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范文

时间:2023-04-09 09:1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剧

篇1

(“快快快,赶紧的。这一幕拍不完今天谁都别想回宾馆休息!”导演怒吼道,“那个,扛摄像头的,快点过来,对,就这个角度。唐玄宗,李白,杨贵妃,还有高力士,都在不。”“在!”“很好很好,开始!”)

One,two,three!Action!

第一幕

(某天晚上唐玄宗带着她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

唐玄宗:“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

杨贵妃:“陛下说得对,让那个姓李的赶紧来给我们写词唱!”

(“停停停!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怎么能用这种语气来说呢!杨贵妃可是贵妃啊,岂能如此无礼!重来!”)

杨贵妃:“是啊,陛下,您说的对,应该把李爱卿叫来,让他作词。”

(李白正在酒楼里的喝酒,使臣把半醒的李白带来)

(李白和唐玄宗分别从两边旋转走到一起,深情握手)

李白:臣参见陛下!

唐玄宗:爱卿,近来可好?

李白:最近精神气色都很好,殿下赐的梦之蓝和茅台都喝完了,爽极了。刚才在酒楼里喝了几杯二锅头,味道远不如御赐的酒好啊!

唐玄宗:那就好,朕今天与杨贵妃在月光下赏牡丹,想听一首小调,但都是陈辞滥调,不知爱卿可有雅兴为朕作词一首?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边说边走下去)

第二幕

唐玄宗满意的说:不愧是李爱卿,果然超凡脱俗,律诗本来就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如何?

杨贵妃:不如就请您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诗。你看如何?

(李白醉意朦胧中,但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便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我现在需要音乐来振奋心情,能否请贵妃娘娘给我些带劲的音乐。”

杨贵妃:“没问题,Music!”(burning)

李白:“怎么,不带劲啊。我不是说要带劲的,有激情的么?”

杨贵妃:“你不是大才子么。欧,sorry,我忘了你不懂英语,burning这里就是激情的意思。”

(“打住!记住了,下次不能再出现英文,这可是拍电视剧哦,这种不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传扬!再这样信不信我炒你鱿鱼!”)

杨贵妃“是,导演,我知道了。”

李白:“怎么一点都不带感那!换一首,否则陛下怪罪写不出好诗,我可担当不起啊!”

杨贵妃:“好!那就拿出我们的镇山级的音乐!”(face)

第三幕

唐玄宗:怎样,我爱妃选的音乐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李白意犹未尽:此曲甚妙!

杨贵妃:现在可否作诗?李白邪笑:且慢,这写诗可是要人在舒服的情况下才能写出,你看跳了这么久,本身就年纪大了,麝香壮骨膏又用完了,你看这腿脚就……

唐玄宗:“这简单,希儿(周希诞宫女)来给李爱卿按摩按摩!”

李白:“哎呦,陛下这宫女可是重手重脚,万一有何差池,你们赔不起啊”

唐玄宗不耐烦的说:“你说吧,要谁帮你按摩,朕尽量满足你!”

李白:“好,就等陛下这一句话!我就要,就要杨贵妃给我按摩!”

杨贵妃:“这……”杨贵妃:“胆大庶民,何出此言!真是太放肆了!本宫怎么可以给你按摩!岂有此理!”

唐玄宗:“哎,爱妃,要不你就牺牲一下吧!”

杨贵妃:“什么!为什么呀?凭什么是我!你怎么不可以啊”

唐玄宗:“烦什么烦,还要不要赚钱哪,不要赚钱赶紧滚蛋,知道自己是谁就别跟我吵!”

杨贵妃:“哦靠,你算个what,就你?”

导演:“都给我停!是不是真的不要赚钱啊!吵什么吵,这是拍戏!我看你们不想干都给我滚蛋!”

杨贵妃:“喏”

李白一旁暗笑:“怎样,贵妃娘娘还劳烦您给我按摩吧”

杨贵妃咬牙切齿:“喏!”

第四幕

李白:“真是舒服啊,不愧是贵妃啊!”

唐玄宗:“怎么样爱卿,这下总可以开始写了吧。”

李白:“不急不急,你看写诗总需要笔墨纸砚吧,现在就差墨了,我现在手脚不便,还得有人给我磨墨。我看这位长得不错,要不就你给我磨墨吧。”(说着,食指挑起高力士的脸)

杨贵妃揉着手说:“哎,我说,你不要欺人太甚!”

(看到导演后)“呵呵,李爱卿请便!”

唐玄宗:“嗯,准奏!”

高力士看到杨贵妃之前的惨事,满脸堆笑说:“好,好!”

(说罢,拿起砚台磨了起来)边磨边说:“李先生果然是高人,作诗都如此大动干戈,真不愧是咱们唐玄宗看上的读书人!“

李白毫不相让:“是啊,你也不错啊,真不愧是我看出来的帅哥啊!

(一会儿)

杨贵妃:“够了,高力士你再磨就要穿了!“

(高力士磨好后放下)

李白:“嗯,一切准备就绪。今天阳光明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月明星稀,美丽极了……”

第五幕

“停停停,都给我停!”导演道:“算了吧,今天就这样,工钱在这。就这样了,明天继续!”

“对不起对不起导演,我迟到了!”一名男子闯入剧场。

导演“你是?”

男子说:“我不是李白的饰演者吗,昨天咱们刚签约的啊!”

大家一起:“那你是?”

李白:“哈哈哈哈,既然钱已到手,那么大家拜拜咯!”大家:“什么!!”

篇2

《电视指南》: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历史剧为吸引眼球频频穿起“戏说”、“宫斗”和“穿越”的马甲,加上观众耐心的丧失,严肃而审慎的历史正剧逐渐式微。(《大风歌》正是一出不折不扣的历史正剧,它靠着什么来和这些“马甲历史剧”博弈?

黄健中:历史是生动的。但生动应该建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我认为《大风歌》最大的制胜法宝就是我们的剧本特别出彩。编剧李硕儒三年磨一剑,其严谨程度不是一般的戏说穿越所能比肩的。在通俗和经典之间,编剧选择了经典,所以我拿到这样的剧本,别无选择,只能一门心思朝着经典的方向一路狂奔。我们如果只是想着要娱乐,那么我们一定会在审食其和吕后之间大做文章,他们的情感戏就是再无中生有再恶心,我们也可以往上抡,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这是最常见的追求短平快的商业效果的写法,但是我们的剧本并没有这么做。我相信我们的严谨和努力不会白费,我非常信任我的观众。观众是最聪明的,他们最识货。

《电视指南》:今年西汉题材的电视剧特别多,刘邦项羽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这么多撞车的情况下为何坚持要拍《大风歌》?和同类题材相比,《大风歌》有哪些优势?

黄健中:我们跟他们不撞车,要撞车也只是他们追我们的尾(笑)。我们的优势就是编剧很厉害,潜心研究整整3年,字字心血。我对《大风歌》很有信心,如果一个民族不了解它的历史,那么它的未来将暗淡无光,只有尊重历史,熟读历史的民族才有希望。

《电视指南》:您和王姬私交甚笃,吕后这个角色是不是一早就定下王姬?后来给王姬打过电话又为何延宕?

黄健中:我在考虑她的片酬。吕后这个角色确实非王姬莫属,但是片酬太高的话我又担心剧组无力承担。演员的片酬若是太高,切走一大块蛋糕,那么《大风歌》制作的水准肯定上不去,更别谈精致和考究。所以我必须和制片人站在一起。王姬看了剧本之后非常喜欢,再加上对我的信任,主动降低片酬,对此我也觉得挺对不住她。

《电视指南》:为什么坚持让刘牧来演汉文帝?

黄健中:之前拍《大秦帝国》,刘牧给我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和台湾的老戏骨李立群演对手戏。当时他就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小伙子很灵,会演戏。我个人特别认一个理儿,演历史正剧的演员,你的表演稍有差池立即魂飞魄散。汉文帝是我们这个戏的绝对男一号,当时有很多人给我推荐一些明星,我都一一谢绝了。汉文帝这个人物,他一出场不能有帝王相,不能让别人一看即知他是皇帝。史书上也是这么记载的,汉文帝登基之时,极不起眼,也不被任何人所看好。所以在选角之初我就将大腕排除在外――如果是一个大家脸熟的大腕往龙椅上那么“万岁万岁万万岁”地一坐,皇上的感觉立刻呼之欲出。这感觉就坏了,欲速则不达,我要的是慢热的艺术效果,我要让演员跟着角色走,慢慢地释放帝王的气场,逐渐地让人臣服。

《电视指南》:这有点像李安选《色戒》女一号的思路,从角色的把握上来说,不管王佳芝还是汉文帝,确实更适合新人来演,那么刘牧的表现是否让你满意?给他打多少分?

黄健中:应该说刘牧完全达到了我的要求,我给他的表演打满分。

《电视指南》:有哪些演员是让你不满意的,打分不及格的?

黄健中:开机第一天我就开除了一个演员,名字真的记不清了。我开掉的原因很简单,他连台词都没背完,还指望现场恶补。对于这种不用功的演员,我连警告都省了,直接开路。

《电视指南》:我采访的几位主演,都抱怨台词太多,而且又是二千多年前的语言,有些极其拗口,你却要求演员不能现场背台词,这会不会有点太苛刻?

黄健中:一个演员,还是一个演历史剧的演员,一边演,一边还像背课文一样想着下一句内容是什么,那么这个角色肯定完蛋了。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劳动。以我做导演的经验,拍严肃的历史正剧,一个演员不能现场找感觉,你到了拍摄现场,你的状态就像演话剧一样,不仅仅是台词的滚瓜烂熟,还要对你今天拍摄的所有内容都像地图一样清晰,更重要的是你的表演要有代入感――你对这个人物的把握和诠释要非常准确,他的出身、性格、口音、笑、行走坐立的姿态、习惯性的小动作,你都要洞若观火。当开机的时候,你自己要全部蒸发消失,连眼神都不是你的,而是你要演的那个角色。一言以蔽之,我要的表演就是话剧演了半百场的感觉――半百能够保证你对戏的内容了如指掌,又不会像一百场那样疲沓,缺乏新鲜感。

《电视指南》:除了几个领衔主演,其他许多演员都是名不见经传,后来问了B组的朱导演才知,大部分都是话剧团里请来的演员,做出这种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

黄健中:我刚才已经说了我对演员的要求,我相信,能达到我这个要求的影视演员不多也不好找,况且历史大片人物众多,直接从话剧团里挑肯定错不了。这些演员可能名气不大,但是在塑造人物上非常有功力,你看《大风歌》里人物像走马灯一样多,但是一个个都鲜明饱满,生动立体,即使这些演员戏份不多,有些充其量只能算惊鸿一瞥,但我敢保证观众绝对不会把他们看混淆了。我认为,拍戏拍到最好的境界就是导演不用去现场导戏,所有戏都水到渠成,宛如行云流水,我坐在监视器后面,只是为了欣赏演员的表演。拍摄《大风歌》,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电视指南》:吕良伟是香港演员,他的普通话一直讲得不好,怎么能确保他的表演达到你的预期?

黄健中:我怎么感觉进了你的埋伏圈(笑)?一个演员的对白可以影响到他对表演的信心,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良伟说起广东话特别溜,表情也会特别活泛,但你要让他说普通话,他的脑袋里就得先整理一遍,把粤语翻译成普通话再说出来,这就显得人物特别的木讷、迟钝、呆滞,当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变得特别不自信,整个表演都乱了阵脚。为了缓冲这个矛盾,我当时就想了一个奇招。良伟年轻的时候,就用粤语来说,我单独为他铺两条声轨,等贴上白胡子演起老年状态时,我就让他说普通话,这样表演的节奏自然而然就凝滞下来,讲普通话时暴露的所有缺陷,反而能阴差阳错地表现出老年迟缓的状态。

《电视指南》:《大风歌》的哪场戏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黄健中:有一场戏,设计刘邦的死。剧本写的是刘邦死在床上,死得拖拖拉拉,缠缠绵绵,不停地说着遗言啊感慨啊,一直没死透。我说不行,要改。我就跟饰演刘邦的吕良伟说,良伟,你注意到没有,老虎的死和猫的死是绝对不一样的,都属猫科动物,老虎的死一定有虎威。刘邦这样的帝王之死,一定要有气概,不能虚弱地死在床上,我们得把地点挪到殿外。吕良伟一听就很振奋。其实这是我头天晚上做功课时想到的,有一点模仿黑泽明拍摄莎翁戏《红胡子》的感觉。当时拍外景颇费了一些时间,吕良伟和我们签的合同规定每天不能超过8小时,结果那天超了4个钟头,他一直对我说超时没关系,只要能拍好就行。拍完之后他的情绪还没有消退,他跟我动情地说,黄导你太棒了,以后我有历史戏一定找你做导演。

《电视指南》:你好像钟情历史剧,拍了那么多剧,依然是在历史中打转,是有特殊的情结吗?

黄健中:从中学开始一直到现在,我对历史都没有太大信心,更别说情结,尽管我的历史常识并不在一般人之下。第一次染指历史剧,实在很偶然,是别人硬生生把我推到那个位置,然后就像上了贼船,竟愈发不可收拾。从我拍《越王勾践》开始,我拿到剧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阅读《史记》,搜罗当时能找到的所有有关这个戏的文献、资料,然后再闭门造车读上三五个月。届时我即使不能像史学家一样纵横捭阖,起码能达到和编剧平起平坐,游刃有余地探讨剧本。

篇3

关键词:史传;关汉卿;历史剧;影响;价值

一、《单刀会》简介及其与史传材料的比较

《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是关汉卿最著名的历史剧之一。剧写东吴大夫鲁肃,为索取荆州,设计三条,宴请关羽,欲在宴会上相机行事。他先与乔公商议,乔公历数关羽神勇威猛的显赫功绩,以为荆州断不可取;后与关羽故友、道士司马徽商议,并邀请司马徽赴宴陪客,司马徽盛称关羽酒后性情暴烈,又言西蜀英雄众多,以为此举必无善果,力辞不往。鲁肃不听规劝,一意孤行,派部将黄文持书至荆州,约关羽赴会,关羽慨然应允。关平断言宴会有诈,劝关羽不要赴会。关羽仰仗英雄豪气,视之蔑如,临危不惧,决计毅然前往。宴会上,鲁肃婉言索讨荆州,斥责关羽傲物轻信;关羽反唇相讥,大义凛然,称荆州乃汉家故土,理应归西蜀。东吴伏兵一拥而上,关羽举剑击案,震碎菱花镜。关平引兵接应,遂胜利而归。

此事见于《三国志・鲁肃传》:“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与《三国志》的记载相比,我们会发现,《单刀会》与史料记载大致相同,即“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刘备不许,遂有“单刀赴会”之举。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单刀会》与《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有所不同。第一,《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孙权派诸葛瑾前往索讨荆州诸郡,而《单刀会》中则是由鲁肃索讨荆州。第二,《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刘备拒还荆州,借口是待谋取凉州后,始“尽以荆州与吴”;《单刀会》则是关羽拒还荆州,理由为荆州是汉家故土,刘备为汉室后裔,荆州归西蜀,名正言顺。第三,《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无鲁肃宴请关羽之事;《单刀会》则在宴会上大做文章,虚构出鲁肃设计、关羽勇敢赴宴诸情节,并把会见地点从陆地改在大江上。第四,《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为“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单刀会》则为鲁肃请关羽赴会,关平劝谏关羽。第五,《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为面对鲁肃的“责数”,关羽默不作声;而《单刀会》中关羽则振振有辞,据理力争。第六,《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中孙权所求者为“长沙、零、桂”三郡,《单刀会》中则统称为荆州;《三国志・鲁肃传》以索还荆州诸郡为中心,《单刀会》则以赴会扬威为中心。第七,《三国志・鲁肃传》为曹操将攻汉中,刘备恐失益州,遂向东吴求和,以湘水为界;《单刀会》则无此节。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但作者对史传材料作了精心裁剪和巧妙取舍,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和有逻辑,也更加凸显了关羽神勇威猛的历史形象。

二、关汉卿的历史剧与史传材料的关系

(一)史传题材对关汉卿历史剧的影响

史传题材对关汉卿历史剧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关汉卿的一部分历史剧取材于史传题材。如《单刀会》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救周勃》取材于《汉书・周勃传》等。关汉卿的历史剧虽来源于史传,但又超越史传。“他创作的立足点不在于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借历史题材融进大量的现实内容,着重体现历史剧创作的时代精神和戏剧文字的基本特征”,这便是关汉卿的历史剧的精华所在。

(二)关汉卿的历史剧脱胎于史传题材

关汉卿的历史剧源于史传又超越了史传,除了他在创作时对史传材料的裁剪和取舍,使∏楦加紧凑外,还在史传中融进了大量现实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具现实意义,也通过此来表达他对现实世界思考。下面通过《单刀会》来分析。

作者在《单刀会》中塑造的关羽的形象,是一个大丈夫,有一定的文人气息,同时也是一个重情者。《三国志・鲁肃传》中的关羽固然是一个英雄,但并没有提出大丈夫的概念,而《单刀会》中明确地提出了“大丈夫”这个概念。第一折中鲁肃的上场诗中就念道:“三尺龙泉万卷书,黄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作者借鲁肃之口,开篇就提出大丈夫的命题。在第四折中关羽亲口道出了“大丈夫”这个概念:“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关羽清楚地认识到此次单刀会的危险,但是在大丈夫的眼中却“似赛村社”,这便是大丈夫的气概。与第一折中鲁肃的上场诗相呼应,更好地表现了关羽大丈夫的形象。

与此同时,在关汉卿的笔下关羽还有一定的文人气息。《三国志・鲁肃传》主要表现关羽的武人气概,而关汉卿笔下的关羽有一定的文人气息。鲁肃认为“关公韬略过人”,他在见到关羽后对关羽的一番评价也可以看出关羽的文人气息。“想君侯文武全才,通练兵书,习《春秋》《左传》,济拔颠危,匡扶社稷,可不谓之仁乎?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坐服于禁,水淹七君,可不谓之智乎?”从这里可以看出关汉卿笔下的关羽是一个仁义礼智兼备的文人形象。关汉卿通过将关羽赋予一定的忧国忧民的士人精神,表达了他对士人群体的期望。

此外,关汉卿笔下的关羽还是一个重情者,在舞台上常以泪洗面,哀痛异常。这不仅没有对关羽的大丈夫形象有所减损,反而使关羽的形象更加丰满,使关羽的形象更富情感感召力。

综上,史传材料对关汉卿的历史剧有一定影响,即关汉卿的一部分历史剧取材于史传。但与此同时,关汉卿的历史剧又超越史传。如关汉卿在历史剧《单刀会》中塑造的关羽形象,是一个大丈夫,一个贤儒士,也是一个重情者。作者通过在历史剧《单刀会》中塑造这样一个关羽形象,表达了他对英雄的赞美,对企盼英雄再世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不幸逝世的哀悼。元朝社会的腐败,政治的黑暗使关汉卿笔下的英雄都被赋予了拯救黎民苍生的历史使命。关汉卿通过塑造这些英雄人物形象,赋予这些英雄人物以拯救苍生的使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和对英雄再世的渴望。

三、关汉卿历史剧的价值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关汉卿的历史剧源于史传又超越史传。关汉卿在历史剧中节历史题材融进了大量的现实内容,着重体现历史剧创作的时代精神。着眼于元代当时的民族意识和时代感,关汉卿在《单刀会》中,通过各种人物的反衬烘托,突出刻画关羽单刀赴会时的英雄气概和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乔公和关羽之口,强调汉家天下不能乱,不能倒。这表现了关汉卿强烈的民族意识。此外,关汉卿通过在《单刀会》中塑造的关羽形象,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对英雄再世的渴望,对士人群体的希望。这便是关汉卿的历史剧超越史传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占鹏.论关汉卿的历史剧――单刀会[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10.

[2]曹础基.中国古代文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4

在世界范围内,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开始向4G发展迈出了演进的步伐,国际电信联盟将于2008年初正式开始4G系统的标准化工作。与此同时,欧洲、美国、日韩等国家已经纷纷开始了针对3G系统的增强与演进工作,例如3GPP开展的LTE以及3GPP2开展的UMB标准化工作,制订的3G增强系统或3.9G系统,已经初步具备了4G系统的某些主要性能指标。

但是,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的快速发展却无法促进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更新换代。虽然3G系统已于2000年前后商用,并已在全球成功建设了超过140个3G商用网络,但目前世界上占据主流地位的移动通信系统仍然是2G系统,尤其是GSM系统,几乎遍布了全世界各个角落。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已经接近30亿,其中GSM用户超过25亿,超过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80%,并且其用户数仍然在快速增长,远远超过目前使用3G系统的全球用户总数。

因此,现有2G系统,特别是GSM系统,其发展前景如何?其后续发展演进之路应该如何规划?GSM系统在与3G甚至4G系统共存或竞争的环境中应该如何发展演进?这些问题是各移动通信运营商、设备商以及各国政府、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均需要重点考虑的。

从技术与运营看GSM发展前景

从技术角度来看,从2G系统向3G系统的演进方向及演进路线图已经有清晰明确的定义。对于GSM系统,可以沿着GSM至GPRS再至EDGE最后至3G(WCDMA或TD-SCDMA)的方向演进,其中从GSM到GPRS,系统只需要在核心网方面增加支持分组域的相关功能实体,GPRS系统扩展了GSM系统对分组业务的支持能力。EDGE为演进过程中的可选项,可以进一步增强GSM系统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实现最高达384kbit/s的数据速率。3G标准中的WCDMA与TD-SCDMA系统均可以与GSM/GPRS/EDGE系统共用核心网,在核心网层面上可以做到平滑过渡。

技术演进没有问题,方向清晰明确,各大设备商也提供了多种从2G升级到3G系统的方案。但是,对GSM系统来说,运营方面的升级换代才是关键。

这需要从GSM系统的技术特点说起。GSM系统不同于2G标准中的窄带CDMA系统,例如cdmaIS-95系统。cdmaIS-95系统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可以方便地升级为3G系统cdma2000,并且可以做到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平滑演进。而GSM系统采用时分多址技术,与3G三大主流标准采用的基本多址技术――码分多址技术不同,所以由GSM系统演进至以CDMA为基本多址技术的WCDMA或TD-SCDMA系统,核心网侧尚可以保持一定的后向兼容性,但是投资较大的无线接入网侧需要重新规划建网。所以对广大的GSM系统运营商及GSM系统终端用户来说,从2G系统过渡到3G系统所付出的代价相比2GCDMA系统的演进要大的多,GSM系统的演进也要面临较大的投资与建设压力。

从运营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GSM网络在GPRS系统、EDGE系统的增强下,可以提供对数据业务一定的支持,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盈利水平。GSM系统仍然可以满足很多国家和地区移动用户的需求,并且GSM运营商可以通过相对低廉的运营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对可以提供更高数据速率能力的3G系统,虽然已经在很多国家商用,由于其业务应用方面始终无法得到全面突破,用户的需求仍然相对不足,3G运营商仍然面临较大的盈利困难。

其实对移动通信系统与标准的发展而言,可以由先进的技术驱动,但是对移动通信产业与市场,技术驱动应该让位于需求驱动或者业务驱动,毕竟用户才是主导,业务应用才是取胜的关键。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GSM系统仍将长期存在下去,并将继续服务于全球广大用户。

共存、增强与融合

在此,结合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与产业发展的方向,对GSM系统的长期发展演进之路提出如下建议,即:共存、增强与融合。

共存:GSM系统将与3G系统、甚至4G系统,这是GSM系统后续发展中必须要正视的产业环境。移动通信产业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多种标准与系统共存的态势中,在3G标准制定时曾经希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频段、统一标准,但是在目前的发展情况下,包括4G系统的标准化制定工作在内,这个目标预计仍将难以实现。

GSM系统要能够在多种更为先进的无线技术共存环境中继续发展下去,必须依托其在市场与运营、网络与建设方面积累的巨大优势,利用其用户优势,坚持其覆盖广、成本低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投资,进一步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为用户带来可以信赖的服务。

增强:这里所指的GSM系统的增强关注的是业务应用方面,而不是技术方面。3G之后的系统发展重心放在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方面,例如3G系统可以提供峰值2Mbit/s的数据速率,而LTE系统可以支持100Mbit/s的数据速率,4G系统更以支持1Gbit/s作为工作目标,GSM系统在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支持方面与其他系统相比不占任何优势。

但是并非所有的增值业务都需要高速数据速率的支持,业务应用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为目标。GSM系统应该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培育、锻造新的竞争优势。其增强应该重点针对高质量语音业务与低速率数据增值业务,基于细分用户市场,充分利用现有GSM系统在市场占有率、网络建设、覆盖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开发适合特定用户市场的增值业务,充分延展GSM系统的服务能力,继续提高系统收益能力。

篇5

但是,假如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仅仅在这个层次上沾沾自喜而伫足不前,那么,只能满足观众最低层次的接受欲望,因为除了娱乐消遣、情感的宣泄和补偿以外,还有历史剧所应该具备的历史品格、审美品格和深刻内涵在焉,而这才是历史题材电视剧走上精品殿堂的通道。假如创作者不能在这几个方面提高品位、提升观众,而仅仅在“戏说”和“取乐”中打转转,那么观众也只能是“戏看”和一笑了之,不会动真的喜怒哀乐。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劣势正在这里摘要:游戏历史、编造故事、随意为之、追求利润。这也正是造成其“弊”的根源所在。

因此,为了有效地使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趋利避害,从而使“量”的“繁荣”向“质”的飞跃转化,构筑出真正的精品乃至经典,必须重申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些根本性的新问题。

首先是创作观念新问题。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要有一个正确的创作观念,这种观念说到底就是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现实的新问题。这就要求编导者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如何辨别历史中的精华和糟粕?在这里,要坚持历史主义唯物主义的原则,而克服非历史主义的倾向;要尊重历史规律,而不是违反历史规律;要以先进文化意识和历史批判精神来审阅精芜并存、良莠难分的历史的原形态。这不是一个新解题。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明确指出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来指导历史剧的创作。但在当下的创作实践中,这种观念经常缺席,因此,仍有重提之必要。否则,“帝王史观”、“贵族史观”、“盛世之梦”、“粉饰装点”必将泛滥成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无从体现。

其次是创作态度新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着严重的以游戏和玩笑的态度来对待创作的新问题,一些编导不是以严厉的态度来创作,而是游戏历史,调侃历史,乱语讲史,随意拿古人开玩笑。这种极不严厉的创作态度,严重地消解了作品的意义内涵,损害了历史剧的艺术形象。甚至有人认为历史剧的本质是游戏而非历史。不错,历史剧绝非完全等同于历史,但历史剧的本质也决非是游戏。早在20世纪60年代,史学家就认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我认为这才是历史剧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历史剧的创作者,要具备历史家和艺术家的双重品格,既尊重历史规律,也尊重艺术规律。而我们的一些编导却无视这一点,比如《康熙王朝》的编剧甚至说摘要:“历史上的康熙怎么样,我并不知道,只能靠猜想和感情的期待去慢慢接近他,揣摩他。”这是历史剧创作的正确态度吗?仅仅靠猜想和揣摩能塑造出符合历史真实的艺术形象吗?这怎能不令人怀疑?

再次是创作方法新问题。古代题材的电视剧究竟应该怎么写?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新问题。这里关键之点是创作者怎样对待历史,怎样对待现实,怎样对待虚构的新问题,还是那句老话摘要:必须坚持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坚持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水融的创作方法。在这点上,近现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态度比较审慎,因此,成效也较大。相反,古代题材的电视剧创作,穿凿、附会、篡改,编造的痕迹更明显,“硬伤”也更多,不要说逃不过史学家的眼睛,就连一般的观众也往往能看出破绽。

历史剧,既然是写历史,写历史中的人和事,就要尊重历史,尊重过去生活的积淀,注重历史真实,这仿佛是历史剧创作的一种“宿命”。同时,历史剧又绝非是历史,绝非是历史教科书,它还是艺术,因此,自然也要加工、虚构、再造,这也是势在必然。但一定要遵循艺术真实的原则,尊重艺术规律,注重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系,注重挖掘历史精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新问题,文艺界就展开过争鸣。60年代初又展开过讨论,史学家强调“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80年代初,还在讨论,戏剧探究家余秋雨强调,历史剧必须做到摘要:

一、闻名历史事件的大致情节一般不能虚构。

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虚构。

三、历史的顺序不能颠倒,特定的时代面目、历史气氛、社会环境须力求真实。

四、剧中纯属虚构部分的内容,即所谓“假人假事”,要符合充分的历史可能性。

五、对于剧中非虚构的部分,即“真人真事”的处理不要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关节任意改动(《历史剧创作简论》《文艺探究》1980、6期)。这些精辟的见解,仿佛也和时俱逝,所以,必须重提摘要:虚构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篇6

但是,如果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仅仅在这个层次上沾沾自喜而伫足不前,那么,只能满足观众最低层次的接受欲望,因为除了娱乐消遣、情感的宣泄和补偿以外,还有历史剧所应该具备的历史品格、审美品格和深刻内涵在焉,而这才是历史题材电视剧走上精品殿堂的通道。如果创作者不能在这几个方面提高品位、提升观众,而仅仅在“戏说”和“取乐”中打转转,那么观众也只能是“戏看”和一笑了之,不会动真的喜怒哀乐。当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劣势正在这里:游戏历史、编造故事、随意为之、追求利润。这也正是造成其“弊”的根源所在。

因此,为了有效地使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趋利避害,从而使“量”的“繁荣”向“质”的飞跃转化,构筑出真正的精品乃至经典,必须重申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是创作观念问题。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要有一个正确的创作观念,这种观念说到底就是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编导者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如何对待历史?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如何辨别历史中的精华和糟粕?在这里,要坚持历史主义唯物主义的原则,而克服非历史主义的倾向;要尊重历史规律,而不是违背历史规律;要以先进文化意识和历史批判精神来审视精芜并存、良莠难分的历史的原形态。这不是一个新解题。早在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明确指出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来指导历史剧的创作。但在当下的创作实践中,这种观念常常缺席,因此,仍有重提之必要。否则,“帝王史观”、“贵族史观”、“盛世之梦”、“粉饰装点”必将泛滥成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无从体现。

其次是创作态度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着严重的以游戏和玩笑的态度来对待创作的问题,一些编导不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创作,而是游戏历史,调侃历史,乱语讲史,随意拿古人开玩笑。这种极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严重地消解了作品的意义内涵,损害了历史剧的艺术形象。甚至有人认为历史剧的本质是游戏而非历史。不错,历史剧绝非完全等同于历史,但历史剧的本质也决非是游戏。早在20世纪60年代,史学家就认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我认为这才是历史剧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历史剧的创作者,要具备历史家和艺术家的双重品格,既尊重历史规律,也尊重艺术规律。而我们的一些编导却无视这一点,比如《康熙王朝》的编剧甚至说:“历史上的康熙怎么样,我并不知道,只能靠猜想和感情的期待去慢慢接近他,揣摩他。”这是历史剧创作的正确态度吗?仅仅靠猜想和揣摩能塑造出符合历史真实的艺术形象吗?这怎能不令人怀疑?

再次是创作方法问题。古代题材的电视剧究竟应该怎么写?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关键之点是创作者怎样对待历史,怎样对待现实,怎样对待虚构的问题,还是那句老话:必须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坚持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水融的创作方法。在这点上,近现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态度比较审慎,因此,成效也较大。相反,古代题材的电视剧创作,穿凿、附会、篡改,编造的痕迹更明显,“硬伤”也更多,不要说逃不过史学家的眼睛,就连一般的观众也往往能看出破绽。

历史剧,既然是写历史,写历史中的人和事,就要尊重历史,尊重过去生活的积淀,注重历史真实,这仿佛是历史剧创作的一种“宿命”。同时,历史剧又绝非是历史,绝非是历史教科书,它还是艺术,因此,自然也要加工、虚构、再造,这也是势在必然。但一定要遵循艺术真实的原则,尊重艺术规律,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注重挖掘历史精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文艺界就展开过争鸣。60年代初又展开过讨论,史学家强调“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80年代初,还在讨论,戏剧研究家余秋雨强调,历史剧必须做到:一、著名历史事件的大致情节一般不能虚构。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重要人物的基本面貌一般不能虚构。三、历史的顺序不能颠倒,特定的时代面目、历史气氛、社会环境须力求真实。四、剧中纯属虚构部分的内容,即所谓“假人假事”,要符合充分的历史可能性。五、对于剧中非虚构的部分,即“真人真事”的处理不要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关节任意改动(《历史剧创作简论》《文艺研究》1980、6期)。这些精辟的见解,仿佛也与时俱逝,所以,必须重提:虚构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篇7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许多新编历史剧过度重视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是一剧之本,是出好戏的前提。不过,京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观赏性强,要吸引观众,还是应以表演为中心。一些新编历史剧过度强调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灵碰撞,而从把雅俗共赏的京剧硬拉进高雅艺术的殿堂。须知,京剧毕竟是戏曲,首要的目标是满足观众的愉悦要求,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

戏曲和话剧是戏剧中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话剧打动观众,主要靠曲折的情节和哲理的语言;京剧打动观众,主要靠名角的表演。观众对许多情节简单的传统戏目已耳熟能详,但看了还想看,听了还想听,不但看和听,还要哼上几句,从不厌倦。新编历史剧从中可以借鉴,不妨在剧情上多做些减法,而在表演、唱腔上多下功夫。

其次,许多新编历史剧过重地背上了包装的包袱。京剧传统戏基本没有布景,其目的是突出演员的表演。许多京剧艺术大师都认为,戏曲的布景就在演员的身上,演员要靠演技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现在大多数新编历史剧的布景气势恢弘、金碧辉煌,台上搭台,给演员的表现空间越来越小。

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批评演出经纪人韦龙:“在歌剧堂皇的标签之下,用抢眼夺目的布景、服装、舞蹈来最大限度满足那些附庸风雅而去大歌剧院的人们”,“韦龙先生美化了音乐女神的殿堂,但却把女神本人从殿堂扫地出门”。这种批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不妨套用海涅的话:“那些不懂京剧艺术的导演美化了京剧艺术的殿堂,但却把梅兰芳本人从殿堂扫地出门”。

京剧舞台上的写实布景,同演员虚拟写意的表演是格格不入的。此外,舞台灯光忽而全亮、忽而全暗,追光扫来扫去,也是大煞风景。

其三,许多新编历史剧担起了评奖、获奖的任务。编戏、演戏,都是给广大观众看的,不是专门给领导和评委们看的。有的新编历史剧,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冲奖”的指标和任务,难免将浮躁之气传染给编导演员。这样的戏,在创作时往往巨资投入、不惜工本,在演完后往往是马放南山,束之高阁,是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绝大多数不以当年或近期科研成果为评奖对象,有的奖项甚至会颁给多年前的某项研究成果,原因是它已被大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例如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元凶――幽门螺杆菌。这个发现是二十多年前就宣布的一项科研成果。

综观现在的创新得奖剧目,很难说有几个是真正经过时间考验、得到观众认可的精品佳作。有些剧目似是靠抄作新题材、新概念而得奖的,比如“交响诗京剧”,诸如此类。为评奖而创作,是戏剧创作的一种精神负担,应当甩掉,按戏曲规律轻装前进。

其四,许多新编历史剧过于依赖交响乐伴奏。现下,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在开演大戏时运用交响乐来伴奏。在西洋乐器的统一指挥下,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被指挥成统一的风格,这种戏曲的趋同现象,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到底是喜讯还是噩耗?经常听到一句时尚话:“用交响乐伴奏是为了适应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难道现在的中国青年对洋乐情有独钟吗?

且听李世济唱的“文姬归汉”。李世济用的是民族乐器伴奏,那种黄沙低迷、胡马嘶鸣的萧瑟景象扑面而来,恍如眼前。再听听关肃霜的“黛诺”,那种苗族旖旎风情,也只有用民族乐器演奏才能表现出来。

最近,一个中国京剧团体赴英作商业巡回演出。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经纪人很有眼光地要求剧团:演出节目必须“原汁原味”。既然外国人能接受“原汁原味” 的京剧,难道国人非要接受变味的京剧吗? “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名言,在这次中国剧团英国巡回演出得到了印证。苏州园林是世界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如果硬把一座西式建筑搬进去,会是什么景象?国人当然不会答应,外国人恐怕也不会赞成。

新编戏很多唱段不耐听的问题,多少也与伴奏有关。其唱腔多高亢激昂,缺少表现演员个人艺术魅力、流派唱腔的空间。戏曲不能没有流派,没有流派的戏剧是没有生命力的。

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确实在发生变化。其实,所谓“变化”二字并不确切,不如说“分化”更为准确。

篇8

关键词 电视传媒;电视剧;传媒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0-0007-02

1 电视传媒在当今的发展现状

有关调查表明:2007年,我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总数为12.05亿人,相对2002年的11.15亿人增加了9 000万人,比2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99.89%的中国家庭拥有电视机,电视机在中国居民家庭基本普及;有线网络和卫星天线接收进入更多家庭,观众户均收看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5年前增加一倍;93.72%的观众闲暇选择看电视,比5年前增加2.64%。从阅读习惯来看中国每日看报的人不足5千万,而每日看电视的人却超过10个亿。平均每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这足以证明电视媒体的重要性。

即便是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电视传媒在中国媒体中龙头老大的地位仍未改变,发展趋势依然良好。电视剧比文学作品更具形象化,收看时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即使理解能力不强,也能够看懂,这是老百姓普遍喜欢看影视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生活已经基本充实的和平时期里,受众对于精神的需求显得更为强烈。此时,电视剧就毋庸置疑地成为填补人们精神空白的必需品。电视传媒大力开发影视文化既具有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2 电视剧带来的正面效应

2.1 电视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电视剧拍摄地、宣传地,都在电视剧播出之后给观众极大的吸引力。借影视而兴的旅游业、服务业往往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视剧《闯关东》就为牡丹江引来10万游客,拉动牡丹江的旅游业新增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拍摄地之一、有“江北第一古村”之称的章丘市朱家峪,也整合资源,协调力量,拉长《闯关东》的文化产业链。现在,“到东北走亲戚,回山东看老家”,已成为山东与东北三省旅游部门的营销新举措,山东与东北的互动旅游热急剧升温。影视作品的传播性和娱乐性完全可以让影视产业向其他产业延伸,借助电视剧资源及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和娱乐业中形成新的产业支点。

2.2 电视剧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2.2.1 电视剧提升社会道德、凝集民族凝聚力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央视抗震救灾节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三天全国哀悼日后,各电视台节目逐步恢复正常播出,以“不抛弃,不放弃”为主题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成为各大电视台的首选。其深刻的励志主题广受电视观众好评。电视剧传递着抗震救灾的信念,传递着普通百姓身上那份淳朴、美好的人间亲情。电视剧在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上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多年前《渴望》曾一度感动万人、轰动全国,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它创下的巅峰效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不仅具有万人空巷之势而且那段时间社会犯罪率明显下降,在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友善奉献的风气。

2.2.2 主旋律电视剧引发新的价值审视

《中国青年报》2007年10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剧越来越好看,剧中的人物、故事、主题成为观众思考讨论的热点,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等严肃的话题又一次激荡起人们的热情与信念,理想与责任,并取得一系列良好社会效益,可谓优势独特。

3 电视剧带来的负面效应

3.1 电视剧暴力内容的滥用淡漠观众的生命价值观

电视传媒通过对暴力和犯罪细节的详尽描述,加之渲染、夸张和虚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内心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建构。当有暴力倾向的电视剧出现的时候,观众很难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分辨真假。若长期观看会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麻木,逐渐造成同情心的丧失;电视暴力也常给人一种幻觉,认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借助暴力来解决,因而产生暴力崇拜,最终导致社会道德意识淡漠、极端个人中心主义盛行。电视暴力在价值观方面对人们产生强烈的冲击,如果任由发展则对社会安定产生不良影响。

3.2 都市剧、偶像剧误导观众的人生价值观

现如今,越来越类型化的都市剧、偶像剧成为畅行于影视屏幕的流行元素,尤其成为收视重点。剧中虚拟的城市环境、完美的情节设置、理想化的男女形象和生活场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美好精神世界。虽然大量作品脱离真实社会生活,并和国情相差甚远,但仍不断地被制作和播放。这些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的作品,在客观上诱导并开发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欲望。观众对电视剧充满幻想时也常常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产生偏差,形成玩世不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泯灭了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3.3 “戏说”历史剧颠覆观众的历史价值观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是观众了解历史的很好途径。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引发对历史的尊重,看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得出启示。然而,今天的历史剧创作已近乎泛滥,在戏说观念指导下,大量的历史剧、古装剧失去了正确的历史观指引,颠覆了观众的历史价值观。戏说历史剧娱乐化倾向,消解了历史的崇高感、深邃感、厚重感和悲壮感,导致部分观众民族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的淡漠。

4 加大监管力度,繁荣电视剧市场

电视剧不仅让人们娱乐,更重要的是给予人们知识,给人以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我国电视网的飞速发展,可以收看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播出时间越来越长,节目内容丰富多样,但其中鱼龙混杂。电视传媒担当社会责任,因而必须实现多方监管,用一种积极的姿态引导文化发展,消除负面影响。

4.1 加强媒体监管,净化电视市场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其他的电视作品对受众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由于电视的“亲和性”,它被人们称为“侵入性”的媒体,人们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和自我克制才会“选择”不去看电视。作为媒体的管理主体,政府更加有义务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严格对电视作品的审查、引进等程序,净化电视文化市场,使其健康发展。

4.2 确立节目分级制度,采取相关技术措施

针对观众受到的电视传播的消极影响,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是建立相应的制度对电视制作和传播进行规范。很多国家和地区己经开始实施电视分级制。电视分级可以使电视创作者把创作空间发挥到最佳,观众对电视的选择更清晰更自主,最大效益的发挥电视作品的优势,将负面效果降到最低。目前,电视节目分级在我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电视剧将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5 电视剧今后的发展

篇9

这则被解读为“自杀少女留遗书称想穿越到清朝拍皇帝电影”的热闻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它无法完全解释清楚孩子们的真正死因,如果没有那篇头脑不是特别清楚状态下写出的“遗书”中提到了“穿越”,这条新闻至多只在报纸的边栏占得到一个小角落,并不是说两个少女的生命不宝贵,她们的死不够遗憾,而是因为这样的新闻,确实已太多太普遍了。而一旦加入了穿越元素,这条边栏新闻顿时成为各大网站新闻排行榜前列的热闻,这就像本来观者渐微的历史剧,加入了穿越元素,突然就时尚就炙手可热了一般。这也许就是穿越的魅力所在吧。

有评论指出,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背负了太重的历史,因此,人们的眼光,都往怀旧的方向穿,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压力和困境时,想到的就是穿回历史中去。

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一位在电视圈混了多年的老朋友说,什么背负历史纯属扯淡。其实,中国的某些电视人之所以热衷于拍清宫穿越剧,更多是因为这些年清宫戏拍得太多太滥,积累下大量的道具,这些所谓穿越剧,从根子上说,只是一个个充满商业心机的商品,赚钱的工具而已。

但是,电视剧终究还是算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的产品属性里,少不得文化品质和责任感。如果没有这最基本的底线,那么,所生产出来的就不是产品,而是,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小女孩留下遗书追随它们而去,便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例子。在这个事件中,至少有数个地方,都渗透着令人熟悉的“穿越剧”特征。

特征一:遭遇矛盾时,躲避是最好甚至唯一的解决方式,现实很虚无,历史很精彩,生活总在别处。小女孩钥匙丢失,就选择沉塘做逃避,便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

特征二:死亡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重生更容易,不仅是穿越剧,包括电脑游戏及许多青少年产品中都充满着这种理念。不管是被爆头还是被秒杀,只是闪道光消失一会而已,待会就会在重生点再次横空出世。这让很多孩子对生命充满了大而化之的轻视感,对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都不看重,于是就有了为一把钥匙去死,而另一个可以陪死。

由此引出穿越剧的第三个特征:江湖义气,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为兄弟两肋插刀之类的台词,这些台词,多么熟悉啊!

篇10

下面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一、让学生意识到“历史证据”的重要性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育的首要意识。教材不是历史,是作者眼中的历史;历史教师所讲的历史是历史教师眼中的历史,讲历史总有“编”的成分。有效的历史教学应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做到这一点,就应让学生知道一切凭证据说话,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现行的历史教育不但应告诉学生历史是这样的或那样的,更应告诉学生是怎样知道这些历史的,从而注重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再现历史。如,在《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对元谋人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头像和现代人头像图进行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从而判断出他们生活年代的先后,得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的结论。就这样,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信息,学生开始初步了解用“历史证据”解释历史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又如,在讲到人类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时,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空中花园究竟是怎样建造的?这里我要求他们必须要言之成理,至少能自圆其说。目的是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同时,告诉学生想象绝不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瞎想”,它应尽可能是一种客观的、合理的推理和解释,最好是把自己的想象与得到的考证材料结合起来,那么这种想象才更加经得住推敲,也才会更有意义。

这种做法不但杜绝了学生盲目崇拜权威和现实已有的说法,而且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有了一种注重“证据”的意识。

不仅如此,我曾以现实中那些历史剧和穿越剧的“穿帮”片断为例,做设计“辨析历史真伪”的综合探究课,交流了对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看法,引用了“孔子专家”鲍鹏山“炮轰电影《孔子》的六宗罪,即姓名错、常识错、史实错、思想错、人数错、人物性格错“的批评,指出历史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连本国的历史都不清楚,那将是最大的悲哀!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如此受观众关注,本可成为传播历史的有力途径,剧情也可能成为观众对历史认识的依据!如果歪曲、虚构了历史,对观影的观众造成了误导,观众再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家人、朋友,那么这样继续下去,将产生可怕的连锁效应。

由此可见,用“历史证据”说话,不但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再现史实,而且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强化证据与历史的联系,还能避免因与历史原形不符而造成的严重负面社会影响。

二、让学生接触形式多样的“历史证据”,并能区分其历史价值

为了让学生能见识到形式多样的“历史证据”,在开发教学资源的时候,我会注意让历史证据形式的多样化,如文献资料上,我会展示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实物史料上,我会收集一些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口述史料上,我会引用一些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等。

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为第一手史料,反之则可视为第二手史料”;也会告诉学生:史实就是历史事实,是过去(或现在)的人已经历了的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客观事实、事情,包括人和事;史观就是历史观,就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而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打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史实是原料,史观是加工的工艺,史论就是加工后的产品。史书中记载的所谓“史实”,由于它是当时或后来的人们书写的,受其自身经历或者思想认识(史观)局限,因而在表述上会带着主观片面性;这样,史书记载的东西也可能不一定是真正的历史事实。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证据中学会去甄别分析、去伪存真和去粗存精。

当然,我也会教会学生通过哪些方式来获取历史证据。如,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及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等,让学生能主动地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途径去了解历史,收集自己需要的“历史证据。

因此,在利用“历史证据”重现历史、活跃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能主动地去关注现实中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同形式的痕迹,并有意识地进行史料价值及可信度的区分,以加深收集历史证据的兴趣和培养收集历史证据的能力。

三、让学生尝试用“历史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这点上,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做法,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1. 学习历史初始阶段,学生比较注重形象思维。为此,我就以图片为切入点,培养他们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课中,我依靠大量的图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

2.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比较等历史学习能力,我开始侧重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史料,让学生自己从中得出有用信息,用以证明结论。如,在评价汉武帝的问题上,要求学生从书上的文本信息中找出证据,从汉武帝的各项措施中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