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荒漠化治理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
根据国家林业局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4以上;沙化土地总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和1/6以上,土地荒漠化直接危害到我国4亿以上人口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土地荒漠化治理力度的加大,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明显好转且总面积已经出现缩减趋势,与200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约1.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1万平方公里。
二、PPP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PPP模式指公共部门和私营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公私伙伴关系或公私合营模式,是新常态下新型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是鼓励政府部门、私营组织、民营资本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合作,通过协议的形式来明确各自职责权限,共同参与完成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目标。PPP模式的特征有三点,第一,PPP项目各主体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全力协作,最终达到各自的利益追求;第二,各参与主体不仅可以享受PPP项目带来的社会成果,而且可以取得相对合理稳定的投资回报;第三,PPP项目任务目标的落实,除了利益共享还需要风险共担。
三、PPP模式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及困境
(一)PPP模式在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
第一,PPP模式可以在土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引入私营组织,与它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它们的资本优势推进治理效率;第二,政府负责统筹规划,严格落实私营组织的准入制度和行为约束,可以使私营组织将生态恢复作为企业盈利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企业不断创新,把生态恢复融入到自身发展之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双赢;第三,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分享投资回报,分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给予私营组织一定的倾斜;第四,运用PPP模式可以使得第三方机构等社会监督力量发挥作用,促进土地荒漠化治理项目的良性运行。
(二)PPP模式应用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困境
第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周期长,投资大,政府和私营组织的投资额达不到治理的资金需要,寻求多元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尤为关键;第二,在政府和私营组织的合作中,如何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也十分重要,必须要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互助互促、公平合理的合作机制;第三,PPP模式涉及范围广,应用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较复杂,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PPP模式的良性运行。
四、基于PPP模式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对策
(一)深化PPP模式探索,促进土地荒漠化治理步伐
运用PPP模式开展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必须对PPP模式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要借鉴国外其他国家PPP模式研究的新成果,倡导我国各级政府、科研院校、私营组织等社会资本积极学习,理解PPP模式的运行机理和政策措施,能够在土地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风险,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二)健全制度体系,积极打造多元投融资方式和治理格局
PPP模式的应用和土地荒漠化治理都涉及诸多领域,新常态下,运用PPP模式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建立健全土地荒漠化监管和防治体系的基础上,规范和约束土地荒漠化治理中各个主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盘活社会资本存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土地荒漠化治理中来。一方面,打造多元投资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形成土地荒漠化多元治理格局。
(三)强化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
第一,要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做到用政策保障,用技术转型升级;第二,要协调好政府部门和私营组合的合作关系,土地荒漠化治理各个主体间的关系;第三,要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红线,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第四,要用开放的发展理念去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新途径和多元共赢的土地荒漠化治理平台;第五,只有做到利益的共享和风险的共担,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土地荒漠化治理,更大程度上激发社会资本进行土地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更好的引领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
五、结语
土地荒漠化治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直接影响着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PPP模式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步伐,促进政府与私营组织精诚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充分发挥各自在土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优势和潜力,共同改革传统的土地荒漠化治理方式,探索新理念,新模式,从而推进我国土地荒漠化治理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J].中国政府采购,2014(13):12-21.
[2]孙楠,李洪远,鞠美庭,等.应用PPP模式解决我国荒漠化问题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7(4):11-14.
[3]王阳,刘栋,李娜. PPP模式在荒漠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1).
[4]李旭琴.PPP模式的正面效应及运行困境突破――基于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5(5).
篇2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1-0086-07
收稿日期:2013-10-22
基金项目: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我国北方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研究”(13BJY033)。
作者简介:李红玉,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经济;王京,女,山东聊城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治理,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1]土地荒漠化在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加剧沙区贫困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
一、荒漠化治理问题的提出
“荒漠化”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定义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2]”在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可谓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而且会严重阻碍相关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进程。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言,荒漠化意味着该地区的民众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将我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研究确定为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笔者作为该调研小组成员,走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正镶白旗、鄂尔多斯、乌审旗、额济纳旗等12个地区,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的荒漠化治理为案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状况对我国北方大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野外调查与遥感数据分析表明,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草原面积近64%”。[3]笔者认为,锡林郭勒盟自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治沙成果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荒漠化地区的治理也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因此,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态势和治理成效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采取实地考察、现场测量以及与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专题座谈等形式,对该地区荒漠化情况的历史、现状等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环境等多维度观察,在全面搜集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锡盟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新时期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 以“明确选题―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为主要脉络,围绕政府职能、治理规划、资金配置、治理模式等几方面,一点带面,对我国荒漠化治理问题做出相关的探讨。
二、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锡林郭勒盟境内荒漠化地区主要是浑善达克沙地。该沙地位于正蓝旗北部,被称为“京津沙尘暴”的源头。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该盟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主要表现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荒漠、半荒漠半草原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进入正向演替阶段。但同时也看到,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今后荒漠化治理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些难题主要表现为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治理的可持续性,以及治沙投入与产出、草场保护与牧民过度放牧等突出问题。
1.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
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截至2012年,浑善达克沙地大面积的沙丘一直在逐渐向南移动,威胁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4]。由锡林郭勒盟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极端气候现象时常发生。如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从1999年到2008年全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增加到了9天,是十年前的3倍。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的苏尼特左旗为例,2011年年降水量仅为166.9mm[5],远不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和治沙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从近几年降水情况来看,锡林郭勒盟1998年降水较多,从2003年开始降水减少,特别是2013年降水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气温却比往年高,这种高温少雨的双重因素加速了该地区的干旱。锡林郭勒盟降水变率大、降水分布不均匀,表1的一组统计数据[6]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通过锡林郭勒盟1961-2006年春夏季(3-8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累积曲线图(图1)与干旱级别标准表格进行对比,不难看出,锡林郭勒盟春夏季情况具有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春夏连旱比率较高的“双高”特征。特别是20 世纪末到21世纪初,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干旱形势日益严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沙漠水分涵养的难度和防风固沙植被成活的难度。同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带给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气候变暖会加剧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发展,进而导致草原退化,进一步增大荒漠化程度。
荒漠化与沙尘暴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锡林郭勒草原草场的少雨干旱会加速气候干燥,加剧沙尘暴灾害的频发;另一方面,沙尘暴的频发又会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草地。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背景下,这种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现象极可能会导致恶劣气候的恶性循环,在本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2.荒漠化治理措施难以因地制宜的长远规划
由于历史的或其他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前期荒漠化治理方案缺乏长远规划,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各阶段治沙规划缺乏科学衔接,给目前荒漠化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前期荒漠化治理的规划策略不难看出,不同地区的防沙治沙方案较为单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事实上,全盟各旗县地质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情况,从这个方面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的精细程度还相对不高。例如水资源一项,对河流上游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与下游的利用策略就应有所区别,否则大刀阔斧的一轮治理过后,一些隐性的问题也会在此后的治理工作中慢慢显现,这势必增加防沙固沙工程一期和二期之间乃至更多治沙阶段衔接的难度。
荒漠化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复合型的系统工程,一旦不能稳步推进就会导致阶段性反复。特别是在规划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更需要地方相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难以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长远规划。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往往做的不到位,使有些政府部门采取“各扫门前雪”的狭隘做法,造成荒漠化治理整体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治理荒漠化下一阶段工作的整体开展。
3.防沙治沙专业研究人员和针对性成果相对欠缺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与荒漠化治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很强指导性质的理论和观点,但荒漠化治理的巨大工程需求相比,专业人才队伍仍然不足。在锡林郭勒盟调研中发现,成立几年以上的研究机构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真正能付诸于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并能大面积推广系统性成果数量非常欠缺。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沙漠化治理中能否培高素质的稳定的研究人员队伍将成为荒漠化治理进程中的瓶颈。如何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走进艰苦地区,鼓励将实践与理论在实际问题面前有效结合起来,成为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之一。
4.过度放牧与巩固治沙成果的难题
长期以来,只提供初级畜产品的放牧畜牧业是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唯一产业。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与牲畜饲草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可能会直接导致草原面积不断缩小,牧草质量进一步退化。十年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使该盟过度放牧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但纵观全局,由于移民问题经历的时间长、移民基数大、移民转移安置难度高,造成目前过度放牧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群众面对禁牧、移民政策带来的暂时性利益损失过于计较,行动上不能积极配合,这也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治沙政策的落实,给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并且以往10多年治理的一般属于便于治理并且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处于荒漠化边缘,治理难度相对较易。未来治沙工程要进军荒漠化核心地段,这些地段荒漠化面积更大,荒漠化程度更高,相应的交通和用水的难题也表现的更加突出。
5.荒漠化治理资金缺口与配置问题
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成本高,专项资金缺口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状况多变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困难也逐渐显露。目前荒漠化治理的规模和速度与构建京北绿色生态屏障的愿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前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治沙原则,接下来治理的区域转移向了交通更加不利、地理条件更加恶劣的远山大沙,而且受种苗、劳力、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困难的限制,营林造林等治沙成本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各地政府投入的资金数额已很难适应实际需要,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沙治沙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繁多的治沙环节,各部门工作资金配额以及不同群体的搬迁落实等,都需要做好资金的科学预测和合理配置。
三、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荒漠化治理的严峻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调研组针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导为主,多渠道投资为辅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继续着眼于该地脆弱的环境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调动多方力量,精心筹划,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最终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突出重点,规模推进。在治沙区域上,以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地为治理重点,采取“封飞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结合,加大有经济价值树种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运作机制上,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农牧民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的多元化进程;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林权落实到位,保证补偿资金的积极兑现,将责权利落实到户,促进荒漠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在严格治理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建的同时,切实做好乔木绿化工作,通过城镇添绿、身边增绿,改善沙化区人居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把国家项目与地方财政投资、企业出资、部门社会投入、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城镇区域范围内,应采取“以点连带,织带成面”的方式,在把握灌溉条件和管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城镇出入口、主要通道宜林地段绿化;建设旗县市所在地、重点苏木乡镇城防林体系;建设工矿区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打造宜居环境,并通过小环境的改善逐步推及无人区的荒漠化治理。
加强水系和湿地保护治理,合理涵养水源,从根源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系源头及河道汇水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涵养能力不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建议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把水系湿地保护治理作为治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争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积极落实各类建设项目,继续扩大水系周边林地面积,提高林地和草地质量。
2.加强研究,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地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步步为营,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大战役。关键问题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为今后治沙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对第二阶段治理的“远山大沙”,各级政府、研究人员及相关工程施工部门要加大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样本,全面分析数据,保证治沙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历史久,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针对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这一综合性强、涉及研究领域多的难题,要综合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别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查研究,例如,在荒漠化治理的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就专业结构而言,既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并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在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上,展开充分的项目论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原来既有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创新项目,形成起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产学研互动的运作模式,共同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在防沙治沙推进过程中,应标本兼治,适度增加对一期工程抚育、改造等提质增效为主的建设内容和配套项目。风沙源治理工程前期在对流动、半固定沙地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的是灌草为主营林造林的方式完成,虽然这些植被在防风固沙的治理项目中起到了前期示范性作用,但由于目前这些植被生长年限已久,开始逐步衰退,低质低效林多,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已经出现了不进则退的趋势。因此在推进风沙源二期工程及一系列防沙治沙项目过程中,要兼顾前期工程的提质增效工作,把二期开发与巩固前期成果自觉结合起来。
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治沙难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样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组在综合分析锡林郭勒盟不同类型的治沙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提出资金投入与配置方面的两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锡林郭勒盟的治沙投资的力度。据数字统计,风沙源工程建设投资标准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沿用工程启动初期的标准,尽管后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但仍达不到目前造林成本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与效益,也影响了地方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另外,区划界定公益林总面积达2818万亩,目前获得国家补偿面积为1600万亩,在新增林地的补偿问题上存在很大缺口,给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造成了后劲乏力的隐患。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风沙源工程二期规划中,通过科学预算加大对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额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幅度相当,同时考虑到新一轮治沙工作难度增加的实际困难。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金投入“一刀切”现象。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该沙地涉及的锡林郭勒盟各旗县财政状况不均衡。据目前经济统计显示,锡林郭勒盟旗县的基本情况是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矿产开采为主、第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等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由此造成各旗县的财政收入水平不高,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内蒙古和全国平均水平,各旗县的荒漠化治理方面的资金均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各旗县人口密度、牧区人口、人均草场面积等指标均不相同,若继续采用“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财政可支配数额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异化管理和整体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采用划分更加精细的标准下拨资金,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
4.养草治沙,切实解决好过度放牧问题
根据调研研究发现,近几年锡林郭勒盟的过度放牧现象是在自然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季节性草畜矛盾是造成当地牧民过度放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此外季节牧场产量的不平衡以及当地小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也构成了锡林郭勒草原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试图通过人工干预不利自然状态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难度很大,也缺乏现实的理论依据。因此,应该更多关注人为因素,从牧场管理体制和经济方面予以政策引导和支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草原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草原的过度利用。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锡林郭勒盟下属各旗县“双权一制”的落实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当地有些牧民在观念中仍将草场看作公有,并不能将自身利益和草场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议锡林郭勒盟各地政府根据本旗县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草牧场有偿承包期,增强牧户对承包草场的责任感,鼓励牧户本着追求长远利益的原则对草场进行投资建设,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寻求草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政策,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草原产草能力,切实减轻草场压力。解决草场压力应从“外部减压”和“内部提升”两方面入手。其中,外部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目前牧区的人口数目相对较多,必须的生产生活需求导致的草场退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牧区的牲畜对草场的影响。今后治沙工作中应继续将“生态移民”政策放在防沙治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变牧户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压缩牲畜数量等措施,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草原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压缩牲畜数量并不意味着减产减收、损失牧民的合理收入,而是积极改变以往牧户“数量多=收获大”的错误观念,通过选用优质畜种、优化畜群结构的方式来追求质量的提升。就“内部提升”而言,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草场产草能力也是缓解草场压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草地作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既可以弥补天然草场产草量低的不足,又可以很好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因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场面积(包括多年生人工种草保有面积和一年生人工种草面积)仅有95646.6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54%[7],这样的数据表明人工草场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通过加快草场扭转机制建设和组建民间经济组织,缓解控制放牧带来的压力。牧民转移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一直以来是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难题。目前锡林郭勒盟牧民草业合作社机制建立的比较完善,全境草业合作社数目达900多家,但缺少规模更大的移民转移安置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从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入手,建立民间经济组织,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还要继续实施退耕还草政策,整个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证明,过度农耕都会导致草原退化、生态受损。只有合理保护草地生态,才会有效地阻遏沙化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为今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简单的传统模式,必须突破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当地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两个国家围绕国际市场需求,采取牧业―奶、肉加工业―牧业―奶、肉加工业的良性循环,通过畜牧业促进奶产品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审时度势发展沙产业,治沙成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早在198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就提出沙产业(Desertculture)[8]的概念。沙产业开发有多种路径,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沙物质开发、种苗产业升级、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沙产业。产业开发要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治理荒漠化,拯救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体”的投资定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并积极吸引外资和企业入驻,在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生态移民解决好就业问题,带动政府财政收入,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最终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如前所述,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已经有悖于中国北方沙漠地区脆弱的环境特点,零散的、不成规模的单纯依靠增加初级畜产品来谋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像地处防沙治沙前线的锡林郭勒盟,“更应迅速从对草原掠夺式利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转投向以草原为依托的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生产方式”[9]。因此,一方面当地生产部门应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获得更高的草地生产率、畜群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地方政府扶持,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引导沙地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流通,提高农牧民从业率,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 我国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1-06.
[2]土地沙漠化[EB/OL].http:///tdzt/zdxc/tdr/21tdr/tdbk/201106.
[3]李政海,鲍雅静,王海梅,等.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状况及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2008(6):2312-2318.
[4]乃日斯克,李杨浑. 善达克沙地退化,威胁京津生态 [EB/OL].http: http://, 2012-05-29.
[5]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1:288.
[6]马清霞,王星晨,高志国. 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气候因素分析[J].北方环境,2011(12):31-34.
[7]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2012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2:79.
篇3
1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1.1人畜矛盾和草畜矛盾是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农牧交错带的人口密度虽低于农区,但比纯牧区显然要高得多,人口多造成养畜多,而牲畜头数的增加,加剧了人畜之间、草畜之间的矛盾,在全年自然状态下放牧的传统草地畜牧业,形成天然草场上牧草的供给与牲畜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季节性不平衡,从而造成对天然草场的致命破坏。在早春牧草萌芽返青,当受到牲畜啃食后,牧草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后续生长;牲畜在吃到少许青草之后,宁愿多跑路吃青草而拒绝干草,既消耗牲畜体能,又加剧对草场的破坏。
1.2的农田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农牧交错带农田的格局,主要相对集中于山麓地带河流沿岸,丘陵谷地及盆地中,并由此向周边扩展。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步开垦到丘陵坡地,形成丘陵坡地的旱作农业。这些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多,农业基础条件差,形成经营粗放,广种薄收,丰欠波动很大的特点。在该地区由于集中联片开垦,破坏了原来的草原植被和自然景观,加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在每年季风季节时,地表的大量地表熟化土壤随着大风刮向远方,造成地表土壤的贫瘠化,这是该地区生态恶化导致贫困化的重要因素。
1.3人口的增加和人为的掠夺式经营开发是造成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量,而这种增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透支,所有这一切自然转嫁到对资源过度掠夺和占有上。在对草原缺乏长期有效投入的情况下,草原及农田的退化、沙化而导致贫困化就成为这一区域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以阴山北麓为例,解放初期的化德县,耕地仅为3.2万hm2,耕地与草地之比为1∶6.3,植被覆盖率达到80%;而在“十一五”期间,耕地与草地之比为1∶0.5,土地沙化面积为原来的11.3倍,在此期间人口增加了5.6倍,人口密度达到65.3人/km2,这一标准大大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20人/km2为宜的标准。
1.4不科学的农牧业交错带家畜饲养方式在农牧交错区,家畜饲养量的确定也和其他地区不同。在农区,由于天然草地很少,饲养家畜的数量主要取决于饲料来源、饲料价格、经济条件和劳力,有饲料来源,有经济条件的可以养很多家畜。在纯牧区,饲养家畜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冬季草场的承载能力,管理较好的牧区入冬前淘汰多余家畜,就是为了减少冬春草场的压力。而在农牧交错区,家畜饲养量则往往确定于夏季草场,甚至是全部草场的承载能力,在冬季饲草不足时就用作物秸秆和粮食进行补饲,因而造成草场严重过牧,导致沙漠化的发展。
2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建议
2.1调整农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格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们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治理的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突破口,让农民先吃饱肚子,并初步解决人口压力与资源承载力的矛盾。同时,以封沙育草、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为第二突破口,改善生产与生活的环境条件,促进生产的发展。
2.2改善农牧业交错带沙化现象治理的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保障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发挥“硬约束”的作用,能让人们自律的最好办法。在不断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制定《草原荒漠化治理实施细则》,并依据草原法尽快制定和完善基本草原保护、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征占用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同时还要加快地方特色配套法规的制定。使得草原荒漠化治理、草原保护的行政法律法规覆盖草原生态保护的方方面面,以便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3强化农牧业交错带荒漠化治理的科技保障在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利用现代化的高科学技术来治理恶劣天气与各种鼠虫灾害。在草原保护与建设当中,近几年在技术层面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技术和解决对策。通过利用这种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科研水平。同时对当前的干旱天气、降水量较少、风沙天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从而提高内蒙古草原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篇4
一、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危害
(一)荒漠化现状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比、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
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共212个区、县仍在扩展。
(二)荒漠化成因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第四纪时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地层中的古风成沙,记录了沙漠在中更新世以前已经存在大片沙漠,而且风成沙与黄土、古土壤或湖相地层迭覆出现的特点,证明沙漠并非从形成就持续至今,而是在第四纪气候震荡变化的调节下经历了沙漠非沙漠的多次转变。
(2)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结果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强。如毛乌素沙漠地区1953―1986年出现干旱年份5次,其中1979―1983年连续干旱,1965―1975年平均降水量(252.4 mm),比前10年减少了6.2%,而蒸发量(2600 mm)增加了5.1%,可见,气候的变化趋势是向更干旱方向发展。在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活动季节为冬春季节,这与当地的干旱季节相一致,据研究起沙风速为大于5 m/s,而这些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9 m/s,最大风速可达31 m/s,多年平均风速大于5 m/s的大风天数为38天,无疑为风沙活动与沙的运移创造了条件。2001年春节数次沙尘暴使内蒙古沙漠界限向前推进了2 m,沙尘随风袭击了北京市,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波击到南京、上海等南方城市及韩国。
2、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开荒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树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度放牧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特别是在干旱年份,草场生产力急剧下降,而牲畜数量却得不到及时调整。草场超载过牧,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沙化。
(2)毁草毁林垦荒
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黑龙江、甘肃、新疆、内蒙古4省(区)1986―1996年毁草垦荒1.17万平方公里,而其中一半在开垦几年后撂荒,成为新的荒漠化土地。由于违背自然规律的滥垦,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植被的保护,在干旱、大风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土地因风蚀严重沙化。
(3)乱采滥伐
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多是重要的薪柴和药材资源。据有关资料,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万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中期,因樵采已毁掉三分之一以上。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如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农业过度用水,使输往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以至断流,造成了下游地区植被的衰退、死亡及大片土地的沙化。
(5)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森林遭受破坏。雨水冲刷裸地,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出现沟壑,导致水灾。在干早时期,风把干燥表土吹走,造成山地岩石,寸草不生。这就是破坏森林造成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三)荒漠化危害
1、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破坏
很多物种绝灭,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化恶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加剧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北方沙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0―10d。有些地方出现沙尘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平均在5000―8000T/km2Y,最高达20000T/km2Y,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使下游河床年平均抬高10cm(刘爱民等,1997;Naveh Z.,1997)。
2、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1991年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安凤生等,2011)。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2003年,中国重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中国已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退化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周霞,2013)。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凤生等,2011)。
3、造成受影响地区人民生活的贫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球25%左右的人口靠已经退化的土地维持生计,每年因土地退化而导致生产力丧失的成本大约为400亿美元。在一些地区已经陷入“土地退化―陷入贫困―过度利用―土地恶化―加剧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荒漠化已影响到全球陆地面积的25%和世界近25%的人口,给全球许多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周霞,2013)。荒漠化既是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结果,又是人民贫穷的根源。中国的贫困县几乎都集中分布在荒漠化地区。荒漠化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是东部地区的1/5。荒漠化使得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同时荒漠化威胁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生产,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二、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PV系统)、太阳能热发电(CSP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及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等方面。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努力开发生产各种光伏电池。目前从晶硅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到非晶硅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太阳能电池已进入第三代电池阶段,目前染料敏化电池的成本仅相当于晶硅电池的1/10,而转化率已达到11%,达到晶硅电池的最大效率的一半之多,技术经济效果颇佳。单位成本降低80%,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使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光伏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可以无人值守、建设周期短、规模设计自由度大、可就地使用等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比拟。太阳能的主要缺点是能量与功率密度低,为满足大规模能源需求,减轻环保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得依靠建立大型集中能源基地,必须占用大量土地,充分利用荒漠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特点,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和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荒漠地区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意义
在荒漠化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一是可解决当地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当地环境不适宜农牧樵采的地区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减少农牧樵采规模和面积,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二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可提供大量能源,减少当地居民对生物质能的需求,改善环境;三是荒漠地区太阳能电站太阳板可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有效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量,促进植被的恢复与生长;四是大规模的太阳能板能减弱地表风速,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当地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首先,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这一领域的投资将达到6300亿美元,这将至少创造2000万个额外的就业机会。其次,节能减排,用光电代替煤电,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大气质量。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多地形地貌属山前冲击、洪积平原,场地较开阔,起伏不大,地表为荒漠草原植被,分布有耐旱植物,多有荒漠化现象。而甘肃省位于我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面积达45.37万km2,全省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总辐射量在4800MJ/m2―6400MJ/m2之间,年资源理论储量67万亿kW・h。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h―3320h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减少趋势,河西走廊地处戈壁荒漠,面积广阔,是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6363.79MJ/m2,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3287.8h。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甘肃省大部分荒漠地区处于甘肃北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地势平坦、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北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6680―8400MJ/m2,中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5850―6680MJ/m2之间,荒漠地区年太阳辐射平均值在6000MJ/m2以上。仅以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中的未利用地测算,按年辐射量6000 MJ/m2计,则甘肃省荒漠化未利用土地上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5.09x1014 MJ/a,约合1.42x1014kWqh,若按平均15%的转换率计算(目前商业化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在14%―16%之间),逆变器损耗按40%计,年发电量可达1.28x1013kWqh,可完全满足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为9.27x1012kWqh)。由此可见,甘肃省荒漠化地区太阳能资源储量大,开发潜力高,作为未来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的范围涉及面积约2.4x10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19347753.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8%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相比,具有利用电负荷中心近、电网覆盖率高、土地平坦、交通发达、开发利用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全面落实国家构建荒漠化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加大开发利用甘肃省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11月已经获得路条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达到了10631.4MW,并网项目达到4527.5MW。
参考文献:
[1]严陆先.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设想[J].科技导报,2008(8)
[2]尹淞,郝继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综述[J].电力技术,2009(3)
[3]张守一,葛新权,张真真.把沙漠建成太阳能发电的基地[J].华北电力技术,2010(2):42―46
[4]方创琳,杨玉梅.绿色太阳能源时代的呼唤[J].百科知识,1997(2)
[5]张恒旭,刘玉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在荒漠治理中的作用[J].可再生能源,2014(9)
[6]石建忠,陈期舜等.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及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9)
篇5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以区域图(材料)为背景材料,结合图(材料)中地理环境的特点,综合考查区域内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是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首先要根据题干材料,明确题目所要考查的区域是什么地方。只有搞清楚是“什么地方”,才有可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②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即通过分析明确该区域有可能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③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在明白“怎么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即“会怎样”。④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了解了环境问题的危害之后,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一般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尤其是人为因素这是考查的重点,在分析时要结合题目所给的区域的实际情况,联系人类生产活动。⑤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根据前面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即应该“怎么办”。
当然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考查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目前常考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是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对人类生存影响比较大、且学生也比较熟悉的问题,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破坏三大类问题。
一、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但近些年来我国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了石质荒漠化(江南丘陵地区)和次生盐碱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对这一类问题的考查有两种常见形式:①某一区域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尤其是对人为因素的分析,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密切结合所考查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②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措施。回答某一特定区域的治理措施时,不能一概而论,硬套课本上的知识点,要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另外西南地区、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
对这一类问题的考查有三种常见形式:①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的危害有三方面: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变贫,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变的更加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会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会淤塞江河湖泊,使河床、湖床抬高,泄洪、蓄洪能力降低,诱发洪灾。②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尤其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分析,回答时要密切结合当地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③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三者相互结合,其中恢复植被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措施。
三、森林和湿地的破坏
森林破坏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热带雨林,我国森林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篇6
关键词:沙漠治理;现状;模式;马路滩
古浪县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从南(祁连山支脉)到北(腾格里沙漠)气候由干旱逐渐转化为极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60 ℃,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7d。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647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1.20%,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风沙线长达132km,风口多,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丘平均前移速度为每年3~4m。风沙线上有792个村庄,2.67万公顷耕地,70多公里铁路,170多公里公路受流沙埋压的威胁。土壤沙漠化,加剧了干旱和沙尘暴的发生,风沙危害及其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1马路滩林场基本概况
马路滩林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1 650m。林场经营总面积2.60万公顷,其中果园333hm2,葡萄基地200hm2,苗圃地200hm2,乔木林地60 hm2,农地730hm2,灌木林地4 000hm2,建设用地40 hm2,待开发土地3 330 hm2,宜林沙荒地1.70万公顷。林场现有机井22眼,渠道32km,道路35km,日光温室38座,果窖8个。渠、路、林、田配套成型,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
2沙漠治理目标及措施
2.1治理沙漠的目标在沙区进行造林绿化,增加植被,治理流动沙丘,改善区域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削弱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缓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在腾格里沙漠前沿建造防风固沙林,每年实施封沙育林(草)1 400hm2,埋压草方格沙障140hm2,营造防风固沙林667hm2左右,使治理范围逐步向腾格里沙漠腹地延伸。
2.2沙漠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乔灌草结合 、封管造并举。
2.2.1生物措施。①封沙育林草:即在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或有条件生长植被的地段(有天然下种或有残株萌蘖苗、根茎苗的沙地)实行封禁,采用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把一定面积的地段封禁起来,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②防风固沙林:是指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③农田防护林: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④水灌阻沙林:在沙漠边缘及农田过渡地带,选择适生乔木灌木树种,通过人工补水措施,建成生物活体沙障,阻挡风沙对农田、道路、村庄等的侵蚀和危害,通常采用密植的办法。⑤经济林草:选择耗水少、经济价值高的林果、药材、饲草、油料树种和植物种,通过人工栽培,获得生态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灌草植物有较充足下种能力,因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进行带状和块状平茬、除草、松土,促进天然更新,能长久固定流沙,是控制和固定流沙最根本而经济的措施。
2.2.2工程措施。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以及治沙实践,应用1×1m的草方格沙障,然后再在方格里面种植旱生的灌木,这种做法比较复合干旱区生态恢复学的原理,固沙效果快且明显,保墒蓄墒能力强,有利于天然植被恢复,但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3治理模式和方法
3.1生态经济圈将林场经营治理范围划分为经济带、生态经济带、生态带、辐射带。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动态因子置于同一系统中,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体现出系统整体性、渐进发展性、动态扩散性和效益互补性的特点。在沙区建立了生态经济圈模式试点工程10万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1.1经济带:将林场园林化,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3.1.2生态经济带:在不破坏沙区原有的地形地貌、天然植被、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配套节水灌溉,人工间作葡萄、红枣、麻黄、干草等经济植物和药材。
3.1.3生态带:在无灌水条件的沙漠地带,采取封沙育草和无水栽植技术,使大沙漠恢复植被,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该地带分布广、面积大,是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和难点。3.1.4辐射带:通过林场沙漠治理活动的影响,使周边农民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环保意识增强,由沙漠放牧变为舍饲圈养,由采樵伐木变为参与治沙造林。
3.2“四带一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寻求和创造提高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加强“四带一体”综合治理模式技术的推广,以解决荒漠化立地造林技术“瓶颈”为突破口,以实施科技支撑为契机,以提高荒漠化总体治理为目标,大力推广“四带一体”(前沿阻沙带、固沙林带、阻沙带和封沙育林育草带)的抗旱造林技术,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造林的建设质量和成效。
3.3沙产业开发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而光、热、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的特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为干旱荒漠化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了新途径。让沙漠有了绿洲,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的目的。近几年,林场在沙漠综合治理,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沙产业开发,在马路滩建立沙漠生态经济圈模式,修建日光温室50幢,种植高效蔬菜、种苗、中药材、葡萄等作物200hm2,发展暖棚养殖、土鸡散养等畜禽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4沙漠旅游开发把荒漠和原生态做为资源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业是加快古浪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沙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方向,2002、2003年以“武威市国际天马旅游节”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开发,以马路滩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今年县上以金色弧线旅游开发思路为重点,依托项目拉动,完善基础设施,修复观赏景点,开发自然人文景观,建成生态治理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金色弧线”展示带。通过举办“中国丝路明珠旅游节”培育了古浪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科技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4.1旱作造林技术
4.1.1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蓄水。
4.1.2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保留高度5~10cm,以便萌发新条,由于截干造林苗木水分蒸发消耗少,可避免因干旱多风而造成地上部分干枯,使植株残废的现象。截干造林无论秋季、春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是一种抗旱植苗造林的好方法。
4.1.3修剪枝叶目的在于调整蒸腾与水分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试验证明,通过修剪树叶,能提高成活率10%~30%。
4.1.4泥浆蘸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泥浆稀稠以能“吊线”为宜。泥浆中添加菌根粉、生根粉,效果更佳。
4.1.5穴面盖草和覆砂:通过穴面盖草和覆砂均能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穴面内湿润,减少蒸腾的作用。
4.1.6地膜覆盖具有升温、蓄水、保墒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幼树成活率及生长量。
4.1.7ABT生根粉技术:ABT生根粉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性植物生根促进剂和生长调节剂,可加速植物代谢,增加呼吸强度,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植物体内氮、磷、硫的吸收与转化,对促进林木的扦插生根和苗木受伤根系的恢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具有显著的作用。
4.2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渗灌、滴灌、喷灌节水造林技术,与漫灌对照,湿层厚度50cm时,平均节水86.30%,节电83.30%,省劳3倍,省时25%。1995年林场积极引进和安装以色列滴灌设施,在马路滩建立400hm2示范工程,实现了亩均节水55%,节电53%,节约田间管理费55.20%的目标,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并在种植业、林果业等方面推广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在沙漠造林中选用抗旱性强、蒸腾量小的适生灌木树种,降低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治沙效果,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探索了新的途径。
4.3沙漠植物园引种驯化栽培林场近几年先后引进理想大根等蔬菜品种58个、针叶树种、花灌木为主的适生树种52个,建立繁育圃、采穗圃、品种园20hm2,诱导接种锁阳、苁蓉20hm2,推广应用抗旱保水剂、生根粉、容器育苗、经济林设施栽培等新材料和新技术,为辐射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农林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4.4农产品加工2004年组建成立天源农业产业公司后,修建了容量1 000t的冷库,建成年加工12万只羔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开发以“土门”羔羊肉、“黄羊川”小杂粮、“红秃头”挂面、“黄羊川”糯玉米、“沙漠”土鸡等5个系列,28个品种,2006年公司产值达到1 200多万元,带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5沙漠治理成效
从1980年开始,马路滩林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
4 000 hm2,农田防护林100hm2,封沙育林(草)7 000hm2,植被覆盖度由1980年的20%~30%提高到目前的70%~80%,有效保护了周边1.50万公顷的农田,2万公顷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6对沙漠化防治的思考与认识
6.1共同行动策略治沙和环境建设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沙事业,开展公益活动,以社会力量支持沙漠生态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国内外民间团体、爱心人士和广大民众参与治沙活动。
6.2自然恢复策略人口、资源、土地压力是造成生态恶化和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减少人为对沙漠生态的干扰是治理沙漠的根本前提。封沙育林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治沙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首选技术措施。
6.3科学发展策略我国治沙技术成熟,民众参与率高,有资金保障就能加速治理。
6.4产业开发策略把治沙和沙产业开发、农产品加工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体系。
6.5发展促进策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防治沙漠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政府多渠道增加防治荒漠化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快了防治荒漠化的步伐。
6.6法制保障策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防沙治沙法》等,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总理在民勤考察并做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沙漠治理的决心、信心和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长远考虑。
参考文献
[1] 屈建军、马立鹏、刘从.甘肃省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22(5):521.
篇7
关键词:绿洲;可持续发展;风沙危害;不确定性;策勒
引言
塔里木盆地南缘是指西起和田地区的皮山县、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跨越1400km的狭长地带。其南部直面昆仑山脉,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接。区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百余片绿洲,其中较大规模的主要有皮山、和田、策勒、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等绿洲(图1)。极端干旱少雨与多风是该区域主要不利气候特征。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使得山前绿洲主体区域年降水量少于50mm,而潜在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倍以上。因此发源于昆仑山大大小小的融雪型河流对绿洲的演变、更迭施以决定性作用,限定了绿洲发展的规模、尺度与方向。此外,风沙危害又使得荒漠化治理更为困难。然而,这里有着十分有利的光热资源,可以满足特色农业与林果业的发展。作为生态与社会问题突出的区域,塔里木盆地南缘一直是学者与政府关注的焦点。熊黑刚等[1]对绿洲变迁历史进行研究,钟巍等[2]通过孢粉研究了近4000a来环境变化状况,高前兆[3]对水资源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系统阐述,万的军等[4]对近50多年的沙尘天气变化特征进行阐述,刘新春等[5]、李等[6]针对塔里木盆地分别就大气降尘、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大气环流关系进行分析,马金珠等[7]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2007—2012年执行的“973”项目“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更是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荒漠化、绿洲化设定为一个课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绿洲化演变过程的同时,亦对社会人文状况进行细致探讨。2008—2013年执行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生态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把重点放在防沙固沙、防风减灾关键技术基础上,探讨如何兼顾农民增收,即如何将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位于塔南中部策勒绿洲、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国家野外站———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简称策勒站),自1981年建站以来,长期致力于该区域风沙环境、绿洲生态安全研究,无论应用技术还是理论研究,均做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与示范工作。本文将在前述研究,尤其策勒站多年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区域特征,以该区域绿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结合当前该区域的研究成果,系统讨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实现该区域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现实基础,并给出相关建议。
1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
1.1风沙危害与治理
塔里木盆地南缘常年盛行西北与东北风,并在中部策勒绿洲形成交汇带。历史上由于风沙肆虐,沙进人退现象非常普遍。以策勒绿洲为例,县城就因风沙侵袭,被迫2次搬迁。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受当地委托,1981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此建站,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沙漠治理、研究、监测和绿洲保护工作。近些年来,由于打井技术成本降低与大规模使用,极大促进了绿洲防护林建设,也有效形成了绿洲风沙防护带。但如何既能建立防护带,又能保障防护带的可持续运营,成为新的课题。基于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生态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应运而生(2009—2013年执行)。该项目集成了当前生态屏障建设的成功模式,也试验并提出新的技术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该项目在理清风动力环境、沙丘运移规律等环境背景基础上,成功地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①藻类(结皮)、草本、灌木、乔木物种的筛选与扩繁种植;②过渡带优势植物种保护;③兼顾经济效益的生态屏障结构、功能。在物种配置方面,形成结皮、草本、灌木、乔木相结合的多层次结构特征,在功能上实现固阻沙、防大风、可经营,在经济效益上做到林果、饲草、药材、用材相兼顾。以图2为例,绿洲-荒漠交错带可以作为生态屏障的前沿第一道屏障,沙拐枣与柽柳的组合可以构成效果良好的阻沙带,肉苁蓉、红枣等当地特色农业、林果业则可以有效构成经济带,中间辅助以沙枣、新疆杨等乔木进一步巩固防风效果。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已经确定利用当前的种植技术、物种筛选、管理水平,基本可以满足高质量生态屏障的建设要求,绿洲的防风固/阻沙模式可以有效保护绿洲,并初步具有一定经济效益,支持其可持续管理。就绿洲面临的风沙危害与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比较,风沙危害已不再占主导地位。绿洲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尤其是地下水的抽采,使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绿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1.2农田开垦及水资源问题
以策勒绿洲为例,1977—2010年绿洲农田面积已经扩大了近80%,达到约90km2,同时交错带面积则减少近40%,不到60km2。近几年策勒绿洲依然高速扩张,有超过10km2的交错带与沙漠直接被垦殖为农田,同时塔南诸绿洲自1977年以来面积也不断增加[8]。为探讨风蚀、风积等风沙危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策勒绿洲不同位置农田(其表征风蚀强度不同)表层土壤粒径分布进行取样分析[9],结果显示,在影响土壤粒径特性方面,风蚀、风积等作用并不占主导地位,相反农田的耕作年限是起到主导地位,并显示出农田持续耕作30a土壤质地变化的一个界限。量化分析结果也显示,耕作年限对土壤质地的独立影响占据67%,而风沙作用仅占到11%。考虑到土壤粒径分布特性既能有效反映出对风蚀作用的响应,又与土壤其它指标或土壤综合质量高度相关[10],可以推断,农田垦殖后持续30a耕作将会对土壤综合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加剧土壤环境恶化。因此,问题的核心又回到绿洲发展面临的经典问题———水资源命题。绿洲扩张与持续发展将对土壤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而诸多研究也表明绿洲其它生态要素(如小气候、降尘等)具有正面影响,但问题是已有水资源是否足以支持当前绿洲持续发展?这需要在长期系统的监测基础上,进行区域水循环与水平衡等相关研究。目前绿洲扩张已经对当地水资源循环、配给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如曾经对交错带植被生长繁殖有重要作用的洪水更多地直接引入农田,地下水则逐渐成为绿洲生产的主要水源。仅基于目前和田区域地下水调查数据,就可以发现该区域地下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地下水抽采井越打越深,井位埋深由几年前的30m到目前的动辄百米。因此,尽管风沙危害是绿洲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水资源问题仍是绿洲发展的唯一制约因素,其补给、循环、水分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除了本身内在的规律需要进一步揭示外,政府政策、水资源利用方式和规模等诸多人为因素又加大了该命题破题的难度,即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去揭示,更需要将社会科学引入进来。因此,如何将社会科学有效融入自然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相关研究中的一个前沿和热点。基于此,下面以水为主线,对当前沙漠有效治理及绿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层面重点进行阐述。
2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再探讨
2.1认识论———对绿洲化的再认识
绿洲的高速扩张,即绿洲化进程,是研究区当前自然地理过程改变的主要方式。在该区域极端干旱背景下,荒漠或沙漠是主体,如果没有外来融雪型河流的侵入,则不会有绿洲存在。换言之,不同于其他区域荒漠作为侵入体的状况,在该区域本质上绿洲是“侵入体”。极端干旱少雨及多风的气候背景使得沙漠时刻要“夺回”自己领地,即荒漠化在该区域的发生具有“合理、正常”性。带着这种观念,我们会发现需要做的不是像其他区域的根除荒漠化,而是正视荒漠化的存在合理性,如何巩固或合理调控绿洲化,使得荒漠化反噬作用达到最小,而非消灭。这样,所有矛盾及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将会回到人为对荒漠改造过程是否合理,探寻绿洲与沙漠动态搏弈中的合适尺度或边界,如何使二者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此,荒漠化的治理就转变为绿洲扩张尺度适宜性或绿洲适宜性规模的探讨,这又需要对水资源及政策等人为因素的全方位考量。由于绿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水分补给、消耗、循环过程,以及政策导向等均充斥着不确定特征,绿洲适宜规模也注定不是一个固定边界,而是一个范围或者一个分布,这就需要从方法论上,重新对绿洲适宜规模进行再探讨。
2.2方法论———不确定性理论在绿洲适宜规模研究中的应用
绿洲适宜规模一直是干旱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但已有研究思路均是从已有水资源供给量及耗水量出发,基于某个时间节点或具体区域,定性或定量提供一个静态的绿洲规模范围[11-13],并没有考虑水资源补给、消耗过程中各环节的不确定性,因此也提供不出绿洲适宜规模及其不确定性的动态特征。“不确定性”是指我们对事物“不能完全确信”的状态,包括事物固有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14-15],前者源于事物固有的随机性,后者源于人们对所掌握知识和信息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以模型研究为例,存在模型输入不确定性、结构不确定性及参数不确定性[16]。尽管不确定理论起步很早[17],但局限于计算能力,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运算能力的飞快发展,各学科中不确定性理论及方法研究都取得重大进展。
3思考与建议
3.1数据持续获取与共享
野外监测数据、实验数据,以及社会、人文、经济发展层面数据,均构成研究工作的基础,而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更是高质量研究的保障,也是科学决策支持过程中的重要论据。既然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命题,就需要各方面的长期、高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而进行求解,但事实上,这方面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一些需要监测的地方存在盲点,如流域内高海拔区域的气象监测;其次,监测点位少,如地下水位监测中,可能一个点在监测,缺乏多点监测数据;最后,数据质量差,如人工监测误差或仪器精度不高等。这些问题有客观原因,如高海拔作业困难,但也不能逃避一些人为原因,如以项目为驱动的方式,项目开始则进行监测,项目结束则一切结束。应该说,目前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长期监测网络有重要意义,但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研究来说,仅是一个参照点,距离高精度研究要求还有距离,因此还是需要从各学科背景出发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测网络或实验地。如从风沙危害角度,需要建立长期气象、集沙、降尘监测点;从流域水文角度,需要建立高海拔气象观测点,径流与地下水的实时监测等;从植物生理生态,则需要建立长期小区实验等等。此外,打破行政壁垒,做到数据共享也至关重要,如水文站、水利局等观测资料,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资料等如何实现有效共享,都需要得到政策层面支持。
3.2注重多学科发展与交叉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学科的配合来实现,如风沙物理学、流域水文、植物/作物生理生态学,甚至社会人文科学的辅助,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如何耦合等等。仅从单一学科角度出发探讨绿洲可持续发展,得出的结果也势必具有很大局限性。就目前而言,各学科的理论深入研究还欠缺。如风沙治理方面,虽然目前已有较完善技术体系,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些体系多出于实验或者长期形成的经验,从理论上揭示、证明方面还不足够,即缺乏足够的数理解释;水循环方面,融雪型河流径流变化对绿洲发展有直接影响,而在流域尺度内,或更大尺度内,水文循环的物理过程与机制,也还有待深入揭示;农作物及各种生态防护植物构成绿洲水分消耗的主体,但具体有关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还缺乏完整认识。绿洲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各个学科的耦合与交叉也亟待加强。如上述公式(6)中,绿洲适宜规模分布就由多个模块与参数。此外,具体在每个方向研究过程中,不仅仅要从实验科学中寻找答案,更需要进行对数据的挖掘与模拟,因此与数学、农学、水文学,甚至社会科学等专业的交叉势在必行。
4小结
塔里木盆地南缘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低下而自然环境又相当恶劣的区域,从各方面来说都应该值得各领域的科学家们去研究,最终目的是使得我们的研究落到地上,实现绿洲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回答绿洲可持续发展命题,必须以水为主线、多学科配合,辅以长期监测数据,充分考虑不确定性特征后,逐步解决。这不但需要高屋建瓴地进行全面布局,还需要细化科学问题,整合多学科背景人员团队渐入式破题,更需要坚持,尤其是以水为主的各生态要素的持续监测、实验。以目前研究手段,相信在获取长期高质量数据后,细致深入回答绿洲可持续发展命题是可以实现的。该问题的解决,既找到绿洲与沙漠博弈过程的平衡点(阈),事实上也间接回答了荒漠化治理等相关生态问题。致谢:值奈曼站建站30周年之际,谨代表策勒站表达恭贺的同时,亦与兄弟台站分享我站在风沙危害防治及绿洲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与些许想法。工作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想法亦未必成熟、方案未必合理,希望能藉此良机得到各兄弟台站的指点与帮助,共同为荒漠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熊黑钢,钟巍,塔西甫拉提,等.塔里木盆地南缘自然与人文历史变迁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2000,55(2):191-199.
[2]钟巍,王立国,李偲.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δ13C与粒度及其气候环境意义[J].地理研究,2005,24(1):98-104.
[3]高前兆.塔里木盆地南缘水资源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沙漠,2004,24(3):286-293.[4]万的军,穆桂金,雷加强,等.塔里木盆地南缘近54年沙尘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9):78-84.
[5]刘新春,钟玉婷,王敏仲,等.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10,30(4):954-960.
[6]李,杨兴华,赵勇,等.塔里木盆地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中国沙漠,2012,32(4):1077-1081.
篇8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病原及流行特征是不同的。普通感冒可以由于不同的病原引起,因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发病没有诱因,一年中不会多次发病。它最大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春寒交替的季节是流感容易肆虐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流感的发病是很突然的,先是出现发冷、寒战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度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
就病毒而言,流感病毒的特点是容易变异,通过不断的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感染力极强,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的亚型,引起大流行。由于人体对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能力,故每年都有不同范围的新亚型流感流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感冒和流感都是病毒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即使接种流感疫苗,由于病毒会发生变种,所以很难进行非常有效的预防。
培养沙漠植被之难
篇9
(一)就业面不断拓宽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就业形势总体发展良好。201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推进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为本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学生就业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基层水土保持单位大多设在水利局内或为水利局的下属单位,水利、交通、铁道、电力、冶金等各行业的设计院或企业大多都设有“水保室”或“环评水保室”,这些单位都需要引进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交通、冶金、铁路等行业具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也需要引进本专业的毕业生,打破了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只在本行业就业的局面,因而多个行业成为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毕业生的就业面大大拓宽。
(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呈多元化趋势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毕业生呈现就业去向多元化的特点。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申请出国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左右,主要去往美国、英国等国家。读研深造的占本科生总数的53%左右,应届毕业生的保研率一直保持在15%~18%之间,考研率在30%以上。在读研的毕业生中,有70%以上选择在本校读研,选择在外校读研的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水科院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直接参加就业的占43%左右。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性质来看,进入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的占毕业生人数的20%左右,进入民营企业的占70%左右,参加国家、地方基层服务项目的占毕业生总数的3%左右。在就业区域上,北京就业市场基本趋近饱和,岗位增加放缓,在京就业的人数明显下降,占签订毕业生人数的5%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离京赴外地就业,其中一级省会城市及二线城市占83%左右,且以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居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特点与高校其他专业有共性之处,也有其专业的独特性。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和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其行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例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掌握工程措施和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如果工程意识淡薄、不懂得行业规范、国标、法律法规、ISO质量管理等一整套工作技能,就无法适应行业的需要。现在政府机关、国企及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从近几年北京林业大学水保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看,80%以上的毕业研究生进入国企、事业、国家机关工作;20%左右的研究生进入私营企业或选择基层就业服务项目,研究生的留京比率也远远超出本科毕业生,约为30%。
(四)地区差异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是受政府和水利部门监督和管理的。地区不同各地的政策也有差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同。其中,部分南方省份,如四川和浙江水保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甲、乙级资质大多控制在具有事业编制的各设计院中(如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进入这些单位需要参加各省水利厅事业单位的统一考试,单位接收人员不具有太大的自,而且要求很多、门槛较高;而广东、云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的市场发展相对较早,各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公司和企业也较多,也具有相应的水保资质,这些企业成为接受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力军(如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圳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等)。目前,我国拥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的单位共有130家,拥有乙级资质的单位共有862,丙级有1204家,分布在全国各省会城市或二、三线城市,单位的资质反映了实力,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参考。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流行业的分析
根据水土保持行业长远发展和近期工作的社会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群可分为5个方面。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指根据土壤侵蚀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的工作计划。规划设计分为大流域或其主要支流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和以小流域或以乡、村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工程初步设计主要是对规划方案中具体治理措施、施工方案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细化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对人力、物力、财力投资的收益率分析。
(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状况进行监测,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这也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深入项目的一线,采集和测量各种数据。虽然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拥有众多现代化技术,但是仍需要专人在野外从事仪器维护和信息采集工作。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水土保持行业中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凡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做水土保持方案,以预防水土流失,并兼顾生态和谐。编写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依据《水土保持技术规程》,通过实地探查,确定该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并提供解决方案。方案不仅包括可行性分析,还需编写项目概预算,从业者需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
目前,水土保持事业蓬勃开展,但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水平仍良莠不齐。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法规,加强了水土保持资质的管理。从业者不仅需熟知各种水土保持的法规和技术规程,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从事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
(五)水土保持的行政管理、科研、宣传、培训等工作
据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群还分布在各级水土保持行政单位和水土保持科研所、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等。因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在农、林、计划、监理等部门都有涉及,所以这些单位也有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的特点。优势表现在学生可以依据专业涵盖的各个方向及自身的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劣势表现在本行业属长线专业,很容易出现“大小年”及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因而,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爱好和自身优势,帮助其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早规划、早动手、早实践”。
(一)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设计
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走出校园,接触并了解社会,通过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寻访成功人士并收集业内成功者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通过参加职业竞赛等为个人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发掘自身的特长与兴趣,及早做出个性化的定位;通过参加人才交流会和就业实践,与用人单位接触,使原定目标在实践中得到校正;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各种人脉资源、组织资源收集信息,扩大自己就业选择的空间;把个人特点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依据个性特点规划职业发展,实现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调试是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的关键所在。
(二)结合专业进行就业指导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一般包括3个阶段:入校前,大部分同学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对专业的认识很模糊;入校初期,经学院和学长学姐的介绍,开始知道专业的主要内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专业认识不断加深,兴趣增高,但也会出现学生对自身发展目标把握不清晰的现象。因此,就业指导要做好以下3方面。1.了解专业设置,尽早树立职业目标目前拥有同类专业的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的趋同,缺少自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易于与市场脱节[3]。所以作为应用性较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既要注重科研型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对目前市场需求量大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专业交流会、班会等途径,协助新生尽快认识专业、了解本专业的设置,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定职业目标。2.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相关负责人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供学生选择,帮助他们了解行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素质与思维。3.做好职业规划的过程辅导,及时发现和修正职业目标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会有变化,兴趣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对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在于你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在于对自我和环境的不断探索。通过对职业生涯的探索,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和就业环境,可以作更充分地准备,有意识的发挥自身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随时知时知势知己。所以,职业生涯是立体、动态的,在生命的不同时期,需要反复地进行这样的探索和规划。
(三)分年级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大一年级学生咨询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管理、自我潜能认知和专业的就业认可度。学院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老生经验交流会,从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指导。学院还应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单独设立专业发展概论等必修课程,进行集中指导与解惑。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新老生交流会等途径,围绕“认识专业,发现自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的基本知识及自己的优缺点。大二年级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会逐步发现自己的专业爱好,培养专业特长,初步确定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此阶段学生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社会实践、参加何种社会活动,以及个人素质能力如何培养等。学校要有针对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组织与策划各种比赛或志愿服务,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使用的能力、资源统筹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利保障。大三年级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应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和职业发展目标,积极充实专业和职业知识,注重培养自己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大三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考研方向的选择、如何确立职业目标等。学院可以专门邀请专业的老师解答考研政策,并提供其研究方向以供学生参考,帮助学生分析利弊,确立职业目标。任何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社会的帮助,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提升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因此必须将自我努力与社会帮助有机结合[4]。大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依据社会和单位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5]。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大四应届毕业生则更加关注求职政策与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心仪的公司。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校友来开展讲座,以其切身经历现身说法,让毕业生加深对行业所需技能或基本能力的了解。
(四)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从事行业必备的资格证书
篇10
关键词: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林业复垦对策
收稿日期:2011-07-27
作者简介:杜金龙(1980―),男,湖北枝江人,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TD8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150-04
1 引言
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主体,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70%。但长期以来,煤矿开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矿区采煤及相关活动,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导致耕地与林地毁损,大气、水与土壤污染,造成生物圈与岩石圈破坏。
矿区土地复垦方式包括农业复垦、林业复垦、自然保护复垦、水利资源复垦与建筑复垦等[2](表1),前两种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运用,是最主要的复垦方式。而林业复垦更是因为环境治理功能强、土地质量要求低,成为发达国家矿区复垦的首选[3]。我国过去主要基于经济效益考虑,对矿区复垦偏重于农业复垦方式。当前应改变传统观念,加大矿区林业复垦比重,以应对多发的矿区环境地质问题。
表1 矿区主要复垦方式及其用途
2 环境地质问题
煤矿区因开采方式、程度及所处区域的不同,会产生类型各异、程度不等的环境地质问题。如井工开采导致地面变形,露天开采造成土壤与植被损毁;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因疏排地下水导致土地荒漠化,东部平原矿区因采空沉降造成土壤盐渍化;以及矿坑水排放、煤矸石堆积导致大气和水土污染。
2.1 地面变形
煤矿区地面变形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3种,是因煤炭井下采空导致上覆岩层应力失衡而产生。我国煤炭产量95%来自井工开采,多利用垮落法管理顶板,地面变形可达煤层采出厚度的65%~95%。据统计,我国因煤炭开采形成沉陷区累计40万hm2,年增1.5~2万hm2/年[4]。
矿区地面变形将导致耕地与植被破坏、地貌景观改变、房屋路基失稳及河水断流等,并引发次生灾害,包括山地及丘陵诱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平原区地面沉降导致土壤大面积盐渍化。
2.2 土壤损毁与污染
矿区土壤损毁主要来自露天煤矿剥土行为,其导致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养分流失、生产力部分或完全伤失。我国露天煤矿产量虽不大(占总量5%~10%),但万吨煤的土地损毁率可达0.02~0.18hm2,截止2001年[5]毁地约8 800hm2。
土壤污染主要由煤矸石堆放淋滤造成,包括土壤酸化与重金属污染(Hg、Cd、Pb、Cr、As生物毒性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矸石累计存量约30亿t,年排放约1.5亿t[6],大部分露天堆放。煤矸石含大量硫化物和重金属,堆放过程中发生风化和氧化,降雨淋滤后形成含重金属元素的酸性溶液(pH值可达4.0~5.0)污染土壤。霍州矿区土壤Hg、Cd含量为0.075mg/kg与0.278mg/kg,是山西土壤平均值的3.26倍和2.73倍[7]。重金属元素会降低土壤质量、转移营养物质、危害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威胁食品安全。而土壤酸化既会限制植物生长,还会提高重金属离子溶解度,加剧污染。
2.3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矿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产生原因包括疏排地下水使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矿区周边植被缺水退化;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导致沙土结构破坏,植被退化;露天采区直接毁坏植被等。
中西部是我国能源重要输出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随着我国煤炭开发的重心西移,该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2.4 地下水环境恶化
煤矿区地下水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为井下排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污染;煤矸石堆积淋滤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
采煤时疏排地下水难以避免,这一行为将形成人工汇,改变地下水流场,轻则形成降落漏斗,重则疏干含水层,导致地下水功能退化,影响周边区域工农业、居民与生态用水。表2为我国中西部2005年矿井水排放量及利用率[8],可见每采出1t煤就会排放0.6~1.0t地下水,且仅有10%~20%被循环利用。2000年全国煤矿排放矿井水23亿t,占煤矿总污水83.6%[9]。
表2 中西部矿井水排放量和利用率(2005)
浅层地下水污染主要为煤矸石堆放淋滤产生的重金属与酸污染。污染物沿土壤层或采煤裂隙进入含水层,使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2.5 大气污染
矿区大气污染包括粉尘污染和废气污染。粉尘主要为煤矸石扬尘,含重金属等毒害物。废气主要为矿井瓦斯和煤矸石自燃气体。瓦斯主要成分甲烷是温室气体,增温效应为CO2的21倍。我国矿井年排放甲烷70~90亿m3,占全球30%[6]。煤矸石自燃释放SO2、CO2、CO等毒害气体,一来损害人类呼吸系统,二来形成酸雨破坏建筑与植被。2006年国有煤矿存在矸石山1 500余座,长期自燃的就达389座。
2.6 其它环境地质问题
其它环境地质问题包括露天开采和基建形成的不稳定边坡;剥土及其它堆土、煤矸石等松散物受强降雨作用形成的泥石流;煤炭自燃导致的空气污染和烧变岩区(导水性强)矿坑突水等。
3 林业复垦优势
3.1 有效恢复矿区经济与生态功能
林业复垦投入成本低、回报较高,可有效恢复矿区经济与生态功能。陈新生等[10]在采煤塌陷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林业、渔业和旅游业等4种典型复垦模式研究后发现,无论塌陷区深浅、积水有否,林业复垦的生态效益均为最佳,综合效益也仅次于农业复垦(积水较深除外)。借鉴国外矿区复垦优先考虑生态功能的原则,塌陷区应以林业复垦为首选,并可推广至露天采区。
3.2 保持水土
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贫瘠化所导致的植被退化,是西部干旱半干旱矿区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荒漠化地区常运用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恢复植被[6]。工程技术利用化学物质固结土壤后植树植草,成本高且难以长期保持、易造成次生污染,优势不如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过培植根系发达、耐风蚀沙埋、固氮能力强、生长迅速的植物,来达到保持水土、治理土地荒漠化目的。
在地质灾害易发矿区,可通过植树来固结土壤、减少坡面流,以阻止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