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范文

时间:2023-03-21 08:0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国历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国历史

篇1

民国历史的不同面相》

过去人们都有两个印象,一是清代中期人口突飞猛进,由此产生了关于清代伟大的种种说法。二是从晚清到民国一直都说中国是“四万万”人口,这倒也符合人们对历代乱世人口衰落的认识,没有大减已经很不错了。本文由收集整理但是,由曹树基、侯杨方分别完成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后两卷以翔实具体的考证和统计告诉我们,这两个印象并不真实。

据《中国人口史》第5卷,以往由于严重低估人口基数导致的所谓清中叶人口空前高速增长的说法不确。从1644年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战争爆发前,人口年均增长率0.49%,增速低于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长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长’是一个虚构的命题”。

清末以战争为主的咸同年间大战乱,固然使人口从4.36亿降到了3.65亿,但前夕却恢复了增长。据《中国人口史》第6卷,清末民初到抗战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过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在1911-1936年间,全国人口从4.1亿增长到5.3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03%。尽管抗战时期又一次导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达5.4亿。该书据此认为:整个“民国时期的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篇2

关键词:民间金融;国民经济;影响;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1-0107-02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金融服务的发展。但是金融服务作为一种正式金融,由于制度设计原因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民营经济便是在此情况下产生。然而,政府对民间金融一直采取加强管理和严格控制的措施。但实践表明,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进行民间金融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间金融的概况

(一)民间金融的定义

民间金融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间金融主要指民营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狭义的民间金融主要指民间的借贷活动,如:地下金融和灰黑色金融。从经济角度可以定义为民间是非国有和非集体的相加,或者金融就是非公有制。结合金融理论,我们还可以通过两个角度对民间金融进行定义。从组织活动角度可以将民间金融定义为凡是民间金融组织参与金融活动都属于民间金融范畴。从服务对象角度可以将其定义为凡是为民营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活动都属于民间金融范畴。

-

(二)研究民间金融的重要意义

研究民间金融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看,研究民间金融将会促进金融理论研究的创新以及填补民间金融有关资料的空白。中国的金融基本上由政府所主导,为了禁止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也曾经启用农村信用社来代替民营经济,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有关民间金融的资料也没有完整的统计,对民间的金融研究相当不利。对民间金融进行研究将会深化制度变迁理论,从而推进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填补金融民间资料的空缺。

从实践看,在政府对民间金融不肯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民间金融来发现正式金融存在的缺陷,从而完善金融体制。同时,研究民间金融的生成和运作有利于我们进行金融制度成本和制度绩效的评估,从而规范民间金融,制定相关政策将民间金融引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二、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及运行机制

1.民间金融的利率问题

利率作为信用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市场的关键因素。民间金融的利率高低不同,计息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利率偏高。据统计,民间的高利率占全国民间金融利率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不顾国家规定,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4倍。过高的利率也将会对资本配置产生影响。第一,喜欢冒险刺激的贷款人接受高利率,喜欢稳定的贷款人不再接受高利率。第二,由于金融机构不能对民间金融的贷款人进行相应的监督,贷款人可能改变资金的使用用途,转投高风险项目。

2.民间金融的运行机制

虽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在一些沿海省份,民间金融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民营金融一般在中介机构进行交易,但是这些机构大多没有经过当地监管局的审批,也就是没有获得相应的经营金融业务的许可证。这些机构类似于私人银行,大多在地下或半地下进行金融交易。当然,也有许多民营金融组织在运行中得到政府许可,比如浙江沿海一带。民间借贷与民营金融相比,除了运行的机构相同,在交易活动的专业、组织、连续以及交易量方面都更胜民营金融一筹。从整体而言,民间金融的贷款回收率较高,所有地区的民间金融回收率一般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回收率。

(二)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间金融促进了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在有些制度的压制下,国有的专业银行只能向非国有经济提供有限的资金服务,而民间金融可以弥补正式金融的不足。民间金融可以给非国有经济提供大量的资金,满足非国有经济在生产经营上缺少的资金,从而促进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使国民经济得到发展。第二,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民间金融所具有的独特性、灵活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使它在进行融资时有许多便利的通道,从而可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并且可以筹集到国有银行无法筹集到的资金。同时,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震作用。第三,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金融体制中,由于市场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经常在分配资源时会进入一些误区,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消极影响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间金融造成了金融信号失真。在民间金融高利率的影响下,将会有大量的现金流出银行,从而削弱了银行的支付能力。同时现金的流出使货币的通行量增加,增加了中央银行现金调节的难度。另外,民间金融所具有的隐密性特点,使国民经济的透明度下降,甚至无法准确把握相关人员的收入情况,从而削弱了中央对国民经济的控制能力。第二,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民间金融不仅自身存在着较高的金融风险,而且还会干扰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民间金融一般处于地下,监管机构很难进行监管,民间经营机构经常会面临倒闭,所以风险极高。

三、民间金融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民间金融管理体系的设计标准

民间金融是一种资金的借贷活动,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以及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金融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民间金融有它的特殊性,在交易中仍有一些不正规的形式,为了保证借贷的信用,必须设计一套合乎标准的金融组织形式。第一,民间金融必须符合现代金融的运作规则以及发展趋势。第二,民间金融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只有作用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才能给予民间金融充足的养份,从而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第三,民间金融必须符合中国所有制形式,只有这样,民间金融的交易渠道才会有正常的信用,从而进行正常的融资。第四,民间金融必须接受金融的监管和调控,从而避免风险和混乱。

(二)明确民间金融管理体系的组织规范

目前,尽管民间金融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并不规范。根据以上设计的标准,只有推动民间金融走向现代化和多元化,才能使民间金融发展更加完善。

1.大力发展民间合作金融

合作金融具有两个优势。第一,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具有地理位置集中、职业背景相似以及互助的成员较类似等特点,风险小且管理成本较低。第二,相对于非正规民间金融而言,合作金融对于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有法律及法规作为保障,可以降低风险,利率也可以得到控制。

2.切实保证民营银行的金融权益

中国的经济体制偏向国有商业银行,至今也只有民生银行这一家民营银行。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目标之一便是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现代金融企业的发展,包括民间资本改造。发展离不开规范,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准则,切实保障民营银行的权益。第一,要改造民营银行的组织形式,将民营银行改造成股份制,从而降低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第二,要改造民营银行的资本结构,避免股权的过度集中或分散Ю吹哪诓咳嗽笨刂莆侍狻5谌,要建立民营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第四,要对民营银行进行监管。

篇3

关女士的女儿在美国组织了家庭,她和丈夫岁数慢慢大了,想移民过去陪伴在女儿身边。现在美国进行全球性征税,在这情况下,她想要了解移民过去需要缴纳的税收是不是很高?EB-5投资移民50万美元投资款的税收情况如何?最重要的是,诚实合理报税,对她和丈夫晚年的福利是不是更有保障?

澳德华移民专家谢炎武:

基本上美国的税务制度有三种人是需要报税的:第一种是公民,第二种是绿卡持有者,第三种是税务居民。但是如果一年内到美国的时间没有超过120天,这样就可以避免税务居民的问题。如果没有成为税务居民,基本上不需要报税。如果成为了绿卡持有者,但是在美国本土没有收入,那么在全球的所得不需要申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资产发生了增值,增值的这部分财富是需要缴税的,这是保持绿卡身份的必要条件,但并不代表一定要缴付高额税收。美国税收是相对人性化,很多开支可以从收入中减免,很多收入也可以豁免税收。更有一些开支可以直接抵扣需要缴纳的收入税,达到避税的目的。对美国新移民来说怎样规划自己的财产,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很重要。虽然美国是对绿卡持有人全球收入征税,但在拿到绿卡之前的收入不予以征税。绿卡申请人应该对自己拿到绿卡之前的财产进行申报,这样可以证明这部分财产是自己在拿到绿卡之前获得,与美国无关。

篇4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事实上,“Lagoon”非常特别且很有吸引力。你知道在塔希提或加利福尼亚等热带岛屿,或太平洋群岛,有很多火山。由于火山喷发,岛屿上的板块开始重组。当火山沉寂下来后,某些陆地逐渐下沉,而以前地势低矮,被水淹没的区域则出现一片片珊瑚礁。珊瑚礁在岛上渐渐成长、上升,形成一道屏障,将海水隔开。这也是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原理。这些礁石会非常大,把这块地区分成两个部分:公海和内海。内海受到礁石的保护。通常情况下,外海和公海的海水呈蓝色,海况较复杂,海浪汹涌。而内海更像是一个湖。海水呈绿色,水并不深。岛上的所有美景都出现在内海,阳光、沙滩、植物等景致在绿色海水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多姿多彩。内海的景致具有典型的热带风格,与公海相比显得更加美不胜收。因此,这个带有典型热带景致的内海,我们就把它称之为“Lagoon”,即品牌名称Lagoon(蓝高)的由来。

在博纳多集团,蓝高是一个双体船品牌,代表着美、魅力和优雅。蓝高这个品牌专注于提高船只的舒适性,因此喜欢“蓝高”这个品牌的客户群并不打算要进入深海遨游,成为强大的“水手”,而是受到蓝高这个品牌的生活方式的吸引。这是“蓝高”这个品牌真正的价值所在。蓝高双体船不像单体船一样追求航海性能,它特别平衡,舒适性也比较好,很适合家人和朋友出去巡航。因此在蓝高双体帆船上,你可以享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假期,带给你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这也是蓝高双体帆船的定位。

《游艇》 蓝高隶属于CNB旗下,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正在进行的双体船定制项目?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众所周知,蓝高是全球双体帆船的先驱。我们具有丰富的双体帆船建造经验。事实上,蓝高这个双体船品牌由博纳多集团负责船舶定制的子公司CNB管理。

CNB成立于1987年,定位于制造豪华游艇,博纳多集团于1992年将其收入麾下。CNB制造的超级游艇和帆船在欧洲获得过许多奖项,包括CNB 104于2003年获得的“ISS 23-36m最佳帆船奖”、“BMW最佳设计和技术创新奖”以及Voiles do St Tropez“最优雅风范奖”;CNB 117于2006年获得的“International Superyacht Design Award最佳帆船奖”;CNB 100获得2009年International Superyacht Design Award24米至40米最佳帆船奖及最佳内部设计奖,2010年获得Show Boats Design Award 新近Wetzels Brown合作伙伴最佳内装设计奖。因此,在双体船建造方面,蓝高拥有自成一格、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并率先推出了“半定制帆船”这一新理念。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些蓝高双体船半定制项目,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双体船半定制项目从76英尺(23米)到160英尺(48米)不等。85英尺的双体船比Lagoon 620长(Lagoon 620的长度为18米),整体宽度超过21米,所以甲板非常宽敞,很受喜爱宽敞水上空间的客户欢迎。对于定制游艇,我们致力于对每个细节精雕细琢,尽力将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其中95英尺的半定制双体船由Dixon Yacht Design设计,速度比较快。而这艘Berret-Racoupeau 76’则更专注于舒适性,船舱和甲板布局以舒适为主,沙龙和船舱都非常宽大、舒适,游艇主也可以在船上享用多种美食。这艘船有一点非常独特,那就是在船尾有一些梯子可以登上甲板。可以在甲板上欣赏到独一无二的海景。这艘游艇是双甲板结构,有一个豪华的沙龙。

目前全球游艇市场对超级豪华游艇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双体帆船的真正需求也是超级双体船。为顺应市场需求,造船厂超级豪华游艇和双体船的比例也在增加。

《游艇》 蓝高中国算是博纳多集团在亚太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前哨站,你在这个前哨站中扮演什么角色?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我尽力承担起团队领队这个角色。我的任务就是找到博纳多集团在亚太地区发展的正确方向,并且把握好这个方向,在中国和整个亚太地区组织起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推广网络。我必须使整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团结在一起,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齐心协力推动博纳多集团在整个亚太市场迅速发展。事实上,我的角色和一艘船的船长是很相似的。

《游艇》 蓝高中国负责五个品牌,能否介绍一下这五个品牌各自明确的产品定位?比如蒙地卡罗游艇和博纳多动力艇都制造游艇,二者有什么区别?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博纳多蓝高中国旗下负责五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包括博纳多帆船、博纳多动力艇、蓝高、CNB豪华定制帆船、CNB超级定制游艇和蒙地卡罗游艇,每个品牌都对应着不同的客户群。

博纳多帆船主要面向帆船爱好者。这个品牌推出了多款有名的帆船,比如First和Oceanis系列。这个品牌针对喜欢航海、巡航和参加帆船赛的客户群。他们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算得上是专业级航海选手。

博纳多动力艇针对的客户群则稍有不同。这个品牌针对的主要是欧洲的常规客户,他们喜欢追求速度、航海的乐趣、在水中遨游的兴奋感,喜欢较性感的船只。他们寻找的是与帆船航海稍微不同的东西,是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博纳多帆船和博纳多动力艇面向两种不同的客户群体,在推广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着重突出丙个客户群体之间的不同。所以我们组成了不同的业务小组,专门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蓝高代表着另一种客户群。如果说Sense或First系列的客户群喜欢在海中高速行驶、帆船竞技等各种典型的帆船生活方式,蓝高的客户则寻求独一无二,以及在海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中国的客户喜欢邀请朋友、贵宾或客户等上船小聚,蓝高双体船是这部分客户群体的理想选择。

CNB是一个半定制和全定制的帆船和游艇品牌,价格相对较高。举个例子,Sense 50的售价一般为500万元,采用CNB定制则将花费5000万元,是标准帆船或游艇价格的10倍,相当于一艘蒙地卡罗豪华游艇的价格。蒙地卡罗游艇是博纳多集团另一个游艇品牌,针对的是较富有的人群。

总体而言,博纳多帆船针对的是追求航海体验的中高阶层,博纳多游艇则是追求速度、时尚的客户的最爱,但不管哪个品牌,我们都尊重它们不同客户群体之间的差异,采用专门的推广方式和理念塑造各种品牌的独一无二。

《游艇》 据我了解,博纳多主要生产中小型的游艇和帆船,今后是否会单独推出一个超级游艇品牌?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事实上已经创建了,那就是蒙地卡罗游艇。这也是我们2010年推出蒙地卡罗超级游艇品牌的原因。另外,CNB作为一个帆船和游艇定制品牌,也被认为是一个超级豪华游艇品牌。

《游艇》 First系列和Oceanis系列是两款著名的帆船,迄今它们在航海史上有过什么样的创举?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First系列帆船的定位是卓越的性能。船体等各细节的设计都为了彰显这款帆船的适航性、速度和在帆船赛中对胜利的追求。在各种帆船赛和航海赛上都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深得航海和帆船赛爱好者的青睐。

Oceanis系列稍微有所不同。这一系列帆船的主要目标群体是那些喜欢巡航、享受船上生活和极致舒适感的客户。船上的所有设施都以能够提供极致舒适的船上生活为终极目标而设计、布局。舒适感是我们在设计Oceanis系列帆船时考虑的首要要素。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再关注船只性能了,只是我们将舒适性放在了最优先考虑的位置,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艘兼具极致舒适感和卓越航海性能的帆船。

对比这两个帆船系列的同级别船只我们可以看到,Oceanis系列帆船拥有更大的船上生活空间和船舱空间,而First系列则保证较快的海上行驶速度。这就是这两款帆船之间的最大区别。欧洲许多歌手、艺术家、政治家,以及著名企业高管都非常青睐这两款帆船。

《游艇》 博纳多集团会在中国修建造船厂吗?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为什么不呢?我们有此打算,不过当然不是现在。目前中国的游艇市场尚不成熟,即使现在在中国建造一家造船厂,生产出的大部分船只也只会用来出口,而目前博纳多集团在欧洲和美国拥有的25家造船厂足以承担这一任务。

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做好了将来在中国修建船厂的各种准备。我们很看好中国的游艇行业,现在无论中国国内外游艇品牌都在瞄准中国游艇市场,我们希望花3~4年的时间在中国游艇市场站稳脚跟,在中国游艇行业扩大知名度,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一旦客户群形成,就在中国生产船只,为中国的游艇爱好者带来更多便利,让他们近距离体会博纳多的优质服务。

另外,我们还要让中国客户对航海产生兴趣,和他们分享航海的愉悦。这也是我们现在每天在做的事情,是我们目前唯一且最重要的使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航海,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拥有一艘船去体验航海的乐趣,人们对船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这时才是在中国修建船厂的最佳时机。

《游艇》 你对中国游艇市场的发展有何评价?

François Rodrigues先生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人口众多,但航海的历史并不长。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国家,商业、制造业等各方面都充满活力,人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不断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相信,不论是商业还是生活方面,中国人都是最充满活力的民族。因此,当一种新事物进入中国时,中国人对新事物、新生活方式、新习惯等的接受能力让我非常惊讶。这就是中国游艇行业的现状。因此,我们对中国游艇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觉得迎接这样的挑战是一次有趣的体验,使我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了激情和斗志,带着前所未有的期盼。

篇5

【关键词】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激发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同时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发现并明确过敏性鼻炎的诱发原因和协助诊断最简便的方法。本科自2009年3—11月对3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9例,女191例,儿童128例,年龄4~75岁,病史为1~10年。常年发作,多表现为反复打喷嚏、鼻塞、清水样鼻涕、鼻痒,常有流泪,耳、眼、咽痒,内窥镜下鼻黏膜苍白水肿。

1.2 材料来源 变态反应液由德国默克集团提供的阿罗格点刺液, 包括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胺阳性对照、屋尘螨、粉尘螨、狗毛、猫毛、树1、树2、禾本科、禾本科/谷类,艾蒿、霉菌1,霉菌2等为主要多价35种点刺液及点刺针。

1.3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 患者取坐位,手臂放松平放于桌面,用75%酒精消毒前臂掌侧皮肤,待皮肤自然晾干后,将不同变应原按照2cm的间隔滴在前臂掌侧,用点刺针的尖端垂直于皮肤,穿过点刺液,轻轻挑起表皮层的表层,停留大约1s,但是不能引起出血,一般在点刺后15~20min观察结果。在此期间要多次观察反应过程,同时作组胺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按欧洲分级标准结果判断:(1)如果呈现黄色皮丘(皮丘直径≥3mm),其周围有红斑,为阳性反应;(2)风团=组胺阳性对照为(+++);(3)风团>组胺阳性对照1/2为(++++);(4)风团组胺阳性对照1/2

2 结果

297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者中,屋尘螨阳性占57.7%,同时合并粉尘螨阳性患者占54.4%,单纯屋尘螨或粉尘螨阳性病人各占0.8%及0.7%,秋季花粉占20%,交链孢霉菌约占16.9%。螨阳性病人合并交链孢霉菌阳性病人占5.4%,春季花粉占3.3%,花粉病人多为多价过敏原并存。

3 操作注意事项

(1)皮试前应询问患者在1周内用药情况,需停用口服抗组胺药或感冒药及糖皮质激素3天以上,以免出现假阴性反应。12h需停用肾上腺素能剂、黄嘌呤类药。(2)提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求合作。对合作欠佳的儿童,要进行耐心诱导,必要时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操作,做到眼明手快,动作轻柔。(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选择穿刺部位要避开瘢痕、皮炎丘疹等,进针深度要适度、均一,结果观察要仔细、严谨。(4)皮试完毕后,在病人等待的时间里要仔细观察是否出现扩散性副反应,甚至严重的全身反应,其典型的警觉症状是舌头上下、咽部,特别是手心和脚底有痒刺激和热感。(5)皮试前准备好抢救药物,备有可即用的1:1000的肾上腺素、注射器等以备应急。对高敏体质、晕针患者做好思想准备工作,严密观察患者反应。(6)皮试在30min内仍为阴性的患者,应向其交代离院后注意观察的内容,如有反应随时向医师和护师反映,以观察迟发反应及其他情况的发生。提醒患者如出现皮肤局部红晕扩大、瘙痒加重的迟发反应,即刻返院给予相应治疗。(7)进行皮肤试验时,必须有专业的变态反应医师指导,并能及时处理全身反应。(8)评估患者是否有皮肤划痕征,询问有无酒精过敏史,酒精过敏病人改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消毒局部皮肤,以免出现假阳性反应,并在适当的时间记录皮肤反应。

4 讨论

本研究中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中主要有尘螨、屋尘、花粉等,这与各家报道一致。近来发现蟑螂、霉菌过敏率有所增高。蟑螂已被认为是主要过敏原。尤其是哮喘的主要过敏原之一。有报道大、中城市中20%~30%儿童哮喘与蟑螂有关,城市是农村的2~3倍[1],且蟑螂与尘螨有交叉过敏原,尘螨过敏的患者常常合并蟑螂过敏;霉菌阳性病人多见于16岁以下青少年,近年来霉菌阳性率增多考虑与使用加湿器有关,具体未见详细报道;吸入花粉中夏秋季花粉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季花粉。春季花粉主要有:榆树花粉、杨树花粉、柳树花粉、法国梧桐花粉等。夏秋花粉主要有:蒿属花粉、豚草花粉、藜等。据报道,研究最深入的豚草花粉有大约20种可能致敏的抗原成分。蒿属花粉与豚草同属菊科植物,故在致敏性上有较高的抗原交叉性,该类花粉的花粉囊在干燥时裂出,并以风力散布各处[2]。本地区处丘陵地带,夏季高温,秋季干燥风大,有利于风传花粉传播,这似乎可解释夏秋季花粉阳性率高于春季花粉,也说明气传花粉传播与气候季节有密切关系。

皮肤过敏点刺试验方法简单,局部疼痛轻,易于被患者接受,进入体内过敏原量比皮内法较低,引起全身反应可能性小。本文患者中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安全,假阳性率较低。因此,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很适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6

速写一:语不惊人誓不休

“会做人,不成功只是暂时的;不会做人,再成功也是暂时的”――那是2013年,李振开董事长在全国商业企业家活动日上被授予“中国流通产业十大经济人物”称号时的一句做人与做事的法则,语惊四座。“对于广大企业家来讲,(犯点)过错,只是伤痛一阵子;(机遇)错过,就会伤痛一辈子”――那是会后李董面对众多媒体记者希望他“向全国企业家建言”时说的一段肺腑之言,曾在业界引发轰动。

心灵机智、语言诙谐,是成功企业家的一个心理素质,李振开当仁不让。1951年,李振开生于乐清市柳市镇一个贫寒家庭,排行老大,1968年初中毕业即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立志尽快赚钱来改变目前家庭的经济状况。1985年在柳市低压电器跑供销的李振开,跑着跑着竟跑出一个自己的“根据地”。李振开的理念就是创造财富必须有自己的“地盘”――李振开与人联袂合作创办了乐清柳市曙光电器厂。后由于当时柳市的电气生产企业类同性太强他毅然转赴上海闯荡――上海华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即呼之欲出。

可以说,李振开的市场历练主要是从电气产品销售起家,同时积极参与上海市的旧城改造,即用大面积的优质商品房置换居民小面积的居住门面,这样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居民们改善了居住环境,自己得到了商铺店面。此举开创了私营资本参与上海旧城改造之先河,是对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最好诠释,一个发轫之作。“南方风来春满楼”的1992年,他已成功地开发了黄浦区北京东路生产资料一条街。

1995年李振开成功收购乐清市某房地产公司,易名“温州金开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举迈开涉足中国内地地产的第一步;2000年高调进驻上海七浦路开建兴浦服装批发市场;2004年收购了南京路步行街的“东海商都”,渐渐拓展他的商业帝国版图;2006年成立了中外合资浙江开元置业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了抚顺金开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而成就了他的多元开发而名声鹊起;2010年成立“上海金开利集团有限公司”,又向投资管理、国内贸易、信息服务咨询等领域散发性发展。

集团规模渐丰,业已形成上海金开利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上海金开利集团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桥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桥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质信百货有限公司及北京金开利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北京金开利德国际服装市场有限公司、北京金开利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开利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足迹已遍布祖国各地。业务包括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会务服务、物业管理、商务信息咨询、国内贸易、机电产品、服装鞋帽、皮革制品的科研开发……年经营收入约30亿元。

今天,上海多个人文地际性的市场,譬如“兴浦服装批发市场”、“东海商都”都是出自这个来自温州的商人李振开的大手笔。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市场博弈的襟怀,造就李振开与他金开利经营上的风生水起……连连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企业500强”,“上海企业100强”、“上海服务业企业50强”、“上海民营企业100强”;个人也斩获了“上海商业优秀企业家”、“模范儒商”、“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流通产业十大经济人物”等称号――那是实至名归,是李振开20年来率领企业走过的心路。

速写二:以人为本善天下

20年,金开利集团已在国内省市投资了近20多个大项目,累计投资达100多亿元,建成商业及住宅项目总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年创收达160亿元,年利润约20亿元,年纳税约2亿元,累计上缴国家税金30多亿元,先后被温州市政府评为在外投资“十大企业”、百强纳税企业,浙江省工商企业“AAA”级资信单位,北京市纳税千强企业,具有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现在金开利集团公司总资产近60亿元,员工约2000人。

威海国际五金城,正是李振开的一个经典之作――这座位于工业新区核心地段,集批发、零售、展示、物流、酒店、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五金城,将打造成为中日韩五金机电交易大平台和胶东地区五金机电专业化国际大市场。五金城拥有两个大型日韩综合展厅、一栋21层商务大厦和一栋21层酒店式公寓、两栋仓储物流中心及经营商铺437个组成,是以中日韩五金机电品牌为主题,集批发、零售、展示、交流、仓储、物流、住宅、酒店、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威海国际五金城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管理”的国际化商业运营管理模式;以招商、扶商为经营原则;以服务商户、提升品牌、合作共赢为经营理念;以“让政府放心、让消费者省心,让各国商户称心”为经营目标的一个中日韩五金机电专业化国际大市场。

集团还进军中国的生物科技领域。2011年成立了乐清圣光生发灵有限公司,开始向生物科技领域发展,自主研发出了一系列生发、养发、护发产品,并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通过了国家商检部门的批号,正组织生产投入市场。在新疆自治区库尔勒盛创办大农业有限公司。2008年,总理在考察浙江民营企业时,对民营企业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吃苦、坚韧、灵活、创新。温州金开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金开利德国际服装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金开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他从一名泥水匠开始,到销售电器、开发房地产、创办服装市场、开办实业公司……一路走来,有荆棘、有艰辛也有喜悦。

坐拥数十亿资产的李振开在生活上却是简朴低调,常常自己打车上班,坐飞机基本不坐头等舱,甚至经济舱也是选择打折的。他说坐什么舱所花费的时间都是一样的。相反,在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李振开很是慷慨。家乡修桥补路或公益事业,他积极投入并给予相当的资助。比如2004年为支援革命老区发展教育事业,李振开竟然全部揽下所需之款;2008年汶川地震金开利捐款36万余元;2010年李振开主动要求在兰州榆中县建一所希望学校……

篇7

-责任与债从融合到分离

研究民法典中的民事责任体系,需要研究民事责任的立法例,把握其脉络,才能了解其发展趋势。民法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体系包括其民事责任体系,主要受罗马法的影响。因此,首先需要从罗马法的民事责任体系讲起。在罗马法上,责任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是与债的概念融合在一起的。“债权、债务、债之关系,夫此三种不同之名词,拉丁文均作‘obligatio’”。(注:陈朝璧:《罗马法原理(上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44年发行,页123.)债,在罗马法上有时是指法律关系。债是“当事人之一方依法得请求他方为一定给付之法律关系也。”(注:陈朝璧:《罗马法原理(上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44年发行,页123.)有时是指履行义务的法锁。“优帝法典所述之定义曰:‘债者,依国法而应负担履行义务之法锁也。’”(注:丘汉平:《罗马法》,会文堂新记书局1937年版,页604.)“有时(至少在优士丁尼法的文献中)还指权利人享有的权利。”(注: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283.)学者在论述罗马法时,也是从不同的角度讲债的。有时将债务与责任混用,例如说:“债之关系有两方面:一方面系要求对造履行约定或法定之义务,他方面系向对造尽履行之责任。”(注:丘汉平:《罗马法》,会文堂新记书局1937年版,页604.)有时将权利与责任相对比而言。例如说:“侵权云者,谓对于个人法益受侵害而发生损害赔偿之权利也。衡之罗马法例,权利之侵害有可以回复者,有不能回复者。其可以回复者,则为契约上之请求权;其不能回复者,则发生赔偿之责任。”(注:丘汉平:《罗马法》,会文堂新记书局1937年版,页708.)“在昔罗马法,债务与责任合而成为债务之观念,责任常随债务而生,二者有不可分离之关系。”(注:史尚宽:《债法总论》,台湾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页3.)在罗马法上,责任体现在债的效力之中,体现为“债受法律保护。债务人如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诉请法院强制履行或赔偿损失。”(注:周@①:《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页629.)

近现代各国民法典将责任与债务两个概念区别开了,但是,各国规定有所不同。法国民法典第1142条规定:“一切作为或不作为之债,在债务人不履行之场合,均引起损害赔偿。”(注:这里依据由罗结珍翻译,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的《法国民法典》。由李浩培等翻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的《法国民法典》第1142条的译文是:“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在债务人不履行的情形,转变为赔偿损害的责任。”)第1382条规定:“任何行为致他人受到损害时,因其过错致行为发生之人,应对该他人负赔偿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法国民法典把义务、债务与责任作了区分。但是,并未作严格的区分。例如,该法第1382条规定侵权行为的后果是负“赔偿之责任”。第1370条第4款却明文规定侵权行为属于“由于债务人本人而发生的债”。

德国民法典第2编第1章第1节的题目是“给付义务”。其中第242条规定:“债务人有义务依诚实和信用,并参照交易习惯,履行给付。”第249条前段规定:“负损害赔偿义务的人,应回复损害发生前的原状。”第276条第1款前段规定:“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债务人应对其故意或者过失负责。”第280条第1款规定:“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给付不能时,债务人应对债权人因不履行而产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值得研究的是,德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不同,没有将损害赔偿明确认定为责任,而是有时将损害赔偿认定为义务,有时将损害赔偿认定为责任。从立法例考察,德国民法典“设有损害赔偿之债之一般规定(249-255条),盖损害赔偿之债,不仅可由侵权行为及债务不履行发生,此外依法律之规定及当事人之法律行为亦均可发生,自应设有一般性之规定,以资适用。”(注: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三民书局印行,1978年版,页282.)

在上述立法例中,责任与债务经常相混。郑玉波先生对此作了鲜明的解释。他说:民事责任之意义,得分为二:第一种意义,“民事责任乃某人对于他人之权利或利益,不法的加以侵害,而应受民事上之制裁也。”这种“民事责任乃债务(损害赔偿债务)之成立的因,亦即‘责任为因,债务(损害赔偿债务)为果。”第二种意义,“民事责任乃债务人就其债务,应以其财产为之担保之谓。此种民事责任乃债务成立之后之结果,亦即’债务为因,责任为果‘”。“民法上所谓之’债务之一般担保‘,即指此种意义之民事责任而言。在现行民法中,以有债务即有此种民事责任为原则,故债务与责任两者,常混而为一,互相代用”。(注: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一),台湾永裕印刷公司1983年版,页113-114.)

在责任与债的关系上,日本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相同的是,设债编总则。不同的是,没有设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而与法国民法典一样,将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分别规定。日本民法典第3编债权共5章,其中第5章是侵权行为。由此可见,日本民法典与法、德两国民法典的共同点是将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损害赔偿视为债,对责任与债未作严格的划分。

以上是民法法系国家民法典中,关于责任与债的立法体系的三种基本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1964年颁布的苏俄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该法典有3编债权共27章(第15-42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债的一般原则(第15-20章),第二部分债的种类(第21-42章)。第19章题目是违反债的责任,专章对违反债的责任作了规定,突出了责任的地位。第40章是因致人损害而发生的债。该法第444条规定:“对公民的人身或财产造成的损害,以及对组织造成的损害,都应当由造成损害的人全部赔偿。”该章其他各条均从不同的角度规定损害赔偿问题。该法与其他各国民法典不同的是,不用“侵权行为”,而用“因致人损害而发生的债”。它的特点是不笼统地规定侵权行为之债,而直接规定侵权行为的后果即损害赔偿之债。该法将因致人损害而发生的债,作为债的分则中的一章,即认定因致人损害而发生的责任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这与其他国家民法典将侵权行为认定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大体相同。1994年和1995年先后颁布的俄罗斯民法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包括了债的全部规定,保持了原苏俄民法典将违反债的责任及因致人损害而发生的债独立成章的特点。

我国至今尚未颁布民法典,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称民法通则),是我国重要的民事一般法。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民事责任独立成章(第6章),将责任与债分离。该章分四节,即一般规定、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995年颁布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第3编规定民事义务与民事合同。该编第1章是总的规定,其中第3节是民事责任,内容是规定“不履行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该编第5章是合同外的损害赔偿责任,其中第609条规定:“任何人故意或过失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名誉、人格、威信、财产及其它合法权利、利益,侵犯法人及其它主体的名誉、威信、财产并引起损害时,必须赔偿损失。”该编规定的“民事义务”的定义在第285条作了规定:“民事义务是根据法律的规定,一个或数个主体(称为义务人)必须为了另一个主体或另一些主体(称为权利人)的利益作出一定的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由此可见,这里讲的“义务”,与其它各国民法典中的“债务”的含义相同。该法明确使用“损害赔偿责任”的

概念,而不用“损害赔偿义务”的概念。该法与民法通则的相同点是,一是将责任与义务(债务)区分开了,二是对民事责任有独立的规定(独立成节,而不是成章)。不同之点是越南民法典用“义务”而不用“债务”的概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以法国、德国、日本三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三种立法例,关于责任与债的关系的规定在体系上的共同点,是对责任与债作了区分,明确提出了责任的概念。同时,又规定损害赔偿责任产生债务,这就说明该三国民法典对责任与债务未作严格的区分。在体系上的区别是德、日两国民法典都设有债的通则,法国民法典没有统一的债的通则,而是设契约或约定之债的一般规定(第3卷第3编),与之相并列的是非经约定而发生的债(第3卷第4编)。这样规定表明非经约定而发生的债,不适用契约或约定之债的一般规定。从1964年的苏俄民法典开始,进一步突出了责任的地位。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责任独立成章,从整体上突出了民事责任的地位,并将民事责任与债作了区分,形成了另一种民事责任体系。

从立法例考察说明责任与债的概念由不分到区别,责任与债的关系由融合到分离,是个合理的发展过程。

二、民事责任的本质及其与民事义务的区别

-民事责任都能转化为债吗?

(一)民事责任的本质

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探讨民事责任的本质,需要从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以及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本质讲起。关于权利、义务、责任的概念与本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本文不作详论,仅就与民事责任的本质有关者作简要论述。

法理学上对权利的释义有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说、可能说、尺度说、选择说、手段说等多种学说。有学者认为,权利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03.)有学者认为:“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注: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86.)上述两个关于权利的释义强调权利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要达到的目的是使权利人获得利益。由此可见,权利的本质是利益。民法学上对民事权利的释义也有多种。本文参考法理学界的手段说,对民事权利的定义表述如下:民事权利,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满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民事权利的本质是民事利益。

什么是义务?有的法理学者说:“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即由国家规定或承认,法律关系主体应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05.)另有学者认为:“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注: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86.)前一个定义所说的对主体的限制或约束,目的也是保障权利人获得利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义务的本质是权利人实现权利的必要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权利人实现权利,也以自己履行义务为条件,这正是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的表现。在民法学上关于民事义务的释义也有多种。本文参考法理学界对义务的释义中的手段说,对民事义务的定义表述如下: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义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民事义务的本质是权利人实现民事权利的必要条件。

法理学上对责任的释义有义务说、处罚说、后果说、责任能力说、法律地位说、“含义组合说”等。我国法理学界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后果说与义务说。有学者认为责任是“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504-505.)有学者认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注: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22.)前一释义所说的后果的内涵也包括了赔偿、补偿或惩罚。与权利和义务的本质相比较而言,应当说责任的本质是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使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辅助条件。从宏观上讲,责任的本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法律措施。民法学界对民事责任的释义也有多种。本文参考法理学界的后果说,认为: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责任的本质是促使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使权利人实现其民事权利的辅助条件。

(二)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区别

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是民法上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主要区别如下:

一是性质不同。从权利、义务、责任三者的关系看,义务的本质是权利人实现民事权利的必要条件。民事义务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规定而产生,是为了权利人实现其权利。义务是义务人“应为”(传统术语是“当为”)的行为。应为而为,即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则权利人的权利得到实现。从权利、义务、责任三者的关系看,民事责任的本质是促使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的辅助条件。义务人应为而不为,即不履行民事义务,其结果是权利人的权利不能得到实现。因此,义务人则应当承担其后果,即承担民事责任。

二是对应关系不同。民事义务与民事权利相对应。通常,有民事权利即有民事义务,有民事义务即有民事权利。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相对应,但不完全对应。说其对应,是指在通常情况下,有民事义务才会有民事责任,没有民事义务就不会有民事责任。说其不完全对应,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民事主体能自动履行民事义务,因而不发生民事责任问题。传统民法学说强调民事责任与债务(民事义务的一种形式)的统一性,认为二者以合一存在为原则,而忽视二者的区别。“债务与责任原则上系相伴而生,如影随身,难以分开。”(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四册,台湾版,页116.)如果说债务与责任以合一存在为原则,是指责任是“债之一般担保”,“在现行民法中,以有债务即有此种民事责任为原则”。(注: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一),台湾永裕印刷公司1983年版,页113-114.)确切地说,把责任视为“债之一般担保”是学理上的概括,正如史尚宽先生所说:“债之效力最重要者,为给付之强制执行与其利益之损害赔偿,……然强制执行,除以物之交付为标的者外,仍系命债务人为金钱之支付(代执行及间接强制),而损害赔偿亦多以金钱填补,故民法债之效力,结局归于请求金钱之支付。在现今法制,为使债务人支付金钱,惟有处分其财产以换取之。古代法之强使债务人服役,或以之为奴隶出卖,而以其所得清偿债务,或拘押债务人,而迫其亲友代为清偿之手段,在今日已摒而不用。故债之效力之最后手段,乃不出于债务人之一般财产。”(注: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328-329.)由此可见,债务人的“一般财产”作为“债之一般担保”,实质是指“债之效力的最后手段”,或者说是以“一般财产”为极限,这显然不是法定意义上的民事责任的概念。责任是不履行债务的后果,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债务,就无责任可言。实践中通常是债务人自动履行债务,而没有责任,少数情况下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产生责任。应当说责任与债务相分离为常态,合一存在是例外。

从另一个角度看,民事义务又是与救济权相对应的

概念。(注: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93.)但是,这种对应是存在责任的情况下派生的对应概念。先有责任,后有救济权,而不是相反。

三是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范围不同。民事义务通常与民事权利相对应,在财产关系中,义务与权利有对价性。民事责任主要是弥补权利人的损失,也有对价性。但是,责任的范围不限于对价,当事人约定的责任可以有惩罚性,例如惩罚性违约金。民事法律规定的责任也有惩罚性的,例如,故意侵害他人人身,造成他人精神损害,情节严重的,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裁决侵权行为人承担惩罚性赔偿金。此外,民事责任不限于赔偿,还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等。

四是法律拘束力不同。民事义务产生以后,有法律的拘束力。这种拘束力是指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应承担民事责任。基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自愿原则,对义务的履行没有强制性,权利人不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也不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实质是强制义务人承担责任)。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在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权请求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或请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

区别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有重要意义。

首先,区别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是完善民法理论的需要。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民事义务(债务)产生民事责任,又说民事责任产生民事义务(债务),如此循环,那么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债务)还怎么区别?

其次,区别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是正确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需要。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有本质的不同,对于不同质的问题应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权利人可以请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而不能请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里明确规定“继续履行”是一种违约责任。民事责任的范围基本上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但是,民事责任形式则只能由法律规定。

三、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

-民事责任的自动承担与强制承担

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是否同一概念?为弄清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是否同一概念。法理学界对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的认识不同。有学者将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等同,认为:“法之有效推行亦必以实力为其后盾,当法规范的内容受到违反时,它就要借重实力,对于违反者实施处罚或强制,这种处罚或强制,统称为制裁”。(注:韩忠谟:《法学绪论》,台湾雨利美术印刷有限公司1994年版,页69.)“法律的制裁,乃指国家对于违反法律者所予的惩罚”。(注:管欧:《法学绪论》,台湾蓝星打字排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页191.)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认为,法律责任是与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505.)以上三位学者都只讲法律制裁,而不讲法律责任,显然是把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等同。有学者把法律制裁看作“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对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不作严格的区分,认为:“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财产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列举的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惩罚、补偿(赔偿)、强制。(注: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127-128.)沈宗灵教授明确提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不同。他说法律责任是“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版社2000年版,页505.)“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他指出:“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强制责任主体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惩罚违法者,恢复被侵害的权利和秩序。另一方面,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又有明显的区别。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他还明确提出了法律责任的承担分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他说:“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指责任主体依法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主动承担的方式,是指责任主体自觉地承担法律责任,主动支付赔偿,补偿或恢复受损害的利益和权利。……被动承担的方式,是指责任主体根据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确认和归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527-528.)沈宗灵教授提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并将法律责任的承担区分为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是对法律责任学说的发展。这一发展对于深刻理解法律责任的本质和内涵,对于立法和司法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于完善民法典中的民事责任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弄清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有必要对制裁的概念作进一步推敲。制裁一词与惩罚、强制两个名词相关联。惩罚一词又与处罚一词相关联。处罚是一个内涵较广的概念,如对罪犯的处罚,对犯错误的人的处罚等。惩罚比处罚的程度重,可以说惩罚就是严厉的处罚。惩罚可能是对人身的拘束,如拘役;也可能是对责任主体的财产予以没收,或使其承担惩罚性赔偿金或违约金。强制,是强迫的意思。强制可以用人身的力量、政治的力量、法律的力量强迫某人作为或不作为。惩罚与强制的内涵有共同点,侧重点不同。惩罚侧重在其后果;强制侧重在行为,在于其强制力。有学者在解释权利时,主张“法力”说,认为:“权利是受法律保护,得享有特定利益的法律实力。”(注:施启扬:《民法总论》,台湾大地印刷厂1993年版,页25.)也就是说,为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对不履行义务的人或违法行为人,应当施以法律实力,即法律的强制力。由此可见,制裁的特点在于强制力。制裁一词从词义上讲,是指用强力管束并惩罚有不法行为的人。法律制裁包括违宪制裁、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民事制裁。

什么是民事制裁?对此民法学界论说不一。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规定了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人们对第3款的理解差别较大。有学者不把第3款的规定看作是民事责任,也不认为是民事制裁,有的大学教材不写第3款的内容。(注:参见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页43-50民事责任一节。)有学者把第3款理解为“强制措施”。(注:郑立、王作堂主编:《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页701.)有学者将第3款理解为“民事制裁的方式”。(注: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下)》,页1069.)有学者认为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是“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第3款是“承担民事责任的特殊方式(民事制裁)。(注:杨振山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611-612.)参考沈宗灵教授关于法律制裁的定义,本文认为对民事制裁的定义可表述如下:民事制裁,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时,由

司法机关对其实施的强制或惩罚措施。本文认为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规定的是10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学理上又称民事责任形式)。对此该条第3款有明确规定:”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第3款则是10种民事责任形式之外的规定。该条规定有民事制裁与行政制裁不分之嫌,今后制定民法典时,不宜再作这类规定。

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具有明显的区别。区别之一是后果不同。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这种后果表现为各种民事责任形式。各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则因违约或违法的形式、程度等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民事制裁是使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强制措施。在义务人不主动履行民事义务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措施使民事责任的承担得以落实。

区别之二是发生的根据不同。民事责任是因民事主体不履行民事义务而产生,民事制裁是因不自动承担民事责任而产生。

区别之三是实现的主体不同。民事责任实现的主体是民事主体即责任人,民事制裁实现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区分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区分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有利于深刻理解民事责任的本质与内涵,对民事立法与民事司法均有实际意义。其次,区分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有利于鼓励民事主体自动承担民事责任,这也是民法自愿原则的体现。第三,区分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为完善民事责任体系提供了理论根据,为将责任与债区分开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在民法典中将侵权行为独立成章提供了理论根据。有学者说,民法通则把侵权行为规定在民事责任一章中,“立法者的意图是强调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加重民事责任的强制意义,但是,实际的后果却使侵权行为丧失了其他的债权保证形式,削弱了对侵权受害人债权的法律保护。”(注:杨立新:《侵权特别法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页21.)从传统民法学理论对责任与债不分的观点看,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是,从区分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理论看,这种观点有其局限性。因为“侵权行为法律后果的实质是责任不是债”(注: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典体系之革新”,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页17-29.),民事责任不等于民事制裁。将侵权行为从债中分离出来,在侵权行为人主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并不妨碍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过程中,在与债的本质不相违背的情况下,适用债编通则的有关规定”。(注: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典体系之革新”,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页51.)

四、在民法典中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的必要性与设想

-在民法典的总则编、债权编与侵权行为编分别规定民事责任

参考外国立法例,总结我国的经验,本文认为未来我国的民法典应当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

民法法系各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责任形式,通常有损害赔偿和违约金两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罗马法的影响,责任与债不分,或不作严格的划分。二是传统民法重视财产权而不重视人身权,因此,为保护人身权的多种责任形式,就不会产生。立法与司法实践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民法典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民法发展的需要。

近代各国民法典包括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民法典,虽然区别了责任与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民法典中对责任关系与债的关系并未作区分,对责任关系并未作规定。那么,关于债务关系的规定是否能直接适用于责任关系?对此各国民法典均未作规定。由此可见,未将责任关系与债的关系作明确区分的立法体系不无问题。

根据现代民法发展的需要,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当建立新的民事责任体系,理由如下:

理由之一,是民事责任与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的性质不同。

权利、义务、责任是法律上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可以说全部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都是围绕这三个概念展开的,全部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关系都是围绕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这三个概念展开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性质不同。民事权利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享有的一种权利,民事义务是一方为了他方民事权利的实现而应有所作为或不作为,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明确区分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明确区分责任与债,在立法体系上顺理成章,在实践中也便于理解和适用法律。

理由之二,是民事责任制度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民事责任形式基本上是损害赔偿。从各国立法例看,损害赔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原状回复主义,一是金一赔偿主义。“原状回复主义,谓应与如无发生损害之原因事实原应存在之状态,回复同一或同种之状态。例如返还夺取之物,重新设定被剥夺之权利,撤回继续加害之侮辱或侵害信用之主张,毁弃侵害书信秘密之抄录,返还因违反委任义务而不以委任人之名义而以自己名义所取得之物,偿还与被毁损书籍同种之书籍,重新配上破碎门窗玻璃,重建被撞倒之墙壁。”(注: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95.)我国通常习惯说的损害赔偿是指金钱赔偿。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形式之一的赔偿损失指金钱赔偿,本文称之为狭义的损害赔偿,原状回复主义的损害赔偿为广义的损害赔偿。今后,损害赔偿(狭义的)仍然是民事责任的基本形式之一。同时,其他多种民事责任形式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侵害民事权利尤其是侵害知识产权、人身权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因此,除传统民法上的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等责任形式外,返还财产、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强制履行等就成为重要的民事责任形式。鲜明地规定各种民事责任形式,突出民事责任的地位,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事责任观念,有利于保护民事权利。

理由之三,是健全侵权行为制度的需要。

传统民法典将侵权行为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债编规定,称侵权行为之债。这样规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从现代民法的发展看,并非最佳选择,因为:

首先,将侵权行为的后果看作是债,混淆了责任与债的区别。债务是民事义务的一种,民事义务有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侵权行为通常是义务人违反了不作为义务。有学者认为债的重点在于损害赔偿之债,损害赔偿请求权与原权利性质相同。本文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损害赔偿请求权与原权利有共同点,例如买方请求卖方交付标的物与因卖方不交付标的物而买方请求损害赔偿,在价值形态上相一致。但是,两者更有不同点。买方请求交付标的物的权利是原权利。交付标的物是卖方的义务。卖方不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时,买方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是救济权,卖方赔偿损失是责任。

其次,侵权行为的后果是责任,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责任大都不宜转化为债,债法主要是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即使将损害赔偿视为财产流转关系,也不同于基于交易而产生的财产流转。损害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用债的一般规定,但不能全部适用。至于返还原物、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强制履行等责任,则不能适用债编通则中关于种类之债、利息之债、选择之债、连带之债、代位权、撤销权、不安抗辩权、债权让与、债务承担、债的清偿、提存、抵销等的一般规定。

第三,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丰富,人们的权利意识会随之提高,民事权利的种类也会增多,从而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形式也会增加。特别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侵权的方式方法随之现代化,人

们时时面临受到侵害的危险。传统民法将侵权行为限于债的发生根据,强调财产责任,忽视非财产责任,已距离现实甚远,不利于对民事权利特别是对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为充分保护民事权利,需要健全侵权行为制度。我国民法典中应当将侵权行为独立成编,将侵权责任在该编作较为详细的规定。

未来我国民法典的民事责任体系应有新的架构。初步设想是,在民法典总则部分对民事责任的一般问题作出规定,将违反债的责任在债编规定,将侵权责任在侵权行为编规定。

在民法总则部分,民事责任不能离开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而独立出现,民法总则部分应对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均作一般性规定:

一是对民事权利的种类作概括性规定,明确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发明权、发现权、人身权、亲属权、继承权等。还应规定,除法律明文规定的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外,还保护应当受法律保护的民事利益。

二是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产生的根据作出规定,可列举:(1)依法取得财产;(2)著作、发明和其他智力成果;(3)合同和其他民事行为;(4)无因管理和其他事实行为;(5)不当得利和其他事件;(6)违反合同的行为;(7)侵权行为;(8)产生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其他事由。

三是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包括民事责任的形式和适用。《民法通则》规定了10种民事责任形式,这10种民事责任形式基本上是可行的,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

关于民事责任的适用,可沿用《民法通则》的原规定,即以上民事责任的形式,可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在债编通则部分规定违反债的责任的一般规定,主要有:赔偿损失的范围的原则性规定;赔偿损失与违约金和定金的关系;承担责任与实际履行的关系;迟延履行责任;债权人的责任等。对违反各种债的具体责任,在有关部分作规定。

侵害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绝对权的责任,在侵权行为编作规定,包括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侵害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的责任、特殊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竞合等。

将侵权责任作了专门规定后,对物上请求权可不再在物权编作为独立的制度规定。但是,对请求返还原物、排除妨碍(或称妨害除去)和消除危险(或称妨害防止),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应作出特别规定。这里讲的三种请求权,是指因被请求人的行为或与其行为有关的事实而引起的。纯粹自然原因引起的当事人一方的物对他方的物造成的损害,不属于侵权责任问题,这种现象涉及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个案处理。

篇8

飞机刚刚降临武汉天河机场,你会看见东星航空公司那些有着漂亮紫色的飞机,在一大堆白色的飞机中显得非常扎眼;车在公路上疾驰,不时可以看见东星集团的紫色广告牌,上面只有几个简单的大字:“航空、旅行社、房地产”,却高度概括了该集团的核心业务;而步行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东星旅行社的紫色门市部无处不在……

说东星扎眼,不仅仅是因为它那另类的紫色,更缘于东星创始人兰世立特立独行的个性和行事风格。在业内,兰世立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

但让很多人纳闷的是,年轻的兰世立怎么会一次又一次从国外商业巨头手里“忽悠”来那么多真金白银――2005年11月

27日,东星宣布从法国空客、美国通用等国际巨

头手里购买和租赁20架豪华的空客A320飞机,总

资金达120亿元人民币;2007年10月底,东星又

从世界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国际金融租

赁租赁2架空客A320飞机;2007年11月22

日上午,东星又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签订融

资4亿多美元的协议,用于未来几年内购

买6架空客A320飞机

手握近200亿人民币的合同,让兰世

立无疑成为最让国外一些商业巨头牵肠挂

肚和提心吊胆的中国人之一。

一单划算的生意

为庆祝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合作,东星集团于2007年11月21日晚在武汉香格里拉饭店举办了一个酒会。到场的除了东星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兰世立及苏格兰皇家银行全球CEO弗雷德・古德温特等双方公司高层以外,还有英国贸易工业国务大臣和武汉市副市长等两国政府官员。

随后,在接受专访时,这位年轻的商人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近40亿人民币的贷款,竟然不用担保、不用抵押、不用首付,而且还款期限长达15年,利息甚至低于银行之间进行的拆借,这是一单划算的生意。”

据兰世立介绍,自从2006年5月开航以来,东星航空已经开通了武汉至广州、上海、深圳、海口等地21条往返航线,成为主要在商务干线上飞行的首家中国民营航空公司。在接受笔者采访的第二天,东星航空又开通了武汉飞香港和澳门的往返航班。而此次近40亿人民币的融资,将用于购买6架新的空客A320。东星航空现有飞机5架,到2010年,机队规模将达28架之多。

对于民航领域的新入者,如果能在两三年后做到盈利已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了。但东星航空计划用多久时间实现盈利?在一年半前,兰世立心里似乎没有一点底气,以至于对这个问题相当谨慎,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三、五年内赔3、5个亿,我仍然可以依靠东星集团的旅游、房地产、公路等收益等来补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事实进展却超出了他的意料,在一年半后,兰世立交上了一份连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成绩单:陆续到来的5架空客A320,在一年半时间内安全运行16807小时,起降10542架次,累计承运旅客106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5.2亿人民币,上缴各级税务部门、海关,以及民航机场建设费等税费、基金累计达4954万元,实现利润2631.69万元。

在签约仪式上,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对兰世立寄予厚望,希望他的东星能成为令武汉市骄傲的品牌。

抢夺中国民航上市第一股

据有关资料显示:武汉空港的旅客吞吐量1997年在全民航系统排名第9位,后来一路下滑,到2004年时仅排名第16位。1997年武汉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80万人次,今年预计为480万人次。

在这样一个发展缓慢的市场上,东航武汉公司已经不堪重负――从2002年8月份成立至2004年底,东航武汉公司账面亏损就达8700万元,这还不包括非典时期对其的税收减免和地方政府的巨额补贴。东航武汉公司的巨亏除了营运因素,与武汉航空市场“惨烈”的竞争密不可分。

兰世立认为自己最大的依托,就是旗下东星国际旅行社遍布全球的旅游和票务网络,一年游客接待量多达27万。兰世立测算,每年至少有13万人乘坐飞机,分配到每天便有300余人。

兰世立似乎更看重的是未来武汉航空市场的增长潜力。同样作为内地一线城市的成都和昆明,机场吞吐量都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交通核心枢纽,武汉机场待挖掘的潜力是巨大的。继中国的东西部开发以后,关于中部开发的呼声也愈加高涨。从2006年初开始,“泛珠江经济圈”开始逐渐成型――以湖南、湖北、广西等内地城市为依托、联手港澳等地,辐射东南亚诸国,而武汉在此战略中的棋子位置举足轻重。兰世立用28架全新的空客A320,去“豪赌”武汉未来数年内的快速增长。

让兰世立兴奋的,是民航总局关于3年内不批准新的航空公司的政策,这无疑给了东星最佳的发展时期和空间。

篇9

股市低迷 国债热卖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和国债销售构成了“跷跷板”的两头。去年以来股指一路下跌,而国债却一路俏销。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等的首日发行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凭证式国债全省首日销售比例一直维持在50%以上,高于上年将近一倍,杭州各期国债首日销售比例都在75%以上。

过去两年的牛市行情曾经吸引了大批从未接触过股市的市民投身股海,国债发行一度比较清淡。而去年开始股市持续低迷,国债发售却一路热捧,市民投资回归理性,不少人将眼光重新放回到国债市场。

资金充裕 债市回暖

据了解,国债重获投资者青睐的另一原因,是去年市场民间资金比较充裕。去年共有8期凭证式国债到期,包括2003年发行的三期5年期国债和2005年发行的五期3年期国债。其中,有5期都在8月1日前到期,加上从股市和楼市中撤出的资金,使得上半年的资金量尤为充足。而且,去年发行的各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都较高,同时,投资者对加息预期也已经改变,所以去年各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非常有吸引力。

以2008年发行的凭证式国债为例,国债持满年限后的利息大大高于同期限储蓄存款收益。与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收入需按5%的比例缴纳利息收入所得税不同,国债的利息收入免税,因此实际收益更高。以1万元为例,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在扣除5%利息收入所得税后,实际可得利息1539元;而凭证式3年期品种,持有到期后可实得利息1722元,高于储蓄利息183元。此外,储蓄国债(电子式)采用按年付息的方式,因此实际收益率更高。

45岁以上人群最爱国债

问卷调查显示,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以国债为最喜欢的投资渠道的占72%,其他年龄层中占40%。

据介绍,凭证式国债自1994年发行首期以来,经过14年的市场考验,市民对凭证式国债已十分了解。几乎所有居民都将国债收益率高、风险小作为自己选择国债这种投资方式的理由。一些被调查居民表示,与同档次银行存款相比,凭证式国债收益优势明显,不收取利息税,且购买国债基本没有风险,心里感觉比较踏实,不需要像股票一样时刻关注。

不过,相较于凭证式国债,投资者对国债“次新”品种,如电子式国债的认同度要低一些。根据调查显示,仅有18.1%的城市居民表示熟悉或听说过电子式国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此还比较陌生。

市场呼唤短期国债

与目前市场上投资者持币观望的情绪相适应,投资者对增加国债短期品种的呼声很高。此次调查中有56%的居民希望增加一年期的国债品种。此外。还有33%的居民希望增加3个月和半年期的国债品种。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国库处专家表示,虽然财政部一直在研究增加国债短期品种的可能性,并且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如储蓄国债(电子式)的推出,为增加短期和长期(十年以上)品种做了准备。但在目前社会资金紧张,利率波动大的情况下,发行短期国债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目前有关部门应在充分考虑百姓需求的前提下加快研究进度。

相关链接:

购买国债便捷有诀窍

首先,对于不习惯前往银行排队的市民,可以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去购买国债。目前绝大多数银行都已开通银行卡网上银行购买国债的功能。网上银行国债销售额度一般与柜台销售额度相同,在时间上也“一视同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市民完全可以免去前往银行排队的痛苦,只要动动鼠标就能购买国债。市民通过网上银行购买到的国债通常情况下是存在银行卡上的,习惯持有凭证式国债的客户可以在募集金额满后至银行柜台换取凭证式国债。

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市民,如果不想到银行排队购买国债,还可以通过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购买国债。您可以到银行开通电话银行国债买卖功能。国债发售当天即可拨打电话银行进行国债的认购。手机银行认购国债需要开通GPRS(移动通信无线上网)功能,在银行申请手机银行功能,市民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访问银行网页进行国债认购。但使用手机银行需要考虑GPRS流量所产生的费用。

篇10

第一条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招标投标法第三条所称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

前款所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所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所称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第三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四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商务等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有关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招标投标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有关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职责分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财政部门依法对实行招标投标的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

监察机关依法对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监察对象实施监察。

第五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为招标投标活动提供服务。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不得与行政监督部门存在隶属关系,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

第六条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第二章招标

第二章 招标

第七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应当报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及时将审批、核准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第八条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一)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二项所列情形,属于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项目,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在审批、核准项目时作出认定;其他项目由招标人申请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作出认定。

第九条除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特殊情况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

(二)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三)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

(四)需要向原中标人采购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否则将影响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招标人为适用前款规定弄虚作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的规避招标。

第十条招标投标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是指招标人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第十一条招标机构的资格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由有关部门认定。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商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招标机构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招标机构应当拥有一定数量的取得招标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取得招标职业资格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招标机构在其资格许可和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开展招标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招标机构招标业务,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关于招标人的规定。招标机构不得在所的招标项目中投标或者投标,也不得为所的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提供咨询。

招标机构不得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招标人应当与被委托的招标机构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应当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依法指定的媒介。在不同媒介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应当一致。指定媒介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不得收取费用。

编制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应当使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的标准文本。

第十六条招标人应当按照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发售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招标人发售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收取的费用应当限于补偿印刷、邮寄的成本支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十七条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日。

第十八条资格预审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进行。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组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资格预审申请文件。资格审查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有关评标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规定。

第十九条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具有投标资格。

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

第二十条招标人采用资格后审办法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第二十一条招标人可以对已发出的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编制的,招标人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至少3日前,或者投标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

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日或者15日的,招标人应当顺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者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第二十二条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提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第二十三条招标人编制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影响资格预审结果或者潜在投标人投标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应当在修改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后重新招标。

第二十四条招标人对招标项目划分标段的,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利用划分标段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利用划分标段规避招标。

第二十五条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投标有效期。投标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之日起算。

第二十六条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

招标人不得挪用投标保证金。

第二十七条招标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编制标底。一个招标项目只能有一个标底。标底必须保密。

接受委托编制标底的中介机构不得参加受托编制标底项目的投标,也不得为该项目的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或者提供咨询。

招标人设有最高投标限价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最高投标限价或者最高投标限价的计算方法。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

第二十八条招标人不得组织单个或者部分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

第二十九条招标人可以依法对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全部或者部分实行总承包招标。以暂估价形式包括在总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货物、服务属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范围且达到国家规定规模标准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前款所称暂估价,是指总承包招标时不能确定价格而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暂时估定的工程、货物、服务的金额。

第三十条对技术复杂或者无法精确拟定技术规格的项目,招标人可以分两阶段进行招标。

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

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在第二阶段提出。

第三十一条招标人终止招标的,应当及时公告,或者以书面形式通知被邀请的或者已经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已经发售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或者已经收取投标保证金的,招标人应当及时退还所收取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费用,以及所收取的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三十二条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一)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二)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三)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

(四)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

(五)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六)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

(七)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第三章投标

第二章 投标

第三十三条投标人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三十四条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

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违反前两款规定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第三十五条投标人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书面通知招标人。招标人已收取投标保证金的,应当自收到投标人书面撤回通知之日起5日内退还。

投标截止后投标人撤销投标文件的,招标人可以不退还投标保证金。

第三十六条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

招标人应当如实记载投标文件的送达时间和密封情况,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七条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载明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

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联合体各方在同一招标项目中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或者参加其他联合体投标的,相关投标均无效。

第三十八条投标人发生合并、分立、破产等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招标人。投标人不再具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或者其投标影响招标公正性的,其投标无效。

第三十九条禁止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二)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三)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

(四)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

(五)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第四十一条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一)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二)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三)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四)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五)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六)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第四十二条使用通过受让或者租借等方式获取的资格、资质证书投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以他人名义投标。

投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

(二)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

(三)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

(四)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

(五)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申请人应当遵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有关投标人的规定。第四章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四十四条招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开标。

投标人少于3个的,不得开标;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投标人对开标有异议的,应当在开标现场提出,招标人应当当场作出答复,并制作记录。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统一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建综合评标专家库。

第四十六条除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特殊招标项目外,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应当从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明示、暗示等任何方式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参加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非因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的事由,不得更换依法确定的评标委员会成员。更换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

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确定方式、评标专家的抽取和评标活动进行监督。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担任本部门负责监督项目的评标委员会成员。

第四十七条

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所称特殊招标项目,是指技术复杂、专业性强或者国家有特殊要求,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的专家难以保证胜任评标工作的项目。

第四十八条招标人应当向评标委员会提供评标所必需的信息,但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其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

招标人应当根据项目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评标时间。超过三分之一的评标委员会成员认为评标时间不够的,招标人应当适当延长。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回避事由、擅离职守或者因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评标的,应当及时更换。被更换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作出的评审结论无效,由更换后的评标委员会成员重新进行评审。

第四十九条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客观、公正地对投标文件提出评审意见。招标文件没有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不得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不得有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

第五十条招标项目设有标底的,招标人应当在开标时公布。标底只能作为评标的参考,不得以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作为中标条件,也不得以投标报价超过标底上下浮动范围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

第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一)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

(二)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

(三)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

(四)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

(五)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

(六)投标文件没有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

(七)投标人有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行贿等违法行为。

第五十二条投标文件中有含义不明确的内容、明显文字或者计算错误,评标委员会认为需要投标人作出必要澄清、说明的,应当书面通知该投标人。投标人的澄清、说明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评标委员会不得暗示或者诱导投标人作出澄清、说明,不得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

第五十三条评标完成后,评标委员会应当向招标人提交书面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名单。中标候选人应当不超过3个,并标明排序。

评标报告应当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对评标结果有不同意见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其不同意见和理由,评标报告应当注明该不同意见。评标委员会成员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又不书面说明其不同意见和理由的,视为同意评标结果。

第五十四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间提出。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第五十五条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被查实存在影响中标结果的违法行为等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招标。

第五十六条中标候选人的经营、财务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存在违法行为,招标人认为可能影响其履约能力的,应当在发出中标通知书前由原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审查确认。

第五十七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

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五十八条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

第五十九条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章投诉与处理

第六十条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

就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四条规定事项投诉的,应当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异议答复期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六十一条投诉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有权受理的行政监督部门投诉的,由最先收到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负责处理。

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投诉,并自受理投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处理决定;需要检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投诉人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应当予以驳回。

第六十二条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有权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调查有关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必要时,行政监督部门可以责令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招标人有下列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一)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介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

(二)在不同媒介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不一致,影响潜在投标人申请资格预审或者投标。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按照规定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构成规避招标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四条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依法应当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

(二)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

(三)接受未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或者个人参加投标;

(四)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五条招标机构在所的招标项目中投标、投标或者向该项目投标人提供咨询的,接受委托编制标底的中介机构参加受托编制标底项目的投标或者为该项目的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提供咨询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招标人超过本条例规定的比例收取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或者不按照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七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

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2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一)以行贿谋取中标;

(二)3年内2次以上串通投标;

(三)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四)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投标人自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串通投标、以行贿谋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行政法规对串通投标报价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八条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处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

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一)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

(二)3年内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义投标;

(三)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给招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四)其他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投标人自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第六十九条出让或者出租资格、资质证书供他人投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按照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或者确定、更换评标委员会成员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法确定或者更换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作出的评审结论无效,依法重新进行评审。

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选取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依照本条例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一)应当回避而不回避;

(二)擅离职守;

(三)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四)私下接触投标人;

(五)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

的意向或者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

(六)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

(七)暗示或者诱导投标人作出澄清、说明或者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

(八)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

第七十二条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没收收受的财物,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10%。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不发出中标通知书;

(二)不按照规定确定中标人;

(三)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改变中标结果;

(四)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订立合同;

(五)在订立合同时向中标人提出附加条件。

第七十四条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订立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向招标人提出附加条件,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取消其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中标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10%。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五条招标人和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合同的主要条款与招标文件、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不一致,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七条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招标人不按照规定对异议作出答复,继续进行招标投标活动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不能改正并影响中标结果的,依照本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七十八条取得招标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招标业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一定期限内从事招标业务;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招标职业资格。

第七十九条国家建立招标投标信用制度。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应当依法公告对招标人、招标机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

第八十条项目审批、核准部门不依法审批、核准项目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对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不依法查处,或者不按照规定处理投诉、不依法公告对招标投标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直接或者间接、明示或者暗示等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要求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或者要求对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公开招标;

(二)要求评标委员会成员或者招标人以其指定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或者中标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评标活动,影响中标结果;

(三)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第八十二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对中标结果造成实质性影响,且不能采取补救措施予以纠正的,招标、投标、中标无效,应当依法重新招标或者评标。

第七章附则

第八十三条招标投标协会按照依法制定的章程开展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