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荒漠化治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荒漠化治理方案

篇1

地理

年级/册

高中地理必修3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难点名称

荒漠化的成因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从“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角度突显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同时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阐述这一地理特征是区内各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位置和土壤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荒漠化的形成因素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需要用联系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难点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防治荒漠化公益宣传视频

我们看到了荒漠化的危害,通过多年不懈努力,目前我国荒漠化形势有所好转,但荒漠化面积仍然较大,分布广、危害严重。为了更好地防治荒漠化,我们应该明确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在我国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西北地区,请大家阅读地图找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地形区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该区域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承转: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是什么原因导致荒漠化问题突出,这与本区的自然环境有联系?

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一般体现在6个方面分别是①位置、范围②地形③气候④水文⑤植被⑥土壤

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学生读图观察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

1、位置: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旱少雨。受冬季风影响冬春季多大风

思考: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水汽难以到达

阻挡水汽进入

位置

干旱

地形

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植被,水文和土壤又会出现什么变化?

展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和植被景观变化图”指导学生阅读,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植被: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由于降水由东到西依次减少,东部年降水量为200mm-400mm,植被为草原;贺兰山以西年降水量少于200mm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为荒漠草原;塔里木盆地年降水不足50mm,荒漠广布。

5、水文:河湖稀少,多内流河

6、土壤:发育差,多沙质沉积物

承转:以上自然地理要素都与干旱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那么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小结:1.基本条件——干旱

2.物质条件——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冬春季多大风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承转: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的发展。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那么,人为因素有哪些?

二、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1)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一些农牧民为增加收入,无节制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抑制地表起沙,防止风沙,固沙的植被遭破坏。

(2)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牧民尽可能多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

(3)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活动,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4)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绿洲沙化,灌溉方式不合理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归纳总结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

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鲁超国

“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01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

(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n/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学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你认为是重点的部分用笔画出来,分析当地发生了什么?

自然景观的变化:“绿洲、清泉、天鹅”到“风气,扬沙,沙尘暴”

人的变化:“生态伦理”到“人定胜天”

教师:本案例中提到的都是有关荒漠化的问题,它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呢?

学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阿拉善。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义

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

(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你认为荒漠化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

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因为同样的自然环境,人口少、自然神论统治的年代,阿拉善保持着“绿洲、清泉、天鹅……”的美景,人地一片祥和的景象。

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

“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

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

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

短缺。

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

(四)荒漠化的治理

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

措施。

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

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3)生态移民;

(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

(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传,为治理荒漠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后分析

本课使用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案例过程中掌握学习的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陆静.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地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法治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2902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在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与政策来促使公众重视与保护生态环境。

2阶段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已有超过国土面积1/3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的现象。土地荒漠化就是指陆地上土壤层的恶化导致土地不能再生长出任何东西,荒漠化的土地也不适宜动物居住。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

2.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本就不多再加上现阶段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有些城市的水资源因为污染严重也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加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水污染与水土流失现象也在不断的加剧。这一现象势必要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意味着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周围的水资源[1]。

3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1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要求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党的十上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改革。只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更良好、更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不仅可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限的资源[2]。

4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要求

4.1制定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

首先,有关部门就要做到统一部署,对每个执行部门要有精确的划分,然后把各个行业中的相关部门都整合起来,促使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任。

当有关部门检测到会有异常气候来临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预警工作,尽可能的缩小生态环境会遭受破坏的范围。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时候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建设工作,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来加大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国家也应该注意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气候、人口、资源等,这些都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于这些因素国家也应该尽早的想出对策,制定出更完善的整体规划。

4.2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

2011年6月我国正式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它主要是依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域的经济能力以及国土利用和城镇化的格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大类,这四大类分别是优化开发空间、重点开发空间、限制开发空间以及禁止开发空间。这一方案的,使得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有了明确的开发方向。对于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现象,我们也必须要出台一些方案严厉制止。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坚决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内容及要求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组织的协调和监督力度。确保普通民众能了解到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

4.3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

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应该在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就开始研究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然后试着去化解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改革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严格监管所有废弃物排放的管理制度,要及时公布各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及时的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要完善加强举报制度,加强整个社会的监管力度。

5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5.1针对土地荒漠化现象的措施

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针对这个问题,应该成立相关的部门来进行研究与治理,首先应该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去往可能面临荒漠化现象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然后对即将变成荒漠化的土地进行治理,尽可能的避免土地荒漠化的加剧。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的原因除了土地荒漠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基于此,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措施坚决抑制工业废弃物的乱排乱放,而且也要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耕地面积的重要性,呼吁人民一起来保护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

5.2针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措施

水污染现象严重使得很多地方的水质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而且在现阶段我国还有多个地区严重缺水,那里的人民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没有。对此所以国家必须要完善水资源统筹协调管理方法,促使人民认识到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人民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有关部门应该定期的给水资源做抽样调查,一旦发现当地水资源存在问题,就要及时的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水质的污染。

5.3针对其它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生态环境被破坏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在进行着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活动,就比如说,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去做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如工业废气废水乱排放、森林植被被大量的砍伐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遏制这类情况的发生,如果有人或是有关单位为了一己私利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势必应该重视起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国家也应该注重法制机制的管理,我国目前的生态保护与治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与完善,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生态环境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顾华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3):564~162.

篇4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危害;综合治理改良

1 盐渍化土壤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危害

1.1恶化生态环境,导致荒漠化的发展

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盐渍化与荒漠化存在交互作用,盐渍化后不论耕地或非耕地的土壤理化、生物性质都会恶化,团粒结构遭破坏,孔隙度减少,通水性、通气性变差,土壤板结;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pH值升高,电导率和可交换性钠比率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受到抑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转化,使土壤肥力下降;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由于盐渍化的加重,使部分耕地被荒废,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土壤与水体的盐分存在相互作用,含盐土壤会对周围的水体造成盐污染,盐渍化导致耕地资源的质量退化,是农业生态系统不稳定因素之一;盐渍化问题会造成地下水质的恶化,还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根据调查,由于盐渍化与荒漠化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疆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研究资料证明,盐渍化土壤中过量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抑制生长、如种子发芽率下降、苗木生长缓慢、开花提前或滞后、结实率下降;离子毒害,如过量的Cl-使植物叶片黄化生长减慢、提前脱落、叶片变小或加厚;当盐分浓度很高时,还可能引起植物在几天内死亡。另据研究,土壤盐渍化还会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织,尤其在干旱季节;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吸收营养,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当外界浓度超过植物生长的极限盐度时,植物质膜透性、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和植物营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高盐分浓度可抑制植物种子萌发。

2 新疆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治理与改良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有关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和次生盐渍化防控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农业生物化学综合治理改良方案,以实现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度的开发利用和作物的高产高效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治理原则

2.1.1改善生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新疆地区土壤盐渍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原水系自然流势的改变,打乱了水盐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原生生态环境、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受到干扰,引起生态失衡,导致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展。因此,在治理改良中,首先必须对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整和修复,严格禁止和纠正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经济行为,促使区域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从而求得区域社会经济长期繁荣与稳定。

2.1.2治水培肥,实行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

基于防控土壤盐渍化的“水盐定向迁移”原理和“盐分上移地表排盐”技术,实行全新的水利工程改良模式势在必行。但治理脱盐减碱仅是治标措施,多年来新疆治理盐渍化和防控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实践证明,必须通过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料、酸性肥料和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努力补充和平衡土壤中作物所需的各种阳离子,减少对作物生长有毒害的钠离子,通过离子平衡提高作物的抗盐性。因此,在防控盐渍的同时,必须进行肥盐调控,以水洗盐,以肥培土,促进作物高产,使盐渍化土壤由低产变中高产,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

2.1.3重在治本,实施农业生化技术综合治理改良系统工程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具有一定成效的治理盐渍土和防控次生盐渍化的先进技术和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某一项或某几项治理改良技术尽管有较好的效果和效益,但是大多数是治标不治本的单项技术。有的只能产生短期效益,或者是中期效益;有的强调单项工程治理,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等。因此,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控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新疆地区的资源条件,从修复生态开始,因地制宜实施农业治理、生物治理和物理化学治理技术措施有机结合的“标本兼治”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农业生化技术综合治理改良技术”。

2.2 改良措施

2.2.1 物理治理

物理治理改良就是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和措施,如兴修水利工程、耕作治理、换土措施等,以达到治理改良盐渍土及防控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2.2.1.1 兴修水利工程

充分研究与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行规律,是农业生化技术综合治理盐渍化最重要的中心环节。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措施,如用灌溉淡水把盐分淋洗到底土层或以水渗带盐分排出,淡化土层和地下水等。

2.2.1.2 耕作治理

耕作治理改良主要是对盐渍化土壤的不良物理性质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不良性状,削弱或切断上下层土壤的联系,阻止地下水和土壤水直接上升到地表。

2.2.2 化学治理

化学治理是采用化学改良剂置换盐渍化土壤中的钠离子,从而降低盐渍土中的交换钠离子含量,达到降低土壤钠碱化度的目的。土壤胶体中的主要离子由钠换成钙后,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水性,促进洗盐速度,达到治理盐渍化的目的。

2.2.3 农业和生物治理

研究资料表明:当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0.2%,植物生长受阻;而当土壤含盐量达到2.0%以上,大多数植物死亡。但是,不同的植物(作物及品种)的耐盐性有很大差异。据初步调查,我国现有盐生植物423种,分属66科,199属。耐盐植物的改良治理功能是:增加地表覆盖,减缓地表径流,调节小气侯,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防止表土返盐、积盐。

2.2.3.1 植树造林

树木对水的截留量是作物或草地的10~100倍。盐渍化土壤植树造林,可防风固沙,降低地下水位,调节小气候,抑制盐分上升,还可以减轻旱涝灾害,有很好的治理改良效果。盐渍地造林要选择抗盐碱性强的林种,乔木树种有旱柳、垂柳、刺槐、侧柏、桑树、苦楝、白榆、杏、枣等;灌木树种有枸杞、紫穗槐、沙枣、沙棘、胡杨、小意杨、圣柳、杞柳、白蜡条等。克拉玛依市的经验证明:采用乔乔混交、乔灌混交两种造林模式,可以提高盐渍地造林成活率。

2.2.3.2 种植牧草

治理改良盐渍化,前期最好先种植耐盐碱的牧草。据研究,连续种植牧草后,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大都有所增加。根据新疆的治理实践,草木樨、苜蓿等牧草的生物产量高,治理盐碱土效果好。

2.2.3.3 种植耐盐作物

耐盐作物有向日葵、蓖麻、谷糜类、甜菜、玉米、棉花、高粱、大麦等。同时通过遗传育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强抗盐新品种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 马春莲,罗成科,许强,等.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对宁夏银川北部中度盐碱地及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3046-3047.

[2] 秦嘉海,吕彪,南永惠,等.糠醛渣的改土增产效应[J].土壤通报,2014(5):237-238,233.

篇5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甘肃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甘肃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04年监测甘肃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甘肃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甘肃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河北、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篇6

(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730070;2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甘肃民勤733300;3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武威733000;4甘肃河西走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武威733000;5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南昌330032)

摘要: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是武威盆地的主要天然屏障。近半个世纪来,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退化的共同作用下,石羊河下游水质变差、流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严重制约石羊河下游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发掘石羊河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认为民勤生态环境治理应以治水为主:(1)结合中国现有政策,加快发展建设石羊河中游地区节水型农业,保证下游的水量,以缓解民勤绿洲农业生产与生态用水的不足;(2)严格控制地下水过量开采等极不合理的人为活动;(3)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以保证河流流量及河道畅通。希望通过以上方案力争使民勤绿洲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259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羊河中下游退耕地土壤系统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41161049)、“荒漠区沙生针茅种子萌发机理研究”(31160264)。

第一作者简介:王理德,男,1969 年出生,甘肃民勤人,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通信地址: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西路390 号甘肃省治沙研究所,Tel:0935-6113503,E-mail:wld69@tom.com。

收稿日期:2014-09-28,修回日期:2015-01-28。

0 引言

民勤绿洲位于东经103°02′—104°02′,北纬38°05′—39°06′,处于河西走廊东部北侧石羊河流域下游,深居沙漠腹地,处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2 个沙漠间,中部由石羊河洪积及湖积形成的绿洲[1],总面积1.6×104 km2,其中沙漠、戈壁、剥蚀山地和盐碱滩地占总面积的91%,农田绿洲占总面积的9%。辖20 个农业乡(镇),3 个牧业乡,共249 个行政村,总人口28.86 万。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所覆盖,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为115 mm,但蒸发量却高达2646 mm。

民勤绿洲地区,曾经是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水草特别丰美的天然柴湾[2]。但是,由于石羊河上游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及水资源的需求增加,流入石羊河中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3-4]。为了维持下游的生产规模和缓解生态用水的需求,在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该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现象,特别是民勤绿洲区更为严重,到1995 年该县已打井11000 余眼,造成地下水位下降4~17 m。据统计,1995 年民勤全县实际播种面积仅占总耕地的1/2,造成土地大面积弃耕而撂荒[5-7]。如果管理不当,这些退耕地就会不断退化,甚至引起风蚀沙化,成为新的沙尘源,势必会加快石羊河中下游地区向中国沙尘源区和特级生态危机区转变,由于上述人类活动,违背了绿洲的生态规律,使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的民勤绿洲呈现不断衰退的趋势[8],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同时也关系到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绿洲生态系统的安全及稳定。

1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现状及其特征

1.1 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近年来,随着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民勤流域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9-10]。民勤绿洲目前地下水位已达10~30 m,重复利用地下水,加剧水质的恶化,地下水矿化度增加了0.5~5.6 g/L,同时范围也逐渐扩大,水质恶化的趋势由北向南推移。1995 年湖区一带分布约250 km2土地地下水矿化度超过5 g/L,有的地方高达16 g/L。导致7.61 万人、12.41 万头牲畜饮水极度困难,目前仍以年均0.12 g/L的速度上升[11]。

1.2 土壤盐渍化

民勤绿洲是该地区一种特殊水热条件组合下形成的特殊景观, 绿洲内部土壤盐渍化区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遭受盐渍化危害最严重的地方[12]。近些年来,石羊河流入民勤境内的水量急剧减少、淡水资源紧缺,不得不打井引用地下水灌溉或弃耕,地下咸水大量灌溉于农业,而全年有效降水不能淋溶出植物根区的盐分,使得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影响土壤质量,进而降低作物产量[13-14]。20 世纪60 年代初退耕地盐渍化面积从1.25×104 hm2 上升到80 年代初的2.2×104hm2,到90年代初,盐渍面积已扩大到4.1×104hm2。根据甘肃省地矿局统计,1994 年民勤具有细土带面积3733.5 km2,其中非盐渍化土地1205 km2,剩余2528.5 km2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其中,轻盐渍化的有325 km2,轻盐土为20 km2,多数分布在湖区一带。据调查湖区1958 年耕地盐渍化面积为105.33 km2,到1981年上升到255.93 km2[15]。

1.3 植被减少,沙丘活化

上游地区超量用水,使下游地区的地表径流量锐减,不能满足农田灌溉,便转向地下水开采。近20 年来,地下水量的严重超采,造成民勤绿洲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植被枯梢甚至死亡。20 世纪50 年代民勤仅天然“柴湾”就有724 km2,截至1991 年,累计营造灌木林274.2 km2,沙枣林172.5 km2。后来人工林发生严重衰退,天然“柴湾”有58 km2生长不良,360 km2死亡;沙化退化面积有4463.33 km2[16]。

近20 年来,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草本严重衰退,尤其是草甸植被,大幅降低生物生产量。20 世纪50 年代,沙枣是民勤绿洲主要的治沙造林树种,地下水位下降到6 m以下时,沙枣就会衰败甚至死亡[17-18]。旱生的沙拐枣、油蒿等取代了由于缺水逐步衰亡的半固定沙丘上的梭梭;旱生的白刺群丛逐步代替了弃耕地上的湿生植物。在现存的小灌木、半灌木荒漠植被中,只有衰败的沙蒿和苦豆子群丛,其他植物很少,植物衰退十分严重,凝结水与大气降水成了天然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唯一水分。植物根系由于吸不到水分而严重衰退甚至死亡,导致风沙威逼民勤绿洲,流动沙丘每年以3~6 m的速度向前推进[19]。

1.4 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

土壤盐渍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会加剧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绿洲边缘的沙丘正逐步推向农户住宅区,面积也在逐步扩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摧残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使其处于危机之中。

自清代康熙年间,土地荒漠化程度不断加重。解放前200 年内,民勤绿洲内大量农田遭到了流沙埋压,被吞噬的农田约1.7×104 hm2;原石羊河的终端湖——青土湖,成了沙漠入侵绿洲的通道;绿洲内唐代连古城及汉代三角城这2 座文化遗址陷入沙漠6 km[20]。

植被衰退甚至死亡,导致民勤绿洲防风固沙天然屏障的破坏,使沙丘活化,荒漠化与风沙灾害加剧。全县有荒漠化土地889.20 km2 [21] ,约1/3 的现有灌区内耕地遭受风沙威胁,时常发生毁种、毁苗的现象。

1.5 土地因灌溉水源严重不足而弃耕

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大量用水,下游来水量的减少,造成民勤盆地地表水严重不足,使成片土地撂荒或者弃耕。民勤绿洲内用河水灌溉播种的面积,由原来6×104hm2减少到2.7×104 hm2,坝区原有2×104 hm2耕地可利用河水灌溉苗水1~2 次,现已全部用井水灌溉。湖区因缺水大约0.67×104 hm2 水歇地全部弃耕或者撂荒,1.2×104 hm2耕地改为轮休地或部分撂荒弃耕。据民勤县资料显示,1995 年,全县耕地有8×104 hm2以上,而实际耕种面积只有4×104 hm2[22]。长期的弃耕又会引起土地风蚀沙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水源匮乏是制约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恢复及工、农业发展的主要的限制因子[23]。

1.6 土壤板结适耕性日趋变差

民勤绿洲由于水源匮缺,部分耕地灌溉不得不使用高盐、高碱的地下水,使土壤含盐、咸量迅速增加,土地生产力持续下降,破坏了耕地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学性质,久而久之土地的适耕性逐渐变坏。钠离子大量存在于高矿化度地下水中,使土壤中胶体分散,耕地板结硬化,孔隙堵塞,透气性变差,不但翻耕困难,而且耕后土块大而坚硬,难以敲碎,使农业用工和费用增加。

1.7 风沙灾害和沙尘暴

据记载,近年来历史上罕见的强东风和沙尘暴多次袭击民勤绿洲,次数越来越频繁,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且风力大多数在9 级以上,有时风速达22 m/s。1993 年5 月5 日,在民勤绿洲一带出现的特沙尘暴,黑霾墙高300~400 m,瞬时高达700 m,最大风速34 m/s,使民勤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6 亿元,并造成数十名小学生和数千头牲畜伤亡[24]。2010 年4 月24 日,民勤县遭受了10~11 级特强沙尘暴袭击,持续约3 h。最小能见度为0 m,瞬间极大风速达到28 m/s(阵风10级)。据初步统计,这次灾害给民勤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5 亿元。

1.8 部分水体污染加剧

河西走廊疏勒河水系污染较严重,其支流石油河有66.7%的项目超标,挥发性酚超标65.2 倍、石油类24.2 倍、氨氮2.74 倍、铜2.00 倍、高锰酸钾盐指数超标0.45 倍;其次是石羊河水系,仅武威市2000 年排入石羊河的废污水量就达2471147 万t[25],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盐指数、大肠菌数等均超标。水质的污染及盐化不仅加剧了水资源危机,而且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劣变。绿洲农业中下游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造成中游报喜,下游报忧,绿洲上移的局面,这都是由于石羊河上、中游过度用水而造成的不良结果。

上述体现的由于水体污染而使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土壤积盐和气候干旱极其相关的[26]。民勤绿洲区内不断退化和被损坏的生态系统功能,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生态屏障的消失,不但加剧了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使武威盆地环境与经济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威胁。

2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

2.1 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民勤绿洲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是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三面环沙,绿洲北部、西部、东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仅有南部沿石羊河一条绿色通道与流域中上游的武威绿洲相连,绿洲内大部分土地由沙砾石覆盖,具有地缘性、维水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气候上是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日照丰富,寒暑巨变,大风、沙尘暴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在景观上表现为一望无际的沙漠与戈壁。

2.2 上游需水量增加,流入中下游水量急剧减少

石羊河是唯一流入民勤地区的地表水源河流,流域上游各支流的出山口径流量由20 世纪50 年代的15.592×108m3减少成20世纪90年代的的13.716×108m3[6],且上游支流出山口年均径流量最小值11.606 亿m3出现于40 年前的1970—1974 年[27]。近30 年,由于上游武威盆地兴建山谷水库和水利配套工程,上流灌溉等用水量增加,使得流入民勤绿洲地表水逐年递减,由50 年代5.935 亿m3降到90 年代1.805 亿m3,上、下游地表用水比例由1950 年的1:0.62 降至1990 年的1:0.15(见表1)。

石羊河径流的演变情况表明,该流域在水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等各方面都存在弊端,这些弊病已造成民勤绿洲缺水严重,耕地面积日益退化萎缩,使民勤绿洲乃至整个石羊河流域的土地沙化及荒漠化严重,农业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8]。

2.3 掠夺式开采地下水资源

近些年来,石羊河流入民勤绿洲内的水量急剧减少。根据有关水文资料,20 世纪50 年代民勤绿洲地表水年均径流量为5.0 亿~6.0 亿m3,70 年代大幅减少,平均为3.23 亿m3,到90 年代仅约2 亿m3,比50 年代减少了近2/3。特别是近40 年来,民勤绿洲地表水流量以年均2%的速度减少。为了维持原有的农业生产及生态用水,大规模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出现,人们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开始打井提取地下水,至今已打井11000 余眼,其中6000 眼深水井。年均提水量4.5 亿~5.0 亿m3,年均超采约2.4 亿m3。由于采补失调,最后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有的地区下降17 m。当地农民为了提水,不断更换深井机泵,取水材料及电费等运行成本逐年增加。掠夺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苦水出现了穿层运动,造成湖区人畜饮水质量恶化;地表水的严重不足,不得不反复提灌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浓缩水质变劣,造成大面积土地盐渍化[18]。

2.4 区内人口压力过大

据史料记载,1934 年民勤县仅有人口11.3 万,1996 年达到了28.86 万,增长2.5 倍以上。过去人们主要依靠泉水与河水进行农业灌溉。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迅速增加,河水急剧减少,开采地下水成为民勤绿洲生存的必然之举。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使得绿洲内原有林木逐渐死亡,很多“柴湾”变为活化沙丘。不仅如此,由于没有根本解决将近30 万人的粮食、燃料及家畜饲料等问题,其长期的樵采天然植被、开垦农田,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加剧了民勤绿洲的沙化进程。

总之,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各种矛头都指向日益短缺的水资源。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对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及其恶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从以下8 点出发,可促进民勤绿洲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改善及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得于民勤绿洲生态系统的安全及稳定。

3.1 充分发挥石羊河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统筹规划,依法治水

3.1.1 按照“代内公平”原则,合理调配流域水量在干旱环境条件下,一个流域的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要发展河流全流域的社会经济,不能超越“绿洲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参照国内外用水标准,在上、中、下游全范围内,根据其发展状现状和水资源的多少,以水定人口、耕地、林牧,甚至以水定产业结构。但从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看,不可能也不应该为保证上、中游的经济发展而牺牲下游,更不能以制约上、中游发展工业与农业的代价来维持下游的生态自然平衡。这些矛盾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水资源调配方案,确保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3 个范围内可持续的发展。

据石羊河水土资源现状分析显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 亿m3。按照现行灌水方法,可灌溉面积最大为24.5×104 hm2,而当前实际灌溉面积已达33.4×104 hm2[22],而且流域内生活和工业用水不断增加,水资源明显利用过度,使得中下游用水矛盾突显。今后需根据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流域综合水利合理开发利用程度,并结合适度规模经营的实际,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全流域内的关系,发挥流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加石羊河下游水量。要以持续发展的战略统筹考虑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用水同时,应给予民勤绿洲地区合理适量的地表水,尽早制定落实整个流域分水方案,使民勤盆地有一定的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

首先,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使石羊河流域各地区用水得到合理分配,不能偏废任何一个区域,真正发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管理局的权威水量管理职能,并以工程措施及相应的管理制定,保证实施流域内地表水分配方案;其次,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中心,破解“结构性缺水”难题,进行跨流域调水,促进生态持续好转;最后,扎实推进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项目,将民勤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8506 万m3,确保石羊河流域内蔡旗断面过水量在3 亿m3。

3.1.2 改善地下水质,合理治理地下水民勤绿洲地下水水质差是符合水质分异规律的,从地理位置来讲民勤盆地是石羊河流域的尾闾区;从自然形成过程来讲,这个区域成了积盐场。改善地下水质最终目标就是降低地下水的矿化度,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地下水中的盐分合理转移。其主要途径有:(1)建立盐场进行晒盐,或将高矿化度的地下水抽出并排入沙漠低地,综合利用地下水;(2)利用地表水源补给地下水,稀释地下水;(3)结合盐碱地改良,进行综合治理。

3.1.3 采取严厉措施,限额地下开采《武威快报》显示,民勤绿洲的湖区在1995—1997 年间共打井170 眼,静水位逐年下降,有的区域下降10 m,水质日趋恶化。为解决人畜及生产用水,原中渠乡(现合并为西渠镇)所打的70眼深井中,已有20眼井水中矿化度超过2 g/L,5 眼已超过5 g/L 以上。根据考察成果可知,应采取严厉措施,在采补平衡的前提下进行限量开采,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对当地开采地下水的行为作出规划,并论证。逐步实现生态平衡,使地下水位停止下降,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

3.1.4 从外流域调水,以缓解当地的用水矛盾武威地区水利部门资料显示,民勤绿洲共有水资源2.8亿m3/a,其中,可利用的水资源有2.2 亿m3/a,已实施调水工程可供水6×107 m3/a。人畜的用水量为2.95×106 m3/a,林地、草的地用水量为0.2 亿m3/a,工业的用水量为1.27×106 m3/a,可利用于农业的水资源每年只有2.5578亿m3。按当前平均灌溉用水量7.5×103 m3/hm2计算,可灌溉农业用地3.14×104 hm2,也就是说3.14×104 hm2 耕地与2.56 亿m3水是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平衡点。石羊河流域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地区,从长远看节流确有巨大潜力,但跨流域调水是破解该区域“结构性缺水”的根本途径,应加快改善技术和经济条件,使异域调水切实可行。

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石羊河流域上游建立水库13 座,截留了流入民勤绿洲的地表水,同时又高标准衬砌水渠786 km,渠道渗入量大为减少,各项水利工程在兴建前都没有进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是大的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要多方论证。故应坚持生态环境影响论证评价,分析论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通过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发展人工植被的同时保护现有植被

为了保护现有植被应该加强林业保护区的管护,严禁滥垦滥伐;与此同时,借助天保工程和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等大力发展人工植被;借助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和省财政防沙治沙项目加速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减少民勤绿洲风沙灾害。树种选用上应把营造防护林带和建设燃料基地结合起来,要选用耐干旱的沙拐枣、柠条等优良固沙植物,也可引种黄芪、枸杞、甘草等药用植物和一些效益好的经济抗旱植物,如文冠果、沙棘、新疆大沙枣等,使民勤绿洲修复与开发齐头并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3 合理分流当地居民,限制牲畜数量

为了缓解人口及牲畜等动物给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根据当地现有水土资源,核定区域内人口及牲畜承载量,严格控制人畜量的增长,并把富余的农民,部分劳务输出到外地;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把优质人力输入乡镇企业,稳步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以水定牧的原则,限制牲畜数量,优先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存及生活环境。

3.4 增强环保意识,积极治理污染

从区域上协调环境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落实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认真搞好环境规划,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和清洁水行动计划,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同时,实施“谁污染、谁治理”,把环境治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只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才能确保民勤绿洲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5 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

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是民勤绿洲的最终出路和前途,利用节水灌溉(滴灌、喷灌等)及温棚种植、养殖技术,提高规模效益;通过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发展第三产业与环保工业,调整经济及农业结构。推广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提高水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把民勤绿洲建设成一个稳定、高效、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地膜种植每hm2可节水4500m3,如果地膜种植1.3×104 hm2,产量可以增加。15%~20%。如果采用滴灌节水技术,原来灌1 hm2地的水现在可以灌4~5 hm2,每公顷地用水量相当于漫灌的1/4。测算成本可得,1 hm2渗灌需投入近1.5 万元,基础设施可用20 年,比漫灌1 年每hm2 节水6000 m3,节约电1200 kW· h,节约化肥450~600 kg,节工135 个,增产幅度为15%~30%,这样3 年可以收回成本。根据民勤县薛百乡的实际调查,他们采用地膜栽培、棚膜育苗等方法,使得辣椒产量增长为52.5 t/hm2,为过去的5 倍,使原来1 hm2地的利用率相当于现在5 hm2的。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用水效率,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更提高了单位产量,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基于以上调查研究,民勤绿洲应利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大力推广日光温棚养殖及温棚、地膜种植等农业新技术。

3.6 加强科学研究和水资源管理

认真做好天然植被的退化与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深入探讨降水、蒸发、林地渗透量、流沙地含水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测定固沙林植物种的蒸腾强度,测算可供植物生长利用的有效水量,研究固沙林合理的营造密度,基于定量的科学研究基础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在管理方面,首先石羊河流域管理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行政立法管理,及时做到监督检查;然后,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紧缺的宣传力度,增强当地居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

3.7 积极申请国家支持

在搞好现有灌区节水灌溉、退耕还草工作的同时,抓住《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基金,积极向国家争取资金,在民勤绿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申请建立省级甚至国家级沙漠化治理及节水性生态工程示范区。

3.8 充分利用已经建的连古城自然生态保护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勤绿洲内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禁农民采挖沙生药材提高经济收入及砍伐植物作燃料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上至农村干部,下至群众。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耐心细致的对当地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让群众认识到生态危机,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长远利益,不但要做到造福当代,还要惠及子孙。

以上措施的贯彻实施,可以很好地遏制民勤绿洲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有效防止腾格里沙漠南侵,改善该地区群众的生存条件,使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可为国分忧,下可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 魏怀东,高志海,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32-36.

[2] 冯绳武.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J].地理学报,1963,29(3):241-249.

[3] 苏志珠,卢琦,吴波,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J].中国沙漠,2006,26(3):229-334.

[4] 王世金,何元庆,赵成章.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22-29.

[5] 李丁,马金珠,南忠仁.民勤盆地地下水位下降特征与可持续利用评价[J].中国沙漠,2004,21(6):734-739.

[6] 王琪,史基安,张中宁,等.石羊河流域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趋势分析[J].中国沙漠,2003,23(1):46-52.

[7] 王理德,姚拓,何芳兰,等.石羊河下游退耕区次生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J].草业学报,2014,23(4):253-261.

[8] 马瑞,王继和,屈建军,等.1960—2005 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3):714-722.

[9] 张瑞君,段争虎,陈小红,等.民勤县2000—2009 年来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分析[J].中国沙漠,2012,32(2):558-563.

[10] 刘小刚,张富仓,杨启良,等.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2222-2228.

[11] 俄有浩,严平,仲生年,等.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位动态研究[J].中国沙漠,1997,17(1):70-76.

[12] 贾宝全,慈龙骏,蔡体久,等.绿洲-荒漠交错带环境特征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04-1108.

[13] 黄翠华,王涛,薛娴,等.民勤咸水灌溉及SWAP模型模拟研究[J].中国沙漠,2011,31(2):288-294.

[14] 蒋静,冯绍元,孙振华,等.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2):2637-2642.

[15] 肖洪浪.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区土壤退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1988,5(27):33-40.

[16] 李福兴,杜虎林,肖洪浪.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战略和建设[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6,9(3):4-10.

[17] 赵文智,程国栋.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综述[J].科学通报,2002,46(22):1851-1857.

[18] 王根绪,程国栋.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3):363-368.

[19] 孙国夫.改善民勤生态环境质量加速民勤生态农业建设[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9(1):24-27.

[20] 郭承录,李宗礼,陈年来,等.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草地退化问题分析[J].草业学报,2010,19(6):62-71.

[21] 张永明.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及治理途径[J].水电站设计,2001,17(4):14-16.

[22] 冯起,李宗礼,高前兆,等.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需水与生态建设[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7):806-814.

[23] 吕晓东,王鹤龄,马忠明.河西内陆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2):3161-3167.

[24] 李福兴,杜虎林,肖洪浪,等.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战略和建设[J].中国沙漠,1996,16(4):417-421.

[25] 魏晓妹,粟晓玲,陈俭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35(12):1-4.

[26] ,郭玉珍,郑延祥,等.甘肃旱作农业区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2,32(1):155-162.

篇7

关键词: 逆向思维; 新理念; 环境观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78-02

众所周知,传统的正向的思维和方法大部分时候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实践中诸多实例证明利用传统的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可一旦运用反向思维,更有利于问题的科学解决,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同样如此,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客观的环境观点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进行生态环境观念教育的时候,教师既要从正面说明事物,也要从反面及时反省,说明事物的特性和发展趋向。在分析事物时,要敢于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注重引导学生“反其道而思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对待问题的分析态度将会更加理性化,处理事情的态度将会更加科学化,其环境观念将会逐步客观化,将更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

以下是作者在中学地理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通过几个教学案例,阐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环境观教育的过程,为中小学地理课的进一步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案例一:大型水电工程的反思――水电真的是清洁干净无污染的能源吗?

正向思维: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但水能的开发利用程度还非常低。到目前为止,全国水力发电量仅占技术可开发利用量的1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必将日渐枯竭,能源紧张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大力开发水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需求,我国已把大力开发水能作为一项长期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大江大河,除怒江外,已全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电站。怒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条没有被水电站拦腰截断的大河。而对怒江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已在论证中,截断怒江指日可待。同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水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两大突出优势,同时,水库还兼具有防洪、提供清洁用水、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因此,开发水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综合效益良好,水能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之一。

逆向思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以及欧洲的反水坝运动日益高涨。他们反水坝的主要理由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坝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库储水会导致大片森林被淹没,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并造成下游河床干涸,至使河口三角洲和海岸线退缩;河口鱼类资源减少甚至消失;河口三角洲海水倒灌,土壤出现盐碱化,农业大幅减产;同时,在工程施工地,由于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将会加剧;与水电站相配套的新城镇和新的道路系统将侵占大片农田以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库区还可能使得某些疾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病等高发和蔓延;还有可能截断某些洄游性鱼类的生存路线,导致这些鱼类绝迹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反坝人士最不愿看到的。(2)水坝潜伏着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任何一座水库都是有寿命的,都会有它於满、老化和报废的时候。在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环境下,水库的实际寿命往往比人们当初设计的预期寿命要短得多。而且随着大坝年龄的增加,大坝逐渐老化,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重大隐形威胁。此外,战争的阴影从来没有从地球上消失,不可抗拒的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意外溃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3)水坝带来的经济利益得不偿失:为了确保从水坝获取利益,必须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牺牲许多其他利益,尤其是社会和环境的利益。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如果大坝老化,需要拆除大坝,不仅耗资比新建大坝多得多,而且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比建造大坝时多得多,光是大量淤泥下泄给下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难以预测。因此,从长远看,代价昂贵,得不偿失。

新理念:毫无疑问,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水能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洁能源,水能的开发也不能一劳永逸,但水能的利用的确能缓解很多国家能源紧张的问题。因此,我们绝不能反对修建水利工程,而是要合理发展水能。反坝和拆坝者所讲述的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道理,相反,可以帮助决策者和执行者更注意在流域规划、枢纽设计、大坝施工、水库调度及电站运行等方面更加有重点地考虑生态因素和环保因素,加强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评估和环境保护研究。美国的拆坝工程实践和生态后果,对我国退役坝管理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一贯以简单的支持态度不可取,而应多方论证,以科学的态度“有备无患”地对待水电工程的修建。

案例二: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反思――人工种草种树是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吗?

正向思维: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荒漠化。为了治理荒漠化环境,恢复其生态,人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大人工植树种草的力度,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从而达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止土地荒漠化的目的。而人工种植植被,在理论上可以加倍实现提高植被覆盖率的速度,因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人工种植植被的办法,成为人们促使生态环境好转的首选方案,并得到推广实施。

逆向思维:在锡林郭勒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工造林已达60余年,可森林覆盖率仍不足1%,人工林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茁壮成长。这说明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生长有它自身的客观生态规律,而受人工造林的因素影响却极小。因为乔木被人戏称为“干旱地区地下水的抽水机”。人工造林使宝贵的地下水更加容易被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导致土壤的干燥程度进一步加大,可见,大量植树造林不是一种因地制宜改造荒漠的良策。此外,人工种草是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呢?实践证明,大量人工种草一则成本高,二则可能带来大量外来物种,导致生物入侵,从而面临着给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更加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人工种草也不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什么样的措施既简单又可行呢?2000年以来,中科院生物所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围栏实验(设立生物圈保护区)。实验当年,滩地的草木覆盖率就达100%,草层高度达80厘米以上,亩产鲜草820斤;流动沙丘的自然植被恢复率达30%;平均每提高10%的覆盖率费用每亩仅为1.73元。第二年效果更加惊人,自然萌发的榆树苗每平方米达321棵,草层高度达1.43米,亩产鲜草5300斤。

新理念:我们并不是反对在荒漠化地区的人工治沙。但是,如果退化沙地的治理既不用种树、也不用种草,仅自然力就能完全恢复退化的生态,岂不是一种更好的办法?此外,自然恢复的植被没有外来物种,多为当地优质的禾本科牧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实验充分说明了利用自然力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种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风险最小的途径。由此可见,撇开人为的干扰,以自然之力修复环境,就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大保护。

案例三:“大树进城”的反思――“大树进城”是目前我国城市绿化的最好方法吗?

正向思维:大树,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树体高大或树龄较大的具有较高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香樟、桂花、银杏等。“大树进城”就是把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远离城市的乡村、山区生长的树木移植到城市里,从而达到绿化城市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了在短时期内解决城市绿地系统的三个重要量化指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为了获得“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人居城市”等称号。因此,“大树进城”成了当今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最主要的绿化手段,其绿化成果显著,且普遍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一方面,“大树进城”既提高了绿地率,又提高了绿化覆盖率,短期产生了有目共睹的绿化效果,达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另一方面,搞活了农村的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逆向思维:大树由于来源于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大部分是野生树。“大树进城”严重破坏了当地农村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绿了的同时,乡下黄了,山上秃了。众所周知,生态是无界线的,是公共的。从城市周边其他地方运来的大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美化了城市,对城市生态起到了良好的环境作用。但对于那些被取走大树的城市边缘地区、乡村、山区,挖掘大树却将会造成大树原生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加速珍稀物种的灭绝,并可能进一步影响该地区的气候、水源、地质等各方面,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由于移植的大树根系遭到破坏,成活率低,“一命呜呼”和“奄奄一息”的大树实不少见,损失惨重,惨不忍睹。另外“大树进城”,树看起来着实高大,但由于其根系很浅,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就很容易造成树倒的惨剧,出现年年栽树年年无树的悲惨局面。显然,这种做法是一种极大的生态浪费。同时,“大树进城”还滋长了农村非法挖采的风气,促成了一些农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行为,不利于农民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实不可取。

新理念:大规模“大树进城”是一种只顾自家小环境,忽视周围大环境的做法,并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理念,且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浪费,经济损失严重,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大规模“大树进城”的风气应该尽早给予制止。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和能力很有必要,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特别策划――水坝惹是非[J].中国国家地理,2003(10).

篇8

关键词:白银;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1问题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北临腾格里沙漠,南接陇西黄土高原,特定的地理位置致使全市境内生态环境异常严酷,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干旱问题

2000年气像资料显示,南部的会宁县为389.20mm,年蒸发量为1 693.60mm,是降水量的4.40倍,北部的景泰县年降雨量为148.60mm,年蒸发量则为2 590.20mm,是降水量的17.40倍。若以500mm等雨线作为干湿分界线,全市三县两区均属干旱地区,且降雨量低于300mm的地域面积在70%以上。据记载,自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间发生大小旱灾就达35次之多,平均不到一年半就发生一次。2000年在全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持续近10个月时间未形成一次有效降雨,造成全市所有干旱山区夏粮因无法下种而受灾,以致大部分灾区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给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危胁。

1.2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区主要由黄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祖厉河流域构成。黄河流经白银区、靖远县、平川区和景泰县,全长214km,其支流祖厉河纵贯会宁全境和靖远5个乡,全长150km。根据白银市水土保持区划,白银市水土流失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6%。除景泰西北部降雨稀少,土壤侵蚀以风蚀为主外,其它地区均以水蚀为主,全年降水的60%~70%形成地表径流,年流失土壤6 112万吨,土壤侵蚀模数达3174.09t/km2。仅祖厉河流域年侵蚀总量就达4316.0万吨,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量的70.60%。相当于每年流失表土4.50mm左右,大量的泥土随水顺河流走,使祖厉河成为黄河水系上有名的泥河。

1.3草场退化问题

综合白银全市植被分布状况,大体可分为山地草甸草原、山地森林灌丛、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类型。草场退化问题则集中反映在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分布区。在水平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由草原向荒漠过渡,植被草场呈明显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天然草原面积的缩小和牧草产量的下降两个方面。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毁林毁草开荒,因大面积开荒造成植被破坏、草场面积缩小的程度虽无准确数据可查,但从各县(区)土地概查资料中全市耕地面积(51.49万公顷)与统计资料中全市耕地面积30.17万公顷两者之间的差距(21.32万公顷)而言,就足以说明毁林毁草开荒的程度。在开荒问题比较严重的祖厉河流域,据调查,部分农户开荒耕种面积相当甚至大于承包地面积(以上涉及的数据只作论证问题时参考);除此,草场退化问题则主要表现在草原荒漠化引起的牧草产量下降方面,退化草地平均草产量下降30%~50%。客观分析造成退化的原因,既有大气候环境变化导致的干旱等自然因素造成草场退化的不可抗因素,又有长期超载过牧、滥樵乱采等超过草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限形成草场退化的人为因素,但随着草场水平分布的不同,造成退化的的原因也有明显差异,南部以草原草场为主,其退化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兼有不可抗因素;北部以荒漠草场为主,其退化因素则主要为不可抗因素,兼有人为因素;最受人们关注的则是平川、靖远北部的草原沙化问题,有关调查资料表明,该区内已有近2万公顷荒漠草场退化为沙漠化土地。

1.4城市环境问题

白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矿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体污染。据统计,全市每年向黄河排放工业废水达2 5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 693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7.34%,生活污水821万吨,占32.66%,工业污水处理量为1 160万吨,仅占排放量的68.50%,处理达标率仅为30.69%;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彻底处理便排入黄河,造成黄河白银段重金属严重超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黄河,造成黄河白银段大肠菌群常年严重超标;二是大气污染。城区大气主要呈煤烟型污染,目前市区年耗煤量达100.36万吨,其中工业煤70.36万吨,民用煤30万吨,每年排放烟气151.97亿立方米,净化处理129.84亿立方米,净化率84.55%;年排放二氧化硫2.897万吨,烟尘及粉尘1.25万吨,空气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浓度严重超标;三是噪音污染。目前,一类混合区昼间等效声级超标1.20分贝,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等效声级超标0.40分贝,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

在表明白银生态环境严酷的上述四个主要因素中,既有原生的自然环境问题,又有次生的人为环境问题。对此,在制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中要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既要重视对次生环境问题的改善,又始终不可低估原生环境问题对全市生态环境的基本影响,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2对策

2.1三水齐抓,拓宽水路,以水治旱

干旱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全市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白银来讲,水既是生存条件,又是发展要素,有水就有生机,有水就有希望。就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水既是维护生态的决定因素,也是建设生态的必备条件,立足白银实际,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全力抓好水利建设,走以水治旱的路子。

2.1.1有效蓄集天然降水白银境内降雨少,且分布不均,春夏多旱,秋季又宜形成洪涝灾害。因此,对天然降水进行有效蓄集,是保障生态建设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自“121”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境内传统旱作农业发生了根本性转折。靠工程措施集雨并实行节水补充灌溉,调节改善降雨在时空和雨量分布上的不均,实现了以水治旱的目的,保证了旱地农作物及林木生长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变被动为主动抗旱,变侧重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时利用天上水,形成了“三水齐抓”的新思路。对此,今后的生态建设中还须进一步在推广中予以创新和发展。首先在集雨方式上,由单一的庭院屋面集流向集流场集流、道路集流、坡面集流、排洪沟集流、耕地轮歇集流发展,其中坡面是水土流失程度较严重的地段,也是实施生态建设的主要区域,地形复杂多变,集雨方式灵活多样,目前,大多通过修筑水平梯田、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鱼鳞坑等工程措施实现雨水蓄集,这些措施已在过去生产中得以实践,对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今后还须严加规范,并积极引进推广集水面处理新技术,如覆膜、喷洒防渗材料有机硅、乳化沥青等,使过去单纯修筑蓄水池窖、塘坝的蓄集方式向以土壤为“水库”的大田富集方式上扩展,通过合理配置集水工程,使坡面上的空闲地得以科学利用,实现全方位综合集水;其次在用水目的上,要由主要解决人畜用水向保障生态建设、发展庭院经济、农田补灌方面延伸;在用水方法上由单一的人担车拉点灌向滴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发展。

2.1.2 高效利用灌溉用水目前,全市已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25.98万亩,已形成了以高扬程提灌为主,井泉库灌为辅,集雨节灌为补充的新格局。根据水利建设规划,今后15年,全市将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多万亩,累计达到226万亩,农村人均1.50亩。随着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水资源的进一步贫乏,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问题,将成为今后水利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立足白银水资源和灌溉方式现状,近期宜抓好常规节水技术的推广,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微、喷、滴灌工程技术。在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渗灌、插管根灌、膜孔灌以及利用注水枪根部注水等技术措施,以总体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1.3强化土壤保水性能地面水分蒸发是造成土壤含水量低,导致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白银境内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土壤水份年平均蒸发量高达近2 000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7倍多。因此,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数量和孔隙度,抑制土壤水份物理性蒸散,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实现土壤内部以肥调水功能,提高土壤水份利用率,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干旱问题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对土壤进行保护性耕作、科学施肥、轮作倒茬等。近年来,通过研究和实践,又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土壤保水抗旱技术,如目前已广泛应用的覆盖塑料薄膜、铺压砂石、秸秆、厩肥以及造林中在穴内添加草、锯末、绿肥等抗旱技术,今后在生态建设中必须加以推广应用,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保水剂、ABT生根粉、菌根菌、稀土、生物合成剂等高新技术材料。

2.2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进,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依据白银地域特征,实施水保治理宜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规划布局,在县(区)内不论大流域还是小流域均应坚持“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进”的原则,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并统一步调,协同进行,限期完成。水土流失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只能采取综合性、社会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实践证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政策完全正确有效,并且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今后应根据流域间的差异性,从当前着手,从长远着眼,在两者的最佳结合方案上多做研究,建立不同流域间的最佳治理模式,既治山又治水,既植树种草,又修桥通路,真正做到山田水林路综合治理。

2.3法律保障,科技支撑,恢复林草植被

草场退化问题的形成发展与人为活动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恢复林草植被,首先必须从控制和消除人为活动影响入手,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林地资源的依法管理问题,林地资源既包括有林地,也包括宜林地。但在管理过程中普遍侧重有林地的管理,对宜林地资源底子不清,管理疏漏,造成大面积宜林地资源流失,特别是陡坡开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为此,对现有的相关法律必须加以完善,强化群众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已遭破坏的植被依法进行恢复,对新的破坏活动给予严厉打击;二是封山与兴牧的关系问题。超载放牧是白银境内植被退化、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对此可采取切块封禁和舍饲圈养两种措施加以解决。近期内宜结合天保工程,对重点区域予以切块封禁,并逐年扩大封禁范围,封严禁一切放牧活动,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植被;长远考虑应引导群众走舍饲圈养的路子,并逐步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约束。饲料来源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结合生态建设发展人工种草来解决。三是科技支撑问题。从目前白银的实际分析,科技支撑的重点应放在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与示范上,当前急需在节水灌溉技术,集雨补灌技术,抗旱造林技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资源保护和持续经营技术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还要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使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在植被恢复重建中的支撑作用。

2.4城乡一体,标本兼治,亮化城市环境

白银是甘肃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通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使白银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区开发潜力最大的经济圈之一。今后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必须坚持“城乡一体、标本兼治”的原则。首先从维护居民基本生存条件的高度出发,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问题,特别对工矿企业“三废”排放问题要建立长期跟踪监查制度,从源头抓起,根治污染问题。与此同时,要不惜一切代价抓好城市绿化工作。城市绿化是当今世界社会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的城市林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白银城市林业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全国城乡一体化绿化试点城市建设和中韩合作大环境绿化等项目即将在白银启动,形势非常有利。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开展城市林业建设工作,在一次性搞好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庭院、厂区、居民区绿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大环境绿化。我们的起步虽晚,但起点一定要高,要立足大手笔、大动作创建绿化精品工程,力争用10~15年时间,把白银建成一座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篇9

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现状

海西州的水土流失主要以风力侵蚀为主。境内有大面积的风蚀残丘和戈壁荒漠,西部地区属典型风力侵蚀区,大部分属中度以上侵蚀,在矿产资源开发区和工业建设密集区、城市周边及道路建设沿线、绿洲农业开发区的周边有不同程度因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昆仑山、天峻等高海拔地区还有少量冻融侵蚀面积。

2.根据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宣传先行、加强监督、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思路和“西防东治”工作方针。海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以预防监督为主,重点抓好监督保护工作。其主要任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矿产资源开采、建厂、修路等开发项目进行普查登记,实行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实施进度、质量、完成情况,督促开发建设项目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减少原生地表破坏、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对违反水土保持法,破坏原生地表、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案件依法调查、勘验、取证,立案处理并进行恢复治理。生态建设以绿洲周边荒漠化防治为主,在绿洲上游水源区适宜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3.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机构设置情况。1997年成立了海西州水土保持工作站,属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挂牌机构。基于对水土保持工作认识的不足和当时条件所限,成立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站基本上未开展任何工作,加之机构名称不符合海西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无法开展相关工作。2000年,在省主管部门和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正式成立,并于2004年实现了和原挂靠机构人、财、物的完全分离,形成了独立的事业法人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步入了正轨。目前,全州已在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分别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构,其它各县(市)及三行委也挂靠在相关部门并开展工作。至此,已基本形成了全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网络,为今后全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

4.海西州水土深持预防监督站在独立后的两年中协同各地分站开展了大量工作。首先对全州重点矿产资源开采项目、道路建设沿线、工业生产建设密集区及绿洲农业周边人为活动造成的原生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做了详细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划定了重点监督区域,其次,把督促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依法行政、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和落实“三同时”制度的突破口,开展了开发建设项目监督检查、方案审批、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大检查,对青海碱业、大柴旦煤矿、都兰铁矿等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求企业限时整改,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落实进行跟踪督促直至落实到位,另外,加大了水土保持“两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缴力度和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对个别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擅自开工的采矿企业进行了停产整顿处理,收到了查处一案,宣传教育一片的效果,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州已有40余人次先后参加了各项水保业务培训学习、水保防治工技术鉴定、执法培训等,基本做到了执法人员先培训后持证上岗、水保防治工先鉴定后操作、方案审查人员先学习后实践的工作规程,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海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认识不够。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起步较晚,各阶层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了解甚少,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更谈不上把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导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得不到落实。不仅是企业业主不知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应与建设项目同时进行,就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此也知之甚少,有关部门在业主没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照样批准企业开工建设,还有的业主千方百计托人情找关系要求免去“两费”,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2.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协调不力。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牵扯多方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水土保持部门单一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基于对水土保持工作缺乏认识,部门之间疏于合作形不成合力。往往是许多开发项目在没有得到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就已将立项、征地、开工建设等相关手续办理完毕,而水土保持方案则是在项目开工甚至完工后为应付验收检查补办的,尽管表面上项目各项手续完善了,但已造成防治水土流失具体措施实际上的缺失,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常常处在“事后查处”的被动地位。

3.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并存。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速度的大规模提升带来的经济增长指标,另一方面一方监督治理多方破坏问题突出,行政干预现象时有发生,对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环节有关职能部门随意省略,有些业主和领导错误地认为缴纳“两费”是增加企业负担,影响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发展,治理资金到位率低,治理措施无法落实。另外,绿洲农业开发区周边不适宜耕作荒地的无序复垦也进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阻力较大。

推动全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水土保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必须要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尤其要深入矿山、建筑工地对项目业主进行反复、深入的宣传讲解,使他们认识到治

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国家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坚持面向领导干部、面向广大群众、面向工矿企业和生产单位做长期的不同层面的宣传,使社会各界的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明显提高。

篇10

关键词:陕北地区;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林业资源在被开发的过程中,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陕北沙区作为我国沙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关系着我国沙漠化东进南下的防御工作,是一道重要的地理防线。

1 陕北沙区的林业资源保护现状分析

陕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2大地形区之间,在长期的地形起伏变化中,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槽形地带,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地形主要是沙地与湖盆滩地。这个地区在干旱年份的降水量非常低,一般情况下会低于100mm,导致陕北沙区经常会发生扬沙、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陕北沙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煤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还建有世界顶尖的天然气净化厂以及输气站等工厂,但是,在促进陕北沙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陕北沙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陕北林业资源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陕北地区近几年在林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科学的治理方案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减缓了荒漠化的程度,其植被覆盖率已经超过了 30%,促进了陕北经济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榆林市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是陕西省最高的,这都得益于林业保护资源措施的落实,沙丘高度降低了40%,移动速度也有所降低,减缓了荒漠化的延伸。其次,在建设城市防护林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通过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城市气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空气湿度提升了9.5%~10%,年平均风速对比空旷地而言降低了 30%~40%,这种转变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力的气候条件,有效地改善了陕北沙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陕北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含量相当丰富。榆林市煤炭、天然气和盐资源丰富,建有大型的能源化工基地,但在煤炭、原油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如果我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就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陕北地区林业资源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措施

2.1 加强对陕北沙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弘扬科学发展观

首先,坚持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的发展理念,以先进理念指导林业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加强人在资源保护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其次,要完善资源保护措施,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改善陕北沙区的林业资源现状,发挥林业资源的优势,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加强育林、护林工作,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方面的作用,保护生态多样性,坚持依法治林,从而发挥抑制荒漠化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结合陕北的地方特色,开发陕北地区的林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做好森林病虫害方面的防治工作和防火工作,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珍稀沙生植被的保护等,国家相关部门更要给予资源保护工作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最先进的林木保护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实现科学治林的目的,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大面积开展育林、造林生态建设

陕北地区目前存在的林木数量并不能完全解决风沙危害,所以,要进一步加强育林造林工作的开展,促进林木资源效益的多元化实现。在实行造林、育林计划时,要以陕北沙区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因地制宜的进行林木建设,制定科学的育林计划,确保育林造林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防沙、治沙为主导的育林思想,封山育林、牲畜圈养。加强陕北地区的林业配备,根据林木种类和生态修复的要求,合理安排林业计划,保护生物多样性,改造低产、低质林。在树种的选择上,因地制宜的选择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林木,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对陕北地区的林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以陕北沙区的地理环境与水资源实况为基础,开展节水育林的工作,严格控制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此外,要加强雨水储存工作,缓解雨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为育林工作的开展提供水源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出一套高效、高产、优质的育苗技术,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和繁殖能力,提高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3 提高林地的质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古代陕北地区的森林植被覆盖面很广,河流、湖泊非常多,畜牧业非常发达,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导致植被被严重破坏。要从光合、水源、土地生产潜力等方面提高林业的生产力水平,还要对不同树种的抗性生理加强研究,提高林木存活率,保护生物多样性。

2.4 加强林业产权改革

通过林业产权改革,可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制定和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机制,控制荒漠化程度。针对陕北地区的林业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林业改革,建立科学的林业资源保护体系、林业执法体系和林业合作经营体系等,对林业产权进行明确分配,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保障林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权益。国家相关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监督和管理流转工作,建立合法、平等、公平的林业关系。加强林业产权改革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林权意识,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工作。

2.5 开展依法治林工作,提升林业执法力度

在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的相关规定,增强执法力度,使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生产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的阶段。首先,加强林业资源的法制化保护建设,实事求是,坚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对于林木砍伐、林地增减、林地侵占等行为进行严格考核审批,严禁乱砍乱伐行为的出现,严厉打击违法伐木行为。提高林业资源保护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执法严明、业务精通、作风廉洁,保证林业保护法的有效执行。

3 结语

陕北沙地是我国的重度荒漠化地区,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观的全新认识,认识到了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需要对陕北地区的林业资源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开展林业保护工作。可以从提高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开展育林护林工作,加强林权改革,提高林地生产力,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法的贯彻执行等方面对林业资源加强保护,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宁.浅析陕北沙区的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1(7)

2 张继,李荣.榆林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J].防护林科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