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

篇1

一、基本情况:截止2014年底,爱辉区工商注册农民合作社125个,成员总数3218人,带动非成员农户3200户。经营的种类涵盖农资、农机合作、粮豆薯种植、北药、瓜菜、菇茑、山珍特色种植、奶牛、家禽养殖等多个方面。现有农民合作社中,按行业划分,种植业90个,畜牧业14个,农机服务业16个,其它5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量偏少,发展不平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数量偏少,成员本身认识还有待提高,且由于各乡镇重视程度不同,发展不均衡,影响了合作社作用的发挥;二是成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合作社领办人多数是农民,受个人认识和素质的原因,受小农意识影响,农民组织水平先天不足,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魄力不够,不敢投入,有观望态度;二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合作社组织内部运行机制还很简单,仍在沿袭家族式的管理方法,存在规范的问题,表现为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分配制度不健全等使合作社成员对专业合作社关切度不高。四是资金不足。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资金短缺。受自身发展限制,农村合作社组织融资比较困难,农民自愿投入股金少,内部筹措资金困难,这些都影响了合作社发展的速度。

三、改革举措。

(一)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按照《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黑龙江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规范社名录实施方案》要求,爱辉区农经站依据全区现有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对全区合作社进行了摸底调查,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合作社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社规范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根据省示范社、规范社评定标准,对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评定打分,达不到要求的乡镇,重点帮扶一到二个合作社逐步完善,使农民合作社真正发挥作用。农经站对全区11个乡镇的农民合作社进行普查,对没有发挥作用的合作社进行剔除,对发挥作用的合作社建立档案,并进一步规范。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对村会计、专业大户、合作社理事长进行了《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规范化建设要点“依法设立、产权明晰、制度健全、管理民主、财务规范、分配合理、服务完善、诚信经营”八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针对没有帐目或者帐目不规范、但发挥作用的合作社,农经站和乡镇农经站财会人员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对合作社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财务的规范极大的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

(二)定量补助。由于理事会、监事会人员属于义务服务,不享受任何薪酬待遇,在运行合作社业务过程中,无任何管理经费,造成管理人员有惰性思想。为加快规范合作社的发展,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改革举措,2014年年初,区政府从扶持规范合作社建设管理方面考虑,对重点扶持的两个合作社拨付管理费11.4万元(其中爱辉区勇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5.4万元,爱辉区坤河乡坤河村富民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万元),用于合作社的日常运行,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合作社正常、有序开展业务。

(三)优惠政策在春耕前发放。由于商业银行贷款资格认定标准的不断提高,合作社以其资质和入社土地进行贷款,金融部门对此不予认定,致使合作社在无法取得银行贷款支持时,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只能利用社会上高额贷款公司或抬钱进行农业生产,无形中增加了合作社的生产成本。同时,依据《2014年爱辉区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优惠政策》,政府将对符合验收标准的种植、农机合作社给予扶持政策。但勇胜和富民合作社均存在春耕生产资金高额贷款现象,无法提供正规贷款手续,享受优惠政策将化为“泡影”。为实现政府在规范合作社建设中推波助澜作用,区政府利用省级农民合作社创建机遇,由勇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坤河村富民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农业生产资金借款申请,分别以当年生产的农产品作为抵押,政府借款资金30万元(每个合作社借款资金15万元、无息),用于春耕生产。在2014年11月30日前,此项借款一次性偿还区政府。

(四)重点发展的合作社农业保险全额覆盖。勇胜、富民、三好、兴安等合作社自主经营生产的耕地,实施农业保险全额覆盖。为加强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增强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培育和提高合作社运行管护能力,勇胜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自主经营生产的534公顷耕地和坤河村富民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651公顷耕地,兴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98公顷、三好农民专业合作社643公顷,2014年一次性完成农业保险实施全部覆盖。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陕政发[2010]53号、宝政发[2011]27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作制原则和服务“三农”宗旨,推进改革创新,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构建连接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县供销合作社要通过改革发展,建设1个大中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完善4个市场;4个小型物流和农资储备配送中心;4个中型超市;5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和农资连锁店;4个农产品加工厂;4个辣椒、苹果、核桃、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建成我县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供销合作社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三)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建设农资配送中心,着力培育区域性农资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逐步形成覆盖全县镇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技物结合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商品组织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县供销联社要发挥其行业主管职能,承担全县化肥农药的淡季储备和救灾储备等任务,保障全县农资供应和储备。全县要规范提升农资配送,农资统一配送率达80%以上,各相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搞好以化肥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采取“淡储旺销”方式稳定价格,保证质量,满足供应。县财政对供销合作社承担政府储备任务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利息补贴。

(四)建设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造传统经营网点,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农家店等农村零售网络终端建设,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镇有超市、村有农家店”的连锁经营体系。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所在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加快网点改造并纳入项目建设考核,对验收合格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项目,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一次性支持。

(五)建设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加快构建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终端连锁销售为目的的农副产品营销网络。按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培育优质核桃、果品、蔬菜、中药材、蜂产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相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服务全县农业生产,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六)建设烟花爆竹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烟花爆竹经营业务,加快构建全县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经营、健康发展。

(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县供销联社作为县再生资源行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部门及行业协会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主体作用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发展规划,加强经营人员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加快建立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着力强化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

(八)强化专业合作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经纪人、产销大户和社会力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县农业、果业、财政部门对运作规范、服务效果好的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适当扶持。

(九)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县供销联社负责全县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建设的综合规划和管理工作。县发改、国土、住建、财政及相关部门和各镇在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和镇村规划建设中给予供销合作社支持配合,帮助供销合作社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庄稼医院。

(十)完善行业协会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全面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农资流通、中药材、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行业协会的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行业调查、决策咨询及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采取财政补贴和资助的办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种、养、加能手、农民会员和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

(十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利用各项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产品加工项目。帮助农户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对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等项目建设及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要给予政策支持。

四、不断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建设

(十二)加强基层社网络建设。农村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只要承认并遵守供销合作社章程,自愿加入供销合作社及其主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都是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税收、工商登记、用地等方面给予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点扶持。维护供销合作社资产完整性,基层供销合作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县供销联社代为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建立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经营,享受国家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扶持政策。

(十三)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完善企业财务、投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原则上都适用于供销合作社的企业。

(十四)增强县联社服务功能。供销合作社是植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服务的重要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县供销联社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领导机关。为适应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县供销联社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培训”等管理职能。一是研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全面组织实施网络建设工程;二是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三是推进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组建各类行业协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平台。

五、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五)重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把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县供销联社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配足工作人员,所需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十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2002年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复核的供销合作社系统承担政府“两棉赊销”等政策性债务,县财政局按照上级“在两年予以解决,最迟不超过三年”的要求,及时提出处理方案。支持供销合作社多渠道消化政策性财务挂账。对县供销联社机关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前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补差及遗属生活费,由县财政局审核后,按月拨付。县农业银行对供销合作社的历史性债务要积极争取有关政策,采取“打包处理”方式,解决金融债务问题。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网点建设中涉及原土地、房产等抵押的,债权单位应允许其改造建设,原有问题继续保留。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73号)精神,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快确定其现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办理相关产权证书。允许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对原有经营设施进行改扩建,盘活社有资产。供销合作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用地,在符合规划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经县政府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处置,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应交土地出让金县级收益部分给予减免,优先用于支付供销合作社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和用于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十七)依法维护供销社权益。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行使本级社委托的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并按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处置、重大决策和投资办企业的权利。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

篇3

各级政府部门应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逐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四级建制。即村级建立基层社,重点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信息、代购生产资料等功能;居民小组建立社员代表或小组,重点进行农业生产上的互助;乡级应建立基层社的联合社,联系协调各基层社之间的各项日常事务,发挥其销售功能;县市级建立股份制的合作总社,重点发挥其销售加工功能。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2.1各地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长效扶持机制,在行政审批、服务收费等领域加大优惠力度,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2.2积极采取新闻宣传、电视讲座等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广泛深入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3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视程度,有计划的开展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会员的培训,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农业发展规划、政策的宣讲落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水平。

3.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农业主管部门可通过编写培训教材和制作多媒体培训光盘等形式,对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基层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农民自己组建和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政策法规方面的指导。建议按照“分类培训、重点指导”的办法,由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种养殖技术等方面培训,从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的素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强化农民的合作意识,鼓励农户能尽快地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实体,还应该成为一个集科学试验、技术推广示范于一体的经济技术实体。要与大专院校、龙头企业、行业联合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不断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拓展新市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4.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水平

4.1重视引导和帮助合作社加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合作社的成长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指导和辅佐,按照合作社处于新建起步、规范成长以及已较规范、需做大做强三种不同阶段,强调其对合作社成员培训投入的补助支持,并强化对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和保护合作社农户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其真正走上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4.2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支持专业合作社技术革新、创建“品牌”,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施无公害化标准生产,加强技术技能知识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

4.3重视营销服务网络建设。支持专业合作社兴办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仓储、保鲜、运销设施设备和服务配送站建设,改善市场经营服务环境,促进生产和市场有效对接。通过重点扶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引领者,成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的推动者,从而促进传统农业实现转型跨越,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5.加大农民合作社品牌建设

篇4

集约经营大幅提单产

先锋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该镇首家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有366户农民将自家原来分散经营的1万亩的土地,按照每亩为一股,以土地作股加入了合作社。通过集中规模种植,原本需要366户农民经营的1万亩土地,最后只由100户农民就完成了种植任务,其余的266户农民在获得每亩350元保底收入并获得年底超产分红的基础上,一半专注于肉牛养殖,另一半则外出务工。

五里明村农民王喜全是先锋合作社的社员,也是承包户。他把自家的35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持股35股,又从合作社承包了1000亩玉米,并与合作社签订了合同:每亩750公斤作为盈亏点,超出部分的卖粮款与合作社分成。如果达不到750公斤,王喜全要自掏腰包补给合作社差额成本。

以先锋合作社的模式为范例,农业开发公司组建后,开始对旗下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每个合作社经营的万亩土地。按500亩为一个单元进行划分,一个种田能手承包一个作业单元。所有基础设施投入和种、肥、农机等费用由农业公司统一负责安排并承担费用。同时,设定盈亏点,以产定效。经过核算,公司将玉米的盈亏点设在每亩750公斤,产量超出的部分由合作社和承办农户分成。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五里明的新型合作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仅此一点单产可增加10%至20%。

抱团合作解融资难

组建农业开发公司以后,公司经营的土地面积达到7万亩。总公司从8个专业合作社经营利润中,提取5%作为公司运行管理费用,每个合作社将利润的60%返还给人社农民,利润的35%作为合作社发展经营资金。

这笔35%的合作社发展经营资金,每个合作社是怎么使用的?先锋玉米合作社理事长徐凤玉告诉记者,资金分为合作社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三部分,公积金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和弥补亏损;公益金用于社员技术培训和福利事业;风险金用于支付社员生产经营中遭遇自然灾害的农业保险。

成立公司后,原有合作社的经营活动会不会受到影响?“我们不是盲目的联合,8个合作社都是围绕玉米产业,各有侧重,5个生产合作社各有1万亩玉米地,2个农机合作社可以负责这5万亩的机耕、机播、机收,一个米业合作社主要负责玉米和粗粮的加工和市场开拓。”五里明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赵国辉告诉记者,“1+8”模式的优点是统分结合,“统”就是公司对各合作社的发展规划、投资方向、重大资金使用、重要生产安排、对外总体协调等实施总控和监督。“分”就是8个合作社分别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赵国辉说,无论是组建农机合作社还是土地整治、喷灌打井,都需要大量资金。而建设初期的资金主要来自省农业开发办。“头一年资金下来,秋冬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第二年规模推进,就这样滚雪球式发展起来。”但要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以及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农业项目缺乏抵押物,单个合作社找了多家银行都贷不到款。

篇5

摘 要:随着党在农村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经济的逐步走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先后涌现出来,特别是农民合作社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开发农业经济主要增长点。但是,农业合作社在逐步完善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规范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农村经济

现阶段,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已经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是,农民合作社作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农民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进行制度上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合作社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开发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当前农民合作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民合作社的认识不到位

农民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但从当前实际发展情况看,首先,部分乡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民合作社的整体了解还处于表面的初级阶段,对合作机制、效益提升和发展前景还缺乏深入认知,参与合作社的主动性较差,对于合作社组织的统一生产,统一经营认识不足;其次,乡村干部对合作社的扶持和帮助多数还仅表现在口头上,指导和服务上没有全面跟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不突出,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仍然比较弱;第三,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广泛的市场调研、前景分析和风险预测,没能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现状,没有科学选择和谋划自身具备发展优势的主导农产品, 缺少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计划,部分合作社盲目扩大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导致特定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现象,不但影响了入社农民的稳定收入,还加深了农民对合作社的错误认识,对农民合作社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致使打击。

(二)农民合作社的管理机制还不是很规范

首先,当前的农民合作社由于缺乏规范性指导和扶持,合作社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龙头企业领办、家庭主导、合伙制等都同时存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章程规定不明确、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民主管理不执行、成员帐户未建立、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其次,部分合作社大小事情往往由出资额最多的领办人一个人说了算,社内运行情况和财务管理很少公开, 发展运作与事务管理随意性较大,作为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引领产业、规范发展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索、完善和规范。

二、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农民对规范农民合作社的认识

当前,乡村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和学习《农业合作社法》及其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大力宣传农民合作社的五项基本办社原则,让农民认清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典型代表,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既不同于政社不分的村级经济联合体,更不是改革开放前的“大锅饭”,各级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要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和实践,充分认清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合作社,最终都是要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这一根本目标,对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 加强农民合作社服务体系建设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 要加快建设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相结合的农民合作社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探索公益服务、经营服务及合作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方式的新路子,推进农民合作社服务体系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

(三)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近年来,农业部为了规范农业经济体制的运行管理,制定并下发了相关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地涉农金融机构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围绕方便农民,服务农村,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构建相应的合作互动机制,这些合作机制的运行,加强和改进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广大农民的互助合作关系,降低金融信贷门槛,让农业民合作社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做为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上的引导人,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投入力度,做好农民合作社与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衔接和沟通。

(四)加强农民合作社的竞争能力

增强农民合作社的核心竞争能力,政府部门要帮助农民合作社进行产业方向、资源 配置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定位,对于农民合作社发展上的土地资源,资金融通以及合作资产应进行统一的规划与扶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广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加大指Ш头龀至Χ龋推进农民合作社科学、规范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与广泛推广,并把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来进行推进,在原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要多聘请高级的技术管理人员,加强职业农民技术培训,让农业上的科学技术可以得到及时的更新、实践和推广。

三、结语

为了让农民合作社得到稳步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民合作组织人员的培训,提高团队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让农民合作社的运行可以得到技术与人才上的充分支持,与此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在下一步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踊跃参与到农村经济体转型的工作中来,共同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创新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农村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强化“统”功能,解决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明确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政策扶持,优化配套服务,完善运行机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得动摇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不得改变农民财产的所有权。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以农民为主体,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是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并在实现全体成员利益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主导产业,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五是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要积极给予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

(三)总体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市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建立起具有一定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县(市、区)优势产业至少有一个合作社联社,从事优势产业生产的专业大户基本上加入合作社,30%左右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60%左右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和销售,使农民组织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得到有效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三、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一)搞好主体登记服务。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核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特色地理名称。农民可以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果木权的收益作价出资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可以依法转让的涉农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经评估作价,以知识产权的形式作为非货币财产出资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资格条件。凡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公民,均可以农民身份申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农民持有效证明到异地申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农民申请加入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同意,农民设立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可以农民身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支持涉农企事业科研单位和农村经纪人、种植养殖大户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工商登记机关积极为其提供有关法规政策的咨询服务,并免费登记。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县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本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对本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对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质量标志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及注册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适当补贴等。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的扶持,扶持重点向示范合作社和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认真梳理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四)加强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授予县(市)级守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的给予重点扶持,小额贷款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可运用政府风险金担保、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等抵押担保方式给予资金支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保险公司要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积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保险的品种和覆盖面,切实提高理赔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抗风险能力。

(五)给予用地用电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养殖业场、农机示范推广和设施农业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农业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按照农地转用审批程序上报审批办理用地手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享受国家农业用电优惠电价,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申请享受农业生产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

(六)实行项目重点倾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农业开发、科技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等项目。可优先纳入政府农业开发和科技开发项目计划,给予重点扶持;各级农、林、牧、渔以及农产品加工重点工程项目,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

(七)吸引优秀人才入社。鼓励返乡农民工、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各级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对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实行人事。

(八)优化外部发展环境。按照《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切实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费必须是省以上物价部门确定的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收费部门在收费时应执行最低收费标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突出工作重点。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一)强化宣传培训。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成功典型、经验做法,增强农民群众的新型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强各级干部支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基层干部、业务辅导员、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合作实践的业务指导和经营管理能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营机制,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二)开展示范创建。全市实施“1051示范社”建设工程。每个县(市、区)创办5家示范合作社,每个乡(镇、办事处)创办1家示范合作社。采取政策倾斜、部门包扶、领导包抓等多种方式积极做好示范社的创建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引导更多的主体创办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三)支持多主体创办。坚持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自愿联合创办、农村能人大户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办、畜牧水产等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和供销社组织领办等,要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予以鼓励和支持。

(四)突出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创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因地制宜。围绕板栗、茶叶、药材、蔬菜等特色产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畜牧、水产养殖业小区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认证和原产地认定,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

(五)分类指导发展。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思路。对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的进行积极改造,力争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协会通过改造发展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规范化程度不高的帮助加以规范,对基础比较好又属于同一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其提档升级,组建专业联合社,实行跨区域、集团式发展。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五、提供优质服务。

篇7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3

1 农机合作社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前提

要想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农机合作社道路。农机合作社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1 农机合作社是联系企业、市场、农民、政府的一个纽带

它把千万农户和市场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生产品种、销售、加工的扩大化。

1.2 农机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它实行的是大规模经营,能有效解决土地分散、统一播种收获的问题,对实行农机合作社地区之外的地区也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1.3 农机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农机合作社的机械作业可以把农民从繁重的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将过去的分散经营、多种经营改变为集中经营、产业经营、高效经营,以实现高效增产目的。

1.4 农机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发展靠的是科技,科技的主要力量是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载体是农机合作社。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2 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的体现

2.1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速度

通过农机合作社的指导参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在大大提高,进而使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农机合作社使农民生产水平趋于同一,使农民便于进入市场。

2.2 推动管理创新机制

建立农机合作社之前,农民都是自主经营,自己购买或租用机械进行生产,这使得农用机械结合使用的程度不高,农机利用率也在降低。而建立农机合作社后,可以通过农机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2.3 提高农业生产化水平

农机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以前小户经营的模式,开始了集体多户经营的机械化模式。农机合作社将以前分散的农业机械化模式进行整合,把农户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安排,使得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4 推动人才有效整合

农机合作社建立之前的农业生产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但在建立农机合作社后,有大量机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这进一步减少了人力劳动力的投入。使得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工作领域,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3 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多数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农机专业培训。要想农机合作社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要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挖掘生产和管理潜能力。要加强农机合作社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的农机管理、操作、维修等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要对普通农民进行培训,以扶持年轻有为的生产、管事人才来支持农业发展。

3.2 加大招商引资

农机合作社想要更好发展并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就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引资来增加农机合作社的活力,并集中各种先进的发展思路,融合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创新的发展规划,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3.3 加强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在各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帮助农业发展开辟新道路。

3.4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保证农机合作社健康、规范地运行,健全的管理制度更有利于管理人才的引进。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利益不受侵害,可以为农机合作社提供更好地发展机遇。可以鼓励大学生回乡参加农机合作社管理,可以选派技术人员来协助管理,使得农机合作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要合理规划农机合作社的布局,避免重复,加强农机合作社的优化设置。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力量,建立示范合作社,发挥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

3.5 加大宣传力度

在扶持典型的农机合作社基础上积极宣传和推广。组织更多农民来学习、考察并交流经验。用事实与外界交流沟通,让农民开眼界,增加农机合作社建立和推广的信心。让更多人知道农机合作社的好处,优点,使得更多人自愿加入,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农机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农机合作社需要自身努力和社会支持来不断发展壮大,在发展中探索,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展中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梅,王福林.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J].农机化研究,2014(11).

篇8

1.提高了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组织成立农机合作社,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会大大提高,这样会使农产品的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而实行农机合作社,就使农民的生产水平达到同一个水平,便于统一组织调配,有利于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推动了农机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一般都是自主经营,自主准备生产器械,这样就使农机的结合程度并不是很高,农机利用率大幅降低,从而影响了农机的生产经营机制的发展。而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建立,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出科学的农机生产机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3.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以前农民小户经营的模式,开始了集体经营的机械化模式,这就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机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田作业机械有机整合,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标准化及订单式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推动了农村人才资源有效整合

在过去农村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农业是需要大量劳动力作为支撑的。但是在实行农机合作社以后,通过加大机械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减少对人力劳动的使用,这样就使一批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开始投入其他生产领域,所以有利于促进农村人才资源有效整合。

二、加强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1.加大对村民的农业知识培训

为鼓励新生代农民参加农业信息化培训,成为新型信息化农民,可以建立利益诱导机制。可以从教育、资金、法律、政策等各个方面建立诱导机制,培养和扶持一批年轻有为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支撑和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例如,可以利用现有的农业类学校免费对农民培训。农业学校除长年培养农业、畜牧、园艺方面的学生外,还免费定期为社会各界志愿学习农业、畜牧、园艺技术的人士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指导实习;通过建立严格的奖励和考核机制,确保农业信息化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从事农民信息化培训的质量和效率。规定从事农业信息化教育或培训活动的教师,不仅要接受专门的农业专业训练,还要有较强的经营农场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农业信息技术学校的所有经费由政府承担,不仅不收学费,还为学员提供免费住宿等服务。

2.加大招商引资

对于农机合作社农业发展来说,必须加大招商引资,通过外资的注入来增强当地农业发展的活力,并且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思路。所以说,必须制定农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区域农业的发展规划,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外资的引进。

3.政府加强引导

篇9

1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外销平台和农产品产业化项目扶持

1.1提高农业产业化认识

结合阿勒泰地区种植结构特点,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充分认识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的紧迫感。在农业生产实际调查和指导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市场化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各种展销会和外地发展产业化好的县、市交流与学习,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有效转变观念,用现代市场经营理念重新定位各项工作,谋划发展。将工作重点的转移,积极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同时,提高现有农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推动当前农业由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基地建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层次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

1.2搭建外销平台与项目支持

阿勒泰地区在2010年华东和华南地区进行农副产品外销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了上海、广州建立营销平台,重点做好以上海为重点华东地区市场开拓工作。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成功举办名、优、特及深加工农产品宣传推介月活动,此次共有5家企业组织50多个产品参加宣传推介月活动。其次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上报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扶持及乡镇企业园区建设项目18个,其中已获审批12个,争取自治区财政扶持资金346万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与种植基地建设

2.1发展适宜本地特色产业

围绕阿勒泰地区粮油及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小麦、玉米、油葵、打瓜、甜菜、花芸豆等农作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发我区戈壁土地资源,做好沙棘、大芸、枸杞、戈宝红麻等戈壁沙生植物的开发和人工栽培,做好黑加仑、晚熟哈密瓜标准基地建设。在产品上走无公害、绿色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与产品绿色认证作为阿勒泰地区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产品认证重点,特别是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特色产品保护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地区已获得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农产品认证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全区已有产品基地6670/hm2。

2.2培育地区农业品牌

为地区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树立品牌品质形象,培育著名商标,新疆名牌1个,新疆农业名牌2个。今年为了加快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本地农产品品质和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并提升当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积极支持多家企业创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工作。

3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1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意识

每年举办1~2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制度的制定、到管理、运行,进行系统科学地培训。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已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500人(次)。扶持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500余万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个。

3.2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县乡农经部门为依托,培养100余名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制定出台了《阿勒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职责》。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农牧业,加大村干部、致富能手和种养大户等农村带头人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落实,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发展合作社成员6000余名,带动当地农牧民1.59万户共同致富。

4抓住国家支持新疆发展、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大好机遇,做好当前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工作

4.1编制好阿勒泰地区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规划要科学规划品牌,立足阿勒泰地区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主导品牌,优势品牌,整合如:青河“青格里”商标,实施一牌多品,推进品牌共享。以突出地域优势资源特色,加快地区农业品牌定位,积极做好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规划。形成以小浆果、冷水鱼、戈宝红麻深加工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深加工农产品优势品牌、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通过市场树品牌品质形象,通过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2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企业创建农业品牌打下良好基础积极推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政府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支持地区企业参与国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资金支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及种、养基地为依托,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4个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企业创建农业品牌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篇10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近年来,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速,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社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寻求农民增收新突破、促进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中担当的角色越来越明显。如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质增效,促其规范健康运行,值得我们思考。

一、合作社发展情况及成效

2007年以来,隆阳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路子,由区农业、区供销、林业部门加强引导、积极介入、主动服务,促进了我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到2015年底,全区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8个,覆盖全区18个乡镇240个村,占83%,按行业为:种植业346个(烤烟110个、香料烟6个、蔬菜73个、咖啡50个、水果32个、核桃44个、中药材24个、茶叶食用菌7个);养殖业109个(生猪47个、牛羊47个、家禽15个);加工业5个;农机服务16个;其他32个;发展公益性合作社21个。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个,消费合作社2个。累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63836户,入股资金67437万元,带动农户12万户以上,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13亿元以上。全区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称号11个,省级示范社称号85个(其中:省林农示范社42个),市级示范社称号29个(其中:市林农示范社10个),区级示范社称号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正逐步由单纯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产销一体化经营,由单一要素合作转化为劳动、技术、资金、土地、市场等多要素合作。一是一些小型的合作社还通过联合组成联合社抱团闯市场,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 能力;二是合作社创办加工实体,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三是合作社创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注册商标,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办理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发展不平衡,规范管理有待加强。虽然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服务内容单一,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不平衡,经济条件发展比较好的乡(镇)合作社发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条件滞后的乡(镇),合作社发展数量不明显,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同时,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在产业集中度高、交通便利、市场活跃、生产条件好的乡镇发展快,偏远贫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有少量的合作社也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发挥作用;以组织生产、销售的多,而以资本为纽带、利益连接紧密、开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服务运作比较少,农产品在加工、销售环节增值不多,农业产业效益不高。

2.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指导协调工作有待加强。一是指导服务体系有待加强。隆阳区虽然成立了隆阳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办公室、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办公室,但随着发展数量的增加,发展面的扩大,指导、培训、协调、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少数乡镇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视不够,合作经济管理办公室多数是挂靠机构、工作人员属于兼职人员,工作不到位,发展规划不落实,对合作社设立、内部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缺乏具体指导监督;二是合作社的会计核算、档案管理、财务审计、教育培训、学习交流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熟悉合作社会计业务的人员缺乏,费用高,会计和财务核算成为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难点问题。

3.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弱。整体来看,隆阳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合作社经营场地靠租、资金靠借,无积累,自身实力弱小,带动能力不强;由于多数是农村经营大户领办,思维观念、管理行为转变有一个过程,合作社虽然制定了《章程》,建立了规章制度,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等制度,但得不到较好的落实,理事长个人说了算,有的不按期召开社员大会,有的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有的档案资料不健全不规范,有的不实行利润返还;由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理解不同、办合作社的目的不同,有的跟风办合作社、有的为套取国家的扶持政策办合作社,少数合作社有名无实,长期不开展经营活动,有的以合作社之名做个人的事。

4.融资困难,制约合作社发展壮大。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壮大,融资难、贷款难、借贷成本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合作社跨越发展的瓶颈。虽然隆阳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工作正在进行,农村融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贷款的信贷政策,优惠、扶持政策不明确,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5.项目少,覆盖面窄。隆阳区自2005年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来,截止今日发展比较快,发展面也比较大,发展层次不齐,做的比较好的约占总发展数的25%。由于自身发展能力有限,融资困难,借助项目实施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加带动能力。但是各级对合作社的扶持项目相对较少,多数合作社难以享受项目扶持政策。

三、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加强诚信和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完善服务的信用体系,规范服务秩序,促进中心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宣传,增进交流。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心服务工作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