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权改革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现状;主要问题;改革措施
1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有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已建成的固海扩灌工程采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水利骨干工程由寺口子管理所负责运行管理,支管以下田间管网工程由受益由农民自己管理。
1.2现有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部分工程产权不清,责任不明,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项目区工程设施产权不清晰也带来受益农民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工程是国家的,以至于有的工程坏了还找水利部门负责。即使是明确为村集体的财产,有的地方村民,甚至村领导班子也没有自主意识。什么是公有,谁代表公有,在农民的潜意识里是模糊的。由此造成工程管理责任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水平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1.2.2用水户参与不够:用水户参与不够或基本不参与工程运行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包揽经济社会各种事务的影响下,一些政府部门仍然将用水户参与简单理解为政府动员、政府组织、政府规划、政府实施,项目从规划到运行过程中始终带有行政命令的色彩。
1.2.3工程所有者主体缺位:农村实行以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依托的“集体”行同虚设,由于工程集体所有的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没有解决,维护管理责任自然就很难落到实处。
1.3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为依据,逐步改革现有水利产权制度,鼓励社会集体、农户以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与经营管理。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逐步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统一的水利投入和经营管理新体制。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固扩十一泵站以后人畜饮水及高效节水灌溉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不仅要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05]4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要求,正确划分工程类别和性质,而且要综合考虑本工程的自身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用水户承受能力,设计符合工程运行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明确产权和水权,落实管理责权,规范财政支付范围和方式,建立一套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具体思路:
(1)根据工程规模,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管养分离的要求合理岗位定员;(2)综合考虑供水区农民承受能力和工程运行要求,合理确定供水成本;(3)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工程功能和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根据工程管理单位经营收益情况,对工程及管理单位进行分类和定性;(4)根据管理单位的定性,明确行业负责管理的主管部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明确产权、水权及管理;(5)依据设计的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保障受益群众的用水安全,维持工程良性运行;(6)研究提出稳定解决用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的政策保障措施。
2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按照《实施方案》规定,首先对工程水管单位进行分类定性,然后根据《实施方案》,结合本工程特点,设计管理体制方案。
2.1工程定性分析: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和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类型和收益状况,水管单位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和经营性水管单位。《实施方案》明确,承担既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水利发电等经营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称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本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特色高效节水灌溉,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特别从以人为本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上综合考虑,本工程水管单位承担着公益性任务,属于公益性水管单位。
从工程成本和收入测算结果看,在贫困县农业灌排电价情况下,在运行成本情况下可以不需补贴,能够满足运行成本需求,在运行期内,水费收入满足运行成本需求,具备自我经营、自我维持的条件。因此,工程在由政府财政资金解决其更新改造的前提下,在工程管理体制设计上,拟探索采用公司化管理体制,按照企业化运作方式管理、运营。
2.2管理体制方案:借鉴宁夏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工程运行管理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运行管理办法,专管机构设管理站,群管机构设农民用水协会。
在当地政府指导下设管理站,按照划定管理范围,具体负责工程运行管理。管理站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水量调配和输水工程运行管理;全面负责工程资产管理,提出水价调整方案,制定收费征收办法。
农民用水协会在供水区地方政府指导下,以支管为单位,由用水户通过选举组建。农民用水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工程运行管理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配水工程运行管理,监督供水管理站运行管理活动,反映用水户的愿望和要求。
2.3水权管理:本工程在水权管理上拟采用“水权合同制”管理办法,供水管理站拥有水资源经营权,用水户拥有水资源使用权。为了有效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在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下,通过协议方式明确水资源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即按照用水户分配的总水量,由供管理站、农民用水协会和水资源使用者农户签订供用水协议,协议一式三份,签字三方各执一份,农民用水协会依据协议的供水量对农户供水。供水管理站必须保证按协议用水量向农民用水协会配水,用水户必须按照协议用水量缴纳基本水费。
2.4产权管理:本工程属国家投资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明确产权分级管理的责任主体,产权实行分级管理。由工程供水管理站代表国家对输水工程资产行使资产管理职责,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技术、经济和行政措施对工程资产进行综合管理,保证资产保值增值,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饮水安全,发挥工程投资效益;农民用水协会代表国家对配水工程资产进行管理,由政府主管部门办理配水工程资产移交手续,颁发产权证。
篇2
区环卫局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根据《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决定》文件相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提升效能为重点,效能监察为手段,积极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进一步提高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行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为民、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有快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环卫局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苏子。
(二)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提高环卫局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四)推行一线工作方案,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五)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务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实施步骤
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分为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提高巩固3个步骤:
第一步:制定实施方案阶段。结合环卫工作实际,在充分了解分析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区环卫局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及各项配套措施,同时开展好各项学习培训、宣传动员等工作,做好组织保障和舆论宣传准备工作。
第二步:组织实施阶段。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具体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开展好工作。
第三步:提高巩固阶段。在逐项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查缺补漏,及时整改提高,切实巩固行政能力提升制度的实施成果,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加强各有关部门对我局实际工作的指导。
四、具体措施
按照《市区行政机关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的建设工作。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区环卫局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开展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培训和“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读书活动,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使全体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有新境界,理念上有新突破,素质上有新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完善培训报备制度、集中培训制度、培训登记制度、培训抽查制度。通过各项学习制度的建立,全面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保证学习效果。
(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是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机关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我局针对工作实际,通过规范行政能力,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尤其注重规范行政处罚的行为。主要采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方式,按照《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及《市区行政机关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制定符合我局实际情况的行政处罚具体裁量标准和实施方案。
(三)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
全面梳理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对重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执行力的提高。一是确定重点管理目标,从本年度重点工作中确定几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二是实施目标倒逼管理,按照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任务表,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人,以监督倒逼落实,以社会倒逼部门,对经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倒逼管理;三是进行目标成果检查,在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检自查,及时纠正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推行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是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手段。我局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
我局作为一个职工众多的单位,处理好一线与机关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要建立一线工作制度,建立一线职工民意沟通制度,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五)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时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局通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务工作效率;二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健全网站、电话、政务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五、工作要求
行政能力提升时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证行政能力提升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成立工作领导 小组,完善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由局领导担任行政能力提升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专门部门,制定专人主抓,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合理制定计划,细化方案,做到扎实深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二)加强贯彻落实
我局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项推进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认真抓落实,从根本上保证该项工作的全面完成。
(三)加强痕迹备案
在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做好各项工作的记录备案,做好工作档案的管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工作情况,积极争取上级的指导。
篇3
一、改革目标和任务
改革目标:年报起,在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等国民经济行业,由调查单位通过联网直报的形式向国家统一数据处理平台报送年年报和年定报统计数据。
改革任务:按照国家、省要求,建立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统一认定年、定报调查单位工作机制;基层调查单位实行原始数据网上直报;国家、省、市、县、乡统计内网要相互贯通,在线处理数据,并共享数据。
二、实施范围
自年年报和年定期报表起,在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国民经济行业,以及劳动工资、科技、能源等主要专业的全面调查企业范围内实施一套表。具体包括:
1.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3.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4.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5.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6.上述法人单位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部分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三、调查内容
一套表指标设计以满足行业(专业)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统计调查核心指标体系为基础,按照元数据标准统一设置指标名称、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以提高统计调查的规范性、系统性和一致性。调查表分年报和定期报表,涉及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固定资产支出、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和水消费、科技活动、信息化情况等方面内容。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年定报表式1张。
调查指标分为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两部分内容。通用指标包括调查单位详细地址、登记注册类型、控股情况等指标。行业指标包括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资质等级、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经营形式、零售业态等指标。
(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年定报表式1张。
调查指标包括从业人员数及构成、工资总额及构成等指标。
(三)财务状况。
年定报表式1张。
调查指标包括存货、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税金等指标。增加固定资产支出及构成等指标。
(四)生产经营情况。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设年定报统一表式6张,涉及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行业。
调查指标包括产值(量)、购进额(量)、销售额(量)、库存额(量)、订货、房屋建筑施工(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面积)等价值量和实物量指标。
(五)能源和水消费。
年定报表式1张。
调查指标包括能源购进量、消费量、库存量、加工转换产出、回收利用、取水量、外供水量等指标。
(六)科技活动。
年报表式1张。
调查指标包括科技活动人员、费用、项目、企业办科技机构情况等指标。
(七)信息化情况。
年报表式1张。
调查指标包括计算机数、网站数、电子商务采购金额、电子商务销售金额等指标。
四、组织实施
实施一套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市各级统计机构和各行业(专业)统计工作,覆盖制度方法设计、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机制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基层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系统共同努力,按照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布置、统一采集与分级、分专业培训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
(一)统一设计调查制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建立一套表调查核心指标体系和元数据标准,依照省统计局报表制度,并根据专业调查需求,结合制度修订工作统一设计一套表的分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一套表制度基础上,统一确定市增加的调查内容,报省统计局核准后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后执行。
(二)统一认定和管理调查单位
按照国家和省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与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的年、定报统计调查单位增减变动和基本信息的更新维护,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单位,对于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等原因产生的新“三上”企业,每季度调整一次;对于成长为“三上”的企业和需要退出的原“三上”企业,对破产、关闭等调查单位及基本信息的变更一年调整一次。市普查处接收我市各地区关于新增、变更和退出调查单位申请,与专业处共同审核通过后,统一上报省普查中心,经国家普查中心审核确认后方可使用。
按照“先进库,再有数”的要求,凡没有进入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的企业不作为一套表的年、定报统计调查单位。统计调查单位的认定、调整与维护及基本信息的更新,均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进行
市、县各级名录库主管机构、相关专业处(科、室等)及数据中心,要按照《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统字〔2010〕52号)和《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统办字〔〕79号)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地区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更新、管理和上报工作。
(三)分级分专业组织业务培训
一套表业务培训采取分级、分专业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对象包括政府统计人员、乡、村两级统计人员和调查单位统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综合统计业务、专业统计业务和数据采集处理软件。
省统计局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市、县两级综合业务的培训;市级各专业统计和名录库管理部门负责对县级统计系统的统计业务培训,可采取与本专业年报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县级各专业统计和名录库管理部门负责对乡、村两级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培训,可采取与本专业年报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培训由市局数管中心负责,市局各专业统计和名录库管理部门配合,采取集中各专业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
调查单位的业务培训、数据处理软件培训由各地区负责。按国家、省的要求,原则上采取统一组织、分专业讲解的方式进行。
培训中,要优选师资,严格按照省、市业务培训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省得培训手册和课件,达到理解制度、了解进度、掌握指标含义、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目的。
(四)统一组织数据采集,分级分专业进行数据审核验收和加工汇总
纳入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向省局数据中心上报数据。调查单位按统计部门的统一要求,及时填报基层表、审核和上报数据、接受数据查询、修改数据等。按规定不要求网报数据的调查单位仍按原报送方式提交基层表。
一套表采取分级分专业的数据审核方式,各级统计机构相关专业按职责权限对接收数据进行审核和验收。首先是乡级统计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审核未通过的数据、趋势变化较大的数据等等退回企业查实。企业按照“退回修改通知书”的要求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实、修改,重新上报,直至验收通过;县级统计机构可对于有疑问的数据退回至乡级统计机构查实,或直接向调查单位核实,由企业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实、修改,重新上报,直至验收通过;市级统计机构可对于有疑问的数据退回至县级统计机构查实,或直接向调查单位核实,由企业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实、修改,重新上报,直至验收通过。
各级统计机构相关专业借助统一的软件平台,按照各自的权限分配,分级汇总处理相关专业数据,完成综合表和汇总表。
五、职责和业务分工
(一)职责
市统计局:①负责组织实施全市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②制定本市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③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和管理;④落实数据处理环境,做好数据处理平台的使用和管理;⑤组织开展统计机构和调查单位的培训;⑥负责全市一套表各专业数据的审核、查询、汇总、加工、评估和管理工作。
县级统计局:①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②做好本辖区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和管理,组织乡镇街名录库的维护;③落实县乡两级数据处理环境,完善县级业务平台;④负责辖区内县乡两级统计机构、基层单位一套表的工作布置、业务和数据处理培训;⑤指导和帮助企业掌握网上报表的方式方法,督促检查企业及时上网报表;⑥负责本辖区数据的在线审核、查询、评估、验收工作。
乡级统计机构:①组织辖区的一套表改革工作;②负责本辖区基本单位名录的维护和管理;③落实乡级数据处理环境,保证与统计业务内网的连通;③督促“三上企业”落实一套表需要的设备及网络环境;④负责管辖范围内单位报表的在线催报、审核、评估和验收;⑤组织指导村(社区)统计人员开展企业催报、业务指导、联网直报指导;⑥负责暂不具备网上直报条件的调查单位的网上直报工作。
村级统计人员:①协助乡级统计机构开展基本单位清查;②协助督促“三上企业”落实一套表需要的设备及网络环境;③参加业务培训,掌握一套表业务和企业数据处理程序使用;④开展企业催报、业务指导、联网直报指导。
调查单位:①配备与企业一套表改革适应的统计人员,大中型企业要落实机构、设置综合统计人员,组织本企业的一套表工作;②健全统计台账,配置统计用电脑,开通互联网络,保障数据传输网络畅通;③严格按照各项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按时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在线录入、审核、报送,做到不迟报、不虚报、不瞒报,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③主动接受上级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查询;④统一管理本企业网上统计报表报送帐户并根据业务需要分设下级用户。
(二)业务分工
统计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一套表统计改革实施方案、工作流程、业务分工,组织实施和业务培训工作等一套表统计改革的组织协调;布置督促检查工作;统一管理本地区调查制度的调整和增加,报省统计局,经国家统计局审批,确定本地区的统计报表制度;负责收集本地区一套表改革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省局汇报并提出解决措施;负责向省统计局按要求报送一套表改革实施情况;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各地区一套表改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名录库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调查单位,制定《一套表统计改革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实施方案》,分配本地区调查单位管理权限、定制分管专业基层表、综合表和汇总表管理时间,更新维护调查单位库,审核上报新增、变更和退出调查单位的审批材料,解决辖区内重复单位问题;将一套表改革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反馈设管部门。
各专业部门(工业处、能源处、投资处、贸经处、人口处、社科处、普查中心):负责本地区、本专业企业一套表工作布置、业务培训、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等具体实施工作。具体包括:①制定本地区、本专业一套表工作细则;②提出本地区、本专业需要增加的调查内容,经国家统计局审批后,提出专业处理要求,编制数据审核规则和汇总条件;③制定本地区、本专业一套表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④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上定制本地区、本专业增加的调查内容、审核规则,汇总表和汇总条件,并带数据进行测试;⑤对下级统计机构(或调查单位)布置分管专业的调查内容和业务培训,编写培训手册;具体讲解专业基层表填报、数据汇总等专业数据处理要求,并负责问题答疑;⑥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上分配分管专业的管理权限,定制基层表、综合表和汇总表管理时间,向调查单位分配报表;⑦催报本地区、本专业调查单位,代按规定不允许网上填报的调查单位录入、审核、上报基层表;⑧对本地区、本专业调查单位的基层数据进行审核、验收、查询和数据加工汇总;⑨审核县级名录库管理部门的新增、变更和退出调查单位的审批材料;⑩将一套表改革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反馈设管部门。
技术支持部门:负责本地区企业一套表数据处理所需硬件及网络环境的搭建,并对各地区的硬件及网络环境搭建、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负责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应用的技术支持工作。①部署本地区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应用环境;②确定并分配系统管理权限;③组织本地区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应用培训;④对本地区专业部门业务定制和测试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⑤本地区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应用系统管理、日常维护;负责本地区网络、数据安全与备份;⑥解答、处理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应用中的问题,配备专门机构与人员提供技术支持;⑦确定市、县、乡统计机构及企业客户端数据采集处理设备、技术、数据标准和环境要求,制定《一套表统计改革数据采集处理实施方案》等工作;⑧将一套表改革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反馈设管部门。
六、进度安排
(一)做好实施一套表改革准备工作(年11月10日前)
1.成立市、县两级统计局的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1月10日前将名单报至市局制度处。(设管部门牵头)
2.向市、县政府报告全面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情况。(设管部门牵头)
3.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市统计局关于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的通知,成立全市、各地区的一套表统计改革领导小组。(地区统计部门)
5.召开全市一套表统计改革动员会议。(办公室、设管等部门)
6.完成实施方案、业务流程、业务分工等相关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设管部门牵头)
7.初步建立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统一认定年定报统计调查单位工作机制。制定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实施方案。(普查处牵头)
8.部署落实各级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和硬件配置工作。时间进度、质量要求按《一套表统计改革数据处理实施方案》的要求。(数管中心牵头)
9.制定一套表统计改革数据处理实施方案。(数管中心牵头)
10.各专业制定本专业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各专业部门)
11.完成对实施一套表改革工作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各专业部门,设管部门)
12.建立全市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落实情况旬报制度,各地区要在市局要求的日期将情况上报到市局制度处,格式按市局规定格式执行。(设管部门)
(二)开展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工作(年11月11日至年1月)
1.各地区都要通过登录省服务器开展全面试点工作。各地区至少选择行业较为齐全的2-3个乡镇街道试点,也可全部试点。市、县、乡都要在试点中实际体验本专业在网上完成统计任务的实践过程。(设管部门)
2.年年快报各地区全面开展一套表统计改革试点。(各地区统计局)
(三)全面布置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年11月至12月)
1.全面核实核准基本单位名录库,确定年年报和年定报调查单位。时间进度、质量要求按《一套表统计改革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普查处、各专业)
2.召开我市县级统计系统年报综合及专业会议,布置企业一套表工作。(设管、各专业、普查处、数管中心)
3、各地区召开乡、村两级统计人员、三上单位年报会议。(各地区)
4.印制全市分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各专业处)
5.根据各专业业务需求,增加完善全市数据处理软件业务功能。(各专业、数管中心)
6.组织下发培训手册和企业网上直报软件使用手册。(各专业、数据中心)
7.开展全面实施一套表统计业务和数据处理软件培训工作。(设管、各专业、普查、数管中心)
8.结合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各地区)
(四)全面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年1月以后)
1.按实施一套表工作要求,采集、审核、上报、汇总数据。(各地区、各专业、数管中心)
2.开展检查指导、解释答疑和技术服务工作。(各级统计部门)
3、并轨工作安排。年年报、年2、3月份的定期报表,以核实调查单位、提高网上直报率为工作重点。同时,要求主要数据不出现大的波动。从3月份开始,以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加强对企业原始数据的评估,同期数据的对比、分析。根据前段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地区综合数据质量、企业原始数据质量抽样检查。4月份月报起实现一套表“单轨”运行
七、工作要求
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是“四大工程”的核心内容,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为切实保障一套表的顺利实施,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一套表统计改革领导小组。市统计局成立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统计局的要求全面部署实施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
各地区要按照市统一部署,成立由地区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统计系统内部的分工及职责,通力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严格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省一套表制度和分行业报表,不得改变指标名称、编码、口径范围。市、县级统计机构根据当地党政部门的需要,确需补充调查指标、扩大调查范围、增加调查频率的,应报省局统一修订一套表制度,并报国家局审批后执行。
要严格管理各类统计调查项目,特别要加强涉及企业的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新建统计调查项目。要制定统计调查项目检查监督办法,通过社会监督、统计巡查、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对统计调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三)抓紧抓好数据采集处理软硬件相关工作
各地区按照数据处理方案的要求,抓紧市、县、乡及企业客户端系统硬件环境落实,12月中旬前完成市、县、乡三级统计内网的连通和运转,保证数据的按时准确上报。
(四)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
市、县、乡三级统计人员要把数据质量控制管理贯穿于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全过程,要建立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领导、责任人及其职责分工。事前要科学论证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抓好业务培训;事中要加强检查和指导,确保统计调查制度的严格执行;事后要科学评估和及时改进。
各地区要成立数据质量控制机构,对本级专业数据质量进行控制、确认,对下级专业数据质量进行审查评估。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五)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各地区统计局要及时向政府分管领导报告一套表统计改革的进展情况,主动向相关部门通报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调查单位宣传讲解,取得支持,为一套表统计改革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篇4
自从2009年4月10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组建本省医改领导小组、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医改实施意见成了各地医改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这被称为医改“落地”。不过,对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有的地方还表现出畏难情绪,有的还在等待观望。
截至8月3日,湖南、山西、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西、陕西、12个省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医改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医改工作。
这意味着,尽管在4月10日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副总理要求各省要对今年的改革工作尽快做出安排,明确任务和进度,但4个月之后,仍有半数省份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其中包括4大直辖市。
不少医改相关官员将本省医改方案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解释为中央配套文件的“姗姗来迟”。医改方案原定上半年出台的21个配套文件,至今公布的只有10个,一大半配套文件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这些制度决定着医改中一些重大而具体的问题的政策取向。对此,医改专家余晖说,这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各个省制订的方案,未来可能还要进行一个调整,以跟上中央的配套文件。但是中国新医改课题组组长顾昕认为,许多中央的配套文件也不一定能把模棱两可的地方全部澄清,因此即便等中央的配套文件全部出来,地方政府再制订实施方案,上述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有可能地方的手脚会捆得更死。
难题二:如何改变“复制”多,创新少
综观已出台的各省实施方案,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仅对2009年的医改进行部署;二是公布2009-2011年重点实施方案;三是照搬中央的体例,既有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又有2009-2011年的重点实施方案。已出台的各省的方案完全脱胎于中央的方案,从体例、内容编排到措辞大体一致,几乎没有变动,更难看到对中央方案的突破。这被一些专家称为对国家医改方案的“复制”。
这一状况与许多人的设想存在差距。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之鑫曾经多次强调,“本次医改特别强调实践探索,在政策制定时也给地方留下了操作空间,鼓励地方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顾昕认为,国家新医改方案中的很多内容,只是提出了一些方向和目标,具体的改革措施并没有明确,这相当于告诉了目的地,但是有多条道路可供地方选择。因此,各地有很大的空间进行自己的探索。问题在于,各省必须制订实施方案,仅仅再把国家新医改方案中的目标重申一下,是不够的,关键要把达成目标的路线图说清楚。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的医改方案并未对公立医院改革给出明确的方向,这被视为给予各地试点的空间,但是各地医改实施方案中普遍缺乏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质性内容。
公立医院走向法人化,即通过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载入了国家新医改方案。但是,与此相反的改革思路,即公立医院回归行政化,也存留在国家新医改方案之中。中央政府希望通过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来进一步寻找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实之路,但是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下,哪些地方政府有动力“积极探索”呢?在一切朝上的行政体制中,为官之道就在于谨慎。
难题三:如何保障决策公开
这一次国家新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是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极大的创新和亮点。但地方政府中目前只有云南省做到了。
云南省是目前唯一将《改革实施意见》上网公开征求意见的省份。7月20日,部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代表,听取云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关于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专题报告。这也是唯一向省人大报告并征求意见的省份。
顾昕说,这一次国家新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是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极大的创新和亮点。如果地方政府也这么做,是一件大好事。可惜的是,很多显而易见的大好事,却很少有人做。余晖亦认为,各省应尽量采取公开、透明的方法,吸纳本地区广大民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才能保证政策在大家共识基础上,执行起来更加容易一些。中央是这样做的,地方也应该这样。
在余晖等专家看来,本轮医改作为一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缺少了一个环节,就是人大和政协的参与。余认为:“这次医改,财政投入8500亿元,但是有没有经过人大对财政预算的表决。按照预算法,这个应该由人大批准。各地也一样,不少地方提出要在三年内增加预算投入三四百亿元,这么大的投入理应经过人大,但我们看到的是普遍缺少这么一个程序。”余晖为此开出的药方是:医改方案应该有相应的法律安排,应该上升到立法层次,否则无法问责。
难题四:如何问责医改不力者
是否问责?如何问责?这是本轮医改面临的一个问题。
在各省实施方案中,关于医改监督、绩效、考评的内容少而又少。江苏省的医改实施方案中提出,在省级财政的投入方面,要建立财政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这几乎是唯一涉及考评的。其实不仅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在这方面也应加强,使政策评估成为一项制度。
顾昕认为,无论哪一级政府财政花了钱,投入到什么地方,都应该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估。他说:“评估应该由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开展,关于这一点,全国各地都很差,全世界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建立所谓的‘评估型国家’但是在中国,尽管政府没完没了地进行各种评比、评审、检查,但是专业的评估体系和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来。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纸新医改方案就能解决的了。”
至少在医改这个问题上,中央层面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问题。7月底,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世界银行在北京昌平联合举办了一期中国医改效果评价培训班,邀请中央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医改相关部门的官员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医改专家,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加强医改实施监督评价工作能力。
但是类似的评估制度并未写入医改方案,余晖担心,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不了了之”:“最后可能是当地政府自己来做个评价,说我实现了这个目标,最多不过是各个中央分管部门下去做个调研,结果说基本上是成功的,然后不痛不痒地列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医改是涉及到重大民生的公共政策,应该严肃对待,不应该轻率做出决策,定下的指标是要兑现的,不兑现,就会影响到政府的可信度。”
难题五:如何限制部门利益
保障公共利益
决策机制的瑕疵、问责制度的缺失,彰显了本轮医改所面临的困境。
撇开医改方案本身的问题不谈,医改所处的制度环境也不容忽视。地方层面,医改中普遍存在着部门利益的冲突,冲突中的此消彼长,决定着医改“落地”的进程,也决定着地方医改的具体走向。
发改委、卫生、财政、社保是各省医改领导小组中最重要的4个部门。本轮医改,发改委成为牵头部门,这与卫生厅长期主管医药卫生行业管理的现状构成了矛盾。卫生厅对于行业状况、基层情况、相关政策掌握全面,医改无疑涉及卫生部门的利益。
某省医改办官员说,为了医改,发改委和卫生部门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在某省曾发生这样的事例:卫生厅用了3个月的时间调研、起草医改实施意见,前后修改6稿,到了发改委牵头的医改办,很快就被以“局限于部门利益”为由退回修改,一同而来的是包括数条涉及基本原则的修改意见。修改稿后来又被发改委退回,这次则是对文件密密麻麻的具体修改意见。卫生厅没有办法,只好把文件交给分管副省长定夺。
在财政、社保与卫生部门之间也会发生类似的博弈。卫生部门常常希望财政能为卫生投入更多支持,但是财政部门又不得不在一个更大盘子里精打细算。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的资金统筹和统一管理。余晖说,这是未来全民医保的最终方向,但目前遇到的具体困难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目前这三大保险是基于地域和居民身份分别进行统筹的,而且各自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不一,短期内难以做到相互融合;二是目前的管理体制是分割的,新农合是各级卫生部门分管,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则是各级人保部门分管,如果这三个保险要合并,就必然涉及到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合并。
余晖认为,三大保险应该由人保部门来统筹管理,“因为卫生部门是负责提供医疗服务的,他既提供服务,又来提供保险管理,这个违反了保险和医疗服务应该分开的原则,否则医保机构就没有办法监督医疗机构合理有效使用医保基金”。
顾昕说,医改方案中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这是不确定因素,其执行取决于各地、各方面的利益博弈。
余晖说,目前的医改领导小组更像部(局、厅)际联席会议,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地盘,如果在机构设置上没有重大变化,协调难度和成本非常大,“大量的时间花在各个部门利益的协调、分配上,很可能忽视了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我们曾希望在管办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把涉及医疗保险、价格管理、公共卫生、药品监管、医疗监管等事权统合在一起,在一个部门之下来决策,这样谈判成本要少,利益冲突没有那么大,协调也会更容易。但这没有成功,这是个重大的缺憾。”
篇5
【关键词】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范围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同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中国农业银行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通知》,安排农业银行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新疆辖区县域农业银行正式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范围。通过对新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情况开展的调查,新疆县域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改革推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进展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了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农业银行新疆兵团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新疆两分行)分别成立了三农金融分部,搭建了“两部五中心1”组织架构,与原有机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三农”、县域业务和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实和管理;二级分行比照一级分行设置三农金融分部和落实管理;纳入改革范围的县级支行在年底前加挂“中国农业银行XX三农金融事业部”牌子,负责具体业务经营。根据农总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前期试点政策和新疆辖区探索试点经验,初步研究制定了《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草案),将改革工作任务细化为组织架构、边界划分、六单管理2等三大类、21项,明确了推进时限和责任及其城乡业务边界3,待农总行改革方案出台后进一步完善下发执行。
(二)县域支行全部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范围,涉农贷款考核位于全国前列。2014年底以前,农总行认定新疆有108个县级支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名录,其中农行新疆分行92个,农行新疆兵团分行16个。2015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对此108个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涉农贷款相关指标进行了考核,其中达标机构60个,达标比例55.6%,在2015年全国最后13个4纳入县级三农事业部改革省份中,达标机构数位居第二(达标机构数66家),达标率位居第四(宁夏100%,82.5%,天津66.7%)。2015年7月,农总行下发《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通知》(农银发[2015]198号),将近年新疆新增加的4家农业银行县级支行也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名单。截至2015年12月,新疆符合条件的112个农业银行县级支行全部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范围,其中分行94个,兵团农行18个。
(三)“三农”业务发展迅速,服务“三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前3季度,新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122亿元,增长17.4%,高出全辖金融机构平均增速8.1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88亿元,增长13.7%,农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7.5亿元,增长62.2%。同时加快服务点增设和自助设备布放,农行新疆分行在县域以下乡镇、行政村设立惠农服务点2550个;农行新疆兵团分行设立惠农服务点7202个,当年新增1717个,电子机具连队覆盖率达97.7%。两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新安装ATM机200台、布放POS机2900部、转账电话3600部,发放惠农卡6600张,43家三农金融事业部新农保、新农合、财政性直补,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三农”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建立沟通对接机制,组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农行新疆两分行主动与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自治区农业局、金融办等单位对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工作,做好相关数据报表的报送、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和改革配套扶持政策的落实,并及时向机构网点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文件,督促三农金融事业部落实好营业税、存款准备金率、监管费减免、涉农贷款奖励等优惠政策。
(五)加快了“三农”金融队伍建设。农行新疆两分行实施县域(团场)支行青年英才工程,加大县域后备干部培养,开展高层次业务骨干培训,放宽边远县域(团场)支行招聘条件,鼓励年轻干部员工到基层一线锻炼。加大县域人才战略储备,将年度用工增量和校园招聘计划各50%补充到县域(团场)业务岗位。投入4273万元资金改善县域员工职业和生活环境,使县域支行能“稳人心、聚人力、留人才、固阵地、促发展”。
存在的问题
(一)农行总行改革方案迟迟未出,影响三农事业部改革推进。2015年农总行相关改革文件中提出要制定全面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实施方案,但改革实施方案迟迟未出台。农行新疆分行、农行新疆兵团分行虽然提前制定了改革试点方案,但考虑与总行方案一致性原因没有下发,各三农金融事业部也因等待上级实施方案,对如何界定核算边界、业务边界、职能边界等方面出现困扰,改革推进缓慢,多数仅加挂三农事业部门牌,成立事业部架构,但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与改革前没有区别。
(二)基层农行“三农”金融人员配置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农总行对一级分行机关人员实施“能出严进”政策,新疆两家一级分行“三农”业务部门因退休、调离、升迁等原因离职多人,人员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全面推开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工作需求。农行新疆分行县域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不足40%,45岁以上员工占比45.4%,深入推进三农金融改革受到人力限制。
(三)部分三农金融事业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政策的落实面临困境。2015年4月,人民银行出台农业银行新纳入改革范围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政策,新疆纳入改革范围的108个县级支行中,部分县级支行不能享受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政策,且短期内难以化解。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三农金融事业部地处城区、矿区、石油基地、口岸等,信贷业务以非涉农业务为主,涉农贷款相关指标难以达标;二是部分三农金融事业部所在县域经济落后,多为国定贫困县,符合要求的涉农信贷项目少,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受经济下滑、自然灾害及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涉农企业和农户不能按约定归还贷款,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为防范风险控制涉农信贷投放;四是部分县域担保机制不完善,涉农信贷担保难,影响涉农贷款投放;五是银团贷款或非涉农项目大额贷款投放,影响涉农贷款指标达标。
(四)三农事业部改革实施方案中“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实效性需要关注。2014年农总行出台的《中国农业银行扩大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一级分行建立省级三农金融分部,新疆农行草拟的实施方案中也明确建立“两部五中心”,实施“三农”金融业务与城市业务合署办公、“两块(多块)牌子、一套人马”经营管理。这种操作管理模式,易造成城市业务与“三农”业务界线模糊,相关业务存在相互交叉、挤占、调账等操作问题,不利于“三农”金融业务发展。
(五)个别三农事业部风险管控压力较大。从2015年前3季度情况看,新疆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信贷风险管控总体良好,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出现“双降”,不良贷款率较新疆银行业平均水平低0.47个百分点。但受经济形势、农产品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部分县域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并向银行传导,农户不能按期还贷,部分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显现出风险。
对策建议
(一)农总行尽快出台改革细则,加快改革步伐。建议农总行尽快出台全面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实施方案细则,明确改革推进时间、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督促各级分支行落实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措施。农行分支行要进一步细化改革目标措施,做到政策“亮底”、措施有力、传导到位,使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做到“搞得清、道得明”,全面有效推开事业部改革。
(二)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方案,探索实施事业部制法人改革。建议探索实施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法人管理,即农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代表农总行出资在各省(区市)设立二级法人三农金融事业部,县域涉农贷款规模超过50%以上农行机构改制为非法人三农金融事业部,向管辖省(区市)二级法人三农金融事业部直接负责。地州市农行、涉农贷款规模低于50%县域农行的“三农”金融业务部门更名合并为三农金融事业部,作为二级法人三农金融事业部派出机构,专门负责属地”三农”金融服务。这种管理方式改革,将促进自主经营权下放,有利于各地区根据“三农”经济发展特点,实施更加灵活和专业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基层经营单位责、权、利挂钩,有效促进”三农”金融科学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三农”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三农”信贷担保机制。各级人民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办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农民、涉农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加强民间借贷登记,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集体土地确权,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规范抵押登记,解决“三农”贷款担保难题。建议由政府、银行共同出资建立“三农”信贷担保补偿基金,增进对“三农”信贷的担保支持和风险补偿,完善“三农”信用体系建设,助推“三农”金融改革发展。
(四)用足用好“三农”金融扶持政策,支持“三农”金融发展。农业银行要加强与政府、财政、税务和人民银行的沟通汇报,加强对现有各项扶持政策的学习领会,熟悉政策内容和实施条件,确保三农金融事业部各项扶持政策落地实施。同时要用足用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和增量奖励等普惠性激励政策,主动争取更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考核中未达标的三农金融事业部,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帮扶,给予政策倾斜,争取各项涉农贷款指标达标,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五)完善乡镇团场基础金融服务,提升“三农”服务能力。建议新疆农业银行加快农村和兵团机构网点增设力度,设立流动服务站,深入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进一步增加自助金融服务设施布放,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尽快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增大“三农”信贷投放,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强化“三农”人才队伍建设,补充分支行“三农”金融部门岗位人员,以机制考核、绩效考核、资源配备等方式鼓励优秀人才到县域工作,满足全面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工作需要,筑牢“三农”金融改革基础。
(六)强化“三农”风险防控,确保区域金融稳健运行。建议农业银行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明确细化风险管理职能职责,强化对“三农”风险的全面集中管理。加强日常“三农”风险的评价和管理机制建设,强化贷后管理,关注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和现金流变化,开展“三农”和县域经济形势研究,做好风险前瞻性预判预警,高度关注不良贷款率超过5%的县域支行专项治理和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县域“三农”金融安全运营和稳健发展。
注释:
1两部五中心:农业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三农信用审批中心、三农风险管理中心、三农核算与考评中心、三农资本与资金管理中心、三农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2六个单独管理:单独的资本管理、单独的信贷管理、单独的会计核算、单独的风险拨备和核销、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单独的考评激励约束。
3城乡业务边界:注册地或生产经济地在县域的对公业务由三农金融分部营销管理,城市涉农企业及县域涉农企业,按三农金融分部和城市业务前台部门确定的客户名单分别营销管理。
篇6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县“标准化实施年”活动开展为抓手,以标准实施为重点,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完善政务公开标准,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单位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
二、主要内容
1、完善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标准。根据《省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委政务信息公开范围、内容、程序和形式,完善全委政务公开标准。
2、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升级戒备。按照省统一的目录标准和技术标准,根据县政务公开办要求,组织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升级工程,完善网上信息、搜索、查寻、统计与考核等功能,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规范化水平。
3、规范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认真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本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
4、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标准。根据国务院、省、县明确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标准,我单位将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渠道、时限及格式等,推进本部门、本系统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主动、及时、规范。
5、规范行政职权目录及职权行使。根据县政务中心安排,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对我单位职权目录及行政审批流程图进行清理规范,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把编制职权目录及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作为重点,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依法确权、科学分权、公开示权、有效控权,防止权力滥用。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部署阶段(8月)。按照全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标准化实施年”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部署实施“标准化实施年”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9-10月)。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务中心修订完善的各项标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本单位标准化建设。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1-12月)。按照省、市、县“标准化实施年”活动要求,建立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将“标准化实施年”活动作为推进政务公开年度重点工作的重要抓手,由单位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具体实施工作,负责实施方案的推进和落实。
篇7
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核定,我县20*年-20*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2.6*万人(其中水质不达标0.68万人,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928万人)。从20*年-20*年,用4年时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解决全县2.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根据省、市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门的核定,我县分年实施计划为:
20*年解决1.1万人,20*年解决0.6万人,2009年解决0.5万人,20*年解决0.4*万人。
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供水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取水、供水模式。应充分考虑所处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在县城周边可依托县城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在人口居住较分散的山区,可采取引小型水库水、山泉水等形式,兴建简易小型自来水工程;对单一供水水源确实不足的地方,可考虑引提结合方式。切实做好水源的勘测论证工作,选择稳定可靠的供水水源。
(二)认真做好可研报告和各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各乡镇政府要在黟县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和建设模式,将待解决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落实到村组农户,建档立卡。县水利部门根据已经市批复同意的我县《20*年-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分年度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工程实施方案。工程的施工设计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设计由县水利部门审批,由各乡镇组织实施。
三、多方筹措项目资金,保障建设需要
(一)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中央补助资金45%,省级配套资金16.5%,市县地方配套资金38.5%。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饮水安全建设所需配套资金,并切实落实到位。
(二)继续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经营”的原则,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同时,各乡镇要引导和组织好受益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资投劳、以资抵劳、以劳折资,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入户工程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原则上应由用水户负担,对按规定可向群众收取的费用,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建设质量
(一)明确落实建设、管护责任主体。县、乡镇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责任主体,乡镇政府负责制定和落实好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由县水利部门作为国有资产出资管理人的身份进行建设管理。探索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同时,强化行业管理,农村饮水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途,在拍卖、转让时要经过县水利部门同意。
(二)加强工程建设的工作指导,做到把好“四关”。县水利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所有工程都要组建项目法人,明确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并落实建后管理主体,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
一要把好前期工作关。各年度项目的工程实施方案、施工设计方案必须由有相应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要在科学确定饮水水源的前提下,按照技术可靠,造价合理,操作简便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技术方案,每个工程都要建档、立卡、编号,明细到村和解决人数,实行名册管理。
二要把好建设关。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帐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时,应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或专业技能的施工单位,工程施工必须依据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项目管理。
三要把好工程建设过程控制关。控制“关口”前移,做到事前控制,主动控制,杜绝不合格工程产品的产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四要把好工程验收关。工程验收按照项目经费下达批次进行。各年度建设项目应在每年11月底前完成当年的建设任务,12月上旬完成县级自查自验,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向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提出验收申请。工程验收主要针对组织领导、任务完成、工程质量、资金投入、工程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验收结果将作为下年度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成立即整改,达到要求后重新进行验收。
(三)建管并重,完善运营机制。全面落实规划建卡、社会公示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管理的模式,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都要有用水户代表参与,切实维护用水户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明晰产权,落实管理责任,建立水价机制,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用,实现良性循环。单户工程实行农户自建、自管、自有、自用;联户工程采取民主决策,受益户自愿组建供水协会,民主讨论制定管护制度,确定管护人员;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由物价、水利部门按成本核定水价,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
五、加强领导,密切部门协作
篇8
一、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在2017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2018年4月27日,县人民政府批转了《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相继于5月21日批转了《XX县灌区管理暂行办法(试行)》、《XX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试行)》、《XX县农业水价改革工作信息报送制度(试行)》、《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试行)》、《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验收制度(试行)》等七项制度。今年,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办公室制定了《XX县2019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计划》,为推进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农田水利设施健全完善情况
在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基础上对全县各中小型灌区灌溉面积进行核定,因作物轮种、退耕还林还草等原因,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核定为:塘曲灌区2.15万亩,新塘曲灌区3.619万亩,刚北灌区(三角城种羊场)27000亩,黄玉灌区1.68万亩,尕曲灌区,2.44万亩,塘渠灌区1.607万亩,刚北灌区(红山村)0.14万亩。近三年我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其中2016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6万亩,2017年新增高线节水灌溉面1.2万亩,2018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同时,也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修养护工作,2018-2019年共投入299万元,对我县五个中小型灌区进行了维修养护,完成了塘渠灌区水权证的发放,产权证及管护证发放完成。完成了2020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重点推进灌区既定目标,确定黄玉灌区为2020年重点改革推进灌区。
三、建立农业水权制度情况
由于我县灌区农作物结构单一,土地产出率低,粮食作物收入占农民总收入比重较低,多年未征收水费。自2017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以来,在调研各灌区耕地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青海省用水定额》进行了初步的水权分配,将水权优化分配到各中小型灌区。
四、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根据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和用水管理情况,按照工程情况、种植结构、水资源量、管理情况等方面综合施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我县中型灌区农业供水价格,《XX县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测算书(征求意见稿)》,经县发改局物价部门审定,确定XX县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30.184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25,2017XX地区中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总成本1612727元。单位成本5.34元/每亩,单方水价 0.0323元每立方米,最终定价成本为6元/每亩。2019年我县制定出台了水价调整方案,农业灌溉用水政府定价为为6元/每亩,明确我县农业用水灌溉用水水价调整分步实施,2020年至2021年按运行成本终端水价的50%(3元)计收,2021至2022年按运行成本终端水价的70%(4.2元)计收,2022年至2023年按运行成本终端水价的100%(6元)计收。
五、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2016〕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发〔2017〕21号)及海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第1号督办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 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促进节约用水,保障农牧民和用水户种粮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根据《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XX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试行)》,通过财政预算落实奖补资金10.5万元。
六、终端用水管理模式
从2015年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后,我县进一步明确了灌区水利工程的产权,逐步落实了灌区水利设施的管护权,各灌区干、支渠及末级渠系委托乡镇水管所或农牧民用水协会进行维修养护,并签订了管护协议,加强基层用水单位对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的重视,引导群众逐步加强参与水利设施维护的自觉性,逐步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七、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情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我县的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加强政策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我县通过下乡宣传等措施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2017年至今多次组织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到甘肃、西安等外省及贵德、互助等兄弟县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及改革各项工作推进经验。
八、建立工作改革台账,按时间节点信息报送情况
按照省、州各级相关部门的要求,我县及时报送月报表及季度、年度总结报告等,建立台账,完善档案管理,专人管理。
九、资金使用情况
我县有效利用水利发展资金,将第二批水利发展资金结余17.71万元和第四批水利发展资金专项投资28万元有效融资,按照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细化目标任务的原则,对2018年度我县重点推进灌区刚北灌区实施量测水设施配套安装项目,项目已完工。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重点任务,积极推进落实。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和分步实施计划,细化年度改革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抓好各项改革措施落实。
(二)加强协调指导。
认真履行职责,联合物价、财政、国土、农牧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指导、支持和推进力度,定期总结改革经验,具备条件的要及时予以推广。
篇9
关键词: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图件,编制要点。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并新增耕地面积,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建设用地总量保持平衡。它以项目区为整治单元,我省主要是对试点镇、试点县的空心村、危旧房等农村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以及全省范围内对灾毁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点实施土地整治,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用于经营房地产和商服用地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图件从图面反映对象来说,既要反映整治前(复垦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拆旧区的位置、复核拆旧区是否属于农村建设用地、复核拆旧区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又要展示整治后(复垦后)的土地利用效果;从图面反映的内容来说,既要有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的工程内容,又要有建新安置区以及有关工程规划内容;从图件的种类来说,各图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且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实施方案图件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多样,也比较复杂,给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者带来一定的难度。
1、实施方案图件组成
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方案图件主要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土地复垦结构图、项目测量图。
其中,土地复垦结构图是指路、沟、渠的单体结构图,以及路沟渠的附属设施等结构图。
若项目采用集中安置方式的,除了上述6项图纸类型外,还应提供建新安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遥感图、建新安置区规划图、建新安置区实测地形图。
若拆旧地块零星、分散的,不必进行土地复垦结构图设计,但,要有平面图;对于集中连片,且面积较大的应进行土地复垦设计,必须上报土地复垦结构图。
2、实施方案图件基本要求
2.1图名的要求
一般将图名命名为:××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代码为XZT)、××村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代码为YGT)、××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代码为ZGT)、××村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代码为PMT)。
项目复垦结构图主要是指路、沟、渠的单体结构图以及附属设施等结构图,该部分的图名命名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进行命名。
2.2图号编制要求
图号编制统一要求为:××××(县名+乡镇名、为拼音首字母)-××(村名)-图名代码-编号(01、02……)
土地复垦结构图: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图号编写要求编制。
3、实施方案图件制图基本要素及其要求
3.1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以经变更调查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拆旧地块图斑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如:所在图幅号及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
3)拆旧地块图斑内应包含有: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图斑号、拆迁房屋编号、实测地形图的JMD。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实测地形图的JMD颜色为黑色、全局宽度为0。
图斑号的标注应为:图斑号:119,其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拆迁房屋编号与实测地形图上的一致,其字体采用HZ,高宽比和字号以打印出来能显示清晰即可,颜色为黑色。
4)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5)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0。
6)图中附表按下表格式:
注:(1)表中拆迁房屋编号应与实测地形图中的拆迁房屋编号一致;(2)图斑面积与非203地类面积之和应等于规模面积。
7)本图加盖国土局公章。
3.2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
拆迁地块位置遥感图是以遥感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拆旧地块图斑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如:所在图幅号及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
3)拆旧地块图斑内应包含有: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实测地形图的JMD、图斑号、拆迁房屋编号。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实测地形图的JMD颜色为黑色、全局宽度为0。
图斑号的标注应为:图斑号:119,其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拆迁房屋编号与实测地形图上的一致,其字体采用HZ,高宽比和字号以打印出来能显示清晰即可,颜色为黑色。
4)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5)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
3.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是以项目区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拆旧地块图斑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如:所在图幅号及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
3)拆旧地块图斑应包含有: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图斑号。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
图斑号的标注应为:图斑号:119,其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
4)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5)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0。
3.4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
土地复垦平面布置图是以实测地形图为工作底图,图中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内容:
1)图名:与标题栏一致的图名,字体采用宋体、字号采用7号字、颜色为黑色;
2)切割图块上方应注明:图幅号及所在村名、图斑号,标注方式建议按以下形式标注:
所在图幅号(村名):G50G058067(国宝村和佛岭村)、图斑号:109
字体采用黑体并加粗、宽度比例为1.0或者0.9,字号采用3号字、颜色为黑色。
3)图中除了应表达实测地形图要素外,还应标注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
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应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线型区分;若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重叠时,应将203地类范围线置于项目区范围线之上层,以显示203地类范围线为原则。203地类范围线、项目区范围线的全局宽度打印出来后为0.3。
4)集中连片的拆旧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注明与外界的衔接情况,特别是灌排设施和对外交通道路设施;对于零星、分散的拆迁地块,尽可能地标注上对外交通道路情况。
5)具备宅基地复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要求的说明,该部分的说明在A3图幅中布置于空白处,字体为宋体,字号为3号字,宽度比例为0.7,颜色为黑色。
6)图纸还应包含指北针、图例及说明。
7)图纸的比例尺采用1:1000或者1:500。
3.5土地复垦结构图
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技术要求设计。
3.7项目测量图
拆旧地块实测地形图主要反映拆旧地块的地理位置、内部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面积情况及位置分布、土地所有权情况等。拆旧地块实测地形图成果应包含测量图、测绘报告、拐点坐标成果表。其测绘技术要求有:
1、项目测量图出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常用比例有1:500、1:1000等。
2、项目测量必须统一使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每个项目区范围必须有拐点坐标,并应在图上标注拐点坐标(拐点坐标计算结果必须等于整治范围面积);项目范围内有不同地类的(各地类面积需呈闭合),必须标注地类并量算各地类的面积,测绘图上需补上现状的地类统计表。
4、图上必须标明土地利用结构和标注项目建设边界、地类界及符号、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乡镇和村庄名称,现状高程点应清晰。各类土地利用分类符号和颜色相匹配,各类用地面积与图上显示的面积应一致。
5、主要线状地物如沟渠要标注流向、结构和尺寸,道路要标注结构和尺寸;现有水源位置、河道堤防、主要构筑物等明确标注。
6、拆旧区的房子的位置、朝向、形状必须与二调影像图相吻合。
7、等高线和高程点分布合理,等高线间隔不大于1米。
8、各地块实测地形图上应体现出二调现状图中203地类范围线,且应将203范围线独立一个图层,同时拆迁项目区范围线应在203范围线内或重合。
3.8建新安置区规划图
建新地块建设规划图是在建设规划总平面图基础上编制的。编制要点是在图面上能够清晰反映出项目区建新地块各种建筑、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等位置分布情况,反映建新地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含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安置户数人数等);图幅适宜采用1:500或者1:1000比例尺。
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城镇建设用地收益反哺农村,可拓展城市反哺农村的资金渠道,保障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促进自然村向中心村和集镇聚集,农村村民向住宅小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集中,有利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将有力带动城乡投资与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做为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谨、科学规划,尊重民意、合理地布局,为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 [R].国土资发[2005]207号文,2005-10-01。
[2]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 [R].国土资发[2007]169号文,2007-07-13。
[3]李如海,吴飞.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政策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M].北京: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网站,2006-02-04。
[4]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见的通知 [R].闽政办[2010]43号文,2010-02-22。
篇10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通过实施财政补贴,切实减轻油价改革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普惠制与差异性相结合。既要确保补贴对象普遍受益,做到基本满意,也要照顾到地区间、行业间的差异。
2、公开透明、简便易行。补贴数额核定到个体,补贴资金发放到个人(企业);补贴办法简便易行,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便于社会监督。
3、权责统一、分级负责。县政府负责制定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并组织补贴资金的发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二、主要内容
从2012年起,为保证国家对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因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而增加的支出给予财政补贴。
三、实施办法
(一)补贴范围
对渔业生产、林业生产、农村客运、出租车等四个行业因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而增加的支出给予财政补贴。
(二)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从事捕捞、养殖的渔民和渔业企业,国有林业企业和林场苗圃,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农村客运是指始发地或终到地至少一端在县以下(不含县)的客运},出租车司机(含县交管部门登记的三轮摩托出租车司机)。
(三)补贴资金的核定
省对各地市县2012年的财政补贴资金依据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补贴用油量和国家核定的补贴标准确定。即:渔业生产按渔政部门核发许可证的船只(功率)和养殖设备用油量核定;林业、森工生产按木材采伐量、营林和森林管护面积核定;农村客运按单车客运周转量(人/公里)核定;城市出租车按单车日均行驶里程以及百公里耗油量核定。
2012年省对各地市县分类补贴资金的负担原则为:对从事捕捞、养殖的渔民和渔业企业,国有林业企业和林场苗圃的补贴对象,由财政给予补贴;对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因油价上涨增加的支出,财政给予50%的补贴,不足部分通过调整运价、减免收费等措施消化;对城市出租车司机因油价上涨增加的支出,财政给予25%的补贴,不足部分通过调整运价、收取燃油附加费、减免收费等措施消化。
我县2012年对各行业的补贴额度依据县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补贴用油量和国家核定的补贴标准确定。即:渔业生产按渔政部门核发许可证的船只(功率)和养殖设备用油量和座机功率核定;林业、森工生产按木材采伐量、营林和森林管护面积核定;农村客运按单车客运线路行驶里程核定;城市出租车按单车日均行驶里程以及百公里耗油量核定。
2012年我县对各类补贴的负担原则为:对从事捕捞、养殖的渔民和渔业企业,国有林业企业和林场苗圃的补贴对象按省定原则给予补贴;对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因油价上涨增加支出,财政给予50%的补贴,不足部分通过调整运价、减免收费等措施消化;对城市出租车司机因油价上涨增加的支出,财政给予25%的补贴,不足部分通过调整运价、收取燃油附加费、减免收费等措施消化。
(四)补贴资金兑付方式
对从事捕涝、养殖的渔民和渔业企业的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由县水产局负责;对国有林业企业、林场苗圃的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由县林业局负责;对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和城市出租车司机的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由县交通局运管站负责。以上各部门在收到县财政拨付的补贴资金3日内向补贴对象发放补贴通知书,各领取单位或个人凭有效证件到各发放单位设立的发放点领取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原则上在省规定的期限内兑付完毕。由于领取者自身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兑付的,可延长兑付时间。补贴资金规定由个人领取的不允许集体统一代领。
(五)补贴资金管理
1、补贴资金由县财政局在收到省拨付的资金后按规定期限拨付到各发放单位,各发放单位在收到财政拨入的资金后应按规定时限发放补贴资金,不得挤占、挪用、滞留此项资金。
2、对油价补贴资金设立专人专户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制定的相关财务制度。
四、实施步骤
全县石油价格补贴工作大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人员培训和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4月20日前)
按照本方案的内容和要求,对县内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对石油价格补贴方案施行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重大意义的认识,充分了解和掌握补贴方式的内容、方法及各项政策。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我县将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对部分弱势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因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增加支出实施财政补贴的重大意义、目的、内容及相关政策,使广大燃油消费者充分了解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
(二)制定实施方案阶段(2012年4月21日至4月24日)
按照本方案要求,抓紧组织力量,针对补贴政策落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考虑补贴行业的实际耗油量及耗油差异因素,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认真调查摸底、测算核实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我县实施方案在4月22日前报省财政厅审批。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25日至4月30日)
按照省财政厅批复的实施方案,要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办法,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及时将补贴按省、市要求落实到位,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原则上在4月30日前将补贴兑付完毕。
(四)组织验收阶段(2012年5月8日至5月31日)
石油价格补贴兑付工作结束后,由县石油价格补贴领导小组组织对各相关行业部门补贴方式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向上级部门报送落实情况及工作总结,同时将各行业部门补贴发放情况行公示,8月初在县内主要新闻媒体上公示补贴落实情况。
六、保证措施
(一)加大指导督查力度
在实施过程中,由县相关部门组成指导督查组,深入各发放点指导督查石油补贴的落实情况。对在石油价格补贴工作中不按要求办事出现挤占、截留、挪用和违反石油价格补贴方式虚报、冒领、套取补贴资金的,将对主要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当地司法机关依法办理。
(二)建立监督网络
在石油价格补贴方式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政策咨询及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上一篇:老土地管理法
- 下一篇:城市土地征收补偿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