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应形势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供应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供应形势

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

一、电力物流及供应链的概念

物流的概念在电力企业的燃料、设备等物资管理上应该说已有广泛应用,但从电力产、供、销整个过程的角度看,则可以进一步扩展物流的概念,定义“电力物流”是电力发、输、配、售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终端用户需求,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以及流程各环节相互提供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按照产品生产销售供应链的这一条主线,电力行业供应链大致可以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销售等几个环节。其中发电主要任务进行电能产品的生产,这一环节的主要企业就是发电厂;输电可以理解为与普通行业中的产品运输相对应,其任务是将电能产品从一个大的枢纽送往另一个枢纽,输电网可以看作是运输电能产品的“高速公路”,与这一环节打交道部门和企业有调度中心,电力公司的变电网络设施,维护部门;配电是电能产品的配送,主要任务是将电能产品输送到最终的用户,相关部门主要是供电局(公司)负责配电网络的运行与安全的部门等:电能销售则包括电能的批发和零售,主要完成最终实现电力产品价值的工作,相关部门是电力公司的营销部等。

二、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固有特征

电力企业在引进供应链管理模式时,必须首先认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固有的特征:

1.原料采购链较长,链接复杂。电力企业(指火力发电)的原料采购链主要包括煤矿生产链、出矿煤堆存链、铁路运输及港吞吐链等链节,涉及煤矿企业、煤炭经销商、交通运输企业及电力生产企业。由于链节多且各链节归属于不同的行业产业主体,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各链节之间协调的难度和管理的复杂性。

2.由于电能产品的不可存储性,所以在整个电力供应链环节中,没有所谓的产品“仓库”。这也就决定了电力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是同时发生的,时刻保持动态平衡。电力生产企业生产链与销售链较之其采购链节,在管理方式与运作方法上相对比较单一。

3.电能虽是无形商品,但是在其生产、运输和销售每个环节中都会有损耗。从发电站到电网,从电网再到用户这三个环节中电能的损耗,在生产环节表现为供电煤耗;在输送和销售环节表现为电能的网损及线损,而有形商品在运输环节中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损耗。所以如何降低网损和线损就成为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新形势下电力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电力供应链管理模式从生产驱动转变为以市场及用户来驱动供应链运作。在推行电力普遍服务的理念下,供应链管理的宗旨转变为消费者满意,不管消费者居于市场的哪个区域,他们的需求同等重要。最大限度满足所有消费需求成为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成为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手段。

2.电力供应链管理中价格手段的缺位。在采购链端,煤炭价格放开,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且定价主动权在煤炭生产行业;在销售链端,电价由国家控制,企业基本没有定价权。虽然国家在制度安排上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煤炭价格上涨过快,电价跟进严重滞后,二者缺乏市场化的灵敏的反应机制。电力供应链管理中价格手段的缺失造成了近年来电力生产企业亏损面增大,负债率上升。这也波及到供电企业,使其主营业务收益大幅下滑,不得不靠其他板块的收益填补。

3.电力供应链外化整合。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发电和供电归属于不同的管理主体,使得原有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被分割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电力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将外化,协调难度增加。

四、电力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1.改变思维模式,切实按照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的特点与要求对电力供应链进行管理。“电力物流及供应链”的概念应该贯穿于整个电力生产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1)电力企业应加强各节点的内部管理,对发电方实行竞价上网,降低发电成本;在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全国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在售电方则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开拓电力市场,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能力。(2)电力企业还应加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从电力行业历史沿革看,原国家电力公司作为自然垄断企业,集发、输、配、售于一体,缺乏自身降低成本的动力。打破这一垄断流程,在各环节引入竞争,无疑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但是随着独立市场主体的增多,大家的目光也更多地集中在了自身环节,而忽略了企业对于电力行业全局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更新观念,按照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的要求,将自身视为整条供应链上的增值环节,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及成本核算体系。

2.加强与煤炭为代表的上游企业的战略联合,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越来越规范化,以及电力系统厂网分家改革的逐步深入,煤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走向市场的路上如何降低成本、回避风险、提高竞争力,进而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是煤电企业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较好的整合供应链办法,可以保证供需平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优化各自企业内部流程,降低运作成本和交易成本,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双赢”,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3.加强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同于传统的物流或采购,在供应链系统下的供应链人才,强调的是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结构。由于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电力企业内部涉及供应链管理的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无法较好地适应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从电力行业来看,使整个生产过程能稳定、高效地按需生产是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最主要的要求。因此,电力行拥的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人才主要包括:(1)供应链分析和管理人才,主要对整个电力供应链的建立和运作进行分析、监控和预警,以使企业能及时对市场变化作出响应。(2)生产计划和管理协调人才,这是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计划管理和协调,是保证电力企业按需生产的关键所在。(3)采购人才,主要作用是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选择最佳的原料供应商,既满足生产需要又帮助企业节约成本。

4.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随着电力市场运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以及IT行业和现代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强电力企业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于提高电力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建立电力行业供应链管理平台,主要目的是实现煤炭供应企业、发供电企业、电力建设与检修企业、各生产设备制造商与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共享、沟通、协商与反馈的服务平台,从而提高整个行业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的经济效益。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应包括:电煤的调配与供应管理、电力建设与检修资源管理、电力设备流通管理以及配售电管理等。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杨海贤,李新威.电力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J].开放导报.2005(3)

篇2

论文摘要:我国的电力行业属垄断性行业,如何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通过分析电力商品的特殊性,提出了当前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电力公司的营销管理水平提出了建议。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进行了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主要目标是打破传统电力行业垄断运营的模式,厂网分开,开放电网,实现竞争,进而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促使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属于垄断性行业,其主体为大型国有企业。实现商业化运营、走向市场是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大趋势,其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因此,面对市场机制转变,国有电力企业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一、电力商品的特点

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要而形成产品的自我销售。而电力作为一种商品,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性

电力商品不具备固有的形态,无法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

2.不可存储性

电能的生产、输送、使用是在瞬间完成的,无法进行存储,而且电力商品还必须满足客户随机变化的需求,因此必须以销定产,在生产时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3.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决定了电力商品的质量

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是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靠性包括电压和频率在额定的范围,这些都需要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的综合协调才能完成,而普通商品的质量则完全取决于生产者。

以电能这种特殊商品作为交换内容的电力市场,基本特征为开放性、竞争性、计划性和协调性。传统观念认为供电企业是生产型的企业,只要抓好生产就够了。而从以上对电力商品和电力市场的分析来看,供电企业的实质是服务型企业,其销售的是服务而不仅仅是商品。

二、我国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营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电力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电力需求

电力设施是提供电力商品、搞好电力市场营销的基础。由于历史上电力体制、技术水平、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原因,使得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于电力需求发展,大量输电线路老化,传输能力不足;部分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二次设备超过使用年限运行,可靠性差,故障频发;从运行环境上讲,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线下隐患日益增多等。这些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会对电力商品的顺利供应造成障碍,影响电力企业的营销。

2.各供电公司市场意识淡薄,服务观念不强

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性、区域性和专营性,特别是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卖方市场的环境下生存,市场意识较淡薄,很多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经济模式不熟悉,对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特性不甚了解,工作上往往采取传统运营模式。笔者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些同事及一线工作的工人师傅,在他们的观念中,公司仍未从“电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到“电网经营者”的角色上来,认为只要有电,就不愁卖不出去。一线员工普遍缺乏经营工作压力,无疑会影响公司整体的经济效益。

3.营销体系不健全

从公司企业的组织机构看,营销尚处于非主要地位,企业经营没有形成一个以市场为核心的营销系统,营销系统没有成为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轴心。配电网的管理模式比较粗放,未能建立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三级经营核算体系。从营销队伍看,缺乏具有营销技巧、业务全面、综合素质较高地电力营销人员。

三、提高电力公司营销管理水平的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电力公司应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加强市场化进程,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市场意识,重视优质服务工作

在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必须在全体职工中牢牢建立市场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摆脱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观念,树立客户是企业衣食父母的观念,要求员工进行“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服务,“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全心全意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赢得广大电力客户的认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优质服务应重视细节。首先,作为与客户接触的一线客户受理员及抄表、抢修人员,应从站姿、坐姿、服务语言、服务行为等细节入手,着重对其加强礼仪规范培训和业务学习。可采用“可视化”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通过拍摄各种业务的规范服务视频短片,短片中严格按照规范用语和规范姿势办理业务,要求员工对照视频短片纠正自己服务时的言行举止,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做到用真诚的微笑、温暖的问候、恰当的帮助用心服务客户,以细节赢得客户满意。

其次,供电服务的标准化仍需完善。要做到使员工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每一个服务细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答复常见的咨询问题时统一口径。用标准化的服务树立专业、可靠的行业形象。

2.加强市场分析预测

市场分析是电力企业营销的主要内容,负荷预测是电力企业营销的基础,通过认真分析与预测,才能准确了解客户需求,更加主动开拓市场。负荷预测数据和电量预测数据是购电计划的基础。准确的预测有利于合理安排购电计划与发电厂各机组发电计划。

电力市场的分析预测在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和布局,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供电公司只有加强分析预测的准确性,以此为依据进行电网建设,才能提高安全可靠供电能力和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进行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针对

根据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资源和特长选择目标市场,实行目标市场营销。例如可将市场划分为农业生产用电市场、工业生产、商业和服务业用电市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市场等。由于电力行业是公共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普遍服务的公益性,不能自由选择某一子市场,放弃另外一部分顾客。然而,客户需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普通消费者要求保证电力供应、电压稳定、交费便捷、服务态度好;而某些高科技产业则对电压、周波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还有一些产业用户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加电力供应,尽快办理报装、扩容服务和完成供电工程等。因此,以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内容和需求形态来细分,企业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提供定制服务。

科学制定客户分类标准,细分客户市场,针对政府、金融、商业、居民等不同类别的用电客户,实施差异化服务,注重电网工作与客户侧工作的协调配合,借鉴奥运及国庆60周年保电经验,加强客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定期对客户内部设备进行检查,降低配网事故;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进行良性互动,全方位提升优质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子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如分时电价。深入分析客户的用电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加强与可替代能源竞争策略的研究,开拓和培育优良的用电市场。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情况,稳定大工业用电,开拓居民用电市场。清理转供电,减少供电中间环节,减轻用户负担,促进电能消费。

4.加强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可以使社会、电力公司及用户都受益。对社会而言,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力需求,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了环境的压力,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减少电力消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对高能效设备的需求,促进GDP的增长。对电力用户而言,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减少电力消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减少电费支出,提高企业能效和产品的竞争力;对供电商而言,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削减高峰时段电网调峰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服务水平,特别是在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它可以大大缓解拉闸限电的压力;对发电商而言,可以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及发电煤耗,减少电力建设投资。总之,实施需求侧管理不论是对政府、电力企业或电力用户都是有益的,可以取得多赢的效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需求侧管理目前还只停留在度夏期间的调峰错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需求侧管理远不止这些。对于终端用户用电方式的指导,应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效提高用户的用电效率,减少供电企业自身的生产压力,降低对于备用容量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增加企业效益。

5.努力开拓电力市场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加上新建电厂的投入运行,未来几年,电力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开拓电力市场将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电能是绿色环保能源,要利用这些优势与其他能源争夺市场份额,扩大电力在能源领域的占有率,为企业发展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可开拓其他能源替代中的用电市场。目前,在供电辖区内还有部分如铸造、钢带压延等行业仍使用煤炉淬火加工、小锅炉供热,宾馆使用燃煤锅炉供应热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居民家庭使用燃气热水比例仍较大,这些都是潜在的用电市场。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工作,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宣传电力是清洁、高效、快捷能源,引导用户使用安全、经济、可靠的电能。

6.建立健全三级营销体系

目前,北京市电力公司在建制调整后,已建立了营销体系,但营销网络组织机构只建立了两级,即电力公司级和供电公司级,各供电公司尚未进一步划分营销核算区域。因此,应加快三级营销体系机制的建立,通过该体系实现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企业能否顺利完成其经营指标,市场营销策略是否能够有效实施,有赖于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和企业内部各环节的效率,以及各级部门的管理水平。因此,抓好生产和各项管理环节,以营销为核心,适应电力市场改革需求,才能使公司达到效益最大化。

篇3

1. 供应管理的概念

从结构的角度看,供应链指组织采购,制造和交货期间与贸易伙伴共同维持的复杂关系网。供应链包括取得,运输,存储和销售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设施。它们由运输线连接起来,材料和产品沿着运输线流动。理想情况下,供应链由多个公司组成,他们的运作像单个公司一样有效,信息和责任充分透明。也可以说供应链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在所参与企业之间的协调。

企业集成是供应链管理的必然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企业在完成组织内部的过程重组以提高效率后,相应地还要重新考虑他们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其顾客的关系。集成要求优化过程,即通过降低库存,运输和处理的成本,使定货交付过程的总成本最小化。传统的优化方案可能最小化某个成本,但是不能处理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且,制造,分销,运输和零售商业应用重点在于控制本企业直接控制下的成本,而不是控制完整动作的综合成本。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以及各种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多个环节的同时优化,新一代的供应优化工具提供了集成方案,使需求预测,库存存储和运输决策能一起进行。在供应链管理中,新一代的应用程序不仅优化了成本,还优化了可以强烈影响顾客满意程度的质量和时间因素。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商业框架,有多个应用环节组成,可分为两个阵营:规划和执行。规划过程集中需求预测,库存仿真,经销,运输,制造计划与调度。规划软件是为提高预测的精确度,优化产品的调度,减少库存成本,缩短订购周期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改善顾客服务而设计的;执行过程处理贯穿价值链的产品釆购,生产和批发。供应链执行应用是为管理经过销售中心和库房的产品流而设计的,重点放在库房和运输操作的有效管理以及其与规划系统和其他企业软件应用的集成需求。供应链执行由订购、生产、补充预测、各种计划、采购和销售模块组成。

2. 区别情况采纳不同的供应链结构

不同的战略目标激励着公司采用不同的供应链结构。如集成的“按库存的生产”方式,流通领域集成方式,按定单生产方式等。

(1) 集成的库存生产方式。传统的供应链称为按库存生产模型,在大众产品环境下特别有用。生产量和日期由预测决定,不考虑个别顾客要求,顾客得到的是从库存运来的货物。利用现代技术可更好的协调完整过程,诸如从采购、生产、库存、打包到分销的垂直集成。分销可有多个渠道*供应链操作支持所有渠道,起到平衡作用。产品的多渠道经销需要及时跟踪并精确报告库存情况,分销能力和动态安全存货的维护。为了管理资源分配,下层部门每天都把销售和库存信息集中送到总部,经分析整理得出预测结果。带来的好处:关键资源的分配更合理?计划和集成采购的性能很高,使上市时间缩短,控制了生产过程中完整的原料流程。

(2) 流通领域集成方式。经销商不仅提供物流,还为供应商和顾客提供新信息服务和市场援助。供应链集成有助于销售商从拉式促销转向推式促销,销售部经理能够利用商店销售点数据清单更有效地计划和促销。与经销商的集成,将天天减少每次促销规划和存储所需的时间。经销商通过供应链可监控批发商,补充库存以达到一致的服务水平,顾客得到的好处是降低流通成本,交付更及时,更有效的购物和服务。而这一些需要宏观的企业过程集成和完善的应用程序才能实现。

(3)按定单生产方式。以戴尔公司为例,看按订单迅速生产和发送低价位高质量的机器。为了在残酷的个人计算机和台式服务市场上竞争,戴尔有一条非常灵活,机动的供应链。上连计算机各部件的生产厂家,如CPU生产商Internet?硬盘制造商Maxtor主破_制造商^electron,下连顾参。生产车间按照订单生产每一台PC,驱动器,主板,芯片都按照顾客的要求添加在—起,在流水线上完成。公司没有成品库存,定制的计算机使用最先进的部件,直接与顾客接触,快速发货,提供一流的服务,该公司就是用这样良好的供应链战略取得了成功。

3.如何建立电子供应链

要在顾客,经销商,供应商和外购伙伴之间塑造电子供应链,可采取如下7个歩骤。

(1) 明确供应链目标。供应链管理是整个商业设计的基本元素,公司必须明确自身供应链管理战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方式。

(2) 审核供应链就绪情况。审核供应链是否为顾客需求?为全球化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需求做好准备,如何促进公司内部和公司与外部伙伴的协调?性能衡量是不是最新的?与行业内部和行业外部的其他公司比较起来如何?这样的评估能够为供应链开发提供一个与公司有关的特定方向。

(3) 为供应链的集成指定商业方案,方案必须在战略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制定*并结合对方向的清晰判断,以及成功的事例。

(4) 建立供应链实施小组,在公司建立一支战斗力强但人员编制紧凑的供应链管理队伍。目标就是领导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的分析,设计和实施,把公司上下和公司与外部伙伴的服务和成本收益提高到新的高度。这次队伍将作为公司顾问,提供一流的管理支持,降低成本,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序。设计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让他们了解从采购到生产到顾客服务的供应链的各方面;最新的决策支持工作;与合作伙伴建立双赢合作关系的最佳方式;协作团体工作基本的辅助设计。

(5) 开始供应商集成。说服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和顾客参与,公司需要合作者支持新的虚拟组织。

(6) 制定性能度量方法。实施供应链之前一定要和与你合作的供应商达到共识供应链性能如何衡量?并制定业绩奖惩制

(7)学习,培训,教育。商业过程的优化,需要在职工,供应商和供应链其他成员的教育上有所投人。任何人,队伍,公司的知识是永远要补充的。承担起全公司的义务.创造和管理一个能够应付全球商业问题的更复杂的组织。组织必须在不断的培训,指导,教育和反馈系统上加大投资。让公司职工武装最新的思想。

篇4

随着农网的改革,当前农电供应紧张的局面只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暂时现象,农电运营困难在新形势面前 ,供电企业应该转变意识 ,充分认识到农电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必须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模式,把电力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是保障”的营销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服从和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要,充分利用“两网”改造的有利实际,改变过去建立在买卖市场基础上的旧供电营销模式,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良好的营销网络 ,以合理的价格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以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农网用户的用电需求。

(二)以市场为导向,转变适应市场化的电力营销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电力市场营销服务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在农网营销中,供电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深化营销改革,转变营销策略,适应市场化进程,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1、摒弃“重生产,轻营销”的思想,树立“用户第一”的营销观念。

供电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营销意识,转变市场营销观念,明确农电营销的重要性,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和“大营销、大市场、大服务”的营销理念,建立以营销为龙头,生产、财务、人力等部门整体协同运作机制,以全面理解满足客户需求为营销核心,了解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运用市场营销观点制定公司的市场营销计划,以周到的服务和适当的价格获得企业较好的经济效益。

2、坚持教育引导和奖惩并重的原则,不断优化营销队伍的服务水平。

结合《电力监管条例》的学习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对营销人员进行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营销服务方面的专业培训,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的敬业精神和真诚服务、积极热情的营销职业习惯,全面提升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让顾客享受到个性、契约化的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挖掘更多的消费者。

篇5

电力市场营销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电力市场中,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可靠、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电力市场营销属于电力系统发电、输变电、配电、电力销售使用四大环节的最后一环,对供电企业来说是业务扩充、寻求发展、保证受益、维持再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在社会各行业和城市居民用电市场中,电能面临着与越来越多的诸如煤、煤气、天然气、燃油等可替代品的竞争;随着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电力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这对供电企业来说更为重要。市场是电力营销的基础,电力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电力市场需要营销”的观点已经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多年本文由收集整理来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传统的供电模式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的问题及矛盾,同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任何行业的垄断格局都将被打破,电力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电力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新的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实现供电企业从旧的供电模式向新的电力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

面临新形势,处于深化改革中的供电企业,如何开拓市场、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思想观念,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电力市场营销队伍

由于供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职工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传统的观念使我们总是被动地与客户打交道,把自己置于客户之上,从而忽视了电力市场营销观念。要转变思想观念,摆正与客户的关系,树立客户至上的思想,将企业宗旨定位于“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要树立竞争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主动进攻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企业管理模式要完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观念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树立整体营销和全员营销的意识。让每一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形象;企业要真正形成“后勤为生产服务,生产为‘窗口’服务,‘窗口’为客户服务”的经营格局。

电力市场营销贯穿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市场机构和以客户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营销技能全面,适应市场开发的营销队伍。搞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实行服务承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办事透明度,及时解决客户用电故障,让客户了解电价政策,对供电电压、供电频率和供电可靠性做出承诺。提高对故障抢修的反应能力、抢修质量、抢修速度和服务态度,注重服务时效,实施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快捷服务,提高客户对电力企业售后服务的满意率。

2. 开拓新兴市场,增加售电量

目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深化,全国电力需求平稳增长,用电增速减缓,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供电行业呈现买方市场。但供过于求是相对的、暂时的,电力市场有许多时空上的空档,进行市场创新,可以增加售电量。市场创新的要点应该是:抓住国有大中型企业用电大市场;紧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用电增长点,对一些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发展

转贴于

前景、适销对路、有赢利的企业加以扶持,参与其投资、管理,帮助其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等级,以获得更大的能源利用率;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工程的实施。通过市场创新,力求在买方市场总格局下,挖掘局部性的卖方市场,开拓区域性的卖方市场,营造阶段性的卖方市场。

认真研究、培育和开拓农村电力市场。农村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要用发展的眼光密切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关注农村住宅、道路、通讯、家电及小城镇化的发展进程。要抓住机遇,刺激和引导广大农民能用上电、用好电,支持农业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让农民放心使用进入家庭的电视、电炊具等家用电器,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将电力营销的主攻方向放在第三产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市场上。根据预测今后相当长时间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将呈最旺盛的上升势头,它将成为今后电力销售最亮的增长点。2012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2.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3%和27.4%,分别高出上年同期10.4和15.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3. 建立有竞争力的价格营销体系

供电企业应在确保供用电双方“双赢”的原则下,重点研究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价,采取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遵照市场细分原则,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根据地理、时间、用途、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以不同价格出售的战术,刺激若干局部电力市场来扩大电力销售,并获得相应的利润。

对用电量较大的客户,制定 “一厂一策,一厂一价”,将优惠政策与企业生产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工业大客户仍是近期电力营销的重点之一,必须稳住这块工业用电市场,对这类客户可以根据价格理论采取扶持性的差别电价。如实行超基数优惠电价;丰水期可采取季节折扣电价。

实行分时电价。对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及其它蓄能设备采取分时段电价,使峰谷电价比维持在3:1以上,可有效地推动电能优化配置工作的进程。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两时段电价,可直接拉动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

篇6

【关键词】T型梁施工工艺;预应力;质量管控要点

大桥建设期间,控制预应力T型梁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极为重要。众所周知,该种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在户外进行,因此受到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预应力T型梁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障。所以,在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给与施工工艺等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为整体工程提供质量保障,并且实现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目标。

一、工程概况分析

该公路路段是我国规划的公路主骨架网之一。该公路路段是该地区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众多公路路段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该高速公路路段全长为4.10千米,其布线主要沿326国道进行布线。该大桥的结构形式为后张法预应力T型梁。预制T型梁结构共有176跨,需要预制T梁880片。预制T梁长度在25米-35米左右,跨径变化比较多,因此施工难度比较大,同时施工工序较为复杂,质量要求也较为严格,这给施工人员增加了施工压力。

二、对整体T型梁施工工艺概况分析

T型梁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钢筋与模板制作、孔道成型施工工艺、张拉钢绞线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工艺等。

(一) 钢筋与模板制作、孔道成型施工工艺分析

预制T型梁在施工中主要应用C25混凝土底座,其厚度大约为25-40厘米。在底座上预留拉杆孔,将钢板铺在底座上,其厚度大约在5-6毫米之间。在钢筋开料加工以后,将其搬运到预制台座位置安装就位即可,钢筋骨架下底与外侧垫保护层垫块在布置时应该错开。对于金属波纹管应该使用手提式砂轮切割机[1],这与刘洪运在《双控法张拉在后张预应力T型梁施工中的应用》一文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从而有效的避免使用电焊切割机进行切割。波纹管孔道通常需要按照50cm应用钢筋卡子从而能够使钢筋的捆绑更加牢固,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孔道以为的现象。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孔道上有意外孔洞存在,则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其修补好。在连接波纹管以后需要使用密封胶带进行封口,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水泥浆渗入到管内,导致出现孔道堵塞的问题。操作的过程中,要避免管道破裂,避免临近电焊火花将孔道烧伤。一般情况下,预制T型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并且需要按照梁体的标准尺寸进行准确的定制。并且要保证模板能够有足够的刚度,内表面平滑,其边角整齐等。各块模板之间也需要由螺栓将其连接,使用胶带将其紧接等。

(二) 张拉钢绞线施工工艺分析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张拉工作前,应该利用无油污染的压缩空气,将孔道以及锚具、钢绞线端部等进行彻底的清洗[2]。在张拉过程中,钢绞线应该匀速张拉。如果钢绞线的张拉力达到0.1k时,便需要在工具锚后的钢绞线进行划线做记号,将记号作为滑丝的监测点,在完成张拉操作后,需要记录量测钢绞线的伸长量。

(三)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工艺分析

为了能够保障大量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需要使用商品混凝土[3]。在拌合混凝土料的过程中,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外加剂在其中。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对拌制的质量与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检查,在保证与实际要求相符合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浇筑工作。对T梁进行浇筑的时候,需采用水平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确保浇筑的每层厚度都小于30厘米,浇筑时要注意连续浇筑,确保能够一次成型。由于该T型梁的腹板宽度在18厘米左右,下面马蹄宽度为50厘米。为此,在整个施工中,"马蹄形"部分的振捣密实是其关键施工部分。由于常规插入式振动器很难达到T型梁施工要求,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应用附着式振动器等实施振捣工艺。另外,在梁的腰部需要增设一台附着式振动器,从而保证张拉区混凝土振捣密实。在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时候,不能够将模拆除。在拆模的过程中,避免过于用力的撬动和敲打,以免导致梁体表面受到损伤,从而给T型梁的外观质量带来影响。当混凝土初凝以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养护,用麻袋进行覆盖,洒水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还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三、控制T型梁质量的措施分析

控制T型梁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

首先,应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进场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坍落试验,在试验后达到实际规定标准要求的混凝土才能够进行浇筑;振捣人员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保证振捣的均匀性与密实性等;待混凝土初凝以后需要使用麻袋进行覆盖,待终凝以后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之下。

其次,控制预应力施工过程的质量[4],这与杨继升在《20m预应力T梁施工技术控制》一文中的观点相似。在张拉过程中,其设备应该使用同一型号的千斤顶、油表以及油泵等进行操作;同时在张拉过程中,需要由专人进行指挥,两端千斤顶同时进行张拉,确保速度缓慢并且均匀,尽量保证同步,使得升压速度能够接近相等;在控制大梁钢绞线张拉过程中,应该控制其张拉力与伸长量的双项控制,将控制张拉力为主要部分,校核伸长量;在控制张拉力过程中,当实测伸长量超过理论伸长量的±6%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进行张拉,并且找出其中原因。

另外,控制钢筋预应力钢材、锚具质量[5]。在所有钢筋与预应力钢材进场前,必须确保有出场合格证,并且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对钢绞线需要进行外观检查,在其表明不能够有裂缝、毛刺以及油污等缺陷。所使用的锚具、夹片等必须要保证有出厂合格证,进场时应该按照规定严格的对外观、硬度以及经验进行检查,在通过检验以后方可进行使用。

总结: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工程的概况进行了描述,另一方面对整体T型梁施工工艺概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控制T型梁质量的措施。从分析中明确了预应力T型梁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的难度。并且以某公路路段大桥T型梁建设为主分析其施工工艺。在控制T型梁施工工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施工,还需要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与试验,待证明其材料质量与实际规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前提之下,方可进场使用。另外,在T型梁浇筑以后,工作人员还需要重视其养护工作,初凝以后要用麻袋进行覆盖,终凝后要确保其表面处于湿润的状态之下,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工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洪运.双控法张拉在后张预应力T型梁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251-252.

[2]李慧.25米后张法预应力T型梁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20-53.

[3]张庆,姜元标,董长红等.25mT型梁预应力张拉计算[J].煤矿现代化,2008,(6):62-63.

篇7

关键词:电子行业;大数据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big data have become the new trend and influenced the oper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of enterprises on the global scale, accelerating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epening of conservation culture, China's electronic industry has many problems in data platform, recovery mechanism and policy mechanism.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industry should make use of the functions of big data such as accurate analysis, predic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to strengthen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dustry, build the management alliance for the green supply chain and formulate effective green incen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big data analytics;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污染环境的重要行业――电子行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且有效保护环境是当前该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当前形势下,要求中国电子行业必须在其供应链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产业良性循环。绿色供应链管理通过将“绿色化”和“环保意识”理念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使得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副作用最小,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1]。

目前理论界已分别对大数据和绿色供应链作了许多研究,但结合具体行业的不多,就大数据时代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电子行业中的实施状况进行进一步研究的还很少。为此,本文将大数据引入到我国电子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进行研究。

1 大数据时代电子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实要求

1.1 外部环境的要求

1.1.1 环境方面的法规及贸易壁垒

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跟电子电气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最常见的是欧盟制定的WEEE和ROHS,以及国际化标准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例如,WEEE规定欧盟各成员国电子电气产品应达到回收目标4kg/人,目标回收率在70%~80%之间,而这个指标大部分中国企业做不到。

据我国对外经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平均有100亿美元(较2006年50亿的提高近150%)产品出口难以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而受到影响和冲击[2]。绿色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电子行业对外贸易的主要关卡。

1.1.2 大数据对电子行业的影响

大数据是电子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然趋势。数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看作是重要资产,拥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3年3月22日,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其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并表示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3]。因此,大数据对电子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及早站在行业管理的制高点,无疑是行业制胜的重要法宝。

1.2 内部环境的要求

1.2.1 现实环境的驱动

从2003年起,我国进入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至少要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目前,全社会电脑保有量近2 000万台,手机保有量1.9亿部,其更新速度远远大于家电产品,淘汰数量近亿台[4]。这些电子产品若没有妥善处理,其所含的有害物质如铅等重金属会因为随意丢弃或掩埋的瞬间渗入地下,造成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如果焚烧的话,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等会进入空气,造成大气污染。

1.2.2 客户需求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甚至十分依赖,许多电子产品几乎天天贴身使用,对于这些产品,人们除了注重功能、样式、性能以外,还很担心电子产品的辐射是否影响健康、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都要求企业开发和推出绿色产品才能赢得顾客的长期信赖。

2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企业环保意识还需增强,现有的观念尚待改善

在观念上,我国许多电子制造企业往往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甚至认为环保不是我一个企业努力就有效果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不会产生效益的,没有认识到这也是提高企业声誉的有效途径。这些观念都会影响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数据成本、绿色要求成本上升,管理要求提升

为了节约成本,进行精准的数据预测需要购买数据库、培训数据分析工程技术员,前期总成本将上升10%左右;同时,为达到环保标准,电子制造业必须额外增加绿色材料、绿色制造、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等支出,总成本也将上升10%~15%,除了要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企业还需具备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对电子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2.3 缺乏大数据库的支撑,更缺乏对数据分析的平台和软件

海量的数据是大数据发展的基础。我国电子行业数据资源总量较低,相应的数据分析技术较缺乏,难以满足大数据大规模应用的需求。电子行业数据分析的平台和软件更是屈指可数,尚无法支撑起整个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数据基础要求。这方面,国外又一次走在我们前面,特别是近年来以开源模式发展起来的Hadoop等大数据处理软件平台,及其相关产业已经在美国初步形成[5]。电子行业若想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上有创新,必须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才能事半功倍,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2.4 回收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电子产品回收机制不完善。以手机电池为例,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智能手机普遍存在待机时间短的问题,电池过度充电或者使用电压不稳定的充电宝,都会导致电池寿命锐减,有的顾客反映手机电池使用几个月就充不了电了,只能更换新电池,但是商家出售原厂电池,却对旧电池没有回收机制。我国电子产品回收目前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卖给走街串巷的小贩,这种方式容易被买方压低价,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而卖方也只能无奈接受,总比卖废品强。二是商家隔阶段进行的以旧换新活动,但这种活动涉及产品、区域,持续时间有限,很难成为主流。

2.5 国家相关法律体系、市场政策机制不完善

国家政策和激励机制是促进电子行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动力。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尚缺少推进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激励机制,如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及措施等。这些机制的缺乏将阻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电子行业的实施和推广。

3 大数据时代我国电子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考

3.1 利用大数据加强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目前很多先进的现代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的技术特征,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无线传感网络、卫星技术等高新技术[6]。这些技术的应用要产生大量数据,形成海量数据[6]。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电子行业的绿色供应链中进而挖掘和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供企业决策,是电子行业大数据战略的核心所在。

3.1.1 核心企业战略上的支持,联合建立支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在电子行业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首先要制定绿色战略,实现自身的绿化,然后基于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向企业外部延伸,向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提出“绿色”要求。在此基础上将大数据理念引入供应链中,积极构建绿色资源大数据库、数据分析系统,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3.1.2 利用大数据对数据预测的优势把握产品设计关

要想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关键是研发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产品在后期生产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报废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使用绿色环保零部件对电子产品进行绿色设计。在大数据平台上,研发设计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挖掘出供应链其他环节中有价值的信息,如在生产中、销售中新产品可能遇到的问题,消费者在使用中反馈的意见问题等。这些信息都将成为研发设计重要的参考。

此外通过大数据平台,还可以分析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而进行市场需求预测。这些信息以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资料的收集分析才能获得,而运用大数据平台,研发设计人员可以实时得到这些数据,及时改进产品的设计方案,加快产品更新的进程和对客户的响应时间。

3.1.3 利用大数据实现电子产品环保安全追溯

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电子产品建立统一的“身份信息”,从零部件采购、生产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消费者可以使用产品条码通过网络、手机终端快速查到相应的信息,从而得知自己正在使用的电子产品是否含有有害化学物质,或者含量是否超标,辐射大小,碳排放量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既是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对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进行市场监控。

3.1.4 利用大数据构建电子产品的产业循环渠道

电子废弃物中很多含有铅、砷、汞、锑、铍、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等有毒有害成分,同时也含有很多有价值的可回收再利用资源,如玻璃、聚酯、稀有金属等,如果将其合理利用,则可变废为宝。

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通过实体店和互联网两种渠道,在商家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平台就会存在大量消费者购买数据,一般来说,购买量就决定了一定时期后的报废量,应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搭建大数据平台建立回收体系。可借鉴百度回收站的做法,用户只要打开百度回收站应用,对家中的待回收电子产品进行拍照,该应用就会自动显示出该电子产品的类别和回收价格等信息;用户填写相关资料后,就会有正规回收厂商上门回收。这正是利用百度大数据技术,把用户和回收厂商联系起来,实现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这种做法容易形成规模,使得电子产品的回收就像网购一样方便。

3.1.5 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以科学抉择为准绳,有效降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本

电子行业要将“绿色”引入供应链中,许多企业担心成本会上升。因此,以精准的数据分析为依据,以科学的抉择为准绳,是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本文多次提到大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要求以数据分析为抉择的前提,不能随意拍脑袋决定。在数据库及分析方面的成本中,应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划好,分析好,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做大做强,提高效益,如我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聚石塔”平

台[7],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在选址及投递等方面的成本。

3.2 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联盟,高效整合利用数据资源,提高行业竞争力

从发达国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来看,要建立大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要完整的实行“绿色化”管理,单靠某个企业是不行的,应建立一个行业联盟。绿色供应链管理行业联盟就是在行业内和行业间建立的一种实施“绿色”管理的行业联盟,它不仅是一种数据分析能力、信息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集合体,同时也是一种标准和意识同步的标准集合体[8]。所以,对正处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起步阶段的我国来说,通过形成绿色供应链管理行业联盟,充分发挥各联盟企业的优势,来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在绿色供应链行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增强环境管理意识,最终实现供应链行业的“多赢”[9]。

3.3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的绿色激励政策和措施

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完善符合国情的环保法律体系,强化污染排放标准的监督与落实,为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鼓励行业协会建立统一的“绿色化”行业标准,起到行业约束和管理的作用。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来激励和引导绿色供应链管理主体的行为,促使企业行为与环境相容。

4 总 结

综上所述,在电子行业的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大数据精准分析和绿色化是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关键的节点,由于我国现阶段尚缺乏大数据库及数据分析平台,市场机制不健全,成本高昂等问题阻碍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电子行业的顺利实施。为促进电子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应及早建立支持绿色供应链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平台,构建产业循环渠道,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有效的绿色激励政策和措施,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联盟,高效整合利用数据资源,有步骤地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电子行业中的实施,实现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庆华,曲英. 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统计分析[J]. 管理科学,2005(4):2-7.

[2] 张汉江,吴娜,唐维.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对策分析[J]. 生态经济,2006(5):241-244.

[3] Meghan M. Biro. Why Big Data is a Big Deal[J]. Leadership, 2011(10):55-56.

[4] 杨静,熊凌. 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模型的构建分析[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4-27.

[5] 唐永建. “大数据”现状及发展浅谈[Z]. 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

[6] 张天琪. 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物流的瓶颈及突破[J]. 商业时代,2014(18):10-12.

[7] 王辰越. 大数据:未来的新石油[J]. 中国经济周刊,2013(4):62-63.

篇8

【关键词】电厂 热工自动化 应用

火力发电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工仪表实现自动化是火力发电厂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介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实现,分析了控制系统(DCS)在现代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以及火力发电厂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必然趋势。

一 、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

随着火力发电事业的增长电厂热工自动化也随之发展起来,并且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电厂的自动装置看来,组装仪表有以前的非数字化的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仪表的应用,自动控制设备得到了全面的革新,有些机组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来开环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且配以CRT显示,提高了人机交互界面,也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监控水平;局部程控和热工保护的研制,使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使用了协调控制系统,不论是国产的大型机组还是进口的机组都采用了协调控制系统;另外,微机分散控制系统的引进和和消化工作也正在进行中。这一切都使我国的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现在我国的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和国外最大的差距是自动装置的使用率很低,具体除了主设备的可操控性差外,还有一个就是测量装置和执行机构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都将会影响到热工自动化的进程。随着电厂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安装使用,尤其是600 WM机组越来越普遍,近些年,1000 WM机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为了保证这些大机组能够安全经济的工作运行,其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这些大型机组只有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对机组的状况进行准确,全面迅速的检测分析,综合职能判断,并进行相应的自动操作和控制,才能更加有效的控制机组使之安全经济的工作。

二 、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的应用

(一)自律分布式的系统。

现在电厂中最重要的控制系统就是自律控制系统了。自律控制系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实现自律的可控性和自律的可协调系统。自律的可控性是指在系统中的任意一个部件系统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其他的系统就能够在实现自我保护的基础上控制好自身的系统,自律的可协调性是指整个系统中的任意系统出现错误,电厂的系统可以自动的协调控制好自身的工作状态,并在运行中相互的协调。

现在使用的DCS和自律性的DCS是有很大差别的。现有的DCS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层次分布型系统,另一种是水平分布型系统。层次分布型系统的上位子系统出现问题时,下位子系统则无法的实施调节但是会进行局部范围内的控制,具有自律控制性,虽然具有自律控制性但是缺乏系统的协调性。水平分布型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出现问题时,则剩下的子系统会继续的工作,子系统出现的问题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但是这种情况也会有一定的缺陷,系统之间无法相互交换信息,没有实现系统之间相互的控制,因此他具备协调性,但是缺乏控制性。而在传统的集中式系统中,其只有唯一一个控制器,所以它即没有自律的可控性,也没有自律的可协调性。

(二)APS技术应用。

ASP就是电厂机组顺序控制的代名词。仅仅需要按下机组启动按钮中的一个控制按钮,剩余的机组就会按照程序设计的顺序,在设计的时间和各个子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启动的智能化或暂停相关的设备,对各个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在极少量人的参与下或不需人的参与下,能够自动化的完成机组的整个开关工作。

ASP系统本质就是实现电厂的自动化工作,其主要特点就是减少电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或杜绝人为操作中的各种不稳定的因子。ASP作为电厂提高生产效率和电厂机组的整体自动化水平,是能够增强电厂在电力行业竞争能力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ASP也注定会成为机组控制在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指导控制电子厂商和电厂技术人员更多的去深入研究,设计和改进功能,并付诸实施。

(三)无线测量技术应用。

无线测量技术能监视和控制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更多情况,获得关键的工艺信息,整合进入DCS。除节省大量安装成本以外,还将推动基本过程和自动化技术的改善。如供热、供油和煤计量,酸碱、污水区域测量等,都可能通过无线测量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三、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研究

由于电厂的热控系统的软件性能和质量,控制逻辑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保护信号的取信方式和配置,保护连锁信号的定值和延迟时间设置,以及热控管理人员的检测和维护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由此会使得热控系统的保护系统误动作引起机组的跳闸时间时有发生。

电力生产单位在面临市场竞争剧烈和安全考核风险提高的双重压力下,还应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企业的最大利益为优先原则,从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可依靠性入手,加大投资,加强力度,更深入的开展技术研究,是实现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一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电厂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包括控制软硬件的合理配置,采集信号的可靠性、干扰信号的抑制,控制逻辑的优化、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完善等。随着机组控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重要控制子系统的硬件配置中,将会采用安全型控制器、安全型PLC系统或者它们的整合,保护采集信号将会更多的采用三选二判断逻辑。独立的测量装置需要设计干扰信号抑制功能。此外基建机组一味以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模式也应得到扭转。

参考文献:

[1]霍耀光,侯子良,李麟章等.中国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改造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

[2]于金芳,刘涛.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

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微电影制作教学法;专业

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学方法具有社会化程度高、教学工具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强等特点,需要密切结合学生的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管理目标。从职业特性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社会人”交往的工作,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情绪劳动和社会化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微电影具有完整的策划和故事情节,特点是微时放映和微时制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有助于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对教学内容建库存档,通过教师间的分享交流选取优秀教学资源进行再利用。因此,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采用微电影制作教学法有助于丰富人才培养工具,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微电影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或者步骤包括:界定核心课程的哪些知识点适用于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微电影制作教学法的操作方法,微电影制作成果的应用。本文的重点在于依托具体知识点初步界定微电影制作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一、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适用的知识点

(一)管理沟通

团队沟通包括信息、程序、人际交往不同要素,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团队沟通都扮演着协调、告知、交际等不同角色,团队沟通涉及冲突的处理,覆盖团队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处置策略。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可采用微电影制作教学法,通过安排学生在电影中扮演不同角色,使其设身处地了解个体在一个团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对团队中不同角色的诉求、利益有着较为直观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推动微电影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矛盾与冲突,学生在设计微电影剧本的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实地了解,设计团队沟通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不同角色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如何在最大限度上维持组织的良好运行,能够对课程中关于团队沟通的具体内容有着更为贴切实际的了解,使团队沟通的策略更贴近实际。学生在《管理沟通》的微电影制作过程中,每个人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之上,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能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与自己的利益、性格不同的个体的真实想法。从效果来看,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之中,能够减少冲突的发生,促进冲突的解决。

(二)跨文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对于公司团队而言,全球范围内的商务协作是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优势不可避免的工作业务;对于个人而言,跨文化的工作需要也时常会出现。跨文化管理所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障碍,在非语言沟通、口头沟通、书面沟通中,价值观也尤为重要。衣着、颜色、数字、年龄、距离,方方面面都有着跨文化的沟通需求。微电影是工作中的一段掠影,每个人都是作为衣着、言语、行为的整体而出现的。在跨文化沟通的课程教学之中,多半就某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讲解,学生的知识搭建较为集中,同时也较为碎片。而学生在制作微电影的过程之中,对跨文化的了解是依托真实的现场构建出具体情景,知识的出现是以整体示人,当学生忽视某一方面时,制作出来的微电影会不可避免地将其缺失的部分暴露出来。在微电影制作反馈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欣赏电影中的内容,发现学生在课程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较为针对的改进计划,学生不仅能发现自己在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对设计的改进措施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适用的知识点

(一)社交礼仪

在“电话沟通”章节教学中,使用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基本的电话沟通技巧和礼仪,在制作微电影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沟通礼仪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电话沟通的理解,熟悉掌握之后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电话沟通中运用相应的技巧使工作进展更加顺利。在“会议面谈”章节教学中,涉及有会议的组织和参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技巧,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尤其适用。学生通过对剧本的编写,能够加深对会议中产生的不协调问题的了解,减少沟通中言不及义的现象,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沟通如何解决,以此达成会议中高效沟通的目的,对今后学生参加和组织会议都有很大帮助。个人礼仪包括仪容、着装和举止仪态,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的涉及的方面较多,而且多为需要注意的细节部分。课堂上对该内容的讲解较为冗杂,学生接受能力有限,通过运用微电影制作,使学生依托具体的场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诠释,能够巩固课程内容的同时形成自己对个人礼仪的理解。在宴请礼仪中包含位次排列礼仪,用餐礼仪以及宴请殊的交流礼仪。中国的非正式商务会议多以宴请方式进行,而且出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有着一套较为规范的宴请礼仪。运用微电影制作教学法,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在宴请之中会有哪些礼仪问题出现,并且在加深对中文语境中宴请理解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的宴请形成比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中国独特的管理沟通进行思考。

(二)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满意管理包括产品和服务满意管理,其中,产品满意管理包括功能、质量和品位满意,客户满意管理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客户的不满和抱怨。对于服务型企业,对客户满意管理相较制造型企业难度较大,相对难以控制。在教学过程之中,关于客户满意管理多为原则性的理论。而真实的客户满意管理中涉及有对顾客不满意来源的识别,安抚和挽回顾客,实践性较强。微电影制作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截取真实的客户管理片段,深入调查具体的客户管理实际情况,再通过微电影制作将这一过程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之中,提高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制定不同的应急计划进行客户满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技能包括客户服务中的沟通技能,客户服务中的礼仪,对客户投诉的处理,以及应对不同客户的服务技巧,这类技能难以通过书本的讲授来习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对理论内容有深入的了解,也难以对其客户关系管理技能形成客观的评价,教学过程中也仅仅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考核,偏离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而运用上台演讲的方式进行考核也仅仅是通过构建压力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学生能够在构建真实情境的基础之上,对所学理论进行演绎,教师也能根据在微电影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客户管理管理技能掌握情况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三、微电影制作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适用的知识点

(一)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遵循协商和解,斡旋和调节,劳动仲裁,诉讼的程序。劳动关系原则上是一种不受国家权力直接干预的私人自治关系,在处理的过程中遵循着重调节、及时处理的原则。在现实中,私人调节也远远多于申请劳动仲裁和诉讼,这对新时期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不仅仅要熟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更要注重与劳动者以及管理者的双向沟通,优先采用协调处理方式,避免产生进一步的劳资冲突,激化劳资矛盾。当劳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在社会上形成争议,对于企业自身形象以及今后的工作开展都将带来很大的难题。采用微电影制作教学法,能够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设身处地了解劳资双方矛盾所在,并通过一定程度的角色互换,提升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之中,涉及到相应劳资冲突,能够站在劳资双方的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对协调劳动者和资方有着很大帮助,并通过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先做出方案讨论,为以后出现类似的情况提供范例。在微电影的反馈阶段,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例的探讨,提出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预演,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在今后工作中,能够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措施,将工作记录融入日常的工作之中,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充足的证据。

(二)招聘管理

在录用管理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人员录用决策、新员工录用面谈与培训。在录用决策中,存在着许多决策误区,诸如决策小组成员之间不协调,决策之前未对甄选过程中的细节澄清,评分标准不清晰等。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对于这些误区没有切身的理解,对于案例的理解也是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评价,做出改进方案,对如何被录用者和决策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难以进行训练提高。一方面,微电影制作教学方法在模拟真实决策过程的同时,运用艺术手段将决策误区夸张化,可以厘清录用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因果,使学生对录用决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形成深刻印象,在进行微电影沟通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对录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更为具体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微电影制作本身需要小组内不同成员进行分工协调,不断修改剧本的同时,可以增加对被录用者和决策者的理解,在今后的人力资源工作中能够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之上协调好被录用者和决策者之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招聘与录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金正昆.当代公关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KittyOLocker.商务与管理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10

预应力

连接器

要点中图分类号:TV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