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监管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安全监管解决方案

篇1

摘 要:完整食品安全追溯链的建立,不仅可有效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从事后监管向全程监管和事先预防监管的转变,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航天信息使用集成有温度、湿度传感器的电子标签对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记录,对非安全状况及时报警,从而有效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跟踪与实时监控,为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食品安全;追溯;监管;预防监管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频频发生问题,从食品添加剂到农药残留,毒牛奶到速成鸡,再到地沟油、瘦肉精和塑化剂等这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使食品安全成为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在今年的两会上,众多人大代表也纷纷就此提案,建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重点要从源头抓起,并且需要学习发达国家建立一条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产业链。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研发的食品安全监管解决方案,全面覆盖食品从原料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为守卫舌尖安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践行经验。

 

信息化技术应用 从食品源头构筑安全长城

纵观以往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发现同一个问题:监管部门在事件发生后总不能及时准确地查明和找到问题食品原料的来源。因此,从食品原料开始监管无疑会对保障食品安全更加有效。为了助力国家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航天信息作为国内物联网应用领域的领军者之一,自设计研发食品安全监管解决方案之始,就制定了从食品的源头、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的思路,其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移动办公等技术,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最终成功地实现了食品“从原料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饮食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帮助监管部门大幅提升了监管效能,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

 

以航天信息曾为北京奥运会承建的“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为例,自2007年8月8日正式运行起,该系统便采用物联网等技术对所有奥运专供食品及其原材料进行管理,;同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通信技术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与调度指挥,使用集成有温度、湿度传感器的电子标签对车厢GPS定位系统和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记录,对非安全状况及时报警,有效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跟踪与实时监控,为北京奥运期间的食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实践 力护国家食品安全

基于“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成功实施经验,航天信息近几年在食品安全领域展开了非常广泛的创新探索,陆续成功打造出了朝阳等辽宁五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首都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北京口岸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以及“放心肉”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解决方案,为各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放心肉”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为例,该系统利用 RFID作为信息载体,依托网络通信、系统集成及数据库应用等技术,实现对生猪从防疫、屠宰、加工、储存、运输,一直到终端消费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的记录。该平台上线使用后,真正从根源上使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够买到放心猪肉,即使出现了问题猪肉,也能够通过追溯系统迅速找到责任单位,采取召回、封存等措施,把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有效地保障市民食肉安全。

 

获行业唯一 “突出贡献单位”奖 展现领先实力

凭借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的突出贡献,航天信息在2012年的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成功荣获了由工信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多部门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大奖,成为物联网领域唯一一家荣获食品安全行业“突出贡献单位”殊荣的企业。与此同时,在同月举行的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药物电子监管采购项目招标会上,航天信息也再次中标,承担其日常监管网格化应用系统、移动监察执法系统、电子监察系统、信息集成系统及在线培训考试系统等五部分工程的建设任务,助力青岛市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应急指挥调度及移动监察执法平台。

篇2

关键词:航天信息;密码展览;电子发票;电子支付;食药安全

12月10日,2015年全国商用密码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作为北京密码协会理事长单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应邀参展。

航天信息副总经理王毓敏在致辞中表示:“航天信息自诞生之日起,每时每刻都背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信息安全是捍卫经济安全和民生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推动国家繁荣进步、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的坚强后盾。” 航天信息的创新应用解决方案,分别来自于航天信息旗下金税、金融及物联网三大产业板块,代表了航天信息在护航民生领域的全新成果。

(1)电子发票系统解决方案。当前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已经从过去的以票管税步入到信息管税的新阶段,电子发票作为一种新的发票形式,因其相对纸质发票的种种优势,有利于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国税总局“互联网+税务”行动的重要抓手。发票资料全面电子化,有助于企业财务处理,及时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更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分析提供重要的支撑。企业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可完成电子发票凭证生成、电子签章、文件储存、推送交付、查询验证等功能以及企业所需的其他增值服务。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带来电子发票实时接收、永不丢失、便于保存、查验快捷方便等多重优势。

航天信息是我国首批电子发票项目的承建商与研制单位,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吉林、广州、成都、武汉、青岛等地已实现航天信息电子发票系统的部署和企业接入,为京东商城、一号店、天猫超市、苏宁、华为、联想等签约客户提供电子发票服务。

(2)金融安全支付产品。随着我国对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视不断升级,金融行业推广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国内首家将国产商用密码技术在POS产品上落地推广的厂商,航天信息推出的Aisino POS已获得“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资质,并率先获得“POS密码应用系统”商用密码产品品种型号。

此次在展示旗下全线金融安全POS的同时,航天信息特别推出了一款T8智能支付终端。相比目前业内其他厂商的智能POS终端产品功能有限,应用场景有限的现状,航天信息自主开发的T8智能支付终端产品采用“平板电脑+mPOS”的产品形态,基于Windows系统平板电脑的通用性和强大扩展性,为零售、餐饮、住宿、娱乐等生活服务业的小微商户提供了一个集销售、收银、开票、身份识别、经营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收银台解决方案,同时还可叠加其他金融/非金融服务,并应用于传统的线上及线下服务场景。

(3)智慧食药监综合监管服务系统。从2005年北京“首都食品安全控制系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到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项目,航天信息在食品安全行业中的突出成绩有目共睹。为此,航天信息已连续三届在“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荣获“突出贡献单位”、“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百家诚信示范单位”称号,成为物联网领域唯一一家获得食品安全行业系列殊荣的企业。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数据公布:2008年查获的不合格的食品和化妆品共3162批次,2009年共1591批次,2010年共1645批次,2011年1月达140批次。虽然查获的总量呈下降趋势,但我们应该冷静的看到,我国食品安全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

一、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例如: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饮料中含有塑化剂及绝育黄瓜等等。从中反映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本文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由食品企业自身、国家监管、消费者三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食品企业诚信体系的缺失

对于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同志指出,频发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的确,现实生活中一些食品企业往往不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规范,在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产品召回等方面也相当欠缺。以上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本是这些食品企业没有建立起诚信体系。

(二)国家监管方面

1、法律法规不完备

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领域内最根本的法律。虽然《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的《实施细则》已经公布实施,但仍有很多方面规定不明确。比如规定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该机制具体是什么、如何运作;应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与再监督,但评议和考核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确认监管部门是否履行了职责,履行职责的质量如何,如何去监督、谁去监督监管部门也没有具体规定,这就使监管部门的行为缺少监管,易发生职能缺位和行为。

2、处罚力度不够

《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其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分别对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具体的处置进行了规定。但是以上条文对食品企业的处罚措施与力度远远是不够的。除此之外,第九十六条现实生活中也比较难操作。仅仅支付价款的十倍,不能真正起到惩罚性赔偿的应有作用。惩罚性赔偿在法律上是合理、科学的,这一点在西方国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中国,不管是违约损害赔偿,还是侵权损害赔偿,在民事法律制度中只具有单纯的补偿性。

3、政府监管问题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实行的是分段管理模式,在种植养殖、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由农业、卫生、商务、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工商行政等不同部门在不同的环节分别负责监管。此外,海关、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部门同时监管进出口食品安全。这种模式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交叉”与“真空”监管问题突出。①

(三)消费者缺少应有的知情权

理论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都应有权了解所需商品的信息,但实际上消费者却很难获悉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真实信息。消费者购买食品往往会受一些食品企业的宣传广告的影响,但是事实上,很多宣传都有虚假的成分存在,消费者往往缺少应有的知情权和辨别能力。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完善食品企业的诚信体系

诚实信用是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重要原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对于关乎民生的食品企业,诚信更为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是完善食品企业的诚信体系的最佳方案。国家要建立起从事食品生产、流通和质量检测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诚信档案,详细记录食品供给主体、检验机构的行为信息;划分食品供给主体、检验机构等主体的信用等级,将信用等级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②该体系的推行,有助于规范食品安全诚信环境,营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引导食品企业良性发展,并且逐步提高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国家监管方面

1、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现有《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仍有一些内容规定模糊,不同部门需要加快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应以《食品安全法》为指导,并结合国外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重在防范、科学全面的、系统的与其他具体法规、规章相结合的立体框架式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2、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

我国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上尚需改进之处比较多,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本文认为应该效仿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对其他国家,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可谓非常严厉,主要是针对加害人主观上有严重过错或根本无视受害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据统计,惩罚性赔偿在美国过去20年的最大变化就是数额的显著增加。1976年最高惩罚性赔偿金仅为25万美元,但在1981年急剧上升到350万。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所规定的只是支付价款的十倍,相对于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可谓是凤毛麟角。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健全与发展,效仿美国的惩罚性赔偿机制,必将是日后我国法律发展的重要趋势。

3、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现有监管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二是由一个独立部门进行管理;三是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制。我国是由各级部门对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分段监管,即按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不同环节,各相关部门分工管理。

针对上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以下三种方案,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具体方案如下:一是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食品安全监管,按照食品类别进行分工,每个部门独立地对自己所分管的食品进行全程监管,这样就可以保证监管部门的独立与公正客观;二是建立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将目前农业、卫生、工商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划出来,组建一个新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三是按现有模式,依照食品安全环节进行分工,考虑到原有监管交叉和重复问题,对原来无人监管的盲区需要明确一个部门来具体负责。

(三)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曝光机制

出于对消费者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国家应该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曝光制度,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及时披露和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食品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执法部门可以与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快速、权威的信息披露平台,向消费者及时提供全面、权威的食品信息,定期召开食品安全新闻会和宣传讲座,正确引导消费者选购放心、安全的食品。

此外,食品安全曝光制度实施的前期还应辅之以食品安全举报与举报奖励制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应及时以专家访谈、法律咨询、食品安全年会、食品安全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来深度探讨食品安全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增强老百姓的安全防范意识。(作者单位: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志卷、肖建华,食品物流安全政府监管模式及对策研究,《中外物流业》

[2]孙伟、张正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第29卷第2期2011年3月

[3]赵玉红、刘佳杰,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年第3期

注解

篇4

一、深化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年初,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村级组织换届后,及时调整和配齐配强镇食品联络监督员,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村、居委会、学校、医院以及有关单位,明确各单位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工作职责和要求。二是深化现代流通网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有进有出,巩固提升已建农村连锁超市、农村放心店的管理和质量水平。三是深化基层群众监督网建设。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报告制度,修订食品安全举报和奖励办法,加强培训和管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打假治劣活动,实行群防群治。进一步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安委要经常召开会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查找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解决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

二、开展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活动,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总体水平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今年我镇将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活动,这是适应和谐社会构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而开展的,是新一轮食品安全工作的抓手和载体。食安委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以食品放心工程为基础、“三网建设”为重点、专项整治为手段、增强综合监管能力为保障,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镇食品安全水平。

三、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镇食安委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食品生产加工业、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食品流通秩序,深化食品放心工程与专项整治,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管理,大力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渔药和无污染添加剂等,规范种植、养殖行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2、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业管理。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监督检查工作,积极配合质监、卫生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整治,进一步改善我镇的食品加工业的卫生状况。

3、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管理。要切实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食品经营主体自律制度建设,规范食品企业经营行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制售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等违法行为。做好对连锁超市、放心店、示范商店的管理,农村放心店配送率不低于70%。

4、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管理。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饭店、小吃店等卫生监督力度,重点加强对企业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检查。认真实施企业食堂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检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篇5

一、健全组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人员调动情况,适时调整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配齐配强镇食品联络监督员,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村、居委会、学校、医院以及相关单位,明确各单位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食品安全报告制度,修订食品安全举报和奖励办法,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打假治劣活动,实行群防群治。安委会要经常召开会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查找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解决方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

二、加强监管,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食品生产加工业、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食品流通秩序,深化食品放心工程,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管理,大力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渔药和无污染添加剂等,规范种植、养殖行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2、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业管理。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监督检查工作,积极配合县技监局、县卫生局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整治,进一步改善我镇的食品加工业卫生状况。

3、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管理。要切实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食品经营主体自律制度建设,规范食品企业经营行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制售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等违法行为。做好对连锁超市、放心店示范商店的管理,农村放心店配送率不低于70%。

4、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管理。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饭店、小吃店等卫生监督力度,重点加强对企业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卫生检查。认真实施“企业食堂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强化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检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三、抓好专项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继续以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为重点品种,以农业投入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及消费领域为重点环节,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凡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篇6

文章探讨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概述了食品安全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第三,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的对策: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完善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和标准体系,限制生产者的机会主义倾向;改革考核标准,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

食品安全;机制;解决方案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阜阳奶粉到苏丹红,再到瘦肉精、福寿螺…… 这些问题的发生与传播,不仅给人类的身体和健康带来重大损害或构成严重威胁,也给消费者和食品相关产业造成了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如此。食品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卫生学、生物学的问题,已转化为一个社会公共问题,涉及卫生学、生物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综合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个综合性的问题,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需要各方的共同配合与协调。

一、食品安全的内涵

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认为食品安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食品数量安全,它涉及食品供给数量的保证,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二是食品质量安全,它涉及食品质量的保证,以避免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学者们认为,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数量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但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人类健康有共同的影响。这种认识是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依然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但是在注重粮食安全的同时,食品的质量安全也不容忽视。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安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食品质量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及经济问题的存在。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随着分工专业化的发展,生产食品的活动不再有一个企业所独立完成,从食品原始资料生产的农场到食品的加工再到食品的运输,最后到食品的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的餐桌,这个食品的生产消费链条不断延伸。在这个链条不断延伸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同样也伴随着食品安全风险的提高,多一个生产环节就多一份食品安全风险。

2、环境质量的下降

食品安全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质量的好坏决定食品安全与否。环境质量的下降(如环境污染),使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浓缩于食品之中,最终造成食品质量下降。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从三个层次反映出来:一是国家层面的环境现状(如大气圈、水圈等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二是直接作为食品生产要素的环境要素,如农用土地(壤)、农用水体以及产区大气污染现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是实施食品安全环境管理的主要环节;三是作为食品生产的要素投入,即人工要素(如化肥、农药、生物技术等)在发挥其生产促进功能的同时,影响或污染着环境,是食品安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成为农业环境与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从中可以看出,环境质量水平是决定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方面。

3、企业生产者的机会主义倾向

机会主义倾向是人们的一种狡诈的自私自利倾向,包括投机取巧、见机行事、有意歪曲信息等行为。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又客观上为企业生产者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了条件,使得生产者最终提供不安全的食品。在食品安全的信息方面,生产者明显具有食品安全信息的优势。消费者在购买前不能确切了解每个单位食品的具体质量安全水平,最多只能了解这类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平均分布。生产者利用食品质量的这种信息优势,若再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生产者就会产生自利欺诈性的行为, 有可能增加或是放任不安全的因素。

4、政府的监管失灵

同样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也存在部分监管不力。政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放松食品安全的管制,甚至管制者的腐败,助长了制假售假生产活动的蔓延。另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十多个部门,而这些部门可能出现职责交叉、安全管理职能重叠和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增大了沟通和协调的难度,造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无效即政府失灵。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市场的一个典型特点,需要政府在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要角色。一是关于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公布。国家要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食品安全检测信息,信息涉及不合格的产品、残留农药和食品添加剂含量和可能发生风险的提示等方面,使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拥有充分的食品安全的信息,避免做出“次优选择”,消费不安全的食品。二是关于食品加工销售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的建设。为了克服食品加工者与销售者之间食品安全信息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流通信息。三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披露制度。当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政府应该及时迅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关信息,避免不安全食品的进一步流通,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同时披露食品安全事故的详细信息,消除消费者的恐慌。四是关于加强与国际食品安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国际经济一体化将国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性的问题,单靠一个国家是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的。因此我国要建立相应的与国际社会交流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2、完善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和标准体系,限制生产者的机会主义倾向

从制度上完善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安全标准等制度的建设,限制生产者的机会主义倾向。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强制性规定。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其一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件,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的生产加工;其二 对食品出厂实行强制检验;其三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管理。在实施食品准入制度的基础上,实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更直接规定了食品安全的指标,直接传达食品安全的信息,有利于消费者获得食品安全的信息。解决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以及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定位不合理的问题,使食品标准体系结构合理,各类标准协调配套,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3、改革考核标准,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有行政不作为表现,其中有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混乱、权责不明的客观原因,但更多是与地方经济利益有关的原因。改革片面追求GDP和地方官员的考核标准,将食品安全列入考核地方和官员政绩的一项内容,削弱地方保护主义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也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政策。对参与假冒伪劣产品生产、销售者相互勾结、收受贿赂,为其开绿灯、打掩护的地方官员,应依法严惩;对于虽未收受贿赂,但对本地假冒伪劣食品有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者,应按论处。地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达到一定程度的,实行引咎辞职制度,追究当地政府官员和当地执法监管部门的领导责任。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链条涉及原料的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运输、食品销售和食品消费等环节,链条长而且食品安全显现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就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财政首先是加大检测技术的资金投入,增加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支出,使得新的先进技术能及时应用到检测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在加大食品安全技术的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整合全国的科技资源,合理利用全国有关的实验室、检测中心、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设备、情报、技术、标准、人力资源,建立检测检验网络并提高其效率和水平,从而为食品安全做好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河南县拥有亚洲一流的天然草场,目前全国有机牧业基地认证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而河南县的有机草原面积就达932万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青海省河南县依照“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于2007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基地、生产、贸易三个证书,成为全国基地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牧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10年3月,国家环保部批准河南县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然而 “有机基地”环境中生长的牦牛、欧拉羊并不等于都是“有机牦牛、欧拉羊”。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即便是在同一环境下生长的牦牛、欧拉羊,在肉质等级上也会因种系或生长历程(如育崽、患病)而形成差异。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牦牛、欧拉羊生长信息档案化追溯管理,将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优质的牦牛、欧拉羊,更无法打造出如“西泠牛肉”、“神户牛排”等高档牛肉品牌。不仅如此,中国的“有机认证”在出口检验时并非“免检认证”,由于国内个别有机认证机构“重认证,轻监管”,出现了一些经认证的有机食品并非“真有机”的现象,导致我国的有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质疑。有不少虽然通有机认证的有机食品,在出口过程中仍遇到诸多阻碍。

目前河南县有机牦牛、欧拉羊产业将进入从“获认证”向“保品质”、“创品牌”演进的关键时期,政府及相关辅助机构应将工作重心放到保障有机牦牛、欧拉羊的品质安全上来,进而打造出高附加值的牦牛、欧拉羊肉制品品牌。建立一套完整的牦牛、欧拉羊生长信息追溯系统,是青海牦牛、欧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打造青海有机牦牛、欧拉羊肉制品全球性品牌的希望。

当前,河南县已与上海绿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中科院物联网先进技术,建立了一套有机畜产品养殖环节的生产信息可追溯系统。系统已应用于河南县部分有机牦牛的养殖管理,可实现牦牛养殖过程信息的智动化采集、养殖管理、出栏管理、屠宰管理以及政府的监管追溯和消费者的追溯查询。系统目前已进行了小规模范围内的示范应用,初期的应用牛只数为4000头,应用效果显著。

基于物联网的青海有机牦牛、欧拉羊物联网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旨在完善有机牦牛、欧拉羊全产业链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标本兼治。推进有机规范养殖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实现有机养殖与牧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及协调发展。

1 依靠物联网追溯系统,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有机牦牛、欧拉羊养殖管理体系

通过推进有机养殖、屠宰及物流产业链的全程智能化追溯管理,加强牦牛、欧拉羊产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养殖及屠宰企业的管理效率,以智能化数据采集减少人工数据录入工作量,降低因人为操作过多而发生的数据误差和管理混乱,实现高智能的监控数据链。经过屠宰环节分解追溯数据转接,对牛肉制品进行分块标签化管理,为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打好基础。

2 根据全程档案化管理数据,为每一头牦牛、欧拉羊品质等级进行评定

全面标准化养殖过程,将在牦牛、欧拉羊成长全程采集种源信息、养殖信息、防疫记录、治疗记录(病情及治疗用药等)等。依据追溯系统所记载的牦牛、欧拉羊养殖过程数据,将自动对每一头牦牛、欧拉羊品质进行打分并分出相应等级,为屠宰场按质议价收购提供了依据。

3 优质优价鼓励品质提升,为打造精品牦牛、欧拉羊肉品牌奠定基础

“优质优价”意味着不同等级设置不一样的收购价格,此举将从根本上鼓励牧民提升牦牛、欧拉羊养殖水平,注重牦牛、欧拉羊品质的饲养过程化管理,从而保障牦牛、欧拉羊肉制品的品质不断提升。

在牦牛、欧拉羊肉品质不断提高且持续稳定保障的基础上,对高品级的牦牛、欧拉羊肉制品进行品牌化运作,实现“高质高价”。高价牛肉在除拥有“有机认证”外,更有全程可追溯的记录保障,以此进入全球高档市场提供权威认证依据。

河南县有机牦牛、欧拉羊物联网追溯监管系统包括生产阶段的可追溯系统、屠宰阶段的可追溯系统、流通阶段的可追溯系统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查询监控管理系统,最终打造出一个“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有机畜产品可追溯监管系统。

生产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该子系统主要实现牲畜在养殖阶段的信息采集、上传和统计分析。屠宰加工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该子系统主要实现牲畜屠宰加工过程的信息采集、上传,并能将每块肉与其来源牲畜的生产阶段的信息实现一一对应。对其屠宰后流通在市场每一块肉进行追踪溯源,达到一品一码的追溯目的。流通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实现在途货物的监控、跟踪及道口检查。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查询监控管理技术方案: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负责监管有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的管理,各子系统的数据都将实时上传至中心数据库,由数据中心统一保存备份。监管部门能够通过系统数据中心方便快速地查找到有机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最后销售终端的所有信息,实现对有机畜产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的全面跟踪监控。如发生疫病事件,系统将自动对疫病来源进行查找,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有助于对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

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 保障有机畜产品安全、增加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

打造一个完善的全产业链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大大提高了畜牧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为质量安全的检测以及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民众要求重视畜牧产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可有效控制问题畜产品的出现,并能做到出现问题迅速查找源头,快速截断危害源。畜牧产品追溯贯穿于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消费者可以了解其所关心的有关产品的全部信息,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比任何广告标语、许可证等更加有效和可靠。这将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有利于当地有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牧民的收入

一些农户因为对基本的饲养流程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大量的有机畜产品生病或者死亡,追溯系统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保障了牧民、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机追溯能够使有机畜产品获得更高的品级,从而提高有机畜产品的价格,整体上提高有机畜产品的价格,提高牧民的收入。

3 提高有机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有机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促使世界各国着手追溯系统的实施,并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实现对产品的追溯。这意味着畜产品追溯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复合性技术壁垒,并将对国内出口畜牧产品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因而,顺应时代潮流实施食品追溯,对促进国内品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畜产品的可追溯性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市场准入标准,而且相应产品可以获得高价。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不仅解决目前部分畜产品出口受限制的局面,而且将大大提高有机农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有机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建议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目前颁布的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多达几百部,最主要有《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等等。其中,《农产品质量法》仅仅对例举的100多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的限额作出规定,但国际食品法典涉及到的农产品有300多种,超出了我国立法范围之外很多很多,而《农产品质量法》并未对超出的200多种农产品作出相关规定,可以说是无据可查,这就为食品安全监管留下了缝隙。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数量庞大,可这些法律法规是采用分段立法,立法时又缺少沟通和协调,所以调整范围非常的较窄。

2、检测体系相对落后

我国食品检测仪器精密程度较低,检测水平有限。在我国己经制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319项中,只有少部分农药配有相关的检测方法,而且这些检测方法操作步骤费时费力,对劣质的食品辨别能力也比较弱。检测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导致很难检测出食品中农药、食品添加剂、铅、汞、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而大部分的食品工业企业自检能力不足,检测设备价格又很昂贵,企业为节约成本也不愿意购买检测设备进行自检。很多地方甚至连检测设备也不具备,大量的食品未经检测就流入了市场,食品的安全根本无法保障。

3、监管体制不健全

方舟子认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有法可依,而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甚至根本就无意执法。”而政府监管方面存在制约因素,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法律法规不配套,亦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重要障碍。例如:其一,我国对食品的监管有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等部门一起运作,各个部门执法标准不相同,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多个监管部门重复管理一个企业,增加了企业负担的同时,对于群众所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部门又会相互推诿。其二,一些地方对旅游景点区域等出台的“保护”政策,限制了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其三,监管没有从食品源头展开,对食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方法重视不够,很多食品在这个环节已经被污染。这些都是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重要原因。

4、惩罚力度较轻

一些发达国家,法律对危机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者处罚力度非常严厉,罚款和量刑方面都很重,这就使得生产经营者不敢轻易以身试法。但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对于违法者的处罚力度相比之下要轻很多,规定受害人数,并主要以罚款为主,这样法律责任不大,制裁措施不重,违法成本也不高,生产经营者往往觉得违法后果也不严重,因为法律缺乏威慑力,很多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敢于以身试法。这就难以打击猖獗的食品违法犯罪。

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立法方面种类繁多,以部门法为主,法律法规缺乏沟通与协调,为执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部能贯彻所有有关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体系,其实,主要发达国家也没有这样的法律法规。所以,在向这方面努力的同时,通过制定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不同环节进行管理,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补充,并及时修订,对一些落后的、不合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废止或者整合,尽可能地形成一套整体的统一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律,内容要贯穿到整个食品安全过程之中。

2、提高相配套的技术及标准

一方面,要统一食品标准体系,对现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整合,解决现行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对于不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标准必须全面清理,不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进行借鉴修改,同时还要扩大食品标准的覆盖面,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另一方面,检测工作也需要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技术也要不断跟进与提高。这就需要加快检测技术研究的投入,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3、健全监管体制

我国在法律制度上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制度,但从我国食品监管现状看,仅有制度还不够,对具体如何实施没有细化,这就使得制度实施的效果不够明显,若要真正实现有效的食品监督管理,还需要完善执法程序体制。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细化各监管机关的职责,明确监管手段,使其有责有权。还要建立企业与消费者间相互沟通的机制,因为食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消费者并不知道,所以,建立企业与消费者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势在必行。

4、加大法律责任制度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的违法责任主要以多少倍的赔偿为主,这并不能有效的阻止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发达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往往很重,例如美国,最高罚款金额可高达500美元和5年以上的监禁。所以,我国应该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进一步增加食品安全法律责任的处罚力度,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罚款数额,允许消费者提起食品安全事故损害的精神赔偿请求。还要对违法企业进行曝光和监管,增加抽查的次数。在刑事责任方面,应该增加刑法中食品安全法律部分责任的修订。

三、结束语

食品安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和反思。完善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进程,与国际接轨,提高相配套的技术及标准,对食品的源料、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扩大责任追究范围,增加罚责力度,确保整个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能够有序运转,来保证我国的食品都能让群众放心安心。

【参考文献】

[1]朱坚.食品安全与控制导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郭学道.《食品安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5).

[3]杨华.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J].邢台学院学报,2011(3).

[4]王艳林.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消费者保护[J].东方法学,2009(2).

[5]徐楠轩.欧美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及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7(5).

[6]张成程.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篇9

在上海,一个为生猪建立追溯系统的监管信息平台已经投入使用,猪吃什么饲料、做了哪些免疫情况等通过芯片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并做成一个条形码,在屠宰与销售过程中通过条码就可以实现追溯。

在无锡,一些西红柿的条形码上带有溯源系统。只需在官方网站中输入生产日期,西红柿的种植、生产信息就呈现在眼前,包括生产地、种子来源、肥料、基地名称、生产过程,甚至包括生产当天的温度、湿度、农户的名字等都可以清楚获知。

目前,尽管食品安全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而危机事件仍频繁发生。食品追溯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和方法,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大有燎原之势。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能监控整个供应链,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根溯源并阻止问题向供应链下游扩大,显著减少产品召回及品牌受损,有效保证食品消费安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专业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SGS的相关专家。

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渐成气候

《进出口经理人》:何谓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为什么要进行食品追溯和召回?

SGS:食品安全追溯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分销的特定阶段,跟踪其流动情况的能力;食品安全追溯包括对食品、饲料、食品加工的动物或欲加入的物质,以及预计要混合到食品或饲料中的物质等的追溯要求。

食品安全追溯使用记录标志的方法进行,追溯的内容包括追溯目标对象的来历、用途或所处位置。追溯体系数据记录方式通常为:纸质记录、条形码、电子标签等。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针对已经提供给消费者或消费者已获得的不安全产品进行收回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其主要包括:对不安全产品进行最大限度地回收后并销毁处理的措施;把食品召回情况和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汇报的措施。

食品召回是在确定不安全产品已经产生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预防食品安全失效的情况下,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的要求,即追溯体系可以在食品召回处理过程中,起到准确地对实施召回的作用,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不安全食品带来的影响。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体系,不仅是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可以减少不安全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的保证,从而成为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出口经理人》:对于食品制造和销售企业来说,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有何益处或重要意义?建立这一体系的必要性是什么?

SGS:食品安全追溯和召回系统的建立,可以确保一旦发现不安全的食品或不合规的食品,能进行快速反应,从而实施正确、全面和有效的召回,做到把和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能够传递给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把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召回事件对企业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食品销售者来说,也可以避免对贸易造成的不必要的更大的破坏和影响,把因食品召回事件产生的降低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的水平。

遵照国际追溯与召回标准

《进出口经理人》:食品企业建立追溯体系要达到哪些目标?

SGS:食品企业追溯体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从正向追溯要求来说,要能够从原料信息能够追溯到成品,即追溯到企业的第一级外部客户。从反向追溯要求来说,要能够从成品信息能够追溯到原料,即追溯到企业的直接供方。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在国际上,通行的追溯和召回体系(或标准)是什么?这些体系(或标准)着重强调食品安全哪些方面的内容,其着力点在哪里?

SGS: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追溯体系标准是ISO22005:2007,即饲料和食品追溯体系。其主要要求包括:追溯体系的原则和目标、追溯体系的设计要求、追溯体系的执行、追溯体系的内部审核、追溯体系的评估。

目前,食品安全召回系统体现在以下食品安全标准中:ISO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BRC/IFS/SQF 标准。其主要规定的要求包括要求食品企业:建立食品文件化的召回管理体系、组成处理食品召回突发事件的团队、规定召回食品的处理要求、食品召回事件发生时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组织进行汇报/沟通、定期对食品召回体系进行评审、定期验证食品召回体系的有效性。

借助专业第三方建立相关体系

《进出口经理人》: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应该如何在供应链中建立和实施产品追溯和召回体系?

SGS:食品追溯体系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内部追溯体系,一种为外部追溯体系。由追溯体系参与者建立的内部追溯体系,加上该组织外部的追溯体系(包括其外部上下游组织)在一起,才能够组合成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追溯系统。因此,为健全和完善延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高食品链食品安全追溯的能力,需要所有追溯体系的参与者的协助和共同努力。

《进出口经理人》: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可以提供哪些专业来帮扶相关企业?

SGS:作为专业第三方机构,SGS可以利用本身专业上的优势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辅导食品企业建立完善有效的食品追溯系统:建立覆盖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具体服务内容有以下几点:

评估现有可追溯平台与企业现状,选择并优化其可追溯系统的配置、流程和输出界面;对食品企业食品追溯系统进行三方评审:提高追溯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进而不断提高食品追溯系统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政府监督和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需要。

提供标准化的第三方可追溯体系公共平台供企业直接使用,即可减少企业的相关投入,又可以提供统一标准化的符合追溯法规标准要求的信息;提升食品企业追溯系统的水平:根据食品企业产品的特性和其客户的实际要求,帮助食品企业策划完成从传统的纸质追溯系统升级为电子追溯系统的升级。

篇10

溯源食品安全

相较于此前“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花椒等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只得被动地做“事后诸葛”而言,如何提高监管水平是当下食品监管部门首要攻克的课题。

日前,我们来到了无锡新区新安街道感知农贸市场。在这里,凭借着尖端的五大感知技术,让食品安全的隐患无所遁形,居民购物十分安心、便捷。

这是全国首个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菜篮了工程”。走进市场内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各个摊位,有居民买完菜,拿着摊贩打印的小票到市场内的终端机器上扫描条形码,商品的产地、流通环节等数据便能一览无余。

工作人员介绍,每天他们会检测汇总市场商品的实时数据,包括蔬菜农药残留、瘦肉精等,上传网络平台,然后通过电了屏向消费者公示。每个摊位上都有一台“智能电了秤”,这个特殊装置不但可以减少居民购物缺斤少两,还能刷卡、打印商品“身份证”等,摊贩的每笔收入信息都会通过“电子秤”及时上传至系统云端,方便管理。

“以往买菜都担心外地菜没经过检测,有了这个系统,更放心了,而且有时候刷卡消费的话,如果有检测数据异常,管理部门还会发短信通知,非常贴心”,一位附近的居民这样告诉我们。

菜场的工作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为了改观居民的消费体验,市场为每个摊贩设立了诚信评分系统,从一星至五星,由居民在市场内的终端机器上为他们投票打分,促使摊贩们提高服务质量。今后,市场还将引进如小商品、家电等之类的经营业态,形成一个安全消费的商品综合体,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服务。

而为了能让百姓吃上放心肉、助农民增收,安徽宣城利用物联网技术,基本建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数宁化监控和追溯技术平台,实现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数字监控和质量可追溯。

日前,宁国市民科志强的妻子刚生完孩子在家坐月子。一天,夫妻俩来到市区的一家上鸡汤专卖店选购母鸡汤,可而对各种不同的产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尤其是产品的质量是否可靠着实令人担心。但是商店服务员的一席话让他们对该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将信将疑地试买了一个。回到家后,夫妻俩立即上网根据产品所带的身份识别卡查询到了所购买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这才让两人放心地食用起所购买的“罐煲煲”牌上鸡汤。

能让消费者感到如此安全、放心的就是农业物联网技术。从农田到餐桌,物联网技术打造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把产品的生产过程直接送进了消费者家中,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之余,也带领相关企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新路。

本案例中生产上鸡汤的安徽林苑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当前,企业已经建成标准化生态上鸡养殖基地750亩,年出栏优质皖南上鸡50万羽,年销售收入1.6亿元,成功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当地还有许多和安徽林苑公司一样的农业企业,纷纷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给食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冷链运输的“智慧”因子

众所周知,冷鲜食品因其特殊性,对流通链中的各环节要求甚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融化了的冰淇淋,即使重新冻上了最多也只能算是牛奶与冰的混合体,已非原先的口感。然而,采用RFID技术运输冷冻食品,作用却非同小可。

作为一种通信技术,RFID能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其相关数据。此外,RFID还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进行穿透性通信,与一维条形码50bytes的容量相比,RFID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数megabytes(兆字节)。而在安全性上,因其承载的是电子信息,存储数据经由密码保护不易被伪造或变造。换言之,RFID同时具备快速扫描、体积小且形状多样、抗污染、耐久性强、无屏障阅读、数据容量大、安全性高等多个特点,已经在许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在连锁形式的中式快餐店,食材均采用统一的配送供给,保证食材足够新鲜则成为运送环节的一大挑战。近日,吉野家统一装备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冷链温度监控系统。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温度信息,并及时存储在RFID芯片,通过RFID读写天线传送出去。当食材存放在仓库中时,通过RFID便能时时观测、记录食材保温箱的温度信息。其竞争对手和合谷,则将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应用到了公司的冷藏车队,一旦运输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便会自动报警以便司机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山东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其交通运输通畅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国特别是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为了更好地保障蔬菜流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完善蔬菜供求信息体系,山东移动与寿光市交通运输局合作共建了寿光市交通指挥中心,搭建了山东省内县级市最大的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一“寿光市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指挥中心通过该平台已初步实现了对寿光全市范围内车辆的监管,令交通物流管理更加“智慧”。

据悉,寿光市交通指挥中心由寿光物流网、CTI多媒体呼叫中心、GPS卫星定位系统组成,山东移动为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了包括互联网专线、请音专线、车务通及“移动400”等技术支撑。指挥中心通过该平台能够把寿光市的多家物流企业、700多家配货站、300多辆出租车、200多辆城乡公交车、10000多辆货运车整合到平台上,为车辆提供定位、监控、调度等多种服务。

同时,平台工作人员每天还将寿光农产品物流吲的蔬菜价格、蔬菜货源等信息上传至平台,蔬菜加工企业、运输户、配货站也可以免费在平台供求信息,如此的平台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寿光蔬菜的产销组织化程度。

“透明厨房“的秘密

日前,山东青岛市民张先生在位于开发区香江路的宏远大酒店点菜区,仔细盯着大屏幕里厨师的一举一动不住地点头称赞:“有了这样的监控,何愁食品安全问题!”原来,该酒店的大屏幕就是山东联通与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打造的“透明厨房”监管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利用联通信息化手段,在酒店大灶间采用一体机,在消毒间和冷拼间等重点区域采用固定摄像机,各个监控点与监管中心采用FTTH接入,通过VPN方式将监控画而实时传送至食监局、涌店大堂等监控屏幕,实现了餐饮服务单位的全天候、无死角监管,以信息化手段为广大市民打造放心的“透明厨房”。

眼下,仅在青岛开发区就有180多家酒店、幼儿园及学校食堂、工厂企业食堂纳入了该工程,监控探头已达300多个。该工程实施以来,电子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已通过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纠正餐饮单位情节较轻的违规行为百余起。

山东联通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田青岭介绍,该工程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肯定,并有望在全国推广。当前,山东联通正在积极进行“透明厨房”移动平台测试,今后,监管者、管理者、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后厨,还可以进行点菜、食材溯源、报表等多种操作。

田青岭告诉记者,近年来,山东联通积极参与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出了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众多信息化应用产品,解决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监管执法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此次在青岛开发区推出的“透明厨房”工程就是按照当地监管部门设定的标准,综合多种信息化技术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每天一大早,苏州昆山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中队的卫生监督员就会打开所里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认真查看所管辖范围内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是否按照相关规范操作。“有了网上远程监控平台,就好像装了千里眼,也等于给大型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再上了一把安全锁。”市卫生监督所所长朱士新这样说。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主要生产盒饭,涉及用餐企业规模往往较大、人数较多,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要确保这些盒饭都不发生安全问题,这对监管部门来说是个考验。虽然卫生监督部门每个月都会对每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上门现场监督、抽查,但还是不能时时刻刻盯紧盯牢。为了让每天送出的盒饭不出安全问题,市卫生监督所决定开发启用网上远程监控平台,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行实时视频监督。

自从有了这套系统后,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了解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生产动态。其最开始在儿家试点,后慢慢扩大范围。目前,全市已经有30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安装了这项网上远程监控平台,这意味着每天昆山市有6万份盒饭在探头下生产。我们通过市卫生监督所的远程监控平台看到,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厨房、分装间和外送出口的运作情况,十分清晰。厨师有没有戴口罩、盒饭从加工好到送至用餐名手里间隔的时间有没有超时,监督员都可以随时监控。一旦发现违规,监管员就会立即拨打电话纠正,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据悉,目前昆山市通过网上远程监控平台监控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已经扩大为30家,且这些单位的采购、索证、菜单也都列入了监控中。同时。这一监控范围还在向学校、企事业单位推

体验智慧餐厅

端起“智能餐盘”,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然后将“智能餐盘”在“结算区”轻轻一放,将付费卡放在“读卡区”,随着机器说“谢谢”,一两秒就完成了自动快速付费,这就是“智慧餐厅”的便捷个性化服务。

这是我们在去年举行的宁波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看到的情景。展会上,中国电信馆专门设立“光网家庭”智慧家居展区,打造“智慧餐厅”服务,为“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本。

据电信馆技术人员介绍,“智慧餐厅”和以往的传统食堂相比,土要特点是“智能便捷、科学绿色”,不仅可实现菜价自动结算、手机刷卡消费,且用餐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系统后,还可通过全球眼视频非常直观地了解餐厅或食堂当天的菜式、价格,餐厅就餐上座率及人流情况,还能进行净菜掌上预订,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与合适的就餐时间。

“尤其是收银自动化,付款时间大大缩短,基本上2秒钟就可以完成付款,而且还确保不会出错,彻底解决了食堂付款等候时间长的瓶颈问题。”原来在餐盘中每个不同颜色的碗里都装有电了芯片,载入了某个菜的价格、热量和蛋白质等信息。工作人员将不同价格的食物装在不同颜色的碗里,通过调整碗内芯片的设置,实现在结算时的自动识别份量和金额。

此外,“智慧餐厅”还会对就餐者每次的点餐内容进行详细记录,提供每道菜肴的营养、热量信息,并向就餐者提供各个菜品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含量查询、消费明细查询,以便就餐者在下次就餐点菜时可以更好地搭配膳食,科学就餐。

目前,“智慧餐厅”已经在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投入运营,员工可通过“智慧餐厅”网上订菜,由物业工作人员异地代购,下班时就可以到就近的网点提取净菜。据使用单位介绍,“智慧餐厅”固有视频监控系统、手机支付、网上订餐等应用,提升了物业的服务水平和现场管理能力。特别是安全溯源系统,可以对原材料进货渠道、仓储、加工到上桌全程监控,成功实现了餐厅厨房操作透明化、采购成本核算科学化和物业服务个性化,有效提升了食堂的管理水平。

记者手记

建立合理长效的物联网追溯生态系统

物联网、RFID等技术给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实现食品的全程追溯,一旦出现问题,即可借助该系统查找是哪个步骤发生了问题、责任人是谁,避免了由于资料不全、责任不明等给事故处理带来的困难,从而使得问题能够得到更快解决,确保食品安全,使消费者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而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对于推广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监管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利用视频监控对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消费领域进行有效监控,可以起到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法行为的震慑作用,真正从源头把关食品的质量。当下,我国正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但是也要看到,运用物联网对食品进行监控和追溯的手段是保障百姓食品安全的大势趋,却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因为各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同样离不开企业的诚信。无怪乎有专家指出,仅靠技术手段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还是不够,建立以诚信为基础,在政府推动下,以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市场拉动的合理长效的物联网追溯生态系统,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