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荒漠化治理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荒漠化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荒漠化治理

篇1

关键词:府际关系 草原荒漠化 跨域治理 合作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及主要成因、危害

(一)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现状

草原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草原植被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表生物与社会生产力减退的现象。《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明确指出,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干旱亚湿润地区土地退化现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垦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自治区林业厅从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历时15个月,完成监测活动。截至2009年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2.2%。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4.2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3.10%;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5.05万平方公里,占40.55%;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2.46万平方公里,占36.35%。荒漠化以及因荒漠化引发的生态问题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成因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气候变化占一定比重,但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开垦草原、过度放牧、樵柴开矿和地表植物的无序采挖等方面。

1.大规模开垦

内蒙古草原的大规模开荒是造成草原荒漠化最主要的原因。内蒙古草原被频繁开荒并且开荒面积最大的要数从自治区成立到上世纪末的50多年间,所进行的3次大开垦。有关资料统计,在1958-1976年的18年间全区开垦草原20617万公顷,其中部队、兵团、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在16个牧业旗开垦草原9313万公顷。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并持续近10年的第3次草原开垦的开垦强度和开垦面积远大于前2次,大兴安岭两侧新开垦面积逾千万亩。根据国家环保局1999年公布的数字,我国草原的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全国草原面积正以每年650-700千公顷的速度净减少,其中,草原垦荒是重要原因之一。

2.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也是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之一。过度放牧是指草地放牧牲畜密度过大,超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行为。内蒙古天然草地全年理论载畜量为4215万羊单位,近年来放牧超过5000万羊单位,超载785万羊单位。据草地调查统计资料,自治区所属88个旗县中,超载的有67个,占旗县总数的76%。1990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4740头,比解放初期的1947年增长4.6倍,平均每头牲畜占有草场从8.l公顷,降至1.4公顷。1994年锡林郭勒盟草地暖季载畜量为1592.5万羊单位,实际放牧1837.8万羊单位,超载15.4%,冷季超载27.4%。

3.矿产资源随意开采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多分布于低山丘陵或戈壁高原地带,几个大型能源矿山均处于草原地区。近几年,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许多矿山企业只注重开发,忽视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内蒙古矿山企业矿区总面积为3583 平方千米,应复垦面积为 112 平方千米,实际复垦面积为 17 平方千米,复垦率仅为15%。由于随意开采,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的行车路线,致使矿区周边草地被过度碾压,矿产开采形成的废渣、废石、尾矿直接压占了大量草地,矿区草场几乎全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地表植被无序采挖

由于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适宜一些珍贵中草药以及野菜的生长,这为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势。但与此同时,正是受这种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无序的采挖更是加剧了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程度。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甘草、麻黄、苁蓉等药用植物的无序采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间,周边省区200余万农民先后涌人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阿拉善等盟、市草原地区挖搂发菜,时间持续近20年,致使700万公顷草原受到严重破坏,其中400万公顷已经荒漠化。

(三)草原荒漠化的危害

1.草原荒漠化造成经济损失

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监测结果显示,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草原荒漠化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和监测周期较长等原因至今没有确切的数据。由此可知,草原荒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2.草原荒漠化影响社会稳定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资源,草原对牧民就等同于土地对农民那么重要。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从而引发一些或违法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3.草原荒漠化致使牧民收入减少

草原荒漠化导致家畜所需的牧草供给量减少,牲畜正常的生长受限,致使家畜的生产性能下降。换言之,由于牲畜生长、生产所需的资源减少,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牲畜生长周期延长。因此,牧民在收入方面会受到直接的经济损失。

4.草原荒漠化影响气候以及生态环境

草原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水土流失,进而植被的防风固沙能力下降。在北方风季来临之际,大风携带大量的沙尘形成沙尘暴吹向处于下风口的省市,包括北京地区。除此之外,草原土地的荒漠化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食物链由于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缺失难以维系,从而导致许多珍惜物种灭绝,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际关系问题

(一)府际关系

1.府际关系的内涵

北京大学谢庆奎教授认为,“府际关系”即政府间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

本文所指的府际关系是广义的府际关系,即包括国际间政府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内的关系。主体概念参照谢庆奎教授所提出的府际关系范畴。

2.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建立良好府际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关乎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利国利民之举,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治理的资金不到位,治理的技术不成熟,专业的学者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使得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总体显现“心有余,力不足”。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涉及面与惠及面都很广的大工程,若是仅仅依靠的力量来解决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完成这项大工程,只能依靠与中央政府、其它省市的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府际关系。以良好的府际关系为基础共同解决治理资金问题,共同协调资源、技术、人员的问题,才能保障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工程科学有序地开展。

(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府际关系制约因素

1.草原荒漠化治理资金紧缺

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建设计划与区域发展计划不相匹配。对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治理,中央难以拿出相应的专项资金用于治理草原荒漠化。同时,用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资金,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支付比例没有明确的划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地方政府间区域治理基金会建立与发展的不完善,这些都是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中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2.“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行动方案

国务院2012年2月20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并重点锁定西部五大区域。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由于五大区域分别归属不同的行政区划省市,在进行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受行政区划的影响,五大区域在治理过程中不能进行及时、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

3.信息不共享

在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各省、市、县的信息不共享也是荒漠化治理的制约因素之一。各个省区荒漠化的现状、参与荒漠化治理的组织以及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保障机制等信息仅局限于一省之内或是一市之内。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共享,有效的措施、方案得不到相互借鉴。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共享,也会因治理中的无效方案或是尝试探索过程浪费大量的资金。

4.东西部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讨价还价

对于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西部地区认为东部是此项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并且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成因中各种能源矿产的开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采出的矿产有一部分输送到了东部,支持东部的发展。所以,在对草原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东部地区有责任尽一份力。与之相反,东部地区认为使用西部地区的能源,满足谁受益谁付费,是有偿使用,而不是无偿占有。造成西部地区草原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管理不善,所以在草原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东部地区没有治理之责。东西部地区在针对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责任的相互推诿也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制约府际关系的又一因素。

5.同一地区同类资源重复开发加剧草原荒漠化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内蒙古应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因此,自治区正加大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清洁型能源开发、有色金属资源的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但是,实际情况是,内各盟市资源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产业同质化程度高。例如: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全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地区占有4个,正是这种各个盟市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只注重一盟一市的利益,缺乏整体意识和盟市优势互补观念的状况,才造成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难以推行。

三、府际关系视角下治理草原荒漠化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政府间合作

在草原生态治理方面,我国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地同国外进行联系与沟通,加大国际合作项目的争取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十年来,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4个国家开展了9项有关草原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项目。

同样,由于地理位置和所处纬度带临近,内蒙古地区同样重视与蒙古、俄罗斯等接壤国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由中、蒙、俄三国相关领域学者组成的“中亚游牧文明的变迁”国际科学考察队于2000-2001年间进行了田野考察。近几十年来草原荒漠化在内蒙古、蒙古国、布里亚特三个地区已经普遍出现,三个国家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的合作不断加深。

今后,在草原生态治理国际合作中应该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范围与领域,由项目合作拓展到学科合作,同时加强有关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知识与技术的交流,共同培养专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实现知识、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的多方位合作,早日提出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最佳方案。

(二)做好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统筹

在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央地关系体现为财政方面与政策方面。

1.财政方面

为了使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资金要落实到位。中央政府要将政府的预算、建设计划和区域发展计划相匹配。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域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利用转移支付等方式,保证用于草原治理的款项实质实量地配发到所需区域。

2.政策方面

国内有关草原荒漠化理论从1977年联合国沙漠大会提出至今已经30多年。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在草原荒漠化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并不是非常显著,究其原因是没有一整套的协同治理方案,并且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的职责缺乏法律的规范化。鉴于此,中央政府应该制定相应法规明确职责,并且制定出各省市对于草原荒漠化治理系统的联动方案。

(三)形成东西部地区跨域治理

针对东西部地区在草原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讨价还价,除需要中央政府做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东西部地区要转变观念意识,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跨域治理是指超越不同范围的行政区域,建立协调、合作的治理体系,以解决区内地方资源与建设不易协调或配合的问题。

建立跨域治理的合作模式,首先,中央要制定宏观政策指导,制定专项法律保障实施。中央制定的政策是东西部跨域治理的总纲,没有指导性的方向,东西部的跨域合作就仅仅是没有方向的盲动,不仅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中央政府规划出大方向与治理的整体方案,东西部各个省市依照规划科学有序的行动,才能完成好任务。同时,专项法律的出台,也是跨域治理连续性与长期性的保障。随意的、非正规的条文,在政策执行上缺乏法律的约束与保障,影响治理的连续性;同样,出现问题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归责,就会造成责任的相互推诿,不利于治理的长期开展。所以,中央的宏观指导与专项法律必不可少。

其次,要保证信息、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共享。要建立起联系各级政府间的“政务内网和各业务部门对外的“公共服务外网”、四库(牧业人口和草原承包户基础信息库、区内外参与防治荒漠化和沙漠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牧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畜牧业宏观经济数据库等)。邀请东部地区对草原荒漠化治理有所研究以及有兴趣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内蒙古地区进行考察和实地研究,并且与西部地区相关领域的专家交流、讨论,为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提出有效方案。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有许多难题需要高新技术来攻克,但是西部地区自身的实力难以完成,就需要东部地区予以帮助。

再次,建立有效的协调与合作组织。跨域合作组织对于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状是要么缺乏正规的合作组织,要么,已建立的合作组织缺乏有效的内部运作机制。建立东西部多方位多领域的合作组织,完善现有合作组织的职能,是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

最后,要做到治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治理结果的及时反馈。监控与反馈的结果是检验跨域治理最有效的指标。通过结果的及时反馈,既可以发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及时的修正方案,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东西部地区的合作成效。

(四)实现内蒙古地区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内关系的协调主要体现为要做好内蒙古地区各类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开发,避免相同资源的无序开发。前文所提及内蒙古地区四大露天煤矿的存在对于内蒙古草原荒漠化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对内蒙古地区现已开发资源的开采点的数量与分布,重复开采的程度有所掌握。避免同种资源的重复开采,同时要严格控制开采点的数量,坚决取缔非法开采的矿井。要合理规划,充分协调,力争形成资源互补、合理有序的资源开发模式。

以府际关系的视角,形成国际政府间合作、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划统筹、东西部地区跨域治理、内蒙古地区协调开发的自上而下的主体框架,是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根本与保证。为早日实现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协调好各级政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EB/OL].http://WWW.northnews.cm/2011/0327/307414.shtml,2011-03-27/2013-07-12.

[2]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董维惠,侯希贤,林小泉,杨玉平,周延林.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J].生态学报,1993(4).

[4]内蒙古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年至2010年)

[5]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J].防灾博览,2005(3).

[6]恩和.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多维观察[J].中国民族报,2003(3).

[7]宋丽弘,唐孝辉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思路[J].中国环境管理,2010(4).

[8]何宝玉. 关于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及其防治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5).

[9]恩和,额尔敦布和. 内蒙古草原荒漠化问题及其对策中日学术研讨会综述[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

[10]卫智军,双全.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浅议[J]. 内蒙古草业,2001(1).

[11]杨龙,刘建军. 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逻辑[J].中国环境管理,2009(3).

[12]林尚立. 国内政府间关系[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谢庆奎.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4]赵永茂,朱光磊,江大树,徐斯勤. 府际关系新兴研究议题与治理策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5]任维德.中国地方治理的政治生态分析:基于府际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6]杨宏山. 府际关系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篇3

关键词:沙漠化;防治策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28-02

1引言

沙漠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瓶颈,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以及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在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中,沙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沙漠化的表现也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风沙严重、土壤盐渍化,使得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环境发展。对于一些受到沙漠化严重影响的地区,我国正在积极加强对沙漠化问题的治理,我国出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有西部以及北部,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有极大的关系。

2沙漠化的危害

2.1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巨大,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30%左右,而且每年都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目前,沙漠化的态势还在逐渐蔓延,这使得我国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人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都不断缩小。

2.2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

沙漠化使得土地的营养力度不断降低,土地的有机质及氮、磷、钾等都不断减少和损失,使得草场的肥力也不断下降,最终导致生产力降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2.3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沙漠化会导致农业、林业等产业的生产受到影响,从而使得生产力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经济损失,尤其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六百亿元,而且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还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失踪,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重大影响。

2.4加剧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

沙漠化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水土流失,而且水土流失越严重,沙漠化的程度就越严重。比如各地的沙尘暴天气越来越频繁,沙尘暴带来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降低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

3沙漠化的治理措施

沙漠化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的阻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沙漠化的控制,以此作为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沙漠化防治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政府依旧是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具有主导全局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而且要将沙漠化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具体说来,在主导工作的时候,应该要有全局意识,要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对全境内的调度管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先进的治沙理念的应用,参照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国家的沙漠化防治经验,并且有效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沙漠治理工作。在治沙理念上,要本着生态治理的原则,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沙漠治理工作兼顾并行,使得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也能做到生态保护,借助各种生态手段进行治理。

3.2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沙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治理的过程也比较复杂,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做到标本兼治,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战役。比如在具体的治理的过程中,可以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对当地的沙漠化情

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从而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的开展;在了解基础情况的前提下,要对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且提出完善的沙漠化治理方案,确定治沙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生态治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比如栽种植物,是当前很多地区治沙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沙漠化治理的效果,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学要地理土壤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提供相应的数据,使得各项数据可以得到综合的应用,从而不断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3.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不足而导致沙漠化治理问题的地区还有很多,加强资金的投入,是提高沙漠化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此,一方面,政府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沙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可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治沙计划,向上级申请资金,同时也能招募更多的社会资金,让社会资源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也能发挥出相应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各项资源应该要做到合理配置,防止资金的投入出现一刀切现象,使得各项资金以及资源能够用在刀刃上,而不会被浪费。

3.4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

沙漠化的治理不仅仅是局限于种树种草等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治沙模式可以实现沙漠化的有效控制,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沙漠自身的价值。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来讲,沙漠化的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利用沙漠化治理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比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就成功地将当地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发展,这些经验就值得学习,在栽树种草的时候,也应该要考虑到相应的附加值,不断转变生产方式,比如对于草原地区的沙漠化治理,可以实现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在恢复植被的过程中加强畜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使得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沙漠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加强沙漠化的控制是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沙漠化治理过程中,应该要做到标本兼治,不仅要实现表面的治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根本治理,从而使得沙漠化现象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拓.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

篇4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既是中外闻名的黄金玉米带,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苏打盐碱土分布地区之一。1990年~1998年,荒漠化土地以每年1.4%的速度扩大。嫩江下游的大安市盐渍化区域东扩了10公里,乾安县重度和中度盐碱地面积增加了27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科尔沁沙地东侧沙化土地继续扩大,与大片盐渍化区域几乎连成一片,严重威胁着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和西部牧业生产。

针对这一情况,吉林省委、省政府在2000年明确提出了生态省建设总体战略,将27万公顷严重“三化”草地划归林业部门牵头治理,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各级人民政府层层考核,全面推进生态草建设。为了建设较为完备的植被生态系统,吉林省组织技术攻关,总结成功经验,确定了“封、造、补、种、改”5字治理方针。

吉林省积极探索荒漠化治理的新机制,改变过去单纯由国有集体统一经营的方式,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自觉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实施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积极推进经营主体社会化。

据吉林省林业厅介绍,在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租赁经营,由投资经营者与荒漠化土地产权所有者协商,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合同期一般为30年;二是利益分成,由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等经营者投资治理的生态草地,从有收益开始,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三是无偿划拨,将急需治理的地块无偿划归林业部门投资治理和经营。

在生态草建设经营机制上,也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建设单位或个人有能力经营治理的,验收达不到治理要求时,属国家投资的拒拨建设资金,属社会认治的扣除风险抵押金,必要时收回土地经营权;二是由生态草建设管理部门介绍有信誉、有实力的草业公司委托经营的,被委托的企业必须承诺治理达标,并从第二年起每年给予认治者不低于投资总额5%的经济回报;三是成立吉林省荒漠化治理基金会,无偿捐赠资金由荒漠化基金会负责管理,组织投资经营,资金投向和治理结果定期公布。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省已吸引10余家草业公司,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治理面积达2.3万公顷以上;吸引当地农民投资的生态草建设大户已达30余个,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吸引社会各界5万余人捐资赠款2800万元。同时,依托不断增加的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长岭县建设起一座亚洲一流的现代化牧草加工厂,并新建一处4万头育肥牛场。

为了使生态草建设高标准、可持续、不反弹,防止在产生经济效益后出现“草绿了、眼红了”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吉林省还制定了相关的管护措施。

吉林省的实践给荒漠化治理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篇5

[关键词]植树造林 荒漠治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S776.26+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801

引言: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荒漠化的扩展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因此荒漠化的防治在全球行动中正成为一个优先领域,其必须建立在科学地评价荒漠化的动态、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实施。而植树造林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仅可以防止了水土的流失和风沙的侵袭,还可以促进森林覆盖率不断的提升。但是植树造林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了保证造林绿化的各项任务,目标能够有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必须做好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在发展步骤、战略布局、关键措施以及奋斗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规划。

植树造林的技术方法

(一)植苗造林的方法

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植苗造林法的另外的叫法,主要是指用带有完整根系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其具有生长稳定而且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的特点。所以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相对而言,就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具有比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并且成活率比较稳定,植苗造林方法的主要优点和最大特点就是生长稳定、适应性强,因而树种的选择并不能使植苗造林方法受到限制。总的来说,植苗造林法较少受到造林地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限制,还能节省种子,便于管理,在所有造林方法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另外,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营养繁殖苗、移植苗以及播种苗,像陕西榆林市的爬地柏、侧柏、油松、樟子松就是营养繁殖苗,但野生苗有时可以应用在进行人工更新后的采伐后的土地上。当植苗造林完成后,苗木本身能否水分维持平衡将决定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都要尽量保护苗木的水分充足。

(二)播种造林的方法

首先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作直播造林,主要是指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而且连育苗工序也可以省去,使施工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其对幼林在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措施要求比较高,也比较严格要求造林的地理条件。其次播种和造林的适用条件主要是指适合于种源充足、容易发芽和种粒大的树种,比如说榆林市进行飞机播种的花棒种粒、紫穗槐种粒等小型的种子,但前提是造林地环境的条件较一定要好,要求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和具有充足水分的造林地土壤,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相对来说更为适宜。最后要求播种前的种子包括消毒、浸种以及催芽等一定要处理好,这些对于早出芽,幼苗抗旱能力增强,鸟兽等危害减少都极为重要。

(三)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又可以称为分生造林,主要是指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包括枝、根、干等以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包括柳树、松树、泡桐、杨树和竹类等,因为其要求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一定要高,造林地最好土壤疏松、湿润,这样更加有利于插穗生根成活,另外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分布状况以及母树的数量的限制,而且不宜在母树分布稀少的地区采用分殖造林方法进行大规模造林。但是其优点也有很多,首先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其次是操作容易和造林技术简单,而且成活率也比较高。幼树初期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并且生长较快。这些都有助于树苗的快速生长以及森林的形成。

植树造林在荒漠治理中的应用

(一)植树造林可以防止风沙的侵袭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众所周知风沙所到之处,城市会变成废墟,田园会被埋葬,这也是土地荒漠化的一个方面。为了抵御风沙的袭击,就必须造防护林,从而减弱风的力量,降低风的速度,因为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大约要减弱百分之八十左右。另一方面如果在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另外再种上草,就可以大大减少风能刮起的沙砾,从而进一步控制荒漠化的进程。

(二)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生态重建对荒漠治理都是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每逢雨季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将会填高河床,毁坏田地,甚至淤塞海口,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植树造林来抑制水土流失,因为树木有可以牢牢抓住土壤的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而树根又可以不断地吸收和蓄存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统计证明,有林区可以比无林地区多蓄二十吨水。通过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很好地治理沙化耕地,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林慢慢进入成熟期,不但可以使荒漠化得到治理,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劳动机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改造气候,改良土壤,调节水圈,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功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主要是遵守国家制定的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的法律,积极的植树造林,努力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加快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园林苗木、林下种养业、立体林业等,不但可以加强荒漠化的治理,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结语

中国学者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准确地评价了中国的荒漠化现状和趋势,认为植树造林是抑制荒漠化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但是其所呈现的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国土利用和整治中防沙治沙的任务非常紧迫。进一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荒漠,防止沙漠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晖,张克斌,慈龙骏.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1期

篇6

关键词:自然力;生态补偿;生态退化;土壤荒漠化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32-03

1 引言

全球共有十大植被生态系统,我国有其中9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的是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生态系统)。由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上述九大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中。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那些过去较少受到影响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和红树林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造成生态功能衰退,由此引发了各种生态灾难。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但很大程度上由于政策导向性的错误,以致耗费大量资金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造成了“边治理,变退化”的尴尬局面。因此对破坏的生态系统不能完全采用人力,强制性去改变其生态现状,而应该依据自然规律,依靠自然的力量,适当施加人为活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1]。既要进行人工治理,又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自我修复,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

2自然力的含义

自然力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如湿润的森林地区遭受火灾之后,在火烧迹地上依次出现多年生草本群落、一年生草本群落、灌丛、森林群落等。利用自然力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得以自然繁衍。

生态自然恢复广义概念是指生态系统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通过自身调节能力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由恶性循环步入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过程[3]。狭义概念是指对疏林地、残林地与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萌芽、具有根蘖更新能力和天然下种植被条件的地区,实行不同形式地封禁,并借助植被的天然更新能力同时辅以抚育管护措施来逐渐恢复植被的一种方法[3]。

3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3.1人口的迅猛增长

我国1760年人口不足2亿人,1860年约3亿人,1970年约8亿人,2000年超过13亿人。人口增加后,人们通过不断开荒、毁林、破坏植被来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过于单一的种植农作物,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发生灾害性事故,该生态系统很容易崩溃。同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一些政策错误,我国出现了大量的退化的生态系统,水土流失严重,北方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3.2生境的破碎化

生态系统退化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力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人为因素主要报刊修公路、铁路、水坝等设施。公路、铁路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分割成破碎的块状,影响了生物迁移和迁徙。同时公路、铁路两侧的土壤植被破坏严重,土壤荒漠化现象十分明显,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动物一生仅作一次往返迁移。这些生物离开其出生的地方在死之前回到出生地繁殖一次,如鳗鲡和洄游性鲑鱼。但水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阻止了这些生物的迁徙或洄游,导致一些生物的灭绝,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尽管人类经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如修建洄游通道,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洄游通道已经被沉积的泥沙石砾堵塞,完全失去了作用。

3.3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很多情况下生物对突发的污染在适应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会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3个层次上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

(1)在遗传层次上,环境的污染使种群敏感性个体消失,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地增加,可能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少,由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学阈值,即使种群最后恢复到种群原来的大小时,遗传变异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2)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环境污染可能会造成种群在该地区的消失。如酸雨造成针叶林死亡,又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导致鱼类消失。

(3)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降低了其生态服务价值。

3.4外来物种入侵

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物种入侵必将扰乱生态平衡。一个新的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生境,在没有天敌而又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将会大量繁殖,与其他的本地物种竞争空间和食物资源,占据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如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南洋引进的水葫芦对滇池、洞庭湖、微山湖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4 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其危害

中国各类人均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耕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依靠自然力恢复地力,调节人地关系。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灾害频繁发生。

4.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病虫害、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尤其是人为破坏因素,我国大片的森林遭到破坏。尽管近年来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主要表现为疏林和人工林的增加。然而生态环境效益较高的天然林和成熟林蓄积量则逐年降低,尤其是成熟林面积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减少了约732万hm2。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大都呈片状或孤岛状分布,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人为破坏严重,年龄构成不合理,幼林面积所占比重很大,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都处于退化或成熟阶段,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低,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破坏甚至崩溃。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荒种地,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面积较小的生态系统不仅自身脆弱,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容易受到破坏。同时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片面栽种大量速成林,这些人工林物种过于单一,稳定性不高,大量浪费地下水,加速了土壤沙漠化的进程,一旦发生病虫灾害,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4.2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

根据退化过程及生态学特征,彭少麟等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6种类型。这6种类型都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的蓄水能力降低。在大风天气条件下形成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城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3水土流失

我国国土面积的2/3为承载力差的山地,水土流失现象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江珠、珠江流域,淮河、辽河流域及太行山、鲁中山区等。各地的流失程度有所差别,总体形势上强度高、发展快、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土壤肥力,同时使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湖泊面积,使江河湖泊的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4.4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受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荒漠化面积约26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北部。由于人对水土、动植物资源利用不当,人口激增对土地产生的压力使荒漠化的局面一时无法得到改观。我国严重的荒漠化情况导致了我国北部沙尘暴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5 生态系统修复的措施

面对生态系统退化,人们长期以来治理生态退化以造林为主。但“盲目造林”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反而加速了生态的破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这些树林不仅起不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地下水的耗竭。最终由于地下水严重不足,假活了人工林,真死了天然林。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要根据原始生态情况,针对不同地域,采取还草或还荒措施。

5.1 不宜在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树

在年均降雨量不足300mm的地方,天然分布的是草原或灌丛。树木生长的雨量和积温不能满足的话,树木很难成活。树木的生态耗水远大于灌木和草本,再加上没有草本层的覆盖,强烈的蒸发作用造成了严重的旱情。树木并不能阻挡沙尘暴,同时死亡的树木留下的树坑变成了“风蚀坑”,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林过程中采用飞播,不仅耗费大量资金,树林成活率低,更有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如有毒的醉马草很容易混到羊柴的种子中入侵到优质草原。

5.2休养生息,利用自然力恢复自然

休养生息就是要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根据生态学原理,自然恢复的植被结构合理,其稳定性和生态效益远优于人工植被[4]。在区域不超过自然恢复的阈值条件下,生态环境会自发的恢复到原有状态。休养生息时,要对草原进行封育,封禁时间确定为5年。前2年采用全封方式,除了科研调查和抚育管护人员外,不准人畜进入,后3年以轮封方式为主,即以草定畜,合理放牧,采集枯枝,但不得砍伐林木、灌丛及挖草皮[5]。用自然力逐渐恢复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这种恢复机制我国科学家已在内蒙古草原已经进行了实验,成功恢复了大量优良草地。

5.3人力恢复措施

当生态破坏程度超过自身恢复阈值时,仅靠自然力无法进行恢复,需要人力的辅助作用。Whisenant提出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应认识到两类阈值,一类是由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而另一类是由非生物相互作用控制的。生态恢复只需要通过人为干预改变生态系统生态结构来跨越前者,但必须人为干预改变物理环境结构来跨越后者。

即使生态系统破坏程度未超过自然力修复的阈值也需要人力与自然力协调作用。因为休养生息,需要对已经破坏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围封,但这必将影响当地牧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人力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释放自然力,以市场带产业,以产业兴市场,吸引农民变工人。同时要开发高效地,用极少的高效地,置换其余土地,将生态恢复的压力转移到这极少的高效地上来,在这极少的土地上进行高投入的人力恢复,而对剩余大面积土地上基本不投入,靠自然力恢复。这种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模式将人力与自然力恢复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

6 结语

在以往的生态恢复过程中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出现了“边治理,变退化”的尴尬局面。影响林草植被建设中成活率、保存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人们违背了林草品种的自然适应性,也就是破坏了该品种林草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修复能力,导致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中断[6]。因此我们今后的恢复之路,首先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那些土壤尚存,或者生态退化没有达到退化极限的地方,自然力恢复是最明智的做法。对于那些遭到严重破坏的,无法用自然力来恢复的可以采用人工恢复。在草原地区可以采用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并且在人力的辅助作用下,确保自然力的释放。以自然力为主,人力为辅,自然力与人力有效的结合才能是我国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 彭珂珊.中国西部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4):16~20.

[2] 乔瑞俊.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关系的探讨[J].水保与生态2006(1):33~34.

[3] 张 和,年吉刚. 依靠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加快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J].吉林水利,2001(11):29~31.

[4] 李 炎,王仰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0(2):26~28.

篇7

论文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 

 

一、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社会生产活动对土地的扰动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分异,在我国自东向西呈现有规律的递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也最多,对土地的干扰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另外,环北京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由于处于沙漠边缘带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地区也成为对土地扰动较强的区域。 

我国沙地变化呈现南北两大区域分异特征。北方地区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陕西,其区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较显著。而由于洪涝灾害等原因,南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损毁沙化与治理并存。我国湿地变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珠江三角洲等湖泊广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挖塘养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利用程度和方式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市场转型、社会发展及人口数量上升等大环境影响,人类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都与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及方式有关,因此,生态环境状况能直接地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庞大人口生存需求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土地总体利用结构好转,质量相对下降,耕地结构性减少,牧草地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用地、建设用地稳步扩大,生态退耕成效显著,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而同时减少的主要是天然林地和湿地,导致其总体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下降,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生态退耕,其次是农业、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牧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牧草地退化为未利用土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现象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口压力加大,地区财政来源单一,国内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经营方式的恶性循环,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的的污染和破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会发生沙化决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机质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破坏土壤储存水分的因素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我国各种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积8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其中,水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万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学作用(包括盐渍作用和水渍荒漠化土地)6.9万平方公里,占8.2%;工矿开发引起的为2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有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141万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蚀荒漠化影响的土地87.5万平方公里;易受风蚀的沙漠化土地53.7万平方公里。总计已经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224.7万平方公里。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由于近年来降水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意味着“石漠化”问题有可能减轻。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然值得警惕。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也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继续强烈发展,不同类型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严重发展。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地区存在恶化现象。 

(二)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我国的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水土流失类型众多,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两种类型。局部地区存在冻融侵蚀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也在加剧。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上中游的山区、丘陵区。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长城以北。 

水土流失的导致原因有两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去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人为因素为主要因素,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是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超载过牧;开矿、修路、采石等生产建设,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矿渣等。 

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容易频发干旱灾害。地面植被差,降雨量减少,分布不均,暴雨多。即便在同等降雨的条件下,由于水和土的大量流失,致使水土流失区的旱情加剧。目前我国消失的森林、湿地面积越来越多;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1998年我国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淤积大量泥沙,严重削弱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造成坡耕地水、土、肥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旱情;水土流失使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长江上游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地区;除了上述情况,水土流失还会危及工矿企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三)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的破坏和绿地的丧失,是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二氧化碳增加会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与气候的变迁,进而影响人类本身的生存。此外,森林的砍伐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不仅有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并且会使珍稀物种灭绝、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土地利用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垦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农用地用于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结果是:一方面,农用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也小幅度上扬;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断的减少。导致绿林交错过渡带的生态用地较少,生态防护作用减弱。众所周知,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的面积增减会影响地区的小气候。土地利用规模增加了,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来达到的,破坏了原始植被和生态平衡,会导致地表覆被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循环难以持续,受到风沙侵袭,土壤养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响了土地的经济产出和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篇8

典型性内陆干旱荒漠性气候与荒漠广布的独特地理条件是导致新疆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但实施绿洲扩展式的索取与保护,则是加速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性因素。

全面贯彻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用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一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科学用水、科学管水、科学治水;二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力度,实行最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三要加大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四要加强环境统筹管理,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编制,划定生态红线;五要创新思路坚持,宜治则治、宜荒则荒。

关键词: 新疆生态环境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 B845.65 文献标识码: A

新疆幅员辽阔,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全区现有绿洲面积7•07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区总面积的4.2%,荒漠化土地面积却占47.7%。土地荒漠化、地壤盐渍化、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弱化,以及环境灾害频发危及绿洲安全。

(一)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1、植被破坏严重

半个多世纪以来,新疆绿洲的面积有新的扩展,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1.5%,至1978年降低到1.03%,1995年末达到1.68%,经历了锐减到提高的过程,但森林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仍未扭转。目前,新疆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少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1/8,天然林减少了2.83万亩。长期超载放牧造成草场退化,耕地增加加剧了草场面积的缩小。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已占草地总面积的80%,中度退化面积达30%,产草量下降30%一60%,草场退化面积每年达30万hm2。

2、河流萎缩、生态用水短缺

冰川面积不断缩小、雪线上升,植被、水源地、湿地、湖泊等出现萎缩,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仍在增加,部分地区出现绿洲与荒漠极端对立局面。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前,由于塔河上游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造成塔河下游断流,大片荒漠植被枯死,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塔河下游中段居民因此沦为生态灾民,2000年全部被迫搬迁。

3、土地荒漠化趋势明显

新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全区87个县市中,有80个县市和90多个农垦团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全区近90%的县市、有1200万人遭受到土地沙漠化的侵害和威胁,荒漠化面积达79.59万平方公里,占全疆土地面积的47.7%,占全国荒漠面积的30.35%。土地荒漠化以每年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据1986年中科院兰州冰川沙漠所公布数据为42.1万hm2,200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撰的《新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提供的沙漠面积为43.04万hm2,40年间沙漠面积扩大了6.04万hm2。

4、水土流失严重

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扩展到10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8.1%。新疆现有大中小型水库482座,由于山地侵蚀,水土流失,三分之一水库泥沙淤积严重。近30年,约5万余亩耕地因洪水冲刷而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表土壤肥力集中层随着水土流失使富含各种营养元素的肥力消失,从而造成土地的贫瘠化。

5、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新疆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新疆灾害种类繁多,时空分布广且很不均匀,不仅包括寒潮、大风、暴风雪、沙尘暴、初终霜冻、暴雨、山洪、沙尘暴、雷电、浓雾等天气灾害,还包括干旱、低温冷害、雪灾、持续高温、连续浮尘、阴雾等气候灾害,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农业病虫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沙漠化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其中,和风、沙、雪、干(旱)有关的多项观测记录是我国同类灾害的极值。因而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比例特别高,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数量的80%和损失的60%以上。

(二)新疆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新疆是绿洲经济,人们赖以生存的绿洲生态系统和它的天然屏障——荒漠生态系统,以及它的水之源——高山生态系统,共生共存。荒漠生态系统和高山生态系统的破坏,则会给绿洲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我们要全面贯彻十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用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生态环境衰退的主要因素。新疆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16.7%,而年平均降水总量仅占全国的4%,年地表径流量占全国的3.3%。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又十分严重。农田大水漫灌与排水失调造成耕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流域规划滞后,跨地区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在跨区域河流上任意引水截流,大部分河流引水率超过60%,有的甚至达到了80%以上,完全忽视了生态用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因而新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就是要科学用水、科学管水、科学治水。

2、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力度

新疆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吞噬了大片绿洲,引起了沙尘暴,威胁着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防止荒漠化土地的继续扩大已成为新疆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

改革农耕方式,尤其在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南疆,推广免耕法及改革农机具,严防开垦造成新的土地沙化,努力减少耕作形成的沙尘源。重点加强天然草地的管理。计算天然草地的最大承载量,采取围栏措施和以草定畜的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天然草地放牧强度。对严重退化草地采取封山育草方式进行保护治理,禁止放牧,实行退牧还草。

3、加大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

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绿洲内部巩固、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稳定发展特色林果基地,构建合理的绿洲林业产业体系。在绿洲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重点,大力实施环塔防沙治沙工程,开展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屏障体系建设。

4、加强环境统筹管理

加快完成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编制,划定生态红线,对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强化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继续推行农村连片整治工作,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等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篇9

的确,春日将尽,这个春天肆虐的沙尘暴,令人触目惊心。

2006年4月6日至7日,特大暴风雪和沙尘暴造成蒙古国八人死亡,约3万头牲畜失踪,部分地区通信、电力中断。在中国,沙尘暴造成一些地区农作物受损,牧区牲畜丢失,房屋被毁;新疆有一人死亡,一些航班被迫取消,从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向风一侧的双层钢化玻璃窗几乎都被风沙击碎;内蒙古包头的电网线路在五个多小时内,相继发生跳闸事故54次;北京等地刮起了五六级大风,空气质量下滑至最严重的五级重度污染。

4月16至17日,受冷空气影响,中国新疆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山东半岛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先是在4月16日8时左右,新疆南疆盆地出现浮尘天气;同日10时起,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出现沙尘天气。此后,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等地先后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发生沙尘暴;16时后,山西、河北北部和北京市先后出现浮尘天气。据测定,其中北京城区每平方公里降尘量为10.76吨,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近日,日本东京也发出了沙尘警报。而在此之前数年,沙尘天气对韩国首都首尔来说,已不再陌生。

为什么沙尘暴来势如此之烈?为什么多年来沙尘暴治理效果不佳?现在已经到了深入反思的时候。

反思应从现行的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入手,分析政策协调与体制障碍导致的沙尘暴治理问题。为此,笔者曾专门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及浑善达克沙地进行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我们在此对沙尘暴原因背后的政策与体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荒漠化进程加剧

沙尘暴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类尚无法左右的气象因素――大风天气;二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的植被因素――的地表是沙尘的源泉。沙尘暴从古至今就未中断过,而近来出现大规模、高频次的沙尘暴,说明地表植被的破坏在加剧,并导致土地荒漠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暂且不考虑来自国外的沙源,就中国而言,草地退化面积已达1.3亿公顷,且每年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北方自然植被严重退化,草地极度退化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荒漠化进程还在加剧。沙漠化面积已占到中国国土面积的15.9%,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沙漠化土地形成了一条西北、华北、东北的弧形分布带。与此相对应,50年来强沙尘暴年均发生的次数,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政府对荒漠化的防治不可谓不努力,累计投入数千亿元之巨。但研究结果显示,仅有约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局部逆转,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土地沙漠化形势依然严峻,沙尘暴也愈演愈烈,竟出现了像今年这样如此严重的局面。

过垦过牧原因何在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位于京、津地区上风方位,是形成京津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

锡林郭勒盟(下称锡盟)位于中部,绝大部分是草原牧区,草原退化、沙化严重。1985年,全盟退化草地面积1.44亿亩,占到2.95亿亩草地总面积近一半;1999年,全盟退化草地面积达1.92亿亩,占64%。1999年与1984年相比,锡盟植被覆盖率由35.5%降到27.2%,牧草平均高度由40.9厘米降到26.1厘米,平均每亩产草量由33.9公斤减少到21.24公斤。

浑善达克沙地东西横跨锡盟中南部,在锡盟内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占沙地总面积的54.6%。当地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种类少,以耐旱的草本和沙生灌木为主;土壤质地疏松,大部分偏沙,内聚力弱,易于风蚀沙化。

长期以来,中国在农业政策方面,不仅要求在全国范围实现自给自足,且各个地区都被要求尽可能自给自足;不仅种植业,且畜牧业、养殖业都必须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畜产品。这在锡林郭勒具体体现为扩大耕种面积与增加畜牧头数,由此,导致了过垦、乱垦、过牧,使得土地退化;大风一起,沙尘暴便随之而来。

锡盟的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大,耕地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但是,自给自足政策导致大规模的草原开垦。由于缺乏灌溉、施肥等农田基本建设,实际上“广种薄收”,致使垦荒地肥力、产量迅速下降,耕种几年后便撂荒废弃,出现土地风蚀沙化。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锡盟经历了四次大开垦:第一次是50年代,大量移民进入锡盟南部几个旗,全盟人口、城镇人口和农区人口分别比1949年增加了10%、45%和13%。为了解决粮食来源问题,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实行按地亩补助的政策,耕地面积在1951年至1952年内即增加124%,达到64万亩;第二次是1958年至1961年的大开垦,当时的政策是“”夺高产、夺丰收,仅1959年至1960年新增开垦耕地面积216万亩,相当于上年耕地面积的157%;第三次是1966年至1976年的“”时期,大搞建设兵团,新增耕地80万亩;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的“开发区热”。

在锡盟,“以粮为纲”政策的效果是“不鼓励开垦,但不制止开垦”。对于农牧交错区的农牧民来说,耕地连着草原,需要开垦就开垦,谁也管不着,也没有人去管。

至于畜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以牲畜头数作为惟一的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的政策,引导政府大力发展牲畜头数。这个标准至今仍未改变,一些上级领导考核基层干部,仍然不看牧民的实际收入增长了多少,而看牧民的牲畜翻了几番。

尽管国家制定了《草原法》,提出了“以草定畜”、不准过牧超载的法律,但以牲畜头数纳税的方式软化了法律效力。地方政府着眼于牧业税的税收,没有下大力气制定与生态适应指数相适应的控制牲畜数量的地方性法规。当地政府大力鼓励养畜大户,选人大代表、评劳动模范等都看重养畜大户。牲畜的发展大大超出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与50年前相比,锡盟如今每个羊单位(牲畜的计算单位。一只羊等于一个羊单位,一头牛或马等于五个羊单位)占有草场减少了近60亩。笔者调查发现,锡盟正蓝旗乌日图塔拉苏木(乡)乌兰嘎查(村)的牧民梅尚恒家承包360亩草场,有270个羊单位,平均一个羊单位只有1.3亩草场。

据了解,这种过牧超载情况为数不少,有的家庭甚至于一亩草场一个羊单位。

公共产权悲剧

从经济学角度看,“过牧”是不彻底的产权变革导致的草地的公共产权悲剧。基于目前的草地与水资源(包括地面与地下水)环境管理政策,管理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并加剧了草地退化。

从1985年开始,锡盟实行牲畜作价归户、草牧场家庭承包的“畜草双承包”制度,但是草场并没有同时承包下去。牲畜私有了,但草场还是公共资源;不彻底的产权变革使牲畜很快增加,“不吃白不吃”,出现了“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的短期性经营行为,牧场受到掠夺和破坏。

直到1997年至1999年间,牧区草场才基本上承包到户。此后,牧畜数量剧增之势很快得到缓解。1999年,白旗、蓝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比1989年分别下降了4.9%、3.5%。

但是,这一切已经为时太晚。

草场承包迟滞的原因何在?调查发现,对于牲畜承包的办法,牧民容易接受;但由于过去的游牧习惯,“鞭子一打,想到哪就到哪”,对于草场承包则不容易接受,而且也不善于草地管理。近年来,为了落实草场承包,锡盟提出落实“双权一制”(即所有权、使用权、责任制),但具体政策没有跟上去。一些没有牲畜的草场以及草场多牲畜少的家庭出租草场收钱,实际的草场经营者仍在采取“掠夺方式”经营草场,草场承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此外,当地牧民有饲养“长寿羊”的习俗。草原牧民对牲畜有特殊感情,绝大多数以此为财富,存在惜售现象;突出表现为出栏的肉羊中,大多数是成年羯羊和淘汰母羊。这种长寿牲畜对草原畜牧业的危害,比自然灾害还要厉害。

长寿羊的最大消耗支出是草,而天然草是公共性资源,没有进行有偿使用。现在盟里每亩只收取0.1元的草地费,这实际上是草地管理费,并不是天然草的真正价格。牧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养长寿羊实质上是赔本的买卖。

由于未进行彻底的产权变革,目前锡盟的畜牧业仍属于小生产自然经济范畴。牧民在大市场面前无所适从,卖活畜的多,转化加工的少;本地销售的多,跨区域销售的少;最终结果,只能是拼资源、拼草场。

就草场管理而言,现行管理部门是畜牧局草原站,现行政策多是“关心牲畜头数”,很少过问“草长得怎么样”。根据草场承包规定,草原监理站每年每亩收取0.1元草原管理费,上缴财政后,其中80%用于草原建设,其他部分用于监理站建设。现在,用于草原建设的部分基本上用来给村民小组发工资,草原监理队伍没有预算,吃防火经费,无法进行草原保护。

与此同时,草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缺位。根据《环境保护法》,环保部门应对所有生态环境问题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然而,草原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至今不能正常展开。对与草地有关的项目很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破坏草地生态环境的行为也没有任何处罚。

例如,发现有人挖中草药破坏草场,只能没收他们的工具和药材,无法强化监督管理力度。《草原法》中规定了行政处罚条例实施标准,但实际工作中,农户在草原上多开垦土地是否属于破坏草原?如果属于破坏草原,这种破坏面积如何进行准确计量?均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

从体制安排看,草原环境资源管理职责亦不清晰,处于多头管理状况。如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与锡盟交界处的草原被白银库伦军马场和锡盟农牧局下属白银希勒牧场开垦一例,草原部门当管而不能管,环境保护部门不知该如何管,类似现象屡见不鲜。

超越“退耕还林还草”

近年来,政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这无疑是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对于解决土地荒漠化、防治沙尘暴,只是起到了治标的作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原因在于,这项政策未能消除对草地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并未触及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是,实施可持续贸易战略,从源头上减少对资源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成本,既影响了全国的整体利益,又对农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障碍。

其主要原因是,农业政策目标与环境政策目标极不协调;农业政策的核心是保障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政策的核心则是保护生态环境;在使用化肥农药与水资源的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生产中,在扩大和维持耕地面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上述生态环境问题。而从环境管理的角度,需要对自给自足的农业政策进行环境影响综合全面评价。

篇10

关键词:白银;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1问题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北临腾格里沙漠,南接陇西黄土高原,特定的地理位置致使全市境内生态环境异常严酷,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干旱问题

2000年气像资料显示,南部的会宁县为389.20mm,年蒸发量为1 693.60mm,是降水量的4.40倍,北部的景泰县年降雨量为148.60mm,年蒸发量则为2 590.20mm,是降水量的17.40倍。若以500mm等雨线作为干湿分界线,全市三县两区均属干旱地区,且降雨量低于300mm的地域面积在70%以上。据记载,自1950年至2000年的50年间发生大小旱灾就达35次之多,平均不到一年半就发生一次。2000年在全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持续近10个月时间未形成一次有效降雨,造成全市所有干旱山区夏粮因无法下种而受灾,以致大部分灾区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给群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危胁。

1.2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区主要由黄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祖厉河流域构成。黄河流经白银区、靖远县、平川区和景泰县,全长214km,其支流祖厉河纵贯会宁全境和靖远5个乡,全长150km。根据白银市水土保持区划,白银市水土流失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6%。除景泰西北部降雨稀少,土壤侵蚀以风蚀为主外,其它地区均以水蚀为主,全年降水的60%~70%形成地表径流,年流失土壤6 112万吨,土壤侵蚀模数达3174.09t/km2。仅祖厉河流域年侵蚀总量就达4316.0万吨,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量的70.60%。相当于每年流失表土4.50mm左右,大量的泥土随水顺河流走,使祖厉河成为黄河水系上有名的泥河。

1.3草场退化问题

综合白银全市植被分布状况,大体可分为山地草甸草原、山地森林灌丛、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类型。草场退化问题则集中反映在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及荒漠植被分布区。在水平分布上自南向北逐渐由草原向荒漠过渡,植被草场呈明显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天然草原面积的缩小和牧草产量的下降两个方面。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毁林毁草开荒,因大面积开荒造成植被破坏、草场面积缩小的程度虽无准确数据可查,但从各县(区)土地概查资料中全市耕地面积(51.49万公顷)与统计资料中全市耕地面积30.17万公顷两者之间的差距(21.32万公顷)而言,就足以说明毁林毁草开荒的程度。在开荒问题比较严重的祖厉河流域,据调查,部分农户开荒耕种面积相当甚至大于承包地面积(以上涉及的数据只作论证问题时参考);除此,草场退化问题则主要表现在草原荒漠化引起的牧草产量下降方面,退化草地平均草产量下降30%~50%。客观分析造成退化的原因,既有大气候环境变化导致的干旱等自然因素造成草场退化的不可抗因素,又有长期超载过牧、滥樵乱采等超过草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限形成草场退化的人为因素,但随着草场水平分布的不同,造成退化的的原因也有明显差异,南部以草原草场为主,其退化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兼有不可抗因素;北部以荒漠草场为主,其退化因素则主要为不可抗因素,兼有人为因素;最受人们关注的则是平川、靖远北部的草原沙化问题,有关调查资料表明,该区内已有近2万公顷荒漠草场退化为沙漠化土地。

1.4城市环境问题

白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矿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体污染。据统计,全市每年向黄河排放工业废水达2 51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 693万吨,占排放总量的67.34%,生活污水821万吨,占32.66%,工业污水处理量为1 160万吨,仅占排放量的68.50%,处理达标率仅为30.69%;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彻底处理便排入黄河,造成黄河白银段重金属严重超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黄河,造成黄河白银段大肠菌群常年严重超标;二是大气污染。城区大气主要呈煤烟型污染,目前市区年耗煤量达100.36万吨,其中工业煤70.36万吨,民用煤30万吨,每年排放烟气151.97亿立方米,净化处理129.84亿立方米,净化率84.55%;年排放二氧化硫2.897万吨,烟尘及粉尘1.25万吨,空气总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浓度严重超标;三是噪音污染。目前,一类混合区昼间等效声级超标1.20分贝,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等效声级超标0.40分贝,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

在表明白银生态环境严酷的上述四个主要因素中,既有原生的自然环境问题,又有次生的人为环境问题。对此,在制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规划中要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既要重视对次生环境问题的改善,又始终不可低估原生环境问题对全市生态环境的基本影响,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2对策

2.1三水齐抓,拓宽水路,以水治旱

干旱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全市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白银来讲,水既是生存条件,又是发展要素,有水就有生机,有水就有希望。就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水既是维护生态的决定因素,也是建设生态的必备条件,立足白银实际,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全力抓好水利建设,走以水治旱的路子。

2.1.1有效蓄集天然降水白银境内降雨少,且分布不均,春夏多旱,秋季又宜形成洪涝灾害。因此,对天然降水进行有效蓄集,是保障生态建设乃至整个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自“121”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境内传统旱作农业发生了根本性转折。靠工程措施集雨并实行节水补充灌溉,调节改善降雨在时空和雨量分布上的不均,实现了以水治旱的目的,保证了旱地农作物及林木生长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变被动为主动抗旱,变侧重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时利用天上水,形成了“三水齐抓”的新思路。对此,今后的生态建设中还须进一步在推广中予以创新和发展。首先在集雨方式上,由单一的庭院屋面集流向集流场集流、道路集流、坡面集流、排洪沟集流、耕地轮歇集流发展,其中坡面是水土流失程度较严重的地段,也是实施生态建设的主要区域,地形复杂多变,集雨方式灵活多样,目前,大多通过修筑水平梯田、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鱼鳞坑等工程措施实现雨水蓄集,这些措施已在过去生产中得以实践,对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今后还须严加规范,并积极引进推广集水面处理新技术,如覆膜、喷洒防渗材料有机硅、乳化沥青等,使过去单纯修筑蓄水池窖、塘坝的蓄集方式向以土壤为“水库”的大田富集方式上扩展,通过合理配置集水工程,使坡面上的空闲地得以科学利用,实现全方位综合集水;其次在用水目的上,要由主要解决人畜用水向保障生态建设、发展庭院经济、农田补灌方面延伸;在用水方法上由单一的人担车拉点灌向滴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发展。

2.1.2 高效利用灌溉用水目前,全市已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25.98万亩,已形成了以高扬程提灌为主,井泉库灌为辅,集雨节灌为补充的新格局。根据水利建设规划,今后15年,全市将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多万亩,累计达到226万亩,农村人均1.50亩。随着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水资源的进一步贫乏,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问题,将成为今后水利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立足白银水资源和灌溉方式现状,近期宜抓好常规节水技术的推广,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微、喷、滴灌工程技术。在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渗灌、插管根灌、膜孔灌以及利用注水枪根部注水等技术措施,以总体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1.3强化土壤保水性能地面水分蒸发是造成土壤含水量低,导致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白银境内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土壤水份年平均蒸发量高达近2 000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7倍多。因此,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数量和孔隙度,抑制土壤水份物理性蒸散,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实现土壤内部以肥调水功能,提高土壤水份利用率,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干旱问题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对土壤进行保护性耕作、科学施肥、轮作倒茬等。近年来,通过研究和实践,又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土壤保水抗旱技术,如目前已广泛应用的覆盖塑料薄膜、铺压砂石、秸秆、厩肥以及造林中在穴内添加草、锯末、绿肥等抗旱技术,今后在生态建设中必须加以推广应用,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保水剂、ABT生根粉、菌根菌、稀土、生物合成剂等高新技术材料。

2.2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进,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依据白银地域特征,实施水保治理宜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规划布局,在县(区)内不论大流域还是小流域均应坚持“按山系布局,整流域推进”的原则,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并统一步调,协同进行,限期完成。水土流失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只能采取综合性、社会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实践证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政策完全正确有效,并且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今后应根据流域间的差异性,从当前着手,从长远着眼,在两者的最佳结合方案上多做研究,建立不同流域间的最佳治理模式,既治山又治水,既植树种草,又修桥通路,真正做到山田水林路综合治理。

2.3法律保障,科技支撑,恢复林草植被

草场退化问题的形成发展与人为活动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恢复林草植被,首先必须从控制和消除人为活动影响入手,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林地资源的依法管理问题,林地资源既包括有林地,也包括宜林地。但在管理过程中普遍侧重有林地的管理,对宜林地资源底子不清,管理疏漏,造成大面积宜林地资源流失,特别是陡坡开荒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为此,对现有的相关法律必须加以完善,强化群众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已遭破坏的植被依法进行恢复,对新的破坏活动给予严厉打击;二是封山与兴牧的关系问题。超载放牧是白银境内植被退化、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对此可采取切块封禁和舍饲圈养两种措施加以解决。近期内宜结合天保工程,对重点区域予以切块封禁,并逐年扩大封禁范围,封严禁一切放牧活动,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植被;长远考虑应引导群众走舍饲圈养的路子,并逐步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约束。饲料来源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结合生态建设发展人工种草来解决。三是科技支撑问题。从目前白银的实际分析,科技支撑的重点应放在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与示范上,当前急需在节水灌溉技术,集雨补灌技术,抗旱造林技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资源保护和持续经营技术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还要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使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在植被恢复重建中的支撑作用。

2.4城乡一体,标本兼治,亮化城市环境

白银是甘肃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通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使白银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区开发潜力最大的经济圈之一。今后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必须坚持“城乡一体、标本兼治”的原则。首先从维护居民基本生存条件的高度出发,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问题,特别对工矿企业“三废”排放问题要建立长期跟踪监查制度,从源头抓起,根治污染问题。与此同时,要不惜一切代价抓好城市绿化工作。城市绿化是当今世界社会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的城市林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白银城市林业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全国城乡一体化绿化试点城市建设和中韩合作大环境绿化等项目即将在白银启动,形势非常有利。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开展城市林业建设工作,在一次性搞好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庭院、厂区、居民区绿化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大环境绿化。我们的起步虽晚,但起点一定要高,要立足大手笔、大动作创建绿化精品工程,力争用10~15年时间,把白银建成一座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