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创新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监管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创新

篇1

要运用农业职业资格证抑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就要了解农业职业资格证是什么,其对于食品安全有何意义,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食品安机制的。

(一)农业职业资格证概念

农业职业资格证,是指经过政府认定的审核鉴定机构审核,并按照国家所设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者就职资格,对劳动者拥有的技能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科学的审核及鉴定,是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代表着一种职业能力,映射着职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业者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我国农业职业资格证有五种,分别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技师”及“高级技师”,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印制,由农业部授权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核发。

(二)农业职业资格证对食品安全的意义

1.农业职业资格证可以从食品产业链源头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农业生产者是食品行业原材料的供给者,农业是市场中大部分食品的供给源头,因此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质量状况如何对将来流入到市场中的食品安全与否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可以说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所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者食品原材料不安全的生产行为,就为从田间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可能。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使用。由于农业生产者自身的素质不高,无法使先进的农业科技得到利用;因为农业生产者已习惯传统的耕种模式,自然会抵制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最终导致其不安全的生产行为难以得到解决。而农业职业资格证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这是因为考取相关的农业职业资格证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这不仅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者自身的素质,而且也要求农业生产者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的不安全行为。可见农业职业资格证提供了一个从食品产业链源头即田间保障食品安全的可能。

2.农业职业资格证可以从食品产业链生产及销售环节保障食品安全。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者拥有与工作相关的职业证书,而职业证书对证书拥有者的工作行为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按职业标准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按生产标准进行操作,因此就在食品产业链的生产或销售环节防止了不安全生产行为的发生。如要求从事进货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检验及出厂检验的人员要有相关的农业职业资格证,并建立工作档案,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根据出现问题的环节查找相关从业人员责任,并进行相应的惩罚,这就从食品产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降低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此外,要求食品企业建立产品信息档案,以促使企业在原材料进货、生产及产品出厂环节严格把关。通过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出厂检验、销售记录的档案,把食品生产和销售不同环节的职责划归到个人,促使其严守自己的职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3.农业职业资格证是食品安全长治久安的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不仅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亿万人民的夙愿,但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把食品产业各环节责任到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一个监督检查的工具来强化监管,农业职业资格证就可以作为这样的工具,通过加强职业资格证的监管来保证食品安全质量。这是因为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诸如若从业人员负责的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吊销证书,若干年或终身不得从事与食品生产有关的工作,工作人员要保住这份工作,就要保证食品质量。

二、农业职业资格证对食品行业的作用机理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象,通过职业准入制度从食品行业产业链的始端就严格把关。根据员工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对职业资格证种类的要求也不同,并且持有证书的类别要与其所从事的工作一致,通过职业资格证来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这一机理表明,进入食品生产企业就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没有农业职业资格证,就不能从事这项工作。应用机理是针对食品原材料工作来说的,是进入机理的延伸,是作用机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包括检验检疫)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符合进入机理的原材料则属于正常的应用机理,但是若利用不良或来路不明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则属于非正常应用机理。正常应用机理和非正常应用机理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生产过程中,但可能会出现在生产加工环节的某个阶段。为了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需要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拥有所从事工作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从事乳品加工的工作人员要拥有乳品检验工、乳品加工工等其中一项资格证书,动物饲料加工人员也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以确保食用动物的质量。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食品的包装储运环节,是防止食品在销售流通环节出现问题的,主要保证在食用期内食品不变质。终结机理主要作用于食品的销售环节,是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终点。

三、抑制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对策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

通过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来自控。这是因为培养职业农民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能解决“怎样种地”的问题,而教育是培养职业农民的有效手段,因而有必要通过资金及政策的扶持来构建涵盖基础教育、中高等农业教育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农业教育系统。通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来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的转型。建立农业生产经营资格准入制度,硬性规定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生产经营的门槛。

(二)强化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治理

道德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通过善恶准则去评价,并凭借社会舆论及传统文化的力量是能够抑制非道德行为发生的。近年来爆发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性质非常恶劣,社会影响极坏,但究其根由都与道德有关。因此,要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从源头发生,就必须强化食品行业人员的道德治理。首先,强化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食品安全道德。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来治理食品安全,可以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及监管的各个环节建成一道道德防火墙。其次,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并完善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管理体制。我国食品行业个别生产经营者的道德滑坡,主要源于经济诚信的缺失。诚信是一种道德要求,其履行不仅需要经济主体的自觉,更需要将诚信道德制度化,即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诚信体系,通过制度的外在强制性来促进食品安全诚信信念的形成。再次,凭借政府、消费者和媒体的力量,为食品安全的道德治理营造舆论监管氛围。食品生产经营者违犯道德的成本比较低廉,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是我国食品领域失德的一个诱因。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道德监督机制,使守德者利益得到保障,悖德者遭受损失。

(三)加强对农业职业资格人员的培训和鉴定

篇2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农村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所通过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搞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自觉投入到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中去。抱着对党负责,对政府负责,对农民群众负责的态度,牢记自己庄严使命,忠实履行自身职责,切实抓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农村食品质量和安全,确保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建设稳定和谐农村。

二、认真摸查,掌握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要抓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首先要摸清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针对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确保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为此,我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下到每一个市场、每一个村、每一个生产点、每一个店铺和每一个流动商贩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调研情况,认真、仔细梳理归纳,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农村食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进入门槛低、社会需求多样。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层次逐步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镇品工业仍将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规模企业相对较少、小企业数量庞大,食品工业依然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行业之一,二是食品工业自身发展和提升的能力较弱,三是缺乏政府必要的产业政策扶持。

(二)部分农村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不够

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业规模小、条件差的问题较为普遍,5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占到XX%以上,部分企业自律意识差、自控能力弱,只看到眼前利益,放松内部管理,食品质量无法保证,极少数企业存在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因利益唯上而导致诚信不够。

(三)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

我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多,范围广,存在无证照经营行为和流动小商贩,为监管增加了难度,单靠工商所几个人,很难对食品安全做到全链条无缝隙监管,很难保证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面对我镇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环节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经费短缺,这加重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影响和危害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三、开拓创新,实行四级联动,扎实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对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不容回避,不容推卸,更不容放任自流,要抱着对党负责,对政府负责,对农民群众负责的态度,以科学的眼光,以发展的眼光,探索建立新颖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在镇委、镇政府和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发挥各部门、各村、社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探究研讨建立了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有效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一)加强领导,成立镇食品安全四级联动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防止我镇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我镇成立“镇政府-工商等相关部门-行政村(社区)-义务监督员”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为组长,镇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有关人员为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还确定了各村、社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组织机构的成立与完善,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扎实有效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建立农村食品安全协管网络,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1、建立四级联动食品安全监管覆盖网络

建立以“政府牵头、部门推进、社会参与”的形式的“镇政府—工商等职能部门—行政村(社区)—义务监督员”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覆盖网络,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协查,规范工作流程,四级联动,确保我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并建立健全我镇食品安全协管网络、长效监管机制。目前该项工作基本完成,已形成四级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覆盖网络和长效监管机制,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到位开展工作,印发包含17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内、近5万字的《工作手册》,做到每个监管人员及食品生产经营者人手一册,用制度和机制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扎实成效。

2、明确四级联动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和工作方法

四级联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象是全镇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领域的全体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任务任务为:一是掌握全镇食品生产经营者基本信息。二是食品安全信息和检测信息。三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四是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五是严格落实进出货台账登记和索证索票制度。六是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店”等评比工作。七是开展对本地区食品安全状况测评于评估工作。

具体工作方法和要求是:要突出四级联动。由镇政府负责汇总各村、社区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信息,并下发至各村、社区。由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义务监督员)负责掌握本村、社区食品生产经营动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台帐,及时并将潜在的食品安全信息及动态变化报告给镇政府。工商等职能部门负责执法检查,定期食品安全信息。

各行政村、社区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为食品安全协管员,积极配合镇政府、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协管、监管工作。镇政府与各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协管责任状,审核确定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统一发放《黄湖镇食品安全协管员工作证》,在年底对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开展责任考核。工商所等行政职能部门做好对各自分工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强对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义务监督员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工作,坚决取缔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经营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同时要在政府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食品经营者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

3、严格考核,确保四级联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到位

为确保四级联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到位,我镇严格考核,一是明确考核对象,为本镇全部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二是明确考核内容,考核采取记分制,考核内容分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两个部分,基础分为100分,包括组织机构、台帐登记、信息、协查工作四块。在对基础性工作进行考核的基础上,为了激励各行政村的监管积极性,鼓励各行政村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创新监管,特增加了对创新性工作考核,创新性考核分为20分。三是明确考核时间和奖惩措施,考核每年一次,时间为年末12月,根据考核办法及平时的抽查情况对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根据得分高低,对考核前三名的行政村或社区将给予奖励,对考核优秀、合格的食品安全协管员给予直接奖励。同时,从本镇的食品经营户中,选出2家食品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食品店和示范店给予1000-3000元的奖励。

(三)明确食品安全四级联动工作职责,实行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1、四级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一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制订全镇食品安全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二是组织领导全镇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和明确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行政村(社区)职责分工,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和督促监管责任的落实,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是组织协调全镇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定期分析全镇食品安全形势;四是建立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食品安全信用、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及信息体系的建设工作;五是综合协调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及应急预案的制订及落实;六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并认真组织考核奖惩。

2、四级联动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镇教卫办主要负责本镇食品安全四级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性工作;组织开展对餐饮业的督促,并联系区卫生局参与对辖区餐饮行业中的无照经营行为及违法经营行为的监管。

镇经发办主要负责本镇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日常培训督促工作,并联系区技术监督管理局参与对本镇辖区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中的无照经营行为及其他违法经营行为的监管。

镇三产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本镇流通领域中食品销售者的日常培训和督促工作,并联系工商部门参与对本镇流通领域中食品销售行业中的无照经营行为及其他违法行为的监管。径山工商所负责向各部门提供本镇食品经营者(含生产、加工、销售以及餐饮经营户)的经济户口信息,积极配合镇政府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对各行政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及食品经营者的日常培训。

镇城管执法中队主要负责本镇范围内涉及食品行业的流动摊贩的管理以及集镇范围内涉及食品的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

各行政村(社区)积极开展对本村(社区)内食品经营者的日常协查和督促工作,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建立长期有效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向镇食品安全四级联动工作小组提供辖区食品经营者的动态信息,积极参加对食品放心示范店的推荐评选工作。

3、食品安全协管员工作职责

一是负责本行政村(社区)的食品安全协管员网络,从自然村或组中确定义务监督员从事食品安全协查工作;二是负责收集本行政村(社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动态变化统计,及时向镇食品安全四级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或工商部门反映本行政村无照或超范围经营食品店情况。三是负责对本行政村食品生产经营者进出货台帐登记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察,同时负责对本行政村食品经营者十种禁市商品的协查。四是负责向本行政村(社区)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检测信息,配合工商部门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等工作;五是负责协助工商部门开展本行政村食品安全消费的投诉、申诉和举报处理工作,参与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的食品安全检查。六是组织本行政村的食品义务监督员员参加主管部门开展的培训指导工作,同时协助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开展的食品安全“示范店”、优秀食品生产经营者、优秀食品安全协管员(义务监督员)的评比等工作。

4、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工作职责

一是负责收集本行政村(社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动态变化统计,及时向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反映本行政村无照或超范围经营食品店情况。二是积极在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带领下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协查工作,掌握本行政村食品安全经营户的基本信息和经营状况,为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三是积极参加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同时,积极组织辖区食品经营者参加培训。

(四)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标准,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任务

为加强全镇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自觉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镇把食品生产经营分为食品超市(商场)、食品批发经营户、食杂店食品、餐饮行业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五部分,分别制定《食品超市(商场)食品安全监管标准》、《食品批发经营户食品安全监管标准》、《食杂店食品安全监管标准》、《餐饮行业监管标准》和《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监管标准》,要求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领域的全体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各自对应的监管标准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任务。

四、实行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我所自实行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做到全覆盖、全链条、无缝隙监管,解决了以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解决的存在问题,基本保证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得到加强,农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比较放心,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比较满意。

(一)降低监管成本,增加监管有效性

通过实行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理清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思路,明确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任务,整合了社会资源,提升了各级监管部门与监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降低了监管成本,增加监管的有效性。实行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为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按照四级联动的方式进行监管,突出监管工作的重点,避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能够有效暴露出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循藤摸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增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较好执行食品安全监管标准

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给全镇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我所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和检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得到提高,自控能力得到加强,树立诚信行为,较好地执行《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基本杜绝以前那种只顾眼前利益,放松内部管理,食品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利益唯上等违法行为基本消除。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自实行四级联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以来,我所联合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农村食品安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严厉打击,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XXX多人次,执法车辆XX台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XX户,取缔无证照经营XX户,没收过期食品XX公斤,“三无”及无认证食品XX公斤,立案XX起,罚没收入XXXX多元。召开的食品生产经营户大会X次,参会人员XXX多人,进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X次。参培人员XXX多人。同时加强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照经营掺杂使假、短斤少两、虚假表示、欺诈消费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完善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户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协议准入、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监督食品生产经营户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其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

(四)四级联动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满意度

篇3

一、以人为本,固本清源,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打牢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一)突出对经营者教育引导。变被动执行为主动遵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应该抓住这个核心,以引导促监管,最大限度地激发食品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结合工商监管职能,通过多种方式对经营者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依法监督指导食品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购销台账、索证索票、送货车备案、不合格产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发现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告诫,立即制止,限期改正,让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广大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法定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性,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二)加强对重点食品的监管,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打牢广泛的群众基础。把食品安全监管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为民监管,因此,抓食品安全首先要对肉制品、米面制品、禽蛋制品、儿童食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加强监管。突出抓好节日性食品以及季节性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整治价实不符、过度包装、搭售商品、虚假宣传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霉变、“三无”等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食品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打牢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抓住契机、依法行政。从内外两个角度构筑食品安全堡垒

(一)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抓住历史赋予的新契机。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新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多的监管职能,将给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总局也在研究制定《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办法》、《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规,这些新法规的出台实施,将使过去许多因为法规滞后以及职责不清带来的困扰迎刃而解,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武器,也为我们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新的契机。作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者,必须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摒弃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抓住历史赋予的新契机,切实承担起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卫士的职责,为工商行政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

(二)严格打击各类食品违法行为,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防控性。抓住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的契机,依据新的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丰富执法手段,拓宽执法渠道、提升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格查处无照加工经营食品,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腐败变质,经营不合格的肉类制品,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伪造或者变造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食品,销售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说明书不符合规定,含有虚假、夸大内容的食品宣传广告等食品违法行为,针对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大要案件的查办力度,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对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恶意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力。通过整顿规范流通环节食品经营秩序,提升食品安全防控性,变打击违法为前期防控、前期规范,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事前把关,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前期控制力,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三、继承发展、开拓创新,依托新旧两种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篇4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化全县上下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排部署今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前面,我们就20*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奖励,并就XX年重点工作与各乡镇签定了责任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雷春鸣同志就XX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做了详细安排,讲话分析透彻、部署全面,我非常赞成。希望同志们在今年的工作中,以上面表彰的优秀单位、优秀个人为模范,认真学习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和措施,深入贯彻落实雷局长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XX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回顾20*年,我县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初步建立起了开放式配送、规范化管理的药品供应网络和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我监管、社会监管为辅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并得到有效运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实施,把我县的食品安全监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各乡镇、各监管职能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但在新的形势下,要确保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出问题,确保老百姓饮食用药绝对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我们监管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和影响了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整体效能。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各自为民生、办民事、解民忧的重点,列入乡镇及部门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各自工作任务,制定可行方案,切实做到机构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各自监管领域不出任何问题。这也是今天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把食品安全的责任和意识明确下来,把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下去,确保我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国家农村食品药品“两公网”建设示范县创建达标。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规定,食品安全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强化“总负责”的意识,发挥好“总牵头”的作用,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要建立食品安全工程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因工作不到位,失职失责,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二是要搞好协调联动。食品安全监管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因此必须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划分不够完善,多头执法、各管一块及推委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尽可能的明确责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重大事故查处”职责,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工作的牵头抓总责任。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粮食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按照已有的监管体系,落实有力措施,抓好各个环节的监管。

二是要强化宣传引导。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加强对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规和科学合理饮食用药常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药械广告等监督管理的基本法规知识,掌握识别假劣食品药品和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基本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违规现象。要有选择地曝光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让不安全食品药品没有生存市常努力创造便捷畅通的信息举报渠道,营造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5

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重视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今天“__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这里举行揭牌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局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向市四套班子和省局领导、市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和药品一样,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件天大的事。而且,食品比药品涉及面更广,消费量更大,与老百姓生活更为密切,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我们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的新职能,把食品安全综合管理与药品监管统一起来,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对过去药品监管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食品监管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我们监管能力的考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的实施意见,正确履行法律和上级赋予的职责,切实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决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努力做到“三个一定要”:

一定要依法行政。我们将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三句话”的职能,在不改变现行食品监管格局,不替代有关部门现有职责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充分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的“牵头”作用,着力强化依法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努力当好政府的“抓手”和参谋。

一定要创新机制。新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建立,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而且要求用与药品监管不同的全新的方式去实施,我们将在制度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预警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努力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来。

一定要相互配合。食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单位多,我市现有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好,我们将坚持在服务中协调,在协调中综合,在综合中提高,虚心学习,主动联系,积极沟通,密切配合,通过整合监督资源,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任务艰巨,职责重大,我相信,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不畏艰险,不负重托,共同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篇6

一、加强领导,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根据市、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年初街道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专人负责街道日常食品安全工作,同时基层各社区也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食品安全专管员,从而健全了街道、社区两级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体系,有效地加强了我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今年年初,共和 × 个社区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 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告知承诺书》,同时督促、指导这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规范经营行为,掌握和了解本街道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动态。从而形成了面广、意识强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为全街道的食品安全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领导、督察监管、常抓不懈的工作保证。

二、明确要求,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意识

今年以来,我们把食品安全作为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条件,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履行职能、过细工作、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全街道居民用上放心的食品,积极营造放心消费、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根据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重点,街道食安委通过对食品加工、餐饮企业和集贸市场、学校企业食堂的专项检查,分析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各项安全状况,把安全要求落到实处。街道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及时,整改措施到位,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有力确保了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切实增强了各基层食品安全专管员的防范意识,从而使街道上下各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广泛宣传、营造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今年,街道食安委抓住全省第十一个“六月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等机会,精心组织、专门研究制定了对居民小区、集贸市场等场所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在现场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 × 份。各社区也采用食品安全专题讲座、宣传画廊、横幅、撑牌板报等形式,在基层宣传食品安全。同时街道食安委通过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把食品安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灌输到生产经营第一线,从而进一步营造了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狠抓措施,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按照区食安委XX年年的工作要求,今年,我们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作为工作重点,我们坚持做到平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面上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节前检查和节后检查相结合,明查暗访相结合。今年共组织了由主要领导参加的检查活动 × 次,分管领导参加的检查 × 次。在检查活动中,重点对食品加工、餐饮企业,集贸市场,超市,学校企业食堂进行了逐一检查,并当场与企业负责同志提出整改方案、措施,使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同时,按照年初的《XX年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对下发告知承诺书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走访,实施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检查,做到食品安全不留空白点,不留死角,同时也使各食品企业负责同志的责任感更强,工作力度更大,措施落实更扎实。

五、完善机制,推进食品安全不断创新

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检查、宣传到位的基础上,街道食安委力争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一是网络健全强机制。今年,通过街道整顿,重新健全了街道社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由主要领导传达上级精神、强调街道要求,为工作推进奠定了组织保证。二是各方配合创新路。今年的每次检查和活动,不是食安委单独进行,而是由机关职能部门、城管、文教、派出所和工商所等共同参与,各方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工作方法得创新。今年,在平时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通过明查暗访,以严查、严管、严督为手段,以查促改、以督代管,全面提升工作力度。

六、存在主要问题

分析今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安全管理上有盲点、盲区、无证照经营点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到位,应多部门加强配合,联合监管;三是食品安全装备技术、检测手段,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2008年,我们将以崭新的工作面貌、全新的工作理念、创新的工作方法,结合街道食品安全实际情况,从严格管理入手、突出问题着手,做到:围绕目标明任务,突出重点强责任,落实措施新举措,加强培训强素质,完善体系促提高,以确保我街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114-03

随着传统企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我国食品工业也面临着产业组织方式、生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从以“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转向以诚信与创新为内涵的品牌竞争,和以产业链安全为主的价值竞争,呈现小型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新特点,食品安全更加成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民众对食品的信任危机使食品制造业竞争力受挫,出口通路受阻,食安问题教训惨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新常态,包括食品产业在内的各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迫于生存压力不断挑战安全底线,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传统的监管模式面临更大挑战。由于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为中小企业,总体上“多、小、散、乱、差”,食品生产链条环节多、过程长,监管难度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监管部门应主动借力“互联网+” 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监管体制机制和手段方式,开创食品产业安全管控新模式。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强化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推动企业主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并增加食品安全保障投入,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建立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体系,使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食品安全管控无缝隙、精细化、企业与监管部门双赢的大数据监管新模式。

一、完善 “互联网+”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系统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提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整合目前各类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国家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实现信息共融共享。完善追溯管理、认证、考核等配套制度,统一追溯的深度和精确度,增强追溯系统的权威性,对生产、流通、销售等领域全程监管。

1.完善食品安全信息二维码追溯系统

近两年食品安全风险前移,来自农产品原料污染成最大风险,涉农企业成高危群体。生鲜食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种类纷繁,从田间到超市有多种动态变化,消费量大,需要采集海量数据,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破解数据壁垒,实现信息的全面联通。通过“互联网+”,建立食品产业全环节、全链条、全覆盖的信息可追溯平台。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强制推行质量追溯系统并鼓励更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参与,使之成为企业产品入市销售的必要条件。利用二维码这一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收集信息,建立食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履历”,并形成巨大的数据库,实现生鲜食品数据记录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菜场的信息全链条联通,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可追踪,便于约束生产和清查污染食品来源。

食品安全信息二维码追溯系统可包括两类信息:第一类是法定式信息,包括生产厂家、供货商名称、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基本配料等最基本要素,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二类是精细化信息,包括食品的生产者、供货商信息、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来源,食品检测或自检情况等。例如,蔬菜提供的精细化追溯信息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杀虫直至采摘整个过程。大数据“云”端架构能够覆盖农场、牧场、屠宰场等原料供应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商超、餐饮、学校等消费端,可追溯品种包含肉类、豆制品类、蔬菜果品等几乎全部生鲜。不仅可以正向追溯,也可逆向追溯。数据上传到公众信息平台,可以对食品生产、销售进行全流程监控。例如,在销售分公司营业厅可以直观地看到企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画面,影像视频等信息资料数据存档可查,达到食品安全监管无盲区、不断点、全覆盖。二维码追溯系统数据信息从生鲜食品可扩容至几乎所有食品品种,实现更大范围覆盖。

2.“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链,不仅实现智能生产和网络营销,也使企业合作向高层次发展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宽带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食品产业的广泛渗透。更多的食品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健全对产业链全程监管的食品安全内控体系。设立进货食品数据库,完善包括进货情况、保质期情况、销售出货情况等详细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促进了食品安全生产向集约化发展。通过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更多食品企业拓展电子商务,开发电商及O2O渠道。不同于以往封闭的信息平台,网络销售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由单一销售模式转变为系统销售,将“线下”的实体优势与互联网“线上”的优势结合起来,消费互动也向广度与深度发展。

企业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产业链追溯体系,使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获得市场认可,企业间有合作意向时可通过相互验厂明确合作安全保障,防范合作风险,相互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关系。

二、创新“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全面提高工作效能

由于食品种类、食品生产环节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众多而分散的特点,传统的人工监管模式受制于专职人员数量限制,无法实现精细化监管,加之传统监管技术手段与方式的落后,导致大量安全监管漏洞。实施“互联网+”,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对海量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建立起全流程监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改变原来人盯企业的监管模式,从而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管控的精细化、全程化、常态化。这一技术变革不仅带来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升级,也带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不失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技术路径之一。

1.通过“互联网+” 打通生产、流通全程全域监管链条

政府监管部门应创新监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首先,在食品生产许可审批制度改革中结合“互联网+ ”,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的同时,加强审批环节监管。全面推行食品生产许可电子证书,强化信息网上公示,建立健全证后监管制度。监管部门在企业获证一个月内进行复核性检查。获证一年内对其上市的产品进行随机性抽查。获证一年以上的实施常规性监管。鼓励和引导企业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公示更多生产经营过程、设施及销售物流数据,使食品安全监控的不同阶段的数据无缝衔接,对食品的注册、生产层层严格把关,对销售情况随时随地跟踪抽检。

2.在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的基础上推行信息化监管的新模式

建立“互联网+基层监管网格”,将监管、协管人员实施网格化责任区域划分,定岗定位细化到各社区、各村、各街道。在严格落实定期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的基础上,将网格化监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互联网+电子监管”。通过远程授权开通网格管理系统模块,通过平台系统对网格的工作人员下达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监管人员利用手机、pad、电脑等将监管巡查过程形成“数据采集录入上报分流问题处理反馈归档”信息化处理系统,形成食品的“电子标签”,确保食品质量源头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控。既方便了商家建立台账、也便于市场监管部门监管。

依托无线网络、GPS定位、移动终端等互联网技术,建立“互联网+移动监管平台”。实现精准定位和移动执法。基层执法人员可通过关键字搜索准确查询主体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定位,有效防范无证照主体进入市场,对企业违法行为和巡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现场取证,实时上传到网格管理系统和局域监管平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查看监管情况,还可以追溯过去多日的监控视频,及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协助解决问题,实现从传统监管向快捷、精准、高效的信息化监管转变。

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企业信用监管系统,构建信用分类监督机制,对企业按风险度、诚信度分级实施监管。对守信企业、基本守信企业以激励与帮扶为主,对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建立惩戒与淘汰机制,切实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推行“阳光厨房”建设

“阳光厨房”是餐饮单位通过可视厨房或视频直播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过程,让厨房生产环节纳入公众监督。“互联网+”给“阳光厨房”提供了技术支持。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可以作为打造“可视化厨房”、“阳光厨房”的试点,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安装摄像头,消费者和质管人员可通过直播视频观看餐饮链条的各个环节,保证食材健康、配送卫生,对质量问题随时掌控、及时管控,消除风险隐患。

4.推动“互联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建立政府监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生产经营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食品安全共治生态。规定食品生产企业披露食品安全信息的义务以及披露的方式和场所,使公众能从正规渠道获得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企业有责任承诺并保证数据真实,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虚假标识、编造、伪造食品相关信息的企业予以严肃查处,对企业产生无形的约束力。

通过网络增加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政府信息、消费者互动等多种服务,加强对食品安全隐患的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波动异常,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提醒消费者提前采取预防应对策略。还应利用网络加强对消费者食品生产相关知识的普及,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抵制,减少恐慌,减少网络谣言对商家利益、行业声誉带来的破坏。

保护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监督举报网站,开通电话、微信、短信等举报渠道。消费者通过手机终端扫描二维码或包装袋上的条形码,即可查看食品原材料采购、质量检测,餐饮服务单位等级等食品安全信息;还可通过免费下载手机查询软件或超市终端查询食品安全信息,不仅可以明白消费、放心消费,还可参与监管。通过微信公众号使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实时固定证据并上传到市场监管微信维权平台进行投诉举报;食品监管部门及时公布举报情况,远程联动被投诉商家尽快核实解决,并在微信维权平台上给予投诉者答复。线上不能解决的,工作人员可转到线下进行调解。

三、促进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升级

随着食品网购、微信代购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选择网络平台。但由于网络监管缺失,网上销售假劣食品泛滥成灾。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大,存在主体监管难、地域管辖难、调查取证难、查处取缔难、执法要求高等多种问题,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尽管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增加了互联网食品交易的规定,增设了网购、网络食品、婴幼儿食品、保健品、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交易相关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强调了第三方平台的责任,明确指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但是由于网络食品经营店入市审查门槛低,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制度形同虚设,加之物流的便捷性,假劣食品的来源地、销售地并不一致,违法活动的跨地域性和扩散性更强,消费者不易索得购物发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缺乏购物凭证,加大了案件查处的难度,提高了打击成本。实名登记只能确认损害赔偿的具体责任人,无法牵出整个售假系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调查难度、取证难度和索赔难度。尽管存在这些困难,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打击网络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依然势在必行。

1.严厉打击未经许可从事互联网经营、网上销售假劣食品行为,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要严格审查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提高网售食品经营主体的入市门槛,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制度,加强网络食品经营户实名制管理。严格要求卖家提供食品的来源以及正版授权,并对这些来源和授权证明进行定期抽检,确保网络平台上的商品质量。赋予行政执法机关更有力的监管武器,大幅提高知假售假的违法成本。对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性质恶劣的行为,直接吊销许可证,并处最高为货值金额30倍的罚款,同时还增加了行政拘留等处罚,对违法者形成震慑作用。

2.建立网络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建立多级网络食品安全监测点,一旦发现假劣食品坚决查处

建立一支跨区域的专门监管队伍,线上线下联合打击。线下要加大对生产假劣食品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从源头上杜绝假劣食品的生产;线上要加强对食品售卖商家的监察力度,提高辨认真假产品的能力和水平,强制推行网络食品安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大力推进网购平台服务商和食品网站的行业自律。完善举报机制,发动消费者举报违法行为和线索。试行网上食品消费纠纷先行赔付,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沈志凌.食品安全监管迎来“互联网+”智能时代[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5,(4).

[2] 封俊丽.完善我国网络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23).

[3] 赵新磊.论食品安全的电子监管[J].电子测试,2013,(11).

[4] 盛利民,魏雪涛.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plus"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ZHAO Yan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Medical College,Nanjing 210029,China)

篇8

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__年3月9日)

同志们:

刚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20__年食品安全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

20__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石嘴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根本目标,强化监管,探索创新,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市政府对全市三县区的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我县名列第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县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取得较好成绩,得益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得益于有一批负责任、能力强、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和监管执法人员,得益于全县广大食品安全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扎实工作,得益于食品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食品安全监管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谢意!向所有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监管现有体制和法制不顺,全区范围内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而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加之,我县是农业县,食品工业化程度低,基础差,底子薄,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因而,食品安全监管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都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绷紧食品安全监管这根弦,居安思危,积极应对,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食品安全工作这项民心工程当中。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贯穿一条主线,健全两个体系,完善三网建设,突出四个重点,强化五项保障措施,实施工程”。

贯穿一条主线。就是食品安全工作要始终贯穿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这条主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本着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这项人命关天的大事贯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去。

健全两个体系。一是深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总结推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经验,健全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信用档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信用监管档案,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二是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要以高风险食品、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为重点监测对象,继续及时汇集整理涉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例行监测和执法监督抽查数据,有针对性地实施食品安全动态性和预防性监管。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系统和保障系统,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险因素,全面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控制水平。

完善三网建设。即完善纵向到底的政府责任网、横向到边的部门网和群众监督网。

在完善政府责任网和部门网方面。要继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对照责任书,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居委会、每一个科室,乃至落实到具体人员的身上,实现责任共担。

在完善群众监督网方面。要立足群众接触范围广、信息来源多的特点,要逐步将监管重心向农村下移,充分发挥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构筑“农村群众监督网”,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突出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是食品监管的薄弱地区,要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问题,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二是突出“两边”和“两堂”。即县城周边和学校周边,学校食堂和农民工食堂。这些地方,要么是监管薄弱的地区,要么是消费人群多而集中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影响非常大,务必要加强监管。

三是突出“四品”。即散装食品、儿童食品、熟食品和清真食品。这些食品容易食用,有些食品的消费群体还比较特殊,一旦出现问题,就不仅民生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所以必须要抓好。

四是突出“五小”。即小作坊、小市场、小餐馆、小超市和小食品店。这些地方规模小,卫生条件落后,但其提供的几乎是老百姓经常食用、甚至天天食用的食品,对它们的监管丝毫都不能松懈。

强化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健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企业等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

人是直接责任人。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沿着纵向层层落实下去,对所辖区域划分责任区,实行横向划片定人定责管理。同时,要明确企业的责任主体地位和企业负责人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专项整治重在治本,目的是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重点区域重点整治,重点品种逐项整治,重点问题督促整治的方法,认真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整治,推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专、抓实、抓细。

三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和索证索票。要严格食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在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全面推行索证索票制度。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是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对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生产必备条件不够完善、产品出厂检验得不到保证、卫生条件与规定要求相差较大的企业,要加大执法和打击力度,直至关闭。

五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营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招徕顾客的吸引力。

实施“工程”。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农村集贸市场整治工程、万村千乡市场配送工程、餐饮业洁净工程、食品加工企业普查、审核、验收工程、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和食品安全宣传年活动。

三、狠抓落实,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

对所确定的目标任务要狠抓落实。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安委会办公室要研究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组织协调机制,拓宽和丰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扩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继续组织联合定期向社会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和检测信息活动,扩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权、知情权,增强维权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有关部门加强食品监管、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行为所取得的成效;宣传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和优良企业;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各监管部门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基础上,要继续保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安委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抓手”和“牵头”作用,抓综合、抓协调、抓汇总、抓落实,有效促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各监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大硬件建设投入,改善食品加工经营企业小、散、乱及卫生条件差的状况,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引导企业使用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提升食品产业整体水平。各成员单位也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要在多方自筹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以有效化解我县食品安全监管经费不足、检验设施和装备落后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矛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四)查堵结合,管好源头。要抓好食品源头管理,大力开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无公害蔬菜产地、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无公害畜禽产地,有效治理源头污染。要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要强化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优化食品安全环境。要抓好消费环节的监管,全面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严把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发放。

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测检验; 模式; 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42-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虽然农业部门、卫生部门、食品药物监管部门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但是由于典型的多头分散监管的体制,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暴露出中国弊端[1]。因此,必须在立足我国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引入多元参与机制的理论,规范食品安全监测的方法,以期为实现安全食品的社会供给的越来越有保证。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食品是维持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近年来,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皮鞋制明胶,星巴克等均被查出含致癌物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其涉及范围之广,品种之多,后果之恶劣,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食品安全事件如此频繁地发生,不得不引发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成效的怀疑。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信任危机,这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敲响了警钟。

就目前而言我国采用的多头分散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各个监管部门均为政府部门,整个监管过程由政府来操作,从本质上手政府以垄断府以垄断的方式包揽整个监管过程,缺乏其他主体介入,受人为、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加之部分政府人员不能严以律己,受利益唆使,上传下达的信心存在虚假性的危险,政府依据这些不准确、不完全的信息对食品生产和消瘦实施监管,必然难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2食品安全检验的主要方法

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指标只要包括一般成分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及其他有害物质分析。检验的项目不同,指标相应的检测方法也不相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2]。但随着食物和食品生产的机械化、集中化以及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对食品的监测也面临着挑战。

3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起步较晚,缺乏专业人才,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虽然学界对食品安全规制有一定的研究,但存在以下问题,①研究的参照系多是依据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许多研究者生搬硬套,墨守陈规,缺乏对我国现实国情和地区差异的考量,研究结论的模式化太强,研究结论不具有可操作性;②研究的理论缺乏系统性。研究往往从经济分析入手,不能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理念、机制、价值、制度和模式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3];③研究食品安全规制的主体缺位。往往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惟一的监管主体,监管什么、怎样监管、监管到何种程度等,都由政府这个单一的监管主体来确定,没有重视社会第三部门组织、市场主体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作用,更没有意识到公众参与对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性意义;④研究的学科视角比较单一,缺乏对食品安全规制研究的多学科视角,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过于局限。

4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模式的转变的方法

4.1加强部门的协调、集中和高效:随着职责集中程度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会相应的提高。美国在食品监管上为了部门协作较差,监管效率低下的困境,将总统食品安全委员改为实质性领导地位的最高权力机构,显示出更集中的趋势。他具有地位上的独立性和职责上的明确性两大特征,一旦部门间发生摩擦,可给予及时的协调。

4.2注重过程性规制:食品监管必需从重视终端规制作响强化全程防控,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去找问题的解决的方法,要在造成恶劣影响之前,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尽量杜绝食品问题的出现。美国、日本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中十分重视过程的防控,美国甚至提出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防控[5]。

4.3突出体制、机制的创新:食品历经的从农田到餐桌需要经过众多环节之,加上食品的类型和数量之巨,食品安全监管显然具有技术性强、专业性强,任务繁重的特点。单纯的技术规制是很有限的,必需注重对规制体制上的创新,重视监管机制的职责分配,各地方安全相应的卫生监视员,将食品监管工作深入到基层,加强各部门各地区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最大范围的使公众享受安全食品。

4.4多元参与的管理模式: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从政府垄断型管制模式向民主化管制模式的转型,世界各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尤其是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下中央集权体制传统,更应该注重对社会力量的汲取,实现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市场、利益团体共同监管的局面,吸引大量的技术、管理、法律专家参与食品安全的规制。既较好地弥补政府能力的不足,又较为有效地减少政府被监管对象俘获的现象发生之概率[5]。

4.5强化标准的统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比较混乱,有地方之间食品安全标准的冲突,也有部门之间质量标准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有效规制。要提高食品安全规制的质量和水平,首先应该做到统一标准,以标准规范和严格执行标准规范,避免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冲突和纠纷、重大食品贸易摩擦和食品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耿弘,童星.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参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制模式及其转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3):97-100

[2]杨丽.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3):31-33

[3]张锋.借鉴与启示: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的考察[J].天府新论,2012(2):100-104

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0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们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可是,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让我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注水肉、苏丹红、瘦肉精等劣质食品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食品的安全检测尤为重要,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质监部门的一个大课题。

1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义重大

1.1 食品质量安全的含义

“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包括:一是食品的质量,即直观性品质特性,就是食品的“色、香、味、形”和非直观性品质特性,如食品的安全、营养及功能特性。二是食品的安全性。广义地说,是食品完全无有害物质和无微生物的污染。狭义地说,是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下长期食用,不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包括一般毒性和特异性毒性,也包括由于偶然摄入所导致的急性毒性和长期微量摄入所导致的慢性毒性。三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是对最终产品而言,“食品卫生”是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而言。

1.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被病原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因此,对食品安全的整治,提高食品安全系数工作刻不容缓。

1.3 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食品安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年监管实践表明,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除初级农产品污染外,还存在小企业、小作坊和假冒伪劣食品的问题。小企业和小作坊既难以取缔,又难以严格监管。假冒伪劣食品发现难、处理也难,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以罚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分段监管体制尚不完善,导致监管责任泛化的趋势。由于监管职能分治、责任边界不清,使在日常监管中存在监管死角,责任分工不明确,减弱了责任追究制的效果。

2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

应当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步入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对现有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修改和整合, 整合了世界各国采用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与技术规程。建立政府的高效、完善的技术检测标准。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检验人才的培养,提高安全检验人员的素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

选择合理检验方法。根据检验性质、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来选用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合理操作。选择使用精确的仪器。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问题。

2.3 提高检测人员技能和素质

为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造就一批精干、懂业务、懂法律的质检队伍。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对检测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和全方位培训,可以采用自学、邀请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从检测技术、质量意识、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水平培训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让检验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2.4 检验环境要适宜

在容量法分析时,检验环境要求很高,需在20℃的室温条件下进行。比如:在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总浸出物和啤酒的酒精度、原麦汁浓度时,在用容量瓶量取馏出物及残留物时,要求在同一温度下定容,以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测定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时, 只有温度校正的范围是10℃~30℃,才能查出校正值,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所以,在理化检验分析中,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

2.5 行政执法部门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5.1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首先,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制度、信息征集制度、信用管理体制和信用奖惩制度。其次,通过举办知识培训、法制讲座、理论研讨、技术咨询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督促、引导、警示和惩戒功能。第三,加强食品安全信用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安全信用度的作用。

2.5.2 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建立食品质量信息收集机制,加强对市民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采取街头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进社区、进企业宣传的形式。发放《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人民食品安全意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度,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酿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