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篇1

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着人们对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和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中等职业阶段的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不断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正确引导中职学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其他集体活动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要有高度责任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并激烈自己不断向更高更难的目标挑战。再次,要让学生学会的独立。离开家庭父母的庇护来到学生独立生活的中职生正是他们学会独立的关键期。学校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对于善与恶、对与错、高尚与低劣等是否观念能够正确的判断并主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中职生的良好的情绪

中职生正处在情绪极不稳定,变化多端、易冲动、烦躁的阶段,加于正确的引导,培养健康良好的情绪对其整个人生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创造良好氛围。某种情绪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境,要培养中职生健康良好的情绪,就需要创设适宜的氛围,让中职生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学校集体中。其次,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中职生经常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再次,保持适度的焦虑。研究发现过于焦虑会使人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进而影响个体的精神状态。另外,焦虑过低则使人精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保持学生适度的焦虑水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情绪体现都有一定的意义。

三、提高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鉴于中职中在人际交往存在的障碍,特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交往观,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其次,教会中职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人际沟通技巧的课程、专题讲座、课外读物等向学生系统的介绍提高沟通能力的技巧及交往的礼仪规范等。

四、加强中职生职业心理健康的教育

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中职生,有一个健康的职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提高培养中职生健康的职业心理。

1、加强对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求职过程不单单是一场能力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素质的挑战。与高学历大学生相比,中职生中因其学历相对偏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许多中职生表现出自卑、焦虑、挫折感等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他们求职做好准备:首先,要提高中职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求职是一场持久战,遭受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素养,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提高自信心。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对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心。同时,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要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篇2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班集体中的边缘学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最需要教师关心与帮助的是“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缺失理想,失去奋斗目标;普遍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特别是数学、英语等课程;意志薄弱,不能承受挫折,适应性差,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性格存在缺陷等等。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这说明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2.主要成因分析。

2.1 家庭贫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比较势利,使贫困生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不愿与他人交往。因此,家庭是影响学生行为外环境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因素。

2.2 先天素质差:一些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发育如口吃、身材短小、相貌不漂亮、气质不佳等方面的原因而自惭形秽,不敢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造成自我心理封闭。

2.3 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得中专生心理素质不高:当前,在我们的教育评价机制中,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突出,升学率、学生成绩对学校创品牌,对教师评优、职称晋升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很多学校、教师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而对学生其它方面关注不够,导致很多学校天天大喊实施素质教育,而下大力气搞的却是应试教育。可想而知,那些在学校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很难得到教师足够的帮助,处在教育的边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4 缺乏进取的精神: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于得不到外部的激励,自我激励的水平又不高,他们往往会抱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混一天算一天,对于学习的目的性认识模糊,缺乏进取的精神,一旦遇到挫折,容易自暴自弃,产生“破罐予破摔”的念头。

3.措施与对策。

3.1 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3.1.1 中专学校的边缘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决定了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主动寻求帮助,所以如何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就成为了关键。如果有学生来找你倾诉的话,你先不要急着给他建议和要求,在听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点点头,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即使不同意他的一些想法,也不要随意中断他的话。只有当他认为教师确实理解他,和他产生了共鸣的时候,他才会对你产生亲近感,这时再给他提出一些建议,他会更容易接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一定要保密,在没有经过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决不能擅自向别人透露。

3.1.2 班主任要善于和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了解、关心他们的变化。对因不同原因而暂时处于边缘的学生,要适时地给予帮助,使他们能尽快摆脱困境,重塑信心。

3.2 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3.3 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完善队伍建设。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据统计,国外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400,而在我国,心理咨询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专业人员相当少。目前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中专业人员少,而一般是由校医、班主任等兼职,专业性不够,数量也不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其目标要求,在队伍配备上必须讲求科学性、专业性。

篇3

关键词:留学生;专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经过调查,在天津大部分招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中,很多专职教师不但要完成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还要面对心理日益复杂和个性愈发独立的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肩负着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重担,这使高校专职留学生教师面临着双重的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有关高等学校专职留学生教师的职业压力、倦怠以及离职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专职留学生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持久压力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压抑,甚至对生活、工作产生悲观、冷漠的心态,职业倦怠现象随之而来。这不仅对教师自身有极大的负面作用,而且对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也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和巨大危害。因此,应该把高校专职留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辅导问题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随着来津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在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更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尤其在留学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搞好高校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有一支具备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一、材料

调查对象来自天津市内5所大学的专职留学生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及专职留学生管理教师),其中医学院校1所,理工科院校2所,文科院校2所。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法,在5所大学留学生专业教师、管理教师中随机抽取150人,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5份,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88.6%。

二、方法

1.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

以王登峰1994年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测量教师的自我和谐状态。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简称“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简称“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简称“刻板性”)3个分量表,经测试,其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5、0.81和0.64,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预测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工具。

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

由Derogatis,L.R.编制,包含90个项目,囊括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性等。它的每一项均采取5级评分制。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5,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

3.测试过程

对被试对象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 进行管理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不同性别的专职留学生教师自我和谐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教师不论性别,在自我和谐度的三个维度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但从统计值上可以看出,女教师在自我不和谐程度、刻板性、自我灵活度三个方面均高于男教师。在SCL_90的各维度上,只有躯体化一项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2.不同学历层次专职留学生教师的自我和谐度和心理健康的比较

在人际关系敏感性和抑郁症状以及精神症状上,三种学历层次的教师均达到显著差异(P

3.自我和谐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教师在自我刻板性和强迫症上,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

四、讨论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新

中图分类号:G441

2011年,教育部C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作出了相应规定:高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1]。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各省教育厅也组织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其教学形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而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无论在教育对象上,还是在教学目的上均存在很大差异。笔者所在高校结合文件要求,开拓思路,创新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途径。

一、联合兄弟院校师资,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高职院校大多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常会面临师资匮乏的情况。笔者所在学校既无心理学相关专业,也没有聘任相关专业教师。2011年初,接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尝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仅依靠学生处下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4位兼课教师,需完成数千学生的授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2014年起,学校开拓思路,联合周边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兄弟院校,聘请了12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中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兼课教师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在校生开设每学期4课时、共4学期16课时的课堂教学必修课,并于2016年4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挂靠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面负责教学、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人数近1万,必修课仍需开设大课堂教学,2-3个自然班合班上课。为增强大课堂教学实效性,兼职和外聘教师结合实际,创新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就曾采用PBL教学法、体验式培训模式、案例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二、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心理体验课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这与“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内隐知识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5]。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更乐于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信心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亟需进行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和培训。笔者所在高校每学期在全院在校班级中开设心理主题体验课,一学期一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首先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邀请相关教师和专家开展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能力、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心理委员完成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后,回班级按照“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的模式,开展心理主题体验课,并将活动策划、总结和相关的视频影像等汇总成课程成果材料,上报咨询中心做课程考核。

心理体验课每学期4学时,和理论课一起构成学期必修课程,共8学时,0.5学分。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连续开展5学期心理体验课,主题包括团队建设、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收效良好,学生反响积极。

三、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心理公共选修课和慕课

除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设主干教育课程外,笔者所在学校还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延伸教育课程。此类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部分为专业选修课。课堂教学课程如《沟通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等,由学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教师向教务处申请批准后开设,在校学生可自由选修,开课教师负责选修学生的授课和考核工作。网络课程(慕课)如《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分析》等,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供全院学生选修,设置慕课导师,管理课程修读和考核。

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对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兴趣常常高于其他类型课程,每学期选课时,此类选修课程常常会出现一课难求的场景。以本学期为例,两类心理相关选修课程覆盖在校生一千余人,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

课堂教学之外,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依托每年5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在全校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十余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讲授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正在筹划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手册,将课堂教育课程、心理体验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活动等,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拓展教育规划,并写入培养方案,要求在校学生须按规定完成一定数量各类型教育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

[2]孙福兵.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5,13:314-315

[3]张楠.大课堂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4:206-207

篇5

高职教育现在依然需要面对很多困难,有些高职院校不设门槛线,致使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在毕业时问题反映及其明显。部分学生甚至因为与老师、家长、同学的人际关系较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仅耽误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同学个性的良性发展。

在学校中,学生接触的最多的人就是老师,老师在学校中又扮演一种特殊的角色,所以学生与老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推动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加重经济社会发展得负担,所以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高职生、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2.1抽样方法

本研究因为是以高职生作为研究群体,被试是从南昌工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职业制造学院三所高校选取的,被试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选择范围包括一年级至三年级。本研究准备发放350份问卷,

2.2测量工具

师生关系问卷

本研究所采用的师生关系问卷是屈智勇(2002)的《师生关系问卷》,包含了23个题目。师生关系问卷共有4个维度,分别是:1、对抗性。2、亲密性。3、满意性。4、支持性。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ncheklist 90,SCL-90)

此量表是由L.R.Derogatis 在1975年编制的,我国学者王文宇在1984年翻译引进,吴文源进行修订的版本,也是我国学者进行心理健康研究时使用较多的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SCL-90在临床研究中能够很好反映被试的心理健康情况,反映症状丰富,从感觉、情绪、人际、躯体等情况都有所涉及,能准确反映患被试的心理健康程度。量表包含十个因子。量表中采用五级评分制,分别是[严重]、[偏重]、[中度]、[很轻]、[没有]的5至1分评量。

3、高职生的师生关系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皮尔逊相关分析

为了进行高职生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对两者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将高职生师生关系给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的数据进行筛选,得出以下结果:

支持性维度与SCL-90因子的相关系数(r)

项目 人际敏感因子 抑郁因子 焦虑因子 敌对因子 恐怖因子

支持性维度 0.63** 0.22* 0.41** 0.44** 0.12*

由上表可知,师生关系支持性维度与SCL-90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焦虑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敌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恐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

满意性维度与SCL-90因子的相关系数(r)

项目 人际敏感因子 焦虑因子 敌对因子

满意性维度 -0.33** -0.39** -0.23**

由上表可知,师生关系满意性维度与SCL-90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焦虑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敌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

亲密性维度与SCL-90因子的相关系数(r)

项目 人际敏感因子 焦虑因子 敌对因子 恐怖因子

亲密性维度 -0.43** -0.31** -0.20** -0.37**

由上表可知,师生关系亲密性维度与SCL-90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焦虑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敌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恐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SCL-90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

对抗性维度与SCL-90因子的相关系数(r)

项目 人际敏感因子 焦虑因子 敌对因子 恐怖因子

对抗性维度 0.52** 0.44* 0.38** 0.27**

由上表可知,师生关系对抗性维度与SCL-90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敌对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恐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SCL-90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

4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4.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它是心灵上的真诚沟通、情感的融洽互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很多老师把师生关系看出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命令与执行的关系,这种陈旧的角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当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导师、朋友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

4.2教师采取民主管理模式,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势在必行

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采取“专制型”管理手段,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只会想到求助别人,不能独立自主解决问题。采取民主型管理手段,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协作,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主能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更强,教学效果更突出所以教师采取明主管理模式,对于加强师生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4.3教师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上级主管部门也会每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考评。学生出了问题,第一反应就是送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这些老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万能的,只要有问题的送进去,问题解决了没有与自己无关,很多心理问题的源头就来自于老师的不尊重、不信任、不作为。

4.4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新型师生沟通平台

首先要把心理健康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次,针对高职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丰富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与老师交流,增强互相理解,让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搭建新型的师生沟通平台,有助于师生情感互动。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f students in China's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worrying. The paper aim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ir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s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民办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Key words: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mental health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19-02

0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同普通高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生源结构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别,因而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独特性,主要是过于自卑、焦虑、困惑等等。

1.1 过于自卑 进校之初,大多数高职生感觉自己不如本科生,见了考取本科的同学都觉得低人一等,怀疑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还有部分学生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好,不管是家人还是其本人都对高考结果期望很高,心理落差极大,从而产生极其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由高考前对自己充满信心变为高考后对自己极端轻视,导致性格的扭曲。

1.2 过于焦虑甚至抑郁 高职学生进校前的基础普遍较差,进入学校后,学习方式与高中完全不同,深度和难度较大,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就消极应对;有些学生是缺乏学习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焦虑。

1.3 过于困惑 在学业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未来并不看好,从而部分学生会寻求一些别的方式去让自己空虚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跟异往是安慰心灵的主流方式。学生年龄大部分是在18-23岁,生理机能已基本成熟,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对异性上都富于幻想、充满激情,但这个时候的他们大多数性心理都不够成熟,也缺乏一些生活经验,有些人甚至不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进而使他们在实际生活当跟异往就存在一些困难,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则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一些网络产品,在脱离了网络之后就会使他们在生心理上极度失衡,失落、迷茫、困惑等一些心理问题接踵而至。

2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总体来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简单,院校缺乏重视 有很多民办高职院校设施远低于公办大学的标准。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比本科学生多,因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环境和特点、学校的心理咨询多是敷衍了事、学院不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过于简单,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2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专业化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没有相应职业资格、没有接受过心理教育的系统培训,往往抓一两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去当咨询老师,使得心理咨询变成了做思想工作,与真正的心理咨询工作偏差万里,咨询效果适得其反。

2.3 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片面化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例如那些人际交往有困难的、环境适应有问题的、情绪困扰较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存在的弊端就是只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帮助与辅导。但是事实上,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多发的区域,那些心理问题潜伏期的学生往往就被忽略了。

2.4 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高职院校很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尽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途径等等都不清楚,因而无从下手,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最后只能照本宣科,而不是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3 民办高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笔者在民办高职院校有多年心理教育工作的经验,根据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效,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3.1 以党建为引领,大思政为平台,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局面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党建为引领,在十顺利召开的前提下,多方参与,加强学院各方合作,努力形成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

①形成一个良好的全校齐心协力共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在各个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各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起一个由党委领导,各个部门进行实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工作体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后勤等各个部门、多项工作当中。②应当健全育人体系,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发挥的主阵地以及主要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对课堂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提出一些创新的教学形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现代教学手段在基础上采有新型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以及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个性需求,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尽可能的使心理健康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避免出现一些仅仅是假、大、空的说教式教育。③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条件来配备辅导员以及班主任。使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指导、思想引导、专业辅导以及生活引导;以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大体思想政治状况为基础,结合各年级及其专业和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化引导;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快速、准确地反应到学校的相关部门,同时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传达下去,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校和大学生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④发挥校园文化作用。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拓展知识、历练人格、提高品味的作用,学生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成才。⑤以党团组织为核心,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依托党团组织生活、主题班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课教育,开展四情教育(国情、省情、民情、校情)和道德法制、人生规划、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崇尚者、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执行者。

3.2 建立“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笔者所在的学院,构建起“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搭建了学院、学生处、系部、班级、宿舍“五位一体”的五级工作机构。要注意整合各项资源,共同参与,并在运作中时刻注意优化队伍,不断完善。充分整合和优化校内资源,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真正的有机统一。

通过严格的信息采集和反馈制度,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根据相应的信息传达机制从渠道上保证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由学院下达相关的工作任务,或者学生班级心理委员、宿舍保健员上报学院学生的心理动态。

3.3 建立心理危机“三预”联动机制 “三预”联动机制是指:①早期预警。利用上文中所提到的手段,及时掌握学生最新心理动态。对该生给予更多关注疏导,并做好跟踪记录。②中期干预。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学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③后期跟踪。对已确定康复同学重点追踪关注其日常表现,及时汇报情况。

“三预”联动机制不仅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进行一定的干预,同时也是对学校管理来说极为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综合来说,这一工作机制是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三者的结合。对新到校的大学生采用开设心理课程、专题讲座、心理节目、学生心理拓展以及心理剧等一些手段,可以预防大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但是预警干预采用的是预防以及矫治结合的方式,像心理档案规范化、心理测试以及个案辅导等手段。

3.4 设立体验式教育模式,转变学生认知观念 整个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较深刻体验。教学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本身,仅仅是学到、知道并不足够以让一个学生主动进行改变,所以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才能让其主动改变自己。一些经典的体验活动一般不适于集体授课,找到合适集体体验模式,并在教授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最大可能地得到更多的体验,并且能够有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找出一套适合集体教学形式的体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不断发展的。应当引领学生找到被自己忽略的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好的品质。例如情绪专题里,引领学生体验到并且同其他学生分享所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和怎样增强在体验过程中积极情绪的体验。引领学生更加理性的看自己、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长过程。

3.5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不断提高教师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素养。通过这种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在进行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教师首先必须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储备。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经验,熟悉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生活,理解他们,最终才能与他们产生共鸣。

4 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新形势下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大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只有不断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才能使得高职学生对未来更加有信心,身心更加健康,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凌峰.国外心理辅导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辅导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2]陈国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专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6,7,8-9.

[3]唐忍雪.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园地,2007(4):39-40.

[4]卫根泉,孟欣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5]马一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01).

[6]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05).

[7]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08).

[8]张林宝,陈建新.地方院校大学生应激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篇7

一、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心理健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1.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感、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以及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贡献、成就、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培养自信、自强、自立、自律、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存在着三个心理问题敏感期。一是新生入校的心理断奶期。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年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面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上有较多的矛盾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等。二是专升本的心理调适期。许多高职学生进校后,不满足现有的专科学历,想继续升本的学习。可是由于他们基础较差,竞争实力不强,在专升本考试中大部分学生落榜,这给高职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前途渺茫。三是毕业前的择业期。现在有些企业、机构、单位在选用人才时盲目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再加上毕业生自身专业上的结构性矛盾等原因,使部分高职学生就业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找到单位的毕业生,有的嫌月工资给的少,有的对岗位不满意;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整天四处奔波,为找单位发愁。在毕业前表现出困惑、茫然、焦躁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职学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地段”。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转制或合并而成的,建校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学校大都忙于生存和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又缺乏专业咨询教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致使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精神障碍而被迫休学、退学以及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件呈上升趋势。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专门人才,必须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培养造就和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关注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个性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四个方面有较大差异,如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科学、详细地用心理档案记录下学生的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素质教育提供连续完善的材料,为进入新的环境帮助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迅速掌握了解学生并及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二、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1.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权,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学校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及相关档案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建立严格的归档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袋,封面要写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建档日期,并将其编上序号,存放于档案柜中。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能随意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借给他人,如学生自己要看,可在咨询老师的指导、解释下查看。

2.客观真实地设计档案内容。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的设计,不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简单的履历表,而是应较完整、准确、系统地记录下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应包括:(1)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本人、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学生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等。(2)学生在校表现。包括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政治表现等。(3)心理素质及教育辅导措施、过程。包括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分析、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以及采取的教育、培养建议、心理辅导过程和就业指导等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反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它记录的是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要随着学生心理发展而不断变化,特别是人格、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应定期测试、分析,提出可行性的教育、辅导建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

3.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档案管理队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严重缺乏,必须走专兼结合的路子。学校可设2-3名心理咨询师作为专职人员,其主要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心理问题;二是对学校思政教师、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其具备及时处理和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中出现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和处理。另外,还可聘请社会上的心理医师在中心作兼职教师,他们既有医学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他们参与管理,一定能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实力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4.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在校学生,还应关注跟踪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可经常邀请毕业生回校和在校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座谈,让毕业生谈谈他们心理成长、成才的经历和感受,同时对老师在学校给于他们的心理教育作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

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地方大学生及军校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不同专业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指挥院校有着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高密度大强度的训练,其生活环境单一,训练、学习任务重,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毕业后都将成为武警部队一线的带兵干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武警部队的建设,但关于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掌握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同时探讨地方生人校学员与战士人校学员的应对方式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同,为武警指挥院校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3所武警指挥院校1115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收回106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5.6%,全部为男性,年龄范围:最小19岁,最大26岁,平均22岁。其中本科生学员798名(占74.9%),大专生268名(占25.1%)。地方生入校学员256名(占24%),战士入校学员810名(占76%)。

1.2 方法 以团体方式进行测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答卷当场收回。测试工具为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该量表每个项目均采用1~5分(自觉无症状至严重)5级评分制记分;②应付方式问卷啪,该问卷共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除第19、36、39、42项选择是得0分,选择否得1分以外,其余条目均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所选量表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t检验、相关等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武警指挥院校不同生源大学生应对方式比较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选择应对方式的各因子均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退避、幻想、自责。战士人校学员与地方高中生入校学员应对方式进行t检验,各因子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战士入校学员、地方高中生入校学员应对方式分别与战士及军官应对方式常模比较各因子间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武警指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武警指挥院校不同来源大学生SCL-90因子分相互比较及其与全国军校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及军人常模比较:武警指挥院校不同来源大学生在强迫、人际、偏执、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各因子分有显著差异,本次测试的学员SCL-90各因子分值均低于国内军校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及军人常模(见表2)。

3 讨论

篇9

【关键词】小学生接触密切人群 心理健康 教育干预 策略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接触人群的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什么样的师傅,教出什么样的徒弟;家长性格暴躁,孩子就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班风不好,学生往往也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为此,我们认为,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通过适当的措施对小学生接触密切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环境育人,小学生接触的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阻碍也就减少了。

一、以学习为入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组织学习。是知识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师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首先要教师认真学习,调整心态。只有教师本身心理健康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工作中,我们采取理论学习、问题讨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丰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下思想认识和理论基础。

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就有了保障。我们把课堂作为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主渠道。学校各个班级每周都安排有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行为干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心理、明确自我人生价值观,学习心理问题的应对技巧,自觉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为了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也为家长开通了热心电话,随时为他们释疑解惑。

二、以宣传为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利用黑板报、广播站和宣传橱窗

学校宣传橱窗开辟每月一期的心理宣传专刊。学校广播站专门开辟了“知心话题”栏目,及时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各班的黑板报要求认真收集资料,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关栏目,如开学初,设计“展示自我,认识朋友”;考试前,设计“考前心理调节”等栏目。这些做法,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专刊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园地。

2.为家长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单

为了使广大的学生家长更多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家庭和睦、子女教育、邻里和谐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综合心理素质,我们经常向学生家长发放心理健康宣传单。宣传单就如何克服不健康心理,如何塑造心理环境,如何缓解情绪紧张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活动中,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向我们保证今后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同时也要让孩子健康的度过每一天。

三、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1.“社团活动”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社团活动”,是我们众兴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社团中的一员,让他们的兴趣爱好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张扬。丰富的社团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审美修养,使人身心愉悦、积极向上。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各种活动中,调整自我融入集体,消除自闭,懂得交往与合作,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书可益智,书可怡情。”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研究中,我们通过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在经典名著和文学作品中接受熏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3.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我校坚持每天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以体育项目为主,活动采取班主任负责、值日领导监督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积极参加不同的体育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缓解学习压力。

4.主题班队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各班级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每月进行一到二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班主任老师根据学期计划及学生的特点,积极有效的开展活动,进行团体辅导,在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先后进行了“成长中的我”“培养良好的心理”“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如何交往”“面向社会”“抵抗诱惑”“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如何自我表现调整”“如何面对考试”“解除考试心理压力和焦虑”等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四、以沟通为方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1.生生沟通

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家长与老师都处于强势,学生即使有怨气,也是敢怒不敢言。心理健康问题的爆发,绝大部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学生往往就动起粗来,同学之间缺乏必要心理交流。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通过班队活动、心理健康课等平台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2.亲子沟通

家庭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最亲爱的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教育观念、教养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有了逆反的心理。如果这个时期家长行为粗暴、方法简单,学生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要平等交流,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3.师生沟通

篇10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挫折耐受力

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1.1 学习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1.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1.1.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1.1.3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小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的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和激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能以表扬、鼓励代替批评、指责,学生则会失望,就会缺乏成就感。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不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1.2.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小学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的情况。

1.2.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友好的家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1.3 青春期心理问题

1.3.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1.3.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小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或秘密想对别人倾吐,但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1.3.3 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和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1.3.4 挫折适应问题

中小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小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所谓消极反应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所做出的有悖于正常行为的反应,是对挫折的一种退缩、逃避、屈服。这种反应如不及时纠正,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固定下来,便会形成对挫折的不良反应,较大时期内影响着心理行为的正常发展。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2.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2.1 对中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