品市场等。

本文作者:魏翔杨林娟工作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篇9

(一)入股的是承包农户享有的土地经营权

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对这一问题并无明确界定。从各地立法实践看,到目前为止,有11个省级立法中规定了土地入股合作社,但却有3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有的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概念,如浙江、安徽、江西、辽宁、山东、山西和新疆;有的规定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预期收益入股,如黑龙江和四川;还有规定入股合作社的是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如海南和江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具有身份属性的土地承包权隶属于具有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的承包农户,不具有可转让性,当然不能入股,可以入股的只能是土地的经营权。从权利渊源看,土地经营权源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权利。该权利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自主经营土地的权利,二是通过土地流转而受让的权利。土地流转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流转形式上包括物权变动型的转让和互换,也包括债权转移型的转包和出租。基于转让和互换关系取得的权利,是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概括移转,取得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基于转包和出租方式取得的权利,以土地承包人与接包人或者承租人之间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为基础,由此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的内容、权利的期限、权利行使的限制等均应依据土地流转合同。出资是一种对财产的处分行为,土地经营权人并不当然享有通过流转合同取得财产的处分的权利。出资,既意味着在合作社中以该出资额享有股权,也意味着以该出资额对合作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从实践看,以土地经营权偿债,更具体地说是以土地经营权的未到期收益偿债。这时,土地经营权的预期收益既是土地经营权人支付土地租金的基础,也是承担合作社债务的基础。土地预期收益承担了同时保障合作社债权人利益和保障土地承包人利益的功能。在土地经营权人与土地承包权人分离时,如果土地经营权人经营状况恶化,其结果必然是,或者因保护债权人利益需要而损害土地承包人利益,或者因保护土地承包人利益需要而损害合作社债权人的利益。所以说,以土地经营权出资,加大土地承包人的风险,而土地承包人往往是以土地租金收入作为生计基础,该风险转化为农民生计安全的风险。如果是以转让、互换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土地的承包权也随之转移,该土地经营权与土地的承包权仍然属于同一主体,其土地经营权出资到合作社与土地承包人的土地经营权出资性质一样。因此,从法理、实践出发,以土地向合作社出资入股的,应当是土地承包权人享有的土地经营权,而不是租赁、转包的受让方通过流转获得的土地经营权。因此,具有出资资格的主体,应当是土地的承包权人。

二、土地经营权作价依据

(一)入股土地的作价基础

土地承包人以其土地经营权向合作社入股时,影响作价依据的因素有:基期土地的年收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因为这两个因素同时也是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基础。因此,可以当地、同类土地的流转价格作为参考。具体的作价方式应由合作社全体成员认定,并在出资清单中注明。在地方立法中,个别省份(如山西、四川)规定,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作价出资,这样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一是预期收益出资不意味着转移对入股土地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合作社是否能对入股土地进行支配存在不确定性;二是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导致合作社承担债务责任能力的不确定,由此会增大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风险。同时,预期收益的作价原则过于复杂。科学的作价必须考虑未来收益的贴现,而由成员估价的作价机制可能与科学作价的差距过大,由此可能产生入社成员与合作社间对于出资估值的争议。土地经营权的价值,取决于向合作社出资后对合作社利润形成的贡献。基于土地用途管制的限制,土地经营权出资后原有的农业用途不能改变,合作社不能取得土地的用途变更收益,而只是用于生产农产品的价值,因此土地的年收益成为入股土地作价的基础。

合作社获得土地后,通过土地整治、改变种植结构、改善种植条件等,会使单位面积土地的收益增加,增加的收益是合作社的贡献,而不是土地经营权出资成员的贡献。因此,入股土地的作价依据应当是出资时正常年景的收益(可以前三年平均纯收益值作为依据),而不是入股合作社后的收益。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在法律中有明确限制,土地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合作社对出资土地的占有、使用期限也不能超过土地承包期剩余期限,因此该剩余期限也是入股土地的作价依据。即,入股土地的货币等值应是基期土地年收益与剩余土地承包期限的乘积。上述作价依据仅是确定入股土地价值的原则。在实践中,因土地位置、地力、耕作条件等的差异,如果要准确计量每个地块的平均产值,并作为实际的作价计算标准,则显得过于繁琐,计算过程也会产生诸多纠纷。如果是由第三方对土地评估作价,会增加合作社的成本。土地经营权作价的科学、公平,从外部看影响着合作社债权人利益,从内部看影响土地经营权出资人利益,也影响以货币、实物等出资成员的利益。从黑龙江等地的实践看,土地经营权的作价有三种方式,一是以当地的土地流转(租赁)价格为依据,二是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依据,三是以适当高于当地土地流转价格作为依据。问题在于,几种作价方式中均没有考虑土地承包权的剩余期限,即仅以一年的地价作为土地入股成员的出资额,这是对土地经营权入股成员利益的挤压。

(二)入股土地的作价方式

在现行的合作社法中,既没有出资方式的规定,也没有作价方法的规定,而是以全体出资成员签字的出资清单为依据。据此规定,合作社非货币出资的作价方式是全体出资成员的公认。对于土地出资而言,也可采取该公允方式,由合作社制定入股土地的作价方案,由成员表决认可。该方式的优点在于作价成本低,成员间具有共识性。缺陷在于作价不准确。在现有的地方立法中,对土地经营权作价的机制多以全体成员估价为依据。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存在的缺陷是,公允作价权的主体是全体出资成员,而不是合作社的全体成员。因为合作社中存在成员间出资方式、出资额等的差异,且法律允许合作社中存在不出资的成员。仅有出资成员公认,可能出现损害不出资成员利益的作价方案。因此,在法律修改时,应当将公允作价权赋予合作社的全体成员。

三、土地入股成员退社权利的限制

依照国际合作社的惯例和我国合作社法的规定,成员退社,可以请求合作社返还出资额及量化到成员账户中的公积金份额。对以土地经营权出资的,成员退社时当然也享有返还该出资额的规定。问题在于,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因货币是种类物,合作社可以返还其出资的等额货币;以实物形式出资的,合作社可以返还其等值货币;而以土地经营权出资的,合作社返还其土地经营权还是等值货币?

篇10

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支农的目标不明确,分不清是该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还是农村发展;二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需要受支持的农户并不明确知道有哪些财政资助项目可申请以及如何申请,同时政府亦不清楚农民需要哪些财政支持;三是财政支农程序繁多、层次复杂,支农资金层层转拨,容易造成层层滞留,甚至层层剥皮;四是财政支农系统较为封闭,开放性不足;五是财政支农方式主要以政府部门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容易忽略中小农户的需求;六是财政支农缺乏数据分析基础,支农怎么支、支多少,都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充足的统计分析,以至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

二、互联网思维及其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1、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 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和处理创新工作的现代化思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论。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 它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体验至上的思维。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企业才可以运用的思想方式,它几乎适用于任何产业。互联网思维也不仅对商业和生意产生影响,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国家各种政策方针的改进中,也可以运用到互联网思维。 只要能结合实际,把握其中精髓,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就是在运用互联网思维。

2、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 1)平台思维。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的免费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商业平台,让每个用户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其中。 通过平台整合,互联网让组织变得更加扁平,让营销变得更加互动,让供应链变得更加敏捷,让内部沟通变得更加畅通。平台思维已然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标志性特征,且正向其他领域延伸发展。 在财政支农方式创新方面,可以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支农平台,通过手机为农民提供各类最新免费的农业信息。同时可以建立全面的通讯平台,可以直接联系最基层的受支援农户,通过该平台给予每位参与的农户平等参与的机会。

(2) 追求快捷极简思维。互联网思维十分注重速度和简化形式。 互联网在加快信息传播的同时,对所传播内容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其信息简洁、快速、有吸引力;而我国当前财政支农方式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支农财政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滞后不透明,农民不了解如何受惠于支农政策,乡政府也不知晓怎样切实施行支农政策。 若能结合互联网思维,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将资金的约束机制规范化,合理运用科技信息的帮助,订立规范的法律合同,将使财政支农方式简单、快捷化,会使资金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于农业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目前使用的是先申请、再资助,最后验收的程序。 其实可直接改成 以奖代支,只公开明确地阐明所要支持的农业产业综合开会项目,并清晰标明支持的目标标准如何,以此目标标准来验收项目,在规定时间通过验收的项目就给予支持。

(3) 社会化思维。在互联网思维中,产品的研发并不是商家单方的义务,而是买卖双方的责任。 产品研发不是封闭式的系统,而是开放式的、包容式、参与式的,与时俱进的。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来源狭窄,聚集社会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手段单一、功能不强。这既不适应农业资金需求增加的形势,也不符合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更不利于高效改善我国 三农问题。 其实政府可以考虑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引发社会投资,依靠社会力量,加大支农力度,改善农民收入。

(4) 用户中心思维。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早已打破 生产什么买什么的消费方式,趋于 用户即是上帝的营销思维,用户的需求决定着生产需求。 卖家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研发,微小改进,快速迭代;找准目标客户群,研发不同品种,使产品扩大延续。财政支农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只重资金支持的扶持方式,从政策、教育、科技、信息、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开发财政支农新方式。 市场上需要什么就支持农民发展什么,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不断开创支农的新方式。

(5) 数据互动思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都已变得极其便利,其成本也在下降。 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资金规模较大,但盲目的投入未能满足农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往往是财政支出很多,但要用钱的地方不够用,在部分环节资金又存在冗余,扶持无法完成一个周期,常常会导致项目失败。在财政扶持项目的确定上,还缺乏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比较而言, 互联网让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更加快速、便捷。 若运用大数据思维尽量让每个农民参与数据采集的过程,加强用户参与和市场调研,可以增强支农信息的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切实反应支农效率,以此来调节投入的金额;同时在财政扶持之前,运用科学的数据合理预测,可以尽量避免财政支农周转金大量沉淀,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资源。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财政支农方式创新

1、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

做到信息公平由于我国农业地域远离城市,很难共享到城市的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运用网络平台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的快速流动,注重用户和制造商信息的对称性。 就社会环境而言,如果农民能结合起来,共同生产、共同销售,成立一定规模的组织和社会上有需要的机构或是个人进行贸易,就更容易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价格和利润,增加农业收入。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信贷合作组织,依靠农民的力量,开展信贷合作,拉近农民与信贷的距离。 同时也可以推进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