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我国一直将“三农”问题放在我国建设的首要位置,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就与这三者密不可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本文主要分析新疆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制定出解决这些难点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一、新疆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农业经营是指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三个过程的综合,而农业经营体系则是指农业经营的制度政策和农业经营的组织运行二者的综合。在过去的几年中,新疆一直跟着党的路线方针,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新疆在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将双层经营体制全面落实。
(1)确保农民承包权长期不变。新疆一直按照中央的要求,先后完成了土地的承包关系,通过延长土地的承包时间来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的制度,确保农村的经济保持健康、持续的增长。
(2)加强维权,确保每位农民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统一下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并且各级干部在工作中也帮助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目前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效果
近年来,我自治区通过提高农业规模化、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培育龙头企业及农村合作社、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手段,使得新疆的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渐增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日益增多。
三、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
当前阶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任务,其还存在一些难点。
(一)农民统一管理弱和个体经营的效益差
目前,新疆农民的经营还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由于个体经营的规模小,使得交易的费用相对较高、市场风险大,致使农民的生产效益低。除此之外,在新疆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的主体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差、带动效应不足。
(二)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不高
新疆由于本身的地理位置的原因,本身土地面积就小,而且分布不均,导致每个地区的土地规模都很小且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水平不足除此之外还存在农民组织程度低以及社会化水平不全面的问题。
(三)农村管理经营体系中职能弱化、队伍不全面
在新疆各地区的农村管理经营体系中,各级干部的职能逐渐弱化。并没有发挥其原本应该发挥的效力,且近年来,农村管理经营体系中的干部缺少。出现了管理人员不全面的问题。
四、对解决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存在的难点的对策
(一)补充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缺失
首先,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委政府组织全省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招募,将我省农业管理人员的缺失补充充足。只有有足够的、专业的农村经营管理人员。我省才可能、才可以真正的时间新型农村经营体制的建设。只有充足的专业管理人员才可以将农业的生产前的规划,生产中对农民的培训、生产后农产品的销售这三项真正的做好,为农民提高生产效益。
(二)显著提升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建设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自然少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撑。我省可以充分利用我省农业相关技术人才,使其对干部、以及农民进行专业的培训。干部可以了解农业有关的技术和相关法规,以更好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法律援助。而通过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培训也可以使得农民更加了解农产品的种植方法,种植过程中如何消灭病虫害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三)强化农产品监督体系
政府等相关组织要严格对农民的农产品进行把关,严格要求农产品的质量,只有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农产品在销售中可以保证销售的价格高,且在销售中可以卖出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同时在生产中注意种植制定一定的生产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农民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才能保证每个农产品质量。
(四)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在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建设中,必然要完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对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农民在有任何的疑惑时,都可以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一旦农作物生产或者是销售出现任何问题,农业经营体系中的管理人事都可以帮助予以处理。
五、结论
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难点主要有:农民统一管理弱和个体经营的效益差、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不高、农村管理经营体系中职能弱化、队伍不全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补充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缺失、显著提升科技支撑体系、强化农产品监督体系、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相信将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这些问题予以解决,定可以加快新疆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 新型经营体系与中国农业的未来 公司化与集约化:中国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菜价“过山车”折射中国农业经营模式转型迫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与对策 中国农业补贴制度与农业经济安全 青年与中国农业 论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 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形势展望与预测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与产业模式研究 培育现代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浅析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农业产业链主体协调的现状与整合探析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经营主体行为分析 中国农业经济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科研体系演变、绩效与未来发展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年8月29日。
⑧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⑨纪永茂、陈永贵:《专业大户应该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专刊。
⑩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第32―40页。
B11郭晓鸣:《推进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需要高度关注四个问题》,《农村经营管理》2014年第11期。
B12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报告(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页。
B13韩俊:《农业改革须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经济日报》2014年8月7日。
B14董欢:《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视角下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B15杜志雄、王新志:《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合作经济》2013年第8期。
篇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07
1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迫切性分析
几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不光是在数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质量方面也有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相比,其资金及信贷需求较旺盛。并且要求低成本、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2009年后,我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基础覆盖,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各种金融服务办理比较滞后,农业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村信用社、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致了农村经营主体信贷难度增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绝大多数为小规模企业,其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面对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资金难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难以抵抗市场的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精神与金融行业的创新融合值得深入研究,进而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互?网金融因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优势更能够有效当前的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信贷融资难等困难。
2保定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保定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稳健增长,并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大户,增大了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保定地区已累计兴办家庭农场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达到9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规范运行、稳步提高中逐渐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保定市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达1500余家,成员总数更是多达27.38万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同时,市政府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整个保定地区已有各类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企业174家,新注册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近70家。现代农业园区颇具规模,农业产业园区已经达到20多个,乡镇园区200个。近几年间,保定市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经营主体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模式。
3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行为不规范
互联网金融支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起步较晚,相比较传统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无法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商业信用比较低,存在着欺诈行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规模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正确利用互联网金融,导致了融资难等情况;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存在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倾向于向传统的金融机构寻求金融支持,并没有合理运用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透明度低,金融机构对其认可度比较低,导致其贷款难,筹资难,发展收到了限制。
3.2金融机构没有切实发挥作用
随着农业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欠缺,融资受到阻碍,形成了经营主体融资难,信贷问题依然突出的局面。同时,相关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门槛设置过高,一般经营主体难以达到要求,农业贷款途径少,难度大,资金来源受限。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3.3政府支持效果不明显
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尚未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行为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显示出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过程监管不力,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农村经营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需求。
3.4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近些年来,我国的信用评价系统尚未形成,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在金融交易的实际过程中,线上线下交易存在信用业务交叉的现象,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导致涉农企业贷款难度加大。
4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加强经营主体内部制度建设
大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起步和建设阶段,其核心竞争力也没有较大优势,经营规模小、内部管理粗放、组织文化程度低、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运营机制也不够成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地位,不利于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经营主体内部自身建设以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动力和支持保障。就互联网融资体系而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求,使企业向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逐步建立起现代管理制度,做好配合互联网融资的基础性工作。
4.2支持互联网融资软件的开发
当下正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融资交易软件难以满足当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保定市农村占地面积较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技术对农业的有效支持,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必须营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加大技术投入,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有序创新,严明监管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定市政府应当制定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改善基础环境,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监管职责,加强互联网融资信用系统建设。为融资软件的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4.3“产业链”与“大数据”相结合
金融机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为其提供金融支持,例如原材料供应商、与经营主体相关联的水电供应处、劳务公司、加工厂、批发商等等。为解决农户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信用推荐+大数据防控+生产经营数据”的模式进行筛选,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较顾虑的欺诈风险评析、整体信用评估、资产信贷风险等问题。通过筛选后,当地金融机构(银行)再次实行贷前调查,对符合准入标准的单位发放适度贷款。贷款发放后,主要通过云端“大数据”的合作模式,解决银行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将有效为农户的产业化提供一种低成本、批量化、系统化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监控管理方案。切实提高融资风险的可控性,同时农户及相关产业链的贷款成本也能降低,实现多方共赢。
4.4“金融机构、经营主体、互联网”合作模式
在保定市的农业产业领域内,大多数经营主体之间经常进行合作,其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相担保,为彼此争取了信贷支持,这对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a成本、贷款成本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方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银行)“为谁提供贷款服务”、“服务对象资信状况”经营主体“如何获得更便利的金融支持”“如何扩宽销售渠道”等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结合农业经营主体的内部信息数据平台,选择关键性指标,帮助金融机构找到信用良好、生产状况稳定的客户,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方面的困难。
4.5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体系
“信用”对于现代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不仅在交易市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融资市场上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搭建良好的信用监督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成为建设企业间融资市场的重中之重。以保定市为例,首先应当构建全市(含所有区县)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该信用信息库就可随时核查借贷双方的信用记录,做到风险的长效监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信用市场的建设,坚持法制化、系统化、市场化的原则,促进农户与金融支持机构的联系,不断培育信用文化;相关机构可通过定期评选“保定市守信经营主体”,给予减免税收、技术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失信的个体或企业,可采取限制发展、取消其互联网融资资格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封杀其日后任何形式的贷款活动等惩罚措施。除以上措施外,最核心的一点,即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更应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长期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融资意识,解放思想,不循规蹈矩。
篇4
一是创新农业生产模式。针对我县农业农村实际情况,我们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机制和模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我县视察指导农业生产工作,把我县作为“米袋子”课题样本进行调研。并归纳提炼出衡南三塘大广模式、泉湖模式、东冠模式,将其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大胆举措、创新举措来思考和推广。
二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创新服务手段,积极组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项目,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形式,请省市农业专家来我局开展农业技术讲座,全面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三项关键增产技术。派26名乡镇农技站长到省级农业院校深入学习农业新技术,派52名局机关技术骨干到粮食生产“七片八线”重点乡镇、示范片区联点指导农业生产。
三是改善农技推广条件。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我县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县乡镇农技人员在编制经费、福利待遇和办公条件上为全市“最好”。全县26个农技站配置了照相机等办公设备,新增7个农技站站房进行了改(修)建,稳定了农业发展基础。
四是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分别从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五个环节加强了管理。依法行政,严把耕地占补平衡质量关,规范农资流通渠道、重击坑农害农者,让农民吃上健康食品,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种上“放心田”,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五是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巩固宝盖茶园、银杏、罗汉果生产基地,创建衡南县原种场莲花生态农业示范园、近尾洲莲湖湾生态农业园发展旅游休闲农业。
二、谋求新突破新跨越,谱写农业强县全新篇章
一是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比较效益不高、农村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行政推动是抓好粮食生产的唯一途径。县里将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办好“七片九线一整建二十一个测产点”的7个双季稻万亩高产示范,每个乡镇办好4个千亩示范片,每个村办好1个百亩示范片。·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行政推动。
二是谋划实施重大农业项目。针对国务院对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政策分工,精J自谋划包装项目,积极做好衔接、做好汇报、做好信息沟通,争取项目挤进“笼子”,列入计划。要牢固树立“靠项目争地位,靠项目谋发展,靠项目创业绩,靠项目添活力”四种理念。加强项目储备,通过大力实施农业项目,构筑强有力的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农机装备、质量安全、市场信息等现代农业建设支柱。
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三农“要转变观念,突出农业综合效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当前的重点要完善“四个体系”。一要完善农业基础支撑体系。扎实推进农技推广、种子种苗、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执法等基础体系建设,增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二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重点是做好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这片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确保每个优势特色产业都有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三要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乡镇要创建以村、组为单位整建制流转生产经营模式。四要完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各乡镇农技站要全面完成县植物医院的目标管理任务,做大做强县植物医院农资配送中心;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的同时,鼓励并支持农技人员领办或参与农村经济组织,指导开展良种示范、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资配送等农业生产服务。
四是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保障能力。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培训,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大棚育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抓好超级稻高产攻关,强化“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相结合,加快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重点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种田能手、农机骨干、科技带头人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五是加强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五有”标准,推进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力争再创全国农业执法示范窗口。进一步拓展执法领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质量提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业执法,深入推进专项治理;重点打击非法使用高毒农药和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要依靠执法树立农业部门的权威和形象。乡镇要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测监督;加快发展标准化生产,健全标准体系,强化“三品一标”监管,妥善处置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六是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突出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实施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和耕地质量提升、秸干还田等项目。扩大蔬菜、水果、茶叶等标准园创建规模,高标准建设一批水、电、路和排灌系统配套的城镇蔬菜基地、特色蔬菜基地。加快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创建农业信息平台,开展信息化智能农业试点,完善一2316“三农”公益服务热线。
七是加强农业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就要求更加重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美丽乡村。要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节肥技术,改进施药施肥方式,促进农药、化肥科学节用;要依法推进外来物种管理,深入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活动;要继续扩大生态家园和乡村清洁工程实施范围,改变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环境。
篇5
一、威海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威海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市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22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99家,种植养殖业大户1545个。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等要素引入农业,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推进了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威海市注重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市场、带基地、帮农户”的纽带桥梁作用,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资金,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群众抱团闯市场的能力。目前,全市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99家,注册资金总额8.9亿元,社员7.24万户,辐射带动17万多农民,促进农民增收5.5亿元。主要呈现四个特点:第一,辐射范围广,涵盖十几个农业相关领域,涉及全市所有的农业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其中,果品552家、蔬菜155家、畜牧养殖233家、粮油212家、水产养殖93家、药材24家、农机105家、其他125家。第二,领办主体多元,龙头企业领办占8%,村两委领办占22%,专业大户领办占51%,供销社领办占11%,基层农技服务组织领办占3%,其他占5%。第三,服务内容全面,涵盖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主要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副产品的贮运销售、技术信息指导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第四,带动作用初显,通过引导创建示范社、开展“三品”认证等方式,增加辐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家,市级示范合作社39家。据统计,这些示范社年经营收入可达上千万元,盈余可达上百万元,可带动农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
(二)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威海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设立奖励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占全市农业经济的70%以上。目前,我市已培育成多个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青山包装、富盛食品为代表的苹果运销产业集群,以华隆食品、威盛食品为代表的花生烤制产业集群,以威茗茶业、正华茶业为代表的茶业产业集群,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俚岛水产、海之宝为代表的海藻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天智皮毛、普利姆皮草为代表的裘皮加工产业集群,以福喜农牧、荣华食品为代表的肉鸡产业集群,以嘉盛乳业、鹏程食品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产业集群,等等。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322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2012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15.12亿美元,全省排名第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亿元,累计带动农户90多万户;全市龙头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各3个,省著名商标25个,省名牌产品40个,品牌密度居全省前列。
(三)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威海市坚持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工程等,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广泛推广统防统治、水肥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全市统防统治面积达4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农资供应网络化建设,依托供销、邮政等系统,建立了覆盖市(区)、镇、村三级封闭运行的农业投入品配送体系,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体数量可观,但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1499家合作社中,发展相对规范并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约占50%,以经营农资为主的约占30%,徒有虚名或名存实亡的约占10%。有的合作社办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有的借合作社的名义经销化肥、农药,等等。同时,专业合作社吸引入社成员仅占农户总数的13.5%,办社规模小、吸引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322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形成规模、具备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龙头企业大都存在自有基地面积较小、与农民联系松散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虽然威海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间已初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但联结还不够紧密。一方面表现在产销合同约束力不高。由于部分农民的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合同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不够,一旦市场价格高于企业的收购价格,农户就会选择违约销售,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合作社吸引力不够。从目前情况看,对农民而言,合作社的吸引力大多体现在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时,能够给予入社农户一定优惠,但在农产品统销环节,由于没有价格优势及盈利能力,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足,合作社自身也因不盈利而动力不足。
(三)基层农业服务力量薄弱。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分散,虽然每个镇都有固定的农技推广人员,但由于基层机关工作人员数量较少,而镇村发展、稳定等任务比较重,许多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兼职做其他工作,牵扯了很大的精力。镇村土地流转缺乏专职服务人员,收集归档主要靠农村会计完成,受会计个人素质影响,部分村土地流转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真实。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制定出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对流转规模大、程序规范、比例高的农户、村和经营主体给予奖励;鼓励经济基础和群众思想基础好的村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指导和管理,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农民持续收益。
(二)加强农业装备与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将补贴资金重点向大型农机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支持蔬菜、苹果及畜牧等优势产业发展,推进设施农业、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土地流转奠定物质基础。
(三)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一是安排资金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研究制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及其扶持政策;二是完善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合作社拓宽业务范围,从原有的生产型业务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使社员分享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扩大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三是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篇6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据全面统计,2012年全县粮食产量24.37亿斤,比上年增加1.42亿斤,增长6.2%;其中玉米产量90.12万吨,比上年增加8.22万吨,增长10%;大豆产量5.63万吨,比上年减少3.21万吨,降低57%;水稻产量24.91万吨,比上年增加2.48万吨,增长11.1%;全县养殖水面6.3万亩,年水产品产量3500吨,水产业产值3920万元。
2、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2012年,全县已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94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201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25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36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13,950人,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社员8,630人,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社员4,426人,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894人。带动农户25,050户。同时,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鼓励全县的科技人员领办、创建合作社,全县科技人员现已领办合作社现已达到98个。
3、土地规模经营不断扩大。我县重点围绕发展葵花、水稻、玉米等优势,依托洽洽集团、富华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基地化进程,依靠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各类合作组织经济利益共同体、生产经营联合体、进入市场创品牌统一体的作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畜牧养殖小区的科技示范作用,提高种养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落实各项政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2012年,我县共流转土地161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6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2.5%,其中大户经营 129.8 万亩,合作社经营 23.9万亩,户经营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达到1500户。
二、现代农业的展望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紧紧围绕“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标准化、外向化”的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切实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扎实推进甘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1、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开展高产示范,推广新型品种,加快机械化耕作,逐步实行全程“统防统治”,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大力发展葵花产业、乳品产业、玉米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产品布局。积极开发葵花深加工等新产品,拓展产业链,形成产业发展梯次,促进农业结构良性循环。新建有机水稻示范基地5000亩、有机谷子示范基地3000亩,有计划发展有机食品产业。二是提升农业品牌。以农产品质量为中心,借鉴工业质量标准理念,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品牌农业发展。推进品牌农业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提升黑土地白酒、齐丰种子、魁葵种子品牌知名度。三是拓展农业功能。充分挖掘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功能、丰富生活的功能、涵养生态的功能、传承文化的功能,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
2、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促进土地等资源向各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集中,努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深化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扶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等级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三是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3、强化科技支农作用。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我县同省农业科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加快“兴十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善集科研、生产、推广于一体的组织模式,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应用,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学含量和附加值。二是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基层农技队伍的调整充实,发挥农技专家和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篇7
1 投入严重不足
汶上县粮食连续高产,资源大量消耗,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环境压力。但财政投人力度与发达农业县市区建设水平相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新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农业物联网建设、社会化统防统治作业、新型农机具推广、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都亚须增加投人。县乡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短缺,30岁以下农技人员仅占10.80Io,存在知识断层、缺少新生力量等现象,农技推广队伍的素质和知识更新能力不高,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农业规模效益不明显
种植模式仍以一家一户为主,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占主体地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开始凸显;同时,近年来天气复杂多变,冻害、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农作物病虫草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威胁;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投人成本逐年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粮食等农作物价格波动频繁,农业比较效益低、规模效益不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挫。
3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优势产业不突出,支柱产业不强,加工转化能力较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偏小,生产基地分散,规模效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规范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经营体制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容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基本停留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上,主要经营模式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在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从事系列产品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经营的少之又少。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农业发展基础,落实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绿色高产创建示范方进行技术跟踪服务,争取实现粮食生产“十四连增”。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培养力度,确保农技人员引得来、留得住、干成事,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推广人员技术素质和区域科技水平,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效能。
2 发挥农业规模效益
逐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化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各项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补贴政策,全力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投保率,帮助农民减轻灾害损失,解决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加强土地流转监管,提升土地流转质量,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土地、劳动力、农业技术、农机设备、经营管理的组合优势,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培育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15-01
一般而言,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前生产小队、大队、队办农场和加工厂为主体的集体生产经营为主导的格局,向家庭承包为主导的农户自然人经营转变,从而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农业经营主体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多类型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出现,主要包括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数量多比重不高,单个实力不强,农民老龄化、生产兼业化、土地经营零碎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因而要大力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1.进一步强化理念和认知度,换思路,包重点,解民忧,见成效。首先要改进农业部门的工作作风,创新思路,以解决合作社、农企困难和问题为着眼点,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抓住关键点,以大力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2.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在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和现代职业农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村从事专业技术的职业农民,进行文化和专业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抗风险能力和农业竞争能力。
3.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坚持发展与规范、数量与质量并举。按照发展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实施能人办社、制度立社、科技兴社、品牌强社,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通过推进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试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评比,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大力建设“一村一品”,夯实合作社发展的产业基础;围绕“一村一品”建立“一品一社”,提高组织化水平;培养“一社一能人”,增强合作社的向心力;扶持购置“一社一套服务设施”,提高合作社的服务力。
4.多途径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是改造重组壮大一批。引导同一地区、同类产业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抱团合作组建企业集团,着力改变散、弱、小和竞争无序的格局。二是科企联姻壮大一批。对规模小、技术开发力量弱但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农业企业,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和后劲。三是外部引入壮大一批。鼓励和支持资本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工商企业,通过产业延伸、品牌嫁接、资本运作等投身农业,建设一批起点高、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同时,积极推进农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在产业政策和规划制定、行业内部利益纠纷协调、国际贸易纠纷应诉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提高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5.政府应该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合作社、龙头企业、法人代表的信誉度、社会责任心、经济效益、组织机构、财税规范等进行考核评价,每年一次,分类进行,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和合作社的待遇拉开差距,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一定额度的贷款指标。
6.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业企业因承载着农户的风险,市场好时,企业要用更大的成本控制农户私自出售产品;市场差时,企业同样要用一定的成本收购农户产品而保证农户的利益。可以说,农业企业付出了双倍成本,却和工业企业一样地上交税率,使原本弱质的农业企业雪上加霜。因此,政府应该在用地、金融、税收、人才等政策上对农业企业予以倾斜。
7.加大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方面,支持各类民营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建立农业信贷网点。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简化农业信贷手续,加快农民合作金融试点与推广的步伐。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具体而言,支持经营主体以相关农产品或资产为抵押或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允许具备条件的村委会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探索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允许合作社以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作用、身份等名义为其自身或其社员进行贷款担保。完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灵活高效的农业融资保障体系,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8.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2013年1月16日,在山西省农业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农业厅李平社厅长提出,今年重点要抓好九项工作,其中强调要着力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制定出台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奖励办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农业项目,对社会效益显著的给予奖励和技术推广补助。在强化公益的同时,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多元化新型社会服务组织,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
9.政策要有连续性。政府要把扶持农业经营主体的好事办好,办扎实,而且要一任接一任去做,政策扶持要坚持连续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持力度随着经济发展变化而定,以保证事业不半途而废,资金不打水漂,事业有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荣.谈山西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策略[J].学术评论,2006(17)
2.张丽霞,王纪忠.浅谈农产品营销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2)
篇9
关键词:合肥市;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14-05
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养殖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城乡资源、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诸多刚性约束,尤其是区划调整之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环抱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围绕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养殖业转型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合肥养殖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 加速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在合肥市“工业立市”、“县域突破”、“统筹城乡”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举措的强力带动下,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初步实现了传统养殖业向基本现代养殖业转变,其保障城市养殖产品供给和消费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1.1 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2012年,全市畜牧水产一产产值186亿元,比2011年增加6%,占农业总产值近半壁江山。生猪存栏量138.07万头、出栏量283.07万头,分别比2011年增长2.8和5.2个百分点;出栏家禽1.54亿只,禽蛋产量19.28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6和6.6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47.21万t,牛奶产量11.17万t,水产品产量21.57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5.5、6.7和6.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家禽出栏量和奶牛存栏量保持全省第一。
1.2 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发展”等工程建设,建设了一大批“百头奶牛、万头生猪、千亩龙虾、千万只家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着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渔业发展,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养殖基地快速扩张。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突破1.1万个,规模养殖比重达76%以上。乳业、生猪、家禽、龙虾、饲料、渔网渔具6大加工体系加速形成,前五大产业加工能力分别达40万t、400万头、2.5亿只、2万t和200万t,加工产值超过300亿元,渔业出口创汇达2.5亿美元,多年位居全省农业首位。龙虾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合肥市荣获全国唯一“中国淡水龙虾之都”殊荣。全市养殖业综合加工能力、畜牧水产业集群集聚度、辐射带动力、综合发展能力均稳居全省首位。
1.3 养殖业区域化布局日趋完善 区域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肥东县以生猪、奶牛、商品鱼为主,肥西县以家禽、生猪、黄鳝泥鳅养殖为主,长丰县以奶牛、生猪、家禽、龙虾养殖为主,庐江县以生猪、蛋鸭、河蟹等水产养殖为主,巢湖市以生猪、湖羊、麻鸭养殖为主,城区以休闲观赏渔业为主的功能化定位、规模化养殖、生态化循环的养殖业集群集聚发展新格局。
1.4 养殖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龙头企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温氏集团、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伊利集团、国内知名的肉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以及业内最早上市的上海大江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21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达35家;养殖业合作社发展到623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化经营活力不断释放。
1.5 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全市拥有养殖业科技人员达5 000余人,中级以上职称突破200人。牵头组建了安徽省“115”水产业创新团队,不断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取得了良种培育、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其中《淮猪新品系选育技术及产业开发》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牛羊胚胎工程产业技术研究》、《克氏螯虾(龙虾)苗种繁育与大面积推广》等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技型养殖企业加速发展,其中长风公司、安泰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森科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淮猪遗传资源保护场,富煌三珍食品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6 养殖业功能延展取得新突破 肥西老母鸡家园、肥东2814垂钓休闲渔场、大圩渔家乐、环湖生态渔业等休闲观光养殖业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先后成功地举办了长临钓鱼节、中国合肥龙虾节等一系列会展和节庆,中国合肥龙虾节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合肥对外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之一。合肥养殖业正在由过去提供单一性物质消费产品,向提供消费物质产品与满足市民追求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精神产品并重的多元化消费需求转变,其促进城乡互动的文化内涵日渐增强,经济、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元化功能已初现倪端。
1.7 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制定实施养殖业地方标准29个,全市部级标准化及健康示范场总数达30家,无公害畜水产品140个,在农业部产地畜水产品例行监测中,合肥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在全国开创了动物防疫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全程质量控制的先河,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注水肉”上市问题,实行牛羊肉报验以来,没收并无害化处理的含水量超标牛肉超过40万kg。建成了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养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8 养殖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在全市建成了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动物防疫新体制和“市县有局、区域有所、乡镇(街道)有室、村级有员”的动物防疫新体系,建立了“市指导、县负责、乡(街道)为主、村落实、户联防”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机制,形成了“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治、依法防控”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格局。在中部省会城市率先启动并顺利推进了无规定动物疫病防治省级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动动物防疫监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全市建立起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制。建立了“政府组织、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分关把守、市县联动、联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新体制和“局、所、队、场”四级监管新体系,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源头治理,全程控制,产销联防,溯源管理”的监管工作格局。实现了连续10a全市安全无疫和连续8a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防控目标,动物卫生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2 推动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因素
随着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2.1 外在发展环境推动
2.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合肥区划调整之后,生态环境建设对养殖业发展的刚性约束更加明显,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对养殖业的加速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加大养殖业污染面源防控、促进养殖业废弃物生态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力度,走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安全健康、保护环境的养殖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合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2.1.2 消费市场需求 合肥作为全省重要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和最大、最密集的畜禽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具有消费的群体规模大、结构层次多、需求多元化和安全化要求高等特点,既为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养殖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对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的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1.3 城乡统筹带动 全市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口转移和扩大就业,加速了工业成果和城市文明向“三农”辐射,全市初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加速了城乡资源配置和流动,带动和装备了全市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为加快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蓄了能量。
2.1.4 政策扶持增力 市政府连续5a出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与市级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服务业构建了养殖业发展政策共享平台,奖补项目达180余项,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两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了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同步发力”的新格局,支持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效应日益凸显。
2.1.5 宏观经济压力 在宏观经环境影响下,养殖业经济发展受关联行业和饲料、燃油等相关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不确定压力加大,加之受粗放利用资源等传统生产方式叠加影响,迫切需要养殖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2.2 内在矛盾的促使与驱动
2.2.1 “菜篮子”保障责任大与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小的矛盾 畜禽水产品作为“菜篮子”重要的基本供给产品,保障有效供给责任重大。随着自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以及动物疫病越来越呈现出多种类、多频发特点,加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致使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薄弱,滞后于多元化和安全化消费需求增长。
2.2.2 养殖业产业经营组织增效期望高与比较效益低的矛盾 养殖业生产在逐步由小生产向规模化大生产转变渐进过程中,进入了高成本、高投入的“双高”阶段,同时受当前“老人农业”、“空心村”、生态环境等影响,也进入了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趋紧的“双紧”阶段,农资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设施投入加大,养殖业生产经营组织,尤其是养殖农户对增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实际获利空间却越来越窄。
2.2.3 全产业链经营要求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的矛盾 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全程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是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合肥养殖业整体经营情况而言,尽管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企业,但龙头企业、养殖业农民合作社总量仍然偏低,联接养殖大户、农户的紧密型利益机制尚不健全,带动能力不强,粗放和分散的小规模养殖仍然占相当比重,养殖产品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程度不高,品牌总量偏少和知名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亟待通过加快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和功能等转型升级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2.4 优质安全要求与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疫病防控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较大压力。动物疫病种类多、病源复杂,流行范围广,尤其是口蹄疫、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源变异机率加大,整体防控任务加重,加之在应对动物疫病防控中不可避免地使用防控药剂,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也随之加大。
2.2.5 科技兴业需求强与支撑能力弱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以及农技推广队伍和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高附加值畜禽水产品研发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转型提升的瓶颈之一。
3 实现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牢固树立“大产业”理念,不断破除“就养言养”的发展路径定势,始终将推进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养殖业产业体系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以谋划和推进。充分利用多年来持续推进而积淀的养殖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围绕全面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功能定位,以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设施化为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养殖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成果装备养殖业基础设施,以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方式建设养殖业产业,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养殖业,推动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养殖业发展新格局。
3.1 围绕产业“发展什么”,深入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生产“散而不聚、多而不优”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的主阵地,大力提升养殖生产的特色化、高效化和规模化水平 坚持“优质高效、科技进步、规模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全市养殖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和完善县域养殖业发展和建设规划,与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规划同步衔接,突出县域特点,通过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水产跨越发展、良种繁育体系、生态休闲渔业提升、养殖产品加工增值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养殖业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3.2 围绕产业“谁来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养殖业经营主体,着力解决主体“量多不优、大则不强”的问题,壮大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提升经营主体的集团化、合作化和职业化水平 突出龙头地位,“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养殖业兴办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养殖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发展养殖业经济,大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经营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市场开拓力,着力打造一批养殖业领域的领军企业、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加速形成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突出合作带动,“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加大扶持促发展、完善机制促规范、服务农民强功能、拓宽领域增实力的要求,在增量、扩面、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养殖业合作社再联合、再集聚和再提升,全面提高养殖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突出农民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坚持以养殖大户为重点,积极探索养殖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使之成为当地园区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优质化产品的示范者和带动者。突出新生力量,“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养殖者,把返乡大学生、在农业领域从业的大学生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养殖农民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鼓励农技人员解放思想,投身现代养殖业发展,到农村一线领办、创办示范基地;加强养殖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养殖业从业人员队伍。
3.3 围绕产业“强体增效”,加大养殖业“全产业链”经营力度,着力解决产业经营“产业链较短、商品率较低”的问题,加强现代养殖业经营的主牵引,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 着力推动“养工商”三业互动和养殖业“产加销”三环衔接、三产联动、上下游配套、多功能开发,加速建设生猪、家禽、乳业、渔业等一批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构建全产业链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围绕养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各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传统,确定产业主攻方向,以“县域有特色、乡村有特品”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版块,建立特色养殖业产业基地。突出示范村镇创建,建立健全“一村一品”联动发展机制,发展生猪、家禽、龙虾、水产、休闲渔业等特色“一村一品”,建设“村企对接、一村一品”专业养殖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养殖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养殖业主导产业,大力兴办各类养殖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配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产品多层次、多领域的转化增值,不断延伸高效特色产业链。突出利益机制完善,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养殖园区+农户+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完善定向服务投入、价格保护、风险保障和利润分配等联农经营机制,增强养殖业强农联农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突出提升养殖产品市场化水平,建立健全以城区大型综合性养殖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以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以连锁配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为主导,建设具有较强聚合产品营销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养殖产品市场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县(市)中心为骨干,区域性乡镇站为基础和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大力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3.4 围绕产业“要素集聚”,深入推进养殖园区建设,着力解决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载体少、承载功能弱”的问题,建立引领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战场,大力提升养殖业建设的园区化、集约化和集群化水平 突出规模化和综合型的养殖园区建设,加大资源、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推动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服务集聚,改变养殖业“低、小、散”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重点加大“部、省、市、县”四级标准化及健康养殖示范场联创工作力度,实现健康养殖在规模养殖场的全覆盖。围绕“产园村”一体化建设,突出温氏、现代牧业、合肥立华、富煌三珍、海纳百川等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一村一品”专业村为基础,积极规划和发展生猪、奶牛、家禽、水产、黄鳝泥鳅等主导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构建以大型现代养殖园区带动适度规模养殖业经营的园区化、规模化养殖新格局。依托部、省、市、县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加强示范区内现代养殖园区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聚才引智,促进养殖生产示范基地、苗种繁育基地、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实现现代养殖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设施、服务共享,带动周边养殖主导产业共同发展。深化养殖园区发展机制创新,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规模养殖,建立“大园区+小业主”和“园区+农户”的运作模式,鼓励农户参与现代养殖园区建设。
3.5 围绕产业“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养殖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资源环境“利用粗放、负荷加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养殖业发挥多重效益的主平台,大力提升养殖业功能建设的低碳化、绿色化和生态化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发展,促进养殖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3大效益同步提高。突出“调”,以“环城、环湖、环饮用水源保护地”、“沿山、沿岭、沿路”“三环三沿”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养殖、集约养殖和污染控制。实行大房郢水库和董铺水库等水源保护地畜禽禁养、限养;规划和推进环湖1.5km以内禁养畜禽,加大禁养区域的养殖规模控制和生态环保养殖措施落实的力度,控制养殖污染。加大山区、岭区、沿路等区域高效、生态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业循环发展,加速构建规模与效益并重的现代生态养殖产业体系。突出“转”,创新循环养殖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采取“一个产业一种模式”,创新推广适应地域特点的林间养殖、猪沼结合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养殖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层与立体交织的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突出“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减量化使用养殖业投入品,大力实施养殖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构建减排与防控同步的养殖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突出“融”,坚持把生态渔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相对接,促进休闲渔业发展,重点加快环巢湖等重点区域渔湖风情带建设,构建“以产稳业、以游延业、以节旺业”的生态休闲观光渔业产业新体系。
3.6 围绕产业“活力释放”,深入推进养殖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内力不足,外力难融”的问题,强化推进现代养殖业提速发展的主驱动,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机制创新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创新规模经营机制,会同农业部门,在建立健全规范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养殖集中,着力解决发展规模养殖的土地难集中问题。创新养殖业经营机制,积极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业规模经营模式。以品牌企业、企业品牌产品、区域性主导产业等为重点,完善和推广以产业链为主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经营方式,提升产业经营效益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新养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养殖业的必然要求。围绕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业与综合相协调的“一主多元”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推动养殖业发展方式进一步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创新养殖业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养殖业发展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实行对养殖园区集中投入、重点投入,引导工商和民间等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养殖业建设。积极引导养殖业经营者开展资金互助合作,开展联户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担保,从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贷款。创新商业性银行信贷方式,探索养殖业经营组织商业合作基金联盟,拓展信贷渠道。积极推行农村“三权”抵押,探索以养殖产品订单、保单作贷款担保,扩大养殖户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殖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力度,降低养殖业生产风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工商资本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内外资齐引,内外商齐招,依托“龙虾节”、“合肥农交会”等载体,重点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养殖业设施建设和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增强养殖业发展后劲。
3.7 围绕产业“支撑引领”,深入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着力解决科技“集成创新弱、推广应用低”的问题,强化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大力提升养殖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集成化和普及化水平 依托和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强牧和科技兴渔战略,重点加强现代苗种、养殖设施、精深加工、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形成与农业养殖业相适应的科技要素结构,提升养殖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科技示范园区等养殖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在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和机构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力度,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联盟模式,加强养殖业生产和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设一批现代养殖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和转化载体,提高科技转化推广的组织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突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围绕生猪、家禽、龙虾等主导产业,加强地方优质良种资源保护、开发和新品种繁育,壮大畜禽水产良种企业集群,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自主育种、供种能力。突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区域站、村级防疫员的养殖科技推广作用,探索推行“网格化”、“组团式”畜禽水产科技服务模式,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的协同科技服务,促进养殖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服务的有效性。突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养殖业,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智能控制等现代科技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生产、产品加工营销和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创建一批养殖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领域广泛运用,提高养殖业管理智能化水平。
3.8 围绕产业“强基增力”,增强养殖业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发展“基础设施弱、稳定投入低”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发展基础的主抓手,大力提升养殖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和项目化水平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各社会资本投资养殖业。以县(市)区为主体,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联动农业、林业、农开发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养殖业项目集聚,突出基础保障,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农田水利、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的集聚建设,为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奠定设施基础。加强养殖业重大项目编报和争取,大力加强建设、调度和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养殖业投入,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
3.9 围绕产业“生产安全”,大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着力解决疫病防控“松懈麻痹、言防即苗”的问题,筑建现代养殖业安全发展的主防线,大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制化、常态化和科学化水平 强化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管部门“无疫就是安全、无疫才有增收、无疫促进发展”的意识,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多病联发、多发频发等难控的新形势和新特征,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研究能力,着力推进防控工作由以人治疫向依法治疫、被动防控向源头管理、集中负责向落实责任制、集中强免向规范管理、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监督的转变,以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主线,以突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源头管理,全程控制,防养并举,防控结合”工作原则和“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工作要求,完善“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长效机制。加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和监督力度。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狂犬病、奶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为重点,以开展强制免疫为主线,强化城区活禽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畜禽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人畜共患病发病风险。
篇10
一、建立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机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公共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对新期绿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夹洲岛!联合开发有限公司的扶持力度。建设万亩精品蔬菜基地的技术指导、服务。以古寺新农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建设好500亩小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发展一批小水果种植户。以华源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建设一个千亩油茶基地,带动各村油茶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二、加强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一是机构建立:镇级设立防汛防台指挥部,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防汛防台工作,村级设立防汛防台工作组,全面负责防汛防台工作。二是制度完善:镇级防指制定防汛防台值班、安全检查、巡查、监测预警,会商系统管理,抢险队伍管理,防汛物资储备与调配,避灾场所管理,信息报告制度。村级防汛防台工作组依据实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三是全面完成各项工程,总结农田水利畅通工程三年行动先进经验,形成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机制。除上级下达的计划外,重点抓好河道清淤整治和小型河坝维护维修工程。
三、今年全镇计划早稻种植5000亩,中稻种植1.5万亩,晚稻种植2.5万亩,蔬菜种植2.6万亩,油菜种植1.5万亩,其他经济作物种植1万亩。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培育一批规模种植示范大户,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
四、强化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坚持现场抽样检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严格监督农产品源头。二是对农资销售进行监督,坚决不让农民买到一瓶假农药、一斤假种子,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病虫害防治:我站做好信息上传和预报下发工作。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一旦发现虫情灾害,做到及时上报,对于病虫情报做到及时翻印下发。同时根据病虫发生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措施,将技术措施印发至农户手中,并张贴。
六、加强农机监管,并适时督促农机驾驶人员参加安全月活动。切实做好一年一次农机年审工作。
以上是我站2016年的工作思路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在未来的一年里我站也会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以上工作为多彩__添砖加瓦。
一、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二、全面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大山塘除险加固
三、建立健全的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和监测体系
四、小流域河系治理和末端渠系改造
五、协助建设一个两万亩蔬菜基地和农产品服务配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