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的看法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卫生的看法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生职业 卫生资源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患关系已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普遍重视。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医生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为他们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职责[1]。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病人们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医生服务态度差;医生们抱怨工作辛苦,待遇不高而且不受尊重,从而导致纠纷逐年增多。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生职业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医院、媒体层面如何缓解医患压力提供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海市仁济医院、瑞金医院、嘉定区中心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的175名医生进行调查,围绕执业压力情况,物质精神回报,对执业环境看法,出国工作学习情况等方面来了解医生工作状态,分析医生沟通技能现状。随机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62份,回收率为92.6%。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被调查的162名医生中,男性为89人,女性为73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时间小于5年者占54%,6-20年之间的占25%,大于20年者占21%;其中仅11%的医师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融洽,高达89%的医师觉得日前医患关系一般甚至比较紧张。
2.2 对医生职业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生职业看法的问题上,43%选择“职业高尚,治病救人,对当初选择无怨无悔”,19%选择“当初选错行了,不过就得过且过了”,38%选择“改换跳槽将会是近期的事情”;对孩子学医的问题,83%的医生表示“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事医学工作,可见医务工作者对目前的职业不满意的程度。
2.3 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
据调查,医务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49小时;仅12%的医务人员认为这些多余的付出在物质上得到了完全回报,65%认为在物质上虽然得到回报,但回报过少。对于固定收入,67%认为医务人员的合法收入远低于他们所应得的,24%认为合法收入略低于他们所应得的,7%认为基本相称。在精神层面上,医务人员认为医生职业在当今社会上被尊重的仅占28%,未被重视的却占到72%。
2.4 对举证倒置的态度
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由国务院令第351号公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出了“举证责任倒置”,即在医疗侵权诉讼中,患者只需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并受到人身伤害,由院方完成举证责任,证明院方的无过错,否则,医疗机构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即败诉之后果。我们调查的医务人员中,对于“举证责任倒置”有81%选择“不赞同,会使医生变得谨慎,虚开检查、增加费用,最终受损的还是患者”,仅有二人选择“赞同,有助于保护患者利益”,17%认为“说不清”。
2.5 对医疗服务的自评
目前,医务人员对自己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周到程度(交流、服务态度等)的平均打分为8分(10为满分)。在问及“当遇到态度蛮横的患者,您会怎样时”,31%选择“理解病人,因为他身体不适”,63%“不去理会,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像医生受过高等教育”,6%“也不给病人好脸色”。
3 讨论与分析
3.1 医生职业的苦衷
第一,医生的培养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本科医学院校学制比其他专业高校多1~2年,本科毕业后要考取硕士,之后又有一部分要攻读博士学位,需要6年,之后还要参加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前期投资需14年。医生的职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继续教育是医生执业的必需,需要大量地有形和无形的投入来支持。[2] 第二,医生工作强度大。根据某大医院的调查:在心脏内科病房,平均一个住院医师要负责15张病床。在普外科病房,一个住院医师除要负责15张病床外,每天还有3台普外手术计划,每台手术大概需要1~2小时,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3]。 第三,很多法规条例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心理状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也改变了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篇2
【关键词】:男护生;就业;态度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72-01
随着各门科学及医学科学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和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观念也在更新。护理不再被看作是女性的专属领域,它非常需要男性加入到护理队伍中,共同促进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进步。了解男护士的职业价值和从业现状,能为临床更好地使用男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通过对江西省高等院校中的108名本科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职业态度,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
2011~2013级在校本、专科男护生108名,年龄19~25岁。其中,大学一年级44名,大学二年级36名,三年级28名。
1. 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经预试验校正,内容包括:志愿选择,在校学习的困难,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毕业后打算,如何看待男护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去向,就业时是否在意他人的看法等方面。问卷不署名,答卷前进行详细解释。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00%。
1. 3 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数据输入SPSS 11. 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男护生对就业的态度(见表1)
3 讨论
3. 1 调整心态,端正职业观念
在所调查的男护生中,第一志愿填报护理专业的男护生仅占 29.63, 27.78%的男护生毕业后打算从事护理工作, 78.70%的男护生就业时在意他人的看法。由此可见,学习本专业的男生有很大一部分不一定会就职于本专业,护理专业未来还是面临男性的短缺,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高校、作为对健康迫切需要的民众,值得深思,找出问题并解决。首先,大众应当转变只有女性从事护理工作的传统观念;在校期间应强化男护生的职业意识,端正就业心态。其次,从思想上肯定自己,并利用自身特点,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其同情心,以赢得病人、同行、社会的肯定、信任及尊重。
3. 2 男护生存在的就业优势及就业前景
调查结果显示, 59.26%的男护生认为就业形势好,因男性从事护理职业有其自身优势。首先,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病人护理方面!其次,应急能力突出,遇到紧急情况时,男护士往往临危不乱,具有较强的理性判断能力,而女护士则大多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等,有时耽误疾病的抢救。另外,涉及到隐私部位的检查及护理操作时,女病人接受不了男护士的护理,同样的,男护更受男性病人的欢迎。
3. 3 加强就业指导
在校时,就业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形式应多样化,如讲座、录像、现场咨询、模拟招聘会等方式,内容可涵盖分析相关政策及就业趋势、求职技能、求职心态、简历的制作和投放等。另外,学校应开展男护生礼仪训练,以培养男护生风度。开展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男护生转变角色。
参考文献
[1]梁荫基,肖丹,杨巧红.医院对男护士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9): 12~13.
[2]黄芳梅,王莉.在护理教学中引导男护生实现角色的转换[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5): 93
[3]杨丽峰。正确引导男护生的护理职业思想[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8).
篇3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与护理人文教学结合,构建护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模式。[方法]选取护理本科生212人,按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培养,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作坊,采用小组讨论、情景设置、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设优质护理服务知识问卷、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知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该模式能让护生了解临床动态,增加情感体验,可引导护生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护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护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
卫生部自2010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改革护理模式和护理服务流程,重新定位护士职责[1],内容涉及基础护理、人文关怀、责任制整体护理、岗位管理与培训、专科护理等多方面[2]。由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更应具有敬业精神并乐于奉献。但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早期,曾引起部分临床护士和学校教师的不理解,认为优质即“无陪护”服务和“洗头洗脚”工程[3],片面的认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职业认同感产生了影响。护生是护士的后备军,对于在校护生来说,优质护理服务不正确的认知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将优质护理的理念深入到护理教学中,使护生职业价值观与不断创新的护理实践结合[4]。本研究于2014年—2015年将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引入高等护理教育教学,建立护生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模式与评价方法,并进行教学实践验证,以期丰富护生的人文素养内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护理本科2011级212名护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201人,年龄17岁~24岁(21.8岁±0.7岁)。选择1班、2班106名学生为试验组,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视野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模式(HCQ-EAV模式)教学,同时选择3班、4班106名学生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性别、年龄、优质护理服务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试验组干预方法
1.2.1培养模式的构建
实施前由教研室负责人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培养模式,建立过程设计依从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环节进行,整个培养通过“沟通交流—情感确认(感)—见习实践—态度反思(悟)—价值建立”程序逐步落实。培养模式分为理论(42学时)、见习(10学时)两阶段进行,共计一学期。理论授课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培训,课堂教学将优质护理服务知识穿护理管理学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具体计划如下:①课堂教学模块,共计12学时,由3名老师授课。开课前加强师资培训,教师补课内容包含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文知识、护理学工作性质等方面,以便强化教师角色榜样作用。优质护理服务中岗位管理内容与护理管理学中“人力资源管理”一章结合讲述,情感教育与护理管理学中“沟通与冲突”一章结合讲述,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中将情感态度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②课外主题培训模块,举办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作坊,将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分为概述(4学时)、基础护理(4学时)、岗位责任制护理(4学时)、护理管理(4学时)、专科护理(4学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分为护理的渊源(4学时)、点滴积累的感动(4学时)、我们的生活(4学时)、追逐梦想(4学时)模块,穿护理人文知识及情感教学等内容中。讲座前,教师收集与所授课相关、能呈现主题内容的素材,包括人物故事、诗歌音乐、影视剧等;建立护生“我的护理我的梦”情感交流平台,通过建立QQ群,共享护理人文优质资源及视频资料,并借此平台进行师生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困惑,实施情感导向。③见习模块,结合护理管理学临床见习,参观国家级、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与临床带教老师提前沟通以保证主题统一,向护生讲解医院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及成果,及时解答护生疑问,注意对其情感的正性引导,护生及时记录见习体验和感悟。
1.2.2改革教学方法,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根据课程安排角色扮演等方法,选取优秀案例,建立情景模拟,鼓励护生扮演护士与病人,增加自身体验。通过小组学习法将试验组护生以8人~10人为一小组,建立小组日记本,及时记录情感变化。教室座位设置以小组为单位,每周开展讨论并记录,时间10min~30min。讨论内容由浅入深,依次为: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身边人对专业的看法;社会环境对护理工作评价;护患关系;周围看法有没有对我产生影响;我现在对专业的看法和感受是什么;在优质护理服务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专业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该如何做。在教学结束后,进行交流讨论,各小组通过PPT、演讲等方式展示组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对护理专业的情感态度变化等,并向护生发放调查问卷。
1.3研究工具
1.3.1护生一般资料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父母职业、是否第一志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等。
1.3.2自设优质护理服务知识问卷
内容包括优质护理服务基本知识、责任制整体护理、岗位管理、专科护理、护理管理5个维度,根据护生“不了解”到“非常了解”依次赋分1分~4分。分值越高,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水平越高。经护理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评定,指数为0.912,预试验Cronbach’sα系数为0.843,有良好的信效度。
1.3.3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
采用Weis等编制、龚艳艳等修订的中文版NPVS-R量表[5],量表共26个条目、5个维度,每个条目按其对受试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分为“不重要”到“最重要”5个等级,依次计1分~5分,量表的总分范围为26分~130分。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59[6],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7。
1.3.4护士职业态度量表
由吴雅文等[7]研制,共30条态度语,依据构成护士职业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层面,按不同的方向、强度及结构组成。要求被试者选出最能准确、真实反映自己思想观点和态度倾向的7条~9条,选择的条目分值相加除以条目数为职业态度均分,4.5分为中立,分数越高,态度越积极。专家对量表内容效度评价,认为该量表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出对护理职业的态度倾向,可用于护生的职业态度测量[8]。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两组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情况比较
2.2护生职业价值观评分比较
2.3两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比较
3讨论
3.1新构建的培养模式能够让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了解更全面
调查显示:仅有30.9%的护生接触过优质护理服务知识,说明护生对当前临床护理发展动态了解不足,87.1%的护生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仅是基础护理和提供便利服务,而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岗位管理、专科护理等方面知之甚少[4]。实施培养模式后,试验组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P<0.05),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学习态度积极,人文素养得以提升,能激发走向护理工作岗位的兴趣和热情。有研究显示: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人文素质令人担忧,价值取向失范,护士离职、流失已逐渐从各层级医院凸显[9]。将优秀的护理人才留在临床一线,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的良方是事先预防而非事后检验。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动态结合,一方面适应临床需求,另一方面让护生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临床,从而减少工作后的心理落差,有利于护理队伍稳定。
3.2新构建的培养模式能促进护生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态度,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在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小组日记显示随着试验组护生对护理专业认识全面、客观,对学科情感逐渐清晰,愿用饱满、积极的热情进行学习和自我完善。干预后试验组护生在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4个维度及总分上均高于干预前,同时也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证明该培养模式对促进护生职业态度、价值观提升具有实效。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拓展,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理念[10],要求护士热爱本职业,能在病人护理中投入情感。本科护生正处于情感态度提升的关键期[11],更需要培养护生对护理的爱和对病人的关爱意识。本研究在教学中注重临床发展动态及国家对护理事业扶持等相关政策的宣传,使学生对护理专业的需求和前景了解更全面;课堂中各类案例展示了优秀护士对病人奉献、平凡护士岗位事迹,树立胜任工作的信心;通过护理专家讲座,发挥榜样作用,进一步提升职业兴趣和信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应用,试验组护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护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不能及时解决内心冲突和困惑,因而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低于试验组。
3.3思考与建议
护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过程绝非一蹴而就,本模式实施过程中,注重个体化指导,教师及时捕捉信息,根据学生需求因势利导。从小组日记中看出:由于学生缺乏相应护理经历,更倾向于向老师、临床护理前辈那里解决内心疑惑,因此,不容忽视教师的榜样作用。从结果中看出:新构建的培养模式能提升护生职业情感、稳定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实效和可操作性,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是,尚未尝试将该培养模式与护理专业课程很好地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系统,学生认识更深刻;二是,在职业情感方面评价仅限于小组日记等材料的分析,缺少定量评定,开发相关问卷,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作者:范晓婷 曹义红 孟庆慧 孙华昌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中心 医院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燕红.推进优质护理提升护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3(19):1-5.
[2]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第二次工作例会上的讲话[EB/OL].(2011-11-14)[2015-06-08].
[3]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186-188.
[5]龚艳艳,王惠珍,高钰琳.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的编译和评价[J].护理研究,2011,25(10A):2628-2630.
[6]徐雁,孟庆慧,范晓婷,等.山东省三甲医院护士敬业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5):25-28.
[7]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68-170.
[8]李斌.实习护生护士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7:2.
[9]曹晶,史妍萍,陈亚丹,等.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意向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18-620.
篇4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20世纪40年代晚期,一个以随机实验评估肺结核链霉素治疗法效果的研究开启了统计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1]。随着循证医学兴起,医学统计学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如何客观真实准确地采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将结论应用于医学实践是每一个医学领域工作者需要掌握并考虑的问题[2]。然而,医学统计学理论复杂,难度较高,医学生普遍数理基础比较薄弱[3],因而教学工作也颇具挑战。近几年,医学院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在更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然而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4]。
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以及态度对于教学设计十分重要[5-6],本调查旨在了解各专业医学生对于医学统计学的看法与建议,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提升医学统计学教学的针对性,优化教学内容[7],提高医学生们运用统计学知识的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接触过医学统计学及相关课程的在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专业包含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共发放纸质问卷601份,回收601份,经筛查保留有效问卷581份,有效回收率97%。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以纸质问卷形式发放给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涵盖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调查,涉及性别和专业等。根据专业特点,此次研究按专业及相关课程差异将研究对象分为3类:临床医学(含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及其他(医学检验、护理学和营养学);第2部分涵盖研究对象对于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以及学校相关课程设置的认知调查,涉及学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满意度、重视程度等;第3部分涵盖研究对象对于自身医学统计学知识学习的认识及自身未来规划,涉及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及相关统计软件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未来职业规划等。
1.2.2质量控制:为确保本次调研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本次研究从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及问卷筛查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控制。问卷设计环节设计了逻辑检测题;问卷发放环节没有进行大范围的随意发放,而是由校内学生、老师等小范围发放给身边的同学,确保研究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接触过医学统计学及相关课程的学生,填写完毕当场回收问卷;在问卷筛查环节将前后回答明显矛盾的问卷视为废卷,将答题率太低,低于90%的问卷视为废卷。
1.3统计学分析
由纸质问卷转录为电子问卷后由EXCEL导出,进行统一筛查与编码,导入R3.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及卡方检验或修正的卡方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81份。其中男性共196人,女性385人,分别占34%与66%。调查对象的专业以临床医学为主,共461人,占79%。其余为预防医学(24人,4%),口腔医学(18人,3%),医学检验(59人,10%),护理学(16人,3%),营养学(3人,1%)。
2.2各专业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专业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477人,82%)对学校设置的医学统计学相关课程感到满意,少部分(共104人,18%)不满意。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
医学统计学认知调查显示,共68人(12%)表示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必修的课,修满学分即可;455人(78%)表示医学统计学未来应用很广;只有10人(2%)表示是一门无聊的课,不用太在意;38人(7%)表示感觉统计学很有趣;10人(2%)选择了其他。在课程难度及课程重要性方面,受调查者的具体分布如下(表2)。
在调查对象中有100人(17%)表示在科研中遇到统计学知识困难中会选择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262人(45%)选择咨询相关同行;149人(26%)选择外包给专业人士;70人选择其他。
2.3各专业医学生医学统计学学习情况及自身未来规划
对各专业医学生医学统计学学习情况及自身未来规划的调查当中,许多问题的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4)。
篇5
《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因此,提高这项工作的实效性,真正为农村基层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疗卫生人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浙江省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生工作的政策分析
1.1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生工作的必要性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是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卫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员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技术队伍素质低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卫生队伍的三大症结并严重制约着农村医疗卫生质量的提高[1]。以浙江省为例,截止2010年,共有乡村医师10,695人,占全省医生总数的9.34%;乡村医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920人,占乡村医师总数的8.6%。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紧迫任务。为缓解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紧缺和素质低下状况,浙江省从2009年全面启动专科层次的定向培养农村基层社区医生的试点工作,2010年开始了本科层次的定向培养农村基层社区医生的试点工作。目前,专科层次的试点工作主要由宁波大学、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承担,本科层次的试点工作主要由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承担。
1.2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生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浙江省关于定向培养农村基层社区医师的政策,对定向生的招生、培养、使用等方面均予以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农村社区医学生定向招生、定岗培养和使用的一体化。在招生政策方面,实行按户籍以县(市、区)为单位定向招生的办法,具体地说,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招生及招生数,招生的对象是各县(市、区)户籍所在地生源且与卫生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学生,招生计划列入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在培养政策方面,定向生的学费、住宿费等按每人2万元标准由用人地财政承担,在校期间按经费总额的40%补助,毕业到岗后一次性补助剩余的60%。定向生可享受在校学生同等的奖、助、贷学金政策。在使用方面,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由各县(市、区)卫生局统一调配到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工作,工作期不少于5年。在服务期限内,参照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并享受当地同类卫生技术人员待遇。
1.3试点招生工作效果良好浙江省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生的政策规定了定向生在校期间享受财政补助、就业保障等优惠,并规定了后续的就业激励政策,受到了广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社区学生的广泛欢迎。2009年浙江省填报志愿和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考生共2,830人,录取502名,全省平均录取比为5.6∶1。较高的招录比确保了较高的生源质量,如,宁波大学专科层次的定向生,2011年录取考生平均分333.14分,超过浙江省第三批录取分数线达62.15分;温州医学院本科层次的定向生,2011年录取考生平均分为466.50分,超过浙江省第二批录取分数线84.50分。同时,较高的报考热情也有效保证了试点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2009年,浙江省计划招收定向培养本科大专层次的医学生500名,实际招录502名;2010年,计划招生830人(包括本科层次的30人),实际招录829名(本科层次的29人)。
2浙江省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生的现状分析
浙江省定向培养医学生的试点招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这批招录来的医学生,他们的学习情况、政策熟悉程度、专业思想稳定性、职业认同度到底如何呢?为了进一步了解定向医学生的情况,笔者对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定向招收的119名本科层次的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119份,回收119份。问卷包括政策熟悉及认同程度、专业思想稳定性、学习情况、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等。
2.1政策熟悉及认同程度定向医学生了解政策的渠道主要来自卫生局、教育局的宣传,占62.1%,其次为家人亲戚的宣传,占20.7%,再次是中学的宣传,占17.2%。问及对定向培养医学生的政策了解程度,10.3%的选择“非常了解”,86.2%的选择“知道一些,但不是很清楚”,3.4%的选择“不了解”。对于专业的了解,55.2%的表示“了解”,44.8%的表示“不了解”。问及“定向培养医学生的退出机制”,55.2%希望有退出机制,44.8%希望没有。问及“毕业后期望的定向服务期”,48.3%选择3年-5年,44.8%选择1年-3年,6.9%选择5年以上。
2.2专业思想稳定性对于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主要从报考动机、报考的社会支持、对专业的喜好等方面了解。问及“报考的动机”时,有51.7%的人出于“就业形势好”的考虑,24.1%的选择“为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10.3%的选择“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10.3%的选择“理想的专业分数不够,只能降而求其次”,3.4%的选择“其它”。对于报考的社会支持,79.3%的选择“听从家人亲戚的建议”,10.3%的选择“自己决定”,6.9%的选择“老师建议”,3.4%的选择“其它”。问及“如果有转专业的机会”,75.9%“继续完成本专业的学习”,24.1%“看情况”。
2.3学习情况问及“平均每天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44.8%在“3小时以上”,20.7%在“2-3小时”,27.6%在“1-2小时”,6.9%在“1小时以下”;问及对学习成绩的要求,31%选择“拿奖学金”,58.6%选择“一般”,10.3%选择“只要及格就行”。问及上自习的情况,34.5%“平均一周上2-3天自习”,24.1%“除周末外每天都去上自习”,20.7%“考前一个月才去上自习”,3.4%“几乎不自习”。问及学习的动机,51.7%选择“为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24.1%选择“父母的期望”,17.2%选择“为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6.9%选择“就业取向已定,只要及格就行”。
2.4职业生涯规划情况问及“是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69%“没有”,31%“有”。对于没有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问及“未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51.7%“不清楚职业生涯如何规划”,27.6%“计划不如变化”,20.7%“就业去向已定,不需要做规划”。问及“是否去过农村社区医院了解单位的性质、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86.2%“没有”,13.8%“有”。对于农村社区医生的职业发展前景的看法,41.4%认为“很好”,55.2%认为“一般”,3.4%认为“不好”。关于毕业后的去向,75.9%选择“按照协议规定到定向单位”,17.2%认为“如果有更好的单位将选择违约”,6.9%选择“考研”。而定向服务期满后,51.7%选择“有机会考虑跳槽”,37.9%选择“考研,争取到县市级医院工作”,10.3%选择“继续在定向单位服务。从调查情况来看,定向医学生对政策和农村基层社区医生职业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深入,需要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和医学院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定向医学生中有一半人的报考动机比较功利,主要出于“就业形势好”的考虑,导致大部分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是很高,只有三分之一的希望拿奖学金;大部分人的职业坚定性不够,服务期满后,只有少数人选择继续在定向单位服务。因此,政策设计的初衷虽然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基层社区医生,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其结果有可能与之不一致。为了让定向医学生真正能成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有用之才,有必要在培养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他们对职业的认同度、学习的积极性。
3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学生的激励机制的构建路径
3.1设立专项奖励基金西方发达国家也曾经出现过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澳大利亚的做法是颁布了鼓励学生去农村和偏远地区从业的奖学金,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的医科学生[2]。当前,定向医学生虽然享有学费、生活费的财政补助等,但却没有专门面向他们的奖励基金制度,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由政府或社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基金包括在校奖学金、从业奖励基金、继续教育奖励基金。在校奖学金覆盖面要广,既要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的,也要奖励成绩有显著进步的;既要奖励理论学习优秀的,也要奖励临床专业技能扎实的。在校奖学金的设立将在定向医学生中形成了较好的竞争氛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业奖励基金则是对毕业后履行完协议规定,继续留在农村基层社区医院、卫生院就职的定向医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吸引和鼓励他们继续在定向岗位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继续教育基金是鼓励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开展在职学习设立的基金,包括鼓励他们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到上级医院进修、出国交流学习等,能较好地满足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实现自我发展、专业发展的需求。
篇6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遵循“浅入深出”的规律,课前认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案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食品安全事件的严重危害。例如,在食品添加剂的讲授过程中,首先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饮用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三聚氰胺”奶粉对婴儿的危害,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的视频、媒体对染色馒头、爆炸西瓜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性。之后让同学们围绕上述食品安全案例,分组开展讨论,结合课本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治理食品安全的措施。
2运用PBL教学法,增长食品安全知识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构建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日常饮食现象提出问题,设立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对日常食品安全的思考。例如:为什么不能食用发芽的马铃薯?没炒熟的豆角为什么不能吃?你对“思念”饺子的“细菌门”事件有何看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食品腐败变质的判断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动植物食品正确的加工、烹饪方法,逐渐培养学生正确选购、加工、贮存食品,识别有毒有害物品,预防食物中毒的食品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膳食理念
食品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这些成分有些对人体有益,有些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即使七大类营养素也应合理搭配科学食用才会促进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搭配不当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甚至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合理搭配食物,科学膳食是食品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笔者在食品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膳食理念。
1剖析食品搭配案例,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活跃课堂上的学术气氛需要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教师要善于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对食物合理搭配的重视。例如,在讲解七大类营养物质的章节中,引入食物的合理搭配与食用禁忌的例子,如:鲫鱼豆腐汤为什么具有营养价值?鸡蛋与豆浆为何不宜搭配食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中找到答案。并以此为例,将全班分成“瓜果蔬菜”、“畜禽制品”、“水产品”三组,开展“食物找朋友”活动,找出与本组食物相宜及相克的食物。
2运用任务驱动法,强化科学膳食理念
科学膳食是指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提出适宜的饮食方案。食物搭配的合理与否并非绝对,辩证运用科学膳食搭配即可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鸡蛋和豆浆对于常人不能同时食用,但是对于减肥人群却是不错的食物组合。基于此,笔者以“各类食品”为载体,以“七大类营养成分的吸收”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设计不同人群的科学膳食食谱,如减肥食谱,糖尿病病人食谱等,强化学生的科学膳食理念,提高制订合理饮食计划的能力。
积极开展诚信守法教育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法律是人们开展各种活动都不能触犯的准则。目前,导致食品行业卫生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食品加工企业或从事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人员不遵纪守法,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在利益和利润的驱动下违规生产甚至造假售假。在食品化学课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融入诚信守法教育,从专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强调诚信守法的作用,结合现实生活中因制假、售假等不诚信行为而导致公司破产、家破人亡等食品安全案例进行教学,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同时,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在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内容时,引入国家的《关于进一步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卫生行政许可》等法律法规;结合《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介绍食品包装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食品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今后从事食品生产、检验、研发等各项工作时都能诚信从业,遵纪守法,明白自己的职责,承担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食品的职责。
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职业素养教育
1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食品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食品化学实验课集综合性和技术性于一体,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化学的实验教学中,笔者改变了老师制订并讲解实验方案、学生“依葫芦画瓢”动手操作的传统模式,而是给出实验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图书室等资源查阅参考资料,独立或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后,独立完成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如原材料制备和仪器调试,并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给出数据分析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总结。在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尽量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空间,保持与学生沟通,并给出适当建议。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研发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创新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笔者还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都会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广场、公园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举办食品安全现场检测、向消费者讲授如何辨别食品优劣真伪,为群众设计科学膳食的食谱、食品法律法规的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篇7
【关键词】医护人员 医患沟通 调查分析
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领域中,“沟通技能”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这说明医学生沟通技能水平对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自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国内医学院校日益重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上也提出了较多培养模式的设想。笔者期望能够探索出适合中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可行性方案,而这必须要建立于对医疗情境中医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现状的了解。为此,笔者对220名临床医生的医患沟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江西省赣州市二所医院(二甲和三甲医院各一所)220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0份。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根据医患沟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编制调查问卷,包含12个题目。以科室为单位,随机选取被试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1.3 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
2 调查结果
在受访群体中,有93.8%的医护人员表示在医疗工作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人际沟通问题。其中,73.6%的调查对象表示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39.6%的调查对象认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会存在问题;另外,有17%的调查对象表示在与同事、上级领导的沟通中存在着沟通问题。谈及在与患者易出现的沟通问题环节方面,51%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对疾病的看法与医生不一致容易造成沟通障碍;38%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是否能够理解自身疾病的状况是产生沟通问题的原因;20%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应对疾病的情绪和态度会影响沟通。
在易出现沟通障碍的环节,有63.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治疗阶段最易发生医患沟通障碍,28.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诊断阶段容易发生医患沟通障碍,56.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会经常遇到患者家属对疾病的看法与自己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不一致的原因,6%的调查对象表示主要是因为患者家属不愿意承认亲人有病;79%的人表示是因为患者家属的医学知识匮乏;16%的调查对象表示沟通困难可能与医生的表述较难让家属理解有关;15%的调查对象认为与患者家属对医生群体的不信任或者对疾病的高期望有关。对于医患沟通的改善措施方面,51%的调查对象表示加强科普知识教育是基础;29%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在医院科室设置专职沟通人员来应对医患沟通问题;46%的调查对象认为要适当加强医生自身的沟通技能。
3 讨论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医疗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而主要的沟通障碍正是来自于医患沟通过程,这再次强调,在医学生学习阶段必须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地加强沟通技能,根据研究调查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在校期间,学校应当开设医患沟通的相关课程。大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在诊治阶段容易出现沟通障碍,主要是与医患双方对患者疾病的认识、理解和态度不同造成的。其中,46%的人认为当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沟通技能。
在校学习阶段,要开设诸如《与病人沟通》、《医患沟通的艺术》、《情商教育》等相关的沟通技能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具体沟通过程不仅重视疾病,更要重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在具体关系处理中,能运用换位思考、主动倾听、语言技巧等有效沟通技巧,并能提升沟通控制能力。
3.2 重视临床沟通带教。
临床实习是培养实习医生处理好医患关系,使其成为合格医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实习期间,临床带教医生可以通过示范教学帮助医学生理解并锻炼其医患沟通能力。
3.3 在教学阶段和实习阶段,要帮助学生习得较好的言语技巧,能用通俗的解释性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避免出现沟通信息的不顺畅。
3.4 建议医院方面需要加强卫生知识的科普宣传,帮助提升广大百姓对疾病的基础认识。建议医院成立独立的疾病解释小组,协助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更好地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疾病。
参考文献
[1] 刘慧,徐步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年02期
篇8
社会问卷是现在用的很多的一种调查方式,那么你们知道社会问卷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社会问卷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范文1:调查课题:社会公德问题
调查时间: 4月29日——5月1日
调查对象:社会所有人员
调查类型:问卷调查形式
调查地点:贵阳市境内
社会公德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作为维护社会关系秩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这5个方面。我们小组就这5个方面做了问卷调查并作出以下报告:
本次社会公德问卷调查我们第五小组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为98.1%。其中男士52份,占50.5%,女士51份,占49.5%。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计算,我们对数字进行处理并进行以下书面说明。
在文明礼貌方面,被接受调查的民众中,认为文明礼貌在现实生活中重要的占99.02%,其中98.1%的民众认为自己平时做到对别人讲文明,有礼貌。但是当问及您平时会不会说脏话和粗话时,8.74%的民众表示会说,33%的民众表示不会说,58.3%的民众表示偶尔会说。另外就平时见到师长会不会主动问好方面,81.6%的民众都表示会主动问好。在文明礼貌方面相对做的不好的就是脏话和粗话方面,其他方面也还带进一步的提高!
在助人为乐方面,被调查人群中,79.6%的民众都有过助人为乐的经历,只有少部分民众表示没有过助人为乐的经历。在公交车上,68%的民众表示愿意为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让座,还有29.1%的民众会看情况而决定为不为别人让座,只有2.9%的民众表示不愿为弱势群体让座。在当问及马路上有人学要帮助,你会不会伸出援手时,只有31.1%的民众表示会伸出援手,6.8%的民众表示这种情况是不会伸出援手,看情况来定的民众占63.1%,就这个问题,当继续追问如果您决定不上前帮忙时的理由时,大多数的民众都表示怕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世界太复杂,好心办坏事的事件太多了。结果表明,在助人为乐方面,最严重的主要是当今的诚信问题缺失,导致许多人需要帮助,但没人敢去帮。要解决这类问题还得从诚信方面做起。
在爱护公物方面,就看到有人破坏公物你会不会去阻止时,34%的民众表示会上前阻止,在这方面,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一些退休人员更为主动一些。看情况再决定的民众占了51.5%,他们表示当时情况下能阻止尽量阻止,不在能力范围就算了。还有14.6%的民众表示这种情况自己不会去阻止。当碰倒标语牌时,绝大多数的民众表示会把它捡起来放好,面对生活中的公共财产物品,73.8%的民众表示会好好珍惜,23.3%的民众表示有时会珍惜,低于2.9%的民众不会珍惜公共物品。根据调查结果,说明在爱护公物方面还在存在很多的不足,民众的公共财产意识不强,还将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在保护环境方面,只有22.3%的民众认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强,75.7%的民众表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是一般,甚至还有1.9%的人表示自己基本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意识。在公共场合,还有6.8%的民众表示会乱扔垃圾,偶尔会会乱扔的民众也还高达38.8%,只有54.4%的民众在公共场合是不会乱扔垃圾的。民众针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普遍都认为不好,其中,69.9%的民众认为做得一般,24.3%民众表示做得很差。在垃圾处理问题上,68%的民众表示都是直接就倾倒了,会分类在处理的民众只占1/3。就当今我国的保护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保护环境是必要且重要的。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每个人的努力会汇成全人类的努力,凭借着等同于征服自然的信心,来还自然环境一份清白。
在遵纪守法方面,调查显示,仅有41.7%民众做到从来不闯红灯,绝大多数民众都会不同程度的闯红灯。在提到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时,只有33%的民众认为道德规范对民众的制约作用很大,绝大多数的民众都表示道德本身的作用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在当今谁会,它的作用不大,甚至还有0.97%的民众认为道德对公民没有作用。在公共场合,61.2%的民众表示不会插队,6.8%的民众有时会插队,4.9%的民众经常插队,27.2%的民众表示会偶尔插队。在生活中,完全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民众仅占17.5%,绝大部分民众表示不完全做到,甚至还有0.97%的民众表示自己完全没做到。就遵纪守法方面而言,从调查数据上来看,我们这方面确实存在许多的问题。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当今的社会公德意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今民众大部分都不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对社会公德的五个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民众都还不能够意识到加强社会公德的重要性。特别是面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时,能够主动指出并制止的为数甚少,大多数民众仅能做到自律,而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待提高,在实际行动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礼”即公德,《论语》中孔子告诉世人“不学礼,无以立”简简单单几个字,足以说明公德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公德问题,拥有一颗公德心,亲身力行成为社会公德的实践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德教育与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今社会物质财富正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贫乏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当然,目前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担忧的现象,但是,社会公德总体上是好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的精神财富也能像物质财富一样不断丰富。 党的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充分说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其中,每位公民不仅是参与者和享受者,更应是示范者和监督者。“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一系列报告中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的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中国梦的话题热议之后,社会公德更与它更是密不可分,在去年12月18日到今年2月10日展开的“中国梦,中华情大型征文活动”中,许多学者就提出中国梦离不开社会道德的支撑的论述。到后来“中国梦,__梦”,无数的人都提到了社会公德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公德是整个民族的艰巨工程。单独依靠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亦或是某个地区是无法完成历史重托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的。这需要全体民众共同投身于社会公德的建设中去,更需要政府发挥其巨大的引导作用,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创造这笔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附件一:
社会公德问卷调查表
? 请在您所选问题答案的“”内打“√”。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40岁 41-60岁 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本科以上 大专 高中 初中 小学及以下
4.您的职业?
学生 教师,医务,科研人员 公司职员 个体经营者
自由职业者 其他
二.选择题:
1.文明礼貌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重要?
是 否
2.您平时是否做到对别人讲文明,有礼貌?
是 否
3.您平时会不会说脏话,粗话?
会 不会 偶尔会
4.您平时遇到老师或长辈,会不会主动问好?
会 不会 偶尔会
5.您有助人为乐的经历吗?
有 没有
6.在马路上,如果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您会伸出援手吗?
会 不会 看情况
7.如果您决定不上前帮忙,理由是?
赶时间 没必要 这与我无关 其他:
8.
会 不会 看情况
9.看到有人破坏公物时,您会不会上去阻止?
会 不会 看情况
10.当您碰倒公共标语牌时,您会怎么做?
捡起放好 视而不见 看情况
11.公共财产物品,您会好好珍惜吗?
会 不会 有时会
12.有爱护公物的志愿活动您会参加吗?
会 不会 看情况
13.您认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怎样?
强 一般 基本没有
14.在公共场所,您会乱扔垃圾吗?
会 不会 偶尔会
15.您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得怎样?
好 一般 很差
16.您平时怎么处理生活垃圾?
分类后再倒 直接就倒
17.您平时会闯红灯吗?
会 不会 经常 偶尔
18.您认为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如何?
作用很大 作用不大 没有作用
19.在公共场合,您会插队吗?
会 不会 经常 偶尔
20.您在生活中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了吗?
完全做到 不完全做到 完全没做到
合作愉快,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附件二:
数据分析表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范文2:调查 (实践) 目标:
掌握学生对食堂满意程度的了解和看法,了解食堂存在的问题
? 调查 (实践) 时间:
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2月16日
? 调查 (实践) 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随机发放,在场的师生填写并当场收回的方式,全员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回收率达100% ? 调查 (实践) 对象:
主要调查了学生对食堂的意见,食堂的卫生情况及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服务的调查.问卷共向师生提出了15个问题.(见调查问卷)
? 调查 (实践) 主要进程:
第一步:成员确定主题;第二步:成员对主题进行分类讨论并提出问题,总结问题,查找资料;第三步:制作调查问卷;第四步:在校内分发调查问卷,收回问卷:第五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 调查 (实践) 分析提纲:
我们把问卷调查分为四大类:食堂的卫生条件,食堂的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饭菜的营养及价,对食堂的建议.在第二题中就调查了同学们都是喜欢去哪个食堂和在第八题食堂的菜价是否有用,根据成员的具体要求,我们把调查问卷进行男女的分类,来比较男女对实体是否有不一样的看法,问卷调查的题目安排也是先从简单到深化,最后一题是大家对食堂的建议
基本情况
此次的问卷调查的背景是了解师生对食堂现状运行的满意程度测量的调查,内容涉及到食堂的饭菜是否美味,价格是否合理,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和卫生意识等,因为学校有3个食堂,经过调查大部分的师生喜欢去阳光美食城,认为阳关美食城的饭菜价格合理,卫生意识
强,但是有76%的师生对食堂的饭菜不乐观,认为食堂的饭菜不美味,价格昂贵,服务态度差 问题几建议:
1、食堂饭菜口味不适合
2、菜式的品种单一,不够丰富
3、食物存在不够新鲜,有过夜饭菜的现象
4、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差
5、食堂的环境差,影响就餐的心情
食堂饭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到食堂就餐,提了几点建议
1、卫生意识要强,餐具要经常杀菌
2、饭菜的样式要不断的更换,要有创新的想法
3、厨师要不断的提高厨艺
4、饭菜的价格要合理,不要存在乱刷卡的现象
组长:陈琳 报告执笔人:童若明 成员: 陈蓉蓉 纪志龙 陈真 毛佳挺
报告完成的时间: 2011年5月14日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范文3:数据与分析:
第2题 我所在的专业属于 [单选题]
第3题 我的年级是 [单选题]
第4题 我对现在所处城市的印象是 [多选题]
第5题 我所在的大学氛围 [多选题]
第6题 我之前大学生活总体来说 [单选题]
第7题 是否经常感到焦虑不安 [单选题]
第8题 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单选题]
第9题 归根到底,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单选题]
第10题 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单选题]
第11题 我感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 [单选题]
第12题 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 [单选题]
第13题 每天的生活充满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有激情 [单选题]
篇9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本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础管理继续强化,专业建设水平提升,技能大赛成绩优良,对口高考喜获丰收,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领导班子工作
班子成员廉洁自律,团结协作,除了完成学校本职工作之外,还积极配合“四城同创”、“精准扶贫”、“环境整治”等全县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的各项整改工作。继续坚持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三评价”机制,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学生评教评学活动,多渠道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效保障了师生权益。
(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进一步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建立长效机制。本学期组织教师远程培训并深入开展“教育三问”学习;申报“双师型”教师30人,做好相关材料,并报省教育厅审核,师资队伍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黄敏老师参加九江市2019年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获一等奖;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九江市第十七届技能竞赛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教学工作
本学期以“学生满意”为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派出教研组加强与外界专业交流,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教师绩效考评的相关制度,狠抓教师的“五认真”常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1、对口高考再创佳绩。今年,133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人数41人,二本上线率31%。其中:最高分523分,全省排名第21名,500分以上17人,上国办(江西农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9人。(2019年我省三校生报考人数翻倍,录取人数相对减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2、技能竞赛稳中有升。今年组织学生参加九江市第十七届技能竞赛,学前教育五项全能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客服信息获1个二等奖。获一等奖的总数比去年增加了一个,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四)、德育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重新制定班级评分内容和标准,班报评比、卫生检查、寝室内务整治、校牌佩戴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每月评出文明寝室,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加强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环境卫生教育。学校把4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力度,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法制宣传视频,接受法制教育。通过一系列行为规范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安保措施得力,法律意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校园卫生良好,学生考勤好转,仪容仪表转变,早操秩序改观。
(五)、招生就业培训工作
学校招生处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把招生宣传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捆绑责任制,招生责任分工明确。2019春季共招生204人,主要分4个专业教学班(学前教育、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装潢设计、旅游服务和酒店管理)和小部分插班生。策划19年秋季招生方案,准备19年秋季招生工作。
本学期落实了16秋幼、17春装学生实习工作,安排了17春幼学生见习,并完成了就业回访,效果良好。顺利与广州名匠装饰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于四月份举行联合办学挂牌仪式。圆满完成了武宁建材大市场嘉典置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和杨洲乡大旅游培训。
(六)、其他工作
资助工作宣传到位,严格操作,落实精准,台账规范,顺利通过县、市两级助学金检查,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实训中心及时对机房、系统软件、办公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教学得以正常完成;总务后勤人员尽心尽力,热情服务,财务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精打细算。
本学期加大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成了学生寝室热水沐浴房、直饮水、吹风机安装工程;完成了学校户外电子显示屏及坐椅安装工程;完成了五大项目(运动场项目、食堂改造扩建工程、食堂设备采购项目、阶梯教室、实训楼一楼改造)的报批工作,为确保各项目暑期按时动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下学期学校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问题:
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建设的任重道远;技能大赛的瓶颈有待突破。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专业建设和师资建设,积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教学质量中心,努力争取对口高考、技能大赛新的成绩,用实际行动回答好“教育三问”,为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做出新贡献。
最后,祝大家暑期生活愉快,招生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篇10
(四川医科大学,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护患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国的医疗卫生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其中存在的护患冲突也是不容忽视的。护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状况,我们应着重从解决护患冲突的角度出发,协调当前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其朝着利于双方合作互助的方向发展。
[
关键词 ]护患关系;冲突;诱因;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44
1护患关系的现状
护患关系产生于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有着自身行业所存在的特征,医疗护理活动涉及人的生命、健康等与人的安全息息相关的方面,因此,护患关系有着一定的专业性、实践性、伦理性。虽然随着医疗科技的逐步完善,人们的就医环境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由于存在着追逐利益或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现象,使得医学的本质及其神圣性出现了被淡化乃至被扭曲的发展态势,导致护患关系中存在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双方的矛盾冲突渐渐突显出来,甚至双方关系日益紧张。
通常情况下,护患冲突以两种形式来表现。首先就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优先权的冲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患者在生病期间会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对他人的要求会更多,一旦其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时,会产生被别人嫌弃、厌恶,甚至抛弃的感觉。现实的护理工作队伍缺编严重的状况,使得护士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个患者,不能够像家属对待病人那样细致及贴心,这往往会给患者造成自己不被重视的错觉,遇到小问题、小麻烦时,容易将其扩大化,从而转化为护患冲突。其次就是护患双方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同。由于存在对医疗知识认识的差异,护患双方对同一疾病的看法存在区别。患者及其家属往往高估或是低估某一症状,一旦发现病情有变时容易太看重或是太轻视这些现象,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或是松懈,有时会重复问一些护士早已回答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护理人员的反感,患者及其家属在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就易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使得护患关系紧张。汪道鑫.护理伦理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7.
2引发护患冲突的诱因分析
护患冲突是一种护患之间存在的矛盾状态。近年来护患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原因是综合、复杂的。除了护患双方自身原因外,还有管理制度、政府投入、社会保障、法律适用、媒体参与等诸多外在的深层次原因。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引发护患冲突的诱因可以从护士、患者、医院、国家和社会五个维度进行考察。对于护患间的矛盾或冲突,必须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首先,作为护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服务主体的护理人员,在处理护患关系,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时应首先注重自己的言行,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考虑其他可能存在的因素。在医疗活动中,护患关系和谐度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心理状态、沟通能力等方面。其次,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社会公德意识方面存在缺陷、患者及家属过度维权。由于医学科学的特殊性,医疗服务行为具有比其他服务行业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国内外共同认可的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也仅在70%~80%,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死亡率等,这是不争的事实。丘祥兴,孙福川.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再次,部分医院经营思想不端正、管理措施滞后、就医环境差。最后,国家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卫生法规不够健全、媒体导向偏颇等导致护患冲突越来越严重,形成“人防人”的就医局面。
3改善护患冲突的对策建议
对于当前出现的如此多的护患冲突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原因找出相应的防范、改善护患关系紧张的措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作为护理领域的鼻祖,南丁格尔很早以前就提出过理想护士的标准:“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适当的信仰、有奉献自己的心愿、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充分的同情心,她需要绝对尊重自己的职业,因为上帝是如此信任她,才会把一个人的生命交付在她的手上。”
首先,护理人员应能够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做到换位思考,真正理解病人的苦痛,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不断更新护理观念,真正做到使自己的认识和当前整个社会所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为患者服务时,能够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使其乐于接受自己的操作,同时,能够真正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能够提供因人而异的服务。
其次,应注重患者在就医时的基本的道德教育,使护患双方都能在一个相对和谐、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互动。文明就医是对当前患者迫切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患者在与护理人员交往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仅仅把护理人员看成服侍人的、把医疗护理行为看成是普通的市场上的买卖行为。患者要充分认识到护理人员和自己的期望一样,都是为了尽快使患者康复、迅速适应环境,双方不存在对立,基于这一点,患者要尽量信任护理人员,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付给对方,有了这种信任的关系,护理人员也会更贴切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其健康的恢复贡献力量。
再次,医院应着力建设优良的医疗环境,使护患双方能够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沟通,利于护理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重塑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是改善护患矛盾的根本措施。对于当前不适应国情的“以药养医”的医院补偿机制将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给予干预和改善,取消药物提成,增设药事管理费用,以控制药品市场的不正常现象,恢复医院的公益性,促使护患关系健康发展。改善医院环境,使病房卫生设施配套,给人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患者在与护理人员接触时,尤其是在承受自己的病情时,会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最后,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比重,实现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利于缓解供需矛盾、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措施。“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国家良好就医的社会环境就营造出来了,也就可以避免一些护患冲突的发生,保证社会更和谐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的卫生法规,在出现护患冲突时,能够有法可依,从而更好地保障护患双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兰礼吉.应用护理伦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肖旭.社会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 上一篇:智慧物流的理解
- 下一篇: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