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战略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物流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物流战略

篇1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的重要关节。2011年3月,自重庆出发的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境。从此,铁路开始成为海运、空运之外连接欧洲的第三条运输大道。从开通中欧班列到现在,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国际货运列车已有17种。

2016年7月21日,满载服装、布匹等日用品的X8024次中欧班列(义乌至马德里)从铁路义乌西站驶出,这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的第2000列。

目前,依托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新亚欧大陆桥,已初步形成西中东三条中欧班列运输通道。

中欧班列进入高速发展期

有数字显示,中欧班列从第1列到第500列,历时4年;从第501列到第1000列,历时7个多月;从第1001列到第1500列,历时5个月;从第1501列到第2000列,仅用时3个半月。其发展如高铁列车出站,加速之迅猛世所罕见。

从始发城市来看,位居中西部的重庆、郑州、成都、武汉的班列最多。成都至罗兹(蓉欧)、郑州至汉堡(郑欧)、武汉至波兰(汉新欧)、苏州至华沙(苏满欧)等更多中欧班列相继运行。目前,中欧之间一共开通了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的西部通道、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的中部通道和经满洲里口岸出入境的东部通道。中国铁路已经铺画了39条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国内也已有16个城市开行了去往12个欧洲城市的集装箱班列,并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营,有力拉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

2016年4月21日11时,法国里昂韦尼雪货运站热闹非凡,为了迎接首个以法国为终点站的中欧班列,中法两国政府官员、里昂市企业界和侨界代表以及数十家媒体记者一早就来到车站等待。

这列从武汉吴家山铁路中心站出发的中欧班列,满载着各类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及服装等货品,一路向西,横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用时15天,终于来到了法国里昂。

里昂曾是古代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今天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端终点。中欧班列的开通使里昂与中国之间建立起定期的铁路运输,这对加强亚洲和欧洲的贸易往来意义重大。

2016年6月8日,中国铁路正式启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品牌标识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融合中国铁路路徽、中国铁路英文缩写、快运班列英文字母等元素,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展示中国铁路稳重、诚信、包容、负责和实力的品牌形象。这种统一有利于集合各地力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信誉度的国际知名物流品牌,对于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供更多有效供给,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欧形成互联互通“新动脉”

事实上,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互联互通的“新动脉”。中欧班列大量开行,为中欧之间进出口货物提供了全新的物流模式。中欧班列只有海运时间的1/3、航空价格的1/5,班列化、客车化开行的组织方式,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物流体验。

而借助中欧班列,重庆、成都、郑州、武汉等内陆城市,正在打造自身开放的新高地。目前,郑州中欧班列输出的货物有来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全国23个省份以及日本和韩国的转口货物,回程货物则覆盖了德、法、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这为郑州的对外贸易和合作打开了一扇窗口。

正是基于这种优势,如今中欧班列越开越多,已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方式,为服务中国对外经贸发展,贯通中欧陆路贸易通道,实现中欧间的道路联通、物流畅通,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运力保障。也逐渐成为中国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的重要推手。

2015年6月,一列载有1万件德国产净水壶的渝新欧国际班列驶入重庆铁路口岸。这是国内跨境电商第一次采用国际铁路运输将货物进口回国。每箱运费大约3500美元,与海运基本持平,但时间缩短近一个月,只有空运价格的1/4。

随着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W班列提挡加速,中国内陆城市与遥远的中亚、欧洲城市瞬间拉近。现在,德国啤酒、法国葡萄酒、西班牙橄榄油、荷兰牛肉……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品通过中欧班列进入中国。而中国的智能手机、电子产品、化工用品等也越来越多地通过中欧班列走俏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并有超过70个国家和组织表达了支持和参与意向,为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推动欧亚物流融通提供了有利契机。

中欧物流“列车”存在哪些短板

中欧班列作为贯穿欧亚大陆的陆上快速通道,不仅事关国家安全战略,而且充当着“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因往返货源紧张,各地纷纷以补贴争抢货源而恶性竞争。

2011年7月,重庆开通国内首趟发往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国际货运集装箱班列,唤醒了沉寂数十年的亚欧大陆桥。短短5年,中欧班列运行线路日益密集。目前中欧班列在中国境内稳定开行的城市已达16个,到达欧洲8个国家12个以上城市。一些线路已实现每天发车的常态化运行。

更重要的是,货源范围也在日益扩大。目前,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已由开行初期的手机、计算机等产品扩大到衣服鞋帽、粮食、机械设备等。过去电商货物、精密仪器等主要通过空运的货物,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同时,辐射范围也从中西部扩大至全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

在此情势下,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凸现出来了。加上国内一些地区市场运营不规范,出现了恶性竞争加剧等问题,削弱了中欧班列的影响力。由于货源不足,各地纷纷采取补贴争抢货源,造成相互压价、赔本赚吆喝的乱象。目前中欧班列每标箱运输成本不低于6000美元,有的班列为争抢货源只收取成本一半的运费。低价竞争使大部分班列处于亏损运营状态,只靠当地政府补贴来维持。

专家认为,战略上,中欧班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马六甲海峡”困局;经济上,中欧班列缩短了欧洲与亚太的时空距离。但由于港口资源分散、铁海衔接不畅、政策配套不足等原因,“陆桥经济”尚未做大做强,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工作。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了《中欧班列建O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部署未来5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任务。《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体系。中欧班列年开行5000列左右。补齐上述短板迫在眉睫。

解决好供给侧问题是当务之急

专家认为,解决中欧班列的恶性竞争,需要整合资源、科学统筹,强化市场主导和运营管理,但最根本的是解决货源供给不足问题。要通过多式联运拓展海内外货源,提升中欧班列辐射力,发展覆盖亚太地区的转口贸易,做大以中欧班列为纽带的欧亚大陆桥经济。

重庆、辽宁、浙江等地已经通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创造了新的货源供给。比如,从2015年7月开始,越南、云南的咖啡陆续通过西南国际公路大通道抵达重庆,再经“渝新欧”转运后抵达欧洲。2015年,重庆共实现咖啡贸易额近10亿元。通过渝新欧班列,近期一年可实现出口3000个集装箱的咖啡产品、交易额可达20亿至30亿元。

除了铁公联运,重庆也在不断发展铁空联运。2016年5月,重庆将德国一批健身器材通过渝新欧班列中转后空运到新加坡。随着这条物流通道的常态化,未来重庆与航空4小时半径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依托渝新欧发展铁空联运的前景更加宽阔。

近年来,辽宁大连也在利用中欧班列的通道作用,发展海铁联运,开发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过境中转货源,全力推进以大连港为转运中心的“中韩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大连港带动满洲里过境箱量同比增长85%。

同时,应整合港口资源、防止无序竞争。沿海港口普遍存在功能重叠并重复建设的现象,甚至同地区之间的港口也经常因抢货源而“打架”,这种“一桥多堡”的现象不利于将港口做大做强,无法充分应对外部港口竞争。还应破除标准障碍强化铁海联运。铁路与海运的集装箱不配套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大陆桥作用的重要因素,既影响了效率又增加了成本。铁路集装箱标准应主动对接海运标准,只有做到一次装箱、一箱到底,才能实现铁海无缝衔接。还要完善政策配套释放红利。发展依托中欧班列发展国际中转贸易,需要口岸、税收、通关等政策方面的配套,目前配套政策不完善,中欧班列的拉动作用有限。韩国、俄罗斯等国纷纷设立自由港,吸引了大量中转贸易。专家建议,应在中转贸易条件优越的地区,设立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以政策红利拉动陆桥经济快速发展。

另外,可以搭建国家级平台以服务于地区国际贸易。广西、新疆等地一些国际物流企业表示,由于国际贸易涉及通关、安全等问题,需要与国外海关、铁路、安全等部门沟通协调,地区和物流企业缺乏国际谈判的经验和能力,建议在国家层面搭建服务平台,帮助破除国际贸易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

物流“列车”需要内外联动智能化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社会,更是一个物流社会。互联网发展几十年来,与物流结合后,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及生活引导力。

“物流随便打个‘喷嚏’,人们都要跟着‘感冒’”,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现代物流与大众之间的关系。现代物流除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外,还给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目前,物流已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220万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8.7%。这几年物流在促进整个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钢煤、建材等大宗生产资料物流需求严重下滑背景下,铁路货运在批量零散货物、铁路快运和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增长明显。

根据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物流服务做先导;消费升级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也有更高要求。

随着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及“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加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流现代化正呈现出链式化、智慧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欧班列作为全球物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适应这一趋势,更要走在前面做引领者。

近年来,国家区域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上升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做好上下游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物流环节的协同发展,打造全供应链综合服务,节约供应链物流成本、提升效率已成为主要标志,必须加快实现互联网+物流+渠道转变,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推广使用,实现智慧化提升,造就大批创新型物流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类物流互联网平台超过200家,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

目前,世界上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思潮。但是,中国从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需求出发,要做新型全球化的引领者。“一带一路”战略将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紧紧联系起来,是一种互利共赢惠及全球的划时代战略。中欧班列能够快速发展,就以铁的事实做了证明。以中欧班列为重要特征的互联互通物流大格局,要跟上“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必须实现国内国外科学统筹、联动融通,向智能化发展、升级。在这方面,国内是基础,国外是延展。中国物流业既要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又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苦练内功,快速融入国际大物流之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外企业提供优质良好的全程物流服务,以品牌赢得市场。

篇2

[关键词] QFD 物流配送 质量改进

一、引言

质量功能展开(QFD) 最初是运用在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上,是从质量保证的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方法获取顾客需求,并采用矩阵图解法将顾客需求分解到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和各职能部门中,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使得设计和制造的产品能真正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QFD是一种顾客驱动的产品开发方法,是一种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质量保证的方法,也是使产品开发各职能部门协调工作的方法。其目的是使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和最优的质量占领市场。近年来,QFD方法不断向管理、服务业等各种领域渗透,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本文将QFD 应用到物流配送质量的改进中,通过分析顾客的需求,进而找到为满足这些需求所应采取的措施,为提高其服务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改进的方法。

二、物流配送流程及配送质量

物流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它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如图1,一般的配送作业包括订货、收货、验货入库与存储管理、订单处理、货物分拣、出货、理货、包装、配装送货、送达服务等作业。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

物流配送中心在运作的过程中,必须对配送流程进行优化,提高配送效率,且流程中的每一步都要准确、及时,并且具备可跟踪性、可控制性和可协调性。提高物流配送质量,才能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图1 物流配送的简化流程

三、基于QFD的物流配送质量改进过程

1.物流配送需求分析

顾客满意是每个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物流配送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更应强调基于顾客的需求来设计物流配送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流程是否合理的评价准则。因此,顾客需求分析是进行物流配送质量改进的第一步。物流配送的顾客即是该配送中心所服务的各个货物的接收点。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接受同一配送中心服务的20家连锁超市进行物流配送需求调查,最后汇总统计后,顾客最看重的5个指标及其重要性得分(采用5分制)如表。

表 顾客需求及其重要性调查汇总表

2.明确满足顾客需求的措施

通过对顾客的需求分析,进而确定物流配送质量改进的具体目标,首先要确定满足顾客需求的措施,措施的提出应是全公司的所有相关人员的集体智慧,而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责任,一线的操作人员、客服人员等都应共同提出建议并进行协商。笔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具体提出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配送的硬件设施、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员工的素质以及纠纷的处理制度的5个措施。

3.构建物流配送服务质量屋

确定了顾客的需求及实现需求的技术措施,进一步需要确定需求与措施之间的关系,如图2,构建了物流配送服务质量屋。基于措施与顾客因素之间的紧密关系,可以计算出各项措施的重要度得分,计算公式为:,其中式中:表示措施的重要度;表示顾客需求与措施间关系的紧密程度(采用5分制来表示),n表示顾客最看重的因素的个数;m表示对应措施的数目。同时在质量屋的屋顶可以进一步分析各项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其中:表示对应的两项措施之间强烈相关;:表示对应的两项措施之间中等程度相关;Φ:表示对应的两项措施之间无多大相关。在此基础上,进而即可找到对顾客满意度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措施,包括员工的素质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同时配送的信息系统及配送的硬件设施也比较重要,对员工的培训与员工的素质两个措施之间又具有强正相关性,因此通过对质量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配送企业对员工的素质的提高及对员工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质量屋的分析可以为企业进一步改进配送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了改进的着眼点。

图2 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屋

四、结束语

如何充分利用各方面的需求信息,以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QFD方法的应用在国外早就不仅仅限于制造业,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我国QFD方法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本文基于QFD方法,深入的挖掘物流配送企业顾客的潜在需求,进而提出为满足顾客需求对应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构建质量屋并进行分析,为物流配送企业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效益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媛媛肖念:西方服务质量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7,15;26-27

篇3

联盛十分重视物流能力建设,多年来不断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建立了常温、冷链、蔬菜和生鲜四大物流中心,并应用了大量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助推连锁零售业务的发展。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考虑,联盛已将物流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九江联商物流有限公司。负责集团整体物流与城市共同配送业务的开展。

近日,本刊记者现场参观了联盛的常温物流中心、连锁超市和易佳购便利店,对其物流规划和运作管理进行了深入了解。合理的物流体系建设与运营管理

据九江联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君杰介绍,联盛零售业务的发展战略决定着其物流体系的建设,同时物流效率的高低也影响着集团零售业务的服务水平。2010年以来,联盛对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精密的规划,最终形成了满足公司全业态、全渠道发展模式的物流体系。

1.常温物流中心

位于九江市汽车工业园九园路的常温物流中心,是联盛最大的物流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旗下33家连锁超市、3家购物广场、1家奥特莱斯、5家连锁加盟社区便利店的常温商品仓储及配送业务,同时还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送服务。该物流中心仓储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长期存储的商品SKU数量达到4600左右,年吞吐量达10多亿元。快销品周转频率约为3.5天,平均库存周期大概为12天。物流中心每天可以完成两个批次的拣选作业,上午拣选完成的货品当天下午配送至门店,下午拣选完成的货品次日上午配送至门店。

马君杰告诉记者,物流中心的高效运作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先进的物流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物流中心的运作管理。据悉,该物流中心根据商品存储及拣选需求的不同,采用了重型式货架、流利式货架、重力式货架、层板式货架四种货架类型,实现了先进先出的存储功能;应用了林德高位前移式叉车、电动托盘车、电动堆高车等多种装卸搬运设备;采用了富基融通WMS系统、DPS拣选系统以及RF手持终端等设备同时,采用了标准化的托盘、笼车等单元物流器具,并在集团内部实施循环共用,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

在运作管理方面,物流中心对商品实行了ABC分类管理,按月、季、年进行准确分析;根据门店需求,将收货商品分为直通品和存储品。直通商品可分为单链直通和分播直通,实现了越库配送,避免了重复作业;通过在空隙处装入重量较轻的非托盘产品,来解决标准托盘与运载车辆尺寸不匹配问题,提升运输车辆装载效率;物流中心按照平时的需求配置了15台配送车辆,并采取了业务高峰期安排外协车辆配送的方式,在为门店做好物流服务的同时,节省了物流成本;仓库内部工作人员实施计件工资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电商物流体系建设

目前联盛有60多万会员,计划2016年突破100万会员,电商发展模式是典型的“由线下向线上发展”的模式。当前,联盛的门店已经覆盖了九江市所有县域地区,因此电商业务开展充分发挥门店仓的优势,在各个门店均设置了小型拣选配送仓,公司对收到的订单实施统一分单,由最近的门店负责拣选、配送商品,完美地实现了“2小时送货上门”的服务。自电商业务开展以来,每天的订单量不断攀升,截至2016年3月,日订单量已达到两三百单。

3.冷链物流中心

冷链物流中心功能多样,不仅包含低温仓储配送功能,还设置了食品加工中心,创立了联盛自主熟食品牌“孟佳肴”,直供联盛连锁超市;设置了中央厨房,完成对蔬菜的前端处理和配菜环节,并将配好的蔬菜由冷链配送至连锁超市;为了保证“最后一公里”的冷链质量,联盛所有的连锁超市都配有冷库,针对电商生鲜配送则备有冷藏箱、冰袋等保温设备。

先进的物流系统与作业流程

据仓储部经理张艳介绍,联盛的常温物流中心主要作业环节有收货、质检、入库、分播、存储、分拣、集货和出库。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规范的运营管理下,即使是作业高峰期,各个环节也依旧利落有序。

1.收货准备

该物流中心设有8个收货口,收货口的东侧设有一个约仓口。供应商依据门店订单需求安排发货前,需要提前24小时与约仓员预约到货时间,约仓口工作人员提前安排好收货员及收货月台,供应商货物到达之后将发货单交于约仓口,以保证快速有序收货。

2.质检、收货、复核

仓库收货员与供应商实施一对一收货模式。收货员同时担任质检工作,对于普通货品实施抽检作业,对于贵重货品及百货拼箱商品则实行全检;收货员将商品订单输入RF终端,然后扫描商品条褐,完成收货。

复核员将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输入RF终端,系统自动回单,对所收货品进行复核,如果入库订单与复核输入订单有出入,系统自动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复核。

3.入库

WMS系统对所收货品自动分配货位,需要存储的商品直接由高位叉车司机扫描条码,将货品送至指定货位存储;对于直通商品,则由叉车司机按照指令送到指定的直通货品区;单链直通类货品在完成收货之后,后台自动出交运清单,当天送到门店,直通分播类货品则由工作人员放到直通分播区进行分播作业。

4.拣选

拣选区位于存储货架的第一,二层,分为整箱拣选巷道和拆零拣选巷道;直通分播货品整箱和拆零拣选通过DPS电子标签提示进行区分,工作人员应用DPS电子标签系统对所需货品进行拣选,拣选完成的货品送至集货区。

5.盘点

拣选完成后,拣货员可通过扫码对拣选巷道货品进行全盘和动盘工作,以保证所拣货品准确无误。

6.集货

集货区按照门店分为不同的区域,拣选完成的货品集中到指定的各个门店集货区。

7.出库

该物流中心设置有8个出货口,配送车辆均为尾板车,与配送月台相连,叉车将托盘或笼车等单元化容器装载的货品送至车厢内部,最后在空隙部位装载非单元化器具装载的货品,提高车辆满载率。

马君杰告诉记者,联盛物流中心建设之初,他们就充分考虑到先进物流系统的应用,与富基融通合作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WMS系统、DPS拣选系统。先进的物流系统给物流中心带来了多重优势:一是实现了物流中心的无纸化作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效亵二是系统易操作,减少了仓库员工培训时间,节省了时间成本;三是仓储及拣选的准确率得到保证,同时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增强了员工工资绩效管理的便捷性。

未来物流规划

随着公司全业态、全渠道战略的不断推进,联盛进一步对物流战略发展方向以及物流中心的建设有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目前,联盛在位于九江市九江县和八里湖新区交汇的联盛大市场中规划了新的物流产业园,该地区拥有连接东西南北的铁路、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等完整的交通体系,位置优越,出行方便。据悉,新物流中心占地109亩,将统一布局常温及冷链仓配设施,建成后不仅将担负联盛所有业态的物流仓配任务,还将承担城市共配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二是进―步布局线下网点,

目前,连锁加盟社区便利店“易佳购”已经开设了5家,2016年联盛计划打造100家线下加盟门店,这些门店在布局完成后,不仅将解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将极大地丰富联盛的经营业态。在实地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易佳购的门店不仅有齐全的商品在售,同时还可提供水、电、燃气、通讯等费用代收代缴服务,购买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订花、订餐等服务,以及多种信息查询服务和其他中介服务,成为服务居民生活的便捷场所。

三是加快拆零分拣中心建设。

连锁加盟社区便利店由现有5家拓展至100家的战略部署,对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马君杰表示,100家加盟店要保证有2000个SKU的商品,但目前只有580个SKU。为了进一步扩充商品品类,联盛正在建设的拆零分拣中心,只要该分拣中心建成,其余加盟店将在九江市迅速开业。

篇4

[关键词] 物流能力;要素;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F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008-03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SJD63004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姚 娟,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杨 琴,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江苏 南京 210029)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已快速成为制造业大国的现实,物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物流中承担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配送等协作企业的物流服务仍存在一定的能力约束或能力差距,其能力的不确定性和能力概念界定的模糊大大限制了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运营的绩效。国外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物流能力的研究,其成果有助于分析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物流能力,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物流战略。

一、企业物流能力含义

目前,对物流能力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是针对企业开展所有与物流相关的运作过程而言的。对物流能力的定义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Donald Bowersox认为,物流能力取决于物流成本,企业依靠物流能力获得竞争优势;马士华认为,物流能力是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设备的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汪鸣、冯浩认为,物流能力是在对物流的计划、控制及过程中实施的能力,有静态能力、动态能力和综合控制能力;潭美清提出,物流能力是物流供给主体提供物流服务的能力。

二、灵捷时代的企业物流能力分析

1.物流能力分析的重要性

(1)市场结构的多样化。我国在2004年、2005年全社会实现物流总额增幅均在30%左右,尤其是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物流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物流发展迅速。同时,加入WTO也迫切要求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物流产业由于体制制约、设施落后、服务滞后、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专业化程度较低,经营粗放特别是协调运行能力较弱,服务意识不强,物流成本高,物流周转速度慢,物流能力较低,如何认定企业的物流能力并调整该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尤为关键。

(2)分工与交易的需求。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而市场大小由运输的效率决定。专业化与分工是紧密相连的概念①,专业化就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不同职能的操作种类,或者说就是将生产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的职能操作上。杨小凯②提出了交易费用和分工演进相结合的思想,分工和深化增加了用于协调分工的劳动者成本,即交易成本。所以,分工的深化促使收益递增,分工决定企业各自具有不同的核心物流能力。

(3)高速经济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时代,对物流能力的要求已远远超出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物流运作中呈现的网络化组织、多式联运方式、过程优化、过程监控等要求对新时代的物流能力将提出诸多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2.传统物流能力构成要素及其局限性分析

物流能力构成要素研究的代表机构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物流研究团队(MSUGLRT),在其1995年的研究中从供应链和全球视角阐述了物流能力所具有的一般性、普遍性、动态性和关联性,并通过对北美、欧洲和太平洋地区17个国家的111个企业的采访,从32种可能形成物流能力要素中确定了17种通用的物流能力,如表1所示。

该物流能力要素的研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鉴于当时的环境,其物流能力的研究有多处局限。

(1)该物流能力是建立在单个企业角度而非供应链角度,缺乏对供应链整体物流能力的整合。

(2)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缺乏深入研究,上述能力仅涉及信息技术和信息共享,信息技术的使用过于宽泛。在后续Cliuton和Closs的研究中增加了电子数据交换(EDI)能力,可以看出是后人的修订。

(3)缺乏对服务能力的描述,未体现物流的服务观。在后续Ellinger等人研究中提出客户的响应速度、客户服务水平、递送的准时性、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延迟或者短缺的提前通知,也可看出是后人的修订内容。

(4)未体现物流流动的网络化和信息网络化,未将物流能力与Internet信息的流动手段相结合。而实际上在交易方式、数据共享和顾客响应等方面Internet已成为重要手段,并有效推动了物流能力的提升。

(5)缺乏对物流柔性和创新能力的体现。在顾客需求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今天,柔性能力已极为突出。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要求物流能力不断创新,物流是智慧的体现,物流活动中充满了创新。

三、灵捷时代物流能力的要求

通过上述对传统物流能力的要素和局限性分析,整合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物流要素的性质,提出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物流基本要素、物流运作要素、物流服务能力要素和电子商务能力要素,如表2所示。

四、物流能力测评及分析模型

1.指标值的确定。本指标值的确定事先制好调查问卷(或问题清单),填写问卷(或回答问题)均采用5分制,对其中的定性指标,采用高标定位法,即首先选定一个标杆企业作为赶超对象的企业,将该标杆企业的各分值均定为最高分5分,本调查问卷的标杆企业为海尔集团。

2.参与人群。由对该行业物流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打分,采用得尔菲法。

3.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次中的每一个指标,其重要性程度不尽相同,确定好指标权重,对企业物流能力的准确测量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指标体系的指标个数较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

其主要步骤是:(1)确定比较矩阵,请专家对指标两两比较其相对于上一层所从属指标的重要性之比,由比值构成比较判断矩阵;(2)层次单排序,用方根法计算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归一化,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3)层次总排序,自上而下分别用每一层的每个指标相应的归一化特征分量作权,乘以下一层其支配的每一个指标的特征分量,便得到下一层指标的组合权重,最下一层的组合权重即为所求。在总排序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组合的一致性检验。

五、实例分析

我国某大型家电生产制造企业(简称A企业)自20世纪70年产以来,已成为国内知名家电制造企业,其主要产品冰箱畅销国内外。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加大新产品研发的同时,对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逐一改进,进行了一系列蓄势整顿。本论文主要针对影响物流成本的物流能力进一步分析,并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B企业、C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请专家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确定了比较矩阵,由此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能力的指标权重,然后对A、B、C三个企业的各能力进行5分制评价打分,确定了指标值,并进行各层面的加权平均,如表3所示。

为了更直观地进行比较,将各层面的综合评价值除以相应权重转换为全部值,如表4所示。

结果分析:

1.企业A为知名企业,其物流基础扎实,物流要素呈现高分趋势,但其物流运作能力欠佳,主要体现我国国有企业的“大而全”,物流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之间存在严重扯皮和低效率情况,物流服务能力差,客户意见不断,不能有效地实现客户反应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鉴于此,建议对物流进行彻底的整顿,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2.企业C的电子商务能力呈现较强态势,有效地弥补了该企业的物流基础能力不足现象,其电子商务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均呈现正效应。这说明,在信息时代,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物流企业可通过信息化途径迅速占有市场、赢得客户并提高管理效率。

3.三个企业可以通过物流联盟来实现“共赢”,A、B、C三个生产性企业均有较强的物流实力,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降低投资成本,企业之间可以采用联合战术,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4.三个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均不是很高,整体水平为初级,可考虑引入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将企业内物流和企业外物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承包给相应的专业公司,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企业度身定做物流方案,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可使企业轻装上阵,强化新产品的开发并提高产品质量,这在国外已有较多先例。

5.物流企业的能力是个综合因素,物流基本要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要想提高企业物流能力,应从物流基础要素、物流运作能力、物流服务水平和电子商务能力几个方面均衡发展,同时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的。

六、结束语

本文对现阶段企业层面的物流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体系,对企业认识自身现状和调整改进有较大参考价值,文章中的能力指标体系也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本文未涉及供应链角度的物流能力研究,同时对如何实现上述物流能力、发展和创新物流能力的机理和方法以及约束条件下物流能力的研究尚未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tanley E Fawcett,Linda L Stanley,Sheldon R Smith. Developing a logistics capabilit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7.4.

[2]林国龙.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3).

[4]汪鸣,冯浩.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