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建设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建设的理论

篇1

关键词:社会质量理论;政府公信力;理论层面;价值层面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77-04

社会质量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9年在荷兰签署的《阿姆斯特丹社会质量宣言》为标志,“社会质量”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兴和前沿学科。EFSQ将“社会质量”定义为“公民在那些能够提升他们的福利状况和个人潜能的环境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程度”[1]119。它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社会质量理论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发展水平。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靠自身行为信用获取和提升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政府对社会民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从而推动政府职责履行绩效提高的能力[2]。在理论和价值层面,二者都有内在的契合性,社会质量理论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

1. 从思想认识层面来看。

在社会质量的四维度中,社会凝聚和社会包容这两个维度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增进社会团结度和社会融合度,这对于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由于不信任问题造成的矛盾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深入发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起来,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意识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信任危机成为当前中国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种信任危机渗透到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给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裂痕。2010年8月,《小康》杂志的《2009-2010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指出,对于政府公信力而言,调查发现,“、”、“形式主义、”,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漠,失职渎职,导致一些地方食品、药品和环保等安全事故发生”,这些被认为是销蚀政府公信力的三大主因。2009-2010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为63.0分,虽比上年度上升0.8分[3],但仍处于一个低位水平。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取社会民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能力,它实质上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社会质量所强调的社会凝聚和社会包容,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规范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并影响和指导人的行为活动,从而改善社会信任危机的状况,这对于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

社会质量理论对于政府如何提高公信力,如何着手建设一个民众认可、支持的政府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社会质量理论从四个维度来对社会质量的发展状况进行测量,这对政府到底该建设一个怎么样的社会,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建设这个社会,有着导向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要“加强政府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010年6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11年2月27日,总理指出“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4]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且又迫切推进的工作。政府公信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将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摆在一个首要的位置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与社会质量的维度之一——社会赋权是相契合的,只有政府进行足够的社会赋权,民众才有充足的自由来对于政府的言行提出质疑,提出建议,进而达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和谐,实现社会凝聚。

二、价值取向层面的契合:公民本位、工具理性和政府与民众互动之间的契合

价值取向是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或者处理问题、矛盾、冲突等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理念一旦植入主体的观念当中,对于主体处理问题时所做出来的抉择或行为都有着方向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从价值取向层面来分析社会质量与政府公信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在深层根源上找到二者的契合之处。

1. 坚持公民本位。

“公民本位”是指民众利益优先,并且这种所谓的民众利益优先中的民众意志是其自身萌发的,而不是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并提供的。民众在这个过程中是起着主导作用并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的。

社会质量理论旨在建立一个公民有着充分经济社会保障,享受公民权、民主、平等和自由,社会高度团结和凝聚为核心的社会,把个人的自我价值与其在社会中的集体价值融合为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5]。它所致力建设的社会目标很明显是强调公民本位的,它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来分析社会质量,将社会中的人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将作为社会成员的民众的状况摆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团结或是社会赋权,都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民众的首要地位。如社会质量强调的社会赋权与公民社会所提出的公民参与,在强调民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这一点上是契合的。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质量强调的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参与,是民众在有充分的经济物质保障基础上,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的参与。

政府公信力建设则是要致力于提高政府的绩效,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政府的凝聚力,展现政府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其最终的目的还是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政府公信力建设包含着两个层面:其一,政府身份合法性的确认。依据社会契约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政府的合法权力源于民众的赋予,符合民意的政府才可能是身份合法的政府。如果民众对于政府合法性提出质疑,政府本身的存在不合法的话,那么政府公信力也就无从谈起。其二,民众对于政府行为的信任与满意度,这也是民众自我实现和认可的一种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民众民情民意表达,尊重民众政治愿望,保障民利实现的社会,让民众在政府公信力的测评和改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民众自身的评估主体地位,尊重民众的话语权,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确保政府将民众意志摆在首位,使政府真正做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服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坚持“民众本位”这一思想。

2. 推崇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指行动者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借助理性采取行动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

如上所述,社会质量理论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这四个维度入手来分析社会质量。社会质量作为一种分析评价工具,可用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亦可用作社会进步与否的评价工具。社会质量理论认为,社会经济保障的关键在于民众拥有资源的状况,社会包容的实质则是社会参与程度的体现,社会团结的实质是社会的凝聚力,社会赋权的核心是人的发展[1]123。从性质上说,社会质量涉及三类因素,即条件性因素(社会行动主体维度),包括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方面的内容;建构性因素(人力资源维度),包括个人保障、社会认知、社会反映和人的能力;和规范性因素(道德/意识形态维度),包括社会公正、团结、平等价值和人的尊严四个方面[6]。作为分析社会质量高低的测量工具,我们可以从三类因素分别做出具体的评价。以上三类因素的测量都带有很大的弹性,这些指标也有着诸多不确定性,较之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更为软性化。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的功能体现在评价水平、监测状态、改进管理、预测发展四个方面,有利于形成评价社会质量的整体尺度,有利于实施社会质量水平的监测,有利于预测社会质量建设趋势。社会质量指标体系可以分解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社会动员、社会融合、社会活力、社会文化六个一级指标[7],从多个角度来综合反映出社会发展的状况,并将测评的客观性结果与民众的主观内在的感受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确保评估结果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确性。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反映着民众对于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反映政府的形象。政府公信力也可以作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高低的指标。当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并被纳入到政府改革的重要议程上来,成为一种改善民众对于政府信任状况的工具。政府工作中的政府公信力基础指标、政府公信力业绩与成本指标、政府公信力互动指标等方面反映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状况,通过这些方面的测评可以较为科学、完整地反映出政府公信力现状,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出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这些都可以看出政府公信力建设对于工具理性的推崇。

3. 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以社会契约论和论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理论,认为人民拥有,国家的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人民对于国家有着天然的监督权。民众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与的关系,民众将国家治理的权利委托给政府,政府通过民众授权,按照民众的意志来行使权力、治理国家,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EFSQ将社会质量定义为公民在那些能够提升他们的福利状况和个人潜能的环境中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程度。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质量将民众的意志与民众的发展摆在首要位置,隐藏在其后的是政府的作用,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出各项合理的政策并付诸实际,社会质量的提升才会成为可能。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将民众的意志摆在首位,采取真正符合民众意志的行动,通过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形成强大合力,社会质量提升才会成为可能,正是在民众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才能实现共赢。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在政府公信力测评中,民众的评估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其对于政府公信力测评的结果也应当是最为真实的,民众将测评结果反馈给政府,政府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或者是改善措施,以实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民众的意志可以得到更好地体现,政府也能够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理论逻辑层面的契合:和谐社会理论维度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维度

1. 和谐社会理论维度的契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中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提出的,同时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出了其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在注重人的发展这一基点上是相契合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内在地要求政府加快推进自身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为了增进社会团结,缓和由于包括贫富差距的拉大,城乡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团结和凝聚。社会质量理论也同样关注社会团结、社会信任以及社会凝聚。虽然社会质量理论是基于欧洲社会发展的模式提出来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这不能说两者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社会质量理论所提倡的民主、团结、赋权等方面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中的“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建设中也能够体现出来,两者追求满足民众需求的愿景是一致的。

2. 服务型政府理论维度。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在于适应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它要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民众的需求和利益摆在首位,做到政务公开透明,负责任地处理各项事务,为民众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从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层面看来。社会质量理论的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反映出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这就意味着民众的物质生活状况不仅映射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上,还体现在政府为民众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上。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政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为民众提供充足、及时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从坚持公正这个层面看来。公平公正作为一种衡量指标的时候,它所关心的是民众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尤其是弱势群体是否能够得到基本的或者是更多的公共服务,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就提出正义的行为即是使处于条件恶化的社会成员的收益增加。按照社会质量理论,个人的发展要以整个社会制度世界的保障为前提,当然这个制度世界是将社会公正原则现实化的制度世界,是罗尔斯所言将正义作为首要价值的制度世界,最终体现在人们生活世界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集体认同的统一,其内在的逻辑在于社会质量理论以人的发展为目标[8]。社会质量理论强调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将社会公正现实化,并将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而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政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那么社会劣势群体或是社会边缘群体的基本保障是首先要给予保证的,这与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所宣扬的公正是相一致的。

认真审视和检讨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让政府自身成为遵循诚实守信及信赖保护准则的示范者,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科学发展,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性选择。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涉及政府公信力的案例更突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2008年9月的三鹿奶粉、2010年12月的“小学生检测出鲜蘑菇超九成被荧光增白剂污染”、2011年7月的温州动车事故等。更值得指出的是,当下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各种自身失信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解决问题,而是首先考虑如何隐瞒事实、推卸责任,让民众的感情受到了伤害。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着民众对于政府合法性的认可程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只有政府在尊重民众意志,保持与民众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取得民众信任,提供满足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求,民众对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予以肯定或是表示满意,政府公信力才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怀娟.“社会质量”的多维度解读及政策启示[J].江淮论坛,2011(1):119.

[2]杨 畅,王 前.政府绩效评估与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价值与逻辑契合[J].伦理学研究,2011(2):80-84.

[3]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诚信恐慌——2009-2010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J].小康,2010(8):24.

[4].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影响整个社会进步[EB/OL].[2011-02-27].

[7]周小毛,何绍辉,杨畅.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6):86.

[8]张海东,丛玉飞.社会质量与社会公正——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6.

Analysis of Social Quality Theory and Public Credibility of Government

1. Yang Chang 2. Zhou Ting

(1. Hu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003,

2.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篇2

摘要: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本文就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规范化、金融体制改革及避免两极分化等措施着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经济危机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启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产物,消灭经济危机的必然途径是消除资本主义,根据来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诱因有几下三点:

(一)竞争盲目性。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发展必然会出现竞争的自由化,而竞争总是与供求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供求从来就不是完全吻合的,供应相对于需求或者过多,或者过多。这种竞争的自由化对于供求无法准确把握,造成一定的竞争盲目性。

(二)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导致资本得以不断扩张积累的根本内因。而资本的内部性质也决定市场经济无法在正确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当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适当比例被打破,就很有可以引发经济危机。

(三)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使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所有的资本家都把获得剩余价值当成最大追求,二是工人是消费品的最主要消费者。工人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无限扩张同时存在就诱发了经济危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由于时代限制,马克思在论述中并没有涉及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现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状态已经完全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很有可有诱发经济危机,因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进行一些分析。

(一)从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与单个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一般市场经济存在共性,即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追求财富,这样企业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体,而不是市场整体,就有可能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虽然不能说我国的市场管理是无政府状态,但在许多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不断,行业产品供求失衡、生产力与实际要求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都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二)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二者的矛盾来看。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分别是“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 “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及“世界市场的形成①”。然而,这三个因素是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个因素仍然存在,并仍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从有限的支付能力与无限的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看。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看,人民存款储蓄量不断提升、工业贷款需求量降低、生产力利用率低下、工人失业率攀升、就业率履创新高……虽然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是买方市场,可是消费者力不足、消费力与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在马克思经济危机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深入指导和规划。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利用新科技开发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在市场经济提倡转型跨越发展的今天,不应将建设的重心停留在原有的、无意义的重复建设,而在重点关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

(二)加强市场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化。社会主义市场也会失灵,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规划和管理作用,在市场管理中,加强市场规则的建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化,营造公平交易、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还应该对市场本身无法提供的商品进行调剂分配,以解决民众的需求,弥补市场的缺陷。

(三)促进市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几年,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予以警醒。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仍然是生产资料相对过剩,只是由于实物经济的相对萎缩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已经越来越趋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更是不断加快,这种情况在引入国外金融资金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将国外的金融风险也同时引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金融机构管理刚刚起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仍有待规范,银行与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完全理顺,金融业体制改革问题重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进行生产资料占有再分配调整,避免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加剧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严重问题,低收入者徘徊于低层次消费需求,高收入者消费需求极度饱和,这种情形使得社会消费格局进一步分化,使社会供求平衡被打破,两极矛盾不断激化。现在,基于市场内需不足的情况,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三农”问题,完善税收政策,进一步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促进社会公平。这些举措不但对于巩固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是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不可因为经济危机的存在而完全忽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篇3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各类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高中教育。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高中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政府(宏观)、学校(中观)和教师(微观)三个层面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进行探索。本文尝试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探析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期为我国高中教育发

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规模空前,高中办学点不断增多,办学规模也不断增大。在高中教育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是高中教育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而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高中教育具有承接基础教育、启发高等教育的性质,这种双重性质的教育必然要求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结构合理、教学突出、能力较强的高中教师队伍。总体来讲,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我国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中教师的数量、质量都得到了提升,教师结构也不断趋向合理。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教师队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高中教育的发展需要,具体来

说存在三方面突出的问题:(1)高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学科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及性别结构不合理四个方面。(2)高中教师队伍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

强。受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本位严重,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3)高中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结构单一。我国高中教育偏重文化课,重视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而对于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则不够,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教师队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制约,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要从根本上改变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情况,就必须创新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使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又被称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 Theory),是建立在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用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

brenner)认为:“个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若

干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高中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同样可以将其分为微

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维持学校的

平衡。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单个的个人,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类型,如个人、同辈群体、家庭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既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系统类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的社会系统类型。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主要是指与教学有关的教师、学生、学校工作人员、家长等。

2.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小规模群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微观系统之间发生联系的数量、质量及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中观系统主要指的是教师所在的学校、学校周围的社区等。

3.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及其意识形态背景,如整个社会长期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等。在高中教师队伍系统中,宏观系统主要有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等。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探析

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可以从宏观(政府)、中观(学校)以及微观(教师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1.宏观层面: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政策措施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宏观调控。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统筹协调机制,认真解决高中教师队伍建

设面临的问题。

(1)改革教育制度,更新教育观念。高中是连接大学的最后阶段。目前,我国大学选拔人才主要是以高考分数的多少来为标准,这种教育制度造成了我国高中教育一直处在应试教育阶段,也使

得高中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交叉叠加下,高中教师队伍还会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要解决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要求我们的政府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改变当前传统的以“分数”衡量人才的教育观念,还高中教师一个轻松愉快的职业环境。

(2)建立健全科学的高中教师专业水平评估制度和机构,对教师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教育要处于领先地位,就要求有一整套科学的教师专业水平评估制度和机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对高中教师主要采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指标来就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加剧了应试教育倾向。而且我国教师管理体制封闭,教师管理实行“终身制”,缺少优胜劣汰机制,这不利于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就应该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师评价认证制度和机构,对教师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充分调动高中教师的积极性,推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步入科学轨道。

(3)提高高中教师待遇。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对教师有着较高的标准,但对教师待遇重视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一味强调教师职业的神圣崇高,应该依照市场经济,理性地对教师行为进行报偿。高中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更大,如果他们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很难使得他们安心努力地工作。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教师待遇提高到比公务员约高50%的水平,如日本高中教师月薪为36万日元,而税务公务员为25万日元。因

此,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就需要政府重视教师待遇,切实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

2.中观层面:以学校为主体,创新教师培养的体质和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中观系统)的主体作用,合理制订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人为本,关心和激励教师,为教师营造和谐奋进的教育环境,创新教师培养的体制与机制,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1)创新用人制度和机制。高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因此,高中学校应该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的落后观念,建立“能上庸下”的人才竞争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大胆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促使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且爱岗敬业的教师脱颖而出。

(2)建立相互衔接的多层次培养机制。高中学校应该制订特级教师培养制度、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中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多层次的教师培养制度。可以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师范院校进修,进示范性高中学校交流学习或者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学科研究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教师队伍。

(3)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高中学校在学校住房安排、住房公积金、工资待遇、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应该制订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确保学校教师同工同酬、同工同待遇。对于那些德才兼备的教师,应该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在学校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与激励制度也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创造性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3.微观层面:以教师(微观系统)为重心,建立学习创新机制,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单个的个人,在高中教育这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微观系统中处于重心,他们的素质会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产生影响,高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与提高。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队伍具备创新意识,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此,作为大学“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高中,高中教师更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努力探索总结新规律,寻求教学新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中教师主要从事的是知识传播工作,有必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来跟上时代的发展。然而高中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经常忙于上课、辅导、监考、评卷的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让很多的教师不想也不愿意继续学习与培训,这不利于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尽可能地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取时间来学习新知识、

新理论、新观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表明,每个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高中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也是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得以维持的。建立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教师重心的作用,在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密切合作下,从根本上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齐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6).

[2]刘彦文.要走出教师待遇观念的误区[J].教育研究,2001(09).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1.

[4]余扬,薛梅,姜世虎,等.试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教育探索,2004(08).

篇4

关键词:和谐心理 社会功能 建构路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历史经验看,变革社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实际利益的预期而形成的参与的积极程度,我国二十六年社会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从中得到利益,享受更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说明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愉悦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也提示了社会应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全方位研究心理状态对人的幸福感和对社会走向的影响。

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态失衡、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和谐心理形成原因如下:财富分配带来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导致心态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起离心力会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态。

市场的利益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使原子主义思维主导了人际关系,社会在物质交换的关系上重塑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甚至婚姻、家庭、宗教、国家关系都功利化了,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对他人的爱心、关心和帮助。

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社会保障的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正预期,引发嫉妒、贪欲等不稳定和极端情绪化心理。

社会文化塑造出以社会精英体系为楷模的理想人格,它集智慧、成就、财富、职业和巨大的影响于一身。理想人格要求牺牲自我,压抑个性,把个人与社会完全整合起来以忘我奋斗精神实现理想。如果理想人格得以实现,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果理想人格不能实现,就产生挫折、失落、失败感。

日益宽容、自由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市场经济创造了这样一种机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就产生了贪婪、放纵、无节制的心理。这些精神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目前心理不和谐社会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生产力,聚集更多的财富;需要调整社会成员利益结构,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创新利益均衡机制与制度;更需要利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和谐心理的释义

和谐心理属于和谐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个基础层次,把社会意识划分为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以感性的自发因素为主,渗透着理性因素,它是社会生活经验的直接反映,表现为人的信念、情感、意愿、习俗,自发倾向,其存在有个体心理、职业心理、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可见社会心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它渗透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形成情感色彩浓、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社会思潮,支配人的行为,良好的社会心理会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是变革社会的动力因素,相反,不可控制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国家心理在失衡状态形成社会思潮,蓄积巨大的能量,会引发社会动荡,冲击社会基础制度,引发社会无序态,因而,分析社会心理的现状、性质和走势,整合社会心理积极因素,缓释和化解消极因素是目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和谐心理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层次,它为和谐文化提供素材、激情和发展动力,对心理现象提炼升华形成理性的和谐文化。和谐心理的标志一是认知、情感、意志与主体行为协调统一,即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产生精神痛苦。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团队之中,并承担适合的角色。三是处理事务的适度与理性。和谐心理形成有气质、性格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后天努力并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加以改变。

那么,在目前能否塑造民族的和谐心理?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内容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目前社会阶级、阶层经济社会地位反差巨大、人际冲突加剧导致心态失衡,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就不会有和谐意识,即只有和谐社会建成了才会有和谐文化。这种观点有片面性,社会现实与人的心理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交互作用关系,社会心理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还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受科学、哲学宗教、道德等因素影响,历史和现实也影响社会心理的发展。孟子就曾提出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也有其它因素,后天若不适当控制,就会走向恶,走向善的途经是“修己”即自我修养,可见通过教育,汲取科学、哲学营养,培育新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心理的发展是可能的。二是认为追求和谐心理会排斥差异和对立,抑制社会的生机活力,走向折衷求和,产生低效率,而且与科学的创新精神与竞争精神相悖,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和谐”并非把社会看作由均质、单一的人组成,而是以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和谐心理是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同一性起着维系要素,促使其互相依存、共生共长、良性互动,强调同一性主导作用的前提是矛盾双方是非对抗性的,其主旨在于维系矛盾存在,并促进双方互动,采取合理方式处理冲突的思维。 和谐思想是把保存差异、探寻共生作为主题。

和谐心理的表现和功能

和谐心理的表现

豁达平和的良好心态。不颓废消沉,不心存妄想,不牢骚满腹,善于多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对同一事物评价是由人的价值尺度决定的。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空间广阔,这就要求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吸纳新观念,不断完善自己。

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在认知和实践中不用自己的情感和好恶主宰对事物的评价。坚持唯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知和践行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科学地认识客体的结构、层次、功能、环境及本质规律,同时客观评价主体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建立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理性节制的处世准则。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在生活上节俭,物质追求上节制,情感和情绪释放有度,不无度,不贪得无厌。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换位思考。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的萌芽,只有经过社会的培养才能扩充为性善,因而他主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造就大批性善的人,这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真诚友爱互利合作的人际关系,节制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而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成员可以互相感应。

谦虚大度的待人方式。现代社会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时代,每个人既有别人没有的优质资源,又有不及他人的局限性,人只有与他人进行广泛交往,只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有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只有虚怀若谷,谦和、友善才能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和谐心理的功能

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有理论化的和谐文化传统。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查德•尼比斯特说:“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于是东亚人更强调事物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西方人不是这样,西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谐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配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和谐文化培育为民族精神,使其进入到哲学、科学、道德、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塑造和谐心理,用之指导人的行为使人更好地调整人际关系。

调和人际冲突的功能。市场经济中不同的人群共同体进行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强化了差异和优胜劣汰,但是人类的竞争特点并不是生物中的弱肉强食进化方式,竞争可以消灭一个社会组织结构,但并不消灭人的肉体,我们制定规则把竞争限制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达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和谐心理是激烈冲突人际关系的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这是创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所不可缺少的中心价值”。

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谐心理向社会释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的和谐氛围的形成。

培育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佩鲁提出“新发展观”,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发展应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发展。他解释说,“整体”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内生的”是要促进共同体内每个个别成员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活力逐步灌输到整个有机体发展过程,激励每个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综合的”主要指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对市场调节作用,不仅仅强调市场的作用。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功能。和谐社会是以保持人的差异为前提,控制差异,建立社会成员利益流动机制,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各自发挥作用,促进公平正义社会的实现。

建构和谐心态的路径

社会利益均衡结构是和谐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与之相匹配的不同人群共同体的利益均衡机制未相应建立起来,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在社会地区、成员地位差异存在的条件下建立人员流动机制,通过竞争实现奖优罚劣,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法制建设对权利进行约束,这是形成和谐心理的主要决定因素。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统的中和观念教育。任何一个稳定社会都是以和谐心理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打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维持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也破除了高压环境下产生的敬畏神灵、崇尚等级、服从权威、屈从命运的被动的和谐心理,追求革命、创新、发展成为主流价值观念。在欢呼社会的剧烈变革的浪潮中产生了过度消费、物欲膨胀、极端自由的心理,在全社会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利用传统文化把和谐心情和态度的培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谐心理的教育主要是“中和”的价值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当今社会给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人自由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逐渐被消除,从自己感觉和欲望出发确定各样的行为方式都能被理解和合理化的解释,只要不违犯法律就可以存在,社会多样性剧增的同时统一性日益减少。冯友兰先生解释“中和”时说:“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整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序。”(《中国哲学简史》,1985)。从哲学上讲“正”和“中”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建立和谐心理就要对事物作定量分析,选择“最佳度”对自我情感欲望进行适度调控。所谓“最佳度”指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探寻事物最优数量或数量组合,进行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及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自发心态组成的观念系统,其内容有充满爱心、与人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有公正、平等理念,积极向上。和谐心理的本质是为人和人和自然谋求一条共生之道。“中和”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事物的平衡、稳定,主张“执两用中”反对过与不及具有哲学的适度思想。这一观念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和历史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为人处事不走极端,,保持人际和谐有重要意义。

篇5

董保华的《“社会法”与“法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是法律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起点。作者首先从基本概念入手,从我国法律理论研究与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直面问题的存在,而且还对于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该书不仅对我国法律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而且还为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该书对我国法律学术研究产生的第一个重要意义。

其次,该书的出版也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社会政策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尤其是其中对于法社会构建问题的详细阐述,更是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标准和依据。而对社会法的论述,则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了我国政府的执法能力,突出了我国政府部门依法治国的根本理念和工作原则。

另外,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思考。例如在著作中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第三法域”的概念。对这一法律概念的具体论述,该书主要借助了分层理念,即公法、私法与社会法应该详加区分。虽然其观点也引来了不可避免的诸多学术争议。但是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法律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是统一认可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论题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将公法、私法与社会法加以区别,深化了社会法的特征与概念,使政府在立法过程中能够避免进入或偏公、或偏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选择社会法来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法制的改革创新,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维稳方式。在学术争鸣部分中,作者又总结思考了我国目前社会法研究领域的系列成果。例如:与冯彦君先生商榷的社会法研究中,有关“部门”与“理念”的关系,与郑尚元、谢增毅先生讨论的有关法律“广义”和“中义”的问题。这些不仅反映出了我国当前社会法研究的蓬勃发展,而且也对我国社会法研究思路的创新及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从整体上看,在该书上篇中,我们可以对当前我国关于法律领域的学术争鸣进行大体的了解,为中篇“法社会”的现实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为了充实该书的实践素材,也顺应时代主题的发展要求,在对“法社会”的现实分析中从制度观察、案例分析两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研究。在制度观察部分中,作者对我国劳动安全保障制度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探讨,这其实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通过对劳动安全保障法律法规的分析梳理,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更多的佐证素材。通过阅读学习,我们会发现,作者选取的各类实例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来发生的重大法律纠纷问题。通过对这些法律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作者论述的角度引发对案件的再思考,甚至是对当前法律弊端的再次反思,从而重视法社会和社会法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从法律实践中来总结规律和信息点,表达自己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再次,《“社会法”与“法社会”》对法律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部学术著作确实可以当作法律教学的辅助参考资料。实践证明,很多教师和学生从这部著作中找到了法律理论与社会发展联系的启示与研究灵感。就教学实践而言,笔者认为教师在向学生阐述具体的法律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该书的脉络理顺清楚,首先阐述社会法的具体含义,其次要对当前法社会的建设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这都是该书给予我们具体教学实践的启迪,也是我们在研究法律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规律。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法律理论研究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与当前法社会的建设联系起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是这部作品给予我们的最深刻的启发。

篇6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农村社会发展 管理创新 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及教育功能发挥正日益成为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农村广大基层组织不负众望、全力施为,一方面认真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奋力拓新,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实力和潜能日新月异般地显现出来。令人惊喜的是,农村社区教育功能越发加强,不仅为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带来无限活力,而且为农村区域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焕发勃勃生机。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和创新社会管理角度试简要阐述。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基本功能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政治功能。这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制度来说,农村社区教育是“来自于斯、服务于斯”,而后者的社会实践已经对其政治功能做出了事实上的诠释。如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各类诚信教育等即是如此。②经济功能。“社区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它发挥着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能力,进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质量的作用。”③文化功能。通过社区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社区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思想、身心、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等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④聚合功能。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载体性作用,逐步建立以志向、兴趣等为纽带的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把社区居民有效聚合起来,把社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实现社会、社区与人的共同发展。⑤整合功能。把社区内的政府、单位、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起来,并形成较强合力,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这种整合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根本无法做到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内涵和根本目标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通过现有资源和经验,依据社会运行规律主要是相关管理理念和社会规范,积极研究并充分运用新的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元素,对传统管理模式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三改(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相应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种过程性活动。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性因素,同时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有效确保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确立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准则;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顶层设计与重心向下。

三、正确认识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总体来说,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依靠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必须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一言以蔽之,“服务与依靠”就是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呢?

1.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就是深化创新社会管理。农村社区教育经过最初阶段的发展,已不再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也不再仅限于老年人的娱乐和保健教育。新时期的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已全面涉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公民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和闲暇娱乐生活等众多领域。社区教育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由此产生不断丰富的社区教育内涵;社区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日益扩大自身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扩大社区教育功能就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丰富多元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各类组织学习和各类社会培训等现代化模式,已经成为其发挥影响力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社区教育,有效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自主化发展、全面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性发展,提高整体性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加速社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随着社区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增,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必将更明显与突出。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交易费用;制度;生产函数;基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3801

1和谐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定义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将和谐社会定义为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即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Matheus(1986)认为,交易成本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成本,生产成本是人与物之间打交道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事前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费用和事后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费用,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成本则是指为执行合同本身而发生的费用。在现代经济中,交易成本是经济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人们之间交往的日益紧密和扩大,交易成本对现代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物质生产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弹性很小,交易成本却伸缩性很大。交易成本的高低往往决定着经济效益的大小乃至经济活动的成败。因此,只有尽可能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才能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交易费用最小是指每单位交易的平均交易费用最小,并非全社会整体交易费用最小。因此实证研究发现(诺思1990),经济发展水平逐渐上升的同时,社会总体交易费用是上升的。

交易费用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新制度经济学中“科斯定律”指出: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个世界就会既不存在企业,也不存在政府了。实际上,现实世界交易费用肯定大于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制度的重新安排来较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优,达到社会和谐。

2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定,人总是追求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英国哲学家边沁首先提出了“功利原则”的概念,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则在功利原则基础上第一个用了“功利主义”的概念,这都体现了以下两点:人们的行为有自利动机,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计算判断自己是否获利即“理性”,同时又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成为一种必然,导致了人与人的严重不和谐。因而就有了制度设计的必要,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正的交易成本和人的有限性,使得人自身又经常处于一种自我防范意识之中。用霍布斯的话来讲,“人都有怕死的本能”用罗布斯的“无知之幕”进行分析,每个人的命运都具有偶然性,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最少受惠中的一员。所以,软理性和规则遵从又使得制度机制的设计成为可能,再一方面而言,经济主体按“经济人”假设的行为模式行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经济人”把利益绝对化,极端化、忽视生态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无非是一中利用与被利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经济人”势必竞相开发“免费”的自然资源,非理性地向自然万物进行扩张,通过牺牲生态利益来换得一时的经济利益,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严重不和谐。因而制度,法规的约束成为不得不实施的手段与措施。

3和谐社会下的“制度”分析

制度是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是市场交换中的合作规则与习惯。制度起源的重要原因是:竞争带来的“囚徒困境”、“搭便车”带来的“集体行动的逻辑”都加剧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和相背离。制度有三部分组成: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实施机制。如“意识形态”就属于非正式制度形式,它是“软性”的具有较强的渗透力,为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诺思认为意识形态为个人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提高意识形态的一致程度可降低费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两者相互影响,规则早就观念,正式约束可以改变非正式约束。健全的实施机制是制度的有力保障。“有法不依”比“无法可依”的性质更恶劣。制度本身是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博弈而形成的策略均衡,它为人们在广泛分工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创造了条件,有效地制度安排应该使个人收益率尽量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的安排。因此,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运行协调、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约束经济主体,鼓励经济主体创新,达到制度创新,从而实现动态和谐。

(1)制度变量在生产函数中的引入。

古典经济学理论视经济增长为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的结果,并认为生产要素的投入基本遵循规模报酬不变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任何难以解释的经济增长原因等被贴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标签,它包括:规模经济效率改善及技术进步等。但是,任何经济增长过程都是在一定制度的环境安排下发生的,都不可能脱离大的制度背景而独立存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刺激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的活动,从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因此,在对经济增长模型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不断将制度变量加进了生产函数。在此做了以下尝试,建立生产函数:

Y=AΠni=1MXβii

M为制度变量,MXiβi表对相应制度下生产要素的度量。该式直接把制度变量纳入到标准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间接动力。所以,在建立生产函数时,制度因素是不能作为“显性”变量或“解释”变量出现的制度,制度变量是描述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变量,具有抽象难以量化等特点,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独立的变量,因此,必须找到能够近似描述整体制度以及制度变强的一系列经济变量的集合。这些变量就是所谓制度的变量。

(2)引入制度因素的生产函数。

制度作为一种要素引入到生产函数,通过制度的变量来反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假设,在同一个制度下,随着实施这个制度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增加,单位投入带来的产出是递减的,如果假设整个经济中只有一种产品,用Ci表示贯彻实施i制度所投入的产品数量,用Y表示产出,则可以将生产函数设为Y=Cαi其中0

4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和谐社会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和谐”就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协调有序以及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和谐社会”就是整个社会的子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即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稳定、协调、有序。和谐刺激效率、和谐促进发展、和谐体现公平、和谐创造社会价值最优分配。衡量和谐社会的和谐度的问题,有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和动态复杂性特征,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其形成机理。

1977年,著名学者彼特•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一种叫“系统基模”(archetype)的方法,该方法体现的思想就是要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减少“头痛医痛,脚痛医脚”的盲目性,避免“救火模式”的事件――反应方式的恶性循环。通过运用该方法,可以展现出动态系统内部的运作机制,从而在“系统结构”上发现其缺陷并用较小的代价加以改正,使它在更大的,更长远的时期获得改进。圣吉称之为“高杠杆解”,“以简驾繁的智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四两拨千斤”的切入点。引用以上观点来分析社会和谐度的问题,建立模型:

篇8

论文摘要:我国道德建设性中仍存在市场利己性与社会道德利他性的矛盾性难题,但社会自身体制的发展内在蕴含了市场对道德建设的要求,并有效的促成了市场与社会道德的融合,为我国社会道德的建设问题提出了新的原则。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主要归功于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它解放了生产力本身,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也给社会带来了些负面影响。如市场中的尔虞我诈、假货泛滥等现象,不但影响了市场的合理建设,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波及社会的和谐安定。

亚当斯密著名的“无形手”理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趋利本性决定了他的理性原则:“付出最少,得到最多”。这条原则贯穿了一切商品经济活动,无论是商品经济阶段还是市场经济阶段,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它就一定起作用。这是商品经济活动的利己本性决定的,换句话说,商品经济活动得以运行是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诚如阿马蒂亚·森所说:“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的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所以,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现象必然存在,经济理性原则必然支配着现实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要想实现这一原则,只能通过不等价交换的手段来完成,而不等价交换行为活动又要求行为个体采取不合理的行为,这也就决定了经济活动必然是无道德而言的,换句话说,社会道德带不来经济效益。“求效率,就不讲道德;企求道德高尚,就会失去经济效率;没有剥削,便不会有利润,更谈不上资本的增殖。可见,经济与道德、利己和利他这两种截然相背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二者的二元互斥,而经济必然性又以其自身的铁的规律在漠视着人的道德情感中为自己开道。有些学者不无偏激地说,市场经济制度是建立在“性本恶”的前提假定下的,“市场经济之被推崇,不是由于它是多么的‘高尚’或‘高级’,相反,而是因为它的‘低级’一它不要求人们都是善良的君子,相反,它是一种可以使鸡鸣狗盗之徒相互交易、相互合作(通过交易合作)发展经济的制度;因为它依赖的不是道德教化,不是人的善行,相反,它处处假定你不善,假定你不讲‘道德’,只顾私利,然后在此假定下,处处用合同、法律等制度去防小人,防范恶行,以此来保证人们较为放心地交易、竞争并合作下去。”因此经济学“不讲道德也不应该讲道德。”因此,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行为,这也就是我国市场经济中难以杜绝不道德现象的原因。

可见,市场经济的本性利己与社会道德本性利他的二元互斥成为了道德建设的根本难题,因此,有些人提出了“代价论”,即市场经济,或泛义地说,经济发展的善总需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沦落的恶为代价。但这个论点受到了较多的批评。的确,假如市场经济根本不促进人们的人格与精神在某些方面的提高,那么单纯的更大的经济福利似乎不值得以伦理道德的牺牲去换取。此外,有些批评者还指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本性是抽象不现实的,人的真正的本性是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与社会制度本身联系的,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本性的发展。所以,他们认为“经济人”在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存在,而巨他们甚至还提出了“公有人”的概念来取代“经济人”,但这很难让人信服,它无法解释人对经济利益追求的现实性。其实,亚当斯密“经济人”的本性利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以商品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特定发展阶段,商品活动必然通过刺激人的这一本性来实现它自身的运转,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才有的现象,它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且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利己性也只是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层面而言的,它不代表社会的所有层面,换句话说,社会自身发展的全面性决定了市场的道德性是不能抹煞的。

市场经济社会非但不会因为市场自身的功利性而排斥道德建设的可能,而且道德作为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自身体制中内在蕴含了对经济主体的道德要求。

首先,社会发展促成了市场经济生活中独立人格的发育,以及与止匕适应的自由、权利观念的发展,为现代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育班。自主、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的发展不仅引导人改善其物质生活境况,而且引导人发展真精神价值。当然,我们不可能在古朴的高尚与现代的高尚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纯朴的高尚与现代的高尚都具有永恒的道德价值,但现代人的高尚必定是人的自由选择的价值。独立人格及自由、权利、尊严观念的发展也剥吏现代人全面介人社会公共生活从而拓展这些生活领域并发展其价值的重要促因。而目现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离开了与之同步的道德价值的社会制度也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社会自身发展要求市场经济对道德的积极肯定,并使其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承认社会存在的“善”价值,为其提供正当合理的价值辩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体系寻求更高更合理的伦理价值理想,也就是说,她不是一般地强调社会功利或效率,而是强调社会的共同福利和共同富裕,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公正与和谐;伦理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科学,其着眼点或根本价值导向总是指向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和长远价值,高度关注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积极参与社会合作与实现个人自我完善的辩证统一;一定社会的伦醚德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的自我完善提拱一种渠埔蓬驻想的价修宣求目标,道德伦理的应然性理想对于凝聚社会民心、提升社会文化精神,从而最终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精神资源。正是伦理道德的价值性、超越性和实践性构成了社会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

最后,社会体制内在的经济生活中所要求的公平、诚实规则促成了个人支持公共生活中的社会正义这一核心价值。一个在市场经济生活中重视公平诚实规贝组的人往往倾向于在公共生活中对社会正义感的培养,而且也倾向于肯定道德德性的价值。虽然实际生活中也有反伦理地从事市场活动的人慷慨扶持公益的例子,但他们常常或者是对以往劣迹或某种其他用心的掩饰,或者是对池听经历的一种私辍的伦理上的转变的证明。所以,如果我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是一个伦理的经济人,我可能在道德发展上有两种可能性。或者,我可能止步于做一个伦理的经济人,一个理智健全的通情达理的人,消极地遵守公平诚实的伦理准则,不去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但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则必定起而维护之;虽然在此同时我也抱有同情心,并且欣赏高尚的道德,但不打算身体力行之。或者,我也可能在做一个伦理的经济人的同时,积极地发展公平诚实的伦理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正义感,发展自己的道德德性、同情心、公益心、奉献精神,以及自己对社会的共同价值的领悟,拓展自己的道德精神世界,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建设的要求,它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且,这种融于社会的适应性使社会道德本身不再是千古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与特定的社会阶段发展特点相结合下的新原则,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也正是在这一原则下建设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原则

在市场上,交换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把特殊的身份带入市场,任何牛争汉荀啥破坏等价交换的原则。平等就是指作为商品交换者权利的平等,在交换规则面前平等。交换关系中的平等膺测反映在政治领域,就是民主政洽,人们在政治权利与义务上,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如果说,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使得交换关系中的平等与政治上的民主萎琴育虚伪性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公有制,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才成为现实。这种平等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干群、父子、夫妻、兄弟、师生、朋友都是平等关系。平等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2.自主原则

市场交换的主体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益的独立性,主仲有自身的利益,正是这种私利成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动为;另一方面是主体权力的独立性,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主体有权根据自身的利益与意愿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并承担行为的后果。所谓自主原则就是承认主体独立性,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浮碗人他人的私利,并尊重别人的权力,尊重别人的意愿,不能随意干涉别人。作为主体自身,必须对白己的行为负责。

3.诚信原则

在商品交换中,交换的商品必须货真价实,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必然损害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现代,信用成为最广泛的经济关系,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诚信原则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诚即是真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清;诚的反面是伪,商品交换中的欺诈行为,人际关系中的虚情假意,即是伪。信即遵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是人际交往的普遍要求,所以,自古以来诚信原则就是做人的翡梦卞准则。

4.人道原则

篇9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在很多方面对地方的建设、社会稳定等,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相反的,如果在管理层次上出现了偏差,则很容易造成社会隐患,对国家的将来发展,也会构成问题。所以,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现状

1.工作效率较低

与其他工作不同的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倘若在工作中出现了拖延的现象,肯定会因此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还会对众多的社会居民造成较多的错误信息引导,最终引发的大量不满。分析认为,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主要是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手段,完全集中在传统层次上。虽然很多的机构都配备了先进的设备,但是在使用效率上并不高,大家还是在遵循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表面上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已经引发了很大的不满。第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未能够开展有效的分类,针对特殊状况、突发状况的处理,占据了特别多的时间,工作团队内部的配合完全没有达到较高的健全性,大家对待问题的方式就是“踢皮球”,以至于很多办理业务的居民,根本找不到具体服务的部门,引发了媒体的较多报道。

2.数据庞大,处理要求无法达到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在运作的过程中,自身需要处理的数据是非常多的,同时在各项信息的分配上,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完成,否则很容易因此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数据处理,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针对庞大的数据处置,多数工作人员展现为强烈的拖延现象,没有及时的满足工作上的需求,自身也不做出系列的转变,这就导致国家制度的执行,仅仅是在表面上完成,对于社会居民的各项业务办理,根本达不到快速、高效的目标,最终造成的恶劣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平复。其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未进行阶段性的优化。我国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所要面对的挑战也是比较多的,可是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工作的挑战和未来的拓展,还是继续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工作,导致内部的工作矛盾、冲突现象不断突出,在集中爆发后,很容易对国家的稳定构成威胁。

3.监督力量薄弱

就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本身而言,涉及到的资金量是比较大的,由此给内部的提供了较多的条件。社会保险作为国家的特殊机构,在监督工作上,必须按照最严格的方法来完成,倘若没有采取有效的监督手段,肯定会造成国家内部的严重亏空现象,由此造成的不良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处置,甚至是在未来的工作中,会形成特别大的恶性循环。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没有做出合理的分配,内部的制衡工作被完全打破,出现了部门权利过度集中的现象,以至于很多工作的开展,都遭遇到了特别大的挑战,无法切实获得预期工作效果。第二,监督力量的投入,没有阶段性的提升和优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使监督工作本身,转变为形式化的内容,由此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会在多个方面蔓延。

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策

1.实现与业务系统无缝连接,数据完全共享和高度统一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大目的在于充分解决固有的工作问题,将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快速、有效完成,为社会发展负责,为国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按照循序渐进方法完成,要积极的实现与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处理,这样就可以充分减少工作当中的疏漏,最终实现数据完全共享、高度统一,确保在各项工作上,达到高度的透明状态。在网络运行环境下,基金财务会计系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而是与社会保险业务系统有着“血缘关系”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要做到成千上万条数据处理得既快捷,又安全准确,靠人工传递、处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在社会保险事业蓬勃发展,需处理的征收、拨付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行电子化数据处理才是财务会计人员安全、有效、准确地处理数据和进行会计核算的惟一出路。通过实施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可以更好的规避工作当中的隐患,对多项问题的处置,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与社会保险业务系统互相支持和监督

我国在社会工作的建设和拓展过程中,开始意识到“独立作战”的坏处,因此正在不断的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手段。考虑到今后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应该继续在信息化建设上,不断的投入更多的努力,建议与社会保险系统互相支持、监督,这样就能够更好解决固有工作的不足,确保多项工作的联合运营中,获得更高的工作水平,对于业务的办理而言,也实现了“一条龙”服务,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以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形成的业务监控指标进行查询和监测,对涉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状况相关的业务处理情况进行审核,包括对社会保险基金在征收、支付、个人帐户管理、基金转入与转出等各环节的处理情况进行合规性审核。由此可见,采取上述的手段以后,信息化建设的成绩表现为高度的可靠性,整体上能够达到良性循环的状态,出现问题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3.提高数据入库率和规范性

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中,数据处理是最基础的工作,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是必须高度关注的。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强数据入库率,并且在数据的规范处理上不断的完善处理。首先,每天搜集的各项数据,都必须及时的录入,不能出现滞缓的现象。当下的部分地方,之所以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能力上较低,主要是因为当天数据处理工作无法完成,以至于积累现象不断严重,最终造成了工作上的恶性循环。其次,在数据处置的规范性方面,应严格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同时对具体的信息化技术、软件、设备等,都做出透彻的了解,确保数据本身是准确的,在核实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找出工作的不足。第三,在数据的夯实过程中,必须全面提高数据库的保障手段,还应该分配不同层次的浏览权限,要将数据的安全保障程度进一步的提升,减少泄漏和擅自更改现象的发生。

总结

本文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实施比较符合预期,日后应继续在多元化的工作上努力,将信息化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与社会发展相互匹配,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信息化的价值得到深入的巩固。未来,应加强信息化的全面革新,推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综合进步。

参考文献

[1]迟颖.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83

[2]喻玲.如何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务分析质量[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46

[3]郭莹莹.浅谈社保基金财务数据大集中[J].现代商业,2014(15):45-46

篇10

摘 要: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儒家伦理思想,它的提出与发展为我国在家庭、学校、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都提供了借鉴意义,儒家伦理思想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当今社会建设,我们更应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思想,学习传统伦理思想,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伦理思想;家庭;青年;生态;和谐社会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被人尊称为“圣人”,后来被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将其学说发扬广大,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儒家思想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仅就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成为多少人膜拜的诗句。而儒家的伦理思想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部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是有关爱的道德,是心灵深处的德性,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内在情感诉求。

儒家伦理思想认为,道德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会成员的普遍素质,认为人本性相近,这一相近的本性便是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这样,“仁”就超出了孝悌的范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儒家政治伦理中的“仁”,体现的是“为民以惠”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外在要求则是“礼”,“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主张的待人处事之道。在儒家看来,严格的等级制度可使社会秩序稳定,而社会秩序稳定君臣才能以礼相待,以仁相处,各安其业,守其本分。整个社会才能井然有序。而儒家伦理思想的目标就是“和合”。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儒家的伦理思想也是层出不穷,很多都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趋势下,儒家的伦理思想影响着国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一、“子不教,父之过”-构建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是否和谐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关于家庭的伦理思想也有很多,但是儒家提倡的“孝悌”思想,则是将家庭伦理思想推到了,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所谓孝,是指赡养和敬爱父母。儒家认为,作为子女,应当竭尽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顾酒食,先生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儒家还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在于养,还在于以合适的礼节、礼仪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不仅是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真实情感的体现。对父母的亲爱之情是人天生具有的。正是由于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因而在侍奉父母的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虔诚愉悦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孔子称为“色难”。但作为子女,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让父母顺心。在父母有什么不对的时候,固然应当婉转劝阻,“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但在父母不接受劝谏之时,仍然要恭敬地侍奉父母,任劳任怨,而绝不应怨恨父母。因此,儒家特别强调对父母要有尊敬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主要以利益关系调节人际关系的今天,包括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有日益冷漠、紧张的倾向,这使社会有畸形化的危险。传统儒家伦理强调亲情的思想在今天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儒家主张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思想,将为改善目前日趋紧张、冷漠的家庭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儒家的“孝悌”伦理思想为现代家庭中的溺爱子女,子女忽视父母等等问题都提出了严重的批评,“孝悌”思想的大力宣传可以有效改善家庭不和睦、关系冷漠的状态,为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只有“小家”和谐发展了,我们的“大家”才可以稳步前进。

二、“发愤忘食”-构建和谐校园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当代青年大多还处于学校教育时期,大多都是大学生,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而对校园稳定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自强不息”这一词语出自《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要求人们具备像天那样的坚韧刚毅、永不停息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人们把志存高远、奋发向上、不屈不挠、励精图治等都视为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自觉地培养自尊自信的品格、不卑不亢的人格,以及不安于现状,不被小利诱惑的精神,从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到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都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少年强则国强,青年的发展壮大影响着我国的前进,青年的思想更是左右着我国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秉承传统,坚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将儒家伦理思想中积极进取的部分在广大学生中宣传发扬,将自强不息的精神思想深入到每一位青年人的思想,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乃至和谐的社会的建设。

三、“天人合一”-构建和谐生态社会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以“仁民爱物”为原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伦理现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对保护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是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宝贵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伦理思想由家庭、社会进一步拓展到自然完成了亲民、仁民、爱物的发展轨迹。今天,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对生态伦理的需求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智慧的精髓。儒家认为,“天”,主要是自然界或自然的总称。宇宙的最高实体,而“人”则指人和人类,儒家的“天人合一”,主张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启迪我们,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肉体与精神和谐的关系来看待和谐生态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忘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同时具备天、地、人生态伦理意义。如果忽略了这些,而只注重社会发展,只注重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就会被自私、狭隘、短见、孤立的功能所扭曲。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失谐.人与人失调,人自身肉体与灵魂的分离。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则要求人们一方面要把握适当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要珍惜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杜绝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充分开发可再生资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以实现“与天地相参”的崇高道德境界。

儒家伦理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自孟子发展以来,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借鉴意义,它对我们既有推动的地方,也有片面的地方,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摒弃那些不利的思想,发扬有利的思想,将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论,将它们付诸于实践,将道德建设引进社会和谐建设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促进现代社会“中国美”这一梦想的早日实现!(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M].

[2] 孟子[M].

[3] 孔子.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