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范文
时间:2023-04-09 04:5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历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历史课 九年级 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Methods of Ninth Grade History
Abstract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ninth-grade, time is tight, heavy task, how to co-ordinate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review of the limited time each ninth-grade history teacher must solve the problem. Develop a plan for the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effective review method, learn to integrate knowledge, the formation of thematic understand divergent thinking, and point to an area, so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review the historical course, to get good grades in school examination.
Key words history class; ninth-grade; review methods
1 科学制定历史科目复习计划
1.1 吃透“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用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综合了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历史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因此,作为复习课程,教师自己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与纲领。这只有吃透了课程标准,精研了考试说明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整个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包括主要包括了: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三、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主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主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主要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实的整合;主题三“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则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这三个主题既互相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点,它们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也各自不同。对于主题一我们主要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史料和基础知识。对于主题二,则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联系与分析,掌握历史发展、文明传承的一些基本线索和规律。对于主题三,我们要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站在唯物历史观的角度上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握了不同专题的不同侧重点,我们才能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2 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在把握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根据九年级历史课复习内容的庞杂,时间的紧迫等实际,从整体上为学生把握复习时间。在复习层次上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三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细评,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复习目标和落实测试目标。在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时,要让学生明确复习要达到什么的目标,这个目标将通过什么方式来检验。复习的目标我们可以“四化”来概括:一是历史知识回忆重现, 使知识巩固化,二是历史知识查漏补缺, 使知识完整化;三是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四是历史知识综合应用,使知识实用化。明确了复习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时有目标、有方向。同时学生也才能根据教师定下的目标和检验方式来确定具体的复习内容与方式。一般来讲,复习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注意做到精选习题,定时定量,及时评讲,查漏补缺。
(2)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模式。这里注意要做到“四抓”和“四忌”。“四抓”主要是指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一抓历史知识的回忆,二抓历史知识的对比,三抓历史知识的延伸,四抓思想方法的领悟。“四忌”即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一忌没有重点,平均使力;二忌盲无目的,陷入题海;三忌没有规划、临阵磨枪;四忌压力过大,劳逸失度。在复习中只要注意做到“四抓”就能建立起有效的复习模式,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避免“四忌”就能在复习中少走弯路,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2 优化专题、整合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信息,但一时难以理解、吸收,更谈不上运用其来解决问题。要在复习中帮助学生达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目的,需要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具体方法就是在复习时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历史线索来编制知识网络,进行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同类型历史知识归并起来形成历史专题,这样就可以清晰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世界近代史上不同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如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等,这些革命战争或者改革整合起来就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专题。我们可以把各国发生革命或改革的原因、当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思潮等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找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这就是通过历史的横向联系形成专题,帮忙学生巩固知识,并用以分析历史问题。一方面,历史上每个事件都是前后联系,一脉相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基础知识系统化,这就是历史的“纵向”联系。这种专题复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历史,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3 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九年级的学生在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具备相对完整的体系、稳定的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以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为中心,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以与这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接联系的人或者事件为圆周,组成一个圆,我们称之为母圆。圆心可以选择那些历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核心人物或者重大历史事件(即第一层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引申出来的相关的人物或事件(即第二层次人物或事件)组成一个圆,我们可以称之为子圆。
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都可以做圆心,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例如,中国时期的专题,用点以点带面的复习法可以作如下设计:
以晚清重臣李鸿章为圆心,运用发散思维联系到、、不平等条约等知识点,形成一个母圆;以为圆心,联系到、、清末立宪、等知识点,以他们为圆心,组成一个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图存的子圆。以不平等条约为圆点,以《》()、《》(第二次)、《》()、《》()、《》()为圆周,就可以组成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的子圆。这样通过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归纳梳理基础知识,打破章节间的界限,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总结,在原来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使各个知识点连成“线”,组成知识“面”。
实践证明,在九年级历史的复习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有效的复习策略与方法,使学生从死记硬背向主动识理明义转变,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预期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2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学生只有熟悉课本,打好基础,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离开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是空谈。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在课上要引导学生注重课本的阅读,从中掌握最基本的史实、概念,按照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讲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如对于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可根据目录整理成相关的线索,在每个章节串线的基础上,再把整本书串成一条线索,让学生明白:世界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实践证明,抓点理线,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和条理化。因此,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主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从而做到“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知识点。
需注意的是复习课不是上新课,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知识层面上,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我的做法主要是印发考试说明给学生,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详略得当。
二、专题复习,关注热点
第一阶段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一个过程,学生从中掌握了大量信息,但一时难以消化、吸收。学生要真正掌握好基础知识,需要将其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使书本由厚变薄。方法是在复习时重新组合教材,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进行“纵横”联系,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及时把同类型历史知识归并起来形成专题,这样就可以清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归类为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专题。这种把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是历史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社会上每一事件,都前后联系、一脉相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其基础知识系统化,这就是历史的“纵向”联系。为此我的做法是为学生整理了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和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这些专题的整理为学生理清了复杂的历史,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合贯通,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凡是符合当前时代主流的重大时政热点,如国庆60周年盛典,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双百”人物的评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低碳经济等都可作为复习的重点。教师可充分结合考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实现重点、考点、热点相结合。
三、精编精练,培养能力
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精编练习,每周进行“实战演练”,然后根据演练结果讲解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探求命题的途径和规律,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巩固深化基础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和效果。
1.选择题。如何准确快速地得出历史选择题的答案是一张试卷得高分的关键。因此教会学生做选择题时要经历三个主要步骤:①先审题干,分析题干时,注意其中的关键词;②再审题肢,认真推敲备选项;③推断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要求是否相符。掌握了单选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对于解答有一定难度的选择题很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辨析题。2008年开始,辨析题由原来的6个错误18分变为3个错误18分,节省了考生的时间,但同时也加大了失分的可能,仍然是试卷中的容易失分题。答出判断的理由4分要拿到满分,一定要说清楚错误的原因,不能简单改错。
篇3
1、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生活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距今约25万年前后,进化成了早期智人;在距今5万年前后,进化成了晚期智人。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按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人种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3、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氏族。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即血统以母系计算;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在氏族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氏族的首领多由年长的妇女担当;由于群婚,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教好中国历史很重要,所以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是这样的:
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初三年级4—8班共5个班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材分析
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余下内容。
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篇5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6题为物理部分,每题2分,共12分;7—16题为化学部分,每题1分,共10分;17—22为生物部分,每题1分,共6分。)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
D.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潜入水中,这样就制成一个电池,其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是电池的正极B.此时电压表的读数是0.6V
C.盐水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D.该电池可以直接用来给2节手电筒供电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D.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第5题图
5.如图,电路中R1<R2,开关闭合,电压表V的示数为4V,电压表V1的示数
A.等于4VB.大于2VC.等于2VD.小于2V
6.如图所示的各种电路,同种元件的参数均相等,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灯从亮到熄灭的电路是
A.B.C.D.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撕成碎片B.在研钵内,蓝色的块状胆矾被研碎
C.石蜡受热时熔化D.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生锈
8.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
A.自来水B.蒸馏水C.矿泉水D.鲜橙多
9.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
A.原子B.单质C.元素D.离子
10.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元素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
11.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广口瓶B.细口瓶C.烧杯D.集气瓶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13.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对右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14.下列事实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油菜花旁香味浓郁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蔗糖是白色固体说明分子肉眼可看见
C.干冰升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水结冰体积膨胀因为分子体积变大了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电解水的正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16.某元素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R2-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A、X-YB、X-Y-2C、X-Y+2D、Y-2
1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
18、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
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
19、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20、某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后,作出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A.汉江河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河流生态系统
B.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它们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C.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
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1、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生物甲乙丙丁
铅的相对含量0.046.000.4961.00
A.乙—丙—丁—甲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D.甲—乙—丙—丁
22、下列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标本.
A.①②③④B.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④D.⑤④②③
非选择题(主观题)
物理部分(48分)
二.填空题(22分)
23.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24.烧开同一锅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材与完全燃烧的天然气质量不同,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当水烧开后,水蒸气会把锅盖顶开,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内燃机的_______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似.用水做冷却液是因为水的_________大。
25.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选项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第25题图第26题图第27题图
26.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________电,丙球带负电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1、S2时,灯L1、L2是________,只闭合S3时,灯L1、L2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_________会造成电源短路.
28.如图甲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a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__安,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__安.
29.某同学将两节新干电池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并用电压表测开关的电压.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_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约为________V.
第29题图第30题图第31题图
30.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电阻的.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与________接线柱接在电路的M、N两端.
3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8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32.将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上________________电荷;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3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要使R1、R2并联,请在A、B圆圈内填出电压表“V”或电流表“A”,并标出两表的“+”、“﹣”接线柱.(2分)
3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2分)
第33题第34题图第35题图
35.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钱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3分)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
位置ABC
电流/A0.300.240.54
A.改变电流表的量程或换电流表再测几次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当L1灯泡发生断路时,L2亮度__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另一实验小组的小利同学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进行试触,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6)小利同学纠正错误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下数据,他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流相等.其不足之处是:.
A处的电流IA/AB处的电流IB/AC处的电流IC/A
0.40.40.48
36.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1)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L1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测出了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AC之间的电压UL1=2.4V,UL2=1.4V,U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UAC=________________V,并得出了实验的最终结论.
37.小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铬合金丝,④是锰钢合金丝.①③④长度相同,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实验中,在M,N之间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
(3)为了验证猜想A,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试验.
(4)分别将①③两根金属丝接入M、N两点间,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6分)
3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l0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化学部分(30分,考至第四单元课题3结束)
五、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20分)
39.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氧元素;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写出元素符号“O”的意义:。
40.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铜丝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氯化钠固体是由构成的。
41.食物调料中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是白色粉末,气味辛酸,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醚,熔点185℃~l87℃;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写出莽草酸的一条物理性质:。
42.新华社北京2006年3月10日电,目前长江干流60%的水体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黄河干流近40%河段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淮河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低年级
一、前言
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加大了低年级的识字量,将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新课程也一直强调小学低年级将适当强化对学生汉语拼音的教学,体现汉语拼音的工具性,让孩子不混淆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必须引导小学生按照自己喜爱的方法去自主识字,有效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断提高小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然而,从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教师有时辛辛苦苦的教,但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背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多教师依然将记、读、背、写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僵化记忆,课堂缺少活力,教学内容缺少兴趣,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进来,成为课堂上的看客。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识字学习的有效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既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措施
1.游戏法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上学,好玩的天性依然存在,学习主动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记忆能力等都与高年级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这时候的识字教学应该侧重以游戏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选择游戏教学方法,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真正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游戏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常见的啄木鸟治病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颗树,大树有很多叶子,每个叶子上有一个汉字,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然后让小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改正上面的错字。再例如动物找食游戏,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帝有汉字的动物画,有小青蛙、小猴子、小兔子、鹰、长颈鹿等,再贴上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虫子、桃子、萝卜、树叶等,然后让小学生用粉笔划线把小动物和它们喜欢的食物连起来;还可以玩摘水果游戏。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大树上长满了鲜红的水果,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学生回答正确,就“摘”掉水果送给小学生;还可以比赛开火车,学习完生字后,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开火车,看哪一对小火车又快又正确,教师就给予奖励,发个小红旗,当然开火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开单轨,也可以开双轨,在开火车读时,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读放在箩筐里的生字,也可以用生字卡片读,这样的游戏中既锻炼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其识字的积极性,一举双得。
2.创设情境法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枯燥的讲授会让学生感到比较乏味,如果语文教师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小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感受识字的魅力,会极大的提高其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在识字教学中,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小学生理解能不不高,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太深,也不能过于繁琐和复杂,要简单易懂,让小学生很轻松的就融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获得感官体验。而且中国的汉字很多都是形象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汉字本身象征的图画,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在这种形象的情境中,加深印象,例如“天、地、人、山、水、土、木”等许多独体字,都可以变成很形象的一幅幅画面,加深小学生的记忆。教“哭”的这个汉字时,很多小学生容易将后边一点给漏掉,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小姑娘哭泣的样子,然后让小学生想象自己哭得时候的样子,脸上有没有泪水,小学生在以后写到这个字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泪水,就不会再漏掉右边象征泪水的那一个点,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多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技术进入小学课堂,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多媒体展示出来的艳丽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会极大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教师在课堂生有选择地将多媒体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可以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上一只小羊要过河,河里有大大小小的石头搭成的小桥,每个石头上都有一个汉字,这时教师告诉小朋友,只有大家都认识这些字了,小羊才能顺利过河,当小学生认识完一个汉字,小羊就向前一步,直到最后上岸,这样游戏中小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参与,唯恐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小羊不能过河。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在例如学习山水等汉字时,教师完全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一座大山,大山慢慢的变成一个山字形状的汉字,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学习“采”这个字时,可以演示一幅画面,一只小猴子伸出爪子,正够着一个大桃子,旁边带注释“采”字。动感的画面中,学生的印象特别深。
篇7
[关键词]历史纪念馆 研究工作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323-01
众所周知,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的有效运作和科学管理,是当今历史纪念馆各项事业走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纪念馆的研究工作包罗万象,重点就如何搞好历史纪念馆研究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研究工作在推进历史纪念馆事业全面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一支的多功能复合研究队伍
就目前我国历史纪念馆的发展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历史纪念馆虽然设有研究部门,但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只是从事一般的浅显的日常工作,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所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策划展览、对外宣传、文物研究等专题工作,大多靠外聘专家来实施完成,严重制约着历史纪念馆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便成为提高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水平的关键所在。
1、加强对现有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各地历史纪念馆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大都呈现中老年居多、年轻人偏少的现象,而且整体专业文化素质和研究水平偏低,当务之急是对现有研究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综合培训,其具体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请进来教”。就是专门邀请一些国内顶尖的历史纪念馆研究专家来馆,分门别类地举办有关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方面的专题讲座,以及因材施教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从而拓宽研究思路,掌握研究方法。二是“派出去学”。就是不定期地委派研究人员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历史纪念馆研究方面的培训会议和研讨班学习;或者是到学术研究工作搞得好的兄弟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2、面向全国招聘与引进学有所长的专业研究人才
不断充实与加强历史纪念馆学术研究队伍力量。这方面主要可以考虑两种渠道。一是外聘已有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经验的专门人才;还可以与全国历史纪念馆联手,进行学术研究人员的馆际交流。二是派人参加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挑选专学历史纪念馆、历史类等相关对口专业的优秀大学生、研究生,通过严格的程序聘用到历史纪念馆研究部门工作。实践证明,用一个德才兼备的专业研究人才,是历史纪念馆走向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相反用一个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的人,那将是历史纪念馆一场灾难的开始。
3、大力培养和造就从事学术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纵观历史纪念馆的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是手段,搞好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等才是最终目的。据了解,大多数历史纪念馆的研究人员只是从事单纯的编研工作,一遇到设计展览、对外宣传、文物研究等工作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所以,今后历史纪念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是,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锻炼与造就一批既精通学术研究,又胜任策划展览;既熟悉对外宣传,又擅长文物研究的多功能复合型学术研究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推动历史纪念馆繁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健全机构科学管理,提高学术研究成果
为了确保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科学管理,首先应考虑的是成立历史纪念馆学术委员会领导机构。领导成员主要由馆领导和馆内具备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等文博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组成,具体从业人员可以放宽到馆内具备中级和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重大决策、确立科学管理制度、保障学术研究经费、策划研究课题,并对全体研究人员的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还要不定期地召开专门会议,依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布置和落实新的学术研究任务。在历史纪念馆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科学规划和确立学术研究课题。根据历史纪念馆的双重性质和各自所反映的主题历史文化内涵不同。遇上重大课题,就要设立专门课题组,并指定优秀学术带头人挂帅,具体负责重要研究项目的完成。对于一般研究课题的任务分配,则可按馆内具备高、中、初三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人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不同,具体承担完成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课题。这样通过专门课题的学术研究,从而带动历史纪念馆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并取得编研出版学术著作馆刊、策划主题展览、编写宣传教育文稿、专题文物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学术研究方面,陕西秦俑历史纪念馆做得比较出色,不仅有雄厚的专业研究力量,而且近年来还推出了一批响誉国内外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
三、建立健全科研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术研究队伍是决定历史纪念馆盛衰荣辱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历史纪念馆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奉献。所以对学术研究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健全历史纪念馆科研奖励制度,对于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包括出版学术专著、发表优秀论文、策划大型展览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研究人员,要旗帜鲜明地给予表彰和重奖,比方说提拔重用、发放奖金、提供外出考察学习和休闲渡假的机会,以及提高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其它优厚待遇等。只有建立健全历史纪念馆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术研究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为祖国的文博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郗宝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资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篇8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理念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148-01
伴随着数据技能的快速进步和持续传播,数据化热潮早已渗入了每个区域(包含教学体系),数据技能不只改进了教学进程、教学形式、教育途径和管控形式,也创建了新型的教学观念和管控形式。教学数据化变成了顺应时代进步、完成教学当前化的需求。院校管控身为教学数据化的关键构成,在数据社会被赐予了深层次的涵义,它转变了以往的院校管控思考形式,将数据技能视为院校管控创建和运作的实体,是更新院校教学管控内容的高效途径。
一、学校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
院校教学数据化是一种庞大复杂的组织项目,与院校数据化的各个层面有关,包含有关能源的供应和限制,每个单位责任的调节和实践,工作人员的培育和鼓励,数据化构建进程的规划、施行、评估、改善等。要完成院校教学数据化以及有关原因的全方位控制,必须结合一系列高效的院校数据化管控制度。
在教学数据化构建进程中,技能方面的构建只是信息化院校的前提,更加关键点是从体系和管控方面展开的院校数据化构建,将此两个层面的构建统一策划和整合能够使院校数据化的功能达到最大值。在院校数据化构建进程中,不只需求一个强大的技能支撑机构,还需求管控单位、事务单位和文化单位的紧密交流和参加。所以,院校数据化必须先拥有一个对应的专业部门来集中和管控总体院校的数据化项目,进而可以从系统和体系上保证院校数据化项目的成功施行。
1990年之后,伴随着教学数据化的进步,CIO(即Chief Information Office)体系初步出现在美国院校中,CIO指的是首要数据施行人员或者数据主管。一般而言,美国院校中的CIO指的是副校长阶层的高等管控岗位,其首要责任是设定和管控总体院校的数据技能进展计划及施行任务,与此同时也管控着院校数据化平常任务。
伴随着数据化的深层次进步,CIO不只是用作一类崭新的数据管控人员,也用作一类管控制度,逐渐受到教学领域的注重。院校数据管控CIO制度是一类崭新的教学管控体系和思路,构建完善院校数据化管控的CIO制度就是在院校干部阶层中设定具有职业素质和更新认知的数据管控者,引入不仅掌握数据技能事务,还了解教学规则和管控的指导者,确立管控者教学数据化的CIO的详细职责和权益,并在每个阶层的单位中设定掌管数据技能和数据化管控的责任人员,生成一系列高效的责任制度,构建平稳的院校数据化管控系统。CIO制度可以大力推动系统发展的原因是经过对系统内部数据管控任务的反复、重新构建、深度开发IT技能的策略意义,高效提高管控的绩效。最后从机制方面来推动系统不断进步,更快地实现系统的目标。若想有认知地从院校管控的层面搜集和研究数据,就必须确定院校数据化的管控制度,并能将其运用于院校的管控策略中,组织推动院校数据化管控的完成。以观念引导操作、改革操作、更新操作,全面地完成院校数据化管控,提升院校的管控效率,最后完成教学信息化。
二、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实践创新
教学管控的数据化不仅是单纯地运用计算机对教育活动、同学、老师、资源等展开管控,更关键的是运用计算机的信息管控和数据研究作用来支撑院校管控功能,对院校各类任务形势展开决断、监督、调节、评估。完成管控的当前化。从创建数据化管控观念到构建数据化的管控制度再到完成数据化的院校管控,数据化渗入到院校系统的各个层面,变成引发院校管控体系中各种原因及其构造转变的一股力量。以“信息院校”为托词的院校管控的更新操作完美地展现了数据化管控的优势。
“信息院校”是在“以往院校”前提下,运用当前的数据化方法和器具,将实际院校的各个能源信息化,生成一个信息平台,它使实际院校在各个层面都得以伸展。它是以互联网为前提,将教育和学习的各种软件能源(包括教案、材料、书本等)、院校的各种公办与管控(品德教育、研究等)、与其他领域的交流与连接(与社会的联系以及与家长的互联网交流)、院校的各种设备和环境等数据化,完成院校教学以及管控的信息化、数据化和智力化。院校信息环境将院校的各类数据体系和能源组织在一起,完成数据的分析和互换。目的在于完成院校能源的顺序化管控和提高利用率,并且为院校供应策略、规划、管控、运作以及评价的全面和体系化的管控空间。对院校的管控来说,数据管控集中化的实质是经过制造、传播和运用专业人员培育进程中的各类数据能源,在综合、一致分配教育因素的进程中,倡导节省、限制、快速为意义导向,进而实现节约教学开支、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的管控目标,从而不断进步。
院校的管控工作进程指的是信息院校体系的保护进程,数据管控体系具备整体保护、持续搜集、全面涵盖的特征,信息的特点是及时性、综合性、切实性和来源性。体系信息包括教学要求、管控服务、执政任务、成绩评估、学者培育、资产、同学就职等各个层面。经过体系多方式、多角度和多模式的信息展示作用,数据置于彻底开明的形势,“院校”越来越公正、公平,彻底实现全方位的院校开放和群众督导的目标。
信息院校经过软件顺序完成项目进程再造,将职位责任、任务要求、操作过程、水平标准及记载信息镶嵌到信息体系中,使其具备“规则”的功能。每个功能单位和职员应当遵循顺序实施,不用等会指示,进而使教育工作者依照项目过程展开工作,而不是功能分配,院校的以往单位界限被慢慢突破,阶级系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数据管控不只是院校扁平化,也使院校更加顺序化。数据体系变成了总体院校的核心。教育工作者之间经过各体系的交流来合作,其工作形式产生了剧烈转变,每个人能够在一个时间内完成多个任务,而每个任务又在同一时间内有多人在合作。因此,不只降低了院校的运作开支,还提升了院校总体的运作水平。最关键的是,体系的信息展示和提示作用使教育工作者掌握了院校当下的运作形势和自己的任务,院校各阶层干部都可以及时把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状况和院校的强项与劣势,准时调节改善,生成了个体自身限制、自身鼓励、自身改进、自身进步以及持续被管控、环节性调整和不断完善的高效制度,保障了院校的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院校数据化管控是教学数据化的关键成分,它不只是一类管控操作也是一类管控观念,与此同时也是科技品质与文明品质互相融合的管控进程。数据化是院校管控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学技术化的成果,以观念引导操作、以观念改革操作、以观念更新操作,是促进教学数据化过程,完成教学迅速进步的目标,达到教学技术化的最后目的。
参考文献
[1] 邓阿琴.基于开放式能力模块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工教育. 2014(16).
篇9
【关键词】节能理念;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很多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最近几年,人们通过努力在节能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所谓的节能,它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其中,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上合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投入产出比;环境可以接受是指节能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指标要达到环保要求;社会可以接受是指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损失与浪费。如今建筑节能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节能理念的建筑施工原则
房屋建筑必须要严格按照节能设计要求来执行,选用的门窗、墙体保温性能要好。在一些天气较寒冷地区,房屋建筑施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三层窗,又或者是高效保温的节能窗。在对房子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通风、日照环境,并结合实际的能源供应情况,必要时还可以适当运用采暖手段以便改善房屋建筑热循环。在照明环境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再来选择一些耐用、高效的照明灯具,达到节能明亮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地热、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好好的利用起来。
同时,在选用建筑材料时,要优先选用节能的建筑材料,用空心粘土块、煤粉灰制品、空心砌块等来替代过去传统的粘土实心砖,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氨酯、玻璃棉、发泡聚苯乙烯等,并利用节能型墙体来提高隔热保温性能,推广应用节能型门窗密封条以及门窗。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建筑节能,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建筑节能框架体系。我国对于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主要的节能措施有:
1、对新建的建筑有严格的规定,一定要依照新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特别是某些强制性的条文,在我国,新建建筑可以达到节能标准占有90%左右的,在建筑施工阶段实现节能达标的新建建筑占80%以上。
2、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主要是针对己用的公共建筑或中老式居民建筑。比如针对北方城市的居民建筑进行供热保温节能改造,针对老式公用建筑的节能改造等。在建筑行业这个领域中,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新兴课题,我们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开发、推广,来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国地域面积广,但能源分配不均,此在进行建筑节能工作时,要从实际现状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区域要采取不同的建筑节能措施,积极的研发推行各种建筑节能措施,从建筑材料到建筑施工全方位进行加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三、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有效应用
1、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节能
节能施工中,技术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是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该技术不仅建筑物体积大、工期长而且施工工艺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需供应大量的水,特别是在混凝土用水占了施工用水的绝大部分。面对建筑业繁荣昌盛的时代,混凝土产量达到20亿Lm3,如果搅拌一立方米混凝土需要用水量l85kg,以年为单位,我国建筑施工的年用水量需要3.7亿t,混凝土的养护更离不开水,有专家测算过,养护时的用水是搅拌用水的2~5倍,且它们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自来水,价格昂贵。我国本就是一个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因此建筑节水意义重大,节水是节能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的保温系统设计是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墙体保温层的设置分为墙体外设置、墙体内设置,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墙体外设置,其保温效果较好、使用面积省,但粘接性差,会出现开裂、脱落、渗水等不良现象。墙体内设置,其施工技术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但保温效果不理想。墙体保温它可以分成抹灰、喷涂、干挂、粘贴等几种工艺,但施工材料不同也会导致施工的方式不同。在墙体保温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材质产品的不同要求,来控制施工的环境温度。比如,在喷涂施工前,确保保温涂层的厚度达标和均匀一致,基层清洁、干燥、平整。施工中要注意喷涂的距离、速度、流量和角度。干挂工艺适用于外部保温,它的保温效果、隔热和防水性能都比较好,但价格成本略高,比较容易受温度、雨水、风力 地震、大气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确保好墙体锚固可靠性、制定金属件防腐防水措施、完善连接节点质量等。
3、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建筑技术是建筑节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措施,太阳能是人们可利用的最洁净、最丰富的一种能源。我国大部分的建筑项目施工中,都使用了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节能、功能强大,更重要的是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
太阳能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建筑物的楼顶安装一个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然后根据能量转换的原理,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通过蓄电池组把电能储存起来,最后将相关线路连接到相应的供电设施上,通过这样的装置的转换,能够基本满足建筑物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量。在北方基本上都是利用太阳能技术采暖和供热,真正实现节能建筑日常供热需要。太阳能的使用不仅安全可靠,没有污染,不用消耗燃料,更不用受环境限制的影响,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维护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是未来节能建筑的重要内容。对于北方城市的建筑,要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发挥建筑的热源效率;对于南方城市的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改善建筑物自然通风技术和遮阳技术,减少空调的能耗,实现环保节能的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是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潮流,建筑产是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办法、标准规范都未真正应用到节能建筑中,节能现状不理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加快节能建筑的步伐,一起去研究、探索,把节能建筑工作真正的实践起来,采用节能材料,大力倡导新技术,用最少的能源消耗获来赢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提高节能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子羊.建筑结构节能的设计与施工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15(17):1098-1099.
[2]鲍丽敏.建筑门窗节能在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体现[J].科技促进发展,2009
20(11):1210-1211.
篇10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1
1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1)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工程机械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允许用户对定制知识类别,对知识进行基于本体的定义,针对每一类知识定义其描述属性,较好地解决了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