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能源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能源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能源体系

篇1

关键词:新能源;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019-02

当今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为了减少企业生产中大量碳能源投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影响大气环境,人类不断研发利用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其中新能源是我国未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点。为寻求新型、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降低碳排放量,众多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新能源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是新能源企业的投资金额巨大,运营成本高昂,政策变化快,经营风险高,涉及的相关利益集团多,其企业绩效的好坏是社会各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的特点

绩效反映人们在从事某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或成绩,包括效率和效果这两个方面,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绩效评价的标准也不断发生变化。对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的目标已由单纯地追求利润向关注企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企业的价值方向转变;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价,已经由过去单纯评价企业的产值和利润,转向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且不再使用单个或几个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而是转向建立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绩效评价。

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首先企业管理者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为股东赚取利润,所以财务绩效指标是他们关注的。新能源企业需要获得大量投资,投资者之所以投资到这一高成本、高风险领域,是想获得相应的高回报,他们更关注企业的股价。目前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政府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从金融、财税、补助等各方面促进新能源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更关注新能源企业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的影响。新能源企业的员工、社会公民等利益相关者可能更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由于新能源产业的使命就是保护环境、实现低碳经济,所以大家共同关心的还是新能源企业对低碳循环经济模式的贡献。新能源企业肩负着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厚望,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社会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促进科技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新能源企业绩效的评价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仅以利润指标为标准,也不能忽略新能源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使命。科学合理的方法是应该在低碳视角下,综合评价新能源企业在财务、技术、价值、减排、科技、战略、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二、新能源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要想使绩效评价的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和说服力,科学地选取每个绩效指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根据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自身特点,认为应当在考虑碳减排绩效的基础上,从财务绩效、技术绩效、价值绩效和社会绩效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不论是碳减排绩效还是财务绩效或社会绩效,每个方面的绩效衡量标准都存在多项指标,有些指标是可以直接客观量化的,有些只能根据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但都可以作为备选的指标体系。

1.碳减排绩效。新能源企业碳减排绩效是指企业开发销售的新能源产品使用后在节约能源、治理污染、减少碳排放量等方面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和效果。新能源企业本身运营的每个时间点也都在消耗能源,所以在绩效计算时要剔除本身生产新能源产品的碳消耗量。度量碳减排量可以采用比较法,新能源企业的生产的新能源产品总量在投入使用后,按其技术参数计算其碳排放量,然后与达到发热量的传统能源相比较,得到新能能源产品使用后减少的碳排放量。

2.社会绩效。指新能源企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环境等带来的综合贡献,因为碳排放作为一个单独的绩效考核指标,所以对社会绩效的衡量主要从其他方面入手。衡量企业社会绩效的指标有企业公益捐赠、环境保护、解决就业人口、员工福利水平、企业纳税贡献等。

3.财务绩效。财务绩效是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以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企业会计报表里的数据信息,简单加工就可以生成相关财务指标来定量反映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果。因为财务指标涵盖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所以财务绩效可以全面判断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发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揭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等,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财务指标有利润现金系数、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此外还有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反映企业抵抗债务风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

4.技术绩效。新能源产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需要不断地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这些创新投入产生的技术后果就是各项技术研究成果,如专利申请、非专利技术、发表科技论文等,间接后果表现为推出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技术的运用而使新产品和服务收入的增长等。因此,可以使用企业专利申请数、专利拥有数量、数量、高新收入增长率、高新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等指标来衡量新能源企业的技术绩效。

5.价值绩效。企业的经营目标已由单纯的追求利润转向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价值的提高至关重要。很多新能源企业已经在深沪交易所、新三板或境外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其每天的股票交易价格就是企业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其价格波动情况计算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托宾Q值等指标来衡量其价值绩效。

新能源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指标体系。本文根据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参照绩效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请教新能源企业的实务工作者,筛选出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时应选取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应为碳减排绩效指标、社会绩效、财务绩效指标、价值绩效指标和技术绩效指标等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则相应选取新能源产品碳排放减少量;企业捐赠、企业员工规模、员工福利水平、企业纳税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增长率;市净率、托宾Q值;新能源产品专利申请数、新能源数量、高新产品收入增长率、高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等16个具体指标。

三、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新能源企业提高某一方面的绩效指标,可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的绩效指标。例如,碳排放绩效的提高可能需要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势必导致财务绩效的降低;加大研发创新的投入规模,可以增加专利数量,但同时可能使企业的利润降低。要解决这一冲突,绩效评价专家广泛使用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进综合平衡。这些评价方法从不同领域、各个学科引入,各有利弊,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层次分析法、DEA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德尔菲法等方法。

绩效评价需要比较各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新能源企业的主要使命在于减少碳排放量,保护地球环境,因此需要在低碳视角下,适当加重碳排放指标的权重,但具体权重应该是多少,其他指标该如何分配权重,最后评价结果等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I.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和L.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集理论两种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待评价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递阶层次的组合因素,使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决定本层次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逐层推进决定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权重。而模糊集理论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测评对象进行模糊数学合成运算,最终使难以量化的测评对象清晰化。因此,对新能源企业的绩效评价可以先用层次分析法决定指标权重,再使用模糊评价法评测绩效分值,这样可以解决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和测量因素的模糊性问题,增强了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四、结语

新能源企业的绩效评价要建立在为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财务绩效、技术绩效、价值绩效、社会绩等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对新能源企业做出客观价值判断。低碳视角下的绩效评价有利于相关利益者更加全面了解新能源企业的绩效状况,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理性投资、有效监督、合理补助、科学激励,有利于新能源的产业向着良性的发展方向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继伟,冯延超.基于AHP-FUZZY评价的R&D项目资金分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2] 裴玉.新能源企业的核心能力分析和战略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1,(9).

篇2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此为基础进行设置。以重庆市《低碳建筑评价标准》[10]为例,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角度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与回收利用阶段进行过程控制,该标准针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分别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从碳源、碳汇2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由建筑低碳规划、低碳设计、低碳施工、低碳运营、低碳资源化5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分为3个等级,即必须达标、选择性达标及优选达标。低碳建筑指标体系简图如图1。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以重庆市《低碳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1]为例,分析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及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异同点。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06-2009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6类指标组成,每一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在资源和能源基本利用以及基本环境营造方面,2个标准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环境性能营造方面的条文较多,而低碳建筑则设置了详细资源能源消耗的条文,强化了生命周期前期(包括建材的生产和运输、施工营造)内容,突出了生命周期建筑的碳排放性能。根据上述图表可知,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相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施工运营等建筑生命周期前期关注度较高。

此外,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注重于数据清单的提供,包括能源消耗数据、建筑材料数据、水资源消耗数据、绿化系统数据,作为建筑碳计量分析的依据,并建议参评建筑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为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规则;影响;对策

一、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规则内容的拓展

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规则的首要影响,表现在发达国家借助自己相对成熟的新能源应用体系,利用相对先进的产业技术,在国际贸易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将低碳概念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比如,目前衍生出的如“碳标签”“碳关税”“碳国际标准”等。这些新型低碳概念的背后,实际上是将一些欠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碳减排方面相对滞后的国家,排除在外,从而实现其提高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国际贸易经济利益的目的。

(二)促使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京都议定书》中明确提出了“排放权交易”,这个概念促进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排放权交易”允许无法完成减排任务的国家从已经完成减排任务的国家购买碳排放权。这样实际是把碳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商品,使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由此会催生各国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从而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效益降低能耗。

(三)导致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现阶段,国际贸易低碳化首先将推动改变人类能源体系,传统的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会逐渐被更加环保、更加清洁的新能源替代。其次是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应用体系在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更加成熟,这也成为他们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维护国际贸易竞争先进地位的工具,长期领先欠发达地区。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创新发展低碳技术

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加大对新能源技术开发、应用的投入,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保障。制定合理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短期目标应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长期目标则要着眼于氢能、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一系列低碳清洁能源的技术研发。通过不懈的努力,努力做好自主创新,另外是善于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积极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构建我国自主的新能源开发应用体系。

(二)构建低碳贸易发展机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理应在全球能源体系革新、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中承担重要责任。当前,我国已经积极参与到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全球环境治理,承担责任和义务,争取在国际碳交易和碳金融体系的应有利益,包括碳金融产品的定价权和交易权。这些权益的取得,需要我们积极倡导,联合有共同利益诉求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到国际碳交易、碳金融和碳标准规则的制定中来,努力谋求低碳思维下国际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从而保证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占有一席之地。

(三)优化低碳产业结构

相比发达国家高技术、高精尖、高附加值产业而言,我国处于国际贸易产业链的低端,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在低碳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成为发达国家设定贸易壁垒的受害者。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紧迫性。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对低碳产业出口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内继续推进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开发低碳能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飞速发展,但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对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在我国其他能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煤炭长期在我国能源体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量的煤炭消耗,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因此,在低碳经济成为未来主流的情况下,我国亟待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大绿色能源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应用力度,如风能、核能、太阳能,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为低碳能源的推广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结束语

总之,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掌握主动权,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同时,使其成为优化产业升级的动力,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

作者:王晶怡 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篇4

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鄱阳湖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逐年较强,能源消费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扩大。1995~2010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由2391.7×104t标准煤增加到6354.9×104t标准煤。1995年原煤消费占总量的79.8%,2010年占74.4%。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整体来看,江西省能源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能源是江西省能源利用的主体,但过度依赖煤炭,且煤炭比重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图1)。

2能源供应短缺和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供需与来源结构分析表明,江西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自2000年以来都在递增,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调入量从2000年的1157.2×104t标准煤猛增到2010年的4267.74×104t标煤。能源调入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46.2%增长到2008年的67.1%(图2),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从外省调入能源的数量和比重迅速增大,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挑战。

3能源科技创新和利用效率低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方法,计算2009年广东、山东、湖北、江西、陕西、青海6省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显示,江西的人均碳排放在6省中最低,为0.750t/人,山东是江西的3.7倍;青海碳排放总量最低,为773.15t,其次是江西,为3254.30t。碳生产率是衡量低碳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江西碳生产率为1.690万元/吨碳。江西的GDP和陕西接近,因为能源消耗量较低使江西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生产率。尽管如此,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也很大。由此可知尽管江西省的人均碳排放量最低,但低碳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碳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转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增加碳汇潜力等实现低碳排放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从系统视角来看,鄱阳湖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方面着眼:第一,生产低碳化。其一是源头输入的低碳化,其二是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其三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从结构上促进低碳发展;第二,消费低碳化。主要是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有效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科技创新贯穿于低碳经济输入和输出、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节能减排潜力挖掘、碳中和、碳捕捉、碳储存等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能源科技技术水平的高低。实现生产和消费低碳化。笔者认为,改进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模式等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生产体系改进模式、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和消费观念转变模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其中,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关键,其它3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成败(图3)。

1能源科技创新模式

科技进步对能源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优化能源结构。能源科技创新模式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科技创新模式是在碳排放空间的约束下,以能源节约利用和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为目标、以能源技术开发为根本动力、以能源科技创新为关键。目前,鄱阳湖区大部分县市处于工业化初期中段,能源需求大,但能源利用效率仍然低。依托湖区的新能源开发优势,引进先进的能源科学技术,推动能源科技研发创新,努力形成更为低碳化的能源供给结构和更为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是能源科技创新模式的主要内涵。

2生产体系改进模式

最大程度地缓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核心,改进生产体系是最为重要的着力点。鄱阳湖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模式尚未定型,因此生产体系改进阻力较小,工业发展可以发挥后发优势。生产体系改进模式是指用集约型、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型的新型生产体系取代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生产体系,实现清洁生产、集约生产和循环生产。

3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江西省三次产业之比为12.8%:55.0%:32.2%,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特征。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250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6354.9×104t标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由2000年的1759.5×104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4757.89×104t标煤,在能源总消耗量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江西产业能耗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还处于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是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主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的主要内涵在于:降低能源消耗大和污染排放多的产业比重,提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小、污染较少的产业比重,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质量,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发展目标。

4低碳消费驱动模式

低碳生活方式实质是倡导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通过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发展经济的目的。鄱阳湖区倡导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和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同步进行的。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既可促进湖区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低碳消费驱动模式与人的观念和行为紧密相关,只有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低碳消费驱动模式才能发挥效用。

结论和讨论

1优化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鄱阳湖区要逐步调整优化煤炭调入网络结构,增加输油输气管道的投资建设力度,发挥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联运作用,形成分工合作、高效畅通、较为完善和现代化的湖区能源综合运输系统。从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视角看,发展低碳或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鄱阳湖区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

2发展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改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生产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生产体系,可推进鄱阳湖区生产体系的低碳化。要选择性接收和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规避资源利用大和环境破坏强的企业;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低碳产业群落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动力必须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湖区要借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加强以高技术、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和良好创业氛围的产业群为核心,先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滨湖地区作为培育低碳产业群落的重点地区,积极引导低耗能、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企业在这里集聚,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联系、空间集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群落。

4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不断调整鄱阳湖区居民消费结构,引导居民由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鼓励大众选择自行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环保交通工具。此外,要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激励机制,加快完善有关税收政策,尽快建立节能专项基金,通过征收碳税和能源消费税,提高能源使用成本,促进能源节约。

篇5

1低碳城市评价研究与实践

1.1低碳城市评价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低碳城市研究是各国政府与专家都非常关注的重点,我国在低碳城市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夏垫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1];辛章平等认为低碳城市的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认为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2];戴亦欣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3]。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低碳城市即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这其中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碳生产率的提高。碳生产率是指单位碳排放所产出的GDP,这是一个正向指标,低碳城市要求在单位碳排放条件下,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另一个涵义是指在争取环境保护和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社会的教育、经济、医疗、社会公平等各个从人文角度出发的指标的发展不受到阻碍。

1.2我国低碳城市评价实践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主要的三大碳排放源为城市的建筑、交通和生产。城市发展要达到真正的低碳式发展,必须做到三方面内容:一是节能减排。首先是要加大宣传,使得低碳环保深入人心,其次要促进低碳技术的广泛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逐步加大,超过甚至取代化石能源。三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精深加工产业、第三产业等低碳排放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要地位。2011年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专家委员会研究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十个方面组成,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这部评价体系在很多方面给出了具体评价低碳城市建设成果的指导意见,具有三个主要特色:①较为突破的参考了媒体传播的力量;②将公众意识类列为重要的评价指标;③若发生严重违反低碳经济发展的事件,该城市将会被一票否决。但是城市低碳化建设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依靠一种统一的宏观的指标体系来指导低碳城市的发展,开展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研究有助于我国林业资源型低碳城市更好地发展。

2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特点

林业资源型城市一般来讲既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功能。林业资源型城市相对于煤炭类、石油类等特色城市的发展,污染明显较小。与此同时,这些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上具有众多优势。

2.1区域经济优势

虽然林业资源型城市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金与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单一,发展缓慢,但是当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与国际完全接轨之时,林业资源型城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依托自己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建立了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区域经济体系。这是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机遇和主要优势。

2.2森林资源优势

林业资源型城市都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都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研究表明,森林资源是世界上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库。只要林业资源型城市真正做好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并进行合理的森林采伐,就可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吸收和保存二氧化碳的巨大作用,为低碳城市建设做出特殊的贡献。

2.3再生能源优势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化石性能源和可再生的生物性能源。而化石性能源使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所以低碳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而薪炭材是具有林业特色的、具有广阔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林业资源型城市在薪炭材利用上大有可为,当然这种利用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双重支持下的能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

2.4人口变化优势

由于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林业资源型城市人口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所带来的劳动力减少等弊端被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弥补,而这种人口减少却带来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能源消耗的相对减少。由于林业资源型城市比较偏僻、物资运输中的能源消耗较大、人口减少速度较快等原因,这一因素变化给林业资源型城市带来的变化还是巨大的。

3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构想与框架

3.1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构想

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应该充分考虑林业特点,一般城市低碳发展可能主要考虑低碳排放一个方面,而林业资源型城市应该考虑低碳排放和碳吸收两个大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低碳排放是在保证生产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使得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在全地区广泛应用,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第二个层面:碳吸收就是充分发挥林业特点,做好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合理经营以增加森林碳储存。

3.2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框架

低碳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以及民众对于低碳发展的认识以及相应的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基于以上观点和构想,对于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应该从低碳环境(媒体宣传、公众认知、低碳政策、低碳规划、低碳计划实施、经济总产值、人均产值、人口密度及变化)、低碳排放(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能源)、碳吸收(森林资源覆被率、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资源蓄积、森林资源固碳量、森林资源固碳量变化)、低碳否决事件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见图1)。

4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1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①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低碳城市的评价体系必须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全面系统地反映该城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现状和低碳排放以及森林资源碳汇贡献。②可行性。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包括的内容众多,并且由于技术上数据收集的困难和指标本身的特点,在选取指标时,要代表性强、信息量大的易于明确、易于考核的指标,从而减少指标体系的信息冗余度,保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③特殊性。由于城市的资源类型具有多样性,因此,建立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其主要资源、环境特点及问题,力图充分发挥其环境资源优势。④规范性。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已有相关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性,这些已有的低碳评价相关的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众多专家多方研究的心血结晶,更是全国上下都应该遵循的公认的规范的评价标准。⑤导向性。低碳城市建设是集过程性和目标性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在对其进行经济评价时,必须考虑其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选择的指标体系既要能反映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又要具有检测性、预警性,对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具有导向性。

4.2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篇6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中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

1. 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

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着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2.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给中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

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时期。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中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3.1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

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2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

推行低碳经济,在要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具体实施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事实上,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 公共政策 理论向度 现实路径

问题综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渐凸显,气候灾害、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沿海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2006年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我国的气候变化将会加剧,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将会继续上升,并将严重影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产。如今,我国已成为碳排放大国,2007年我国碳排放为约61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1%左右,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但我国的人均碳排放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2006年美国人均碳排放为20吨,而我国仅为4.6吨。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的碳排放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根据《京都议定书》的有关原则与规定,我国并没有减排义务与具体的减排指标,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仍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并实施了积极的节能减排政策(金乐琴,2009)。2004年,我国政府出台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明确了节能减排的目标;2005年我国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将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新方向;2007年我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单位能源碳排放、建设低排放型社会的目标。

(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发展阶段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矛盾。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与重工业快速发展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个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急剧增加。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这必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建设中的大工程、大项目的数量多,但这种经济扩张只是常规技术的简单复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较多的温室气体。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需求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使得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2.产业结构问题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虽然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较差,缺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我国采用的是资源密集型、“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工业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落后工艺多,有着明显的高排放特征,并形成了很强的发展惯性,使经济发展陷入“碳锁定”的困境,这无疑会增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又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水泥、钢铁、火电等高能耗产业迅速扩张,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急剧增加(杜飞轮,2009)。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储存有着煤多油少的特点,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球储量的13%,而石油储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国内能源需求,这种资源禀赋使我国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当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比重尚不足10%。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据7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9%。煤炭燃烧后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我国的能源结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4.法律制度不完善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管理机制不完善,低碳市场不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战略规划、政策体系等存在很多缺陷,关于碳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低碳消费理念、低碳采购标准等尚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与行业仍是高碳运行。

理论向度: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在公共产品消费过程中会出现“搭便车”的行为,消费者可以不付费而享用产品,私人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动力,因此,通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公共产品供需平衡。由此可见,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而税收就是公共产品的价格(付允等,2008)。发展低碳经济,使用新能源、环保技术等可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社会福利,但这样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而企业缺少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这时政府要对能产生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补偿企业损失的利润。同样,对碳排放过高、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政府应向其征收碳排放税,以弥补污染环境而带来的损失。

(二)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是通过技术理念或技术手段来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性与贡献度的理论体系。学者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改变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方式,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索洛、兰斯・戴维斯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与内生变量,创新环境、政策因素、产权因素等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等对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发展制度等直接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用来描述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具体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会逐渐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临界点时,生态环境就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好转;但并非所有的国家都会呈现出这样的发展态势,因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环境恶化超过临界点,环境恶化就会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恢复生态环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启示人们,工业化初期产生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政府应采取措施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现实路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选择

(一)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

2005年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这标志着新能源产业开始进入国家基本法的层面;2008年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新法律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虽然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已经出台,但配套法规还不完善,缺乏实施细则与可操作性(朱四海,2009)。同时,由于我国的低碳市场尚不成熟,法制环境较差,导致相关法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应加强立法建设,制定与基本法相配套的法规政策,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法律体系。

另外,应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应建立能源效率标准体系,完善能源标识制度,建立适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科技等政策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财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财税政策有利于低碳产业模式的建立。

例如可以通过税收奖惩机制解决低碳发展带来的市场外部性问题,通过对使用低碳技术、环保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高污染、高消耗企业和资源出口型企业施以重税,从而实现低碳发展;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通过税收体制改革、征收碳排放税等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政府应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等低碳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为此,应将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金融与环境互动的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低碳领域,通过金融市场培育低碳产业龙头。

(二)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对国际能源的依赖度也在不断增加,为此,应积极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能耗。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资源禀赋的制约,我国建立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体系,这种能源结构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障碍(陈振明,2001)。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能源供应多元化,我国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律规范。

同时,还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清洁煤电技术和煤层气资源,通过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带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逐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应根据低碳发展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抑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发展低碳产业,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此外,服务业有着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完全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因而应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加大生产业、高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优化升级,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优化工业生产,提高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三)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

低碳技术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央政策明确指出,应对低碳技术开发进行超前部署,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因此,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建立能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激励机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低碳产业等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国家通过宏观政策进行扶持,需要政府积极参与能耗技术标准的制定、节能减排指标的实现、低碳技术交流等。

为此,政府应加强低碳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应对先进技术、新能源开发等给予政策优惠和财税支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制造的国产化水平(庄贵阳,2008);完善低碳市场服务机制,扶持中介机构的发展,开展低碳行业的技术服务与认证活动,增强民众对低碳产品的市场认同度。此外,应制定合理的技术引进政策,通过引进外资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的竞争度,提高先进技术的扩散程度。还要引进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组织管理等技术体系,在工程招标中可以附加技术含量的要求,迫使跨国公司提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破除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垄断。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与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各种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立以政策法律为基本保障、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手段的低碳经济支持体系,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2.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2)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综述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概念来源于于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5,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缓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所面临的国际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我国是一个区域差异大的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在区域间极不平衡,而且并非所有区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和低碳战略的顺利实施。所以,如何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是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量化仍无公认的指标和标准。李晓燕、邓玲(2010)从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四个直辖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只有北京处于中碳经济阶段,天津、上海和重庆则仍处于高碳经济阶段;任福兵等(2010)尝试建立了三层次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但是没有在实践中对指标体系加以应用;姚章杰等(2010)基于土地发展、产业发展以及人口承载潜力三个项目建立低碳目标的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上海部分地区低碳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付加锋等(2011)从发展能力、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及低碳环保四个准则层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评价研究,得出我国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结论。虽然我国学者从不同层面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但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大多采用主观赋权的方法,客观赋权法在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中的应用尚不多见。而主观赋权法没有考虑评价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仅是评价者对指标反映内容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这样就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鉴于此,本文尝试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进行定量研究,以期对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方法加以改进,促进我国低碳经济从先进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运行模式。应用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时所用的权数属于信息量权数,它从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出发来确定指标权重,有助于克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提高综合评价的效度。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评价

(一)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国家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客观评价与综合反映,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 全面性、代表性、可比性等一般原则,又要充分考虑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选取16项具体指标,构建了评价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本文所用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而得。由于地区部分数据缺失,本文选取除之外的30个省市作为样本。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因子分析:

第一,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采用KMO检验来检测因子分析的适用性。KMO是对抽样充足度的测度,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程度大小。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的论述,KMO的取值小于0.6将不适合做因子分析。经检验,KMO取值为0.724,说明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第二,主因子提取及旋转。本文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提取条件,提取了3个主因子,如表1所示。可见,三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633%,说明前3个因子变量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原有1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公共因子与原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由因子载荷体现。为使因子载荷阵结构更加简明,各因子含义更加突出,对初始因子载荷阵施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见表2。

由表2可见,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碳排放量、能源碳排放强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能耗、人均GDP、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在F1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低碳生产加工因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F2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低碳环境接纳因子;人均碳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在F3上有较大载荷,可解释为低碳能源消费因子。

第三,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为对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进行评价比较,由回归算法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进而可得各个公因子得分值,再根据各公因子得分与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求解综合得分,结果见表3。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区域差异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根据事物本身特性来定量研究分类问题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样品的观测指标,找出能够度量样品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采用某种聚类方法,将所有样品分别聚合到不同的类中,从而使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较大。

本文以30个省市为样本,以各省市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为变量,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Q型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Ward法,距离测度采用欧氏距离,得聚类谱系图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聚为2类或4类时类间距离比较大,说明各类的特点比较突出,对各类比较容易定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聚为4类比较合理。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聚类谱系图,结合3个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对我国30个省市的聚类及分析如下:

第一类包括北京、广东、上海,其综合得分都在12分以上,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高的区域。低碳经济建立在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加工水平条件之上,该类中各省市在F1上得分均为正,具备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条件。其中,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能源消费方面略显劣势,但随着其工业企业外迁,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75%以上,加之其雄厚的科技实力,生产加工效率高,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广东经济实力强大,地理位置优越,在三个公因子上得分均为正,综合得分仅次于北京;上海经济实力雄厚,低碳生产加工能力也较强,但由于其低碳环境接纳和低碳能源消费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低于北京和广东。

第二类包括海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天津、湖南、山东、湖北、四川、重庆,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较高的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处于东部沿海,边界区位条件优越,在低碳生产加工和环境接纳方面都占有优势;天津毗邻北京,经济科技水平都较高,在公因子F1上得分较高;山东在碳汇资源和环境治理投资方面占明显优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方面的不足;海南、江西、广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大都位于我国南部,受能源数量及结构的影响,低碳能源消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整体上提升了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第三类包括安徽、陕西、甘肃、辽宁、黑龙江、吉林、云南、河南、青海、河北、新疆,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较低的区域。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耗规模大且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大;河南、河北、安徽人口众多,又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陕西、甘肃、云南、青海、新疆经济社会基础较差,加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带来高能耗企业的迁入,加剧了低碳发展压力。

第四类包括贵州、宁夏、内蒙古、山西,属于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低的区域。该类中四个地区均是煤炭产区,能源利用以煤为主且利用效率低,加之经济社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其低碳经济发展。

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大体一致,但各区域在低碳生产加工、低碳环境接纳及低碳能源消费方面各有优劣。

(二)政策建议

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能力整体较低,从而使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新提高的过程,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社会转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要切实协调好发展和低碳之间的关系,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强对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在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艰难博弈中,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借鉴吸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走出一条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各区域积极互动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各区域在制定低碳经济政策时,要根据各地情况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恰当选择发展路径,突出重点、合理定位。基于上述分析与结论,为更好更快地实现我国经济的低碳发展之路,提出以下建议:

山西、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短时期内能源消费结构难有大的改善,对其来说较现实的做法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尽可能发展低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就是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鼓励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如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低碳产业的能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微乎其微。通过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进入,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完善的区域,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中国的化石能源储量以煤炭为主,油气资源相对缺乏,这一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的格局。调整能源结构就是在合理范围内逐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费量,加大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零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并积极研发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积极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从而实现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而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发展林业措施,将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减排途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碳汇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持续时间长、效益好的减排方法。对于上海、天津等经济社会资源基础较好、低碳生产加工能力较高,但低碳环境接纳指标偏低的区域,在缩减碳源的同时,更应注重扩展碳汇,大力植树造林,创建宜居绿色城市。

消费和生产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生产满足消费,消费促进生产,通过清洁生产方式生产绿色产品,是对可持续消费的最大支撑。对于低碳能源消费因子得分不高的区域,应加大低碳宣传力度,鼓励居民树立低碳理念,支持居民合理消费、节约消费和节制消费,降低人均碳排放量。必须遏制奢侈消费。在深化低碳消费意识的同时,必须采用经济手段,建立合理的预算约束,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在成本上有所反映,从而使消费者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

要加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区域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实现低碳发展之路。中西部地区限于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相对不足,仅仅依靠商业性的技术贸易或者技术的自然扩散带来的溢出效益是不够的。为了促进我国各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各区域应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尤其围绕主要能源产区,尤其是化石能源产区,深度开发资源产业,积极延长资源产业链,增加资源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能源产区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nergy[EB/OL].(Feb.2003).http://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

2.付加锋,刘小敏.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框架与问题探索[J].资源科学,2010(2)

3.卞一洋,张治河.关于低碳经济和生态伦理规范普及工作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1(6)

4.许涤龙,欧阳胜银.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22)

5.张立军,任英华.多元统计分析实验[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刘传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

7.付加锋,郑林昌,程晓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

作者简介:

篇9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比重大,重化工型为主产业结构尚未得到完全改变,能源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容量有限,进一步发展又面临较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北改革和发展的定位已十分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湖北今后的发展必须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加快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中心。发展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低碳经济,成为湖北的必然要求。

湖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能源供求结构问题突出,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湖北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较为匮乏,这些能源供给主要依靠外省;另一方面,湖北能源消费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在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高,这直接导致了湖北省二氧化碳和烟尘的巨大排放,虽然最近几年湖北能源消费结构有所调整,但煤炭消费总量仍在不断上升。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湖北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强度较高

湖北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传统产业、重化工业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之一,湖北农业发展一直稳定在适当规模。从工业结构看,湖北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然而湖北的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够。工业结构偏重导致湖北成为耗能大省,大大激化了缺能与耗能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虽然最近几年湖北在调整产业结构、改造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湖北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但单位GDP能耗仍比全国高,湖北的经济发展仍主要依靠大量投入,特别是能源的投入实现的,成本代价过高。能源消耗量较高且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是当前湖北省能源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是湖北省能源的节能余地所在。在能源的消耗量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湖北省必须采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立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提供了难得机遇

2007年,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有发展风能、太阳、核能能和生物质能的优势,这些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另外,湖北省聚集了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具备研发、实施低碳经济的人才基础。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调整,正逐步向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三高”产业方向发展,产业结构的低碳特征明显。

湖北发展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发挥湖北政策科教优势,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崛起

为促进湖北低碳崛起,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相应支持,先后批准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青山和阳逻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东湖高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试验区。2010年,湖北被确立为全国七个低碳经济试点省份之一。湖北在今后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势,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措施,逐步确立与全省经济转型相适应的低碳发展模式。另外,湖北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科教优势资源为湖北今后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方面应加大对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还应加大低碳转型的政策法规及金融体系等社会科学研究力度。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城市群经济实力强大,科学教育水平高、科技实力与高新技术产业实力强。可以作为中部崛起的南部增长板块,依托铁路及长江带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及河南南部地区发展。通过建设城市群产业带,争取形成一批有区域特色及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城市群工业经济的集约增长。重点发展高技术、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推动轻纺、食品、建材、工等传统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或延伸;充分发挥武汉的区域金融中心优势,逐步实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对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增强吸纳外资、利外资的能力,全方位的服务于城市群及中部地区的发展。加快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现流通体系,建设完备的一体化市场体系,提升城市群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加强各中小城市实力,解决城市圈内城镇体系断层的问题,完善大中小城市多层结合的城市体系结构。明确各城市的职能及产业分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求建成实力强大、富于活力的大型城市群。

发展战略性新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湖北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应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新能源(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新材料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要加快节能环保的研发,以适应企业未来进行改造的需要。武汉拥有国家光电子重点实验室,在光电领域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结合我省科教优势和产业实际,大力推动光电子、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技术领先和规模优势。

目前,湖北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基本相同,但能耗所占比重相差较大。要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通过发展低碳产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产业结构转型上,湖北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淘汰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传统产业是碳排放的大户,因此,要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是湖北的传统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多为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是节能减排的主要对象。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探索形成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以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和产业产品链延伸等形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以“低碳城市”为中心,促进居民生活方式改变

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碳排放的主要聚集地。据统计,城市占全球能耗的75%,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城市占到80%以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关键。目前,湖北已经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低碳城市”试点,不断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其在武汉城市圈进行推广,支撑湖北低碳崛起。

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追求便捷舒适生活的同时,生活消费的能源也逐步增加。从居民生活方式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切实转变生活消费价值观,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摒弃浪费型的高能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克服奢侈消费、“面子”消费、“便利”消费等陋习,树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可持续消费观,使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渐成为社会风气,朝“低碳生活”靠拢。居民应树立绿色出行意识,尽可能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消费者节约用电、用水,鼓励节能灯、太阳能等节能产品的使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低碳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好节能宣传周、节水日、土地日、环境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宣传培训活动,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

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为湖北低碳崛起保驾护航

湖北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居民生活方式和企业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投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吸引社会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强化规划引导和政府监管职能、健全法规制度,加快探索体制创新、完善定价体系,完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及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和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篇10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1 低碳城市理论内涵及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城市是各国人口及经济的汇集地,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低碳城市建设,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在能源短缺背景下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1.1 低碳城市理论内涵

笔者认为,低碳城市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通过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城市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城市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率,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低碳城市作为城市新的治理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而且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2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是进一步将低碳城市理论研究扩散到实践应用之中,是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和决策过程的重要阶段,是由低碳城市理论转变为实践的中心环节。首先,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其次,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2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设计

为了对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作出正确评价,需要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协调、有序发展的统一体。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全面地加以描述。如果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考虑时间变化的因素,因为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也是评价的内容之一。总而言之,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可以对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根据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对经济发展、低碳发展和社会发展三大体系的理解,本文提出以低碳发展为核心,经济发展为手段,社会发展为基础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最高综合指数为低碳城市综合发展度,用来评价一个城市低碳经济的综合水平。它包含经济发展指数、低碳发展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 1 经济发展指数

有关经济发展指数的评价主要反映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个方面。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人均值。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数值越大,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越好;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每个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综合,即每个居民家庭成员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供居民支配的收入越多,反映该地区消费能力越强;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市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2 低碳发展指数

这类指标主要有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绿化覆盖率以及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四项: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专家统计,1千克标准煤燃烧会释放2.493千克二氧化碳。按照这个统计,我们根据城市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可以大概估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再除以常住人口数,就可以得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同期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这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③绿化覆盖率:指区域内一切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率。植物对二氧化碳拥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一个地区的绿化覆盖率越高,它的固碳能力越强;④公共交通运营效率:指的是平均每辆公共汽(电)车一年的客运量。实践证明,公共交通与私家车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可以有效降低私家车的使用次数,进而降低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

2.3 社会发展指数

这类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两项:①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占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与城镇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失业率越低,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安居乐业,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反之,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指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人数占城镇人口的比例。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镇社会保障覆盖情况。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越广泛,人们会感受到越强的安全感,社会才会更加稳定。

3 保障低碳城市发展的对策分析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笔者认为应该将城市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紧密结合,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切实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

就三大产业来说,第二产业中的机械、化工、制造等产业是耗能大户,被形象的称为“三高产业”,如果不能在这些高耗能产业中推行低碳经济技术,降低它们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势必会影响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三高”企业中推行低碳技术,帮助它们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对于实在无法改造的企业,建议将其有序淘汰。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在运行当中不会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被认为是低碳产业,因此应该大力发展。 2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构建节能低碳社区

建筑节能是低碳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很多新建楼盘不同程度的使用低碳节能技术,成为开发商对外包装的亮点。但是具体来说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低碳建筑,它的能耗包括哪些项目,能耗值应该是多少,这在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然后对其进行大力推广。 3 加大宣传力度,提倡低碳生活消费方式

构建低碳城市,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媒体应该大力宣传,使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人心,倡导大家低碳消费,从而形成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低碳消费方面,应该倡导市民选购节能家用电器,如节能灯以及能效标识二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鼓励市民选购小排量车,甚至电动汽车。在生活方式方面,应该倡导市民按照国家标准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合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通过大力宣传,使市民自觉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1]董琦,甄峰.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