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范文

时间:2024-02-04 18:2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农村合作社模式

篇1

关键词: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科目设置;规范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市级统筹是指以市级为单位,将政策制度、筹资标准、补偿方式、基金管理、服务监管、信息管理进行统一。全市新农合基金由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统一核算、统一拨付。现就这种模式下的基金结算流程、结算方法、会计明细科目设置进行探讨。

1.新农合基金结算流程

新农合基金结算流程分信息流和资金流。

1.1新农合基金结算信息流

新农合基金结算信息流主要分3个层次,底层、中层和顶层。.

1.1.1底层即参加新农合的患者。根据就医机构的不同又分为2种情况:一是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直接在医疗机构获得补偿,产生了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基金的补偿信息;二是在市外医疗机构就医,出院后回当地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补偿手续,产生了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的新农合基金的补偿信息;参加新农合的患者在不同的机构办理新农合补偿手续,形成了最基础的底层新农合结算信息流。

1.1.2中层即各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各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审核就医新农合参合患者的住院和补偿信息,并提交所辖旗县区经办机构进行二级审核,旗县区将审核完的补偿信息再上报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市外就医新农合参合患者材料进行一级审核,并上报市新农合经办机构。

1.1.3顶层即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市新农合经办机构对旗县区上报的各医疗机构补偿信息和市外就诊的参合患者的补偿信息,进行最后审核,无误后,形成最终的顶层新农合基金结算信息流。

1.2新农合基金结算资金流

新农合基金结算资金流分3个层次:顶层、中层和底层。

1.2.1顶层即市财政部门。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按月向市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市财政部门根据用款计划直接将资金划拨到市级农合经办机构账户,形成顶层的新农合基金结算资金流。

1.2.2中层即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按照就医机构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根据审核无误的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补偿信息,形成定点医疗机构应支付数,将补偿款支付到定点医疗机构。二是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根据审核无误的市外就医新农合参合患者补偿信息,形成个人应补偿数,直接将补偿款支付到患者个人帐户内。形成中层新农合资金结算流。

1.2.3底层即医疗机构和参加新农合患者。按照就医机构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直接垫付补偿款给参加新农合患者,二是市新农合经办直接将市外就诊参加新农合患者的补偿款支付给患者个人。

2.新农合基金的核算单位

按照上述新农合基金结算流程,其基金核算单位包括是财政部门和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本文只讨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基金核算的规范化操作问题。

3.新农合基金的科目设置

表1: 新农合基金会计科目设置情况

对新农合基金核算单位的基金科目设置进行规范化操作所进行的探讨,便于加强新农合基金的日常核算管理,统一指标和数据口径,形成统一的可评价和比较新农合基金数据,为新农合基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篇2

因此,我们必须从“三位一体”新型农民合作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的实际出发,通过构建完善的新型合作服务体系,拓展和增强农业合作服务的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农资直供、科技支撑、信贷供给、产品销售、品牌营销等全方位的服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强农富民美村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坚持以发展提升农户家庭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服务为支撑,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要因势利导地加快承包农地的“自愿、依法、有偿”流转,促进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成长,使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社的主体成员,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服务合作体系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形成集约化家庭经营和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型双层经营体制。

坚持以强化全产业链的合作服务功能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核心任务

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全产业链的服务,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农业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是否享有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前我国农业整体全产业链服务还不发达,原有的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和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处于部门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因此,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服务体系中要坚持把强化全产业链的合作服务功能作为核心任务。既要充分发挥和强化各类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又要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涉农部门职能转变等综合配套改革,通过改革形成纵向与横向紧密联合的农民合作经济联合组织,使之成为能覆盖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具备系统提供生产、供销、信用等功能服务的合作服务综合平台。坚持以合作制组织和市场化运行相统一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运作原则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以合作制原则组织起来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实行的是对内按合作制原则组建和分配运行,对外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合作制组织和市场化运行相统一作为运作原则。一是要坚持合作制原则和合作服务组织的性质,把“三位一体”的合作组织办成由广大社员按合作制原则实行民主管理和红利分配的组织。二是要按市场化运行的要求,致力于增强这一合作组织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是要处理好“三位一体”垂直体系之间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县、乡镇农合联之间必须体现联合合作和服务规模效率机制,要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各层级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

坚持多元主体、多条路径、多种模式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实现形式

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与实践创造,是我们农村各项改革得以成功推进的基本经验。因此要积极鼓励多元主体、多种路径、多种模式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的实践探索。一是在多类合作综合重组型的“三位一体”农合联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上,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各类为农服务体系的组织联合和功能整合,形成能够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和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功能的合作经济联合组织体系。在组建的路径上,注重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涉农部门职能转变等综合配套改革,使市县和乡镇一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形成紧密的合作服务综合体。二是在专业合作社功能拓展型的组织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上,要以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服务组织为基础,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发展水平,注重拓展专业合作社的供销、信用合作功能,完善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

坚持农民主体能动和政府主导推动作为新型农村合作服务体系的动力保障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保障 完善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新农村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仅要求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也要着力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重点落实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在当前形势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对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国外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比较分析,试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政策选择做一论述,并对该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提出建议,以期对其正确践行做一理论铺垫。

一、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机制的模式与制度价值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制度范畴,如何解决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需面对和解决的一道难题。归纳总结目前世界各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全民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互助医疗保险四种模式。

1. 全民医疗保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由国家开办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国民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医疗保障基金下拨给有关部门或公立医院,医疗保障享受对象看病时基本上不需要支付费用的制度。这种机制的政策取向建立在公共财政模式上。它认为农村医疗保障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在供给上是缺位的,那么政府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工具,理应在农村医疗保障产品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全民免费医疗模式的制度价值在于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优选择,保障了法律上确立的人人享有平等医疗权利的实现,但该模式所造成的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实施全民医疗保障机制的国家主要以英国、加拿大、瑞典、丹麦等财政雄厚的高福利发达国家为主。

2.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医疗保险主要由市场经营和管理,医疗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保者个人及其雇主所缴纳的保险费,政府基本上不负担的保障制度。这种机制的政策取向与全民医疗保障模式正好相对,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建立在市场经济模式之上。政府财政只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免费医疗,包括农民在内的绝大多数公民都需参加商业保险作为医疗保障。这种制度的价值取向在于优先考虑国家总体的财政平衡,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但其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公平性较差,目前实施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

3.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由国家出面以社会保险形式向农民提供因生病、受伤或生育所必需的医疗服务及经济补偿,医疗保障基金来源于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个人只需承担小部分费用的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这种机制的政策取向将全民的医疗保障都纳入社会保险,既考虑到了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平性要求又兼顾解决减少赤字、保持财政平衡的国家秩序的需要。但该制度运行和管理体系极其复杂,不仅须保证贫富、城乡、在职或失业的全部公民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还须为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提供暂免付费医疗服务制度,成本极高,每年产生的财政赤字也很高昂。目前法国是实行该种制度的典范,除此以外还有韩国等国。

4. 互助医疗保险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特定小范围内通过群众集资建立集中的医疗基金,采取预付方式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服务费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的综合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种模式的制度优势是能够在基层单位提供较好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有效保障基层农民的身体健康,但其局限性在于医疗资金有限,覆盖人群少,抗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差。目前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农业人口多、财政基础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度等。

二、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政策选择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服务短缺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矛盾是农民“有病不能医,能医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对全国近2/3的农民的医疗保障主要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撑。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从内容上该制度属于互助医疗保险模式的范畴,制度取向旨在尊重农民和实现农民生存及就医的平等权利,改善全民的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但与国外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相比,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其自身的功能定位与制度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现了关于合作经济的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论具体的经济制度时,提到股份合作制度模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单纯的过渡点” 。认为私有经济需要各种方式的合作经济模式的补充。以此为基础,列宁和对合作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合作社理论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相比其他制度,合作社可能特别适合俄国和中国这样的生产活动特别分散的传统农业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需要依赖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地区经济、改善民生同样需要依赖这种经济组织。我国的这种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决定了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合作医疗模式有其自身的国情和理论渊源。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取向和功能定位

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取向定位为“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这种机制模式是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的特定情形,以提供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健为内容设计的,与其他国家农村医疗保障模式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有根本区别。国外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受益人大都为贫困及困难群体,注意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而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提供大病统筹保障,保障功能单一,只着眼于“治”而忽视了“防”,这种机制以富裕人群和富裕地区人群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主体,使得有医疗服务需求的贫困农民因缺乏缴费能力而被排斥在制度之外。这种情况反映出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取向存在缺陷,亟待调整。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与设计

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合理性是保证其良性运行的关键。要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必须首先要在根本政策取向上进行适时调整。笔者认为,对该制度的完善与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在制度取向上,坚持将相对有限的公共投入调剂给最需要医疗服务的人、最大限度地照顾公平的价值原则。对我国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价值功能进行修正,政府卫生补贴和保障的主要受益人应为困难弱势群体,实现缓解社会不平等的功能定位。政府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运用经济和行政等各种杠杆,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转移支付公共政策,既要使富人享受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高标准医疗服务,同时也要使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村低收入和贫困人员全面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

2. 在制度设计上,坚持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是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在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体系建设。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科学认识,保证广大农民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与预防。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无力参加合作医疗的贫困农民提供医疗救助,这三种保障制度三位一体,相互结合,共同完成保障农村居民“病有所医”、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 在立法层次上,提升现有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效力位阶。当前,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上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新型农村医疗的发展随意性大,依靠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惯性服从”来维系。现有的多为一些地方性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层次低、法制约束力差。不少地方法规监督环节薄弱,特别是对危及医疗保险基金安全的行为,相关法规条款针对性不强,处罚力度较弱。我国应当通过专门立法详细规定农村医疗保障的形式、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对农民参与社会保险予以严格的乃至于是强制性的规定,从长远上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4. 在资金供给上,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资源的投人。一方面,我国应当尽快扭转政府卫生事业投入在GDP和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趋势,加大农村医疗的支付转移。同时建立一个稳定的多方筹资体系,需要保障对象也采取一定的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城乡卫生投入的公平性必须改善,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医疗保障资金的监管,确保医疗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通过合理的资金运作,实现医疗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注释:

①许永祥,《国外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和模式》[J],异域观察,2009年7月

②崔凤,胥振芳《关亏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探讨》[J],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6月

篇4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规范发展;贷款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因其总体发育水平不高,多数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可抵押财产不多,农村金融机构对其信贷服务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功能的出路在增强自身应变能力,建立良性经营机制的同时,政府、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应共同设计一个良好的贷款机制,使得这种机制既能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又能使合作社真正受益,突破资金瓶颈。

一、政策扶持:外部因素非常重要

(一)尽快出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配套的支持政策。要全面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采取贷款利息补贴、奖励等形式予以资助。对农民开展金融知识、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合作社的市场开发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对合作社金融服务成效明显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税收减免等多形式的支持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推行灵活的贷款方式。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信贷原则,加大对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建立信贷担保机制。在常规担保之外,借助担保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关农村市场主体作用,扩大成员融资的担保范围和融资渠道。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为成员贷款提供担保。银行机构要结合实际为其量身定做担保方式,开发一些以土地、林地、滩涂承包经营权质押,以运输工具、农业机械设备等动产抵押,以商标、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的信贷品种。政府要注资壮大国有担保公司担保规模,组建以合作社为担保主体的农村担保公司,构建以地域、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涉农贷款担保体系。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促成“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拓展农村商业性保险市场。

(三)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涉农银行要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程序,把合作社纳入信用评定范围。要与当地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一道,对辖内合作社逐一建立信用档案。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合作社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信用评定工作。对于获得县级以上“示范社”称号或受到地方政府奖励以及投保农业保险的合作社,适当提高信用评级档次。要稳步构建合作社自愿参加、政府监督指导、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的授信管理模式。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合作社,应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规范管理:机构行为优化

(一)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与创新。引导合作社依法进行规范,实行标准运作,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针对当前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状况,有关部门要及时制订出合作社示范性章程和内部管理各项制度,重点是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积累发展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要通过试点全面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省、市、县三级规范化合作社。探索和引导合作社进行再联合,扩大合作领域和功能。在坚持合作制基本运行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引入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增强内外融资能力。

(二)银监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机制。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密切业务协作,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配合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共同组织做好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工作。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合作社信息库,为农村金融机构向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创造基础条件。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会同农业部门加强对合作社金融服务的后续评估,密切跟踪有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进展,持续放大创新成效,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提高对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理顺管理体制。国家要赋予农业主管部门一定的职能加强合作社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应由农业部门审查后再到工商部门登记,国家对合作社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均通过农业部门核实办理。合作社的主管部门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从而促使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加快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合作社财务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民主管理。

三、贷款机制:三种模式选择

(一)合作社内部担保。实行以合作社管理人员强强保证担保为主、其他社员保证担保为辅的连环担保模式;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理事、监事及成员个人以个人财产,对专业合作社或成员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当合作社或合作社社员提出贷款申请时,由合作社内部先进行信用审核和额度控制,并由合作社内部负责担保,然后再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合作社社员出具担保并提出还贷承诺后发放贷款,以解决银社合作中合作社信用不足的问题。

篇5

农信社面临五大挑战亟待“破题”

该地市全市农信社机构252个,占银行机构总数的36.8%,覆盖全市112个乡镇,员工3565人,占银行业机构员工总数的30.7%,其中80%以上员工分布在各乡镇及以下机构。截至2013年9月,各项存款182亿元,贷款165亿元,均列全市银行业机构第二位,但是目前是“大而不强”,虽然历经十年来的深化改革有所进步,但新形势下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巨额存量资金风险。

我国农信社系统发展极不平衡,优秀的能够接近或者达到商业银行标准,差的游离于生死边缘。该市农信社发展比较滞后,截至2013年9月,全市农信社社不良贷款余额26亿元,占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一半以上,不良率达到16%,受此影响,资本充足率仅为2.5%,有历史亏损挂账10亿元,能否解决这些存量不良贷款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二)产权关系比较混乱。

由于主要监管指标达不到准入标准,目前该市农信社不能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者农村合作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举步维艰。

(三)风险管控水平偏低。农信社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已经形成惯性,在没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经营模式的改变也缺乏动力和压力。内部管理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在内部控制建设上简单粗放,忽视内控制度在具体业务操作中的贯彻执行,人员素质也有待加强。

(四)适应政策环境的能力不强。

按照政策定位,农信社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和小微企业。这些对象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处于末端,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该市农信社在发放单个农户联保贷款时,该种贷款的不良率达到10.25%,不良额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7%。目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迅猛发展,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信社依托的农村经济金融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及时转型。

(五)外部竞争加剧,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

一方面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变成储蓄和贷款业务并重;村镇银行进入农村;国有商业银行也卷土重来,挺进农村金融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试水农村信贷市场,并逐步加大力量,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化趋势明显,融资结构多元化发展,民间借贷非常活跃,打乱了农信社的规划。在此环境中,如何加强核心竞争力,冲出重围,值得农村信用合作社深思。

农村专业合作社给农信社“破题”带来机遇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迅猛发展,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信社依托的农村经济金融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农信社“破题”带来机遇。

据调查,截至2012年年末,该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548个,其中种植业合作社3452个,养殖业合作社1052个,农机合作社630个,其他合作社414个,注册资金总额超过90亿元,其中多数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全市入社社员36.4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39.3%,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几户,多的几百户,全市入社耕地1213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2.3%。形成了“合作社+农民+市场”的运作模式,在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发展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主要以土地、农机、林权等实物入股,形成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方面都不能与单个农户相提并论,间接的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的贷款加大了安全系数。该市农信社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信贷投放量稳步提升。截至2013年3月,该市下属县提供的贷款多的达到8200万元,收益率达到8%以上,贷款担保采取土地经营权抵押、农作物预期收益抵押、农机具抵押、专业合作社所在房屋抵押、第三方提供担保等方式。随着近两年来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的不断扩大,农信社也在担保方式上不断创新,先后推出了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权抵押、厂房库房抵押、大型农机抵押、担保公司抵押等方式,反过来推动者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贷款品种、期限、方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逐步演变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银行+担保公司+保险”的产业链形式,带动农信社在机制、运作方式、风险控制、人员素质方面不断提升。

如该市农信社在贷款的具体操作流程方面开始引进合作社客户评级管理办法和授信限额管理办法,将客户划为进入增加类、维持类、退出类三个类别并根据融资风险占比控制线、专业合作社经营年限等进行授信,大量采用受托支付方式进行款项的拨付。在风险控制方面形成闭合环状结构,贷款资金全部在环内流动,有效地保证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各方构建控制关系,实施有效制约,确保供、产、销渠道的稳定。首先合作社和农户签订购销协议,保证统一销售;然后公司、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取保供销渠道通畅;最后引进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降低经营风险,保险第一受益人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农信社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应对挑战

鉴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新生事物,商业银行机构缺乏对这种新型经济组织的认识和研究,没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该市农信社借助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经验和一直扎根农村的独特的优势开辟了一条道路。在金融产品、营销模式、审批流程、风险管控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优化,亟待借此作为突破口,全面应对现阶段存在的挑战。

(一)借助专业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改善农信社自身机制问题。

随着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程度,经营能力的提高,农信社需要逐步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对接机制,促使自身机制问题逐步改善,建立起核心竞争能力。

(二)融入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融入到“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农村信用合作社+担保公司+保险”的产业链中,闭环管理,跟踪管理,保险保障等方式,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能力。

篇6

拓宽涉农资金来源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是整个金融改革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

“农村金融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市场产品,还带有准公共性质,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府因素,如何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农村金融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说,此次《意见》出台,就是要搞好两个结合,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相结合,二是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增长相结合。

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建立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是《意见》的一大亮点。“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还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说,未来将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以及支持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在拓宽涉农资金来源方面,《意见》要求对符合“三农”金融服务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优化支农再贷款投放机制,向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发放支小再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三农”的金融债。开展涉农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资金。

“为支持涉农资金投放,未来将支持符合监管要求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持续提高存贷比。”姜丽明指出。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创新资金供应方式,不但要创新服务模式,慎重稳妥地开展“三权”抵押业务,同时要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严禁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费用,切实让利农民。

具体而言,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意见》鼓励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的农户信贷模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加快微贷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创新和推广专营机构、信贷工厂等服务模式。鼓励开展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

“《意见》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摆到了突出位置。”姜丽明说,《意见》要求不断优化网点布局,推动偏远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加快推广农村微贷技术,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同时,明确加大对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五大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优惠政策护航金融支农

“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仅要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更要发挥好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监管部副主任邢桂君说,《意见》将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发挥各方面政策的合力,同时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贷款、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以及农民合作社贷款情况,并据此制定金融政策和差别化监管措施。

在财税政策上,支持政策包括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制度,扩大试点范围,确保奖励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优化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户的新需求;要落实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持续扩大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要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

篇7

谨防“城市化陷阱”

城镇化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大引擎,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需要防范“城市化陷阱”,新型城镇化不能再走我国过去和拉美国家城市化的老路。

城镇化建设应以县域为重点。当前提出的“城镇化”,是兼顾城和镇两个范畴的科学发展概念,重点不是大城市的扩张和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相反,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可能更有意义。我国现有县级以上城市658个,县级以下镇近2万个,单靠大中城市接纳不断增长的农村转移人口是不可承受的,必须重视近2万个镇的发展和承载能力。

城镇化根本要解决“三农”问题。过去几十年城市化形成的2亿多农民工并未真正市民化,大城市人口集聚后加剧了管理滞后的矛盾,中等城市发展不充分,小城镇分散、功能欠缺,说明“城镇化”不能再走过去的城市化建设老路。新式城镇化的根本是改变农民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缩小农民与市民的差距。只有“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城镇化才有基础,才有意义。

要避免“城市化”陷阱,新型城镇化要做到“六个必须”:一是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就业和基础支撑,逐步解决公平待遇和生活保障;二是必须以质量为根本,在产业布局上实现科学发展,要多渠道、不同梯次解决公共投入,建设上要立求环保节约;三是必须以结构合理为前提,以市、县两极城市为重点,坚持农民“离土不离乡”,完善产业架构,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和促进机制;四是必须以市场化运作为依托,依靠企业和农民、农村合作组织的主体地位,依靠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金融创新,依靠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避免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陷入债务风险;五是必须以生产发展、生态改善和生活提高为目标,要伴随撤乡并镇和行政区划及户籍改革,要有利于增加农田,节约行政成本,使农民“离土不失地”;六是必须提升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集群效应,城城连动、城镇连动、镇乡连动,实现内涵式发展,防范大城市拥堵和小城镇“萧条”。

探索新式农村集体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后的,是农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的一次释放。应利用新式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以提升农村整体生产力为目标,深化改革,探索农村生产方式的二次变革。

制度创新进一步放大农村生产力。一要破解农民“离土不失地”问题。解决好农村土地的确权、农民土地使用权或财产权流转问题,创造适合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生成机制。二要因地制宜地多层次推进行政区划、农民城镇户籍改革。探索多渠道筹集财力方法,鼓励就地市民化,建立多层次农民市民化制度体系,实现梯次过渡。自下而上,先推进中心镇、县级城镇的改革,配合产业化建设,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引导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减轻大城市压力。三要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向社会开放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投资;农民土地补贴资金需要财政补贴、商业化拆迁补偿和企业投资等多渠道解决。借助财政改革和金融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和传统投融资体制,财政资金由直接建设或补偿农民转变为发挥杠杆和撬动作用。四是积极支持发展新式集体经济。农民市民化面临购房、创业、养老三大资金瓶颈,单体生产也缺乏经营和开拓市场能力。要培育壮大新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体系,实现农民自己建设新农村、城镇化。

探索新式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当前农村有村委会、村官、合作社,农民具有一定经济基础,思想不断解放,有领头发起人和资本投入,就有望引导大家走新式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新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模式要因地制宜,但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是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如农民以土地使用权等物权或资金入股,实现集体成员之间的利益捆绑,可在各地普遍建立的农村合作组织基础上,按自愿原则尝试推进。二是培育和寻找适合带动集体经济运行的经营管理机制。经济需要合适的领路人、经营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就地选拔;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进企业经营、合作,或委托经营管理。三是探索建立能为农民广泛接受的农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建立新式集体经济的体制和制度保障。四是政府和金融要支持农村和农民首创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如配套户籍改革、政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探索新型农业补贴激励机制,金融业给予资金服务和支持等。

破解城镇化建设融资瓶颈

经济市场化和资本化水平不高,社会资金转化机制不畅,缺少资本金和缺乏金融服务是当前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应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和民间主导的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建设资本化、金融化。

在市场化机制主导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投融资问题上可以尝试的方式有:一是以政府平台公司投资为主,但随着负债融资政策逐渐收紧,面临着地方负债水平过高风险,需要调整公司资产结构和运作模式。二是引导大型企业投资,有的县域或新区建设可以直接交给大型企业,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可以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出路,未来潜力较大,需要观念转变,做好对接协作。三是金融创新开路,发挥社会、企业的资源优势,用私募基金等方式引导资金抱团投资,带动城镇化建设,未来潜力很大,要求政府舍得放权让利,转换思维,合作共赢。

篇8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67-01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农业的协调发展,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由过去的农村合作社,变成了适应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型的农业经济体系,它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适应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合作组织,加强农村经营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经营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的界定

对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意义的界定,就目前的资料看,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经常用的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组织等称呼,另外,不同的名称有着不同的意义内涵。

第一,性质的不同。有专家认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自主管理、自由结合、互帮互助的非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共同经营、供体约束、互助合作的公司形式的经营共同体,各互助个人以增进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剩余利益的分配。

第二,不同的组织形式。很多研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专家学者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了细致界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消费等各种形式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所以,这两种组织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是农民由于利益的驱动,自愿加入的。

第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涉及的范围。有些专家通过分析农民、农业及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着重强调了农村第三产业的经济关系和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各自独立的财产权。

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模式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在各个地区出现了不同组织模式,根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过程,有些学者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分成公司导向型、政府指导型、才人主导型等几种形式,还有的把其分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协会等。总之,虽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各种类型划分标准不同,但对农村产业化经营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位

许多专家及学者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角色定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注重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农民与市场的沟通,并能为组织内的农民进行市场信息指导,为他们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同时,为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率,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市场经济和农业资源的绿色通道。

4 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

虽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依靠;二是没有完备的与其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三是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行政主导作用较强,没有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重心,没有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作用;四是由于农民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加上自己思想上的差距,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合作组织中,对财产和管理的权力;五是合作组织自身发展机构不齐全,机构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六是合作组织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各部门之间由于利益的驱动而对组织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七是没有统一的计划、标准,只是随意定任务、定指标,严重降低了农村合作组织的运行效率。

5 学术界研究的不足

当前,许多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第一,研究的角度和范围过于狭窄。现在的一些学者只是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而在法学、人类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却微乎其微。第二,就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定的定义,这就很大程度限制了人们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的深入认识,阻碍了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方面的深层次探讨。第三,从研究方法上看,理论层面研究较多,而深入实践的研究很,这就很大程度上使理论缺少实践的检验。第四,许多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发达地区,而偏远穷困的地区却研究很少,这就一定程度上说明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缺少代表性。第五,研究的宽度和深度不够。许多专家学者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没有放在农村广阔的背景之下去深入调查,而只对其内部环境,组织结构等方面做表层探究。第六,研究者没有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深入的共性研究,只对个别的如:股份合作组织等某一类型的经济组织进行探讨。

总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真正找出其应对措施,还需要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9

农村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第一产业的主力军。幸福江阴的建设发展是关键,核心是富民,难点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江阴市在夯实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上,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下了很大工夫、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福利性收入

提高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可有效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福利性收入。江阴创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2007年《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于意见》中关于“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允许一些地区采取留用地的办法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意见,落实村级留用地政策。以镇为单位组建市场化运作主体,分配到产出快、效益高的产业集聚区或规划区内,发展二三产业。上述土地的产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并通过股份形式量化给农民,农民按股分红,增加收益。完善综合规费结算制度,合理分配镇村财权、事权,增强村级财力,促进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综合规费要更多地向村尤其是向经济薄弱村和欠发达村倾斜。推进村企挂钩合作,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村企结对挂钩活动,通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产品配套加工、建立蔬菜供应基地、劳务工程、劳动力培训就业的合作,支持村级经济发展,帮助村民增收。加快标准厂房建设进度,对经济薄弱村,由市镇两级出资帮助建设标准厂房,产权和收益归村所有。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村级实力。落实强村机制,村级经营性资产不准随意转让,改变性质;根据土地征用价格进一步合理确定集体土地的租赁价格;综合规费收缴标准应参照投入产出据实计算确定;在符合城市、集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镇边村、城中村的存量集体房屋,以镇(街道)为单位,按照年度计划,依法实行改扩建。这些措施都有效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福利性收入。

二、加快体制改革,拓展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十七大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江阴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发展农村富民合作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深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江阴积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区别情况,因地制宜,分类加快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同时加强对已组建村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指导,完善投资决策、优化资产质量、提高红利分配水平。完善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组建规范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并加快建立农用土地流转价格的机制,土地流转价格根据亩均年产出效益,考虑土地机会成本和地力恢复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土地流转指导价格并逐年增长,以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能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上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尤其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不能进工厂、离不开土地的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农民的劳动联合、利益联结、产权联接,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富民合作社,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和解决外来人员集中居住为契机,加快发展富民合作社。探索实践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分散购买的运作模式,扶持建设外来人员“集居楼”。扶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财政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规范发展“房东经济”,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利用合法的宅基地面积,改建、翻建现有房屋,改善住房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并规范有序发展“房东经济”。

三、扩大社保覆盖面,增加保障性收入

江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巩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各类保障广覆盖、上水平,实现多路增收。一是大力推进城保扩面工作。2010年新增参保7.2万人、实际缴费人数达36.74万人。二是建立健全老年农民补贴制度。目前江阴有12.4万名无保障性收入的老年农民和城镇老年居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

。三是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纳入保障的30.98万名历次被征地农民累计发放保障金20多亿元。四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1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自2006年起一直保持100%,大大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五是不断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2005年每月150元,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提高到每月350元,并实行城乡低保标准接轨。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困难群体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中的社会服务业(主要是社区服务业)、商贸流通业、餐饮业、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等传统服务业,能够大量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使那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技能单一、数量多且增加快的就业困难群体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对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环境容量却越来越小的江阴来说,发展服务业为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为富民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提高幸福指数作出了贡献。

根据江阴市从业人员行业分布情况看,江阴第二产业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解决近6000人就业,但第三产业增加一个百分点则可解决近8000人就业,由此可见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的良好途径。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江阴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从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税收优惠、实行规费减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行价格扶持、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创新激励机制七个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阴市不但从2006年起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主要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影响大、带动能力强、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项目,推进服务业招商引资,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对服务业税收大户、规模企业、创新创优企业进行奖励,而且由市政府发起、有关企业共同组建,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资本金,其余由服务业企业投资参股1000万元以上,组建服务业担保公司――朝阳担保公司,实行企业化运营。这是江苏首家

为服务业企业发展服务的担保公司,重点帮助服务业企业特别是中小服务业企业解决融资担保方面的困难,以及解决个人消费信贷担保难题等,根据有关规定,最高可为服务业企业提供5亿元的融资担保。

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民营经济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民营经济大大活跃了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丰富了居民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最直接有效的富民途径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让人们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

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繁荣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富民强市,江阴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各级各部门坚定不移地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了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确保了居民“好收入”的来源。近几年来,江阴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建立了农民多元化的增收平台。实践表明,发展民营经济是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重要平台,没有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就不会有农民创业的大舞台。为此,江阴市出台了加快民营企业、成长型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空间。江阴市政府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推动、扶持民营经济:一是降低门槛,在放宽领域上加大扶持力度;二是涵养税源,在财税支持上加大扶持力度;三是规范收费,在减轻负担上加大扶持力度;四是疏通渠道,在增加信贷和加强服务上加大扶持力度;五是依托园区载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仍然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意向小企业放贷,从而导致民营企业出现融资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阴先后组建了信联、金阳、富民、朝阳、瑞明5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3亿多元,累计为近千家企业办理了担保。目前,江阴农村数以万计的大小老板,不仅是农村的创业能手,而且已经成为繁荣经济、增加收入、活跃市场、致富百姓的重要力量。

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一)职业技能培训

江阴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成立了江阴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并建立健全各镇(区)农村劳动力培训指导站。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组织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切实加强各类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并不断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就业成效。积极实施“5年5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发放“就业培训券”,实行就业培训补贴政策。2010年,江阴完成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1.4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1.27万人。

(二)创业培训

篇10

一、农村金融工作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时代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以农业银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的多家金融机构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竞争势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新的金融组织也在不断的出现,如当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而且随着机制和服务等方面的灵活创新,逐渐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位置。除此而外,一些外资的银行也纷纷以各种途径和服务方式向我国的农村金融领域渗透。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的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必将面对更大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实时地加快农村金融工作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的新思路是时展的必然需要,是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新形势和新选择。为加强农村合作银行对我国边远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与市场化服务,保障支农资金的及时有效投入。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我国边远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的机构网点的分布存在不合理现状,应该以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依托进行设置。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的现代化管理与科技化网络服务已成必然趋势,农村合作银行在改革探索中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更加具有竞争实力的人性化金融服务模式,使处在一线的重要支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覆盖到千家万户。使我国边远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更加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密切联系群众,加快创新发展,把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前景与农民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思路与服务方式。这不仅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二、农村合作银行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当前农村合作银行面对的主要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与金融领域的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机构与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然而由于新的竞争对象不断出现,新的竞争态势呈多元化发展迹象。再加上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革。事实上,在分析我国的传统农村信用社与在原来的合作社基础上发展成为的现代金融企业具有本质的差异,农村合作银行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面对这一根本性的改革,它不是简单地头衔与称谓的改变,需要从管理理念与服务水平上达到市场经济竞争实力的整体标准。在此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已有的法人治理结构就会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可能。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合作银行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的三权分离与相互制衡,是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伴随着机制的改革,传统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改革工作成为又一重大难题。当前许多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人事改革中,都出现了人才短缺与现代化管理不相协调的局面。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年龄结构的断层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人事改革不可回避的难题,工作队伍的大龄化与知识结构的单一化不适应现代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尤其边远地区的乡镇农村信用社缺乏现代金融业务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这显然不利于一线支农金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在客观上影响着农村合作银行的竞争与发展。

三、强化自身管理适应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在农村金融市场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银行的机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科学而先进的信贷管理业务,优化融资质量与水平。把握好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动向,降低金融融投资的风险管理。农村合作银行首先要解决好市场的定位问题。始终以农村合作银行的主要经营市场是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目标的最佳选择是农村经济与金融企业的共同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要把支农的贷款投放总量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对存在非农的贷款业务,采取必要手段,锁定它的余额,实施强力的清收,并逐年压缩。农村合作银行推行贷款支农的责任制度,争取把全部的资金有效地运用到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为此,农村合作银行实行定期的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防止存量的贷款劣变。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现代化经营理念逐步渗透到农村金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去实施业务管理。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大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保障人才的储备与适应现代化程序管理与业务拓展的需要,把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以强有力的精神和一流的业务水平投身到金融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更加科学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建设。

四、结束语

在农村合作银行面对的金融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把责、权、利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紧密结合,探索更加先进高效的服务方式,把金融企业发展与农民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在金融队伍建设与企业管理方面,要以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提升员工的综合文化素质为重要依托,把具有现代化经营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化管理,促进一线金融支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