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荒漠化治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荒漠化治理措施

篇1

关键词: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防治

青海省是我国受到土地荒漠化影响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自然、历史人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问题日渐加剧,严重限制了青海省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序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根据我国实施的几次土地荒漠化普查工作获得的相关资料,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等为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并且荒漠化一般集中于青海高寒地区,在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的情况下逐年扩大,增速较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海省整体生态平衡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当前荒漠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推动高寒区荒漠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对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青海高寒地区严重的干旱条件,极易造成植被退化和风蚀加快等现象,最终引起荒漠化的产生。而对于人为因素来说,则具体指人们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森林中乱砍滥伐,连续性地开垦和耕种草地等,导致相关植物根系漏出地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增强风蚀和雨蚀的不良影响,促使荒漠化发展速度逐渐抬升[1]。从全世界层面进行分析,过度地放牧和开垦农田,极易导致半干旱地区发生土地荒漠化问题,特别是一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源缺乏,农业用水管理不善,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出现,也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形成产生。因此,在青海省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进而结合荒漠化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的继续扩展,维护青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2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作为一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生态问题,其预防和治理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管理不当,当前土地荒漠化仍然影响着青海高寒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其危害性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吞农田,不利于庄稼的健康成长。一般情况下,春季的青海高寒区是大风的季节,但是同时也是农民组织春灌播种,以及育苗的重要生长时期,大风吹蚀农田的表层土壤,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种子裸漏在外,轻者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土地零产出,对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产生极大危害。例如有历史记录以来,1962年春季的一场大风就直接造成风蚀地表5~8cm的严重危害,当年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农民实施了3次播种,极大增加了农民工作量[2]。其次,草上出现沙化趋势,可利用面积在不断缩小。青海省是我国4大主要牧区之一,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产草量逐渐下降,放牧的草场面积急剧缩减,对当地牧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次,威胁水库发展,出现填淤湖泊的不良现象。青海省高寒区的水库建设较为困难,并且一般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集中于流沙分布地区,风沙活动强烈,水库中每年都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不仅会填淤库容,还会严重损坏水库中的相关电力设置和机械设备产生,对当地水利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最后,淹没公路和房屋。沙尘淹没公路和房屋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甚至一部分地区受到沙尘淹没的影响,不能及时播种、春灌和放牧工作,极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3]。因此青海省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进一步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3青海省高寒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和治理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原生态植被,并且在保护基础上积极建设人工植被,借助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避免风沙严重侵蚀土地,相应地指导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工作[4]。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地减轻土地生产压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制定生产经营方针,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进而加强建设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建立良好生态牧区的方式,增强土地荒漠化治理实效,促使青海省高寒区生态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应该封沙育苗

为了在荒漠化地区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并且保护人工植被不会再遭受风沙的严重侵蚀,应该在大面积的风沙区适当地采取封沙育草措施,为恢复自然植被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上,以植物的遮挡降低风沙,进一步削弱气流运输的动力效果,降低风沙危害。一般情况下,在实施2个月以上的定沙工作后,显著提升了青海省高寒区的植被覆盖率,也适当地加强了生态建设水平,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方式

采用工程和生物固沙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设置相应的机械沙障,降低风沙的危害性;而生物固沙则指应该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当地选择栽种相应的植物,进而借助植物的力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对于土地荒漠化地区较为常见的流动沙丘,应该先在其迎风坡设置沙障,削弱其风力运动作用[5]。并且采用植物的方式治理流动沙丘,不仅能够改变流动沙丘自身的和移动状态,还能够起到相应的改良土壤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3.3造林固沙

具体来说,造林固沙工作就是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人工种植乔灌草等抗旱植物,进一步拓展荒漠上植被的覆盖范围,为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本的保障。而对于相对平缓的土地来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农民直接进行造林工作,尽量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保证其能够在贫瘠的荒漠化土地上生长。

3.4加强农村地区农田防护网建设

这是青海省高寒区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保护农田的最后一道重要保障。所以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作的重视,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当地农田小气候现状,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创造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青海省高寒区农田水利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为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青海省高寒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影响青海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因此要改变当前现状,就必须具体分析当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再结合分析结果制定优良的防御和治理对策,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生态建设水平,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为青海省高寒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芳.青海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变化及治理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4(4)

2马顺虎.关于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试验示范项目实施的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5(1)

3吕爱锋,周磊,朱文彬等.青海省土地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4(5)

4刘帅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青海省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4

篇2

如今荒漠化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全球1/4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危害,荒漠化遍及世界6大洲10多个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为此,联合国环发大会把防治荒漠化列为《21世纪议程》的优先行动领域,加快治理荒漠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使命,更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和对策,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美国 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就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为治理荒漠化“保驾护航”。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适合种植的优良物种,逐渐恢复退化植被;施行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用水。另外,国家对农作物种植者及植树者,在技术、设备、资金上给予支持。

印度 在治理土地荒漠化上也有明显成效。目前印度已利用卫星编制了荒漠化发生发展系列图。基本摸清了土壤侵蚀的过程及侵袭程度;开发了一系列固定流沙的技术。如防风固沙林,就是沿大风风向,垂直营造多层次的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组成的林带,建起绿色屏障,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再就是沙丘固定。印度西部干旱严重的拉贾斯坦邦58%的土地均为流沙和沙丘,严重威胁着农田、灌渠、公路及建筑物,他们通过种草植树等生物措施,目前已治理和固定流沙地10万公顷,既保护了环境,又改造了大片流沙地,达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以色列 在治理荒漠化上更独树一帜。以色列的荒漠化面积占其田地面积的75%。他们采用高技术、高投入的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在世人视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地区创造出了高产出、高效益的辉煌成就。为了提高荒漠化土地的产出,科技人员大力开发适合于荒漠地种植的植物资源:一是广泛引种驯化,他们派出科技人员前往世界各地,将世界上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物种广泛收集试验。其内盖夫本古里扬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就引进世界各地1000多个树种,通过驯化,许多已经适应了当地荒漠化气候。二是植物杂交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抗盐碱耐干旱的新品种。三是对作物的引种驯化和育种改良都是以市场为目标,变沙漠化劣势为自然优势,充分发挥优良品种优势、季节优势,从而保证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使治理和开发荒漠有机结合,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篇3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1-0086-07

收稿日期:2013-10-22

基金项目: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我国北方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研究”(13BJY033)。

作者简介:李红玉,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经济;王京,女,山东聊城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治理,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然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1]土地荒漠化在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加剧沙区贫困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

一、荒漠化治理问题的提出

“荒漠化”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定义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2]”在目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可谓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而且会严重阻碍相关地区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发展进程。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言,荒漠化意味着该地区的民众会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将我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研究确定为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笔者作为该调研小组成员,走访了内蒙古锡林浩特、正镶白旗、鄂尔多斯、乌审旗、额济纳旗等12个地区,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的荒漠化治理为案例。

据有关资料显示“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状况对我国北方大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野外调查与遥感数据分析表明,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草原面积近64%”。[3]笔者认为,锡林郭勒盟自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如何继续巩固和扩大治沙成果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并且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其他荒漠化地区的治理也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因此,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态势和治理成效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采取实地考察、现场测量以及与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专题座谈等形式,对该地区荒漠化情况的历史、现状等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经济与环境等多维度观察,在全面搜集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锡盟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状提出新时期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本文 以“明确选题―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为主要脉络,围绕政府职能、治理规划、资金配置、治理模式等几方面,一点带面,对我国荒漠化治理问题做出相关的探讨。

二、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锡林郭勒盟境内荒漠化地区主要是浑善达克沙地。该沙地位于正蓝旗北部,被称为“京津沙尘暴”的源头。近十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措施,该盟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主要表现在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荒漠、半荒漠半草原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进入正向演替阶段。但同时也看到,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今后荒漠化治理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这些难题主要表现为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治理的可持续性,以及治沙投入与产出、草场保护与牧民过度放牧等突出问题。

1.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

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截至2012年,浑善达克沙地大面积的沙丘一直在逐渐向南移动,威胁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4]。由锡林郭勒盟气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极端气候现象时常发生。如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从1999年到2008年全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增加到了9天,是十年前的3倍。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的苏尼特左旗为例,2011年年降水量仅为166.9mm[5],远不及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和治沙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从近几年降水情况来看,锡林郭勒盟1998年降水较多,从2003年开始降水减少,特别是2013年降水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气温却比往年高,这种高温少雨的双重因素加速了该地区的干旱。锡林郭勒盟降水变率大、降水分布不均匀,表1的一组统计数据[6]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通过锡林郭勒盟1961-2006年春夏季(3-8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累积曲线图(图1)与干旱级别标准表格进行对比,不难看出,锡林郭勒盟春夏季情况具有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春夏连旱比率较高的“双高”特征。特别是20 世纪末到21世纪初,锡林郭勒盟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干旱形势日益严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沙漠水分涵养的难度和防风固沙植被成活的难度。同时,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带给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治理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气候变暖会加剧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发展,进而导致草原退化,进一步增大荒漠化程度。

荒漠化与沙尘暴相互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锡林郭勒草原草场的少雨干旱会加速气候干燥,加剧沙尘暴灾害的频发;另一方面,沙尘暴的频发又会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草地。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背景下,这种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现象极可能会导致恶劣气候的恶性循环,在本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2.荒漠化治理措施难以因地制宜的长远规划

由于历史的或其他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前期荒漠化治理方案缺乏长远规划,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各阶段治沙规划缺乏科学衔接,给目前荒漠化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前期荒漠化治理的规划策略不难看出,不同地区的防沙治沙方案较为单一,方式方法基本相同。事实上,全盟各旗县地质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荒漠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情况,从这个方面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的精细程度还相对不高。例如水资源一项,对河流上游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与下游的利用策略就应有所区别,否则大刀阔斧的一轮治理过后,一些隐性的问题也会在此后的治理工作中慢慢显现,这势必增加防沙固沙工程一期和二期之间乃至更多治沙阶段衔接的难度。

荒漠化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复合型的系统工程,一旦不能稳步推进就会导致阶段性反复。特别是在规划方面,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更需要地方相关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一些职能部门在这一问题上认识不到位,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难以因地制宜出台有针对性的长远规划。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往往做的不到位,使有些政府部门采取“各扫门前雪”的狭隘做法,造成荒漠化治理整体力量的分散,不利于治理荒漠化下一阶段工作的整体开展。

3.防沙治沙专业研究人员和针对性成果相对欠缺

长期以来,虽然国内外与荒漠化治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不乏一些具有很强指导性质的理论和观点,但荒漠化治理的巨大工程需求相比,专业人才队伍仍然不足。在锡林郭勒盟调研中发现,成立几年以上的研究机构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取得的成果数量与质量却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真正能付诸于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进程并能大面积推广系统性成果数量非常欠缺。毋庸置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沙漠化治理中能否培高素质的稳定的研究人员队伍将成为荒漠化治理进程中的瓶颈。如何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走进艰苦地区,鼓励将实践与理论在实际问题面前有效结合起来,成为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之一。

4.过度放牧与巩固治沙成果的难题

长期以来,只提供初级畜产品的放牧畜牧业是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唯一产业。草原生产能力的下降与牲畜饲草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可能会直接导致草原面积不断缩小,牧草质量进一步退化。十年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使该盟过度放牧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但纵观全局,由于移民问题经历的时间长、移民基数大、移民转移安置难度高,造成目前过度放牧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地方群众面对禁牧、移民政策带来的暂时性利益损失过于计较,行动上不能积极配合,这也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治沙政策的落实,给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并且以往10多年治理的一般属于便于治理并且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处于荒漠化边缘,治理难度相对较易。未来治沙工程要进军荒漠化核心地段,这些地段荒漠化面积更大,荒漠化程度更高,相应的交通和用水的难题也表现的更加突出。

5.荒漠化治理资金缺口与配置问题

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成本高,专项资金缺口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2000年沙源治理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状况多变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困难也逐渐显露。目前荒漠化治理的规模和速度与构建京北绿色生态屏障的愿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前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治沙原则,接下来治理的区域转移向了交通更加不利、地理条件更加恶劣的远山大沙,而且受种苗、劳力、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困难的限制,营林造林等治沙成本进一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各地政府投入的资金数额已很难适应实际需要,而其他原因造成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沙治沙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繁多的治沙环节,各部门工作资金配额以及不同群体的搬迁落实等,都需要做好资金的科学预测和合理配置。

三、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荒漠化治理的严峻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调研组针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导为主,多渠道投资为辅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继续着眼于该地脆弱的环境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调动多方力量,精心筹划,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最终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突出重点,规模推进。在治沙区域上,以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地为治理重点,采取“封飞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结合,加大有经济价值树种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运作机制上,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农牧民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的多元化进程;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林权落实到位,保证补偿资金的积极兑现,将责权利落实到户,促进荒漠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在严格治理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建的同时,切实做好乔木绿化工作,通过城镇添绿、身边增绿,改善沙化区人居环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为本”的原则,把国家项目与地方财政投资、企业出资、部门社会投入、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城镇区域范围内,应采取“以点连带,织带成面”的方式,在把握灌溉条件和管护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城镇出入口、主要通道宜林地段绿化;建设旗县市所在地、重点苏木乡镇城防林体系;建设工矿区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打造宜居环境,并通过小环境的改善逐步推及无人区的荒漠化治理。

加强水系和湿地保护治理,合理涵养水源,从根源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系源头及河道汇水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涵养能力不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建议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把水系湿地保护治理作为治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建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争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积极落实各类建设项目,继续扩大水系周边林地面积,提高林地和草地质量。

2.加强研究,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地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步步为营,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大战役。关键问题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为今后治沙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对第二阶段治理的“远山大沙”,各级政府、研究人员及相关工程施工部门要加大对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样本,全面分析数据,保证治沙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历史久,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针对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这一综合性强、涉及研究领域多的难题,要综合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别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查研究,例如,在荒漠化治理的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就专业结构而言,既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并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在一个多元对话的平台上,展开充分的项目论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原来既有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创新项目,形成起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产学研互动的运作模式,共同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在防沙治沙推进过程中,应标本兼治,适度增加对一期工程抚育、改造等提质增效为主的建设内容和配套项目。风沙源治理工程前期在对流动、半固定沙地的治理上,主要采取的是灌草为主营林造林的方式完成,虽然这些植被在防风固沙的治理项目中起到了前期示范性作用,但由于目前这些植被生长年限已久,开始逐步衰退,低质低效林多,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已经出现了不进则退的趋势。因此在推进风沙源二期工程及一系列防沙治沙项目过程中,要兼顾前期工程的提质增效工作,把二期开发与巩固前期成果自觉结合起来。

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治沙难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样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组在综合分析锡林郭勒盟不同类型的治沙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提出资金投入与配置方面的两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锡林郭勒盟的治沙投资的力度。据数字统计,风沙源工程建设投资标准从2000年到2010年一直沿用工程启动初期的标准,尽管后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但仍达不到目前造林成本的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与效益,也影响了地方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另外,区划界定公益林总面积达2818万亩,目前获得国家补偿面积为1600万亩,在新增林地的补偿问题上存在很大缺口,给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造成了后劲乏力的隐患。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风沙源工程二期规划中,通过科学预算加大对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额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幅度相当,同时考虑到新一轮治沙工作难度增加的实际困难。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金投入“一刀切”现象。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该沙地涉及的锡林郭勒盟各旗县财政状况不均衡。据目前经济统计显示,锡林郭勒盟旗县的基本情况是第一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矿产开采为主、第三产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等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由此造成各旗县的财政收入水平不高,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内蒙古和全国平均水平,各旗县的荒漠化治理方面的资金均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各旗县人口密度、牧区人口、人均草场面积等指标均不相同,若继续采用“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财政可支配数额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异化管理和整体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采用划分更加精细的标准下拨资金,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

4.养草治沙,切实解决好过度放牧问题

根据调研研究发现,近几年锡林郭勒盟的过度放牧现象是在自然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季节性草畜矛盾是造成当地牧民过度放牧的自然因素的主要方面,此外季节牧场产量的不平衡以及当地小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也构成了锡林郭勒草原超载过牧的自然因素。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试图通过人工干预不利自然状态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难度很大,也缺乏现实的理论依据。因此,应该更多关注人为因素,从牧场管理体制和经济方面予以政策引导和支持,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完善草原产权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草原的过度利用。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锡林郭勒盟下属各旗县“双权一制”的落实程度深浅不一,导致当地有些牧民在观念中仍将草场看作公有,并不能将自身利益和草场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议锡林郭勒盟各地政府根据本旗县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草牧场有偿承包期,增强牧户对承包草场的责任感,鼓励牧户本着追求长远利益的原则对草场进行投资建设,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寻求草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政策,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草原产草能力,切实减轻草场压力。解决草场压力应从“外部减压”和“内部提升”两方面入手。其中,外部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目前牧区的人口数目相对较多,必须的生产生活需求导致的草场退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牧区的牲畜对草场的影响。今后治沙工作中应继续将“生态移民”政策放在防沙治沙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变牧户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压缩牲畜数量等措施,减少外部不利因素对草原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压缩牲畜数量并不意味着减产减收、损失牧民的合理收入,而是积极改变以往牧户“数量多=收获大”的错误观念,通过选用优质畜种、优化畜群结构的方式来追求质量的提升。就“内部提升”而言,扩大人工草场面积,提高草场产草能力也是缓解草场压力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工草地作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既可以弥补天然草场产草量低的不足,又可以很好地为家畜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因此,人工草地对于维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均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场面积(包括多年生人工种草保有面积和一年生人工种草面积)仅有95646.6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54%[7],这样的数据表明人工草场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通过加快草场扭转机制建设和组建民间经济组织,缓解控制放牧带来的压力。牧民转移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一直以来是锡林郭勒盟荒漠化治理的难题。目前锡林郭勒盟牧民草业合作社机制建立的比较完善,全境草业合作社数目达900多家,但缺少规模更大的移民转移安置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从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入手,建立民间经济组织,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还要继续实施退耕还草政策,整个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证明,过度农耕都会导致草原退化、生态受损。只有合理保护草地生态,才会有效地阻遏沙化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为今后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简单的传统模式,必须突破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当地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两个国家围绕国际市场需求,采取牧业―奶、肉加工业―牧业―奶、肉加工业的良性循环,通过畜牧业促进奶产品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审时度势发展沙产业,治沙成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早在198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就提出沙产业(Desertculture)[8]的概念。沙产业开发有多种路径,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沙物质开发、种苗产业升级、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沙产业。产业开发要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治理荒漠化,拯救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主体”的投资定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并积极吸引外资和企业入驻,在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生态移民解决好就业问题,带动政府财政收入,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最终形成荒漠化治理的良性循环。

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如前所述,传统、粗放的放牧方式已经有悖于中国北方沙漠地区脆弱的环境特点,零散的、不成规模的单纯依靠增加初级畜产品来谋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必然会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像地处防沙治沙前线的锡林郭勒盟,“更应迅速从对草原掠夺式利用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转投向以草原为依托的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生产方式”[9]。因此,一方面当地生产部门应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获得更高的草地生产率、畜群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和地方政府扶持,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引导沙地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流通,提高农牧民从业率,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 我国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1-06.

[2]土地沙漠化[EB/OL].http:///tdzt/zdxc/tdr/21tdr/tdbk/201106.

[3]李政海,鲍雅静,王海梅,等.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状况及原因分析[J].生态环境,2008(6):2312-2318.

[4]乃日斯克,李杨浑. 善达克沙地退化,威胁京津生态 [EB/OL].http: http://, 2012-05-29.

[5]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1:288.

[6]马清霞,王星晨,高志国. 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气候因素分析[J].北方环境,2011(12):31-34.

[7]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2012锡林郭勒盟统计年鉴[C].内部编印,2012:79.

篇4

>>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浅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探讨 探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策略分析 浅议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中3S技术的防治作用 浅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 关于荒漠化治理与水土保持的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发展规划的研究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谈荒漠化的防治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转型发展之路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心灵的荒漠化与救赎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对策的思考 论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的完善 浅谈水土保持与水利发展的关系 水土保持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WEB的水土保持信息表达与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10-23.

[2]吴发启,王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3):24-28.

[3]程云,张洪江,徐迎寿,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85-186.

[4]宋伟朝.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初探[J].文理导航,2013(9):19-19.

篇5

    第二条 本省生态草建设区域的具体范围,依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生态草建设规划确定。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态草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草是指以草本植物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植被。

    本办法所称生态草建设,是指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采取封地管育、植灌种草、林草结合,促进植被恢复和改善,治理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性和工程措施。

    本办法所称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指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

    第五条 省及生态草建设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本行政区域内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草建设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生态草巡护稽查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草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省及生态草建设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牧业、土地、水利、环境保护、、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生态草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 生态草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二)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保护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三)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四)国家投资与地方多渠道投入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五)坚持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

    第八条 生态草建设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草建设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并实施考核。对在生态草建设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愿的前提下,捐资或者以其他形式开展公益性的生态草建设活动。

    第九条 省及生态草建设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草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十条 生态草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生态草建设规划应当对治理荒漠化土地,实施生态草建设的时限、步骤、措施、植被恢复标准等作出明确规定。

    凡从事生态草建设活动以及在生态草建设用地上进行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草建设规划。

    第十一条 省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生态草建设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生态草建设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生态草建设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草建设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 生态草建设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生态草建设规划。

    第十三条 生态草建设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生态草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组织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种植生态功能较强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第十四条 省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同其他有关部门对生态草建设用地的面积、植被构成、生产能力、灾害等基本状况实行监测,并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第十五条 建立省荒漠化治理基金制度。荒漠化治理基金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和认治投资等方式筹集。

    荒漠化治理基金必须用于生态草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十六条 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生态草建设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建设生态草实验示范基地,引进和培育优良草种、树种,提高生态草建设技术水平。

    第十七条 生态草建设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及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进行公益性生态草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优先提供建设用地和进行技术指导。

    从事公益性生态草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将种植的植被委托他人管护,或者交由当地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护,并应当按照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治理。

    第十八条 从事营利性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

    第十九条 生态草建设区内国有荒漠化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生态建设规划,确定生态草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

    生态草建设区内集体所有和依法确定由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有荒漠化土地,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生态草建设,土地使用者或者承包经营者也可以委托他人,或者与他人合作进行生态草建设。委托或者与他人合作进行生态草建设的,应当签订协议,协议书应当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 从事营利性荒漠化治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治理活动开始前,向治理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治理申请,并附具下列材料:(一)治理土地权属的合法证明文件;(二)符合生态草建设规划的治理方案;(三)治理所需的资金证明。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项所称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范围界限;(二)阶段治理目标和治理期限;(三)主要治理措施;(四)植被管护措施;(五)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二十二条 为进行生态草建设而取得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必须采取治理措施,按照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标准和治理方案完成治理任务;并不得改变生态草建设用地的用途。

    第二十三条 经过治理达标的地块,植被的平均覆盖度应达到85%以上。治理者完成治理任务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规定,应当向县级以上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的,应当发给治理合格证明文件;验收不合格的,治理者应当继续治理。

    第二十四条 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生态草营利性建设活动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取得不超过50年的土地使用权。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生态草建设活动的,应当在法定的使用期限内由双方按合同约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采取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当事人各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签约各方的权利义务、面积和等级、四至界限、承包期限、收益分配和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二十六条 承包期内,承包方应得的承包收益,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个人承包的生态草建设用地,在合同规定的承包期限内,允许继承人继续承包。

    承包期满,发包人继续发包的,原承包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包权。

    第二十七条 生态草建设用地的承包经营权,经发包方同意,可以流转,实行合作经营的,经合作各方同意,可以流转。

    第二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投资进行荒漠化土地治理的,可以依法免征或者减征有关税收。

    第二十九条 禁止在生态草建设用地上擅自从事挖沙、取土、耕作、刮碱土、挖植物等破坏生态草建设用地植被及其建设设施的活动。

    第三十条 禁止在生态草建设用地上放牧。

    第三十一条 确因科研、教学需要,到生态草建设区采集标本的,应接受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禁止擅自向生态草建设用地上排放污染植被的废液、废气、废渣。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以下各种行为,由县级以上生态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委托生态草巡护稽查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不按照治理技术标准和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擅自改变生态草建设用地用途或经验收不合格又不按要求改正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擅自从事挖沙、取土、耕作、刮碱土、挖植物等破坏生态草建设用地植被及其建设设施活动的,责令其停止破坏活动,限期恢复植被,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在生态草建设用地上放牧的,责令停止放牧,赔偿损失,并按放牧大牲畜每头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放牧小牲畜每只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罚款总额度不超过1000元。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擅自向生态草建设用地排放污染物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生态草建设资金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生态草建设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监察机关或者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对于拒绝、阻碍生态草建设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触犯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

关键词: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应用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资源大量地开采,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法,逐渐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土地荒漠化是诸多环境问题中比较严峻的一个内容。从现阶段土地荒漠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呈现出发展扩大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强化对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1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沙治沙造林的作用分析

1.1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环境正处在不断地恶化的状态,土地的沙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和体现,这一问题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重视。土地荒漠化不仅对自然环境有了严重破坏,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后代的生存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土地的荒漠化是阶段,形成的一个过程,故此对这一问题的防治也要结合实际,按照其体现的特征进行针对性防治。在沙漠化的初期阶段是小面积的松散流沙以及地表水的减少等特征,这对畜牧的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沙漠化的程度愈来愈严重,故此就需要采取全新的应对方法。

1.2防沙治沙造林的主要作用分析

沙漠化主要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严重,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程度愈演愈烈。因此,要想改善当地的沙化问题就要展开防沙治沙造林措施,通过这一技术手段来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加重,或者减缓沙漠化的进程。通过植松造林治沙的技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而增强绿化的范围,能够有效改善沙化现状,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种植的树木相对较多,这对土壤的质地就能起到改善的效果,在农业上的发展也能见到成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种植损失。

2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及实际应用探究

2.1防沙治沙造林技术分析

经过多年的防沙治沙造林所获得的经验,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防范措施上也比较多样化,大苗深植技术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沙治沙技术。这一技术在对流动的沙丘防护上卓有成效,是防御沙埋、风蚀以及干旱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不定根萌发,也能有效增加植株的稳定性,有效节约了沙障的设置和补栽技术的高成本费用,这样就在低成本的基础上,使沙漠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大苗深植比较适合在流沙以及干旱影响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加以应用。

另外,还有飞播治沙造林技术,这一技术主要在范围相对比较大,并且土地集中在干旱或半干旱的盖沙黄土及黄土区的情况下使用。这一技术的最大特征是速度上相对较快,并节约了人力,大面积的治沙造林效率相对比较高,最为重要的是造林成活率要比人工的高。但需要充分考虑地形问题和飞机的安全问题,在树种方面要选择耐风沙以及生长和繁殖能力相对较强的品种,例如,扬柴以及沙棘等。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相关防沙治沙造林技术,例如,容器苗固沙造林技术和针阔、灌木造林技术等。

2.2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探究

在实际中有效应用防沙治沙造林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土地荒漠化问题,其中对植松治沙造林的技术应用就是一个较好的改善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可通过多种方法实施,种植过程中要采取垂直造林的方式,要保证坑的周围大小、深度等符合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植松的质量。将后面挖坑的土填入到前面坑中,提高种植速度。再者就是要保持合理的种植距离,以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通过相关的种植设备提高种植成活率。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固沙林的面积,适当加大农防林的比重,这样能够起到以短养长的作用,最大程度地让沙区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来。

结合沙漠化的种类和实际情况实施造林技术,主要有沙柳栽种技术、人工挖壕栽柳技术以及蓄力开壕造林技术。蓄力开壕造林技术,首先要选择覆盖率在20%的地段来实施造林活动,在播种之前要对其蓄力开犁沟,或者是采用犁牛踩踏的方式对地面加以处理,然后选择柠条等混合式的播种。

沙区存活较多的灌木时可采用沙柳栽种技术,可就地取材,有效节约了成本。截取2年还没有萌芽的沙柳,埋入地下,地上和地下要保持平衡。在这一树种长到2m多时栽种,就能提高其成活率。

人工挖壕栽柳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沙丘地,挖掘1m的壕沟,在两侧栽种抗旱的树种。针对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沙丘,可挖掘积水坑,这样就能使得地下水在此集聚,再在周围栽种树种。

通过营养袋育苗技术也能够起到防沙治沙的作用,由于不需要缓苗期,能加快苗木的生长速度,从而减轻育苗的管理难度。但需要重视几个方面:树苗选择1年生,高度达到8cm,并且有着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幼苗。移栽的过程中要保障其完整性,移栽之前要在营养袋内灌足水,还要距离造林处较近。这样才能将造林技术的实施最大化地完成。

篇7

反思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深刻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我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域,天然草地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历史上曾以美丽富饶,“草过于马脊”,“风吹草低见牛羊”而著称于世。美丽辽阔的草地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天然绿色屏障作用。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人口猛增,需求扩大,盲目开发土地、草场,造成生态失衡;90年代以来,由于忽视生态保护,单纯追求粮食、牲畜增长数量和速度,低水平粗放经营,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呈现出“加速化”、“普遍化”、“重度化”和土地生产能力弱化、地区贫困化的严重局面。

加速化――土地退化、沙化速度加快,越来越快。据资料显示,60年代草地退化面积大约为18%,80年代扩展到39%;从90年代到2000年则扩展到735%。60年代,浑善达克沙地沙化面积大约只有193万平方公里,90年代初扩展到304万平方公里,90年代末扩大到379万平方公里,现在已达414万平方公里。五六十年代流动沙丘仅有2%,半流动的占5%,2000年已达到1682%和3399%。同时,沙尘暴发生频率加快,次数增加,时间提前。锡盟扬沙和沙尘暴天气,60年代平均每年6天,现在增加到20多天,波及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远。

普遍化――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区域内一种普遍现象,并在整体上处于迅速扩展之中。据统计,2000年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率已达73%以上,其中风蚀化荒漠约占5914%,水蚀化荒漠约占1267%,重度盐渍化荒漠约占144%。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周边旗县,风蚀化土地达75%以上。

重度化――就是非荒漠化土地转为各类荒漠化土地的速度加快,严重程度提高。据调查,到2000年,整个沙源治理区,风蚀荒漠化土地中,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度的分别占到6374%、2431%、794%和04%,而且每年分别以105%、55%和338%的速度向中度、重度和严重度转变。赤峰市荒漠化土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4%,其中重度化土地面积占2891%;锡盟大草原严重退化面积已达19亿亩,占草地总面积的64%;苏尼特草原几乎全部荒漠化,并与浑善达克沙地连为一体。

草地(包括部分耕地)生产能力弱化――主要表现在草地植被由茂密变稀疏、覆盖度降低,草种群落结构组成贫乏化,原生高产优质牧草部分或大部分消失,非牧性杂草增生;部分耕地风蚀沙质化,肥力尽失,成为不毛之地,由此导致生态功能的消退和生产能力下降或丧失。一是生物总量减少,草群平均高度从70年代的70cm降至现在的不足25cm;植被平均覆盖度由375%降至212%,平均产草量由103公斤/亩降至41公斤/亩。二是可食性牧草特别是优质草减少。轻度沙化的减少30―45%、中度的45―70%、严重的90%以上。与80年代相比,二等草地由18亩养1只羊现增到36亩,三等的由40亩增至110亩,四等的由50亩增至130多亩。单位草产量和质量越低,越超载过牧,形成不良循环。

地区贫困化――由于荒漠化破坏了生产力,有的失去了基本的生产条件,形成区域性生态化贫困。风沙源治理区34个旗县(市)中,有国家级贫困县16个,自治区级的8个,分别占自治区总数的5334%和4211%,成为自治区最贫困的地区。

残酷的历史事实说明,错误的发展观是造成生态灾难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反思历史,面对现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促进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风沙源治理工程,解决面临的问题,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一)制定和完善沙源治理工程总体规划,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规划是工程实施和管理的灵魂,是建立科学管理、科学施工的前提。但当前有些地方规划不到位或不完善,尤其是上下两级在项目安排和投资方向上,互不衔接,有的严重脱节,形成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必须以规划行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工程的总体规划。凡规划不到位、不完善的,都应进行修订完善;没有规划的要抓紧制定。规划必须弄清沙源区生态资源情况,明确治理目标和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并落实到位;要提出治理措施、时间和步骤;要明确后续产业和加快发展的政策等。自治区和盟市的总体规划,要以旗县的规划为基础进行调整、修订、完善,使上下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为了保证规划质量,自治区应提出规划指导大纲,并对盟市、旗县参加规划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最后要经有关专家和主管部门专业人员,分盟市进行规划评审,最后由发改委批准实施。

(二)加强统筹协调,改进项目选择和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投资效益。

1确定工程项目,要实行双向选择。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每年的工程项目,要据国家计划要求,及时与下面沟通,由单方决定为上下双方协商决定,使项目更符合实际,减少投资“漏洞”,保证投资安全。同时,要提前安排下年度项目任务,并力争在上年12月前下达,以增加施工准备时间,保证工程质量。

2改作业设计审批制度为备案制,提高时效和指导作用。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作业设计由“有资质”单位承担和审批。实践结果表明,一是沙源治理项目点多、面广、少数“有资质”单位,根本难以承担,完全由旗县有关部门自己搞;二是审批不及时,有的拖至6、7月乃至11、12月,延误了有利季节,影响施工质量;三是以“审批”为名,进行乱收费。沙源治理工程项目,主要是人工、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治理以及打井、修渠、筑小塘坝等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旗县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多年从事这些工作,完全有能力承担设计和施工,规定由上级“有资质”单位审批,除增加程序和运行成本,没有实质性作用。另外,旗县有关部门技术人员搞作业设计没有经费,而上级“有资质”单位则借“审批”之机,举手之劳,收取作业设计费。这是极不合理的,属于“合法”的乱收费,应及早取消。按照谁设计谁收费的原则,应将设计费发给旗县主管部门,用于作业设计补助和前期准备工作。

3改监理制为督查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工程监测。监理制是基本建设的一种制度保障。但是,沙源治理工程根本不同于基本建设,有强制性标准和监理手段。沙源治理主要项目多以种树种草为主,上千万计的树苗、草籽,难以全部监测,飞播造林种草,种子被“一风吹”了,监理也无可奈何;没有作业设计,也得开工,项目不合实际,也不能变更;而且,一个监理组两三人(多是退休干部),管两三个旗县,既没有交通工具,又无先进监理手段,在短时间监理几万亩、几十万亩一齐施工的项目,是不可能的,跑马观花也办不到。实践证明,监理的形式大于作用。另外,整个监理费每年支出近千万元,实际用于监理工作支出的不过30%左右,大部分成了所谓监理公司的“合法”收入,吃生态建设“大锅饭”。所以,改监理制为督查制实为必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派督查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既保证按规程施工,又可节省一笔不必要的开支,防止和杜绝腐败现象滋生。应将这笔不小的“监理费”,用于治理工程项目技术承包,亦或用于生态监测网站建设,以实现监督管理信息化,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三)进一步规范治理项目标准,优化治理结构,突出重点,加大投入。

1调整规范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及投资标准。实践证明,水源工程每处1万元是脱离实际的,导致遍地开花,低质量、低效益。2003年8月,国家水利部在《指导意见》中对“一处”作了界定:即水窖、蓄水池和小塘坝等小型拦蓄水工程,以拦蓄总库容每200立方米为1处,节水灌溉面积每3公顷为1处。这个规模投资1万元根本不够。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域多处于高原贫水区,应按不同项目实际,确定投资标准。以机电井为例,百米深井加配套至少需10万元左右;水窖、蓄水池、小塘及节水灌溉设施等,应按规模大小核定标准,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杜绝虚假工程。在项目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采补结合。控制高耗水项目,实现水资源生态平衡,永续利用。

2进一步明确退耕还林(草)项目标准与范围,优化治理结构。“退耕地”的界定,应以坡度和沙化等级作为标准,即坡度大于15°、沙化程度3级以上的耕地,原则上纳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坡度低于15°、沙化程度3级以下的,要作为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治理,使该退的退下来,该治理的治理上去,以优化整体治理结构和工程实效,亦保证粮食生产和安全。牧区要取消“引农入牧”等违背草地生态规律的口号,对“高产饲料地”要作出明确界定,避免大搞“小而散”遍地开花的“饲料地”,造成建设中的破坏,出现集中治理,分散破坏的不利局面。对垦草种田包括不配套的小而散的草库伦,要按照“已垦草原退耕还草”的要求,实施退耕还草。

3要突出重点,加大草地禁牧区、生态保护区以及封山育林(草)区的建设,充分利用自然更新能力,恢复植被和生态。沙源治理区虽然生态严重恶化,但大部分草地、沙地植被更新的条件并未完全丧失。实践证明,只要杜绝牲畜啃食、践踏和人为破坏,即使在半流动沙丘上,原生草木植物的恢复2―3年就见成效,3―5年就可以基本固定。各地要认真总结草地、沙地自然恢复的经验,并加以人工技术促进措施,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形成。

4要增加防灾和管理经费。近两年蝗虫、鼠害已给恢复的草地造成了很大危害。随着种树种草、围封、禁牧面积的扩大,管护和防火、灭虫、灭鼠等任务越来越大。“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如果管护不到位,不仅影响树、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甚至使治理成果毁于一旦。管护和灾害防治已刻不容缓。这方面所需资金,应纳入工程总投资中,列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四)推进体制创新,探索建立生态资源法人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生态建设、保护与利用一体化。

目前,一些地方实行划分到户或个人承包,但其只重收益,忽视保护。要防治大面积林草地的虫鼠灾害,或林草地更新等,根本无资金。要解决面临的管护、抚育、更新等难题,做到永续发展,必须按照生态资源的公共属性和市场化原则,创新体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元化。比如建立由农牧民+集体+公司组成的生态资源经营联合体,实行股份化管理,建用管结合,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实行有偿出让或拍卖,引进资金和龙头企业,由企业独资经营等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使用谁保护,谁破坏谁补偿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国家和自治区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便地方有法可依。

(五)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化贫困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沙源治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农牧民收入增长不快。为了保证沙源治理工程健康发展,必须把发展后续产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纳入总体规划之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壮大。一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加快发展后续产业规划和措施,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定位;要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改变粗放经营方式,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二要大力培育、引进和壮大龙头企业,搞好小区建设,组织各类专业协会,形成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小区)+农牧户的产业化体系,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三要制定加快后续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产业建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以及技术、物资、设备支持;金融部门要提供低息优惠贷款或专项政策性贷款;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彻底解决当地生态化贫困问题,并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构建新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篇8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一个保护全球土地资源的多边环境协议,核心是各国政府、地方公众和民间组织合作制定国家和次区域/区域的行动方案,以及通过这些方案实现履约。20年来,履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的短缺,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履约工作困难重重,全球土地资源仍在继续丧失,荒漠化仍在继续发展。

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威胁,超过2亿500万人遭受着荒漠化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耕地和牧场变得贫瘠,使得100多个国家超过10亿人的生计处于危险境地。为此,在联合国主持下,开始了缔结一项防治荒漠化法律文书的谈判,于1994年6月17日在法国巴黎外交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 (简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本文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于1996年 12月26日生效。这是发展中国家推动下缔结的一个保护全球土地资源的多边环境协议,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个称为“里约公约”的重要多边环境协议之一。《公约》现有195个缔约方,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由联合国管理。中国于1994年10月14日签署该公约,并于1997年2月18日交存批准书。

《公约》于 1997年5月9日对中国生效。

公约主要内容

《公约》的目标是在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在各级采取有效措施,并在符合《21世纪议程》精神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协助受影响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执行一项长期的综合战略,同时在所影响地区重点提高土地生产率,恢复、保护并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土地和水资源,从而改善特别是社区一级的生活条件。

《公约》认识到荒漠化的物理、生物和社会经济方面,认识到改变技术转让的方向使其向需求推动方向转变的重要性,以及认识到地方公众参与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性。它的核心是各国政府与捐助国、地方公众和民间组织合作制定国家和次区域/区域的行动方案,以及通过这些行动方案来履行公约。这些行动方案是为了在国家一级解决荒漠化和干旱的根本原因,并寻找出预防和改变荒漠化的措施。国家方案还要有次区域或区域的方案加以补充,特别是在涉及跨境资源,譬如湖泊和河流的时候。《公约》还有五个关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北地中海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区域实施行动方案的附件。

《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缔约方大会。全球环境基金是公约的资金机制。缔约方大会下有一个辅助机构,叫“全球机制”(Global Mechanism)。“全球机制”是《公约》建立的一个为了帮助缔约方大会促进实施公约有关活动和方案进行集资的机制。缔约方大会下还有两个附属机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履约审查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为缔约方大会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建议和信息,履约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履约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履约的建议。

缔约方大会

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决策机构,从1997年至2001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从2001年来,缔约方大会每两年开一次会议。缔约方大会负责审议各缔约方递交的关于如何实施在《公约》下作出的承诺的报告,然后在这些报告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它也有权对《公约》做出修改或者通过新的附件。

到2014年,《公约》共召开了12次缔约方大会。下面对最后4次大会的情况作一介绍。

《公约》第8次缔约方大会于2007年9月3日至1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议会大厦召开。会议开始时进展顺利,各国纷纷表示支持新起草的实施该公约的《实施公约10年战略计划和框架》(2008-2018)(简称《10年战略计划》)。

大会通过了29项决定,其中5项是与审议公约执行情况委员会有关,8项与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关。代表们对通过的《10年战略计划》特别重视,因为该决定使他们看到了将重点放在实施《公约》上的希望。关于国家报告和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决定是对《公约》的实施机制的改革,也将进一步推动《公约》的实施。

9月14日,是会议的最后一天,首先通过了一系列决定,但关于秘书处预算的决定一直达不成协议。会议开到第二天清晨,由于日本的反对,这项决定最后没有得到通过。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主席宣布,大会决定当年联大期间在纽约召开一次《公约》缔约方特别会议,讨论这个决定。

同年11月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荒漠化公约》第1次缔约方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如下决定:《荒漠化公约》秘书处2008-2009年两年预算以欧元计算增长4%,其中2.8%的增长将由各成员国按比例分担,而第8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办国西班牙以自愿捐款方式承担其余的1.2%。这个决定可以勉强维持《公约》秘书处的运转,但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批准的经费用来发工资后已所剩无几,很难有效地组织实施《公约》的活动。《公约》的实施将继续面临许多的困难。

《公约》第9 次缔约方大会于2 0 0 9 年9 月2 1 日至1 0 月2 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是2 0 0 7年通过《实施公约1 0 年战略计划和框架》后的首次缔约方大会。

这次大会在下列问题上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相关决定: 审议公约执行情况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全球机制”和秘书处四年工作计划和两年工作方案;“全球机制”和秘书处;联合国联合调查处(Joint InspectionUn i t)对“全球机制”的评估;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运转;地区协调机制的安排;通讯战略,以及方案和预算。

这次会议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包括通过了方案和预算的决定,使《公约》的预算略有增加;决定制订用于确定全球土地退化程度的影响指标(impactindicators)和评估防治荒漠化活动开展程度的绩效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决定审议公约执行情况委员会成为缔约方大会的一个长期附属机构;决定建立区域协调机制(regional coordinationmechanism)。在“全球机制”问题上,缔约方大会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于2011年10月10日至21日在韩国昌原举行。会议通过了40项决定,其中一项是决定将“全球机制”的管辖权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移交给《公约》秘书处,从而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影响《公约》执行的问题。大会还通过了要求《公约》执行秘书积极筹备和参加2012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预算的决定将秘书处的预算保持在原有的水平。

《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于2013年9月16日至27日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行。大会通过了41项决定。大会决定建立一个科学政策工作组(science PolicyInterface, SPI)。工作组由科技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15名来自不同区域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组成,目的是对与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有关的会议或网络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结论和建议;大会通过了关于科学知识交流网站(ScientificKnowledge Brokering Portal, SKBP)的决定。网站目的是促进在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领域科学知识的管理,包括传统知识、最佳实用技术和成功经验。决定要求秘书处与其他组织加强合作,做好这个网站。代表们希望,通过上述两项措施使《公约》成为全球在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方面科学知识的权威。

大会决定将“全球机制”搬到波恩,和《公约》秘书处在一起办公,由秘书处管理,同时在罗马保留一个联络办公室。关于预算,大会决定保持零增长。

履约状况

20年来,《公约》在艰难中前进。许多缔约国建立了履行《公约》的国家机构,制订了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公约》的要求,许多国家制订了国家行动方案,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北地中海地区和中东欧地区还制订了区域行动方案。在这些国家和次区域/区域行动方案的框架下,开展了一些合作活动,例如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举行了一些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荒漠化的治理。

但是,《公约》的履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困难。

资金问题

《公约》的实施,资金一直是最大的障碍。 《公约》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实质性资金资源和其他形式的资助,缔约方大会决定全球环境基金是《公约》的资金机制。由于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荒漠化本身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问题,发达国家对此一直没有像对气候变化等其他全球环境问题那么重视,也不愿意拿出足够的资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历年来,全球环境基金提供给它的活动和方案的资金一直较少。

这个公约一直被称为三个“里约公约”中的穷妹妹。此外,在每次缔约方大会上,预算,包括中期和长期的预算,也是争论的焦点。日本等国家一直反对给《公约》秘书处增加预算,发展中国家一直支持增加预算。在每次缔约方大会上,关于预算的决定总是最难通过的。第8次缔约方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开到第二天早晨,关于预算的决定还是没有通过。其他缔约方大会也往往要开到第二天上午,最后达成预算零增长或略有增加的妥协决定。即使是后者,增加的水平还往往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欧元美元兑换率变化以及秘书处和“全球机制”职员工资增加造成的预算增加。所以,多年来《公约》的实施困难重重,进展缓慢。《公约》秘书处有限的一点经费,只能用作行政开支,很难还有经费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实质性的履约活动。

“全球机制”

“全球机制”是帮助缔约方大会促进实施公约有关活动和方案进行集资的机制。长期以来,“全球机制”和《公约》秘书处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全球机制”单独集资,单独开展活动,与秘书处有很多重复。两机构的矛盾影响了《公约》的履行。发展中国家一直主张将“全球机制”并入秘书处,以提高《公约》的效率和效益,但遭到发达国家的反对。在多次缔约方大会上,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协议。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了突破。大会决定将“全球机制”的管辖权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移交给《公约》秘书处,第11次缔约方大会又决定将“全球机制”办公室搬到波恩,与公约秘书处一起办公,并由公约秘书处管理。这个多年未决的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

区域协调机制

关于在区域一级是否要建立机构的问题,也一直是缔约方大会争论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在地区没有正式《公约》的派出机构,只在一些地区设有一个区域协调员,有的还有一二个项目官员。由于人手少,资金缺乏,很难发挥大的作用。在历次《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各区域设立地区办事处,而发达国家因为担心增加预算而反对。在第9次缔约方大会上,双方达成妥协,决定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北地中海地区和中东欧地区建立区域协调机制(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mechanisms),由秘书处和“全球机制”分别派员组成,负责所在区域《公约》实施的协调。根据这个决定,在各区域建立了区域协调处,成员编制分属秘书处和“全球机制”。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虽然机构是有了,但经费没有增加,《公约》在地区一级的实施还会有很多困难。

荒漠化不但破坏土地资源,使其丧失生产力,使那里的人民失去生计,而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困难重重,荒漠化治理成效甚微,全球土地资源仍在继续丧失,荒漠化仍在继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组织的“2005年生态系统评估”,全球4%的碳排放是由于干旱地区的荒漠化造成的,恢复退化的土地可以提高土壤封存碳的能力,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因此,《防治荒漠化公约》正在努力加强与气候变化法律文书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譬如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开展活动,取得需要的资金。

篇9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地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73-1

1案例教学法及其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课程目的,以生活当中的真实事例进行加工创作,或者以教材为基础将其中的知识综合起来,编辑成为具有情景行、逻辑化的案例,将案例作为传授知识、教学研究的教学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主要以对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和报告写作为主。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应用。具体到高二地理教学当中,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而在案例教学法当中,要求学生必须广泛的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并针对教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可以说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二,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将生活与地理的学习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案例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渐渐的喜欢上了地理学习,提高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高二地理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深化和实际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这一要求,笔者以《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进行分析。

2.1教学目的

第一,从山西省的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其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劣势,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第二,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的重要性,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了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保护煤炭资源开发区域环境保护措施。

2.2教学程序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应该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以课文内容为主线。

(1)第一部分“资源开发条件”教学

资源开发条件主要是指资源、市场和交通条件,这是煤炭资源开发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材当中做好标记,找到山西的主要煤田位置。然后分析各个条件,对山西煤炭发展的影响。按照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最大,结合图3.2和思考题,得出结论“煤炭仍然是世界上和我国主要的能源利用类型之一”,在这里要进行知识的延伸,补充“市场最终决定工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接着分析交通条件对市场的影响,明确的指出交通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市场范围,大大增加了市场需求量。在这里要结合图3.4培养学生的赌徒能力。以当前煤炭市场发展中的一些例子,说明我国煤炭生产中面临的问题。

(2)第二部分“能源基地建设”教学

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上一节内容的对策,主要从资源、市场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同时说明条件与对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最近两年,煤炭市场虽然不景气,但是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还能继续扩大煤炭开采量。在交通条件上指出,山西位置优越,交通比较发达,有着比较旺盛的市场供应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从价格、环境效益、运输成本和山西省缺水四个方面讨论和思考输煤与输电的利弊,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列出具体的例子。比如说A小组代表E同学在代表小组认为山西煤炭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如内蒙古的煤炭输出价格720元/吨,山西煤炭输出价格平均为680元/吨,这样的举例说明更具说明力。当然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三个条件的影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举一些最近几年煤炭市场发展的例子,说明山西煤炭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第三部分“环境保护与治理”教学

煤矿的开采不但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何处理好煤矿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教材当中列出了三个方法,也就是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煤矿开采利用产生的污染物,同时要调整产业结构,做好产业链的升级和改造;同时要加强“三废”治理。当然,环境治理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的例子,理解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如对于煤矿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如植树造林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其它措施,如利用人工网格减少水土流失与泥石流灾害,引进生态管理系统,加强当地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等。

3适当的进行案例拓展

从基础知识应用的角度来讲,适当的拓展知识既是知识深化的需要,也是为了将来的高考做准备。比如说在学习荒漠化治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些世界上著名的荒漠化案例,比如说我国内蒙古草原的荒漠化问题,针对不同的荒漠化问题,指出治理这些问题的措施。比如说北非的荒漠化问题主要是因为洋流、背风坡等问题导致的,当然认为因素也是导致荒漠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高考重要内容,可以在教材的案例之外开设一个专题,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当然所列举的题目可以在作业和考试当中出现,在案例的内容选择上教师应该精挑细选。当然,拓展的案例内容要与教材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起到对课堂内容深化的作用。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知识规律和学习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地理逻辑思维体系,学会知识迁移运用,通过案例教学法达到举一反三、深化知识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陕北地区 深栽造林技术 装备 可行性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S776.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对于生态的建设发展与保护。荒漠化作为一种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的生存以及生产发展中都有着非常不利的作用和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受的关注度都比较高。我国作为土地荒漠化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现代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中,对于荒漠化治理以及改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植树造林作为改造与治疗荒漠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进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疗与改造中,其作用优势尤为突出。陕北地区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干旱区域,在进行荒漠化改造与植树造林建设中,更具有研究价值和作用意义。下文将通过对于陕北地区气候特征以及植树造林条件的分析,实现该地区植树造林中深栽造林技术实施可行性的分析研究,进而对于该地区深栽造林技术应用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该地区深栽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该地区植树造林与绿化建设的发展进步。

1陕北地区实施深栽造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陕北地区地处我国的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虽然日照充足、热能丰富,但是由于气候的冷热温差比较大,再加上地区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的夏季,年降水的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再加上一些历史发展因素以及经济建设因素的作用影响,导致该地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对于陕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都有着极为不利的作用和影响,是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迫切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之一。植树造林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陕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发展治理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陕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冷热交替变化,导致该地区气候以及植被的生长受到风力与水力的作用影响比较突出,再加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导致该地区的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风沙区和土质结构比较松散的丘陵区,为该地区植树造林开展中深栽造林技术的应用实现提供了相应的可行性。其次,陕北地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该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该地区荒漠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植树造林以及深栽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该地区全面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为深栽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最后,陕北地区的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栗钙土与黑垆土,随着生态自然环境的长期演变与发展,导致该地区土壤腐蚀与冲刷比较严重,成为有机质含量较少的风沙土与黄绵土的聚集地,使得土壤的存水能力非常差,植被生存异常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植树造林实施,以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同时,进行深栽造林技术的应用实施,就具备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之,应用深栽造林技术进行陕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开展实施,不仅能够有效防止该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加剧,同时对于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减少噪声污染等,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效果意义。

2陕北地区深栽造林技术装备的分析研究

结合陕北地区深栽造林技术的应用实施情况,以深栽造林实施中对于深松插干植树机的具体应用为例,通过对于该技术装备性能特征以及结构原理的分析研究,对其在陕北地区深栽造林实施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该地区在应用深松插干植树机进行植树造林应用中,为了保证干旱地区栽植苗木的成活率,通过在深松插干植树机中多增加设置了一个深层压实犁刀,以进行栽植苗木底部土壤的压实,提升栽种苗木的成活率,提高该地区植树造林的成果。深松插干植树机在植树造林应用中通过应用深松齿进行栽植苗木沟壑的开垦,这种开垦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对于地表产生的破坏作用比较小,并且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后通过在深松齿两侧进行薄片开沟犁刀的安装应用实现深层土壤的压实,以保证栽植苗木覆土较深,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最后,通过深松插干植树机的镇压轮对于苗木栽种过程中由于挤压而隆起的土壤进行压平,实现苗木的栽植,起到植树造林的作用效果。此外,在应用深松插干植树机进行苗木栽种应用中,对于苗木间距的设置主要是借助株间距显示器实现苗木株间距的控制,这样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过程操作比较简单,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也比较高,具有较为突出的生态作用和价值意义。如下图1所示,即为深松插干植树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根据上图所示的深松插干植树机结构及原理,在进行植树造林应用中,主要通过三点悬挂结构在与拖拉机进行连接基础上,通过拖拉机前进拖动机具下落实现苗木栽种,并在两侧深层压实犁刀的覆土与挤压压实土壤作用下,实现深层苗木的栽种,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绿化作用。

3结语

总之,陕北地区地外我国黄土高原,荒漠化问题比较突出,进行陕北地区深栽造林技术装备的分析研究,具有较为突出的生态价值和作用意义,值得进行研究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