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垃圾处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厨房垃圾处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厨房垃圾处理方案

篇1

关键词:农村垃圾 现状 解决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几乎成为一对孪生兄弟。经常可以看到农村乡间,塑料袋乱飞、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垃圾随意丢弃,甚至出现垃圾围村现象。农村垃圾处理成为困扰当地百姓生活的一大难题。为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对农村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各地大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运作的新模式,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正在由过去的随意排放向无害化处理转变。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试图分析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1.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

2.产生量大、成份复杂、循环利用率不高。农村垃圾主要以渣土为主,占垃圾总重量的56%,组成成分包括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分,家禽粪便,动物食品骨骼等;其次是厨房类,占垃圾总量的24%,如动植物食品的去除物,剩饭菜,洗漱残渣和油污垢等;随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特别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以及处理成本也不断提高。

3.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已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三种处理方式。

4.保洁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目前,以广西某县为例,该县共425个行政村配备了14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专门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处置、设施使用和维护、村庄及河道公共环境的日常保洁等工作。据调查,14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中,年富力强的不多,因此只能简单的对垃圾进行清扫,而不能真正发挥保洁员指导、监督、宣传教育的作用。部分保洁员自我要求偏低,缺少工作的横向比较,工作缺乏深度,不够全面,致使垃圾清运、处置和垃圾箱外的垃圾清除不及时,垃圾的分类、翻晒、堆放均不规范。

5.农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识低下。农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随意倾倒,一方面是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养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随意倾倒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对垃圾造成环境严重危害的认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给垃圾治理带来了难度。

6.基础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基本物质前提。长期以来,农村公共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生产性投入,对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少,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匮乏,管理也很不规范。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解决方案

1.及时出台相关立法和条例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法律法规作保障。地方环保部门应和

农村的行政部门联合制定适宜当地的环保条例,并将其付诸实施,以此来规范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法可依,从而保障农村良好的生活环境。

2.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

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农村群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营造出一种人人宣传、个个参与的管理氛围,减少生活垃圾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3.创新投入机制,增添基础设施

在自治区高雄副主席的指示下,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对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关键,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

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置垃圾箱、垃圾池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添置收集和运输垃圾的各种车辆和工具,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清除部门,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专人负责。对于地处偏远、无经济能力解决垃圾规范处理的农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建立片区垃圾集中投放点和填埋场,保证农村的生活垃圾都作无害化处理。

4.探索生态模式,鼓励综合利用

对此提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为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则将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污水统一处理系统;集中连片的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分散的村庄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确保整治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5.加强人员配备和规范运行流程

首先要加强人员配备,依托当地卫生单位,确保分工合理、分工明确,同时,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增强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规范运行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合理确定分工。农户负责定点投放,做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并按照垃圾袋装的要求,将垃圾投放在指定垃圾容器内,村组负责定时清收,将本村的垃圾及时收集和清运到镇垃圾中转站,各镇(街道) 负责集中压缩,将各村的垃圾集中压缩到垃圾中转站的垃圾箱中。

四、结论

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是很重要的。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不能套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办法,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餐厨垃圾;填埋 ; 焚烧 ; 厌氧发酵 ; 饲料和肥料化 ; 生化处理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food waste status quo, compared the five kinds of food wast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ineration, anaerobic fermentation, feed and fertilize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dvice on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and really reasonable economic use junk.Key words: food waste; landfill; burning; anaerobic fermentation; feed and fertilizer; biochemical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形成了源头收集、中间运输和终端处置“一条龙”的完善体系。但是对于餐厨垃圾处理大规模应用的实例却不多,每日数量巨大的餐厨垃圾流入社会,一部分被不法商贩从餐厨垃圾里提取油脂,炼制地沟油,通过非正常途径回流到餐桌;另一部分被拉去喂猪,造成泔水猪泛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部分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污水管道,在管道内冷凝堵塞,并发酵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影响了污水管网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下水道爆炸事故;随意堆放的餐厨垃圾更会招引蝇虫,产生异味。采用科学手段收集处理餐厨垃圾,保证收运处理系统正常化运行,是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速量化处的前提条件。

2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现状

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应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北京市餐厨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

上海市现有用于处理餐厨垃圾的消化型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其基本技术是外加特殊菌种的动态好氧消化,采用间歇或连续方式搅拌,连续进料间歇出料(出料时间间隔长,1~2个月),反应温度45~500C,其实质是高消化率的堆肥技术,该技术过去主要用于处理污泥和高浓度废水,而针对餐厨垃圾的有关文献资料则较少。

3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简介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和微生物处理技术。下面对以上几种技术介绍如下:

3.1填埋处理技术

由于餐厨垃圾的高含水率、高有机物等特点,决定了餐厨垃圾直接用于填埋的可行性较低。餐厨垃圾填埋处理技术在国内尚无应用的实例,其主要优缺点如下:

其优点是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工艺相对较简单。

其缺点是占用大量土地,耗用大量征地等费用;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新建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餐厨垃圾的渗沥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形成不可逆的对周围大范围的大气及水土的二次污染;没有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缺、人们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大前提下,填埋处理技术明显不适合我国餐厨垃圾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做详细介绍。但作为餐厨垃圾分选处理后不适宜生化处理的物料一种最终处理手段,是餐厨垃圾处理的一个必要环节。

3.2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烯烧过程,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但由于餐厨垃圾70%以上为液体部分,热值较低,不适合用来焚烧处理。

与填埋技术一样,餐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国内也没有应用的先例,其主要优缺点如下:优点是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缺点是对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要求;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会增加焚烧助燃齐的消耗,增加处理成本。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及餐厨垃圾收集分类程度的不同,我国餐厨垃圾与国外餐厨垃圾差异较大,其特点是热值低、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另外焚烧处理投资过高,国内外利用餐厨垃圾焚烧的应用经验极少,不是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

3.3厌氧发酵处理技术

1、厌氧发酵基本原理

厌氧发酵是无氧环境下有机质的自然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厌氧条件、C/N、微量元素以及有毒物质的允许浓度等。

厌氧发酵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自然界内广泛存在。厌氧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厌氧有机物分解菌(或称不产甲烷厌氧微生物)和产甲烷菌。在一个厌氧反应器内,有各种厌氧微生物存在,形成一个与环境条件、营养条件相对应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完成有机物厌氧代谢过程。

2、工艺流程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主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进料与预处理单元;(2)厌氧发酵单元;

(3)残渣脱水单元;(4)生物气利用单元;

3、厌氧发酵处理技术优缺点

其优点是具有高的有机负荷承担能力;能回收生物质能;不存在同源性的问题,有机物分解成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产品(甲烷)出路较好。

其缺点是工程投资较大;工艺较为复杂;产生的沼液量较大,处理难度大。

3.4饲料和肥料化技术

干燥制肥料或饲料技术,是经过预处理后,首先进行脱水,得到液体和固体两部分,液体是高油脂废水,宜先进行油水分离获得高附加值的油脂,然后对污水进行处理,其固体部可以采用高温堆肥的方式制成肥料,也可以烘干制成饲料。

其优点是工艺简单;资源化程度较高、产品有农用价值,占地面积小。

其缺点是对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的污染无法很好解决、无害化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餐厨垃圾同源性的问题,对其用作饲料存在一定的顾虑;处理过程不封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机肥料质量受餐厨垃圾成分制约很大,销路往往不早;堆肥处理品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3.5生化处理技术

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是选取自然界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强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种,在生化处理设备中,对过期食品、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温高速发酵,使各种有机物得到降解和转化。

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无需繁杂分拣;资源利用率高;产品有市场销路较好,产品质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

缺点是一次性投资略高,设备处理能力较低,更重要的是设备耗能大,而且该技术减量化效果差,在餐厨垃圾中大量掺其他有机物,后端农业生产资料应用产业链较长。

4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比较

由于餐厨垃圾的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等特点,因此决定了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技术都不适合于餐厨垃圾处理,这里仅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厌氧发酵、饲料、肥料化技术以及生化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得出下表:

5分析与结论

篇3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乡村环境和村容镇貌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努力构建“户为单元、村为基础、镇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农民健康素质,优化农村公共环境,有效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各村子建立布局合理的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实现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力争全镇村庄垃圾收集达到6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各村及周边、公路主干道两侧、沿河两岸基本消除垃圾污染,实现村容镇貌整洁卫生,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建立健全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垃圾日清日运日消灭,确保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二、工作重点

一是镇所在地及周边村庄。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率先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试点,**年8月底前完成试点。各联系村镇干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治理,积极深入村组、农户,调查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新途径、新经验。要及时推介点上经验,以点带面,指导全局。二是公路主干道两侧和沿河两岸。**至**及沿河村庄**溪、要常年保持清洁,确保不发生生活垃圾乱倾倒现象,特别是不能倒入率水河里。

三、运作模式

建立以“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

(一)户集中。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提倡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每个自然村都要选定位置较好的地点建立垃圾池。

(二)村收集。**村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由保洁员把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清运至村垃圾收集点。

(三)镇处理。在溪口通天坞建立焚烧炉;配备一辆小四轮运输车,负责将各自然村的垃圾清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焚烧,镇区实行购买服务。

四、处理模式

(一)农户自行处理模式。对源头、**等偏僻村,以及农户居住分散的自然村,鼓励推行农家堆肥方式,就地处理垃圾。

(二)村集中处理模式。对边远地区、山区等交通不便的村,以村小组为单位,采用“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是: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的自然村落,建立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洁员把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垃圾集中清运至固定的垃圾池,然后再由保洁员把池内垃圾清运至离村庄较远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山场内进行填埋处理。

(三)镇集中处理。对居住较集中村,采取“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的模式,集中到镇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处理方式是: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拟定方案阶段(**年4月底-5月):各村要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公开栏等多种宣传形式,在全镇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宣传活动,做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镇区一天运一次,沿线村定期清运。。

(二)面上铺开,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1日-8月31日):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通过添置相应的设备,建立完善必需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卫生清扫责任制度、配备垃圾收集员制度、垃圾集中处理制度等相应制度,推动全镇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全面有效实施。

(三)建章立制,总结提高阶段(**年10月-11月):对全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行验收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切实做到查漏补缺,并形成长效机制,促使全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步入规范运行轨道。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领导组,任组长,任副组长,镇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三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组,做好村庄保洁员的选聘工作,制定村卫生保洁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

篇4

论文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1 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渗滤液主要由垃圾填埋场的降水渗透、地下水侵入以及垃圾本身所含的水分在微生物的长期作用下,不断被溶解,呈溶质形式的有害有毒产物进入渗滤液中,以致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高、污染持续时间长、性质也特别复杂[1]。一般来讲,对于填埋场场龄在3-5年以下的渗滤液,其特点是低pH值、BOD5和COD较高,高BOD5/COD值;而对于场龄在3-5年以上的,其特点是BOD5和COD较低,BOD5/COD值也较低,氨氮浓度高,pH通常为7.5左右[2]。

2 渗滤液处理方案

2.1 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合并处理(场外处理)

将渗滤液排往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是最为简单的处理方案,利用污水处理厂对渗滤液的缓冲、稀释作用,达到同时处理的目的。采用合并处理时需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由于垃圾填埋场往往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将产生较大的输送费用;另一方面,由于渗滤液所特有的水质及其变化特点,在采用此种方案时,如不加控制,则易造成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冲击负荷,影响甚至破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渗滤液与城市污水的混合比,并采用稳定可靠、高效的合并处理工艺系统。

2.2 预处理-合并处理(场内-场外处理)

预处理-合并处理是基于减轻直接混合处理时,渗滤液中有害物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种场内外联合处理方案。渗滤液首先通过设于填埋场内的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以去除大部分重金属离子、氨氮、色度以及SS等污染物质,或通过厌氧处理以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负荷,为合并处理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3 建设独立的场内完全处理系统

事实上,城市垃圾填埋场通常位于离城市较远的山谷地带,此时建设场内独立的完全处理系统便成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单独处理时,由于渗滤液的污染负荷很高,尤其是有毒有害物含量较高,因而,其处理工艺系统须为多种处理方法的有机组合。目前多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后处理的工艺流程。

2.4 处理方案比较

渗滤液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应因地制宜地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地选择。在经济发达且实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建设场内独立的完全处理系统;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则可采用预处理-合并处理的方案;在无力建设处理设施的情况下则可采用直接将渗滤液排入附近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的方案。应该说,场内预处理-场外合并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案。

表1 几种处理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处理方案

经济性

处理难度

合并处理

主要考虑管道铺设和运输费用,处理成本较低

易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形成冲击,影响其正常运行,需控制混合比例

单独处理

节省了管道铺设和运输的费用,基建和运转费用较高

处理工艺流程操作管理复杂,运行效果难以得到长期的保证

预处理-合并处理

需同时建设处理设施和铺设管道,运行费用相对适中

运行方式灵活,操作管理简单,出水水质能得到保证

3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3.1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分析、气提、湿式氧化等多种方法,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对难以生物降解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法投资大、处理成本、运行费用较高,通常只用于色度、SS、氨氮、重金属离子等的去除,有时也用于渗滤液中难生物降解的COD去除。填埋场初期产生的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此时,单纯使用物化法处理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用于渗滤液的深度处理,而生物处理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3.2 生物方法

生物法处理渗滤液[3]是利用微生物将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BOD5,COD和氨氮,还可去除铁锰等金属,处理成本适中。但好氧生物处理只适用于可生化性较好的渗滤液,且系统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冲击,当渗滤液的氨氮、重金属离子等污染浓度较高时还必须进行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耗少,操作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耐冲击,剩余污泥量少,所需营养物质少。但厌氧生物法不能有效的去除氨氮,其出水有机物含量仍然很高。

由于填埋场渗滤液的复杂性和有别于城市污水的独特性,若单一使用厌氧或好氧生物法处理渗滤液一般很难达到排放要求,故经常要二者合并应用。但这种联合处理系统在其它物化法配合的前提下,也只是对垃圾填埋场初期产生的可生化性较好的渗滤液较为有效,对填埋场后期产生的渗滤液处理效果较差。

3.3 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4]。土地法处理渗滤液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这一陆地系统的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和生物降解性能对渗滤液中的污染组分予以去除的一种渗滤液处理方法。尽管土地处理法在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和经济优势,但此法占地面积大,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一般只用于渗滤液产量低、填埋场周围有较大可用空地的小型城镇垃圾填埋场或用于处理工艺末端作为补充。

3 结语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和水量特点,通过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渗滤液有不同的处理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地选择,然后针对所需处理的渗滤液的性质合理选择处理工艺。

(2) 应充分考虑渗滤液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和水质随填埋场场龄变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3) 实际工程应用时,往往采用多种处理技术合并应用,以达到处理要求。

4 参考文献

[1] 汪进辉, 汪永辉.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J]. 云南环境科学, 2005, 24(1): 148-150.

[2] 周北海, 松藤康司. 中国垃圾填埋场的问题与改善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 1998:11(3).

[3] 李军 王宝贞等.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试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8(3): 1-6.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有力的宣传发动引导农民形成良好卫生保洁习惯,以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乡(镇)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充分发挥乡(镇)的主导作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二)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上下联动,镇村为主。按照市、县统筹、乡(镇)主导、镇村实施的要求,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上下结合,整合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具体工作,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适用、安全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城乡一体,长效管理。要把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突出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全面铺开,重点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改变农村垃圾简易堆放处置现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卫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经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20*年,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四、工作要求

(一)制订方案。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作模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各乡(镇)在2009年3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县政府(并送县农办)。

(二)编制规划。各乡镇要依据县、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3月底前完成编制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

(三)选择处理模式。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无机与有机垃圾分类,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1、集中收集型。县城近郊的村庄宜采取“村委会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其他农村地区宜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尽量降低农村垃圾处理成本。

2、就近简易处理型。在偏远的行政村建设垃圾填埋场,自然村设置若干个垃圾屋,垃圾收集后就近进行填埋。在江河湖泊和邻近水源地附近不得搞集中填埋,防止污染水源。

(四)精心组织实施。从3月份开始,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力争至12月底全县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0%以上(其中历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加快配备乡(镇、)、村垃圾处理设施及工作人员,做到“三有”:一有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垃圾屋、填埋场,二有清洁工具及运输工具,三有保洁员。具体要求为:

1、完善设施。户配垃圾桶(箱)。按照方便村(居)民投放要求,每户至少设1只垃圾桶(可用塑料水桶代替);村建垃圾收集屋,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每个自然村按每40户(不足40户按40户计算)修建一座占地4㎡的垃圾屋(高2.5m),并按“1名保洁员、1套保洁工具、1套保洁衣、1个垃圾屋”的标准配备好农村保洁队伍和保洁设施。保洁员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公共场所每周打扫两次,垃圾屋垃圾每周清运一次;乡(镇)设置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每个乡镇至少要修建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离县城、乡(镇)所在地较远不能与其共用垃圾填埋场的村、组至少要修建一座简易垃圾填埋场(少数偏远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建设简易填埋),并配备垃圾清运车。

2、健全制度。各乡(镇)在运行中要认真研究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环境卫生治理的彻底性、长期性和实效性,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办法。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要建立《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垃圾处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长效管理制度。二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村委会或村小组、村民理事会要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民每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形成保持村庄清洁卫生的习惯。做到垃圾要入桶入箱,禽畜圈养,柴草集中堆放,可回收物质要分开存放。保洁员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的收集与清运,同时负责对村民门前“三包”制度的检查督促。

3、创新机制。针对村民生活习俗、经济水平、文明素质不尽相同的实际,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合理确定垃圾处理模式,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搞“一刀切”。县城近郊的农村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其他乡(镇)采取“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方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污染源;偏远村庄采取“户收集—村小组简易填埋”的模式;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方式等。

(五)组织验收。20*年1-6月份,由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和目标,就2009年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现场对照检查,并结合日常督查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相关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对广大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教育。一是召开宣传动员大会,传达省、市、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会议精神,提高广大群众对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二是出动宣传车队在县城、乡镇、农村巡回宣传,在主要街道、路口及各村组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栏和横幅标语,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采取印发《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利用会议、展板、宣传橱窗等形式,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中来,清理好本村环境;三是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村、逐户宣传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环保知识,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了解和掌握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四是以群众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小康示范村和星级文明户的重要评选内容,努力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五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督导作用,及时、全面、准确地对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进展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充分报道,从而引导广大居民、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开展源头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二)多方筹集资金。本着“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建立“市级奖励、县财政适当补助、乡村负担、农户适当缴费”的机制。20*-20*年新农村建设点垃圾处理设施,按30-45户为一个村,县、乡两级按1:1的比例对每个村投入3000元经费,县级经费于2009年6月底前一次性拨入县新村办专户,*月底前落实到具体建设点。其它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经验收达到要求的适时拨付。

(三)强化督导和检查。一是定期督查。由县农办(县委农工部)牵头、各成员单位组成的督查组,每季度分片对各乡(镇)进行一次督查;各乡(镇)要实行逐级督查制,抓好工作落实。督查工作要建立台帐,将每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复查情况记录在册,整理归档。二是采取简报、通报等形式对每次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及时发现、帮助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典型和纠正偏差。三是考核验收。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乡(镇)年终工作目标考评,并严格按照考评验收结果兑现补助和奖励办法。

六、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成立广昌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曹志刚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李建泉、县政协副主席、县长助理张卫平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委宣传部、县农办(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县科技局、县供销社等单位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办公室设在县农办(县委农工部),由县农办主任(县委农工部长)符龙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如下: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组织调度和综合协调;筹备有关会议,起草实施方案及其它重要文稿,编辑简报、通报等;负责制订全县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作考评方案,并牵头组织考评工作;

县农办(县委农工部)负责20*-2009年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农村改水、改厕相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相结合,与加强农村有机肥使用相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相结合,将新农村建设点建成生态文明示范点;

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中心、县电视台)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县建设局负责镇村两级垃圾处理规划编制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县城管局负责镇村两级垃圾处理工作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同时,负责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村垃圾处理的指导、监督、检查;

县农业局负责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有机结合,加强沼气的技术指导;

县发改委负责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上报实施工作;

县卫生局(爱卫办)负责开展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和农村公共卫生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县供销社负责农村部分垃圾回收的指导工作,调动农民利用和处理垃圾的积极性;

县民政局要适当增加补贴,大力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农村垃圾处理资金投入使用的管理与督查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农村垃圾运输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统一回收、集中处置”为模式,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布局合理、农户参与的原则,建立垃圾站集中回收、运输、存放,有资质单位进行集中规范化处置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及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处置机制。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及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与处置,增强农药使用主体环保意识,基本杜绝乱扔乱弃现象,逐步提高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灯管、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率,力争实现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灯管、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率达到90%以上,回收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灯管、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明确回收范围。

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灯管、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在石羔街道辖区范围内因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农药包装物、废旧灯管、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装有报废农药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及有毒有害垃圾也适用本方案。农药废弃包装物属于危险垃圾的,应同时遵守有关危险废物处理的法律规定。

(二)设置回收点

实行定点分拣回收,地点设在石羔街道垃圾回收转运站。

(三)处置措施

街道垃圾回收转运站集中回收垃圾,清运人员负责做好垃圾回收工作,同时对可回收利用垃圾进行分拣分类,充分发挥资源可利用效益,不可回收垃圾有垃圾处理站打包统一运送到龙山县垃圾处理站集中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街道美丽办统筹协调各村(社区)及相关单位加强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灯管、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回收与处置的监管,规范回收和处置秩序,促进回收处置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

篇7

一、工程概况

(一)渗滤液水质分析

垃圾渗滤液水质浓度高,变化幅度大,其水质的变化情况与填埋场垃圾成份、垃圾处理规模、降雨量、温度、地形地质情况、填埋年限、垃圾降解状况等多因素密切相关。垃圾进场填埋的动态性和降雨的不均匀性,导致渗滤液水质变化幅度极大,随着填埋年限的延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比例逐渐呈现不可逆转的变化。

根据广东现行各填埋场多年实测数据总结,结合此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性质、处理规模以及有关水文气象资料等,确定本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进水水质如下:

表1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进水指标

(二)渗滤液处理排放要求

本项目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后水质需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具体执行下表中的指标。

表2 本项目污水排放标准

二、工艺路线的比选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艺组合有多种选择,目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工艺路线有以下三种:

(1)生化处理工艺为主,结合一定深度处理技术

这是最广泛采用的处理工艺组合。生化处理工艺中,各种厌/好氧和兼氧生化工艺组合可去除绝大多数有机物和氨氮,但由于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高以及生化工艺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局限性,生化处理渗滤液不能直接处理达标,必须结合相应的深度处理工艺才能满足较高的排放要求。

根据现行垃圾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较可靠的深度处理工艺以膜处理工艺为主。可供比选的膜系统有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应用研究和类似工程经验,只有反渗透膜处理能满足新标准中对污水中所有种类污染物的去除要求。

(2)膜处理技术为主,配以物化预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是水处理领域中最安全可靠的技术之一。

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膜处理技术经较简单的物化预处理后,往往会导致浓缩液比例过高、膜系统压力高、膜寿命短等问题。

(3)蒸发工艺为主,配以其它相应流程

蒸发是使挥发性组分与非挥发性组分分离的物理过程,水从渗滤液中沸出,污染物残留于浓缩液。pH是蒸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造成蒸发反应器结垢和腐蚀蒸发器金属材料的问题。国内尚无成熟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实例,也缺乏可靠的工艺设计参数选取和设备选型,而且蒸发工艺设备价格昂贵,采用此工艺可能会导致运营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

(4)本项目工艺路线的确定

对于水质成份复杂的渗滤液,不应采用单一处理单元,必须是以一种主体工艺配套相应技术组合。从污染负荷去除的经济角度,综合各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对本项目工艺流程路线作如下考虑:只有反渗透膜处理能满足对污水中所有种类污染物的去除要求,工艺路线中必须有膜处理工艺。

(a)采用生化处理单元将有机污染物和含氮化合物最大限度去除,降低后续处理单元技术的难度。去除有机物和氨氮,这是第一步, 同时,为发挥后续工艺的处理性能留下空间,此为工艺配置之需。

(b)选择经济可靠的反渗透膜处理技术使绝大部分出水达标排放,降低浓缩液产生总量。经过第一步生化处理,渗滤液中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得以去除,方能发挥膜处理工艺的优势,亦使得膜不易堵塞;另一方面,膜处理工艺弥补了生化处理深度不足的问题,选择经济可靠的反渗透膜处理技术,更能体现处理工艺的性价比。

(c)理论上蒸发技术处理浓缩液是最为彻底的工艺,但国内缺乏较成功的工程实例和运营经验,从投资稳妥的角度考虑,采用浓缩液外运处理可大为降低投资,但长期运行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蒸发工艺不宜直接用于处理渗滤液,因投资巨大,维护非常不便且缺少应用实例。

三、工艺流程路线中相应各处理单元的比选

(一) 好氧处理工艺单元选择

随着填埋年限增长,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升高,进水可生化性下降,需采用投加碳源等措施,这会使运行成本大增,并且垃圾堆体本身就是厌氧处理室,因此生化处理工艺无需采用厌氧工艺;另一方面,在生化处理工艺中,好氧处理工艺是能使有机污染物降解得最彻底、最经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规模较小而水质复杂多变,因而要求处理工艺必须简单灵活、安全可靠,污泥量少。

目前处理工艺技术成熟的好氧处理构筑物有SBR系统、氧化沟、二段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及MBR工艺等。

1、SBR 工艺

适宜于渗滤液的流程应包括厌氧、好氧过程,对反应周期、时间段设置、曝气量、进水配水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必须注意防止NH3-N积累。

1、氧化沟

氧化沟对初期渗滤液的处理有效,只要系统设计合理,管理得当,有机物浓度可控制在渗滤液二~三级标准内。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能适应渗滤液水质的复杂变化。在运行上,尽管对短期的冲击负荷适应性强,但对于长期水质变化,操作上调整有限,处理效率不够稳定。从渗滤液处理的长期性考虑,采用氧化沟非最佳选择。

3、二段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等

二段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等工艺基本原理相同,但后者需增加填料,使得投资加大,同时,对于水质变化的适应性不如SBR工艺。

4、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MBR)工艺

膜生化反应器(MBR)是80年代末开发的废水处理系统专利技术,在欧洲已有许多同类的渗滤液处理业绩,其应用实例多,工艺成熟,优点突出。

在好氧单元中,MBR 处理系统独具优势,其污泥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而膜技术实现水利停留时间和污泥龄的完全分离使得脱氮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故作为本项目的推荐工艺。

(二)深度处理单元选择

本项目出水水质要求高,必须在生化处理后加入深度处理工艺。

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化学氧化、蒸发、膜处理等技术。《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2008年7月1日起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COD 排放值须小于100mg/L。技术上看,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要达到此要求,目前唯一可靠的深度处理只有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分为反渗透、超滤、纳滤以及微滤等。微滤及超滤膜分离属于压力推动的精密过滤,其能很好的分离固体物质,但对COD的去除率无法满足深度处理要求;纳滤和反渗透膜属于致密膜范畴,分离机理相近,但纳滤膜对有机物及氨氮的截流能力低,作为深度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本项目出水要求,因此,本项目深度处理应选择反渗透膜工艺。这样,当生化系统运行不稳定时,仍能通过反渗透单元保证最终出水全部达标。

目前在国内填埋场运用较多的反渗透膜组件主要有卷式和碟管式,广州兴丰填埋场采用的是卷式膜组件,碟管式膜组件在重庆、上海等地多有运用,北京则两者均有。目前,卷式膜组件价格低于碟管式膜组件,从运行成本来看,碟管式膜组件系统运行压力和运行成本均大于卷式膜。

本设计方案优先选用常压卷式膜组件运用于深度处理单元。

(三)浓缩液回灌布置

反渗透工艺产生20-25%的浓缩液,主要为难降解和大分子有机物,基本无可生化性。目前的处理方法有回灌和蒸发,本项目拟采用回灌填埋场的方式进行处理。

通过浓缩液回灌可有效均衡渗滤液水量及水质,加速垃圾堆体稳定化及填埋气的产生速率。

四、工艺流程分析

根据以上工艺路线与处理单元选择分析,综合考虑到此渗滤液处理规模亦并不太大,本项目采用以下处理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描述:

渗滤液由收集系统汇入调节库,用潜水泵打入水质均衡系统。均衡池渗滤液经生化进水泵提升,经过滤后进入膜生化反应器MBR系统。

在膜生化反应器MBR系统中,反硝化池、硝化池、后续反硝化池、末端氧化池组成一个完整的好氧生化反应系统。污水进入系统,以内回流方式在反硝化、硝化池之间循环,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总氮。硝化池出水进入后续反硝化池,外加碳源维持系统内微生物活性,最终完成剩余系统总氮去除,反应系统末端设末端氧化池,通过潜水曝气保证出水中各类污染物能满足后续深度处理的要求。

生化池泥水混合液进入外置式超滤系统,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到生化池以提高池中污泥浓度,部分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透过液排入超滤清水储罐,进入下一处理流程。

MBR处理后出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出水可满足排放标准。

浓缩液回灌至填埋堆体,产生的剩余污泥经浓缩后进入脱水车间,经离心脱水机脱水后,污泥运往填埋场填埋。

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污水排放标准控制的日趋严格,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工程的工艺设计应具有以下的针对性:

篇8

今年是我县全域旅游创建年,为确保我镇承担全域旅游创建任务“三改一整”工作有序开展,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三改一整”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乡村规划为引领,以实施农村“三改一整”工程为重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增强农村基础设施便利性、便捷性,方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推动农村厨房、厕所、房屋的标准化建设和提质升级,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建设“美丽兴安▪宜居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打造一批高标准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厨房、厕所和院落的标准化建设和提质升级。

(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在推进“三改一整”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将改造类型分为经济型、标准型和舒适型三类,由农户自主选择,切实做到科学化、多样化。

三、工作任务

(一)卫生厕所改造工作

以改善居住条件、预防疾病传染、提高宜居水平为目标,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生产”的要求,以建设和完善“两池一洗”(化粪池、便池、冲洗设备)为主要内容,对农村厕所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抢抓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扎实推进旱厕改水厕工作。

(二)农村厨房改造工作。

以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清洁厨房为目标,以“五改”(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对农村厨房实施改造,整体提高农村厨房卫生整洁程度。依托国家环保禁烧限煤政策,开展厨房革命,在各村大力推进煤改电、改气工作,尤其加大农村电器灶改土灶工程,鼓励群众厨灶使用煤气灶、电磁炉等无污染现代灶具,减少废气排量,优化人居环境。

(三)农村房屋改造工作。

扎实抓好改房工作。制定镇改房工作计划、标准和要求,原则上年度内群众新建房屋、贫困户搬迁和危改各村实施必须参战制定标准。

(四)院落整理工作

(一)房前屋后扫干净。落实住户环境责任包干制,自扫 “门前雪”。清除房前屋后杂草和积存垃圾,清掏阴阳沟,确保无积土、垃圾。清除门上破旧对联、画报,清除墙壁涂污、“牛皮癣”小广告,及时清扫畜禽粪便。清除村道路两旁杂草和路面垃圾,硬化院坝、连户路。 

(二)院内院外摆整齐。农户要清理院落杂物,修复残旧 的墙体,拆除私拉乱接、乱搭乱建。不得在房前堆放柴火、沙石、砖块,不得乱拉晾晒衣物的细线,将犁钯、锄头、背篓等农具摆放整齐,摩托车不得乱停,做到家庭院落物件有序摆放。 

(三)垃圾处理无害化。引导村民摒弃乱扔、乱倒、乱堆等陋习,不得将垃圾扔在庭院周围,不得倒在路边、田边、河边,不得堆放在地坝边、屋檐下或就地焚烧,要将垃圾倒入指定的垃圾桶中,由北控公司集中转运处理。 

三、工作要求

篇9

现将敦煌公司生态环境整改成效复查复核结果和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态环境整改成效复查复核结果

全面排查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敦煌大剧院现场,未发现有环境污染的情况。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根据集团公司年初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一实现、六控制、十杜绝”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环保工作目标,按照“四级控制”的原则,对安全环保目标责任细化分解,通过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层层细化落实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共计签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158份,为公司年度安全环保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安全环保文件精神。及时转发学习国家、省上有关安全环保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了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要求,全面深入做好当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引领方向,筑牢安全生产管理思想防线。坚持问题导向,抓主抓重全力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三)环保组织机构调整。结合公司人事调整实际,第一时间调整变更了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为进一步做好公司环保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广场绿化养护。绿化带内补种一批侧柏、香花槐、馒头柳、白蜡树、金银花等苗木。进一步优化了场馆周边环境。

三、大气污染治理情况

(一)生活锅炉排放。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及敦煌大剧院共使用天然气锅炉8台,包括常压锅炉6台、蒸汽锅炉2台。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只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目前,供暖已结束,锅炉暂停使用。

(二)厨房烟油排放。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中央厨房及基地员工餐厅的排烟机均设有排烟净化过滤装置,且运行正常,满足设施配置要求,日常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目前,会展中心中央厨房未使用。

四、生活污水治理情况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及敦煌大剧院污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餐厅污水。敦煌文化公司共建有50 m3化粪池4座、4m3隔油池4座,用于污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敦煌市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敦煌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系统设备运行正常,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五、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情况

(一)日常办公及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及敦煌大剧院各楼层有垃圾箱若干,日常环境垃圾和项目垃圾每日由楼层保洁人员回收清理,并统一清运至B馆西侧房车营地垃圾存放区。由敦煌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站集中清理至垃圾处理场,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二)固废物治理情况。敦煌公司建立了固废物库房,完成库房管理制度的编写;制作粘贴库房管理标识牌并对库房进行制度标识牌上墙,对固废库房划分区域,对固废物分类别进行存储,建立物资台账及固废物移交明细台账,强制回收各部门生产经营过程产生及更换的电池、墨盒、硒鼓等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分类储存管理。目前,储量很小,正在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回收处理,确保固废物不违规外流造成环境污染。

六、布展垃圾的清理情况

在展会布展、撤展期间,每日督促搭建商、参展商及时对当日产生的施工垃圾和包装垃圾运送至场馆指定垃圾存放区,在布展搭建、撤展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确保垃圾及时清理。目前,第四届文博会展览展会相关方案暂时未确定,布展搭建工作尚未开展,未产生布展垃圾。

篇10

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垃圾数量急剧增多,特别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医用垃圾的数量成倍增长。如海口2004年日产垃圾900多吨,2010年增加到1200多吨,而到2014年已经达到1700多吨,由于垃圾的飞速增长,垃圾填埋场已不堪重负。自2003年以来,我省一直推行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再利用,获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公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迫在眉睫。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

1、明确我省各级政府资源管理部门对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纳入环境资源管理范畴,实行监督管理,对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不实行分类即随意倾倒行为予以重罚,把它列入市、县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考核依据,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制定出台有关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再利用等细化管理指标的行政规章,明确奖励和处罚标准,明确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有效的监管途径,通过经济手段和强制性手段相结合,推进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的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回收再利用的收费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从量收费,从损害公共环境和资源的角度收取惩罚性费用,以倒逼公众的自觉行为,同时针对垃圾回收再利用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和较大幅度的奖励措施。积极推进垃圾发电、垃圾造砖、垃圾无害化处理企业的进驻,严格限制垃圾简单填埋场的建设,控制其发展速度,及时观察垃圾填埋场的土壤变化和处置应急措施。

2、我省各级政府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与再利用的机构,负责制定、起草、监督各社区各部门的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工作到社区,监督管理到个人,明确城市执法和社区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社会合力。

二、切实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利用公交移动电视、新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的宣传渠道;制作宣传手册、公益广告、动漫图画等宣传产品;通过社区组织电视暗访、参观、政府部门与市民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有关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

三、扎实抓好收集环节

1、抓好分类投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统一添置收集标准容器,统一张贴标识和颜色,配备专门管理人员,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专门的监督管理和专业培训,提高相关业务素质的培训。

2、抓好分类清运。要针对各类垃圾添置清运车辆及配备设备。可回收垃圾由环卫部门在指定点收集,回收后统一由指定的收购站处理;厨房垃圾要密闭运输,防止滴漏;有害垃圾由环卫专业人员收集后,清运到指定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3、抓好分类处理。加快建设完善垃圾分类相关终端处理设施,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技术装备,提高处理水平。可回收废物纳入资源回收系统综合利用,餐饮业泔水与食品加工有机废物和部分有机垃圾送堆肥厂资源化利用,其余可焚烧生活垃圾送至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

四、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先进,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条件的再生能源企业的发展。打破现有的废品回收站点和环卫部门各自分头运营和管理的格局,创新体制机制,将之有机结合,实行企业经营模式。通过专项补助引导、非公经济参与等方式成立垃圾处理公司,建立垃圾处理的循环系统,形成垃圾回收与处理的产、供、销“一条龙”机制。扶持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垃圾产业,促进我市垃圾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内容二

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然而,在城市管理者眼里,这个“宝贵资源”更像烫手的山芋。一方面,我们的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多,垃圾处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另一方面,小到社区垃圾箱的摆放,大到社区垃圾中转站的选址都会遭来周边群众的抵制,肮脏、恶臭成为垃圾临时收集点名片。也许只有“拾荒者”才把它们中的部分当成宝贝捡起来,或卖或用,当成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更多有害的、回收价值不高的还是被随意丢弃。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生量约为290-440千克,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生活垃圾采用传统的混合填埋或焚烧发电处理方式进行处置,不仅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同时造成了资源、人力和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二次环境污染。若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排放、资源化回收利用,则可产生肥料、沼气、建材以及部分可资源利用的纸张、塑料和金属。作为一种新型战略性资源,垃圾的正确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将会成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垃圾分类收集的目地性不清、政策不配套、技术不合理、公众参与不踊跃等多种因素所致。我省大部分城市均存在有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较低、“垃圾围城”的困局。如何破解垃圾分类问题,成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关键。

二、存在问题

1.垃圾处理上下游链条断裂,分类流于形式。经常看到垃圾车进入垃圾回收点后,将已分类好的垃圾又统统倒入垃圾车中直接运走。花大力气所倡导的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就失去意义,也使垃圾在回收后又不得不依靠大量工作人员花费大把时间对其重新分类。

2.公众的环保意识存在“两层皮”现象,一些人嘴上常挂着环保,对垃圾分类收集表现出极强的热情和支持态度,但是当要求落实分类到个人时,就会以“太麻烦”、“看不懂分类”、“自己分类,周围人却无法做到”等理由逃避。

3.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缺失。政府缺乏对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重要性的认识,不重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甚至认为垃圾问题就是一个单纯的财政投入问题,只要钱到位,就可以解决。表现方式就是把垃圾分类工作简单化和行政化、当作“举手之劳”,不做深入调研,不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规划、方针和实施方案,不向公众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不贯彻落实分类办法,不进行有效监管。

三、几点建议

1.健全相关法规规章。制定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法规以明确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责任主体,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明确社会各相关主体(政府、企业、公众等)在垃圾处理体系框架中的责任。

2.目前,政府大力推进环保宣传,民众环保热情高涨,而垃圾分类是民众参与环保的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政府应引导转变观念、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让每个民众从自身做起,从简单做起,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投放。

3.加大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力度,有针对性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一方面是从学校、社区、企业等层面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从报纸、网络、电视方式开展垃圾分类等多方位媒体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是要加强从垃圾产生的源头,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投放知识的推广,例如家电卖场、建材销售市场等场所应推广普及该类垃圾投放与处置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