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范文

时间:2023-04-06 22: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事件

篇1

关键词:博弈论;君臣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近年来,博弈论在西方世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而在中国,博弈论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现有的博弈论教材也多是翻译国外学者的著作或引用西方学者的理论。实际上,中国并不是没有博弈论,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其精彩程度远远高于西方学者构造的博弈论模型。中国的博弈论只是没有被作为一门系统化的学科单独提炼出来而已,它隐含在史学家的笔下,埋藏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流传至今。

一、历史背景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汉高祖刘邦和丞相萧何,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十一年,陈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史记o萧相国世家》)

上述文字记载的是汉高祖刘邦和丞相萧何的一系列的博弈过程,下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加以分析。

二、基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分析

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假设博弈参与人的支付函数是所有参与人的共同知识,这样的博弈被称为"完全信息博弈"(game of complete information),而在刘邦与萧何的博弈中,信息是不完全的,这一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规定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所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即所有不是共同知识的信息)是他的类型(type)。"不完全信息"表示至少有一个参与人有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其他参与人可能不知道这个参与人的类型,反过来,这一参与人也不知道其他参与人是否知道自己的类型。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海萨尼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即在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别人的选择。给定别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他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其他参与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战略;但是,他能准确地预测到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是如何依赖于其各自的类型的。这样,他决策的目标就变成了,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别人的类型以及别人类型依从战略的情况下,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2.刘邦与萧何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

《史书》记载,萧何是位忠臣,对刘邦忠心耿耿,用古代的道德观念来评价,萧何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但刘邦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不能确定萧何是否忠心耿耿。从博弈论的角度讲,刘邦不知道萧何的类型。古人是很看重后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例如曹操为了不留下"乱臣贼子"的骂名就没有杀汉献帝。对于萧何而言,造反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不但包括一旦失败会被诛杀灭族,还包括自己的名誉,所以如果萧何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造反成本就高,相反,如果萧何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他的造反成本就低。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现对这个博弈做出假定:第一,博弈参与人有两个,分别是皇帝刘邦、丞相萧何;第二,刘邦的决策变量是"杀萧何/不杀萧何",而萧何的决策变量是"造反/不造反";第三,双方都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第四,双方同时行动,但信息并不完全,即萧何了解刘邦的类型,但刘邦不了解萧何的类型。

表 1 刘邦与萧何的君臣博弈

如果萧何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他的造反成本会比较高,即使刘邦选择杀他,他为了留下"忠臣"的美名也不会造反;如果萧何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即使刘邦不杀他,他也会选择造反。

另一方面,在刘邦看来,萧何属于"造反成本高"的类型的概率是p,属于"造反成本低的概率是1-p。那么刘邦究竟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由于刘邦并不确切的知道萧何的成本是高是低,所以刘邦的选择依赖于他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萧何造反是高成本的。如果刘邦选择不杀萧何,那么刘邦的期望效用是:100p-100(1-p)=200p-100。如果刘邦选择杀萧何,那么刘邦的期望效用是:50p+50(1-p)=50。

令200p-100=50,得到p=3/4。这一结果说明,刘邦的最优选择是:如果p≥3/4,不杀萧何;如果p

上文引述的史料中提到,刘邦曾两次试探萧何,第一次是召平提出的"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其大意为"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第二次是萧何的门客提到的:"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其大意是:"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您位为相国,功居第一,难道功名还能再增加吗?但您从刚进关中的时候起,就深得民心,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百姓们都拥戴您,您总是勤勉办事,深得民心。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现在您不如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以此来玷污自己,这样皇上对您就放心了。"刘邦之所以一再地试探萧何,就是为了确定萧何作为博弈参与者的类型--萧何到底是属于造反成本高的类型还是造反成本低的类型。

三、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

1.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次序有先有后,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动获得有关后者偏好、战略空间等方面的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先行动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就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动来揭示或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概念是"精炼贝叶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关键在于后行动者要根据所观察到的他人的行为来修正自己对他人类型的"信念"(主观概率),并据此选择自己的行动。修正过程使用的是"贝叶斯规则",即每个参与人都假定其他参与人选择的是均衡战略。具体而言,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所有参与人战略和信念的一种结合,他满足如下条件:(1)给定每个人有关其他人类型的信念的情况下,他的战略选择是最优的;(2)每个人有关他人类型的信念都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到的行为中获得的。

2.刘邦与萧何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一种行动要起到传递特定信息的功能,行动者必须为此付出足够的成本,否则行动者的行动就不可信。对于萧何,简单的向刘邦诉说"我是忠臣","我不会谋反","我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是起不到传递信息作用的,因为这种行动不花费任何成本。所以萧何每次向刘邦表明自己的忠诚时都花费了很大的成本:刘邦第一次试探萧何,萧何"悉以家私财佐军",就是把自己家里全部的私有财产拿出来资助军队,表明自己没有私心,结果"高帝乃大喜";刘邦第二次试探萧何,萧何"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通过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的名声,以表明自己贪图小利,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结果"上乃大说",刘邦很开心。以上这两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但要让刘邦彻底对萧何放心,还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最佳的信息传递效果,萧何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意思是"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萧何通过这样三次传递信息终于使刘邦对他彻底地放心,使自己避免了杀身灭族之祸。

刘邦要试探萧何,也并不是不耗费成本的。第一次试探,刘邦"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第二次试探,刘邦"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多次派遣使者探问相国在做什么;第三次把萧何打入监狱,要背负"暴君"的恶名。这些都是搜索信息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按照贝叶斯规则,刘邦与萧何博弈并得出均衡解的过程如下:在博弈的第一回合,萧何知道自己的类型,但刘邦并不知道。假设在刘邦看来,萧何属于第一种类型(即造反成本高的类型)的概率和属于第二种类型的概率都是1/2,。此时刘邦向萧何发出了第一次试探,萧何作为理性的参与者,向刘邦传递信号--舍弃自己的家财,证明自己的衷心。刘邦收到信号后,依据自己的判断,将自己对萧何的信念修正,假设修正为3/5,这一概率大于刘邦试探之前对萧何的信任程度,双方进入第二回合的博弈。刘邦再次做出试探,萧何通过"自污"的方式向刘邦传递信号,刘邦收到信号后再次修正自己的信念,假设修正为7/10,双方进入第三轮博弈。在第三轮博弈中,刘邦虽然将萧何打入监狱,但实际上是刘邦主动发出信号,考验萧何的忠诚度,萧何出狱后,谦恭谨慎,进宫拜见刘邦时,光着脚步行表示谢罪,表现出绝对的服从,这时,刘邦终于将自己对萧何的信念修正为3/4或更高的水平,相信萧何属于造反成本高的类型,选择不杀萧何,最终得到的均衡解是(不杀,不造反)。

四、结语

本文结合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通过引述历史资料,对博弈参与人提供基本假定,构建博弈论模型,以及对博弈过程的分析,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阐释历史事件。虽然博弈论这一理论产生自西方,并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高度的重视,但事实上,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博弈论,只是它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而是产生于历史人物的不朽的思想之中,通过历史人物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运用而流传下来。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司马迁.史记[].韩兆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胡兴华.论萧相国在《史记》中的形象[J].魅力中国,2010,(6).

篇2

一、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理论来分析

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根据这一原理。笔者对商鞅变法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如下图),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1)这幅图所示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何时?

(2)这些工具的出现对当时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面对这种情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接受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这一哲学观点,很快写出了题目的答案。即图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量荒田得到开垦,私田不断涌现。原有的井田制土崩瓦解,生长出新的封建经济和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奴隶主贵族开始没落,新型的地主阶级开始兴起。随着新的封建土地占有制的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强烈要求奴隶主统治,建立封建制地主阶级统治,于是各国相继进行了变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原因便跃然纸上。

二、分析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一重农抑商政策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觉抵制具有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重农抑商政策最早是商鞅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基本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而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但是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绝不会停留在一个原来的水平上。因此重农抑商政策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完善。事实上这一政策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晚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锘,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遏制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只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重农抑商政策,才能正确认识它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三、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来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分为二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做到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坚持重点论,做到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笔者自觉地根据这一哲学原理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注重史料的研究与分析)。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四组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写出自己对商鞅变法的科学评价。

展示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材料一: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鼹,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材料二:西汉时,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请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概括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评价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2)你将如何吸收、融合他们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科学评价?

在老师的策划、引导和参与下,经过学生的合作、讨论以及探究甚至辩论之后,学生对商鞅变法作用的认识逐渐明晰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确的观点。尽管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变法褒贬不一,但只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就会得出商鞅变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结论:一方面,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秦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是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也是其主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商鞅变法中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之后得出的这一科学结论正符合哲学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

四、总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加以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与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自觉运用这一原理,就能正确分析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变法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更替,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内因,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而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个人的才能、智慧、决心(例如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采取“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做法等)则是变法取得成功的外因。

五、在讨论。商鞅虽死。秦法犹存“这个“看似矛盾”的教学难点时。可以巧妙地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哲学观点来化解之

篇3

2、208年1月曹操于邺城建玄武池训练水师;

3、208年1月曹冲患急病死去了;

4、208年1月甘宁投奔孙权,孙权率军西征黄祖,成功斩杀黄祖;

5、208年6月汉室罢三公,再次设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日,由曹操担任丞相;

6、208年7月曹操开始南下,进攻荆州的刘表;

7、208年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至9月,曹军到达新野,向曹操投降;

8、208年10月刘备弃城南逃至夏口,与孙权结盟;

9、208年11月甲子日,赤壁之战;

10、208年12月周瑜乘势进攻南郡,而孙权则亲自围攻合肥;刘备亦夺取荆南四郡;

11.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出生;

篇4

1.思想不够重视。现行的考试制度虽将《历史与社会》列入了考试范围,但因其分值少,又是开卷考试,所以学生普遍不重视这门学科,认为到时只要打开课本抄一下即可。因此在课堂上也不那么认真听了,讨论分析问题时也不积极开动脑筋了,导致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表面而不够深入。

2.过于相信教材。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把书本知识和教师的分析当作教条,过于相信课本和教师的权威,不敢越雷池一步。长此以往,学生就无法锻炼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无法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也提不出具有批判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历史观点。

3.死搬教材内容。许多学生在回答历史问题时,往往死搬教条地将课文内容一字不漏地抄下来;对问题的回答也往往只有常规思维而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只有单一思维没有多向思维,导致思路不活、观点偏颇、结构不完整。

二、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实践

1.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现行历史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大量形象直观的插图,这些插图比文字记载更生动、细腻,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以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插图中的有效信息无疑是历史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以图学史、读图说史,通过阅读图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2.注重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习历史,重要的不是让他们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件。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发现事件内在必然联系的逻辑分析能力。如《屈辱的岁月》一目中要求学生分析爆发的原因,我启发学生:当时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要求学生从英国当时的社会背景(英国在政治上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原料以扩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中国不仅腐朽没落,而且还夜郎自大,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分析,得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3.采用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求同又求异,寻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入了解事物的特点,以达到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目的。譬如在世界航海史上既有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也有欧洲哥伦布等人的远洋航行,对这些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深入了解二者的不同。一方面,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意识到中国明朝此举的真正目的只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虽是远洋航行的创举,但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与之相比较,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在客观上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但随之而来的野蛮的屠杀和殖民掠夺,却造成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这样通过对相关联历史事件的比较学习、客观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现存的答案和结论灌输给学生,就如同给他们吃嚼过的馍,来得容易却食之无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准备插图、影视等直观材料来吸引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因果推理、创造性分析历史事件等方式来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5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历史;德育渗透 教师要想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历史学科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就必须做到将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吃透、吃准,并且与德育教学充分联系,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功的德育教学课。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深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文化素养深厚、历史知识更加丰富、身心发展更加健康健全的新世纪合格公民。那么,教师如何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具体的历史实践课程中呢?这是值得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思考并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一、调查研究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讲课与学生考试一样,就像上战场,学生不仅是教师培养的对象,更是教师在“战场”上要攻克的难关,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之门就是教师要攀岩和占领的“阵地”。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当中,如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呢?简单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调查问卷法。主要通过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主观了解以及结合本册历史书中的历史内容设计问卷内容。调查问卷法是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其又存在着学生表达想法真实性差、不能及时反映学生思想现状等缺点。(2)除了问卷调查法之外,教师普遍使用的方法还有课堂谈话法。在课下的交流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交流的内容也就更具有可信性,更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强大的事实支持。但是这种方法虽然有效却耗时巨大,可操作性不如问卷调查法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就要求对这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共同作用。

二、初中生思想水平学情分析以及中学历史德育渗透的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对收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我得出以下两方面的学情分析:(1)积极方面的学情分析。学生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在回答问卷调查中,对“如果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上有侮辱中国人或者中国这个国家的言论,你会怎么办?”问题时,有99%的学生选择了“发表有力言论参与讨论,捍卫国家尊严”,只有1%的学生选择“看热闹,不参与”。通过这鲜明的数字对比,充分证明了大部分初中学生满怀爱国热情,对有损国家声誉的事情持有绝不姑息的态度。(2)消极方面的学情分析。问到对以后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公务员或者部门领导”等职业,几乎很少学生选择“工人或者农民”。在这一个问题上暴露出学生偏激的择业观。学生的这种择业倾向展现出学生对工人和农民职业的歧视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

三、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有着其天然的学科优势。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历史事件中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历史责任感。

1.在典型历史事件中渗透德育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也是由历史事件组成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塑造健康发展的善良的美好的人。例如,两万五千里不怕苦难,持之以恒终获解放;等国耻难忘,却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大仁大爱。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给予学生正确的暗示,暗示学生想法的对错,还要适当对课本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增加补充课外一些其他的知识作为背景或者延伸,使学生心中形成全面的史实,对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受到的德育启迪也就准确。

2.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真实发生在过去社会背景之中的事件,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背景等发生的显著变化,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其内涵,甚至还会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产生误解,失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根基。想要改变历史教学的这一尴尬处境,需要教师将历史教材内容与乡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带有本地特色的历史教科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体会历史故事,对历史事件理解得更深刻、更准确,还有助于学生在感染力强、具有亲切感的历史教科书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历史教材得天独厚的教学特点,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设计出对学生德育培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实践

一、活学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

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讲解宋代文化史的时候,可以将历史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在两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步向长江流域转移。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也影响着南方人。在两宋之前,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要以稻米为主,由于北方人的大量南迁,一些南方人也开始辅以面食为主食,人口的迁移不仅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生活习惯。现如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足以证明这一点,各地小吃琳琅满目,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否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了解一些生活习惯也是历史的传承,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发展有许多的相似性,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智慧。

二、趣味引导,创设问题情境

1.趣味引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在讲解新课时,要重视课程的导入环节,这是教学的关键,趣味引导,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学习《人类的起源》一课时,可以采用趣味引导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先从神话故事讲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中西文化中的神话故事进行对比,以此来引导学生的疑问。通过趣味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当中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讲述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讲述历史故事,要在故事中画龙点睛、点到为止,目的是吸引学生的视线,关注教学重点和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在讲述秦汉文化时,提到医圣和《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一些学生就会想到扁鹊或者华佗。由于三国演义等一些文学典故的影响,神医华佗和扁鹊在学生思想中的印象非常深刻。为了让学生记住医圣张仲景,我在课堂中引入了医圣张仲景与饺子的故事,由于饺子是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主食,学生都想知道饺子的由来,这样主动学习意识被调动了起来。这种故事引导记忆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3.运用《百家讲坛》节目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讲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候,可以借助《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的一些内容,来分析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和孙权等历史人物,通过人物分析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可以通过电视剧《三国》来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了解,通过这些我们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两场战役的历史意义。教师还可以运用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掀起讨论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事件有机地整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传递历史信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多媒体具有灵活多变、信息量大的优势,生动的画面使书本中的历史人物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复杂的历史事件通过画面的展示,能够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强大的信息量,便于在讲解过程中进行大幅度的时间跨越,便于更好地归纳和总结。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能够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初中历史教学,要提高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使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历史;高中;“史情”

新课程标准之所以取代旧的课程体系,就是因为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旧标准存在太多弊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旧有方式和模式是“为历史而历史”,对学生而言,就是为了学历史拿分数而学历史,教者为了教课本出成绩而恪守本本开展历史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历史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和强大的生命力无法展现。

历史本身就不是刻板的,历史课程教学本身也是鲜活生动的。

换一种说法就是,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习要重“史情”。具体到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个人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播的是真实可信的历史,这不具有任何个人的偏见和私心,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具有更加宽广的视野;第二,历史教育和现实的国情要准确结合,让学生在认识历史的同时,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有一个理性的理解和把握,树立准确的历史观;第三,历史是人类的过去,历史教育应该充满人文关怀。

“史情”一说,多年前就有人提过,这对于有过多年历史教育与教学熏陶和锤炼的历史教育者本身来说,应该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在新课程模式下,个人以为还有以下几个基本问题需要继续探讨。

一、对历史的真实把握是“史情”教育的基本保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

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就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是“历史真实”,其目标是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由此可见,尽管历史教育的功能具有多重性,但是其出发点很明确,就是“历史真实”。

就我所见,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目前我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将视野局限于历史史事的固定范围内,无法找到这个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阶段的影响和定位,尤其是在某一时段和未来发展中的影响;二是站在某一立场上看问题,过分强调某一历史的独特或者不可替代性,过分死板而远离客观;三是忽视各种历史史事之间的关联,仅在宏观上了解而不细致地探讨各种因素之间的细微的差别和影响。

所以,高中历史老师要做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那样:“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确需要在把握“历史真实”上下工夫。

高中历史教育在事实上是一个目的、任务、过程密切结合的过程。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教学的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个人以为,目前主要转换的观念是:一要注重史事的统一性;二要历史发展的本身具有自身的规律,历史教材的内容安排,也是依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做出安排的,对于历史史事的真实性的把握,要慎重,更不能带有随意性;三要充分把握史事的关联。在贯通来龙去脉,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上多做文章,切忌就事论事。

“史情”教育的本身,也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关联和促进的整体。这一切,都需要在注重史事的统一性、把握规律性、寻找关联性上下工夫。

二、与现实的准确结合是“史情”教育的基本点

“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目前的情况是,历史在很多情况下被曲解,打开电视处处是戏说历史的肥皂剧。这种歪曲的历史在中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这无疑是可怕的。

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具体地说,就是紧密联系实际,发挥他的社会性和实用性,体现时代性。要做到这些,准确结合才是出发点。

准确结合,说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把历史教学置于国家发展的和教育进步的这个大环境中来,将教师的个人意识转化成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思维习惯和认知标准。

三、人文关怀是“史情”教育的必具特质

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发生的主体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教育的本质是要更多地体现人的需求,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关于这一点,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作为重要的人文素质的锻造和培养的课程,历史教育的本质也离不开人文关怀。

1.人文关怀,首要是个体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中生大多处于14~17岁之间,这一时段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中华历史文化精神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通过中学历史教学得以体现。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人,通过历史教育,对民族历史文化作全面的思考和深透的揭示,从而将民族精神优良的因子继承下来,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将个人发展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挖掘历史先进性加以吸收,反思历史的劣根性得以趋避。在当下,社会功利主义泛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十分重要和关键。

2.人文关怀,着眼于对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对中国历史的总结是:“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此说基本总结了中国历史的大致内容:过多地关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大人物”“大事件”的作用,历史内容中基本是以朝代的更替、政权兴衰,主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主,而忽略了作为群体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承。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个人史尤其缺乏,关注历史大众的普遍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关注现实中个体的生活场景,也应是历史教育的基本点之一。

另外,对个体历史的关注和人类生活状态的关怀,既贴近现实,又激发学生关心历史,体察大众疾苦,树立人文意识。

3.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保护

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对历史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脚步都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熟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保护生存环境。事实上,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就是对自然的索取和开发之中进行的。历史和现实是相通的,从某个程度上说“历史就是现实”,今天发生的事情就是明天的历史,尽可能地把昨天的历史还原成今天的现实,架设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的尊重和生命个体的敬畏,这种思维的培养,同样是高中历史老师的基本任务之一。

历史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问,同样是充满智慧与情感的学科,对“史情”的关注,不但是高中历史教育摆脱本本主义,走向灵动、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最好方法之一,更是历史现实、国情、德育教育、国家意识、文化认同等诸多因素熔于一炉的基本,在高中历史教育走向改革的过程中,其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近年来历史鉴赏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越来越被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重视,而历史鉴赏在历史教学中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历史鉴赏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简化学科难度;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鉴赏感知兴趣求知欲评价情感态度

近年来,随着历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许多学者和教师为了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历史鉴赏不断被重视,成为学生感知历史,触摸历史的一个必要手段。而在西方,历史课堂中也会引导学生开展专门的历史鉴赏活动,对此,李稚勇教授认为:美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认为,把经典性的艺术作为学习资料,通过艺术作品来看待美国历史是从一个范围更广的人文化视野中来看待美国历史和文化。将历史融汇于历史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对历史现象,事件,人物产生具体的形象,从而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享受审美情趣的同时进行了历史研究。”所以,我认为历史鉴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历史鉴赏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简化学科难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历史是一个新的学科,对于历史课学生比较陌生。对于历史他们通常认为比较古老,较死板,较难懂,这些在客观上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所以,开展历史鉴赏课,把过去的遗迹,文物,场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给学生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化困难问题为简易问题。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星罗密布的氏族聚落》讲述的是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生活场景,要求学生掌握两个氏族的基本生活情况和特点。但是课本给出的图片和文字都十分有限,我便选择了纪录片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生活场景,看到了实物(即便是模拟出来的画面)学生们都很欣喜,他们真真切切的和原始人类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自己像是步入了6000年前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接下来教学工作就很顺利了,学生通过纪录片的展示很快就总结出了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基本情况,他们所使用的工具,种植的农作物,居住房子的样式等等都总结出来了,教师稍加指点,师生便顺利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再例如:讲原始人类这一课,那几十万上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个谜,要给学生解开谜团,历史鉴赏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请来”了几个原始人类的头像模型作为课堂中的一个片段性的鉴赏,让学生认真观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像模型,坐在前边的同学还用手触摸了头像,他们有的小声议论,有的积极思考,有的用笔记录,不一会儿,他们就得到了结论,比较出了三种人的不同。可以看出:历史鉴赏可以帮助学生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

二、历史鉴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历史鉴赏主要是通过感观刺激来完成教学的一种方式,而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让学生从好奇到求知再到爱好,那么历史鉴赏就是让学生能够爱上历史课的重要一环。要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要对历史鉴赏的内容下功夫,要切实做到历史鉴赏能够刺激学生,使他们的兴趣得到激发,并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唐朝的隆盛时代时,如何让学生真切的看到那个时代的盛世风貌便成为我课前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我随后选了当年我参观唐代服饰展是拍下的照片和唐三彩和唐粉彩的模型并借了两身唐装。当讲到唐服饰和制瓷时,我拿出准备好的照片和模型,学生看到美轮美奂的服饰时都很赞叹,接着我让两位学生穿上准备好的唐装,顿时,课堂上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议论,接着我让学生说出看到此景的感受,学生都能畅所欲言。下来,我又拿出了唐三彩和唐粉彩的模型让学生观察,许多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就会问“这是怎么制作的呀?”“这些都是唐朝独有的吗?”“唐三彩的三种颜色是怎么烧上去的?”等等问题,这显然是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接下来我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我觉得对于一个主动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件再也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这一切都源于历史鉴赏的功劳。

三、历史鉴赏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评价历史人物和时间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能力。我们虽然给学生讲授过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和步骤,学生也能够接受学习,但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历史鉴赏则不一样,它是通过文物,古迹,影视,图片甚至是模拟历史人物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时间。例如:在讲述武则天时,要求学生正确评价武则天,从课本内容来理解,武则天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女人,很多学生一方面肯定她的贡献,另一方面觉得她是一个不断利用李治来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人,为了让学生对武则天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决定采用图片鉴赏的方法,对于图片的选择,我选取了乾陵的石雕翼马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展示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翼马并对翼马进行了解说:这是李治生前最喜欢的一种马,接着让学生猜猜这是谁为李治所修,答案当然是武则天了,然后给学生展示关于乾陵的资料照片 ,并给学生说明乾陵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既是两位皇帝又是一对夫妻的合葬墓,武则天死后一定要与李治葬在一起说明了她对李治的情意很深。接着,我们再来说说评价历史事件,刚才我们一直用观察法来实现历史课程的鉴赏,在历史课的鉴赏中我们还可以用到角色扮演法,这个方法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美国学者认为:“教师包括这个戏剧形式中的学生所关心的不是戏剧元素或表演自身,只是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可以获得复杂历史事件和问题有移情作用的理解,并产生探索的欲望,并且会对有关同时代的特别主题及问题的反应更为深刻。”所以,我在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乱世佳人》这部电影的精彩片段,然后节选了小说中白瑞德第一次完全剖白自己对郝思嘉的爱这章对话,交给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进行演绎,虽然两位同学比较拘谨,但我告诉他们在战争的年代里,纯洁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不应该去逃避,而要勇敢的去面对,这里当然包括爱情。接着,我便顺利的完成了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讲解。通过观看影片,角色扮演,学生完成了历史课的鉴赏体验,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南北战争期间美国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对美国南北战争及评价此次战争有了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四、历史鉴赏有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篇9

一、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可见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所以初中历史老师应努力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良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教师在每堂课开始前均应充分备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程导入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随时与学生分享一些历史典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学生引入历史知识的海洋,学习过程不再枯燥,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课程开始前,我向学生展示了美国的国旗,并让学生观察国旗的特点,询问国旗的构成分别代表着什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导入课程,美国的诞生、历史人物华盛顿等都贯入到对课程导入问题的讲解中。另一方面,“学贵有疑”,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多倾听多肯定,对于课堂中学生产生的质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尊重历史事实的情况下辨证地去看待,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视通万里,豁然开朗。

二、创设模拟性课堂,使学生“置身”于历史

传统历史教学往往会出现学生置身事外,冷眼看历史的情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情境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特定的环境,创造性的利用历史教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置身”于历史,去切身感受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及内心思想的变化,以实现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时,以时下流行的穿越为题,让学生穿越到过去,扮演商鞅、秦孝公、太子、守旧的贵族等,对历史事件进行重现,通过历史人物的模拟,学生体会到了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同角色从自身出发会有不同的观点,由于自己的扮演,对知识点的掌握会更牢固、更深刻。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历史学习的内驱力,而且更加了解这段历史,对人生、对生活理解的格局也更宽。对于一些备受关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等都可以采用此方法,如“武则天”、“鸿门宴”、“三国格局”等。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历史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可逆性,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记载主要是以文字文献的形式存在,生动的历史场景难以再现。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因信息量大、生动直观、动态感强等优势得以普遍应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或纪录片等都是历史课程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再现,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例如,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在课件中插播电影《甲午风云》中这一悲壮惨烈的历史事件,所有的学生都被民族英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插播电影《》、《林则徐》等,学生都气愤于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感叹林则徐所处历史环境的无奈……通过电影片段的播放,学生们都意识到“国强则民安”、“强大才有话语权”,这对师生而言都是形象的思想教育。

四、提高综合素质,做有魅力的复合型历史教师

篇10

一、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线索,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脉络。通过知识结构、线索分析,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既可作为学习前的自学路径指南,又可作为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一般先由老师拟定一个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部分由学生尝试概括,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程度逐步增加学生概括的份量,体现老师主导作用。

二、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

基本史实概念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来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事件起因:如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二是事件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项、过程、标志、特点等要素;

三是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或影响、意义、经验、教训等要素。将这些要素以提问式或填空式等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自学同时完成题目,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

三、运用能力训练

学习是为了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运用能力首先体现为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因此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科相关信息,如学科及教学、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新观点,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历史现象的内在、外在联系进行分析,弄清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训练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自己设计题目,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或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对比,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有一定层次的难度,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四、学生探索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