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

篇1

本次国庆节后开门红,股市连续两天上涨,创业板更是连续两天创新高,与欧美等国股市跌势相反。这不能不说是受了主席在APEC会议上讲话的影响。因为讲话给国人以极大的信心,更给了股市以信心。指出:我们要防范风险叠加造成亚太经济金融大动荡,以社会政策托底经济政策,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问题。亚太地区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共同愿望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趋势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功力和潜力没有改变。我们有理由对亚太发展前景保持信心,一定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助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经济新秩序注定以中国为主角,中国经济基础面是好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总的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这些讲话给人以极大的遐想空间,无疑给股市也带来了上升空间。

恰好此时,总理离京出席系列东亚峰会,还将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指出:中国同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关系走过了“黄金十年”,中国——东盟要实现2020年贸易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还说:中华民族没有扩张称霸的传统,几千年来形成了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也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这就为东海、南海的岛礁争端的和平解决指明了方向。总之讲话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提高民生的决心、方法和道路。东亚及亚太国家在克服金融危机中提高经济发展将起到主流作用。而中国的主心骨作用更不可忽视。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点坏消息,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因美债务纠纷可能形成的美债危机而取消了参加APEC会议和访问东盟两国的计划。美国债务违约只存在可能性,并非一定变为现实性,我财政部负责人已就此事发出警告,相信还是有作用的。

虽然有种种利好因素在支持股市平衡发展,创业板和深综指的这轮行情甚至有可能持续至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即新的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这一利好兑现前,但从月K线图看,创业板本月初高开高走,离5月、10月、20月均线仍差了200~400点,说明向下的空间似大于向上的空间,若能调至5月均线之上,再上攻或行情还有再次创新高的可能。上证综指仍未形成一轮行情之走势。故分化行情还有可能继续演下去。

篇2

百余年前,先贤张謇兴实业、办教育、发展各类社会事业,一座江海之城开启了近现代文明的征程,人们赞誉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如今,南通以拥黄海浩荡、揽长江奔腾的豪情,拓海优江、陆海统筹,进行着一场名城复兴的伟大实践。经济增长稳中向好。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53亿元,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50亿元,增长13.2%,二者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3.1个百分点;深化改革展开布局。积极争取国家级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形成50多项改革意见和方案;开放开发深入推进。获批江苏省“走出去”先行先试试点城市;通关“单一窗口”基本形成,外贸进出口总额首超300亿美元,增幅居沿江八市首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村庄环境整治通过省级全域性考核验收,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梦的南通篇章从这里点染、升腾、激荡。南通,聚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之优势,抢国家陆海统筹发展战略之先机,谋港产城融合之良策,正在奋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新南通、迈出新步伐” 的铿锵乐章,已在700万江海儿女的追江赶海、弄潮创业中奏响。

陆海江的激荡

――从依江傍海走向追江赶海,打造独特优势

昔日南通,虽依江傍海,但有江无桥、有海无港,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度被人称为“难通”。今日南通,大桥梦、港口梦一个个变为现实,南通不再“难通”,“通企”争相“出海”,这座“近代第一城”又一次扬起了追江赶海的风帆。

放大江海优势。依托沿江沿海“T”字型主轴线交汇点优势,着力构建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长江中上游及苏中苏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打开过江通道。围绕实现与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跨江发展,在166公里沿江岸线上,建设崇启大桥、崇海大桥、苏通大桥、沪通铁路公铁大桥,打开四个过江通道,让长江天堑变通途。编织高速公路网络。以南通城区为中心,建设海启高速和锡通高速等项目,形成“两环四射”的高速公路网布局,覆盖所有县级及沿江、沿海地区重要节点,市域内半小时即可进高速。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七横九纵”普通干线公路网,密布全市;“三纵四横”内河航道网实现江、海、河联动发展,实现沿海三个港区三级航道疏港,千吨级货轮通江达海;“七客八货”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打造综合运输枢纽,实现客货运输无缝衔接。

激活陆海资源。资源活,陆海兴。南通陆域面积80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接近10000平方公里。只有通过陆海统筹破解资源和环境等要素制约,才能让沉寂的资源活跃起来。破解瓶颈制约。以往沿海区域与中心城市(城镇)之间建设用地空间匹配不平衡现象相当突出;建设用地利用粗放、效率较低;陆海资源统筹利用及管理衔接和协调不够;海洋资源开发缺乏有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让市场在陆海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开发格局。沿江地区不断优化,适当转移沿江工业,进行提升转型,创造更多的生活和生态岸线,创造良好的亲水空间,彰显出滨江城市特色;沿海地区着力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以港口引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使沿海前沿区域成为城市建设的龙头。科学配置资源。推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探索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和制度设计,逐步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目标,构建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弘扬江海精神。浩瀚的大海孕育了江海儿女海纳百川的坦荡胸怀,奔腾的长江养成了江海儿女百折不挠的坚强品格,二者共同铸就了南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灵秀隽永的江海文化。厚重的楚汉文化和灵秀的吴越文化在这里融汇激荡,碰撞出南北兼容的江海文明和北雄南秀的江风海韵。6500年前,伴随着南通的成陆而孕育的青墩遗址是江淮东部原始文化最重要的代表,环濠河建成的20多座博物馆成为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互交融的江海特色文化地标。弄潮创业的江海儿女。南通先后走出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以及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历史名人,孕育了表演艺术家赵丹、著名诗人卞之琳、数学家杨乐、书画大师范曾等当代名家,诞生了两院院士38位,世界体育冠军18位,其中奥运冠军7位。追江赶海的江海精神。千百年来,南通先民围堰造田、开荒煮盐,盐海变桑田,蛮荒成福地。近代,张謇开风气之先,在南通缔造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等10多个全国第一,南通由此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当代,南通作为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文博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大战略的叠加

――从江海联动走向陆海统筹,描绘广阔图景

江海联动,结束了“有江无桥、有海无港”的历史。陆海统筹,承载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新世纪头10年,走出了一条江海联动、跨江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近几年,陆海统筹绘就了未来发展的广阔图景。

大视野决策。决策事关长远、事关成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未来。面对沿江地区转型升级的困境和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需求,着力解决陆地与海洋、沿海与腹地、沿江与沿海之间有利有序可持续的互动关系问题,最大限度激活和释放海陆江河的开发潜能,以新的思路、新的改革举措破解一系列发展难题,以体制机制变革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向创新驱动要活力。站在南通的角度看全国。随着对陆海统筹认识的深化,国家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正当其时。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南通。南通具有沿江开发和向海开放的独特优势,扩大开放、融入世界是历史选择、现实选择、战略选择,必须确立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理念,以通江海、达天下的胸襟,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世界经济大局中落子布阵、寻求出路,打造长江经济带面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早日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大布局引领。布局新则发展新,布局活则发展活。在陆海衔接上,整合陆域与海洋资源,推进陆海发展定位、陆海发展规划、陆海资源有效利用、陆海生态环境建设、陆海统筹管理、陆海减灾防灾体系“六个衔接”,形成内陆、浅海、深海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在空间优化上,把沿江“腾笼换凤”与沿海“筑巢引凤”有机结合,构建沿海、沿江、沿上海、沿大通道、沿重要节点“五沿”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集聚上,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配套条件等,突出产业重点,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一核两带三片多点”的产业空间总体布局。在海洋经济上,重点打造通州湾区域开发“一个新引擎”、沿海蓝色产业发展带和沿江新兴产业发展带“两个发展带”、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集聚区”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

大手笔推进。目标既定,关键在执行,重点在落实。总体方案推进。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结合南通实际,制定5个具体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把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解成100多项。各地区、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滚动编制年度推进计划,细化和深化具体工作方案,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先行先试探路。肩负着为全国全省发展探索新路的历史使命,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开展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证换发证等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市级中心镇和沿海“区镇合一”管理改革等试点;推动“苏通经济圈”建设,共建中新金融合作试验平台等。组织考评保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陆海统筹改革工作列入政府重点经济工作考核内容,将工作推进有力、改革成效明显的相关事项优先纳入“政府创新奖”评比。设立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定期研究重大问题,按季度做好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的收集汇总和督导落实。

港产城的融合

――从陆海二元走向三位一体,探索统筹新路

“以港促产,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共荣”,是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南通人深谙其道,以国际化的大视野,确立“港产城”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打破了以往陆海二元分割的局面,探索了沿海城市陆海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用科学规划引领融合。先进的规划引领高水平发展。精准定位导航。规划建设产业升级的创新地带、生态文明的绿色走廊、与苏南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加大沿海地区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力度,建设新兴基础产业基地和海洋产业集聚区,打造东部沿海的新增长极、接受上海辐射的先导区。高点规划引领。高起点规划港产城融合发展,统筹配置港产城资源,以城市功能为产业、港口发展提供支撑,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功能组合,把“江景留给城市,产业建到海边”,形成一体化开发、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核心区域突破。规划引导临港型、基地型大项目布局沿海,推动国家大型石化、能源等项目落户。围绕沿海开发、陆海统筹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和先导区建设,重点“开发通州湾、建设新港城”,规划发展高端装备、船舶海工、粮油加工、仓储物流、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把通州湾建设成“门户、产业航母、海上新城”。

用创新发展促进融合。创新是融合的手段,融合是创新的目的。完善创新体系。健全科技投入、科技服务、知识产权、成果分配、人员激励机制,加快港产城融合互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港口、创新型产业。建设创新载体。把创新的要素融入到港产城的融合发展之中,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自主创新核心区,引导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加快产业研究院、云计算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延伸创新链条。打造“产―学―研―金”复合链,加快孵化基地和人才特区建设,创建国际化人才高地,以高端人才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4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5%;新兴产业产值超4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

用体制机制保障融合。港产城融合根本在体制。优化行政管理体系。按照区镇合一、产城融合的思路,推进8个沿海前沿重点园区、城镇规划一体化修编工作,加快推进沿海前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强化载体平台支撑。全面实施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工程,以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为重中之重,努力释放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优势。全面推进与上海、苏州、武汉等地合作,深化各类合作共建园区发展内涵,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等“八类平台”。完善政策服务功能。创新财税、金融等政策,整合产业、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和引导资金,赋予开发园区在投融资、行政审批、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权。研究陆海一体发展、陆海统筹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制定海域使用二级市场建设、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方案,推进海域管理制度改革、金融配套改革、农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等改革。

试验区的破题

――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配置,增强发展动力

陆海统筹,改革先行。南通将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围绕“强市场、好政府”目标,制定11项38条深化改革举措、50多项改革方案,取消、整合、下放147项审批项目,形成以“5张清单、5个平台、5项重点改革、5大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基本框架。

在海域使用管理上突破。南通发展的空间在海域、潜力在海域。针对海洋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产业比重较低;海洋科技基础较为薄弱,科技带动能力不强;海洋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难以支撑持续发展等问题,实施了海域使用管理制度改革,用市场的巨大力量盘活用好有限的海域资源。抓好国家海岸带综合管理试点,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港口发展规划等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有效对接。创新海域使用权管理,完善产权登记、海域价值评估、海域占用补偿等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海域使用权、海上构筑物的海洋资源产权交易平台,推进经营性建设用海使用权市场化配套。深入实施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全面推行用海项目凭海域使用权证直接办理基本建设审批、工商登记等手续。

在陆海土地统筹利用上变革。按照以政策创新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以“多规融合”统筹土地利用规划,以“开发强度”配置建设用地规模,以生态、生活、生产空间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以生态优先合理开发滩涂资源的改革思路,谋划实施“节约集约创新”、“空间布局优化”、“耕地保护升级”、“土地整治示范”和“生态建设优先”五大专项行动。建设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开展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证换发证试点,探索推进陆域土地与新围垦土地统筹利用机制;优先保护陆海生态空间、合理安排农业(渔业)生产空间、统筹优化建设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建设用地规模;开展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创新,探索重大项目补充耕地统筹办法、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方式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模式,确保耕地质量有提升,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群众利益不受损,生态环境有保障。

在金融改革上深化。金融肩负着连接各类要素市场、实施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能。在推进陆海统筹中,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普遍存在,融资规模的提升空间和融资结构、金融政策的优化空间依然很大,金融改革任重道远。引进国内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来通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设立民营金融机构,推动金融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加快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发展,力争2015年创投机构总数突破100家。推进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发行,为开展地方政府债试点奠定基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功能型离岸金融服务平台。在跨境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业务上先行先试,不断丰富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鼓励发展“商圈贷”“供应链融资”“个人信誉贷”等新型融资方式,推广知识产权、海域使用权、海上构(建)筑物抵质押贷款业务,为陆海统筹发展提供更多融资平台。

在全面接轨上海上创新。接轨上海就是大机遇,跨江入海就是大发展。制定实施全面接轨上海行动计划,主动对接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争取进入江苏建设自贸区申报范围。加快南通综合保税区建设,在创新投资管理体制、拓展金融新型业务、创新海关国检监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努力把综保区建成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优选区,为进一步对接上海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交响乐的变奏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奏响时代乐章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南通人追江赶海、超越自我演奏出的时代交响。在这首恢宏乐曲的变奏中,陆海统筹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理念、区域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陆海资源优势互补、生态环境资源统一保护,实现了陆海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陆海统筹发展的核心要义。这是一道必须跨过的“坎”。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在苏中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发展质态上还有差距,生态环境等指标还没有达到苏中平均水平。过去,印染、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是南通的“心头之痛”;如今,南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突出位置,作为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举措、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台阶。八年前,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八年后,验收通过,在建成国家生态市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守护好大江大海生态家底。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绿色战争。按照“治企、降尘、管车、控煤、禁烧、联防”12字方针,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以零容忍的态度、最浩大的行动,把住“两高一资”督查关;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等,铸就绿色发展的制度利剑。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视察时,对全球规模最大首套制浆造纸尾水零排放成套工艺装置给予充分肯定,该装置正是由南通建设,日处理尾水能力达到4万吨,相当于新增一个再生水厂。

必须坚持向海而兴、蓝色崛起。世界发达国家兴起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背海而弱、向海则兴,封海而衰、开海则盛。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南通抢抓国家发展战略机遇,高高扬起追江赶海的风帆。向海开放拓展新空间。大手笔规划建设沿海岸线200多公里、8个工业园区沿海经济带,吸纳数千亿元投资,以更高的起点、更长远的规划建设通州湾,依托“三水夹两沙”的自然禀赋,规划40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用地,筹建5-30万吨级码头群。向海延伸发展新经济。打造海洋经济发达的富饶海洋、海洋环境优美的美丽海洋、海洋管控和服务手段全面信息化的数字海洋,努力实现“海洋经济、海域管理、海洋环保、海洋预报减灾、现代渔业”五个领先,形成船舶海工、临港产业、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保护海洋优化新环境。让黄色的陆地和蓝色的海洋在绿色发展中有机统一,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态势。制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生态红线规划、生态环境应急预案,实施环境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陆海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必须坚持统筹并举、永续发展。在发展理念上。陆海统筹突破了重陆轻海的区域发展传统思维,从全局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将海域和陆域看作是既相对独立又地位平等更相互影响的地理要素,在资源开发、空间利用、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相互协调。在发展过程上。由重视陆域经济向陆域、海域并重转变,探索实现陆地、沿海、海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利用,推进陆域产业、临海产业及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使海域和陆域技术、人才、土地、海洋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在发展状态上。通过统一筹划陆地和海洋两大系统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政策,为突破陆地资源要素束缚和海洋资源无序开发的瓶颈提供可能,以资源的合理流动为两者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海陆生态系统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大海的潮涌,给南通无限遐想的发展空间;沿海的腾飞,将让南通更加璀璨地崛起在江海之滨。陆海统筹,将鲜明地写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旗帜上;陆海统筹,将促使南通建成经济强市、现代化港口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并向着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阔步前行!

篇3

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需要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作支撑。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高校应认真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实施办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发动开放创新的强大引擎,主动担当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责任,统筹谋划创新型大学建设。

一、培B拔尖的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同志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水平的创新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应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备宽厚基础、卓越能力、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杰出人才。创新全方位育人的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完善交叉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整合人才培养政策环境。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推进“四个课堂”衔接融汇,即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丰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境内社会实践,加强“第四课堂”海外交流研修。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应依托自身科研优势,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人才、科研良性互动,以构建高峰学科为牵引构筑科研高地,以汇聚一流人才为抓手激发科研活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推动校内创新网络与校友联系网络、社会服务网络、国际创新网络的连接互动,形成多网融合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对接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主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新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成果,建设高端智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方案。

三、改革创新大学治理架构,营造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民族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林业;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1-0022-10

作者简介:王永莉(1968-),女,四川蒲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等。四川 成都61004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而生态文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多赢,则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早已成为协调我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宏伟战略目标。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国外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从生态民主、生态伦理等环境正义角度提出的(Roy Morrison,1995)[1],国外生态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我国学者的研究(刘思华,2008)[2](P.18-30)。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列入党的政治报告。2012年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同年9月,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和目标。贯彻实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十三五”发展时期的指导思想,成为近两年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认识,已成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

2.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特点。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文明形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逐渐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建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多赢基础上的文明模式[3](P.98-101)。它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全部进步状态,国外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的生态思想等,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深厚的理论基础。

从文明发展演进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等的扬弃和超越。工业文明是典型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4](P.6-8),生态文明要求形成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作为更高级社会文明生态化表现的生态文明,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贯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方面,形成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和行为习惯。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及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西部民族地区,即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民族8省区,既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相对滞后。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国防安全、生态保障、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东部和全国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镇化率依次为40381元、26178元、8824元和466%,分别占同期全国水平的818%、839%、773%和831%;同期该区域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22%、436%和442%,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和低63个百分点。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十分强烈(表1)。

(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9,11;(2)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3)2014年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http:///2014/0716/87178.shtml,经济网;(4)张欢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5)李茜等.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 2015,7.

同时,西部民族地区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表1)。2015年该区域森林覆盖率平均达28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1%。但新疆(47%)、青海(63%)及宁夏和等省区的森林覆盖率名列全国末位。2015年底西部民族地区各类自然保护区达64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17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5%和273%,尤其是内蒙、广西和云南等达20多个,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高达35%,位居全国第一。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禁止开发区,是绝对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如此众多的禁止开发区,唯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其禁止开发区的主体生态功能发挥及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除外,西部民族地区其余7省区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平均降幅分别达458%和69%,前者占全国平均降幅的82%。其中,宁夏是全国唯一万元GDP能耗上升的地区,新疆是全国万元GDP电耗水平上升最高的地区,高能耗使其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

2.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众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根据我国2010年底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中,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要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完善主体功能区等制度,有助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2008年底,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在全国436个县级行政区。而西部民族地区至少涉及16个,包括6个防风固沙型、4个水源涵养型、4个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和2个水土保持型,覆盖该区域145个县(市)①,不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数量众多,且涉及面积广泛、人口众多。如内蒙至少涉及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其余新疆有3个,云南、、青海和广西各涉及2个,贵州和宁夏各1个。

属于限制开发区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生态产业,才能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保o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

3.生态文明建设对防治西部民族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西部民族地区的新疆、内蒙、和青海是我国目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2014年底,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约为261万平方公里和17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和179%②。其中约96%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青海依次分布有107、61、43和19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2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近88%;约94%的沙化土地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5省区,而新疆、内蒙古、、青海依次分布有75、41、22和13万平方公里,4省区共约1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的近87%。不少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还非常严重。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惟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确保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国土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问题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比较低下,地区间差异也较大;虽拥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丰富的林业资源、旅游资源等,但其生态资源的发挥和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加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全国100个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等建设,大力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步伐。

2013年12月我国确定的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共5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有13个;2015年12月确定的第二批共45个中,西部民族地区又增加了9个,共计有22个全国重点生态文明示范区,每个省区至少有3个③。除贵州、青海和云南是全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外,还包括新疆的玛纳斯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哈巴河县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广西的玉林市、瑶族县、桂林市和马山县,内蒙的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乌海市,宁夏的永宁县、吴忠市利通区和石嘴山市,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和日喀则市。

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余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一样,围绕自然资源产权、生态补偿及领导干部考核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其中,云南、贵州和青海作为全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积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先行先试,如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等。云南和青海还积极参加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实践,从各方面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二)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的展开,虽没有统一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5](P.32-36),但国内不少学者已用不同时期的数据和不尽相同的方法来评估全国各省区的生态文明水平。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不断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依然较低,且省区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较大(表3)。

从上表不难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其省区间生态文明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水平相对领先,这可能与其森林覆盖率高、林业和旅游产业较发达,又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关;和青海属于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不同指标衡量的生态文明水平差异较大;内蒙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但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等形势非常严峻,排名差异也较大。而宁夏、贵州和新疆则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落后型,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均面临严峻形势。所以,西部民族地区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三)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内容。西部民族地区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林业的迅速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拥有一大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但分布不平衡。为充分发挥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从2014年到2015年底,我国评选出第一二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共295家。其中,西部民族地区第一批有21家、第二批27家共48家入选,占全国总量的1627%。其中除没有一家外,广西13家、云南10家、内蒙8家、新疆7家、贵州4家以及青海和宁夏各3家⑤。尽管与东部和中部相比,如最多的福建就有21家,西部民族地区差距比较大,但该区域依然具备一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其中,国家林业重点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的广西、云南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明显的林业资源优势,而、宁夏、青海等省林业资源优势不明显。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要对其各自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不足有清晰的认识,立足于各自的资源环境等特点,突出区域区位特色,尽量选择能协调好区域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产业及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生态产业时,还要严格受到中央关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的产业选择和发展限制,尽量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面临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旅游旺季拥挤而淡季资源闲置等季节性特点,国家公园体制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有诸多不明朗的因素。如何在保护好旅游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则是旅游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必须面临的挑战。

该区域另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则是生态农(牧)业,即采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等,提供各具特色的生态农牧业优势产品。2015年西部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15%的有4个省区,依次是新疆163%、贵州156%、广西153%和云南15%(表1),而全国同期这一指标仅为9%。所以,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原有畜牧业种植业等发展基础,选择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用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等,生产和提供符合当代社会需求、拥有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技术的相关农牧业产品,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比如贵州的高地绿色农业和新疆的优质红枣、葡萄和牛羊肉等,均能有效提高区域的生态物质文明水平。

2015年9月我国颁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现在分部门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⑩。这给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其他生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道路依然漫长。

(三)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林业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需加快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调整和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为此,该区域既要进一步加大林业投资和建设,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协调好经济林和生态林间的关系等,不断提高林业总产值;还要积极参与我国森林食品认证和森林认证等,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主动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成林业经济优势,提高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其中,中国森林食品认证(Chinese forest food certification ,CFFC)是指产品原料源自于可持续经营森林的森林食品。2015年2月,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森林食品认证标准》,目前可认证十二大类的森林产品。截止2016年6月10,我国获得森林食品认证最多的是黑龙江(35种)。西部民族地区中,新疆有1种、广西有6家企业的12种食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云南有9家企业的36种产品获得森林食品认证。这些CFFC获证企业和产品的增多,可同时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区域林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林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同时提高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水平。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于2001年开始启动,2009年正式颁布《中国森林认证实施规则》,并启动国际互认。目前中国森林认证范围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及产销监管链认证、竹林认证等6种,有效期为五年。截止2016年6月10日,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广西有至少4家企业的多种产品获得认证。这些获得认证的企业及其森林产品,同样会提高和扩大其林业的经济效益,扩大国内外相关森林产品的消费和出口,有利于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西部民族地区其他省区也可通过这些认证,进一步优化其林业产业结构。

(四)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实践探索

西部民族地区要继续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逐步为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累积经验,提高区域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其中,贵州、云南和青海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大省,要以各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方案为基础,进一步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贵州在2009年出台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2014年5月贵州通过并率先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通过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云南早在2014年就成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同年11月《云南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力争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4年10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批,提出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目标。

2015年6月,西部民族地区中的云南、青海与北京等9省市被获准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同意试点省市各选取1个区域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云南早在2008年就被国家林业局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先后获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等8个国家公园。2015年12月,青海编制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青海也于同年编制完成《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同步开展生态红线划定等多项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践。

西部民族地区的其余省区,也要根据本省区生态资源环境特点和原有生态文明水平,借鉴西部民族地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经验,积极推动省级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主动提升各自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篇5

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会上提出,相比以往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承担着更为复杂艰巨的双重任务:既要改以前没有改的地方,还要改以前改不好的地方。因此,应从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最关键的顶层设计着眼,明晰哪些改革要稳步走、哪些改革要阔步行、哪些改革要撑杆跳,以此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刮骨疗伤、活血化瘀、打通关节,特别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六个关系:

在改革目的上,把握好追求发展与共享普惠的关系。通过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发展层面上的矛盾已初步得到化解,而共享层面上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无发展即无共享之物质,不共享则产生社会之对抗,有对抗则无社会之和谐。因此,在推进新一轮改革过程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成果共享辩证统一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普遍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在改革领域上,把握好经济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日益紧密。改革本身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拓展性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领域与其他领域的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在继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大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及其他领域的改革力度,形成“多位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在改革层面上,把握好微观激活与宏观创新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单纯以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改革已经不够,也难以有效地进行单一突破,这就要求更高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加以配合。因此,在继续催生、激活、做强更多市场主体的同时,必须加快推进中观以上层面的改革创新,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既责任明确又有机协调的格局,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松绑解缚。

在改革方法上,把握好局部突破与协同推进的关系。随着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局部试验、单项突破的改革模式,也逐步显示出其综合性和有机性不够的弊端。因此,我们在科学使用局部突破方式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整体谋划和协同推进,特别防止局部试点代替全面改革、政策调整代替制度规范、短期应变代替长效机制。

在改革实施上,把握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关系。现阶段改革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关系的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谋划改革的基本思路、总体方案、行动步骤,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避免出现改革部门化、分散化、碎片化问题。同时,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的改革积极性,强化试点先行先试和鼓励基层创新实践,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改革探索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落实顶层设计。

在改革力度上,把握好大胆突破与依法依规的关系。在当前利益日渐固化的格局下,突破利益格局,突破条条框框,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当然,这种突破不是无原则的蛮干,而是要在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下稳妥推进,更加重视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巩固改革成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准确把握改革的方法、时机和节奏。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找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这次会议集中探讨的重点之一。大家认为,在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转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正、不断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好全面改革的同时,必须结合浙江的特色和优势,着重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确保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当前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与相关政策法律相冲突,操作难度较大。涉及利益调整,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成本较高,地方财政保障压力加大等等。对此,一是着力调整与户籍制度挂钩的公共服务政策。现行的户籍制度在承担份内职责外,还被赋予了较多的附加功能,特别是大量的公共服务政策与户籍相挂钩。下一步要积极探索调整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服务政策,使其与户籍脱钩。二是建议制定出台居住证配套制度。建议加快制定出台居住证制度及配套政策,为流动人口在本地落户提供政策保障。三是建议修订完善《户口登记条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55年前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出台的初衷和背景与当前实际及发展需要已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亟需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使之更符合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户口管理工作。

关于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当前,如何有效激发民间投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地方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抓住当前中央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机遇,尽早明确并细化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扶持政策,特别是在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加强财政税收支持、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更加灵活、开放的激励政策。二是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渠道。继续通过强劲的政府投资带给社会强烈的信心和信号,刺激和推动民间资本的投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跟进”的格局。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民间资本与政府性项目之间搭好“桥梁”,为民间资本开辟有效可靠的投资渠道。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的保障。研究制定有利于民间投资的地方法规,从法律的角度规定民间投资能够进入的领域和民间投资的方式、比例等,使民间投资有法可依。

关于绩效考核工作。近年来,绩效考核工作从上到下都在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是科学发展的导向要更加鲜明。坚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成果来衡量政绩,尤其要加大对生态保护、资源消耗、民生改善、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等指标的考核力度,真正形成倒逼机制。二是考核内容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列入绩效考核的应该是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有难度的重要工作。一般的、常规性的工作,可以视情减少甚至不列入考核。三是考核资源要有效整合。尽可能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考核资源归并起来,避免多头考核。对部门工作已纳入党委、政府综合考核的,原则上不再单独考核。四是“一票否决”要从严控制、谨慎使用。除国家层面有明确规定的否决事项外,其他的要综合评估、清理规范。五是考核结果要刚性运用。绩效考核以后,要有实打实的奖惩措施,使其真正发挥激励导向作用,防止一考了之。

关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前,乡镇最大的难题是财政困难。对此,一是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区级和乡镇财力状况的关注和调研,扩大因素法的应用,增加人均财力、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成本等合理因素,调整转移支付类档划分,提高具有均等化作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二是加大对乡镇财政扶持力度。按照分税制要求和财权事权一致原则,完善乡镇的财政体制。充分考虑乡镇财少事多、权小责大的现状。在目前财税体制未改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乡镇的财政负担。三是加大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财力保障。鉴于我省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现状,建议省里进一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强化乡镇在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支出等方面的财力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对策举措

如何高效具体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和落实,成为决定新一轮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家认为,应当从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以及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加以实现。

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凡可以放权给舟山、义乌的,创造条件拓宽到所有市县,凡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已经下放的省级权限都要研究下放”。要以“减少审批部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为核心,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审批方式创新,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地市试点,支持各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广东已经开展的改革授权各地应先行先试。

进一步营造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重点是创造条件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真正营造出非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特别是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改革,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同时,配合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

继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扭转以往土地城镇化单兵突进、户籍城镇化落后于人口城镇化、工业化超前城镇化等畸形局面,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点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动城乡平等发展。

继续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是完善水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探索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加快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加以谋划和推动,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主导、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加强农业现代化、新型城市化和民生领域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以及人才发展机制,突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企业创新文化,促进创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形成持续不断的创新创业浪潮。

四、关于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

在谈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对策举措问题时,大家提出,当前在利益主体多元、思想观念多样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多变的情况下,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智慧和理性,更需要勇气和担当。面对利益固化的趋势,如何突破“不愿改”的樊篱?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如何解除“不敢改”的顾虑?面对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险滩和暗礁,如何走出“改不动”的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秉持敢为人先、敢想会干的精神,坚持统筹谋划、重点突破、试点先行。

进一步改进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方式。完善和强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定期研究讨论和协调解决重大改革问题。与此同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明确和落实深化改革工作的责任分工。研究制定周密的改革方案、改革计划和改革项目,把各项改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同时,建立与国家部委、省级部门联动推进改革的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支持,减少改革的摩擦阻力,拓展改革的探索空间。

根据实际需要对改革实行分类指导。总结完善正在开展试点的改革,大力推进已经全面部署的改革,认真准备今后要推出的改革。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又要合理把握改革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努力在大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发展。

会上还提出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宣传和舆情引导。加强改革成就和改革经验的宣传,营造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大家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讨的基础上,还结合各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省里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提升市级统筹发展能力。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破除县域经济的路径依赖,积极向市域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地市级统筹能力。建议省委省政府赋予地市级在市域范围合理统筹生产力布局规划、重点项目安排和资源要素配置的调控管理权限,逐步减少县级之间重复建设、同质竞争、产业同构、规划冲突等现象,促进各地错位竞争、差异建设、融合发展。

加大推进地方金融改革范围。以温州市金改为重大契机,在民间融资规范、地方金融创新、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务求在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上取得突破,在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上取得突破,着力破解“两多两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考虑给予其他地区温州金改政策优惠,支持有关地区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建立促进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领导机制。着眼于山海协调同步发展,建议参照省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尽快建立省一级统筹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市级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促进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顺利推进,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奠定组织领导基础。

篇6

【关键词】生态环保;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1前言

现阶段,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转变过去的矿产资源管理模式,使其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着更加生态环保的方向演变,是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提质增效转型的关键,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立场,对生态环保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了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进而寻找到一条能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持续促进作用的资源管理机制。

2当前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提升明显,但因为受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重工业和第二产业的占比优势还是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这就决定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依然是重点。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等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来说,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很多地方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依然比较粗放,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现象非常严重,由此带来的直接恶果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的低效上,而且还体现为矿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第二,众多小规模矿山的采选技术落后,存在只重视产量却忽视生态环保的现象,一些企业更是存在只采矿不回填等问题,而这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还会产生很多自然灾害隐患;第三,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优质、易采的矿区都陆续得到了充分的开发,这些矿区的资源贫化问题逐渐暴漏,再加上新矿的勘探和开采难度不断提高,进而都造成了矿山的生产成本增高、资源的紧缺形势日益严峻。

3矿产资源管理不注重生态环保的原因及表现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态环保产生不利影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矿产资源的过度利用,具体则表现为矿产资源管理不注重生态环保,体现为:第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甚至还在沿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手段,这种粗放的管理机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评价,乱采滥挖、大矿小开、采富弃贫、破坏生态等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对矿产资源加强管理和整合,尤其是对于一些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矿山企业进行治理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第二,很多矿山企业缺乏基本的生态环保意识,存在只重视产量而忽视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的问题,至于实际应用中的环境修复和治理措施更是非常缺乏,导致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可能会遭到严重破坏,如图1所示。例如金属矿山开发中形成的废石、废水、废气和尾砂等没有经过处理就随意注入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当中,各种露采小矿山毁坏、压占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理。

4生态环保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创新途径

(1)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建设生态化,明确生态环保目标。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尤其要重点突出生态环保的内容,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必须加以明确。其次,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种单独的法律责任,而是需要借助多种法律手段来实现,例如可以加入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修复监督、环境保护保证金等相关的法律制度,以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生态环保体制。最后,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立法,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为促进矿产资源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2)健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要统筹好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还要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配套监督机制,对依生态环保理念制定的规划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

(3)矿产资源税费管理制度生态化,突出税收对生态的调节作用。首先,在矿产资源的税费法律体系中,要体现诸如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重视对环境的修复等理念;其次,对当前的矿产资源税费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税费应主要用于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上;最后,构建矿产资源生态税费体系,设立诸如生态环境保护税、矿山环境修复保证金等税费制度。

(4)重视资源环境监督,完善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首先,根据生态环保的要求和当前的开发技术水平制定新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考核制度,从而促进矿产资源行业的绿色发展;其次,矿产资源监督要进一步强化对矿业权人履行生态环保义务的监督,督促其在开发利用中就采取措施减少生态破坏和加强环境修复;最后,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制止各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开采行为,做到及时识别和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5结语

新时期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实现提质增效转型,而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物质基础的矿产资源也必须进行管理机制创新,只有更加突出生态环保的理念,才能促进矿产资源行业的长远发展,进而也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地支撑。

参考文献:

[1]汪民.以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26~231.

[2]李建功.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之二: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促进资源持续利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2):22~23

[3]陈从喜.构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矿产资源管理新机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2(6):1~5.

篇7

【关键词】绿色施工;绿色监理;四节一保;

2001年,我国政府在申办2008年奥运时就提出了“绿色”的理念,2007年国家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公告第813号文等等标准的颁布,说明国家已逐步将绿色施工提高到技术性层面上,种种的实践证明绿色施工的理念正逐步被从事城市建筑工程的各方所接受,对绿色施工的认识逐渐提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绿色施工是美丽的体现,是可持续发现的体现。所以,绿色施工监理极其重要。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现阶段,虽然绿色施工的理念被从事建筑工程的各方所接受,但对绿色施工的认识还远远不足,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再加上,建筑管理人员在开展建筑施工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工期,往往忽视了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甚至为达目的而破坏环境的现象。

绿色施工作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

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指出:

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与监督。

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

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鼓励各地区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二、绿色施工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绿色施工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绿色施工的技术应用程度较低,施工企业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施工准备阶段,对于绿色施工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并且有关绿色施工管理方案与控制措施的执行存在很大问题,在施工中,能源、施工材料、噪音、水资源等多方面的管理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人们对绿色施工的理解比较狭隘,不够全面。一般的认为,绿色施工就是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及时洒水等等。殊不知,绿色施工还包括很多内容。

大多数承包商一般注重按合同等相关文件完成既定目标,但较少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承包商未能充分运用“四新技术”,未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业主在招投标过程中仅考虑安全措施费、排污费等,未充分考虑绿色施工费,这就造成在费用上远不能满足绿色施工费用的要求,再加上承包商自身投入不足,更使得绿色施工的推行大打折扣。

三、绿色施工推行对监理的要求

我国自1988年开始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工程监理制试点以来,一直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为重点,按照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其任务是对工程施工的“三控两管一协调一履行”,工作的重点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而绿色施工是贯穿整个工程的,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

所以,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意义和对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的监理责任,应重视提高监理内部人员自身的素质,内部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监理的业务水平。在做好工程“三控两管一协调一履行”的同时,从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进行绿色施工监理的管理工作。

四、绿色施工过程中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绿色施工导则》中的绿色施工原则: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一)施工准备阶段(事前控制)的监理工作

1.总监理工程师按照绿色施工有关的标准及规范、现行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相关要求,编制包括绿色施工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明确绿色施工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目标、绿色施工的监理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计划、监理人员岗位职责、监理工作制度和监理工作程序。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绿色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明确绿色施工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监理工作流程。

2.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落实绿色施工责任制并配备了专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

3.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绿色施工有关的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主要管理人员资质证书是否有效且与投标文件是否一致;审核特殊工种人员的证件是否合法有效。

4.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从“四节一环保”方面进行编制的。

(二)施工实施阶段(事中控制)的监理工作

1.监督施工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

2.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施工标志、施工防护、施工场地等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

3.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对卫生、环境、健康等方面进行绿色施工自查。

4.定期不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情况。

(三)施工项目验收阶段(事后控制)的监理工作

1.按照现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时组织绿色施工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2.协助建设单位对绿色施工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组织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参与绿色工程竣工验收。

3.对发生差异的绿色施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日后的工作中把绿色施工监理工作更加完善。

五、结束语

党的十八以来,环境保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发展纲要,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工作,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是现场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四节一环保”是时代的需要,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

绿色施工监理是时代的呼唤,是有效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监理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四节一环保”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篇8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优化。

一是基本建立了现代服务业体系。严格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加快服务业发展扶持措施》文件精神,2019年新建电商站点6个,新建农贸市场2个,成功引进中农联现代农贸城并开始建设,快件集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组织和参加各种展会7次。二是建立了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制定了《关于推动经济片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同时瞄准经济带、、、等地区,开展招商对接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43.2亿元。注重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壮大外贸主体队伍,截止目前,全县有进出口资质得企业30余家,有进出口业绩得企业4家,外资企业3家,发放企业参展补助12万余元。三是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成功打造引进投资30亿元的产业园项目和投资3.6亿元的产业园产业园项目。目前,产业园已入驻11家企业,总投资9.8亿元。产业园已入驻企业4家,总投资3.3亿元。四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定了县《信息枢纽提升行动方案》,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不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两化融合,万企上云”行动计划。2019年已有24户企业与信息通信公司签订云服务合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60%。丰富4G网络覆盖范围,快速推广5G网络布局建设。下步将上报市级争取2020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力争2020年实现企业上云、政务上云,实现云网一体化。

(二)优化营商环境逐见成效。

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牢牢把握“非禁即入”总体原则,实施“一照通办、一码通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依法有序进入,有效刺激市场消费。二是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有关文件精神,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提升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等各环节的便利度。2019年1月至今共办理企业设立776件,变更515件,迁出6件,迁入4件,注销登记212件,增补执照49件,股权出质设立40件,股权出质注销32件,“政银合作”18件。制定了《县工程建设项目“多验合一”改革试点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做好准备。对施工许可证核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备案”等13个单项审批事项合并为5项,有效提高审批效率。四是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已全面完成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明确了机构规格,编制和职能职责,完成了全体公务员的划转工作。五是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和分类培育扶持办法》《规模工业企业风险担保基金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各项政策补助措施。同时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知识产权,激发创新创业精神。六是加强了社会诚信建设,出台了《县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县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推动诚信社会制度化建设和信用信息共享。加大了户口“错、重、假”清理,完成清理省公安厅人像比对下发重户户籍比对任务3197对,完全100%。进一步清理了重错假户籍,力争完成人像比对任务100%,确保每一位公民只有一个户籍,且身份证号码终身唯一。

(三)供给侧结构改革稳步进行。

一是按照《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制定了《县2019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分步落实任务。二是制发了《县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意见》、《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通知》。规范建立土地流转备案登记、业主资质审查、风险保障、价格指导、土地复垦“五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农业共营改革试点实现了产业健康发展、企业和专合社(村集体)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已全面完成。三是加强产业出清,着力“去产能”。制定了《县砖瓦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实施意见》,目前我县已完成7户砖瓦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宏达环保节能建材有限公司的18门窑体已全面淘汰关停,城市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

四是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防范和化解去杠杆中的金融风险。加强了金融市场监管,依法打击非法集融资,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发展。2019年组织了10家优质企业在天府股权交易中心开展集中挂牌和融资路演工作,扩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五是深化行政和税务改革,大刀阔斧推进降本增效。坚持实行商事登记制度,取消税务登记证办理,实现“三十三证合一”,进一步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成本。制定了《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过渡期政策工作方案》保障新税法过渡期政策顺利实施,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四)创新改革试验全面落实。

一是积极鼓励企业研发创新,2019年组织申报中、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余项,立项10项,争取项目经费近400万元,同比增长14.9%。2019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0余亿元,同比增长9.0%。组织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交易额3000余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提升科级成果转化实效,积极开展“双创”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举办县“创客”大赛,进行评比和资金奖励,扩大了全县科技创新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攻坚”氛围。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拟定了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建设工作方案。有力提升我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恶性违法行为,2019年查办涉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4件,结案4件。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事项进度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需要等待上级政策出台。如:《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由于省市正式文件未印发或具体工作举措未明确,导致相关工作延后。

(二)改革事项自主探索力度不够。一部分改革事项推进按部就班、平铺直叙,胆子不大、步子不快;一些改革事项前期调查研究不足,与县情结合不够;一些改革事项总结亮点经验不深入。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篇9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B

一、充分认识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 实施绿色施工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2. 绿色施工不同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安全、舒适、节能和环保,绿色施工则体现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以打造绿色建筑为落脚点,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绿色建筑的性能要求,更侧重于过程控制。没有绿色施工,建造绿色建筑就成为空谈。

3. 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前两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晰,不少人很容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

(二)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绿色施工是建筑业积极承担这份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筑活动一直是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性活动之一,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建筑材料的加工、使用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和对周边的污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三)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从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建造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绿色施工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施工的提出,对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要求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型设备,应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加强数字化工地等信息技术应用,并大力发展建筑标准件,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生产比重,从而有利于构建密切联系生产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推广机制,增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绿色施工的提出,必然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重视并加强工人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一线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保证绿色施工的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绿色施工是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当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仍然主要通过铺摊子、比设备、拼人力来获取企业效益,往往最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关注社会效益,对环境效益还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项目组织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工程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上,现场污染和浪费现象普遍严重。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高投入,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反会增进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绿色施工在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潜在效益。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如果扬尘、噪音振动、光污染、水污染、土壤保护、建筑垃圾、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控制措施到位,将有效改善建筑施工脏、乱、差、闹的社会形象。企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有利于取得社会支持,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乃至获得市场青睐。所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一)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企业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绿色施工宣传和培训,创造良好运行环境

要大力组织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深刻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开展绿色施工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要充分利用建筑业既有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篇10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跨区域生态治理 补偿机制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快速推进,社会分工的纵深发展,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来行政管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区域公共问题不断凸显,而这些问题单纯依靠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单位去解决,都变得不切实际。这就要多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单位跨区域合作,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于是区域治理的概念变应运而生。区域治理是指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公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最大化区域公共利益,通过谈判、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集体行动的过程。[1]区域治理是作为补充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自身缺陷营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方式。我国当代的区域治理,是治理理念或理论在国内不同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其实质上是一个以公共权力在政府间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的治理变迁过程。[2]

一、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一)背景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是浙江省钱塘江源头,也是安徽省省内仅次于长江水系、淮河水系的第三大水系。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黄山市三区四县以及宣城市绩溪县都是新安江流域安徽境内的流域的覆盖范围。浙江省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60%以上来自新安江安徽段,新安江安徽段不仅是下游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还是华东地区坚强的纯天然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目前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由于当地工业、旅游、农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的加剧,新安江生态保护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共同牵头启动为期三年的首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并于2012年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黄山市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见表1)。

(二)具体做法

截至2014年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首轮试点圆满完成,三年中,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作为跨省界的街口断面水质三年连续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同时,浙江省千岛湖水质实现与上游来水同步改善,新安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也初步完成,为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技术和实践支撑,也为进一步深化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步探索了一条上游地区强化保护意识、主动加大工作力度,下游地区立足本地实际、助力上游加快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在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安徽省委、省政府调整了黄山市政府的考核体系,省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黄山市委、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以及专门负责日常工作的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政策保障,还建立了责任落实机制、综合治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跟踪督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等各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实施。

2015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第二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而在9月,国家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这也意味着试点工作已经纳入到中央顶层设计。

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的亮点

笔者认为,生态补偿就是建立在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所产生的流域生态补偿基础之上,流域生态补偿是指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在流域内上下游各个地区之间展开的以直接支付生态补偿金为内容的行为,[3]主要是以生态补偿机制为基础,建立一整套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所形成的“协商―治理―补偿―监督”良性的发展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安徽创新性的设立了“协商―治理―补偿―监督”模式,当地政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逐渐建立了以“协商―治理―补偿―监督”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安徽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好的实现跨区域不同层级政府间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第一,创新机制,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提供机制保障。由于我国政府实行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同级别的地方政府间由于经济地位等的悬殊,纵向和横向都缺乏平等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省级地方政府与市级地方政府间由于层级上的不平等,导致话语权的缺失。而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由国家环保部、财政部牵头,安徽省和浙江省签订了明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重要内容的补偿协议。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的地方政府,不论是在补偿协议签订之前、签订过程中,还是在整个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中,黄山市政府可以直接与省政府乃至国家相关部门对接,在一定范围内理顺了与浙江省政府在平等协商、谈判的途径,也能够在一定较高程度上l挥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的主动性。

第二,制定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为在协商基础上的治理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将新安江流域保护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为新安江流域的生态治理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战略支撑。同时,不论是安徽省政府还是试点主要承担者――黄山市政府都陆续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试点工作实施提供切实的政策保障。最后,黄山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更好了推进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据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跨区域生态治理当中,是在协商基础上,与各层级政府共同推进跨区域生态治理这项工作。

第三,明确补偿模式、补偿资金来源,为补偿提供基础保障。在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当中,在国家三部门的推动下,明确了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模式和考核标准。黄山市政府治理成效达到规定标准,就能够获得因实施跨区域生态治理放弃的发展机遇等带来的损失相对应的来自国家、安徽省政府及浙江省政府三方的生态补偿资金。与此同时,协议中也明确规定,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补偿资金不论当地政府治理成效是否达标,但是只要实施了治理,都会拨付,因此补偿是基于协商、治理基础上的补偿。这也就说,补偿是基于地方政府在协商、治理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如果没有前期的协商制定协议,以及付诸实践的治理,生态补偿资金都将成为一纸空文。

第四,明确考核标准、补偿原则、补偿标准,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从协议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监督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协议中明确规定,如果治理效果不达标,安徽省政府将会赔偿浙江省政府相对应的生态补偿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国家、浙江省政府及安徽省政府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主要承担者治理过程及治理成效的监督效果。同时,协议当中,明确了考核标准,并规定用做考核标准的水质数据由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淳安县相关部门联合监测得出。由此可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只有协商、治理、补偿和监督四者有机融合统一,才能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也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一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跨区域生态治理在中国越来越被更多的专家、学者及政府所重视,如何发挥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安徽省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协商―治理―补偿―监督”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长效机制的建立,为我国其他地方、更多领域的跨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为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汪娜,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15级研究生。钱结苗,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15级研究生。赵宏斌,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MPA导师。]

参考文献

[1] 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