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建设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市场的繁荣需要大量应用型的人才,作为社会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高校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这一重要任务,《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作为桥梁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主要研究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结构复杂琐碎,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目前,多数院校该课程的教学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陈旧,不利于学生各种实用能力的培养,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目标是相悖的。所以必须开展教学改革,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桥梁施工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桥梁专业应用型人才。
《桥梁工程施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桥梁工程施工教学多采用板书或PPT授课,授课方式单一,较为枯燥,加之施工过程多为动态过程,施工课程具有“内容抽象、知识琐碎、实践性强”等特点,现实生活并不常见,即使配合图片、视频和动画教学,也无法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较为具体的印象,致使学生对课程理解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此外,《桥梁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主导课堂,整个教学活动都按照教师的节奏进行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沟通,各种疑问和想法无法及时表达,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基于上述原因,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方法。
二、考核方式单一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多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侧重理论基础知识,这种考核方式具有“时间固定化、题型模式化、答案和评分标准化”等特点,笔试虽然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却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考高分的同学,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显得束手无策,特别是毕业设计答辩中暴露出的问题更为严重,许多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在答辩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答辩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另外,笔试试卷皆由教师命题,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纸试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会令学生不注重平时的积累而将过多的精力耗费在考前突击上,学习过于目的化、功利化。所以,对于《桥梁工程施工》这种致力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必须开发更合理、更有效的考核方式。
三、《桥梁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方案
1.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知识的受众,教学的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1.1增强学生动力,激活教学主体
课前教师将课程内容精简提炼,列出教学思路和大纲,学生在课前就已明确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桥梁施工常备式结构这部分内容时,应明确指出,学习目标即认识脚手架、起重设备、混凝土设备等各种施工设备,无需记忆大量文字,只需理解各种设备的构造、用途和特点,明确目标使学生不再迷茫,有的放矢,并产生完成目标的内在驱动力。
1.2开展任务式教学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切换为以学生为主的“任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前教师应为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例如,各种梁式桥的施工过程等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可将这部分内容分配给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完成自学,并制作课件进行课堂讲授,给每一位同学提供站上讲台的机会,其他同学对讲解过程进行评价打分,各学习小组就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这就可以保证每一位同学在课上课下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种任务式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查阅资料能力和表达能力,锻炼心理素质。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为培养应用型的桥梁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1拓展认识实习内容
以往认识实习都会组织学生参观已建成桥梁,认识桥梁结构体系、熟悉桥跨结构和桥梁墩台的构造,亦会开展专业知识讲座、播放教学视频等活动,一般不会涉及到桥梁施工过程。为加强认识实习对专业课教学的服务功能,学校应该积极拓展认识实习内容,例如组织学生进入工法展览馆参观,工法展览馆中有按比例制作的各种施工设备、实体工程模型,还可展示施工过程和工程做法,可以为后续的桥梁施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2积极开辟生产实习基地,加强实习管理
生产实习是桥梁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然而目前由于安全管理、教学计划等的限制造成桥梁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紧张、实习时间较短和实习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对此,学校每年应多联系几个实习单位,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分批分阶段地赴不同工地轮换实习,以确保学生能够尽可能深入地参与到多种桥型的施工和同种桥型的各个施工阶段中。
3.开发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为避免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效果,建议取消笔试,开发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3.1侧重学习过程考核
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时对学生进行考评,特别是开展任务式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情况、课上讲解情况、课堂讨论情况以及学生的评价打分均列入考评范围,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注重平时积累,而非考前突击。
3.2开展模型制作竞赛
模型制作竞赛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动手制作展示桥梁施工过程的动态模型,并进行演示和讲解,竞赛结果列入最终成绩。模型制作竞赛活动可以弥补图片、视频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的形象思维;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组织答辩
课程结束后教师可组织课程内容答辩。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应就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限时回答,并做好相关答辩记录,答辩结果列入最终成绩。答辩可以全方位地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亦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答辩这种考核方式弥补了笔试的不足,可以展示学生个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考核的公平。
篇2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与管理领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发展目标是立足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理论,①系统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汽车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②③因此,研究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合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汽车服务类教育已比较成熟,目前已经形成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汽车服务类人才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汽车服务类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例如,美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了汽车服务管理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部分设置了汽车服务类的研究生教育。同时,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汽车服务类培训体系,要求所有汽车服务类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汽车服务类工作。除去正规学历教育外,针对汽车服务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美国汽车产业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指导下,还建立了美国汽车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美国汽车服务类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本,许多大型汽车企业也都设有专门的汽车服务类研究、咨询、培训机构,如日本本田、日本丰田等都非常重视汽车服务类人才教育,并为中国进行过汽车服务类人才培训。可以说,日本汽车服务类教育和培训已形成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万名汽车服务类毕业生,然而社会上却呈现出:一方面汽车服务类人才短缺现象继续加剧,汽车服务类人才需求单位感到“一才难求”;另一方面汽车服务类毕业生就业困难。这说明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脱钩,不论在服务人才的种类和层次,还是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通过相关文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依据地方需求、自身优势和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人才的能力要求,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地方应用型大学还没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错位竞争”的战略定位。(2)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只是在原来车辆工程专业基础上开设了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学、物流工程等少数专业课,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我国的汽车服务教育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往往理论概念讲得多,实际方法研讨得少。这种培养模式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4)缺少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目前社会汽车服务后市场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以胜任将来从事的汽车服务类工作。然而,由于汽车服务工程学科起步相对较晚,造成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较落后,尤其缺少针对市场需求的实践性教学,因此学生的自主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制约。
2 改革方案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讨培养汽车服务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改革举措,构建了完善的汽车服务类教学体系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改革方案如下:首先,进行理论分析,为汽车服务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形成初步的研究框架。其次,对目前汽车服务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再根据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专业人才技能的具体要求,结合地方性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我校的办学特色,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再次,在汽车服务类教学的各环节贯彻教育教学的创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对新型汽车服务类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研究成果的特色和推广意义。
3 持续改进
本文提出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针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建立建全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机制,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考核、指导组监督、用人单位评价等方式,对毕业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全部教学环节进行逐项出口评估,并利用评估结果对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持续改进,使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能力和潜质。
篇3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危机
1)就业人数与企业需求不成比例。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被其他专业及个人所重视。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也进行过计算机的相关培训或自主学习。他们的专业性虽然不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他们的能力已经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具有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毕业生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更为合适。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选择其他专业毕业生,从事企业中计算机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
2)学历不占优势。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具有大量高学历的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一个提升。同时在大家眼中计算机专业是个高技能专业,很多企业认为学历和能力成正比。就好像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能力和学习经历成正比一样。
3)高职院校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上稍有欠缺,使学生的竞争力减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善于与机器,生活在单一的二进制生活中。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这样的非yes及no的情况,使他们在融入企业时缺少灵活性,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4)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方向缺少目标性。
计算机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学生在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般对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不够明确,过分依赖学校的课程规划。
2 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2)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教学”、“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及“项目式教材”模版。3)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
3 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1)服务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需求,适应计算机相关行业企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培养具备个人发展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a.结合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形成符合计算机专业发展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b.构建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获得计算机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入学即入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引导的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c.将计算机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结合实践需求,原有课程重新整合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核心课程标准制定,模拟工作场景的操作过程指导课程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
2)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问题。a.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项目式教材,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行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及工作流程,要求编制老师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对行业某个工种环节要非常熟悉,所以必须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要求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企业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b.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无借鉴性,需持续进行。c.企业作为供应链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改革参与的积极性不高。d.课程实施过程中严重缺乏双师素质教师。
3)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a.继续修订和完善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b.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以取得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c.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6级专业进程修订。
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 “项目式教学”建立、“模拟企业环境真题真做”编写、“专业能力综合测评”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
4 通过调整研究计划增强改革力度
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及学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制定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各自的特点、主要就业方向及区域经济引领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分别制定突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挖掘全新切入点。构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起点和终点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借鉴行业企业员工培养培训计划、社会高知名度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目标式培养策略,使得“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时效性。
在研究中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分别确定适合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考取计划,统计取证率作出分析评价。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参与者和应用的创新者,学生代表加入专题研讨。
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本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专业核心课程的优秀改革方案进行分项式研究,一项一项对比总结,提炼科学合理的时序任务课程设计方案,重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在构建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中加入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结合职业岗位应用需求和教学实践体会,从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实践,并分析和评价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按季顶岗、能力渐进”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11-03
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中,还是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行业和企业生产及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中职实行2+1学制,顶岗实习教学完全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而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农作物种子繁育、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农产品贮藏加工销售经营等职业技能。而这些职业技能与农业生产季节密切相联。有的作物一个生长周期长达2~3年,只有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过程,3年在校学习期间根据农业生产忙闲季节灵活安排顶岗实习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农艺职业岗位工作技能。而开展按季顶岗实习教学就需要迫切解决企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对应职业资格证书、教学组织与实施、校内教学和按季生产性顶岗实习教学安排和实习实训环境要求等方面的问题,特研究了如下几个成果。
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行动领域过程
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四、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按季顶岗、能力渐进”人才培养模式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
五、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训练项目教学设计示例
训练项目示例一 作物病害症状识别
1.教学条件
1.1教学设备
电脑、投影仪、网络。
1.2教学资源
教案、PPT课件、挂图、光盘、网络素材库、学习网站。
1.3教学标本与工具
植物病毒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角斑病、腐烂病、溃疡病、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癌病、丛枝病、软腐病、菟丝子和线虫病等标本。体视镜、放大镜、镊子和挑针等。
2.学生必备学习用品
笔记本、记录笔。
3.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
3.1下发任务书,将学生分组,3~5人为一小组,每组设立小组长一名,明确小组长及组员职责;(时间:5分钟)
3.2由教师利用教案、PPT课件和网络素材库图文资料讲授作物病害症状识别方法及特征,同时讲授作物病害与伤害、病态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病害相互关系;作物病害发生四要素,作物病害症状中病状和病征的类型,然后观看挂图,播放作物病害症状识别光盘或网络视频,进一步展示作物病害症状特征;(时间:20分钟)
3.3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植物病毒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角斑病、腐烂病、溃疡病、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癌病、丛枝病、软腐病、菟丝子和线虫病等病害症状特征。并记录各观察病害特征和病状、病征类型;(时间:40分钟)
3.4讲解作物病害症状识别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以纸质稿下发给每个小组,每组一份;内容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10分),教师随机抽查5个病害病状、病征类型识别(50分),学生自评病害症状识别记录(20分),小组互评病害症状识别记录(20分);(时间:20分钟)
3.5老师进行总结性讲评,表扬先进,指出问题,布置学生课外利用学习网站查阅作物病害症状相关资料。(时间:5分钟)
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按季生产性顶岗实习教学安排
实施“按季顶岗、能力渐进”培养模式,一、二年级边学习边在校办农场和企业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识岗、协岗和顶岗实习;三年级完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七、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习实训环境要求
初步研究本专业行业企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行动领域过程、职业范围和对应职业资格证书、学期实施教学计划、课程训练项目教学设计、校内教学和按季生产性顶岗实习教学安排和实习实训环境要求等成果,力图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按照“按季顶岗、能力渐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管理与监控提供重要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双模式;教学改革
A Probe into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Dual Mode”
ZHANG Yan BAO En-he ZHOU Yue-e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A new round of “technical and academic”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s imperative.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needs to rethink the positioning if it wants to survive and develop. This article treats the upcom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as the background, to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 as the objec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 of existing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reform are proposed.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dual mod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Dual mode;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在这种形势下,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对该本科专业重新定位,寻找技能与学术的平衡点,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有待思考。为此,本文围绕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双模式”教学改革,从培养内涵、存在问题、改革建议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与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的对接,为相关改革方案的提出以及高校应对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
1 土木工程本科“双模式”培养内涵
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外部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制约,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多样化[1]。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正是顺应了这一高校发展的理念,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专业性更精、适用性更强。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工科专业,目前该专业本科的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就当前开设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理论教学课时为48课时,而实验教学课时仅为8课时。这就造成教学偏重理论,技能传授普遍欠缺的局面。此外,专门设置的学生实习环节也多偏重于参观、讲解实习,真正让学生投入到生产一线亲自参与技能应用的机会很少,即使有这种机会,由于生产单位的要求及实习时间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学生也很难对专业技能的核心技术、关键方法理解掌握。这有悖于“双模式”要求“技能型、学术型”齐步走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双模式”培养思想,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与实践简单结合的层面上,而是把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度,适当的调整理论与实践的比重。技能型人才除对主要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以外,更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偏重于“学、产”;而学术型人才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为了防止理论脱离实践以及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弊端,可以让学生尽早投入到工程问题的科学研究当中,解决工程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偏重于“学、研”。而不是像现在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实践环节与教学环节掺杂在一起,技能与学术不是很明确,学生略有实践动手能力却不是很精,学生略有科学思维,但是理论功底不是很深厚,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深度不够。
2 土木工程本科“双模式”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指导思想不适合
目前我国多数本科院校实行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偏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对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泛专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视不够[2]。也有少部分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高校侧重于应用性人才培养,使得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成为薄弱环节[3]。随着“双模式”高考方案的提出,上述两种指导思想下的培养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以第一类指导思想为基础的大多数高校面临着新的挑战。
篇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摘 要】本文根据本校定位和新旧校区分段办学特点,突出农业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改革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的综合性与实践的重要性,依托本校优势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合作教育,提高园林专业人才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2JK339);2014年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2011年,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在此背景下,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风景园林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并探讨农业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极为必要。
1 普通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设置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逐步由农林类院校发展到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各高校对园林学科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1]。
长期以来我国学科划分将风景园林放在不同领域中,学科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的分离,造成了学术界和行业界的迷失、偏差。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使专业覆盖面更广、业内分工更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提高,面向产业、面向领域,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目前,全国设置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有180多所,分别分布在农业院校、工科院校、美术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性院校里,如何在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基础条件,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来说是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基础条件、学科特点不同,故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立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不同层次与行业细分的专业人才。
2 风景园林学学科设置研究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不足,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而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01年成立了风景园林专业[2]。2011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这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表明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和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刘滨谊认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当务之急需要二级学科的基本建设,他提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目前下设的5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宋建军等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资源学与景观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工程技术等四个方向进行调整[5];林广思对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各教育层面进行划分,设置园林专业[6]。周进建议加快学科建设,完善技术、专业资质标准等,通过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两大核心技术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7]。总之都是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
3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改革目标与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和应用的结合,以培养个性发展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制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时,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社会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另一方面要针对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设立自己的特色专业,才能使该专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一个提升,培养有特色的相关人才,促进园林行业的更好发展。作为农林类院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出不同于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形成农林与人文有机结合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时展的趋势所然。
我校园林专业多年办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学科与行业优势,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前一个“2”指学生利用白云新校区完善的基础实验条件,完成本科前两年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学习;后一个“2”指学生在海珠旧校区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及校企合作的园林公司等,与社会紧密接触,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模式,完成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教学,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合格人才走向社会。
3.2 制定出合理的“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1)分析农林类院校学科特点,突出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优势,研究风景园林课程与农科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和综合性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途径。风景园林多学科理论综合特点导致其培养过程中的多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问题复杂。
(2)按“2+2”模式完善和健全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探索高效、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林学、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体系。在此培养模式中,前一个“2”实现“厚基础”目标,即重点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学习;后一个“2”实现“宽口径”目标,即专业内涵的外延与扩展;并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实现“强实践”的目标。
(3)随着园林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把握通与专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在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创新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4)围绕产业化现代园林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基础、实践创新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制订突出现代园林产业和岭南园林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特色鲜明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3.3 注重实践环节,建立教学与生产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地方区域园林产业,以教师科研助手为手段,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互动的学生课外科技体系和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参与互动、进行试验、开展行动研究,并最终形成一个教学应用模式。
(1)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将实践教学融于社会经济建设当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创新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克服理论(下转第52页)(上接第16页)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素质。
(2)校企合作培养。以“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推广、合作发展”为宗旨,组建若干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学校与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发挥产学研各方在人才、技术、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让企业真正地全程参与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校企加强科研合作和新技术开发,以研促教,通过研发过程中结合创新项目、毕业设计、兴趣小组,科研小团队等相关工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3)进一步完善“四平台、四层次、三阶梯”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四年八期不断线,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循序渐进。大一、大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大三专业技能训练,大四产业技能与创新的能力训练。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4)通过开展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公益活动、参观、竞赛、文体竞技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拓展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基本方法、工具的掌握,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4 结语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将创造性思维方法引进教学,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提高能力的原则,坚持以“基础厚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建立注重职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的“2+2”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春华.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2):1618-2616.
[2]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3.
[3]张启翔.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
[4]刘滨谊.对于风景园林学5个二级学科的认识理解[J].风景园林,2011(4).
[5]宋建军.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调适:基于风景园林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6]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9).
篇7
一、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1.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
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与社会及企业用人需求相适应,然而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及方向并不明确,缺乏对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探索、思考,因此相关管理类课程设置依旧盲目和传统。而且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致使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竞争力相对不足。
2.导师队伍质量不高
地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较少,因而培养和指导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导师队伍质量并不高。而且地方高校的导师负担很重,精力十分有限,因此对研究生的指导与帮助作用不足。由于地方高校自身优势不明显,导致对博士及名师的引进工作十分困难,其结果就是导师队伍得不到更新注入,造成了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处于瓶颈状态。
3.人才培養方式过于单一
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技能的应用,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无法保证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地方高校经费紧张致使实践设施严重不足,所以培养学生的方式仍以传统形式为主,造成了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狭窄。另外,地方高校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周边大型或知名企业较少,因此管理类研究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并不多。
二、对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
1.明确培养理念
地方高校要从管理类专业社会需求的实际角度出发,并结合本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认真反思与审视现有培养模式的缺点和不足,进而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方案与部署。在改革中,务必要明确管理类专业办学思路与培养理念,即“知行合一”理念,力求突破,实现培养的管理类人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服务与贡献的目标。
2.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地方高校只有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高学历和高素质管理类博士或学科带头人前来任教,而且良好的发展前景会阻止本校优秀教师的流失。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关怀力度,并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优化和培养管理专业骨干教师,从而从专业、实践、责任和师德角度构建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
3.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地方高校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管理类人才培养对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万不可脱离实际,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建立与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的密切联系,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签订校企合作项目,使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去企事业教学实习基地体验或服务,也可以让合作单位的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作报告、演讲等,这将极大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使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去,这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教学质量都有作用,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对研究生将来的就业也会提供丰富的经验。
4.创新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篇8
关键词:图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改革;校企合作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对河南省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现状的调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改进措施,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切入点,探索适合中国平面设计专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概况
1.1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特征
除了文化课外对熟练使用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Flash等软件有要求,要有较强的创意能力和活跃的设计思维;有良好的审美观;有一定的方案写作能力;同时应该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在短时间内利用掌握的各种软件做出效果图。
1.2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状况
通过调查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13~15级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得出,13、14和15级就业专业对口率分别为54.50%、53%和78.60%。除在国有企业或政府机关就业的毕业生外,毕业2a后仍从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数逐渐减少。多数毕业生在毕业2a后选择转行。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普遍反馈是工作强度大、工资报酬低。
1.3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市场现状
计算机平面设计涵盖网页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包装结构与装潢设计、标志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企业CI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商业插画等多行业。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全方面发展型人才,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对岗位职责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
2平面设计行业及在校生调查方案设计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平面设计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工作。调研目标是了解各行业的对口岗位对专业人才的各项要求及近5年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通过调查结果提出教学改革建议。调研共制定了4份调查问卷,分别为毕业生调查问卷、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在校生调查问卷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经讨论审核修改后发放给调研人员,开展调研工作,对瑞光、新华一厂、今日文教、华艺广告、鼎胜广告、科技出版社及河南新华书店等多家用人企业调研涵盖摄影摄像、出版社、室内装饰、广告公司等行业进行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多次与企业面对面交流。
3平面设计行业及在校生调查结果分析
调研小组利用半年时间采用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电话咨询等形式获取130份调查问卷。还对郑州市场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图文信息处理人才市场”抽样调查,走访调查了100家与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技术有关的工作单位。
3.1平面设计行业人才的专业软件应用能力
经调查,企业对岗位人才的现代化平面设计软件应用能力有要求,近50%的企业要求岗位人才需要熟练运用Photoshop、coreldraw及office软件,对Indsin、I11ustrator、Flash等专业软件有熟练应用需求的企业占20%~40%。具体岗位人才的专业软件应用能力见图1。
3.2平面设计行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平位岗位人才的能力需求见图2。
3.3平面设计行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期望
企业偏向于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选择,约占全体受调查企业的50%。对岗位人才的能力需求重要度排序依次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吃苦耐劳、沟通、团队协作、责任心、职业道德、创新力。具体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期望图见图3。首先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期望最高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占受访企业所有期望的45%;其次是素质培养,占所有期望的35%;再次是进企业实地学习培养,约占30%;之后依次为实践力培养期望。
3.4毕业生对课程的重要程度评价毕业生对课程的重要程度评价见表1.
4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建议
4.1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从组织上达到从事专业教学的全部教师实现“双师型”的基本目标,同时,也为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结构、建立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模式中,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能力本位,以培养学生就业时的“第一任职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可将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原有的3a校内学习学科性教学模式,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2+1”复合式教学模式。
4.2重技能重实践,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借鉴先进经验,注重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在积极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成立“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教学实验班”,对任课教师、使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实行全面优化改革。二是强调职业实践,培养任职需求。要采取以生产实践为主线、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图文信息处理软件和职业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所有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全部采取用案例组织教学和“2+2”的课堂讲解与实训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3坚持产教融合,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一是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校园、课堂、实训室也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二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实施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
4.4加强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教育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开设心理辅导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各学科教学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观念。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刁新爱,刁新好.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9).
篇9
关键词:工学结合 C-TAFE 企业参与 中澳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对其消化、整合和吸收,寻求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C―TAFE(CHINESE TAFE)模式就是借鉴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职业教育理念,结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创建的一种澳大利亚TAFE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模式。立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如何完善C-TAFE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参与――澳大利亚TAFE教育体系的特色
澳大利亚TAFE教育是一种建构在终身学习理念基础上的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它由澳大利亚政府开设的TAFE学院负责实施教育与培训,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联系起来,实行柔性的教育培训方式,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企业参与是澳大利亚TAFE教学体系的特色,其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和开发TAFE的培训包。
(2)以企业需求的人员能力为出发点,设置TAFE的教育课程。
(3)以企业岗位能力为核心,设置TAFE专业。
(4)以行业为主导,建立TAFE教育制度,采用企业本位的校企合作方式。
(5)以企业的工作经验为必备条件,组建TAFE的师资。
二、C-TAFE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C-TAFE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充分体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又要体现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创新的人才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类型的职业性,教育层次的高等性, 职业岗位的基层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社会需要的导向性。C-TAFE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从总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能力为本位,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群) 为依据设置专业,突出其职业性;(3)以育人为根本,教学过程以实践为导向,采用情景化、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学习环境工作化的教学模式;(4)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可见,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脉相承。
三、工学结合――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在狭义上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从广义上是指高等职业学校在遵循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课堂学习与实验、实训、实习、实际工作等实践学习环节有机结合的方式,强调职业岗位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结合。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要求
(1)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如:“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形式。
(3)“工学结合”模式的关键在于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找到校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即学校通过“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通过“工学结合”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2.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认为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无需采纳。
(2)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
(3)学校成本问题。学校增加了教学的工作量,加大了开支。
四、从“工学结合”角度完善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观念和制度方面
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突出C-TAFE人才培养的教育层次性和职业教育类别性,注重从职业性上体现其特色,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2.企业方面
高等职业教育中C-TAFE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协商C-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依据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
3.学生实训、实习方面
C-TAFE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开放式办学,从分利用好学校、企业各自的办学资源,侧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将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与企业互动,共同合作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提高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师资
要求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现在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少实践。学校可以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同时鼓励专任授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
5.教材
要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注重企业生产实践环节。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有来自学校的教师,还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教材内容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应取自于工,用之于学。
6.机制
C-TAFE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分制、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弹性学习制度,支持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创办前校后厂、校企合一、资源共享的办学实体。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
[2]李定清.C-TAFE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框架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篇10
关键字:中药学 人才 模式改革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中医药学遗产,并不断发扬光大,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是我国医药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中药学专业是最具我国特色的本科生专业之一,也是当前备受社会欢迎的本科生专业。培养应用型中药学人才成为中药学专业培养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应用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中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综合素质、人文关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适应现代中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具备的素质
1. 1知识结构多样化中药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中药学应用型人才不仅应具备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由于其作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及动物,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遇到的问题也是多方而的、涉及诸多因素。尽管中药学人才供不应求,但社会对其要求也日益严厉,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必须具备宽广的学科专业知识。
1.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想要在竟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取得立足之地,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创新和创造是各种不同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社会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极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更需要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中医药发展,既要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创新,与世界接轨,与日俱进。
1. 3练合索质和团队精神。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括: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人文关怀、身体条件等。技术研发、生产管理,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等都与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更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应用型中药学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第一线的工作,很多工作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创造、合作完成的。因此,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是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2、建立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2. 1建立应用型中药专业才培养模式是中药学发展的一门应用性科学,它服务的核心对象是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中药人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医药经济也要融入世界经济中,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药学人才,以适应中药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建立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而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发展中药事业、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增强培养合格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仟感
2. 2建立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随着中药的研制、制药技术及设备的发展,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中药基础性研究和药物研制的研究型人才。第二,随着药学服务的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除了药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之外,还包括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中药生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流通、药材的质量、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等,更需临床应用的中药学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药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
3、构建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 1落实产学研结合,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研究药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人及动物服务,倘若研究与生产脱离,研究便没有意义,生产也会滞留不前。学校应该利用名优中药开发企业对科研技术的需求,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一个优化创新平台。这个平台以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为切入点,融入最新的科学技术,设有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中药组效关系评价研究、中药处方配伍优化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组分配伍作用模式研究、中药制剂新技术研究等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志向、兴趣,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研究中心、实验教学部共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三位一体深度合作机制,校企合作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
3. 2实施学分管理、完善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应把重视学生及其需要作为核心,实施学分制管理。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给学生选择余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改变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现状,尊重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个性。虽然大部分高校已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但其课程的选择度与开放度远远不够,选修等于必修,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式和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是发现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方而,学校要合理制订人才评价的标准,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更加注重综合性的评价。考核内容要更加注重学生利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过去再现知识的记忆型考试。
总之,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中医药还要不断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世界。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时维静,俞浩,周国梁,方艳夕. 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6)
[2] 徐晓媛,吴晓明.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展望[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01)
- 上一篇:残联工作意见和建议
- 下一篇:乡镇林业站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