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07-01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思路
(一)小学体育教学新理念。从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上我们看到,体育可以是一种外交手段;从中国体育健儿夺得奥运金牌上我们看到,体育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NBA赛事与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体育可以作为一种产业,影响着国民经济。可见,体育并不仅仅是体育,而是多元的。小学体育作为学生接触体育的开端,我们有必要做好小学体育教学。那么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是学生的荣誉与奖杯,也许是规定的教学任务,也许是学生今后的体能发展,其实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这些意义都仅仅是一方面。教师通过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帮助学生的素质与体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必须要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为了教学而教学的思路,树立起体育教学的新理念。
(二)小学体育教学新思路
新课程规定:“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必须要重新整理教学思路。
1.以健康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如今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以个体生命与生命质量作为根本,小学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将健康作为教学的知道思想,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精神与习惯。小学体育教学必须要将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不要将过多的功利性的目的残杂其中,全力保持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纯洁性。
2.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中心。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技能,来帮助并保护学生的体育发展,将学生发展作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一些简单的问答、活动、项目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运动精神。并要根据渐进性原则,逐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方式。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对学生今后的体育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坚持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亦或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方面,都要将小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上。例如在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式引导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生滚翻方法之前,先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向前滚翻坐撑,然后在让双手手掌支撑着坐垫,一步步的完成滚翻动作。通过动作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和玩耍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简单的滚蛋动作。
(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等各个环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自我创造与自我思考,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与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在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将会对学生的身体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例如不正确的坐姿,会令学生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视力等造成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知道体育与美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包括行为美、运动美、精神美等,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对美产生一种向往,并将这种向往付诸在行为中,例如主动做眼保健操与体操等。另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坐姿、走姿以及动作要领,在学生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姿态,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挑战的心理与精神。
(四)兼顾道德品质教育。体育属于行动教育,学生在体育中的行为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同时,兼顾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例如通过举行班级之间的比赛,拔河、赛跑等,让学生能够在享受比赛带来的趣味同时,了解到比赛的道德、精神、规则等,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与优秀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能够逐步形成服从规则、遵守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等优良作风,这些都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积极的探索并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实际行动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国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12(8).
篇2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课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对教学工作的配合度。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差异很大,学生的情况也有很多的不同,这意味着能开展的教学活动也随之会有很大的出入。客观因素是人为难以改变的,作为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最大化地发挥教学的作用。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教学,可以事半功倍。小学生有很强的从众性,要让一项教学活动被学生接受很简单。在开展教学之前,找出几个可能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一但能在一部分学生之中有效地开展,其他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被吸引。如果学生实在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可以采取一些激趣措施,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小学生对体育知之甚少,所以对体育课的兴趣纯粹属于个人喜好,学生觉得有趣就喜欢,觉得无聊就不愿意上。所以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显得更加有趣。由于小学生的服从性都很好,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判断出自己的教学是否受欢迎。所以教师要和学生打好关系,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建议是教师进步的指路牌,教育本来就是要迎合学生,满足学生的一些需要。硬逼着学生上他们觉得无聊的课,只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很不明智。
2.开展游戏教学
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中比较常见的做法。小学能开展的正规体育项目教学的限制因素太多,要大规模、长期有效地开展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就将各种体育游戏引入到了教学中,而这确实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展游戏教学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性,为锻炼学生而进行。学生的需求是教师在选择游戏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游戏的训练效果必须明显。体育课上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娱乐。当然娱乐是游戏教学的主要作用之一,也是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深受欢迎的主要因素。学生天玩,游戏教学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帮助很大。教学用的游戏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有一定的创新。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已经是很老套的游戏了,学生玩一两次还好,时间一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尝试根据实际情况对游戏做出一些改变,让游戏看起来很新奇。在创新的时候,要注意游戏规则的简单程度,还要保持游戏的趣味性。游戏规则不能很复杂,要让学生能快速理解和记忆。如果设计地过于复杂,会让游戏的进行很不流畅。趣味性要保留,最好有所增强,这是游戏教学的优势所在,万万不能丢失。
3.关注安全问题
无论什么时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是格外重视的,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因素都要及早清除。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弱,在面对危险的时候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行动能力,很容易受到伤害。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在上课期间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很多隐患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导致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地规避。像为常见的教学设施的老化问题,学生使用一些老化器材的时候容易因为器材的突然损坏而受伤。虽然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但这样的隐患却广泛存在。教师在上课期间一定要维持好课堂纪律,保持对学生的关注,控制好学生的活动范围,不能让学生脱离自己的视线范围。在没有教师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受伤的几率大大提高,很容易发生险情。因为学生不清楚自己做的事是否有危险,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组织学生进行某项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其强度是否是学生的身体条件可以承受的,不能给学生带来运动性的身体组织损伤。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一但发生事故,有效的体育教学将无从谈起。小学体育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质量,以高标准要求自我。小学体育在升学考试中不计分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代表它的重要性不及语数外。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它和德育是并驾齐驱的,容不得丝毫的大意。
4.结语
篇3
1 组织引领,措施落实,构建体育教研站的蓝图
学校体育工作的涵盖面较广,千头万绪,如何有的放矢地抓好落实,这就需要主管部门决定方向和决策。姜堰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站成立于1979年,体育教学研究总站站长由教育局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担任。全市根据地理位置,共划分为八个教学研究分站,挑选聘任所在地区知深较高,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同志担任分站站长,并明确职责。
体育教学研究总站每年就全市(县)学校体育工作总体规划,每年上学期开学初召开专题会议,回顾上半年各分站开展的工作情况,既谈主要亮点,取得的业绩,又谈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等分别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站就全年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全面布置,逐项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方向,确定责任。每年下学期开学初专题召开会议,回顾上半年各分站开展的工作情况,谈做法,谈工作落实情况;其目的是让每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次活动都有的放矢,求得实效。
分站在总站会议后一周内,专题发出分站会议通知,承办学校展示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安排1~2名教师上展示课,每次课都有主题,与会分站成员学校体育教研组长汇报自己学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做法,评议看课的心得体会,聆听承办学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做法、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认真听取分站负责人传达总站的会议精神;结合总站要求布置区教研站,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即,特长研究、点题研究、尝试研究、同课异构、一课多吃、课题研究、开放性教学研究等,都将分别进行尝试、探索、研究,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
2 搭建平台,切磋教艺,发挥体育教研站的作用
体育教学研究站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有着上传下达、桥梁纽带的作用。每学期除分站会议外,还专题选择安排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学校,为本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上展示课,课后为与观摩的老师们介绍课的构想,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反思等理论联系实际,向出席会议的老师们进行介绍,同时也虚心听取同行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使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如:白米中心小学游俊老师执教的《绳趣》一课。围绕“举一反三”教学模式认真设计,构思新颖,方法得当,过渡自然,目标达成率高。教者以跳绳为器材贯穿整节课,充分发挥了跳绳的多种功能。主要体现在整节课的每个阶段:课的准备部分(调动情绪阶段)玩了“抓尾巴”游戏,课的基本部分(掌握技能阶段)学了站立式起跑,比了钻跳接力,课的结束部分(恢复身心阶段)做了“小蒙古包”。在合作探究“绳的妙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反三”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呈现:并起来当做皮筋跳,团起来当做垒球掷,合起来当做拔河绳用,结起来当做长绳摇,搭起来当做格子跳。真正实现了体育器材功能的“举一反三”,紧贴我们研究的课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命题研究。如:在行知实验小学举行了教学研究活动,强调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教者全课以球为线,贯穿整堂课,体现了我们研究课题“体育器材功能的‘举一反三’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主旨,从激发引导阶段的运球互挤出圈球操熟悉球性,到学习创新阶段的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自创灌篮游戏,到恢复身心阶段的“太极球”操放松,整节课均用篮球完成,每阶段过渡自然,环环相扣,结合紧密,说明了执教人作了精心准备,对这次活动相当重视。整节课集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特别是游戏“大灌篮”,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课的放松部分“太极球”操,教者把民族传统体育跟现代篮球运动有机结合起来,非常有新意。同时也是教研站牵头作用的发挥,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了切磋教艺的平台,从而促进了体育教学研究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3 放大教研,优势互补,彰显体育教研站的魅力
体育教研分站的主要任务是引领体育教师人人参与体育教学研究,个个参与新课改,为让每位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身为白米体育教研分站站长,有着很大的责任和义务。为此,采用了放大教研效应,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程;就是:邀请城区教研站长、骨干教师参与我们站的研究活动,请他们为上课老师点评,既肯定亮点,更谈不足,真正意义上为他们指点迷津;同时借助每次活动,请资深的市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讲座。老师听后深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主动联系和接受附近区域教研站的邀请,积极组织参与活动。如:我们与城区体育教研站有着多年的交流,每次活动都相互踊跃参加。城区体育教研站,规模大,学校多,体育教师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研究的风气十分浓厚,是市体育教学研究的窗口,他们接受的教改信息快,每次活动都有新的亮点。如:市实验小学戴老师执教的《神奇的小纸盒》一课,没有华丽的外包装,没有复杂的器材准备,而是用简单的小纸球贯穿全课堂的始终,很顺畅自然地把一节体育课展现给我们。教学过程中多处体现出“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如“单脚跳踢纸球”、“双脚夹纸球跳”、“小纸球接力跑游戏”等练习方法,体现了我们研究的课题:体育器材功能的“举一反三”。最终通过这些练习的方法和手段,来巩固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实现“举三归一”的课题最终目标。
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创造性思维
作为当代小学生而言,进行身体机能的有效锻炼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学习的提升,也有利于自身生活的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法,不断在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体系之中不仅得到身体机能的锻炼,更有利于思维的塑造和发展。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未来人才成长的需要。
一、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1.是学生培养创新性意识的重要基础创造性思维模式不仅对于小学体育教学领域具有积极作用,在其他方面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之下,小学体育教学仅仅看成了学生的课外自由活动,上课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体育项目。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之下,只是得到身体机能方面的锻炼,并没有达到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身体机能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创新意识,对于个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是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成长发育阶段,学生因为性别以及身体素质的差异,使得同样一种体育项目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显现出具体的差别。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利于学生按照自己成长的需求进行有效的锻炼。同时,这一过程的培养,也会促进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热爱程度的提高,进而加速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获得综合性的提高。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以及各个方面的创新,就是为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小学阶段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会为今后的教育提升和自我能力锻造带来积极有益的力量。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贯彻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要求,制定出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特殊情况进行解决。在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的创造力,其核心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新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下,所带来的氛围是一种轻松自由以及活泼的状态,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喜爱感,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这是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兴趣的基础性条件。作为体育教师要做到善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每一堂体育课都能得到提升,而不是机械式按照教育大纲的规定来进行枯燥式的教学。和谐的融洽关系造就了自由化的课堂,继而学生也不会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模式之下,天性和率真都被激发出来,为创新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其独特的属性,学生是自觉的完整的个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成为体育课堂中的主人,让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以及期待都能得到应有的满足。只有创造性地贯彻新颖的教学手段,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使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带头指引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入其中。教师积极利用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养成不仅会使体育的效果得到发挥,还会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成长。激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意识,比进行相应的体育项目锻炼更有积极意义。
3.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活动的空间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包含在内,需要一定的环境和背景才能有效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课堂之中,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自主支配自己的体育课堂,充分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程的感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应该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来发挥领导式的作用,而是要扮演起学生的指引人,放手发动学生积极按照各自的意愿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充分活动。学生的自主性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为其本身创造力的发挥奠定有利的基础。如厦门实验小学在创新发展体育课堂方面,教师在保证课堂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游戏和锻炼,并且对在游戏过程中具有新颖想法和创新模式的同学予以嘉奖。在这样一种课堂模式之下,学生的创新力会随着课堂的深入发展而获得提升。
篇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数据分析,在几十年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可概括为:数量不足、自身素质不高、地位底下、待遇较差等。但在改革后的今天,我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体育教师的素质发展与我国对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其最主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欠缺。从体育教师自身的培养方面来看,在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之前,很多人更偏向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缺乏即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意识,缺乏角色互换的适应性。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要求也比较低。当真正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后,大多数老师安于现状,缺少科研能力,特别是在中学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受到重视,这导致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其自身素质也得不到提高。甚至我国很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完全采取放羊式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体育当成应试教育的附属品,为的只是学生能够考取更好的中学或大学。很多情况下,体育教师也没有严格执行国务院、教务部下发的关于学校体育改革问题的文件,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我国体育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这就更需要加强体育教师素质教育和培养,这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趋于单一化。现在的中小学几乎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在多方面教学,从事多种运动的技能教学。经过对四川农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项分析,根据学校特色大多数学生选择羽毛球、网球等,很多学生不再注重田径的学习,在以田径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小学,就很影响体育教学,因为自己专业的单一使其自身素质也得不到发挥。从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男生大多数主要从事球类运动,大多数学生忽视了健美操的学习,在教授中小学广播体操和课间操时表现出能力不足,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能力受限,专项技能教学能力不足。女生在大多数专项技能方面低于男生,多数从事健美操,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很不专业。但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数量有限,就要求体育教师除自己专项以外,也能从事其他运动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在教授其他运动时自身能力和素质不足。
另一反面,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足对体育教学认识的单一性。部分教师简单的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是发展学生的体能,锻炼学生的,而没有注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就算有教师意识到这些,由于自身能力受限,无法运用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总体能力。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更加科学化,并结合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运动康复、营养与保健学等等。而体育教师很少对这些学科进行研究,导致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教育部的要求,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进行提高和培养,我国体育教师的素质问题也一直是体育教学领域值得深思而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思想品质。首先要忠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第一,运动能力,即要掌握多种运动项目、各种身体练习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而且在多能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专项。第二,教学能力,即熟练的制定各种教学计划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集体活动的组织能力;准确的对动作技能讲解示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体育教学的评价的能力。第三,教育能力,即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举止和学习态度深入的分析判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四,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第五,科研能力,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得出科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第六,其他相关能力,即社会活动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场地器材规划管理能力等。体育教师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健康与卫生知识、体育概论等。还有体育工具性科学知识,如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体育学知识、运动训练知识、组织编排比赛等专业知识。只有体育教师拥有这些能力和素质才能成为一名专业的体育教师,而我国很多教师缺乏专业话,就需要高效对体育教育的学生进行以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并且在实践中检验。对于在职体育教师也要进行不断地继续教育。
三、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篇6
关键词 激发教育 高校 体育教学
一、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而高校体育课是学生在其一生中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获取相关的体育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念,进而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开展激发教育,激起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在自觉性和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措施,也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激发教育的概念
“激发”的字面意思是激励、开发。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激励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成为充分体现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学习主体;二是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释放自己的能力和活力,开发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激发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自觉,激发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进行自我的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自己。
三、激发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激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欲望和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个在校体育系大学生除了要完成本职的学习任务,获取应有的成绩之外,还应学会一下这四个方面:第一,激发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重在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动力;第二,探索更好地学习运动技术的方法比学习运动更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第三,养成自己的科学精神比学习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最后,要学会应用所学的运动技术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强健体魄,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四、激发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这期间把小学、中学时期养成的锻炼身体的习惯继续下去,并在结合自己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终身体育运动,是受高等教育者接受现代生活的挑战、活得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多渠道原则
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课余活动,并对学生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习与成长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小班讨论课等。
(二)激发者先行被激发的原则
教育者要首先满怀激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各方面情况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多组织娱乐性、游戏性较强的比赛性质的联系,让学生在新颖、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激发体育兴趣。
(三)师生互动平等原则
高校体育教学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进而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讨论中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经讨论后,还是似懂非懂,这正是学生渴望启发最强烈的时刻,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抓住问题的要害,使学生在渴望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
(四)学生的自我激发与相互激发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也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五、激发教育在高校教学中实施措施
(一)求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争强好胜,大学生更是渴求展示和表现自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比赛情境,通过比赛的方法让学生有明确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在竞赛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奖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再赛的胜利。这样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气氛,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增进学生学习的乐趣
激发教育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出多种人才成长模式,使志趣、特长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成长之路。为此,学校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结合学生兴趣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使学校体育项目从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武术扩张到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瑜伽、普拉提等。通过新项目的开设,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
(三)有效性学习
激发教育讲求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追求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为此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体育项目为主动式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优化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问题化、自主式、研究型、创新型、学思结合、学练结合、学做结合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选择对自己最适合有效的方式,创造高兴趣、高效率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德江.长春工业大学课件[M].
[2]廖跃梅,管中发.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体育教学.2006(4).
篇7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因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各种身体障碍或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这个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保健教育越来越受到更多残疾学生和精神障碍学生的迫切需求,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迫在眉睫。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对体育保健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体育保健课教学在思想上依然不够重视,对体育保健教育的目标认识不足。
在所开设的体育保健课程的学校中,教学文件和师资仍然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保健教育的开展和推进。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以推进学校体育保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学校体育开展体育保健课程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后,提出了学校教育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也应该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这些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而不应该只是健康学生的平台。针对一些身体缺陷和有各种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成为矫正和帮助其发展的主要阵地。因此,开设体育保健课程正是体现学校教育的真实目的,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真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有缺陷的学生从中受益。
(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体育学科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许多分支学科开始发展起来。体育保健学就是其中之一,并在体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保健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和分支学科。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健康成为人们第一话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体育保健学开始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学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近体育保健领域,这可以增加人们的健康知识,也可以指导其社会生活实践,使寿命不断得到延长。因此,从社会角度来讲,开设体育保健课程也是人们在未来生活中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保健教育的现状
当今,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开始成谜语电子游戏,厌学情绪非常严重,逃学现象经常发生,给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以及精神状态都处于非健康状态,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缺乏规律等原因,使得许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感冒、抑郁、沮丧、疾病等学生人数开始增多。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增设体育保健学课程,以此来干扰和帮助这些具有某种缺陷的学生。
同时,学校本身存在一定数量具有身体缺陷或疾病的学生,如果将这部分学生强加进正常班级学习,势必会影响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游泳课成中,有的学生具有皮肤病,在田径课程教学中,有的学生具有先天的心脏疾病,等等。这就要求学校为这些学生开设相应的体育保健课程。尽管目前,在一些学校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了相应的保健课程,但很多学校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即使在开设有体育保健课程的学校中,体育保健课程的内容缺乏一定的系统,把体育保健课上成了纯碎的文化理论课,有的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保健课程教学缺乏相应的督导和监督。这使得上课教师不带教学文件,教学行为随意性较强。此外,在师资方面,尤其是中小学中,体育保健课的师资严重缺乏,开设的保健课程无法进行深入的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的现象及其严重。这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保健课程建设和发展。
三、学校体育保健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学校领导要加强重视
从人群数量上来说,学校中具有身体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对这些少数群体,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要给予指导性文件,对保健课程教学实践要给予不定期的督导和检查。只有这样,学校体育保健课程开设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和健康发展。
(二)加强体育保健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保健是一门区别于其他体育课程的独立性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懂体育技术技能知识,也要具备医学、保健学、康复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必须要有具备这些学科知识的专职教师。对已经有的教师要进行培训和外出学习提供机会,提升业务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指导者和体育教师自身建设,了解国内外体育改革的动态、热点问题,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使体育从业者掌握更多的医学保健知识。
(三)加强体育保健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有效性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特殊的学生,体育教师必须有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四)对广大健康学生进行体育保健教育
学生在校中学习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和理论,可以使他们利用体育保健知识对健身锻炼做科学的医务监督,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运动者的锻炼意识,最终达到参加科学体育锻炼的目的。
篇8
一、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体育教学要把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终身体育思想;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到重要位置上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身心提高。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在使人们探究某一事物及其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关键。夸美纽斯曾说道“: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在教学中,若是对学生过度的压抑,会导致他们心情紧张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他们就会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喜欢、不接受,学生学习起来就越枯燥乏味,学习中消极成分就会占主体,学生也就会出现恐惧心理。由此,我们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孩子们求乐、求趣的愿望,当孩子们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指引者,并能根据课堂上孩子们的心情神态、言行举止、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和考查讲评后的情绪变化信息,根据所学不同内容进行调整教法,教师要使用高超的语言技巧让孩子们能够振奋精神、快乐学习。比如说,我在上一次篮球课的时候,既让孩子们进行新课的学习,同时又分组进行复习,还要进行分别指导,又进行一些教学类的比赛等活动,这样整个课堂下来,就感觉到课堂非常丰满充实。我们在上这类的课时,尽量去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担心课堂乱,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们,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也会管理好自己的。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既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走进课堂之后应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以生动的语言和仪表及美的形象给学生身心愉悦的感觉,孩子们就会在快乐、活泼又严肃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锻炼。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从事各种的锻炼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因此,只有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才能使孩子们形成大脑皮层的兴奋感,对知识的接受呈现出主动接收,对体育知识、基本技能都能很好地掌握。反之,他们在紧张、郁闷、压抑和恐惧的状态下,就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最佳点,他们的心理障碍就会降低兴奋点,从而抑制了学习心理。所以,我们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我们和学生要建立一种融合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那些细微表现,比如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心里话等等都要给学生送去温暖。假如学生做某些动作失败了,那么教师一定不能用批评讽刺的语言去训斥学生,更不能过分地挖苦他们,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对他们的进步要给予鼓励、赞扬,千方百计地寻找孩子们的闪光点,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我们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三、发挥游戏的主角
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效率;因材施教
随着近些年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行,对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班化教学是班级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很好地保证保留了大班教学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大班教学中的不足,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评价。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班级式教学,无法体现教学的个性化,而小班化教学的应用,老师可以灵活机动地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班级教学中,班级学生数量是影响教学管理的重要因素,如,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互、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也较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小班化教学,很好地避免了这些问题,同时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空间,创造了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而较少的人数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纪律,老师的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学生数量的减少,老师可以更多地去关注和了解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体育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评价、手段,如,在篮球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灌篮高手》等与篮球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学习如何打篮球,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主要是人数上的减少,所有的优势都建立在人数少的基础上,老师教授的学生数量少,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了解每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2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2.1分层教学
我国的《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条件、活动技能和兴趣爱好,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体育老师必须精心备课,认真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3个层次的练习方式,包括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独立完成、自己发明新的技巧动作。而在投掷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成优、良、及格、继续努力4个层次,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个性化地发展。分层教学并不是根据学者的整体成绩,将学生分为“好学生”“差学生”,而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分层,这样奔跑、跳跃能力较好的学生,可能体操能力较差,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长处,真正地实现差异化教学。
2.2因材施教
小班化体育教学,很好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在小班化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参与的人数较少,老师和学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如,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的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老师可以将教学融入到某些体育游戏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50m快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重视练习的次数、长时间的练习学生会感觉到厌烦。而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互相进行追逐跑、接力跑等,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老师和学生都将体育课作为活动课,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玩耍的时间,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体育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再根据教学任务,让学生机械化地练习。而小班化教学方式,给因材施教提供了基础,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2.3小组竞赛
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竞赛机制,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运动量,达到理想的运动负荷,但是传统的班级教学,学生的数量较多,组织小组竞赛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小班化的教学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技术后,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练习,首先达到目标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奋力拼搏的精神。如,在小学生心肺功能和奔跑能力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两队,当一组队员进行奔跑时,另一组队员用沙袋等,向奔跑的队员投掷,如被击中则奔跑的队员失败,未被击中冲过终点的学生为成功,最后统计成功的人数,人数较多的小组得到奖励,这样的体育游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小组竞赛相比,小班化的小组竞赛,能够让每个学生得到参与的机会,老师的评价时间较多,可以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真正地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目的。
2.4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敏捷、善于学习、活泼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厌烦枯燥乏味,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枯燥的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音乐等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动物模仿操中,通过《森林的早晨》等音乐,结合老师的语言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如,兔子、青蛙等,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创编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愉快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2.5营造氛围
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将传统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发展的机会,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受益者和主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开展多项互动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老师是学生能否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如老师和学生之间情感融洽、相互信任、彼此尊重,才能够很好地开展各项活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会得到提高。
3结语
小班化教学方式为小学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带来了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和评价的创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参与性。小班化体育教学符合最新的课程理念,小学体育老师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发挥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作者:孙邦颜 单位: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参考文献
[1]徐梓林.提升小学体育小班化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5(28):173.
篇10
一、精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课堂上有效引导,教学体育常识,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创造一些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给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候,认为低年级学生已经可以做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活动了,于是对他们的跳跃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体会跳跃时,身体活动的感觉。为了让他们对跳跃更有兴趣,我将学生分成两个小队,在线外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赢了就可以向前跳一大步,每个队的前一个人到达对面终点线之后,就可以由下一个人继续“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哪个队全部队员最先到达终点线,哪个队就获得胜利。学生们早就憋着一股劲,都想要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于是在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时候,都想办法赢,跳跃的时候,也会奋力起跳,每个人都施展浑身解数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学生们额头上渗出汗珠,但都不觉得累。之后我还讲解了如何可以跳得更远,身体舒展度最高。这堂体育课,让学生们展现了自己最大的能力,跳出了最远的距离,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到了体育中的跳跃技术,体验了跳跃的感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对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感兴趣,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法,其最终是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计设计时,一定要先选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
二、精选运动器材――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在学生体育运动器材的选择方面,教师要做好体育运动器材的选用。给学生选择最适合的体育运动器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体育课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挥器材使用方面的多样性。
比如有一堂课我是教学生进行跳绳练习。跳绳本身就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之一,很多女孩子跳绳运动本身就非常好。那堂课,我给每个学生选择了一条短绳,同时还选择一条长绳。我先让学生们用短绳做跳绳运动,有的学生跳得从不间断,并且显出很轻松的样子;有的学生跳得磕磕绊绊、满头大汗,但是却乐此不疲,学生们都非常开心。自由活动一会之后,再好玩的游戏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厌烦,于是我就变了花样,让两个学生一人拽长跳绳的一边,剩下的学生排成长队,按顺序从荡起的跳绳中间跳过去。这样从之前的“个人活动”变成了“集体活动”,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跳过去,有的同学还在中间进行花式跳绳,玩得非常高兴。之后我还启发学生们:“跳绳还能做什么样的活动呢?”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学生说可以拔河,有的学生说可以三个人玩角力赛,有的学生说还可以用绳子做拼图游戏。在之后的体育课上,我按照学生说的绳子的玩法一一进行试验,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想出的游戏,玩得更是不亦乐乎。
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器材,可以让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对体育运动器材进行创新性玩法,可以使体育器材一物多用,弥补体育器材不足的缺陷,同时也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精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也可谓各式各样。但总结起来,一般有三种,即教师指导法;学生练习法;思想沟通法。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教学生接力棒的传递过程中,先给学生讲解了接力棒的握法,可以采用普通握法,在接近接棒队员时候伸手进行传递,接力棒的传递法,一般为下压式或者上挑式,这些体育活动的要点,我都会在课上先给学生讲解明白,并给学生做演示,之后通过观看幻灯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重点学习讲解的内容,再让学生进行练习,有的学生领会得很好,动作做得很到位,有的学生在传接棒方面掌握不好,我就会再和学生进行沟通,或者再次演示给学生看。有的学生屡次传递接力棒失败,心理会有阴影,我在课下还单独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和对话,告诉他放轻松,不要紧张,多加练习就可以很快掌握,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学习方法并非唯一,每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加入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让授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上一篇: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
- 下一篇: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