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物流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物流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保留;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09203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距离自然越来越远,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使生态园林处于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生态园林是遵循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园林学等科学的原理,以植物材料为主体,其他造景要素为辅助,建成既有园林外貌,又有科学内涵,具有多种功能与效益,景观优美舒适,人与生物和谐共荣的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在单体园林中科学地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以达到顺应自然,提高环境质量,有益人们身心健康的园林绿化目的。
既然植物作为生态园林的主体,因此建设生态园林的景观场地中,生长良好、形态美观的原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
2生态适宜性原理
生态适宜性是指经过长期的与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对当地的光、热、温、水土等生态环境产生了生态上的依赖性。生物长期生长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其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也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生长良好的植物对于它生存的环境有更高的适应性。
在生态园林的场地中,显然原生植物比移栽植物对该场地环境有更高的适应性,只要施工时给予一定保护,生长良好的原生植物会比移栽植物更迅速的构建更好的植物景观效果。例如:同样是一丛花灌木,如果是场地的原生植物,它枝叶饱满而且开花繁茂;而移栽的花灌木不但枝条稀疏而且需要几年的生长适应时间才能更好地开花,而且也不能排除这丛花灌木由于不能适应场地的环境而死亡的可能性。
风景园林设计者应了解并尊重场地中植物的自然演进过程,适当保留场地中生长良好的乔木以及景观效果优良的灌木、地被群落。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原生乔木和原生灌木、地被群落有机的结合到设计之中,满足园林功能及景观效果的同时,维护场所固有的生态环境的健康。
3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由于过快的城市化建设,很多生长良好乡土植物被连根铲除,加上有些园林工作者偏执的认为乡土植物就是影响城市景观随处可见的杂树野花,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引进外地的植物。由于乡土植物太过廉价,苗圃也不做乡土植物的育苗。从此很多乡土植物就从城市中彻底消失了,这使很多与这些植物共生或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也被迫迁徙到城市。这严重的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更违背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需要保留场地中原生植物,如景观效果良好的原生乡土乔木、灌木、以及野花。只有保留场地中的原生乡土植物,才能使多种生态系统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持续保存,才能保证景观中总体生产力达到最高水平。景观多样性还是保障景观功能正常发挥,保证景观稳定性的前提。在生态园林中保留场地中的原生乡土植物群落相当于城市中构建了生物的栖息地斑块,使动物又回到城市中与人类共同生活。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季义力:浅谈生态园林保留景观场地中原生植物的重要性园林与景观
4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树体高大或树龄较大的树木,其枝繁叶茂,叶面积大,能进行强有力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大量的叶片能够减少尘土,截留雨水,保留原生大乔木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作用。
既然是生态园林,动物在其中也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生态环境中需要有健康的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都是植物、动物的共同作用产生的。
而保留原生植物,对保护场地中原有动物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大树上撘巢的鸟类;在灌丛中生活的小型哺乳动物;以及在芦苇丛中生活的蛙类;以及以原生植物为寄主或者和原生植物共生的昆虫,并吸引了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保留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原生植物可以有效的保留场地中原有的动物,并快速构建生态园林中的生物链。
然而如果完全不保留原生植物,而苗圃植物不能满足造景需求,大量搞“大树进城”会严重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众所周知,森林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群落,大规格树木是这些群落的骨架,将它们连根挖掘取走,必然对周围环境引发连锁反应,使其他种类的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从而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大树在移栽后,往往要进行修剪才能提高成活率,这将改变大树原来的面貌,减少绿量、降低生态效益,而且移栽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特别是一些较大年龄的老树。有些大树移栽到异地后,会因不适应而枝枯叶落,从而降低绿化效果,有些大树甚至会因不适应而死亡。
因此,保留原生植物不但保护了景观场地中的生态环境,而且避免了山林的生态环境由于移走大树而遭到破坏,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低碳物流;策略
一、 前言
目前,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来自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峻挑战,这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危机。在此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不仅成为一系列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研究报告的主题,而且成为国际热点议题和社会焦点。2003年的英国政府报告《能源白皮书》最早指出低碳经济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我国政府不仅庄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而且将发展低碳经济做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来贯彻执行。
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任务十分紧迫,各个行业节能减排的低碳方式都需要探讨和理顺。尤其是现代物流行业,做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的物流行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据统计,物流业的油品消耗量约占全社会油品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因而成为我国重点节能减排产业。
二、 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1. 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做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的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尤其是现代物流的运输功能在物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直接影响着碳排放的程度。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现代物流采购与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现代物流总费用为8.4万亿元,运输费用为4.4万亿元,占社会现代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业CO2排放量占全世界的16%,仅次于能源生产业和家畜生产业,高居各行业第三位。这些都决定了物流行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行业。
过去十年来,全球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4%,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增长率却高达25%之多。欧盟大部分工业领域都做到了成功减排,但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却在十年间增长了22%。鉴于物流运输的高排放,据推测,如果实行碳减排可至少减少10%能源消费空间,表明我国现代物流的碳减排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鉴于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的特殊比重,如果在物流行业大力开展碳减排,将会大大促进我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2. 发展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意义。
(1)发展现代低碳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加大了对地球环境的污染程度。而现代物流运输工具是尾气排放的主体,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只有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控制车辆碳排放,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环境。现代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模式是粗放式的,尚需低碳化理念的指导,同时,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昂的现代物流成本以及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随着现代物流需求的加速增长,节能减排任务不断加重,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低碳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低碳物流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核心能力指标。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乃至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核心指标不再单纯的是盈利能力,而且以资源利用率和环保为代表的低碳物流,也就是说,低碳物流逐渐成为企业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核心能力指标。
从竞争最传统的成本角度讲,大力发展低碳物流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因此,企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从战略层面上重视低碳经济,制定出企业的低碳物流发展路径,大力应用现代低碳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最终形成企业重要竞争力。
(3)全球“绿色壁垒”要求低碳物流与之相适应。目前,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绿色低碳革命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将低碳经济作为战略发展目标。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各国及国际组织对现代物流领域的环保要求非常苛刻。一方面在传统关税壁垒下更注重“绿色壁垒”,将拒绝进口不具备低碳环保的产品,或对高碳产品克以极高的重税。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具有低碳环保资质,通过ISO 14000环保体系认证,才能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中国企业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运作,就必须从企业各个方面严格按照国际化的绿色低碳标准来进行。
三、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发展策略
1. 树立现代低碳物流科学意识。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当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的现代物流运输采用了低碳经济模式时,就会对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当公众树立了低碳环保生活意识后,就会主动地改变浪费能源增加污染的传统消费生活模式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模式。因此,政府要通过各种媒介向全社会宣传环保和低碳经济的现实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科学环保意识,使民众自发购买具有低碳标识的产品和服务,最终为发展现代低碳物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就企业层面而言,企业组织的高层不仅自身要深刻地意识到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性,还要使企业所有员工深刻地意识到现代低碳物流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企业要不断地学习相关低碳经济理念,时刻树立敏锐的低碳物流意识,主动地采取低碳排放措施,使低碳物流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完善现代低碳物流法律法规。目前专门针对现代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物流政策法律法规,在宏观上物流活动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
(1)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流环保法规,在发展现代低碳物流中起到主导、引领、助推的作用。比如,控制和监督现代物流活动的污染源头;严格限制废物和废气排放量;限制交通流量和调控交通源。
(2)利用政策法规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物流低碳技术和设备。比如,给予积极推广使用碳排放量低的运输设备以及引进重大型节能环保设备或者改造现有物流设备的企业以政策支持;对采用甚至研发现代低碳物流技术的企业,政府进行税收减免。
(3)政府可通过产业规划与财税金融政策的对低碳物流产业进行扶持,比如,通过财税政策加大对现代物流产业优化升级和低碳特征强的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政策鼓励银行低息贷款给造富于民生的低碳物流项目。
3. 重视现代低碳物流人才培养。和国外物流业相比,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运营体系较传统,这与低碳经济理念相悖,这和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低碳物流专业人才有关。为促进现代物流发挥重要的减碳作用,要大力培养低碳物流专业人才。
(1)将现代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结合起来,加强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低碳物流项目的研究与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低碳物流高端人才。
(2)企业可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自己的低碳物流人才。如企业和高校合作,培养自己需要的低碳物流专业理论人才;或者对现有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使其成为不但具有现代物流操作技能,而且有强烈低碳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积极利用高校平台培养现代低碳物流人才,鼓励开设现代低碳物流专业,将低碳经济思想和现代低碳物流理念导入到高等院校现代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展各种层次的物流学历教育,推行相应职业资格考试,建立各种渠道以适应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
4. 物流合理化是低碳物流关键。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通过对物流设备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及对一切物流活动进行优化管理,使整个物流体系运行趋于合理的过程,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的。通过促进物流合理化,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量,因而是实现低碳物流的关键。
现代物流作业合理化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途径。在生产环节,要科学需求预测,推行JIT生产方式,努力实现零浪费、零库存。在仓储环节,设备和设施要合理化布局,仓储操作要统筹规划,以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节约仓内运输成本,减少仓储成本。在运输环节,要提高运输载体的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对流运输、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运输合理化;选择最优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如多式联运、共同配送及先进的运输方式等;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减少公路运输等。在包装和流通加工环节,大力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如无碳低温包装材料或可降解材料等;鼓励包装材料二次利用;以可降解材料逐渐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在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上,加强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建设,使用RFID、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控,以使整个物流系统优化,达到减少浪费,促进物流作业的高效率和低碳化。
5. 加强现代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物流低碳化的过程,是需要物流企业亲自践行的,因而物流企业在低碳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执行角色。企业不仅要具有低碳意识,更要将环保、低碳作为其重要的社会责任来履行。真正要实现物流低碳化,必须从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抓起,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整合现代物流资源,通过科学高效地规划,优化企业内部的各种物流活动,包括优化生产环节的物料流动配置和优化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和流动加工等环节物流活动,大大减少碳排放和物料的浪费,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要挖掘节能减排的创新潜力,时刻从每一个物流细节上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企业要将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等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目标。要紧密跟踪和学习国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和措施,制定出本企业物流低碳标准,超前做出本企业的低碳物流战略部署,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6. 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是企业物流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硬件保障,加强对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大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碳排放。
(1)可利用与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优化,对物流设施的规模和布局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提高现有设施的高效利用率,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整合效能。(2)扩大交通运输业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建设力度,如对公路、铁路、航空和航海运输等设施要加大投入,尤其是铁路、航空以及短距离的城市配送等设施;(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及低碳物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的设计时,将低碳物流的概念融入园区的各项功能规划中,比如在园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绿化设计、水循环、光伏照明、产品包装设计等环节使用低碳标准来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相对落后的低碳物流基础设施急需升级和改造。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避免重大浪费,同时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鼓励资金雄厚的企业进行投资。
7. 广泛应用低碳新技术新手段。新技术新手段往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直接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低碳经济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手段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现代物流行业,低碳技术也是发展现代低碳物流的关键途径。广泛应用低碳物流新技术新手段能大大提高效能减少碳排放。如运用新能源机械装卸搬运、电子扫描、RFID技术、立体仓库以及自动化包装作业等现代物流技术;运用GPS和GIS技术对在途物流车辆进行全程定位跟踪管理;运用数据库技术和远程信息交换技术进行供应链各企业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运用智能运输系统(ITS),对运输线路优化设计,能减少物流车辆行驶距离与缩短运输时间,减少空驶、重复运输等不合理运输,大大减少了碳排放。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和设施的综合利用能力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左右,因此,需要引进世界先进的低碳技术,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或者进行自主研发低碳物流技术,逐步开发和完善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为代表的多元节能低碳技术体系。
8. 重视逆向物流体系的低碳化。倡导现代低碳物流不仅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低碳化,还要考虑供应链上逆向物流的低碳化。要加大逆向物流的投入比重,不然的话,就会带来更大的资源浪费和更多的碳排放,比如如果不回收有缺陷零部件,企业就必然要重新生产新的零部件,这一整个过程包括采购、运输和生产等环节都会增加碳排放量。如果对企业运营中出现的有缺陷的零部件、边角废料、次品以及损坏货品,进行回收再资源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对于报废的汽车、重工机械等大型工业产品,可将其拆解成零部件甚至原材料,原材料进行再使用,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对于终端客户和零售商的退货,批发零售商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对于消费者群体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可进行分类回收,甚至将生活垃圾进行发电产能。对一些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高压锅等消费品可通过以旧换新的绿色营销模式来实现回收再利用。最后,将少量实在无法利用的废弃物进行降解、焚烧和填埋处理。
9. 构筑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高现代物流效率的前提,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企业物流就不能称作现代物流。只有建立相应的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应用物流信息技术,使物流作业流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实现高效率、低碳化物流的目的。构建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通过互联网上的信息共享,与交易有关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能够迅速实现。对现代物流企业可以构建现代物流信息、查询以及电子交易网络信息化共享平台,建立销售渠道,推广物流业务,应用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物流业务。构建低碳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有利用各物流企业间的合作。比如,如果没有信息共享平台,现代物流企业就会各自为政,不能相互协作,造成运输工具实载率低,多次中转、搬运导致货物受损等情况发生。同时,由于信息不共享,导致仓库空置率上升,利用率不高。总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让企业实时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物流信息,大大降低了无谓消耗、碳排放量和企业成本。
四、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资源能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的程度日益加剧,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全人类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面对这一危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鉴于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有着很高的比重,低碳经济的顺利实现需要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同时,低碳物流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对企业而言,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对于社会而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低碳物流,也是建设低碳导向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中国经济报告,2010,(1).
2. 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商业研究,2011,(4).
3. 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1).
4. 姜燕宁,郝书池.基于低碳经济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2,(1).
5. 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2012,(3).
6. 李丽,刑俊兰.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11,(31).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号:2011BGL011);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CXJJ-2010-317)。
篇3
关键词:低碳;农产品;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124.5;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56—04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以避免重大的生态灾难。世界各国无一不在回应这些警告并做着积极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次被我国政府编入“十二五”规划之中,其中,低碳理念的提出尤为令人关注,它不仅是对“两型社会”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未来经济运行模式的一种价值导向和微观调控。可以预见,低碳将作为一个时代的名词,在当今与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将逐渐步入一个低碳经济的时代。相应的,各行各业也只有跟上时展的节奏,才能取得更快更长足的发展,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冷链物流产业更应如此。
(一)低碳概念的提出
众所周知,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来自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温室气体中的有害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碳(CO2)、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等组成,其中CO2为全球室温的贡献最大。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惊人。以当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长幅度,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演化得异常恶劣。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持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低碳(low carbon)生活,成为全世界的课题,也由此引发人们对于低碳内涵的更多关注与认识,这其中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
科学家们证实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很多国家都达成了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共识。“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也首次正式提出。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要求我们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同时也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建设生态文明,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自进入21世纪后也愈来愈重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低碳与低碳经济等相关理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各节点的有效衔接,因其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相比其他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更加复杂,要求更高,需要物流的各个环节能够高度的协调,信息能够快速畅通的传递,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品的易腐性。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配送的货物一般都是蔬菜或者肉制品等生鲜产品,很容易腐烂,在运输配送的过程中,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地点,其冷冻或保鲜的温度在各个环节都是不一样的,这就会导致产品在某一个环节因为温度不达标而出现快速变质。
(2)配送的时效性。生鲜产品因为容易腐烂变质,从生产到销售,完成这个过程的时间越长,其品质就会下降得越快,质量越差。销售商或者分销商为了降低损失,往往需要对运输的线路和运输工具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尽量快速将生鲜产品运抵目的地,以降低因时间过长导致过大的损失。
(3)装备的特殊性。在对生鲜产品运输的过程中,为了降低产品变质的速率,延长保鲜的时间,需要配备相应的冷冻或者保鲜设备,这就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保鲜冷冻的措施,配备必要的冷冻设备和保鲜设备。
(4)运作效率低、成本高。生鲜产品的易腐性以及运输的时效性和装备的特殊性,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在运营时,必须尽量延长产品变质腐烂的时间以保证保鲜效果,这会使得企业运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时配备的冷冻和保鲜设备以及因此产生的费用往往较大,在运作过程中,对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都比较高,这些都会产生较高的成本。
(5)组织协调要求较高。就以上4个特征而言,需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内各个部门的运作以及各个环节的作业都必须高度协调,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在内部和各个环节的快速畅通传递,同时保证各个工序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
(三)低碳时代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研究重点都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或是低碳经济下的物流模式探讨,而把低碳理念如何有效地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结合起来的论述颇有欠缺。尽管我国经济在21世纪得到快速稳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老百姓对农产品供应的时效性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多数农产品的分销渠道没有严格的冷链环境,绝大多数的易腐食品在运输途中没有温度监控,导致农副产品在最终消费前的损耗量也占世界首位,资源浪费极其严重。推广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处理技术,建立规模化、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使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对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尤为重要。同时,农产品冷链产业化能极大地降低能源资源损耗,对节能减耗,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障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理念还相当落后。脱碳理念、节能减耗几乎谈不上,即便有也仅仅是停留在理念的宣传上,还未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也部分地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障碍,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缺少行之有效的供应链脱碳计划与目标
相比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企业的环保认识显然落后很多。很少有企业真正意识到当前全球恶劣的气候环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企业较少做到制定一系列减少其物流业务碳强度的供应链脱碳计划与目标。无论是在冷链物流系统的设计上,还是在供应链流程和交付的货运方式划分的安排上,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量和帮助企业估计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分解的碳计算器的使用上都很少,更谈不上对供应链脱碳计划实施的评估。
(二)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低,流通损耗大
目前,我国的冷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也达到95%以上,而我国目前进入冷链系统的蔬菜类比重只占到全部蔬菜的5%,肉类只占到15%,水产品也只有23%。即使是使用冷链运输的产品,在从产地到流入市场进行零卖的过程中,冷链过程的完整性也不能保证,冷链衔接不畅或中断的现象经常发生,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流通若是在生产、运输、贮藏、配送及零售和消费环节中不能保证完整的冷链过程,势必会导致极大的耗损率,这显然与当下低耗低碳的环保理念不相符。
(三)农产品冷藏设备陈旧,缺乏维护
农产品的冷链流通通常对冷藏设备及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冷藏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温度监测、正确的库存管理(包括备件和工具)以及使用设备的所有方面都需要管理与资金的大量投入。显然易见的问题是:(1)我国目前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还很欠缺,相当一部分商家基于节约成本的考量而放弃使用冷藏设备,在诸如肉禽蛋奶等产品的运输上选择常温车运送;(2)冷藏设备陈旧或落后,仅有少数物流供应商的设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冷链标准要求,同时缺乏必备的专业技术维护,致使大量农产品的品质受损,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
(四)资源整合不到位,缺少统一规划
农产品冷链物流必须是专业地对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进行有效规划与控制,方能发挥出低碳节能的有效作用。就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产业化程度来看,既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产供销一体化的水平也不高。在一些区域发展中,由于存在严重的失衡和设备无法配套的情形,很多供应商仅能提供冷藏运输,冷链过程常常发生中断,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对行业的推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都无法得到控制和整合,使得社会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五)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技术人员
由于冷链物流的运用管理具有技术性、安全性与科学性,专业涉及食品工程、冷冻工艺、制冷技术、机械技术、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颇高,作业难度较大。目前,我国从事冷链物流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以前经营过冷藏和冷冻仓储的人员,他们大多依靠经验操作,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损失与浪费,又或是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使得我国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远远跟不上冷链物流的发展规模,几乎所有的冷链物流企业都因此而受到发展限制。可以说,缺乏大量训练有素、能熟练掌握冷链物流技术的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
(六)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缺少监督机制
农产品主要是瓜果鲜蔬、肉、奶制品、水产品等,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保鲜期,对于冷链物流的标准极为严格,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可以说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过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其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引发食品安全隐患。而现今一些不负责任的供应商和物流企业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违规操作,造成人为冷链断裂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缺少监督机制,冷库设备陈旧,装卸货月台,终端零售企业收货流程混乱,货物在常温下交接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采用了冷链方式,设备能够保障食品的温度,但是由于监管不力,物流商为了降低成本而引发中途关闭冷机等行为,从而造成冷链物流的中间环节断链,食品品质和安全很难得到保障。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要求企业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但问题是,在经济形式并不乐观的当前,有多少企业会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审视食品安全?
三、低碳时代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初始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障碍显而易见,这一方面说明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同时也说明这一行业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在低碳理念的指导下,整合产业链,加快产业升级,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发展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低碳应从农产品的源头开始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低碳效应应该始于农产品的生产之初。当前广泛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主要还是由高碳农业生产模式所引发的农业污染所致,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尽量使用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应用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创新生物低碳农业系统,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众所周知,高碳农业生产模式虽然可以快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其对土壤、水和大气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利用生物技术原理开发的农业技术应用手段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却可以使土壤和水都得到净化。恢复生态平衡,让农产品生长的自然环境变得健康起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实行行业标准化
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是低碳经济的制度要求。低碳经济,首先是一个理念的创新,而理念又必须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标准才便于指导实践。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在低碳时代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也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冷链标准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在产、供、销流程中的卫生与安全,也为从事冷链物流服务的相关企业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对规范行业标准的需求很大,如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期、交接标准、上下游企业责任认定等有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并由企业进行具体的贯彻落实。要制定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操作流程必须要把“冷链”分解开来理解。冷链术语中的“冷”的标准是主张通过利用温度调节使产品的质量在有效期内不发生恶化,在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中防止任何可能的微生物增长;“链”的标准要求冷产品在加工、运输、储存和分配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连接在一起的链,同时还要监测和控制整个链必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处理的。行业的标准要基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认识上来制定,才是科学和有效的。
(三)建立绿色配送中心
国家发改委2010年8月10日的《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低碳试点工作主要包括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配套政策,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受此启发,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对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建立环保的“零排放”绿色配送中心。探索在绿色配送中心加大环保技术的使用,如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玻璃幕墙,收集雨水和循环水,使用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墙、节能照明,回收空调产生的热量,运用太阳能光热技术供应热水,运用地源热泵等调节建筑内的温度和湿度等相关的低碳环保技术都可以使配送中心更加绿色。
(四)发展科学的联运冷藏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配送形式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物流形式和低碳经济的要求。由于农产品具有对温度敏感和易腐烂的特性,绝大部分的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都会选择冷链物流模式。运输形式可以考虑采用多式冷藏联运。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大对铁路与航运模式的选择,这不仅可以提高运输效率,也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联运冷藏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联运冷藏的连接、冷藏设施的整合以及对于换乘冷链的监督与考核,保证各个节点衔接的顺滑,尽量缩短冷藏运输的抵达期限。
(五)重视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量的农产品都是采用传统的农产品配送模式。农产品的主要消费是在大中城市,而生产却是在农村,靠农户自身的传统运输储存配送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不适应当今物流形式对低碳经济的要求。例如,生鲜产品、果蔬产品因具有易腐烂破损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是冷藏、快速、及时;粮食产品则因运输量大的特点要求提供规模化的运输方式,选择专业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以在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减少消耗,提高整体运行的效率,克服由个体自我运营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上下游环节不畅通等弊端。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一方面更快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对农产品的储运配送更加专业化,降低了社会总成本,整合了物流资源,优化了社会结构。
(六)加强农产品信息化建设
要想打造一流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信息化建设绝对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CIO已经逐渐认识到,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定位必须以供应链服务为基准,因为现代物流建设必须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对资源能进行快速整合,以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方面能达到最优集成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将传统农产品物流分散的运作进行整合,既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计划性,降低风险,也可以通过网上订单、拍卖等方式,节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要应用物联网创新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工程,实现冷链农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实时监管,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
(七)建立良性循环的获利机制
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理念的顺利执行要求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获得一条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应协同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各环节共同为市场服务,在产销衔接上、订单农业上、农超对接上加大力度,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超市与农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递进式的冷链对接,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同时加强冷链的交接监督与合作机制,使在冷链物流中有成本付出的企业都获得相应的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获利机制。这样一来,低碳就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和口号了,而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需求,在市场趋利的动机下可以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篇4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路径
体育经济是指基于体育项目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体育赛事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当然,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一定的压力,其主要表现为体育项目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低碳经济致力于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济下,低碳体育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其必要性及具体路径实施如下:
一、发展低碳体育产业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低碳健身项目逐渐成为人们认可和选择的项目。传统的粗放体育管理模式制约了体育经济的发展,低碳体育产业的发展就成为其内在需求。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体育建立同样不能忽视污染的影响。低碳体育理念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经济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对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制约了体育发展策略。对于体育而言,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其社会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最后,虽然我国已经跻身为体育大国,但体育产业结构以及体育发展规模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低碳体育项目的开发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体育经济下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体育物流
现代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大型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育赛事要求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因此,建立完善的体育物流组织具有必要性,同时完善的物流也是确保体育低碳化的关键。结合现代网络的发展,构建专业的信息管理平台,明确体育物流的相关程序,确保体育比赛期间的流程化和高效化,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体育赛事的进行需要先进的物流体系和服务意识,而体育物流的完善主要目的是传递高效的信息平台,防止重复采购,促进体育的低碳化,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总之。体育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的物流配送设施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体育物流是体育产业低碳化的第一步。
(二)构建绿色体育赛事物流组织机构
促进体育赛事的低碳化要求管理人员建立专业的策划、管理机构,以减少物流配送流程,降低体育管理难度。通过物流策划,使体育主办方获得专业的物流实施体系。物流企业在体育赛事中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包括提供专业的物流方案,物流顺序。结合体育赛事的所需的设施制定实时的、动态的管理计划。在体育比赛中,意外在所难免。绿色的体育赛事物流组织的内容包括合理安排人员进出,以确保其安全。在具体工作环节上,物流企业必须对赛事实时监测,以出台不同比赛结果的针对策略。对于物流环节来说,相关组织要注重配送环节的污染控制,增强对物流配送所产生的垃圾的处理。
(三)开拓低碳体育健身市场
体育低碳化过程中,还要重视体育的经济发展,增加体育低碳投入,引导民众积极参与低碳健身。拓展低碳健身项目,通过培训使低碳体育概念深入人心。目前,广场舞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开发过程中应给与重视。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低碳体育概念是目前社会提出的先进的体育项目。为支持这一项目,体育倡导者应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对普通群众的低碳锻炼引导。当然,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室内锻炼,参加健身俱乐部同样可以实现低碳化,而这一方面需要俱乐部具有低碳服务意识,时刻以客户为中心,在我国建立一种一致的低碳生活模式。
(四)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使体育成为一种产业
发展体育贸易的同时,要促进体育产业的形成,使其逐渐低碳化,还需要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体育赛事的物流组织,形成体育用品贸易组织,为体育锻炼者提供业务咨询、员工培训以及旅游服务等。体育贸易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只有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其低碳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础。我国不同区域的体育特点不同,针构建具有民主特色的体育项目、增强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体育人才是确保体育项目构建和体育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因此实现体育低碳化,应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和体育管理人才。由于是体育赛事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使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先进的管理意识,促进我国体育低碳的顺利、稳定发展。
三、总结
体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给其带来了瓶颈。在我国,低碳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人才的缺乏、体育项目的传统化都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应引导民众认识到低碳体育的重要性,在国内建立统一的体育锻炼体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新余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迪桂,韩明杰.低碳经济视角下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环渤海经济望,2010(9).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逆向物流;资源整合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13G030124);宁波市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0A1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620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2日
物流业是宁波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物流给宁波经济带来快速飞跃的同时,物流活动对宁波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废弃物物流、生活垃圾物流、再制造物流等逆向物流活动更难以管理,这严重阻碍了宁波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用逆向物流建设推动宁波市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低碳经济下发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低碳经济,依然要从“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入手。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宁波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快,经济发达,但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低碳宁波”势在必行。
而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Stock,1992)。我国《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逆向物流分解为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大类: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综合分析低碳经济和逆向物流的背景、概念不难看出:第一,再制造产品或再制造部件的生产必然要先回收产品,即回收物流为再利用提供通路支撑;第二,废物原料化或废物再生利用也必然要先回收废物,即废弃物物流为资源化提供通路支撑。所以,发展逆向物流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宁波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实施逆向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1、成本因素。由于运输、仓储等环节成本高,回流物品价值较低,导致企业逆向物流的初期投资额大,回收期长,企业的经济利益难以即时实现。初期高昂的投资额往往令众多企业对逆向物流望而却步,最终选择利用外部专业化资源将其外包出去,将固定成本借助于社会资源转化为可变成本。
2、行业分散因素。宁波的物流企业众多,制造业也很发达,但是却呈现出小而散的局面,行业集中度低,资金实力不足,则多不具备实施逆向物流的实力。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和加强物流园区建设行业,能为建立逆向物流系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
3、社会性因素。目前,宁波已经出台了相应环境保护规章、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制度等条例,这对企业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和威慑作用。另外,居民的环保意识对逆向物流的实施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企业的回收物流离不开社会物流的发展,只有公众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发挥逆向物流的作用。
(二)宁波逆向物流面临的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竞争加剧,企业逐渐步入了主动实施逆向物流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新阶段。由于资源的日趋紧缺,企业逐渐意识到回收原材料、节约资源成本的重要性,因此逆向物流的处理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依然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
1、品类单一。目前,宁波逆向物流市场的主要回收物有汽车、工业机械设备、电脑等价值较高的产品,而如农产品、电池等易腐、高污染产品的逆向物流发展较为落后,每年仍有大量废弃农产品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
2、逆向物流现代化程度不高。由于处于发展初期,物流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尚不健全,逆向物流的成本高、效率低。由于逆向物流本身非常复杂,对信息系统的柔性化要求很高,因此很难在传统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宁波多为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不愿或者没有能力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上投入资金,限制了逆向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宁波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在全国都走在了前列,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但是其中的逆向物流过程中的很多基础设施和信息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3、民众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目前,宁波市民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很多社区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旧电池换绿植等活动,但是覆盖面还不是很广,尤其是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意识上还应进一步加强。
4、物流人才短缺。宁波的物流人才整体短缺,而专业的逆向物流人才则更加紧缺,这更阻碍了逆向物流的发展,导致大量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如废旧电池等含有的有毒物质还常常因处理不当而造成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5、政策较宽松。由于回收政策比较宽松,缺乏严谨的环保法规加以规制,导致逆向物流中企业风险由下游向上游转移,供应链风险逐级扩大。此外,逆向物流业务常会与正常生产业务在库存、配送等物流环节产生冲突,企业迫于国家环保法规实施逆向物流在短期内往往无法取得经济效益,甚至会“入不敷出”。在没有国家减税等政策激励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半途而废,甚至采取更加隐秘的垃圾处理方式,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基于SDN的正逆向物流整合模式构建
由上述宁波逆向物流的现状和问题可以看出,逆向物流系统不能和正向物流完全割裂管理,只有将正、逆向物流有机整合,才能很好地解决成本、行业分散等问题。
(一)SDN的概念及特点。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nterprises—SDN)是2001年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式的供需动态层次网状拓扑结构。它具有网络性、开放性、多功能性、动态稳定性等特征。
1、网络性。SDN是一种网状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可以没有核心企业,各企业是以“来者均是客”的观念来处理相互间的既竞争又联合的关系,促使“多边关系”替代链结构模式可能误导的“单边”关系。在这样的网络体系中,企业间可以充分沟通信息,并根据现实情况迅速展开合作,达到逆向物流运作全面、快速的目的。
2、多功能性。除了实现供应链中基本的物流功能以外,SDN还强调了其他供需流功能(如技术、资金、管理、信息、人才、企业文化等)的存在,并且供需流之间还相互作用,以真正实现1+1>2的集成功能。开展逆向物流,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就是信息流、物流、人才流的畅通,而SDN正是合适的载体。
3、开放性。SDN的开放性强调突破传统企业联盟的相对固定的界限及其“联盟内部合作,联盟外部竞争”的思维定势,使其真正具有全球性充分合作与共赢的特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种因素,以实现全球共享、消除浪费、减轻污染、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4、动态稳定性。SDN是一种稳定的网络结构,不会像链结构那样由于某个节点的问题就导致整条链的问题。因为,这一结构的突出优点在于克服了线性串联链状结构的不足。当某个供需环节出现问题时,“多边关系”可使企业立刻转向其他目标,不致影响整个供需网的正常运行。只要有某种供需关系存在,网络就不会解体。
(二)基于SDN的正逆向物流整合模式构建。面对顾客个性化需求、资源紧张、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等因素,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在物流运作中想方设法改善物流运作状况,不断加大对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有形物流资源与无形物流资源的投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即节点企业只追求正向物流或逆向物流效益的最大化,当两个运作流程出现物流资源短缺时,节点企业只是一味地加大两个流程的物流资源投入,没有考虑将两个渠道的物流资源有效集成。因此,有必要整合节点企业内分割的正逆向物流,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SDN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图1)由图1可知,整合模型中分布着物流人才、物流设备、物流资金、物流信息、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理念等有形与无形资源,这些物流资源共同构成SDN节点企业正向、逆向物流资源池。
在此,对节点企业内正逆向物流设备、物流人才两类有形资源分别设置代码输入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信息平台,使这两类实体正逆向资源虚拟化,这两类实体资源的使用状态也要及时录入节点企业信息平台,以利于统一调配。同时,正逆向渠道的物流资金的总量及剩余状况及时上传企业信息平台,以供节点企业合理安排、调剂余缺,实现物流资金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分别将正逆向物流与逆向物流中用到的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理念书写成具体的方案,然后及时录入企业内共享的信息系统,以供正逆向物流运作查阅。对于节点企业内物流信息,无论是正向物流信息还是逆向物流信息,均要及时上传于节点企业信息平台,实现正逆向物流渠道信息共享,促进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的高效运作,利用信息技术将分布在正向物流渠道与逆向物流渠道的有形与无形物流资源虚拟化,形成企业动态的信息资源池。此信息资源池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企业正逆向物流渠道建设了何种物流资源、淘汰了某种物流资源、使用了某种物流资源、闲置了某种物流资源,均要及时通过信息平台上传,更新信息资源池。节点企业通过正逆向资源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的共享,统一调配、统一使用。
四、基于SDN理念的宁波逆向物流发展对策
(一)观念改造策略
1、领导层观念的改造。节点企业领导层要意识到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分割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顾客的满意度及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而有效的实施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可能会因为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及整合机构的出现而短暂地出现成本的上升,但节点企业会因为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获取源源不断的长远利益,如物流资源的节约、成本的下降、顾客满意度及社会公众形象的提高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将会被淘汰出局,使节点企业长期利益受损。
2、员工层观念的改造。由于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可能会造成机构的精简及某些部门工作量的加大等,对部分员工的利益造成损害,进而导致员工对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的抵触心理。因此,企业必须改变员工的这种心理,让员工意识到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不是针对其个人或者某一群体,而是整个企业发展的需要,假如企业不实施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影响的不仅是个别员工的利益,而是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全体员工的利益。
3、改造的目标。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不能仅仅从静态和个体的角度考虑,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自身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的效果,不断改进自身的质量,努力成为供需网中的一员,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二)物流流程优化策略
1、删除非增值的物流流程。SDN节点企业正向物流流程或逆向物流流程存在过多的非增值环节,影响了节点企业物流运作效率。如正向物流流程或者逆向物流流程的重复建设,多余的流程无法增加产品的价值,本质上增加了不必要的非增值环节,不利于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删除非增值的物流流程为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更加有效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2、精简复杂的物流流程。经过非增值环节的删减后,余下的正逆向物流流程某些环节可能过于复杂,难以有效提高物流流程的流畅性。因此,应当予以精简。如正向物流流程中的订单审批手续过于复杂,致使流程复杂,员工难以看懂;逆向物流中的回收登记流程过于繁琐,加大了工作量等,精简后可以有效地提升物流流程的运行效率,进而为节点企业内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3、整合正逆向物流流程。经过上述的删除与精简后,就可以对SDN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流程实行整合。整合的基础就是逆向物流流程尽量建立在正向物流流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正向物流流程,减少逆向物流流程的重复建设。可以相互利用的企业正逆向物流流程合并,积极改造合并后的物流流程,使其能够有序、有效地处理来自正向与逆向两种物流的业务,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流程的整合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正逆向物流资源池归于统一,进而实现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的整合。
(三)信息技术策略
1、建立SDN企业信息平台。SDN企业正逆向物流观念改造策略推动了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为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奠定了观念基础。而节点企业物流流程优化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但是没有实现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的完全整合,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
2、信息平台保障机制。SDN节点企业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由于计算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不慎或病毒入侵而泄露正逆向物流资源数据库的相关机密,所以在企业内正逆向物流资源整合中要构建相关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运作。
总之,宁波市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加强逆向物流的管理,而逆向物流系统和正向物流系统往往又不是完全割裂的两套体系。因此,用SDN理念有效地将正逆向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会进一步促进宁波市逆向物流的发展,进而推动宁波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Savaskan R C,Bhattacharya S,Wassenhove L N V.Closed-loop supply chain models with product remanufactur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4.2.
[2]Simato Pang T,Sridharan R.The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2.5.
[3]魏洁.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篇6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upgrad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and is als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is trend of informatization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with an urgent nee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pgrading, is no exceptio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only fully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and positively and actively applies the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ach field of logistics,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can flow in logistics system timely and accurately, and then it can promote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improve logistics efficiency and reduce logistics costs so as to achieve greater development. It will be very beneficial to virtuous cyc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logistics, business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capital flow, and promotes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gain grea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marke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modern logistics, and combined with case stud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brings great benefits to enterprises.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现代物流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information technology;modern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89-02
0 引言
现代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和营销策划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学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尚处于传统的传递、送货阶段,物流服务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综合服务需求,物流效率低下,物流车辆利用率很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现代物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网络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精简物流作业流程,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的信息化发展。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正在向纵深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引领和带动了物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1.1 物流信息化能够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许多企业都在寻求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上大做文章。降低物流成本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提升企I物流的响应速度,降低各节点上的相关费用,从而打造企业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优势。
1.2 物流信息化能够推进企业实现科学管理 物流信息化能够较好地解决原材料、库存、半成品积压等问题。缩短产品的流通时间,释放企业的资源,推动企业经营行为的优化运行。通过物流信息化管理,推进企业一体化管理,实现适时、适量、快速的生产供应。无库存或低库存的经营模式,及时、高效地满足市场供应的需要。
1.3 物流信息化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资金周转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量偏大,通过信息化的企业物流管理,能够实现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良性运转,从而释放企业的流动资金,避免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尴尬局面。
1.4 物流信息化也是全球化采购的需要 物流企业应该主动参与国际贸易,按照国际标准大胆革新当前的物流结构和商品流通形式,通过信息化建设将本土物流技术提升到国际化的水准。
2 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对策
2.1 提高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要逐步提高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企业要结合所处行业的特点和自身的经营状况,广泛运用信息科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施处理订单管理、订货处理、仓储管理、配送、货运、送货及客户服务。对传统物流的功能进行整合、扩展及提升,推动企业物流向系统化、集成化的信息化物流方向发展。
2.2 积极引进物流信息人才 企业要利用物流专业知识、引进技能人才,对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物流信息人才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物流活动服务。使企业物流信息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2.3 建立健全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物流信息化系统 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业务需求为前提,基于企业的现实条件构建一套严谨高效的物流信息化系统。企业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物流体系,还要考虑与整个供应链的衔接,量身订制符合企业物流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系统,真正实现物流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2.4 实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以智能化、集成化为主要特点,它囊括了从供应商到终端用户的一整套物流体系。企业应该改革上、下游的供应链结构,将物流运作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一步整合,以集成化的运行模式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2.5 实现低碳物流 低碳物流、绿色物流已经成为当下物流行业和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企业要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企业还要考虑低碳运输、低碳包装等一些低碳化问题,发展绿色物流,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获得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3 网络化现代物流体系构建
3.1 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化
物流信息网络化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前提。物流信息网络化,是基于物流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和现代通信设备使各个信息应用系统实现互联,形成一个强大的物流信息网络结构,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如图1。
3.2 现代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现物流企业网络基本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4 应用案例
叶水福物流公司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在叶水福的仓库内,库管人员在RFID辅助下进行货物的入库:新进订单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拣选指令给叉车驾驶员,驾驶员从集装箱中卸下货物,开车通过门架时,LED显示屏会显示托盘已接收,接着驾驶员将托盘放到暂存区,在取货存储时,设备扫描托盘,VMT(VisionMachine Technic,机器视觉技术)会显示推荐的存储位置,驾驶员根据这个提示将货物码至指定位置。此时叉车会扫描货架上的位置标签,当码货正确时,VMT显示绿色屏幕;码货错误,VMT显示红色屏幕,这种简单的颜色标示,也屏蔽了不同语言驾驶员的障碍。系统通过自动化减少资源的使用,提高了分拣和装货流程的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使周转时间减少了20%,降低空载率15%至20%,减少运营成本15%至30%。作为工作流程及整个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RFID是提高运作速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动力。
整个系统采用了安全、灵活、支持全局访问且经济实惠的电子识别码知识库,简化了供应链与所有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的整合。下面介绍一下电子化仓库管理系统WMS的运用情况:此系统可同时运用于出入货,运用此系统可查询到仓库任何产品的情况。此系统可用于货物供应商的查询、ASN录入、Storing Order录入、货物库存查询、货物状态查询(如货物破损为“D”状态、货物来后供应商尚不同意出货的为“H”状态、正常状态为“A”状态等等)、拣货功能(分为电脑自动拣和人工手动在电脑上拣)、海关的上传等等。
由于此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作业效率,系统与RFID的结合运用,使货物出入库速度,效率,准确度大大提高。通过WMS系统可以上传数据给DELL,然后DELL直接以上传的数据来收货。这就是简单的一对一的EDI运用。同时运用其他相关的系统如:RF-SEND、DELLDMAT、FTPMR-UAT、SC-SEND、FTP、H2.1等加以辅助WMS系统,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服务系统,更是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服务效率和作业水平。
5 结束语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我国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形势较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因此,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物流信息化进程,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左锐.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6(13).
篇7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公路运输的能源消耗是交通运输的重头,本文提出了温室气体排放、运输效能较低、运营集约化程度低以及燃料消耗量的相应法规的不够完善的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营问题,并从这些观察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加大对汽车制造业减排研究的扶持、提出发展多式联运以及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五个方面入手对低碳环保战略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路运输环保低碳战略措施
一、概述
我国交通运输业实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既是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的需要,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中央和各地早在“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中,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形成城市的重要因素,而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最重要的环节,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综合运输体系中完成运输量最大,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环节[1];公路运输企业资源的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也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环节,公路运输行业有更多的方面需要细化。实现公路运输战略化的低碳与环保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现状观察和问题的提出
1.温室气体排放加大的总体现状
中国既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又是公路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国家。虽然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占社会总排放比例低于发达国家,但排放规模的迅速扩张将使这个比值急剧增长。
2.运输效率较低
路网的通过能力严重不足,运输效率不高;对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节能优先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道路运输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3.较低的集约化程度
我国自交通部等部门1996年提出开展集装箱牵引甩挂运输业务以来,甩挂运输一直受到诸多环境制度的制约,导致甩挂运输业务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2]。公路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程相对很低,个体货运增多,缺少集中管理,这也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加大。
4.燃料消耗量的相应法规的不完善
燃料消耗量调查方法不合理,导致货运量指标应用价值不大。现行调查制度是按车辆隶属地取得货物运输量统计指标,只代表本地区道路货运车辆对本地区的经济贡献程度,它既不代表区域运输量,也不能代表地区发送量,应用价值不大[3]。
三、战略的提出与措施的实施
1.完善法律法规
在中国虽然关于环境的立法还并不完善,但相关政府部门一直在不断努力[4]。之前一直未能实施的国4排放标准。在中国,低碳经济通常被概括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加大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节能标准体系标准化,公路运输行业作为社会服务型产
业,针对制约低碳物流运输发展的因素,表明低碳物流运输发展不仅取决于产业自身,还需要外在条件的辅助实施:政府要加强对物流行业的低碳宣传和引导,要求鼓励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为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制定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5],在公路运输规划时,首先必须处理好交通设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其次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和减少交通公害,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布局道路系统、增加绿化。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本着节约土地,实用高效的原则,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指标,避免重复建设,注重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
2.加强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
正确划分道路运输车辆车型是实施核查的基础,正确把握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期间定义并实施核查,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涉及行业管理部门、车辆生产厂家、车辆检测机构、道路运输企业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团结协作是切实的共赢之路。所有需要申报燃料消耗量公告但是没有申报成功的车辆产品将一律不发营运证,需严格执行。并加强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查询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建设。
3.加大对汽车制造业减排研究的扶持
对于每一个运输公司来说,充分展示其在环保方面的成就已经变的越发重要,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十分之一,燃油效率可提高5%-10%,每省一升油可减少二氧化碳排量2.5kg,在50万公里生命周期内,可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约28吨,减排效果显著。研究出客车轻量化、发动机热管理、全铝车身、新能源客车四大途径能有效的节能降耗。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优点精确控制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度之间、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风扇的功率消耗,降低油耗调扇转速,降低车内、外噪声降低冷却传动机构的负荷,增加风扇轴承、传动皮带等的使用寿命[6]。
4.发展多式联运
即发展发展低碳物流,树立低碳物流价值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纯地依赖压缩原材料、燃料、设备及人力资源成本获取利润的空间日益狭小。提高和改善物流甩挂运输的软硬件环境。第一,改造传统运输场站,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第二,优化道路设计,改善道路行车条件。实行甩挂运输,必需具备良好的道路运输条件。第三,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为甩挂运输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企业诚信体系。以物流园区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为契机[7],规划我国货运走廊,尽快搭建物流信息网
络和信息共享平台。
具体实施方案有:共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要求配送中心要进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发展甩挂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车辆空驶和无效运输,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其它先进运输方式包括集装箱运输、滚装运输等,通过发展先进运输方式,推动现代物流和综合运输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5.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
选址问题、物流设施内部的设施规划和物流设施之间物流活动的安排以及整个网络结构的建立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其中物流设施选址和物流路线设计是物流网络规划考虑的主要问题和核心部分,提高资源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时效,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8]。同时,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应注重经济效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保证企业的投资有所收益类似的有建立以三级的物流网络,第一级为工厂,第二级为物流中心,第三级为客户需求点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此类方案还在积极探索中,尚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在新建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结语
本文从提出问题到提出战略和实施举措进行了公路运输的低碳环保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述。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前提下,基于提出的低碳经济理念,发展低碳物流运输是全
面发展低碳物流运输已成为公路运输行业的共识,虽然低碳物流运输的高层环境和技术基础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在发展全球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只有敢于进行革新的企业才能率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甩挂运输是物流运输实现低碳化的有效途径。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加大对汽车制造业减排研究的扶持,发展多式联运和合理的物流网络规划是解决公路运输能耗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8.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3]鞠颂东.物流网络理论及其研究意义与方法.中国流通经济.2007(8):10-13.
[4]杨帆.新经济政策下发展甩挂运输的对策.中国市场.2009(4):93-94.
[5]李延晖,马士华,刘黎明.基于时间约束的供应链配送系统随机模型.预测.2004.23(4):46.
[6]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篇8
在全球都注重环保的大趋势下,许多物流设备的供应商也已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正在积极推出各种节能环保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有以下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是低碳环保的,比如采用了更洁净的生产方式;产品设计更加经济紧凑,减少了原材料用量等;产品在用户使用中节省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碳排放等。总之,节能环保物流设备的出现,为低碳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下介绍的是节能环保装备的代表。
环保节能的搬运设备
叉车是物流中心不可或缺的物料搬运工具。由于叉车的工作时间长、承担的工作量大,其节能减排是整个物流系统实现低碳环保的重要方面。因此,许多供应商对于叉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进行研发。
科朗设备公司总裁Jim Dicke表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完全融入Crown-科朗公司的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做法既改善了环境,又使客户从中受益。Crown-科朗叉车使用的零部件中,约有85%是Crown-科朗公司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在制造流程和整个供应链中,Crown-科朗能够对零部件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同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最能体现Crown-科朗叉车可持续发展的实例,莫过于Crown-科朗Encore品牌的“翻新叉车和翻新零部件计划”。这些叉车经过Encore工序,结合精密的制造工艺,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及检验,使叉车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选用翻新部件大大提高了翻新叉车的品质,产品性能几乎可与新车相提并论。仅在2009年期间,Crown-科朗翻新制造的电机和驱动装置数量多达1.7万台。
Crown-科朗公司还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从小型手动托盘搬运车到大型三向特窄巷道叉车。不同的搬运工具对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使完成物料搬运任务所需的运行路线达到最优化,效率最大化,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例如在宽敞的装卸区域,使用双倍宽的堆垛车同时搬运两个托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能源消耗减半。
新能源叉车的开发与使用,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很多生产厂商正在研制使用新能源的搬运设备。例如,丰田叉车已研制并生产了世界第一台内燃式混合动力叉车――HYBRID。该叉车将柴油发动机、电动机和镍氢蓄电池组合在一起,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燃料的消耗量只有同类型柴油叉车的一半左右。该燃料混合动力叉车已于2009年12月在日本开始销售。
在我国,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成功研制了我国首辆油电混合动力叉车。该叉车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主要部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开发。该叉车能使发动机在最佳工作点、最小的负荷下王作,从而使油耗降到最低,最高可达3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以上,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智能的输送分拣系统
物流系统高效运转的前提是合理的整体布局,同时需要高速稳定的输送分拣设备使整个系统顺畅衔接,由此看来,输送系统和分拣系统的节能环保也是十分重要的。英特诺(Interroll)公司是输送分拣设备领域领先的生产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和领域,为广大客户在物流领域实现低碳环保作出了贡献。
例如,英特诺的客户之一泰国最大的家用与工业保鲜膜和拉伸膜(主要用于包装食品)生产商MMP公司,年产量高达40000吨。MML公司为了提高产能,投资了新的产品线“MWrap”,产品下线时,直接进入与产品线相连的Interroll流动仓储系统,并被仓储管理系统(WMS)调取,确保产品快速流转,进而配送到客户企业。
结构紧凑的流动仓储系统可存储2907个不同类型的托盘纵向放在使用全宽滚筒的滑道上,共设有153个重力式滑道,每个滑道有19个托盘深度,高度为三层。该方案首先在Interr00位于泰国的测试中心进行了测试,以保证其可灵活地处理Chep、Loscam、木制和塑料托盘,每个托盘重达1050千克。
MMP公司物流经理评价道:“选择英特诺托盘流动仓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优化我们的空间利用,能够达到更好的库存控制,因此降低了仓储成本,并使仓储操作更快、更;隹确可靠。”
又如,丹麦的肉食品加工企业王冠公司的工厂中使用了由BDL Maschinenbsugesellschaft(自2006年3月起成为Interroll集团成员)研发的不锈钢辊筒电机,其主要优势在于节能和卫生的一体化设计。根据奥尔堡技术大学对BDL的TM136辊筒电机和同等技术性能的齿轮电机进行的深入对比分析,使用TM 136可减少一次能耗高达47%。据此,丹麦王冠公司每年 次能耗成本降低近212000欧元,空调等二次能耗成本节约70000欧元。
绿色的包装
绿色包装是低碳环保物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也有很多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包装的发展,苏州良才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苏州良才科技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8年,成立伊始,一直致力于物流包装单元化与标准化的推广与宣导工作,以“3R”的理念建设和运营民营品牌的“物流设备共用系统”。公司以生产流通、制造行业的包装产品服务为主业,提供绿色环保可循环包装和安全高效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以租赁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塑料托盘、物流容器、其它各类物流相关设备,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循环共用和高效利用的共享系统建立。对于绿色包装,良才市场总监李波谈到如下观点。
当前,塑料包装材料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在供应链物流的各环节大力推广环保绿色包装。
一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比如我国零售行业“限塑令”的颁布,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鼓励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环保袋等措施。
二是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规模使用,并研发和推广其他环保包装材料。目前,国内多数包装企业在相关技术研发和生产上没有形成规模,环保包装材料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传统包装材料。今后政府应加大对环保包装材料企业的税收减免和专项补贴等政策支持。
三是降低树木砍伐,推广以纸代木工程。大力推广可重复利用、可降解的纸质包装来替代传统的木质包装。因为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环境中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也可回收重新造纸。纸材料还有纸浆模塑件、复合材料、建筑材等多种用途。纸浆模塑制品除具有质轻、
价廉、防震等优点外,透气性也较好,有利于生鲜物品的保鲜,在国际市场被广泛用于蛋类、水果、玻璃制品等易碎、易破、怕挤压物品的周转包装上。新型的中空型纸浆模塑料制品还广泛运用于物流包装、出,贸易等领域。比如在海运出,中,加大纸托盘的运用,替代原先一次性木托盘的使用,这样免去了熏蒸以及商检的烦恼。
四是包装设计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再生材料,而不要选择不可再生资源,做到循环利用,进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选择材料时,要避免选择有害人体健康、下符合环境要求的材料。此外,绿色包装产品在设计时要遵循3R原则,即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再利用)、Recycoe(回收包装及处理),而且从通用化、标准化、效率化方面综合加以考虑。在同一包装内,尽量使用同一种材质作为包装材料,有利于整体的回收再利用,比如外箱是PP原料的容器,内部辅助分隔则要倾向选择PP中空板、EPP发泡材等,如果是PE的外包装,内部设计就要选择EPE、PE发泡板等分隔材料,尽量做到一体化。这样不必使用特殊工具即可将材料解体,还可以节省回收与分离所消耗的时间,避免使用粘合方法而导致回收、分离的困难。
绿色包装一方面强调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所以近年来,包装减量化、减资源化以及可折叠、重复使用都是物流界努力推进的目标。许多企业通过多种措施减少了包装材料的种类和使用数量,并且强调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即融入绿色包装的思想。例如宜家家具的分体式包装、循环包装,大大降低了仓储、运输、包装的成本,代表了绿色包装的发展趋势。此外,包装标准化也是一种低碳物流革命,促进物流业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供应链竞争的时代,低碳物流包装也将成为一个潮流。
降低能耗的数据采集终端
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基础数据的自动识别与实时采集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当今,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运营系统中引入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应用解决方案,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升运营效率。采用数据采集终端、无线网络等产品,可以取代纸基系统,帮助企业客户每年节约大量纸张消耗。
得逻辑公司(PsionTekoog,ix)作为全球王业市场优质手持移动计算机(PDA)和无线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自1980年开始一直在移动计算领域积极创新,从最早开发PDA至今,与合作伙伴一起向全球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了先进的无线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帮助客户解决各种商业问题。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得逻辑除了将本企业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外,还致力于在产品层面上不断追求降低能源消耗,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得逻辑所有的锂离子电池在完全充放电300次后,仍最少保有80%的充电能力,因此可将电池处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作为设备制造商,得逻辑不断开发和改良新的电池管理技术,以提高设备性能,在终端用户未使用设备时,减少电池消耗。得逻辑的板载电池管理有助子管理元件使用,与传统碱性电池相比,减少了更换次数。
得逻辑的软件操作系统与电源管理软件架构相结合,优化了运行期间的性能,最大限度减少能耗。
得逻辑提供移动设备管理软件,使客户可以遥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控制设备,并在必要时关闭设备。
得逻辑服务中心更换的所有电池均以最合适的方式循环使用。
得逻辑产品的屏幕界面由背光系统供电,隔一定时间屏幕会变暗,如有需要,则完全关闭。
得逻辑可采用设备内特定技术来控制供电,下使用时则关闭设备,如GPS。
得逻辑仅采用“能源之星”等级的电力供应系统,其充电循环可减小电流量,导致温度降低,因此无需使用充电器冷却风扇,减少了能耗。
由于得逻辑产品超级坚固耐用,使用周期与较差的设备相比要长得多。此外,得逻辑还出售或出租二手或翻新产品,这意味着使用周期还可再次延长,并消除了产品循环中期。
清洁的动力
2010年11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全球领先的传动与控制技术专家博世力士乐重点推出“Blue Hydraulics”能源效率核心主张,其目的在于让行走机械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时,节省资源,并减少排放。
“BlueHydraulics”是在坚持整体优化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设计来节省能源,通过优化各个部件来提升效串,通过智能联网和控制来减少排放,其实际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绿色阀
具有4:1控制比的新型“绿色阀”借助于重力,只需任一流量,就能实现承载或空载吊臂的下降,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极大地降低了功率要求,减少油耗和排放量。该阀取消了节流口之类的阻尼装置,从而能节省成本和宝贵的安装空间。这种绿色阀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液压回路,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并能与当前的力士乐平衡阀互换使用。
二、小型装载机的“瘦身”方案
采用高压泵和马达进行合理布置,可以显著地提高行走驱动装置的效率,这又促成了柴油机的小型化。采用‘瘦身”方案的小型装载机,其系统效率提升高达20%。
三、HVT液压一机械变量传动
融合了静液压变速箱和机械变速箱优势的无级HVT,可降低燃油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高达20%。
四、HET高效率牵引控制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贸活动日益增多,外贸物流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物流的发展水平代表一国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水平,外贸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物流体系中,港口物流占据主体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就我国当前的港口国际物流而言,尚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加以分析,能够有助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有利于提高进出口效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
港口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制约因素;解决对策
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物流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国际物流体系中,港口物流为主要的渠道之一。与发达国家的港口国际物流水平相比,我国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从而制约我国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
一、在港口物流中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港口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港口的物流服务、机场空运物流服务、铁路枢纽服务、公路交通基础服务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物流水平,影响其运转效能。对我当前大多数的港口来说,已经普遍建立了综合性的、立体式的运输网络形式,但是仍面临着很多难点。对于我国大部分的港口物流体系来说,其在航道、港区内防波堤、相关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此外,在物流服务体系上,存在着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功能上,主要集中在装卸与中转这两项上,服务项目主要运输、装卸与仓储等。较之于国际港航物流来说,其综合化的服务功能体系还有待完善,极不成熟。
(二)港口国际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对于我国大多数的港口而言,其在国际物流信息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物流信息系统独立分散、功能缺失、应用率不高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港口EDI数据内容不全面,可以应用的领域较少。此外,与港口自身物流信息相配套的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组织的信息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极大地影响国际贸易中的通关效率。整体来看,虽然我国港口国际物流体系中已经构建了一定水平的信息系统平台。但是,与国际港口物流体系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信息化水平还急需提升。例如,在港口国际物流的各个环节,针对业务流程缺乏科学的、高效的、专业化的软件系统支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信息化角度建立良好的途径来对整个国际物流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
(三)港口国际物流服务水平有限
港口的国际物流水平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起着直接作用。当前,我国众多的港口物流在运营中仍然沿用以往的“引货入港”式服务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港口高附加值物流服务的重要性;此外,现有大部分港口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提供服务单一且层次较低,系统化的物流服务能力欠缺;物流市场秩序混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优势。大型物流企业仍未有具备行业标杆作用的龙头带动作用。由于受市场需求传统观念及市场规范化程度不够的影响,我国港口目前物流金融、物流保险、物流仲裁、物流规划等创新型港口物流高端服务业尚未发展,所开展物流服务业务仍处于传统业务阶段。
(四)高素质物流人才紧缺
现代化的港口国际物流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尚短,在物流行业内,还没有建立其稳定的人才流动系统。通过对大部分港口物流系统的调查,发现,在物流从业人员数量方面,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在专业化、综合化、现代化的人才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紧缺状况,特别缺少物流相关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人员。
二、解决我国港口国际物流现有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建设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另外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特别是采用多元化形式、投资策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增加投入力度。虽说在建设港口物流产业区域内物流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大物流节点设施却出现严重的滞后、不平衡的现象。其中主要表现在干线运输相关功能节点设施、支线运输相关功能节点设施的不匹配。基于这一点,要全面促进宁波外贸发展,就必须全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展、发挥港口物流的优势,全面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其中可以通过引导、带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有效衔接各港口物流功能,最终以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效率,进一步促进宁波外贸的飞速发展。另外一方面,在建设中还要注意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各项功能。毋庸置疑,在整个港口物流系统中,港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整个外贸的纽带、连接物流的平台,更影响着整个港口中的发展水平。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显然,我国港口功能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增加码头建设项目;第二,完善港口装箱配套设施。第三,建立并完善以互联网开放式为主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而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各种信息资源,比如保生产部区、物流区、口岸信息系统等等;第四,积极扩大实施电子报关范围,全面提高港口物流软环境、方便货物出港,优化港口服务水平。多渠道,多管齐下,优化港口功能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更为我国对外贸易、港口国际物流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规范港口国际物流体系健康发展
积极营造公正、公平、透明、有序的港口国际物流宏观环境。而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出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等。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落实宁波港口的物流发展情况,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引导作用进一步规划产业规划,通过出台与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各种制度、标准、法律法规进一步刺激港口物流体系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激励性经济手段积极引导经济人理性投资,从而更有利于港口物流的经济发展。第二,积极建设更有利于港口物流发展的市场机制,积极营造港口物流良好的产业市场,使其朝着政策透明、有序的良好的轨道上发展,为优化对外贸易打下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依托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国家物流服务供方与需方间桥梁
加大港口物流企业与对外贸易企业的合作沟通,特别是要鼓励更多的外贸企业融入到协会的交流中,从而为双方的和谐友好合作奠定基础。加强双方的沟通合作,一方面更有利于制定出个性化、多样化的一体化方案,另外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港口物流的作用,全面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最终促进外贸企业的发展,为宁波外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创新服务水平,增强港口综合实力
在全面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即表现在技术创新、化益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在不断完善、创新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充分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精益化管理等方法,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全面推进低碳绿色物流建设的措施,创新物联网技术应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第二方面,要积极摸索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运作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计算,不断引入更新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改善服务功能,全面提高服务效率、质量。最终实现港口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对贸易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整合国家港口国际物流资源,建立战略联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整合国家港口国际物流资源,建立战略联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港口国际市场一体化和国家化发展。所以,与港口国际物流相关的机构、企业或者组织应当充分借助股权参、契约协议以及非正式合作等方式来开展合作,使得每个合作伙伴实现各自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同时,提高整个价值链的运作效率,促进优势资源的整合,提高港口国际物流综合实力。同时,也可以借助并购以及境外上市等现代化的招商引资途径,来完善我国的港口国际物流体现,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争取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与国际企业竞争以及合作,我国港口物流体系首先需要加紧实施“以外引外”政策,以此来为国际贸易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可以主要开拓釆购、中转以及配送等高端港口国际物流服务项目。同时,还要积极寻求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将国外的物流设备投资商引入我国,使得我国港口物流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另外,我国港口国际物流还应当重视丰富民营资本的应用,为了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财力、物力以及精力上给与民营物流企业巨大的支持。
(六)完善综合化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人才队伍建设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工作。尤其在当前专业人才缺乏的港口物流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首先,要改进现有的港口物流人才录用机制。除了当前基础性的面试招录外,企业自身还要积极寻找其他渠道来搜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如网络、猎头等。其次,港口物流业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强化现有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之能够全面适应当前港口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需要。再者,还需要构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福利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来提升工作人员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其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动力。
作者:杨磊玉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言国,王怡婷,范秋英.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4,11:66-68+75.
篇10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
自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业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要面临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再加之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如观念没有被广泛认同、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足。
(一)绿色物流的观念未被接受。
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业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再加上它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对它都不是很熟悉。有的即使稍微有些清楚,也认为那只是概念理论的东西,要运用到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社会上绿色物流的思想基本不存在,因此其观念也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般深入人心,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绿色物流的观念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它的发展也就缺乏前瞻性。
(二)绿色物流的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
由于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绿色物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需要关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自发调节,但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绿色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便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再加上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我国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规划、管理、监督,而且我国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秩序混乱、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三)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技术落。
后。由于物流行业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基本环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它的发展也就对道路、码头、配送场所基础装备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较好的规模,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装备水平较低,配套性和兼容性也比较差,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物流业的发展缓慢。而且,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落后,使得物流效率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较好发展。
(四)绿色物流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当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较晚,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高等学院虽然设有物流专业,但其课程不是很多,而职业教育学院则参差不齐,水平并不是很高,至于物流人员的培训机构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导师的指导,并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已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进行专业的物流学习,只是按照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安排,加之没有不断汲取外界的新知识,导致了对他人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停步不前。因此,我国物流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势必要加入物流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绿色物流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低碳,还要求绿色,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当然也要绿色物流。然而,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旧的物流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了解、认知绿色物流。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当然,绿色物流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关心的,同时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因为新的物流理念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长远效益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改变员工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更新思想。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
由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如,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环境立法、许可证制度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通过制定税收扶持政策、绿色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的主流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体系来对物流进行规划管理,确保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也要理清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并运用统一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从而使得绿色物流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
由于物流的发展与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让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但是,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就要我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物流发展的道路更为畅通。并且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
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面大开的局面,政府不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成本,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由于绿色物流是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它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是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加强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并且要充分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生产、市场、研究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其次,各大高等院校也要多设立一些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课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同时也要引进海外物流人才,不断扩充物流师资队伍,提高物流教育水平,这样才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学历制度刚开始不久,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物流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加强其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断汲取外界的新鲜事物,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而且,绿色物流不仅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威。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