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篇1

关键词:食品监管 食品安全

引言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特别是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还有:2003年 11月的“金华火腿”事件、2006年 6月的“陈化粮” 事件、2006年 11月的“苏丹红” 事件、2006年 6月北京的“福寿螺” 事件、2006年 9月上海的“瘦肉精” 事件、 2006年 11月上海的“多宝鱼” 事件等。如此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使食品监管一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我国的食品监管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政府在食品安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一、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一)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

市场不是万能的,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失灵,如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等。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企业与消费者对于食品信息的掌握量是不同的,由此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广泛存在。回顾以往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信息不对称正是导致质量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由于食品自身的特性,消费者对某些食品很难从外观上辨认出该食品质量的优劣,只有消费者亲自食用后才能做出适当的判断,甚至即便食用后也无法了解如添加剂、防腐剂的含量是否超标,对于这些专业知识大多数消费者可谓完全不知或略知一二。他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通常仅依靠生产者所注明的标识、广告宣传或在进行市场交易时销售者一方的告知,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对于标识内容、宣传内容及告知内容的真实性,往往需要通过运用科研知识或检测设备进行检验。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通常并不具备这种检验能力。这使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生产者、销售者一方所拥有的信息优于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也正是由于生产者、销售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为他们谋求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会。同时一些企业过度追求私益,不断生产假冒伪劣、质量低下的劣质食品,以低质量低价格的销售原则,获取利润。

(二)有利于规制监管对象的行为

拥有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企业的责任,但遗憾的是,部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更好规制企业生产者及销售者的行为在我国形成了以政府、企业、消费者、行业协会及社会监督为主体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监管,但能够对监管对象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则是政府对食品质量的监管,若失去政府有效的监管那么食品市场将会混乱不堪。同时当前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关系到市场主体自由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平衡,这是现代经济法的基本理念,理应成为行政部门履行公共事务的一部分。而且只有行政权力的介入,才能对企业施以有效的处罚措施,才能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快速有效地弥补消费者的损失。现代公法的变迁也进一步要求政府相应地承担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

(三)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维护消费者公共利益的一项义务和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体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社会问题,而明确的表达和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判断一个政府是否具有合法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看其是否将公共利益作为政策方案的立场和出发点,政府的一切措施和行为是否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发展。公共利益是现代政府合法性基础。现代政府取得和增强合法性的主要途径就是服务于公共利益,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公民最大程度的认可和同意。因此,强化政府保障食品安全职能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全体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我国政府在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多头监管导致职能部门责权界定不清

在《食品安全法》出台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取的一直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多机构监管模式。在食品“从田间到餐桌” 的不同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法律对其职责分工又不明确,极易出现多重部门重复执法,也可能出现执法盲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多个部门就会相互推卸责任,难以追究。

(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政府监管失灵

从利益博弈的角度看,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失衡,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增强了地方保护主义。分税制改革保证了中央财力,但是地方的财力相对不足,有些地方不能够有效承担公共服务职能,转而寻求经济增长和财税增加。结果常常是地方政府不惜牺牲相关政策执行,把利益集中在本地,而把外部性的社会成本转嫁出去。

(三)信息无法及时全面公开

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中也存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我国,国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收集、揭示、传递、储存与反馈等制度,因此造成消费者不能及时获悉食品安全供给状况,政府相关部门即使查处了某些食品安全不合格企业,也疏于公布相关信息,消费者往往毫不知情。

三、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一)建立统一管理的监管机构

统一管理的监管机构及监管权的相对集中是域外国家所具有的典型特点。如美国“一管到底”的机构建设、欧盟的食品安全管理局再到加拿大的食品检验署,都将分散的监管职权集中到了一个或几个监管部门中。明晰的监管机构,整合的监管职权,有效地避免了分段监管所固有的权责不清。将监管食品安全的职责归并到一个具有明确职责的监管机构中也防止了由多部门监管所引发的监管重复问题,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地对消费者进行保护,提高监管成效。

(二)明确政府责任积极推行“政府问责制”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当代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施政纲领,责任性规范也是正确、有效、合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保证。在食品质量监管中,执法部门监管失职、渎职等行为时有发生,致使这种行为广泛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没能有效追究政府违法失职责任,使政府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无法可依”。在政府责任的法律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监管责任的明晰化规定;另一方面,在相关责任建设中要真正做到权责相统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应制定责大于权的法律制度,使监管机构在实现责权明确的同时对违法失职等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也使在追究监管机构相关责任时做到有法可依。

(三)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

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很大,网络的便捷与及时能够实现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动态监测,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做出决策,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小,避免了由于信息迟缓而造成的政府威信下降和公众选择的困难。我国对于食品市场信息公开要做到,第一,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除对食品企业及食品信息公开外,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秘密的政府行为都应予以公开。第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公开方式。第三,规定完善的信息公开违法责任制度及救济制度,正如“一个独立的基本法的存在,往往是以相应的法律设施的完善及有效的司法保护为客观标志的。”

参考文献:

[1]常继生,田伟.完善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J].企业标准化,2006(11)

[2]何淑娥.政府失灵的成因及防范[J].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3(3)

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政府职能

一、引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食品是关系到人类在社会上生存繁衍、国家安危、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已经摆脱贫困进入小康水平,随之对基本的生存物质要求更多更为讲究。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能够吃得饱、吃得好,现在更为关心的是吃得健康、吃得安心。为了规避食品风险,即使在食物供应及其贫乏的远古时代,人们也不会主动使用对自己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含有毒素抑或其他有害物质的食品。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例如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日本的“雪印”牛奶等大规模食品中毒事件,给世界各国敲响了一个警钟,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制度以及体系建设的加强和健全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的出现,表明了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中国的食品问题急需解决,加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迫在眉睫。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市场的有序进行,食品安全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职能的发挥和监管手段的进行。比如充分发挥综合监督的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充分发挥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的职能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还有不足之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监管体制不适应开放的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监管食品安全的手段也需要多元化和法制化。这需要改变政府职能,有强制性走向服务性。但现实中,政府部门在食品监管往往是:“十个‘婆婆’管不了一个食品” 。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我国的食品监管主要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监管,主体多元化,存在监管工作交叉重复,加之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新的食品涌入,这都需要政府职能、监管手段的改变和不断的更新。而我国的监管体制还处于原先的水平,设备陈旧、检测体系和标准体系落后、监管手段老化,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这种监管体制已经不适应目前越来越开放的市场,不仅增加了部门、增加了人员,同时带来了一个最大的恶果:有利的事情大家上,无利的事情大家躲,使得食品监管权威性降低。

(二)监督检查在食品安全事件之后

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无一例外体现出了政府监管职能的缺位和缺失。最近一两年发生的“苏丹红”、“孔雀石绿”、“陈化粮事件”等等,无不是在“上榜”后,迅速引起媒体高度关注,随后相关部门才奔赴市场,各施拳脚,展开检查。结果自然是战果丰硕。但是,这种补救式的检查难以应对目前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亡羊补牢”的做法根本不能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三)现行的检测标准滞后

近年来频频发生与“洋快餐”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国相关标准制定的滞后,使得一些国外企业得以在我国实行与发达国家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客观存在的检测标准滞后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大原因。”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称,目前,消费者评判食品安全往往参照欧美标准,但我国实行的标准往往低于欧美标准,自然引起消费者不满。

(四)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之间监管协调较难

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由包括农业、卫生、工商、质监、商务、畜牧水产、海关等多个政府部门承担,由于分工过细、职能重叠、各部门自成一体,相互之间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很难有效配合。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建立起步比较晚,各方面不成熟,目前国际的食品安全标准是CAC标准,它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237种食品检测标准和41个卫生安全标准,而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0%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行业只有16,3%达到国际标准水平。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虽然较之之前的法律较为全面和系统,但是不能保障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随着食品产业不断发展,新的食物种类和新的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兽药、化学品的标准制定还存在技术上的难度;由于食品监管是多部门参与的,各部门有各部门的标准,从而也导致有些标准不统一,出现了一些农产品和食品“无标可依”、“有标不依”、“执标不严”等现象。此外,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违法者的处罚基本上是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停业整顿等,对于违法者来说,违法的成本很低。同时有关食品安全赔偿制度尚未真正纳入法律体系。现阶段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存在交叉重复,对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法律责任力度不大等特点,法律对于政府来说,制定一套标准的、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待努力。

篇3

关键词:社会性规制;食品安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政府规制;消费者;食品工业;利益;博弈

中图分类号:F416.82;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047-04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新旧体制转换的阶段,市场经济秩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由于缺乏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导致经济主体出现了大量机会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而且扭曲了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则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证。从2001年至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2001年,南京冠生园使用陈馅做月饼的事件,拉开了食品安全危机的序幕。2005年、2006年,肯德基烤翅、苏丹红鸭蛋将食品生产企业违法使用添加剂的问题暴露在聚光灯下。2008年,中国乳品业更是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三聚氰胺超标事件。尽管为了应对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国家于2009年6月1日起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但食品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最近两年出现的“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等事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众多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经济秩序依然脆弱,而且暴露出政府社会性规制的失灵。当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无法有效发挥其必要的扶持功能之时,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也会蜕变为“掠夺之手”。对于如何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而中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则为我们再度提供了审视这一经典问题的绝佳视角,也为改进和完善中国社会性规制体系提供了一个问题导向的切入点。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性规制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政府规制的兴起缘于“市场失灵”问题的产生。尽管自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主流经济学一直推崇市场自发运行会自动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私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协调统一,但现实表明,市场要达致这一佳境,需要一系列严格限定的条件。在缺乏必要约束的前提下,市场自身无法解决一些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的重要问题,如公共产品的供给、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政府规制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带来消极后果的必要手段。

学界一般将政府规制看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依照法律和规则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介入、管理和监督行为。根据规制性质的差异,政府规制可以划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前者主要是为防止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低效配置,针对特定企业和行业的进入与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行为加以限制;后者则是以保障全体公民的安全、健康、卫生和防止灾害、保护环境为目的,对社会经济主体各种特定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的政府干预。从规制的内容来看,社会性规制主要包括四个大类:一是确保健康、卫生类;二是确保安全类;三是防止公害、保护环境类;四是确保教育、文化、福利类。其中,各大类又包括了若干小类。[1]与经济性规制相比,社会性规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规制对象广泛,很少针对特定产业;二是规制手段广泛,既包括对某些行为的直接禁止和限制,也包括针对市场准入、产品和服务质量、生产经营行为、生产设备和产量等的限制;三是规制的依据既有经济方面的考量,又有非经济方面的考量,如国家利益、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

如同其他政府干预行为一样,社会性规制的有效与否是决定政府干预成败的关键。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少需要考虑如下因素。首先,社会性规制的目标设置是否合理。也就是说,既要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社会公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上,而又不能脱离本国发展的实际追求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要确定适宜的规制政策导向。其次,要提高规制的效率,也就是说要对规制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以达到两者的最佳平衡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规制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政府规制的成本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建立规制机构的成本;二是规制的日常运行成本;三是规制失误所导致的潜在损失。在规制收益既定的前提下,规制的效率通常取决于规制成本的最小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规制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需要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结构,协调规制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确保规制的最终结果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后,需要探索适宜有效的规制实施机制。规制的实施机制具有多样化特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第一方实施,也就是依靠企业、个人根据法律规则和道德对自身行为进行必要约束,例如企业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二是第二方实施,也就是依靠经济主体的相互监督来确保法律规则得到执行,例如重复博弈形成的“声誉机制”;三是第三方实施机制,即政府直接介入的干预。这三种实施机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三者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三种实施机制,才能提高社会性规制的有效性。

二、社会性规制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中国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既与制度变革时期市场环境和微观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有关,也与政府的社会性规制失灵相关,因此呈现出一个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相互交织和相互强化的局面。正是这一双重治理困境,导致了对食品安全的社会性规制失灵。究其原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的不完备性与市场治理机制失灵

如果说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分布的不对称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那么这一问题在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管领域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尼尔逊等学者(Nelson,1970)根据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途径将商品分为三类:搜寻品,即消费者通过事前的搜寻就可以获取相关质量信息的商品;经验品,即只有在消费之后消费者才能了解其质量信息的商品;信用品,即在消费之后消费者依然无法知道其质量的商品。在食品生产领域,三种类型的商品同时存在,需要消费者支付大量的信息成本。特别是伴随着化工合成技术、微生物技术的发展,食品工业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部门,相应地,食品越来越呈现出信任品的特征。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料、添加剂的特性以及食品消费后对人体健康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早已超越了普通消费者的认知能力,需要专业部门使用专业设备才能加以检测,甚至一些食品的质量在现有的技术标准和水平下也无法得到有效检测①。这些技术特征决定了食品的质量信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布处于严重不对称状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因而容易诱发不良食品生产者出现各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非无法克服,依靠重复博弈支持的“声誉机制”被视为能够有效阻吓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手段,但这一机制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发挥作用需要一些关键性的条件。一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要保持重复博弈的关系,即相遇的机会足够多,这样才能给违法生产者施加可信的、数额足够高的惩罚成本。这一条件对于一些大型食品生产企业有效,但对于一些从事“一锤子买卖”的流通商贩和生产者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威胁。二是需要一个公开、畅通、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能够使企业制售伪劣食品的信息被消费者充分知晓,从而促使他们协同一致地抵制违法企业。伴随着媒体、网络的发展以及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近几年来,中国食品生产销售领域的信息传播问题得到很大改进,也促进了声誉机制对一些违法企业施加巨大的惩罚成本,但面对数量众多的食品生产者以及规模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而言,现有的信息传播机制仍显薄弱,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强烈需求。三是消费者能够对生产者施加可置信的惩罚,也就是说当消费者确认食品生产者违法行为之后,能够自主选择不再购买该产品,或者通过法定渠道要求企业给予必要补偿。伴随着食品种类的增加和食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行使“消费者”,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抵制违法企业,但消费者仍然面临着很高的维权成本。当消费者质疑食品质量并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诉时,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需要消费者委托鉴定机构出具该食品的质量检测报告,而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检测费用需要消费者自行垫付,直至维权成功才能由责任企业承担。在这一条件约束下,如果食品本身的价格很低,而维权所耗费的人力、财力过高,那么消费者只能选择“理性的无知”,结果是企业的制售伪劣食品的行为无法得到应有追究,长此以往则会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由此可见,受信息不完备以及过高的信息成本和惩罚成本的约束,依靠声誉机制自发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二)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与政府规制失灵

成本和收益的非对称性是导致食品安全规制领域市场失灵(内生性失灵)和政府失灵(外生性失灵)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视角来观察,理性经济主体遵守规则,自我约束机会主义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违规行为的预期收益大大低于违规行为所承担的预期成本,而后者取决于违规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与对违规行为惩罚力度的乘积。如果违规行为查处的概率小且惩罚力度小,那么违规的预期成本就会大大低于违规的预期收益,经济行为主体就会有较强的违规激励。这两种情况在转型期的中国都明显存在。首先,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面临着公共执法资源极度稀缺的约束。从各级监管机构的运行实践来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能力有限,检测技术和设备落后,经费不足和检测成本高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绩效②;而每逢节假日所进行的特定执法和专项检查,因其具有不稳定性、非常态化的特征,造成了若干监管漏洞。[2]两者的综合作用大大降低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查处概率。其次,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生产者处罚力度过低,进一步降低了违规成本。例如,2009年6月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由主管部门没收非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③与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所获得的巨额非法收益相比,处罚的力度仍然很低,不足以扭转成本收益失衡造成的激励扭曲。

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性还体现为政府食品安全规制成本高昂,从而导致严重的政府失灵,这与现行的政府规制机构设置不合理和相关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具有密切关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承担,并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活动实施分段监管。这种监管模式虽然看似分工明确,但实际上造成了多头监管、机构分散、职责模糊、相互推诿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还常常围绕权力和资源展开激烈争夺,滋生了各种违规检查和收费问题。这些弊端不仅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规制成本,出现监管漏洞和盲点,而且容易产生过度规制问题,引发严重的社会性规制失灵。此外,现有的食品安全规制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也增大了政府的规制成本。一是某些规制标准缺失,导致一些食品安全规制无章可循;二是规制标准滞后,许多已有指标和标准无法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需要;三是一些规制标准相互冲突,致使规制机构无所适从。这些制度领域的不完善之处,大大增加了规制主体实施食品安全规制的操作成本。

(三)利益博弈的陷阱与激励机制不足

食品安全的社会性规制是一个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在利益分布不均衡且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条件下,最终很可能产生一个无效的博弈结果,食品安全危机则是这一结果的集中体现。在众多的博弈主体中,政府监管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是两个重要的主体,二者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也是政府规制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规制俘获理论就认为,政府规制机构与被规制者很容易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了得到被规制者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支持,政府往往采取歧视性的政策,讨好被规制者,从而使政府被利益集团俘获,结果必然出现规制不足或过度规制问题。从中国的现实来看,政府规制机构(特别是地方政府规制机构)与食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一些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名牌生产企业通常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们对于增加地方就业、提高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往往是对这些企业放松监管、“网开一面”,即便是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只要不触及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没有造成全国性的不良影响,政府也通常采取大事化小的策略,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十分“宽松”的经营环境。对于数量众多的分散性的小规模食品生产企业,由于规制成本明显高于规制收益,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也往往会存在规制不足的激励。相对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强大利益同盟而言,分散的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他(她)们无法撼动规模庞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只能仰赖政府的庇护,但当政府缺乏对企业的规制意愿和能力时,消费者只好独自承担巨大的社会成本,成为食品安全博弈的最终输家。2003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8年的三鹿劣质奶粉事件都是上述利益博弈产生的恶果。

利益博弈不仅存在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于政府内部,这突出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出现的利益非一致性和冲突。首先,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央政府的目标偏好与地方政府的目标偏好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中央政府从整个社会的“共容利益”出发,倾向于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全社会民众的健康和安全;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相对具有“狭隘利益”偏好,为了确保本地GDP增长“粉饰”的优良政绩,政府倾向于对本地企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从而忽视食品安全问题或是利用自身的权力袒护本地违法企业。结果许多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食品仍然能够获得顺利通过地方规制机构的检测,堂而皇之地进入商场和餐桌。其次,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不足,也削弱了地方政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施效率。目前,在中国的各种法律条文和行政法规中,鲜见对于政府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中,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占据足够的权重,或者即便有也不构成提拔任用官员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由此,对地方政府而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很可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而地方政府也自然缺乏积极性。最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成本过高,也削弱了必要的监控,导致规制失灵。例如,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可见,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层层委托关系,各级政府的利益目标并非一致,因此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规制效率。

三、改进社会性规制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及对策

市场失灵为政府规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持,但政府规制并非万能,规制失灵造成的效率损失和社会危害屡见不鲜,而中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危机恰恰是这样的“双重失灵”孕育的产物。由此看来,改进社会性规制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既要着眼于克服市场失灵,又要着眼于克服政府失灵,同时还有必要引入第三种治理机制来制衡市场与政府的缺陷。

首先,从克服市场失灵的角度来看,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建设来唤醒市场自发的秩序治理能力。这里侧重于两点。一是要培育企业等其他食品生产者的诚信意识、道德意识,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前文曾经提及,基于第一方的自我实施机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重要制度实施机制。它依靠微观主体的德道自省和自律来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因而也是一种成本最小的实施机制。尽管在短期内,重建市场伦理和道德的任务十分艰巨,但长期而言,它却是市场经济健康有效运转的立基之本,是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耐心培育和精心呵护的社会资本。为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改善企业的激励结构,例如可以对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诚信企业给予税收、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并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广告效应),而对不守诚信的企业则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鼓励企业自觉担负起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二是完善市场经济的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声誉机制对违反食品安全行为的阻吓作用。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统一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完善食品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覆盖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信用档案,使生产者一旦出现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就会被“刻下”终身的烙印;(2)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制度,疏浚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扩展信息传播速度,同时,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易懂、清晰、可靠”,避免消费者承担“信息过载”的烦恼;(3)进一步完善消费者保护的各项组织制度,大幅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某些检测费用可以由政府负担,同时对于一些检举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者给予必要奖励。

其次,从克服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中政府失灵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要设定合理的社会性规制目标。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理念主要着眼于食品卫生管理这一较低层次,注重食品数量安全保护,而对于食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为此,需要拓展社会性规制的内涵,将食品的质量与人生命健康的保护作为规制的核心目标,落实原产地保护制度和品牌战略,消除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极力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提高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营造良好的规制环境。为此,要清理不合时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填补食品安全的立法盲区,修正存在冲突的法律法规,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类具体的配套法规,保证对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规制。要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使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更好地相互衔接。三是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探索适合中国的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体系。要努力克服多头监管带来的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的弊端,尽快建立起跨部门协调的、统一且具有独立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并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完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机制设计。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将食品安全状况作为考核各级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行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以完善政府规制的激励结构。

最后,引入公民社会参与规制,缓解社会性规制领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根据现代治理理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是维系公共秩序治理的三大基本机制。公民社会以各种互惠、独立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和关系网络为核心。由于贴近基层民众,公民社会在治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它所提供的局部公共产品和服务也相对符合社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因而被视为缓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在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领域,公民社会可以发挥独特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自治组织等部门形成第三种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可以有效地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形成社会化的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公民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需要积极动员各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监督体系。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各种消费者维权团体、组织的独立性、公益性及合法权益,为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构筑坚实的制度保障。要支持新闻媒体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性规制,形成公正、透明、有序的信息机制,并加强媒体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增强社会的消费信心。通过消费者、社会团体、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以及食品生产企业的共同参与良性互动,最终使维护食品安全成为一种市场伦理和道德标准,成为各种社会经济主体自愿服从的共有信念系统和内化规则。

注释:

①如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标准无法对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做出有效区分。

②例如在浙江温州的乐清市,本地人口有120万,外来流动人口有50多万,但食品安全执法监督人员只占总人口比例的大约万分之一,监管经费不到GDP的千分之一。对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参见吴元元:《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③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第八十五条。http:///new/63_73_/2009_3_4_wa

8132639439002714.shtml。

参考文献:

[1]【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281-284.

篇4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原因探析;对策研究;长效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31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45- 02

从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到今天,两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期待的“食品安全时代”是否真的到来了,2011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通报了从2008年以来,各级法院审判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相关情况。有关数字证明,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正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1 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遭突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如何把好广大民众的食品“入口关”,社会各界在纷纷谴责和质疑的同时,也积极地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面寻根探源,以期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并有待综合协调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后,配套的法规、规章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尤其是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管法规、规章,存在严重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或者跟风式地出台了部分法律文件,但因不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而缺乏实际的执行力。另外,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级别、各个部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整体综合协调性较差,在执行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总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尚待完善和综合调整。

1.2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引发监管职能冲突或监管空白

我国的食品安全由多部门分段监管,即在国务院及各省(区、市)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综合协调下,由卫生、农业、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段负责的监管体制。部分人认为,中国小农户分散生产、小企业数量庞大的现状,再加上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复杂性,造成食品监管中的“段”难以界定,各监管部门职责难以明确划分,在职能衔接上存在交叉和漏洞;各监管部门可能局限于自身利益,出现争夺监管权或推诿监管责任的现象,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错位、缺位、越位或不到位等混乱局面。

1.3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混乱,且总体上偏低滞后

首先,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尚在运筹中。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混乱。食品安全标准政出多门,执行中各自为政,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之间,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彼此重复建设且相互矛盾冲突,造成企业和行政部门参照和执行中的困难。其次,食品安全标准水平偏低滞后。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风波,许多都涉及标准之争,且我国许多检测标准仍面临空白。与国际上的食品安全标准相比,明显具有滞后性。再次,部分标准的执行力差,可操作性不强。另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内外标准有别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质疑的焦点。

1.4 食品安全预警机制滞后,问责机制不健全

我国食品安全问责机制不健全。首先在行政执法中,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处罚手段偏软,以罚代刑、以罚代管,企业的违法成本过低,是企业屡屡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在事故处理的结果上看,更倾向于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单方问责,面对“引咎辞职”、“革职”、“停职”等问责方式,失职渎职行为得不到有效地打击。

食品监管预警机制滞后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食品监管重在防患于未然,但食品安全监管者却往往是在问题曝光和披露后才姗姗出场,属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重大缺失。此外,政府的信息披露也存在着不规范、不明确的问题,没有起到警示和监管作用。

1.5 政府责任缺失、社会诚信失范

(1)食品生产经营者市场观念和法律观念淡薄,为追逐利润违规作业,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生产和使用有害添加剂,贿赂、腐蚀公务人员,致使“人祸”频出,成为侵蚀食品公共安全的毒瘤。

(2)各级政府缺乏大局意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政府业绩,放松市场准入标准;在行政监管上“抓小放大”,对“有贡献”的企业偏私护短,地方保护意识严重;行政执法主体懒作为,不作为,被动行政,失职渎职;假借多种名目乱收费,或以罚代刑、以罚代管,执法为利;重发证、发照、事后突击,轻日常监管,执法不力;,,借职权吃拿卡要、收受贿赂、照顾人情;各行政监管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规避责任,使不法行为在市场监管的盲区内畅行无阻。

另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总体检验检测能力不强,也引发了食品安全监管的一系列问题

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对策研究

2.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关制度、标准的建设工作

(1)将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理顺工作推上议事日程。对滞后的法律文件或相关条款及时予以废止或修订;对相互矛盾冲突的条款及时予以调整,统一法律依据。

(2)加快《食品安全法》配套的法规、规章的建设和完善。地方政府在立法时应注重调研,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细化和落实食品安全法的具体要求,确保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可行性和指导性。总之,国家和地方应将食品安全立法和修订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形成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3)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出台与《食品安全法》相统一的权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食品市场准入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化建设,促进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国家、地方、行业、企业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和协调配套;以风险监测和评估为依据,结合我国公民的饮食结构与习惯,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的动态更新机制和食品安全标准复核体系。

2.2 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合力打造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各监管部门从大局出发,积极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职能部门分工要求,对监管资源进行研究定位,重新界定各职能部门在监管链条上的地位,以避免职能交叉、消灭监管盲区;同时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下,恪尽职守,密切配合,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统一协调的监管格局。

(2)建立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动机制。各行政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联合执法”,实现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从制度上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性。同时,行政执法部门联手建立“食品违法犯罪信息数据库”,实现“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打好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战”,增强监管中的透明性。

2.3 完善食品安全问责制,增强监管中的透明性

(1)重典治乱,通过提高赔偿的额度和处罚的力度,提高不法经营行为的违法成本,以经济杠杆促使生产者由经济人向道德人转变;确立食品溯源制度,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把原料关、生产关、包装关、流通关,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追溯及召回,让不法行为无处遁形。

(2)完善行政问责机制,确保监管过程的透明性。做好《食品安全法》与《刑法》、《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工作,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完整的法律责任体系。在行政执法中做到安全监管责任到人,问题查处责任到人,严厉打击行政执法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实现对不法企业和执法主体的“双罚”,保证问责机制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对食品安全事故中起误导作用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包括广告媒体、传播人、代言明星等, 也要视具体情形追究相应的连带责任。

2.4 建立突发性食品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为食品安全信息及时、有效、科学的披露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中央和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网站应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局面;建立食品公共卫生平台并科学管理,加强沟通,为公众参与、咨询、投诉、举报提供方便;由合法的权威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杜绝消费高风险食品;定期公布有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食品安全执法等方面的信息,增加食品监管的透明度;及时曝光问题企业,公布不安全食品目录,使不法企业失去市场份额。

另外,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和行为主体,因此政府必须具备“社会综合治理”观念,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以自律、监督、行政等多种方式介入食品安全的治理,并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以推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监督的食品安全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美琴,魏荣梅,刘建芹,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特区经济,2011(10):232-236.

[2]丁新正.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待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1(8): 93-94.

[3]吴海玲.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9-10.

[4]王箫,李振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10(4):113-114.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 网络监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62-02

食品安全是指该食品符合其应该有的营养方面的要求,无毒无害,不会引起任何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危害,如一些急性、亚急性以及一些慢性疾病。食品安全也是一个涉及在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并降低其安全的风险的学科。食品安全的内容包括很多个方面,如生产和经营的安全,还包括使用过程和结果的安全,也包括对未来人类健康的安全。曾在会议上关于食品安全发表重要讲话:“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可见,食品安全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确保食品安全,需要政府与企业及消费者三者结合,共同努力搭建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提高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讨论的针对性,提高其实用性,并从企业的道德、消费群体的行为方面入手,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打造一条绿色安全的食品供应链。对于网络监管下的食品安全的讨论该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我国出现食品安全的主要类型

(1)食品原材料的问题,这类问题在食品安全中是最严重的,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在食品生产中添加一些非实用性的原材料,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食品处理方面,黑心商家为了食品的好卖相、增长保质期等使用有毒的添加剂等,致使消费者使用后中毒;(3)食品生产中加入有毒的物质、菌量超标等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4)产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还有一些婴幼儿食品的营养比例不合格,达不到相关要求。这些问题都与我国管理部门执法不严有关。

2 当前我国食品管理方面的现状

(1)我国目前使用的食品安全管理的体系主要以政府监管为主体,多个部门联合辅助,将管理的环节分段实施,政府监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卫生部、农业部、检验检疫总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这些部分各负其责,相互协作为我国食品的安全把关,国家的卫生监督机构主要起到协调的作用;质量监督部门主要负责食品的生产;工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食品的流通安全并维护食品交易秩序的规范性,审核食品生产者、个体经营者的营业资格;食、药品监督部门主要负责餐饮质量方面的监管;国家农业部主要对我国所有涉及到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领域进行监督管理,如农林牧渔业和农业机械化等;这种分段监管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

(2)但是,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的日益提高,当前我国食品监管的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还需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一些学者们总结了我国当下在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现状:①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在某些方面存在空白,容易使食品经营者钻空子;②当前我国监管的主要部门较多,职责分工不够明确;③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相应的处罚力度不够甚至不严格,使得那些违法者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一些监管部门的管理措施脱离了社会实际,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针对目前食品监管的这些现状,建立一支食品安全监督的社会管理队伍是个不错的选择,利用社会的力量,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监管队伍中,使之与政府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3 针对这一现状,一种新的食品安全模式诞生――食品安全网络监管

网络治理的模式是时展的产物,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最早被用于公共服务的部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词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不断被用于新的领域,进而协助政府部门对一些领域的管理效果。

(1)网络监督管理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和启动,需要政府部分思想上的转变,不能沿袭传统的思想,应该更多的建立与社会各种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同盟间的网络体系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它的特点就是:①相互信任的协作模式,整个网络体系中的个体之间的信任度是网络治理的关键,也是网络模式建成和运行的前提。②这个模式需要各成员之间进行协商,网络监督管理需要将承包商运行其中,他们对网络的安全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在管理公众事务方面与其他组织有着相同的机会,可以针对一些问题公开交换相关信息。③达成公共价值的共识,这是网络监管的基本需求,要求大家较少的干涉项目的管理,各组织都更多的去关注公用价值,这是网络建设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政府与各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及合作。④有共同承担风险的意识,这样把各组织的利益联系到一起,促使大家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的问题。⑤具有网络集成能力,是网络监管的核心。

(2)网络监督管理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即这种模式对发展当今社会低碳环保型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利用网络舆论加强社会食品安全或其他方面的监督,使社会朝着安全、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

4 通过一起奶粉事件了解食品安全网络监管

2008年6月-9月,兰州“三鹿奶粉”奶粉中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患肾结石事件,引起了国家食品卫生部和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国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严惩这起事故的制造者。随后全国都进行了乳制品检查,多个厂家尤其是名牌产品都被检出含三聚氰胺。这起事件不单单是企业的责任,许多政府部门和执法部门都被查处。

在这起事件的调查过程中,食品监管网络的各行动者基本上都显现出来了。这个食品安全网络的行动者主要包括政府、各种协会、消费者及新闻媒体,这起事件也反应出了各行动者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中的职责。

(1)中央部门,国家的最高机构国务院派出调查组进行案件调查,并调动下属机构介入调查,各负其责,如公安部、监察部、卫生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

(2)地方政府机构,三鹿事故发生后,各地方政府做出严厉批示,追回有问题的奶粉,召开紧急会议,调动地方各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工作。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该案件,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的被告人高俊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2~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3)相关行业协会的介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事故发生后给食用过此奶粉的婴幼儿进行免费体检,并开通24小时投诉电话,律师协会也开通了法律咨询热线。

(4)媒体的报道引起国家和政府对事件的关注,推动了相关部门对问题奶粉的清查力度。各大新闻和报纸对此事件相继进行了报道,互联网对此事件的评论也不计其数。媒体网络的曝光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造成的舆论力量可以促使国家中央层面的介入,加快事件的解决。

由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国家、政府、各社会力量就组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5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监管问题分析

网络监管模式在国外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国在食品安全网络监管下还总是问题不断,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5.1 政府方面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是政府为主体,多部门分段实施,这种制度本省就存在缺陷,各部门在执法时相互之间衔接不上,容易造成监管的漏洞区域,使整个监管的网络遭到破坏,例如:

(1)政府不能将监管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这种现象还是由于监管的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不能进行的有效的协调,各部门之间不能做到环环相扣,造成管理上的缝隙,投入不少,收效不高,这些都严重降低了食品安全的管理成效。(2)我国政府各部门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比较落后,食品质量的检测是食品安全的主要环节,但一些部门的检测设备落后,甚至还不如企业的设备先进,科技水平达不到标准要求,更有些部门对食品的质量检测只是做做样子。这些主要也是由于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缺少相应的法律制约。(3)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通常都是发现问题或造成严重后果后才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才去想办法解决,缺少食品安全的预防意识和相应的政策机制,只是表面治理,不能长期执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一些执法部门在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监管的网络,有些执法人员收受贿赂,对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其在市场上流通,造成严重后果后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5.2 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优势

在以政府为监管主体的形式下,一些社会力量还没有真正加入食品的安全监督中,目前其机制还不完善,社会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媒体等。食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中经历的环境相当复杂,只有国家监督显得力不从心,所以还需要这些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以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的高效性。社会力量中消费者是一个大的群体,也是一直处于劣势的群体,从消费者就反映出了网络监管的不平衡性,有些消费者买到劣质产品多数自认倒霉,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权,出现事故的消费者向政府部门求救有时往往无果,必要的时候媒体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或政府部门却忽略了这两大主体。

5.3 法律制度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力度不够甚至在有些环节中是空白

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法规是《食品安全法》,这些法规尚不完善,有些相应的法规比较落后,有些监管环节在法律上是空白,让那些不法商贩钻了空子,如那些最基层的小作坊,对它们的监管在食品法中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具体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食品安全法中并没有将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环节包含其中;一些地方性的法规规定不全,还存在很多漏洞;食品安全法规在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到位。

总之,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为网络中各部门之间的力量悬殊,不平衡;网络各主体之间没有一个健全的联系方式;网络中的各部门的职责没有明确的规定。

6 面对已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在加强食品安全网络监管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还要依靠法律,法律对公民和政府各部门都起到约束作用,在整个网络监管体系中规范各社会主体的职责和权利,是整个网络系统有效运行的法律保障。法规要规定网络中各主体的具体责任,如国家食品的安全机构、地方政府以及食品企业的具体责任都要具体要求;法律还要完善各监督部门的监督体制,尤其要重视消费者的监督作用。

(2)提高网络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这些网络主体中处于最劣势地位的是消费者,法律应健全他们相关的利益保护机制,政府并没有扮演好这个角色,使得消费者利益受损后,不能得到有效地赔偿。

注重培养消费者的监管力度,既能保护其自身的利益,也能帮助政府维护食品安全,节省政府部门在打假上的消耗。首先要增多消费者信息的方式,加强其监管的力度;采取多种方法着重培养一些相关行业的协会组织,使他们在网络监管中发挥有效作用,提高他们的地位。

(3)加强整个网络监管各主体道德方面的责任,仅用网络手段维护网络监管的运行时远远不够的,这个系统还需要道德的支持,所以还应加强各主体道德的建设,法律和道德建设同时进行。

(4)增加网络监管各组织之间的信任度。处理好食品安全网络中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为他们创造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是整个食品网络监管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

[2] 张晓涛.监管主体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08(5):45-47.

篇6

【关键词】食品加工环节;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0.引言

这几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家也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各级政府也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但是,就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来看,总体形势并不乐观,而笔者在对这些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问题都出现在食品加工环节。因此,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监管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加强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加工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性。为此,本文具体对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总结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交流。

1.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食品加工用原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现代种植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农作物中硝酸盐的过量积累,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致癌物质一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而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带来农作物农药残留的超标,危及人身健康。同时土壤污染也会带来的重金属和有害有机物,使在土壤中种植的农产品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在养殖业中滥用兽药、激素,导致这些物质在畜禽和水产品中残留量超标,给人体健康带来伤害。瘦肉精、苏丹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非法使用,更是会对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1.2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着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它们对改善食品的质量、色香味,对原料至成品的保鲜,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和用量添加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是滥用和超量添加将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将非食品用原料如“吊白块”等加入到食品中更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1.3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不当造成微生物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差,不按照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储存不当等都可能带来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污染带来细菌毒素和霉菌毒素,轻的长期食用会造成慢性中毒,重的可直接引起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伤害。

2.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力量薄弱

目前,在我国很多的食品加工企业中,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仍旧是由质量技术监管部门负责。而部分地区中的食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只是设有一个县级机构,在乡镇中并没有机构的存在,再加之受到生产经费的限制,在县级机构中的食品监管不门中,相关的技术人员数较少。可是,对于县级辖区来说,其中大约有近百家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资格的企业,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小型加工作坊。并且,县辖区的面积规模较差,大大小小的食品企业分布十分零散,路途距离较远,监管人员一般需要乘车很长时间进行巡查,很难保证安全监管工作质量。何况还有部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并非本专业人士,缺乏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些人员甚至并不了解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即便回到生产现场进行巡查,也只不过是敷衍了事。

2.2多数企业规模小,质量安全意识较差,监管难度大

食品加工企业多而小,以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占大多数,管理水平差,质量意识淡薄,人员素质高低不同,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不严,原材料进厂检验和索证票制度不能够很好的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形同虚设。

2.3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低,资源分配不合理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各级政府都给予检测机构一定的投资,些县级食品检测机构都陆续购置了像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一些高精端设备,自身检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使用高精端仪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运行成本高。这些设备的日常检测需要的药品试剂昂贵,维护、维修成本都较高,对于县级检测机构是个沉重的负担;其次精密设备使用对人员的要求较高。现在的县级检测机构大部分检验人员采取聘用制,由于受经费的限制,专业性强人才请不来,现聘用的人员多数专业化水平低,对于精端设备不能熟练操作,检验水平就大打折扣。

3.完善我国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

3.1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结构合理的监管队伍

以国务院这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契机,组建基层县、乡镇、村三级立体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将监管的人力财力重点放在乡镇一级,县级只保留少部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衔接,同时建立村级联络员。组建并加强镇一级监管体系,既能利用交通就近便利的优势加强日常监管,又能更全面的搜集企业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

3.2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提高人员素质

想要充分保障食品生产安全性,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加大对员工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食品的加工生产。其次对于违法的从业人员,企业要清除告知其应该承担的后果,这样也是为其他员工侨兴净重。另外,食品加工企业还应该将食品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中,并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对每一位从业人员进行考核,从而进一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3.3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合理配置检验资源

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化时展中,再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堵先进的食品安全监测仪器不断涌现出啦,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而加强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不仅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也加大了国家对市级机构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其次,我国食品监管部门已经适当减少县级食品检验机构中的检测项目,重点对齐检测体系进行建设,加快建设处一直高素质的检测队伍,并在现场对食品各加工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此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4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食品安全贯穿于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监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哪些原材料要重点验收,哪些添加剂不能添加,哪些工序要有效控制,出厂检验做的对不对,这些都需要监管人员能看出问题的所在。所以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允许承担监管工作。

4.结束语

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来看大部分都出现在食品加工环节,因而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对于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华英,龙一兵.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

篇7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流通环节[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023-02

1 流通环节中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1 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010年2月以来我国实行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指导下,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分段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行动,以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但是实践证明这种监管体制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监管中出现的各部门的各自为政以及职能界限不清的体制弊病。原因在于食品安全委员会只是一个议事协调机构,对各部门缺乏统一指挥的权力,想让各部门实现监管信息共享进而实现监管行动无缝衔接就显得不太现实;各部门之间无隶属关系,在监管实践中仍然是各自为政,均不愿主动与其他部门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其结果是各部门在监管中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理以“一罚了之”的简单处理方式为主,很少将食品安全违法事件告知其他部门进而统一行动,以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将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得到了一定的整合,监管体制从多段管理到两段管理,近年来的实践已经有力的说明分段管理的模式很难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这次的机构改革未必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1.2 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普及率不高,使得食品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首先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并不高,他们大多法律意识淡薄,偏远农村的情况更为严重。城市中的农贸市场和农村的集贸市场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销售不合格不卫生食品的现象,他们大多只顾赚取利润,很少或从未想过销售劣质食品的危害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其次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管理漏洞,一些靠批发或零售低劣食品牟取暴利并且对相关法律法规非常熟悉的企业或个人,他们故意在法律的盲区内活动,而依据现实的法律法规又很难将他们予以惩处;这样的事例在食品流通环节中并不罕见。

1.3 实际监管环节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工商管理部门有打击流通领域的走私贩私行为和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的职责。但在现实中由于工商部门执法人员力量的不足,所以很难充分掌握所管辖区域内的流通领域的遵纪守法状况;城市里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大,由于执法人员数量极其有限,掌握流通领域全部的食品安全信息实现更好的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对于工商部门来说显得力不从心。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经营户较分散,基层监管力量明显不足[1],仅有的几名执法人员走访一遍所有村子就需要一两月的时间,对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难度很大,掌握的相关监管信息也是明显不足,很多的批发商就是利用农村的隐蔽性特点从事劣质食品的仓储工作。

1.4 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加剧了各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目前工商部门只是对各市场主体进行简单的登记工作,这对不法商贩的监管力度极其有限。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当工商部门对某一不法商贩查处后,由于社会对该商家的违法行为了解有限,该商家后续的经营几乎不受太大影响。这暴露出我们当前的管理体制的不足: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市场主体缺乏足够的约束。

1.5 执法信息不公开,使得人民群众与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行方式的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化是深化行政执行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从工商部门执法信息的公开现状来说,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相当一部分的信息公开只是流于形式。为了实现更好的食品市场监管,从理论上来说工商部门应该将不涉及保密规定的具体执法信息公之于众,这样一方面可以接受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对不法商贩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2 加强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的对策建议

2.1 改革政府各职能部门分段监管的局面,建立信息通畅的管理体制

现代高效的行政组织系统必然是一个信息畅通、指挥统一、权责明确的有机系统,各部门不仅在信息上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而且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统一行动。欧盟的统一监管和美国的分类监管启示我们,同一种类产品的全部生产流通环节受到同一部门的监督,这种监管方式在实际的运用中更加有效,并能节省监管成本[2]。鉴于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管理体制的严重弊病,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按产品种类进行监管的体制,从理论上来说,这种体制的权责划分明确,可有效避免现行体制中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的弊病,从而有利于流通环节的监管。

2.2 加强食品安全常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改善消费者处于食品安全信息劣势的局面

鉴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常识的普及率较低的现状,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举办多种形式贴近人民群众的活动向公众宣传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及相关法律,提高公众辨别食品优劣的能力和法律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对市场流通主体的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努力使他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2.3 建立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社会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监管网络的社会化

在当前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监管部门应该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向社会让渡部分管理职能,建立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电子网络系统,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工商等职能部门因监管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所掌握的监管信息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充实了监管力量,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可以说社会监管网络的建立对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不法商贩生活在人民群众当中,人民群众在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时候可以积极通过监管网络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这对监管部门实现良好地监管效果来说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保证社会监管网络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如对举报人的保密和奖励制度,采用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激励人们参与到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中来。

2.4 建立食品安全流通环节信用体系,从深层次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食品安全监管只是治本,开发建立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治本之策。在借鉴银行业系统建立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工商部门应在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的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市场行为的信用记录系统,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方便公众查询,这有利于缓解目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各市场主体占有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相比目前的事后监管模式,信用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是诚信记录的公开化使食品流通环节的各参与者占有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这一措施将极大地促进整个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解决。

2.5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没有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已被证明了无数次的真理。加强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将对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取得良好监督效果的关键就是相关执法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可以使公众了解更多食品流通环节执法的真实情况,这一方面可以使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规范自身监督行为,有效减少监管过程中营私舞弊和走过场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督促监管部门将监管工作常态化,改变现在靠开展专项行动突击检查的非良性监管模式,监管常态化有利于监管部门缓解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相关信息了解有限的局面,极大的提高监管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奥利司他的病例报告120余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便秘、腹痛、腹泻、头晕、月经紊乱、皮疹等。2010年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奥利司他制剂说明书的通知》,已要求在国内对奥利司他制剂说明书内容进行更新,加入相关的警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消费者仔细阅读说明书,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建议医师和药师应按说明书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一经发现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将不良反应病例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建议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将用药风险告知医务人员。同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国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世卫组织评估

本刊讯 3月1日,WHO疫苗监管体系评估专家组组长拉瓦里・贝尔加比在京宣布,我国疫苗监管体系通过WHO评估,成为全世界第36个具有合格监管体系的疫苗生产国。

据了解,WHO疫苗监管体系评估是衡量一个国家药品监管和疫苗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其正式评估,是对一个国家药品监管能力的全面检验,目前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此次评估中,WHO专家依据各项标准对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开展了7大板块的评估,具体包括国家监管体系、上市许可工作、上市后监管包括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批签发、实验室管理、对生产场所和分销渠道的监管检查以及临床试验的授权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专家们还赴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地考察当地疫苗监管单位。在评估中,我国批签发和实验室管理两个板块满分通过,其他5个板块也是高分通过。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表示,这一成果展示了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表明,我国疫苗产品质量保障工作是严格规范的。

来自丹麦的先进理念――

中国临床试验管理方案如改进可节省10个月时间

本刊讯(《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王丽) 1月19日,丹麦王国驻华使馆在上海举办了“中国――丹麦关于生命科学行业IT新领标研讨会”。与会的50多位来自各大医院和医药公司的资深医生、科学家和高层人士聆听了丹麦网络科技咨询公司NNIT和它的欧洲合作伙伴PharmaSol做的报告。与会者认为,若能采用正确的方法,遍布中国的各个医药组织可在临床试验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节省10个月时间。

丹麦驻沪领事馆总领事何丽兰女士为研讨会致开幕词。她在开幕词中说:“中国的保健品领域在过去的20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令人惊叹。”

通过快速应用包括认证和培训相关的临床数据管理系统,保健品公司把基于纸张的临床试验转变为基于电子化CDMS管理的临床试验,使得公司能够应对更快速的临床试验操作,从而帮助公司在实施耗时、降低成本等方面节省10个月的时间并且迅速提高公司的合规性水平。

目前,估计全球有7%的临床试验正在中国进行,随着这些临床试验的实施,中国将在2020年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

NNIT 总经理Jonas Dan J・rgensen 在讲话中提到:“中国医药公司对遵守当地政府相关规定的需求日益增加。因为当地政府对公司的行业规范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也对公司达到国际标准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NNIT 致力于帮助中国各个医药组织配置甲骨文临床和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是行业公认的用于临床研发的应用程序。NNIT 是一家总部设在丹麦、处于领先地位的国际网络科技咨询服务公司,它致力于提供一系列网络科技解决方案、配套服务以及在高度规范的生命科学和医药行业内给予扩展领域的专家支持。

世界首台帕金森治疗仪在哈尔滨研制成功

突破了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的局限

本刊讯日前,由我国专家研制的世界首台帕金森治疗仪“经颅磁电脑病治疗仪”在哈尔滨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经颅磁电脑病治疗仪”(也称奥博帕金森治疗仪)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经颅磁电技术在物理治疗帕金森病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目前全球有400多万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国已超过200万例,且每年新增近10万例。目前,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治愈,手术治疗主要有毁损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组织细胞移植术。毁损术因其对脑神经的破坏不可逆,还会产生并发症,现已不主张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即安装脑起搏器,因需要在脑内植入异物而存在风险,且费用高昂;组织细胞移植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向脑内移植能够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尚处于探索中。

世界首台帕金森治疗仪的问世,突破了目前国际上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的局限,让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有了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奥博帕金森治疗仪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首批产品已经下线。

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成立 王忠诚院士任院长

篇9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发现,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批号为131229)在发生2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2014年11月,该企业生产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批号为131228和131229)曾在广西和河南出现多起药品不良反应。总局已要求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该企业立即召回问题批次药品,彻底查清原因,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

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批次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再次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表明产品并未全部召回。该企业未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严重违反了《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15年2月3日书面报告总局,称该企业已基本完成药品召回工作,并请求总局启动对该企业恢复生产的检查。事实表明,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企业召回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尽到查清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和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的责任。

请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令企业对涉事产品的流向彻底排查、一追到底.确保问题产品全部召回,并予以监督销毁;鉴于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批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请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扩大风险监控范围,对该企业2013年10月1日之后生产的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进行抽样检验,检验费用由该企业承担,如还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报告并全面停止该产品的使用;同时要求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继续彻查药品质量问题原因,监督企业整改到位;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依法严厉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开。在此之前,企业继续停产整顿。

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监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和单位做好召回工作,一经发现本地区有销售涉事批次药品,应立即责令停止销售和使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依法查处山西

旺龙神农药业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生产跌打丸的通知

近日,总局通告,通报了在总局组织开展的专项监督抽验中,山西旺龙神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跌打丸(批号为:20130102、20121004)经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检出苏丹红I和苏丹红Ⅳ。

请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通告要求,监督企业立即召回涉事批次的所有上市药品,查清流向,确保召回到位,并予以监督销毁;暂停涉事品种的生产,在未查清原因、彻底整改到位前,不得恢复生产;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依法严厉查处;如发现企业购进的中药饮片存在非法染色、掺假问题,要追根溯源,直至追查到违法源头;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依法查处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涉嫌违法生产的通知

近日,总局通告,通报了在总局组织开展的专项监督抽验中,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红石药业有限公司和吉林省跨海生化药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风湿关节炎片经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检出松香酸;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华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跌打丸经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检出松香酸。

吉林省多家企业、多个品种、多个批次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且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尤其是长春市、通化市分别集中了百余家药品生产企业,产品雷同,竞争激烈,近年连续发生多起质量事件,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区域性风险。

请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按照通告要求,监督上述企业立即召回涉事批次的所有上市药品,查清流向,确保召回到位,并予以监督销毁;暂停涉事品种的生产,在未查清原因、彻底整改到位前,不得恢复生产;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依法严厉查处;如发现企业购进的中药饮片存在非法染色、掺假问题,要追根溯源,直至追查到违法源头;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同时,请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长春市、通化市药品生产企业进行集中整顿,重点检查原材料购进、是否按照处方工艺生产、产品的检验放行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对违法违规的,依法严厉查处,相关查处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依法查处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生产风湿关节炎片的通知

篇10

关键字:食品安全 监管 信息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然而近年来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不断发生。从毒瓜子、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到毒豇豆、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了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了民众消费信心,也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针对食品安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然而食品安全监管涉及领域广环节多,是项相当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相关问题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 信息时代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

1.1 供应链环节监管控制难,政府与企业信息沟通难

食品安全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及市场繁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环节越来越多,越来越远。企业由于自身短期利益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难以自律,政府监督主体人员力量有限,监管所需要的信息收集困难较大。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的3个方面:一方面食品原料质量信息收集困难;另一方面生产环节质量监管信息采集困难;第三方面是食品在流通领域由于销售网点、途径分散,问题食品定位与流向信息收集困难。政府和企业之间供应链环节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沟通难。

1.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多部门协作参与效能有限

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整体上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商、质检、农牧、食药、卫生、税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食品执行安全检测、监管与处罚等职能。各部门独立与合作并存,共同加强在食品安全链环节中的监管力量。但在现实操作中职能交叉、边界难定,信息不通、利益纠缠,协调互动难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和盲区不可避免,全程无缝隙监管难以实现。

1.3 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存在漏洞,安全问题犯罪成本较低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或某类产品进行了规定,但这些法规体制缺乏必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名目繁多但互不统一的安全标准给无良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可乘之机。即使企业犯罪受罚,由于处罚力度相对于非法获益偏弱,加之企业信用信息与审批系统不统一,食品生产企业仍然得不到根本的约束。

1.4 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受限,难以发挥监管主体作用

市民、媒体、消协、第三方评估都是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力量,为非行政力量监管的主体。尤其是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市民力量是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直接受害者,也是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最终受益者,理应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主体。但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是政府。社会力量由于所处的地位、信息掌握及途径等限制,不能充分有效地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致使举报难、成本高、反馈慢的尴尬局面一再出现。

1.5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系统不完善,监管应急响应能力弱

2009年6月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附则中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作了基本规定,规定了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上报职能。2010年初我国通过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进行了法律界定与约束。国务院制订了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食品安全事故中卫生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职能义务。但我国食品安全评估监测基础薄弱,缺乏统有效的信息处理平台,对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欠缺。一旦出现安全事件,监管应急响应能力较弱。

2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途径

2.1 利用物联网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时跟踪、汇报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从食品生产源头,生产加工、产品流通、销售到最终顾客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收集和汇报信息。物联网通过视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确保每个环节经过严格食品安全检测后到达消费者。物联网可以有效帮助政府更好地监管食品供应链信息。

2.2 设立互联网联合监管平台,成立虚拟监管组织

针对多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现象,设计由统一机构领导下多部门联合参与的互联网联合监管平台,各监管行政单位组成在平台中以虚拟组织身份出现。各虚拟组织用户担当相应的角色和行使权限。在虚拟用户组织数据库中设计各用户的职责与权限属性。设计用户问的协作关系属性,保证各虚拟用户系统中行政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监管推脱和职能冲突。

2.3 科学设计食品安全信息监管流程以提高监管效率

既要确保现实监管部门各司其职、行使监管职能,又要保证部门协作、共同开展监管工作,食品安全信息监管统一平台的流程设计相当重要。在平台中根据统一领导部署,将明确后的部门监管业务流程科学标准化。应用信息系统设计的技术特点能够杜绝职能重复和信息冗余。而且标准流程在网络平台中的实现排除了办事流程的人为干扰,督促各职能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履行好在监管环节中的责任。

2.4 将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数据库接口国家法规数据库

国内外学者在完善企业诚信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诚信指标体系包含了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较为完整。但政府当前可用的诚信数据库的实现还有待推进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应作为企业诚信数据库子集,反应能映出企业产品质量情况、年检情况、奖惩情况、责任主体等信息。将食品安全数据库接口国家法律规定数据库,做到信息同步。在与数据库的互通中能够做到监管可度量,违规必罚,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人为干预导致的处罚逃避和不当将得到有效约束。

2.5 公开网络,方便全民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供需

政府具有向公众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的义务,同时公众享有举证食品安全问题的权利。公开的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以食品安全和监管信息,让公民了解食品问题处理流程及诉诸途径;还可以提供平台给民众及时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和监管意见。紧急重要的信息还可以集成进入食品安全监管处理流程,直接解决了公众与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信息共享和互通问题,使监管事务处理更及时、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