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发经济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立地点城中化。村镇银行设立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填补农村区域金融网点空白,支持“三农”建设,完善支农金融服务。但从实际设立的情况来看,多数村镇银行的总部设在县域主城区,下辖的支行设立地点也多位于开发园区或各县的经济发展中心地带。未来发展规划中,部分村镇银行甚至没有在乡镇地区设立分支网点的打算,其管理中心和经营重点明显向县城中心地带倾斜。
(2)注册资本规模扩大化。银监会为引导各家银行到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切实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放宽了准入门槛,规定在乡(镇)、县(市)设立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最低限额为100万元和300万元。而地方政府却把在当地设立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引资项目,希望尽量做大注册资本,以增加信贷投放。同时,主发起人也愿意做大注册资本,以增加单笔贷款额度,但对村镇银行所需承担的资金成本以及业务逐步发展的规律等因素均缺乏通盘考虑。据调查,目前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普遍在5000万元左右,已远远超过最低限额。
(3)发起人选取规模化。主发起人在组建初期征集其他发起人时,只着眼于未来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被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所左右,导致村镇银行的股东结构单一,规模化民营企业股东和有政府背景的官股成为其主旋律,投资的融资性目的明显,严重忽视了吸收设立地小企业、种粮大户甚者普通农民在当地的宣传力。因此,村镇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比,既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又缺少社会认知度,吸储难度很高,由此对村镇银行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等造成不利影响。
(4)高管人员设置附属化。绝大部分的村镇银行高管人员与主发起行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是村镇银行的董事长大多由主发起人派员担任,经营思路和发展模式容易回到主发起人的经营模式,并最终成为主发起人在农村的一个经营网点,难以处理好法人与分支机构的关系。二是村镇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大多来自主发起行,在管理行为、制度设立和办事程序上与主发起行雷同,缺乏配合实际情况的开拓创新精神,影响了业务的开拓。
(5)机制建设薄弱化。一是支付结算体系不畅。村镇银行作为独立法人机构,应当新设各项结算信息系统,但大量资金投入会增加村镇银行的运营成本,为减小经营压力,目前绝大多数的村镇银行仍然是依附主发起人的结算渠道来开展业务,效率差且成本高。特别在主发起行是异地机构的情况下,由于支付结算业务的收费高于本地机构,往往会造成客户的误解和不满。二是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村镇银行通常整体人员较少,并且缺乏业务熟练的中层管理人员,在开展贷款额度小、覆盖面广的“三农”业务时明显力不从心。
二、原因分析
(1)商业性和政策性存在冲突。村镇银行是基于商业化模式运行的独立法人机构,首先考虑的是投资回报和自身发展,在资本逐利性和规模经济等内在规律的作用下,村镇银行更加倾向于将机构设立在县城中心或开发园区等易于发展的区域,而不是面向农村,不折不扣地履行政策定位。
(2)市场竞争的压力。一是由于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贷款增长和存贷利差的发展和盈利模式,使得村镇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愈来愈求大求全。主要表现为注册资本不断增加,贷款集中度逐渐提高。在受单户比例控制的情况下,增加注册资本是村镇银行提高贷款额度,争取企业客户的重要途径。二是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网点少,覆盖范围小,市场认可程度低,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储蓄存款的增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寻求财政性存款以及单位存款来实现规模扩张显然更加有效和便捷。
(3)经营管理依赖发起行。村镇银行的发起人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运行大都照搬发起行的经营、管理体系,虽然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却没有自主创新建设的意识。在机制和业务系统建设等方面也完全依赖发起行,没有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能够为当地“三农”服务的经营体系和产品体系,导致村镇银行的经营发展渐渐偏离了服务“三农”的政策初衷,不仅没有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补充者,反而变成了传统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的参与者、效仿者和竞争者。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国家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各地区的政策也各不相同。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在营业税率、企业所得税、存款准备金等政策上没有额外获得更多的扶持。再加上农户和农业贷款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难以弥补,村镇银行的支农积极性面临拷问。
三、对策建议
(1)明确市场定位,服务县域,服务“三农”。在目前村镇银行经济规模较小、辐射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定位于“服务县域经济”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选择。村镇银行应坚定不移地加强政策定位约束,紧密地扎根县域,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吸收县域优质客户。再由县域辐射到乡镇,逐步设立分支机构,并能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基于“三农”特色,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村镇银行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当地企业、居民、农户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牢牢抓住县域和农村市场。
(2)转变经营理念,实现差异化经营。一是产品差异化。村镇银行要针对不同客户、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和需求特征,积极开发制定适宜的涉农信贷产品。二是价格差异化。村镇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利率市场化下的优势,灵活调整存贷款利率,给予不同客户不同的利率和收费标准。三是服务差异化。村镇银行要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提供客户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尊重市场规律,选择适度资本规模。确定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规模时,既要充分考虑设立地经济条件、人文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其自身的分红压力、经营需求、股东质量、政策许可及主发起人的现有资本水平等因素。为此,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在科学测算农村地区资金需求及机构饱和度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发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设立小型化村镇银行,逐步发展。
(4)加强系统建设,加大金融创新。村镇银行要在借鉴传统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当地农村金融服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积极创新,重点开发与自身及所在地区相适应、与“三农”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发挥政策定位效应下的社会职责。人民银行要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先进支付结算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快农村支付结算网络建设,利用跨行资金清算平台,努力实现农村结算网点的资源共享,方便农村客户在就近的结算网点办理业务。
篇2
[关键字]“银发经济” 消费不足 市场规范
一 “银发”经济调查现象阐述与初步分
在对“银发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包括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了关于一些老年人消费的现象及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通过对这些问题归类分析,能够对“银发经济”形成客观深入的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收入与支出。首先从收入角度来看,现今老年人的收入情况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超过一半的老人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其次,从支出的角度来看,约有八成的老人支出水平在500-1500元之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两点联系起来说明现在老年人的消费还是属于一种滞后消费,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缺口。
同时,经过调查发现,老年人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并不是像一般情况下的正比关系,收入的不断增长并不会让支出也同比例增长,而是出现了一个支出的集中区域,即无论收入如何增长,支出都是集中在500-1500元之间。这说明老年人还不具有强烈的消费意识,更多老人还是选择将部分甚至大部分的钱用于自身消费以外的地方或是进行储蓄。
这些现象表明因为老年人的普遍消费不足,“银发经济”的发展还并不成熟,而且极有可能处于一个瓶颈阶段。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可以说“银发经济”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市场,现在的老年人具有消费能力,而一些准老年人的消费意识相比也较超前,因此,可以说,“银发经济”的消费市场还是有待开发的
(2)消费的地点。老年人主要的购物地点是超市和街边的小店铺,同时大型商场也占到了16%的比重,而由儿女购买或是去专卖店购买的比重总共占据不到一成。这些数据反映出三个问题。一、老年人基本实现了自主消费,而不是完全由子女赡养或是照顾,所以老年人已经是“银发经济”的消费市场的最重要主体之一,二、老年人的消费集中在超市、街边店铺这样一般价格比较低廉的地方或是老人能够方便地到达的地方,说明了老年人求简图便、注重价格的消费心理,三,老年人的消费有高档化的倾向,高质高价的大型商场作为老年人经常购物的地点有着发展空间。
在子女为父母选择商品的地点上,超市也是主流之一,占到四分之一。但与老年人不同的是,有将近四成的子女为父母购买商品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场,同时有19%的子女选择专卖店,这反映出了子女与父母不同的消费观念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未来“银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品牌与质量可能会超过价格成为人们购买老年产品考虑的首要因素。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网上购买这一新兴电子商务模式的巨大潜力,这说明“银发经济”的发展将突破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多维市场。
(3)购买的商品。老年人购买的商品主要集中在食品、生活用品及药品,而人们普遍认为的老年人产品(如保健品及保健器材等)在老年人消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同时,书籍、音像制品等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同样不足。老年人的服务市场在近年来有所发展,如老年旅游业,部分老年人开始选择外出旅游。但目前为止,服务型产品在老年人总消费中还不到10%,老年人的服务市场依然有待开发。
综上,老年人消费的产品主要为生活必需品,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产品的消费则相对不足,老年产品市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被调查的大多数老年人对老年产品缺乏认知,缺少消费意识,他们的消费还停留在基本消费层面。
老年人的子女为老年人购买的商品主要为食品、生活用品等,但与老年人消费有所不同的是,服装、保健品也是子女经常为老年人购买的商品。可见,子女在关注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书籍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型产品的消费依旧不足,这一点与老年人的自身消费存在相似之处。
子女作为老年产品市场的另一消费主体,对“银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消费涉及保健品等较高层次的消费品,为此类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以老年人子女为主体的老年产品消费市场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巨大市场。
(4)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在我们所调查的老年人中,超过50%的老年人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一般,其次是不满意,占总体的21%,对老年产品满意及很满意的老人只占总体的21%。同时,66%的老年人子女对老年产品的满意程度一般,对产品不满意及很不满意的老年人子女占总体的17%。由此可见,现有的老年产品没有得到老年人及老年人子女的广泛接受。因此,老年产品应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开发,以使产品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5)产品存在的问题。现有的老年产品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也是我们此次调查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我们所调查的老年人中,50%的老年人认为现有的老年产品价格昂贵,超过30%的老年人认为此类产品的质量较差,种类少也是老年人认为老年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比例占总体的20%以上。由此可见,现有的老年产品对老年人不适用的主要问题在与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这也是决定商品消费的两个主要因素。另外,在我们调查的老年人中,有将近10%的老年人认为商家的宣传不足以及存在虚假宣传,很多老年人对产品使用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此类产品的宣传与实际使用效果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是老年人在老年产品上指出较多的原因。
而约有43%的老年人子女认为现有老年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类少,30%的人认为主要问题是质量差,同时,认为老年产品的主要问题是价格昂贵和对老年人不适用的子女也分别超过了总体的20%。由此可见,老年人子女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这与老年人看法的区别主要在于老年人主要关注的是价格,而老年人子女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种类。也反映出现有的老年产品市场还有待完善,需要商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开发。
(6)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子女的关注,在我们的调查中,子女会选择各种方式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直接的如给老年人购买高级用品占到了约15%的比重,说明子女还是比较重视提高老年人的物质享受,改善老人的生活。而最受欢迎的是陪同父母去旅游,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丰富父母的生活,同时,老年大学也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些都反映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在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升华。雇佣保姆以16.85%的比重位居第二,可以看出“银发经济”作为一个经济系统的发展具有全面性,第三产业在“银发经济”的发展中还是占有了一定的比重,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子女采用各种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方面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另一方面也推动着“银发经济”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
综合以上这些现象及分析,“银发经济”作为一种体现着老年人独特特色的经济现象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正在发展并已具有初步规模,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老人、老年人子女),老年产品商家包括市场的监管者政府都尚未发展成熟,市场的不完善使得“银发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消费者的老人依然消费不足,而商家供给的商品也存在着质量、价格、种类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监管上的薄弱。不过,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银发经济”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长与收入的提高,必然会促进“银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 “银发”经济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老年消费遭遇瓶颈:消费支出少,种类单一
(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在调查过程中,许多老人都反映,除去生活必需外的盈余收入通常都是攒起来为以后养老而用,这也体现了老年消费市场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率低,社会养老概念差严重影响老龄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过去由企业和政府“包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进展相对缓慢和滞后。因此,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所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由于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依旧没有跟上社会需要,一些制度和举措尚未落实,个别地区在政策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失误偏差(如退休金、养老金拖欠,医疗费用报销难),都增大了老龄人口的后顾之忧。养老金方面没有坚强后盾,医疗方面又产生“看病贵、看病难”的顾虑,使老人们即使有富余收入也不敢消费,只能将现实购买力转化成储蓄,为未来的养老治病未雨绸缪。
(2)老年人消费心理。除了对未来生活的提前储备,老人消费不足还跟老人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惯性强: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老年消费者对商标品牌的偏爱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改变。他们往往对传统产品情有独钟,在购买的产品种类以及品牌上都比较固定,继而消费支出数额也相对固定,因此就算市场上出现新的产品,大多数老人也不会轻易去购买。
价格敏感度高:作为经历过战争年代、、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等艰难时期的群体,许多老年人仍然保持着过去的生活消费习惯,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因此老年消费者对商品的普遍要求是物美价廉。且更多时候老人会为价格了而将就质量。许多老人节衣缩食,依然遵循着以往的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欲望。
注重实际:老年消费者是务实主义者,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以方便实用为主,在购买过程中,要求商家提供方便、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购物地点方面会就近选择,选择产品时亦会挑选一些简单易用的商品,对于过于花哨复杂的产品则不太青睐。如此一来,消费范围有了很大局限性。
(3)传统观念束缚。中国的家庭观念浓厚,长期大家族生活形成了父母补贴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紧密经济联系。然而在现今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许多子女在日常生活、购房、养育自己儿女等方面的重压已经不堪重负,不但没有盈余去赡养照顾父母,更需要父母出钱补贴,出现“啃老”或“被迫啃老”的社会现象。在此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老年人仅有的盈余收入更显得微不足道,自然抑制了消费潜能。
(二)问题:老年产品市场发展滞后:产品种类缺乏、性价比低、服务业和精神产业发展滞后
(1)消费者方面。在市场需求规律主导的市场经济中,需求引导市场,哪里有需求,哪里才会有商家企业蜂拥而至地生产及销售。但是,正如前面的分析,尽管老年市场的总体需求潜力很大,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疲软的,老年人由于对未来担忧、传统观念限制等原因不愿消费、不敢消费,对于市场上的老年产品敏感度弱,很多时候老年人本身也都忽略了这样一个市场。商家逐利,缺乏了充足的有效需求这样一个重要动因,自然无法激起企业生产者的生产销售热情。
(2)企业方面。在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需求引发供给,需求占主导地位,但是老年消费者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有很大的被动性,他们严谨务实,往往不会主动去了解接触新产品,也不轻易相信新的产品,很多时候都是子女为其添置某物品后才被迫去接受使用。而且,老年人对产品往往需求更加细化,个性化强,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发展老年人产品市场时,企业应更主动地迎合、揣测老年人需求。
然而,企业在开发老年产品市场时却忽略老年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对老年市场不断攀升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产品研发方面,没有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充分细致的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大而化之地采取标准化大生产,产品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老年消费者很难找到适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产品质量方面,企业往往把大量资金投入到铺天盖地的夸大虚假广告宣传,使得价格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对产品本身却与其高价位不符,大量假冒劣质产品充斥老年市场,导致性价比很低(这点在保健产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产品销售方面,企业也很少根据老年人通常的购物地点和习惯制造特别的营销战略,采用恰当的分销和促销方式。总的来说,老年产业投入回报有较长周期,而企业偏向追求短期利益,对于老年产品市场认识有一系列误区。
篇3
在世界刚刚进入21世纪之后不久,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然而这对企业来说,却意味着一个藏金蕴银的大市场。这个市场被称为“银发市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老年人旅游的比例已占到旅游市场的20%左右,在旅游淡季,这一份额达到50%以上。据了解,目前我国有20多家旅行社专设了“老年部”,在上海还有五六家旅行社专门从事老年旅游。以各种主题开展的老年休闲游、疗养游、纪念游、健身游、养生游等一些有老年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受到广大老年消费者的欢迎。
(一)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到2010年我国退休金将增加到8383亿元。另外,现在60岁以下的老年人,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受益者,每月能领到一定金额的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同时其子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资助。
(二)老年人有充裕的时间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的家庭结构逐渐由“四世同堂”向“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转变。于是出现了大批的“空巢家庭”,且现代人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老年人不必整日操持家务。因此老年人的空闲时间非常充足。
(三)我国老年人具有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据北京一些旅行社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人有退休后旅游的倾向。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学习方式,是自我丰富和自我肯定的途径;并且旅游是一项兼观光、疗养、运动、购物、休闲和娱乐等于一体的大众活动,能够丰富、点缀老年人的空巢生活,倍受老年人的亲睐。
二、中国旅游“银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市场供需不平衡
据资料统计,按中国1.3亿老年人人计算,每年旅游消费可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仅为500亿。相对老年消费群体的扩大,专门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量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一些旅行社尚未看到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力,忽视老年市场的开发,使得老年市场长期被冷落,导致了老年市场供需失衡。
(二)旅游产品缺乏针对性
我国很多旅行社在设计旅游产品时不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把不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出售给他们。很多老人对旅行社常规旅游项目心存看法,反映说旅行社的行程太满、太紧张,花的钱多,身体还吃不消。老年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体力和饮食习惯有其特殊性.他们希望拥有一个轻松的高质量的旅游,过多的景点和过长的旅游周期会使体力透支。而旅行社为了赚取利润会安排过多的景点和购物点,导致行程紧迫。从而影响老年游客的心情和身体健康,进而对旅游产生恐惧。这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三) 旅游服务项目的专业性不强
目前我国专门开设部门为银发旅游服务的旅行社可谓是凤毛麟角。一方面他们想吃银发旅游市场这块肥肉;另一方面却有不愿承担风险,投入太多的资金为老年人旅游提供健全的、人性化的服务体系。现在我们的旅游服务体系大部分只能说是一般化和浅层次的,不能适应以人为本的要求,例如,老年人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性强,对出游活动的安排比较慎重。老年人已经失去了青年人所具有的对旅游活动中探险成分的好奇,因此,出发前会通过媒介对目的地的情况作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并力求提前安排。所以老年旅行社必须在健全网络体系、渗透社会基层、提升服务功能、方便老年游客上下功夫。
三、中国旅游“银发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满足消费需求,迎合消费心理
(1)产品要突出老年人特色。目前多数旅行社都接待普通的老年人旅游,但却一直是不温不火,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老年人特色。所以开办老年人旅行社必须有新的特色,比如策划百名老人游、福寿老人游、金婚银婚游等等,以特色来产生轰动效应,这样才能吸引老年朋友参加。
(2)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优质服务。老年人的购买行为,多属于理性购买,强调经济实惠,质量可靠。针对这一情况,旅行社应提供优质产品,并提高优质服务。旅游企业要向老年人提供完善的专门化服务,从而赢得老年旅游市场。在行程上应注意节奏要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在吃、住、行方面要细心安排,保证老人们得到充分地休息,以消除途中疲劳。
(二)优化价格策略,创建物美价廉
老年人属于理智型、节俭型的消费者,价格因素在购买活动中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物美价廉是老年人基本的产品价格趋向,老年商品的价格策略的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较低的价格。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尽管传统的包价旅游形式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但是对于老年旅游市场而言,包价旅游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这是由老年市场的特点决定的,老年旅游者希望一次性购回成套的旅游产品(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地活动安排等诸多项目的组合),而不愿购回“零件”再自己进行组装,因此老年旅游市场应以包价旅游为主。但具体实施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三)沟通方式多样,进行灵活促销
在促销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广告+促销”的方式外, 更应根据老年人的社会形态,实现活动营销、体验营销、公关营销。对老年旅游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宣传角度和宣传地点及时间。可在节假日、双休日或其它有利的时机,选择老年人较集中的地点开展老年人旅游咨询活动,以传播相关信息。宣传时注意要从老年人的一种生活需要的角度入手,强调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心理需求。
另外,在产品宣传要适度:要做到名副其实,实事求是。因为老年人多为成熟的消费者。同时,老年人对价格十分敏感,所以制定产品的价格要符合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心理预期,在做报价、宣传时要特别注意降低直观价格,让老年人从心理上愿意关注旅游产品。
(四)拓宽营销渠道,提高消费便利
(1)旅行社应成为老年人有求必应的窗口,热情提供各种旅游信息,推荐灵活多样的服务项目。及时追踪银发市场动态,做好信息反馈,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2)充分利用电脑网络,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建立健全的银发市场预定系统,以最简单的方式和最快捷的速度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3)旅行社应积极和企事业、机关团体、老年学校、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密切联系,利用适宜的时机推销其产品。这样可随时了解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变化,以便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或创新。
篇4
关于老龄化因素影响产业结构的传导机制,可以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四个主要的潜在影响渠道:消费结构、劳动力市场、资本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其机制可以用图1表示。
(一)消费结构
不同年龄阶段消费主体的需求结构、需求数量不尽相同,因而人口结构变化必然会通过消费主体的需求变化表现出来。当老龄化程度加深时,老龄人口相对增长,而青年人口相对减少,这时,面向婴幼儿、青少年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会逐渐萎缩,而面对老年人口的则会增多。老龄人口往往不倾向于消费那些价格昂贵的“奢侈品”或时尚品,而是更多地偏好类似健康、养生和医疗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这意味着针对第一、二产业的物质性商品需求可能会相对减少,而针对老龄人口服务的“银发产业”会成为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
(二)劳动力市场
从劳动力市场的数量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减少经济中适龄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的相对短缺。而从劳动力的质量看,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学习能力下降,因而工作技能相对老化。老龄劳动力也不适应体力消耗大、节奏快的生产模式,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有所降低。为了适应这种适龄劳动人口年龄逐渐变大的特点,劳动支出中脑力劳动所占比重应超过体力劳动所占比重,这一特征意味着产业结构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
(三)资本供给
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人口进入老年时期后,消费相应地从花费现在的收入转向消耗过去积累的财富。这种变化进一步影响国民收入中的资本积累。这个资本减少的变化量如果体现在各个产业之中,对资本投入更加敏感的产业必然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对资本投入较为不敏感的产业受到的影响则较小,结果就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资本供给的减少对资本集约型、技术集约型的产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农业、食品业和纺织业等劳动集约型的产业,对资金依赖的较小,受到的影响较小。
(四)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老龄化社会下生产率的演变,有人认为资本-劳动比会下降,所以老龄化会阻碍生产率的增长。然而,目前并没有充分的理论证明老龄化一定会对劳动生产率带来负面的影响。生产率并非只取决于资本、劳动,还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如果经济体是一个进步的,并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社会,那么即使年长型劳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但是他们在志愿服务、经验提供、社交人脉拓展等其他方面也会对生产有着重要的贡献,这种对产出的贡献值并非单纯的资本和劳动输出,更像是对劳动力这种要素潜力的深层发掘。
二、实证过程与结果
(一)模型与指标选取
为了检验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计量基准模型:(1)其中,i、t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n为三次产业;Ynit和Yni,t-1分别代表地区i在t和t-1时刻的各产业产值占GDP的百分比(Yf、Ys、Yt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Xit是一个K×1的向量,包含了一组其他控制变量。agingit代表人口老龄化程度,β2为我们关心的待估系数。Dit代表地区效应,uit为随机误差项。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检验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相关关系而非研究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参照以往研究,本文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产业结构的变量,具体如下:人均经济总量(AGDP):用于考察经济增长水平,根据Chenery和Syrquin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推导,产业结构演变模型中主要以人口和人均收入作为解释变量,本文沿袭其对数结构,在模型中引入人均GDP(agdp)及其平方项(sqragdp)。物资资本(inv):用于衡量物资资本投资的比重,本文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作为变量。人力资本(edu):用于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本文采取教育经费法来衡量,教育经费指教育经费总投入,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赠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经济开放程度(tr):用于衡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文使用各省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作为变量。技术进步(nova):用于考察技术能力和研发创新,本文使用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量来衡量。政府政策行为(gov):用于考察政府政策行为的影响,采用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衡量指标:用于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关于这一指标的衡量,大多数研究者均选取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如巴曙松和王群(2009)、卢万青和袁申国(2009)、王文斌(2009)、黄先军和曹家和(2011)等;也有部分研究者选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来衡量,如杜金岷和廖俭(2008)。考虑到前者能更好地体现三次产业结构,且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较大,本文采用三次产业的总产值与地区GDP的比值来作为变量,分别用Yf、Ys和Yt来表示。人口老龄化衡量指标:作为本文研究核心的解释变量,共由两组工具变量来衡量,大部分研究者是从人口结构或者人口红利的角度出发,一般选取抚养比作为衡量指标,为了指标选取的广泛合适性,本文以老龄人口(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老龄人口占劳动力的比重(即老年抚养比)作为变量来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用age和odr表示。
(二)数据使用
按联合国的统计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该国家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即我国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本文选取从2000年开始到2012年全国31个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0年以来常用人口数据集》以及各地区历年的统计年鉴。
(三)估计方法与结果
为了消除本模型中的非观测性地区效应Dit的影响,对上式进行一阶差分后,可得:(2)上式中,滞后的被解释变量的一阶差分项Ynit与误差项的差分uit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从而模型中可能存在内生性的问题,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法可能会产生有偏估计。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如何处理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是非常值得重视的,而这正是本文采用GMM估计的动机。根据Arellano和Bond(1991)提出的一阶差分广义矩(DIFF-GMM)思路,将式(2)中的解释变量的滞后阶作为差分方程中相应变量的工具变量来获得参数估计结果,但由于这种方法所采用的滞后阶工具变量与方程中差分项内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容易导致弱工具变量问题的出现。基于此,本文同时采用了Arellano和Bond(1995)以及Blundell和Bond(1998)的所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通过增加新的有效工具变量来解决弱工具变量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将水平方程和差分方程作为一个方程系统进行GMM估计,并将内生变量的差分滞后项作为水平方程中内生变量的工具变量,从而保证了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相关,但不与随机误差项相关,是一个理想的工具变量。由于综合利用了水平方程和差分方程的进行回归,系统GMM比差分GMM估计法有更好的有限样本性质,不仅可以提高估计的效率,也更能控制内生性。
三、实证结果分析
广义矩估计量的一致性依赖于工具变量的有效性,系统GMM估计工具变量的有效性检验主要包含两类(Arellano和Bond,1995;Blundell和Bond,1998),Hansen检验用于检验估计过程之中是否存在过度识别约束,原假设是模型中工具变量的选取是有效的;而残差自相关检验则用于检验残差项在差分回归和差分、水平方程系统回归中是否存在序列相关,原假设是不存在序列相关,残差项可存在一阶序列相关,但必须二阶序列无关。从检验结果来看,表1与表2中Hansen和AR(2)检验值的伴随概率均在0.05以上,说明应该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本文所采用的工具变量是有效的。可以看到,以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age)和老年抚养比(odr)作为工具变量的两次回归测量结果之间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二者均给出了相似的结论。我们发现,从200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均有着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变量与第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且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比第二产业小;而人口老龄化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呈现正相关性。另外,关于本文控制的其他解释变量,研究发现人力资本(edu)、技术进步(nova)对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影响较小,人均经济总量(agdp)的提高对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均有显著的影响,且均呈现出正相关性。物资资本(inv)与第一、三产值比重呈现负相关性,而与第二产业有正相关关系;进出口总额比重(tr)和政府消费支出比重(gov)与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呈现正相关性,而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有着正相关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篇5
关键词:下岗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促进就业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前提,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业再就业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全局。
在本世纪初最突出、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往往生活困难,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仅靠领取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或“低保”补差维持生活,成为城镇中最为困难的群体,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靠劳动收入的提高从根本上摆脱生活上的困境。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明确了担保贷款的申请条件、程序、额度、期限、担保及贴息等具体内容,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二、贵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现状
贵阳市于2002年成立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并于2003年6月24日制定并下发了《贵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并于同年7月正式办理业务。组合式担保贷款的操作模式,在2004年底得到了中央再就业工作考察组的充分肯定并拟在全国推广。贵州省省长石秀诗于2005年3月20日就贵阳市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对贵阳市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给予了肯定。贵阳市小额贷款担保主要在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1.健全担保机构和组织领导体系,有力保障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
2003年启动之初,贵阳市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要负责经办市本级业务,并指导各区(市、县)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同时成立了由市劳动保障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局长、财政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就业部门等组成的贵阳市小额担保贷款监管领导小组,2009年根据工作需要又增加了监察和审计部门领导参与领导小组,全面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我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市监管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下,各区(市、县)根据市的统一安排,分别成立了小额担保贷款监管领导小组,并结合各自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整体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2.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优化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环境
2003年,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根据《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银发[2002]394号)精神下发了《贵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筑劳发〔2003〕18号),重点强调申请小贷的对象、条件及用途、申请小贷的程序、催收及管理;2005年又以监管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见》,除了贷款额度提高外,为了解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新地实施了组合式小额担保贷款,组合式担保贷款的申请人是扶持人员,贷款使用人是企业。这项政策实施,极大地鼓励了企业安置吸纳下岗失业人员。2009年以来,为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为了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的长效机制,在政策制定上,强调综合配套政策的实施,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还能享受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公益岗位补贴等多项就业优惠政策;2010年又根据筑府发[2010]3号和贵银发[2010]4号文件要求,由省人行、市人社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联合下发了《贵阳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筑人社发[2010]3号)。除按政策规定外,增加了小额担保贷款奖励补助机制和呆坏账核销机制,充分调动了经办机构和承贷金融机构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
3.健全小额担保贷款服务体系,着力搞好服务
贵阳市加快推进全市小额担保贷款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创业服务质量和效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服务窗口,开展对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指导服务,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功能,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服务效率。为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息、政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
(1)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培训,着力提高经办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在我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基础工作管理,提高全市小额担保贷款的经办能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均对全市就业服务机构、担保机构、经办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担保法》、《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政策、程序、基础台帐、业务工作操作流程及担保基金的管理等等,同时还参与SYB等创业培训模式,使广大创业者不仅想创业、敢创业,还能创业、会创业。使小额担保贷款培训到了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各基层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又与创业培训相结合。
(2)强化政策宣传,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影响
为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影响,让更多就业扶持对象了解小额外负担担保贷款相关政策,鼓励创业,市人社局、小贷中心结合就业政策,加强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宣传报道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做到报刊有文、电视有影、电台有声,长期宣传不间断,阶段宣传有重点;二是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利用政府网站、贵阳劳动保障网站、贵阳劳动保障12333电话咨询平台等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利用社区和村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上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做到家喻户晓;四是充分发挥传统宣传形式的作用,比如制作宣传横幅,印制宣传广告画,编印宣传小册子等等;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贵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全市各级经办机构未形成统一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制,且发展不平衡;其次,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工作开展;最后,经办能力严重不足制约工作发展。
三、改善贵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对策建议
1.从民生的高度认识小额担保贷款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是我国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劳动者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而解决创业资金需求问题是创业者实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小额担保贷款是支持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其他就业政策不能替代的作用,一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所有就业政策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政策,带动的就业效果明显,以贵阳市为例,扶持一个创业项目,平均可带动4个人就业,如果是就业扶持对象每年领取公益性岗位补贴就达4万元,二是拉动民间资金的投入,扩大了内需,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贵阳市2009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500万元,当年GDP至少增加10亿元,三是当年争取了中央财政贴息近300万元。因此各地要从民生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小额担保贷款的重要性。
2.切实加强担保机构和领导小组的建设和管理
我市的小额担保贷款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级担保机构设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急需统一规范管理全市小额贷款担保机构,《贵阳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要求各区县必须成立独立的担保机构的领导小组。建议各区县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担保机构,使之达到持续健康发展,以推动本地区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3.加大劳动密集企业的扶持力度
按照《贵阳市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规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超过2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人均5万元的额度予以确认,对超过比例多招作符合就业扶持对象的人员有了一定的鼓励,但利息上浮3个百分点未实施,没有调动经办银行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财政贴息最高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50%的贴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较小,建议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贴息祝额度的贴息比例,鼓励和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扶持对象的作用。
4.创新贷款的发放机制,实现科学发展
根据省外学习经验,建议我市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批发直贷”模式,即由担保机构作为经办银行的助贷机构统一申报材料,经办银行按照存入担保基金的5倍规模内审批项目,通过后由经办银行直接发给创业者,经办银行负责贷后管理、统一回收和归还贷款。一方面调动了经办银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降低担保风险,金融服务更加完善。
5.加快创建信用社区工作,全面推进“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的联动机制
实践证明,“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的联动机制,是小额担保贷款能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建议在贵阳市加快信用社区建设,一是尽快出台贵阳市信用社区实施办法,明确信用社区创建的条件及有关部门的职责,使信用社区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操作规范,二是将小额担保贷款各项任务分解到社区,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实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奖惩到位,充分调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
6.积极推动创业者协会建设
建设以行业为依托的创业者协会,充分发挥创业者协会在指导创业促进就业,为自主创业者取得成功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坚持不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二是依托协会,协调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依托协会,加强小额贷款管理,协会依照地理位置又分为几个互助小组,利用会员间相互了解的优势,实现了创业者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创业者的自我管理,更有利于贷款的安全回收。四是依托协会,加强成信教育,每个互动小组定期召开座谈会,学习成信经营、债权债务、合同法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增强贷款热人主动还贷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剑华:白银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开展情况调查 [J].甘肃金融,2012,(5):42-44.
[2]王颖驰 王 燕:关于佳木斯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探讨[J].甘肃金融,2009,(8):46.
篇6
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已开始转向银行中间业务及其他金融服务,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和业务结构势在必行。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带来的电子商务热潮使得银行在进行业务创新方面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动力,在银行中间业务方面,网上支付、转账等已经开始成为主流收益,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开始找到金融产品创新的感觉,并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服务。
电子银行业务的现实难题
当前各家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也在电子银行业务上的投入开始加大,纷纷将电子银行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一时间,市场上电子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服务概念也让人眼花缭乱,电子商务的热潮与电子银行的兴起相互作用,吸引人们的眼球纷纷聚焦于此。
但是电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产品同质化严重。2011年5月,光大银行和花旗银行宣布,从5月1日起下调网上银行转账手续费,前者打三折,后者则完全免费。随后,国内多家银行纷纷宣布下调网银转账手续费,包括近日因上调23项个人业务收费而备受质疑的工商银行,也在6月8日下调了部分电子银行业务的收费标准。而引起各家银行在电子银行服务收费上价格战的原因是电子银行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在功能上大同小异。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各家银行特别是区域性银行,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战略上采取的是简单模仿甚至是直接拷贝的模式,体现了产品创新团队缺失和能力低下,以及发展战略的缺失。
各家银行仅仅将电子银行作为新兴的电子渠道。外部环境的重重困境同样掩饰不了电子银行在银行内部的尴尬地位。如果将电子银行部看作是一个业务部门,它与传统业务部门的区别在于依托电子化的服务渠道;直接促成了电子银行与传统网点之间的博弈,而电子银行作为一个业务部门在银行企业内部造成的部门之间业务分流,相关的业绩考核指标变化则带来了银行内部竞争关系,这也凸显了电子银行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在银行内部的尴尬地位。
电子银行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运行机制,整体经济社会的互联网化进程具有不可抗拒性,电子银行的发展也具有必然性,其带来的资金流动性以及促进整体经济社会的高效运行,提升银行对特定用户的服务能力的特性将引起银行业务组织结构的转变和考核机制的转变。
电子银行的风险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假冒各大银行的钓鱼网站纷纷被发现,各商业银行也开始疲于到处打假。电子银行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固然与用户安全意识淡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电子银行本身存在的隐忧。密码泄漏和冒充站点是当前网上银行的两大安全隐患。作为电子银行业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已经让许多想应用电子银行的个人和企业止步不前,保障安全已经成为电子银行发展要面对的一个核心。解决电子银行的风险问题,不仅仅是IT的问题,而要涉及到银行的IT的整体管理能力和电子银行战略。安全问题是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无论何时都绕不过去的课题,安全缺位,电子银行一切无从谈起。
电子银行的发展和监管仍然不匹配。因为电子银行涉及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深度挖掘电子银行风险发生的成因,如何评估、管理和控制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明晰,这也是实施电子银行监管的依据。目前我国电子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金融业的竞争力提升与监管现状抑制。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导致的分业监管体制,对我国的银行的竞争力将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对电子银行采取从紧的监管模式,或许降低电子银行的风险,但会对网络银行的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次,缺少统一可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监管标准。必须遵守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监管的“公平性”;另外由于各个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条件和水平不一样,监管标准制订的合理性会影响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创新和热情。
最后,电子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建设有待于完善。虽然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逐步加强,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但在总体上还没有形成适应网上银行特性和发展的监管体系。网上银行的监管基本上沿用的是机构监管和传统业务的管理模式,监管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市场准入,而不是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事实上,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银行创新产品并不多,电子银行创新普遍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风险管理也缺少必要的手段,特别是电子支付,没有成熟的风险管理模式和监管体系,给整个金融安全埋下了隐患。
对商业银行而言,要尽快确定其本身的电子银行发展战略,组织和扩大自己的团队,调整业务结构和考核模式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电子银行的基础研究上,作为支付服务领域的电子银行,首先要搞清楚电子银行的概念和本质;其次要分析支付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如不同支付工具推出时的社会经济及技术等环境因素,确定电子银行产品的结构和核心要素;通过电子银行的支付工具模型,分析创新方法、论证风险控制模式和监管体系。
同时,电子银行还要回到银行的基本职能:服务于市场交易,服务于工商企业的流通需要。
电子银行运行实质
电子银行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以网络应用协议规定的格式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等类型。可以很清晰的明确电子银行涉及到的使用者的身份、指令终端、传输渠道、享受的金融服务、付款和收款账户等。
首先,要看到电子银行所能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和传统的银行业务并没有大的区别,包括信息查询、对账、网上支付、资金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讲:电子银行就是银行在互联网或其他电子终端上设立的虚拟银行柜台,传统的银行服务不再通过物理的银行分支机构来实现,而是借助技术手段在新兴的技术服务渠道,如互联网上实现。
其次,还要看到电子银行和其他银行业务管理或风险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提供服务的渠道或方式的不同,从而导致支撑技术平台不同,并因这种不同而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方式的不同。相对传统柜面服务,电子银行对网络平台等电子技术平台的依赖性更强,对技术原因导致的操作风险的管理要求更高、更专业。同时,由于采用电子技术平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的影响也必须要关注的。
电子银行不仅仅是一种电子渠道,而是对传统柜面的补充,同时将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并带来整体经济社会的高效运行。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模式可以将后台产品进行整合(包括新的纬度、新的组合、新的定制模式等),改变业务组织结构,从整体上提升银行对特定用户的服务能力。电子银行的发展符合整体经济社会的互联网化进程,具有不可抗性,将从整体上提升银行服务的丰富性。
电子银行带来了银行针对客户主动营销的观念和模式。从运营方式上说,电子银行并不是对传统银行业的颠覆,但从行业观念上来看,电子银行带来的主动服务理念是革命性的。从这一点上说,电子银行还原了银行金融服务的本色。
从电子银行产生的社会背景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上廉价而可靠的通讯服务,成为最适合电子货币普及的环境之一。正如先前那些重要的货币创新一样,电子交换媒介的推广虽然缓慢,但它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
中国电子银行发展的历史与未来
根据账户、操作和流程,以及各商业银行网银发展的主要阶段,我们认为目前可以识别的国内网银发展阶段大致有五个阶段,或者称为五个网银时代。包括从单一账户的查询操作;到可以转账支付或缴费;再到多账户关联操作。第四代网银不同的是改变了银行的作业流程,可能产生不同于以往的金融产品,真正成为金融创新的起点,而目前所有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无论展示的产品多少,都主要停留在第三代上,只有极少数银行的网银规划和设计中隐约有第四代的迹象。未来的第五代网银将成为商业银行原有产品销售的主渠道,或者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来源,整个银行的账户和流程,受网上银行影响,将发生全面变化。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中国的历史发展背景息息相关。看中国的历史,交易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存在,交易文化深受各个阶段的影响,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文化,也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支付体系和支付文化。而我国的金融体系和模式在解放前就借鉴西方的金融体系,特别是解放后,从借鉴学习苏联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仿照美国的金融体系。不加分析和选择的仿照美国模式,导致我们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我们市场体系不尽相符。因此,当前我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就存在法律不健全或者法律不适合,不能完全发挥服务于市场交易和流通的支撑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金的汇划主要通过手工处理,支付信息采用邮路传递。由于各机构间汇路不通,解付一笔资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资金在途时间长,互相占压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人民银行决定建设以卫星通信网为支撑的电子联行清算系统,统一办理银行间资金通汇和支付清算。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民银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先后启动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一期、二期的建设。
所以,作为现代支付手段的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战略规划在借鉴国外的电子银行的战略基础上,还有重点关注我国的特殊情况,考察我国在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文化和交易文化。形成真正符合自身状况的电子银行战略。
另外,相关监管部门也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支付结算体系和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为我国的电子银行健康高效发展奠定基础。对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支付的基础课题研究,将为商业银行正确选择符合自身的电子银行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兴的电子支付将大大促进货币的流通效率和商品的流通规模,但增加了货币的流通性,更大规模的的资金将在同一个时点存在于国内外的支付平台和清算平台,将增加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如何有效评估和预警支付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将是首要重视的问题。
对于监管部门,从提供基础支付清算平台服务的人民银行到以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为监管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不同角度对支付业务特别是新兴支付服务实施监管。但两个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手段时有冲突,导致有些不必要介入的环节监管过度,有些迫切需要监管的业务却监管空白。如何协调,要站在整体支付体系服务于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易的角度上,来看待支付特别是新兴支付的问题。另外如虚拟货币市场的规范、网络资金中介的规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迫切需要建立起来的规范。
在整个支付体系框架下,电子银行的影响力、第三方支付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影响、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理,以及如何以支付市场创新为导向,以自身机构发展需要,开发新型的支付工具、探索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结算模式、信用卡的衍生业务和风险管理、第三方支付创新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商业银行角度,要开展针对有线网络银行研究、移动网络电子支付研究、家庭支付终端、电子支付中的票据业务创新与风险分析、银行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上的经营思路及策略研究等基础的工作,特别是电子银行经济性分析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意义非凡。
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农村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水平,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要,加快农村地区的资金流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我国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方面也总结了许多经验。
篇7
一、丽江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现状分析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及《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的文件精神,丽江市人民银行积极指导推动各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稳步开展,各支农金融机构亦从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步伐,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积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三类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取得新突破
一是担保类创新产品扩充农民担保资源。丽江涉农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激活农村抵押资产,积极开办农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流转土地、林权等抵押业务,解决农户抵押缺失等难题。截至2011年3月末,担保类创新产品贷款余额21941万元,较年初增加16490万元,增长302.51%,贷款农户345户,比年初增加178户,增长106.58%。其中: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余额为188万元,13户。该类贷款全部由宁蒗县信用社发放,贷款中农户将其“农村集体土地证”、“房屋所有权证”进行抵押贷款,由于房管部门不予登记,由农户出具书面同意抵押承诺书,并有村组委和村委会签署同意贷款发生风险,由信用社处置抵押资产的意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三方担保贷款余额为500万元,1户。该类贷款具体由农业银行操作,其向由第三方企业提供担保龙头企业发放贷款;集体流转土地抵押贷款余额8541万元,219户;该类贷款开辟了城中村贷款担保新模式,贷款主要涉及寨后上村、福慧村、玉河村、金甲村、束河部分行政村。林权抵押贷款余额为12712万元,112户。农户通过林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该贷款的开办与拓展有效促进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快速发展及农民增收。在这四类贷款中占比最高,达57.93%。
二是组合类创新产品借助龙头企业满足农户贷款需求。该类产品主要表现为“公司+农户”类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普遍通过“公司+农户”的担保贷款模式进行融资,以解决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农户急需的资金需求。截至2011年3月末,该类贷款额为1200万元,较年初增加645.5万元,增长116.41%。贷款户数2户,较年初减少47户,主要由华坪农行及华坪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及的担保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是洪全鲜玉米公司、祥盛节能公司、绿野生物开发公司、金芒果公司。
三是特定对象类创新产品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截至2011年3月末,特定对象类产品贷款余额71620万元,较年初减少703万元,减幅0.97%,贷款户数122871户,比年初减少19641户。其中扶贫贴息贷款余额5324万元,2413户;农户小额贷款余额为55433万元,118977户。“贷免扶补”贷款余额3931万元,1191户。涉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余额925万元,贷款户数5户。小城镇二手房按揭贷款余额6007万元,285户。
(二)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在三个方面取得成效
一是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及支付方式创新,实现金融网点及“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乡镇全覆盖。2009年以前,丽江市共有27个金融服务缺失乡镇占全省金融服务缺失乡镇的1/5。通过人民银行的积极指导及政府部门的各项扶持政策,至2010年底,丽江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提前两年完成预定目标。至2010年12月末,27个网点共开展流动223次,办理各项业务30566笔,金额3555万元,为77126户农户节约支出约7712万元,为27个乡镇节约支出48.6万元。另外,截止2011年3月末,丽江共建成23个“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共办理业务15074笔,金额358元。开创了全省在乡镇一级全部实现“惠农支付服务业务”便民服务的先河。
二是强化银行卡的推广及使用,鼓励非现金交易支付。自2006年开始,丽江市在全省率先创建“刷卡无障碍示范一条街”、“刷卡无障碍示范旅游区”,使银行卡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大幅提高,开创了丽江市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得到人总行及昆明中支的充分肯定。至2011年3月末,银行卡特约商户已发展到3146户,POS机4033台,ATM机166台。POS机跨行交易笔数从2005年的3.8万笔增加到26.68万笔,增长602%;ATM机跨行交易笔数2005年19万笔增加到31万笔,增长63.15%。
三是强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发挥“惠农卡”财政直拨功效。2008年9月,丽江启动全省金穗惠农卡首发式,后在全省率先实现金穗惠农卡发放惠农资金的财政直补渠道。至2011年3月末,累计发放惠农卡63704张,授信额度达17900万元,贷款金额12454万元,卡激活率99.5%,成为农户贷款、资金汇兑的载体及财政补贴的直拨通道。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直接补贴各项惠农资金近1亿元。“十一五”期间,通过惠农“一折通”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家电下乡产品补贴等各类惠农资金达36894万元,及大地发挥了惠农功效。
丽江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丽江市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缓解农户贷款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全年农业完成增加值26.02亿元,较2009年增长6.5%,较2008年增长24.6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10元,较2009年增长19.9%,较2008年增长30.38%。2011年3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为261747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核贷农户201069户,并有172132户农户获得贷款支持,农贷面达65.76%。
二、丽江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典型案例分析
(一)安贷宝,增强农户贷款风险抵御能力
2008年,农村信用社与太平洋寿险公司联合推出了“安贷宝”业务,实现“小额贷款+保险”互动模式。该业务主要针对18―65周岁的贷款农户,以2000元―100万元的贷款为保险标的,借款人在贷款时按3‰的保费率缴纳保费,合同期内借款人一旦发生意外身故或致残,未偿还贷款即由保险公司代偿。丽江市内农村信用社自从2008年初推广此项业务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10年末“安贷宝”业务保费收入620.17万元,手续费收入114.88万元。3月末“安贷宝”业务保费收入227.31万元,手续费收入29.43万元。
(二)集体流转土地抵押贷款解决城区农户“贷款难”问题
有效抵押担保的缺失是城区农户“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为化解该问题,针对寨后上村实际情况,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城区农户贷款管理实施细则,探索出一种新的贷款担保模式。其具体操作模式为:把村社国有性质的集体返还用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统一向农信社抵押,作为本村村民贷款的抵押品;村民个人申请贷款时,再以除基本生活用房以外的宅基地、租赁房屋、房租及分红收入、本户拥有本村公共资产份额,向村民小组提供反担保。城中村贷款担保模式自在丽江推出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止到2011年3月底,丽江古城区农信社共向寨后上村农户发放贷款余额2361万元,贷款农户65户,单个农户最高授信额度达70万元,最低20万元,户均40多万元,有效地满足了农户创业致富的资金需求。另外古城区信用社依照寨后上村的模式,2011年1-3月期间向福慧村、玉河村、金甲村、束河部分行政村发放贷款6180万元,贷款户数154户。其具体模式是在全村社户同意的前提下,村户长会、党小组会、村民小组会议决定,由村公共资产(土地、地上建筑物)为村民贷款提供担保,村民再以分红收入、租赁收入及其他收入向村委会提供反担保。
(三)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业务为农产品出口企业保驾护航
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业务以销售商应收账款的权益作为融资基础,全面分析销售商的偿付能力,在销售商投保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融资银行的基础前提下,银行针对销售企业的真实销售行为和确定的应收账款金额提供的一种信用贷款。以丽江华利生物开发药业有限公司为例,自2009年7月中国信保推出这种全新的银保融资模式以来,已在中国信保公司投保的华利公司先后以保单融资的方式在丽江市金融机构取得多笔贸易融资贷款,使其摆脱了其他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因抵押不足从而无法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不利局面。同时该公司抵御收汇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在出现风险后先后得到了中国信保近80万元的赔付,有力保障了公司经营安全。
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丽江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满足“三农”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除农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外的金融机构开发金融创新产品的积极性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机构基于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立不完善、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小的考虑,为确保资金安全,对支农贷款缺乏激情。另一方面,以2010年为例,是因为三大涉农金融机构的2010年涉农贷款余额为595808万元,占全辖涉农贷款的92.66%,形成三家独大的局面,其他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竞争,进而缺乏创新的机制和活力。
二是农民宅基地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仍存在法律约束。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宅基地及建筑于其上的房屋不得抵押,不得转让,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的权利仅限于占有和使用”。而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允许的范围也仅限于“不得改变农业用地的使用用途,不得改变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承包方以其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应当认定为无效”。许多金融机构鉴于此,不愿涉足相关贷款,从而限制了农民获得贷款的渠道。
三是林权抵押贷款中存在问题多。目前林权登记、评估、流转等环节很不完善,不统一,限制多,权属纠纷多、贷后监管难、抵押物变现难,金融机构介入顾虑多。另外贷款利息、登记、评估费用高,手续烦琐,抑制申贷积极性。最后,目前丽江市林业保险空白,林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差,阻碍了林业贷款产品进一步发展。
篇8
【关键词】 河北省; 村镇银行; 金融产品
截至2012年3月,河北省已成立(含批筹的2家)23家村镇银行。这些村镇银行大多分布在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县区,有效解决了河北省空白金融乡镇问题;增加了县域地区的信贷资金供给;加快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也提升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但由于成立和运行的时间较短,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村镇银行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制约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实现河北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河北省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规模增长较快
从村镇银行在河北省开展试点以来,其数量和规模增长很快,发展迅速。根据河北省银监局的数据,2010年河北省共有5家村镇银行开业;截至2011年11月末,河北省已开业的村镇银行为16家,注册资本总额为5.858亿元,各项存款12.52亿元,各项贷款7.92亿元;而截至2012年3月末,已开业村镇银行达到21家,注册资本总额10.16亿元,资产总额28.86亿元,负债总额23.32亿元,各项存款22.02亿元,各项贷款11.42亿元。
(二)经营绩效较好
从河北省银监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河北省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经营财务状况总体良好。截至2012年3月末,河北省辖内已开业的21家村镇银行共发放中小企业贷款5.25亿元,发放农户贷款5.52亿元,实现利润927.26万元。村镇银行针对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户开展的金融服务初步改善了河北省农村地区当前金融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和供给不足的现状,满足了“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缓解了当地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贷款难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市场定位合理
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就是改善和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满足“三农”的金融需求。河北省村镇银行在近四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按照这一定位进行管理和运行的。根据河北省银监局的数据,截至2012年3月末,河北省辖内已开业的21家村镇银行共发放农户贷款5.52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5.25亿元,贷款户数1 756户,投向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4.31%,充分体现了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
二、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认可度低、吸储能力差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成立和运行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村镇银行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结算手段和渠道落后、金融供给能力弱、没有资金进行广告宣传等特点,广大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识不足,村镇银行的社会认可度低、吸储能力差,这使得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市场份额较小,资金规模有限。而吸收储蓄存款是村镇银行扩大经营规模和进行资金放贷、获取利润的主要业务,储蓄存款少将直接制约村镇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为增大储蓄存款资金的来源,各个村镇银行目前基本上都采取了组织银行职工营销来吸收储蓄存款的办法。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较慢,很多村镇银行不得不通过资本金来发放贷款,如果这种通过资本金发放贷款的现状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业务品种单一、盈利空间小
虽然村镇银行允许开办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和其他各种中间业务,但具体到河北省的村镇银行来说,基本上都没有开展中间业务,目前的业务基本上是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为主,业务品种单一。加之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收益项目较少,风险较高,村镇银行盈利空间小。
(三)营业网点少、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2008〕137号)规定,村镇银行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支票影像支付系统。村镇银行加入这两个系统,能够解决其汇路不畅的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结算服务功能,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目前河北省的村镇银行均没有以直接的方式加入大小额支付结算系统,其结算业务基本是采取方式,主要由其发起银行清算。另外,各村镇银行的营业网点也较少,这不仅使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和开展各种结算业务时比较困难,而且也影响到了它的贷款业务。因为结算功能不完整,一些贷款客户从村镇银行办理贷款后,就需要马上把款项转到其他银行去做结算。这不仅不能给村镇银行形成沉淀存款,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客户的贷款已经从村镇银行转出,村镇银行没法监控对方的资金用途,同时也没法监控贷款客户的资金回流情况,使得村镇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和控制信贷风险方面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其贷款业务的正常开展。
篇9
回避矛盾的无奈选择
老年“走婚”绝不是一个简单随意或者是匿名同居问题,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是单身老年人婚姻问题中各种矛盾的一个聚焦点,或者说是一个无奈的妥协结果。
家庭人际关系的阻碍。“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这些被明确写入《婚姻法》的原则,对不少老年人来说却不是那么回事。近日,上海老年学会、上海411医院“中老年关爱热线”,在对429位上海单身中老年人的抽样调查问卷中显示,老人再婚的主要障碍,68%来自于子女反对。这些接受调查的老人表示,一旦子女干涉自己再婚,他们往往选择妥协,因为他们害怕“众叛亲离”后的孤寂。
一年前,在湖北省宜城市邮政部门工作的胡大伯,退休时相依为命的老伴突然去世,胡大伯像塌了天似的,一下子头也白了,背也驼了。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名丧偶的退休女士,两个月后,他们俩开始谈婚论嫁,但遭到了儿子和女儿的强烈反对,致使他始终不敢把新伴侣娶回家,只能不定期地走动同居。
同样因子女阻挠的“走婚”老人,还有家住上海市静安寺街道的76岁的郁老先生。郁先生早年丧偶,和离异单身的石女士结婚后,受到两个儿媳的极力反对,并大吵不休。老夫妻只好搬到石女士原在沪东新村的老家,不过儿媳依旧到处跟踪、吵闹。无奈之下,两人结婚3个多月后就被迫离婚。情缘未了的二老如今在外租房“走婚”。郁先生感叹:“这么一把年纪有家难归,对不起爱妻啊!”
财产关系的严重制约。在子女百般阻扰父母再婚的背后,是子女“重利”观念使然。根据报道和调查资料显示,由于我国目前家庭财产制度是夫妻所有制和遗嘱(包括子女)继承制,老年人采取正式登记结婚,要受到财产归属问题的干扰。
70岁的唐大爷就亲历了这其中的艰辛。5年前,唐大爷前妻罹患癌症去世后,他的生活一度陷入混乱: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家里只有电视机陪他;他不擅打理家务,每天就靠盒饭和方便面过日子,他甚至想追随亡妻而去。好在一年后,逐渐走出丧妻阴影的唐大爷和老年健身队的队友――丧偶的史大妈情投意合,打算领取结婚证。
但唐大爷的儿子们不乐意了,对房产、“未来的遗产”的分割耿耿于怀。几经周折,唐大爷和史大妈无奈之下选择了“走婚”。史大妈说:“周一到周五,我要呆在儿子家中帮助他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到了周末,我才能到老唐家中团聚。”不能天天和“走婚”的老伴一起生活,尽管唐大爷对此不满,但也很无奈,他们感到合在一起不容易,分开又舍不得,这种生活成了他们相互安慰的最好方式。
再婚成功率低。除了各种生活琐事的干扰,再婚较低的成功率也使多数老年人对再婚生活望而却步。一项全新的调查结果表明:全国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中,有再婚意愿的达37.6%,付诸行动的只有6.9%。而再婚后的离婚率却高达70%-80%。基于此原因,很多丧偶老人在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侣后,并不急于结婚,而是选择“走婚”,这样不会受到婚姻法的约束,即使同居后觉得两人不合适,也可以和平分手。
在调查中,有老人坦言:“不领结婚证好,眼一闭,各走各的路,免得将来又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家都省心。”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这种心态的老人在“走婚族”中占1/3的比例。
极易破碎的“肥皂泡沫”
丧偶老人“走婚”,也是在各方的压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现在“走婚”老人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好是坏,但“走婚”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丧偶老人“走婚”是权衡多方原因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这样既能使老人孤独感得到排解,又不会给子女带来困扰,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但是“走婚”毕竟是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其诸多不稳定因素,往往会导致财产纠纷,导致违法婚姻大量存在和婚姻家庭的不稳定,如温吞的泡沫一触即破,不利于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客观上也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
“走婚”方式基础不牢。由于“走婚”容易涉及到经济、补偿等敏感因素,多数“走婚”家庭都很不稳定。浙江的鲁大爷两年前和社区舞蹈队的于大妈认识,两人经常一起跳舞,日久生情。但由于子女的反对,两人选择了“走婚”。一开始两人相处很好,可因为有一次家中被盗,彼此都起了疑心,最终分开。
在四川省宜宾市,一对“走婚”五年的老人,因为一方重病、另一方不愿照顾而选择分开。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也表明“走婚”这样的婚姻方式缺少了家庭责任意识。从这个角度讲,“走婚”像“肥皂泡沫”,是极易破碎的。
“走婚”容易受骗上当。老年人渴望婚姻,难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社会上有些人就是利用了老年人的这种心态,欺骗老年人的感情和财产。成都62岁的符大爷就是其中的受害者。符大爷妻子死得早,无儿无女。两年前,符大爷刚退休,没有什么爱好的他,一大把时间不知道怎么过,整天郁郁寡欢。有一天,他在家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看到很多征婚启事,对53岁的林大妈很中意,通过几次联系和见面,两人很合得来,林大妈便表示愿意与符大爷以“走婚”方式生活在一起。可没想到的是,林大妈经常以家中缺钱为由,“借”走符大爷5万多元,并在相处半年后失去了踪影。
更为恶劣的情况是,由于双方并不是朝夕相处,还有可能出现一个老年人与多个老年人同时交往的现象,而另一方并不知情,事情败露之后会给受骗者巨大的打击,带来心理上的阴影。
“走婚”不受法律保护。“走婚”分分合合的婚姻方式,一旦产生矛盾很难调解,会给双方同时造成伤害。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往往会给在“走婚”过程中付出较多的一方造成损失,有时甚至会引起刑事案件,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另外,由于女性的社会角色和身体状况决定,在“走婚”过程中往往是女性照顾男性,同时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寿命较长,到最后可能还是男性老人要先离开人世。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情况下,“老伴儿”一旦去世,女性很可能会被男方儿女“扫地出门”。
陕西汉中市勉县勉阳镇68岁的张大爷和比他小3岁的王大妈共同度过了5年的“走婚”生活。张大爷和王大妈经常一起出去跳舞、散步,感情很好。由于没有涉及经济利益,两方子女也默认他们的相处方式。但好景不长,张大爷脑溢血离开了人世,张大爷的儿女为经济考虑,劝王大妈回自己家。王大妈的儿子大怒:“我妈照顾他这么多年什么都没有,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子女们闹得不可开交,王大妈的儿子甚至大打出手,最终闹上了法庭。按照相关法律,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均按照非法同居关系处理,发生纠纷后,各项权益也不受法律保护。无奈之下,王大妈只好回到儿子家住。这是对于女性老年人来说存在的最大的隐患,也是“走婚”最为严重的社会后果。
期待“黄昏恋”成“夕阳红”
在当今社会,如何面对孤寡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再婚权利,如何排解老人的孤独感和合理安排好他们的晚年生活,已成为摆在社会学家、伦理学家以及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是一道难题而不作为,不能任“走婚”存在的隐患自生自灭。社会有责任和义务正视这个庞大的群体,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
为老年再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我们应在全社会广泛地经常性地开展尊老养老的宣传,并把尊老养老教育与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弘扬尊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对尊老养老者予以表彰,对不尊老养老的典型案件公开处理,直至绳之以法。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中,在德育课内容中,要把尊老养老列为重点教育内容,牢固地树立敬老爱老的意识,将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下去。
子女要做老人再婚的“开明派”。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弟认为,只要符合《婚姻法》中没有配偶、没有不适宜结婚的疾病等条件,老人再婚就是合法行为,子女以种种理由加以干涉,就是广义上的违法行为。
单身老年人需要婚姻生活是生理、心理正常的需要所决定的。作为子女应该充分尊重婚姻自由。在对待父母的再婚问题上,著名剧作家的女儿万欢做得很好。
鳏居多年后,1979年起他与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情投意合,书信传情。的小女儿万欢知道后,有意在亲友间“泄露”,公开宣布爸爸同李玉茹“感情颇好”,以至几家香港报纸“合理推论”,同时用赫然大字印着“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剧作家即将同著名京剧花旦李玉茹结成百年好合”。由于女儿的促成,报纸为媒,1979年12月,他俩结为伉俪。此事传为佳话的可敬之处,就在于万欢对其父再婚的开明而又热情支持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体现着对父母的真正关心和孝顺。作为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的年轻人,应该向万欢学习,在父母再婚问题上成为“开明派”而不是“绊脚石”。
“走婚”老人自身也应积极处理。对于那些不愿再婚的“走婚”老年人,面对“走婚”的潜在风险,老人自身也应积极处理。首先,在“走婚”前要注意双方情感的培养和交流。老年人一般都有一些习惯,这些习惯是长时间所形成的,很难改变,双方应深入交流了解,并思考是否能够接受这些习惯。老人双方还应了解对方的爱好,如果有共同爱好则为最好,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感情,这也是走婚长久的感情基础。
其次,“走婚”老人要主动与双方子女搞好关系。在这方面要做到:第一,必须信任自己的子女。子女不是外人,亲人之间就不要拐弯抹角。做好做坏都行,但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并且要多表扬少批评。第二,要公正,一碗水要端平。对自己的儿女和对方的子女要一视同仁,否则将成为破坏两人关系的导火线。上海的张女士“走婚”一年后,与新老伴分手了。而分手的原因,就是没搞好“感情分配”。张女士处处为自己的子女考虑。可对老伴的子女,她却从不放在心上。他们来了,只是打个招呼,连个热乎话也没有,小孙女一进门就连声喊“奶奶”,她抱都没有抱一下。这样的相处模式自然就会引起很多矛盾。家人是亲情的纽带,“走婚”老人双方都必须把彼此以及彼此的孩子视为家人,如此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还有,老人可通过“协议”等方式来明确容易产生矛盾、纠纷方面的关系,将相关财产、与子女的关系、双方的养老、生病如何护理等问题一一写明,大家共同自觉地遵循。
篇10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新型融资模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传统的信用评级把融资企业作为孤立的评估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不同,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弱化了自身规模限制和财务信息分析,将对资金流和物流的动态控制取代对财务报表的静态分析。目前,供应链融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如何为商业银行建立一套适用于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是供应链融资成功实施的关键,也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二、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其信用风险指标体系的研究,张浩(2008)提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外部环境、管理者素质、信誉状况、经营状况、合作情况、成长能力六个方面,但这些指标大多围绕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评价,并未突出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区别;李毅学(2011)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角度将供应链金融风险归纳为系统和非系统两大类,系统风险分为宏观行业系统风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存货现金风险和操作风险,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建立了指标体系,但仅适用于存货质押融资类型的供应链融资活动;白少布(2009)、熊熊等(2009)、夏立明等(2011)、胡海清等(2011)相似地提出从融资企业、核心企业、贸易项目、供应链四个方面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借鉴传统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的信用评级,根据供应链融资模式的特点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主要内容 具体为:
(1)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主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将中小企业素质分为企业基本素质、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主要考察融资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
(2)核心企业资质。包括信誉状况、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主要从还款意愿、规模实力及经营能力反映核心企业资质,因为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起反担保作用,它的资金实力与信用等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对其相邻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
(3)融资项目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变现能力、市场情况。这三个指标主要从项目能收回的未来现金流考察了融资项目的效益,融资项目效益决定了授信的额度。银行通过评估融资项目的价值,根据分析未来形成的现金流进行授信。
(4)供应链运作状况。包括现金流协调、物流协调、供应链稳定性。对现金流及物流进行整体评价,从而增加评价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企业隐瞒信息而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的评价质量下降。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越稳定,它们之间业务往来时间越持久,违约的可能性越小,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就越低。
三、基于ANP的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一)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对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问题的研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模型以定量分析为主。在提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熊熊、马佳等(2009)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白少布(2010)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建立了企业信用违约风险预警模型;胡海清、张琅等(2011)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支持向量机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然而这些方法需要大量数据分析建模,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导致部分数据不能量化,并且很多评价指标带有模糊性,使得这种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另一类主要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克服了中小企业数据难以获取的局限,张浩(2008)及李毅学(2011)在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造评价模型;刘讯(2012)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能力进行评估,更符合评价指标带有模糊性、非定量的特点。然而,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体系构建为单向层次关系结构,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复杂依赖关系。
本文正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用程度语言描述评价对象,评价方式与人们正常思维模式很接近。所以,它是针对评价对象的模糊性而采取的最好评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以事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前提,因此本文引入ANP方法,它所构建的ANP模型更符合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错综复杂关系。
(二)基于ANP的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具体如下:
(1)基于ANP确定指标权重。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上文分析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可得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ANP模型,如图1所示。图1揭示了各元素组的相互影响关系:运作状况良好的供应链环境及经济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有助于银行筛选出资质好的中小企业;核心企业资质受到其所处的供应链环境的影响;融资项目效益取决于交易双方及所处环境,所以融资项目效益受到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核心企业资质、供应链运作状况的影响;供应链运作状况受到处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相邻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影响。
第二步:采用ANP确定权重集,步骤如下:引入Saaty提出的1-9标度方法,由专家对网络层中的二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对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的各元素进行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并根据特征根法求得排序向量;对于相对独立的指标,其权重可由传统的AHP方法获得,对于网络层相互依存的指标,将其排序向量合起来得到超矩;对超矩阵进行归一化出来,得到加权超矩阵;通过计算加权超矩阵幂方的极限,得到超矩阵的综合排序;得到各元素或元素组对于目标的综合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向高校有供应链融资理论的研究专家、银行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中小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提供信贷服务的公司管理者发放问卷调查表280份,收回242份,其中有效答卷211份,本文运用超级决策软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2)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的事物的系统分析方法,本文中建立ANP模型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且因素之间还存在不同的层次,这就需要将评判因素集合按照某种属性分成几类,先对每一类进行综合评判,再对各类评判结果进行类之间的高层次综合评判,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为了文字描述中易区分各种满意度,本评估模型定义被评价的二级指标评语等级论域V={优、良、中、一般、差}。为了定性说明转化为定量,将V转化为百分比,设V={90,80,70,60,50}。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通过整理专家评判结果,确定二级指标的模糊关系向量Ri={r1,r2,r3,r4,r5},其中r1(i=1,2,…,5)为Hij的等级被评为VK的隶属度。假设K1个专家评价二级指标Hij为“优”,K2个专家评价二级指标Hij为“良”,……,K5个专家评价二级指标Hij为“差”,则二级级指标Hij各等级评语的隶属度分别为:r1=,r2=,……,r5=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首先,进行单层次综合评价:Gi=Wi・Ri;其次,由Gi组成上一层次的R,进行多层次综合评判:G=W・R=(wA,wB,wC,wD)R1R2R3R4=(g1,g2,g3,g4,g5);最终可得到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综合评价得分为90g1+80g2+70g3+60g4+50g5。
按照“满分100且划分为九级”的企业信用评价的国际标准,本文制定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等级参照表,见表4。最终得分对照表4,即可得出该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各等级含义参照《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价管理意见》(银发[2006]95号)。
四、算例
A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B汽车有限公司定点协作的配套企业。目前该公司陷入资金断裂困境,需要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在了解A公司所处供应链的基本情况之后,将重点放在考察其下游B公司的还款能力上,最后决定采用供应链融资模式。为评估融资风险,首先组织10位专家对A公司进行信用风险评价,原始数据如表4所示。
首先,由表3的数据可构造模糊判断矩阵,并计算单层次综合评判:
G1=W1・R1=(0.083 0.114 0.213 0.393 0.197)・0.1 0.2 0.5 0.2 00.1 0.4 0.2 0.2 0.10 0.2 0.5 0.3 00 0.2 0.2 0.4 0.20 0.3 0.3 0.2 0.2 =(0.197 0.2425 0.3085 0.2999 0.1294)
同理可得:G2=(0.2957,0.3251,0.3279,0.0196,0)
G3=(0.1308,0.2565,0.3435,0.2435,0.0257)
G4=(0.1362,0.2447,0.3894,0.1447,0.0447)
最后,进行多层次综合评判:
G=(0.411 0.279 0.143 0.167)・0.0197 0.2425 0.3085 0.299 0.12940.2957 0.3251 0.3279 0.0196 00.1308 0.2565 0.3435 0.2434 0.02570.1362 0.2447 0.2894 0.1447 0.4470
=(0.1320,0.2679,0.3157,0.1877,0.1315)计算可得A公司最终得分为73.58。对照信用等级表示的评分制,A公司的信用等级为A,信用良好,信用风险较小。银行可对A公司提供贷款服务。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内不完全独立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建立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ANP模型;分析指标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分别考察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度,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信用风险评价结果。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以及供应链融资的特殊融资模式,基于ANP的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客观地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信用评级结果可为商业银行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浩:《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2]白少布:《面向供应链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经济经纬》2009年第6期。
[3]熊熊、马佳、赵文杰、王小琰、张今:《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4期。
[4]胡海青、张琅、张道宏、陈亮:《基于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研究》,《软科学》2005年第5期。
[5]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
[6]夏立明、宗恒恒、孟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研究》,《金融论坛》2011年第10期。
[7]刘讯:《企业供应链融资能力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5期。
[8]刘睿、余建星、孙宏才、田平:《基于ANP的超级决策软件介绍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