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质量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质量的定义

篇1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环境监测

对环境污染的检测,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往往很难评估其潜在毒性,在毒理学领域, 传统的测试方法主要集中与污染物对指示生物的急性毒性,致死或半致死效应的分析等,虽然这些数据对预测污染物的致死浓度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污染物的急性效应,其发生的预测率远远不亚于致死效应。为了评估污染物的潜在毒性,探索反应低浓度对生物早期影响的参数,就需要发展生物亚致死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来更准确地评估和预测污染物对生物的危害情况,所以生物标志物是目前毒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被称为环境医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重要里程碑,他的研究在分子流行性病学,分子毒理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生物测试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生物测试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要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基本类型:短期生物测试、中期生物测试、长期生物测试。

2.受试生物的选择条件

对试验毒物或因子具有敏感性;地理分布广泛,数量多,易获得;具有重大生态学价值;易于培养和繁殖;生物学背景资料丰富,已被清楚了解;对试验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被测定,并有标准测定方法或技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并考虑与人类食物链的联系;考虑受试生物的个体大小和生活史长短;考虑是否曾经受污染;等。(选其中几个)

3.半数致死剂量、蓄积系数、最大无作用剂量和最小有作用剂量。

半数致死剂量:LC50,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蓄积系数:分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某种毒效应的总剂量(ΣLD50(n))与一次给受试物后引起50%受试动物出现同一效应的剂量(LD50(1))的比值,即蓄积系数K=ΣLD50(n)/ LD50(1)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能使机体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某种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4.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急性':选择受试生物;预试验及确定剂量组;染毒方式;观察指标;确定LD50;试验结果评价。慢性':选定试验动物并分组;确定染毒剂量和实验期限;选定染毒途径;观察指标;试验评价。

5.致突变、致畸效应和致癌效应的基本概念。

致突变: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改变的作用。

致畸效应:致畸物通过母体作用于胚胎而引起胎儿畸形的现象。

致癌效应: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生物体发生肿瘤的作用。

6.致畸物的致畸作用毒理学特点

毒理学特点:胚胎与致畸物发生接触时,可因胚胎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敏感性;种属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不同种系的动物呈现不同的敏感性。

意义:同种动物重复试验和多种动物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才可对受试物的致畸作用有助于作出比较可靠的结论;由于动物的种系间存在差异,不能根据一种动物的致畸性而简单推论对人类一定具有致畸作用。

7.微宇宙的基本概念。

微宇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包含生物和非生物的组成及其过程,能提供自然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8.生物检测与化学测试相比优点与不足

优点: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监测灵敏度高;价格低廉,不需购置昂贵的精密仪器;不需要繁琐的仪器保养及维修等工作;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

不足: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作出反应;不能像一起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生物监测通常只是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9.大气污染的生物检测方法

指示植物;现场调查法;植物群落监测法;现场盆栽定点监测法;地衣、苔藓监测法;微核技术的应用;污染量指数法;大气污染的综合生态指标。

10.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细菌学监测(通常以大肠菌群为指标);浮游生物检验法;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11.水环境的生物学评价

水体受到污染后,对生存于其中的生物产生影响,生物也对此做出不同的反应和变化,其反应和变化是水环境评价的良好指标,这是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和原理。

主要的评价方法有:一般描述对比法;指示生物法;污染生物系统;生物指数;种的多样性指数;生产力分析;残留量指数和富集系数。

12.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基本内容和评价程序

定义:确定环境中的化学品对非人群生态系统不利影响的概率和大小,以及这些风险可接受程度的过程。

基本内容:暴露评价、受体分析、危害评价、风险表征。

评价程序:危害识别、暴露―反应估算、暴露评价、风险表征。

13.生物标志物的定义、种类以及在监测中的作用

定义:亚个体和个体水平上既可以测定污染物暴露水平,也可以测定污染物效应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种类:暴露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

作用:能在最早期阶段发现污染物的危害,起到预警系统的作用;预测污染物对另一个物种的影响更加准确和精确,可用低等物种来预测高等物种;可以反映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体在生理上是否正常,起到环境诊断的作用;反应一般较为快速,通常在48h可表现出来。

14.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它们的基本内涵。

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的性质及数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概念。

基本内涵:环境质量指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质量,又可具体划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等。

生态环境质量: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组成的生命系统在人为作用下所发生的好与坏的变化程度或总变化状态。

基本内涵:生态环境质量是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分,特别是有生命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定其环境质量的优劣,其综合性很强。

总之,传统的环境监测主要通过化学分析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浓度,难以显示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因而难以反映其环境风险。生物监测方法与其相比,生物和生化效应可将目标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与其在靶器官的浓度和内在毒性相联合,能直接反映污染物对生物及人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真正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篇2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日益重大,是否提高生态效率成为企业能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生态效率主张企业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资源消耗和成本的同时,生产出更有益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生态效率的提高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能满足顾客对更多绿色产品的需求;能创造更干净安全的工作条件,吸引优秀的工人并促进生产率提高;公司具有环境责任感,进而能从外部获得更低的资本成本和保险费率;较好的环境绩效能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可以提升公司形象,促进商品销售;使公司重视革新,组建具有生态效率的生产流程或者生产环境危害性更小的新产品;促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进而维持或创造竞争优势。

然而,生态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成本的降低。对环境成本可采用与质量成本一致的定义。全面环境质量定义的理想状态是对环境“零破坏程度”。破坏可以定义为导致环境质量的直接恶化,如将固体、液体或气体残余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污染或空气污染;或间接恶化,如耗用不必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因而环境成本可以被称为环境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一样,环境成本是指由于存在不佳的环境质量或可能存在不佳的环境质量而发生的成本。

环境成本可以分为预防成本、检测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四种。(1)环境预防成本。环境预防成本指因采取预防污染物和废物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作业而耗费的成本。预防作业包括审核并选择供应商、审核并选择控制污染的设备、设计消除污染物的流程和产品、培训员工、研究环境影响、审计环境风险、进行环境影响研究、开发环境管理系统、产品循环利用以及进行ISO14001认证。(2)环境检测成本。环境检测成本指因决定公司内部产品、流程及其他作业是否与适当的环境标准相一致而执行的作业的成本。公司遵守的环境标准和程序应从政府的管理法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ISO14001)、管理层制定的环境政策三方面考虑。检测作业主要包括审计环境作业、检查产品和流程是否与环境标准相一致、开发环境绩效计量方法、进行污染检测、论证供应商环境绩效以及计量污染程度。(3)环境内部故障成本。环境内部故障成本指防止污染物和废料排放到环境中而执行的作业的成本。因此,一旦产生了污染物和废料,就会引发消除与管理这些污染物和废料的内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作业的目的是确保污染物和废料不被排放到环境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以达到环境标准。内部故障作业包括操作将污染降至最低或消除污染的设备、处理有毒材料、保养污染处理设备、为产生污染物的设施申请许可证以及对废料进行循环利用。(4)环境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又可划分为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故障成本两类。环境外部故障成本将故障成本污染物和废料到环境中以后所实施的作业的成本。已实现的外部故障成本是已发生的并由公司支付的成本。清理被污染的湖泊、清理石油泄漏、清理已被污染的土壤、低效使用原材料和能源、对由于环境恶劣而引发的个人伤害的理赔、对财产损害进行的理赔、使土地恢复到自然状态以及由于环保声誉不佳而损失的销售额等都是已实现的外部故障作业。未实现的外部故障的成本(社会成本)指由公司造成、但由公司以外的当事人引发并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可进一步分为因环境恶化而发生的成本,和对个人财物造成不利影响的相关成本。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成本的起因在公司,这些成本也由外部人而非公司承担。包括因空气污染而接受医疗、因污染使湖泊不能再作为休闲场所使用、因污染失去就业机会及因固体废料的处理破坏生态系统。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应为管理层单独提供环境成本信息。而要提供准确的环境成本信息,就必须正确计量、划定和分配环境成本在各产品和流程的耗费。环境成本应作为独立的成本项目呈报管理人员,以便于其估算环境成本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将环境成本分配至产品和流程可以揭示成本来源,帮助确定环境成本基础动因,以便于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从环境成本的内容可以看出,若增加对预防作业和检测作业的投资,可以降低环境成本。笔者认为,企业应构建一个环境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该框架体系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和检测两个环节。其中应至少考虑以下五种核心目标:(1)节约原材料或天然材料;(2)使用最小量的危险材料;(3)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4)尽可能治理固体、液体和气体污染物的排放;(5)加大再利用的机会。上述目标中,有两个环境目标与原材料和能源有关:第一,不能使用超过绝对需要的能源和原料(能源保护问题);第二,应该寻找能减少环境危害的原料和能源(有害物质问题)。这样的作业一方面实现了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能源和原料,降低了环境成本,有效地节约了危险材料的使用,也进一步控制了环境预防成本,是环境绩效和环境成本管理的互补,从而提高生态效率。第四个核心目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1)一旦产出残留物,就采用技术方法或其他方法防止其排放;(2)确定造成残留物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重新设计产品、流程消除这些原因,从而避免残留物产生。第一种方法类似于通过检查和返工的方法实现产品质量,也就是通过内部故障成本来实现环境绩效。笔者认为,避免污染残留物的产生比产生了废弃物再进行控制更有意义。第五个目标强调通过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方法,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减少了对额外原材料提取的需求,通过减少终端用户对废物处理的需求,减少环境恶化,从而降低外部故障成本。

篇3

摘要:本文选取了山东省1981―2015年环境污染数据,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确认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之后,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因子―“综合环境指标”,求出每一年的综合环境指标并进一步分析综合环境指标。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在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不断经受着环境、资源约束的考验。如何这种情况下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现如今国内外学者积极探寻的热点问题。当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和方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以及资源环境价值的确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中,生态环境如何评价的问题是当前比较迫切也比较棘手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面有一个方向比较受到学者关注,那就是通过计算环境脆弱度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史德明(2002)等在分析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脆弱生态环境评级指标,并建立了确定脆弱生态环境等级总分值的计算公式,并对不同脆弱生态环境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意见,特别强调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点,在开发中必须注意生态安全问题。刘文泉(2002)等在分析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后,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评估方案,并通过多种方法确定了各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计算了1990年、1997年和未来50年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气候脆弱度。郝永红等(2002)将灰色系统的评价方法引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将评价指标值分为高、中、低3类,首先计算出评价对象隶属于各指标类别的权系数,再将各评价指标同类别的权系数加权叠加,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权系数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坐标图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并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金叶等(2006)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广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生态环境质量为中等,处在好与差的临界状态;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和森林植被减少是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

通过将评价指标项目的实际检测结果与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开展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是另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李锋(1997)在对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荒漠化监测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利用计算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欧氏距离的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宁夏自治区作为试点区域,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是区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依据。吴开亚等(2003)建立了3层23个指标,确定了标准值。提出灰色关联投影模型法,只需将样本投影值与评价标准投影值比较,即可确定出样本所属环境质量级别。同时,依据样本间投影值大小,可以很方便地对样本进行优劣排序。秦子晗等(2006)对四川省生态环境做了基于AHP和GIS的评价,运用AHP法对各县市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和等级划分,把划分结果输出到GIS系统中。郑乐平等(2009)在对国外水生态环境评价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生态环境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水生态环境评价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首先,只有先确定各水生态区域类型及其性征之后,才能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进行评价;其次,评价标准是对各类型水体进行评价的参考条件,在原则上,应坚持原生态思想;最后,评价指标是评价工作的核心。

2相关理论基础

2.1相关定义

整体研究是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的,这里对因子分析有一定的解释:

因子分析是由Charles Spearman于1904年首次提出的,是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找出能综合原始变量的少数几个因子,使得少数因子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原始变量分组,使得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因此,因子分析属于多元统计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减少变量的个数,用少数因子代表多个原始变量。

根据山东统计年鉴读取的数据,在分析时使用到了山东省的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对此有如下定义:

二氧化硫排放量 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总质量。工业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的燃烧,还包括含硫矿石的冶炼或含硫酸、磷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排放。

氮氧化物排放量 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总质量。

烟(粉)尘排放量 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烟尘及工业粉尘的总质量之和。烟尘或工业粉尘排放量可以通过除尘系统的排风量和除尘设备出口烟尘浓度相乘求得。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的往年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篇4

1生态修复

1.1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周围环境系统的总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量的物种构成,它们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其复杂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及有序性。

1.2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本身的自动适应、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按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生态修复(Restoration)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或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修复与恢复是有区别的,更不同于生态重建。生态修复的提出,就是要调整生态重建思路,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演化为主,进行人为引导,加速自然演替过程,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加速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重建是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维护和恢复其健康,创建和谐、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对于生态修复,国际上已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已有所研究,并被日本、美国及欧洲所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生态修复概念的国内外发展

Harpe(r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关于组装并试验群落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Diamond(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再造一个自然群落,或再造一个自我维持、并保持后代具持续性的群落,他比较侧重于植被的恢复。Jordan(1995)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1995)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Egan(1996)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的过程。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TheUSNaturalResourceCouncil,1995)把生态恢复定义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较接近于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国际恢复生态学(SocietyforEcologicalRestoration,1995)先后提出三个定义: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时间等广泛的范围(1995)。

另外,焦居仁(2003)认为,生态修复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修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焦居仁认为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在其界定的定义中,生态恢复仅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关于“生态修复”,日本学者多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外界力量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进(不一定是与原来的相同)。这与欧美学者“生态恢复”的概念的内涵类似。焦居仁(2003)认为,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而加快恢复则被称为生态修复。该概念强调生态修复应该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而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

2.1生态修复质量评价的进程

美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的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更好的评价跟预测,美国的研究者开发了多种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是生态环境评价系统(HES—HabitatEvaluationsSystem)(LarryW.Can-ter,1996)和生态环境评价程序(HEP—HabitatEvalua-tionsProgram),HES主要用于河流地区的洼地森林生境的评价,而HEP则被广泛接受用于区域生态影响的评价(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1999)。8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简称:U.S.EPA)提出的环境监测和评价项目(EMAP),从区域和国家尺度评价生态资源状况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以后该项目又发展成州域和小流域环境监测和评价(R—EMAP)。Reitti以渗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修复评价法,即生态质量的安全与否与斑块的间距、扩散能力、干扰能力等相关,安全度也是生态评价中应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中,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创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的概念框架,该模型是衡量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社会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响应等。随后人们对该模型进行推广,建立了针对不同问题的PSR模型。ThomasM.Quigley等对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别用不同的指标评价森林、草地、水域子系统的生态安全(ThomasM.Quigley,2001)。Steven.M.Bartell等采用综合水生系统模型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对有毒化学品给河流、湖泊和水库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StevenM.Bartell,1999)。还有RaPport.D.J、W.GWhitford、ZhanxueZhu、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提出了针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适宜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的评价指标体系(Whitford,W.G,Rapport.D.J,DeSoyza.A.G,1995)。

2.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方法

2.2.1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little等人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针对性强。主要应用于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进行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行、列均为生态因子);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等。列表清单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拟建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符号、数字以及其他符号表示影响的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

2.2.2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每个环境因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相对于环境质量从好到差分别赋予由高到低的分值,再根据各个因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同,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综合权重和分值,得出生态环境的现状值。用同样的方法,取同样的权重,可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生态环境预测值。比较现状值和预测值的差别,便可知项目建成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采用的公式为EI=∑=Wi×IiEI=∑(Ea-Eb)×Wi式中:EI—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数值;n—指标个数;Wi—各指标权重值;Ii—各指标的数值;EI—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值;Ea—开发建设活动后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Eb—开发建设活动前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p#分页标题#e#

2.2.3图形叠置法

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但不能做精确的定量评价。生态图法主要用于区域环境修复影响评价;具有区域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评价中,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新能源基地建设、铁路建设等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开发规划中(吴小萍,杨晓宇,冉茂平,2004)。

2.2.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

生态系统是由多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各因子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认识和评价这样的复杂系统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目前最常见的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赵焕臣等,1986)。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的主要工作程序是:(1)明确问题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目的、对象;进行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2)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对评价系统的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按其组成层次构筑成一个树状层次结构。在层次分析中,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指标层、策略层。(3)标度在进行多因素、多目标的生态环境评价中,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还有很多模糊因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联系程度各异。在层次分析中针对这些特点,对其重要度作出定义。(4)构造判断矩阵采用的导出权重的方法是两两比较的方法。同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5)层次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一权重计算排序计算的实质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此外,在构造判断矩阵时一,因专家在认识上的不一致,须考虑层次分析所得的结果是否基本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得到的结果即可认为是可行的。(6)选择评价标准:通过上述5个步骤,确定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及各层间的权重,接着应确定相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体系。(7)采用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其评价模型如下:=(j=1,2,…n)式中:Yj为态修复综合评价,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xj为各属性值。

2.2.5BP神经网络法

生态环境系统是由大量的系统组分按照非线性方式组合的,因此,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提取模型具备非线性函数拟合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很好地处理多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较好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提取所面临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rtlficiaiNeu司Networks,简称ANN)是20世纪40-50年代产生,80年展起来的模拟人脑生物过程的人工智能技术。它是由大量的、简单的神经元广泛互连形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不需要任何先验公式,就能从己有数据中自动地归纳规则,获得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具有自学习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特别适合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确定性推理、判断、识别和分类等问题(甘敬等,2007)。BP(BackPropagation)网络是目前ANN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类型,是一种是由非线性传递函数神经元构成的前馈网络,其权值的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体现了神经网络理论中最为精华的部分(Anderson,TA.,1995)。它是一种包含有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中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网络。

2.2.6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假定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变量描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nXp阶的地理数据矩阵。

篇5

    内的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2000年李丽鹃等在对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过程中将生态环境需水量狭义地定义为“维持地表水体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天然水体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 。刘昌明院士在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的报告中将必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定义为“维持生态环境系统基本功能的一种水量”。2000年贾宝全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时需要的水量”。由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完成的《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认为: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 “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笔者所采用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中的狭义定义,即“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1]。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对水资源短缺的讨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且对于这种短缺所带来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人们也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1997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20 m3,到2006年已经下降到1 945 m3,已低于联合国系统公布的2 000 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还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

    在这种水资源短缺压力下,过去在全国范围普遍忽视生态环境需水,以牺牲环境来保证工、农业用水需求,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8大洪水”过后,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水保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辽宁省太子河流域来说,水资源短缺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太子河河长413 km,流域面积13 883 km2,是辽宁全省面积的1/10。流域内有本溪、辽阳、鞍山和营口等市,是辽宁省经济发达地区,1996年国民生产总产值达750亿元,约占全省的1/4。依靠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已难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区域性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太子河流域水资源的问题也直接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2]。

    3 生态环境需水量确定手段与方法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还是一个崭新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与方法,因此笔者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辽宁省太子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定手段与方法总结如下:1)利用GIS技术中的地图识别功能对辽宁省最新的土地利用图与辽宁省植被区划图进行识别与处理,将太子河流域从其他类型地区区分出来单独计算。并根据收集的水文资料,分别计算河流系统的基本生态需环境水量(用以维持河流百年一遇洪泛区中的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以及达到排盐、入渗补给以及污染自净等要求所需水量)、河流排沙需水以及河流补给的湖泊洼地的环境的需水量等。然后,通过综合集成的方法确定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2)将其余部分在辽宁省土地利用图上划分为自然形成区(受人类干扰较少地区,其植被类型与植被区划图中相同位置的地带性植被特征一致),以及人类影响区(城镇、农田、防护林等)两部分。3)将自然形成区按辽宁省植被区划分成不同区域,标明优势植物物种,然后根据以往对不同植物物种需水特性的研究结果,推求不同植被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4)分别计算人类影响区中各城镇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生长区的耗水量;5)将以上结果综合到一起,作为该流域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一个时空动态变量,在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时,既要从宏观上搞好统筹规划,调查清楚生态背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使研究具有使用价值,又要根据生态环境需水量地带性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遥感卫星信息和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环保技术投资 经济可持续增长 传导路径 技术创新

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速度大大超过了环保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协调好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保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兴主题。我国的环保技术科技含金量较低,环保设备运行效率不高,因此环保技术成为了环保产业研发的重点。环保技术的地域性较强,加上政府及企业对环保技术的投资与使用没有严格的限定标准,导致环保技术发展较落后。我国的环保技术局限于模仿发达国家,很少有自己的创新点,导致了环保产业发展缓慢。只有实现了环保技术的跨越发展才能够实现环保事业的高效益运作,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环保技术投资对经济可持续增长产生的影响。

一、环保技术投资及传导路径

(一)环保技术的内涵

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的将技术定为:是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销售整个过程中所应用的知识。然而,由于技术具有异质性特征,对“技术”的概念做一个准确而又通用的描述却是困难的。环保技术属于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对生活环境、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与防止作用的技术手段,与生产设备紧密相连,包括清洁技术,污染防治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多个方面。环保技术是指一切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解决可持续发展为和谐内容的所有科技活动的总称。徐金秀,满丁玮(2009)认为重大环保技术的进步会推动环境领域的发展,同时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效果。郭永然( 2012)将环保技术定义为可疑减少或者消除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些负面效应,有助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些技术的总称,包括环保工艺及其物化的产品、环保生产技术。

(二)我国环保技术存在的现状

王娅丽,张彦(2011)认为我国当前的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属于被动投资行为,很多投资都是迫于政府政策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投资行为大多都是事前投资,是以预防为主的目的;中国企业的环保投资大多是属于事后投资行为。事后投资行会使得治污成本大大提高,因此企业就会减少环保资金的投入金额。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来源的有限性会使得环保技术投资品种单调,导致环保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区日成(2010)认为中国社会主体环保意识较弱,环保产业在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环保技术含金量低,管理不完善,导致环保产业效益不明显。李小胜,宋马林,安庆贤(2013)运用面板平滑的方法来建立非线性的计量模型,在研究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和作用引入了技术这一重要指标,强调了环保技术的进步对环境改善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强调了环保技术将会成为来研究的热点。

(三)环保技术与环境质量的关联

环保技术的扩散会对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也高于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当前环境质量成为了环境问题研究的日热点。环境质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可以改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李政大,袁晓玲,杨万平,2014)。董直庆,蔡啸,王林辉(2014)通过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得出清洁技术的创新可以提升环境质量。当清洁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济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环境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提高,环境质量的提高相应的会提高生态效率。1992年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协会将生态效率定义为将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率与资源环境绩效统一起来,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竞争性定价商品与服务,反映经济体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可以有效兼顾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益两个层面,取得较好的发展效果。汪克亮,孟祥瑞,程云鹤(2015)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生态效率与节能减排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相关研究,采用非参数DEA的方法测算中国各省的生态效率。由于节能减排技术具有异质性特征且不同区域的技术扩散速度不一,东部地区技术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环保技术扩散的初始点来源于技术设计和技术构想,技术扩散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为根本目标(区日成,2010)。我国的生态效率应从资源投入、污染物排放指标、环境管理多个角度考察。生态效率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会提高一国的竞争力。宋马林,王舒鸿(2013)在研究环保技术和环境规制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时强调环保技术应用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环境效率的高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包群,彭水军(2006)强调了资源开采量的大小和环境质量的高低会影响经济的长期、稳定的持续经济增长。研究结果表明环保科研业务费用投入的增加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技术进步会对环境的质量产生正面的影响。

(四)环保技术的传导途径

在研究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同时,很多学者引入了环境管制这一因素,环境管制大多时候表现为环境政策。刘宏超,张晓丽,王浣尘(2009)将政府管制分为补贴以及排污征税形式建立研究模型,分析了两种形式下垄断厂商对新环保技术的采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管制为排污征税时,厂商会主动采用新环保技术。但采用新环保技术时其边际效应是降低的。当政府管制为排污征税与补贴并存时,排污征税的边际效应逐渐增强,从而激励厂商采用新环保技术。Yang C H&Tseng Y H&Chen C P (2012)通过对台湾制造业的研究,得出了严格的环境管制可以提高行业竞争力的结论。环境现状引起了环境政策的出台,环境政策促进了环保技术的研发。环境政策实施的滞后性会制约环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环保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环保政策的实施(张红双,2012)。陈新武,钱晓辉(2014)指出环保技术扩散是指一种新的环保技术通过几种不同的渠道在社会系统中的各个成员或组织之间进行扩散,并逐渐推广应用的过程。通过“国家政策推动”模式、“经济效益拉动”模式,“重大研究项目研制,环保技术课题研究”模式,开发并推广实用环保技术的应用。彭水军,包群(2006)强调了环保技术的进步与环保研发力度的提高直接提高了环保力度。将技术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会对环境起到直接的改善作用,间接效应则通过技术进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改善环境的质量。

二、经济可持续增长

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中所占的比例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指出一定的利润率是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1890年马歇尔指出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1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间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是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变的日益重要。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199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行动。环境和生态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环境紧紧相连。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中国经济的增长呈现出高增长、低效率的发展模式。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微小,加大环保技术投资,便于完善环保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高妍(2014)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时,并不一定会转向绿色经济增长模式。主要原因取决于经济内技术创新是否朝着清洁技术的方向发展(董直庆,蔡啸,王林辉2014)。因此技术进步会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环保技术投资与经济可持续增长评述

亚当,斯密,李嘉图对经济理论进行了概述。斯密强调了劳动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李嘉图将资本积累作为影响国民财富的因素,利润率影响资本积累的扩张,由于规模报酬递减的作用资本积累会逐渐减少,从而会引起国民经济的下滑。二者综合来看,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者们将技术定义为外生变量引入到经济增长模型当中。Romer提出的新增长理论的发展就是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论证了由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积累引起的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因素。国内学者关于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很多,中国应结合具体国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蔡海霞,2012)。环保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起到了关键点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以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李寿德,顾孟迪(2007)根据实物期权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排污交易条件下厂商污染治理投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厂商投资新污染治理技术收益大于旧污染技术以及旧污染技术升级以后所得到的收益。黄茂兴,林寿富(2013)构建了考虑环境污染损害、环境管理要素的五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科学技术水平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环保技术对经济可持续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会严重破坏环境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合理运用自然环境,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发展经济,既可积累资金,又可提高环保技术,从而有效保护环境(黄茂兴,林寿富,2013)。

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发展建议

一、 环境监测的定义

环境监测,就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目标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大气等相关因素中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污染程度的整个过程。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一) 根据环境质量状况的标准及时反馈目前环境质量状况,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

      (二) 根据污染状况和污染类型,由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切断污染源,解决污染问题。

      (三)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总结环境污染的相关规律,对于预防污染问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四) 通过对环境的监测,制订环境保护措施,合理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自然资源。

二、 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不足

由于生存环境和全球气候的不断化,各国都开始注意和加强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有所进展,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近年,环境保护更是加大了放射源管理、饮用水源保护、重金属污染、有机废气治理、总量削减及控制等工作力度,环境监测日常工作任务更重,同时对环境监测的覆盖面、反应速度及现场应急监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一) 设备落后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件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环境取样和调查工作,还要进行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工作。在分析工作过程中,仪器设备的配备是关键。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目前所用的监测设备普遍存在落后、老化及不足的现象,使得环境监测数据出现精确性的问题甚至无法开展相关工作。

      (二) 人才匮乏

环境监测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不断补充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而我国目前环境监测部门中人员普遍呈老化趋势,缺乏内部竞争力,使得尖端人才极度缺乏。

      (三) 经费不足

监测经费的不足也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事业经费的多少直接反应国家对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环境监测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空气、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还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跨区域的监测工作也时有发生,然而资金短缺问题让很多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经费的不足,也大大影响了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多数地市缺乏应急监测所需的配套设备及监测车,使自动监测能力和流动监测能力大大降低。

三、 环境监测的问题原因

      (一) 环境监测的认识存在一定不足

      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环境的保护工作,是我国初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环境污染问题相当,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危及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压力。然而,人们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力度及技术监督的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监测主管部门尚未对环境监测数据予以太多的重视,使得环境监测数据无法发挥自身作用,监测工作也日渐边缘化。

      (二) 环境监测经费不足

      由于地方政府对监测经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直接导致对监测经费投入不足,致使环境监测系统的能力建设与时展不相适应,更别说与国际接轨,部分地区的监测系统由于的经费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基本满足,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的监测任务的开展。事业经费的保障是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监测频率、监测范围还是监测技术及监测速度都受到经费投入的制约和限制。

     (三)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进度和发展速度。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隶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上层环境监测部门对下层监测部门更多的是业务指导关系,缺乏相应的约束力和监督能力,无法从“条”的层面直接统筹、监督监测工作的开展,地方监测部门容易受行政命令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 环境监测的相关发展建议

     (一)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监督能力

现行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缺乏对环境监测站的约束力和监督力度,因此,必须实行新的管理体制,促使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于整个环境保护系统,应该实行垂直管制制度,由地方政府的监管改为由上级环境监测部门直接对下级环境监测部门负责和统一管理,有利于技术的考评及执行力的监督,有利于环境监测部门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加强人员能力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对我国环保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抓好人才引进和人员能力培养工作。对于从业人员,应该加强业务水平及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提高全员的工作能力及整体素质。同时,要采取相应的职能考核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能力,督促从业人员对先进技术和技能的学习。

此外,还应该加强环境监测部门间的业务交流工作,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议,对业务技能优秀和工作积极的环境监测站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对先进高效的业务技能进行推广,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问题,这一制约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必须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环境监测工作中经费,需要国家及地方财政部门予以支持,可将环境监测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经费等费用纳入财政部门年度经费预算,改善经费匮乏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王金辉. 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现状与思考[J]. 工程与建设, 2010,(04).

篇8

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因为自然地质的变化,作用,或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从而对人类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的损失,人们称之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来自于自然,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抗的灾害,预测以及治理都相对困难,一旦灾害发生,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我国政府在这个方面一直重视,但是因为,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为止,也不能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防预。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全面分析地质环境,对其各种运动规律都分析掌握透彻,这样就能够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有所预测,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为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地震,土地退化等等。

2地质环境。从广义上讲,地质环境就是指岩石、水以及大气等物质所构成的体系,那么从狭义来说,则是岩石团与其所产生的风化物,地球在不断变化和运动过程中,其地质环境也是在不断更改的,因此,地质环境,就是地球演化的结果,岩石团与水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作用,相互交换能量,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地质环境。它们是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与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是再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发生的,其中会有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等进行参与,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形成了最终的地质环境。所以说,从地质环境中能够分析出地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减少损失。

二、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看出,想要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首先就是要对地质环境的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地质灾害总是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环境是地球自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质环境在不断演变过程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地质环境变化比较快速,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以及强度都在增加,追求经济效益的脚步越来越快,因此,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也超过人们的想象,并超出了环境本身所能承担的范围,这样的结果,就是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一起构成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它们的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

2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按环境学的定义,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对地质环境而言,环境质量就是指构成地质环境的各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如前所述,如果地质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地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就会产生某种地质灾害。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因素繁多的国家,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以百亿元计的。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间接地影响整个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地质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地质灾害越严重,发展速度越快,危险性越大,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就越大。

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进行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必然要遵循地质环境发展规律,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可持续的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是在灾害发生之后,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治理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这两者就是人们常说的“防”与“治”。只有采取防治结合的手段,才能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防止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防止将拟建工程设施(含居民点)放进有致灾作用存在或有其发生危险的危险区,这是“避”;二是将已处于致灾作用威胁之下的人、物、设施撤离危险区,这是“撤”。

篇9

[关键词] 循环经济城市评价

一、循环经济城市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1.循环经济城市的涵义

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公认的对循环经济城市的定义。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城市就是一个“以循环经济为经济运行模式发展经济的城市”。在此,本文结合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与城市的本质特征定义循环经济城市为:循环经济城市是―个以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式发展经济、以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为模仿模式构筑“生产、消费、分解体系”和以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畅通为主线优化物质代谢途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循环经济城市基本特征

(1)经济增长质量高:循环经济城市不仅要实现持续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要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减少对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2)环境质量好,环保基础设施齐备,环境管理严格:为确保环境的可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在循环经济城市显得更加重要。循环经济城市必须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依据环境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管理力度。

(3)城市物质代谢趋于“资源――废弃物――资源”闭合流动循环。循环经济城市应在这一点上投入更大的努力,通过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资源化体系,使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够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可循环再利用物质的代谢趋向“资源――废弃物――资源”闭合循环。

(4)产业结构合理,模仿生态链的生产活动成为工业、农业生产的主要运行方式,推动物质循环的管理机构建设齐全。

(5)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完善,有力保障循环经济城市的建设,市民的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意识强,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二、循环经济城市评价体系横向标准的构建

循环经济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标准来看,横向分为三个标准级别,由高到低,分别是I级、II级、III级。

1.横向三级标准

III级是3个标准级别中最低的一个级别,设置这个级别是基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循环经济推广阶段而考虑的。我国目前有663个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的城市所占比例非常小,不到5%。搞好试点城市的循环经济建设对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国家角度来看,应该大力推动和帮助试点做好循环经济建设的每一步工作,所以在这―级别标准值的设置上应该考虑指标体系的引导性和鼓励性,因此标准值设置得较低。

II级是三个标准级别中较高的一个级别,它是国家给试点城市挂牌的参考级别。这个级别的标准值应该好于III级标准值,代表了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高水平。在试点城市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家应该选择循环经济建设质量好、水平高的试点城市作为循环经济试点模范城市.并挂牌授予国家级的示范城市,重点扶持挂牌城市向国际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引导没有达到II级标准的城市向挂牌城市学习,借鉴经验,继续努力建设,共同推动国家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I级是三个标准级别中最高的一个级别,这个级别相当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水平。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期,通过扶持和鼓励国家级的循环经济城市的建设,位循环经济的发展朝着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努力,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一部分循环经济重点城市的发展水平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对带动国内其他城市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循环经济城市评价体系纵向层次的构建

循环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来评价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框架结构来看,纵向分为四个层次,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组成,其中每―层都是相邻的上一层的内涵延伸和特征分解,共有33个特征指标。

其中,目标层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它是具体指标层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准则层将目标层分成物质代谢、环境竞争力、结构特征、保障措施4个方面,代表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4个特征;要素层根据准则层的内涵分为具有概括作用的11个要素,进一步对准则层细分;具体指标层根据要素层的内涵选取有代表性的33个指标上反映、揭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

1.目标层: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代表了循环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它是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最终目标,涵盖了循环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指标层的取值分析,判断出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符合哪一级标准,直观地表达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2.准则层:根据对循环经济城市基本特征的分析,将准则层设置成物质代谢、环境竞争力、结构特征、保障措施,从不同侧面反映循环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

3.要素层:它包括物质代谢要素层、环境竞争力要素层、结构特征要素层和保障措施要素层。

(1)物质代谢要素层。物质循环代谢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它包括了生态效率、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和新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生态效率的提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日的之一。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将原有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线性物质流动模式通过“废弃物一资源”补链形成完整的“资源―产品一废弃物―资源”闭合物质流动模式。对循环经济城市来说,废弃物资源化是物质代谢中关键的环节之―,只有加大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使城市的经济活动对原始资源消耗降低和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减少。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物质代谢另一重要环节,它为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开辟了途径。

(2)环境竞争力要素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环境竞争力包括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水平,这其中又涉及到污染物控制的手段是否得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否齐备、环境管理是否严格等问题。为此环境质量、排污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这4个要素综合地反映出循环经济城市环境竞争力的发展水平。

(3)结构特征要素层。合理和完善的结构是提高物质代谢效率的基础,结构特征包括了机构设置和产业布局。机构设置和产业布局都是控制物质代谢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关键部分,它们共同代表了循环经济城市的结构特征。机构设置通常指的是循环经济的管理机构。产业布局指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工业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这些都是物质流动的基础平台,布局的合理将有助于物质代谢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4)保障措施要素层。保障措施包括绿色消费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和推广是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内容,而宣传教育则是提高整个社会循环经济意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4.指标层:它包括物质代谢具体指标层、环境竞争力具体指标层、结构特征具体指标层和保障措施具体指标层。

(1)物质代谢具体指标层。生态效率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水消费弹性系数、新建工程建筑节能率来表示。这3个指标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切入,通过消耗弹性系数表示经济增长与物耗、能耗之间的关系。新建工程建筑节能则是从目前城市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建筑节能方面入手,强调新建工程的节能。

资源循环利用可以用家电回收率、废旧汽车轮胎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率、工业重复用水率、城市中水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来表示。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工业重复用水、中水回用等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方面,是完善“废弃物――资源”这―物质代谢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工业重复用水率和城市中水回用率的提高能够解决我国现存的水资源供需紧张问题。

新资源开发利用可以用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农村生活用能中新能源所占比例来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资源和能源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尤其是土地和一次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加速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资源和能源的有限必然特制约经济的发展,所以退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显得至关重要。

(2)环境竞争力具体指标层。环境质量主要从大气和水环境角度考虑,以《“十五”期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为参考,用大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来表示。大气环境质量与水环境质量关系到市民生存环境的安危,又与循环经济倡导的“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助于大气质量的提高:减少废水、固废的排放有助于水环境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指标综合反映城市环境质量水平。

排污控制土要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角度出发,参照环境质量中的指标,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机动车尾气达标率来表示。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表示了GDP增长速度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包含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目的,还将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机动车尾气达标率的设定主要根据是近年来城市机动车保有员大幅增长,直接影响到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环境建设用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弃物处置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来表示。这4个指标都是围绕着城市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而设置。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危险废弃物的科学规范化的处置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健康的措施:城市绿化建设对保持自然生态、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环境管理用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率来表示。环境管理是―种管理手段,它以环境法律法规制度为依据,从整体角度对排污控制和环境建设进行管理。通过调控环保投资,保证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预防了污染源的出现,避免了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了环境质量。这两个指标正是根据环境管理所涉及的重要方面而设置的,它们综合地反映了城巾环境管理水平。

(3)结构特征具体指标层。机构设置用循环经济推进机构(信息交流中心)、废弃物回收交换中心来表示。这两个机构是城市为发展循环经济而专门设立的,它们是循环经济管理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推进机构对循环经济在城巾的各个层次上的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社会各层次提供循环经济的信息、法律法规及政策,而且对循环经济在社会上的开展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废弃物回收交换中心是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城市废旧资源的集中回收与管理,而且为废旧资源再利用部门提供畅通的资源获取渠道。

产业布局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生态工业园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普及率来表示。产业布局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业、工业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第三产业从整体上来看,主要是低能耗、低污染、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以循环经济理念组建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是工业、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是工业系统生态关联、农业系统生态关联的重要形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效应的重要生产方式,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形成了三鼎支农的态势,本应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重要支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非常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造成了三鼎难支农的局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求改进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金融生态的理论,通过构建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够为分析和改善农村金融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学概念,由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系统性地引入金融领域,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研究金融问题,开创了研究金融问题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运用金融生态的理论,研究了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将金融生态定义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的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定义为金融与非金融成分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参考他们的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定义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具有关联性、适应性、相互依存性、演进性等特点。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也构成金融生态平衡的根本标志。其中金融主体包括农村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以及农村保险机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法治环境、政府公共服务等。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基础、法律环境、社会诚信、中介服务,还是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构建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时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评价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

2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必须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并能够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充分度量农村生态金融系统的质量。

2.1.2 系统性原则 金融生态是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金融问题,是个系统性的理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既要选择反应农村金融机构的指标,如金融机构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等,也要选择反应金融机构所处的金融环境的指标,包括金融机构所处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社会诚信、政府公共服务、法治环境等,通过系统性分析才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质量,也才能够找出农村金融质量差,农村资金外流的真正原因。

2.1.3 层次性原则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确定指标时,指标间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避免简单加总而导致评价的低效性。

2.1.4 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国家在做调查统计时,并没有像统计城市数据那样对农村数据进行逐项统计,使得农村的很多指标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保证所选指标数据能够如实获得且易于量化,对于数据难以获得又不能用相关指标替代的对金融生态系统影响的指标,要从指标体系中剔除出去。

2.1.5 可比性原则 农村是个大区域,包括若干个村、镇、县,在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评价时,所选用指标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在相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情况进行比较。如果选用的指标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该指标体系的可信性就十分差,利用该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从而也就失去了该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2.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设计

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和其赖以存在的金融环境构成,为此农村金融生态指标评价体系也相应地由金融主体指标和金融生态环境指标构成,基本框架如图1。

2.2.1 金融主体指标的设置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农村地区金融主体实力和金融生态进化演进的动力的重要方面。本文选择三项基准指标加以衡量:①安全性指标。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一旦发生,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局部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择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加以衡量。②流动性指标。流动能力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衡量银行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的主要指标,金融机构只有保证资产的流动,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金融机构才能生存和发展,流动性不足,就极易造成支付风险,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本文选取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贷款与核心存款比和现金与总资产比三个指标。③营利性指标。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果最终都会反应到收益或者亏损上,取得合理利润是金融机构增加积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础,同时营利性指标既可以衡量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反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本文选取平均资产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加以衡量。

2.2.2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设置本文在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实体经济是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根据、服务的对象和生存的空间,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合理,就会吸引较多的资金服务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壮大,使得农村具有较强的偿还能力,在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也较好。为此本文选取经济规模(农村GDP、农业产业化产值、农村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传统农作物产值占农村GDP的比重、农村工

业占GDP的比重、工资性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和市场化程度(民营企业占农村GDP的比重、农产品的社会收购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三个指标衡量农村的经济基础。

二是农村社会诚信。一个地区的诚信文化、企业和个人诚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农村作为一个广大的区域,信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进入农村的资金量,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在此,选择农村逃废债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农村拖欠款增额(包括电费、税费、通信费等)、农村信用户数占农户总数比重三个指标。

三是法治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地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避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目前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的经营效益不高是一个原因,农村的金融法治环境不完善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建立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才有利于农村地区形成“资金洼地”,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又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用农村每亿元GDP经济案件发生率、法院结案率、金融债权诉讼费用率等指标加以衡量。

四是地方政府行为。政府干预经济和金融的现象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以前,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对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综合各国及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适当干预能够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不当干预会阻碍经济金融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农村地方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选择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农村GDP的比重、因政府干预当年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政府工作人员占当地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三个指标加以衡量。

3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意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农村金融主体和金融主体所处的金融环境进行评价,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计算。

3.1 因子分析法介绍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把一些错综复杂的彼此之间有机联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当几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达到80%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问题的大部分信息,且彼此之间不再相关,信息不再重叠,再以各主因子贡献度为权重的大小,即可以分别求出所研究系统的综合评价值。本文之所以选择因子分析法来综合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就是因为因子分析法可以克服所选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可以很好地对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影响程度。

3.2 评价步骤

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di表示标准化后数据;xi表示原始数据;x表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σ,表示某项指标的标准差,标准化的时候注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等逆指标,要先将其转换为正向指标。

第二步:计算因子得分和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并根据因子选取原则(累积方差在80%以上)选择主因子。

第三步: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具体区域的农村金融生态综合评级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