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联改革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联改革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创新型企业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型企业建设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创新机制,分类指导;上下联动,集成实施”的原则。

二、主要任务

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突出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集成科技政策、平台、人才、项目等资源,大力支持和培育国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重点建设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作用。

1、引导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支持创新型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建设国家、省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2、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采购等激励企业创新的重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要高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比例,国家、省和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

3、引导企业加快知识产权创造。把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大幅度提高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在全市总量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品牌建设体系和财务核算体系;建立创新型企业信息网,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引导企业优化技术创新管理。改革和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以深化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为核心,支持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练兵、技能竞赛,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群众基础,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强职工技术交流与协作,促进职工技术成果转化,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

三、创新型企业命名标准及程序

1、创新型企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掌握发展的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地位。原则上近三年内至少拥有1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含授权专利、软件专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

(2)创新投入强度高。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较高,并达到一定标准。原则上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3)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企业有较为完善的创新发展战略或发展规划,健全的研发机构,制订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4)有较强的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企业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并享有相当知名度,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带动潜力。原则上企业主导产品须拥有注册商标。

(5)企业信誉好。为在市境内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资产负债率合理,信用好,无违法违规记录或不良行为,盈利状况较好。

2、创新型企业命名程序

(1)地方培育,市级命名。创新型企业的前期培育工作,包括试点企业的遴选及初步评价,由各地科技部门会同同级国资委、总工会、工商联按照本《实施方案》规定的命名标准,开展试点培育和推荐,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组织初步评价,评价结果上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地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并命名。

(2)明确重点,择优支持。市级创新型企业主要从地方创新型试点培育的企业中择优命名;对于在我市或行业内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文化理念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市级创新型企业,优先推荐申报“省创新型企业”确认命名。

四、支持措施

1、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工商联根据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要给予支持,建立绿色通道,加大扶持力度:

(1)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科技攻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给予优先支持,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承担。积极支持创新型企业参与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2)强化对市级创新型企业的业绩考核,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3)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对创新型企业优先安排和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并协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培训。

2、支持创新型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创新型企业获得受理的重大发明专利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所需申请费和实审费,省、市、县(区)财政专利申请专项补助资金按规定给予全额补贴。支持创新型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并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试点工作。

3、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培养和引进我市前沿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急需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及优秀企业家。

4、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表彰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且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在创新型企业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创新成效的企业或个人,市科技局、国资委、总工会、工商联给予表彰或奖励。

五、组织实施

市科技局会同市国资委、总工会、工商联负责组织并指导全市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各县(区)科技部门会同当地国资监管、工会、工商联等部门,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创新型企业前期培育与推荐工作。

1、创新型企业的前期培育。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启动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组织辖区内企业围绕创新型企业建设内容开展试点工作。

2、创新型企业的推荐申报。各县(区)面向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试点的企业进行初步评价,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由企业填写《市创新型企业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建设任务、具体措施、工作进度以及年度目标和总体目标等),经县(区)科技部门会国资监管、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初审后,一式三份上报市科技局。

篇2

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明确。早在2009年。建工师党委就紧紧围绕全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制定了建工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2009年至2010年全师“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项建设”、“开展八项活动”的目标任务。2010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师党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建工师实际推进解放思想大学讨论活动,建工师党委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全师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即“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两大目标”、“抓好八项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健全。建工师党委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师纪委、党委办公室等成员部门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本部门实施办法,分解工作任务。由此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工作相互结合,同各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面工作相互贯通,形成了师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干部队伍为骨干、以形工群众广泛参与为特色的大政工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系统扎实。为稻实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责任,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建工师党委根据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企业、教育、卫生三大系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设计了涵盖考评项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的三个思想政治工作考评表,将思想政治工作分解细化为党风廉政建设、党建组织工作、宣传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统战民宗台办工商联工作、社会治安综治工作、武装工作、工会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作七大类考核项目,其中企业考核总分为20分,考评结果纳入企业年度发展业绩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分别为100分,考核结果与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多样。今年上半年,师党校举办了5期干部专题研讨班,对《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解读;由宣传部牵头,机关9个部门共同参与编写了涵盖重要理论要点、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重要会议精神、当前重大活动、大政工工作要点五项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手册》;组织人员将向兵团推荐上报的20名感动兵团人物的事迹汇编成册,编印了《建设者之歌》一书;师宣讲团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4天的唱响“兵团精神”宣讲;举办了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背景,以“感谢党的恩情,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师第三届职工群众广场文化艺术节。同时组织开展了“四好”领导班子、党风廉政教育月、“积案化解年”、“六五”普法、“巾帼建功”、“平安项目部、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和谐小康家庭”、“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月、创先争优、弘扬“新疆精神”和唱响“兵团精神”宣传教育等多项活动。师党委在秉承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搭建了丰富的载体和平台,使思想政治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篇3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便民利民、突出特色、规范管理、专业服务”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以群众需要为核心,挖掘地方特色,传承保护地方文化、民间技艺,通过适度扶持,合理布局、示范引导,逐步做大做强。

二、工作内容

(一)传承保护“新罗老字号”

传承保护“老字号”是留住新罗乡愁、打造新罗味道的有效途径。在传承保护“中华老字号”和“福建老字号”的基础上,突出传承保护“新罗老字号”,实行成熟一批推一批。2018年在全区所有镇(街)范围内,重点围绕餐饮业、食品土特产、百货超市、酒店宾馆、书店、美容美发等培育“新罗老字号”。

牵头部门:区三产办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工商局、文体广新局、旅游局、经信局、工商联、食药监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旅馆业、美容美发等行业协会。

(二)寻找发掘“新罗巧匠”

寻找发掘缝补、修理、开锁、刻印、装裱、剪纸、冲洗(摄影)、洗涤、美容美发、插花、调酒、司仪、厨师、茶艺、传统手工艺等服务行业中的“新罗巧匠”,保护传承优秀手工技艺,实行成熟一批推一批。2018年在全区所有镇(街)范围内发掘“新罗巧匠”。

牵头部门:区三产办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工商局、人社局、文体广新局、总工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美容美发等行业协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罗区生活业品牌提升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三产办、商务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执法局、工商局、食药监局、旅游局、工商联、文联、方志办、总工会、团区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领导全区生活业品牌提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三产办。

(二)加强监管服务。工商、食药监等执法部门要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注重规范引导,注重品牌培植,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品牌保护,打击侵权行为,引导其规范有序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在第三产业扶持基金中设立生活业品牌提升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奖励相关品牌行业。安排区三产办牵头工作经费30万元,重点用于店招统一制作、品牌宣传推介、品牌的保护、人才培训等工作。

(四)全面宣传推广。由区三产办牵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普及品牌保护知识,加强对新罗生活业品牌的宣传;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参展等活动。积极稳妥推进“新罗老字号(巧匠)”协会组建工作,编制《新罗老字号(巧匠)画册》《新罗老字号(巧匠)导航》等汇编,用于旅游推介、文化传承与推广。在各大新闻媒体开辟宣传栏目,专题推介“新罗老字号”和“新罗巧匠”,营造发掘保护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浓厚社会氛围。

 

附件:1.“新罗老字号”评选办法

2.“新罗巧匠”评选办法

3.“新罗老字号”评选申报表

4.“新罗巧匠”评选申报表

 

 

附件1

 

“新罗老字号”评选办法

 

一、名称

新罗老字号。

二、定义

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技艺的产品,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企业品牌。

三、认定范围

新罗区境内的有关市场主体(包含餐饮业、食品土特产、百货超市、酒店宾馆、书店、美容美发等法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四、申报条件

1.字号创立已满20年(含民间工艺传承)。

2.传承独特的产品或技艺。

3.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4.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5.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已受理该单位提出的与申报字号一致的商标注册申请给予倾斜加分。

五、申报程序

具备“新罗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商事主体,须向所在镇(街)或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各镇(街)、部门要指定专人接受报名,并由所在镇(街)或所属部门初步审核后,推荐报区三产办进行资格审核(申报材料见附件)。其中:每个镇(街)推荐老字号不少于1名,区商务局、旅游局、文体广新局、经信局、工商联等部门各推荐老字号1名以上,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旅馆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

    六、评选流程

1.公众评议:通过初审的老字号由网络进行公众投票(占总分的40%)。

2.专家打分:专家由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旅馆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社会公众人士由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商务局、文体广新局、文联、三产办各推选1名,进行打分(占总分的40%)。

3.评审委员会评审:由评审委员会打分(占总分的20%)。

4.公示:将最终总分排名前十名的在媒体进行公示,如经公示有异议且调查核实后应取消的,将根据得分高低依次替补。

七、奖励表彰

对获评的“新罗老字号”,由区委、区政府颁发新罗老字号特制牌匾并且进行表彰,同时:①由区三产办定制统一店招(备注:若有多家分店,最早开设店铺的店招由三产办定制,其余分店由店主按要求定制);②评选后1年内对店铺装修、购买设备、技术改造、工艺创新等按照投入总额的60%分别分次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③评选后1年内,每开一家分店奖励2.5万元,封顶5万元;④第②、③条可同时享受,合计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八、优惠政策

1.优先推荐“新罗老字号”传承者参加龙津商学院学习。

2.“新罗老字号”每年免费获得一次在区级媒体上展播,并对在区媒体上宣传老字号的广告给予广告费减半优惠。

3.“新罗老字号”由区三产办推荐给区方志办优先编入我区地方志。

4.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展销会,优先为“新罗老字号”企业提供摊位,并对企业参展费用给予优惠或补贴。

5.对“新罗老字号”开通办证绿色通道,并给予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

6.“新罗老字号”进行商标注册,按照实际支出金额的50%予以补助,其中企业国内商标保护性通类注册补贴金额不超过5万元,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补贴资金不超过10万元。

7.“新罗老字号”成立申报主体后且符合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条件,并于2020年之前注册成功的,可根据《龙岩市政府办公室转发龙岩市工商局关于推进商标品牌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龙政办〔2016〕236号)获得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20年之后二年内注册成功的由区财政给予5万元奖励。

8.享受入编《新罗老字号(巧匠)画册》《新罗老字号(巧匠)导航》手册。

9.获得“新罗老字号(巧匠)”协会入会资格。

10.政府各类活动的采购优先选用“新罗老字号”企业产品。

九、其他说明

鼓励各镇(街)开展“老字号”评选活动,并给予奖励。

附件2

 

“新罗巧匠”评选办法

 

    一、名称

新罗巧匠。

    二、定义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耐心、专注;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专业;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贡献特别突出;在一线岗位上直接从事服务工作的优秀技术人才。 

    三、认定范围

新罗区境内的有关个人〔主要包含修补、修理、开锁、刻印、装裱、剪纸、冲洗(摄影)、洗涤、美容美发、插花、调酒、司仪、厨师、茶艺、传统手工艺等服务类从业人员〕。

    四、认定条件

1.从事本专业技能工作不少于10年,目前仍在一线岗位上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研发等工作。

2.具有绝技绝活,或创造了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或产品质量创造了同行业高水平,并热心积极传承自身技能手艺。

3.在所在行业、领域刻苦钻研技术,产品追求极致,在同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4.在技术上有重大创造或革新,取得龙岩市内领先的成果并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5.职业技能在同行业中处于拔尖水平,获得过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前3名的,给予倾斜加分。

    五、申报程序

具备“新罗巧匠”认定条件的个人,须向所在镇(街)申报,各镇(街)要指定专人接受报名,并由所在镇(街)初步审核后,推荐报区三产办进行资格审核(申报材料见附件)。其中:每个镇(街)推荐不少于1名,区商务局、文体广新局、人社局等部门各推荐1~2名,区工商联至少推荐1名,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

    六、评选流程

1.公众评议:通过初审的巧匠由网络进行公众投票(占总分的40%)。

2.专家打分:专家由区烹饪、家庭服务业、洗染业、烘焙、旅馆业、美容美发等协会各推荐1名,社会公众人士由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新局、文联、发改局、商务局、三产办各推选1名,进行打分(占总分的40%)。

3.评审委员会评审:由评审委员会打分(占总分的20%)。

4.公示:将最终总分排名前十名的在媒体进行公示,如经公示有异议且调查核实后应取消的,将根据得分高低依次替补。

七、奖励表彰

对获评的“新罗巧匠”,由区委、区政府颁发新罗巧匠特制牌匾并且进行表彰,同时评选后一年内给予3万元奖励。

八、优惠政策

1.优先推荐“新罗巧匠”参加龙津商学院学习。

2.“新罗巧匠”每年免费获得一次在区级媒体上展播,并对在区媒体上宣传巧匠的广告给予广告费减半优惠。

3.“新罗巧匠”由区三产办推荐给区方志办优先编入我区地方志。

4.“新罗巧匠”进行商标注册,按照实际支出金额的50%予以补助,其中:企业国内商标保护性通类注册补贴金额不超过5万元,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补贴资金不超过10万元。

5.享受入编《新罗老字号(巧匠)画册》《新罗老字号(巧匠)导航》手册。

6.获得“新罗老字号(巧匠)”协会入会资格。

篇4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促进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对就业政策的知晓率;畅通渠道,及时更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防范和妥善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杜绝虚假培训、非法招工用工和企业间恶意“互挖工人”等现象,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秩序;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致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立足长远充分挖掘本地人力资源,促进本地居民更加充分就业;采取措施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我区的认同感,逐步实现外来工本地化。

二、工作要点

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务求实效。以市政府加强企业用工服务“17个确保”公开承诺落实情况回顾等为宣传重点,增强企业和劳动者对我区的认同感。以开展2012年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为重要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劳务招聘活动。以实施重点企业紧缺技术工种免费培训为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监管,防止虚报培训人数骗取补助资金现象的发生。以建筑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为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劳动合同制度示范活动。以查处企业欠薪、无证照小加工作坊、有组织恶意“互挖工人”为重点整治内容,依法取缔非法加工作坊和职业中介组织,规范用人单位的招、用工行为和职业介绍机构的中介活动。以评选表彰区级劳动用工规范管理先进企业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属重点企业的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和督促广大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

三、工作措施与任务分工

(一)加大促进就业政策法规和用工信息宣传力度。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企业文化、用工情况、用工需求,总结宣传我区企业用工服务的特色、亮点,宣传我区栓心留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编印《就业政策明白卡》和《2012年区企业用工信息汇编》宣传册,发放至外来工、本地城乡劳动者和企业。大力宣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典型企业,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到用工规范的企业就业。(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物价局、司法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工商局、区总工会、工商联)

(二)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按照《市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规定》的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加强企业用工服务“17个确保”公开承诺事项,保障劳动者在就业、培训、报酬、社保、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权利和待遇,不断优化企业用工环境,让更多的务工人员将我区作为就业创业的首选地或重要目的地。(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物价局、司法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工商局、区总工会、工商联)

(三)开展2012年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

1.加强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分析。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召开企业用工座谈会,设立企业用工监测点,及时跟踪、准确掌握我区企业开工、员工返岗率和用工需求情况,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的形势研判。(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经贸局、区工商联)

2.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务招聘活动。深入开展以“企业招工、政府帮忙”为主题的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引导企业用足本地工,留住外来工,新引进外来务工人员。组织规模企业到湖北、云南、宁夏以及省内三明、南平顺昌等劳务输出重点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和招聘活动,在巩固年人力资源比较富的招工点外,新拓展2-3个招工点,力争新引进5千名以上外来工。要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协作区域,积极与省内外人力资源富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劳务协作关系,开辟更多、更稳定的劳务输入基地。全年举办50场以上劳务招聘会,携手海峡都市报等媒体举办海都就业节、“春风行动”专场咨询招聘活动5场,新春大型招聘会5场、校园招聘会5场,联合开展“海西招聘行动”和“2012人才淘宝会”。(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做亮特色工作。继续采取“到省外人力资源富的市场驻点招聘”、“进学校、进社区”、“村企合作”,更直接、有效地引进外来务工人员。继续在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及“大人才网”、“婉玲信息超市”求职热线我区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打造不落幕的免费求职市场。区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超市”及时供求信息,每周更新一次和每周六固定的招聘会,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设立职业介绍窗口,辖区企业用工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服务。(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4.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送培训进企业”活动。联合区直有关部门开展重点企业紧缺技术工种免费技能培训,今年培训500人以上,加快培养企业转型升级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建立各类产业基地培训中心。加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落实好政府培训资金直补企业政策。抓好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认定和社会化考评。我区全年培训各类劳动者2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以上。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走实走宽校企合作,打造精品专业和品牌学校。鼓励企业、培训机构等到劳务协作城市建立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输入优质人力资源。(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

(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营造良好就业用工环境。

1.从2012年2月起,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取缔无证照小加工点、小作坊;严肃查处有组织恶意“互挖工人”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为幌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和取缔非法中介组织,清理整顿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规范职业中介、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市场行为,维护人力资源市场正常秩序;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加强对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和监督,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依法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公务员局、区公安分局、工商局、区总工会)

2.结合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在全区范围内评选10家以上劳动用工规范管理先进企业,报送市政府表彰。并通过新闻等媒体宣传报道先进事迹,营造我区栓心留人的用工环境。(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经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局、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地税局、工商局、区总工会、妇联、工商联)

3.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大“五险统征”工作力度,引导和督促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积极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职工队伍。(牵头单位:区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地税局)

(五)努力促进产业工人本地化。

1.创新公共管理服务,吸引外来劳动者扎根我区。学习市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劳动者给予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等方面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稳定性。支持工业园区和具备条件的企业把工业用地中的剩余生活配套用地经所在地政府批准改变用途后,可由所在地国土资源部门按程序组织招拍挂出让,或以划拨方式作为公共租赁房用地,用于建设员工公寓,优先向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员工出租,多余房源由政府统一调配,权属不变。(牵头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区公安分局、市国土资源分局)

2.充分吸纳本地城乡居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对辖区内的本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意愿、培训情况和就业去向等进行调查建档,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数据库,实现全区人力资源实时动态管理。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各项促进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本地职业院校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留在我区就业,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劳动力,提高本地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化程度。(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财政局、教育局)

四、工作步骤

全区进一步提升企业用工服务水平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月)。各街道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动员部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街道、社区宣传栏、劳动保障窗口等宣传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促进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月—11月)。要充分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在采取组织企业外出招工和参加现场招聘活动以及发动老员工带新员工等传统管用招工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招聘方法,运用现代化招聘手段,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牵线搭桥,内招外引,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企业用工服务系列活动。街道要组织专门力量,督促指导辖区用工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辖区内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基本情况,确定重点检查的区域、场所,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对检查中发现无证照生产经营的小加工点、小作坊等,要及时责令其停止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破坏环境资源、扰乱用工秩序的,坚决予以取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职业中介、职业培训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撤销不符合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对恶意互挖工人的企业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定予以查处;对提供虚假招聘信息,虚假招聘广告,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用人单位,依法责令限期改正,不能落实整改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关闭取缔,并给予公开曝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2年11月—12月)。要认真总结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及时兑现各种奖励优惠政策,推广各有关单位在促进就业、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和规范用工行为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巩固提升工作成效。要积极宣传受表彰企业的先进典型事迹,展示我区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为我区实施“四个提升,两个加快”和“五区构建”战略和着力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核心区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此次专项行动作为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实施。

(二)加强宣传,注重引导。要将宣传引导贯穿于专项行动始终,前期要重点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级相关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专项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后期重点宣传服务企业用工工作成效以及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情况。在宣传中,要注重引导用人单位转变招人、用人、留人观念,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就业观念,正确表达利益诉求,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篇5

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20xx〕37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通知》(闽政〔1999〕15号),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实行医疗补助。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医疗补助的原则

(一)医疗补助水平要与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相适应;

(二)保证国家公务员原有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并随经济发展有所提高;

(三)医疗补助经费要合理使用,厉行节约。

二、医疗补助的享受范围

(一)符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二)经省人民政府或省人事厅批准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三)经省委或省委组织部批准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各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其他单位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四)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

(五)原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可参照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实行医疗补助,具体单位和人员由各级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各地应结合当前的机构改革,按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人员编制的实际情况从严掌握核定,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扩大享受人群。

上述人员均不包括停薪留职人员。

三、医疗补助的经费来源

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国家公务员按享受人数和规定的医疗补助筹资标准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原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事业单位由同级财政按单位性质及收支情况在事业费预算中予以安排或适当补助。中央驻闽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由中央单位向当地经办机构缴纳。

医疗补助筹资标准应根据原公费医疗的实际支出、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和当地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合理确定。具体筹资比例由各地(市)研究确定。

四、医疗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用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医疗费用补助;

(二)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

(三)省委和省政府规定享受医疗照顾的人员,在就诊、住院时按规定补助的医疗费用。

补助经费的具体使用办法和补助标准,由各地(市)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作出规定。

五、医疗补助管理层次

地、市以下(含地、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管理层次由各地区行署、市人政府确定。地、市以下(含地、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以及医疗照顾人员的医疗补助等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市)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具体管理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离休人员、老的医疗费管理按省委组织部等六家单位下发的《福建省关于建立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的暂行规定》〔闽委老综(1999)033号〕规定执行。

省、部属驻榕国家机关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实施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省、部属驻榕以外的国家机关公务员执行所在地确定的医疗补助办法。

六、医疗补助经费管理和监督

医疗补助经费要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单独管理,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核算。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医疗补助的经办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并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各地(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考核与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制定医疗补助经费的财务和会计管理制度,并加强财政专户管理,监督检查医疗补助经费的使用。审计部门要加强医疗补助经费的审计。

对国家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是涉及到国家公务员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劳动保障、财政、卫生、人事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七、本暂行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八、本暂行办法与各地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执行。

医疗补助的内容《社会保险最低标准公约》规定的医疗补助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在疾病情况下

(1)普通开业医生诊疗,包括出诊;

(2)在医院由专家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如有可能在医院外提供这种专家治疗;

(3)由医生或其他合格开业者开具处方的必需药物的供应;

(4)必要时住院。

2.怀孕、分娩及其后果

(1)由开业医生或合格的助产士进行产前、分娩和产后的护理;

(2)必要时住院。该公约规定可以要求受益人或其供养人分担医疗费用,但有关费用分担的规则应以避免经济困难为原则加以制定。

1969年的《医疗照顾与疾病补贴公约》规定,医疗照顾应致力于维护、恢复或改善受保人的健康以及工作和处理个人需要的能力。医疗照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内科医生的护理,包括家庭出诊;

(2)在医院内对住院或非住院人员的专家护理以及专家可能给予的院外护理;

(3)依照医生或其他合格医务人员的处方提供必需的药品;

(4)必要时住院治疗;

(5)依照规定的牙科护理;

(6)医疗康复,包括依照规定的肢体替代或矫正器材的提供、维护和更换。

各国疾病保险规定的医疗服务费用的具体支付办法,主要有三种方式:

(1)由公共卫生系统或社会保险机构直接将医疗费用支付给医疗照顾的提供者,病人一般与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很少或不发生经济关系。

篇6

《决策》: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多年来饱受淮河水患等影响,贫困人口多、情况复杂。相对而言,阜阳贫困人口和扶贫工作有哪些突出特点?

于勇:阜阳情况较为特殊,不仅是人口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更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减贫任务最重的市。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和皖北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两区”叠加的脱贫攻坚主战场,阜阳8个县市区中4个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4个是省级重点县,尚有65.8万贫困人口,全省最多,且自身脱贫能力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与返贫交织,脱贫难度大。

十以来,心系农民、情系农村,特别是对贫困人口给予了极大关心,就如何脱贫攻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也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表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全国人民的光荣承诺,也是我们党充分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爱民情怀。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阜阳响亮提出自觉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承担起脱贫攻坚的重大责任。这“双重任务”,一方面是如何让一千万人达到小康,另一方面是如何让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不拖后腿。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学系列讲话以来,根据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打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阜阳地方特色的扶贫脱贫之路。

《决策》:打人民战争是党的重要法宝。从阜阳脱贫攻坚实践来看,如何才能把党内力量组织好,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都动员起来?

于勇: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委的第一责任、政治任务。

针对阜阳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派了4个国贫县的挂职副书记和30个乡镇副书记专司扶贫。把这些年富力强、热爱基层、乐于奉献的干部,摆到扶贫第一线。同时,充分发挥1700多位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作用。另外,重点加强基层支部的建设,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发挥。如何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培育一批“不走的工作队”至关重要。

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我们对派驻工作组、专职副书记、第一书记有考核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牵头,对庞大的专司扶贫队伍进行管理、监督、激励、考核和约束。只有通过增强各级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为扶贫工作奠定强大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保障我们的扶贫工作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要求,按照脱贫攻坚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来完成任务。

同时,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既要依靠各地党委组织外力来推动扶贫工作,更要教育、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身顽强拼搏。如何调动这些直接参与的贫困户?贫困村广大的群众,这是内因、是关键、是根本,要让他们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同舟共济,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脱贫之路。

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支持扶贫工作。目前,全市开展了政协委员扶贫行动,市工商联组织了“千企进千村”活动,妇联、团委、派等都发动起来了,我们有一大批工业企业都直接参与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人的角度,就是要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打一场人民战争。

“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

《决策》:从各地实践来看,基层扶贫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在基层扶贫实践中,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于勇:从扶贫工作角度,关键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的问题。

“准不准”问题,要解决扶贫对象识别是不是准,扶贫措施是不是准,扶贫干部准不准。精准识别经过多次的回头看应当比较准了,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最重要的任务是帮扶措施准不准的问题,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推进精准扶贫。比如,产业帮扶产业选得准不准,这个问题很重要。为此,我们对全市516个贫困村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因地制宜的问题。

“严不严”问题,重点解决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不走样,这要作为一个“高压线”。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很多政策,光伏政策、金融政策、项目政策、资金政策等很多,有没有落实到位?为此我反复强调,在这方面出问题,一个村出问题不是光处理村干部的问题,乡干部要受处分;一个乡普遍出问题不是光处理乡干部的问题,县里也有责任。要把严格执行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作为一条“高压线”,否则好事办不好。

一个月前,我在调研时就发现,金融扶贫总体很好,但有三个倾向:一是简单化,中央5万块钱扶贫贷款是为了发展产业,而不是简单化的给贫困户几千块利息;二是垒大户,村里有个企业,可能所有贷款都给它了,这样容易出现风险问题;三是有些贷款没有真正给贫困户。这些问题有些是未雨绸缪,有些可能是苗头。但只要发现有苗头,就要用一些制度来规范,确保党的扶贫政策执行不走样。

“严不严”问题,还要解决扶贫干部管理是否严。通过严格的管理会孕育出一批埋头苦干、艰苦奋斗,与群众有感情,能够帮助、带领老百姓脱贫的干部。比如市法院有一位女干部,在临泉县最偏僻的贫困村扶贫,自己孩子才两岁,为了动员大家养鸡,单位拿了3万元,她自己掏了3万元,她还学习养鸡技术,防疫靠她,卖鸡也帮忙卖,跟老百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她的带领下,这个贫困村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搞得非常好。还有一批这样的干部。通过严的要求,能发现、培养一批在农村摸爬滚打过的优秀干部。

第三是解决“真不真”的问题。今年全市有17万人要脱贫,要真脱贫、脱真贫,不是数字脱贫。要建立一套程序,从贫困户个人申请、村民代表评议、张榜公示、到乡里公示、县里备案,用一整套程序来规范脱贫,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是仅仅看收入。

在中央和省里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支持下,通过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通过解决“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的问题,阜阳一定能和全国、全省一道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产业扶贫关键是因地制宜

《决策》:沿淮魍菪詈榍是阜阳脱贫攻坚一个重点和难点,魍萸人民能否脱贫全国上下都很关注。阜阳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于勇:阜南县淮河魍莸厍共40多万人口,属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沿淮行蓄洪区贫困带,历史上先后15次开闸蓄洪。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洪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报道,说下雨小麦被淹,排涝站及时排涝,为农户服务。我当时就疑惑,才下了15毫米的雨,怎么需要排涝?第二天我就自己跑去调研,专门找到报道的地方,一看8000亩地里确实都是水。而且当时5月份了,小麦才长那么一点高。当地乡镇干部说,其他地方小麦亩产1千多斤,这里才300多斤。

沿淮魍莸厍遭受涝灾十分普遍,既然排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何不调整种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水生作物种植?为此,我提出立足实际,变废为宝,克服水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适应性农业。

今后,魍莸厍不但不是荒滩废地,而是一块风水宝地。特别是阜曹路建设后,魍莸厍离阜城只有半小时车程,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今后将是阜城的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做好魍莸厍的脱贫攻坚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和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产业,念旅游经、唱旅游戏、做旅游文章,因地制宜选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谋划特色农业布局。所以,阜曹路我称它是交通大道、生态大道、旅游大道、脱贫大道。

《决策》: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产业的精准选择尤为重要。但产业培育受市场、人才、资源等因素制约,实践中产业开发难度大。阜阳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于勇:产业扶贫,首先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阜阳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拓展的空间也很大,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解决阜阳贫困村水电路问题,给我们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今年,全市范围内乡村道路开工建设3500多公里。去年一年,全市对农村电的投入比“十二五”总和还要大几倍。阜阳要抢抓机遇,强力补齐短板,奋发作为,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培植它们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贫困村脱贫才有希望。

产业扶贫最重要的是解决贫困地区造血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紧紧围绕各地农业的特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规模经营,大力提倡“你小康,我脱贫”,通过大户带动、联户带动,一批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的企业应运而生。比如,颍上县辛福村就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建了几十个日光温室,其中有35户贫困户入股。太和县一家龙头企业给三个乡镇的贫困户,每个贫困户提供100―300只鸡苗,提供饲料,提供服务,使这些贫困户脱贫。

我们充分利用中央的扶贫贷款,有的是入股,有的是自己发展产业,通过党员带动、大户带动、合作社互动、村民自动,再加上光伏和工业企业带动,把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建立起来。

以改革破解难中之难

《决策》:无论从阜阳还是全省来看,因病因残致贫都是脱贫工作的一块“硬骨头”。在健康扶贫方面,阜阳有什么创新做法?

于勇:对于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健康扶贫是难中之难。因病因残返贫的比例全国是48%,安徽是53%,阜阳是71%,这个难题怎么破?

深刻剖析这一问题的背后,既有农民自身的思维习惯问题,更有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滞后问题,很多人小病得不到及时准确诊疗,最终酿成大病,给贫困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我们提出“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的思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以“防未病”为基础,减少疾病发生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首先要减少疾病。我们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相继出台了《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贫困村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中医药“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工作重心从“注重医疗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并重”转移,提升全社会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努力让老百姓尽量不得病或少得病。

二是以“看小病”为关键,提高就近就医满意率。我们牢固树立重心下移的意识,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中、力量向基层汇集,下大气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薄弱、服务能力偏低等突出问题,在一些县探索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医院直管,确保群众的“小病”能够就地就近得到医治。如,阜南县柴集镇卫生院由县医院直管后,就诊量、收入翻三番。这直接影响老百姓会不会因病返贫的问题。

三是以“治大病”为保障,降低重大病患流出率。在市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实施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先后投资62亿元,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26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品牌医院、示范医院。同时,选择阜阳十种常见大病,政府每年拨付2000万元用于扶持建设十个大病科室。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规范和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中介组织功能性建设与专业行业协会建设,切实维护中介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逐步形成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有机结合的中介组织规范发展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

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针对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不同类别和属性,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务求集中整治见实效。

3.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一边抓突出问题的解决,一边抓规范发展,完善监管体制,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审查和确定中介组织的经营资格,凡达不到准入条件和标准的,该撤销的予以撤销,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登记而擅自执业的中介组织,要依法取缔。重点是:(1)检查中介组织的前置审批许可证件、营业执照是否齐全、是否有效;(2)检查中介组织经营主体的实际使用名称、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等经营状况与审批证件及营业执照的审批事项、登记事项是否一致,有无出租、出借、转让审批证件或营业执照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检查中介组织的执业情况,查处中介组织出具虚假证明、违规操作、不当竞争等违规违法问题。重点是:(1)检查其经营活动是否依法进行,有否不当竞争、超范围超资质行为、业务程序违法或非法活动等;(2)检查其经营活动是否完全正确履行法定的、委托的、约定的、自设的义务,有否存在损害国家、企业、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3)检查其经营活动是否遵守行业自律规定、职业道德,有否存在违规操作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三)检查中介组织的脱钩改制情况,深化中介组织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严格按照《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实施方案》(政办12号)的要求,依照政策规定在人、财、物、名称等方面与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彻底脱钩。

(四)检查各审批登记部门和主管部门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情况,督促纠正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四、工作步骤

(一)摸清底数、调查研究(年6月底前)。各相关单位要开展一次摸底大排查,摸清我区中介组织数量和行业分布,以及证照持有情况,并登记造册。

(二)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年7月至9月)。针对调查摸底的情况,各单位要组织人员逐家进行检查,依法查处一批中介组织违法违规案件。

(三)建章立制、检查验收(年10月)。各部门要针对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出台规范性文件。区政府将组织有关单位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开展不扎实、工作任务未完成的给予通报。

五、职责分工

(一)有关部门开展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治理承担以下职责:

1.完善主管行业的中介组织管理制度,引导成立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指导、督促、检查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自律。

2.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对收到的举报投诉线索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反馈相关部门。

3.负责主管行业的行政许可审批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

4.发现和查处辖区范围内主管行业的市场中介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上级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的,应及时通报上级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5.调研主管行业的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中介组织的发展思路提出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

(二)各部门职责分工:

1.区工商局:负责中介组织专项治理工作的协调组织,承担中介机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通报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好的工作做法和经验;负责审查法律法规规定的中介组织前置审批证件,开展中介组织注册登记管理;负责登记、商标广告机构及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2.区监察局:负责对中介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依法依纪查处或通报中介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参与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等违法违纪行为。

3.区财政局:负责会计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政府采购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4.区建设局:负责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工程监理、工程检测、工程咨询、房屋拆迁机构、房产中介、物业服务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5.区发展改革局:负责统筹规划中介组织的规范和发展工作,起草有关政策规定,研究中介组织在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负责对招投标和投资项目咨询评审机构的监督管理。

6.区民政局:负责非营业利性中介组织的社团登记、管理和监督;负责查处中介组织违反社团登记法律法规的行为;负责婚姻介绍、家政服务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7.公安分局:负责出入境机构、驾驶证代办、车辆代报牌代年检、保安服务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对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严重违法违规涉嫌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区物价局:负责价格认证评估机构的监督管理;负责制定中介组织服务收费标准,开展中介组织服务收费检查,规范和完善中介组织的收费行为;负责查处价格评估机构违规执业行为,负责查处中介组织乱收费用、强制收费、不明码标价、价格垄断、低于成本收费、不正当价格竞争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9.区经贸局:负责拍卖、典当、担保、二手车鉴定评估、能源评估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0.区交通局:负责交通、外船、外运和船务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1.区旅游局:负责旅游中介服务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2.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职业中介机构、劳动技能培训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3.区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评估(评价)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4.区文体局:负责文化演出机构、图书出版机构、音像发行机构、演出团体经纪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5.区司法局:负责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公证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6.区环保局:负责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7.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土地评估机构、土地交易中介机构、矿产资源评估机构、经营性测绘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18.区国税局、地税局:负责税务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负责查处中介组织偷税漏税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

19.区外经贸局:负责进口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机构、对外服务中介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20.区教育局:负责教育(家教)介绍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监管管理。

21.区人事局:负责人才中介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22.区科技局:负责科技成果交易、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技信息咨询、专利、知识产权评估服务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23.市质监督局直属城涵片区:负责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计量服务、认证、认证培训、认证咨询、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检测、鉴定认证、报检等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

24.区工商联:负责经济类行业协会的组建和日常管理。

25.各镇(街道)、村(社区)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中介组织专项治理整顿工作。

其它职能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各相关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单位要针对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要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责任人,切实负起相关行业的监管职责。

篇8

今年以来,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加快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统筹城乡就业这一总体思路;紧紧抓住开发岗位、提高就业率和强化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两个关键”;突出抓好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困难群体再就业“三个重点”;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今年以来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预计今年全市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万人,完成年计划的,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责任体系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市就业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作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会、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等制度,形成了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年初,在总结成绩查找不足的基础上,把××年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量化分值,纳入政绩考核之中。确保了政策原原本本的落实到位,指标实实在在的分解到位,保证了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狠抓再就业政策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力

⒈《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和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及时到位。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万个,有****人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减免各项税费万元。

⒉四项再就业补贴落实到位。为*****人次下岗失业人员支付四项补贴***万元,其中:社保补贴***万元,岗位开发补贴**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万元,职业介绍补贴**万元。

⒊各类服务型企业认定到位。全市共认定新办服务企业(包括商贸企业)**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万人,减免所得税****万元,营业税***万元。

⒋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位。累计为****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带动了近****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目前,已有***户按时归还贷款共计***万元,还贷率在以上。

(三)做好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救助机制。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⒈全市公益性岗位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万元、岗位开发补贴**万元。共救助困难企业**户,为****名下岗失业人员筹集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万元。

⒉二季度,开展了以“发挥政策效应,助推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为主题的“行动”和“真情相助”活动。月日,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在市职业介绍中心分别举行了以“转观念,再,为扩大就业做贡献”为主题的“下岗失业人员进民企”启动仪式和“百家民营企业”现场洽谈会。两次现场会,共有来自淄博市的个体、私营企业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个,进场求职下岗失业人员近余人次,意向成交人次。

⒊积极与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协调配合,为下岗失业人员及“零就业家庭”开发个交通协管员岗位,并于月日和日,举办了交通协管员现场招聘会,应聘人员余人。

⒋积极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经过与民政、工会等部门协调配合,全面准确的摸清了“零就业家庭”现状和就业愿望,并积极实施再就业帮扶活动。目前,全市共有“零就业家庭”户,通过帮扶年底前确保一人实现再就业。

⒌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把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环节来抓,重点开展了高级能人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大培训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万人,其中:专业技能培训*万人,创业培训*万人。月日在市职业介绍中心举行了,淄博市的创业项目推介展示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推介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

(四)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人力资源市场经过改造扩建启用以来,按照人本服务和“新三化”要求,积极推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服务、“零距离”服务和“精细化服务”,积极创新就业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建立就业服务新机制。市职业介绍中心共举办劳动力市场***次,办理用人单位登记****个次,登记招聘人数**万人次,求职人数**万人次,意向成交*万人次。积极拓展代存档案工作,到目前为止,共为*万人了劳动事务,为****人代收代缴各类保险费,共计****万元。依据省劳动保障厅、省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制定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并注册登记了《**市人力资源市场》。

(五)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年初,积极开展了以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为主体的“春风行动”。共举办各类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次,全市共有家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万个,意向成交万人次。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西输东接”工程,月日,我市组织家企业,带着个岗位赴**市**县召开现场招聘会,现场共达成用工意向人次。

(六)做好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基金管理和发放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实现扩面参保单位***家,扩面征缴失业保险金***万元。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并于月日,顺利完成“一票征缴”企业业务交接。为*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亿元。从月日起,利用天的时间,共为**城区*万名困难群体发放供暖补贴***万元,

(七)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顺利举行。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做好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依据市、局领导的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会议筹备领导小组,制定了《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筹备方案》,做到了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周到服务,确保现场推进会顺利进行,得到了省、市领导及与会人员高度评价。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市作为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城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将会长期存在,特别是再就业困难群体比重较大,再就业难度大。据调查测算,全市“”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军转干部特困户****人。这些人员受年龄、技能、观念等因素影响,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较弱,扶持再就业的任务很重。此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从我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成交情况来看,近几年的平均成交率为%,今年市职业介绍中心的成交率是%,属近年来的新低,特别是今年农民工的成交率仅达,“有人无活干,有活无人干”的结构性矛盾凸现。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择业观念与岗位需求、市场自主就业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是部分用人单位待遇低、条件差、招用人员标准高等问题,影响了被招用人员的应招信心。

三是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滞后。依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关于印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我市适时制定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但是,市、区(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依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县之间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建设相对薄弱,影响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四是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再就业的资金到位不及时,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用于促进再就业的资金偏少,制约了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明年的工作打算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源、安国之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年市就业办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为重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落实优惠政策,加强技能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力争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的目标任务。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已于××年月日下发,省、市有关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相关文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将延续、扩展、调整、充实,针对出台的再就业政策,结合目前我市的就业形势,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通知》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工作。同时,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及各类会议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基层单位。树立和宣传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就业、基层单位切实落实政策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气氛。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⒈继续把新增就业人员和控制失业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指标。把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失业调控和实现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动机制作为主要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并纳入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下一步省将下达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我市将重新签订责任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和有关部门,继续强化就业目标责任制。

⒉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继续坚持就业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向就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报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⒊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再就业优惠政策将延续到年,积极协调财政、人事、计划、税务、工商、经贸、金融等部门,在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等困难群体、落实就业补助资金、集体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小额担保贷款等难点问题上实现大的突破。

⒋在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积极开发城市治安、保洁保绿、物业管理、医疗服务等社区公益性岗位,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岗位的力度,更多地安排困难人员再就业。将社会保险与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实现再就业的职工及时接续各项社会保险。将就业服务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紧密结合,推进再就业援助制度化、规范化。对困难群体实施精细化服务,将就业困难群体分类输入计算机管理,建立台帐,确立帮扶对象,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

(三)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⒈依据省劳动保障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劳社号)要求,××年重点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以保持全市就业局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本服务为核心,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布局、辐射带动、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科学制定建设标准,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

⒉积极做好新“**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工作。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成立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和市建委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市财政局局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市建委主任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局负责共同制定总体规规划、工程招标,市规划局负责市场建设规划,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工程的施工管理,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征用,市建委负责工程监督。各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把**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建设成为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质量好的优质工程。

⒊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依托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对象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街道和乡镇负责劳动保障事务的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手段,加强基础管理。继续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质量,落实工作经费。

⒋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全市‘三农’工作现场会”精神,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实行政府搭台、市场推动、信息引导、规范服务,建立我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态掌控机制,从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责任体系、组织机构体系、目标责任体系、技能培训体系和监督服务体系入手,消除限制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全面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就业工作。

⒌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按照“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围绕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实现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定期分析和职业供求和工资水平信息,完善网上职业介绍功能,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⒈广泛发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要通过资质认定,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定点机构。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为创业培训结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努力做好后续服务。

⒉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开展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充分利用电视远程培训等手段,将技能知识和就业信息送到农户。在吸纳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较多的重点行业和组织劳务输出的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国家培训项目。

⒊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工作。建设公共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操作训练。逐步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供公共服务。××年全市争取实现再就业培训*万人,创业培训***人,劳动预备役培训*万人次。

⒋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抓好培训中心的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自身优势,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要紧紧围绕就业再就业中心工作,深化改革,拓展服务,以培训为主业,做大作强培训工作。

(五)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保障作用

⒈采取多种方式、手段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扩大失业保险影响面。通过新闻媒体将参保单位的缴费信息及时向社会反馈,切实提高参保单位缴费自觉性;将征缴情况及时上报政府及经办机构,使各级领导全面了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利用到企业和单位征缴的时机,送政策上门,让劳动者了解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维权意识,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篇9

2014年至2016年,全省将完成水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到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达到700公里以上,水运能力达2000万吨以上,港口码头吞吐能力突破3000万吨。

据悉,未来几年,贵州将重点强化航道提等升级,构建“两主四辅”出省水运交通体系,扎实推进乌江、红水河航道规划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打通贵州“北入长江、南下珠江”,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两条出省水运主通道,确保实现航道通过能力最大化。同时,加快建设赤水河、都柳江、清水江、锦江四条水运出省辅助通道。进一步提高赤水河航道通过能力,计划到2016年全面建成赤水河航运扩能工程,改善航道217公里,形成1000万吨/年通航能力;推进都柳江和清水江航电一体化,结合旅游航运发展,研究编制东入沅水锦江航运规划。(新华网)

2400万元珠江沿岸改造临水设施

据悉,广州将投资2400万元改造珠江沿岸临水设施,杜绝安全隐患,相关招标在广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可查。据了解,本次招标单位为广州市珠江堤防管理处,具体招标内容包括改造无护栏公共岸线9000米,无护栏的临水台阶共49个,亲水平台两个。与此同时,堤防防洪(潮)标准也提高到200年一遇。计划工期4个月。

招标文件显示,此次需要改造的珠江沿岸临水设施安全隐患位于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白云区及大学城等珠江沿岸。无护栏公共岸线段将根据原有珠江堤防的设计断面,结合现状地形条件建设。无栏杆的临水台阶,如果其没有水上交通功能,则在临江侧统一安装固定式栏杆,并闭合。如其有水上交通功能,则安装加锁的活动式栏杆,并落实专人管理。(羊城晚报)

柳州市政协就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工业龙头献计献策

10月9日,柳州市政协召开“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柳州怎么办”专题议政会。各派、工商联和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就如何将柳州打造成珠江—西江经济带工业龙头城市献计献策。

据了解,目前,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已经进入到国家战略编制阶段,柳州市作为规划中的其中一个城市,“一枢纽一基地三中心”的地位设想已经通过自治区认可,将由自治区向国家上报后确定。“一枢纽一基地三中心”就是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中以柳州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以柳州为现代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以柳州为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柳州日报)

河池海事助力红水河百里画廊采风

10月21日,“天下河池美·神奇红水河”——两岸四地书画摄影家走进河池采风活动正式在大化辖区拉开序幕,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内地的103名艺术家,共聚山清水秀的河池,携手打造河池旅游文化新品牌,共同传播红水河文化。

此次活动从参观“红水河百里画廊”开始启动,河池海事局提前介入,制定了安全维护方案,并提前开展航道碍航大检查,对巡航中发现的碍航船舶立即要求驶离航道消除安全隐患。10月21日活动当天,河池大化海事处派出了1艘海巡船、4名执法人员,对旅游客轮进行护航,对游览水域进行清场,确保了红水河百里画廊采风活动顺利安全进行。(黄婕、许凯)

广东港口团参展第八届中国(深圳)物博会

10月14日至1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交通运输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广东港口组团以广东省沿海港口发展“三大战略”(亚太中心、南北枢纽、珠江门户)为主线,以沿海港口积极实施亚太中心战略、内河港口加快构筑网络化公共服务体系为主题,充分利用物博会这一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广东港口的服务水平和形象风貌。

据悉,今年以来,广东省港口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但港口企业的运营受到了国家清理进出口环节收费的大环境、船公司和货主压缩港口服务费用、以及物价持续上涨所形成的压力,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次组团参展,意在为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港口货物运输市场,继续保持港口生产的稳定增长。(广东省交通厅)

那吉航运枢纽工程通过竣工初步验收

9月26日,那吉航运枢纽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检查顺利结束,这标志着广西一个兼具航运、发电、电灌、养殖、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投产运营。

据了解,该工程位于右江中上游河段,坝址右岸距田阳县22公里,是郁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十个梯级中的第四梯级,距百色市29公里,是百色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工程批准概算118221.49万元,批准项目建设工期为51个月。工程建成投运后,每年发电2.53亿千瓦,年缴纳税费约1600万元,保障广西大部分地区未来的能源供应。水库蓄水后可渠化河道56公里,作为西南水运出海南通道的右江,航道通行能力将由原来的100吨级提升到 500吨级,随着鱼梁、金鸡、老口等枢纽相继建成,右江将实现全线渠化,达到通航1000 吨级的三级航道通航。(广西交通新闻中心)

铁山港5、6号泊位工程通过自治区发改委核准

近日,北海铁山港5号、6号泊位工程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5 号、6 号泊位均为15 万吨级通用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为764万吨。

据了解,5号、6号泊位工程项目位于铁山港西港区、铁山港区兴港镇新岭近岸海域,其南侧为铁山港1至4号泊位,计划总投资约194209万元,建设工期为24个月。该项目码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码头水工、装卸工艺、码头前沿停泊地、调头地、堆场、仓库、港内道路、供电照明、给排水、消防、通信、环保、生产及辅助建筑物等。项目码头前沿顶高层7.5米,前沿停泊水域底高层-18.1米。项目建成后,船长289米、宽度45米、满载吃水17.9米以内的15万吨级散货船均可自如靠泊码头,满足大宗货物进出港需求。(广西交通新闻中心)

第七届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深圳召开

第七届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10月16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约600多位业界高端人士参加。结合美国经济复苏、欧洲经济不明朗以及新兴国家经济下滑等国际宏观经济情况,各方对当前全球航运业形势进行深入剖析,从集装箱运输、海运物流、港口竞争力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是全球海运领域知名度最高的国际会议,为全球港口城市和航运企业的沟通交流、合作共赢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中国新闻网)

梧州海事局取消、免除部分涉企收费项目

为切实减轻航运企业负担,促进航运业持续健康发展,自10月1日起,梧州海事局取消、免除部分涉企收费项目,并暂停执行部分与收费项目有关的管理规定。

据了解,该局取消、免除部分涉企收费项目包括:取消LNG船舶进出港的强制性护航,海事部门要主动为船舶巡逻护航,不得向船舶收取费用;免除货物托运人或其人承担的集装箱开箱查验过程中的送检取样费用;取消船舶供受油作业布设围油栏规定,避免船舶因供受油作业支付围油栏布设费用;暂停执行国际航行船舶驶离国内港口前船上污染物清理规定,避免船舶挂靠多个国内港口被重复多次收取污染物清理费用;暂停执行内贸运输煤炭物理性质检测规定,以减少检测费用。(梧州日报)

南宁海事让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走进校园

为加强对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水上安全知识教育,10月24日,南宁海事局联合运管部门到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覃排小学开展活动,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送进校园。活动以现场演示为主,结合事故案例分析,针对救生衣的穿着展开。最后,执法人员在活动现场将一批救生衣捐赠给学生渡口。此次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主要针对瓦窑和新村两个学生渡口,培训学生约200人次,共捐赠救生衣25件,激发了学生学习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热潮,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黄文彩)

篇10

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做好粮食购销,为农民增收服务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变化,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市场研究,灵活开展粮食购销业务,在服务“三农”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农企“双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一是执行托市收购政策,服务农民增收。今年是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连续在我省实行的第四年,全市35家委托收购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严格执行托市收购政策,强化政策的宣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为农民增收服务。全市共投入100多万元对危旧仓房维修,扩大收储能力。各收购库点严格按照最低收购价政策挂牌收购,执行依质论价办法,好粮好价,让农民得实惠,今年的托市收购价格绝大部分达到二等0.85元/斤,仅价格比去年提高这一因素,全市农民多增收就达3000万元以上。6月11日,农业部孙政才部长在黄莉新副省长的陪同下视察了*托市收购工作,对*托市收购政策的执行和为农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6月18日,国家粮食局检查组一行也对*托市收购工作进行督查,并深入到天一油脂公司视察。二是提升服务工作水平,为农民售粮提供方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规范站点建设的要求,严格执行“十个不得”、“六要六不准”,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服务举措,为售粮农民提供方便,为社会其他收购主体做好表率,全市收购库点按照统一的宣传栏格式内容对收购政策、流程、服务承诺等进行公示,让农民卖满意粮、放心粮。三是灵活经营,搞活粮食流通。在夏粮收购中,各收购库点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作为托市收购,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对水分略高的粮食按市场价收购,即购即销,既帮助农民解决了粮食出路难题,又规避了经营风险。秋粮收购坚持以秋丰年的指导思想,各企业积极应对政策和市场变化,本着“收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增强信心,积极入市。采取委托代购、产销对接、工商联合等措施灵活收购,并加强与其他市场主体的联合经营,不断巩固主渠道地位。不少企业在敞开收购本地农民余粮、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外购外销业务,努力提升经营水平,不断扩量增效,外购外销的经营量占总购销量的比重较去年又有所提高,达68.2%。四是加强监管,确保库存粮的安全。加强对9500吨地方储备粮的轮换和监管工作,规范承储企业的经营行为,确保储备粮库存不少、品质良好。各单位落实安全保管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储粮保管各项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市2万吨临储稻谷基本做到了安全度夏。

二、突出抓好市场监管,推进依法治粮进程

今年以来,我们以市场监管作为依法管粮的突破口,不断完善粮食流通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下大力气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地规范了全市粮食市场的流通秩序。1、顺利完成了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开展09年度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清仓查库工作的要求,及时成立了全市清仓查库组织,明确职责任务,制订《*市粮食清仓查库实施方案》。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查、查必彻底”和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企业进行基础自查,市清查小组逐企逐仓核查的办法,共组织150余人次进行了自查工作,通过自上而下核对账务、丈量计算等实物清查工作,清查账面存粮103463吨,单仓误差全部在±3%以内,4月初顺利通过了扬州市粮食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的普查。通过检查,全市库存粮食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库贷合理、管理规范,真正做到了让政府清楚,让群众放心。2、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我们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突出抓好关键环节的执法检查,保证了执法效果。一是狠抓粮食收购主体资格许可的监管。按季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全市的粮食收购者是否具备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执法检查,主要检查相关经营证照、台账、检化验仪器等是否合规、齐全;有无一定的粮食检验、保管能力,尤其针对无证粮食粮食经营者进行重点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规范了粮食经营行为,有力地打击了无证经营的小粮贩子。二是狠抓粮食经营计量器具的检查。积极配合质监计量部门对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流动收购点特别是流动小商贩的收购用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计量器具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三是狠抓粮食收购市场中车辆、船舶等粮食收购运输工具的管理。与交通、公安部门联合互动,设点设卡查处超高、超宽、超载和无照驾驶的粮食运输车辆,对粮食收购用货运船舶的证照、消防设施、超载等情况也作了重点检查。四是加大对粮油消费市场的执法检查。与工商、质监部门齐抓共管,主要是在“元旦、春节”两节以及“中秋、国庆”等主要节假日前后,对粮食生产企业的成品或半成品粮油、成品粮油消费市场以及获得“放心粮店”称号的粮油销售店(点),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活动,切实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健康和经济利益,促进了“放心消费”工程的建设,保障了我市的食品安全。3、不断完善联合执法监管措施。制定了《*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席会议联络员工作制度》,以加强涉粮执法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行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以及政府法制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牵头起草了《关于*市粮食收购管理暂行办法》,并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已作为地方规范性文件于今年6月1日起在我市施行。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科学发展产业化

今年来,我们把粮食产业化作为粮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在指导、督促各粮办工业企业千方百计扩营销、促产增收保稳定的同时,注重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探索粮食产业化经营之路,积极构建以米、面、油专业加工生产的粮食产业新格局,努力保持粮办工业经济稳定的发展势头。一是应对市场调策略。年初,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市面粉加工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调整营销策略,优化销售网络。扬仙面粉公司加强农兑网点的建设,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密切与农兑点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扩大农兑总量,农兑点达500多个,覆盖周边的高邮、邗江、仪征等县市,全年小麦农兑量1.5万吨。龙川面粉厂着重抓好本地市场的恢复性开发和原料市场建设,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各企业还纷纷组织人员深入到安徽、河南等小麦产区采购加工原料,为全年的生产打好基础。二是加大投入促发展。为扩大油脂储存能力,天一油脂在力争进入国家扩大内需油罐建设项目笼子的同时,又自筹150万元新建容量1.2万吨的4个储油罐,为下一步储备油库资格申报创造条件。5月20日,龙川面粉公司投资5000万元年产10万吨面粉生产线在*丁沟镇工业园区正式投产。扬仙面粉公司为确保原料的质量,扩大收储能力,投入100多万元新建了4500平方米的原料仓库。由市正大机械与粮食收储总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元的民生粮油精深加工项目也于10月份开工建设。三是活化经营保生产。天一油脂公司紧紧依托自身的优势,会同农技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服务,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油菜籽订单,与13个镇16240户农户签订了优质油菜籽种植订单35万亩,努力提高订单履约率。同时,积极与中储粮公司合作,收购1.5万吨托市油菜籽并代其加工。四是抢抓机遇壮规模。仙龙粮机公司依靠国内巨大的市场资源,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抓好生产,优化服务,不断提高研发、生产、检验能力,开发研制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发展势头良好。神谷米业公司认真做好工贸联营文章,与上海良友集团公司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工贸携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开拓上海市场,全年为良友公司代加工稻谷2.5万吨,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

四、继续深化系统改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来,我们在前几年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和稳定大局,积极面对新形势下粮食行业发展的趋势,本着既解决矛盾又搞活粮食经济的原则,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之路,为粮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积极推进资产重组整合。不断探索购销企业经营发展新途径,精心编制资产重组方案,谋划好后一步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在原永安所的基础上,投入1500万元新建了3幢2.5万吨的现代化仓库,形成中心骨干粮库,培植规模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国家信贷政策的变化,积极做好系统内资产重新评估整合,完成土地资产性质的调整,努力盘活利用好现有资产,为全行业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组建了*万源粮食购销公司,为行业搞活外购外销、提升担保融资能力创造条件。二是加快遗留问题的处理步伐。进一步加强附营的人员的处置,想方设法钝化,解决矛盾,努力维护稳定的局面。今年共清退职工15人,累计支付补偿金45万元。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将系统内所有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同时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制订了《租赁经营企业资产投入管理办法》,明确粮食局(总公司)与基层单位的职责,规范租赁经营企业资产投入和财务管理行为,不断提高设施的完好率,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