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技术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网络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网络技术

篇1

就目前的网络发现趋势来看,网络的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和高可靠性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基于电的时分复用方式技术已经到达瓶颈,但是光纤的可用带宽只利用可利用的不到1%,其潜力是很大的。单就基于光路的波分复用(WDM)来讲,目前的商业水平可达到270左右,研究实现的水平1000左右,理论可同时传播360亿路的电话。波分复用的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上,理论极限大约是15000个波长。国外已有相关人员在一根光纤中传输了65536个光波,这充分说明了密集波分复用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以后在光路方面的发展,将会使光纤通信技术更上一个台阶。

2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业务趋势

可以说IP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依赖的光纤通信技术更可以实现我们更多的梦想。IP技术的核心是IP寻址,是基于TCP/IP协议,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是IP协议和TCP协议,这两个协议保证了信息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未来的IP业务将承载的不只有文字,更有图像视频,构成未来网络的基础,实现一种基于光纤的智能化网络平台,以满足人们对网络的不同程度的需求。以IP技术为主流的数据业务,将会是当今世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现在几乎已经把能否有效支持IP业务作为一项技术能否长久的标志。目前IP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要拓展更多的IP业务,无疑需要网络开发商创造出性价比更高的低廉传输成本。光纤通信技术能很好的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光纤网络技术将会是现代IP业务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3光纤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从30多年前光纤的问世开始,光纤的传输速率就在不断的提高。有统计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光纤的传输速率提高了100倍左右。预计在未来的十年,还将再提高100倍左右。IP技术使得三网融合,包括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成为可能。这就需要更高速可靠的信息传播途径,因此,必须让传递信息的介质能够支持这些业务。就目前来看,互联网的通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人与人,如IP电话;计算机与人,如网页服务;计算机与计算机,如邮件。这些通信对网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建立一个全新透明的全光路网络就会是此类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称之为光联网。这不但会使传统的互联网业务更加可靠便捷,而且会促进一些无法预料到的新业务产生。不难想到,基于光路的波分复用(WDM)技术,将会是未来光联网道路上的先驱。光联网将会将会实现以下几个基本功能:1)超高速的传输速率;2)灵活的网络重组;3)网络层的透明性,对下层网络传输机制透明;3)更易的扩展性,允许网络节点和数据量的不断增长;4)更快速的网络恢复速度;5)同时实现光路和应用层的联网,使其有更健壮的物理层恢复能力。鉴于光联网的巨大优势和潜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其进行研究和实施。光联网将会是电联网以后又一个互联网的革命。这不光对我们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家的信息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能够预测到,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通信能够朝着传输速率更高、信号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人们在各种复杂情况之下的通讯要求也能够不断地得以满足。

4结语

篇2

1.1应运而生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是伴随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要求出现的,发展的开端是进行较小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之后成功的应用科学技术进行通信范围的扩大,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传递性。通信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初期的战争阶段,成为联络和救援的主要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便利。这一阶段的人们发明了无限通信、移动通信电话,以及后期的蜂窝电话等。直到网络时代的到来,拖动人们进入移动通信的网络时代。多媒体介质的帮助,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更多具有时效性的信息。

1.2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特征

伴随科技时代的到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成功的将人们的信息传递需求进行整合,改善了传统通信的不良情况,快捷便利的通信很受大众的亲睐。经历了通信发展的不同阶段,现代通信技术在经历革新之后,能够拥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展现新内容支持下的通信特征,进行良好的任务链接操作。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特征,就是实现人们对移动式信息传递的需求,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通话要求,全方位无死角。新的通信技术能够让用户成为系统主体,支持其他业务的拓展,类似于影音信息的下载和收录都包含在工作内容之中。成功统一各项业务类型,最终实现统一监管的目的。

二、展望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2.1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遇到的挑战

未来希望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更加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正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需要认识清楚大量数据的统筹管理是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保证信息的统一性和自组能力。其次,面对人们对智能化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构建处理,也是未来发展必然面对的问题。因为通信技术的改革发展,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储备所需的空间。能够完成支撑大量数据支持的网络通信环境也是问题发展的重点,加强宽带执行工作的速度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未来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能够将二者良好的融合,也是成就技术提升的关键,保证人们通信质量的提升,必须实现工作效率的高度统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定会经历许多挑战,本文中分析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专注于科技研发工作还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2.2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技术支持

发展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要坚持完善良好的通信网络体统,满足技术支持要求。针对数据的管理工作要严谨,适当的调配能够良好的运作管理系统,在支持数据传递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传递速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完美融合,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多方面支持,进一步体现综合能力服务的高端性和专业性。

三、结论

篇3

一、概述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利用玻璃与塑料所制造而成的纤维,是一种光传导工具。其进行光传导的原理为“光的全反射”。光纤作为一种传输媒介其优势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频带宽。频带宽窄就意味着所能够传输的容量规模。载波频率越高所能够传输的信号频带宽度也就越大。在VHF频段当中,载波频率为48.5MHZ~300MHz。带宽仅为250MHz。而可见光的频率能够达到100000GHz,相较于VHF频段要高出一百多万倍。 

2、损耗低。在由同轴电缆所构成的系统内,性能最佳的电缆在传输800MHz的信号其损耗均会高于40dB/km。与此相对比,光导纤维的耗损则明显小得多,其传输1.31um的光,好孙亮不足0.35dB/km,这与同轴兰兰相比功耗损失要小一亿倍。 

3、重量轻。由于光纤十分纤细,单模光纤其芯线直径通常不超过10um,外部直径也仅有125um,即便是将护套、防水层、加强筋等加在一起,48根光纤所构成的光缆直径还不到13mm,远远小于一般同轴电缆47mm的直径,且再加之其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因此重量更轻,安装更加方便。 

4、抗干扰能力强。由于构成光纤的基本成本为石英,其仅能够进行光传导而无法导电,因此不会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影响,特别是其中所传输的光信号不会受到电磁场干扰,因此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在应对电磁干扰时有着良好的抵御效果。 

二、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光纤通信系统是通过光波来进行数据传输,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选用高纯度的玻璃实施拉丝处理,制作为极细的管道纤维,再利用光信号以及电信号的调整来实现对信息的传输。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四部分内容,即: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通道以及光接收机。其传导信号主要是利用广电发信设备来进行电光转换。广电发信设备主要是通过驱动器、光源和调制器三部分所组成。其可以把电端机所发送的电信号依据光源来发出完全不同的光波进行调控,把调控后的电信号与光纤及光缆进行耦合,并予以传导。光接收设备是可以将广电信号进行转变的设备,其构成部分主要就包括了光检测器与放大器两部分。其中检测器是用来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而后将信号输送至放大电路,以便确保微弱电信号能够被放大至与之所对应的电水平,同时将之发送至收信一段的光检测器部位,直至完成信息传输。 

三、光纤通信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一)广播电视网络传输 

当前我国的光纤通信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广播电视领域,光缆网络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价值。光缆网络可以为数字电视与数据传输带来十分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广播电视机总控机房、有线电视、卫星站等信号传播大都是凭借着光缆来实现的。光纤传输系统内有着大规模的通信量且衰减幅度小,同时在抗干扰性能方面十分优异,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二)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双向化改造 

广电网络是由CATV的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常规的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主要是服务于单向下行传输有线电视。目前网络宽带接入以及数字电视广播等大量增值服务的出现,要求广电网络能够将传统的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传播。广播单项业务是广电网络的传统核心业务,是一种由单点到多点的树形网络拓扑结构,而光缆网络便是一种树形结构,完全能够达到此项传播方式的要求,然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光缆传输现已走进千家万户,网络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网络传输的质量水平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的单向传播途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多媒体交互需求,因此就开展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双向化改造已经势在必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光纤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对通信网络信息的高性能传输,是实现实时性音、视频传输业务最为理想的一种介质,目前现已在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同时其对于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同样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作用。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光纤必将会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甚至是一些其他的数据传输系统当中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价值。 

篇4

【关键词】 光通信技术 网络技术 发展规划

一、引言

随着现代光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接入网络、城域网络和骨干网络中全部采用光纤传输的方式是目前的普遍传输方式。随着“宽带中国”计划的推进,在用户端 “光进铜退”已成为主流。全光通信的应用对于促进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

二十世纪末期,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通信传输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波长幅度得到迅速提升,光通信传输距离也由最初的600km发展到2000km以上,密集波分的大量应用,使得骨干网的传输能力极大的加强,特别是目前国内的几大运营商的主流国内干线基本上都是采用1.6T的波分系统,使得省际干线、省内干线的通信资费越来越便宜,也促使了国内运营商的长途话费大幅下降,很多通信套餐中,都明确说明长途、市话一口价。

2.2 光纤接入网络技术

为了能够将数据信息通过光纤网络快速传输给用户,充分满足用户对数据信息的时效性需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用户接入网络的性能。光纤接入网络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用户接入技术。光纤接入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是全光接入模式,用户不再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满足用户在享受视频点播业务、IP电话业务时所需的网络带宽需求。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光通信网络建设,FTTX项目也得到了良好推广和应用,确保了光纤接入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3 IP光传输网

传输网络从两个方向进行了演进,一种是从传统的SDH向MSTP演进,然后再向PTN演进。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不同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于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具备丰富的保护方式,遇到网络故障时能够实现基于50ms的电信级业务保护倒换。另一条演进的路线,是从数据通信的路由交换向光传输方向演进,这就是IPRAN技术,IPRAN 的意思:“无线接入网IP化”,是基于IP的光传输网络。IP RAN采用成熟的IP组网技术,吸取了传统SDH的管理理念,是将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业务统一承载的重要传输平台。

三、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前景规划

3.1 新型光纤研发

目前,光通信网络技术采用的光纤介质并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光通信系统的光纤波段必然会得到持续扩大,其数据信息传输容量也会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充分满足骨干网和城域网不同的发展需求,国际上已经研发并定义了多种光纤介质类型,包括G.655型、G.656型光纤介质等。我国光纤介质的研发技术与国际发展水平也进一步靠拢,G.655型、G.656型光纤介质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生产。

3.2 光学薄膜技术

目前,社会发展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光通信网络技术的改革发展对促进时代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方面的创新改革。同时,光学薄膜技术在进一步提升光器件性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光学薄膜技术不但切实提高了光纤链路耦合效率,更提高了光器件的运行性能,使其充分发挥最大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光通信技术的研究项目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光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3.3 物联网及云计算发展

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云计算的领域不断扩大,整个通信行业对光通信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光信号接入、传输和汇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辐射状发展的云网络模式。由此,光通信网络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于云计算以及物联网发展中。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有线通信网络等,都需要发展成为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泛在网。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光通信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迈进了全光通信网络的发展阶段,光通信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必将会在“智慧城市”、“宽带中国”、“云计算”大背景下,出现新的突破,以一种更普遍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光纤通信网络 波分复用 应用 发展

1、波分复用技术的优势分析

波分复用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低损耗波段,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使一根光纤传送信息的物理限度增加一倍至数倍。目前我们只是利用了光纤低损耗(1310nm-1550nm)极少一部分,波分复用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的巨大带宽约25THz,传输带宽充足。

第二: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同步信号,有利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兼容,与数据速率和调制方式无关,在线路中间可以灵活取出或加入信道。

第三:对已建光纤系统,尤其早期铺设的芯数不多的光缆,只要原系统有功率余量,可进一步增容,实现多个单向信号或双向信号的传送而不用对原系统作大改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第四:由于大量减少了光纤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由于光纤数量少,当出现故障时,恢复起来也迅速方便。

第五:有源光设备的共享性,对多个信号的传送或新业务的增加降低了成本。

第六:系统中有源设备得到大幅减少,这样就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七:随着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的开展,对网络带宽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选择的实施、网络升级改造经济费用的考虑等等,WDM的特点和优势在CATV传输系统中逐渐显现出来,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将影响CATV网络的发展格局。

2、波分复用的关键技术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光纤技术、光源技术以及波分复用/分用技术等,以下将分别给予详细说明。

2.1 光纤技术

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中波分复用技术所采用的光纤技术主要包括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技术。

2.1.1 多模光纤

所谓的多模光纤,就是可以对多种模式的光进行传输的光纤。一般,多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的直径比较粗,主要有50微米和60.5微米两种不同的型号,多模光纤的包层外直径125微米。多模光纤具有损耗低、带宽大、易于升级扩容和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多模光纤的模间色散问题比较严重,这对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就有了很大的限制,而且随距离的不断增加,模间色散问题会更加严重。

2.2.2 单模光纤

与多模光纤不同,单模光纤只可以对一种模式的光进行传输的光纤。一般,单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的直径要比多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的直径要小,单模光纤的芯径一般为9微米或10微米,和多模光纤一样,包层外直径为125微米。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微米、长波长1.3l微米到1.55微米。单模光纤的损耗一般是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强。与多模光纤相比,单模光纤的其模间色散比较小,比较适用于远程通信。目前,国际上已一致认同DWDM系统将只使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2.2 光源技术

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中波分复用技术所采用的光源技术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

2.2.1 发光二极管

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技术,具有发散角大、谱线较宽、功率密度小的特点,比较适用于低码速和短距离的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发光二极管的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而且可靠性较好。

2.2.2 半导体激光器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源技术,具有功率密度大、光谱线较窄的特点,比较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尤其是在大容量的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2.3 波分复用/分用技术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合波器和分波器是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核心部件,其特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合波器和分波器的实质都是光学滤波器,因此,要求波分复用器件应该具有损耗要小、温度稳定性好、隔离度大、复用通路数多等特点。

3、波分复用应用中的问题

波分复用应用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价格问题、技术问题以及设备的兼容性问题等。

3.1 价格问题

目前WDM系统的设备价格还很高,由于城域网中传输的距离较短,所以若采用WDM对城域网进行升级的价格比采用TDM和铺设新光纤的价格还高的话,就会限制WDM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现在设备制造商们正在努力改进技术,降低价格,以便使WDM设备在城域网中的价格远远低于长途WDM设备的价格。

3.2 技术问题

WDM用于城域网中,为灵活配置,就需要大量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由于目前OADM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更未大量商用化。所以如何制造出更有效、更经济的OADM也是WDM走向城域网的关键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3.3 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未对WDM光网络做出统一的标准,所以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设计既能满足专网要求,又易于与其他网络互连互通,同时又易于升级和扩容的设备,同样是WDM走向城域网的关键问题。现在,ITU-T正在加紧进行WDM光网络标准的制定工作。

4、结语

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中波分复用技术的起步尽管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波分复用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不断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的同时,波分复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技术中不可替代的传输技术。

参考文献

[l]罗进发.波分复用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举例[J].调度和通信技术,2010(06).

篇6

关键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GPRS无线传输技术;ASP.NET技术

1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

早期的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大多采用C/S模式,系统庞大,而且复杂,特别是后期维护困难,一旦系统升级则需要到所有安装了客户端的计算机上更新程序,而且用户的操作系统瘫痪(比如中病毒)后,一旦系统重装也需要重新安装监控软件。本文利用成熟的.Net架构,设计了一套B/S模型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系统完全基于浏览器运行,只需要在服务器端部署一次,省去了到每一个监控用户端单独安装系统的困扰,而且用户的操作系统重装之后也可以正常使用浏览器进行监控。本文所设计的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是实现监测和控制的三层网络化体系,提高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系统开发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三级网络化监控体系是实现通信动力和环境的远程集中监控的需要。单机控制只能解决监控现场的集中监控问题,无法对各个信息采集点的数据汇总和集中监控,更无法实现远程的总监控中心的集中监控。网络版监控系统通过一种分级的网络化的监控体系,可以解决从监控现场到分监控中心、甚至到远程总监控中心的集中监控和信息化,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诊断和故障分析,实现了监控软件系统的战略升级和技术水平换代。

2 GPRS无线传输技术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GPRS,继承和发展了现有的GSM系统.而出现的一种新分组数据承载业务。GPRS与现有的GSM语音系统最根本的区别是,GSM是一种电路交换系统,而GPRS是一种分组交换系统。相比于GSM电路交换系统(CSD),GPRS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GPRS采用与GSM同样的无线调制标准、同样的频带、同样的突发结构、同样的跳频规则以及同样的TDMA帧结构。这种新的分组数据信道与当前的电路交换的话音业务信道极其相似,因此现有的基站子系统(BSS)从一开始就可提供全面的GPRS覆盖。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GPRS的性能优势主要有:

(1)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的基本过程是把数据先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包,可通过不同的路由,以存储转发的接力方式传送到目的端,而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可以使不同的数据传输“共用”传输带宽:有数据时占用带宽,无数据时不占用,从而分享资源。同时分组交换在网络部分环节上增加控制,提高安全性。另外通过设置服务等级QoS等手段,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分配通信质量、带宽等性能,所以分组交换非常适用于数据应用。

(2)频谱效率。在GSM 无线系统中,如采用电路交换,通信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在通信过程中要独占信道,每条GSM信道只能提供9.6kb/s或14.4kb/s传输速率。而采用分组交换的GPRS则可灵活运用无线信道,每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无线信道,而同一信道又可以由几个用户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在理论上,GPRS可以将最多8个时隙组合在一起,给用户提供高达171.2kb/s的带宽.保证了更大数据的传输。

3 ASP.NET技术

ASP.NET是微软推出基于新一代动态网页的服务端技术,它不是ASP技术的升级,而是WEB应用开发技术上革命性的飞跃。它提供了一个WEB应用程序模型.是由一组控件和一个基本结构组成,ASP.NET允许使用不同类型语言,允许各种编程语言充分利用.NET框架的潜能.使之能快速创建更可靠的动态网页。ASP.NET是所有.NET框架支持的最好的语言。ASP.NET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可用于在服务器上生成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与以前的WEB开发模型相比.ASP.NET有着更强大的功能。ADO.NET被设计为基于网络的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和提供数据访问服务。ADO.NET是一种新的数据访问的API,它与XML的紧密集成,能够组合来自多个不同数据的数据通用数据表现形式。ADO.NET定义了那些链接数据仓库,对数据仓库发送命令及从中获取结果。

4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机房中的应用

对通信电源、机房空调及环境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对分布的各个独立的电源系统和系统内的各个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通知人员处理,从而实现通信机房的少人或无人值守,以及电源、空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在一些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基于GPRS技术与.NET技术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优点和现场的实际需要,采用了本文设计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1 应用需求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用于通信机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控系统的采用不应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不应改变具有内部自动控制功能的设备的原有功能。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被监控设备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监控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同时监控设备本身不应产生影响被监控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具有不同接地要求的多种设备.任何监控点的接人均不应破坏被监控设备的接地系统。监控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对数据紊乱、通信干扰等可自动恢复;对通信中断、软硬件故障等可以诊出故障并及时告警;监控系统故障时不应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控制功能。监控系统硬件可以在局方给出的基础电源条件下不间断地工作。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和汉字支持能力;故障告警应有明显清晰的可视可闻信号。

4.2 实现方案

整个监控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针对“动力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具体情况,有些功能模块是在内部运作的,适合采用C/S结构,而有些信息需要对外,适合采用B/S结构。总体来说.由于B/S方式难以实现对串口的操作和复杂的数据分析,因此,设备的直接监测和控制软件还要采用C/S方式,因此就形成了C―S―B(Client―Server-Browser)方式的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把两者结合起来,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根据其特点选择C/S或B/S结构模式。

5 结束语

篇7

1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及其成因

1.1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通信网络通常是对信息进行搜集和、传输和处理以及利用。它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安全性非常强的信息传输通道。如果站在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它主要是通过防止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来提高信息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性是保证信息安全处理安全传输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其中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是保证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的通信网络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资源共享的波及范围更广,但是人类也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对其予以处理,防止信息安全问题对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受到较为严重的安全威胁,而出现被恶意篡改或者是损坏的现象,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1.2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主观原因。网络软硬件设施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由于在设计的时候为了给用户的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在设计的过程中会留下一定的窗口,这样攻击者就可以使用某些软件的漏洞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攻击,从而使得网络通信系统当中的重要信息受到破坏或者是丢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充分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安全意识相对较为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人出现了违规操作的情况,有些通道并没有设置一个有效的屏蔽措施,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向外发射信号,。所以攻击者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利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对数据进行接收和传输,从而实现破坏或者是盗取信息的目的。

其次是可观原因。计算机通讯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特点,这样也就使得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频繁的遭到攻击,而且现在操作系统的补丁频率越来越高,但是这也从某一个侧面说明了操作系统当中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通信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和联结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更容易发生网络攻击的现象。通信网络当中会存在一些木马病毒,这样也就使得这些病毒有机会广泛的传播,如果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了这些病毒,就可能会给系统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使得整个系统都面临崩溃的现象,从而也给其他的安全隐患留下了可能。网络传输通道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设计上存在着一些缺陷,此外还没有设置一定的防护措施,这样也就使得计算机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会将信息源向外传输,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想要窃取和破坏信息的人员就会使用一些专业的设备对其予以处理,给系统和信息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信息通讯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

2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

基于以上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成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自身的性能

在计算机通信网络设计的管理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只考虑其实效,而是应当将其安全性因素考虑进去。通信软件系统,数据的保密难度和完善通信协议等在网络系统的初步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必要的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在使用网络通信的过程中逐步制定,减少软件系统漏洞,防止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直接侵人网络系统,破坏或窃取数据。

2.2 加强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教育及其内部管理

要真正认识到计算机通信网安全的重要性,广泛开展网络安全的研究和讨论,在技术层次上面应该加强研究和交流,培养和选拔高级网络技术人员。各部门应该加强协作,达到有效的防护网设。当然管理人员是网络安全的关键之一,所以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管理中,网络管理人才所具备的实践经验应该重视。

2.3 进一步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技术

2.3.1 防火墙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门槛,一般包括数据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和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入、出一个网络的权限,并迫使操作所有连接都要接受它的检查,因此它具有对外来数据流的鉴别和限制从而达到对通信内网的一种安全保护。

2.3.2 密码技术

密码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伪装信息,它包括对称加密和不对称加密。其密码类型一般有三种,即代替密码、乘积密码和移位密码,代替密码是一种用其它字符或代码代替明码字符后获得的密码。

2.3.3 鉴别技术

为了避免出现非法传送、复制或篡改数据等不安全现象,保证信息在交换过程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实性,此时就需要通过鉴别技术来证实。常有的技术有报文鉴别、身份鉴别和数字签名。

2.3.4 计算机通信网络内部协议与入侵检测技术

此协议的安全性主要通过数据的认证和完整性鉴别技术来实现协议的安全变异和重构。如果在安全协议的设计过程中,对一个完整的信令过程加密,则能保证其安全性。当存在入侵网络的行为时,这种技术会及时给出报警,并采取安全的措施来制止这种行为。它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技术。

篇8

对于电力信息通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对技术专业化要求程度非常高。要求同时掌握多项专业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相关性知识等。

(2)信息覆盖面具备广泛性。主要涵盖了五大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

(3)拥有极强的地域性,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电力系统,均具备属于自己的规定及差异化运营管理模式。

(4)极易受国家政策影响。主要的运营方向是国产化。

2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运用探究

2.1目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现状下,我国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其一,网络结构不具合理性。主要的结构形式为星型结构或树形结构,从而使电力通信网络结构的资源共享能力尤为不足,同时其可靠性也遭遇严峻考验。其二,传输质量有待提高。电力通信网络不具优质的包裹屏蔽层,并且网络具备复杂的特点,进一步降低了网络的传输质量。其三,管理严谨程度较低。处于网络中的陈旧设备无法以新标准进行工作,从而引发网络管理混乱,进一步为管理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运用分析文/高长璧在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技术适用范围极具广泛性。本课题笔者在分析电力信息通信的特点及目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电力信息通信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摘要同时,在通常情况下,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可分为三个级别的通信网络,即为一级、二级与三级。这样呈现的问题是电力线路的结构及规划非常复杂。并且,许多结构没有采取及时优化措施,进一步致使电力通信不能满足传输时提出的要求。其五,地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地域差异化现象严重,进而使电力系统的发展遭遇严重阻碍。同时,由于电力通信网络没有实现对设备及接口统一使用,进而造成分区调整成本过高的情况。

2.2基于电力信息通信中信息业务的主要体现在电力信息通信中,信息业务主要包括:

(1)语音业务,具有传统意义的包括基于电力调度过程的电话与行政电话。同时,对于电力调度与其他行政工作,具备一个通信平台,起到了共同承担任务的作用,并且其速度及安全性均较为优化。

(2)基于电网中变电站的监控视频信息与基于电网调度过程中自动化程序的实时数据。

(3)实现继电保护作用中的信号以及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及指令。

(4)基于系统当中视频会议的业务及通信监控信息,其中通信监控信息的承载方式有两种,其一为IP的运用,其二为TDM的运用。

2.3基于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选择及发展思考探究目前,通信网的网架结构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以链状网络为主的网架结构,其可靠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对环形网起到保护作用。又如:不具支持IP业务的能力,对于存在不平衡及突发性等特点的IP业务无法实现有效处理。因此,为了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能够充分支持IP业务,便需要应用多种网络技术,包括:DWDM波复用技术、MSTP多业务传输以及平台RPR弹性分组环。另外,纯IP宽带网络也受到了极其广泛的重视。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基于SDH的网络已经构建成功,要想实现IP业务的承载,便需要以网络技术及设备为基础,升级至相适应的通信网络,主要的任务是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以目前的静态TDM复用模式向动态IP网络模式转变。对于还没有构建本地电力信息通信忘了的地区,需以本地业务需求相结合,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进而选择出合理的技术体制。其中,多业务传输平台便是一种优化的技术体制,它可对目前的TDM业务实现兼容,同时还能够充分满足IP数据业务的需求,是电力信息通信建设中的优化解决方案之一。

2.4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将网络技术运用在电力信息通信中,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可以转变电力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同时可以使电网的输电组织管理实现智能化。笔者认为,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能够对IP于以太网业务的接入给予足够的支持。当然,这需要在TDM业务实现可靠传输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完成。就目前而言,我国电网呈现了快速发展势态,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其建设思想极具明显性,例如电网结构的强化、自动化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这些建设思想一旦实现,那么将大大提高电网的整体运作水平。在未来发展领域里,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当中的运用将更具广泛性,并且还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基于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网络技术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能够为电网建设实现智能化提供重要依据及帮助。

3结语

篇9

【关键词】5G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研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流量呈现出倍增状态,在未来的10年中,无线网络的数据流程还会增加1000倍不止,由此对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这也是新时期移动通信网络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因素。

一、5G技术概述

5G技术是当下社会正在积极发展的网络技术。我国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展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为了实现5G通信,应该规划好网络中的技术应用,以便在未来的5G移动通信市场中,获得通信网络的地位。预计2020年,5G移动通信技术就能实现运营,不仅提高了网络传输的速度,更是拓宽了网络资源的服务范围[1]。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改善了数据网络的运行条件,不论是信号覆盖还是信号稳定性,都会体现出5G移动通信外的优势,所以现阶段,各大电信运营商,积极发展5G移动通信网络,科学的研究网络中的技术,以便满足5G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需求。

二、5G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1、SDN/NFV技术。5G移动通信网络中,比较注重可扩展技术的应用,随着云计算服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发展,5G移动通信网络在安全性、可展开方面,实行了技术规划。SDN/NFV技术是指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其是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新型构架,能够实现虚拟化、软件化,有效控制好数据的分离,完善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SDN/NFV技术,是5G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基础,结合网络,构建出通信的基础层、控制层与应用层,三个层面利用开放的API,实现程序上的调用,取代了手动配置,简化了5G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2]。5G移动通信网络,需要具备转发分离的功能,优化整个网络通信的系统,促使5G移动通信网络能够在可控制的状态下运行。SDN与NFV技术的相互配合,还能构建虚拟的网络架构,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2、移动云计算技术。移动云计算是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特征,提高了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支持大量的服务功能。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5G通信中的移动云计算技术,提供了万物互联的服务条件,最高可以实现500亿连接。移动云计算技术,促使5G移动通信网络,成为创新的信息服务,创造了新型的运营与交付模式,在5G移动通信网络中,积极引入移动云计算技术,保证智5G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吴振涛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摘要】继4G技术之后,5G技术也逐步的应用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对于满足智能终端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5G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快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需求。【关键词】5G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研究能终端,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的接入远程的服务商,准确的获取所需资源。移动云计算技术,在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中,既能实现资源的存储,又能满足资源调用服务。5G网络中,移动云计算的平台构架,包括客户端、软件服务SaaS、平台PaaS、基础设施IaaS4个部分,实现了数据计算的简化,不会出现本地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云备份和云存储,提供了分布式的运行方法,防止5G移动通信网络中出现信息丢失,在移动云计算的条件下,也引入了远程安全控制的方法,支持5G网络的无缝连接。

3、D2D与M2M通信。D2D与M2M通信,均是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要点。D2D是指设备到设备通信,M2M是指机器到机器通信。D2D通信,利用蜂窝系统,实现了近距离数据直传,直接在终端上完成会话传输,不涉及基站运作。蜂窝网内,负责了大量的功能,包括无线资源分配、会话建立等,减轻了通信基站的运行负担,提高了端到端传输的时效性。D2D通信在5G网络中,虽然获取了利益,但是也面临着干扰问题,应该将抗干扰作为主流研究内容,明确5G网络的运行[3]。M2M通信在5G移动通信网络中,具有标准化的特征,提供智能交互式的服务,M2M能够根据网络请求,在竞争条件下,随机制造信道资源,根据随机接入协议,完成请求访问。M2M容易引起通信堵塞、过载,所以5G移动通信网络在引入M2M通信时,要注意自适应负荷控制机制的运用,以免规范M2M通信的应用。

4、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具有多元化、智能化的特征,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引入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拉近终端到节点的距离,最大程度的提高5G网络的运行效率,同时扩展网络系统的容量。为了提高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的效率,网络运行中,还要有效地感知相邻的节点,保障两者之间的协作性,减轻频繁切换的运行压力。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上,还要注重网络动态部署技术的应用,考虑到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中节点开启和关闭时,表现出来的突发性、随机性特征,采用网络动态部署技术,降低节点的干扰力度,也能排除网络中时间、空间上的剧烈变动。

三、结束语

未来,5G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对此,应当加强此种技术的关键技术研究,确保应用效果,以更好的满足移动通信网络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黄霞.关于面向5G移动网络绿色通信关键技术的相关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6,(22):19.

[2]赵明宇,严学强.SDN和NFV在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中的应用研究[J].移动通信,2015,(14):64-68.

篇10

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有效的防止各类病毒入侵问题的出现

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是含有大量的数据信息的,而其组成部分是多台设备或是终端处理设备,而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势必会受到影响,病毒也可能借此机会快速入侵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不但会泄露用户的隐私,还可能直接的威胁到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在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可靠性设计工作时,应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制度采取设计活动,统筹安排相关系统,重点做好设计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尽可能的降低外界因素对设计工作的干扰和影响,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文件,避免出现信息泄露和数据损坏的问题。进行可靠性设计工作时,为了保证通信系统不受影响并安全稳定的运行,还要保证计算机系统具备文件和数据自动还原的功能。

优化设计整个计算机通信网络,保证网络与时代的发展速度相适应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取得进步的大背景下,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工作也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所采取的各类设计活动应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尽可能的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安全性的同时,还要做到有效延伸通信网络的使用寿命、使用效率等关键功能,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各项功能指标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重点优化设计现有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借助于相关的程序软件确保通信网络能够实现自动的检查和更新,为网络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保护屏障。在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可靠性设计工作时,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敢于创新现有的设计活动,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并能够实现自身实时的更新。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设计技术

如果能真正的做好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工作,其实能够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的,不但能够切实的提升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也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可靠性设计工作时,我们主要会涉及到以下四种可靠性设计技术。

保护与恢复技术

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可靠性设计工作时,为保证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那么系统就必须具备数据和文件的保护与和恢复功能,这就需要采用保护与恢复技术了。采用保护与恢复技术能够大大的提升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即使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和问题,数据和文件也不会丢失,能够及时的找到,采用保护与恢复技术当遇到计算机运行故障和运转问题时,系统连接的备用设备能够及时的对文件和数据进行备份,业务不会间断运行,从而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过程中是肯定会突然出现一些故障问题的,当对整个系统配备了备用资源,那么网络通信业务就可以实时的开展,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能得到保证。当然,采用保护与恢复技术时,可能会出现浪费了一部分网络资源的情况,那么就会加大投入的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但这也是不要的,网络通信业务要想保证自身开展的持续性和不间断性,就必须配备备用资源,这样当出现问题后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能够轻松的找到这一备用资源,能够有效的保护网络节点中的设备链路,也最大限度的提升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级容错技术

应用这一技术也能够很好的提升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触发容错系统的启动,其能够保证系统运行不间断,多级容错技术在一些大中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是由于大中型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其维修的价格是非常高昂的,其服务水平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为了充分的提升大中型通信网络的自愈能力,对其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就要采用多级容错技术,这样即使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问题,其也能够及时自愈或是更新相应的软件,多级容错技术能够实时的检测运行故障,有限限制故障影响的范围,并保证其他范围不会被故障影响到。通常情况下,逻辑故障是导致网络通信故障产生的重要原因,多级容错技术借助冗余的信息将失效信息覆盖掉,失效的器件同时会被其他器件替换,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

优化设计技术

这一技术就是指对现有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不断的优化设计,对通信系统重新进行组合,重新组合的优势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提高了计算通信网络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各类网络结点不断增加,同时也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存储性能,确保了通信设备的整体质量,为了更好的满足网络安全通信的具体要求,还可以适当添加相关设备,从而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运行质量。通信设备应具有完善的工作流程,从而对产品进行集成开发。还应科学的管理计算机通信网络,及时跟踪整个运行过程,真正的做到闭环控制整个系统。

双网框架技术

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可靠性设计工作应用双网框架技术,能够实现分层次的处理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其工作原理是将新的通信网络构件添加到整体的网络构件中,这就实现了双网框架这一运转模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信系统之前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添加了新的构件,扩建后的网络及时被激活,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