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的核心原则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建设的核心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建设的核心原则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贴近原则;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价值目标和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这三个层次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在其本质上,两者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的整体。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原则与依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它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必然性

在当前背景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必然性。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既包含不断建设和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及其制度,也包含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既需要人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也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指出精神价值归宿。既包含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规制定,也需要各个单位部门、个人自觉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等理念。既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自觉地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于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和紧迫需要。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形、差异性日益增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凝聚起来,团结起来,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挑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日益频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的渗透,抵御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迫切要求。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对策

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功能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

识。”[2]因此,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实现人民群众的认同就成为重中之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观念体系,要把一种体系深入到人们头脑,渗透到人们心里,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这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客体的协同作用。

第一,贴近群众,正确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现以人为本。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正确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得以彰显、升发和丰富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只是“授—受”的关系,更是思想和心智平等对话、思想的互动碰撞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变化不居、相互转化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相得益彰。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采取层次递进方法,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要教育党员干部坚持用改造主观世界, 做理论学习的表率,在实际行动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发挥青少年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知识分子应担当起社会责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只有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有所区别对待,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体验,产生良好的效果。

第二,贴近生活,加强对内容的深度挖掘,回归生活,提高有效性。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文本”的知识交流,而要关注和进入“现实生活世界”。而这里的走向“现实生活世界”是指要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尽可能避免抽象僵化的意识形态宣传。因此,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和社会思潮都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现实问题,把信仰建设与经济建设、民生和权益保障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使人民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支持党的领导,真正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信仰。反之,任何脱离人的发展需要与接受能力、带有浓厚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色彩的宣传教育,都会因忽视和远离人们的现实存而难以被接受。

第三,贴近实际,充分发挥现代大众传媒的作用,增强有效性。当前,网络以其覆盖面广、实效性强、速度快、增值力强的特点,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同志强调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3]。为此,我们应当加强管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信息网络的发展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工具和平台。我们要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 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途径。

其次, 要积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 网络舆论的作用日益凸现。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4]。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大力支持主流网络媒体阵地建设,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面,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积极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牢牢把握住网上舆论的主导权。

最后, 要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把握信息网络发展规律, 采用有效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报告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32.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报告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31-32.

[3],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N],人民日报,2007-01-25.

篇2

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需要、保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常态化和专业化的需要和加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主要类型有科技服务类、文艺服务类、“三农”服务类、民生服务类、环保服务类和党建服务类等,且需要遵循因地制宜、调研遴选、分批建设、校社共建以及双向受益原则加以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育人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RW2015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地”,高校可以将本校志愿者可以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与城乡社区的社会服务需求有效对接,遵循因地制宜、调研遴选、分批建设、校社共建以及双向受益原则,建设功能定位准确、服务条件完善、服务效果优良、群众满意度高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以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1.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需要。新时期,高校德育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价值观”[1],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依靠社会实践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依托平台,可以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建设具备不同服务功能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给大学生志愿者创设“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的志愿服务平台,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与品德修养环境,有助于他们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增强责任和奉献社会,有助于他们在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保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常态化和专业化的需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常态化,既表现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经常性,又表现为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长期性。只有通过经常性志愿服务,才能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追求,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只有长期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高校才能形成自身的实践育人特色和积淀实践育人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专业化表现为大学生开展专业性志愿服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二是志愿者接受与群众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取服务资格后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化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必然方向,因为它既可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又可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自豪感,促进志愿者的价值观升华。常态化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是增强志愿服务效果和实践育人效果的必然选择。对此,高校需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支撑常态化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让它在高校的实践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

3.加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是高校有组织开展的实践育人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管理是保障实践育人活动长期、有序和有效开展的必由之路。规范化管理涉及服务场所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服务形式管理、服务过程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安全管理等,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基地,就不能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志愿服务就显得杂乱无章,规范化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各项管理措施便难于落实到位。因此,高校需要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以保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管理有条不紊、规范有序,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社会效应。当然,有了基地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保障,高校便有条件促进志愿服务项目的有序开发、合理实施与持续改进,以加强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建设和示范基地建设。

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性原则,它要求高校必须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现状,以服务当地城乡社区群众为宗旨建设基地。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开展的社会服务,如果高校建设的基地远离高校所在地理区域,势必给志愿者开展服务造成时间障碍和距离障碍,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安排与管理。如果高校建设的基地类型与大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不相匹配,那么志愿者开展服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会影响学校形象与声誉。因此,高校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合理策划和建设具备不同服务功能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为本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搭建适宜平台。当然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高校在同一社区建设具备多种服务功能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也是可行的。

2.调研遴选原则。调研遴选原则是指高校在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之前,需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的社会服务需求调研,并谨慎遴选基地的建设位置。由于基地建设并非能够得到所有城乡社区的响应、支持与配合,因此,为了建设具备相应服务功能和具备基本服务条件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高校需要主动深入城乡社区调研摸底,了解他们对基地建设的意愿,并获取他们所需社会服务的项目、时间、内容、人员以及可以提供的基本物质条件等信息,为基地的遴选奠定基础。在遴选基地时,首先考虑对基地建设有强烈意愿的城乡社区,然后结合本校志愿者可以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及内容与相关社区的社会服务需求及其基础条件之间的匹配度加以综合遴选,让拟建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既名副其实,又能发挥有效功用。

3.分批建设原则。分批建设原则是指高校在拟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时应结合实际分批建设和逐步完善。由于不同类型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定位不同,且功能定位又决定了对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要求,因此高校结合本校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包括非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构成情况和有关社区的社会服务需求,按照“能力对接”要求分批规划和建设基地才是最佳选项。对于只需志愿者的非专业能力即可提供服务的基地可纳入一个批次予以规划建设,对于需要志愿者的专业能力方可提供服务的基地则应以院(系)或专业类别进行建设批次规划,从而建设符合本校实际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体系。当然,如何科学规划和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城乡社区的服务需求实际加以综合论证和统筹协调。

4.校社共建原则。校社共建原则是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需要由高校与社区联合共建。尽管基地建设非城乡社区之职能,但调查表明多数城乡社区都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提升群众对社区工作满意度的意愿,他们乐意为基地建设提供支持,这对基地建设是有利的。高校坚持校社共建原则,一方面应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之中,并给予基地建设以人财物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联合相关社区合作共建稳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定位基地服务功能、共同商定服务项目、共同研究基地建设方案、共同提供服务条件、共同指导服务过程和共同完成志愿服务考评等,以建设功能定位准确、服务条件完善、服务效果优良、群众满意度高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

5.双向受益原则。双向受益原则是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应符合高校与社区共同受益要求。对高校而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为高校提供实践育人“沃土”,能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城乡社区而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为社区群众提供多种类型的实实在在的需求服务,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基层社区的关怀与温暖,能够增强基层社区对群众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能够提升基层社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能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坚持双向受益原则,就是要坚持高校、学生和社区、群众共同受益,因此,高校必须将志愿者的社会服务提供与社区群众的社会服务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建立符合社区群众服务需求的社会服务项目体系与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互惠共赢目标。

作者:胡昌荣 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原则与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就是要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给多样混杂的网络思潮以正确价值指引,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思潮与精神家园,为网络化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中全体人民团结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法论探索

1、对话方式。一是“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的对话。马克思指出:“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实现反省和超越自身的“理论自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臻科学与完善。“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的对话包括:与经典对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对话;与国外理论及其新发展对话;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话;与西方国家建设经验和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对话等。通过不断地沟通、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发挥整合其他文化价值的强大力量;二是“信念教育体系”建构中的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构建网络受众信念体系的过程,必然“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包括多样价值环境中对人世的探求、对人世活动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对话;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追寻中的对话;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公共性价值渴望和呼唤中的对话;对人的尊严和主体性高扬中的对话;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进行反思中的对话。通过对话的方式建构网络文化中为网络受众所广泛接纳的科学信念体系。

2、阵地文化建构方式。阵地文化建构的第一步是阵地资料管理,它是指网上意识形态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具有强大的存储、检索和互动功能的信息与传播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体系通过专业网站、网页、栏目或消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网络上,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阵地资料的建设与管理。阵地资料管理目的在于形成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阵地文化”,并以之为出发点实现对其他文化价值形态的整合与引领。

3、“网语体系”运用方式。马克思说:人们“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网络语言出现与兴起,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直面“话语权”挑战,一方面要把握网络语言的规律与趋势,对个性张扬的网络语言以科学有效的引领与规范;另一方面又要汲取与借鉴网络语言的积极因素,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己的“网语体系”,使其有效融入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机制

(一)经济基础支撑。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和人们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必然造成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复杂利益关系、多样思想文化中占居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它所代表和反映的经济基础来支撑。

(二)价值事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客观的价值事实基础上的。在多样价值并存的网络时代,要让广大网络受众选择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必须在客观层面上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条件,让广大网络受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事实。为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基础,进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多样文化中的整合力与引领作用。

(三)理论共识支撑。1、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核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自身具有高度同一性,展现其在网络文化多样价值中的严密性、科学性与先进性,发挥出整合其他价值的强大逻辑力量;2、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体结构看,社会生活不同领域意识形态具有共识性。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等领域保持意识形态的共识性;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保持意识形态的同一性。这是支撑和保障网络文化多样价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地位与引领作用的多样力量。

(四)政策机制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网络文化,还离不开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进步以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不可或缺的外在情境。此外,还必须健全和完善网络信息传播与管理机制,一方面,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和控制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强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支持党和国家宣传舆论部门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开发、利用网络宣传的优势,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家园、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旅游管理;产业链;逻辑关系;

作者简介:丁宗胜(1968-),男,安徽桐城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构建专业群的思想源于经济学领域产业集群的理论。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由此产生的发展优势表现在:相关产业共享基础设施,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和交易的便利性;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成长;促进知识和信息积累,加速创新等[1]。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决定了其专业设置与调整必须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接产业或产业集群。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的目标,“群”的构建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抓手。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专业群构建的一般方法比较及构建原则

对专业群概念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专业群构建的依据和方法的差异。目前的理论研究对专业群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2]。这种观点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行业基础和学科基础的相近性,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或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着眼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基础性、延展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选择各院校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作为核心或龙头专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3]。后一种观点认为,群内专业可以跨二级类,是否相关并不重要,主要取决于服务经济社会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围绕某个行业一组相关职业岗位构建专业群,为企业提供打包式的人才服务,降低企业的人才招聘成本。如有高职院校设置“制造业服务专业群”,为制造业培养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等岗位人才,由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组成,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既有普适性,又具有行业倾向性,突出整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上述两种对专业群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对群内专业选择的不同做法,体现了不同的专业群建设理念和途径。笔者以为,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群,首先必须基于专业群建设的根本目的,即通过“群”的建设,使高等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形成学校的特色优势,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4]。其次,牢记“群”的建设是学校专业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优化专业布局体系和资源配置的手段,必须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群”的构建要以形成专业群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资源效益最大化、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格局为目标。

综上所述,构建专业群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原则。尤其是学校的核心专业群、重点专业群。无论是群的名称,还是群属专业、课程体系,都要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二是相近性原则。要本着行业基础相近、学科基础相近、岗位群相近的原则构建专业群。这样有利于资源的整合,要避免跨专业大类构建专业群。三是符合逻辑关系原则。“群”内专业主辅关系要以产业链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核心专业的遴选不应仅仅着眼于以往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而应从产业链的逻辑关系或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确立专业间的主辅关系。四是适度规模原则。合理控制专业群规模,以3~5个专业构建专业群为宜[5]。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存在的问题

鉴于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人才需求,在优化专业布局体系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都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群。但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和主观认知的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群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旅游类专业设置与旅游产业要素构成不匹配,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群专业层次和结构不合理。从产业构成上看,旅游产业通常包括旅行社、酒店、交通、景区(点)、旅游商品、旅游娱乐等六大要素部门。教育部《高职高专(专科)专业目录(2012版)》所列旅游大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类、餐饮管理与服务类两个二级类专业,主要针对旅行社、酒店(餐饮)、景区(点)等有限部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具体见表1。专业目录未完全覆盖产业要素部门,使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先天不足。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群内专业跨度大,专业间的行业基础、学科基础差异大,导致专业群资源的整合难度大。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十二五”旅游类重点建设专业群为例,获得立项建设的5个旅游类重点建设专业群中,跨两个及以上大类构建专业群的有3个,跨两个二级类构建专业群的有2个,见表2。跨大类构建专业群先天存在学科基础、师资、课程体系、实训资源等的巨大差异,会限制专业群资源整合的效率,影响其运行管理。

表1旅游类专业目录下载原表

表1旅游类专业目录

表2江苏省高职院校“十二五”旅游类重点建设专业群[4]下载原表

表2江苏省高职院校“十二五”旅游类重点建设专业群[4]

最后,核心专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该专业本身的培养规格不明确,类似全能的综合性专业。以其为核心构建专业群,会产生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群内专业课程体系边界规划不清等问题,难以发挥核心专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的逻辑探索

基于专业群构建的目标、原则、效益,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旅游产业要素逻辑关系为依据。所谓按产业要素逻辑关系构建专业群,即以旅游各产业要素部门在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和功能为依据,以关键部门对应的专业来整合其他部门对应的专业形成专业群。由此构建的专业群在行业基础、学科基础方面具有很高的相近性,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知识的集成创新,有利于开拓新专业。

在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条上,景区(点)、酒店、交通、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部门提供的单项产品由旅行社加工总成为线路产品提供给旅游消费者。在这个路径中,旅行社处在产业链的下游,如图1所示。从产业链上看,旅行社的地位比较特殊,它是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的联结者,是旅游产品的总装和集成者,被称为整个旅游产业的龙头行业。尽管信息技术提供了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旅游单项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但新出台的《旅游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通过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并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其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旅游经营信息的网站,应当保证其信息真实、准确。”未取得旅行社资质的企业不得销售旅游打包产品,旅行社行业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得以大大加强。

根据旅游产业链的逻辑关系,以旅游管理专业或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来整合旅游类的其他相关专业,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至少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是核心专业契合产业链的龙头行业,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旅行社的龙头地位决定了其经营模式和商业业态的变化能反映旅游市场变化的发展趋势,其岗位人才素能结构变化必然引导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从而体现核心专业的带动引领作用。

二是以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有利于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由于旅行社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其岗位群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结构比较宽泛,涵盖酒店、景区等其他旅游要素部门。与之对应,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基础素能课程可以拓展为专业群的平台课程,其核心课程如《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策划》《旅游电子商务》等可以整合为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四、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建议

科学合理地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只是学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的第一步,重点是如何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发挥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效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调整院系组织结构,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专业群调整组织结构,明确专业群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做好规划引导;二级院系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和专业群建设的日常运行管理机构,完善制定各项建设制度。

篇5

一、专业群构建的一般方法比较及构建原则

对专业群概念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专业群构建的依据和方法的差异。目前的理论研究对专业群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这种观点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行业基础和学科基础的相近性,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或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着眼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基础性、延展性。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群是选择各院校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作为核心或龙头专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跨二级类的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后一种观点认为,群内专业可以跨二级类,是否相关并不重要,主要取决于服务经济社会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围绕某个行业一组相关职业岗位构建专业群,为企业提供打包式的人才服务,降低企业的人才招聘成本。如有高职院校设置"制造业服务专业群”为制造业培养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等岗位人才,由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组成,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既有普适性,又具有行业倾向性,突出整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上述两种对专业群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对群内专业选择的不同做法,体现了不同的专业群建设理念和途径。笔者以为,科学合理地构建专业群,首先必须基于专业群建设的根本目的,即通过"群"的建设,使高等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逐步形成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形成学校的特色优势,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4]。其次,牢记"群"的建设是学校专业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优化专业布局体系和资源配置的手段,必须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群"的构建要以形成专业群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资源效益最大化、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格局为目标。

综上所述,构建专业群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突出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原则。尤其是学校的核心专业群、重点专业群。无论是群的名称,还是群属专业、课程体系,都要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二是相近性原则。要本着行业基础相近、学科基础相近、岗位群相近的原则构建专业群。这样有利于资源的整合,要避免跨专业大类构建专业群。三是符合逻辑关系原则。"群"内专业主辅关系要以产业链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核心专业的遴选不应仅仅着眼于以往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而应从产业链的逻辑关系或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确立专业间的主辅关系。四是适度规模原则。合理控制专业群规模,以3~5个专业构建专业群为宜。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存在的问题

鉴于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人才需求,在优化专业布局体系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都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群。但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和主观认知的不足,旅游管理专业群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旅游类专业设置与旅游产业要素构成不匹配,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群专业层次和结构不合理。从产业构成上看,旅游产业通常包括旅行社、酒店、交通、景区(点、旅游商品、旅游娱乐等六大要素部门。教育部《高职高专(专科)专业目录(2012版)》所列旅游大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类、餐饮管理与服务类两个二级类专业,主要针对旅行社、酒店(餐饮)、景区(点等有限部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具体见表1。专业目录未完全覆盖产业要素部门,使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先天不足。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群内专业跨度大,专业间的行业基础、学科基础差异大,导致专业群资源的整合难度大。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十二五"旅游类重点建设专业群为例,获得立项建设的5个旅游类重点建设专业群中,跨两个及以上大类构建专业群的有3个,跨两个二级类构建专业群的有2个,见表2。跨大类构建专业群先天存在学科基础、师资、课程体系、实训资源等的巨大差异,会限制专业群资源整合的效率,影响其运行管理。

最后,核心专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是"旅游管理专业”,该专业本身的培养规格不明确,类似全能的综合性专业。以其为核心构建专业群,会产生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群内专业课程体系边界规划不清等问题,难以发挥核心专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的逻辑探索

基于专业群构建的目标、原则、效益,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旅游产业要素逻辑关系为依据。所谓按产业要素逻辑关系构建专业群,即以旅游各产业要素部门在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和功能为依据,以关键部门对应的专业来整

合其他部门对应的专业形成专业群。由此构建的专业群在行业基础、学科基础方面具有很高的相近性,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知识的集成创新,有利于开拓新专业。

在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条上,景区(点、酒店、交通、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部门提供的单项产品由旅行社加工总成为线路产品提供给旅游消费者。在这个路径中,旅行社处在产业链的下游,如图1所示。从产业链上看,旅行社的地位比较特殊,它是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的联结者,是旅游产品的总装和集成者,被称为整个旅游产业的龙头行业。尽管信息技术提供了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旅游单项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但新出台的《旅游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通过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并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其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旅游经营信息的网站,应当保证其信息真实、准确。"未取得旅行社资质的企业不得销售旅游打包产品,旅行社行业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得以大大加强。

根据旅游产业链的逻辑关系以旅游管理专业或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来整合旅游类的其他相关专业,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至少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是核心专业契合产业链的龙头行业,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旅行社的龙头地位决定了其经营模式和商业业态的变化能反映旅游市场变化的发展趋势,其岗位人才素能结构变化必然引导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从而体现核心专业的带动引领作用。

二是以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有利于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由于旅行社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其岗位群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结构比较宽泛,涵盖酒店、景区等其他旅游要素部门。与之对应,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基础素能课程可以拓展为专业群的平台课程,其核心课程如《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策划》《旅游电子商务》等可以整合为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四、推进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建议

科学合理地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群,只是学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的第一步,重点是如何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发挥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效益。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调整院系组织结构,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的顺利推进。学校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围绕专业群调整组织结构,明确专业群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做好规划引导;二级院系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和专业群建设的曰常运行管理机构,完善制定各项建设制度。

篇6

一、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文明创建的关键和精髓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高度概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杭金衢是我家,荣辱靠大家”,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指导建设杭金衢品牌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转型期,大量外来思想的涌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主流的价值观遭到冲击,甚至出现了连基本的善恶、美丑都分辨不清的情况,社会的基本道德和荣辱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时解决了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困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纵观我们公司几年来的发展,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喜人,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相当一部分员工中淡漠了,出现了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不良倾向,甚至个别还发生了渎职和职务犯罪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胡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好切合了企业文明创建思路,我们要把它作为公司建设“杭金衢品牌”的灵魂和精髓,扬荣止辱,贯彻落实。

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树立“杭金衢品牌”的内在要求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为全国人民指明了道德取向,也为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杭金衢品牌的树立,要求广大员工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首先要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让大家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努力把自己的三观建立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上,适时引导广大员工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杭金衢是我家,荣辱靠大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可以这么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杭金衢品牌”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其内在要求,两者在根本上是辩证统一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杭金衢品牌”的指导思想;而建设“杭金衢”品牌,又是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方式。

三、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树立“杭金衢品牌”重要的指导原则

篇7

关键词:组成要素 设计原则 问题对策

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城市是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则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和规划理念。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

1.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 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

2.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2.1 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2 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3 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4 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3.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如何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3.2 城市建设规划要具有特色性

中国城市建设文化走向。风情各异、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千人一面”的再造城市。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点缀着假山、假石、喷泉、罗马柱的大广场,有着各式各样路灯,加上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马路、穿行在城市中的高架桥等,几乎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在趋同化的大潮中,曾经熟悉的城市面孔,城市记忆已经被淹没。城市建设并不等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建设,高楼 大厦并不等于现代化。照搬照抄、拿来主义,人有我也要有的城市建设思维只会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城市特色的丧失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城市就缺少了灵魂和活力,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了发展的竞争力。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特征、地质资源、物产资源、气候特征等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就是独特的地理文化;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人文精神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无不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基因、传统个性都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些人文内容也就形成了当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

3.3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篇8

【关键词】中国梦;道德,基础

一、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道德基础

中国梦的主旨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现代化。道德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内在基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社会成员拥有良好的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一个社会的整体道德认知水平影响甚至决定一个社会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状态。“实现中国梦是为了人民群众,中国梦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梦实现的价值主体,也是目标主体。因此,培养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道德意识的公民,既是中国梦实现的价值目标;同样,在这一过程中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必要的道德情操”。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发展,必要要求人们在道德领域也应该有相应的体现,在道德层面的提升,必然会促进相应经济方面的增长。因此,培养具有现代社会道德意识和要求,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的人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中国梦的社会道德建构基础必然性分析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是对一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反应。“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面对世情和国情的不断变化,原有的精神文明体系在应对新时期的要求和挑战就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的制约首先表现在新旧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原有的道德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兴起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新的价值观又没有完全建立。在这一真空地段和时期,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多元价值观给人们的道德行为带来一定的混乱,价值观的模糊状态导致见利忘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盛行,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美德相违背。道德困境其次表现在道德调节的范围呈不断地扩大的趋势。道德作为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伦理手段,承担调节社会和谐相处的使命。生产方式的变化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领域,同时也扩大了道德的调节范围和领域。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存在不断发展变化,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原有的道德体系和观念则很难适应。因此,根据社会生活现实和道德的发展规律,完善道德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三、中国梦的道德构建基础及路径选择

(一)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价值观是文化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内涵,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观中位于原则性的地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是所有社会主义成员必须要接受的价值原则。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的地位,在文化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道德领域具有基础性的原则。十八赋予核心价值体系新的时代内涵,简单地讲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来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作为其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推进文化强国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实施的工程中,要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对道德建设指引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社会利益的调整和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引起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法制观念淡泊,对少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一定的冲击,出现一定的道德滑坡现象,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原有的价值体系对社会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念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引和引导。因此,从中国梦的内在环境建设基础来看,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念,从而能够提高人们群众的道德文明素质,对社会不同的利益群体多元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和引导,从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公民道德体系提出一定的挑战,构建适合与时代的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成为必要。公民道德体系除了核心价值体系必要地引导和整合外,还需要从道德体系自身发展运动规律本身努力。

道德属于价值观的一部分,同时又受到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制约,“道德观念如同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考察道德现象决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一定的时代状况。”因此,对道德的分析应该到道德产生的经济环境探寻形成原因,社会道德失衡现状应与当代中国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环境有关,并受其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认为道德是社会生活的反应,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同时又受到上层建筑政治的影响和制约。“在现在社会主义的生活条件下,现代公民道德体系的重建并不是道德自身的事情,我们考虑到道德直接受到政治生活和法制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更加完善民主和法治建设,才能更好的消除社会生活的,贪污腐化和践踏法律等等不道德现象”。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完善法治,让法律化为人们心中内在的道德。建立法治社会,一方面要求国家更好的进行顶层设计的制度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建设,让法律成为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社会生活的时候,增强法律的实效性和维护法律的尊严,让公民人人学法,懂法,运用法律。让公民知荣辱、明事非,为现代公民道德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9

(一)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中国博物馆学界一直比较注重借鉴吸收国际上的新思想、新理念,但“长期执着于方法论的探索,却忽视了本体论的思考”,特别是对学术规范、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建设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内涵、构成要素、特性特征等没有明确界定,至今缺乏系统完备的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文物局制定的《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了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内容虽简洁易记,但过于笼统,没有涉及博物馆营运中的道德问题,没有对博物馆管理机构和博物馆工作中各个环节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做出明确规定,操作性、约束性都还不够强。

(二)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

主要表现在两个极端思想:一是固守传统观念,忽视博物馆的公益服务价值。简单地把博物馆具体业务工作当作博物馆机构的价值,认为博物馆就是展示的场馆,就是收藏、保护文物的机构。二是追求功利价值,忽视博物馆的立身之本。受新博物馆学的冲击,过分注重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性,忽视与“物”(藏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导致功利主义倾向。工作中偏爱即时可用、立竿见影,过于迁就观众娱乐消费的偏好,盲目崇拜展示技术,甚至走庸俗化道路,追求现实利益。有些博物馆为吸引观众,不惜使用赝品,或过多使用为特定展览而制作的非实物展品,甚至出现了用赝品文物打造出来的“雷人”博物馆,在面对社会质疑时还做出“就算藏品是赝品,观众也不可能知道真假”的回应,这是对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严重践踏。

(三)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

当前,博物馆从业人员大都没有接受专门的职业道德培训,对职业道德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滋生了很多问题。

1.职业意识淡薄许多博物馆从业人员对博物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远大的职业理想,没有职业荣誉感,很多人甚至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博物馆工作者,而是具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优越感”,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

2.缺乏职业操守有些博物馆工作者对应尽的职责敷衍推诿,对服务对象冷漠生硬,对学术研究投机取巧,对文物保护漠然视之,出现了诸如学术抄袭,文物损毁、失窃甚至监守自盗,违法违规征集、转借文物等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

二、当代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是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责任等。博物馆职业活动丰富而具体,文物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社会宣教活动等各个环节都涉及职业道德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博物馆界却存在着很多不正之风和道德问题。“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职业道德建设对博物馆的高效运营和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当前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有效激发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心、责任心,进而增强提升职业技能、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职业道德的提升也会带动从业人员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最终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博物馆从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界的整体形象

职业道德是建立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机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其职业道德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维护和提高博物馆的信用和声誉,提升博物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也可在社会上起到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界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不但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性,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因此,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忠诚、审慎、勤勉”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道德准则,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是坚持体现博物馆职业特性的原则。结合博物馆的工作实际和发展要求,体现出中国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特征。三是坚持培训教育与机制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把日常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和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当作两个重要抓手,两手抓、两不误。

(一)强化博物馆职业道德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基础性工作,成熟的科学理论对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博物馆界应继续把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博物馆业界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博物馆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深入研讨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外延、基本内容和要求等,并达成一致共识,进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框架,为当前和今后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构建中国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

博物馆核心价值是“博物馆本身和内部成员坚守的基本原则和信念”,是博物馆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确立了核心价值,博物馆界才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当前,国内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分歧,有的认为是藏品,有的认为是以人为本、公益性,还有的认为是展示,大都是一元化的结论。陈波在《阐释与对话:博物馆核心价值研究》一文中做了多元化的阐述,主张博物馆核心价值包括藏品、服务、研究三个因素。笔者基本赞同其观点。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一个多元因素构成的价值体系,但我们认为还应把“人才”纳入其中,可以概括为“藏品立馆、服务兴馆、科研优馆、人才强馆”的四位一体理念。藏品是博物馆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藏品,博物馆就如无根之木,也就不能称为博物馆。服务是博物馆的最高功能价值的体现,博物馆藏品的收集、研究、展示最终都要面向社会,向社会公众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服务于社会发展。如果博物馆关起门来搞收藏、搞研究,其价值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藏宝库”。科研是博物馆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物到人’的根本方法”,没有深入的研究,藏品再多、再好,也无法实现其价值,只能沦为搁置的摆设。人才是博物馆的支撑,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保障,又何谈科学研究和优质服务。

(三)健全博物馆职业道德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职业道德建设就是空谈。首先,应健全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参照《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道德准则》,结合中国博物馆实际,从针对性、实用性出发,健全博物馆主管部门、博物馆自身及从业人员、博物馆各工作环节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应完善中国博物馆内部管理。各博物馆应共同担负起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任,根据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完善博物馆内部工作条例、工作制度,明确博物馆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并强化执行管理,落实针对失职、失德行为的惩戒,努力维护道德准则、内部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提高其约束力,不断增强职工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四)加强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防教育

党的十报告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党第一次用通俗、精辟的语言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是指培养大学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目标,培养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以及道德风尚,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国防教育是指学校为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在全体大学生中进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与国防和军队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普及性教育。分析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联,积极探寻国防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对国防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国防教育的相关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连接。国防教育不仅能让大学生了解到当前国际与国内的形势,更能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互相帮助的中国传统精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国防教育在目标、要求、原则、主客体、内容等方面具有强烈的相关性。

1.目标一致性。

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只有适应社会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国防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但从根本上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培养,培养中国人民预备役军官和后备兵员,就是要培养保卫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其教育效益高于国防观念本身。同时,国防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发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发努力。通过亲身体验国防教育的军事训练实践,才能学习部队官兵坚定的政治立场、顽强的精神品格、正确的“三观”,学习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等。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国防教育才能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上走到一起。

2.要求相近性。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因此,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特别重要。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提出了德才兼备的要求,而且第一位的永远是“德”。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坚持全面发展,而且要坚持“以德为先”,更要首先学会做人,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自觉地、严格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防教育是培养国防意识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当代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这一神圣的职责,让军训不孤立,让国防教育落到实处。以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观念,培育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注重激发爱国情感,通过国防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要求对大学生在道德和精神层面加强教育引导,通过精神的提升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原则相似性。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他们有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因此,学校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全方面呵护学生的成长,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总抓手,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大学生的精神支柱;(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进创新,善于运用时下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便于学生参与的平台及乐于参与的渠道,稳步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从而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国防教育是高校向大学生传授国防知识、国防观念、国防思想、国防技能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应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这既是开展国防教育的准则,又蕴涵国防教育的基本方法。所以,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手段等是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国防教育共同的原则。

4.主客体同一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根据我国《国防法》等法规和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开展现状,国防教育工作的主体队伍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国防教育的始终。二者的教育对象均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被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国防教育的主客体具有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