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残联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残联工作的重要性

篇1

一、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档案管理

原先我们基层残联的所有工作档案都由街道统一整理、装订。并没有分类。因此鉴于在平时工作中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档案知识的不熟悉,所以我们在思想上、措施上做了一些努力。

1、思想准备阶段

在接到建档工作通知后,思想上十分重视,马上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专门请街道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学习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相关知识,使我门对档案管理有了感性认识,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

2、资料搜集阶段由于,平时我们的资料管理不太重视,一些资料分散在各村(居)委会的助残员手中;一些资料也存在各相关的部门。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档案室。另一些必备资料也不注意收集,因此,我们根据档案目录逐一进行搜集。同时派出专人向各方面索取资料,做到措施到位。

3、整理和归档阶段

由于经验的不足,档案整理走过了一段弯路,在自我检查中发现分类不符合要求,我们不畏艰难,主动请教专家并推倒重来,在专家的指点下将近五十册资料分类准确,重新仔细装订,做到了基本满足档案管理要求。

4、检查和完善阶段

11月,根据上级残联的安排,我们参加了档案的互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资料的收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马上进行整改,向兄弟单位学习,将档案补充完整。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五十多册,基本涵盖了康复的各个方面。同时我们还对残联联工作的其它资料一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二、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是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夯实档案基础建设,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有效发挥档案的功能,是能否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大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有效发挥档案的功能,能使我们的事业扩大影响,同时,所记录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轨迹,也为后来的残联工作人员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资料,使残疾人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主要的不足是不能分清资料是否应该保留。经过档案的整理和互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意学习档案管理知识,认识资料的可否保存,同时注意积累,使资料的收集工作正规化。

篇2

一、基本原则

实施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让广大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惠民工程。要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以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要坚持优先优惠照顾生活困难残疾人的原则,以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要坚持先行实施、逐步提标扩面的原则,以实现残疾人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以确保残疾人真正受益。

二、补贴对象及标准

(一)补贴对象

凡户籍在本县,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生活困难的各类贫困残疾人以及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各类残疾人。

(二)补贴标准

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按人均每月不低于50元执行。

补贴对象范围和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低保标准的调整适时进行调整。

三、补贴申请、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凡符合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的须填写《县残疾人生活补贴申请审批表》,并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向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

(二)审批程序。村(居)委会对提出申请的残疾人逐一核对并进行张榜公布,在张榜公布无异议后上报乡(镇)政府审核,经乡(镇)政府审核后汇总上报县残联,县残联复核后,对符合条件的发给《省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证》。

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各乡镇、县残联要在每年年初对补贴对象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四、资金的筹集、管理及发放

(一)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所需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安排,省财政负担50%,市、县各负担25%。

(二)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由县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县财政部门会同县残联要在每年年初核定补贴人数和标准,确定预算方案。县残联应根据当年审批通过的补贴人数和标准,于9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预算方案,报县财政部门。

(三)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县财政部门根据县残联提供的补贴名单和确定的补贴标准,由县残联按季度发放到残疾人。当年形成的结余资金,要结转到下年继续用于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

(四)补贴发放时间起执行。

篇3

关键词:专业实习;实习基地;模式;理念;创新

一、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广东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议》中提出“2015年每10000人中要有5名社工”的要求 。即社工总人数达到5万人。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应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现阶段各高校社工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很多问题,远未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化,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科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之外,还必须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技能。综合分析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实务工作能力差,社会工作实习是教育性取向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手段。专业实习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水平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任务。

二、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联合作办学开创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模式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89年,广州市残联下属有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等多家服务机构,广州市残联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扩大与提高,致力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广州大学是广州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早在2002年广州大学就开始招生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方向学生。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正式招生。

2002年9月社会工作方向班同学入学后,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系里就多次组织学生到残联属下的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等服务机构实习,在中心工作人员、中心聘请的香港社工实习督导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工作,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残疾人康复促进活动。市残联领导在与实习生们接触的过程中,深切感到社工专业学生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创造性与专业性,为残疾人服务工作带来许多帮助、启发和促进,因此,双方感到进行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双方经过深入交换意见,决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更紧密的合作,通过每年定期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市残联直属单位实习锻炼、参与服务实践,市残联提供督导和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残疾人服务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和塑造既懂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又了解残疾人特殊需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广州特色的残疾人服务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新型复合型人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双方提出了合作办学的意向,经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合作办学。

2004年5月13日,广州大学与广州市残联合作办学举行签约仪式。这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满足广大残疾人的需要,把残疾人事业高等学历教育化而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广州大学和广州市残联就该合作办学项目正式签署了协议,在全国范围开创了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次合作办学是在双方的协商下决定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合作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残疾人工作方向)全日制本科生38名,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并于2004年7月开始在全省招生。广州市残联将在四年后安排该专业毕业生在广州市残联、市各类社区及社会福利机构任职外,还将每年向该专业拨6万元培养经费和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并负责安排该专业学生完成800小时以上的社会实习。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合作办学方式,能培养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提高残疾人事业的专业化水平。

三、双赢: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从2004年9月正式招生到2008年7月38名残联班同学顺利毕业,经过广州大学的老师和广州市残联老师的共同培养,通过四年的双轨制教育(理论教育、实务工作教育),培养出了具有系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应用技能、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从事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残疾人福利政策研究、社区残疾人管理、社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及社区残疾人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后,虽然没有继续合作办专业社会工作学位班,但是,每年广州大学都会将广州市残联作为一个重要的实习学生到残联专业实习,同时,广州市残联也高度重视这些工作,选派优秀的专业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督导培训,得到同行和师生的好评,近几年,每年都有数位毕业生进入广州市残联属下的机构工作,实现教学单位与实习机构的双赢。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已建设成为广州大学优秀的校级实习基地。总结近10年合作办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优秀实习地有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针对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优势,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就有意识地开设中国手语、残疾人社会工作等课程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专门聘请广州市残联的专业手语老师来班上课,学生通过学习均取得了手语初级合格证书。成为具有残疾人工作理论的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一批具有残疾人专业服务理论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正式走上了残疾人社会工作岗位,提高了残疾人事业的专业化水平。经过几年实践的检验,该批毕业生目前在残联属下的机构中多个重要岗位担任业务和管理的骨干。

(二)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工作实务生疏与实际经验缺乏的不足。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不仅按计划完成了800学时的专业实践而且还可以实习单位举办的各种专业活动,特别是广州市残联实习基地,作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的先进城市,经常举办各种残疾人工作理论研讨会和大型残疾人甚至象全国残疾人篮球运动会这样国家级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们在参与中不仅学习了专业管理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残联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方法,为今后快速适应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实习基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由于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较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作为二级学科,到现在社会工作专业还没有博士点,只有为数不多的硕士点,因此,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系统培训的教师很少,绝大多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是从社会学或其他相关专业转到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岗位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真实的科研创新和创新环境。目前企事业单位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除理论知识不足外,实务经验更是缺乏。全国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都缺少足够的实践条件,缺少具备实际工作经历的双师(社会工作师、教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社会工作师的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优秀的实习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实务知识的场地和指导,高校教师有机会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教学实习,边教理论边学习充实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以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四、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新模式

没有实务工作能力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解决学生实务工作能力差的问题必须在本科教学阶段加强专业实习教学,而创新专业实习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工作。高校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实习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它关乎到区别于其他的自身独特的理想和信念。社会工作专业能否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与学校各级教学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特别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要学校的保障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实习的氛围。

(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各高校现有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行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制定至少4年不变,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工作开展的需要对专业实习教学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务教育要求很难得以保证,课程无法适应专业教育的要求,必须改革。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开展过程中,长期以来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上处于一种传统思维的状态中,对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让学生只是单一地接受理论知识,而缺乏实务工作能力,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就只能成为一名纸上谈兵的“将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地存在知识面较窄,这样必然导致无法更新知识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所以,高校必须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开展自由开放的专业实习的教学组织方法,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和技巧。

(三)创新专业实习的新模式。学校的教育成果要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上。而学校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根据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调整与改革,拓宽学科专业,加强综合学科专业的建设,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探讨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提高教育质量。

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点的、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适应社会工作开展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包括现实的和发展的需求和要求。而且,构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特别要重视适应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一线人才的需要。增强高校教育对于各种新的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为行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培训服务。

探索符合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和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今后应解决的问题。要弄清楚培养出来的人在素质和能力方面具体有哪些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什么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完善。对教育质量标准进行可能的调整。

总之,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是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必然之路,重视专业实习教育有其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只有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和实务工作能力的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登江;郑立新;;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文化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2] 吴雁江;方熹;;“3+1”中泰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4期

[3]毋俊芝,等.特色:地方院校生存发展之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4,(4):12-13.

[4]李铁君等.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办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3-25.

[5]李灵稚,胡雪雪; 对我国高校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的几点思考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09期

[6]方红,周鸿敏;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年02期

[7]周文婕; 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 [J]; 教育探索; 2005年05期

[8]陆连军; 论江苏“高教强省” 建设及其对高校办学的启示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01期

[9]刘孙渊;江苏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赵雷;;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11]王文;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篇4

一、市区农村残疾人基本情况

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一)村级卫生室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农村残疾人大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信息闭塞,出行不便利,加之,自身行动受限制,使得他们到城市乃至到乡(镇)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难度很大。如果充分利用村级卫生所,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就会得到康复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村级卫生所大都建在本村的中心,服务范围涉及到每个自然村,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加之,卫生所的村医(防疫保健员)对本村残疾人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高闸镇在离乡村卫生所不远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由自治区残联配发的一套康复训练器材,有残疾人和老年人在接受训练。居住在附近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每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明显。

(二)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走访调查,市区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05]180号)精神,加快村级卫生所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有场地、有人员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行政村均已建起了村级卫生所,面积在40-60平方米,并且配齐了村医(防疫保健员),配备了简单的医疗卫生器械。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村卫生室职责已经上墙,但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空白。

(三)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了雏形。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当地村卫生所的管理工作尚不完善,乡镇每年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对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在行政村总人数每人每年2元卫生服务费的标准发给村医,所需资金大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个别从本村全体村民公积金中提取。村级卫生室所售药品均由市级卫生部门统一配送,零利率销售给病人,村医出诊时可收取一定的出诊费用。如果就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村级卫生所实行专项考核,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落实激励政策,那么村级卫生所所承担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就会开展起来。

三、制约我市农村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器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区现有的农村卫生所,除个别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外,其它均未配备。

二是村医(防疫保健员)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村医(防疫保健员)对康复知识了解得不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是缺乏对村医(防疫保健员)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监管和激励机制。由于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报酬主要靠政府医疗性补贴和自己创收,收入相对偏低,而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难以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我区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残疾人自我康复保护意识淡薄,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因不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以致错失了最佳时机,落下终身残疾四、关于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根本上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我以为以下措施以借鉴和采用;

(一)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

,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计划,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发挥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康复科(室)的建设,特别要发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的作用,增加康复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提高康复质量,确保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民政部门要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其中,给予扶持,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康复困难。

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

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专业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计划,培养一批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并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

计生部门要抓好生殖健康工程,研究和解决好新形势下的婚前检查工作,下大力气做好优生优育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计生药物宣传教育工作。

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残疾。

公安部门要积极参与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各级妇联要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做好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社会救助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

各级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和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业务,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二)加强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到实处。

村级卫生所无论是从其地理条件,还是人员配置上,都具备了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最方便、最直接、最快捷的残疾预防宣传和康复服务的条件,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要加大康复器具投入力度。康复器具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全市除个别乡镇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康复训练器具外,其他均尚空缺。为此,建议政府为每个乡村级卫生所配备1.5万元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

二要有计划地组织对乡村医(防疫保健员)分期分批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要结合市区实际,借鉴外省(区)经验,组织对现有的乡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中短期专业康复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的,发给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三要建立乡镇医(防疫保健员)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专项补贴。由于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大部分是属于无偿的。为充分调动乡村医的积极性,建议实行浮动津贴制度并将其列入XX市财政预算,由市残联在参与卫生部门年度考核验收后,根据考核验收情况兑现发放。

四要加强对乡镇一级卫生所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市、区乡镇三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把指导乡镇级卫生室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列为主要工作内容,并把聋儿语训、智残、脑瘫儿童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康复训练指导等项目纳入其中,推动乡村级卫生所康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康复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大贫困救助力度,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残疾人康复与扶贫结合起来,逐年拿出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补助;同时制定并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各级残联要利用好政府扶贫资金、社会捐助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建立各类贫困残疾人专项救助基金,逐年对特殊困难残疾人实行有计划救助。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积极做好残疾预防。

要通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画、宣传光盘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免费婚前检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机制,对先天残疾人实现强制免费婚检,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篇5

一、完善组织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专干队伍建设。街道残联现有15人组成的专干队伍,划片区覆盖全街道残疾人工作。今年残联出台《骆驼街道残疾人工作项目化管理方案》和《骆驼街道残疾人专干工作考核办法》,加强了对专干队伍的管理考核,严格执行专干例会制度,对专干进行思想教育和各类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专干政策熟悉,技能熟练,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二是健全残联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计划制订和落实机制。将残联工作内容列入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月度工作计划,做到月初有计划,月底有小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按创建要求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康复等一系列工作、扎实推进残疾人工作网络服务大厅。三是细化残联工作网络。充分发挥街道肢残分会的作用,完善《联志报》信息考核制度,调整版面,丰富版块。

二、落实优惠政策,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

1.扎实做好各类救助保障工作。一是开展大病救助工作。有18名残疾人经审核获得大病医疗救助,共计68582余元。二是开展特困救助工作。有43名残疾人经核实困难情况获得了4.58万元特困补助,及时缓解了他们生活困境。三是对贫困残疾人进行定期补助。第一季度共补助178人,金额52056元。四是对残疾车整治人员进行自谋职业补贴,第一季度补助18人10400元,第二季度补助16人9400元。对18名残疾车车主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全额补助共计84700元。五是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提高残疾人扶助力度。到目前为止,全街道享受重残低保政策的有55人,共计补助金额为144900元;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238人,补助金额530601元;托安养工程共计79人,补助金额75945元。

2.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帮助23名条件符合且有养鹅场地的农村残疾人每人每年申请了100只小鹅苗。为6名轻度智障、肢体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积极推进沙河阳光家园建设。

3.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程。依托城乡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网络和残疾人家庭搭建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工作平台,全面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通过社区卫生康复站,定期上门指导肢残者、智力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二是加强精神防治康复,健全精神卫生随访制度,定期回访、医疗救助,共为169名精神病人办理了免费服药。三是围绕区残联实施残疾人小康工程目标,对74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筛查,完成复明手术27人。对19名视力残疾人进行了助视器验配。对37名听力残疾人进行了助听器验配,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对24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轮椅、助行器、拐杖等康复器材。

三、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一是积极组织文体赛事。举办了首届“残联杯”全区门球邀请赛,共邀请了区48支兄弟门球队伍参加。开展“爱心携手,共赏新城风貌”活动,组织助残志愿者陪同10位行动不便,久不出门的残疾人乘坐三轮车沿途参观海尚广场、新区府及箭湖广场等新城景观。组织辖区内14周岁以下特殊儿童家庭开展“亲子乐淘陶”活动,21名特殊儿童在家长和残疾人专职干事的陪同下进行了陶艺创作,在2小时的活动中,完成了创意笔筒,小熊、小狗等一系列充满创意作品,度过了欢乐的亲子时光。二是积极参与上级赛事。积极筹备7月份区残疾人运动会的参赛工作,组织残疾人运动队伍,制定训练方案,认真组织集训。

四、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残疾人慰问活动

一是以庆日为契机,开展宣传和慰问活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1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慰问总金额9800元,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2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慰问金额16000元,六一节慰问14周岁以下残疾儿童21人,金额4200元。二是在第13个全国“爱耳日”,邀请社区医生在三江超市门口举办广场活动,共发放资料150余份,并为老年人提供听力检查、量血压、中医搭脉等义诊活动,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和支持。

下半年工作思路

1.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在组织建设上,要深化村、社区残疾人组织网络建设,努力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活跃。在队伍建设上,要认真组织残联干事学理论、学业务,增强对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残疾人工作队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大胆创新残联工作机制,拓展残疾人工作领域,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增强残疾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服务,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构筑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内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落实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康复、托养、安居、助学、就业等社会保障的配套措施,努力实现残疾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全覆盖。以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以困难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助学扶贫、结对扶贫、救济扶贫等,运用多种形式扶持残疾人,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努力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同时,以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根据政策落实按比例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积极开发适应残疾人劳动特点的公益性岗位。

篇6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为主题,以系列活动为载体,以高绩效机关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切实增强机关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充分发挥国家工作人员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中的表率作用,以过硬作风、良好形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主题活动要把握得主要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四三三二”工作思路,以“解放思想百日教育”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及突出问题,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高绩效机关建设。

(二)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结合实际、立足当前,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根本,从队伍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起,从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做起。活动内容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避免走过场。

(三)统筹兼顾,务求实效。开展“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是机关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展示机关建设成果和国家工作人员形象的平台。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要紧扣区残联年度机关建设目标,与机关建设各项工作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宣传、推动等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残联特色。

三、活动目标与载体

(一)目标

1、增强责任意识。引导工作人员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积极的行政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锤炼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培育健康向上、纯洁高尚的精神追求,以良好的职业姿态、正确的公德意识辐射带动社会。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好务。

2、培养良好行政行为。通过教育培训及工作实践,从履行职责、执行公务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节俭办公、安全保密等日常工作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习惯的培养。自觉将自己的行政行为纳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工作监督之下,增强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

3、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效率意识。结合推行电子政务,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方式,切实解决工作浮躁、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以及错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实行效能责任追究,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活动载体

根据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的意见要求,结合残联实际,自6月1日起开展以下活动。

1、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重民生、保稳定”为出发点,结合本职工作,围绕创新工作思路、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2、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发挥国家工作人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组织积极参加“文明赢得尊重”等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3、积极参加志愿公益活动。结合“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爱心献社会”等主题活动和残联实际,积极开展“助学、助残、助困”志愿服务活动和以奉献为主题的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播撒爱心,服务社会。

4、节能环保实践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从岗位工作细节做起,节约办公用品,降低行政成本;从社会生活小事做起,带头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5、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活动。通过开展“机关服务品牌”、“高绩效机关”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有关工作目标、岗位职责、效果检查、绩效考核等执行管理模式,落实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理、AB角、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篇7

为了做好我区的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我们在接到市残供应(__*)18号通知,要求各区县做好____年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的调研。我区残联、区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研讨__*年的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大家集思广议,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好残疾人工作,把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深入社区、深入残疾人家庭,切实为残疾人服务。

一、要做到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的二级管理三级服务体系。

要做好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首先完善好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的二级管理三级服务体系,作为区残联供应站,要争取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要让领导知道用品用具不是单纯的配配发发,而是配发和使用对残疾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逐步将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纳入街道(乡镇)服务社的工作范围,使助残员能掌握残疾人合理的需求,及时报区供应站。区县供应站报市供应站,形成覆盖全市供应服务网络。

二、要进一步扩大配发力度,加强配发工作管理。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配发力度,要以人为本,使配发工作逐步向个性化、特殊化拓展,配发品种还要有所增加,千方百计帮助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了解残疾人康复训练需求,开发适合残疾人需求的配发品种。

要完善用品用具供应服务体系,首先要提高区县供应站工作人员与街道、乡镇服务社助残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形成一种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的服务意识。其次是明确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建立用品用具配发的卡与档案。逐渐实施数据管理、目标管理、效益管理和考核管理工作。

三、要进一步规范残车管理工作,维护__*稳定。

残车的更新管理工作,还是要根据本地区的残车主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的规律,采取“三自”的原则操作。不作强行规定,淡化政府行为,为了方便残车主还是要集中更新。部分残车主行驶公里少,维修率低,低保人员多,经济收入差,建议市供应站适当延长更新年限。

篇8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职业培训;实名制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1

一、概述

我国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共有8296万,占全国人口的6.34%[1]。残疾人就业率为41.6%,仅为健全人的一半[2]。残疾人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和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稳定性、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残疾人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想充分促进残疾人就业,必须要科学地把握和认识我国残疾人的就业培训现状,分析残疾人就业情况和走势,帮助残疾人提高职业技能,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使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生活。

残疾人实名制调查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全面动态准确掌握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实名制调查开展之前,一直没有合适的监测方法足以反映全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整体状况。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也更加多元,除了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外,公益性岗位就业、社区就业、居家就业、辅就业等非正规就业形式正日益成为残疾人就业新的增长点。不同类别和等级的残疾人个体差异较大,就业需求也各有不同,只有掌握了每一位残疾人差异化的就业需求,才能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最后,通过实名制统计管理,能让政府部门和群众了解残疾人最真实的就业和培训情况,为科学决策和考核残疾人就业工作成效提供重要依据,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系统概况

中国残联于2011年开发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对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状况进行实名制动态监测和管理。本系统调查统计的对象为:已经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且处在就业年龄段(男性16岁至59岁,女性16岁至54岁)的各类残疾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就业指导员等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定期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残疾人基本信息、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失业信息等。中国残联对实名制系统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中国残联基本掌握了全国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对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队伍不稳定

残疾人实名制调查涉及就业类型、从事行业、劳动合同、培训项目、培训主体、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等多项专业词汇,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经验,才能准确详细的完成残疾人实名制调查。目前有些从事实名制调查的工作人员业务知识不熟悉,对残疾人的专业词汇界定不清,含义不明,导致在录入数据时出现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地方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没有做好工作交接和培训,导致交接后的工作人员对系统指标内涵和操作规范理解存在误差,降低了调查的真实性。

2.数据录入不及时,未实现动态化管理

残疾人的就业和职业培训状况是实时变化的,为了使数据真实可靠,必须定期进行调查并及时更新系统,系统中无效的数据信息也要及时修改完善。实名制调查工作能否在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数据的真实性,然而经过数据随机抽查发现,系统中录入的数据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还不够高,存在调查缺项、录入系统不准确、未实现动态管理等问题。某些工作人员没有定期对数据进行录入和更新,某些地方未充分开展调查摸底就录入系统,数据失实,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端正工作态度,对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缺少认识。

3.系统应用不充分

实名制统计管理是一项覆盖范围广、对象分散、时间紧迫的工作,需要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目前,实名制调查工作已开展多年,系统数据日益丰富,经过多次升级改造,系统的统计功能也趋于完善,系统数据已经基本具备了应用的条件。而该项工作重点还停留在确保数据录入率和数据质量的阶段,对实名制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不多,缺乏用实名制工作有效指导开展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的意识。

(二)建议

1.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开展好实名制工作的基础,要推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就必须重视残疾人实名制统计工作,建设一支稳定的、有专业水准的工作队伍。残疾人实名制调查工作涉及入户调查、系统录入、数据分析多个环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善于与残疾人进行沟通交流,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应通过上门指导、分片培训、集中培训、现场操作演示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2.提高数据质量,实现动态管理

摸清搞实残疾人就业和培训状况,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是实名制统计管理的重要任务。基层工作人员要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充分的调查摸底,坚决纠正各种人为编造实名制数据的行为。在残疾人就业状况发生变化后,及时更新数据,加强数据的动态管理,确保指标完整,录入有效。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利用系统中的随机抽查考核功能,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加强宣传,让实名制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对残疾人开展实名制调查的意义,转变消极的工作态度。

3.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成果应用

随着数据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实名制系统数据已经具有了分析和应用的价值。这些数据来之不易,政府部门应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成果应用,对系统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科学分析,分析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培训需求,适合的岗位以及就业走向,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确保实名制就业、实名制培训、实名制职业指导,把实名制工作贯穿到残疾人就业服务的每个环节。充分利用“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以实名制系统数据为参考,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就业服务活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加快实现残疾人小康进程。

参考文献:

篇9

一、补贴项目

“一卡通”系统中涉及残联的惠民资金2项,即2020年藏区新居建设及及县级补助贫困户建房项目。

二、补贴标准、资金文号、发放情况

(一)藏区新居建设

1、补贴标准:补贴金额3-6万元,计划兑现458户。

2、资金文号:该资金为中央省级资金,资金文号为财农〔2020〕20号、财投〔2020〕10号。

3、发放情况:该资金已通过“一卡通”兑现到位。共兑现450户共1922.8元。

(二)及县级补助贫困户建房项目

1、补贴标准:补贴金额5万元,计划兑现429户。

2、资金文号:该资金为地方及对口援建资金,资金文号为财农[2020]20号、财投[2020]10号。

篇10

关键词:扶贫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23

一、正确认识对高校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性

总理在“调结构”“稳增长”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上多次强调“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的施政理念。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等部委联合研究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目标任务,为落实国家帮扶政策指明了方向。

对各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是国家整体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也是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征程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完成国家基本的资助政策的同时,还应该在某些方面进行一些创新,提出一些有别于其他救助的新举措。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脱贫,时间即将到来。而高校资助的对象与普通的社会救济对象有所不同:高校资助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贫困而需要救助,但是更准确地说是家长的贫困而导致学生需要国家的救助。在校大学生是被资助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各高校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资金的救助上,还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勤奋、勤俭、自信、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胆识的综合型人才。

二、为心理扶贫工作创设条件

1.各高校领导要认识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高校领导能够从思想上深刻意识到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这项工作正规化和有序化,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当前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开设心理健康专项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归档,防患于未然。对贫困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以及救助工作,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全面化、规范化、专门化。

三、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并不是科班出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也只是懂些皮毛。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学习不同的科目,而且心理扶贫也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前期的准备工作、知识储备以及技能培养并不能保证教师能够马上胜任这份工作。因此,素质培训就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个必要准备,而且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心理扶贫不仅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而且也是一项不断学习、探究的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热情和政治觉悟,促使心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要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开展相关的科研探究,将会是心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

四、结语

总之,贫困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所不得不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完善心理扶贫机制,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条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 会使得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