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文旅融合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农文旅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农文旅融合

篇1

1.加强规划引导,强调绿色引领。要结合本县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产业特色、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乡村的休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健康的食品,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美丽乡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2.促进产业聚集,树立品牌效应。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创新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众筹、PPP等新工具和新模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道路、旅游接待、旅游服务等建设水平。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路线,建设农耕文化主题餐厅,加强传统生产技艺体验等项目。

3.完善利益联结,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在就业安排与创业机会上更多地让本地救命参与,在农旅融合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发挥旅游开发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协调产业部门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基础产业和弱势群体进行适度补偿。同时强化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提升农户的服务意识和旅游接待水平。

4.强化政策扶持,进行制度创新。在农旅融合发展初始阶段,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科学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整合分散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开发等领域的扶持政策,发挥资金合力的作用。在农村土地、金融等方面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优惠措施。对发展休闲农业的农户,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信用贷款,拓宽农户融资渠道。

总之,我们要在尊重农业产业功能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将农业农村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之路。通过“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创新业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篇2

未来几年,麻江县将立足凯里―麻江同城化和凯里―麻江―都匀经济带的区域功能定位,推动农工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建成凯麻中心城市的四大产业集聚区,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发展有机农业,建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麻江县将以‘建设有机农业大县’为抓手,抓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蓝莓、蔬菜、烤烟、生猪养殖四大产业。”麻江县委书记王镇义说。“十三五”期间,麻江将完成“麻江蓝莓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标准制定,东部农业园区建成农文旅一体发展最高端平台――中国农业公园,将麻江打造成中国南方最大有机蓝莓种植基地;抓好有机蔬菜产业发展,依托西部高山冷凉气候,培育一村一特优势产业,建成高科技蔬菜博览园。

发展绿色工业,建成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依托有机蓝莓产业,建设蓝梦谷创意工坊,推出蓝莓系列旅游休闲食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依托非遗技艺和民间传统工艺,开发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建成三个非遗传承技艺培训中心(体验基地)和三个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系列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围@全域旅游发展和中国民族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力争打造山地旅游装备制造业。“麻江以‘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为抓手,致力从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中抓出工业来,培育发展绿色新型工业。”麻江县长夏景卓说。

发展乡村旅游,建成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集聚区。以“创建乡村旅游精品县”为抓手,构建度假型乡村旅游模式,塑造“梦境苗岭乡野、诗意清江田园”的高端乡村旅游形象,培育紧紧依托周边城区市民的休闲度假游和周边核心景区客流自助集散游为主的市场体系。东部依托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区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打造“凯麻丹阳光郊野之旅”旅游精品线路,中部依托状元文化产业园和乡贤文化打造“都麻墨香文化之旅”旅游精品线路,西部依托高科技蔬菜博览园和地理资源打造“亚高原野趣休闲之旅”旅游精品线路,用两年时间打造20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实现全县三分之一以上村以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发展健康服务,建成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围绕“医养健管食游”,着力打造健康旅游升级版,大力培育健康制造、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运动等产业,加快推进乌卡坪大健康有机蓝莓生产区、乌羊麻嘎尤苗寨养生养老服务区、卡乌药谷江村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区、县城文化体育公园大健康运动区建设,打造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最具有影响力的联动区。“建设养生养老服务区以来,今年‘十一’期间村里来的游客就有2000多人,我家的农家乐收入近万元。”乌羊麻嘎尤苗寨养生养老服务区农家乐店主龙继才说。

篇3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1000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67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170万元,兴建了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50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70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120万元,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入200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5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70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唱响“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2014、2015年的670万元。市级安排的资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端需求。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吃住行”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创新“景区+农户”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会

篇4

关于草场镇龙华村入选全国亿元村和白马镇黄草村

荣获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工作总结

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前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监测通知,我局精心组织包装,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和专家复核,我县丙谷镇和草场镇龙华村通过监测并保留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且草场镇龙华村获“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称号(全国仅136个村、四川省13个村、攀枝花市唯一1个村获此殊荣),农业农村部将在全国进行宣传推介。根据农业农村部对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结果,我县白马镇黄草回族村获“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全国423个、四川25个村镇,攀枝花2个村)。这是我县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又增添的两块全国性金字招牌。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一城三区三基地”目标,聚焦加快建设安宁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打造安宁河流域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现代农业“10+3”和全市现代农业“7+3”产业体系,坚持“三带产业”布局,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阳光米易”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化运作。“阳光米易”获四川省首批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第七届四川农博会最受欢迎最受欢迎区域公用品牌。全县“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草场镇龙华村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枇杷生长,我局因势利导,指导发展枇杷特色主导产业,积极选育优良品种,推广控时成熟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枇杷果大、味甜、皮薄、肉厚,品质优、上市早,享誉省内外,成功举办“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第九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暨产业发展论坛”。注册“多美龙华”“蜀果匠”“金攀壹果”等11个商标,已获枇杷有机转换产品1个,“米易枇杷”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搭建“益农信息社”1个,区域内4家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开展枇杷网销业务,指导开设网店、微店20余家,枇杷电子销售额0.52亿元,占比44%。全村种植枇杷7000亩,平均单产达820公斤/亩,亩均收益达16912元,枇杷年销售收入达1.18亿元。

篇5

新浦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边有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花果山风景区、3A级渔湾、东磊风景区,有良田十万。近年来,我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调优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人们“返朴归真”的生活愿望和“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因地制宜地优化整合现代农业、自然资源、悠久历史,因势利导地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业,探索了一条具有新浦特色的“以农兴旅、以旅促农、以旅富民、以旅旺区”的发展路径。

一、生态乡村旅游的概念

生态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对农业及其他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和综合利用,集休闲、观光、科普、示范、旅游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是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的主要窗口,是农业产业内涵的充实与外延的扩展,是对传统农业产业的升华和对现代农业的提升,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促使农业产业链延伸,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加快农民致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发展融“一产”与“三产”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是当前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与水平后的必然趋势。

二、新浦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新浦区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区,区位优势突出,农业特色鲜明,产业化发育程度高,东依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著名风景胜地花果山,与渔湾、孔雀沟、东磊等著名景区相毗邻。新浦区属暖温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调和,汇江河之便利,农业资源丰富,是优质粮油、特色蔬菜、淡水养殖、地方畜禽的优势产区,全区现已认证三品7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7个、绿色食品2个、并依托自身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培植了万亩荷花园、蓬莱水生植物园、御香采摘园、出口蔬菜示范园、十里桃花园、农产品加工游览园、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凤鸣湖果品采摘园、岗埠花木产业园、新浦蔬果大观园、浦南休闲垂钓园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现代旅游农业品牌。

一是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坚持把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引导农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抓生产、搞开发,实现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手段。今 年1-6月份,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量达6万人次,旅游收入 为0.03亿元;近0.01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二是坚持把发展乡村游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充分考虑了旅游的功能。投入30万元,科学修订万亩荷花园、蓬莱水生植物园、御香采摘园、凤明湖果品采摘园、岗埠花木产业园、新浦蔬果大观园、浦南休闲垂钓园等11家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彰显其旅游元素,促进农业与旅游“联姻”发展,目前已创建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成功举办了二届“番茄采摘节”,农业旅游的兴旺亦进一步促进了 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发展高效农业10万亩。

三是坚持把发展乡村游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百村整治”、“千名专家教授兴千村”、“农民素质大提升”等活动,全面掀起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热潮,创建市级康居示范村1家,市环境优美村5家,培育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四是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宣传推介新浦、提升新浦知名度的有形阵地。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特色乡镇”创建活动,精心打造出樱桃采摘游、太平渔家游、温室大棚赏花游、番茄采摘游、乡村生态游、水生花卉观赏游、新农村考察游等覆盖区域的7条农业旅游线路,凤明湖樱桃、草舍番茄、云盛万亩荷花、岗埠鲜切花、龙浦泥鳅、集瑞园果蔬等6 大特色基地被列入我区乡村旅游宝典,引入各大旅行社踩点踏线、签订旅游协议,使新浦乡村旅游成苏鲁边界知名的大众旅游品牌,有力地提高了新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新浦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1.突出优势

突出我区作为城郊型独特的地理位置及颇具吸引力的特色农业,引导游客领略体验不一样的农业,亲近自然,了解自然。

2.多元化

形成农业观光、休闲、高科技农业展示,会议接待及农家乐、品果游、赏花游、采摘游等多层次产品结构和业态的旅游产品结构,给游客提供丰富的多元的在乡村旅游活动。

3.参与性

让游客从城市来到乡村,在参观游览之中获得审美体验,到温室和果园中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感受着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给旅游者采摘、耕耘、栽种等乡村劳作机会,让旅游者体会农事的艰辛的同时,获得健身娱情,让游客能充分体验和参与乡村生活和劳作形式,实现娱乐、取乐和消闲的目的;获得视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体验。

争当新时代沿海人,为新浦区发展乡村旅游开辟了新天地,增添了新动力。新浦区将抢抓新机遇,投身沿海大开发,实施“一、二、三”行动计划,全面开创“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购农家物、享农家乐”乡村旅游新时代。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对策

立足我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休闲、观光市场需求为 导向,以云台山南部及包青路沿线现有的乡村旅游农业资源为基础,增加生态旅游农业的投入,通过统一规划,改善环境,调整结构,培训宣传,重点培植 “二区十园”的格局,即云台山南麓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示范区(万亩荷花园、蓬莱水生植物园、御香采摘园、出口蔬菜示范园、农产品加工游览园和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新浦区西郊新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番茄园、鲜切花园、特色水产园、设施蔬菜园)。打造新浦生态旅游农业的精品线路,使自然景观、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向三产拓展,建设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以产业规划为切入点,科学推进乡村旅游

依托现有基础条件,围绕精品休闲带、旅游区,统筹规划,科学推进乡村旅游农业建设,达到自然、农业景观在整体上的和谐与统一,提升新浦农业形象。

一是做好规划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对产业发展具有决策与导向功能,更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和种养结构调整。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产业特色,科学编制新浦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统一布局,实现大面积农田风光与各个景点的相互融合。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围绕“二区十园”建设新浦乡村旅游,必须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发挥财政资金对乡村旅游建设投入导向功能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吸引“三资”投入,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等制约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生态旅游农业效益的提升。

(二)以生态技术为突破点,控减农业面源污染

良好的生 态环境是推进旅游农业的有效保障。从农业自身面源污染入 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开展生态种养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与应用,加大清洁家园、清洁水 源、清洁田园“三清”工程力度,实现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 程清洁化飞生产产品无害化、生产环境舒适化,改善农村生产飞 生活环境条件,打造“蓝天、碧水、沃土”,确保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

一是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 防治技术,实施统防统治,控减农药及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规范化肥施用,提高利用率;推广秸轩全量还田技术,在机械购置、技术应用等 方面对农户给予补助,解决秸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培肥地力。

二是推广复合种养技术。发挥各地产业、资源优势,将种 植业、养殖业与林业相结合,实施稻渔共作、稻鸭萍共作、林下 养鸡等生态复合种养技术,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渔业复 合生态种养模式,促进循环农业,实现节本增效,提高社会经 济生态效益,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三是推广生态混养技术。立足生产环境的综合治理,通过栽种或移植水草,实施生 物调控水质,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推进虾蟹鱼混养,实现“资源循环再生、饵料合理利用、水质自我调节、病害生态防治”,控减因长期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三)以旅游产品为落脚点,注重优质品牌培育

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包括优美的生产环境、优质的 农副产品和优良的特色服务。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培植推进乡村旅游的各类市场主体,打造品牌旅游产品,实现生态与 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一是培植市场主体。乡村旅游离不 开市场主体的带动、参与,加大相关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 的培植,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联合起来,规范管理,培育一 大批创新能力强飞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竞争 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市场 竞争主体,推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

篇6

经调研、协商,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有效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依据有关政策,借鉴外省做法,成立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专门机构力量;探索资金、技术、政策、项目等多种投入方式,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格局。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主责意识和联动部门协同意识,建立省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水利、文旅、自然资源、发改、住建、财政、金融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协作、重要遗产认定评选、特色“非遗”传承保护、专家咨询论证等的联席机制作用,协同推进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三是完善法规体系。将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立法列入省人大或省政府立法计划,依据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尽快出台我省管理办法及细则。抓紧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普查登记、申报调研、鉴定确认、宣传弘扬、保护传承等一系列保护制度,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制度保障。

二、注重全面统筹,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是开展全面普查。在前期普查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普查范围、内容、标准,再进行一次全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识别、大挖掘、大普查行动,全面查清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并加快推进普查成果上报汇总、档案建立和成果转化利用等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普查名录,同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在尊重历史、依据现实、突出特色、彰显文化的前提下,科学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技艺和生态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保护范围、重点及目标,确定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创新保护载体,丰富保护手段,严格依规实施,率先打造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示范区(项目)。

三是建立专家智库。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的智囊作用,建立由农业、水利、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民俗、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坚持“优先保护、适度利用”的原则,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决策建议机制和评估检查制度,正确处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关系,增强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历史人文性。

三、研究提炼文化内涵,增强可持续利用底蕴

一是支持、鼓励从事农遗相关研究的文化事业单位、高校院所以及民间组织,深入开展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照研究古农典籍等方式,对已列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的46项遗产的历史由来、发展过程、利用价值等进行系统梳理,对新普查认定的项目进行再评估论证,对传统农耕文明优秀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努力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工作实践。

二是充分吸收、借鉴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信息化成果,组织专门力量积极编纂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词典、名录、图集、文化丛书等;依托特有物种资源、劳动力资源、传统文化习俗和乡村景观,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制作等农业文创产品,挖掘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和精神价值,打造“全省农耕,乡愁记忆”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的实施,引导树立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自觉意识,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以深厚的文化滋养、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农业文化遗产新活力

一是加快业态融合。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利用遗产地丰富的生物、生态、文化、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开发,促进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产业、研学活动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创意设计机构与农遗项目、优秀农艺传承人对接,推动现代设计与传统技艺有机结合、巧妙融合,丰富要素供给,发展多元业态,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打造乡村振兴全省样板的新路径。

篇7

近年来,水城县始终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人才振兴建设的重点摆在工作首位来抓,始终坚持面向农民和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农广校为核心,挖掘农村有实践能力的“土专家”“田教授”,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利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种养殖大户基地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围绕猕猴桃、茶叶、剌梨、温氏养猪、桃花鸡、食用菌、中蜂等主导产业,采取田间课堂、线上线下、理论课堂、学员“现身说法”、外出参观实训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2014年以来,水城县累计培训农民37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34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790人、专业技能型1284人、社会服务型607人、青年农场主53人。促进带动就业创业1.2万余人,领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1个,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980人,认定高素质农民702人。采取面对面、手把手传授、院坝会、微信、电话解答等方式,开展服务2800余次、受益农民2.9万人次以上,微信交流农技信息15万条以上。班级评价满意度纸质版98%以上、网络版80%以上。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95.5亿元,财政总收入37.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2元。

二、存在问题

(一)多部门开展培训,浪费培训资源

职校、农业、残联、人社、群团等多部门实施农技培训,浪费培训资源。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五花八门,重复培训多,普遍存在“培训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地方培训”现象。有的培训为了完成任务而培训,缺乏实用性,有的培训为了销售产品而培训。

(二)学员思想意识陈旧,竞争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学员“要我学”思想难以转变为“我要学”,有的农民有培训需求,但只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通过培训学习,带来长远利益。有的学员认为培训耽误生产,“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常把主观努力寄希望于政府,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更没有形成“不要钱不要物、只想学技术”的意识。

(三)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招生困难

水城县系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多,大批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或创业,留守在家多为老弱妇孺和儿童,参与培训热情不高,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术能力普遍偏低,符合培训要求的学员少之又少。

(四)学员群体差异多样化,满意度评价不高

学员在年龄、文化方面参差不齐,多数学员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理念,难以转变、接纳和吸收,对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云上智农手机App学习应用肤浅、望尘莫及。部分学员年龄偏大,均使用老年机,仅会接打电话。部分学员虽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微信社交软件,也仅用来接打电话、简单语音、视频聊天和“互唱”地方民歌,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利用手机App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更是一知半解。更多农民认为参加培训或参训学习结束后,也无法利用云上智农手机App进行培训申报或班级满意度评价。

三、对策

(一)统筹整合涉农培训资源

以县农广校、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培训主体,统筹整合经信、农业、民宗、文旅、扶贫、劳动等部门资金,形成人财物综合优势,有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吸纳龙头企业、合作社、劳务公司等实力雄厚、信誉较好的企业,加入培训服务领域,建立农科培训服务资源库,结合农民需求导向适时开展教育培训。

(二)强化师资团队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既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既是理论教学的教师,又是实践技术指导的农艺师、兽医师、畜牧师等。在提高教学能力基础上,将专业实践技术指导纳入常态化管理,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参与生产实践,提升农技实践能力。

(三)强化分类培训指导

按照学员梯次结构,将村组干部、妇女、致富能手带头人、普通村民逐级分类培训。按年龄、学历层次进行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后开展培训。按区域、资源的不同,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开展专题培训。将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开展产供销一体化专题培训。

(四)强化远程教育培训

县乡村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时,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为依托,将云上智农手机App列入重点学习内容,让广大农民朋友适时通过智能手机、云上智农,进行线上技术培训学习和信息交流。

(五)强化志智双扶

将农民教育培训倾斜于深度贫困乡村,培训内容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确保培训真实有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遴选学员时,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优先纳入参训学员。力争通过教育培训,激发内生动力,早日摆脱贫困。

(六)深挖“土专家、田教授”

给老百姓上课,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用当地典型人物、事例进行宣传,让他们身临其境、事倍功半。将村“两委”成员、“种、养、加、销”大户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组织起来,经过专业培训后加入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中。坚持培训“三贴近”,深挖本地有较强生产经营经验、实践操作能力的“土专家、田教授”等乡土人才,充实培训师资队伍。将专家教授与乡土人才有机融合,确保培训既有高度深度又接地气。

篇8

为进一步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XX市旅发委组织一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X人,赴浙江省湖州市参加省乡村旅游暨民宿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班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学习,学员通过听取专家讲座、走访交谈、现场教学、深入体验等多种方式,对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和经验有了较深的了解,深感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坚定了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一、考察地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培训班重点考察了浙江省湖州市余村、山川乡、龙之梦、田园鲁家、水口乡、裸心谷度假村、莫干山民宿。湖州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建设,积极探索“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把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二、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

(一)坚持科学规划。

依托本地自然环境及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地域优势,创新乡村发展模式、实施多业态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是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亮点。湖州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整合各地区区域优势集中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农户分散经营可能带来的市场混乱、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为最大限度的保留村庄、民居的原始风貌,同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湖州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实施实施了“一村一品、一型一策”的发展思路,根据每个地区游客市场的定位,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

(二)坚持政府主导。

湖州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当地农户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乡村旅游建设始终不断进步和完善,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乡村旅游由点及面,带动周边村落集群发展。并通过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结合秀美乡村建设,达到“以旅促农,以旅游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

(三)坚持模式创新。

湖州的乡村旅游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一个成果,主要还是得益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营者,能够面向市场进行创新,探索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湖州市已经形成了以乡村旅游景区、休闲村庄、休闲农庄、农家乐、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四)坚持管理创新

湖州创新了乡村旅游管理式,建立了农家乐诚信经营、星级评定等日常监管体系的农家乐管理制度。1、建立了民宿协会,推动行业规范化经营;2、建立农家乐诚信体系。组建农家乐经营诚信联盟,强化农家乐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农家乐经营户的责任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3、建立农家乐星级评定体系。采用定期复核、记分考核、奖惩等办法,实施对农家乐星级和农家乐特色村(点)的评定、认定,并实行动态管理。4、建立农家乐日常监管体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多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农家乐开展食品、环境、消防、接待设施等方面的日常监管;5、开展美丽家庭户评选活动。

三、湖州发展乡村旅游几点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抓好规划布局。乡村旅游发展始终要坚持全局规划,分期实施,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围绕XX市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及提升规划的编制工作,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谋划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旅游景区、点自身优势,通过抓准客源定位,明确项目主题、运营模式等,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是找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旅游的产业规划和定位中,应紧扣本地产业及资源优势,抓准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以“XXXX”为核心定位,乡村旅游项目在完善旅游功能的前提下,要积极谋求特色产业,大力发展XXXX、XXX、休闲度假为主的特色乡村旅游,并融入符合现代人休闲养生的的元素,让传统XXXX产业在换发新的生机。

三是保护传承,挖掘人文历史。乡村旅游项目想实现的特色化发展,必然需要具备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何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实现特色化发展将是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XX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在旅游项目开发中过程中,必须做好现有文物、老宅、古居的保护修缮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将文化保护利用纳入发展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同时,要加强文化氛围营造,利用深厚文化沉淀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味,形成良性循环,汇聚人文资源,打造的区域特色文化。

四是转变思想,创新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发展始终要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在不干预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积极对接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在资金、政策上提供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帮助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农户、村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更多他们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使百姓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篇9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为了提升我为农业经济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农旅双链”发展模式,旨在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农业和旅游业整合起来,很多地方在休闲农业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不但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打造了旅游业的特色,实现了经济、社会双重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在这种“农旅双链”l展模式下,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方说休闲农业欠缺科学规划,管理不够规范,整体服务质量较低,规模不大,品位不高,对当地的特色乡土资源开发不够全面,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等。鉴于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寻当前“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与旅游业的持续良好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经济活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一、休闲农业和“农旅双链”发展模式简介

(一)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指的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景观等,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种植、经营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开发适合人们休闲旅游的产品,为人们提供观光、度假、娱乐、健身、体验等休闲服务,满足人们旅游放松、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的旅游经营形态。从本质上来看,休闲农业是一种旅游业与农业整合的新型产业,以满足游客的休闲体验为目的,为提供各种服务为手段,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体现出教育、文化、环保、医疗等多方面的价值,这种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保”集合于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市场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出路。追根溯源,我国的休闲农业最早开始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主要形式是以观光为目的的参观性农业旅游。在2000年以后,休闲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也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的压力,人们也需要更多高品质的农村旅游产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些农村体验式旅游,更加注意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环保意识,服务质量更高,功能也更加完善。现如今,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新增长点,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二)“农旅双链”发展模式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前时展的主流,涉及面广泛,产业链很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农业景观、农耕文化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与农业可以结合起来。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2015]59》,提出要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建立旅游产业链条和农业产业链条,促使两个产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旅游业可以借助农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而农业也可以依托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活力,扩大影响力,增加农业收入。“农旅双链”发展模式是借助旅游业能够带动人气的优势,利用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形成品牌宣传效应,开发农业产品和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农业品牌和旅游特色,使农地变成旅游景观,带动农业发展,让农民成为旅游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生力军,从而产生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的联动效应,实现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休闲农业发展不够重视科学规划

在“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涉及到了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联结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只有真正体现休闲农业的生态特色,才能确保这种新型产业形态保持发展活力。纵观当前我国的休闲农业来说,虽然规范化程度有一定提升,但是,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没有结合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缺乏根据当地的乡土资源,发展目标不够明确清晰,基本上还是农民自主开发的方式,在休闲农业开发之前,当地政府缺乏进行科学全面的考察论证,不能从长远出发,只是考虑到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导致整个休闲农业的发展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全面,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休闲农业的经营存在着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没有立足当地资源,简单的照搬别人的经验,盲目的模仿,制约了当地休闲农业的长远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二)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比较低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产业链庞大、涉及因素众多的产业形态,管理难度增大,也对于整个产业的监督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现在来看,我国的休闲农业管理水平较低,很多地方都是各自为政,缺乏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降低了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休闲农业开发地区的各种基础设施、道路、卫生、水源等硬件水平较低,不能为当地的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相关的管理部门监督和服务意识弱化,缺乏对休闲农业相关的餐饮、娱乐、住宿、农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另外,休闲农业涉及了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农业部门、旅游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企业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密切,也影响了休闲农业的良好发展。

(三)休闲农业产品档次较低规模不大

休闲农业作为“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的一种有益探索,这种以“农业”为基础的新型旅游经营形态,不可避免的需要品质优秀、独具特色的产品做为支撑,扩大在旅游业和农业市场上的影响力。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开发的产品在功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品牌意识,休闲农业的产品整体档次较低,缺乏与当地的特色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还处于比较浅的层面,特色不够鲜明,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较低,文化元素的涉及还比较少,缺乏知识和文化内涵,在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还比较弱。休闲农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不强,知名度较低,加上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也制约了休闲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尽管当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相关管理与研究工作还比较滞后,从业人员大部分是来源于农村的赋闲人员,这些人原来只是从事农业生产,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也比较弱,休闲农业的服务、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普遍较低。另外,由休闲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不稳定,缺乏正确的职业培训。即使有些人员参加了一些培训学习,但时间通常都比较短,不够系统和规范,严重影响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自我发展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导致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三、“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休闲农业发展理念,重视产业规划

休闲农业作为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只有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效益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制定出科学的规划,为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才能从源头上确保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休闲农业开发,首先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的理念,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实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的完美结合,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布局,打造品牌,突出特色。在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对于当地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市场需求、配套设施、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_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创建主导旅游品牌,制定科学的宣传推广措施,增强市场影响力。另外,制定休闲农业规划,需要强化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结合,真实发挥休闲农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注重休闲农业产品开发,打造产业特色

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对于当前需求越来越旺盛的休闲农业旅游市场来说,打造有特色、高品质的休闲农业产品,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影响力,塑造休闲农业品牌,提升休闲农业开发水平。针对当前休闲农业产品档次不高、品味较低的现状,在进行休闲农业产品开发时,需要结合当前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享受方面的需求,对消费群体进行细分,开发不同层次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注意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利用当地的文化活动,打造成系列的休闲农业产品,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避免对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破坏性开发,打造当地休闲农业旅游的特色,实现农业及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整合,实现两者相互带动,共同发展,增强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加强政策扶持理论研究,做好管理领导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为了提升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还需要加强休闲农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休闲农业开发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我国休闲农业的开发。同时,国家方面也需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这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活力。另外,各级政府也需要发挥服务、监督、管理职能,充分认识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当地休闲农业开发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做好相关部分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流程,提升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积极向国内一些休闲农业开发较早、取得成效明显的地方学习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经验,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重视专业人员培训教育,提升服务水平

高素质的人才是提升整个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急需培养一些具有先进的休闲农业管理经营理念的人才队伍,增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一方面,国家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休闲农业的特点,设置专业课程,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重视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技能方面的教育,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休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篇10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面积1852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人,森林覆盖率80.55%。赤水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山川秀丽、风景旖旎,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千瀑之市”“遗址”美誉。

全市现有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各1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各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先后获得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市等38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名片,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是洗肺、洗胃、洗耳,养脑、养心、养眼的养生胜地。

强化党政统筹 构建全域旅游工作格局

近年来,赤水市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赤水调研时提出的打造“四河四带”(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特色产业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美丽乡村带、绿色城镇带)重要指示精神,把旅游产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的主抓手,始终坚持“旅游兴市”战略不动摇,突出“全景式打造”,推动“全社会参与”,促进“全产业发展”,强化“全方位服务”,实现“全区域管理”,全力建设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75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旅游业成为加快赤水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赤水组建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市旅游发展工作全局。整合世界遗产管理局、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旅游局等6家主要涉旅管理机构职能,成立赤水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实现对全市旅游产业的统一管理。整合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建赤水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实体公司、平台公司、龙头公司“三大定位”,率先在全省完成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工作。收回委托给民营企业经营的大瀑布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经营管理权,实现全市旅游资源的统一经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营销,景区经营性收入两年增长10.6倍。

强化“三个提升” 推动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

强化品质提升,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山地旅游精品。按照5A级标准提升大瀑布、四洞沟、佛光岩、竹海等主景区基础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天岛湖、天鹅堡、黔北四季花香等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目前,全市已建成4A级旅游景区4个、申报5A级景区1个、打造国家级休闲度假社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建成全省首家智慧旅游房车服务中心、大瀑布观光电梯、燕子岩观光索道,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旅游观光小火车、半岛酒店等一批引领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在全省旅发大会期间精彩亮相。

强化服务提升,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综合接待体系。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游客接待中心,建成高星级酒店7家,商务酒店、特色客栈、乡村旅舍457家,竹海、张家湾、大瀑布汽车露营基地今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全市接待床位达到2.3万张,2020年将突破3万张。将“大数据”成果广泛应用于涉旅行业,成立赤水云旅游创客中心,建成全景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精准把握旅游脉搏,实现电子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旅游营销、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为游客提供便捷化、智能化、协同化、差异化的旅游服务。巩固拓展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创建成果,组建旅游行业协会及住宿餐饮等行业分会,强化涉旅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质量。组建景区市场监管分局,整合旅游、工商、城管等执法力量,开展旅游综合执法,推进旅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强化品牌提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聘请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王志刚工作室等顶级策划团队,确定了“丹青赤水”的旅游宣传主口号,策划举办世界城市旅游小姐大赛总决赛、中法国际民俗文化狂欢节、“四渡赤水”国际越野挑战赛、“穿越中国侏罗纪”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活动,唱响“丹青赤水”旅游品牌。建立覆盖全国省会城市的旅游营销网络,在川、黔、渝和华东片区设立旅游营销中心,每年投入8000万元以上资金开展“高空+地面+网络”的全方位品牌宣传。精心策划组织旅游营销大事件在央视和全国一线卫视品牌进行宣传;联手旅游专线商,重点针对成都、重庆、贵阳主城区18000余个小区进行集中宣传推介;与国内30余家知名电商平台、60家核心旅游专线商形成战略合作联盟,构建包含500家旅行社、15000个收客门店的网络营销渠道,实现目的地游客人数与门票收入同步增长,辐射拉动中远端客源地市场。“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31.8%,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2.6%。

强化全域融合 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赤水把旅游产业当成综合产业来打造,扎实推进工旅、城旅、农旅、文旅、商旅等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初步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生态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0.8%;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1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395元、9325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44%。

推进旅游与新型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按照把“园区建成景区、工厂建成景点、产品开发成商品”的要求,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32个,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25个,为旅游发展“留白”。重点引进一批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购物销售、观光体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企业,为旅游发展“添彩”。目前,已建成黔老翁晒醋、红赤水、永斛园、竹韵等工业旅游网点4个,乔纳斯啤酒广场及啤酒工厂等一批工业体验性项目即将签约。预计201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建成工业旅游网点6个以上。预计到2020年,每年新引进工业项目40个以上,建成投产3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形成竹木加工、特色轻工、新医药大健康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旅游与绿色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产城景一体、城乡村统筹”:在城区高标准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防洪排涝、文化建设于一体的三十里河滨大道;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建设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交通枢纽、主题公园、养生养老、文化演艺、高端会议等配套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创新区,规划建设生态文化体育公园,打造省级户外运动基地,修复明古城墙、丙安古镇等古城古镇、古街古巷,努力提升城市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在赤水河谷高标准建成全国首条旅游公路,布局天鹅堡、天岛湖2个高品质山地休闲度假区,打造独具赤水特色的驿站、客栈、茶庄、醋庄、酒庄等,着力构建集健康养生、特色餐饮、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快进慢游”服务体系;在景区沿线高标准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实施“增彩添色”工程,种植桃树、李树等景观林8000亩,种植三角梅、黄花槐、樱花等花卉苗木基地2000亩以上,精心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多彩、美仑美奂、色彩斑斓”的新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