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网络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网络建设

篇1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网络建设应用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脚步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全面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是不现实的,但是将科技含量较高、技术更加综合全面的优秀成果引进并加以实施是合理有效的,承载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电力系统能够展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并且为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综合竞争能力。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满足生产高效、安全可靠的市场化需求,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新型的通信设备和系统都随之出现,所以针对目前电力通信系统的基本情况,加强电力系统的网络建设应用是必然趋势。

1电力系统通信的网络建设应用的基本概况

1.1电力通信系统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化传输和市场化经营都得到了实现,面对电力通信网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许多相关人士都积极投入到电力通信系统的深入研究中。从有线音频电缆到模拟微波,从电力线载波通信到光纤通信,从电缆载波到各种数字微波,无不体现着电力系统通信发展的漫长道路与工作人员们研发的无限热情。电力生产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通信系统,实时远动数据传输、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日常行政电话信息和电能量计费信息都与电力系统通信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技术的发展使陈旧的生产观念有了改变,网络与通信技术的交融,电力与通信系统的结合,电力通信网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中心的网状网络,这些都为日后日益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需求服务的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电力通信系统的日益网络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成功探索,还是人类历史上的远大突破,受益的更是全人类。

1.2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的网络建设应用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使电力网络智能化,智能电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发展的效率,使电力通信变得更加优质,对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主流电力系统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电力通信系统依靠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坚固的电网结构作为支持,这样能够有效地扩大电网新业务,深化电力通信系统的改造。将科技水平更高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通信中,加强电力通信与网络建设的固有联系,有利于逐步完善电力通信网架体系,加速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新一代的电力通信网络提供的业务平台为未来新兴业务的拓展和介入铸造基础。电力系统联网工程建设在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激励下,把握着电力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促进电力通信的信息产业化,使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应用更加广泛,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从而开创电力通信系统新时代,实现经济利益的持续最大化,推进经济发展,展现新型电力发展新动力。

1.3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未来的技术环境瞬息万变,这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提高电网的服务标准是必然趋势,同时打造具有新活力、灵活安全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兼备的、易开发恢复的全新业务模式,支持应用可连接无线的电力通信新体系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新项目之一。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力求在网络建设中,寻找便捷动态管理和集成分组,应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协调一致的搜寻功能和排除故障的功能。电力通信技术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变化要求着电网向频带加宽、时延降低、组合扩展性灵活、支持突变性数据传输、高智能终端化的方向迈进,并且,互为补充和备份的多种通信手段能够利用新型网络的优势作为网管体系的信息来媒介,尽可能保证充分地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构造信息网,满足业务综合处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

2电力系统通信的网络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1电力网络通信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

电力线上网具有很多优点,不再需要任何新的线路铺设,通过互联网的共享和连接,使客户随时随地简单使用网络连接,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是,电力通信系统作为行业性的专用通信网,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技术水平却没有得到加强。关键的运营业务包括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能量管理等,电力通信业务水平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传统的电力通信网所采用的方案来承载电力系统业务是具有缺陷的。同时,网络连接复杂使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各种设备的品牌和型号多样,不利于统一的维护和管理,增加了运维难度,在技术层面上,光电一体化设备是针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的,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与开发。大多数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保守型的建网策略,伴随着业务的发展,现有的电路交换面临着升级换代,造成大量的投资和资源的浪费。

2.2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的业务流程问题

由于电力通信系统对于传输信息在及时性和安全性上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通道结构上多数采用固定宽带的专线方式,但是这却不能满足逐渐增长的信息传递需求,因此,在业务的角度完善上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是正确的。传统的话音业务随着话音压缩技术的普及在逐渐减少,而实时数据业务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实时数据的频率和容量达到一定的标准,目前的音频专线或DDN网传输是不符合发展要求的。视频业务也是电力网发展的重要业务之一,在公用网络的数据交换方面不具备优势。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中,不构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就不能将各种业务都通过单一的通信网络进行传递。

2.3完善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应用的建议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完善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是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的,从电力通信网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电路的调配和增加业务的传输是十分重要的,调整现有的传输通道,逐渐实现宽带的资源共享是改进电网的重要途径。完善以光纤网为主要网络的构成,以PDH微波电路为辅的真正的网状网,打造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多种业务合理对接。规范主干网络的业务接口,适当地安排对应电力系统业务所需应用的接口,充分利用剩余资源对外运营,对各种业务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国际上通信技术的发展,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电网通信建设经验,逐步完善支撑网,在把握电力通信运行规律的同时,规划未来的电力生产经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注意业务的协调性,增强电力通信网络技术,提高总体的经济效益。

3结语

在电力通信系统中,设备种类的复杂化和技术的多变性并不能让我们在研究开发电网的道路上止步,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通信上的应用,使电力通信网的迅速发展有了可能,功能日益强大、配置逐渐复杂也要求着专业人士的技术水平一再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促进电力通信系统一体化和自主独立是离不开网络建设应用的,开创中国电力工业的卓越时代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作者:邱宇驰 单位:潮州饶平供电局

参考文献

篇2

1电力通信网现状

1.1传输网现状目前,衡阳市区的电力光纤通信网络已经覆盖城区各变电站和各个分局,网络拓扑以环网结构为主,传输系统经采用中兴SDH设备组网,在衡阳局配置有一套中兴传输设备网管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区由廖家湾变、岳屏变、雁峰变、明翰变4个110kV变电站供电,这4个站的MSTP传输设备容量为155~622M。

1.2配电通信网现状核心城区配电通信网络基本空白,各配电单元(包括10kV及以下的开关站、箱变、分段联络开关、柱上变压器)均没有采用任何通信方式。配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用公网的无线GPRS方式进行数据上传,配电侧通信没有考虑,配电信息缺乏有效的采集及传输。衡阳市核心城区10kV线路情况较为复杂。线路大多为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其中电缆基本采用电缆沟的敷设方式,管孔资源比较丰富,通信光缆敷设条件较好。

2配电通信网技术选择

针对配电网负荷变化快、通信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并结合本期建设区域管孔资源丰富,光缆可覆盖大部分配电设备的特点,选择光纤通信为衡阳配电通信网的主要通信方式,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光纤专网方式主要采用EPON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由于工业以太网技术为有源网络,设备供电问题在配网线路上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增加了故障点的数量;EPON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光分配网络无需租用机房、无需配备电源、无需有源设备维护人员,可有效节省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更适应于配网线路的配网结构。因此,衡阳市核心城区配网自动化光纤专网采用EPON技术体制。

3通信建设方案

3.1总体方案配电通信系统由配网通信终端接入网、骨干层通信网络、接入层通信网络以及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等组成。配网通信终端接入网部署在配网主站(衡阳供电公司),实现多种通信方式统一接入、统一接口规范和统一管理,配电主站按照统一接口规范连接到配网通信终端接入网;骨干层通信网络实现主站和各变电站通信子站之间的通信,衡阳核心城区配网骨干层通信网络利用衡阳地区现有光纤通信专网来组建,各变电站通信子站汇集的配网信息通过IP方式接入SDH/MSTP通信网络;接入层通信网络实现变电站通信子站和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衡阳核心城区配网接入层通信网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无源光网络EPON)通信方式。此外,改扩建市局主站及本次建设区域的4个110kV变电站,在城区骨干光环网上建成配电通信专用网络。配电通信总体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3.2主干通信网扩容第一层为电力通信主干网——覆盖所有110kV及以上变电站、调度中心、电力企业各级组织,负责变电站的所有业务。本层在整个通信网中处于核心地位,可靠性、实时性要求极高,具备双路由,自愈时间小于50ms。本建设工程的4个110kV变电站现有的MSTP传输设备容量为155~622M,基本满足本次工程业务的带宽需求。为便于业务管理,将主干网上承载配电自动化和信息内网业务的以太网板分开配置,因此4个站各新增1块GE以太网板以满足配电自动化的接入需求。

3.3配电通信网光缆线路建设本工程沿实施区域的4个110kV变电站10kV联络线路路径敷设/架设光缆,并结合实际地理接线图,确定沿7个方向布放干线光缆。综合考虑施工等因素,本工程的架空/电缆混合线路采用ADSS光缆,纯电缆线路采用普缆无金属光缆。结合未来电网新增业务需求和纤芯备用,配网主干线路光缆和分支线路光缆分别采用48芯、24芯。

3.4EPON系统“手拉手”组网方案在“手拉手”主干线环境下,第一级1分4均匀分光器放置位置为变电站,PON口光信号经分光后通过4根跳纤接入变电站光配线架上。每4个ONU接入点为一组,处于同一个分光器及PON口下,每个ONU使用从两侧变电站来的光缆中的同一纤芯,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也可通过“用3备1”的方式,预留主干线新增节点的能力。EPON“手拉手”组网方式如图2所示。衡阳市核心城区10kV线路中某些开关站位置存在或新增分支线,在这些开关站位置则根据分支线上信息点数量增设第二级1分4或1∶8均匀分光器,接入本站及分支线上的ONU。

4结语

篇3

关键词:EPON技术;配网光通信;网络建设

1 EPON技术的基本概括

1.1 EPON技术的基本概念

EPON技术的英文全称为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无限光网络(passive opitical network)技术当中的一种,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由点到多点结构,运用无源光纤传入的方式在以太网上为人们提供多种业务。通过光纤与变电站进行接洽(接入主干层网络),进而以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传输方式为主,但是由于配电网络点多、面广,在运行上对环境要求也较为复杂,同时SDH的造价较为昂贵,而且维护消耗量较高,因此开始不断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而与此同时EPON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和处理。

1.2 EPON技术的运行原理

EPON技术的正常运行主要是通过多点控制协议进行完成,然后在依据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根光纤转变双向传到的基本作用,对于EPON技术而言,其主要以无源光网络作为自己运行的主要网络技术,这种运用使得其传输速度更快,而且传输的距离也相对较远。

1.3 EPON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nm,上行1310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1000 BASE-PX-10 U/D和1000 BASE-PX-20 U/D两种PON光接口,分别支持10 km和20 km的最大距离传输。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系统继承了吉比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Gbit/s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1.25Gbit/s)。

在数据链路层,多点MAC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的控制功能。EPON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MAC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主要处理ONU的发现和注册,多个ONU之间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

1.4 EPON技术的运用于发展

随着EPON技术的不断成熟化,网络光纤线路所表现出来的终端运行模式也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不仅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且具备容易操作的特点,能够适应通信系统所运行的要求,并且信息所能够覆盖的范围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除此之外,EPON技术的结构构造相对简单,其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对于EPON技术的运用通常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虽然,到目前为止EPON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随着人们不断的研究和改进,EPON技术已经逐渐完善起来,从而带给人们更大的效益和积极的作用,EPON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则是非常长远的。

2 EPON技术中的配网光通组网模式

2.1 EPON技术中的独立组网模式

在正给配网光通信网络当中,配W终端于配网调度控制中心之间都以单一的EPON光通信技术连接的,我们称其为“EPON独立组网模式”。主要是通过RS232口、太网口、ONU、柱上开关等配电网当中的一些终端设备达到对数据的采集以及通信功能;而在配网的主要层面,以OLT设备的光接口、无源分光器以及光纤进而构建出来的ODN,并能够直接与ONU搭建通信功能的,通常会表现出构建简单的特点,后期所出现的故障也会相对较少,可靠性强且拓扑结构非常的清晰,从而将EPON技术所表现的维护成本低、良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体现在整个配电网光通信系统当中。

2.2 EPON/SDH分层组网模式的特点

EPON/SDH分层组网模式指的是在整个配网光通信系统当中,在配电终端一直到配网调度中心主要是由变电所层、配网终端、配网主站这几个方面组成,将EPON技术有效的运用到配网终端层当中,而将SDH光通信技术则运用到变电所层以及配网主站层这两个层面当中,从而形成EPON/SDH分层组网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很好地处理独立组网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一种对光纤资源进行浪费的现象,但是这种模式在可靠性上虽然可以运用传统的SDH光通信环网技术,使得变电所一直到配电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变得更为可靠,但是由于在其中间采用SDH光通信网络设备,因此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从而引发一些维护及电磁干扰等问题的出现。

2.3 混合组网模式的特点

混合组网模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组网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从而进行改造所形成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从时间上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组网;从地域上来说可以依据距离的远近采用不同的组网模式,因此此种模式具有相对灵活、因地制宜的构建有点,能够依据不同的条件发挥多种模式的特点;其缺点则是在同一区域运用多种组网模式,会使得拓扑结构呈现出复杂的状态,从而在管理上给管理者增加很大的困难。

3 EPON技术中配网光通信网络建设的基本策略

3.1 通信系统于配电自动化的关系

如果想要更好地构建和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就必须要运用先进的具有时代性的通信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配电网的正常运用,而从这一点当中我们也可以充分的看出,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与通信系统具有紧密的联系,是其实现和正常构建的基础元素,也是形成配电网自动化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

3.2 EPON技术中的配网光通信网络构建的主要方案

对于配网光通信网络构建来说,充分运用EPON技术则是对配网光通信网络进行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EPON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配网光通信网络的运行速度以及稳定性,而且对其外界所带来的干扰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能够对双向通信技术进行实现。因此,我们在运用EPON技术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对贴合电线架构模式进行运用,而这种融合能够更好地提供相关部门的施工效率,并且有效地解决相应的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冯利伟,马永红,王一蓉.EPON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04).

[2]杨雪,于 ,刘卫华.EPON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0(06).

[3]张家柱.EPON系统承载电力业务的安全性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10(09).

篇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文件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税务总局

工信部联通[201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建设厅(局)、国税局、地税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为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以下简称3G)网络建设,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切实发挥3G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现就推进我国3G网络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3G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共同推进网络建设发展

发展3G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关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TD-SCDMA(以下简称TD)是我国通信业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国际标准,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G网络建设是3G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是促进产业壮大和应用繁荣的基础,关系3G发展的成败。

自2009年初3G牌照发放以来,电信企业制定了3G发展规划,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3G网络建设基本顺利开展,投资已超过1600亿元。但目前在3G网络建设中,基站选址困难、业务应用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将影响到后续3G建设的顺利开展。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3G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解决3G网络建设和应用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网络建设发展。

二、落实3G发展规划,促进网络协调持续发展

电信企业要切实落实3G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3G网络建设,加大加深3G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要统筹协调3G与2G以及未来网络演进的关系,充分利用2G已有网络资源,发挥已有投资效益,逐步引入增强型技术,在网络建设中考虑与未来演进的结合,保障网络的平滑升级。要通过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网络建设,节约建设成本,减少重复建设。到2011年,3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及大部分县城、乡镇、主要高速公路和风景区等,3G建设总投资4000亿元,3G基站超过40万个,3G用户达到1.5亿户。

三、制定和出台3G网络建设的支持政策,解决网络建设困难

各级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市政等部门,组织电信企业编制基站站址、管道、杆路等设施的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并做好相关衔接。各级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投资主管部门在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等建设项目的审批中,明确为通信建设配套预留站址资源(包括机房、天面、铁塔、管道、分布系统等),在地铁、机场、车站、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项目的审批中统筹考虑通信建设的需求,并保证电信企业的平等进入。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点多面广的特点,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同时,通过对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规划的环评审批加快审批进度,对基站的建设可简化审批手续。各相关单位要积极协调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楼宇资源提供站址,支持3G建设。

四、引导和支持3G网络应用发展和创新,带动3G网络建设升级

电信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联合产业链相关企业,发挥各自网络和技术优势,开发适合3G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业务,不断丰富3G业务种类,加快3G应用的创新,探索3G应用的商业模式,形成差异经营、合作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应用带动网络建设升级。对利用3G开展研发、技术改造、增值服务的企业,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依法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将TD等3G的网络建设、应用和研发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TD产品和应用,经认定为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可列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鼓励政府、行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中广泛应用TD等3G技术。

五、继续落实和完善支持3G发展的其他政策措施,保障3G网络建设

继续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电子发展基金、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自主创新产业化资金等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国家对TD等3G的各项支持。开展3G增强型技术和未来演进技术的标准化、产业化和业务应用研发等工作,同时促进设备及终端产业的发展,根据发展需要,增加3G及其演进技术发展所需频率资源。加强对3G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网间互联互通监管措施,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配套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篇5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运营探究

引言

在各项现代化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了智能电网时代,积极建设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是电力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智能电网时代,应该从电力信息通信的特点入手,对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营水平。

1、智能电网时代电力通信网络的特点

1.1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集中监控各个通信信息网络,通过一体式的设计框架,运用监控器来综合调度各通信接入口,实现调度的自动化。与此同时,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发挥其数字化站用的优势,在访问中即可获取各项系统数据,例如可修改的系统参数、事件信息、专家智能分析系统、实时数据更新等。

1.2较高的可靠性

在智能电网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PON技术能够提高组网和建设的灵活性,已经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网络的可靠性,能够将更加灵活的组网方式提供出来,使不同的网络需求得以满足。这样以来,业务的可靠性和网络架构系统的可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

2、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

2.1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方式

智能电网时代的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方式主要有光纤以太网通信、电力线通信、无线移动通信三种。①光纤以太网通信,作为一种公用载体服务的互联方式,光纤以太网的价格相对低廉,而且在稳定性、宽带等技术指标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将2M的宽带扩展为1000M。而且多协议标签交换与光纤以太网技术的结合,能够促进数字融合,简化数字交叉连接系统。在电力通信光纤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使自承式光缆和光纤复合架空地线。②电力线通信,这也是一种分布最广的网络,通过电力网络将服务提供给信息通信,其主要形式是宽带电力线通信和窄带电力线通信。电力线通信会受到用电负荷和低载波频率的影响,通信质量还有待提高。③无线移动通信。无线移动通信体系立足于先进的4G网络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信道带宽,不仅提高了传输的效率,还可以使移动终端对多个设备适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能够自动感知系统对带宽、容量和网络线路方面的需求,并自动选择决策方案,提高了网络拓扑结构的自适应能力。

2.2变电站通信的组建形式

电信信息采集营销业务和自动化业务是通信平台支撑业务的主要类型。在输变电自动化通信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大的信息传输量,要求信息传输必须具备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保障主控通信中心的传输容量。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选择光纤通信,这是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而且损耗率相对较低。在选择无线通信技术时可以选择宽带无线接入,并混合使用多种通信方式,将组网的优势发挥出来。

2.3构建配点通信网的网络架构

配电通信网络需要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等业务,而电信信息采集业务又包含了视频通讯业务和双向营销互动业务,因此在搭建网络架构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的网络业务需要,运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和组网技术。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多网融合的问题,也就是在配电通信网中纳入专业营销管理系统,从而向用户营销侧及时传递配电信息。运用电力线载波通信、宽带无线和光纤的形式来接入配电通信网。

2.4构建电力营销与用户接入网网络架构

立足于当前已经建成的一体化信息通信平台,能够有效的监控入户接入网,从而对拥护的家用电器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使用无限传感网,向外网传输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营销策略的主动性。该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集中采集整个小区的用电信息,由集中器屏蔽前端设备,并运用统一的连接接口向上层变电站传输采集到的信息。

3、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营

3.1为电力生产服务

为电力生产服务是电力企业内部通信部门的工作重点,因此电力通信部门也是电力企业的一个内部职能部门。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电力企业的运用和电力生产的调度。然而当前这种运营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难以有效的控制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成本。

3.2为电力生产和社会服务

通信公司隶属于电力企业,在为电力生产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其资金仍然由电力企业掌管,并进行资金结算。在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运营模式中,电力企业通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也有利于开拓电信市场业务。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缺乏经济资产的自,在建设运营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3.3重组电信运营商

通过资金充足的方式,构建独立的信息通信公司,信息通信公司与电力企业要签订具有排他性和长期性的合作合同。该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营模式的基础是电力通信网络,实现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运营模式的完全独立,并将电力企业作为服务对象,提升其在电信市场中的竞争力。

3.4运用外部电信运营商的服务

电信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完全运用外部电信运营商来运营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也是可行的。这种运营模式必须选择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覆盖范围确定的电信运营商,并尽量降低运营的成本的和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的价格,保障电网的安全性和质量,充分应用电信部门的技术优势。

结语

在智能电网时代,我国的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建设电力信息网络,并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式,提高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各种新技术,将提高我国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水平作为电力事业的一重要发展方向。

篇6

【关键词】高层室内;室内通信;通信网络;网络系统设计

前言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网络覆盖范围增大,通过采用光纤直放站、高速电梯、干线放大器等,对于室内无线通讯网络的优化效果并不明显,随着城市大量高层建筑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无线网络的覆盖效果。据统计,当前70%的业务量发生在室内,室内分布系统的重要性不断突出。

1网络室内分布的种类和特性

按照信号源进行划分,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可分为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和蜂窝室内分布系统。前者具有安装过程便捷、成本低、可快速解决不稳定网络信号和盲足的问题,缺点是信号质量下降,容易影响到其它基站。后者较为稳定、信号质量好,但是施工时间长、投资成本高,还要另外设置通信线路。按照设备来划分,可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无源指的是由无源部件组合而成,其利用功分器、耦合器、线路衰耗传送信号,信号的强度与覆盖能力不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通信质量稳定,后期维护工作容易开展。有源系统的信号在经过各环节传输后会被放大器增强,然后发出,有效提升信号的强度和覆盖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多问题,故障发生率高,与无源系统比,稳定性也差。按照线路材料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同轴电缆系统、光纤电缆系统、泄露电缆系统,同轴电缆使用最为普遍,主要是功能稳定、价格低、性价比高,但是对信号的消耗大,需要利用干线放大器增强信号。光纤电缆线不使用干线放大器也可进行良好的信号传输,对信号的损耗小,传输质量好,但是光电转换器得成本高,适合在正规大型场所铺设。泄露电缆系统可不安装天线,该系统铺设便捷,对硬件方面的要求高,可解决电梯中通信盲区问题,较适合在电梯中安装。

2高层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关键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速,高层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城市增添了时尚感的同时,也为室内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带来困扰,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成为当前网络建设的难点与重点,该系统可以解决高层室内建筑的网络覆盖与容量问题。

2.1智能天线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波束赋形技术,波速具有一定的高增益、方向性和对立性,该技术主要应用于TD-SCDMA系统,可提高无线网络在小区的覆盖范围,适当消除无线网路用户间的干扰,增加系统消耗。

2.2上行同步技术

该技术是依据相应算法实现上行同步,网络通过向系统终端发送SS命令,确保在TD-SCDMA系统中具备l/8chip以上同步精度。

2.3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强信号状态下的信号进行比较,最大限度降低系统的控制需求,消除由平均功率带来的功率波动。2.4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技术该技术应用了智能天线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MS机时刻,可以清晰的得到MS信息位置,进而可以在频状态和异频状态。

2.5软件无线电技术

该技术通过现代处理信号理论的应用,实现软件的功能,为发展手机和基站模块化、系统化的结构提供支持。

3高层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优化措施

一般在室内信号不稳定的环境中,信号源采用微蜂窝较好,用蜂窝作通信源可保证网络的使用质量。在地铁、隧道等密闭的室内空间,通过在室内直放站作为信号的媒介,在繁忙通信时段,为实现通信信号的分流安装蜂窝室内分布系统,增强通信质量。在通信较少区域,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可以在保证信号覆盖质量的同时节约成本。在政府部门等高规格的室内,选蜂窝基站为信号源,采用光纤室内分布,实现网络通信质量的最优化。

4高层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案设计方案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

本设计主要使用的信源就是远程射频模块(RRU)和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基站是基带拉远型,分布系统主要使用的就是射频有源分布方式。这种该基站可应用在众多场景中,相比较于以往的信源,存在易构成、分散分布功率、组网灵活的特点,比较适合应用在室内覆盖网络系统中,基于此,一个BBU机房可同时支撑众多RRU,该设计可以具备多通道,在覆盖室内大型场馆的时候具有一定作用,大型场馆一般都具有各种层板,存在墙壁,并且不同用户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分割空间,以此需要建立特性的网络覆盖方案。(1)BBU利用Abis接口可连接基站控制器(BSC),用来管理和控制BBU,通过对接口业务和信号命令的适当处理,利用CMPT基站控制器基带子系统(BSS),提供一定的接入信号系统到FE/T1,方便BSC设备的合理连接。(2)RRU和BBU共同构成基站,BBU用来传输、处理、控制基带,RRU用来达到射频目的,二者通过CRPI接口进行光纤传输IQ数据和OAM命令的传输,实现BBU编码、测量、解码、功率控制、上报、调制解调,同时还可以同步提供RRU。(3)天馈系统通讯基础是无线电波和MS,RRU可以采用馈线连接天馈系统,进而实现室内分布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同轴电缆是传统高层室内分布系统主要采用的传输介质,本设计采用同轴电缆和光纤传输有机结合的方式,利用光纤使RRU和BBU连接,通过同轴电缆连接RRU和天馈系统,有效的降低了传输损耗。本设计拥有灵活的容量配置,根据容量需求情况,在不改变室内分布和RRU的前提下,合理配置BBU,实现载波的扩容,一般可以由1/6载波扩容到3载波。从下行方向来看,基站可控制用户信号通过制定的通道发射出去,有效降低通道上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从上行方向来看,最近距离的通道可接收用户手机信号,通过光纤传到基站,也可以使不同用户间的干扰降低。近距离RRU通道接受MS信号,通过光纤介质输送到基站,同样可以降低用户之间的干扰。由于TDSCDMA系统采用了智能天线技术,进而会出现馈线过多的问题,为减少过多馈线,降低施工难度,可以使用RRU和BBU结果的NodeB系统。上述设计具有以下优点:①为实现空间隔离度,可运用多通道计算方式,以有效降低人为干扰,可实现覆盖区域和容量的独立划分和规划;②可实现共享基带容量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依赖开放的程度;③RRU布置灵活方便,光纤的损失降低;④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大、负责馈线的问题;⑤具有十分灵活并且方便的组网形式,分离RRU和BBU的时候,可以有效解决电源、机房问题。但是实际情况下,以上方案还存在不足,表现为需要采用光电转换光纤材料损耗量大,在安装下载时容易使用错包裹光纤。

5高层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设计流程

设计流程可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勘查现场、分析现场数据、确定覆盖范围和场强、选定外泄信号、选型覆盖模型、设计方案。在高层室内引入移动信号,通过发射信号为高层室内提供稳定信号。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对无线网络覆盖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高层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进行分析,设计TD-SCDMA系统,特殊的室内覆盖TD系统,建立RRU+BBU基站,降低对网络的干扰和网络的建设成本,在设计中,应充分分析室内与室外环境,才能提高室内无线网络的传输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健明.高层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03.

[2]房国志,唐健明,颜莹,等.基于的配电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2.

[3]陈其铭,罗伟民.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具现状分析[J].移动通信,2013,32.

篇7

【关键词】铁路信息网络 信息化 铁路建设 重要性

一、铁路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的在铁路运输行业的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分析,对信息化铁路起着关键作用的铁路通信网络建设有着众多影响发挥暂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一)筹集铁路通信网络发展资金和技术。改革和完善我国目前的铁路通信网络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负责通信设施的完善更新、改造和铁路通信网络的发展,如果仅仅依靠铁路运输的相关营业收入是远远不够,必须对有限资金在投向在铁路专用通信还是公共电信业务方面做出抉择。要更新和完善目前的通信网络,将现有的整个数字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更新和升级,需要更大的专业技术的支持,包括人力和物力。因而,目前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加大我国的铁路通信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有效保证资金的额充足和技术的更新,与时俱进求发展,才能进一步实现对信息化铁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铁路通信网发展规划。我国铁路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建设需要有详细、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站在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有战略意义的发展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全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信息化铁路的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决策,同时,按部就班的按照发展战略进行,才能确保在未来的发展中保证信息化铁路顺利建设。相关负责铁路运输的运营商制定的铁路通信网络发展战略和规划,不仅仅需要满足铁路运输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还要到兼顾公共电信的市场经济需求,要切实满足市场化运营的原则和方式。目前我国在发展战略方面有着符合实际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决策,也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

(三)铁路通信资源的最佳配置。对于可以利用的铁路通信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是在节约铁路通信网络建设的投入成本、避免浪费的同时,提升综合资源对于铁路通信网络建设的效率的最佳途径。实现铁路通信资源的最佳配置,是当前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目前,铁路通信资源的投入成本有50%以上为租用通信线路的成本支出,各种综合业务的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都采用独立的数字专线组网,分别接入主干线,这样的建设和铺设方式,不但使现有铁路通信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也降低了铁路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铁路通信网络在信息化铁路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铁路通信系统从网络的状况上可以分为骨干传输网和业务网两种,骨干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广大地区,容量相对较大、性能也很稳定,大部分用于公共通信网络方面,同时在此基础网络上还可进行多种业务的综合开发和延伸。建设一个支持综合业务的数字调度通信网络,可以保证对铁路运输基层信息源点接入,以及包括车务、电务、工务等在内的专用通信系统设备和各类监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的全部铁路通信系统的全面提升,以满足铁路运输现代化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为了进一步缓解和降低铁路通信网络发展之后对国民经济的制约,有效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以实现内部和外部的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突出和强调铁路通信在信息化铁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带动铁路现代化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建立起覆盖全部铁路网的计算机网以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性网络,通信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目前,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的手段和设备状况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提高铁路运输的管理现状,从而切实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和铁路运输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及来自各种交通手段的竞争挑战。铁路开发建设的列车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实操作中有效控制列车的运输情况,保证在切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和控制。

(二)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客车车票发售和预订票系统已经实现覆盖全国各大铁路网点,它是目前铁路通信网络中相对大型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在缓解了我国长期存在的特别是节假日买票难问题的同时,切实保证了铁路客运经营高水平和服务高质量,同时对于票务的控制和管理,在关键环节的监督都起到了时效性的控制和提升,有效避免由于车票出售环节导致的铁路运输及信息化铁路建设的制约,这一系统的对于我国信息化铁路的建设,是具有重大突破性意义的一步。

三、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大,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铁路运输已经成为承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加强信息化铁路建设是当前铁路发展的重点,铁路通信系统成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实现铁路建设的高速、现代、安全、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对于铁路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骨干传输网和业务网的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大信息通道建设力度。突出铁路通信网络的时效性性、高效性、专业性、全面性以及安全性,保证铁路运输的发展与信息时代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的结合,顺利实现信息化铁路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常亮.浅析铁路通信网络在信息化铁路建设中的重要性[J].中国电子商务.2011, (4).

篇8

关键词:民航 信息网络 系统安

一、民航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幅度推动民航领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民航的信息网络系统随之进入建设高峰期,该系统除与飞机的飞行安全有关之外,还与空防和运行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轻则会影响民航的正常运营,严重时将会危及到飞机的飞行安全,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某机场的空管飞行数据处理系统发生故障,致使机场的空管雷达无法提供正常的数据,直接导致70余架航班不能按时起落降,数千名乘客的出行受到影响;又如,某航空公司的电子客票系统被黑客入侵,导致多名乘客的机票信息泄露,媒体报道后,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

通过对国内一些航空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绝大部分都曾经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在诱发安全事件的原因中,计算机病毒、木马、电脑蠕虫等所占的比例较大,约为70-80%左右,网页被恶意篡改、端口扫描等网络攻击约为20-30%左右。上述安全事件之所以会频繁发生,主要是因为民航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不高,给恶意入侵、黑客攻击提供了可能。鉴于此,必须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加强民航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二、民航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策略

为确保民航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等级。

(一)加强安全管理

1.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民航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离不开管理,而想要使管理发挥出应有的成效,就必须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各大航空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量身定制安全计划和方案,如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安全通报制度等等,确保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都能有制度可依。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2.做好管理维护工作。民航信息网络系统是由诸多设备组成,想要保证系统的安全,就必须做好运行设备的维护管理。鉴于民航信息网络系统的特点,即启动后不能随意关闭,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①控制主机温度。可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时,为相关的硬件设施配备一套双机热备加磁盘阵列,这样能够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选用小型机作为民航运营数据库或是离港系统的服务器,该服务器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其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可用性。②定期检查。民航信息网络系统中,有一些软件的可靠性相对较低,若是大量用户同时上线可能会导致系统死机的问题发生,通过定期的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升级维护,由此不但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而且还能确保\行安全。

(二)安全技术措施

民航在进行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驾护航。

1.入侵检测技术。该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其能够通过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审计数据、安全日志等进行检测,找出入侵以及入侵企图,这种技术最为主要的作用是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入侵和攻击进行监控,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民航可基于该技术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IDS系统,运用该系统对外部的非法入侵以及内部用户的非授权行为进行检测,发现并报告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异常现象,对针对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行为做出及时有效地应对。

2.身份认证技术。该技术具体是对系统操作者身份的确认,其能够借助网络防火墙、安全网关等,对信息网络系统的用户身份权限进行管理,民航的信息网络系统一般只能对操作者的数字身份信息进行识别,而通过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则可有效解决系统操作者物理与数字身份的对应问题,由此为系统的权限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民航在进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系统操作者的身份进行认证:用户名+密码;用户基本信息验证,如证件号码、信用卡号等;特征识别,如视网膜、指纹、声音等。此外,还可以采用USB key,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

3.加密与数字签名。这是目前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及数据安全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有效防止各种机密数据被外部窃取、更改,对于信息安全具有极强的保证。具体应用时,可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进行加密,这样即便有非法用户入侵到系统当中也无法查看加密文件的内容,加密后等于给文件上锁,其安全性自然会获得保证。而数字签名则可确保用户收到的邮件均为所需用户发送而来,可有效防止垃圾邮件。民航在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时,可合理运用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为各类重要信息提供安全保障。

4.网路防火墙。民航在进行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时,应当选用高端的防火墙产品,除要具备防火墙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应兼具VPN网关功能,建议采用分组过滤式防火墙或是双穴网关防火墙,同时要考虑不同接入方式的适应性。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墙要选用正版的,并定期进行升级,这样才能使其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做好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民航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这样不但能减少或是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焰,余凯.以空管信息为核心,建立民航信息集成共享系统空管系统信息网络建设需求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

[2]梁有程.分组交换技术在民航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探析[J].电信网技术,2015,(07).

[3]赵航.以安全保障为前提的民航空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7).

篇9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传输网;容灾;汇聚点

在电网日益扩展的今天,服务于电网的电力通信网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电网备用调度体系建设和信息容灾体系建设对通信的特殊需要,保障通信网承载业务信息的可靠、高效传输,提高通信网络在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合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简称“保定供电公司”)通信系统建设情况,在现有通信网基础上,对网络结构、通道组织、交换网建设等方面进行必要改造、调整和完善,实现电力通信网络容灾建设。

1通信网络现状及容灾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1.1网络现状分析

目前,保定地区骨干传输网包括贝尔、华为、中兴、奥普泰、UT等,根据保定供电公司通信规划,保定地区光传输网络拓扑规划分为南环、城区、北环3张网络。目前,保定各县供电公司没有第2汇聚点,随着县级第2汇聚点的建设,需组织县级第2汇聚点不依赖于县供电公司(第1汇聚点)上连至所属地市供电公司的传输通道,而现有保定地区4级通信网络无法满足上述通道要求,电力通信网络容灾建设需对现有4级传输网络进行改造完善。

1.2容灾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a.电网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完成省级以上备用调度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地县供电公司备用调度建设,保证当主调节点失效后,保定电网调度及企业管理信息化业务仍能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必须确保其独立性,即备调对下及对上的正常通信不依赖于主调,实现备用调度对地(县)调度对象的信息采集满足容灾要求。

b.信息容灾体系建设的需要。如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出现严重失效,省公司本部及下属单位用户能通过本单位信息网络第2出口访问信息容灾中心业务资源,因此要求承载信息网的通信网也必须具备第2出口。

2网络容灾系统建设原则

省调为所辖地调集中备用,县调备用在地调主调集中实现,各地(县)调管辖的调度对象的相关信息不依赖于地(县)主调,可上传至承担其备调功能的省(地)调度中心,实现备用调度对地(县)调度对象的相关信息采集,满足容灾要求。第2汇聚点与备调中心所在地点是不同的概念。在省级以上通信网中,第2汇聚点与备调中心所在地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地(县)通信网第2汇聚点在当地,备调在上一级调度,汇聚点主要解决属地化采集、传输和汇总的问题,而备调中心的地点是可以依靠通信网络来灵活选择的。保定供电公司传输网第1汇聚点在地调,经过对保定供电公司所辖通信站点的对比,保定供电公司传输网第2汇聚点选定在220kV车寄变电站。该变电站建有微波楼及75m微波塔,该变电站共有7条光缆,连接500kV变电站、重要220kV变电站等站点,是保定光传输网络的枢纽节点,可通过500kV石北变电站、500kV清苑变电站或神华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省电力公司通信网互联。此外,该变电站还有2套微波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可与省公司互联。

3网络容灾系统建设方案

3.1网架结构建设

保定供电公司传输网优化、改造后,网架呈层次化结构。地调第1、第2汇聚点处于保定电力通信网的最高层,220kV变电站(含地区网内的500kV站)组成的通信网络为第2层,110kV变电站组成的通信网络为第3层,县调第1、第2汇聚点和35kV变电站组成的通信网络为第4层。通过网架结构的层次化,保定电力通信网实现了在第1汇聚点失效的情况下,第2汇聚点不通过第1汇聚点仍可实现对本级电网调度调管对象和下级汇聚点的可靠汇接,并与上级网络汇聚点互通。

3.2通道建设

a.地调第1、第2汇聚点至省公司通信网络汇聚点。地调第1、第2汇聚点经与所在地省网通信设备直接相连实现与省调第1、第2汇聚点的互联。地调第1、第2汇聚点调度数据网设备分别与省公司调度数据网一、二平面采用光纤互联,从而实现与省网第1、第2汇聚点的互通,满足可通、可靠(即不依赖于另一个汇聚点)的要求。将省公司综合数据网第二平面设备搬迁至地调第2汇聚点,地调第1、第2汇聚点综合数据网设备分别与省公司综合数据网一、二平面互联,从而实现与省网第1、第2汇聚点的互通,满足可通、可靠(即不依赖于另一个汇聚点)的要求。

b.地调第1、第2汇聚点至所辖各变电站。地调第1、第2汇聚点至所辖各变电站的调度数据网业务采用2M方式,每个站点的调度数据网设备对地调第1、第2汇聚点的调度数据网设备分别开通4个2M,地调第1、第2汇聚点的调度数据网设备各自独立,满足可通、可靠(即不依赖于另一个汇聚点)的要求。综合数据网采用光纤方式互联,汇聚层形成网状结构,接入层采用星状或树状结构接入,地调第1、第2汇聚点的综合数据网设备都处于汇聚层,满足可通、可靠(即不依赖于另一个汇聚点)的要求。

3.3交换网建设

调度电话交换网利用现有调度交换网络,地调第1、第2汇聚点调度交换机分别与省调第1、第2汇聚点调度交换机开通2M中继。在地调和地调通信网络第2汇聚点分别新建1套软交换设备,形成1+1备用,各县调第1、第2汇聚点分别新增1台语音中继网关,通过综合数据通信网形成双汇聚的调度交换网络。各站新增1台语音接入网关,通过综合数据通信网形成双汇聚的调度交换网络。各小区调度交换机均向上汇接到主备2个汇接点,形成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交换网络。同时装有区调调度机调度直通电话,实现调度通信双路由。各集控小区通过区调、前卫路调度机与所辖各站通信。

4容灾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点

4.1第2汇聚点实现复杂

各供电公司电力传输网络过多,网元数量差异较大,设备配置混乱,影响通信网的整体性和设备功能发挥。第2汇聚点的实现需要各光传输网络在除地调之外的站点实现互联,给运行维护带来较大困难。

4.2传输网络和综合数据网络的覆盖率低

目前,各供电公司的光传输网络和综合数据网络有的仅覆盖到110kV及以上变电站,各县供电公司的光传输网络为各自建造,地县之间互联采用2M连接,需在各汇聚点配置相应的光传输设备接入地区骨干传输网,实现双汇聚。

4.3网管功能少监测范围不足

各供电公司网络拓扑复杂,网管系统仅具备其传统功能,即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不能满足容灾功能管理,而容灾设备的控制系统需具有网络管理单元功能,实现采集、架内告警、状态信息和分配数据,提供本地终端、网络管理系统、机架和机房告警的接口,并能寄存有关告警、性能参数和历史数据,支持设备的实时管理功能、远端下载升级软件功能,实现网管的集中化管理。

4.4调度数据网覆盖率低

目前,调度数据网只覆盖到220kV变电站,为满足调度数据网各节点间传输带宽需求,对地区骨干传输网进行改造完善,将部分622Mb/s光通信电路升级为2.5Gb/s光通信电路,并相应配置2.5Gb/s光接口,实现业务的双汇聚。

5结束语

以上对电力通信网络容灾系统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保定供电公司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信网络容灾建设方案,在各级建立第2汇聚点,构建系统容灾模式,使得通信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系统容灾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后期通信网络的容灾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蒋海明,成传智,刘少艾.咸宁电力通信传输网容灾建设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9):22-24.

[2]王慕维,刘文军,胡文艳.河南电力通信网容灾建设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11,32(11):13-16.

篇10

1专业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意义

现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开设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每年新增学生120多人,且两个专业在课程设计上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程和专业课程设计较多,学院和系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实验竞赛、挑战杯和科技创新等相关培养实践技能项目,而实验技术人员配备比例少,为了更好地提高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发展崭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专业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成为一个必要的途径和手段,其意义影响深远:(1)部分用于教师科研工作或学生毕业设计的贵重实验仪器,学生对这部分仪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些仪器的存在,因此这些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可实现各种仪器设备和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学生和教师可自行在网上查阅仪器的使用情况、简介、操作注意事项后预约实验时间,最大程度地提高和优化实验室和设备的使用率。(2)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实验预约功能可通过网络提前地对学生开放实验进行“时空”安排,能高效方便地对众多实验室和实验学生进行管理。(3)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和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员根据实验室情况填写的设备维修、报废、耗材申请等资料均可在网络系统中进行登记,以避免传统的纸质文件填写的繁琐过程,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办公成本。

2网站总体分析与设计

统过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合理分配和使用开放实验室资源,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加强决策支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由于购买正版软件非常昂贵,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采用Dreamweaver和MySQL软件来开发适合我们专业实验室的网络管理系统。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智能教学五大子模块,其系统结构图1。实验教学管理:包括实验开设、实验开设计划管理、实验计划查询和实验预约四部分,实现对开设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包括仪器设备资料、低值易耗品、仪器维修记录、仪器报废记录和仪器借用登记六部分。对专业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综合管理和登记,方便学生教师查阅设备资料,提前熟悉实验内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室功能简介,其记录信息方便统计实验室的开放率,可以合理调度和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人员信息管理:包括教师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基本管理和实验员基本信息,介绍专业实验室师资力量和实现师生实名制登陆的功能。智能教学:包括实验指导、仪器操作指导、仿真实验和师生交流区。将专业实验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仪器使用说明、操作规程到网上,供学生在线学习和预习。(图略)

3网站建设的流程

(1)需求分析,针对实验教学、教师、学生等进行调研,分析系统架构的整体需求,整理和分析调研结果。(2)系统架构设计,在精心构思的基础上,确定网站的链接结构,对网站的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层次划分,使用户对网站的功能、结构有清晰的概念,从而增强网站的易用性。(3)系统建设的实现,结合各种多媒体工具如: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实现整体网站的建设。(4)系统的调试和运行,在网站上传服务器前,要彻底测试网站页面,找出内容和排版方面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改,完成修改后再正式启用网站。(5)系统维护和完善,在网站投入使用后,要进行跟踪和调查教师和学生使用网站情况,及时收集信息对网站进行维护、修改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