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荒漠化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荒漠化治理

篇1

1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1.1人畜矛盾和草畜矛盾是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农牧交错带的人口密度虽低于农区,但比纯牧区显然要高得多,人口多造成养畜多,而牲畜头数的增加,加剧了人畜之间、草畜之间的矛盾,在全年自然状态下放牧的传统草地畜牧业,形成天然草场上牧草的供给与牲畜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季节性不平衡,从而造成对天然草场的致命破坏。在早春牧草萌芽返青,当受到牲畜啃食后,牧草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后续生长;牲畜在吃到少许青草之后,宁愿多跑路吃青草而拒绝干草,既消耗牲畜体能,又加剧对草场的破坏。

1.2的农田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农牧交错带农田的格局,主要相对集中于山麓地带河流沿岸,丘陵谷地及盆地中,并由此向周边扩展。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步开垦到丘陵坡地,形成丘陵坡地的旱作农业。这些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多,农业基础条件差,形成经营粗放,广种薄收,丰欠波动很大的特点。在该地区由于集中联片开垦,破坏了原来的草原植被和自然景观,加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在每年季风季节时,地表的大量地表熟化土壤随着大风刮向远方,造成地表土壤的贫瘠化,这是该地区生态恶化导致贫困化的重要因素。

1.3人口的增加和人为的掠夺式经营开发是造成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量,而这种增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透支,所有这一切自然转嫁到对资源过度掠夺和占有上。在对草原缺乏长期有效投入的情况下,草原及农田的退化、沙化而导致贫困化就成为这一区域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以阴山北麓为例,解放初期的化德县,耕地仅为3.2万hm2,耕地与草地之比为1∶6.3,植被覆盖率达到80%;而在“十一五”期间,耕地与草地之比为1∶0.5,土地沙化面积为原来的11.3倍,在此期间人口增加了5.6倍,人口密度达到65.3人/km2,这一标准大大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20人/km2为宜的标准。

1.4不科学的农牧业交错带家畜饲养方式在农牧交错区,家畜饲养量的确定也和其他地区不同。在农区,由于天然草地很少,饲养家畜的数量主要取决于饲料来源、饲料价格、经济条件和劳力,有饲料来源,有经济条件的可以养很多家畜。在纯牧区,饲养家畜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冬季草场的承载能力,管理较好的牧区入冬前淘汰多余家畜,就是为了减少冬春草场的压力。而在农牧交错区,家畜饲养量则往往确定于夏季草场,甚至是全部草场的承载能力,在冬季饲草不足时就用作物秸秆和粮食进行补饲,因而造成草场严重过牧,导致沙漠化的发展。

2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建议

2.1调整农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格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们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治理的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突破口,让农民先吃饱肚子,并初步解决人口压力与资源承载力的矛盾。同时,以封沙育草、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为第二突破口,改善生产与生活的环境条件,促进生产的发展。

2.2改善农牧业交错带沙化现象治理的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保障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发挥“硬约束”的作用,能让人们自律的最好办法。在不断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制定《草原荒漠化治理实施细则》,并依据草原法尽快制定和完善基本草原保护、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征占用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同时还要加快地方特色配套法规的制定。使得草原荒漠化治理、草原保护的行政法律法规覆盖草原生态保护的方方面面,以便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3强化农牧业交错带荒漠化治理的科技保障在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利用现代化的高科学技术来治理恶劣天气与各种鼠虫灾害。在草原保护与建设当中,近几年在技术层面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技术和解决对策。通过利用这种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科研水平。同时对当前的干旱天气、降水量较少、风沙天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从而提高内蒙古草原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篇2

关键词:国有土地;土地荒漠化;荒漠化防治

近年来,沙尘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土地荒漠化的后果。土地荒漠化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大量林木被砍伐后,没有作物来防风固土,强气流掠过时就造成了沙尘暴,洪水流过就造成了泥石流,不仅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据最新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我国共有荒漠化土地约262.37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33%。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各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我国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t,受风沙危害,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t,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饱受风沙危害,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和工矿企业也受到影响。从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发现,荒漠化的影响涉及我国18个省、508个县,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2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2.1 植树造林以防风固土

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树木被砍伐,未能有植被保护地表,植树造林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方法。(1)合理规划林区,能够在开采木材的过程中不破坏防风林,从而保证砍伐林木后该地区不会因为强风吹过就沙尘四起,进而有效防治荒漠化。此外,采伐后保留防风林能有效保护重新栽植的树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进而能够让新种植的林木快速成长,起到含蓄水源和保护土壤的作用。(2)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区的生物群落。在不影响林木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的前提下,根据植物喜阴或者喜阳的生活习性,在林区进行多层次造林。将经济林木种植在主要的地方,然后再在空隙处适量种植喜阴的小灌木和草皮,从而能够在经济林木被采伐后依然有植被保护土壤。

2.2 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

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多数是草原地区,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草原为各种动物提供肥美的草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草原上的植被也被消耗殆尽。虽然草原植被能够实现自我修复,但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恢复的快慢与植被消耗的面积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草原上的纯天然免费草料,同时兼顾预防土地荒漠化,要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此外,在草原地区的管理中,规划游牧人民的放牧时间,同时制定牧场的养护工作计划,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牧场。例如,牧场要做大致分区,在放牧的过程中轮流使用牧场,防治土地荒漠化。

2.3 提高生态管理的力度

生态管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有利于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乱砍滥伐行为的出现,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抑制草场的过度消耗。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条例,对条例的实施予以有效地监管,阻止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还要提高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2.4 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以减小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关专业领域的生物学家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减小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缓解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世界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容易引发沙尘暴,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急速上升。因此,要加快科学技术研发的步伐,从而提升荒漠植被的生长力和适应力,实现荒地绿化工程的推进。通过优化荒漠绿洲的田地集约化生产,提高农田的产量,降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作物造成的损失。

篇3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既是中外闻名的黄金玉米带,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苏打盐碱土分布地区之一。1990年~1998年,荒漠化土地以每年1.4%的速度扩大。嫩江下游的大安市盐渍化区域东扩了10公里,乾安县重度和中度盐碱地面积增加了27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科尔沁沙地东侧沙化土地继续扩大,与大片盐渍化区域几乎连成一片,严重威胁着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和西部牧业生产。

针对这一情况,吉林省委、省政府在2000年明确提出了生态省建设总体战略,将27万公顷严重“三化”草地划归林业部门牵头治理,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各级人民政府层层考核,全面推进生态草建设。为了建设较为完备的植被生态系统,吉林省组织技术攻关,总结成功经验,确定了“封、造、补、种、改”5字治理方针。

吉林省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的新机制,改变过去单纯由国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方式,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自觉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实施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积极推进经营主体社会化。

据吉林省林业厅介绍,在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租赁经营,由投资经营者与荒漠化土地产权所有者协商,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合同期一般为30年;二是利益分成,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等经营者投资治理的生态草地,从有收益开始,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三是无偿划拨,将急需治理的地块无偿划归林业部门投资治理和经营。

在生态草建设经营机制上,也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建设单位或个人有能力经营治理的,验收达不到治理要求时,属国家投资的拒拨建设资金,属社会认治的扣除风险抵押金,必要时收回土地经营权;二是由生态草建设管理部门介绍有信誉、有实力的草业公司委托经营的,被委托的企业必须承诺治理达标,并从第二年起每年给予认治者不低于投资总额5%的经济回报;三是成立吉林省荒漠化治理基金会,无偿捐赠资金由荒漠化基金会负责管理,组织投资经营,资金投向和治理结果定期公布。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省已吸引10余家草业公司,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治理面积达2.3万公顷以上;吸引当地农民投资的生态草建设大户已达30余个,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吸引社会各界5万余人捐资赠款2800万元。同时,依托不断增加的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长岭县建设起一座亚洲一流的现代化牧草加工厂,并新建一处4万头育肥牛场。

为了使生态草建设高标准、可持续、不反弹,防止在产生经济效益后出现“草绿了、眼红了”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吉林省还制定了相关的管护措施。

吉林省的实践给荒漠化治理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篇4

一、

中国西部分为西北和西南两大区域: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西南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学术界一致认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很严重,但对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尚未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都是存在的,只是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

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2]。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旗)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农田和草场的沙化。我国西北地区有十几处面积较大的沙漠,它们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达格沙漠,青海的柴达木沙漠风蚀地,内蒙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利克沙漠、浑善达克沙地,内蒙、甘肃的腾格里沙漠,内蒙、宁夏、陕西的毛乌素沙地等等。这些沙漠分布于东经75°至东经122°,北纬37°至北纬47°的高原、盆地和平原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千米[3](p3)。除沙漠之外,西部地区还有将近60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如此广袤的沙漠、戈壁是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是西部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表现。

在茫茫沙漠和漫漫戈壁的周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耕地和草场已经完全沙化。内蒙古沙漠化土地最多,达80 560平方千米;其次是新疆,沙化总面积为30471平方千米;陕北地区沙化21686平方千米;甘肃沙化面积10736平方千米;宁夏沙化面积10215平方千米;青海沙化面积亦达到4400多平方千米。在上述沙化土地中, 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67000平方千米,强烈沙漠化的土地约60000平方千米,严重沙漠化的土地约35000平方千米。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锡林郭勒及察哈尔草原,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4],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据统计,陕西土地荒漠化率为15.96%,甘肃为50.62%,宁夏为75.98%,青海为33.06%,新疆为86.07%,内蒙古为59.27%[5](p153)。情况相当严重。

西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则主要表现为农田的石漠化。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在漫长的岁月中,西南诸省区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岩溶地貌和石漠景观。如云南全省岩溶面积达11.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滇东、滇东南和滇东北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29%。贵州省石漠化土地在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遵义等地均有分布,总面积达13.88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9%。在石漠化地区,岩石率在70%以上者占石漠化面积的38.9%。有不少旱地还潜伏着石漠化的危机[6]。广西石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 岩溶山区的石漠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7.8%[7](p336)。

除沙漠化和石漠化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的土地退化也相当普遍。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陆大道等的《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9年西北各省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56.22万平方千米,西南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5.99万平方千米,这还没有包括的水土流失面积,如果加上,数字就更大了。在西部各省区中,宁夏的水土流失率达69.94%,陕西66.87%,四川43.65%,贵州43.55%,高出全国平均值的1至3倍。由于水土流失,地力不断下降,不少原本适宜农牧的地方也出现了荒漠化的倾向。

二、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三、导致西部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从自然方面来看,中国西部存在着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条件。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新世以来,我国气候曾发生过周期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3](p475—498)。温暖期气候温热,水草增加;寒冷期气候干凉,风力强劲。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尽管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干旱的西北地区,还是多水的西南地区,都曾因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而发生过土壤退化的事。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沙漠较多。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分地方及新疆北部的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而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年降水量甚至不足20毫米。由于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加之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所以一年中湿度差别较大,容易出现水灾、旱灾和风灾。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此类灾害屡见不鲜。如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41)秋季大雨,昼夜不绝,连续三十五日,蓝田山水暴涨,漂没九百余家。又如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关中连年大旱,百姓流亡殆尽,出现“人相食”的悲剧。再如1983年4月27日, 沙暴吹袭陕北,顿时天地昏黑,伸手不见五指。在野外耕牧的农民来不及躲避,或迷路失足,或为狂风卷起,或被沙尘窒息,死伤者多达数十人。水灾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就意味着地力下降,开始向荒漠化的方向发展。旱灾的后果是造成土壤水和地下水大量蒸发。而土壤水、地下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降水量极少的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的含水量主要靠地下水毛管供给。当地下水位下降,毛管上升水不能达到地表或植物根系层时,植被开始衰退,覆盖度降底,受到沙化的潜在威胁。如果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土壤发育成干旱土时,植物便会干枯死亡。而当土壤上层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植被衰败以后,就容易受到风蚀破坏,从而出现沙漠化。地下水位越深,荒漠化的可能性越大,植被越少,荒漠化等级越高。风灾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更为明显。风是沙漠扩展的原动力,地表一旦失去植被保护就会受到风蚀。在风蚀的作用下,地表的枯枝落叶层、粗腐殖质层、腐殖质层、泥炭层、盐聚层逐渐被风吹掉,形成光板地。当风沙流作用于的地表时,会产生线状风蚀擦痕,擦痕加深,形成略微凸起的土墩与风蚀线状凹地。随着风蚀作用的不断发展,光板地演变成风蚀劣地,被吹蚀的物质形成风沙流。当风沙流速度降低或遇到障碍时,所挟沙尘下落堆积,受不同风向的影响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沙丘,从而使该地变成沙漠景观。

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雨较多,水资源相当丰富。这一地区虽然没有什么沙漠,但存在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此类地貌石多土薄,植被很少,极易受到水力侵蚀。在水力侵蚀的情况下,水土大量流失,形成石漠化景观。古代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似乎并不严重,但近代以来由于人口骤增,情况发生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14.2%,60年代增至18.9%,80年代增至28.4%,90年代增至43.5%[7](p284)。四川等省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也较严重。正因为如此,长江之水日见浑浊,被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从社会方面来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大加速了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西部开发的活动基本上没有停止,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有时出现,有时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大体说来,西部开发的历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14]。有些王朝在进行西部开发时,不考虑西部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或只注重军事控制,不注意经济效益;或只注重开荒种田,不注重多种经营。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地方,进行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对其他地方则视而不见或很少过问。有的为了扩大马羊的生存空间,不惜驱逐农户,破坏庄稼,把农田变为牧场;有的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砍伐森林,开垦草场,把宜林宜牧地区变为农业区。而滥垦滥牧、毁坏森林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则直接影响着西部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对西部土地荒漠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时期在西部的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滥垦滥牧的事。滥垦主要发生在西部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农牧交错地带,其结果往往与土地荒漠化相联系。如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阿拉尔地区,1959年至1996年,耕地面积从22870.6公顷发展到37691.7公顷,增加14821.1公顷。同期下游阿拉干地区沙漠化土地则由137120公顷发展到149420公顷,增加12307公顷。而塔里木河下游的铁干里克农耕区1970年后因缺水灌溉被迫弃耕的16600公顷土地已经沙化[15]。滥牧主要发生于草原区,其结果也与草场退化联系在一起。如内蒙古的锡盟草原在20世纪80年代放牧超载15.4%。由于放牧过度,导致大量草场严重退化,迫使175户牧民迁往他乡[16](p93)。这样的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由于滥垦滥牧、毁坏森林、草原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后果是森林和草原不断缩减,有些地方甚至成为濯濯童山。这种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土高原地区曾经存在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土高原东南部、秦岭山脉、中条山、吕梁山、豫西诸山及渭河、涑汾河、伊洛河诸平原都属于森林地带,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则属于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17](p43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黄土高原的平原河谷地带逐渐被开垦成农田,平原河谷地带的森林随之缩减。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农业区的扩大,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森林逐渐消失,除关中地区的上林苑中尚有较多林木外,其他平原上已经很少有森林的记载。平原地区的森林消失以后,陇山以西、秦岭、晋西北诸山及阴山山脉的森林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原继续缩小。到了宋代,秦岭、陇山、黄龙山、岚州、石州、汾州等地的林木被大量破坏。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和草场进一步缩小。由于大量屯田,过度开垦,加之滥砍滥伐,平原地带自不必言,丘陵和山区的森林也迅速减少。如渭河上游的森林在这一时期大量消失,只有渭源、陇西、天水诸县的五竹山、首阳山、马鹿山、辛家山等地尚有少量森林残存下来。陕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黄陵、洛川、富县、延安、延长、宜川等县的某些山区。清代中期以后,对森林的破坏犹为严重。据说在周至至洋县的300里间,砍伐林木的人经常不下数万。如此乱伐,自然对森林的存在构成巨大的威胁。此外,清代对河套等地的大规模开垦,不仅使草原面积越来越小,而且也使畜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耕区的植被大量减少。据民国《横山县志》讲,“草地仅十之二三”。森林和草场的毁灭,使土壤失去了应有的屏障,不仅难以含养水分,而且在风力、水力侵蚀的作用下日益退化,甚至就地起沙。这两个原因互为表里,恶性循环,使土地荒漠化情况愈演愈烈,不少地方因此变成了沙漠。

此外,对水资源使用不当也曾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如塔里木河两岸在汉、唐时期曾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城镇,天然植被良好,农业发达,但过度开垦用水,使河流萎缩,水系变迁,从而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昔日繁荣的城镇也相继沦为废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等地在汉代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后来均被沙漠吞没。近代以来,由于山前地带新绿洲大量引水,使河流中下游水量日益减少,直接导致古代绿洲的消亡。目前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面积由686万亩减至150万亩,下游地区60年代开垦的45万亩良田仅存18万亩。著名的罗布泊已经干涸,荒漠化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5]。1950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三个屯垦区,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为了浇地,修大小水库70座,容水26.9亿立方米。“由于渠库结合,把大量地表水引入灌区,强烈地改变了地表水的时空分配。上游灌区过量引水,再加上水库渗漏影响,使地下水位上升,次生盐渍化发展,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总可耕地面积的35%~45%。源流输往干流水量减少,使干流中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中游区平均下降1~2米,下游平均下降4~6米。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土壤风蚀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大,平均每年以0.25%的速度递增。生态环境恶化,局部地区(如铁干里以下)完全崩溃。”

四、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策略

篇5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1-0086-07

收稿日期:2013-10-22

基金项目: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我国北方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研究”(13BJY033)。

作者简介:李红玉,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经济;王京,女,山东聊城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治理,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1]土地荒漠化在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加剧沙区贫困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

一、荒漠化治理问题的提出

“荒漠化”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定义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2]”在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可谓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而且会严重阻碍相关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进程。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言,荒漠化意味着该地区的民众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将我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研究确定为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笔者作为该调研小组成员,走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正镶白旗、鄂尔多斯、乌审旗、额济纳旗等12个地区,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的荒漠化治理为案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状况对我国北方大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野外调查与遥感数据分析表明,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草原面积近64%”。[3]笔者认为,锡林郭勒盟自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治沙成果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荒漠化地区的治理也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因此,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态势和治理成效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采取实地考察、现场测量以及与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专题座谈等形式,对该地区荒漠化情况的历史、现状等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环境等多维度观察,在全面搜集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锡盟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新时期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 以“明确选题―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为主要脉络,围绕政府职能、治理规划、资金配置、治理模式等几方面,一点带面,对我国荒漠化治理问题做出相关的探讨。

二、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锡林郭勒盟境内荒漠化地区主要是浑善达克沙地。该沙地位于正蓝旗北部,被称为“京津沙尘暴”的源头。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该盟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主要表现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荒漠、半荒漠半草原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进入正向演替阶段。但同时也看到,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今后荒漠化治理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些难题主要表现为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治理的可持续性,以及治沙投入与产出、草场保护与牧民过度放牧等突出问题。

1.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

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截至2012年,浑善达克沙地大面积的沙丘一直在逐渐向南移动,威胁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4]。由锡林郭勒盟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极端气候现象时常发生。如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从1999年到2008年全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增加到了9天,是十年前的3倍。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的苏尼特左旗为例,2011年年降水量仅为166.9mm[5],远不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和治沙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从近几年降水情况来看,锡林郭勒盟1998年降水较多,从2003年开始降水减少,特别是2013年降水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气温却比往年高,这种高温少雨的双重因素加速了该地区的干旱。锡林郭勒盟降水变率大、降水分布不均匀,表1的一组统计数据[6]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通过锡林郭勒盟1961-2006年春夏季(3-8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累积曲线图(图1)与干旱级别标准表格进行对比,不难看出,锡林郭勒盟春夏季情况具有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春夏连旱比率较高的“双高”特征。特别是20 世纪末到21世纪初,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干旱形势日益严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沙漠水分涵养的难度和防风固沙植被成活的难度。同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带给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气候变暖会加剧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发展,进而导致草原退化,进一步增大荒漠化程度。

荒漠化与沙尘暴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锡林郭勒草原草场的少雨干旱会加速气候干燥,加剧沙尘暴灾害的频发;另一方面,沙尘暴的频发又会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草地。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背景下,这种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现象极可能会导致恶劣气候的恶性循环,在本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2.荒漠化治理措施难以因地制宜的长远规划

由于历史的或其他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前期荒漠化治理方案缺乏长远规划,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各阶段治沙规划缺乏科学衔接,给目前荒漠化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前期荒漠化治理的规划策略不难看出,不同地区的防沙治沙方案较为单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事实上,全盟各旗县地质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情况,从这个方面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的精细程度还相对不高。例如水资源一项,对河流上游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与下游的利用策略就应有所区别,否则大刀阔斧的一轮治理过后,一些隐性的问题也会在此后的治理工作中慢慢显现,这势必增加防沙固沙工程一期和二期之间乃至更多治沙阶段衔接的难度。

荒漠化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复合型的系统工程,一旦不能稳步推进就会导致阶段性反复。特别是在规划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更需要地方相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难以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长远规划。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往往做的不到位,使有些政府部门采取“各扫门前雪”的狭隘做法,造成荒漠化治理整体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治理荒漠化下一阶段工作的整体开展。

3.防沙治沙专业研究人员和针对性成果相对欠缺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与荒漠化治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很强指导性质的理论和观点,但荒漠化治理的巨大工程需求相比,专业人才队伍仍然不足。在锡林郭勒盟调研中发现,成立几年以上的研究机构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真正能付诸于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并能大面积推广系统性成果数量非常欠缺。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沙漠化治理中能否培高素质的稳定的研究人员队伍将成为荒漠化治理进程中的瓶颈。如何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走进艰苦地区,鼓励将实践与理论在实际问题面前有效结合起来,成为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之一。

4.过度放牧与巩固治沙成果的难题

长期以来,只提供初级畜产品的放牧畜牧业是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唯一产业。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与牲畜饲草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可能会直接导致草原面积不断缩小,牧草质量进一步退化。十年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使该盟过度放牧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但纵观全局,由于移民问题经历的时间长、移民基数大、移民转移安置难度高,造成目前过度放牧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群众面对禁牧、移民政策带来的暂时性利益损失过于计较,行动上不能积极配合,这也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治沙政策的落实,给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并且以往10多年治理的一般属于便于治理并且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处于荒漠化边缘,治理难度相对较易。未来治沙工程要进军荒漠化核心地段,这些地段荒漠化面积更大,荒漠化程度更高,相应的交通和用水的难题也表现的更加突出。

5.荒漠化治理资金缺口与配置问题

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成本高,专项资金缺口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状况多变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困难也逐渐显露。目前荒漠化治理的规模和速度与构建京北绿色生态屏障的愿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前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治沙原则,接下来治理的区域转移向了交通更加不利、地理条件更加恶劣的远山大沙,而且受种苗、劳力、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困难的限制,营林造林等治沙成本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各地政府投入的资金数额已很难适应实际需要,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沙治沙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繁多的治沙环节,各部门工作资金配额以及不同群体的搬迁落实等,都需要做好资金的科学预测和合理配置。

三、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荒漠化治理的严峻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调研组针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导为主,多渠道投资为辅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继续着眼于该地脆弱的环境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调动多方力量,精心筹划,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最终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突出重点,规模推进。在治沙区域上,以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地为治理重点,采取“封飞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结合,加大有经济价值树种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运作机制上,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农牧民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的多元化进程;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林权落实到位,保证补偿资金的积极兑现,将责权利落实到户,促进荒漠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在严格治理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建的同时,切实做好乔木绿化工作,通过城镇添绿、身边增绿,改善沙化区人居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把国家项目与地方财政投资、企业出资、部门社会投入、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城镇区域范围内,应采取“以点连带,织带成面”的方式,在把握灌溉条件和管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城镇出入口、主要通道宜林地段绿化;建设旗县市所在地、重点苏木乡镇城防林体系;建设工矿区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打造宜居环境,并通过小环境的改善逐步推及无人区的荒漠化治理。

加强水系和湿地保护治理,合理涵养水源,从根源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系源头及河道汇水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涵养能力不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建议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把水系湿地保护治理作为治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争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积极落实各类建设项目,继续扩大水系周边林地面积,提高林地和草地质量。

2.加强研究,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地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步步为营,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大战役。关键问题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为今后治沙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对第二阶段治理的“远山大沙”,各级政府、研究人员及相关工程施工部门要加大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样本,全面分析数据,保证治沙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历史久,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针对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这一综合性强、涉及研究领域多的难题,要综合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别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查研究,例如,在荒漠化治理的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就专业结构而言,既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并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在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上,展开充分的项目论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原来既有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创新项目,形成起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产学研互动的运作模式,共同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在防沙治沙推进过程中,应标本兼治,适度增加对一期工程抚育、改造等提质增效为主的建设内容和配套项目。风沙源治理工程前期在对流动、半固定沙地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的是灌草为主营林造林的方式完成,虽然这些植被在防风固沙的治理项目中起到了前期示范性作用,但由于目前这些植被生长年限已久,开始逐步衰退,低质低效林多,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已经出现了不进则退的趋势。因此在推进风沙源二期工程及一系列防沙治沙项目过程中,要兼顾前期工程的提质增效工作,把二期开发与巩固前期成果自觉结合起来。

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治沙难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样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组在综合分析锡林郭勒盟不同类型的治沙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提出资金投入与配置方面的两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锡林郭勒盟的治沙投资的力度。据数字统计,风沙源工程建设投资标准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沿用工程启动初期的标准,尽管后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但仍达不到目前造林成本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与效益,也影响了地方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另外,区划界定公益林总面积达2818万亩,目前获得国家补偿面积为1600万亩,在新增林地的补偿问题上存在很大缺口,给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造成了后劲乏力的隐患。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风沙源工程二期规划中,通过科学预算加大对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额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幅度相当,同时考虑到新一轮治沙工作难度增加的实际困难。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金投入“一刀切”现象。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该沙地涉及的锡林郭勒盟各旗县财政状况不均衡。据目前经济统计显示,锡林郭勒盟旗县的基本情况是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矿产开采为主、第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等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由此造成各旗县的财政收入水平不高,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内蒙古和全国平均水平,各旗县的荒漠化治理方面的资金均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各旗县人口密度、牧区人口、人均草场面积等指标均不相同,若继续采用“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财政可支配数额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异化管理和整体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采用划分更加精细的标准下拨资金,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

4.养草治沙,切实解决好过度放牧问题

根据调研研究发现,近几年锡林郭勒盟的过度放牧现象是在自然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季节性草畜矛盾是造成当地牧民过度放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此外季节牧场产量的不平衡以及当地小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也构成了锡林郭勒草原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试图通过人工干预不利自然状态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难度很大,也缺乏现实的理论依据。因此,应该更多关注人为因素,从牧场管理体制和经济方面予以政策引导和支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草原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草原的过度利用。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锡林郭勒盟下属各旗县“双权一制”的落实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当地有些牧民在观念中仍将草场看作公有,并不能将自身利益和草场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议锡林郭勒盟各地政府根据本旗县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草牧场有偿承包期,增强牧户对承包草场的责任感,鼓励牧户本着追求长远利益的原则对草场进行投资建设,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寻求草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政策,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草原产草能力,切实减轻草场压力。解决草场压力应从“外部减压”和“内部提升”两方面入手。其中,外部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目前牧区的人口数目相对较多,必须的生产生活需求导致的草场退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牧区的牲畜对草场的影响。今后治沙工作中应继续将“生态移民”政策放在防沙治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变牧户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压缩牲畜数量等措施,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草原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压缩牲畜数量并不意味着减产减收、损失牧民的合理收入,而是积极改变以往牧户“数量多=收获大”的错误观念,通过选用优质畜种、优化畜群结构的方式来追求质量的提升。就“内部提升”而言,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草场产草能力也是缓解草场压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草地作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既可以弥补天然草场产草量低的不足,又可以很好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因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场面积(包括多年生人工种草保有面积和一年生人工种草面积)仅有95646.6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54%[7],这样的数据表明人工草场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通过加快草场扭转机制建设和组建民间经济组织,缓解控制放牧带来的压力。牧民转移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一直以来是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难题。目前锡林郭勒盟牧民草业合作社机制建立的比较完善,全境草业合作社数目达900多家,但缺少规模更大的移民转移安置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从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入手,建立民间经济组织,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还要继续实施退耕还草政策,整个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证明,过度农耕都会导致草原退化、生态受损。只有合理保护草地生态,才会有效地阻遏沙化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为今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简单的传统模式,必须突破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当地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两个国家围绕国际市场需求,采取牧业―奶、肉加工业―牧业―奶、肉加工业的良性循环,通过畜牧业促进奶产品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审时度势发展沙产业,治沙成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早在198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就提出沙产业(Desertculture)[8]的概念。沙产业开发有多种路径,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沙物质开发、种苗产业升级、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沙产业。产业开发要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治理荒漠化,拯救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体”的投资定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并积极吸引外资和企业入驻,在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生态移民解决好就业问题,带动政府财政收入,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最终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如前所述,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已经有悖于中国北方沙漠地区脆弱的环境特点,零散的、不成规模的单纯依靠增加初级畜产品来谋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像地处防沙治沙前线的锡林郭勒盟,“更应迅速从对草原掠夺式利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转投向以草原为依托的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生产方式”[9]。因此,一方面当地生产部门应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获得更高的草地生产率、畜群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地方政府扶持,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引导沙地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流通,提高农牧民从业率,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 我国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1-06.

[2]土地沙漠化[EB/OL].http:///tdzt/zdxc/tdr/21tdr/tdbk/201106.

[3]李政海,鲍雅静,王海梅,等.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状况及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2008(6):2312-2318.

[4]乃日斯克,李杨浑. 善达克沙地退化,威胁京津生态 [EB/OL].http: http://, 2012-05-29.

[5]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1:288.

[6]马清霞,王星晨,高志国. 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气候因素分析[J].北方环境,2011(12):31-34.

[7]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2012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2:79.

篇6

关键词:荒漠化 黄河源区 遥感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094-02

近几年来,我国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使得黄河流域荒漠化面积增加,荒漠化程度加重。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特别是中上游地区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有许多部门和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和探讨。本研究以MSS、ETM和CBERS三期黄河源区遥感卫星影象数据,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荒漠化变化特征和原因,并提出治理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源

此次调查监测所采用三期遥感监测数据的信息源主要为:MSS(1975)、ETM+数据(2000)、CBERS-2数据(2007)。其中MSS与ETM两期遥感数据各7景,CBERS遥感数据12景。研究工作中使用的对应区域1970年-2007年的地貌、水文信息由中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

1.2 技术路线

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为:收集遥感影像数据和其他专题资料,对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融合、镶嵌和分幅等,得到具有统一地理坐标、相互配准的多元基础数据库。以人机交互解译为主要的方法,通过对前期处理过的图像分析,得到各个时期黄河流域荒漠化的初步解译结果。结合野外的现场勘察,白定规范具体的解译标志,验证各个时期黄河流域荒漠化遥感数据影像的人机交互解译结果,经过再解译、分析判断、修改补充和整理,获得各期湿地信息提取结果。最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黄河上游荒漠化变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2 统计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数据统计

研究区域总面积为3.67万km2。调查统计结果为:1975年荒漠化总面积为15902.22 km2;2000年荒漠化总面积为17863.62 km2:2007年荒漠化总面积为17433.48km2。从变化面积、变化速度和变化幅度三个指标,统计黄河源区30多年来荒漠化的变迁趋势。如表1所示。

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和遥感数据的信息提取能力,本次监测荒漠化类型分为沙质荒漠化和盐碱化,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等三个级别。统计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荒漠化的变迁趋势。

2.2 规律总结

从上述对黄河源区荒漠化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I)从1975年到2007年的32年中,黄河源区荒漠化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1975年到2000年这25年中增长速度最快,而从2000年到2007年荒漠化面积呈下降趋势。

(2)从黄河源区荒漠化土地的组成成分来看,沙质荒漠化的面积明显大于盐碱化土地的面积,沙质荒漠化的面积数对荒漠化总面积数起着决定作用。

(3)从荒漠化分级程度上看,源区沙质荒漠化的三个等级程度全部加重:盐碱化土地的程度重度和中度在增加,轻度的面积在减少。

(4)从1975年到2007年,源区沙质荒漠化程度加重最严重的为中度等级,共增加了172.75km2:盐碱化土地加重最为严重的为中度等级,共增加了125.04km2。

2.3 原因分析

由上述数据和变化规律,综合相关知识分析黄河源区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总结如下:

(1)黄河源区中沉积着大量的第四纪湖积物、冰水沉积物和冲洪积物,大量松散的沉积物含沙量较高。此外,大面积分布的板岩、变质砂岩、石灰岩和冰川运动的松散堆积物,由于天气寒冷、温差较大,岩石在反复的风化作用下破碎成岩屑和砂砾等物质。

(2)气候变化是源区生态恶性循环的根源所在。1970-2007年黄河源区的降雨量平缓下降,气温持续升高。这造成冰川冰雪融化,河流的径流量增加:此外,还造成多年冻土层的明显退化及源区蒸发量的显著增加,最终导致了湿地的萎缩,沙化、干旱化加剧。

篇7

重视造林治沙建设,忽视草地固沙功能。西部有些地方,按气候条件,只适合种草和耐 旱的灌木,不适宜种树。特别是杨树等乔木,在一些缺水的干旱地区,不宜大面积种植。树 林的蒸腾作用相当于抽水机,当沙漠地区宝贵的地下水被抽走后,树木只有死路一条。植被 建设应该坚持“宜树则树,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草灌先行、增加地被 覆盖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重视“人进沙退”,忽视“人退沙退”。随着土地荒漠化加剧,人们向沙漠化挑战、遏 制荒漠化进程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一些地方的地表覆被,助长 或促进了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人类应当也只能消除由人类自身引发的不利因素,以减轻荒 漠化的危害,人退才能沙退。在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 沙化,而不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形成的原始大沙漠。遏制荒漠化土地扩大的趋势,要有冷静 的态度,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人类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

重视经济利益索取,忽视生态承载力。脆弱的土地是荒漠化的基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 是荒漠化的诱因。近年来,荒漠化地区取得了与全国基本持平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某种程度 上是由农牧业发展(大量增加牲畜头数和扩大种殖面积)支撑的,但却损害了生态环境。忽视 土地的承载能力,过牧、过垦、过樵、过采、滥用水资源,使得荒漠化的发展速度加快,反 过来更长久地抑制经济的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地方无计划、无节制地 开荒、砍林除草,又未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工作,加速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沙化进程。据 有关部门利用遥感对黑龙江、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54个县调查,1986~1996年间因扩 种粮食,共开垦草地117.2万公顷、开荒76.9万公顷,现已有近一半撂荒沙化。我国草地 几乎没有不超载的,因草场过牧和农垦造成的沙漠化占我国人为沙漠化总面积的60%以上。 由于草场过牧、过垦,我国草场产草量下降了35%~75%,优质牧草减少,有毒有害和营养 价值低劣的草场比例加大。富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被破坏或遭大量盗猎,数量锐减 ,使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生物链失衡,间接造成沙化。如青海原本吃野鼠的猎隼极多,后因 大量被盗捕,使鼠害泛滥,啃食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

重建设,轻管护。一些地方监管薄弱,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一方治理多方破 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八五”期间,全国年均改良 草地面积260.7万公顷,而是期年均草地退化面积200万公顷,“九五”期间这一问题并未 得到有效改善。多年来,我国在水土保持上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因而人为因素引 起的水土流失面积每年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推进。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 查成果表明,5年年均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33多万公顷,而森林火灾、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基本建设等每年有200万公顷有林地逆转为无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1999年的第五 次森林普查结果表明,后5年我国造林速度减慢,而有林地的逆转在继续加快,“造五丢三 ”的局面尚未遏制。

对策与建议

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应置于农牧交错带、绿洲、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丘陵区。科学划定农 牧交错区、特别是界定西北干旱区农垦的北界,降低干旱区的垦殖指数。转变传统的治沙方 式,防止引水造林治沙造成的水资源短缺。保护沙漠周边地区地表结皮、固沙植物等,切忌 盲目的“人进沙退”。改革农耕方式,采取作物高杆留茬,推行免耕法及改革农机具,严防 开垦造成新的沙漠化。要积极保护天然绿洲,采取严格措施保证其生态用水。严格限制人工 绿洲规模,禁止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与其他植被。流域上中游发展必须兼顾下游,限制上中 游随意拦水建坝。保护人工绿洲周边地区过渡带的天然植被,禁止过度开垦。在无绝对无霜 期的高寒地区限制城镇的扩大发展,扩大生态无人区。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 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等重要地区要建设各 级、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

相关链接

我国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不仅沙化土地分布面积大,而且扩展速度 快。以内蒙古的毛乌素沙地为例,60年代~90年代沙地面积由183.6万公顷增至382.5万公 顷,增幅超过了1倍,沙地面积的年扩展速率约为2.5%。此外,西部地区沙化耕地与沙化 草地占有面积大,且不少省(区)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趋势。与1986年相 比,1999年陕西和甘肃沙化耕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万公顷和0.9万公顷,增幅为19.2% 和6.5%;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和新疆六省的沙化草地面积也分别增加。

篇8

在云南省个旧市举行的中国首届木棉发展研讨会上,与会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提出,木棉产业将是新兴的环境友好型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木棉产业,将可推动适宜栽植木棉的南方八省区大力开展治理石漠化,加快西部落后地区农民增收步伐,促进我国纺织业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最佳效应。研讨会吁请国家有关部委把发展木棉产业、治理荒漠化土地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从土地利用、税收政策、公益性投资等方面加以大力扶持。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云南省林业厅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发起主办。据主办方介绍,该研讨会举办的主要背景是,国内企业上海攀大公司几年前在木棉纺织技术上取得突破,发明了创新型的木棉纺纱技术,改写了大百科全书关于“木棉只宜作填充物不宜纺纱”的说法。目前,通过这一技术已在云南个旧初步实现木棉产业化。与会专家认为,如果进一步推广,木棉开发将在纺织品消费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这个新型产业的产业链将可能横跨农业、林业、纺织业、机械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生物制药业、造纸业、食品业、旅游业等领域。而栽植木棉却可以利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南方八省区的石漠化山区和盐碱地,起到治理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为贫困地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的作用。

据介绍,素有“英雄树”、“英雄花”之称的木棉,因其树干通直、枝条平展、自然树形优美、花呈火红色等可观性强的特点,以前多在公园、庭院、城镇街道及交通干道等作为观赏树种广泛种植。但木棉纤维产品,具有天然抑菌、防蛀、防霉、驱螨、透气、亲肤等特质,具有加工高档纺织品的良好潜质。曾在云南插队的上海知青晏国新等,经过多年不懈的艰苦摸索,终于在2003年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型纺纱技术,经权威机构专家评估后取得七项发明专利。木棉高端纺织品在中国开发成功后,引起了国际纺织界的高度关注。中国企业在国际纺织领域中取得了难得的话语权。目前,初步实现木棉产业化的红河州和个旧市,已经报请国家支持把木棉产业作为个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点产业。

与会专家指出,荒漠化土地不但可以治理,而且还可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云南以及相邻的南方八省区可发展木棉的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云南省作为木棉的原生地之一,天然木棉分布面积广、品种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最为常见,全省适宜种植木棉的河谷地带、低海拔石漠化山区的土地资源丰富,可发展木棉的面积就达1000万亩以上。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篇9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和合力,营造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现就做好“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后防治荒漠化宣传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 明确活动主题和宣传重点

今年 “6.17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的世界主题为“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我国主题为“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在“6·17”前后,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突出宣传重点,切实搞好防沙治沙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要广泛宣传防沙治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治理沙区、绿化丝路,实现沙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大力宣传我国防沙治沙的成就,以及对全球生态治理的贡献;深入宣传我国防沙治沙的政策机制、行动举措和典型经验;要广泛宣传2017年评选出的防沙治沙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投入荒漠化防治事业。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在“6·17”前后,要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沙治沙宣传活动。通过召开新闻会、通气会,开展“走进风沙源”系列采访,刊发领导和专家署名文章或专访,组织网络在线访谈,下基层调研宣讲,刊播公益广告、公益短信,编印和发放宣传品,运用新媒体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等形式和手段,掀起防沙治沙宣传。

三、 加强舆情研判与引导

要搞好涉林舆情监督,对林业及防治荒漠化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应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覆盖面广、网民参与度高的优势,加强网上防治荒漠化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声势,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 建立防沙治沙宣传长效机制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防沙治沙宣传工作,为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沙治沙部门要积极做好沟通协调、素材提供、采访服务等工作。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策划、联络、实施等工作。

各省(区、市)林业厅(局)要确定一名防沙治沙信息员,专门负责收集、提报防沙治沙信息,积极主动与当地主要媒体沟通,与我局治沙办、宣传办保持联系。请各省(区、市)林业厅(局)于7月15日前提报今年“6.17”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我局联系人及电话:治沙办 林xx

宣传办 刘xx

电子邮箱:xx

篇10

读图1,回答1~2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A.该区域属于断层构造

B.c地可以看到a地

C.b地可能发育河流

D.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2.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该图可以表示()

A.南半球冬季大陆部分的等温线

B.高大山脉及两侧的等温线

C.大陆东部的海水等温线

D.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

北京时间2013年9月8日凌晨4时,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S,58°W)揭晓,经过投票,日本东京(36°N,139°E)击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41°N,29°E)和西班牙马德里(40°N,4°W),最终获得主办权,据此回答3~4题。

3.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同时收看这一新闻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A.9月8日15时B.9月7日15时

C.9月8日17时D.9月7日17时

4.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揭晓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日期比东京早

B.伊斯坦布尔处于上午时刻

C.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地球一半多

D.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马德里的西南方

图2是“某地区2015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甲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北风D.西北风

6.造成甲、乙两地500百帕等压面高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高低B.海陆性质

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采用“等长日影角平分线法”确定正北方向(图3所示),并记录了日影与正北方重合的北京时间(如表1)。据此回答7~9题。

7.若OC、OC′为某日两条无限长的影子,∠CON=120°,则该地此日的昼长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以上都不正确

8.根据该小组测量的数据,计算该地的经度位置()

A.120°E

B.113°15′E

C.113°7′E

D.113°23′E

9.表格中不同日期正午时刻北京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不同日期测量地点不同

B.计时和测量时存在误差

C.正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

D.不同日期昼长不同缘故

图4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为120千米/天),读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

B.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但季节、年际变化较大

C.图中山峰和城市的相对高差为900~1000m

D.陡崖崖顶的海拔可能为750m

11.此时图中城市的风向及此后24小时城市的天气状况可能为()

A.偏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B.偏北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偏南风阴雨、降温

D.偏南风气压升高、降温

读图5,回答12~13题。

12.图示()

A.石灰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

B.乙山为向斜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平原

13.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图7中A地所示地貌是()

A.冲积扇B.冲积平原

C.河漫滩D.三角洲

15.能够反映图7中B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B.乙C.丙D.丁

北欧地区的芬兰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工业历史悠久,是芬兰的支柱产业,图8为芬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工业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芬兰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林B.山地灌木林

C.亚寒带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17.近年来,芬兰森林大量死亡的原因是()

A.本国工业发达,酸雨严重

B.西欧工业发展,导致该地酸雨严重

C.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D.全球变暖

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经济学领域,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读图9回答18~19题。

18.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时间是()

A.1995年B.2005年

C.2010年D.2015年

19.目前,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大致呈()。

A.“三角”形B.“倒三角”形

C.“长柱”形D.“啤酒桶”形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20~21题。

20.“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增加B.②减少

C.③减少D.④增加

21.图11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理念的是()

苏州与嘉兴具有相似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等,1980年始,苏州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形成苏南模式,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1990年开始上海产业大规模转移,苏州成为最佳产业转移承接地,形成“苏州工业园区模式”,成为目前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仅次于上海的发达城市。嘉兴一直是浙江省北部重要农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上海、苏州等发达城市务工。读图,完成22~23题。

22.1980-1990年间苏州致力发展的工业类型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工业B.重化工业

C.新能源工业D.微电子工业

23.相较于嘉兴,1990年后苏州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的原因是()

A.农业基础好B.工业基础好

C.政策优惠D.地价便宜

图14为2009-2013年美国肯塔基地区(石灰岩广布)土地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

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强度荒漠化土地

25.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2分)奇洛埃岛是智利南部的近海岛屿,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遍布冷湿性森林。岛上人口约7万,经济以旅游业、伐木业及渔业为主,是马铃薯的原产地和基因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835年,科学家达尔文奇考察洛埃岛,发现当地气候与英国的大不列颠岛相似,但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岛气候成因的异同点。(4分)

(2)该岛东部是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分析其原因。(4分)

(3)部分居民希望推动马铃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4分)

27.(10分)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从内外力作用分析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4分)

(2)分析甲城市支柱工业部门发展的区位条件。(3分)

(3)说出图示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3分)

28.(14分)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结合图17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4分)

(2)图中A、B、C三个区域都是钢铁工业分布较集中的地区,说出它们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的差异。(6分)

(3)对于图示地区的钢铁工业企业,有人认为应加大海外转移力度。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4分)

29.(14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形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8所示国家平均海拔2750米,人均水资源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丰富,但缺乏石油资源;以农牧业为主,农产品加工是工业的重要部分,国民经济萧条。21世纪初,该国推行以私有化和非国有化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旅游业和扶持中小企业,使经济保持了低增长态势。

(1)评价该国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2)分析该国工业落后的原因。(4分)

(3)该国积极参与到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中,“新丝绸之路(铁路)”的建设将给该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机遇。(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b地海拔小于d地,等高线由高向低凸出,可以判断此处为山脊,断层应有断裂面,且岩层有相对位移;河流发育在谷地;从c地到a地要经过山脊,看不到a地,故排除A、B、C选项。

2.C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且向高纬凸出,可以判断此时为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排除A选项;受高大山脉影响,等温线不会这么平直,排除B选项;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由高纬向低纬凸出,排除D选项;南半球大陆东部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故选C。

3.B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新闻播出时,纽约时间应为9月8日4时-13小时=9月7日15时。

4.D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揭晓时刻,东京为9月8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9月7日,所以东京日期比布宜诺斯艾利斯早,A项错误。伊斯坦布尔位于东二区,此时为9月7日22时,处于夜晚,B项错误。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不到一半,C项错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其地理坐标为(0°,30°W),位于马德里(40°N,4°W)的西南方,D项正确。

5.D由500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可以判断,甲的东北侧为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甲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6.A甲、乙两地等压面高度不同,因为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

7.COC、OC′为该日日出和日落时的影长,一周360°对应24小时,240°对应昼长为16小时。

8.B根据正午时该地北京时间求出平均时间为12:27,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点,因此可以计算该地的经度为113°15′E。

9.B原理上,在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正午时刻北京时间应该相同,但可能因计时和测量时存在误差而不同。

10.B该地等高线比较密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图中山地海拔在900~1000m,城市海拔在200~100m.两地相对高差700~900m,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但位于季风气候区其季节、年际变化较大。陡崖崖顶的海拔在800~900之间。

11.C由图中等压线判断,该地风向为偏南风。通过比例尺和冷锋移动速度计算,此后24小时该地被冷锋控制,天气为阴雨、降温。

12.C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且甲处刚好处在槽部位置,故C项正确。由图可知花岗岩破坏了石灰岩的层理结构,说明花岗岩在石灰岩形成之后才形成,以至于破坏原有的层理构造,故A项错误。乙处为背斜构造,所以其为背斜山,故B项错误。由图中海拔坐标数值可知,该区域海拔在500m以下,属于丘陵,故D项错误。

13.D由图可知,丙断层的断层面无陡崖发育,相对下沉的岩体也未形成低地,野外无法据此判断断层;而断层所在处,两侧岩层定有相对位移,即岩层错开,且在岩层相对移动时,断层滑动面会产生大量细碎物质,形成断层破碎带,可以为野外判断断层提供依据,故选择②③。

14.AA地貌地处河流出山口处,为冲积扇。

15.BB地貌地处河流下游入海处,为三角洲,流速降低,细沙沉积。

16.C芬兰纬度高,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

17.B西欧工业发展,排放的酸性气体多,通过西风气流到达北欧,导致北欧酸雨严重,芬兰森林大量死亡。

18.D由材料可知人口抚养比下降即为人口红利,由图可知2015年人口总抚养比开始上升,意味着此时人口红利结束,故选D。

19.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进入现代化,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金字塔呈两头窄、中间宽的酒桶形,故选D。

20.D“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可以排除A、B、C选项;植被增加,能够涵养水源,干旱时蒸发量增加,故正确选项为D。

21.A根据题干中海绵型城市的含义进行判断:在四个选项中,B、C、D图中的道路与绿地处于同一平面或者略低,那么下大雨的时候路面容易积水形成内涝,不符合海绵型城市的要求;选项A中道路高于绿地所在平面,下大雨时雨水由路面流向绿地,绿地可以吸水;干旱的时候绿地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等,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故选项A正确。

22.A由题干文字材料可知1980-1990年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兴起,主要工业部门应是对技术要求较低、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多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23.B相较于嘉兴,苏州因80年代乡镇企业的兴起,可推测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工业基础好,有能力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其余三项与嘉兴相比并无优势。

24.A由图可知,潜在荒漠化土壤侵蚀量最大,故为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

25.D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相当,但其原因不同,强度荒漠化土地是由于过分侵蚀,已成石漠化,上覆土层极薄甚至没有,即没有或极少有土层可供侵蚀;无荒漠化土地因水土保持措施得当,植被覆盖了最高,虽土层覆盖厚度最大但被侵蚀量最少。土地荒漠化等级越大土地生产力越低。从2009-2013年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趋势知土壤侵蚀量越来越小,可推测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26.(11分)(1)相同点:均位于温带(40°至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2分)

不同点:该地沿岸受寒流影响。(表现:该地气候冷湿,欧洲西部气候暖湿)(2分)

(2)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形相对平坦;接近智利本土,交通便利。(自然原因选答两点,2分,社会经济原因2分,共4分)

(3)赞同:气候条件适宜;(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促进就业。

不赞同:经济基础较差;远离国际市场;劳动力短缺;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每点1分,共4分)

27.(10分)(1)内力作用: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挤压亚欧板块(板块碰撞),形成高山。(2分)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河谷变深,形成高山深谷、山河相间的地貌形态。(2分)

(2)该城市有色金属(锡矿)矿产资源丰富;所在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水电站、火电站较多,能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基础较好(答出3点即可,3分)

(3)图示东部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较大,耕地面积狭小;地表水源缺乏,灌溉水源不足;土壤贫瘠等。(3分)

28.(1)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最低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有利于通航;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容易淤积。(6分,任意三点即可)

(2)A地海运便利;B地煤炭资源丰富,河运便利;C地煤、铁资源丰富。(6分)

(3)赞同。利用海外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扩大销售市场;产业升级的需要;减轻该地区环境污染的压力。

反对。不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削弱当地钢铁工业产业链,降低当地就业数量,增大就业压力。(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作答即可,共4分)

29.(1)有利:水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不利:多山地地形,海拔高,自然环境脆弱;能源资源缺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