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工作成为关乎改革与发展命运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战略思路,其中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成为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充分利用和高效配置现有的资源、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兴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以农业合作社作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在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创新性举措,也是一大创新。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的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以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农业合作社发展案例作为基础,就新时期农业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进行阐述。
1 生产发展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适应农业发展形式,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要想提升效应以或得长足的发展,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成为重要的途径。然而,目前的农业生产受到传统农业习惯以及落后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科学素质较低和市场信息的闭塞,使得传统农业生产处于市场劣势状态。以家庭作为组织单位的个体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市场的主动权的。新时期,农业生产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也就必须进行有机地组织与管理,实行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以自愿加入的形式,“抱团”生产,将有限的科技、人力、机械、市场、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行高效组织、扩大规模、提升水平、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为目标的产业化经营,以此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陈庄镇先后组织和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达到70多个,其中经济规模较大的达上千万元以上,经营领域涵盖了经济作物、渔业生产、良种养殖、林果业和蔬菜种植等多个领域。这种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农业合作社必然为广大农民所接受,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2 生活宽裕
农业合作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经济效应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精彩揭示,其中“生活宽裕”也是对农民生活幸福的最好愿景;农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合作社具有单个家庭组织生产所不具备的发挥优势,诸如:农户组织程度高,成本降低;信息通畅;统一良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管理。常言道 “众人划桨开大船”,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模式有机地化解了各种风险,这些优势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产出。以陈庄镇临合蜜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例,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在实施了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主要生产模式的集约化经济之后,村级经济整体发展规模扩展了30%以上,农民增收达到20%以上,一时间临河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标杆。据陈庄镇的一项经济调查数据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与一般农户比较,年人均纯收入通常要高出15%~30%。在目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进程中不难发现,农民通过自主合作的组织形式,使得农业生产呈现产业化经营的状态,经济收入实现再分配,是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渠道。
3 村容整洁
农业合作组织是完善村级管理、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力量。整洁的村容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讲,是其世代追寻的发展目标。农业合作社作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兴经济组织,与村两委一道称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因其自身的组织优势发挥作用。农业合作社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下,进行组织和从事经营活动,提供具有经营性、盈利性的农业服务的同时,也可以积聚自身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为农村建设服务,这是社区所不能替代的。诸如:在陈庄镇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合作社为村容、村貌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纵观郭屋村、临河村、新发村、一千二村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农业合作组织忙碌的身影,他们“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机械的出机械”,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榜样。
4 管理民主
农业合作组织是创新农村管理和构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农村所实行的“”为主经济形式客观上分散了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经验与热情,而农村基层组织也因此缺乏对农村进行有效和建设性社会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而农业合作组织多坚持的“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组织原则,因其内在的可操作性和人性化获得农民的认可,内在体现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民主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机利用,消除了农村因为闲散人员聚集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依托自身的人力优势和经济基础,参与到化解公共矛盾、解决基础设施“欠账”、个人纠纷等社会问题的解决实践之中,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此外,农村合作组织还在传播科学技术、破除封建迷信、和谐党群关系、落实国家政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创新农村管理和构建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5 结语
篇2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之后,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又一次制度创新,通过把分散农户经营联合起来,实现新的规模经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主体,政府不能靠行政命令强迫农民参加产业化经营,必须通过乡村广播、电视记录片、组织农民代表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积极作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农民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的优势,认识并感受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实对农民有益,能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典型示范,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的经验,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经营组织发展试点,充分发挥典型经营组织的示范作用,进而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发展信心,将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带领农民、企业走出去取经的同时,积极培育本地种、养、加工等各类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合理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区域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规划,正确的引导。政府要充分利用对经济的调控职能,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力导,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园,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体,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形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同时,政府要利用所掌握的政策、市场、资源等信息,做农户、经济体、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引导农业经济体和农户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4、大力扶持,促进农业经济体做大做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合作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发展初期,政府适度地进行扶持是必要的,是促进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体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第一,政府要抓好交通、运输、通讯、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制定税收、信贷、水电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轻农业经济体的经营压力。第三,对区域“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帮助企业引入资金、引进技术、开拓市场;为农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普及合作知识,培训管理人员。第四、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信息体系、物资供应体系、技术推广体系、融资体系、运输销售体系、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为生产者提供科技教育、资金、保险及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和培训,农用资金筹集、农业生产保险、信息中介服务等。第五,为农户和企业提供组织协调、信息咨询、法律咨询、技术培训、合同公主、经济纠纷仲裁等帮助。
5、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综合合作社;专业合作社
我国目前推行的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把农产品生产、 加工、 销售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解决分散农户难以进入市场获得规模效益的问题。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组织模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效果。本文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现状,根据他们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分别从资源投入、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的关系分析其特点,找出各种组织模式适应的条件,以期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一、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及其组织类型
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作用:(l)有利于建立新的市场农业运行机制。(2)有利于把农业和农民引向市场,实现生产与市场的连接。(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4)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和高新技术的应用。 (5)有利于生产要素的组合和流动 (6)有利于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补偿、自我发展。 (7)有利于促进农业经营管理和科技含量的提高。 (8)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实现形式是多样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工业与农业和商业的产业联合,不断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发展,水平发展是指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庞大的经济部门不断扩展,形成许多的产业,通过它们之间的有机联合形成水平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垂直方向发展即通过工业资本或商业资本的介入将农业产业的众多环节紧密联合形成垂直一体化的大型农业企业,有利于农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水平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在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上发挥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益均衡或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其组织形式有:供应合作社、生产合作社、销售合作社、信贷合作社、农协等。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有:大的农业公司、公司+农场组、农场主办公司等。
二、国外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自给自足农业、商品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演变过程。本文将以系统的观点,从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个方向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一)美国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1860年以前,美国农业处于规模小、水平低、分布零散;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实现和美国发起了“以知识替代资源”的第二次农业革命,促使耕地面积扩大,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农业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显著提高,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为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质要求,培育出许多杂交品种,并开始利用遗传生物工程方法,核辐射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改造优化种子的遗传基因,使产品和品种获得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美国农业的高度商品化和工业化的完成,美国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信息业高度发达,使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更为紧密的联系并融合在一起,为美国农业的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便利。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农业,美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合作农场、公司农场为副,建立在机械化的基础之上。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一个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系。在水平一体化方面,主要有四种组织形式:一是农业销售合作社;二是农业生产合作社;三是农业供应合作社;四是农业信贷合作社。在垂直一体化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垂直式一体化的农业公司;二是大企业或大公司与农场主签订契约式的一体化组织;三是大农场主自己成立组织进行加工、销售。正是由这些不同形式的横向纵向联合体促进美国发展成为目前高效率商品化农业。未来美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将向跨国农业集团发展,更多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1]。
(二)日本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农协作为全国性的农民组织,通过一整套科学、有序、高效的服务体系,把农产品从生产一直到供应销售的全过程有机的联系起来。1948年日本正式成立全国农协,为农民生产与生活提供广泛综合的社会化服务;1967年农业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等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外,基本实现了田间作业的机械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产业的工业化、商业化和科技化趋势逐渐明显并具有服务业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依靠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推进农业的高效生产。
在资本主义商业极为发达的日本,由于自然条件和土地稀缺等原因,使得小农经济占农村绝对优势,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是日本小农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日本战后建立起来的农业合作组织相当发达,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农协”的事业范围以农村流通领域为主,兼营生活领域和生产领域。通过“农协”的经营活动,日本农村己基本形成农工商一体化。“农协”组织一般都设立三大经营部门:(1)收购、销售部门。(2)统一采购部门。(3)金融、保险部门。农协的金融机构是农林中央金库。第二类的合作则是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第三类是以村落为单位的地区农业集团。
日本农业产业化组织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二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直营型即由大工商企业通过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猪场、养鸡场、农产品加工厂和植物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另一种是委托型,即以一些大工商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场或农户进行生产经营。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主要是农协,日本的农协分为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两种。综合农协是地域性的,专业农协一般是由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户成员组成的,它主要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服务项目。在日本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协通过有机的组织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广大农户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经济与社会联系[2]。
(三)欧洲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欧洲农业高度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德国、法国、荷兰等国是世界上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合作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法国农业基本处于家庭经营方式。与前几年相比,土地经营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法国政府采取 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等促使小规模家庭农庄放弃土地,大农场通过收购扩大土地规模,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欧洲的效益农业发展较快,食品加工业迅猛发展[3]。
与家庭式农庄经营相适应,欧洲农业合作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几乎渗透到欧洲的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主要承担农村流通领域的合作,为家庭农场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以德国、荷兰、法国为代表。这些国家的农村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主,其特点是专业性强,大多是根据某一产品或某一项农业功能或任务成立一种合作社,前者如牛奶合作社、小麦合作社,后者如收割合作社、销售合作社等。合作社一般规模比较大,本身就是经济实体。为了形成规模优势,已涉及农业产、供、销、信贷、保险和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合作社体系。与此同时, 由于欧洲的合作社除了由农户提交股金,有的还吸收一部分政府的财政补贴,因此,合作社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农业合作社成为连接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纽带,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多方面的政策扶持,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但是,由于合作组织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各国农业政策与欧盟农业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已从根本上动摇了经典合作的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的发展变化趋势是:大型化(合并)、企业化(公司化)、广域化及国际化。
(四)美、日、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较
由于在不同的资源条件、生产要素结构下发展农业,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都有其特点。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进程看,他们都已经完成了农业商品化的过程,在农业生产环节,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和专业化,已经进入了全面信息化的时代。美国、日本、欧洲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即有共性又有个性。
由于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的限制,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同,同时农业资源要素的投入也有所区别。下面分别从土地、资本、保险、技术、资本积累等几个角度分析美、日、欧农业产业化的现状。(1)政府: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兴起与发展大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与扶持下完成的,按照政府调控力度的不同,支持政策又可以分为控制性政策、协调性政策、引导性政策和扶持性政策。在现代农业阶段,无论是何各种类型项目,政府部门仅作政策性的调控,不参与项目的具体运作和实施管理[4]。(2)土地: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资源。美国形成了大型农场主的生产模式,为美国的大农业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更灵活多样;日本在不改变小农经济的前提下,就需要政府的扶持,在产业化组织模式上就形成了以农协为主的单一形式;欧洲国家重视以土地租赁政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使得其组织模式呈现为以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为主的多样化形式。(3)资本:美国推行复合信用型农业金融制度,其农业信贷资金有多种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共同提供;日本和法国推行合作金融制度。其中,财政投资主要用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推广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除此之外,各国还对农业进行财政补贴、减税、 免税、 延期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支持。(4)保险:农业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为降低和分散农业自然风险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经济补偿制度。美国是政府主导模式;日本是民营保险相互会社模式;法国是政策优惠模式。(5)社会服务:除日本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常没有统一的形式,也不属于某个部门或机构统一管理,而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为农业提供服务的松散综合体。美国采取政府、农学院、私人机构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本采取政府和农协双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荷兰采取政府、 农协、 合作社联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在组织制度上,美国走“商业化+工业化+信息化”道路,使农业成为美国的新兴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大,工商资本或金融资本直接投资兴办的规模比较大的产供销一条龙或工厂式的农业企业,其组织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呈现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其发展路径将是从水平一体化逐步过渡到垂直一体化;日本的农业规模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以农协或生产合作社为主,水平一体化组织模式依然发挥其作用;欧洲,随着欧盟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专业合作社将持续沿革,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将向垂直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美、日、欧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农业更落后一些。受国际形势和新技术的影响,我国农业是多技术并存,加之,我国疆域辽阔,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差异很大,受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因此,没有哪一种组织模式完全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必须采取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和政府的多种扶持政策才能促使我国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5]。
根据农业资源的分布和农业生产的相似性,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将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分成六个区。(1)东北区,该区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区,也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2)华北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小麦、棉花生产区;(3)华中区,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是全国最大的稻谷产区,畜牧养殖也有较快的发展;(4)东南沿海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区气候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该区虽然耕地较少,但农业生产效率比较高,生产的多样性突出,海洋捕捞业、淡水养殖业都相当发达;(5)西南区,该区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中坡地多,土层薄,农业生产能力低,农业的装备水平也比较低;(6)西北区,该区国土面积比较大, 西北区是全国贫困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也是全国农民人均收人水平最低的地区,地跨黄土、青藏两大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温差较大。该区有全国最大的天然草场,但由于长期缺乏改造,载畜量比较低。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1)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借鉴美国和欧洲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机制适度扩大土地规模,推行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合,形成纵向一体化农业组织;(2)华中地区和东南沿海,可以借鉴欧洲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鼓励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未来可以成长为各类农业公司;(3)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农业比较落后,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采取“公司+农户”或“专业市场+农户”的模式,逐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培养专业化生产技能。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指导和农户自我成长,达到各个地区均衡发展,进而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慧峰,李彤.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2(2):60-63.
[2] 杨丽艳.国外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230-232.
[3] 申屠步生.关于欧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考察与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0):25-28.
篇4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对策;泰安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气候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地区内农产品种类繁多,丰富多样。但是,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农户主要以传统的渠道进行农产品营销,对市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消费者相对分散,阻碍了泰安市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电子商务时效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弥补了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信息不完整、流通不畅的缺点,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渠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能让泰安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步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能将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1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农产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泰安市的电子商务发展与省内的其他城市相比开始较晚,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在2011年,当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才开始接触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进入2013年以后,电子商务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开来。一些农户和涉农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营销,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农户和涉农企业借助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扩大了销售规模,提高了农产品的影响力,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也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加入到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中,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1.2政府大力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为顺应发展潮流,明确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市政府于2014年专门从财政资金中划拨出200万元,编制了《泰安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也成为山东省第一个电子商务方面的专项规划。在2015年泰安市制定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同时,各县区政府也出台了发展本县区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在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中,尤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做了重要规划和部署,力促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跨越发展。
1.3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近几年来,各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目前,泰安市已经建成了8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其中岱岳区成为全国首家农村淘宝上线县市区,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农产品种植密集的地区,一批农村生产合作社相继成立,对农产品进行集中地收购、加工和网络销售。另外,像“买卖提”、“杞农云商”、“包来包往”等涉农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线上平台的搭建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渠道,促进了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同时,很多农产品销售企业采用了微信、微博等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对自身的产品进行网络营销,这种方式既扩大了公司产品的宣传力度,也受到了购买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其赶超位次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基础设施薄弱,部分设施存在安全问题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到地区经济水平的影响,比如:在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较完善,为农户从事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在东平县、宁阳县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相对不足,一些想尝试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农户因为基础设施的不配套只能转而采取线下销售的方式。另外,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由于网络技术安全性等级较低,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病毒、间谍软件等违法设备盗取交易双方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给交易者带来损失,再加上国内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让不法分子更加猖獗,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2.2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级制定困难
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网络销售的产品应该是标准化的产品,这既有利于消费者选购自身所需要的农产品,也有利于相关涉农企业进行标准化的生产。然而,由于农产品本身种类多,品质冗杂,导致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等级制定困难。以肥城桃为例,单是肥城桃就有水蜜桃、佛桃、寿桃、大红桃、套袋桃、岱妃桃、甜桃等十余个种类,而且每个种类中,桃的大小、重量等也不尽相同,这大大增加了制定其质量标准的困难,同时难以让购买者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客观的评价,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行为和结果。
2.3农产品品牌建设缺乏力度,竞争力不足
农产品品牌化是未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团购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泰安市农产品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涌现出了一些知名品牌,比如:“亚奥特牛奶”、“天宝樱桃”、“赵斌糟鱼”、“楼德煎饼”等,但是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屈指可数,大多数品牌只是在较小范围内有知名度。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时,大部分地方品牌农产品往往采取低价营销的策略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赚取的利润较少,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同时,一些企业不注重自身的农产品品牌维护和建设,导致假冒品牌农产品流入交易市场,使得企业的美誉度不断下降。
2.4农户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互联网思维尚未形成
泰安市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接触时间不长,同时,由于农村网民缺少较高的文化素质,其收入水平也不高,使得农产品的交易局限于传统模式,从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农户较少。据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泰安市农村网民购物的使用率为35.2%,而城镇网民使用率则为68.5%,许多农村网民上网主要为浏览新闻、观看电影等,而非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另外,一些销售农产品的企业主缺乏互联网思维,认为通过电子商务模式销售农产品风险大、投资周期长、服务成本高,因而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农产品的销售。
2.5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稀缺
在泰安市,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尖端人才较少。虽然泰安市是山东省三大教育基地之一,有很好的人才资源,但是,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较少,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也不多,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才更为稀缺,和泰安市发展较快的电子商务行业不相匹配。另外,由于泰安市缺少强有力的风投机构进行风险投资和产业基地投资,一些想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创业的有志之士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得不转向其他行业发展。
3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电子商务网络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政府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电信运营商加快宽带互联网的建设,特别是对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例如:东平县、宁阳县等,更要进行重点的扶持,深入乡镇建设电子商务站点,逐步推进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向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延伸。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着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便利的途径,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3.2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政府农业部门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等级的评定和分类,制定一个合理的农产品分级标准,建立、健全一套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全过程的信息标准体系,优化农产品品质,方便消费者选购,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成功率。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向农户和涉农企业传达农产品标准化的优势,便于其进行农产品等级化、标准化生产。考虑到农户的实力有限,部分地区可以成立专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新泰市成立的“天宝樱桃”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的收购、加工和包装。另外,政府的有关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标准化流通的监督,以促进体系的落实到位。
3.3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
注重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实现农产品品牌化营销是泰安市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由之路。为此,政府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泰安市的一些知名农产品品牌进行广泛宣传,以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度,为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化意识、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奠定基础;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传统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一些财政优惠和税收减免政策,来促进企业发展;政府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打击力度,防止有关假冒产品通过网络途径危害农产品市场,保护农产品商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一些传统品牌企业要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部分地区要充分利用泰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范围广、规模大的优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着力培育一批质量稳定、具有地方特色、广受欢迎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促进相关农产品的网络销售。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优势的宣传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在各乡镇建立电子商务展厅和宣传栏,为农户近距离接触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便利的条件,让其认识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涉农企业管理层要转变思维方式,经常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宣讲会、交流会等,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企业传统的销售模式,向农产品网络交易模式转变。
3.5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对于泰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泰安市作为山东省三大教育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各驻泰高校应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输送相关的人才。涉农企业和高校之间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企业的优秀员工提供进修学习的便利条件,增强员工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政府可以在各乡镇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为有志于进行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农户提供学习的设施;另外,政府还可以对乡镇的“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展开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让其带领本村农户走向电商发家致富的道路,推动本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作者:孙光宇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百鸣,张明明,肖伟民.黑龙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2(4).
[2]高亚娟.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14).
[3]彭碧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分析[J].南方农村,2001(6).
[4]孙百鸣,赵宝芳,郭清兰.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模式探析[J].北方经济,2011(7).
[5]胡桂红.山东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
[6]宋洁,起建凌.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9).
[7]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0).
[8]尹洁.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
篇5
内容摘要:农业经营组织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也创造和发展了如“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模式,使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上看,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对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模式、特点、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营组织化 模式 制约因素
农业经营组织化,是在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各类农民、农业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农业经营组织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因此,只有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一)公司+农户
这种模式是当前农业组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对于解决地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特点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协议关系,一般由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生产资料、技术以及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农户负责对农作物种养,最后由公司收购产品。这既解决了农户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了公司的原材料供应与产品的收购问题。
然而,这一模式存在制度缺陷:由于大量分散的小农户和龙头企业在实力、地位上不对等,农户在双方博弈中处于绝对劣势,因而往往无法获得应有的公平收益和权益。部分龙头企业不但没有起到带动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自己的组织,分别连接着分散的小农户和大市场,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无法对接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均发挥了突出作用,是农民进入市场的最佳组织载体。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许多地方出现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具体的农业组织化形式,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专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农户
这类组织模式是由专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进行购销、技术、信息服务,代表和维护农民成员的权益,向政府反映农户的意见和要求,不以盈利为目的,社员之间没有产权的结合,内部利益关系松散。这种组织能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帮助农户增加收入。从总体上来看,这种模式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初级形式,其发展趋势是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非实体向实体转变。
(四)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农户
这是民间各种生产经营主体与从事某种专业生产的农户共同投资组建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成员之间既有劳动的联合,又有资本的联合,形成以产权和利益为纽带的互助合作共同体,企业的利益实行按股分红和按交易量返还社员。和专业合作社相比,资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收益分配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这一组织形式主要在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比较高的地方出现。
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组织化的资源基础薄弱
首先,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完善。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存在不利于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制度缺陷,必须用其他机制进行弥补,比如土地流转。而土地流转限制条件多,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其次,发展组织化需要建设良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条件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都不具备。
(二)农户需求强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农业经营组织化的发展必须以满足和提高农户的利益为核心原则。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组织化模式,虽然代表了农户的利益,但由于运作方式不规范、功能单一、市场影响力不大,农户的需求强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以“公司+农户”、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农业经营组织化模式,主要考虑的是公司利益和地方经济发展,兼顾农户的利益,只能保证农户收入有稳定的来源,农户收入提高不明显,因此,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一是有知识的农业劳动力缺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务农收入微薄,大量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现阶段留在农村的基本都是小孩、妇女和老年人。这部分人农业专业知识缺乏,务农收入仅用于糊口,使得农业生产长期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二是农业技术力量不到位。农技站、专业农技人员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帮扶的作用,使得农业很难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推广和联合生产。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撑,农业经营组织化也就难以发展和提高。
(四)政策限制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到位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了一条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农村为我国城市发展输入了大量廉价土地、劳动力和巨额资金,而自身发展却相当滞后,受政策限制比较多。比如土地流转制度、农村金融、农民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均不完善,制约了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及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上地方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到位,使得农民种粮没有经济效益,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
制约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低且组织化动因不足
自给性生产、非商品性生产是不需要组织的,只有组织化能为农户带来好处或者解决农户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农户才有组织化的需求。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小而全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对组织依赖性不强,农户的组织化需求低,这是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二)农民对各类农业组织模式存在疑虑
据调查,农户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组织存在明显的不信任态度和误解。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往往将其与过去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联系在一起,不了解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功能,大多数持观望态度,或者在政府主导下被动参与。对于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由于长期以来本身发展不好,很多形同虚设,农户也非常不认可。对于龙头企业,农户合作意愿不强烈。因此,农业经营组织化问题要解决,归根到底要把农民的利益问题解决。
(三)外部环境不完善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进行的制度创新,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健康运行的条件。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还未完善,这使得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阻力。比如: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年终盈余的大头要返还给社员,客观上造成积累不足、后劲不强,一些合作社呼声较高的是税费减免和经营用地优惠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然已经颁布,但金融机构仍然不愿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抵押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
提高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扶持
树立现代农业观念。地方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新树立现代农业观念,对农业基础产业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看,它可以提供就业、生态、文化传承、自然景观等一系列功能,需要各方面力量尤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农业区划和农业规划工作,为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提供轮廓方向。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价格、购销及农业税收、财政、信贷、技术等政策法规,建立农业服务信息网络,让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地引导农民进行农村产业、农业结构的调整,营造农业经营组织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是联系农户与市场、农户与企业、政府的重要纽带,它是小规模经营农户进入商品经济市场的最有效载体,因此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确立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针对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是要紧紧围绕保护和提升农户利益为核心,探索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了解合作社的地位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确立农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帮助专业合作社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做大做强。四是完善相应法律法规,通过工商、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的倾斜政策进行扶持。
(三)加强对农业龙头组织培育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这是农业经营组织化提高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为此,要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组织的培育,建立多功能的农业集团,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形式,充分发挥龙头组织在拓展市场、带动农户方面的组织优势,实现农产品贸工农、产供销一条龙发展。另外,要研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协同机制,通过“公司+农户”内部组织形式和制度的创新,真正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四)培养新型农民以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本
农业经营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培养新型农民的重点在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一是稳定和完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网络。农业技术员是推广农村新技术的带头人,要充实和稳定这支队伍;要建立务实高效的制度,推行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对接,真正发挥农技站、农技员的农业推广作用。二是要以产业为依托培训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发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培育新型农民有机结合起来,把培养新型农民与扶持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人懂技术,户户有产业。
(五)积极发展农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是实现农业经营组织化的重要条件,必须在坚持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对农业微观主体进行组织化再造,发展农村规模经营。主要途径有两个: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除了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反租倒包等方式外,积极探索新型土地流转方式,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土地信托、宅基地入市交易等,找到既能解决规模经营又能有效保证农民利益的土地流转机制,将土地向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农业生产公司流转,提高土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发展农业专业化,实现区域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周静.提高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思考.现代农业,2003
4.郭利京,许玉贵.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再造―农业组织化.研究学苑,2007
篇6
由于各级党政的大力支持重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呈蓬勃发展的迅猛态势,对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还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一些地方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产业化,上项目广泛周密的调研和科学规划不够,对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抓得不准,盲目模仿,跟风发展,干部自作主张搞“万亩果”、“万亩藕”、“万亩茶”、“万亩鱼”工程,靠行政行为一哄而上,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成效甚小。2、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产业结构趋同,规模小,带动效应低,标准化程度低,质量难保证;松散型多,紧密型少,提供的多数还是初级产品、粗产品,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十分普遍,我国农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的产值之比为0.38∶1,而中等发达国家达到3∶1,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的差距更远;同时,与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不够合理,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3、政府支持的越位错位。政府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不少地方好心没办成好事,把“产业化”及业主当成包医百病的良药和救世主,从土地、信贷、税收、财政等给予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树立起一些农民高攀不上典型、盆景,堆金积玉形成了许多畸形“龙头企业”,红极一时便昙花一现,销声匿迹,给农民造成损失,产业化变成了“惨业化”,农民谈产业化色变,产业化业主成了“红色资本家”的代名词;事实上造成了市场扭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民真正需要的扶持服务却得不到。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模式上的简单划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组织化程度低,特别是宏观层次的。因为只有宏观层次的产业组织才能充当社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载体。充当农民代言人的合作(联合)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的发育很不充分,势单力薄,很不完善;“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微观组织化模式下的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简单化、形式化了,已对实际部门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效应,比如,有些地区一谈产业化就是建“基地”,抓“龙头”,搞“公司+农户”。其结果造成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龙头企业凭借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大量扶持,迅速做大做强,形成区域“垄断割据”获得超高额利润,而产业经营中农户始终处于被挤压剥夺的弱势地位,商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使农民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平均利益,个别的业主为了暴利,甚至肆意打压价格;有的企业纯粹为了套取财政资金,也成了一些官员权钱交易,产生腐败的温床。
二、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形式
“农业产业化”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兴起的,国外农经理论把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现象简称“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Integration)。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都实行了高度集约的农业产业化,美国实行“农业一体化”有三种模式,一是垂直一体化农业公司,即把农工商置于一个企业的领导之下,组成农工商联合体。二是大企业或大公司与农场主通过合同建立起合同型农业和加工业企业。三是农场主自己建立加工增值和销售的企业、商业组织。通过这些形式形成了一个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联系的一体化经营体系,从而使美国农业在加深加工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了各部门的配合协作。美国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全国的农业领域,为美国农业的高度集约化经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个体农场主(农户)为了增强经营活动能力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互助合作经营性质的组织,具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职能。其组织成员由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选聘使用。农业合作社不像私营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像政府部门可以进行无偿服务,而是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基础上,以社员获利为基本宗旨,作为农户的组织代表,在合作社内,生产环节是一家一户经营,相互之间只存在质量竞争,而不存在价格竞争,产前、产后服务,特别是加工、筛选、销售环节是合作社负责经营,社员按照入会时的承诺把自己的产品全部交给合作社,按统一标准进行筛选、分级、包装、销售,合作社成员一起分担加工过程的各种费用,然后根据各人售出的情况,共同分享利润,如果亏本则共同承担。法国实行的是农业联合体,一类是建立农产品购销服务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信贷合作社;一类是将工业、商业、金融等与农业有关的部门用合同或经济控股形式组成农工商联合体,法国约有1/4的农户与私人公司、合作社或国家机构签定此类合同。日本农业就其社会化服务看,主要依靠农业协同组织,使农产品从农场到超级市场,形成了一套科学、有序、高效的产业化体系,从而推动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些行业中也有过成功的实践,在90年代后得到大马力推进。借鉴吸取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对促进产业化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可以简单概括为:引导在政府,启动在市场,转动在龙头,成龙在服务,关键在主体,保障在基地,活力在创新,稳定在机制。为此,农业产业化要做到三个转变,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三个关键。
1、做到三个转变:
①必须尽快从传统农业以生产者为中心转移到现代农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产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多元主体效益,效益来自市场,来自消费者,市场是商品生产的唯一依据,是刺激生产的根本动力,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把握市场需求,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施名牌名品战略,潜心研究市场,为市场而生产,在市场中求效益。
②从小而全的经营理念转变为分工协作,规模推进,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来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产业化,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打破行政区划为基本经济单元的体制局限,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配置资源。从发达国家和先行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在产值构成上表现出,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的总和,为此必须正确把握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以提高品质和效率。
③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已由自由竞争走向资本垄断、技术密集、跨国竞争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希望形成橄榄型的产业化经济形态,而不是中间(龙头)畸形膨胀,两端(农户和消费者)异常细小的经济模式。政府部门作为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依照法律法规发挥宏观控制,制定规则,引导,协调,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强化服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能,构建科学的发展保障体系,政府搭台,龙型组织及农民唱戏。要健全完善统一的稳定的财政、税收、信贷支持政策,制定产业化区域战略发展规划布局,根据优势资源和市场取向对农业结构进行多环节的全局性战略调整,制定产业化促进法、反垄断法等法规制度,促进龙型组织间形成有序的充分的市场竞争;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化体系,加强完善检测监测手段,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坚实的技术质量保障体系(技术壁垒);政府的经济投资支持应从直接生产领域退出,主要用于关键性、基础性、公益性的设施、设备、科研攻关及社会化服务环节,让企业和农户成为市场的主体,促进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和良性循环发展,而不是过分偏爱和干预,不是嘴上喊着市场经济的口号,实际另作一套。加强对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农民产业化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本领和驾驭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忙而不添乱;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避免“九龙治水水更大”,“梢公多了打烂船”的现象发生。农民愿意办能够自己办的事情应尽量交给农民自己去办,尽量避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办一切的做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成熟,又有利减轻政府部门的负担。
2、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产业化与农民的承包经营自的关系。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在尊重农民自身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应通过一户带动一村,一村带动一片,当农民看到效益后会自觉主动跟着干,积极性就会高涨,以产业化为名强行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或搞“两田制”,是违反《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的。二是产业化与农民减负的关系。产业化切忌盲目讲场面,做样子,图虚名,花样翻新瞎折腾,今年挖塘养鱼,明年填塘种果,后年砍树种粮;农民最怕巧立名目强行摊派、乱集资,加重农民负担。三是产业化与综合效益的关系。既要放水养鱼,也要讲投入回报,既要看农户和企业的利益,也要讲产业化对财政的贡献;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眼前利益的老路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青山,要走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绿色产业化”之路。
3、抓好三个关键: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全面商业化经营的过程,我国农民家庭经营户平不超过0.4公顷,是极小的微型经济,当前农业一半左右还是自给自足性生产,与全面商业化相差甚远。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如何从微观企业走向宏观组织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产业效率,其突破口在于理性培育社会化产业组织体系,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的紧密完整的产业链。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结合,用合作制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腾飞的现实选择,国内外实践的效果表明,世界上以“土地为主体型”的农村合作制几乎无成功的先例,而以“流通和服务为主体型”的合作制则长盛不衰,要重视这一深刻的国际经验,彻底否定和摒弃传统的农村合作模式。同志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再也不能搞那种剥夺农民利益、归大堆的所谓集体经济了,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财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培育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企业家队伍,产业化的关键是选准、办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千家万户的龙头组织。有了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和服务手段的龙头组织,才能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带动基地、联结农户。龙头组织可以是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企业。“农业综合开发集团+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对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孵化器作用。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应是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它通过自愿联合型载体组织农民共同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组织体系,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应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合理分工协作,形成规模优势互补,突破面面俱到自给性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要使农民在市场上买生活资料,比自产自用划算。形成不同特色的专业村、专业乡,通过两种形式上市,一种是农民自己办加工业、办贮运、办销售,通过处理、加工、包装、贮运一条龙直接上市,进入超级市场或专业批发市场,大部分利润由农民所得;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由工商业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篇7
一、大资本经营下的规模农业利弊并存
对于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问题,只有辩证看待,才能从正反两方面权衡利弊,正确认识大资本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有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它需要以强大的资本投入作保障,以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却面临着以下实际条件的制约:一是少量的农业高科技试验田与大量的传统耕作方式并存,机械化作业与手工工具搞饭吃并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低;二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陈旧和老化现象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用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稀缺程度在进一步加强;三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低,细碎分散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不利于应对风云变幻的大市场的挑战。
农业的有效供给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后,通常实行标准化和商品化生产;为追求规模效益,通常情况下实行规模经营。因此,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后,规模经营下的标准化和商品化生产,将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新技术的应用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改进,还有利于开拓产品市场、应对市场的挑战。从一定程度上说,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大资本经营下的规模农业的弊端
农业规模经营由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四大要素配置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收益增加,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农业实行规模经营时,最起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弊端:
(1)规模效益与规模风险并存。对于任何产业来说,实行规模经营,在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规模风险。而农业作为一项产业,具有弱质性的特点,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过程中,受天气、病虫害、市场、交通,以及同行业产品生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规模风险的存在程度也相对较高。譬如,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的西瓜、蔬菜大规模种植后滞销的情况,就是农业规模经营弊端的体现。今年,山东济南农民因蔬菜滞销、严重亏损后而自杀的情况,背后是规模风险的反映。当年,湖北省蓝田公司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因经营不善导致当地农民生活困难、甚至连春节都过不去的教训更是深刻的。(2)过度规模经营问题。评价农业规模经营是否合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各生产要素的组合是否合理,二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否协调。因此,要实现农业规模合理经营,农业规模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实现劳动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否则,超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过度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则会导致大量农民失业、农村社区经济萎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3)规模经营的产出效率未必是最高的。无论是有关研究,还是中国、日本,以及美国和前苏联的实践都已证明,精耕细作的产量往往高于大面积机械作业的产量。据媒体报道,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但美国的粮食单产平均为125公斤,而我国的粮食单产平均为278公斤,美国的粮食单产之所以低于我国,大面积机械作业的单产低于分散的精耕细作的单产是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而言,怎样做到规模经营与产出效率最高,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个问题还值得深入研究。
二、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
题
从媒体的报道和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看,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大致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并且每种形式都伴随着各自的问题:
(一)国内大资本进行农业集约化经营
如甘肃农垦集团进入吉林省前郭县,就是国内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一个典型例子。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11月份,前郭县政府与甘肃农垦集团签订了5年的合同,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方式,推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在2011年建立起了面积为2.25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按照规划,农民要把承包的责任农田转让给当地乡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把土地转给甘肃农垦集团经营。由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作社与部分农户没有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当地政府以行政强制性手段要求部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引发了纷争,被媒体曝光后,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的国内大资本在逐渐增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个事例。从媒体的报道看,像龙大集团、东信集团等众多的国内大资本都在向农业领域进军。
(二)外资进入我国农业的生产环节
自我国加入WTO后,外资就大举进入我国农业经营的流通流域,以至于完全控制了我国的大豆加工行业,并且几乎将我国大豆生产行业冲垮。现在,外资已经深入到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2006年3月,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朝日绿源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5月,朝日绿源公司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山东省莱阳市,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份耕地面积超过1100亩、为期20年的农地租赁合同,从事大规模农业经营,范围包括大棚蔬菜、水果、牛奶等高附加价值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从而使外资直接进入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环节,打破了以往外商投资中国农业只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方式。朝日绿源公司所使用土地的获取方式是:农户将耕地流转给以村为单位成立的土地合作社,然后再由莱阳市政府和当地乡镇政府与日方签订租赁合同。据媒体报道,当地政府引进朝日绿源项目的目的是为提升当地农产品质量做示范,并打破对外出口中的“绿色壁垒”问题,而实际上,该外资企业不仅没有起到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示范作用,还将其产品对准了中国的高消费群体。
(三)权力与资本结盟下的“圈地”行为
以上两种情况为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后进行农业经营。目前,很多情况下,大资本打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或者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农业集约化经营等幌子,进入农业领域后,进行“圈地”活动,然后把土地用作非农业建设。这实际上是权力与资本结盟下的共同谋利行为。这种“圈地”行为,又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与个人行为两种情况。就政府行为而言,在土地财政的驱使下,当地政府打着招商引资发展现代农业等名义,与大资本合谋后,通常采取“以租代征”的方式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然后对土地进行非农业用途下的商业开发,如房地产、产业园,等等。这样做,地方政府既获得了土地出让金,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还给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了落户之地,为将来增加税收开拓了源泉。对地方政府来说,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是与国家土地保护的政策要求相违背的。
个人行为主要表现为权力和资本结盟下的“封山占水”。一些大资本所有者,与当地的权力掌握者结合后,打着发展特色农业或者山区开发、水源治理的名义,对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进行“圈占”,为自己建立庄园,或者为官员建别墅群。这些地方被“圈占”后,当地群众不仅不能收益,还会因为开发而受损。譬如,有一个山区,经过镇政府同意,村干部将村里一座绿化很好的山林连同周围的部分耕地、以及山根处的水源,一同卖给了外地的一个大资本所有者。购买者通过建围墙对上千亩的山林连同耕地进行“封山占水”后,村民彻底失去了对村中原有资源的使用权。在这件事情中,收益的是村干部和大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广大村民。
(四)垄断农业经营
大资本靠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有些从田间地头开始,就垄断某些农产品的经营,从而实现谋取更大利益的目的。前两年,我国绿豆、大蒜、生姜等多种农产品价格疯狂上涨,相继出现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农产品物价上涨,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是一方面的原因,而许多游资、闲资进入农业领域,为牟取暴利而进行炒作则是更重要的原因。
三、思考和建议
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利弊并存。对此,需要正确看待,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才能做到趋利避害。
(一)认清资本的实质
大资本不是国家支农资金,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是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是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有研究指出,大资本一旦进入农业领域,就不会满足于具有附加值的产业链,而是会逐步渗透,最终完成对整个农业生产环节中所有增值环节的垄断,在国际资本控制下,世界粮食生产目标已经扭曲为:农业发展不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减少饥饿,而是利润的增长。这在世界上是有先例的。阿根廷转基因大豆种植对农民、农业、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危害,就是典型的例证。旅居德国的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一书中披露:因为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阿根廷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家粮食安全失去保障,国家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的同时,政治上受制于人。1980年代,阿根廷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为了偿还债务,上台的军政府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在农业领域快速实行私有化,农田被外国企业收购,阿根廷成为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造成了阿根廷国内农作物物种多样性的消失和单一性农作物种植的局面;在198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多样化的,农民不仅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还能产生大量的剩余,如今,阿根廷国内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为大农业公司的产业工人,靠工资生活,一切生活用品都要购买,由于通货膨胀严重,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而孟山都等国外的大公司、阿根廷国内的农场主、以及种子和农药的销售人却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集团,从中大获好处。
(二)在土地流转中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大资本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后,其经营方式往往是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要求下的规模经营。而我国农村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下的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了实现规模经营,权力和资本经常会结合起来,违背农民的意愿,强行进行土地流转。譬如,有的地方政府充当大公司的支持者,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逼迫农民放弃土地的经营权。也许,地方政府的意愿是好的,是为了改变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和增加农民的收入,但良好的意愿未必能够带来良好的结果,甚至脱离当前我国许多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少研究指出,我国农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的数量相对来说并不大。农地流转数量相对不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下两个方面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一是耕地不仅是许多农民谋生的手段,还具有社会保障的作用;二是在大公司的规模农业生产利益链条上,农民处在利益链条的最低端,只能拿基本的地租,以及给公司打工的收入,巨大的利益被商家拿走了,当物价水平上涨后,农民所得到的货币收入在贬值,以至于不如经营自家的土地划算。因此,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时候,需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尊重农民意愿,严格按照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进行,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切实保护耕地以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在进一步提高。耕地是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耕地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中、东部地区土质肥沃,湿热条件好,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而中、东部地区又是我国工业化迅速推进、耕地大量减少的地区。有研究指出,中、东部地区优质耕地的大量减少,已经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是13亿人口的饭碗,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就必须切实保护耕地。因此,需要采取坚决措施,遏制大资本借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圈占”土地的行为。
(四)严把招商引资关
篇8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五个结合”,即宣传引导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执法监督相结合,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农业部门主动出击与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相结合,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活动。通过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提高优质农资产品市场覆盖率;引导建立新型农资产销机制,开展农资经营诚信建设,推进诚信经营,促进农资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好转,确保全区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发案率继续下降,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督检查率达到100%,主要农资产品抽检率达到100%,假劣农资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二、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区农资打假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农资打假工作中的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宣传栏、公告等多种媒体,采取印发明白纸、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加大农资打假工作宣传力度。一要大力宣传农资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农业法律法规精神深入人心。二要广泛宣传省、市推介的农作物主推品种、农资主导品种、优质农机器械,提高优质农资市场占有率。三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曝光一批典型假劣农资案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增强农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四要深入宣传农资辨假识劣知识和农资产品的基本使用知识,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五要广泛宣传禁限用农资知识和农药、兽药安全间隔期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强农资生产流通市场监管。一要加强农资市场主体清查,规范农资经营许可制度。农资经营活动事关农业生产安全,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农资经营许可制度。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力量清查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要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经营,督促广大农资生产者、经营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全区农资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今年要重点检查群众多次投诉的企业,批发大户的农资者,分销单位或个人,以及边远地带的农资经营者。对已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或存在违法行为和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的,要依法注销或撤销行政许可;对证照不全的单位、个人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摊点,坚决予以取缔。二要加强农资质量抽检,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加强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特别要加强农作物种子的抽样检测,把好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关。凡抽检不达标的种子、农药、化肥、兽药、疫苗、饲料及水产苗种等农资产品,一是立案查处,予以查封和处罚;二是将抽检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在农资经营大市场张贴公告;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引导广大农民正确选购放心农资。要逐步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质量监测制度和执法抽查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资质量年度抽检计划,实行定期定点例行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将群众反映较多、问题较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要加强农资市场调查,了解和掌握农资产品的市场分布、质量优劣、价格波动、销售动态和服务状况,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定点、定期进行例行监测和动态监测,监测结果和处理意见要依法、公开通报,及时预警,防止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农业生产领域,尽可能消除农资质量的安全隐患,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杜绝重大农资事故、案件的发生,确保全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全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一要开展种子专项整治。要在春季和秋季用种高峰期,开展种子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要建立农作物品种准入制度,虽经外省审定但未参加当地试验种植的品种,不得经营、推广;未经种子质检机构检验合格的种子,不得进入流通领域;未经登记备案的非主要农作物种子,不得销售。今年要特别抓好两系杂交水稻种及棉花种监管,全方位抓好种子质量抽查检验工作,按照抽样标准扦取样品,做到不遗漏一个品种和一个门店,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对抽检不合格的种子,要收回已销售的种子,并依法立案查处。要集中力量,对重点种子市场和门店实行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打击假劣种子经营、未审先推、标签内容不合法等违法经营行为。二要开展农药专项整治。以农药经营许可证管理为抓手,强化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在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上,关口前移,源头控制,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实现产品可追溯。加大监督抽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禁用高毒农药,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登记证等违法行为。三要开展肥料质量专项整治。肥料管理要加强微肥、复混肥等肥料质量跟踪监管,严格查处生产经营假劣肥料案件,严厉打击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秸秆腐熟剂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四要开展农机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和农机质量调查工作,重点突出对财政资金补贴购置农机具的监管,相关部门要着力清查农机及零配件“三无产品”,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机、零配件以及盗用、冒用、转让农机推广鉴定证书和证章等违法行为,加大农机质量监督力度。五要开展兽药、疫苗、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无证无批准文号生产经营、非法生产兽用生物制品和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坚决取缔国家禁用的兽药,严查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蛋白精”、莱克多巴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六要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加大水产苗种生产监管,严厉查处水产养殖过程别是苗种生产阶段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
(四)积极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开展送放心农资下乡工作是提高优质农资市场占有率,减少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发生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形式举办“送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要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思路,对农资经营信誉好的企业,给予扶持和鼓励,鼓励其到镇、村设立经营网点,实行统一品牌、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连锁经营模式。农业部门要利用掌握信息资源广的优势,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农资经营信誉好的企业直接将优质农资送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行业协会和种养殖大户手中,实现送放心农资下乡的无缝对接。各相关单位要办好送放心农资下乡示范点,以点带面,在全区掀起送放心农资下乡。
(五)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意识。各有关单位要在市场主体清查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诚信档案。健全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全区农资经营户全面实施“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即进、销货台账,进、销货发票,销售农资商品信誉卡和质量保证书)制度。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个人)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监督检查记录、群众投诉举报和违法查处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组织企业法人、个体经营业主、委托代销机构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业专业法律法规及行政法、实体法、程序法等,增强农资经营者守法自律意识。各管理部门要同经营业主签订诚信经营承诺合同,保证本店无假冒伪劣农资、不搞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引导农资经营业主开展诚信经营。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农资监管责任。为进一步抓好全区农资打假工作,区政府成立全区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区相关部门共同抓好农资监管的格局。区农业、畜牧兽医、水利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具体责任人,切实将我区农资监管工作抓出新成效。
篇9
关键词 设施大棚保险;意义;特点;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42.6;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49-03
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提出了“保险公司要完善蔬菜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农投保,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保费适当给予财政补贴”的要求。2012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的指示精神。按照文件精神和农户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迅速启动了以蔬菜大棚保险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大棚种植保险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积极的进展[1-4],现将设施大棚保险现状及发展对策总结如下。
1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的背景
1.1 设施大棚保险的概念
按照2011年农业部的《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分类,设施农业包括园艺、畜牧、水产,是为农产品商品化各阶段提供最适宜环境和条件,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园艺生产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棚和棚内作物,设施内作物包括蔬菜、水果和观赏作物等,以蔬菜种植为主,全国大棚蔬菜约占大棚作物种植面积的95%,因此本文重点探讨设施蔬菜大棚保险的相关内容。设施大棚保险,是保险机构根据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的大棚及棚内作物,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1.2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的重要意义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对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稳定蔬菜价格、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使保险业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开展设施大棚保险活动,保障农民的收入。
1.2.1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战略和现代农业产业政策的必然要求。大棚生产极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是我国许多区域农业支柱产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新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设施大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设施大棚种植面积已近400万hm2,成为世界上设施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发展设施大棚保险是与国家科技兴农政策相配套的重要举措,是支撑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
1.2.2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有利于提高农户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设施园艺生产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对园艺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以及花卉、水果等产品的周年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虽具有较强的防灾减灾能力,但是对于大灾影响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大棚作物价值高、反季节种植,损失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弱,造成全损的概率高,因此同样的灾害,大棚种植生产者往往承担的风险更大,对保险的需求更为迫切。农户通过参加大棚保险,可使生产中断、后续资金不足难以恢复生产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障了农产品全年的均衡供应。
1.2.3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有利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保障体系。设施大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公司践行社会责任、服务三农的重要体现,是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2007年中央财政在6个省区开始对玉米、水稻、生猪等6个农业保险品种进行保费补贴的试点,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品种已经达到15个,人保财险开发的农业保险产品400多个,覆盖全国各省区,呈现出政策支持不断加强、覆盖面快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农业保险的发展为设施大棚保险发展提供了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特别是盼望已久的《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将为设施大棚保险走向规范发展的快速通道奠定良好的基础。
1.2.4 开展设施大棚保险,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棚生产一般是连片经营,投资价值高,风险高,资金不足时由农户或大棚合作经营组织向银行进行贷款经营。开展设施大棚保险可促进信贷对大棚生产的支持、稳定农民未来预期、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形成农户敢贷、银行愿贷、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新局面,从而进一步支持银行扩大对农户的授信,促进融资,推进产业资金链的良性循环。
2 设施大棚保险的特点
2.1 保险标的复杂多样
大棚类型多样,保险标包括棚体设备、附属材料,又包含棚内种植的作物。棚内作物品种丰富,包括蔬菜、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药材等,不仅棚体价值高,且棚内作物往往是非传统作物,成本投入和市场价值也较高,农户有着更高的保障需求。因此,一般将棚体与棚内作物同时承保,属于“农险+财产险”的保险组合形式。
2.2 保险责任宽泛
设施大棚生产属于人为控制下的半封闭式生产模式,具有温差大、高湿、弱光及不易轮作等特点。棚内作物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与大棚基本一致。设施大棚及其附属设施,受其建筑材料的影响,抗灾害能力存在差异,遭遇的灾害主要有:火灾、冰雹、雪灾、暴风、暴雨及棚体损毁、倒塌后发生的损失。除一般自然灾害之外,龙卷风、冰凌、沿海地区的热带风暴、内陆地区的沙尘暴等区域性灾害也会对设施大棚造成一定影响。棚内作物除遭受上述灾害外,还可能遭遇病虫害。这些风险责任一般在保险条款中列明,保险公司是可以作保险责任承保的。对于被保险人在棚内劳动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人身伤害,根据农户的需求,也可以作为附加险承保。
2.3 保险金额及费率分项确定
设施大棚的保险费率一般较为复杂,因为不同材质的大棚抗风险程度有所差异。一般钢架结构的费率要低于竹木结构的费率,造价较高的温室,其抗风险能力较强,棚体费率较低。有些地方的保险产品还按照棚架、墙体、棚膜及附属设施设置不同的费率,采取分项保额、分项费率、分项赔付的办法。对于棚内种植的作物,我国常年生产的蔬菜就有14类,150多个品种,错综复杂,成产成本、生长周期、风险特点、市场价格明显不同,可按照大类,如叶菜类、根茎类、葱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分别确定保险金额。
3 设施大棚保险试点现状
近年来,为配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缓解“菜篮子”产品供应不均衡的问题,保险公司积极开拓设施大棚种植保险业务领域,专门设计设施大棚保险方案,研发了温室园艺作物种植保险产品,为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保险保障。
3.1 陕西省开发“银保富”项目,保险、银行联手为农户提供配套服务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设施蔬菜正逐步成为陕西省农业发展的战略性特色优势产业。设施蔬菜“银保富”是陕西省政府在2009年起推出的省级农村金融创新和重点惠农项目,时任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同志参与调研并亲自命名为“银保富”,是指通过财政资金对参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对设施蔬菜提供保险服务,银行对参加保险并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农户优先予以信贷支持,以“农户建棚+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银行贷款”的方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既提供资金支持,也提供风险保障,降低了银行机构放贷风险。例如农户购买666.67 m2设施蔬菜“银保富”保险,缴费120元,即获取银行贷款1万元。杨凌新华府蔬菜专业合作社支付保费1.4万元,为该社186个蔬菜大棚办理了保险,很快从银行获得了180万元大棚建设贷款,使陷入资金困境的合作社起死回生。该社大棚在2010年9月连阴雨灾害中损失严重,保险公司及时支付了14.5万元赔款,为大棚重建提供了资金支持。该项目找准了保险和银行联手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提高了设施蔬菜产业抗灾能力,也是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一种模式。2009—2012年,陕西省政府已连续4年将设施蔬菜“银保富”保险纳入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内容,推动在全省范围内试点,且试点工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陕西“两台一报”、新浪网、凤凰网等100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总量突破6 000条。
3.2 江苏省政府实行奖励政策,促进设施大棚保险发展
江苏省政府对大棚保险实行政策鼓励,给予保费补贴20%~50%,且省财政以省辖市为考核单位,在年底达到省政府要求的占比,在原有保费补贴基础上,再实行补贴奖励。2008年在泰州市率先出具蔬菜大棚保险第1单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新产品的开发和推送,高效设施农业保险成为“农险系”又一重要“家族”。大棚保险是风险较高的险种,人保财险实行与地方政府联合共保的经营模式。
在承保环节,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为全省各县(市、区)支公司配备了GPS定位仪,确定保险大棚的四角座落位置,予以明显标识和绘制平面图,提高了承保的准确性。在防灾防损方面,为积极应对灾害天气,减少农户损失,保险公司与气象部门组建四级气象预警服务网络,灾害发生前,保险公司根据得到的气象信息,发文对灾害预防工作进行部署,发生突况及重大灾害及时启动预案,并在省、市、县三级保险公司建立了值班制度,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及时掌握辖内受灾情况。人保财险借助PICC短信应用管理系统,免费对蔬菜大棚投保大户进行灾害预警提示服务,有针对性地建议应对灾害的具体措施,特别提示要采取措施加固棚体,对已到收获期的棚内作物应尽快采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3 配合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设施大棚保险发展
为支持天津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稳定蔬菜价格,天津市政府大力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温室大棚建造的补贴,抑制过快增长的蔬菜价格,截至2011年底,天津市各类温室大棚已经突破2.67万hm2。人保财险天津市公司及时跟进政府和市场的需求,抓住政府补贴建造温室大棚的利好政策,通过财政部门给予保费补贴的支持,农业部门给予技术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坚持由地方政府引导,主要宣传发动对象是政府扶持的农业企业、村镇产业园区和村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大棚专业合作组织。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制定了《天津市政策性温室大棚保险条款》,从2008年下半年起开始试办,目前已成为天津分公司农险第一大险种,2012年为全市蔬菜大棚提供风险保障12亿元。
3.4 北京市保险公司对大棚损失及时理赔,保障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随着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市“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北京市从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以来,严格按照温室大棚保险条款履行赔付责任。作为设施农业的温室大棚,承保的风险较大,赔付率较高,但是,温室大棚保险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险种,保险公司为满足京郊农户不断增长的参保需求,始终坚持开办,专门制定了《重大灾害和有重大影响事故理赔处理应急预案》,建立了专业农险理赔团队,制定了现场查勘、现场定损、快速付款的理赔流程。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自2007年开办政策性温室大棚保险以来,到2012年底,累计收取保险费4 177万元,支付赔款累计5 607万元,累计承保了1.28万hm2,为2.32万农户提供了66.85亿元的保障。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受自1951年以来最大规模降雨,暴雨形成全市大面积灾害,给承保的设施农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人保财险支付赔款560万元。11月3日,北京市再次遭遇了雨夹雪的恶劣天气,在部分地区形成了50年一遇的暴雪灾害,此次灾害给承保的设施农业又一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估损2 000万元。
4 对策
根据设施大棚生产的特点,参照有关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生产方式的设施大棚发展,将大棚种植保险纳入财政保费补贴的范围,并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4.1 推进设施大棚保险的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政府引导要发挥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采取以政府扶持和引导为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农户或合作经营组织投保,扩大大棚保险的承保覆盖面和保障程度。市场运作是指保险经办机构要重视业务经营风险,建立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自主自愿是指农户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保险经办机构、地方政府部门等有关各方的参与,都要坚持自主自愿原则,不得强迫、限制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加保险。协同推进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推进大棚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保费补贴政策要同农村信贷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农业、水利、气象、宣传、地方财政部门协同推进大棚保险发展。
4.2 积极争取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支持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适应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的客观要求,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设施大棚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支撑,应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建议将设施大棚种植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范围,解决地方财政保费补贴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本着稳步推进的原则,先行选择设施大棚种植比较集中的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已开展试点的区域,中央财政给予保费补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5-9]。
4.3 科学制定大棚种植保险方案和保险条款
为推进设施大棚保险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牵头制定保险方案,保险公司应开发适合大棚生产特点的专属保险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保险标。包括大棚及其附属材料、设备;大棚内种植的作物以及从事大棚种植生产劳动者的人身意外伤害。二是关于保险金额。保险大棚的单位面积保险金额,参照投保时保险大棚主要材料及附属设施的造价(即建造成本)分别确定,实行分类保额。大棚作物的保险金额与普通作物种植保险相同,参照作物的直接物化成本确定。根据承保标的种类不同,其保险金额有所差异。三是关于保险责任范围。设施大棚的保险责任可包括暴雨、冰雹、洪水、风灾、雪灾、冻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空中运行物坠落等意外事故。棚内作物的保险责任包括保险期间内,保险大棚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损毁或倒塌时造成保险大棚内种植作物的损失。四是关于保险费率。根据大棚生产的风险状况、损失率,科学合理拟订保险费率,按照分类保额不同、风险不同分别测算费率,保险产品及费率报保险监管部门备案同意后保险公司承保。五是关于赔偿处理。按照“主动、迅速、科学、合理”的农险理赔原则,对发生保险责任事故的大棚及时赔付。大棚单位面积分项赔偿金额,根据单位面积分项保险金额、损失率和受灾面积确定;棚内作物的赔偿金额,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单位面积最高赔偿标准、损失率和受灾面积确定。
4.4 加强设施大棚保险的组织协调和宣传
开展大棚保险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大棚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灾害损失补偿方式,在一些地区还未被农户广泛接受,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农民的保险意识,通过农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广播、标语、设点咨询、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大保险知识的普及,广泛深入细致地宣传设施大棚保险的重要意义、缴费方式及赔偿标准、理赔范围等,让广大农户或大棚合作经营组织充分认识到参加保险的好处,使其明明白白投保,扩大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使大棚保险这一惠民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10-13]。
5 参考文献
[1] 刘新.为设施大棚上保险[J].中国财政,2010(22):74.
[2] 张祖荣.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经科学,2006(10):32-39.
[3] 张祖荣.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析[J].经济经纬,2007(3):144-146.
[4] 何宗干.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支持政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7.
[5] 张跃华,史清华,顾海英.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4):65-75.
[6] 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7] 陈妍,凌远云,陈泽育,等.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7):159.
[8] 谢家智,蒲林昌.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J].保险研究,2003(11):42-44.
[9] 黄英君.论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借鉴[J].重庆社会科学,2005(12):15-18.
[10] 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J].金融研究,2004,4(1):129-134.
[11] 庹国柱,李军.我国农业保险试验的成就、矛盾及出路[J].金融研究,2003(9):88-98.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金融组织;小额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070―07
1 农村金融体系三十年改革与发展的总结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走过曲折的探索之路:总体来说,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建构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农村改革的突破,农户、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内部融资需求的日趋强烈为农村金融体制变革提供了契机。从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国家农业投资公司、国家林业投资公司、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等农业金融企业相继成立,基本构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构架。即以农业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基础,其他金融机构和融资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农村金融体系开始形成。以农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为基层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雏形确立。农业银行恢复后,其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农村合作信用社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解放出来,不再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明确界定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这一体系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农村生产的压抑,适应了农村金融的需求,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1.2 对农村金融体系分层的深入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村金融按照“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心,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完全撤出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体系的分层更加清晰,进一步明确了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职能,使农村信用社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1994之后,各地专门经营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相继成立,特别是在1995年以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合作银行大量建立,信用社商业化的发展步伐加速,政策性的农发行职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转变,与此同时,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开始松动,民间自由借贷活跃,农村社区的合作基金会和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不断成立,对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1.3 农村金融体系三位一体的尝试
从上世纪末期到本世纪初,农村金融进入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形成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1998~1999年,逐步撤销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并对其进行清算。在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逐步退出或远离农村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身兼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三种支农任务,开始承担着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重任。至此,从正规金融的组织架构上看,农村金融初步形成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正规金融体制格局和组织体系。此后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农村信用社为重心来展开,针对其资本金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等问题。政府不断放宽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运用财政政策解决其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问题,推动了农信社的不断变革。
1.4 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产权体系的创新
2003年以来,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各地加快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突出了农村信用社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定位,以期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的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以明晰产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实质性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至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入了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多元化产权模式的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治理问题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总结30年农村金融的制度演进历程,可以看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供给导向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之路。其金融发展模式产生在实体经济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之前,通过金融优先发展,调动传统部门的资源,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一模式中,对金融的需求不是实体经济部门的自发需求,更多隐含着政府的作用。“供给导向”金融发展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着重大引导性作用。通过对政策性金融资源如金融政策、政策性贷款、财政补贴等的配置、调度,引导市场性金融资源向有关区域倾斜,发挥着政府强大的调控职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随着制度、资源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迁,这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发展模式也开始逐步暴露出内在的弊端。延续传统外生主导型金融供给制度框架下的“技术性努力”,越来越表现为城市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扩张与收缩。正规金融越来越脱离农村的信用基础,割裂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横向联系。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越来越追求商业利益,逐渐将业务重心转移到非农部门。而且,供给导向下金融模式“技术性改进”只能产生短期变革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总体环境,因此,从正规金融体系角度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思路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新的农村金融模式的探究应重视从供给导向的强制性变迁向需求导向的诱致性变迁转变。
2 改革进入新阶段后的农村金融发展困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正规金融机构面向农村的政策在弱化。农业银行一方面承担政策性金融功能,另一方面,商业化改革取向也非常明确。政策目标的冲突导致商业性贷款挤压政策性贷款,“非农”化趋向严重。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代表的农村民间融资的发展,对于弥补正规金融融资的不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不规范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农村信用社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经营体制僵化,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农户、村集体和乡镇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目前,无论是从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还是从产品的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都与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差异性需求形成错位。
2.1 农村金融日益膨胀的需求与农村资本倒流的
矛盾
新农村建设处处凸显出日益膨胀的金融需求:商品粮基地的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额农贷资金,县域突破中的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迫切需要高效便捷的信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建设迫切需要金融配套服务。农村潜在的消费市场迫切需要启动农村消费信贷。而当前占区域人口70%的农民只占有16%的社会投资,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重仅为5.5%,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只占财政总支出的7.5%。与此同时,农村资本倒流现象日趋严重。“三农”的弱势地位和需求特征,决定了农贷资金的“高成本、低收益”特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金融机构的生存需要使资本的盈利性管理不断强化,“嫌贫爱富”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通病。中国银监会2007年6月28日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资金外流渠道主要为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划,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吸收的存款大多通过系统内上存的方式流出了县域和农村。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和县域邮政储蓄机构两大“资金漏斗”吸收农村资金大量倒流城市,使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十分严重,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紧张。
2.2 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的分散需求与集中供给的矛盾
农村生活、生产行为致使金融需求有分散性、随机性、偶然性特征,而改革后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网点向县城和乡镇大规模收缩,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机构数只有1.26个,平均每个乡镇仅有2.13个金融网点,每50多个行政村仅有1个金融网点。许多乡镇没有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分布在县城以下乡镇的银行业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县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导致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未撤的县级银行贷款权也被上收,无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显然,调整以后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网点覆盖率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但大大增加农村正常储蓄成本,而且降低了农民获取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现象严重。
2.3 不断强化的利益机制与模糊的产权制度的矛盾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总体还未彻底剥离于计划经济模式,仍属于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实施控制,实现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以及金融资源配置,地方政府充当着政府主导的直接实施者和利益相关者,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的龙头带动者,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和中坚力量,各种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博弈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益机制,市场化下利益主体不断强化的利益诉求对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其自上而下的“外生式”改革,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着农信社改革所进行的注资博弈”,其后果是双方纠缠于如何分摊改革成本。由于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和农户、农村企业等农村金融供求主体不在这种博弈中,所以农村金融制度的供求均衡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常常被忽视,改革后的产权结构不适用,难以实现产权明晰的改革目标。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现状可概括为:政府主导下的社员非自愿入股、产权虚置与治理结构的残缺。信用社大量存量股本以及80年代末发行的增量股本有相当一部分是法人团体股,信用社长期处于所有者缺位状态。产权的模糊严重阻滞了农村信用社效率的提高,从而阻滞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4 金融产业的高速增长与农村金融低效率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取得了突破性增长,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健全,银行业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规模和从业人员占全国的10%左右,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构成、银行货币性金融资产规模、银行业金融资产构成等为代表的各方面的数据分析都显示了农村金融产业高速增长的现实。但产业的高速增长掩饰不了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银行不良贷款严重。据测算,在农业银行所有贷款中,涉农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最高。2001年末,农业银行常规贷款中,涉农贷款不良比率为35.59%,高于全部常规贷款不良比率7.48个百分点。2003年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6%。2004年,辽宁省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43%,吉林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29.2%,黑龙江省全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3%。这两年来,尽管在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上采取多种措施,但数据仍不乐观。二是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差。在农村贷款品种上,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少量的联保贷款外,其余就是担保抵押贷款,而且稀缺,信贷消费正形成城乡二元体制;在农村金融服务上,信贷、结算、委托、投资理财、信息咨询等缺乏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支持,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基本属于空白,除少数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开通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网上银行、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等现代银行业的创新业务大多尚未延伸至农村金融市场;在服务手段上,支付结算系统各自独立,大部分只具有同城结算功能,不具备跨市、县,特别是跨省等异地结算功能,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开通全国联网的大额支付系统,其结算只能通过人行或商业银行转汇。同时,信用卡业务发展相对缓慢,银行汇票、本票等结算方式使用更少,支付结算票据化程度低。三是农村金融服务理念落后。农村信贷需求正面临由单纯的生产需求向生产、消费等多种需求,由短期向中长期、由分散小额向集中大额等方面的转变。但一些农村信用社仍热衷于传统农业贷款模式:贷款品种局限于短期农业生产性贷款,贷款金额偏重于小额农贷,贷款期限基本上控制在一年以内,农贷业务过分依赖低利率和利息补贴政策维持,贷款对象以项目而不是机构为基础,从而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周期规律和新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
3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全球范围内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过多种尝试,形成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其成功的共性在于:从整体上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通过政府补贴、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渠道,发挥政府的监管和参与职能。同时,金融机构间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既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也比较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
3.1 职能分层明确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涵盖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农村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是他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各国都是通过财政贴息或中央银行减少准备金等优惠政策来束缚其趋利性,引导商业银行扶持弱势农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政策性金融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在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是全世界建立最早的农业政策银行,其职能是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农业发展政策,并配
合贯彻国家不同阶段的政策意图。日本的农林渔金融公库是其惟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它除了承担农业的基础建设和农产品的流通外还承担着农业改良资金、农业生产资料资金以及农户日常开支等贷款。
独立、健全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是他们农村金融体系设计的独到之处。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保险集团等多种机构,形成共同的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服务对象的管理服务体系。
美国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是典型的代表。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特点是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型金融层次分明,被称作“复合信用模型”。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明晰,充分满足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本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机构,负责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向一般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资金。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由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土地银行合作社三大系统组成,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涵盖监管、行协、银行和保险等多个部门,体系非常完善。
3.2 产权归属清晰的农村金融机构
多数西方国家的农村金融机构是由政府主导或参与初期建设,但在其发展成熟后,政府逐步退出或减少干预,使得其产权归属明晰。如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分为中央到地方三层,虽然政府在创办初期输入大量政策性资金,但政府与各级金融机构之间并无隶属关系,中央农村金融机构只是对基层金融机构给予窗口指导,其内部仍然是独立运行的资金系统。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干预更少,除了审计监督和风险防范体系由中央合作银行掌管,其他均由地方金融机构独立执行,农村金融机构性质上是合作金融组织,但管理上是现代企业法人制度。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将合作金融的经营与信贷政策的参与分离,一方面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成立全国农业信贷联合会来平衡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要求和自主发展的要求。而且,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在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内生性的制度变迁也是其产权明晰的重要原因。
3.3 因地制宜的国有银行产权改革
在农村金融体系重组中,一些国家对国有银行产权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从改革的情况看,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国有股权仍占有相当的比重,相对于私有银行,国有银行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表明银行国有产权关键在于能否建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其次,国有银行的作用大多与政府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联系,随着目标的实现,会出现国有股份逐渐下降的趋势,银行的股权结构趋向分散化和多元化。第三,国有银行产权改革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的约束,据此设计产权改革安排,用市场方法培育银行的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第四,不同国家的国有银行产权的改革具体方式不同。在市场经济完善和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主要选择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而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大多选择议价的谈判方式出售股权。
3.4 重视小额信贷和非正式金融组织的发育
这在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中表现尤为明显,较为典型的有孟加拉和赞比亚。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是小额信贷的成功典型,具体做法是将相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组成信贷小组,每人存入少量资金,以此为基础贷给需要的农户,并根据其还款情况决定今后的信贷额度,小额信贷的利率较低,需要政府补贴。与此同时,银行还为农户提供培训服务和保险,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这种社会投资型的小额贷款组织的资金来源还依赖于部分企业家与公益群体,它重视运用商业操作的模式来运营的金融机构,与商业金融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以利润最大化为投资目标,但与公益性和慈善性的机构不同,它至少要做到成本回收,往往还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只有这样,这些机构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解决部分商业金融机构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小额资金融通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它是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重视正规金融、抑制民间金融的修正。来自亚洲、非洲和拉美的案例研究证明,小额信贷是适应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且不会影响正规金融机构。
3.5 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赞比亚作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成功典范,最突出的改革措施就是,考虑本国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广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扩大商业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例如,推出“Mzansi账户”,这是一种缩小功能的存款账户,提供最基本的也是最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因其交易成本低,符合农户的实际支付能力,吸引了大量农户。据统计,在开办“Mzansi账户”服务的第一周,就增加了180000新用户,到2008年,这一服务将使赞比亚的银行账户中贫困人群的账户比例由32%增加到80%。同时,赞比亚商业银行利用邮政储蓄作,减少了其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的成本;改变原有繁琐的存款账户认证方法,成立第三方信贷担保,扩大了农户信贷的可获性。
3.6 通过法律指导和规范农村金融发展
很多国家的经验都证明,没有法规的硬约束,商业银行不可能对农村金融有大规模的投人。为此,一些国家制定了特别的法律与法规,对金融机构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最突出的有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它要求存款机构必须为其所在社区提供信贷支持,而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入人群。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对平衡地区间发展差异,特别是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类似的规定也见于泰国,该国政府要求商业银行对农村的贷款要占总贷款的20%。印度也有关于支持农村的贷款硬约束。各国的实践证明,由于有了这些规定,商业银行或者通过自己的营业网点,或者把资金批发给农村草根金融组织去向农民贷款,对农村与落后地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4 我国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创新
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给予关注。
4.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整合与重构
当前,亟待改变农村金融边缘化现状,构建一个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相衔接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其现有的基础和实际出发,通过整合与重构,重点发挥县域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式。突破现行以信用社为主的改革模式和供给主导型思维,建设需求主导型农村金融体系,推动正式部门与非正式部门的垂直合作,最终形成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体系。
第一,县域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在产权和市场化化明晰的基础上,授予其较大的自,巩固和发展其农村机构网点,通过
财政贴息和优惠准备金政策等措施不断促其增加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改善农村环境,拓展农业产业链。
第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和中坚力量的作用。应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注重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协调衔接,允许成立跨行政区划的信用社、商业或合作银行,基层农信社可跨乡经营,联社或商业、合作银行可以跨县经营,允许盈利的信用社保留在联社之外,或自主选择加社等。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尊重农村信用社股东和法人的自主选择权,防止通过行政手段推动农村信用社兼并重组,保持县域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于“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应结合专项票据的兑付考核,将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列入考核和检验改革成果的重要依据,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扩大对农村劳务经济和返乡创业农民的信贷支持,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县域农业发展银行作为重要的政策性金融组织,要扩大农发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允许其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城乡基础设施贷款、县域城市化的项目贷款,承接目前由农行发放的扶贫开发贷款,承办县域地区的市场债券、兑付、向县域金融机构批发资金。改变信贷产品单一的现状,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应逐步将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重心由目前的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从主要提供短期资金转向主要提供中长期农业开发资金,重点支持周期长、收益低、不适合商业运作条件的农村公益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现代化和扶贫等贷款业务。针对政策性金融介于财政和金融两者之间的特殊性,应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衡量指标体系以及风险防范体系。既要通过财政补贴来支持一些项目和地区的发展,又要防止政策性金融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
第四,不断创新和推广农村新型合作金融。借鉴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推动在广大农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它们经营方式活、管理层次少、运行成本低、运营效率高等特点,有效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和培育各类新型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激活农村合作金融市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瓶颈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资金后盾。
第五,加强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当前,有必要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担渠道,建立风险分摊、补偿型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要积极借鉴国际农业保险制度和管理经验,从补贴、定价、风险补偿和分担等多方面,加大对现代农业保险市场的支持。根据各地财政状况和保险业发展基础,分别采取组建非营利性的专业保险公司、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或引进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多种形式完善农业担保和风险分摊机制。在风险补偿上,合理分散支农风险。在保证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建立政府扶持和财政补偿机制,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贷款和商业性保险机构从事的生产性保险业务进行补贴,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配置,保险业务向农业生产领域拓展。
4.2 农村资本供给和回流机制的再造
农业经济要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发展“高资金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模式,仅仅依靠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资金积累、国家财政支持及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话,根本无法解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与农村融资渠道单一的矛盾,必须建立以私人投资为主体,财政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持,其他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资本供给机制。
第一,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创新多种金融衍生产品来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应制定一些倾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为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和基金的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在证券市场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第二,大力发展民间非正规金融。用登记备案的形式、自律管理的方式将民间金融规范起来,已成为解决弱势群体和农村民间经济融资问题的当务之急。借鉴孟加拉等国民间金融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给予其合法地位,尽快制定《民间金融法》或《民间贷款组织法》,加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和保护,把非正式金融、正式金融和准正式金融并列看作金融市场、金融秩序和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法正名、政府定位、规范管理、监测监督、市场竞争等方面采取一揽子制度安排,逐步使农村民间融资成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资金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强化民间金融市场退出制度,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推动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联动机制。制定包括财政、税收、货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资金回流农村。财政部门应出台补贴、担保或税收优惠等措施,将现有的财政支农资金划一部分作为贷款贴息资金、担保基金、支农风险基金,推动商业金融对“三农”信贷介入。对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农村金融机构呆坏账,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联手打包处置或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处置;税务部门应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实行免征营业税、减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其经营性收入、贷款损失核销、抵贷物资处置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中央银行应给予涉农贷款机构再贷款、再贴现、金融市场资金拆借等资格优先、利率优惠等货币政策,对“三农”信贷投入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应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差别利率政策,适当控制非农贷款,加大支农再贷款额度调剂力度。
第四,加快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引导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以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的方式将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使用,用于支农信贷投放。充分利用邮政储蓄银行点多面广的网络优势,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经营体系,发挥其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支付服务功能,积极扩大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涉农信贷业务。从机制上解决农村金融信贷交易权垄断、货币政策承载主体单一的问题,有效解决当前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严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