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4 17: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149-03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of Seed Enterprises

CHEN Yan-juan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seed company’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troduced,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was summarized was summari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of seed companies in developed country and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seed compan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were analyzed. In the end,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 Chinese seed enterpris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seed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2010年6月,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农业部制定颁布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是强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1]。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种子处于农业的前端,在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植物新品种权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最主要的保护形式,也是种子企业中投入最大、最具活力的资本要素,是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方式。因此,作为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主体和基础,种子企业制定并有效地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无论对种子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知识产权是由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2]。种业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著作权、地理标志等[3]。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种子企业为获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保护手段,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其本质是种子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特点去寻求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总体性谋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手段。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交叉领域。

2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2.1提高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种子企业通过启动知识产权战略工程,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防止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大量经验证明,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措施之一。

2.2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正确、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提升来促进市场扩张,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植物新品种权、农业技术专利、商标等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措施,可以激励新的发明创造,拉动市场需求,提升需求层次,刺激需求市场的成长和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技术交流的场所,又增强了从国内市场需求转化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

2.3提高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种业知识产权创新的过程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并且技术开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各个阶段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规划,需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营进行系统地管理,从而提高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有效配置知识产权要素,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和水平,有助于节约研发经费和研发时间,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最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促使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知识产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润一方面可以弥补研发阶段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再次投入到新的知识产权开发项目中去,从而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4]。

2.4提高种子企业的盈利能力

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新品种研发,可以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如湖南隆平高科,其2009年水稻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只有26.97%。后来通过积极研发新品种,调整产业结构,其主推的新品种“Y两优1号”毛利率达到了60%~70%。2010年上半年该公司水稻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6.05%,同比提高了9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其水稻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可以达到40%以上[5]。

3发达国家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及趋势

3.1重视知识产权战略

发达国家种子企业往往视知识产权为一种经营资源,将知识产权战略部署置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位置。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既将知识产权作为商业竞争的武器,也将其作为“双赢”策略的砝码,使知识产权权益得到较好的体现。企业通常拟定有详细的知识产权申请策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给竞争对手设立种种障碍。在核心技术领域构筑知识产权防御体系,弥补单纯司法保护的局限性,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此外,他们还普遍重视知识产权的运营技巧,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2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限制竞争对手

发达国家种子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通常采用两种策略:一是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二是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前者主要在公司内部实行,目的是防止由于公司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知识产权权利的损失,一般主要指制定对公司机密的保护政策,如限制员工进出机密场所、特定人员才能接触企业重要信息资料、签订保密协议以及竞业禁止协议等。而后者主要通过基本专利战略,并布置专利网来巩固基本专利的独占地位。如美国的专利利用率仅在20%左右,另外的80%主要用来形成专利网而占领市场,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3.3注重知识产权的运营和扩散

知识产权与标准相结合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扩散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往往将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标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利用技术优势占据知识产权的有利地位。企业常常先把规则性的东西做成国际标准,然后将这种标准性的路径全部申请知识产权,最终借此占领市场。

3.4利用知识产权战略获取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伴随着农业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世界种业巨头纷纷展开知识产权攻势,利用知识产权战略获取全球性的竞争优势。如孟山都公司以每天都以超过200万美元经费的力度,投入生物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现在全球90%的抗虫棉和抗虫玉米品种中所含的抗虫基因都来自孟山都公司的产品。通过构筑严密的专利池,攫取巨额利润,其销售额从2002年的46.73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13.65亿美元,纯利润从2002年的1.2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0.24亿美元[6]。又如,截止2009年底,在我国受理的3.1万件转基因技术专利申请中,有国外申请的1.3万件,占42%;转基因植物育种专利1 900件中,国外申请的有1 121件,占59%。目前,世界主要农作物的72项转化体绝大多数被国外生物公司掌握,有22件还在我国提交了专利申请,其中6件已获得专利授权。

4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现状与推进对策

4.1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现状

4.1.1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目前我国许多种子企业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对知识产权工作仅停留在保护层面,有的企业甚至连基本的保护意识也没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绝大多数种子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也只是流于形式。二是大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许多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是法律法规条文的翻版,缺乏切实的针对性。三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没有上升到战略层次,企业缺乏详细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7]。

4.1.2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人才匮乏知识产权是一个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科学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理想的种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当是精法律、善管理、通经济、懂英语并熟悉农业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企业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兼任。

4.2推进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对策

4.2.1建立知识产权创新战略①提高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种子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首先要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氛围和工作环境;其次, 要成立知识产权研发部门,组建专业育种科研队伍,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严格科研育种管理,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育种方向。再次,搜集、储备具有开发利用和商业价值的宝贵种质资源,提高企业育种创新能力。种子企业可以联合其他企业组建行业知识产权协会或联盟,加强联盟种子企业间的交流,建立种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最后,要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措施,激励员工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②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我国种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对于推动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种子企业可以通过完善项目组建初期的知识产权确认和协议保护制度,项目运作阶段的知识产权资源的使用、保护和知识产权归属制度,项目解体阶段的知识产权资源的使用、保护和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来规范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权属,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8]。③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示范、传播和竞争等途径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引起当地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资本流动往往搭载着技术、知识、管理、观念、人才、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资和集成全球优势要素是“一揽子”过程[9]。实践经验表明,外资进入我国种业市场,除去资本逐利本性的目标外,也在服务和推进我国种业及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跨国种业巨头在农作物育种方向上发挥的特殊“领航”作用,令中国本土种子企业难望其项背。

4.2.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知识产权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活动的总称。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要求从战略高度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由一般的事务层次上升到战略层次,在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基础上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化。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战略,首先要构建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种子企业应成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员,制定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通过机构、制度、人员的逐步完善,把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合起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用。其次,根据种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将知识产权战略转化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行动。再次,实施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归类整理、开发经营、控制保护和管理效果的评价等。最后,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评估体系。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以直观地看到知识产权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并激发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力。

4.2.3建立知识产权释放战略①提高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率。种子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开发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知识产权独占实施。企业独自占有、使用、收益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种,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而且有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在某一特定领域享有合法的市场独占权。这是具有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能力,产业化开发实力强的种子企业的通行做法;二是通过转让或授权实施。将知识产权品种授权许可他人生产和销售,收取转让费或者使用费。这种模式比较灵活,在实践中,有品种权转让、经营权转让、分区域授权、总授权等多种方式,是产业化能力较弱的中小型种子企业的一般做法。②提高知识产权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市场价值。由于作物新品种研发时间长、成本高,种子企业应充分发掘成果的使用价值,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作物育种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反过来又可以此促进育种创新,增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③以种业知识产权出资、融资,充分挖掘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种子企业中,厂房、土地等有形资产占企业净资产的比例,仅在20%~30%左右,而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很高,有的甚至超过90%以上。若以知识产权进行出资或融资,则可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无形资本,获取知识产权的投资收益或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我国种子企业而言,经营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共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0]。

参考文献:

[1] 农民时及评论员.农业部制定颁布《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动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OB/OL].http://www.moa.gov.cn/fwllm/jjps/201006/T20100611_1549148.htm,2010-6-10.

[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3] 张劲柏,侯仰坤,龚先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0-22.

[4] 王黎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2-55.

[5] 扶持力度加大种业公司积极研发良种,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http://www.ccipa.org/html/cxzx/xwsm/20100916/1149.html.

[6] 唐浩,李军民.世界种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0(5):5-8.

[7] 李长健,张磊,阮晓毅.我国涉农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1):78-82.

[8] 陈燕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J].种子科技,2010(7):3-6.

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

随着知识产权在全球竞争中地位的极大提升,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手段。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和行业层面,对于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较少,对于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则更为少见,而事实上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已形成体系,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极具有借鉴意义。

一、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

1.以联盟构建为重点

所谓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共同战略目标采取结盟的形式,在投资、科研、生产和开拓市场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以应对竞争对手的一种战略。汽车制造业是最早出现“跨国联姻”的产业。1979年就有美国的福特和日本的马自达两大汽车巨头“联姻”。现代与三菱、克莱斯勒的三方联盟,大宇和通用、铃木、五十铃的四方结合等都是成功案例。

目前,新的联盟主要在实力较强的大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之间进行,这些公司在联盟协议领域内进行合作,但在协议之外的领域以及企业活动整体态势上仍保持着竞争对手的关系。如燃料电池车由于在绿色环保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而被世界各汽车巨头青睐。在利用原料提取制备氢方面的行业标准尚未形成之际,这些巨头们纷纷组建技术战略联盟试图抢占标准领域的制高点。

2,.以专利战略为核心

所谓专利战略,通过研究专利制定的相关情报,预测竞争对手的研发进展,利用专利法的制度条款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包括进攻型和防守型的专利战略。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重视将这些技术成果通过申请专利的形式获得保护,并且利用专利保护为手段实施专利战略。从近些年来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对我国专利技术市场的围堵即可见一斑。截止2014年1月,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我国共申请专利达39787个,其中通用汽车公司25170个,丰田汽车公司12313个,本田汽车公司5419件。

3.以商标战略为补充

商标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为公众所认识和接受;还在于它是公司的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和转让。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由于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先进的生产水平以及强势的企业文化,赋予了商标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商标战略也是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止2014年1月,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我国共申请注册商标6382个,其中雷诺-日产汽车公司1178个,通用汽车公司970个,本田汽车公司791个。

二、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

1.建立国内联盟,发挥各自优势

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而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公司平均规模比较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上也不具备优势,单凭某一个公司很难与这些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竞争。为了更加稳健地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业公司的竞争力,加快建立战略联盟显得尤为必要。战略联盟的建立在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内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应对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打压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间接提高国内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竞争力。

2.强化专利意识,注重专利战略

强化公司的专利意识,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专利的重要性。这就不仅要求企业在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专利成果;而且要求企业国内企业制造业公司把专利研发和申请进行有效管理。国内企业制造业公司要效仿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制定一定的专利战略,只有把专利战略提高到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上才能引起研发部门、管理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重视。专利战略对于企业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尤为必要,只有拥有创新性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免遭淘汰。

3.提高品牌信誉,实现国际经营

商标战略的实质是品牌战略,品牌是在市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公司市场认可为支撑。拥有自主品牌,不仅能带来直接的服务贸易收入,还能带来品牌的外溢效应。从国际经验看,实施商标的国际化经验战略,是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司向国外市场渗透并最终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经验。通过品牌的输出,可以在不付出多大投资的情况下凭借品牌的影响力和高信誉度赢得品牌进入国际消费者的认可,获得巨大利益。我国汽车制造业公司应当具有全球化的视角,加强商标的注册规划,加大在海外的商标确权,实现国际化经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侵权知识产权保护海关保护海关监管

一、绪论

现今国际社会经济增长正在逐步从依靠工业驱动转向依赖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也就显得尤为突出。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其作为经济主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Davis,2011:Somaya,Teece,Wakeman,2011)。按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內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维度上展开。在国家知识产权层面,徐明华(2009)探讨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新模式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模式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在全球化经济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地位。孙宏飞(2009)通过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的战略实施中效果的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逐渐成为了世界市场上国家之间竞争和博弈的对象。焦捷(2009)也在全面研究了知识产权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加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走出去”国际战略具有深远意义。除却国家这个大层面,在区域知识产权的层面,李玉壁指出知识产权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有限性,是会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工业道路的实现,形成知识产权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小一步,在企业知识产权层面上,王黎莹,陈劲,杨幽红(2005)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在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后得出,只有这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虽然在海关统计的数据中不难看出随着商品进口、出口量的增多,侵权商品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从这表面数据中并不能够明显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这对于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就不是很明显,所以,分析研究侵权商品量与进、出口量及进出口总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出口量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表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2008年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出口总量之间的数据资料。

通过图1散点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2000~2008年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出口总量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简单直线相关”的。

在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简单直线相关”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这个相关系数数值来考察其相关程度。

由一元线性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相关系数r=0.931,这说明侵权商品量与商品进口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属于高度相关,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

其中标准差为:

sy=2512.0

表2是侵权商品侵犯对象及案件数具体情况。

从表2数据中,不难发现,侵犯商标权货物的案件数量占侵权案件的比例始终是在第一位的,而且所占比例也是远远大于侵犯专利权案件和侵犯著作权案件的比例。除此之外,虽然侵犯商标权案件数量所占比例的变化不大,但是侵犯商标权货物案件数量却是按照每年近16.6%的比例增长。同样的,侵犯专利权货物案件数量和侵犯著作权货物案件数量,虽然所占比例的变化不大,但是随着侵权案件总数量的增多,两者数量也是在逐年增长。更进一步看,在侵犯商标权货物案件和侵犯专利权货物案件中,轻工产品类和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都占了很大比重,并且在2001年之后,机电产品及设备类的数量正有逐步追上轻工产品类的趋势。

从表2、表3中不难看出,在侵权案件数和侵权案件值的比较中,出口侵权无论是在案件数量还是案件案值上都是要远远大于进口侵权的。

三、原因分析

1.品牌价值的巨大和品牌创建的艰难

篇4

关键词: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区域创新系统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核心因素是知识产权。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出台后,尽快制定并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地处西部相对欠发达的省区,不仅有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而且

有利于新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一词通常指一个组织关于知识产权的长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政策和行为。从知识产权战略主体角度看,可分为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这样四个层次。其中,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介于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战略之间,既要体现宏观性,又要解决本地区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发展和利用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资源既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又是整合区域知识产权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优化,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有力支撑。

所谓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国之内的一定地域空间,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者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内,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因此,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以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为主线,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资源为手段,着力激发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活力,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本区域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协调和衔接,使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有机整体,共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小康建设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等七个领域;突出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拓宽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广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战略措施,增加了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新疆在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当实现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无缝衔接,应当全面体现和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所涵盖的内容。这是制定和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前提。当然,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并不只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简单重述,而要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优势和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对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新疆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中观层次的子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在新疆的深化与具体化。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然后才谈得上因地制宜,突出和体现区域特色。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就在于把宏观性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

(三)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根本上确立了知识产权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是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衔接和实施,因此,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协调起来,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战略具有科技文化属性,所以知识产权战略与科技政策、文化政策等息息相关。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就不能不考虑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等内容,并力求保持统一协调。如,2005年6月的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新疆要坚持实施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优先发展面向优势资源转换的科学技术;坚持实行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坚持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统筹发展的科技支持;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与交流。

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和嵌入,即首先要把现有的规划或措施整合起来,突出知识产权制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要把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所涉及的目标、任务、内容、措施等有效嵌入现有的规划或措施中,并使之保持协调一致。

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主体和战略重点

(一)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主体。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宏观性和政策性特征不同,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侧重的是为了促进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发展而进行知识产权发展谋划。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突出的是区域内相关企业总体知识产权能力的增进,以及多元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工具能力的整合和提升。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主体要素呈现“全社会”特征,即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企业、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等都成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内生变量,而不再作为环境变量来考虑,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些主体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其作用和功能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构建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除强调政府主导外,还应当有各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是综合性、跨部门的政府战略,为了实现多主体的协同效应,在制定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时,首先,应当有一个具有执行力的,起领导、统筹协调作用的类似于战略小组的机构。一般认为,“战略小组”是战略管理的协调者与指挥者。由其负责建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组织,组织、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并对组织成员拥有控制权、奖惩权,以保障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序开展,如上海市《关于本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强化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功能,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领导、统筹协调作用;其次,应当重视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利用本市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与理工科专业的双学位制和本、硕士连读制,在本科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和研究生中开设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课程。”最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不是政府部门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手段就是战略工具。这些战略工具一般包括:家庭和社区、自愿性组织、私人市场、信息和劝诫、管制、公共事业和直接提供等。由此可见,新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利用多种战略工具组合,而且需要诸多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

(二)新疆知识产权的战略重点。到2010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到2020年,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两个阶段性主要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令人振奋的目标,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重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充分利用制定和实施新疆知识产权战略的契机,综合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制度工具来优化区域创新系统,增强区域竞争力。

新疆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应当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保持协调统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围绕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与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产品群。

2、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轻工、化工、机电、冶金等骨干企业,打造品牌,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以改进发明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

3、发展可持续农业和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扶持、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具有一定产销规模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具有原产地地理标志特征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大力发展以商标为纽带的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选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中,扶持发展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加强新疆传统文化的版权意识,并尽可能使之知识产权化。支持以特色旅游商品为主的民族特色产品和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重视知识产权在其中的运用,扩展其品牌效应。

三、新疆知识产权战略保障机制

(一)形成一个起领导、统筹兼顾作用的决策组织。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在其制定过程中需要多主体的广泛参与,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决策的客观性和适应性。而且,当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是一个“多龙治水”的格局,难免存在“政出多头,各自为政”的问题。因此,在实施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时,需要有这样一个决策组织(战略小组)来发挥领导、统筹兼顾的作用,把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政府的长期职能。

(二)加强知识产权联合行政执法。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离不开公权力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在我国,一直沿袭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存的模式。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职责和职权分散在多个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分散和不统一,没有形成“合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发挥行政保护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作用,应当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领域的联合行政执法,把分散的行政保护资源整合起来,调高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

(三)营造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环境。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固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高度重视,但也不能忽视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和能动创造,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效果就会打折扣。应当激励企业积极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真正参与到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来。

篇5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知识创新 反垄断法 地方保护主义 上市融资

经济全球化使得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型,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巴黎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指出: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可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这种无形资产的投入已经起了决定作用,故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世界主要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概况

进入21世纪前后,知识产权已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主题。美国作为“科技领先型国家”,为了巩固其霸权地位,多次修订并完善其知识产权制度,并颁布了《发明人保护法》等相关制度加以辅佐,同时企业实施外地专利网战略,利用专利、技术等优势进攻发展中国家企业及品牌,制造国际知识产权壁垒与陷阱,并从中获利。日本作为“技术赶超型国家”,除了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外,注重专利技术的消化吸收,其产业化程度相当高。韩国作为“引进创新型”国家,其立法水平接近美日欧,建立了灵活的以小敌大的专利战略和核心技术专利引进战略,积极打入国际知识产权相关组织。

面对这个潮流,我国也同样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首先在短短20年内,我国已发展成为具备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国家,制度修改已由惩罚和规范转向激励方面,同时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其次国家制定了基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并积极落实,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商务部的“自主知识产权名牌”工程就是典型。

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宏观上,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够到位,执法环境不乐观。

(1)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晚,发展程度不够高。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种隐性的过程,蕴涵着先进生产力,因此需要法律制度的保护。我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却是发展最快的国家,这种小步快跑的发展方式,必然带来了体系的不完善,一切都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2)配套立法不全面,与国际法律接轨不协调。没有知识产权的立法,就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没有法律赋予当事人的知识产权。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来看,我国的立法注重保护成果和给予激励与奖励,却缺失了相应的辅佐制度,还需对一些中国相对薄弱的环节或产业进行保护使其良性发展。在与国际法律接轨方面,虽然我国已加入《巴黎公约》并有完善的专利法,但是反垄断法的缺失使中国部分产业损失严重。例如DVD事件中,从实质上看,是由于我国反垄断法的缺失,致使在专利费用方面吃了大亏。

(3)司法环境不乐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法律已经确立该项权利的前提下,执行法律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司法保护力度不够,不法分子挂羊头卖狗肉,违法成本低而企业维权成本却相当高。同时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部门出于地方税收考虑,对违法企业睁只眼闭只眼,企业被发现侵权后就销声匿迹,而后更名从操就业,让受侵权的企业无可奈何。

2.微观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实施脱节。在新形式下,作为高技术企业,纷纷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然而在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了一句空话。

(1)企业研发风险大,现金流吃紧,资金链不稳固。知识产权保护的先决条件是要有科技创新成果,没有成果,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高技术企业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并且这种投入还必须是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大笔的投入;而且投入之后,产出多少、何时产出也是未知数,这种巨大的风险,考验着企业的决策,最终影响到投入的产出。据调查,很多企业现时发展面临的困难集中起来就是资金紧张,资金不足导致科研所需的人员、设备、技术投入不够,技术研发风险很大。

(2)企业研究开发模式与管理模式不够成熟。诚然现在高技术企业已经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并设有相应的研发部门和管理部门,然而企业的人员管理模式和机构组织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企业研发部门人手不够,其他部门不参与企业研发活动,部门间联系不够紧密;仅研发部门而言,内部也存在着缺陷,研发过程中任务进度间衔接不紧密,常出现研发的停顿期或空白期,影响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3)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知识产权的源头是技术创新,或者称为知识的再生产。这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先决条件,但却不是知识产权的最高要意。知识产权的最高层次是利益的再分配问题,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才是知识产权的最终归属。但是,我们的企业始终没有意识到这点。投入巨资研发的技术,只有少数的专利被产业化,大部分仅仅以专利的形式终结。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1.制度上,以专利制度为例,专利制度改革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不能只在主观层面讨论,应该将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论证作为是否启动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历史上许多改革政策的制定者和关注者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

制度保护的领域应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延伸、扩大和高层化,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法令,在知识产权法律方面加强能激励企业创新及有利于产业化的立法,促进科研、开发一体化的形成,并加快专利权范围、专利费等方面的国际协商。

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 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E-Business,EB),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它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企业的市场竞争方式和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国际大公司对国内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包围的战略,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企业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涵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主动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情报信息,推进知识产权技术开发,控制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为取得知识产权竞争的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知识产权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Offen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和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Defen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进攻性战略的基本精神就是夺取主动,以达到在竞争中压制对手,使本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化。为此就要求对新技术进行抢先申请,或异议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使其申请不符合专利要求的新颖性、创造性或是实用性。此外,还可以对拥有特定专利的企业实施收购、兼并等措施,掌握专利控制权从而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属于此种类型的专利战略有基本专利战略、外围专利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以及商标申请策略等。防御性专利战略则主要是在公司内部实行,目的是防止由于公司本身的原因而导致的知识产权的权力损失。具体如对已申请专利的基本发明创造进行改进,申请与基本专利相关或与周边技术相对应的改进专利,使最低的投入能够获得最大收益。它包括交叉许可战略、公开战略、取消战略等。

2 国外企业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成了刺激技术进步和开发,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实施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使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最为成功的。美国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创始国,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日本则是在二战后遭遇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攻势后急起直追的,最终形成与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攻势相抗衡的知识产权战略。

美国实施"企业进攻性"知识产权战略。美国为了维护巩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实现其维护技术优势和谋取经济利益,实施企业进攻性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利用专利法的发明原则和实质审查制的规定将先发明创造成果予以保密,最大限度地限制竞争对手的利用;美国企业为了维护其技术优势,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将专利战略融于其贸易政策之中。阻止侵犯美国专利权的国外进口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中,面向全社会的经营性律师事务所承担了公司企业和个人的大部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日本实施集专利技术开发、引进、转让于一体的主体化知识产权战略,是日本企业经济实现飞跃的成功经验。日本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被视为企业发展、竞争、再创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视知识产权为一种经营资源。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重视海外专利申请,进攻他国市场;注重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将专利战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专利发明商品化发展。日本在专利实施这方面一直居世界前列,其平均实施率为52%,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 我国企业面临"知识产权战略"的新挑战

就目前国内企业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尚不能成为有效管理和推动"科技专利"发展的手段。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还仅仅是初创阶段,还不能利用网络有效开创新的专利,还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利用别人的专利发展自己,还不能利用电子商务的各项新技术建立起行业的"专利网络"。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战略无措施。在我国,设置专门知识产权部门、安排专职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而且企业不注重自身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有发明不申请专利保护,不知道创造与积累无形资产。

(2)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特别是涉及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标准严重缺乏。2003年,江苏省新增内资出口企业3 034家,相当于全省历年内资进出口企业总数的3/4,但其中2 701家私营企业的出口总额只有30亿美元,平均每家只有110万美元,而且绝大部分出口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核心专利、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申请不到国外申请的25%。

(3)专业专职人员缺乏。美国的IBM公司仅专利工程师就有500余人,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外围为知识产权服务的工作人员达1 500人。而我国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没有任何配备的企业仍占不低的比重。转贴于

(4)资金投入少。我国企业一直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不愿在核心技术领域投资,进行自主研发,更没有及时地将技术专利化、将专利标准化、将标准许可化。从研发投入上说,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上的投入,一般在GDP的3%~5%以上,一些中等水平的国家也在2%以上,而2001年我国用于研发的投入仅占GDP的1%,仅相当于西门子一家公司用于研发新产品的高新技术上的投入。

(5)政府工作滞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性较差,专利侵权诉讼时间过长,已经严重损害了企业申请专利的信心。一部分企业已经不敢申报专利,而采用技术秘密方式加以封锁保护。

4 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这是入世后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电子商务无疑为建立这种模式提供了最现代化手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应该从五个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意识战略。企业要设有知识产权部门,负责收集在全球范围内与企业有关的情报和信息,及时了解整个行业中发生的变化、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以帮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要有创建有利于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意识,通过扩大工业企业的对外经营自主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要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2)知识产权创新战略。①专利创新策略。企业要加强自主专利的研究,大幅度提高我国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专利研究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并在取得研究成果后,及时申请海内外知识产权;②标准策略。专利标准,在世贸组织规则中对我国企业影响是最大的。专利标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利用世贸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多边协议与协定中允许的保护措施,大力保卫企业贸易,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加大打假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要尽快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防止被跨国公司抢先注册专利、知名商标、窃取商业秘密。

(4)知识产权应用战略。包括:企业合作,组成战略联盟;善于将无形资产转化成资本;跨国申请专利;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举,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5)知识产权人才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关系重大。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步伐。企业要培养知识产权创造人才,让更多的发明创造者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此外要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增强企业的科学决策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知识产权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公平合理、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技术研究能力和经济实力,结合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灵活地、主动地、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同时,无论是选择哪种战略,企业都应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管理工作、经营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战略的保障体系,完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从而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科技、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企业电子商务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祝晓莲.美日两国知识产权战略比较与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2(4)

3 朱怀国,钟娟.企业知识产权战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篇7

知识产权竞争的本质,无论是政府间的还是企业间的,都是市场通行权问题,即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市场通行权,是在市场上谁先、谁后、谁可、谁不可,谁能收钱,谁要付费的问题。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必然取决于制定者的利益,必然被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经济体或者企业所胁迫或利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案例表明,在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及市场竞争中,信息不对称是决定竞争胜负和收益多寡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被国际上广泛认同和实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实际上已经演变为某些国家竞争战略的自然延展和适应性变化。把知识产权规制战略看作某些国家的经济遏制战略的延展,表面上看是有点小题大做,但事实上既符合事实又有充分的理由。早就有学者指出,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是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演变与整个冷战战略格局演变息息相关。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经济遏制战略是美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部分。不仅美国,所有有可能、有能力的国家都希望通过经济遏制战略的实施,来“走赢”国际 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和领先地位。经济遏制战略的确是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形成的完整理论基础和策略体系构架,并且在美国全方位对外战略中规制化地实施执行的。但是,对于与自身存在全面或局部、长期或短期竞争的国家实施经济遏制的行为,可以说和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这种战略在冷战时期在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得到明确和正式实施。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禁运,一方面美国政府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贸易管制,另一方面美国通过以它为首的西方17个国家建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和30余个合作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性贸易管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美国经济遏制的重点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政府实行的贸易管制大致有三种类型:对直接交战国的贸易禁运,如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美国对英国的贸易禁运;在“中立”名义下实行的贸易禁运,如“二战”爆发前后,美国根据《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和任何外国出口武器弹药;在“经济制裁”名义下的贸易禁运,如日本逐步升级、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二战”结束后直到冷战结束,美国政府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类型,其中既有美国政府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也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7个国家建立巴统和30余个合作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性贸易管制,其涉及国家数量之多、之广,远非北约组织可比。作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遏制政策的基本内容,贸易管制构成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950年12月3日,美国政府制定了全面管制对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出口的方针。16日美国商务部颁发“运输指令T-2”,禁止美籍飞机、船舶向世界各地运输最终出口地是中国的物资。在这一时期,美国建立起单独的贸易管制体系,并且推动西方国家建立了巴统和中国委员会,贸易管制的主要对象从前苏联、东欧国家转向中国。贸易管制的中心是禁运广义上的战略物资。冷战时期的结束,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国家竞争战略,因而也就不可能改变美国的遏制战略。有的学者认为世界进入了一个新冷战时代,这时候美国和巴统组织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演变成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策略。再之后,随着世界各国发展重心向经济发展转移,特别是全球化的进展,使人们放松了对国家竞争的警惕,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其实,美国国家战略已经明确了竞争的新领域——商业、贸易竞争。

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发表讲话,首次阐述了被西方舆论界称为布什原则——美国竞争战略:第一,美国战略不再主要是“冷战时期的遏制与威慑原则”,而是要保持“先发制人”的权利,“在最坏的威胁出现之前”主动出击打败“敌人”;第二,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第三,美国“试图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从而使以往时代的军备竞赛不再有任何意义,国家间的竞争将局限于贸易和其他和平事业”。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传统意义的军事竞争已不可竞争,或者说美国不允许其他国家再竞争。如果国家之间还有竞争的话,那将局限于贸易和其他事业。事实上,这种竞争战略对美国而言已经实施多时了,当它的生物技术领先的时候,适时地将生物新品种纳入专利保护制度;当它的商务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占据了较大领地的时候,商务方法就进入了专利保护的范围,而这些规则则是针对全球的,用布什的话说是“普适全球的”。对于一时处于劣势的人群或者经济体而言,重张知识产权公正的成本过于高昂。颠覆式地修正一个已经被实施多年的知识产权制度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真理、力量,更需要政治、财力、环境条件和时间的巨大代价。因此不得不屈从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框架,甚至幻想在屈从和追随的过程中试图超越或者“走赢”。事实上,如果侥幸走赢了,靠的全是运气。即使走赢了,依然是不公正的、不公平的,只不过是角色变了而已。虚幻的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

知识产权制度的马太效应严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事实上知识产权制度的演变,已经不仅仅是有些学者所认识到的“双刃剑”问题,而是被过度滥用成为合法的垄断工具。在现实中,你已经看不到由它引起的积极的发明创造活动,而是主动设置的市场通行权屏障和知识技术传播的障碍。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当今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市场通行权问题,是权益安排和竞争问题。

知识产权已经从发明创新和技术竞争的保障支撑手段上升到直接的市场竞争工具。从国家、国际组织到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在内的各经济体对于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和市场运作,已经由过去的对于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市场竞争的支撑和保障手段,转变为直接的竞争手段。除国家间、国际组织间关于知识产权谈判桌上的争端和博弈之外,专利垄断、专利恶霸、专利流氓的出现和泛滥,都证明了这一点。

篇8

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

(简要版)

二〇〇六年一月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微观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白云山和黄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战略规划”)。

一、战略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以权力独占和信息利用为其本质特征的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突出。

中医药行业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民族产业,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在于确立中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而使中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快速提高的关键则是完善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因此在新形式下建立企业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实现中药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经过“九五”、“十五”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业内具有一定规模及行业影响力的中药制造企业。企业优势产品、品牌、专利产权等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新时期,建立和制订与企业自身特点和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的,规范、可行的具有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1、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服从、服务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全局。

2、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贯穿于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应用保护的全过程。

3、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联动,整体推进,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4、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从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入手,推动企业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组成部分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与白云山和黄企业自身经营发展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力争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有重大突破,企业主导产品、潜力品种及关键技术领域拥有必需的核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的投入、产出、拥有量和产业化方面达到行业内先进水平。努力把企业建设成知识产权意识强、富有创新活力、转化效果显著、效益产业集聚、吸纳环境优越、维权措施得力、产权交易顺畅和专业人才齐全的创新性企业。

2、主要内容

(1)知识产权创造

——在经费投入上,到2010年,企业目标是在对知识产权(IP)经费的投入上要占企业全部研发资金(R&D)投入的6%;2015年,企业目标是在对知识产权(IP)经费的投入上要占企业全部研发资金(R&D)投入的10%;到2020年,企业在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应占企业全部研发资金投入的15%。这其中包括专利的研发、申请及维护,以及对相关研发人员的奖励经费。从而在经费上充分保证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及市场运作。

——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与企业经济增长相适应。2006-2015年,公司年度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保持在5%左右,2010年达到15件,2015年达到35件,以产品新配方、新功能、新标准为主。在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50%以上,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占95%以上。2016-2020年,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2020年达到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50%以上,重点及核心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专利的拥有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都有较大提高;每百万元R&D投入产出的专利授权量及实施效率有明显提升。

——商标注册申请量:2006~2015年期间,企业商标注册申请量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到2015年,达到

10件以上,其中市驰名商标和广东著名商标总量要有新的突破,分别达到10件和5件。2016-2020年,商标注册申请量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2020年达到15件以上,并争取获得国家著名商标和实现一批商标到境外或国外注册,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拥有1个全球知名品牌,3个以上国家著名品牌。

——知识产权进出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量,到2020年实现企业所有驰名、著名商标和专利在海关总署办理进出境海关保护备案,企业所有的商标及专利都力求能在海关总署办理进出境保护备案。

——技术标准制定,到2020年,企业较多参与国内和国际组织技术标准的制定,在中医药行业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2006-2015年,企业不断从实践上探索知识产权交易的可行性;到2016-2020年,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交易、评估、抵押等相关业务,积极进行知识产权国际交流服务等相关活动。到2020年后,知识产权交易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2)知识产权管理

——在2006-2010年期间,重新修订和完善《专利管理工作实施规定》等相关制度,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实行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增加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兼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科研成果、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实行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制度。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培育体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努力提高公司各类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公司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

——在2011~2020年期间,建立专门的专利信息数据库,使相关人员能熟练使用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等其他数据文献系统,及时收集、分析研究专利信息,为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战略制定提供依据及对策。

(3)知识产权保护

——在2006~2010年期间,建立企业查处与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盗版、假冒等违法行为的相关制度与专员,及时查处针对我司产品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情况。对商业秘密全部实行规范化管理,建有相应的保护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

——在2011~2015年期间,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预警及应急的公共服务平台与机制,确保企业的经济安全。实现将专利、商标保护扩展到所有产品,并且将保护范围开始从产业链的上游及下游拓张,从国内延伸到国外。

——到2020年,争取企业所有自主知识产权全部在海关总署申请备案保护,从而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产品在我国口岸进出境。

(4)知识产权应用

——2006~2010年,建成信息完备、功能齐全的企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企业能够自觉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为其研发、生产、维权、口贸易,以及根据市场需求,为制定“后发优势”战略服务。

——在2011年~2015年,企业所有技术产品都拥有部分或者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额占总产品额的比重达到60%以上,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的提升。

——到2020年,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占公司利润来源20%以上,基本实现核心产品的知识产权的垄断。

四、建立企业知识战略体系与保护措施

1、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通过对企业员工商标、专利、版权保护等培训;企业产品及关键技术科技展板的宣传普及;以及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手册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充分利用“3.15”、“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科技活动月”等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活动,大力提高企业高层领导和研发人员的产权意识,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及创造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2、构建及完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

构建及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整合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白云山和黄的自主知识产权双创之路(集成创新+吸收创新)。

3、加快基础性知识产权战略资源的创造和储备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专利的申请量和质量,努力实现专利申请量及质量的同步增长。同时争创行业内产品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等。通过持久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打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企业饮誉海内外的商誉

4、加速吸引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尽快培养和集聚一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必须的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技术、法律兼备的企业专利工程师和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操作人才;能够从事并胜任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咨询、诉讼和专利检索等高级服务人才。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批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

5、拓展行业内国际和区域间的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世界潮流,随着植物药研发与使用在国际医药市场的“盛行”,中药行业知识产权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深入且重要。企业应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吸引、专业高级论坛等多种合作与交流方式,开辟国际及区域内知识产权合作创新的新途径。

篇9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技术不仅是企业谋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而且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专利技术正超越传统资产成为企业最大的财富,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成为所在行业的领跑者和标准制定者。尽管中国已是世界贸易第二大国,但其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大约10%。中国的中小企业开始从制造走向应用研究,走向原创研发,再走向品牌和渠道。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企业在某些产业形成了相对垄断的优势,或者处于主导地位。这些产业的特征是中等投资、中等技术规模、中等资金、中等技术难度、相对高端人才密集型,如精密仪器、中高端的机械制造、生物科技等领域。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能够高效运营专利技术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抓住技术机会,有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现阶段,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在高技术领域以大量的发明专利申请作为抢占我国市场的前导。因此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旦保护不当,企业的创新成果落入竞争对手手中,将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根据国家统计表明,我国仍有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在已经申请专利的1%的企业中,仅有1件专利的企业占41.7%,且在已经申请专利的企业中96%的企业仍主要采用自己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用专利许可或者转让形式的企业尚不足4%。

一、专利的概念

专利是工业产权的核心组成,具有客体的无形性或者非物质性、法律性、独占性或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的特征,是国家给予专利发明者的财产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独享的权利,所有者对这项发明的生产、仿制或销售在规定期间内享有垄断权。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只有专利的实质性条件而无程序性条件相配合,就不可能通过技术创新取得专利技术;评价技术创新成败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就是看技术创新中能否取得更多高质量的专利技术,未取得专利技术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说是成功或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对专利加以适当保护,能够激励对创造性活动的投入,促进和加强国际技术转让与贸易。基于以上分析,专利是竞争者之间惟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某些关键信息的地方,专利对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同时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之于世,以促进发明创造的信息交流和有偿转让,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性分析

技术创新过程是始于产品研究阶段、产品开发阶段、终于产品销售阶段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围绕着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展开,通过对参与这一过程的所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使某项专利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获得市场化的经济利益。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现在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万件,为此该公司每年要缴纳600多万美元的专利申请费和专利维持费。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知识产权保护。本文从技术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性。

(一)产品研究阶段

在产品的研究阶段,项目立项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在项目立项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利用好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将世界各国的发明创造按专业类别和时间顺序编列的技术文件,通过对已有的专利文献的查阅避免重复研究,提高项目的起点,加快项目的研发速度。立项前对已有的项目进行科技查新,能给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某一技术领域的重点和可研究的空白点及相关替代技术。同时一个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可能有其他中小企业在同时进行研究,甚至已经有人申请了专利,因此如果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专利信息,就无法了解哪些属于公有技术,哪些属于别人的知识产权。如果对别人的专利不了解,使自己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研制出来的产品,却是别人的专利,这样极易落入别人的专利陷阱。据相关专利文献资料统计,有90%-95%的最新技术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专利文献的利用可以缩短60%的科研时间,节省40%的研究和开发费用。

(二)产品开发阶段

在产品开发阶段,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是防止同类企业在了解技术状况后,抢先利用同样工艺占领市场,获得在先权利抢先申请专利,使研究者已经大量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化为乌有。知识产权不是归于最早研究并最早出成果的创新者,而是归于最先申请专利的创新者。因此为了防止中小企业的研究成果失去可开发的价值,在产品开发阶段抢先申请专利战略尤显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及时申请专利,使创新成果获得法律保护,才是保护新技术产品开发安全的有效保障。而目前很多创新主体专利申请意识淡薄,要等到研究成果处于成熟阶段才申请专利。这样,往往会被同时在进行此项技术研究的竞争者抢先申请专利。中小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必须在产品开发阶段,抢先申请专利。同时,要加强对其他企业技术动态与专利进展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在有的情况下竞争对手的专利无法排除,研究者就只能停止原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发计划的实施,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与竞争对手的专利发生侵权纠纷时产生更大的损失。

(三)产品销售阶段

产品销售阶段是某一技术方案和工艺水平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就可以利用所研制的技术进行大量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这一阶段是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的阶段。中小企业通过申请专利对产品除了拥有技术诀窍、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之外,还应注重商标权的注册和保护。商标权是商品流通领域中区别商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产品的商标表示该产品的质量与信誉,通过它可以为消费者快速区别并选择商品和服务。产品销售阶段,商标代表着特定企业特定产品的质量、信誉。同时商标权的取得和续展并未妨碍专利技术的公开和专利技术的使用与推广,却延长了对专利产品利益的保护期,市场仍然保持稳定。

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一)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以往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滞后,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丰富内容、重要价值和对于产品创新具有的重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知识产权可能成为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道重要门槛,同时也将是我国中小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项重要法宝。中小企业合理利用知识产权这一利器,是企业保护自身产品在市场销售利益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因此中小企业应该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既可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又可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中小企业应该通过知识产权来维护自己的产品和利益,把发明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的决策者、知识产权部门对企业知识产权专利未来发展的全局性的筹划和安排。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把握国情,掌握规则,主动利用专利制度有效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取得专利竞争优势。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是将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资源经过市场的运作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市场回报,实现企业最大限度的增值。专利申请,专利引进,失效专利的利用,专利合作以及专利收买等都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专利战略的谋划要绕过他人的专利壁垒,不侵犯别人的专利权,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投入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于2008年6月5日开始实施,中小企业应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和依托,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专利战略的研究以专利制度为依据,以专利保护、专利技术开发、专利技术实施、专利许可贸易、专利信息和专利管理为主要对象,以技术市场为舞台,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企业在整合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职部门,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企业利用专利制度的水平及专利保护的能力。

(三)发挥知识产权中介作用

知识产权中介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助推器的作用,专利机构、商标机构、版权机构以及从事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等都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中介应该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参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中介专门从事有关知识产权的、咨询、权益维护等业务,熟悉知识产权法律及其相关政策,对于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将知识财富转化为企业经济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利用这些中介机构全面地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四)加强知识产权立法

为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如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立法是对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是通过授予和保护知识生产者的独占权来鼓励知识的生产,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功能和宗旨,也是作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的具体表现。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专门的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条款,同时严格审查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外知识产权,引导我国中小企业运用法律打破垄断,创造和获得属于自己的原始性专利。使知识产权保护内在机制协调发展,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促进和保障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相丽玲,曹平.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思考――基于国外政府及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1).

2.曾鸣.龙行天下: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格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孟奇勋,廖婷.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求实,2007(1).

4.王九云.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机理[J].管理世界,2003(5).

5.陈伟.基于国际技术转让周期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6.王九云.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机理[J].管理世界,2003(5).

篇10

[关键词] 品牌品牌知识产权新型工业化

品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所蕴涵的信息性、科技性、创新性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品牌知识产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逐渐成为企业争相占领的制高点。

一、新型工业化理念下的品牌知识产权

“品牌”一词在社会生活和政策领域中广泛使用,有学者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认为“品牌”与“商标”是同义词,“品牌”的狭义与“商标”的狭义相同,“品牌”的广义与“商标”的广义相同;但是,“品牌”与“商标”的法律地位不同,“商标”是法律术语,是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保护的客体,而“品牌”并非法律术语,未见于我国现行任何法律之中。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并采用既包括商标的外在形态,更强调商标内涵的广义的“商标”为论述的前提。

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科技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品牌”的广义与“商标”的广义相同为前提,品牌知识产权即商标权,是知识产权中的工业产权之一。保护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核心内容,它保证了商标注册人的绝对使用权和禁止权。

上述讨论是基于法学范畴的,在经济学(特别是制度经济学)范畴,在新型工业化理念下,品牌知识产权有其独特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是要把知识创新放在战略的高度。这就需要尊重自主知识产权、鼓励知识创新,以“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知识产权产生于对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或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等的尊重与保护,因此,品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产权,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有限性和行为性等产权的基本属性。同时,品牌知识产权对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调解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此外,品牌知识产权有助于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的科技含量,以无形资本带动有形资产进入市场,是新型工业化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品牌知识产权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角色

新型工业化强调三次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品牌知识产权作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品牌知识产权是新型工业化的“拥护者”。品牌知识产权建立在高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知识及劳动成果的尊重与保护来引导人力、物力等资源向“高、好、低、少、优”的方向流动,以引导工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品牌知识产权是新型工业化的“护卫者”。新型工业化的顺利进行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来支持。知识产权的出现及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赋予品牌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能力。品牌知识产权通过对权利主体、客体、内容的界定,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护,这就使品牌的经营与竞争环境法制化。同时,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运作的法制化必然带动产业实体运作的法制化,最终维护了新型工业化的市场环境;第三,品牌知识产权是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品牌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也需要品牌及品牌知识产权的推动力。品牌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品牌知识产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打造品牌、获得品牌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获胜的关键。

三、品牌知识产权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作用的发挥

如前所述,在新型工业化理念下,品牌知识产权既有法学意义,又有经济学意义。因此,品牌知识产权的作用不仅限于法律意义上对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它还具有更高层次的经营价值。就我国的现实而言,要充分发挥品牌知识产权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将“保护”与“经营”结合起来,拓宽品牌知识产权的作用空间。

品牌知识产权战略的最低层次是保护品牌知识产权,而保护的首要环节是商标注册。尽管我国的《商标法》在修订过程中逐渐重视对未注册商标和驰名商标的保护,但国内外商标被抢注的案例不胜枚举,因此,提高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是发挥品牌知识产权作用的首要环节。