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苏北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工业发展偏好的替代效应。近年来,江苏省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些措施虽然给苏北各市带来了积极的发展动力,但也形成了一定的赶超压力,“争先进位”成为苏北各市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据统计,2013年苏北五市(徐、淮、盐、连、宿)的工业增速分别为13.1%、13.4%、15.1%、13.9%和15.5%,整个苏北的平均增速为14%,而当年苏锡常三市的工业增速分别为7.5%、9.0%和11.6%,整个苏南的平均增速为9.4%。由于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增长效应和带动功能,因而苏北地区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在发展倾向上会将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选择,这就容易忽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设施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3年江苏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2%,居全国首位。其中,徐州市2013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累计达到18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9.8%,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然而,据调研发现设施农业在苏北地区并非是均衡分布和协调发展的,在除徐州之外的其他几个苏北地市,农业生产依然是粗放式的和低效率的,尤其是在设施农业占比很小甚至是空白的村镇,依然延续了最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民的经济来源或生活维持主要还是依赖于外出打工和粮食种植。
配套制度改革的不协调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农业发展中,农户本是主要的生产单位,但当前由于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农户优势逐渐弱化。又囿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户难以进城落户,这种被“玻璃幕墙”阻隔下的农户事实上成为进退两难的城乡中间人,难以真正体现农业发展的现代性。其次,当前旨在解决“三农”的各类政策调整虽然增加了土地的现时收益和潜在收益,但也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黏性,出现了很多原本已落户于城市的农村人口回流到农村的现象。这使得原来用于激励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被稀释和窃取,难以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三,现有土地流转形式亟待改进。经调研发现,当前苏北地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虽然农业大户经营较为普遍,但规模有限,难以产生规模效应;虽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倍受推崇,但组织运行存在诸多弊端,利益机制不协调;虽然租赁经营普受欢迎,但因缺乏有效的确权保障和规范的价格预警,难以避免市场交易风险。
二、推进苏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打破传统观念,推进四个转变。第一,要从外部助推农业向培育农业内在发展动力转变。对此,需要将当前苏北农业的内在动力主要转向于:寻求更具效率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提升土地的财产性价值、培育现代农业的组织载体、扩大并培育农业现代新型产业要素等。第二,要从单一发展农业向产业协调推进转变。传统农业发展主要满足于转移了多少农业劳动力、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扩大了多少设施农业等的自我型扩展,没有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之中。对此,不仅要重视工农的良性互动,而且还要注重现代科技对于传统农业的创新升级,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培育科技人员等,多方位协同增进农业发展的现代要素。第三,要从过多强调土地的保障功能向发挥土地的要素生产力转变。对此,要打破土地的“强保障性”和“弱要素性”结构,通过将以耕作为主的传统经营性收入转变到以土地增值、土地服务等为主的现代多样性收入,弱化土地的保障。第四,要从“吃饭农业”向内涵农业转变。以粮食生产为例,其功能内涵除了基本的粮食消费、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备等外,还可以延展为粮食国际援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
创新经营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增强苏北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推进苏北农业现代化所应有的题中之意。这不仅要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和资本化等的水平,而且还要创新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如农户经营、农业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农地股份合作制经营、农业租赁经营等,并通过农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利润空间扩大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等增强农业经营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还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要在现有的各项惠农措施维持存量的前提下,将增量直接用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经营的利润来源、拓展农业经营的利润空间,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渐完备的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农业企业,提升发展活力。近年来,国家虽然提出了家庭农场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营形式,但家庭农场的发展还需要农业企业的支持和带动。农业企业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改变农业的要素结构,可以用工业思维改造传统农业,而且还可以为现代农业科技拓展作用空间,形成与现代工业相匹配的农业产业体系。对此,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优惠、项目扶持、重点资助等方式,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培训、实地指导、技术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加快农业企业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培育可以改变农业基础设施的农业经营主体。一般而言,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投资兴办并管理河流、道路、桥梁等各类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并将其输送到“地区性结点”,但是将“地区性结点”和“基层结点”连接起来继而进入“地头田间”,还需要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纽带协调作用。对此,要积极发展并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其质量,通过该类主体的传导性和协调性,将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改变农业发展的物流技术和经营环境。
协同四化战略,加快发展进程。当前,国家提出了“新四化”的发展战略,对此苏北地区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改造传统农业。一是要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等方式,将城市难以容下的产业迁移至农村,并结合农村的发展特色加以改进并创新,以此优化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进而实现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二是要利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可以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商业机会,而且借助信息化还可以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商务沟通环境,为城乡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通畅而便捷的信息渠道,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三是要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前提下,通过打破户籍制度的流动限制和消除土地黏性的利益诱惑,加快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以此释放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发展面貌。
篇2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不同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式。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阶段,与之分别对应的是3类不同的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状态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范式也不尽相同。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就不同发展阶段而言,表现也不同的道路[1]。从依靠简单生产工具获取赖以生存的植物果实,到拥有大型机械,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极大增长,人类的社会生产历经了“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过程。就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世界农业还未走出“黑色道路”的范式。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土地和农业劳动力,所以农业社会又被称为“黄色道路”阶段。“黄色道路”阶段的农业,工具简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为主,人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收获的丰欠还在相当程度上受“老天”左右。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石油农业”,又被称作“黑色道路”,具有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农药化等特点。由于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发展,因为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由于它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和驾驭基础上,过分依赖于消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和投入大量化学品,致使土质、水源和气候恶化,污染严重,农作物甚至因带有残留有害物质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负面效应和权限已日益暴露。它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危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安定。农业增长的“绿色道路”方兴未艾。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异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仅靠扩大“石油农业”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告诫:“通过无节制地开发土地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资源更加贫乏,环境更加污染。”世界农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探索时期。人们开始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求进行“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的革命”。人类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注重自然的协调,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走“绿色道路”。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发展迈上“绿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方式进行的,而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又是由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2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和集约的划分是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起先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后来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指出,在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中,“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2]据此,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根据增长的来源不同,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2种:第1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增长,即粗放增长(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长);第2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即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或内涵增长)。具体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的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农业增长。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是一个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方面,社会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太少,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其投入数量,而此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很多,劳动力也较丰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后,要素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资源变得稀缺,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过粗放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为集约型增长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数量扩张,不讲成本,否定利润,忽视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和利润,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篇3
1.土地流转是对传统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实行中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其土地使用权内涵模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容易造成土地集中所有和农户承包权之间的矛盾,容易造成土地的细碎化经营等,这些弊端已导致了农业经济增长效率低,农村现代化步伐明显减慢,加剧了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阻碍作用。所以,实行土地流转制度是对旧的土地制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2.土地流转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便于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
据张玲表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06hm2(等于已废除的旧计量单位1.59亩),这个数据只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4%,这说明我国的耕地面积很少,而且由于我国自然的地势地貌特点,土地表现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沙化严重,耕地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这将更需要我们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然而,传统的土地制度,可以为农民提供耕地,但是大部分农民缺乏科技知识,不能很好的发挥土地生产力;除此之外,由于利益的驱使,进城打工的人数不断增长,这样导致留在农村种地的人是一些弱势群体,这将大大的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流转是推动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的一条合理的路径,它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够产生交易收益效应,即通过土地交易性提高来增加土地投资价值;还可以产生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即实现土地由边际产出低向边际产出高的农户手中转移,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流转也必然促进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科技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从传统农业粗放式的投入产出方式走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3.土地流转是缩小城镇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趋势不断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城镇化转入,大量土地将闲置,撂荒的现象将更加严重,这将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因此,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不仅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个体经济落后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向生产合作经济先进的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提高信息和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产生交换价值,实现农民增收,从而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奠定基础。
4.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城镇化
传统的土地制度是以每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这制约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传统制度也将使农民难以摆脱土地的束缚,阻碍农民向城市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土地流转制度是实施,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自愿转入城镇工作。这样一方面,可增加由于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为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持续有效的劳动力。可见,土地流转将成为实现农民增收和城市化的双赢局面的基础。
二、土地流转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土地流转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土地流转制度难以有效实施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并且现有的法律法规比较模糊,没有明确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产权性质,流转范围,土地用途等等,这将导致了土地流转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健全土地法律法规制定和相应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应重视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意愿
曹建华等人对农村土地流转供求意愿研究得出,目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很低,减免农业税和粮食补贴降低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提高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然而,通过土地流转租金的提高会增加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度。因此,要顺利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必须要协调好土地的供求关系,以此来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
3.健全土地流转后的农民的社会保障
篇4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改革开放在将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在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使我国经济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成功避免了历次经济危机的灾难,而且实现了21世纪以来的持续增长,并且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超越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场始于农业的改革开放的变革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好的一方面,而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如长期农业与工业剪刀差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长期的发展失衡,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差距持续性加大,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长期不均衡等,使得中国农村面临着迫为复杂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开始把一切能够用来快速发展农业,增加自己收入的方法都用到了农村、农业的建设中来。在这种背景下,以西方式的现代农业的养护方式、种植方式就成为了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的必然选择。于是,不择手段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能够快速发展农村农业的方式都成为了农业从事者的选择,这种超越性的发展模式不仅在20世纪以前就造成了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而且表现出了更严重的问题。虽然当前许多生态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地开始出现循环农业模式的探索,但是与我国广大的社会基础相比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领域,面临着颇为尖锐的问题。
二、进一步恶化的农村环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改变简单追求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为模式的增长,强调科学发展观,要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高利用率为改革方向,大力减少粗放型经济发展,注重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效益与长期回报的关系,以建设循环式的、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决策部门提出的这种建设与发展方向是建立在1978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二十年时间里,不仅粗放型工业生产使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西方式的农业耕作模式改革也使我国农业陷入了环境污染、土地、水资源破坏等系列问题。虽然政府提出这些改革措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发展状况进行了落实,但农村农业耕作方式并没多大程度的改变,而随着水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反而面临着更进一步的难题。另外,当前农村环境的恶化还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二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小农经营的规模化、二代农民工无土地等问题。如在农村劳动力缺失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工场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进行工业化建设,而且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也需要各方面的服务,以支持城市化各方面的建设,据统计,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即常住地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约占城镇常住人口总数的43.5%,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为19.6%。据此可估算我国流动人口为2.64亿。其中,大部分流动人口为农村户籍进城人员。而城镇户籍流动人口在流动人口整体中的占比约为13%。因此,我国城镇户籍流动人口总数在3432万左右,农村户籍进城人员则约为2.3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造成了我国农村的空巢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三八六一九九”的基本现状,这使农村经济的主要劳动力缺失,进一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建设,使循环式的经济模式建设更加困难。而二代农民工由于中国三十年不分土地的现象,使大部分二代农民失去耕种土地而不得不外出务工,把子女直接交由父母看管,这种隔代看管的现象造成了小孩子管束力度缺失,于是农村校园的欺凌现象严重,辍学率上升,加上教师缺乏、水平较低、资源较差等问题,造成了农村孩子教育问题不足的严重问题,而这些将来要长大的农民后代,由于没有接受多少现代教育而不得不从事着与父辈相同的职业,同样不会在农业创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开发出新的模式,这种恶性循环是阻碍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难题。随着主体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土地无人种植,这就使集体化的营业经营有了生存的条件和空间,于是一些人开始大量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走欧美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开始使用大量的农药、化学肥料等,这不仅进一步破坏了农业生长的根本环境,而且也使回乡的农民工无地可种,无事可做,使以前农村那种小农式的各家户养家禽、留屎粪等模式彻底遭到破坏,传统的农村农业循环经营模式比重越来越小。这种现象在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之前已经成为了人皆共知的事实,但是不能够归罪于我国农民采用了不科学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而是面对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加上现代社会重商主义造成的消费主义需求,使得大量的资源成为了消费的必须,而且很多资源浪费惊人,加上近十几年我国城市化造成的农村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与闲置,水资源污染与超量开采等问题,使农村资源变得严重缺失。另外,我国超额实现了农业的化肥化,很多地方大力推进产业化。这一方面确实有利于产量和效益目标,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破坏了城乡生态,造成难以逆转的食品不安全问题。
三、农村的循环经济
篇5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租佃制;模式
一、引言
当前,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需要依赖耕作上的“横向一体化”(即大农场)及其规模经济效益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而是需要“纵向一体化”来整合生产、加工和销售(黄宗智,2010)。但是,相当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土地流转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光,2010)。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观点。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土地由谁来流转,流转的形式是什么,流转后由谁来经营,经营的项目是什么以及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如何。因此,本文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以凤阳县为例子,考察目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如何实施的,那些做法获得了成功,形成什么样的模式,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下一步的发展还需解决何种问题?
二、凤阳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凤阳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分水岭地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祥地,“小岗精神”的诞生地。国土面积1949.5平方公里,总体呈“两山一水七分田”格局。辖15个乡镇和3个省级工业园区,198个行政村、25个农村社区,总人口78.2万,其中农业人口65.66万。全县土地总面积292.02万亩,其中农用地220.16万亩,建设用地40.39万亩,未利用地31.47万亩。其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39%;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61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73%,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6万亩。全县承包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6.9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4.74万亩。改革开放后,和其他传统农区一样,凤阳县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386199”部队,即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家维持着土地耕种,特别是由于农村土地分散、零乱,不少农户因此逐步放松了对离家偏远土地的经营管理,致使在少部分地方出现了土地广种薄收现象,甚至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等新的难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凤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凤阳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鼓励经营者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办法》规定,对新受让流转土地50亩以上,且合同期限5年以上、已经营满1年的经营者,每亩一次性给予100元的奖励,特别是对粮食种植大户予以重奖,对单季种植粮食作物10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0.5万元奖励,单季种植粮食作物500亩以上的农户,给予1万元奖励。另外,对通过土地流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经营者,也按照相应标准予以奖补。二是金融产品支持。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增强了金融机构向土地经营者融资的信心,加大了对现代农业发展融资的力度。如:县邮政储蓄银行在服务产品开发中,将金融服务农业经营大户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搭桥牵线,为一大批农业经营大户提供了发展产业的信贷支持。
三、凤阳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只有实行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关系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一种土地流转方式,可能意味着规模经营的项目、主体和效益的不同,因此而形成不同的模式。目前,凤阳县在土地流转以及规模经营上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1、农户间自发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传统农业项目大户
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创业,一些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升,产生了流转的意愿。一部分惜土地、知市场、善经营、懂技术的农村能人,就抓住这一机会,以流转的方式将这些土地集中经营,发展规模生产。一般这种流转方式都是自发形成的,由流出方和流入方口头约定,即使有流转协议的,也是条款不齐全,权利义务不明确,当事人大多私下协商,不到发包方进行备案,只有少数的流转合同是规范和完整的。一般是流出农户出租土地给流入农户,每年都会获得租金(也有没有租金的,比如帮亲戚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的期限一般比较短,单次流转的规模小、总的流转范围大。流转后形成的经营大户主要经营传统的农业项目。经营大户在经营时,主要采用的技术是用于替代劳动的机械技术。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由原土地承包户领取,流转补贴则归经营大户所有。一般来说,这种规模经营传统农业项目,特别是种植粮食作物的方式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粮食的单产并没有显著提升。经营大户主要是以量取胜,靠多耕种土地来取得更多的收益。目前,凤阳县5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达399户,畜牧规模化养殖大户达371个。大庙镇高陈村农民周庆发,将村民不想耕种的120亩远离村庄土地统一流转到自己手中进行规模种植。总铺镇小王村种粮大户尤国友,流转了小尤村民组等3个村庄的土地统一经营,面积达1400亩。
2、政府介入土地流转,由公司(合作社)来经营新型农产品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司(合作社)除了少数是和一家一户签订流转合同外,大多数是由村集体组织在中间扮演重要角色,有的村组织提供土地信息平台,作为农户和公司(合作社)之间的桥梁,收取一点的中介费用,更多的村组织以行政力量,加上说服示范,先将承包给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再由公司(合作社)与村组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把土地租给公司(合作社)使用。公司(合作社)一般将地租先交给村集体组织,村里再将一部分地租发放给各个承包农户,村组织自身还留部分作为公共使用。这些土地流转合同期限一般比较长,单次流转的土地规模大、合同形式规范、完整。公司(合作社)流转到土地后,规模经营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农产品。这种规模经营方式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和市场化程度高,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在凤阳县有了一定的发展。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200亩土地用于美国大樱桃、蓝莓种植;安徽富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总铺镇流转土地1000亩,建立了安徽省最大的蓝莓育苗和生产基地;凤阳县官塘镇辉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官塘镇流转土地1400余亩,发展万寿菊规模生产;府城镇大王府蔬菜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连片发展冬暖式大棚蔬菜;大庙镇东陵村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与苗木花卉生产;小溪河镇黄张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黄桃、葛根、蓝莓;武店镇新科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用于中药材规模种植。其中,以在小岗村的“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最为典型。凤阳金小岗农林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由山东泰安市圣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5月在小岗投资兴建。金小岗公司是从镇政府租赁的土地,公司不直接对接农户,支付农民土地的租赁费用为每亩一年700斤二级粳稻,按照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折算的资金,并随着国家保护价的调整而调整。农民在土地流转之后,还可到公司来打工,一天工钱有60元到100元不等。目前,公司已流转土地2300亩。公司流转土地后以有机大樱桃、蓝莓和樱花三大产品为主导,绿化苗木和旅游、生产、观光相结合的生产新模式,计划总投资2.5亿元,用3年时间在小岗村建设1万余亩现代组培中心、美国大樱桃、蓝莓、樱花苗木及农业科研基地。
四、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同模式的分析
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模式主要是因为其面临成本和收益结构的不同。一般的农民对传统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更为熟悉,特别是粮食作物。而对新型的农业产品并不熟悉,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新的加工方法和新的销售渠道,这就是说农民对新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存在着巨大的信息费用。一般的家庭农场在传统的农业产品领域中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传统的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特别是粮食作物,往往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农产品有两个基本的特性:一是收入弹性低;二是价格弹性低。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对这些农产品的增加并不多;而当这些农产品供给增加时,价格却下降很多。所以,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若是想扩大经营,一般就会考虑费用比较低的土地流转方法来实现规模经营。但是,土地是否要流出的决策不是由单个农民做出的,而是一个家庭决策的结果。一般来说,年轻的劳动力在外务工,收入要比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要高得多,他们也更加熟悉和留恋城市生活,因此,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更高,流转土地的意愿更强。传统农产品的低收益决定了家庭农场一般会采用土地流转费用最低的流转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家庭农场扩大规模经营往往采用的是自发流转的形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亲戚间的代耕代种。亲戚间的代耕代种不会改变原来经营的项目,土地流转的规模也不大,除了采用一些替代劳动的机械技术以外,生产经营方式基本上是粗放的,以量取胜。而公司(合作社)一般来说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在新的农产品生产上更具有优势,所以公司(合作社)一般会选择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二是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由于工业的用途能够很好的摆脱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而这些经济作物具有季节性影响较弱、现代科技较为可控、附加价值较高等特点,既能够实现工厂化的生产,需求弹性又较高,从而也能有效的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带来比较高的收益。
五、“小地主、大佃农”是实现规模经营的一条可取路径
篇6
2009年5月6日,我在区文化中心礼堂听取了农大何教授对都市农业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知识的讲解,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懂得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高新农业技术和相关农业政策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农业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此次听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我对都市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了解: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它有4个特点:一是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二是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三是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四是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它的特点:一是动态性;二是区域性;三是世界性和时代性;四是整体性。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篇7
一、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主要考虑的因素
现代化大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技化农业、高产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市场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富民化农业。我认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应考虑以下因素。
1、必须加大机械投入,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前提。兴凯湖现有耕地近30万亩,近90%的耕地面积是水田,土地平整,适宜机械化作业。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等级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农业稳产、高产、标准化落实的重要保障,是农业承包户增收的前提,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保证。分公司近几年虽然投入不断加大,由于条件差、基础薄弱,离标准化仍有很大差距。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产出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加强和建立农场农业植保体系建设,增强农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综合抵御灾害能力。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为农业趋利避害,实现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4、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提高家庭农场的收益和稳定性。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最终要与市场对接,千家万户的家庭农场在与市场对接时按风险能力差,农业经营形成产业化后,使家庭农场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又使龙头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料,实现互惠共赢。
三、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与家庭农场经营之间的突出问题
1、传统经营观念与现代经营理念的冲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已经得到广大农业承包户的认同,现在的家庭农场从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在经营上求稳、保守,在知识层次上难以适应现展需要,对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有抵触情绪。
2、家庭经营模式与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冲突。现在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以兴凯湖分公司为例,土地户均近140亩,占有规模远远高于国家户均规模,这样规模对于提高机械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仍远远不够的,如现在分公司要求推广的水稻插秧机现在的日效基本在50-60亩之间,一个家庭农场三天就能完成,如果耕地面积不能扩大,又不能与别的家庭农场联合,将造成机械闲置。
四、如何正确处理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与家庭农场承包经营的关系
一是转变观念,加强宣传,确保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过程中,主要阻力是家庭农场观念的更新,认识的更新和利益的驱动,针对家庭农场的现状,我们应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加强宣传,使家庭农场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中变被动为主动。如传统经营与现代化经营的产量的对比、投入的对比、收益的对比、劳动强度的对比等方面拿出具体数据,使家庭农场从直观上有深刻的认识。
二是转变经营模式。现在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化大农业经营方式,土地、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分散,各生产要素利用率低。在经营模式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引导家庭农场走合作社发展道路,由小的家庭经营变成大的合作组织。
2、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土地规模向少数人集中,发挥土地集约的优势。
3、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分流劳动力,使家庭农场人员向其他行业转移。
篇8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各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也不例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国现有的农业资源来发展农业,为现代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1]。
一、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农业信息化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生产者手中,实现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农业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农民用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农业信息化专门人才缺乏,且研究力量分散、水平低;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远远无法满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也正是当前实践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多数地方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程序还不够了解,对信息化的操作还停留在文字信息和简单的网页浏览上面,对深入性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了解还是空白。还有的地市领导认为,现在实施农业信息化还太早,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还没有明显的体现,这些原因导致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缓慢及地方差距进一步增大[2]。
2、计算机配置不足,农业信息化的专业软件十分缺乏。县局的部分单位现阶段所拥有的计算机是在各个时期配给的,从电子打字机到奔腾级别的各种不同型号的机型均有,并且数量也极其有限,基层单位至今仍少有配置,即便有,大多也仅局限于文字处理,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现在的应用软件特别是一些网络方面的软件在老式的机型上不能安装应用,意味着即使添置了计算机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业务处理也无法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要求,管理效率也就无法真正得到提高。
3、多数农业网站信息落后,实用性差,更新缓慢。我国大多数农业信息网站更新的速度非常慢,信息质量不高,实用性差,不适合被农民掌握,用这些信息来指导农民生产,起到的作用很小,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速度。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规模化的农业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只有规模化的农业才能有支付农业信息化费用的能力,才能形成对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需求,从而形成农业信息化的内在推动力。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经济制度不仅所有权主体不明确,而且集体成员的平等权利要求土地平均分配。这是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根本原因,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最大障碍。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必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赋予农村土地以资本的产权属性,使之能够快速流转集中以形成经营规模。农业家庭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投入与收益直接结合的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农业经营方式,应该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应该积极探索其它的有利于农业实现更高程度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并使之与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适应[3]。
2、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又是经营风险高、经营收益相对较低且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的产业。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积极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并不断充实和更新网络的内容,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支待。对于国家和省级网站应该充实农业信息的内容,建立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检索系统;对于县乡两级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在目前的情况下应以县乡政府或农业技术部门为主建立政府扶持、适度收费的网站,用于农业信息的普及、推广和宣传指导。这样可以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为众多分散经营的农民提供必要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参考文献:
[1]熊尚鹏. 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08.
篇9
创意农业最先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得到大规模发展。我国内地创意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成都市创意农业经过不断发展,现已逐步形成具有高效农业、休闲度假、观光观赏、农事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及乡村民俗传播等多种类型的新的产业雏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尤其是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既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又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模式总结
(一)旅游节庆活动依托型
旅游节庆活动是地方或景区为了提高知名度,创建旅游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举办的国际性或地区性文化活动,其能在一定区域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创意农业依托节庆活动往往能提升农业副产品附加值,延伸节庆活动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节庆活动较多,比如龙泉国际桃花节、青白江国际樱花节、新津国际杜鹃花节、三圣花乡花博会等,此类节庆活动使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转变。
(二)创新科技产业主导型
传统型农业往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但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多为粗放型经营方式,造成农作物单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同时自然生态环境破环严重。创意农业采用现代化科技,既能减少经营者管理成本,又能规模化种植农作物、培育新品种,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农业科技园区及现代化生产流程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有效实现与第三产业联合。
(三)农业民俗文化体验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排减城市生活各种压力,城市居民需要参与农耕文化体验。成都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成都现有部分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现代产业示范园、旅游景区都有农事活动体验等项目的设计。创意农业既通过文化创意,又通过体验过程创意,为市民提供体验项目,让其了解农耕文化的同时,娱乐身心,强身健体。
(四)农副产品文化创意型
农副产品通常产量低,市场价格低廉。农产品经过文化创意、生产加工,既能满足市场消费者多层次需求,又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融合。成都多次举办创意农产品大赛,各种农产品经过设计师简单的造型改变、文化加工、特色命名,极大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成都温江一些林木园主就是通过将花木与石头通过简单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环境或视觉美感,从而大大提升花木和农产品价格。
二、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优化升级策略
(一)五种优化策略
1、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对创意农业的政策直接影响创意农业的发展前景和生存状况,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应遵守相关政府部门规定,积极投入到传统行业转型队伍中,发挥创意农业高附加值、低碳化、可持续性等潜力,通过旅游发展为地方政府创税增收,同时能有效替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都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完善制度保障,积极支持和引导创意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同时,政府应完善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宏观调控创意农业发展状况,形成必要奖励优惠制度,健全创意农业发展机制。
2、优化融资环节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导致其融资困难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使我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受到制约。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创意农业融资环境:
(1)政府应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发展建设,从资金、人力、税收等方面为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经营环境和发展环境。
(2)创意农业相关企业或经营者应确定园区旅游功能主题,针对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加强自身内部管理,经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3)政府逐步加大经费投入,重点建设创意农业旅游项目精品。同时激活资金,多方面为创意农业发展筹集资本,建设绿色信贷体系,拓宽创意农业融资渠道与路径,解决现有融资难的现状。
3、优化经营管理
成都现有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多为独立个体经营,规模小,占地少,产品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经营者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争取正确认识市场、准确把握顾客、满足游客需求,进行网络或者新媒体渠道推广。此外,相关主体要倡导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便于后期经营管理与市场运作。
4、优化市场环境
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经营环境目前较为混乱,很多规模较小的都是家庭式经营,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导致低价竞争、不正当竞争。政府应加强立法规范,对创意农业的旅游经营进行干预和管理,对非法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进行处罚和整治。同时,奖励遵纪守法经营户,评选成都市星级农家乐或成都优秀创意农业示范点,并加以税收优惠,让广大经营者自觉维护平稳市场环境,依法合理开展经营活动。
5、优化功能定位及盈利模式
传统农业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生产,满足人民最基本物质需求。创意农业作为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应主动调整功能定位,立足基本农产品生产,同时深化农产品文化内涵,拓展旅游功能,满足体验性需求,起到教育和科研功能。
传统农业仅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利,创意农业则可以多方面盈利。创意农业将部分生产程序对外开放,供游客参与体验,能最大限度扩大内需,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四种升级策略
1、产品升级
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只有通过产品升级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才能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创意农业注意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产品升级:
(1)多元文化挖掘农产品内涵,提高农产品文化价值。因此,创意农业经营者必须挖掘、创造、展现农产品的文化价值,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2)丰富创意农业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市场需求。创意农业的旅游经营过程中最好设置相应的产品开发岗位,培养专业化人才,进而完善产品体系,扩大市场份额。
(3)提高创意农业的旅游产品体验性与参与性,让游客能真正参与农事活动体验或者农产品再创意,举办搬水果比赛或者创意农产品DIY比赛,增加活动趣味性,同时实现品牌推广传播。
2、服务升级
创意农业因为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结合,需要与市场、顾客接触,因此创意农业必须注意自身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意识。相关政府部门要标准化服务流程,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礼仪教育,同时对经营业主和企业进行服务形象大评比,对长期表现出色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进行奖励。
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升服务。主要通过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改善,进而适应市场需要,满足游客需求。
3、宣传推广升级
政府和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社会舆论,加大对创意农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思想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关注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宣传推广应合理利用推广平台,创造性运用宣传口号和标语,吸引市场关注度。
品牌建设是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一大利器,成都国际桃花节、成都国际樱花节等都成功树立品牌,并获得市场认可。推进品牌建设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之举,发展创意农业的过程就是挖掘观念价值的过程,也是培育消费者文化认同的过程。
4、科技知识升级
创意农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科技手段成了创意农业实现其利用更少的自然资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之主要途径。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都是奠定在一定科技水平之上,主要依托现代化生产工艺和科技手段来实现其现代农业的要求。
知识升级要结合成都农业与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实际情况,从国内外引进有关行业高端人才,加强与国内农业专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文化创意公司、营销推广公司多渠道合作,共同致力于创意农业品牌创建、品牌推广、品牌维护等进程。
(三)三种路径选择
1、政府+企业+农户
成都创意农业的旅游发展基本是企业经营或者农民个体户独立经营,这种独立经营模式没有很好地发挥企业市场运作能力和企业文化创新潜力,很多农民经营者仅是利用游客对农事活动的兴趣以及对农家休闲放松方式的喜爱,被动性的提品给消费者。
政府应作为中介,引导企业与农民相结合,由农民提供土地、农产品、基本旅游服务,而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文化包装与加工,对农副产品进行再创意,同时企业应负责创意农业的宣传推广,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和服务技能培训,最终希望达到三方互利共赢,各取所需。
2、政府+企业+旅行社+农户
政府负责市场环境治理以及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而企业与旅行社相协商,旅行社为其提供稳定游客,企业给予旅行社相应的回扣。农民则为游客提供服务和其他方面的满足,企业和农民按不同股份入股,企业负责硬件设施改善,而农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政府+企业+旅行社+工厂+农户
该模式有效地将第一、二、三产业进行整合,一方面大量提供农产品,同时对农副产品展开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将现代化生产线或者现代农业基地对外开放,吸引游客前来,实现科普和教育功能。
三、结语
篇10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文秘写作-www,,找范文请到]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改革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