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文旅融合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旅同步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重视地区资源优势分析,汇总现有资源类型,在产业规划中发挥出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带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农旅同步概念分析
1.1内涵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所谓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访问。“农旅同步”是一种新型产业融合形式,将农业经济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发展路径。“农旅同步”具有农业与旅游双重特征。
1.2原则
“农旅同步”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地区的传统游戏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对农业与旅游进行合理规划,并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就政策、价值、空间和生态的角度来说,“农旅同步”的规划原则为:第一,关注政策变化,对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出联动效应的正面影响力;第二,把握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实现产业的融合;第三,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与地区文化融合,促进文旅互动;第四,生态理念,需具备长远发展意识。
1.3模式
常见“农旅同步”发展模式如下:一是农业景观+观光旅游;二是采摘种植+体验旅游;三是保健种植+养生保健旅游:四是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五是特色农业+探险旅游。
2 “?r旅同步”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对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创新模式,建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出农业的利用价值,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与融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形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但是在“农旅同步”发展模式下,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对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产业的建设规模较小,对于外部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农旅同步”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平衡产业关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 “农旅同步”发展对策
3.1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发挥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影响,加强运作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宣传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倡导私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农旅中的利用价值。其次,坚持产业联动。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时空局限,将农旅作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在农旅景区周边布设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局面。最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对发展计划进行分化,细化各阶段、各地区、各产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节奏,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2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第一,需进行地区资源调查,明确资源优势,对产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出农旅生产、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复保健、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需要结合生态资源如温度、光照、土壤、生物分布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建立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二,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农旅综合体规划需要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布等,对功能区域和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时空效应。传统农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且已经形成了与地区市场相适应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根据现有产业布置以及自然地形地质对农旅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可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区,不断引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
为了保证“农旅同步”产品的质量、农村景观的生态性、旅游的舒适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农旅道路规划,需要分化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而车型主要以游览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为主,低碳环保,有效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大型观光区,需要建立专门的游览廊道以及产业片区栈道,满足农业生产和景观游览的双重需求。对于道路规划,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差异化景观。
篇2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自主旅游时代,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更好的满足游客追求特色化、品质化的要求。根据自治区文旅厅及剧院的工作安排,2020年8月4日—5日,剧院党办主任董海珍、杂技团副团长吴群组成调研小组,先后考察了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内蒙古抗战纪念园2个4A级景区。通过现场参观、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景区基本情况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突破传统休闲农庄的打造手法,围绕“农耕”文化,运用创意手法,着力打造了农耕文化体验街、农耕文化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广场、绿色长廊、民俗活动互动区、农业大地景观、移民文化村、河套民俗文化村、黄河文化园、宇鑫温泉水世界、葵博园等农耕文化旅游景观等休闲项目,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与观光、浪漫与体验的深度结合。
存在的问题:一是景区、景点均属于公益性质,全部免收门票,无收入来源,景区运行靠财政支撑,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作为4A景区,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等设施还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吃、住、行、游、娱、购的产业链。三是景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维护费用逐年增加。四是景区没有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之地方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难以保障。五、景区内缺少表演艺术的支撑,活力不足。
(二)内蒙古抗战纪念园
发展红色旅游,是旅游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是增强党与人民群众思想沟通的纽带,更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五原县县委县政府在红色旅游项目规划过程中,关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注重多产融合发展,在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景区开发运营等方面逐见成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内蒙古抗战纪念园是4A景区,五原县委县政府在以烈士陵园为中心,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在4A景区基础之上做出提升。结合展馆、牌楼、纪念碑、烈士名录墙、墓冢、展厅、骑马石雕、广场和地道等设施,打造军事文化体验、地道观光休闲运动、民俗、文化体验、农耕休闲体验等多个元素体验区。将总体定位为以乡村资源为本底,以抗战文化为特色,集红色研学、自然观光、民俗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红色参观游览与乡村风情旅游区。
存在的问题:一是运行经费不足。现园区每年运行费用需200万元,因设备老化运行费逐年递增,县财政困难,所以运转难度大。二是纪念馆内没有声光电设备,缺少展陈物品。抗战纪念馆在2017年建馆后,自建馆以来此项多媒体工程至今未做到全部设计和施工,展陈物品稀少、品种单一。三是内蒙古抗战纪念馆二楼与地道急需布展。由于资金紧缺,纪念馆二楼需装修并布展。四是烈士陵园区需维修。由于受地翘运动、盐碱渗透等影响,目前现状总体陈旧,急需进行维修改造。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调研组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蒙古族文化为亮点,打造河套农耕文化体验区,构建满足可吃、可玩、可观、可乐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功能;二是针对观光休闲型大众游客,创新游憩方式,打造具备户外运动、民俗观光、康体健身、绿色休闲四项基本功能的体验区;三是以河套民俗文化村为核心,打造河套商业休闲带。
其次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的深加工解决的是客户的需求。曾有旅游专家讲过关于“后备箱”的故事:我看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好不好、生态农业做的成不成功,标准就是看游客的车的后备箱是不是装满了当地的土特产。用什么东西来装满他的后备箱呢?应季的农产品只能满足一时,别的时间怎么办呢?要满足游客旅游中“购”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些深加工的东西,把农产品变成礼品,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如特色民俗产品、面人、竹筐、豆腐、榨油、酿造酱油等等,可以通过体验让游客参与制作,也可以做好卖给游客,既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和乡村旅游本身所蕴含的生态诉求,生态建筑、新能源建筑在休闲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在农村进行建筑改造,既要保存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与功能。有相当多的市民愿意为更加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支付更多的费用。民宿、农家院在满足游客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硬件设施,需要景区在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方面多下工夫。
篇3
关键词 乡村旅游;旅游景观;发展现状;优化策略;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86-01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2]。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它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3]。随着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游的兴起,人们对乡村旅游体验需求迫切增强,从而催生了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的新发展。
1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动态
1.1 国外研究综述
捷克、德国等是开展乡村景观研究较早的国家。在北美洲,以Forman为代表的一些生态学家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设计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捷克景观学家 RuziCka和MikloS在研究区域规划、开发和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LANDEP)。近年来,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和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成为了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郑辽吉认为乡村旅游景观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生态系统。陈威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的转变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景观设计,乡村旅游景观更加侧重于从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旅游项目和产品、旅游体验等多角度关注乡村景观可持续性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以农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基础,以农家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满足城镇旅游者的休闲度假需求为目的,以农村田园景观和民风民俗文化景观为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系统[3]。因此,其发展也必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2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现状
2.1 发展优势
2.1.1 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旅游交通的提质升级,近年来南京主要乡村所在地开展了干线公路与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建设工程,并且大部分乡村旅游点已经将统一的外部旅游交通标识覆盖全区县主要公路道口。
2.1.2 乡村旅游景观品牌逐步建立。以农业体验、原乡美食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产品经过多年的打造,已成为南京乡村游的重要产品和亮丽名片,“傅家边草莓”“横溪西瓜”等乡村游产品在南京周边已有一定知名度。并且成功举办“梅花节”“草莓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乡村景观旅游品牌逐步建立。
2.1.3 旅游景观体验类型多样。南京乡村旅游逐渐摆脱单一的农业发展形式,目前乡村区域正全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聚区,这个集聚区集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园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同时,结合旅游景区的发展,融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高科技元素等元素,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和旅游业态。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景观体验形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南京的乡村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原有的景区或者农产品种植点,景区周边效益良好,离景区稍远则差些,且主要以餐饮或住宿接待型为主,对本地传统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1-5],使得景观体验主要停留在传统项目(观光、采摘、垂钓等)上,缺乏特色和精品,产品结构不丰富。
2.2.2 乡村旅游点分散,整合度较低。总体来说,南京乡村旅游地景观斑块分布较分散,区域特色和主题不突出,集聚效应较差[1]。目前主要形成了方山乡村旅游聚居区、白马乡村旅游聚居区等,其他旅游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2.2.3 缺乏开发资金投入,整体发展乏力。缺乏乡村旅游资金投入,大大制约了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加之当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主体并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导致乡村旅游景观整体发展呈现出乏力状态。
2.2.4 景观品牌形象模糊。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较模糊,目前尚未形成特有的品牌效应[1],导致客源市场缺乏稳定性。
2.2.5 部分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由于政策不完善、缺乏资金投入等,使得部分乡村旅游配套的公共设施较简陋,住宿餐饮接待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稳定,旅游接待设施稍落后[1-4]。
3 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策略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培育和拓宽农村产业链,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5]。
3.1 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以休闲农业景观建设为抓手,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共赢。把南京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农旅互动,乡村景观设计及建设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南京现代农业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实现,创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村落周边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城市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向乡村的转移,促进农村整体景观面貌改变。鼓励和扶持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增加就业,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把南京村落景观打造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一方面要依托城市的资金和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景观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山水、寄情田园、放松心态的场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3.2 精心运作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品牌
着力塑造品牌,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和传递乡村景观品牌的相关信息,深化印象;二是策划构思新颖、深含韵味、富于美感、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知名度;三是注意对品牌的保护和延伸,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支撑的品牌体系,大力推广品牌;四是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发展形象营销、口号营销、网络营销、联合营销、名人营销、情感营销等,提高景观价值营销的效果。
3.3 “政府+企业+社区”联动,引导乡村社区参与景观建设
开发乡村旅游景观应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发展机制,政府、企业和乡村社区分工清晰,各司其职,定位准确,合作共赢。首先应强化决策层的社区参与意识。加强对乡村重点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培训宣传,提高他们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视,并使其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对于当地景观综合品质提升以及旅游地生态环境维持的重大价值;其次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备的参与机制。在社区参与旅游景观建设的运行机制中,社区是核心,一切机制的构建都围绕社区的利益展开。因此,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强化旅游目的地所在区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最后应提高社区居民的景观建设参与能力。政府可委托规划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地方旅游规划院校等对社区成员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运营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具有社区参与愿望的居民能掌握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1],加强其参与乡村景观管理的有效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本地区旅游景观开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休闲农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6]。
4 结语
农业是乡村区别于城市最基本的要素。发展乡村旅游不能脱离农业生产,但又不能仅限于生产,还要为休闲观光提供优质的景观[6]。对于乡村来说,通过农业旅游有助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7]。
5 参考文献
[1] 黄山区乡村旅游规划[EB/OL].[2016-07-30].http:///link?url=x4nF2vFTSbKmYmoeJdGoSNIxMA0P8K6gV1zQqZo4RiRqPR-CHydXEh6lEsgN9mmsFTjPolqQrhA_k2xgQKbAEYQwPxeN2bU51W3-dgiAFRzLq.
[2]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3] 叶洁楠,谷海涛.南京石塘竹海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11,25(1):126-130.
[4] 张岩.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业休闲式旅游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4(12):22-23.
[5] 王利炯,沈浚.乡村景观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联动研究[J].南方农业,2009(1):88-90.
篇4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也为推动鄂西地区经济开发,2008年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全面发展区域经济。2013年省政府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将“两圈两带”即汉江生态经济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作为湖北省重要发展轴线。借助全省平衡发展的机遇,鄂西地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破束缚与界限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前分析研究鄂西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对区域经济战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 1983年提出,他主张到较为偏僻没有污染的地区观赏自然风景、寻找野生动植物、考察当地文化的旅行。目前对生态旅游的涵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给出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专项形式。结合多方观点,360百科给出的最新的定义是以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虽然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所有的生态旅游概念都强调了两个要点:一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即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二是回归自然生态,在天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享受舒畅。
近几年生态旅游以每年超过15%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壮大,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热潮,在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自由、经济、悠闲的旅游方式,开始亲近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鄂西地区以山岳生态和森林生态为主,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机遇,用绿色旅游经济带动湖北区域经济,给旅游者带来特色生态旅游体验。
二、鄂西生态旅游的概况
目前,鄂西地区生态旅游的范围包括随州、荆州、荆门、襄阳、宜昌、十堰、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 2个世界文化遗产:十堰武当山、钟祥明显陵、1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鄂西圈”的森林覆?w率占全省54%,林地、山岳景观资源尤为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农架和武当山,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武当山属于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名胜景区,还有规模宏大的木制结构的古建筑宫殿,除此之外耳熟能详的生态景区还有武当太极湖、恩施大峡谷、三峡大坝、炎帝故里、神农架大九湖等[2]。这凸显了鄂西地区强大的旅游资源实力和在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9年的创建,鄂西区域生态旅游得到跨越式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收获显著。
三、鄂西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发展进程分析
1. 改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是现代都市人放松压力的主要休闲旅游方式,景区除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以外,配套的基础服务设施也在更新换代、完善齐全。鄂西圈经过9年的建设与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都相继开工建设并顺利完工,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路况方便游客的出行;景区内的特色美食街、中西餐饮店、各种档次的旅馆、农家民宿、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服务产业也相继建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的服务,将旅途时间缩短,延长游览观光时间,真正实现“快旅慢游”的目的。
2. 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山区脱贫致富。鄂西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山、穷、库”的地区,贫困县占到全省67%,贫困人口约占全省70%,环境相对封闭,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脱贫致富,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各级政府通过“旅游扶贫”的途径,招商引资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创造就业岗位,让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通过旅游的消费需求创造发展契机,生态旅游是带动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力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的提高。比如武当山景区在最近几年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丰厚的门票收入和旅游消费产品收入使得2016年的旅游总收入突破40亿,武当太极湖的建立体现休闲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郧阳区樱桃沟村是最典型的依托旅游发展致富的小乡村,公路交通方便,村落依地势修建,樱桃树种满道路两旁,景色宜人,春天踏青赏花,初夏采摘樱桃,秋冬是烧烤、朋友聚会的最佳场所,装修风格各异的咖啡馆、酒吧、农家乐、休闲垂钓、特色民宿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给当地的居民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 旅游市场需求扩大,经济收益显著增加。截至2015年年底,鄂西圈接待游客23769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总人数46.6%,实现旅游总收入169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9.3%,相当于圈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3.5%,宜昌和十堰领跑鄂西圈,旅游总人数双双突破4000万,成为圈内新的旅游增长亮点。随着游客的增多,圈域景区景点品质明显提升,5A级景区达到8家,4A级景区达到26家,旅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万人次(数据来源:《湖北统计鉴》2016年),鄂西生态旅游圈以“一江两山”为基础,在市场整体发展布局中,以生态为依托,休闲度假为主题,将旅游产品创意凸显,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实现将自然优势转化成经济实力的目标。
(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鄂西地区新开发的生态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自然生态、古朴文化、新奇科技等手段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虽然游客在逐年增长,经济收益在年年攀升,但是审视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人才短缺。
1. 运作模式与现代旅游发展不匹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全部采取现代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跨部门整合资源,而鄂西地区的旅游景区大多数还是官办体制,由政府机构牵头管理,涉及林业、水利、宗教、文化等多个部门,以至造成政出多门的管理乱象,管理手段落后也是鄂西旅游景区目前存在的大问题,在游客高峰期,无法发挥科学分流的良好效应,经常发生游客长时间等待与滞留的现象。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落伍,现代化旅游运作需要科学管理合理运营,在新的市场需求上不仅要关注景区设计规划,还要关注服务品质和细节,这是现代旅游的新趋势。现在鄂西圈的旅游产业运作模式,显然存在着很多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2. 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保护的力度不相称。生态资源富集对鄂西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优势,可以少投入,多收益,但旅游业是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肆新建餐饮业、宾馆休闲场所,盲目的过度开发当地资源,不进行合理规划,高负荷的接待游客,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旅游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超过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承载能力,风景区将恶化成“生命荒漠”,很难恢复原貌[3]。各级政府要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积极引导资源开发企业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转变思想,改变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减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将保护工作落实到位,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地方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来保护生态资源和原生遗迹,开发与保护需要平衡。
3. 市场宣传乏力,人才短缺。在市场营销方面,鄂西圈内各州市的旅游宣传各自为阵,没有整合资源,不利于区域特质的凸显,使得主题不清、形象不明、营销乏力、效果不佳,而且广告宣传资金有限,宣传的方式除了报纸、旅游杂志、广告、电影、电视之外,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用新意、创意吸引大众的眼球,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在旅游人才方面,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在景区餐旅业尤为突出,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游客不满,矛盾加剧;景区内讲解员、导游很多未取得资质,专业人士很少,而且工作辛苦,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导致员工流动性大,人才离职率高,需要加大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
四、鄂西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鄂西生态圈涵盖湖北8个市州,旅游资源整合牵涉到不同行政主体的管辖权与收益权,政府牵头进行跨区域协调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整合成功,若实现资源整合,将推动“鄂西圈”一体化发展[4]。鄂西地区旅游业的规模都不大,都是各自为政,游客人均消费在一千元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扩大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强区域合作,打破界限,发展跨区域旅游经济,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联合与共享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开发特色旅游路线,拉长产业链,挖掘和创新鄂西圈内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合作,统一规划,发展大旅游,提高鄂西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体,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早期,为了快速脱贫致富,开发过度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以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这些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保护的重要。在2008年省发改委编制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坚持“优先保护”的原则,是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发利用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矸⒄孤糜危?这一理念指导鄂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对自然生态和原始文化遗迹妥善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润,不急功近利,重质量,轻数量,稳步发展经济,改变鄂西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各级政府也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使生态旅游、经济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5]。
(三)打造品牌,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鄂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对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特色,致使产品单一,服务品质成为空话。要真正做到游客进得来、吃得好、住得舒服、行得方便、购得放心,先要加快交通建设,构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便利的交通网。然后是规范旅游景区服务管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具体到单一景点要保障秩序井然,道路干净整洁,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景点门口有统一的游览地图、解说牌、指示牌、引导牌、警示牌,还有完善的自驾游服务体系,方便拓展服务功能。最后是开发旅游特色商品,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自然延伸,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消费直接影响着该区的旅游服务品质[6]。鄂西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道家文化、土家族民俗文化等都发源于此,交相辉映,将文化与民族特点融合开发纪念品,要做的精致有意义,吸引顾客购买。以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环境建设特色旅游品牌,宣传鄂西的茶艺、美食和手工艺品,打造鄂西旅游特色标记。
(四)创新投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旅游区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是关键,虽然很多重点旅游项目是政府在投入,国家资金在支持,但后续的开发、维护、营销、设施的升级等也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实现资本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帮扶力度[7]。
(五)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储备
省内大专院校结合鄂西圈建设需要,可以对专业设置和建设进行相应修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特色专业,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加大生态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训、交流、引进力度,重点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意人才,用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招贤纳士,全省每年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在林业、文化部、旅游部遴选一批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到地方短期咨询服务,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圈内各地政府及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8]。
篇5
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支部书记韩忠指着一架鸡公车问成都来的两个姑娘。她们正在村口的农耕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里展出的都是青杠树村在拆旧过程中收集的房屋构件、生产器具,算不上文物,但对城里人是新鲜玩意儿,也能唤起一些人的乡土记忆。
青杠树村距成都市区16公里,是离成都最近的村庄。韩忠介绍,他们的目标是打造“离成都市最近的最能体现川西风光的小村”,“再现成都的川西记忆”。
而在2012年6月之前,青杠树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农业。
由一而三
2012年6月,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一纸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批文,撬动了青杠树村的城镇化进程。
青杠树村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理念建聚居区。集中居住以后,结余集体建设用地200多亩可以面向市场流转使用权。
通过市场调查,有不少企业愿意以一亩70万元左右的价格摘牌,用来发展水乡旅游。这样,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投入便有了出处。但这些钱要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才能到位。也就是说,村里必须先把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出来,才能获得这笔收益。
一方面,通过多方对接,成都农商银行愿意为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以整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作抵押,以农民自主组建的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贷款主体,成功贷款600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通过集体建设用地“预流转”的方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
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是股份制企业,每一个参与项目的农户都是合伙人。
土地整治中最核心的拆旧安置办法和相关的配套措施,全部由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牵头拟定,直至绝大多数人无意见后再提交议事会讨论通过。新居建成什么样,也由农民自主决定。
因为全体合伙人早就在项目之初就将旅游业作为产业主攻方向,因此就把整个村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按照4A景区标准打造。新居住区建筑风格保留着传统川西民居轻盈精巧的建筑造型、朴素淡雅的建筑色彩,原有的高大乔木全部得以保留,原来的灌溉沟渠在小区内蜿蜒流过,变成了具有灌溉、景观双重功能的生态渠。一些重要节点还点缀着牌坊、水车、亭子等景观。
原来农民都不愿意种植的一片低槽田,通过引水进田、搭桥造景、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生态湿地公园,将成为今后景区的核心。
目前,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已与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如果企业的项目方案符合这个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就可以参与集体建设用地的挂牌流转。
现在,农户的新房已分到各自手中。一些农民在盘算着将自己的房屋拿一部分出来搞乡村客栈或私房菜馆,还有一些农民干脆把房屋租给别人,自己到这些产业项目去打工。
借由“小组生”,青杠树村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横跨。
邛崃市夹关镇周河扁也完成了由一而三的跨越。对于导入“小组生”新农村综合体的产业,这里的村民同样选择了旅游业。
农户与一家绵阳的专业化酒店经营管理公司组建“白沫江湾”乡村主题酒店联盟。分为三种合作模式:一是企业投资,即由专业酒店公司通过租赁方式吸收部分农户富余房屋自行投资建设接待设施,目前已有4户农户与公司签订租赁协议,房间数22间;二是农户投资,即由农户对自有房屋中富余部分房间自行投资建设接待设施;三是共同投资,即由专业酒店公司提供改造资金、农户提供富余房屋共同投资建设接待设施。
参与农户不仅在房屋租赁方面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能参与资本运营收入的分配,同时作为酒店的员工也能获得工资性收入。仅是租房,农户每年平均可获得2.45万元收入,加入酒店联盟更可实现每年7.2万元的收入。
旅游业是新农村综合体优先选择的产业。有计划建成4A景区的新农村有:大邑县■江镇大自然梅花产业园、大邑县新场镇清源半岛、青杠树村、新都区新繁镇高院村等。这些点位造得很美,美丽田园既是景观,又是经济。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被实践为“透山秀水”的工程,“记得住乡愁”被发展成生意,卖给来寻乡愁的城市人。
“乡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三联动
第一产业作为农村本业,未被抛弃,而是升级并与二、三产业互动。
上述青杠树村,已经成功组建了粮经专业合作社,启动800亩的优质粮油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并在田间、沟边、河畔修建原生态的慢行通道,强化农业的观光功能。
周河扁所在的夹关镇,结合邛崃市打造“邛茶走廊”的规划,产业目标是打造四川茶产业第一镇,“代表成都辐射康藏”。
香林村则是一三联动的复合业态。结合香林村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蔬菜、生态苗木种植,集中连片发展观光农业,打造都市现代欣赏型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整理流转,引进格林庄园、金桂园、葡萄庄园等乡村旅游项目,促进一、三产业融合。
新繁镇是一二联动,建家具产业园区、泡菜食品产业园区。
安龙村的产业分成三块:与县文旅公司合作,发展乡村连锁客栈,采取返租的方式,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住房,统一运营管理,鼓励农户居家就业;组建小微盆景合作社,建设占地13亩,总投资约400万元的精品盆景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组建生态蔬菜合作社,带动20户以上农户参与建设生态蔬菜生产基地,并注册“全家河坝”商标。
高院村玲珑锦院各组团之间大量保留原生态植被,彼此间有林盘、沟渠、湿地、农田间隔,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种的都是柚子、橘子、枇杷等果树,非常便于村民发展以农家会所为主的庭院经济。现在的高院村及其附近,已经有了蓝莓园、百草园、尚作有机蔬菜园等产业项目,在合作社务工,不仅每天有80元的务工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庭。
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余花龙门子新村和荷风水村,都布局在桤泉镇千亩红提、千亩金银花、千亩荷花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周边现代农业的繁荣,给两个农民新村带来了旅游收益。余花龙门子新村将林盘群1、2组团建成具有浓郁西蜀文化气息的池塘文化林盘,结合产业发展布局,发挥9组地处千亩红提核心区域优势,将3组团打造成红提产业林盘,使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相融。
“小组生”综合体中的产业,无外乎第一产业升级、一三产业联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其中,又以一三联动为多,各综合体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同的景、不同的菜。
不要盆景,要生态系统
“小组生”新农村综合体是以市场的逻辑建造起来的,优质产业便成为综合体的内在要求。
各村纷纷组建的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组织聚居点的建设,将农民的宅基地证收集起来,合成一个大的集体建设用地的权证,作为主体抵押融资,启动新区建设,并对建设过程把关,调息内部争讼,合理分配利益。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建设之后,再运作产业的发展。
没有产业支撑,新村就成了一次性的盆景,而非一个生态系统。
“大集中”时代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集中之后干什么”才是关键。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明确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小组生”综合体不仅仅是居所的集中,其核心是推进农村组织、产业与空间三整合。
“小组生”在设计之初就嵌入了产业元素。
成都市委统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突出新村建设与产业布局相融合、方便生产与方便生活相结合,统筹兼顾农民生产半径,选择村民小组中心点位或村民小组交界点位的院落布局聚居组团,构建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格局,促进产村一体融合发展。”
各新村的设计图上就预留出了产业的扩展槽。高院村在建筑结构上,结合发展餐饮旅游业的需求,多采用大空间格局,单栋建筑之间间隔较大,便于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庭院经济。青杠树村在房型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如何让农民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5人户型修建成3+2式,5个人住150平方米的房子足够,余出的两人户用来招徕游客。每年租金收入1.5万元。
农民作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既是股东,又在园区上班,获得工资收入,沉淀在农村中的“50、60”人员的劳动力残值被开发出来,他们可以打短工增加收入,拔一天草也有近100元收入。
“小组生”使农村公司化,“经营农村”的概念与20世纪90年代的“经营城市”一样炙手可热。但是,农村合伙人在享受市场的自由与利益时,也要承担风险。
青杠树村以节余的200多亩土地抵押,融资6000万元,按照贷款3年计算,每3个月就要支付132万元利息。
郫县安德镇党委书记骆开富的打算是:下一步,农民多余的房屋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登记和流转来搞乡村旅游,实现农民资产的第二次收益。
篇6
一、相关概念解析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新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熟悉到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新问题的产生大都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摘要:“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和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和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索,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足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非凡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探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非凡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探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向,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广泛参和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索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和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摘要: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和旅游相联动的模式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就开始起步了,这20多年来,通过抓沼气建设来解决农村能源新问题,通过科学探索找到了沼气和养殖、种植的内在联系,最终建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以“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新问题,符合党中心、国务院有关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农村非凡是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5月,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召开,3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专家到恭城参观,称赞恭城县生态农业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恭城县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又被有关部门连续列为“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等。当地从生活到生产,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副业都达到了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应该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观赏性、学习性、参和性,让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这类农业资源占优势的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农业这一根基;并且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未来的生态农业,使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游览区内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科学普及示范园,应该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和经营模式,让游客了解足够系统的农业生产进步的知识,使游客和当地农业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2.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的“观光+体验”模式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假如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漂亮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气中享受回归自然的。
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和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农家访问,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和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3.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民族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布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和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非凡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和布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熟悉农具实际上就是熟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假如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四、结语
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摘要:
[1李蕾丁汉风摘要:德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2.6(总278)摘要:35~42
[2刘彦随吴传钧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20(1)摘要:63~68
[3高中琪摘要:《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CeballosLascurain.Thefutureof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1摘要:13~14
[5卞有生摘要: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和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篇7
[关键词]都市旅游;历史演进;多维特质;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006(2008)01―0026―04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世界旅游强国进程的推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促进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世界人口基金会《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2008年起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将跨越这个门槛。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接近45%,2020年前后为55%-60%,2050年前后将达到70%左右,届时我国将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人口将有11亿,城市也将增至1200座左右。此时,都市将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承载着人类巨大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都市旅游也就成为最重要的旅游类型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都市旅游的深度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探究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一、都市旅游概念的提出
“都市旅游”是从“城市旅游”的研究中细化而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但“都市旅游”又不同于“城市旅游”。都市是指在城市体系中具有区位优势的那些工业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大城市;那些规模较小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限,不能称之为都市心。在我国,直辖市、各省会首府城市以及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副省级以上级别的少数城市都属于都市。因此,都市有着一般城市所不具有的旅游资源,同时,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远比一般城市大得多。
对“都市旅游”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城市旅游研究。斯坦斯菲尔德(C.A.Stansfield)于1964年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的城乡不平衡》(An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 Research)中首次提出都市旅游的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都市旅游的重要性,但都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都市不只是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中心。
我国“都市旅游”的概念是上海最早提出来的,这是由上海的城市地位所决定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从这一城市特点出发,1997年上海市提出“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应该是都市型旅游;上海旅游发展的特色,应该是融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并具体指出形成上海都市型旅游特色的方向:“一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经济中心城市资源的优势,二要充分发挥城市新景观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这些见解冲破了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问题的传统认识和狭隘理解,拓展了上海发展旅游业的视野,释放了城市蕴含着的巨大旅游资源潜力,使城市旅游有机地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从而推动旅游业向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都市旅游的历史演进
地理学家与旅游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在探索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为什么一些城市非常重要而其他的就逊色得多,这其中显然有一些常规的因素驱动。为了了解旅游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明白城市是如何转变功能的,并把旅游研究置于城市历史演绎的这个广阔背景之中。
早在18世纪下半叶,在工业革命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繁华的都市如伦敦、巴黎、柏林等凭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成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加深、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都市环境越来越恶化,都市问题不断出现并引发人们逃避都市拥挤、单调、污染的生活环境而回归自然的旅游开始成为主流,追求阳光、空气、沙滩的新旅游项目不断出现,并占据旅游市场成为主角,都市旅游开始衰退。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一些大都市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使都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吸引了众多商务、会议、国内外交流的客人,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这个年代是世界都市旅游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都市旅游在全球的发展也越来越普遍和成熟。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都市旅游的内、外部环境都已发生很大变化:首先,旅游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正走向体验经济。其次,新一轮城市建设给都市旅游提供了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专门设施,创造出了新的都市旅游资源。随着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向多样化、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及旅游业和其他各种产业的交互融合渗透越来越普遍,单纯的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已经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旅游新业态,也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扩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都市旅游的深度发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其内涵和外延。在我国,北京申奥的成功与上海申博的成功,为都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借承办奥运会与世博会之机,使我国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如何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进行旅游形象的重新定位和旅游产品的更新?如何“通过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措施,将所有群体与都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合为一体,使都市成为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人人共有的城市’(A City for All)”?这些都是都市旅游发展中的新课题。
三、都市旅游的多维特质
过去,对都市旅游缺乏关注主要是由于当时流行的方法论。经济出口基地理论表明都市经济主要是制造业,制造业赚取了世界其他地方的外汇。后来,人们认识到部分长期被忽视的服务业能产生外汇,但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保险这样的生产型服务业。事实上,对城市而言,旅游是非常重要的出口行业,而且与相当多的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旅游的学者只把大城市看作是旅游客源地,而忽视了大城市也是一种旅游目的地。这种忽视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注意力都放在度假旅游上,在城市许多重要的区域,几乎从未意识到商业、会议、体育、事件等活动是都市旅游的一部分,于是对城市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以至到了长节假日有些地区出现了空城现象。对此,詹森・沃贝克(Jansen Verbeke,1988)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都市旅游的要素作了系统分 析:历史性建筑物、都市风光、博物馆、画廊、戏院、体育和其他各项活动,这些是都市旅游的第一要素,并把虽非核心、但也很重要的旅游活动要素,包括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和其他服务列为第二要素,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则被看作辅助因素。后来随着旅游产业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都市旅游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主要包括依托商务、会展、工业、农业、科教、体育、休闲、保健、度假、节事等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都市旅游的外延越来越宽泛,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充分体现都市旅游活动的多维特质。
然而,詹森・沃贝克(Jansen Verbeke)的模式揭示了都市旅游外延的多样性,却尚未揭示都市旅游内涵的丰富性。都市旅游研究的许多任务之一是要弄明白发展都市旅游以及人们能被吸引到城市的更深层的原因。研究都市旅游需要从不同学科去观察它,需要运用新的方法论,从多维角度透视其内涵。
1.从经济学视角透视其经济内涵。旅游卫星账户证实旅游对其他相关行业具有强大关联带动作用。因此,都市旅游开发必须与相关产业结合,拉长旅游产业链,创新旅游产品,做大旅游产业群。如上海应加快都市旅游与金融、教育、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的结合,培育和发展都市工业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产品。而且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城市群,其创造的GDP几乎占据我国GDP的5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都市旅游势必要开展区域联动,形成“都市旅游圈”,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都市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2.从社会学角度透视其社会文化内涵。都市旅游的根基在文化内涵与特色。事实证明,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很难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缺乏文化品位的都市也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都市旅游必须要重视历史地段和古建筑的保护,挖掘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前提下利用开发,将其打造成精品,成为城市的代表。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入现代的元素、融合时尚的气息,不断提炼出新的内容。以传统文化为魂,现代文明为情,使之更符合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特征和趋势。都市旅游通过城市特定文化的整合和归纳,在趋同化中塑造城市特色,使人们对都市形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从生态环境学视角透视其生态内涵。现代化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病和种种弊端:污染、热岛效应、紧张的节奏、拥挤的空间等。发展都市旅游,要在促进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从人们生活、休闲、娱乐、便捷等方面的考虑。使城市道路景观化,城市设施完善化,通讯信息化,交通网络化,街道园林化。以“绿”为主题,构筑新型的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以旅游为工具再造都市和工业环境。在旅游产业内,可打造一批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旅游企业,创建绿色酒店、绿色景点的新模式,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4.从人类学角度透视其和谐内涵。麦克坎纳儿(Maccamell,1976)早已说明人们旅游为了验证他们的生活,为了体验“高质量生活”人们必须旅游。他们参观过这些地方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和世界历史联系在一起。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享受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新阶段的都市旅游要从“打造和谐社会”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将“生活”提升为都市旅游的主旨。促进城市的人居(居住和游憩)环境优化,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以满足游客与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的较高要求。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城市”主要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四、都市旅游发展模式
都市是个现代概念,它是从City(城市)扩展到Urban(都市),再从Urban提升到metropolis(大都市)的过程,发展都市旅游无固定模式。各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社会文化背景、市场潜力、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是,都市旅游发展模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无论哪种类型的都市旅游发展模式,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都市旅游的发展与经济、文化、自然相协调,营造一个以旅游、文化、生态和城市为一体的发展局面;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都市生活图景。对此,对都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项深度开发的对策:
1.深挖文化内涵。文化是都市旅游的底蕴,任何都市旅游产品都有其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但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却使都市以文化整体的形象长存于人们的心中,维持了一种持久吸引力。如提到上海,人们就会想到东方明珠、石库门、新天地、南京路、外滩,还有名人轶事――这就是上海,一个融汇中外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它永远令人顾盼神往,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当前,在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中,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己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精心构思和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的风貌更具内涵和底蕴,使都市旅游更加凸显出文化特色。
2.融入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必须将城市旅游考虑进去,并作为城市功能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加以设计规划。强调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的园林化、建造风格与立面造型的环境协调性、标志系统的规范化和艺术化等,大力营造城市综合环境,把旅游开发融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这不仅能为发展都市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转变政府职能。旅游的综合性导致都市旅游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它要求政府管理是全面的,能覆盖各相关行业;要求管理是全方位的,能触及市场各个层次;要求管理是权威的,能扫除各种市场和非市场障碍。另一方面,旅游的综合性导致其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管理部门又不能包揽其他管理部门的职能,只能实施联合管理。要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由管理企业转向管理市场,研究制定旅游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增强对旅游发展全局的统驭能力。
4.提升旅游形象。都市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独特、鲜明、有招揽性的旅游形象,将城市整体而非独立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因素推向市场,从而帮助游客把该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实施形象工程,提升城市整体旅游形象,不仅是旅游行业的事,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尤其是需要政府制定规范并组织实施。包括良好的绿色环境质量,如独特的建筑设计、宽敞的道路、明快的轮廓线和整齐而又五光十色的街面;良好的购物环境质量,如美食街、购物街、步行街、绿化区、咨询服务中心、散客服务中心、交通车辆换乘站;高品位的旅游文化环境,如有特色、独具创意的都市标志,宣传做热情、诚信、文明、礼貌的城市居民等,由全社会共同来营 造都市旅游的好客形象。
5.创意旅游产品。现代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休闲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对都市旅游产品的主题、类型、结构、功能等进行创新和再造。主题创新使原缺乏主题的都市旅游产品焕发生机,使新开发的产品更富有内涵,如各地举办的都市旅游节庆活动应有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每年(每季)都有新奇、流行和时尚,令人常游常新。对传统观光型都市旅游产品要进行修缮改造和优化更新,如在工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充分开发近郊的新景点,重新包装老景点,观光景点的合理布局、连点成线上下工夫,并有效利用废弃的厂房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会展、商务、文化、休闲将在都市旅游产品结构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应尽快建立全市性的会议展览中心机构,担负全市的会议及展览的信息联网、协调、整体促销等业务;组建以会议展览为中心的运输公司、翻译公司、接待公司、旅游服务中心,提高整体接待水准。对市郊的农业可采取走“农旅结合”的道路,把发展都市旅游与发展城市周边郊区等地的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多元化地开发都市休闲旅游产品项目。功能创新可借助现代科技对其综合产品功能实现提升,从交通、接待、景区、娱乐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彰显都市旅游的高科技含量。
篇8
关键词 旅游扶贫地;空间分布;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1-0130-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1.017
旅游扶贫是指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与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当前有效扶贫路径之一,并日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1]。2015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了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并了“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其评选条件和评定标准是从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革命老区中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政村,重点突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的试点要求和内容。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明确了旅游扶贫的方向和载体,也为旅游精准化扶奠定了重要基石,由此中国旅游扶贫工作全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对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以下简称试点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旅游扶贫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对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关注较早,主要从旅游扶贫的概念阐述[2]、理论研究框架构建[3]、旅游扶贫的有效方式[4-5]等方面开展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更多的侧重于旅游扶贫的作用和旅游扶贫的效果方面的研究,如Lepp认为旅游扶贫可以促使区域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6]、Leon指出旅游扶贫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就业[7],Ashley研究表明自然资源条件、市场的发达程度、商业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政策保障是影响旅游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8]。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影响要素[9-10]、旅游扶贫的战略[11]、模式与机制[12]、旅游扶贫的效应[13]、旅游扶贫效率[14],以及旅游精准扶贫[15]、旅游扶贫中的信息化建设[16]等方面。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大多从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角度对旅游扶贫进行了研究,尚未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旅游扶贫地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从宏观尺度对中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运用空间分析法,以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结构的视角对我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总结,并研究其分布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扶贫路径,旨在深化旅游扶贫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对我国旅游扶贫地的识别、评定及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思路,并为最终实现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收集的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网站()。2015年5月25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评选出了560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评选的范围涉及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所有省区。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数据样本,因为这些样本是我国旅游扶贫工作的试验田,是发挥旅游业扶贫富民作用的晴雨表,直接影响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借助Google earth对全国560处试点村所在的地理坐标进行提取,再利用ArcGIS10.0将这些试点村以点状要素可视化的标注在中国地图上,得到试点村的空间分布图(见图1)。其中用于空间分析的数据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400万的全国矢量地图,景区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17],国家连片扶贫开发区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18]。
1.2 研究方法
选取如最邻近点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值、核密度估计值等不同研究模型(见表1),并采用ArcGIS10.0空间分析工具和Excel软件对全国的旅游扶贫试点村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均衡性、复杂性和空间分布密度等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细致探讨,同时运用ArcGIS10.0矢量数据缓冲区、可视化表达和空间统计测算分析试点村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1 空间分布类型
试点村在宏观上是以点状要素分布,点状要素通常有均匀、随机和凝聚三种空间分布类型,并可用最邻近指数进行判别。运用ArcGIS10.0工具进行测算,得出r1―=41.15 km,rE―=65.30 km。根据最邻近指数公式,得出R=0.63,由此可见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和理论最邻近距离的比值R=0.63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根据表1中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的地理集中指数G=74.32,而远高于其在均匀分布状态下地理集中指数18.06,表明在省域尺度下,试点村的分布较为集中,各省区分布差异较大。再根据公式可测算出试点村的不平衡指数S=0.44,进一步验证了试点村分布是不均衡的。试点村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山东、贵州、山西、陕西、、河北、甘肃,仅这9个省区的试点村就达到340个,占到全国试点村60.71%。其中试点村分布最多的是广东、其次是福建,这两个省区的试点村共有111个,约占到全国的19.82%;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4个省区尚无试点村分布。进一步从三大地带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最多,有试点村224个,占全国总数的40.00%,东部地区次之,有试点村217个,占全国总数的38.75%,中部地区最少,有试点村119个,占全国总数的21.25%,试点村东西部分布差异较小。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村较多的分布在中西部存在明显错位现象。这也说明了旅游扶贫的地方政策支持作用明显,政府是旅游精准扶贫战略中“谁来扶”的问题关键,是旅游扶贫的主体。
2.3 空间分布复杂性
对旅游扶贫试点村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分形状态分析,探究其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在试点村的矢量化分布地图上放置一大小合适的矩形,该矩形区域可以涵盖全国560个试点村,可设该矩形区域的边长为1,分别将各边进行K等份,则矩形区域被划分成K2个表示点状目标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当R=1时,趋于随机型分布;当R>1时,趋于均匀型分布;当R
分析点状目标在空g上的相对变化程度。当33%
式中:n为区域总数,Yi为各区域内试点村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
反映了试点村在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若S=0,则平均分布在各区域中,若S=1,则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其中,S∈(0-1)。
式中:r=1/k为区域各边的分段数目,研究区域网格化后i为行号,j为列号,试点村占据的网格数为N(r)。若其分布具有无标度性,则有:N(r)∝r-a,容量维为α=D0。Nij为第i行,第j列的网格中试点村数量,全区域的试点村总数为N,Pij(r)= Nij/N。若其体系分形,则有:I(r)=I0-D1lnr,I0为常数,D1为信息维。
网格维数D反映区域试点村的均衡性,D值在0-2之间,越大表明分布越均衡,反之则集中;当D=2,表明区域试点村均匀分布;当D趋近于1,表明其有均匀集中到一条地理线的趋势;简单分形时,D1=D0,试点村系统在网格中等概率分布。
式中:f(x)为核密度估计值;kx-Xih为核函数;h>0为带宽;x-Xi表示估值点x到事件Xi处的距离。
反映一个核对周边的影响强度。f(x)值越大,表示点越密集,区域事件发生的概率越高。
小区域,随着K值不断变化,将有不同大小的网格会出现。先统计试点村所占的网格数N(r),再统计每个网格中所包含的试点村的个数Nij,并计算出概率Pij(r),最后根据网格维的计算公式测出相对应的N(r)和I(r)(见表2)。把计算得到的不同坐标点(N(r),K)和(I(r),K)在Excel中绘成双对数散点图,再进一步对点进行拟合回归,即可获得试点村的容量维数值D0和信息维数值D1。
由图3可知,试点村的空间分布的无标度区间宽大(测定系数为0.995 5),由此可见试点村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容量维数值D0=1.526 7,接近于2,说明试点村在全国空间尺度范围内分布相对比较均衡,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没有分布以外,其他省域都有分布,这也进一步反映出了国家在布局和建设试点村时政策导向明显,既考虑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也兼顾了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均衡,旨在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杠杆作用,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但由于信息维D1=0.746 4(测定系数为0.965 7),远远小于容量维数值,这反映区内分形体在系统中可能存在局部围绕贫困山区集聚的情况,或因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本底条件不同,空间分布上呈现不等概率分布状态,分形结构较为复杂。
2.4 空间分布密度
对全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进行核密度分析,生成试点村的核密度分布图(见图4)。研究表明,我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分布形成了以燕山-太行山、罗霄山、沂蒙山和武夷山-南岭山区周围为主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地区;以沿六盘山、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滇桂黔山区等周边分布的次核心分布地带,总体围绕我国主要山区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由于这些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较少,信息等资源获取较难,客观上阻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区域大多可进入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则保护了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得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品质更加优良,乡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形成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和卖点,助推旅游扶贫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从各省区的试点村分布位置来看,基本高密度分布于各省区的边缘和交界地带,这些地带多属于各省经济发展薄弱区,是省域物质能量交换的空心地带,经济欠发达,居民较为贫困。此外,还有些试点村集中分布在、新疆和甘肃等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以及贫困县域较多的西部省区,其分布的主要因为是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对旅游者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以旅游作为扶贫的突破口较为可行。
3 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3.1 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旅旅游扶贫的基石,试点村普遍处于具有良好旅游资源条件的优选区域。我国旅游资源禀赋多是以不同等级形式的旅游景区体现,以全国A级旅游景区中心为圆心,选择5―50 km等间隔不同的缓冲半径建立基于A级旅游景区缓冲区,得出在距A级旅游景区5 km缓冲范围内有84个试点村,在30 km缓冲范围内有试点村420个,已超过总数的一半以上,占到总数的75.00%,在50 km缓冲范围内有试点村508个,占总数的90.71%。5―30 km范围内的缓冲半径每增加1 km,试点村约增加14个,30―50 km范围内的缓冲半径每增加1 km,试点村约增加4个。由此可见,试点村和旅游景区分布上存在天然的共生关系,试点村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许多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悄然无息的带动着试点村的发展,使原住民得到收益,可以形成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片试点村的杠杆效应,而试点村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创造扶贫价值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景区的发展,彼此之间将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发挥巨大的旅游乘数效应。当然,景区和试点村的分布也并非完全耦合,在和新疆等偏远的西部边疆地区景区分布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的试点村分布,主要因为边疆地区具有特色的风土民情、边疆塞外风光等本身也是旅游吸引物,可以进行旅游开发,作为贫困区域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3.2 地形因素
地形地貌不H作为一种独立的自然地理要素成为试点村布局的立地基础[23],同时对该区域的景观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对交通建设,文化交流、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将试点村空间分布图和全国地形高程图进行叠加(见图5-a)。提取每个试点村的所对应的高程值,研究发现在海拔200 m以上的试点村共有446个,占试点村总数的83.21%,其中海拔500 m以上试点村308个,占总数的55.00%,1 000 m以上试点村204个,占总数的36.43%,再对不同高程值和试点村分布数量在Spss中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的Pearson系数为0.864,且显著性检验通过,可知试点村的分布和地形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从图中可以看出试点村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如燕山-太行山、罗霄山、沂蒙山、六盘山、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武夷山-南岭山区等,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也有所涉及,山地和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优美,环境相对独立,受外界的干扰较少,在历史长河的独立演化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且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这些都为试点村的分布创造了条件,为其开展旅游扶贫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本底。但其生态环境也相对脆弱,在旅游开发时要注意保护。
3.3 交通因素
旅游扶贫试点村一般受地形条件影响,通常离城区交通主干道较远,交通十分落后,可进入性较差。在ArcGIS10.0中用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工具探究试点村和不同等级城市和交通主干道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对其周边区域的辐射范围分别为100 km和50 km,因此取两者缓冲半径分别取100 km和50 km[24]。经测算在以省会城市100 km半径缓冲区范围内共有试点村66个,占试点村总数的11.79%(见图5-b),以地级市50 km半径缓冲区范围内共有试点村186个,占总数的33.21%(见图5-c)。这进一步说明了试点村主要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偏僻村落,与城市现代化的高铁、飞机等交通基础设施共享程度较低。
以国道为轴线,分别选取15 km和40 km的缓冲半径(按照游客骑行和自驾到主要交通道路1小时车程以内距离即15 km和40 km,作为可获得较强旅游体验为标准),经测算在以国道15 km的缓冲半径范围内共有试点村71个,占试点村总数的12.68%(见图5-d);以国道40 km的缓冲半径范围内共有试点村163个,占总数的29.11%(见图5-e)。这表明试点村分布离交通主干道较远,可进入性较差。正是由于其交通条件较为落后,与外界交流甚少,从而保存了相对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环境,培育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风土民情,这些都是旅游开发中极具吸引力的要素,是旅游发展的原动力。但需要指出的是,交通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可进入性是试点村进行旅游扶贫成功的关键,试点村必须破除其交通瓶颈,提高可进入性,为试点村旅游业全面快速驱动创造条件,并最终带动旅游各要素的联动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3.4 政策导向
试点村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格局中具有较强的区域集中性,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较好的山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贫困地区,充分说明了国家旅游扶贫的政策导向性较为明显。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未来扶贫开发的主战场[18]。
由图4可知沂蒙山区、武夷山-南岭山区分布的试点村较多,故提取这两个地区和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所包含的各县市的矢量数据,在ArcGIS10.0中进行可视化处理并与试点村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见图5-f),统计测算得出沂蒙山区、武夷山-南岭山区和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的试点村共438个,占试点村总数的78.21%,其中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的试点村共328个,占总数的58.57%,由此可见试点村分布集中在全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主要区域分布耦合性较强。而沂蒙山区、武夷山-南岭山区主要涉及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区的山区,虽不是连片特困地区,但在不考虑省域差异的情况下,其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相对落后[25],且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政府对旅游发展较为重视,旅游扶贫工作启动较早,故试点村分布数量也较多。旅游扶贫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级政府除了做好试点村的遴选以外,还有在政策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在试点村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上要加大力度投入,并在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上给予一定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好旅游扶贫的造血功能。
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以全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空间分析方法对试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试点村在地理空间上整体呈现凝聚型分布状态,分布较为集中,具有典型的非均衡性:地带间分布差异较小,西部分布稍多于东部,中部相对最少,与传统认知上的贫困村分布格局存在明显错位现象;省区间差异较大,试点村主要位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但在广东、福建、山东三省亦有较多数量的分布。
(2)试点村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区内分形体在系统中存在局部围绕贫困山区集聚的情况,或因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本底条件不同,空间分布上呈现不等概率分布状态,分形结构较为复杂。
(3)试点村分布密度最大区域为燕山-太行山、罗霄山、沂蒙山和武夷山-南岭山区,其次为六盘山、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滇桂黔等山区,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各省区的试点村分布位置来看,试点村大都高密度分布在各省区的边缘和交界地带。
(4)中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成因较为复杂多样,概而述之,既有旅游资源禀赋、地形海拔高度的先天条件影响,也有区域交通环境的后天因素制约,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积极作用。
4.2 政策建议
依据上述研究结论,可进一步丰富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旅游扶贫地的识别评定、有针对性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益的政策取向与实践路径。
4.2.1 完善试点村的识别评定标准
结合已评选出的试点村的空间格局及成因分析,试点村不仅分布在传统意义上的老少边穷地区,也存在于沿海广东、福建、山东等经济发达省区腹地,试点村旅游扶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贫困,应该在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集中布点。因此目前本身的评选标准有一定局限,试点村的识别评定标准应在明确已有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革命老区”这一评选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试点村的评选标准,可尝试将优质的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形海拔高度、落后的交通条件以及强有力的地方政策支持作为试点村的重要评选依据,由此突破原先评选范围的人为因素干扰,增强试点村旅游扶贫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4.2.2 探索试点村的旅游扶贫路径
试点村的评定与建设是体现旅游精准扶贫战略中“怎么扶”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做到扶贫到位、脱贫见效,应切实有效的提高旅游扶贫“精准度”。
首先应结合试点村在三大地带分布特征与传统认知上的贫困村分布格局存在一定错位的情况,今后要加大向中西部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增加其试点村布点数量。
其次,根据大多试点村局部围绕生态环境优美,环境相对独立的贫困山区集聚情形,保护性开发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深入挖掘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强试点村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如武陵山区的试点村旅游产品开发应融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聚居区的文化景观,沂蒙山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戏曲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武夷山区应利用所特有的茶文化、闽南文化,创新旅游产品内核等。
三是对于高密度分布在各省区边缘和交界地带试点村,要以旅游业为纽带,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彼此间的交换,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协调,资源共享,为旅游扶贫开发降低成本,促进试点村旅游协同发展。
最后,可依照试点村分布格局的成因分析,进一步剖析试点村致贫的主要原因,划定相应的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分类指导开发建设:①资源利用不足型,应深蕴文化内涵、创新开发模式,注重与周边景区联动开发,充分吸收其“溢出效应”;②山地环境制约型,可按照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特点确立旅游扶贫重点[26],如对3 500 m以上的高山试点村,旅游扶贫要充分考虑旅游开发成本,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保留其原来生活环境,作为旅游体验观光、极限运动载体;1 000―3 500 m范围内的中山试点村应注重山地本身资源特色,开发山地养生、滑草场等特色旅游项目。海拔低于1 000 m的低山试点村,则可开发农家乐、农业采摘园、特色花卉及中草药种植等旅游项目;③交通区位非优型,应加大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内外连接线路,重点提高可进入性,为旅游扶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④政策支持欠缺型,在已有旅游扶贫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试点村的旅游规划、资金投入、金融政策和人员培训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当然,试点村的类型并非单一,可能交叉和综合,这就需要扶贫主体在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时对试点村做科学全面的分析,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开发。
旅游扶试点村是我国实施旅游扶贫的重要载体,是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点。未来,试点村应以旅游为引领,有效实现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先行者,提升贫困居民获得旅游收益的途径和能力,为其创设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最终使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精准脱贫”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区域尺度下的试点村“旅游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对试点村的旅游扶贫效果测度与跟踪监测研究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金早.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EB/OL].(2015-10-29)[2016-04-15].http://.[LI Jinzao.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will boost the comprehensive welloff[EB/OL].(2015-10-29)[2016-04-15].http://.]
[2]ZENG B, RYAN C. Assisting the poor in China through tourism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research [J].Tourism management, 2012,33(2):239-248.
[3]ZHAO W, RITCHIE J R B.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n integrative research frame work[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07,10(2/3):119-143.
[4]NYAUPANE G P, POUDEL S. Linkages among biodiversity, livelihood an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38(4):1344-1366.
[5]RID W, EZEUDUJI I O, HAIDER U P. Segmentation by motivation for rural tourism activities in the Gambi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0(2):102-116.
[6]LEPP A.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 Uganda[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3):876-885.
[7]LEON Y M.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rural livelihoods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s coastal areas[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7,43(2):340-359.
[8]ASHLEY C, ROE D, GOODWIN H. Propoor tourism strategies: making tourism work for the poor: a review of experience[M]. London: ODI, IIED, CRT, 2001:22-23.
[9]李益敏,Y睿.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J].人文地理,2010(6):131-134. [LI Yimin, JIANG Rui. A research on poverty reduc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Nujiang Grand[J].Human geography, 2010(6):131-134.]
[10]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4):564-567. [JIANG Xiaoyun.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minority village: taking Yao Minority Village in Lingui County as an example[J].Economic geography, 2004,24(4):564-567.]
[11]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22(2):241-244. [LIU Xiangming, YANG Zhimin. Some reflections on Chinese ‘the aid the poor program by tourism’[J].Economic geography, 2002,22(2):241-244.]
[12]李佳,钟林生,成升魁,等.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LI Jia, ZHONG Linsheng, CHENG Shengku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poverty elimination by tourism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19(3):156-162.]
[13]郭舒.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方法[J].旅游学刊,2015,30(11):31-39. [GUO Shu. Industrial chain tracing method for assessing propoor tourism impact [J].Tourism tribune, 2015,30(11):31-39.]
[14]龙祖坤,杜倩文,周婷.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35(10):200-217. [LONG Zukun, DU Qianwen, ZHOU Ting. The evolution of time and space differentiation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efficiency [J].Economic geography, 2015,35(10):200-217.]
[15]邓小海.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4):94-97.[DENG Xiaohai. Study on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J]. Ecological economy, 2015,31(4):94-97.]
[16]王铁.网络对旅游的影响──从营销到供应链和贫困人口受益[J].旅游学刊,2007,22(6):9-10. [WANG Tie. Impact of network on tourism: from marketing to supply chain and poor people’s benefit[J].Tourism tribune, 2007,22(6):9-10.]
[17]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5)[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China Tourism Academy. China’s tourism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report (2015) [M].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5.]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EB/OL]. 2011-12-02[2016-04-15].http://.[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bsite. China’s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1―2020) [EB/OL]. 2011-12-02[2016-04-15].http://.]
[19]许贤棠,刘大均,胡静,等.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9):182-190. [XU Xiantang, LIU Dajun, HU Jing,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in China: the case of national level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sites [J].Economic geography, 2015,35(9):182-190.]
[20]韩洁,宋保平.陕西省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水利旅游空间体系构建[J].经济地理, 2014, 34(11): 165-172. [HAN Jie, SONG Baop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ights in Shaanxi [J].Economic geography, 2014,34(11):165-172.]
[21]申逊桑郑敬刚,唐风沛,等.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4,33(2):179-183. [SHEN Huaifei, ZHENG Jinggang, TANG Fengpei,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ad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Henan Province[J].Economic geography, 2014,33(2):179-183.]
[22]DUYCKAERTS C, GODEFROY G. Voronoi tessellation to study the numerical densit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urons [J]. 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 2000, 20(1):83-92.
[23]佟玉权,龙花楼.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35(3):133-137. [TONG Yuquan, LONG Hualou.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factors of ethnic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Guizhou[J].Economic geography, 2015,35(3):133-137.]
[24]肖金成.地级市地位论[J].学术界,2004(2):107-120.[XIAO Jincheng. City status theory [J].Academics in China,2004(2):107-120.]
- 上一篇:电商税务筹划方案
- 下一篇:简述网络调研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农文旅融合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